麻醉药品管理十篇

时间:2023-04-02 11:42:46

麻醉药品管理

麻醉药品管理篇1

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 云南省开远市 661600

【摘 要】目的:麻醉药品核查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将2010 年2 月至2012 年2 月纳入品管圈管理前,2012 年3 月至2014 年3 月为品管圈管理后,对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麻醉药品核查管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品管圈管理前,收费单漏记录率为(13.68±4.62)%,麻醉单漏记录率为(7.69±2.56)%,经管理后,收费单漏记录率为(0.74±0.31)%,麻醉弹漏记录率为(0.46±0.14)%,管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醉药品核查管理中实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收费单及麻醉弹漏记录率,提高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麻醉药品核查;管理;品管圈

麻醉学已经成为医学上最重要的领域之一,随着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场景不断增加,对麻醉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不仅存在于麻醉技术本身,也有功于各种麻醉药品。麻醉药品实施科学的管理,利于提高麻醉安全性,对确保麻醉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大企业管理中的活动,是在同一岗位上,为提高质量,解决问题而形成的小团体,成员之间应用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达到显著绩效的模式[1]。启发团体自动参与,采取各种质量控制方案,不断改善工作质量,则为品管圈活动。本组研究在麻醉药品核查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管理情况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麻醉科有麻醉医生18 名,麻醉护士10 名,1 名护士长,28 名护理人员,2名为物资管理,主要为药品耗材发放及领取、核对,出入库等;将我科2010 年2 月至2012 年2 月纳入品管圈管理前,2012年3 月至2014 年3 月为品管圈管理后,分别记录管理前后麻醉药品相关数据。

1.2 方法

1.2.1 品管圈成立

圈员6 名,主管护师1 名,护师4 名,护士1 名,1 例年资较长主管护师为圈长,护士长为辅导员,负责对活动内容监控,联络上下级部门。组织会议,以头脑风暴、投票方式确定圈名。

1.2.2 确定主题

召集所有圈员,经头脑风暴,与麻醉科实际情况结合,分别列出选举主题,最后确定主题为“提高麻醉科药品核查管理质量”。

1.2.3 计划制定及现状分析

针对麻醉药品核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每周制定活动1 次,每次1h。

前1 月选择主题,制定计划;第二月对现状进行调查,确定活动目标;第三个月分析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对策;第5、6 月执行及验收成果。了解其中存在问题作整改,形成循环管理方案。收集2010 年2 月至2012 年2 月的麻醉单及收费单漏记录情况。结果显示,收费单漏记录率为13.68%,麻醉单漏记录为7.69%。

1.2.4 原因分析

对麻醉单漏记录及收费单漏记录发生原因分析显示,护士账目记录不清晰、物资护士与医生工作时间不匹配、麻醉医生漏记录、交接班不清等。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1.2.5 对策

制定工作流程及职责制度:物资班调整为7:50~19:30。物资管理人员由2 名护士负责,两人交替执行物资管理工作,严格根据流程执行,责任到人。

严格交接班制度:每日17:30 进行麻醉医生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可清理物资,准确登记在册。

账目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每日物品退回表、物品发放表、三级库物品核对表等,详细记录药品的耗材,严格规范化管理。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完全录入spss19.0 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t 检验,( )表示,P<0.05 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品管圈管理前,收费单漏记录率为(13.68±4.62)%, 麻醉单漏记录率为(7.69±2.56)%,经管理后,收费单漏记录率为(0.74±0.31)%,麻醉弹漏记录率为(0.46±0.14)%,管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经本组研究显示,管理后的收费单、麻醉单漏记录均明显下降(P<0.05),提示,品管圈活动开展对提高麻醉药品核查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同时,经品管圈活动开展,也可促进圈员提高工作积极性,自愿参与到工作中,提高团队凝聚力,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实现自身存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上述,麻醉药品核查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药品核查管理质量,调动圈员积极性均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玉梅, 丁红, 黄江琳等. 品管圈活动在麻醉科贵重药品核查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2014,68(11):16-18.

作者简介

麻醉药品管理篇2

[关键词]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118-02

2005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42号国务院令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为配合医疗机构更好地贯彻执行该条例,卫生部又出台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暂行)》[2]、《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3]等一系列配套文件。2007年2月14日,卫生部出台了《处方管理办法》[4],该办法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作了明确规定,并于5月1日起施行,原《处方管理办法(试行)》[5](卫医发[2004]269号)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卫医法[2005]436号)同时废止。新规定更具人性化,癌症病人用药更方便,生命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题,尚需进一步完善。

1管理难题

1.1病历的管理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为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这种规定与办麻卡相比确实进步很多,方便了病人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如下问题:①普通门诊病历一般都交与病人保管,并且普通门诊病历纸张页数较少,需长期用药的晚期癌症病人,若用于记载开药情况可能需用多本病历,对保管病历和核对病历都不方便。②非医用目的的取药者可能会在多家医院重复建立病历,多次开方套购麻醉药品。

1.2 麻醉药品注射剂的使用地点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还规定:麻醉药品注射剂型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者由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前者的规定,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各家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普遍感到最难执行到位。由于大多数晚期癌症病人卧床不起,如果要求他们一天数次往返医院或住院使用,不太可能;如果要求医务人员每日数次出诊到患者家中使用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后者的规定可否理解为需长期使用该类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购取麻醉药品注射剂后可以自行使用,不限制使用地点?如果这样,那么前者的规定是否还继续执行?

1.3空安瓿及废贴的回收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者贴剂的,再次调配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原批号的空安瓿或者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或者废贴数量。但是如果病人只用一次注射剂或者贴剂,或者是长期用药的病人最后一次使用,是否也应该要求他们交回用过的空安瓿或废贴?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措施,病人往往不会主动将空安瓿及废贴交回。

1.4剩余药品的回收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三十条规定: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医疗机构应当要求患者将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医疗机构,由医疗机构按规定销毁处理。该药品是患者花钱所买,就是用剩的一点药液,让其无偿交回,尚有一定难度;如果是未用的药品,让其无偿交回,更难。没有一定的约束措施,大多数病人不会自愿将药品交回医疗机构,这样就会增加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流失的机会。

2 建议

2.1建立专用门诊病历,实行网络管理

对经确诊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非住院患者,应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门诊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统一管理。病历格式最好以表格形式印制,用于记载患者每次用药情况。为避免非医用购药者重复建立病历,卫生行政部门应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网络化管理,将各医疗机构联网,把已建立专用病历的患者及代办人的个人资料及时输入电脑,已办过专用病历的患者不得在别家医院重复办理。

2.2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注射地点

对确诊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应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就近、方便、安全为原则,决定使用地点。如患者就住在医院附近,可以在医院内注射;如患者离医院较远,需医务人员出诊者,由社区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出诊至其家中注射;农村病人可以到村卫生所注射,或由村卫生所的医务人员出诊至其家中注射;对于社区服务不够健全的城市,卫生主管部门可根据医疗机构所处的不同位置,将社区划分若干区域,明确哪家医院负责哪些社区该类药品的发放和使用。

2.3采用押金制回收空安瓿、废贴及剩余药品

鉴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及各医疗机构的管理模式,建议采用押金的办法回收空安瓿、废贴及剩余药品。以押金形式购取药品,其押金最少应不低于该患者每次购取该类药品的价格。患者每次购用该类药品时要如数交回前次用过的空安瓿或废贴,停止使用时,以最后一次用过的空安瓿、废贴或未用的剩余药品换回押金。如没有如数交回空安瓿、废贴或剩余药品,将扣取一定数量的押金,以示惩罚。

3小结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属特殊管理药品,具双重性,如果管理规范,可以造福于人类,如果管理不当,则会发生流弊,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治安。我们在严格执行规定的同时,既要做到保证病人合理的医疗需要,又要防止非法滥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S].2005-08-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暂行)[S].2005-11-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S].2005-11-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2007-02-14.

麻醉药品管理篇3

【关键词】 麻醉科护士; 麻醉质量控制; 作用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109-02

麻醉科属于高风险、高技术、高劳动强度的学科,其麻醉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麻醉科护士在麻醉科质量控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麻醉科的许多工作需要麻醉科护士完成或协助参与,主要涉及药品的管理、耗材的管理、仪器设备的管理、麻醉前的准备、医院感染管理、麻醉数据库的管理、麻醉档案的管理、恢复室的护理等。现将麻醉科护士在麻醉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麻醉科共有麻醉医师18名,护士14名。手术室共有层流手术间14间,设有麻醉恢复室,平均每日手术40余例。每个手术间配备一台麻醉机、监护仪、双道微量注射泵。另外还配有纤维支气管镜、肌松监测仪、除颤仪、血气分析仪、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自体血液回输机等仪器设备。

1.2 麻醉科护士在麻醉质量控制中的方法

1.2.1 药品的管理 麻醉科护士要熟悉各种药品的药理作用,根据药品性能,按普通常规用药、贵重药品、抢救药品、品、精神类药品这五类进行分类管理。根据药品的有效日期及储存方法有序存放,定期整理,做到各类药品定量、定位,使其一目了然[1]。药品的管理在麻醉质量控制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毒麻药品的管理。所有药品有专人管理,毒麻药品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即专人管理、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根据需要建立合理基数,毒麻药品应存放于保险柜内,双人双锁管理,一人管密码,一人管钥匙;麻醉医师取药和还药均应与麻醉科护士核对药品名称、批号、数量后签字,用后将空安瓿交回,处方数量与记账单相符,防止多收费和漏收费。每日统计毒麻药的使用量及存储量,填写逐日使用登记册,确保毒麻药不外流。保留麻醉医师署名的毒麻药品计价单及毒麻药申领登记表,每月装订保存[2]。普通常规用药中的高危药品如氯化钾、50%GS、丙泊酚、肌松药等应有明显标识,单独存放,加强管理。需低温冷藏药品如肌松药、肝素钠、血凝酶等应存放于2 ℃~8 ℃的冰箱内保存。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应存放于急救车内,固定基数、固定位置,以便抢救时备用。麻醉科所有药品均应定期检查有效期及质量,发现有过期变质的药物,随时更换销毁。

1.2.2 物品耗材的管理 每月根据手术量合理的做出物品耗材采购计划,按计划领取。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存放要求有较高的洁净度,笔者所在科有单独存放无菌物品的仓库,放置要求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室温保持在18 ℃~22 ℃,湿度35%~70%,物品距地面20 cm,距墙面>5 cm,距天花板50 cm。无菌物品存放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无菌物品有效期,保证医疗安全[3]。麻醉科护士认真及时的做好物品、耗材的申领,以保证供应使用。认真做好出入库登记,每日根据麻醉种类发放[4],对于高值性耗材,如双腔支气管导管、镇痛泵、压力传感器、静脉穿刺包等,专柜储存,领用时登记,手术结束后核对,防止漏收费,耗材使用后及时补充,保证供应。术中领取的特殊物品,如小儿袖带、简易呼吸器等,用后及时送还,防止丢失。严格管理科室医疗用品和办公用品,节约使用办公用品,有计划领取,减少浪费和损耗。每月清库结算一次,做到账物相符。

1.2.3 仪器设备的管理 麻醉护士必须按要求将各种抢救设备处于备用状态,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按要求准备,用后及时补充,以便随时取用。麻醉前对所需的麻醉机进行检查,确保麻醉机呼吸回路、活瓣、各种连接管口是否符合要求,按需要更换钠石灰,同时检查监护仪、喉镜等设备运行情况,确保麻醉顺利进行[5]。喉镜每天检查,如发现接触不良、电源不足等情况,应及时更换,确保麻醉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6],如有异常及时维修。贵重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建立各种仪器档案和使用登记本,使用前培训,并有培训记录。严格按规程操作,使用后及时登记。每周检查及保养麻醉机、监护仪等麻醉设备及登记情况,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1.2.4 麻醉前的准备 麻醉护士于手术前1 d下午,根据手术通知单手术的术式、麻醉方式及麻醉医师的习惯准备。每一手术间准备一个整理筐,根据手术放入麻醉所需物品及药品,物品包括一次性耗材,如全麻所需的一次性呼吸机螺纹管、充气面罩、气管导管、三通开关、连接管、牙垫、吸痰管、电极贴等;阻滞麻醉所需的穿刺包、普通吸氧面罩、一次性输氧湿化装置;药品包括全麻需放入的丙泊酚、咪达唑仑、地佐辛、地塞米松、肌松药、胶体等;阻滞麻醉需放入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咪达唑仑、地佐辛、地塞米松、胶体等。具体数量和耗材型号根据手术情况而定,写明清单,便于清点。准备完毕放置在麻醉准备间加锁保管,第2天早晨逐一发放,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及时将剩余药品和物品归还,并清点数量,核对记账单,杜绝浪费。

1.2.5 医院感染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国家对传染病的防范更加重视。因此一次性物品广泛应用与临床,如一次性麻醉包、一次性呼吸管路、一次性气管导管、一次性镇痛泵等[7],麻醉过程中所用的一次性的物品,用完后放于医用垃圾袋中统一销毁,严禁二次使用。锐器类如注射针头、穿刺针等应放于锐器盒内,防止刺伤。喉镜片使用完后,放入专用容器中,送供应室统一清洁处理、等离子或环氧乙烷消毒。喉镜片、面罩、呼吸机管路、呼吸机每季度做一次细菌培养,麻醉恢复室每月做一次。麻醉纤维支气管镜用完后,送供应室统一清洁处理,环氧乙烷消毒。手术间内的袖带每周清洗消毒一次。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1.2.6 麻醉数据库、档案的管理 每日统计每位麻醉医师的工作量、药品比例,为奖金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每月统计当月的工作量,包括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例数、静脉全身麻醉例数、硬膜外麻醉例数、硬腰麻醉例数、神经阻滞例数、麻醉恢复室例数、总收入等。术后镇痛包括静脉镇痛例数、硬膜外镇痛例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例数等。麻醉严重并发症包括麻醉严重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严重低氧血症等。每季度做一次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麻醉记录单、记账单、毒麻药品登记表等每月装订好,统一有序保管。麻醉登记本、术后镇痛登记本用完后及时收回存档,确保麻醉资料的完整。

1.2.7 麻醉恢复室护理 麻醉恢复室是手术结束后继续观察病情,预防麻醉后期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及提高医疗质量的场所。麻醉护士要熟练掌握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及除颤仪等仪器的使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准备好急救药品、物品。和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出入量、引流量等[8]。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根据需要监测体温、有创血压、静脉压等。加强手术麻醉后患者心理干预,及时疏导不良心理,纠正心理偏曲,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对手术的耐受性[9]。麻醉恢复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使患者顺利度过麻醉恢复期,保障麻醉安全。

2 结果

通过麻醉科护士精心的管理,确保了麻醉科药品与物品的供应,由原来的无序管理变为现在的有序管理,杜绝了药品和物品的流失和浪费。各种仪器设备良好运行,保证麻醉顺利进行。严格院感,使用一次性麻醉用品及环氧乙烷或等离子消毒的物品后,一人一用一消毒,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发生。各类档案记录完整并电脑保存,便于查找,为麻醉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麻醉恢复室的建立,为麻醉苏醒期患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未成立麻醉恢复室前,患者在手术间苏醒至少30 min,遇到特殊患者有可能1~2 h,成立麻醉恢复室后,全麻患者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苏醒,减少了患者在手术间停留的时间,增加了手术间周转,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讨论

手术室是一个工作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因此也是最容易发生不良医疗行为的场所之一[10]。麻醉科护士参与到麻醉质量管理,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医疗质量控制的基本策略。麻醉科护士将麻醉科的一些繁杂工作逐步条理化和规范化,减轻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量,避免许多潜在的事故隐患,节约了许多不必要的人员和物资的浪费,显著增强了麻醉科的有效管理,提高了麻醉科的工作效率。做好麻醉科的护理工作可提高麻醉质量,降低麻醉风险,保证患者安全,以最好的麻醉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孙志红,张兰凤.麻醉护士在麻醉准备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19.

[2]秦长喻.麻醉护士对毒麻贵重药品的管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60.

[3]史丽珍.消毒供应科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66.

[4]郑明秀,郭松青,黄惠群.浅谈麻醉科护理管理工作的体会[J].黑龙江医学,2011,35(12):951.

[5]王又七.基层医院手术室设立麻醉护士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3,26(2):439.

[6]范宁.麻醉护士在现代麻醉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2,10(4):1120.

[7]宋敏,刘莹,丛丽霞.浅谈麻醉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7):264.

[8]曾艳红,詹玮玮,余雪蓉.浅谈麻醉护士在麻醉科的工作范畴和重要性[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9(18):39.

[9]黄丽,陈进芬,陈丽燕,等.手术麻醉后患者在PACU的心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109.

麻醉药品管理篇4

关键词:循证护理;临床用药;应用

品分为全身和局部品两大种类。通常品在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等,使用和贮存应严格管理。由于麻醉科护理人员缺乏品的药剂学及药代动力学等相关知识,缺少对一些用药新技术的认识,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用药不当事件不断增多,甚至因此引发医患矛盾等[1]。为此,本研究做了相关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麻醉科2014年使用品的手术患者1891例为对照组,此阶段不主动推行循证护理干预,仅做数据指标收集;2015年使用品的手术患者1895例为观察组,此阶段主动推行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性别、年龄及基础病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麻醉用药隐患 收集整理麻醉科近3年发生麻醉用药差错及用药缺陷所有案例,集中组织召开学习讨论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及根本原因分析等质量管理工具,全科所有职工畅所欲言,并予以记录。①处理医嘱的相关问题,医生护士间缺乏交流,存在医嘱执行上的遗漏;②药房领药过程中及科室药品保管的问题,药房人员发放药物出现错误,与病房药班护士核对有误;科室药品存放条件不够规范;③给药及观察中的问题,护士执行治疗过程中三查八对不到位导致用药差错;④用药安全管理滞后的问题,科室对用药差错的管理仍是处罚为主的形式,常常回避管理问题,重处罚,轻改进分析,导致差错的发生不敢上报、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等[2]。

1.3循证护理措施 对照组遵医嘱常规护理麻醉用药,观察组根据科室剖析的护理用药安全隐患,结合相关文献,制定麻醉科麻醉用药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3.1完善科室麻醉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将科室麻醉用药安全纳入科室重要议事日程,科室成立麻醉用药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各自职责。采取经济奖励措施鼓励科室职工上报麻醉用药不良事件,并及时展开讨论采取改进措施。

1.3.2加强培训及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麻醉用药相关知识。

1.3.3规范操作技术,保障麻醉用药各环节安全。护士必须严格执行麻醉用药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现配现用的原则;选用合适的输液器具;详细询问过敏史;给药途径准确;防范配伍禁忌;注意给药间隔时间,维持血药浓度;注意补液速度等[3]。

1.3.4增进医务人员之间沟通交流。护士在执行医嘱中,若发现医嘱差错或有疑问时应及时与医师沟通确认或更正。

1.3.5规范病房药品保管的安全管理。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顺序存放使用;各类品的瓶签与药名相符,标签明显、清晰;严格执行清点制度,每天清点量,每周检查药品的质量[4]。

1.3.6加强患者麻醉用药知识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清楚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鼓励患者参与治疗过程并对治疗或操作有疑问时提出质疑,及时反映用药后的自我感觉。另外,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以便达到对药物治疗的共同理解,从而增强患者的理解、参与和依从性,最终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1.4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差错和用药缺陷发生例数及发生率。用药差错是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预防事件,导致用药不当或患者受损;用药缺陷是指患者用药前由护士核查出错误,未进入患者体内;在咨询相关麻醉专家的基础上,科室自制《麻醉医师对护理麻醉用药质量调查问卷》及《麻醉医师对护理麻醉用药质量调查问卷》,共20题,每题5分,总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满意,每月分别向对照组与观察组30名麻醉医师及60名手术医师进行护理麻醉用药质量调查问卷,统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生满意度。

1.5统计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用药差错、用药缺陷及麻醉医师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等相关资料数据,审核无误后数据录入Excel,用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差错、用药缺陷、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对照组1891例使用品手术患者中用药差错发生17例、发生率0.90%,用药缺陷25例、发生率1.32%,麻醉医师对护理用药满意的307名、满意度85.28%,手术医师对护理用药满意的598名、满意度83.06%;观察组1895例使用品手术患者中用药差错发生2例、发生率0.11%,用药缺陷3例、发生率0.16%,麻醉医师对护理用药满意的334名、满意度92.78%,手术医师对护理用药满意的655名、满意度90.97%,两组相比较P均

3 讨论

护士是实施医疗行为的一线人员,也是杜绝用药错误的最后关口。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护理品的使用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管理措施,科室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小组的督导作用改正了过去常规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全科加以重视并纳入科室议事日程,积极持续改进。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麻醉用药护理工作中采取循证护理综合干预措施,积极分析近些麻醉用药护理差错及缺陷案例,查询文献,在咨询相关麻醉专家的情况下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一系列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差错及缺陷发生率,提高医师满意度,进而保障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就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国彦.2010~2012年某院患者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5(16):3347-3347,3350.

[2]唐辉,侯宁.医院用药差错的系统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3):256-261.

麻醉药品管理篇5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24-01

近年来,由于医院的快速发展,手术量也快速增长,为了加快手术床位的周转率,同时为了保障手术麻醉后患者的安全性,我院于2011年建立了麻醉恢复室。借鉴上级医院先进经验,建立了一套适合本科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全麻及椎管内麻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进行麻醉后监护。2011年7月-2012年7月全年共收治1485例手术麻醉后病人,发现并及时处理了72例麻醉后并发症:苏醒延长18例,低氧血症23例,肺通气不足7例,低血压24例。使患者恢复期安全得到保障,平稳转出恢复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报告如下:

1麻醉恢复室的设置:

麻醉恢复室的设置靠近手术间,与手术床位之比为11.5-2【1】,恢复室每张床备有电源插座多个,中心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多功能治疗车。,室内备有急救物品及常用物品:如除颤仪、麻醉喉镜、各种型号气管导管、人工呼吸球囊、吸氧面罩、口咽及鼻咽通气道、动静脉穿刺包、输液泵等。备有各种急救复苏药品【2】:各种拮抗药和呼吸兴奋药、镇静镇痛药和肌肉松弛剂药、血管收缩药和血管舒张药、强心药、糖皮质激素、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脱水药、抗组织胺药和解痉药,以及各种常用的静脉液体等。恢复室护士要每天对急救物品和急救药品进行清点,及时补充。

2 人员配置及管理 :

恢复室床位与护理人员比例为:2-31,危急病人增加到1:1【1】,我院恢复室设置麻醉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师各一名。在麻醉科主任领导下,恢复室由麻醉科主治医师和恢复室护士进行管理,患者收入或转出麻醉恢复室均应当由麻醉医师决定,恢复室护士协助麻醉医师负责病情监测与诊治。恢复室护士必须经过麻醉恢复期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由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手术室护士担任,能够熟练掌握恢复室内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抢救复苏技术。

3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程序:

3.1 准备阶段 恢复室护士应检查各仪器设备是否完好,使其处于备用状态,更换各种物品如呼吸机螺纹管、麻醉机面罩、湿化瓶及灭菌用水,进行室内用物清洁消毒工作,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由于手术的原因,每天早上9:30之前大多是闲置的,恢复室护士空闲时间负责麻醉科病人的费用登记及物品、药品补充。为了缩短连台手术的等候时间,在恢复室内协助麻醉医师做好连台手术前全麻诱导工作、施行硬膜外穿刺等工作,提高了手术床周转率。使恢复室人力物力得到了合理利用。

3.2 接收病人,做好接班工作 手术结束,病人由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护送入恢复室,并与麻醉恢复室的医生和护士交接病人情况:①一般情况:患者姓名、年龄、术前特殊病情、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前用药、病历和其他物品等;②术中情况、术中用药、术中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③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功能、氧饱和度、自主呼吸情况等。④各种管道、皮肤完好情况。

3.3 严密监护病人 病人安置稳定后,立即常规监测及治疗:如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输液。保留气管插管及呼吸功能未恢复者应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给病人系上安全带,防止坠床。并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保持恢复室室温在22℃-25℃,相对湿度在50%―60%。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至少每15分钟测定并记录一次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神志恢复情况,以判断恢复程度和速度。对于恢复缓慢者,遵医嘱进行治疗,如残余肌松药或麻醉性镇痛药的拮抗等。

3.4 发现异常情况迅速处理 手术麻醉后常见并发症有:全麻后清醒延迟;上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低氧血症;术后低血压;术后高血压;心率失常;少尿等。遵医嘱处理术后并发症。

3.5 掌握拔除气管插管的指征及操作程序 病人清醒符合拔管指征:①患者完全清醒,呼之能应。②各种反射如咽喉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已完全恢复。③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恢复正常。④患者吸空氧10min后, SPO2不低于95%或达到术前水平能维持10min,血气分析指标正常。 ⑤血流动力平衡。遵医嘱拔管。拔除气管插管的操作程序: ①放松气管插管固定胶布②拔管前彻底吸净口咽鼻腔分泌物,必要时气管内吸痰,松开气囊,将吸痰管越过导管前端,边吸边将导管慢慢拔出,牙垫留口中以防病人咬住导管③拔管后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立即面罩吸氧,流量4L/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3.6 填写麻醉恢复室护理记录单,恢复室护士应详细填写患者的入室时间、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监测数据、患者恢复期间的病情变化及处理,输血输液量、尿量等记录,普通患者每15分钟记录一次,危重患者每3-5分钟记录一次[3]。

3.7 病人出科 当病人清醒,呼吸、循环等各项指标稳定,符合出恢复室的指征,由麻醉医生诊视同意出恢复室。由麻醉医生(或护士)与工人共同护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进行交班。病情较重需长时间监护的病人,送ICU继续治疗,必要时携带氧气枕和简易呼吸囊,用于途中维持呼吸。病人离开恢复室后,关闭仪器设备,整理各种管道和导线。

4 病人出恢复室的指征:

4.1 神经系统:神志清楚,定向能力恢复,平卧时抬头>5秒钟,能完成指令性动作。肌肉张力恢复正常,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

4.2 呼吸系统:已拔出气管导管,脱氧10分钟SPO2>95%,通气量足够;呼吸频率正常;无呼吸道梗阻(如舌后坠、分泌物阻塞等);肺听诊无异常;根据指令可以深呼吸、咳嗽。

4.3 循环系统:循环稳定,血压、心率与术前比较波动在30%左右,无心率失常表现。

4.4 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药、镇痛药的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以上方可转出麻醉恢复室。

5 体会

麻醉恢复室的建立,减少了手术病人在手术室的逗留时间,加快了手术床位的周转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麻醉术后病人在恢复室严密监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保障了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蒋建渝.临床麻醉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麻醉药品管理篇6

1 麻醉恢复室的设立

1.1 基本设置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19个层流手术间,平均日手术量90台次。麻醉恢复室设有8张床位。恢复室设在手术室半限制区,离手术室较近(运送时间不超过5 rain)。采用大房间集中安排床位,PACU 床位与手术床之比为1:2。PACU 入口通向手术室走廊,以方便接送病人。出入口大门要求敞开,便于病床自由出入。配备多功能转运床,床两侧可升降的护栏,能调节患者体位。床头床尾均有输液架、杂物筐等。用病床即可将患者接到手术室,也可送患者回病房,使用过床车严格分开手术室内、外车床,并且病人从手术室经恢复室要返回病房只需搬动2次。

1.2 PACU监护设备 每个床位均设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多功能监护仪、麻醉机、电源插座多个。PACU 内配有多功能治疗车、呼吸机、电除颤、各种型号气管导管、简易呼吸器、各型号喉镜,可视喉镜、血气分析仪、TEG监测仪、麻醉气体、有创监护仪、局麻药喷枪等,另常规备有各种抢救用药和常用液体。

1.3 PACU 的开放与管理 PAcU 周一至周六7:O0~18:00常规开放,18:00以后有患者未出室需护士加班至患者安全离开。每天常规安排麻醉医师1名,负责处理PACU患者。护理工作由麻醉恢复室护士长统一安排和管理。

2 护理

2.1 护理工作程序

2.1.1 接班 即接收患者。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将患者送至PAcU 并向PACU 医护人员详细交班,交班内容:病人病史、麻醉及手术方法、术中用药、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手术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处理,预计复苏时间、尿量、皮肤、衣物、病历资料等。术中麻醉医师和护士确认病人SPO 、心率、血压等平稳后方可离开。

2.1.2 监测 (1)初步评估和监测:观察口唇颜色、呼吸,轻拍肩部,呼唤病人,判断意识恢复情况;进行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监测,同时给予吸氧;(2)病人的动态监测:检查各种管道情况、观察伤口,检查皮肤情况、保暖、约束或保护等,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预处理。

2.1.3 麻醉复苏记录单及评分(1)在计算机麻醉程序系统内输入病人病历号,按麻醉恢复室复苏记录单格式填写病人人室时间、意识、肌松、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监测数据、吸痰量、恢复期间病情变化及处理、输血输液量、尿量等记录,普通病人每10 min记录一次,危重病人至少5 min记录一次;(2)采用Steward评分方法,评估病人并记录在复苏记录单上,遇有特殊病情变化及时通知麻醉医师与外科医师。抢救病人时对医师的口头医嘱要重复并有第三人核对。

2.1.4 观察及转出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不吸氧情况下SPO。≥95 ,Steward评分≥4,由麻醉护士提出,麻醉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护士护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班,病情较重需长时间监护的病人送入重症监护室(Icu)继续治疗,必要时可携带简易呼吸器等。

2.2 护理人员的管理

2.2.1 人员安排与职责 我科根据麻醉恢复室床位与护士为1:1比例设置,有8名麻醉护士,负责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期间的复苏护理、术后镇痛泵随访、手术间内麻醉耗材的补充、高值耗材的管理、请领、麻醉药品的管理、术中自体血回输和整个恢复室管理工作。在业务上接受麻醉科主任的直接管理。

2.2.2 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与考核。

2.2.2.1 新护士培训 首先是为期一周的入科教育,由护士长负责,主要学习医院及科室有关规定、护士礼仪、核心制度,带领其熟悉手术室环境、麻醉恢复室各功能区、各类麻醉耗材、药品的用途及所放位置、熟悉麻醉恢复室各种记录表格、各班职责等。在以后3个月培训期间逐一培训手术室基础理论、技术操作、无菌原则、消毒隔离技术以及恢复室专科操作及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有:麻醉机、监护仪的使用,简易呼吸机的使用,电子止痛泵的配制与使用,硬膜外导管拔出,血气分析仪的操作等。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以后每月行理论、操作考核各一次。

麻醉药品管理篇7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室;品;管理

作为一种作用在精神上的特殊药品,非常容易在使用后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而妇产科手术室的品管理不当,更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1-2]。为保证手术室中大量的物得到妥善的管理,防止出现因使用品导致严重问题,避免药品滥用,应制定出符合《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且更加有效的管理体制,并将这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该次新型管理制度的实施结果将与常规管理实施结果进行对比,对比材料为该院2016年所有使用品的妇产科手术资料,现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6年所有的妇产科手术室品使用管理资料,2016年上半年使用常规品管理制度,下半年使用新型品管理制度。所有资料均符合《品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的规定,两组资料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16年1—6月,采用常规品管理方法,2016年7—12月,采用新型品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药品信息管理、药品存储管理与药品使用管理3部分。在进行药品信息管理时,派遣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专职管理的人员必须接受卫生局特殊药品使用管理专项培训,对相关药品的领取、登记、分配、调剂、管理等方面熟练掌握,具有初级药师以上的专业证明与品调剂与管理的资格,并能使用计算机系统对特殊药 品进行管理。专职管理人员应配置相关的办公室,禁止闲杂人等进入。专职管理人员办公使用的电脑应禁止使用其他功能,并将管理系统连接到医院本身的计算机系统。对品进行保存时,需将品分类保存,品的放置地点需禁止不相关的人员进入,保存地点的附近应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并严格按照品的保存方法与保质时间进行分类存储工作,以保证在使用品时不会出现因药品变质或过期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对药品数量进行管理时,专职管理人员需对所有的药品进行分类计数,在对照无误后将数据导入药品管理系统中,便于之后的药品管理工作。使用物进行妇产科手术时,药品的发放管理与药品使用方法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麻醉师领取相关药品时,专职管理人员需按照主治医生的处方开药,并在相关的领取药品记录本上签署开药人、发药人与取药人的姓名,保证在需要之时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人员。在领取完成后,专职管理人员须将哪位麻醉师拿走何种,取走多少录入系统中,并按照的总量、使用量与剩余药品量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在结算该月使用情况时,麻醉师应上交该月使用的品包装袋,专职管理人员可按照空包装的数量与批号进行审核工作,并将使用后浪费的相关药品进行登记,以保证下月在进行药物领取时减少出现浪费的可能性。在所有检查完成后,专职管理人员应上传相关的数据,保证所有过程的透明性与公正性,便于其他人进行查看。

1.3疗效判定

将该院2016年妇产科手术室品使用管理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分别为麻醉时间比较、麻醉医生满意度对比与品消耗率对比3方面。麻醉时间对比可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与静脉麻醉,麻醉时间选择各项1年中的平均时间进行对比。麻醉医生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表,包括非常满意度、满意度、不满意度、非常不满意度与总满意度五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药品消耗率则是按照利多卡因、丙泊酚、阿托品、琥珀胆碱、异氟醚5项药品为分类标准,消耗率则是选择一年的平均消耗率数据为基准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时间比较

常规管理麻醉时间与新型管理麻醉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麻醉医生满意度比较

常规管理总满意度95.00%,新型管理无不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两组品使用率比较

将常规管理与新型管理的药品消耗率进行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3讨论

麻醉药品管理篇8

【摘要】本文主要是谈全身麻醉手术护理配合的意义。首先介绍了护理人员手术麻醉前配合,接着介绍了手术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最后提出了手术护理的注意事项。

【关键字】全身麻醉;护理

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增加,品不断更新,同时各科手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微创手术的普及,全身麻醉手术的比率逐渐增加,高龄、复杂、危重患者的手术日益增多,麻醉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配合好麻醉师的工作,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各种护理技术,也应了解和熟悉麻醉的基础知识、掌握麻醉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处理、各科的现代化监护技术,对麻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这样才能与麻醉医生更好地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 麻醉前的配合

1.1 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患者大都对麻醉和手术产生紧张和恐惧情绪,手术前1 天到病房访视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如主动进行自我介绍,消除与患者之间的陌生感,向手术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配合事项及手术的方式,使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减轻紧张情绪。

1.2 检查准备:准备工作每次在全身麻醉之前,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环境和室内仪器的检查准备工作也是保障手术和全身麻醉安全十分重要的一环。

2 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

2.1 全身麻醉诱导期的护理配合: (1)协助麻醉医生备好麻醉用药。包括麻醉插管盘、品、急救药品、麻醉机等。备好吸痰管,连接吸引器。将吸引器管插放于手术床边,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建立静脉通道,约束固定患者,协助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推注麻醉诱导剂后,应暂时加快输液速度,使药物尽快进入循环。由于麻醉后血管括约肌松弛,有效循环血量下降,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

(2)麻醉诱导时陪伴在患者身旁,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麻醉诱导后,患者将在30~60 s内快速意识丧失,继而出现全身肌肉松弛,彻底失去防御能力,可能迅速产生身体某一部位的坠床。因此,巡回护士应在全身麻醉诱导之前完成对患者的固定,做到完全制动。

(3)了解麻醉前用药, 常用鲁米那、阿托品、杜冷丁、氯丙嗪等药物,以达到镇静、止痛、降低基础代谢,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及神精反射的应急性,减少麻药用量,预防和对抗等一些的不良反应或中毒。因此,麻醉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体温等情况。

(4)麻醉诱导后巡回护士应在患者头端一侧协助麻醉医师插管,将备好的喉镜递给麻醉医生,待其充分暴露声门后递气管导管,并根据需要协助暴露声门,插管成功后拔除导丝递牙垫,协助挤压呼吸,观察导管深度并妥善固定。挤压呼吸压力

(5)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麻醉医师处理各种情况,安置手术时,麻醉医师保护好各种管道。全身麻醉术中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术中提高警惕,备抢救车及药物。

2.2 麻醉维持期的护理配合:全身麻醉维持期是患者耐受各种药物的相对稳定期,故麻醉本身突发的变化不多,多数意外情况是由于手术操作引起的。这段时间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并迅速寻找原因。洗手护士的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故较麻醉师更容易发现由于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危险情况。

2.3 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配合: ①密切观察:手术室护士在麻醉苏醒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由专人护理,酌情设15~30 min测1次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直至稳定清醒。②及时发现呼吸道梗阻:复苏期是呼吸道梗阻的高发期,包括舌后坠、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延迟性呼吸抑制等。所以在本期手术室护士应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和患者呼吸幅度,除有特殊医嘱外,安置患者于仰卧位,拔管后头偏向一侧,必要时抽吸口咽部分泌物。出现鼾声时,有舌后坠的可能,可托起下颌或应用口咽、鼻咽通气导管。当有喉痉挛时,出现尖叫的喉鸣声,应立即去除诱因,加压给氧,必要时环甲膜穿刺给氧。③检查各种导管的放置情况:包括胃管、鼻导管、引流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导尿管、深静脉导管、漂浮导管,对于位置不当、引流不畅等情况应立即通知麻醉或手术医师予以处理。严防患者在苏醒过程中抓扯敷料及管道。④出血情况:检查引流瓶、切口、拔除的动静脉穿刺口有无新鲜出血,是否呈持续性,督促医生及时处理。应注意血压、脉搏、心率、心电图的监测,随时注意患者的变化,有血压过低,应检查输液及输血的情况。⑤患者制动: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的情况为数不少,故巡回护士要事先做好制动工作,以免患者坠床以及自行拔除各种导管。并在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主动与之交流,判断其意识情况,对于完全清醒的患者只需告知其不能翻身;对于尚未清醒的患者,要围起搬运床护栏,继续观察。⑥如患者送入恢复室,护士需即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随即检查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急准备。

2.4 术后随访: 术后加强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术后恢复情况及用止痛泵止痛效果,是否出现麻醉护理的不良反应后果,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以改进麻醉护理配合。实践证明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麻醉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应急能力,随时注意术中情况,和麻醉师一起积极地预防意外和正确地处理意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性。

3 注意事项

患者入手术室后,检查并核对患者术前禁饮、禁食、用药情况。麻醉前应摘下患者的活动假牙,松开衣服、裤带,女性患者应取下发卡及装饰物。麻醉诱导时,护士应与麻醉师密切配合,保护患者,防止麻醉意外。麻醉医生核对静脉用药,所有静脉药均应有明显标记,以防与其他药物混淆。注意患者的摆放及护理,不使肢体神经受压,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

手术护理已成为外科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麻醉工作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因此,要确保麻醉效果,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在麻醉前、中、后做好准备及护理工作,而且要懂得麻醉基本知识、原理,要能够协助麻醉医生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掌握临床麻醉基础技术,还要对麻醉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必须以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操作程序与麻醉医生配合。

参考文献

[1] 曹海萍.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护理配合[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04)

[2] 吴巧兰. 手术室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8,(12)

[3] 王德凤. 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J]. 基层医学论坛, 2010,(12)

[4] 刘莉. 手术室麻醉与护理配合[J] 当代医学, 2009,(30)

[5] 代明君. 手术室麻醉与护理配合[J]. 医药论坛杂志, 2008,(18)

麻醉药品管理篇9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安全管理;优质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41-01

本文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我院麻醉恢复室的24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我院麻醉恢复室的2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2例,女性患者118例,患者年龄在3至88岁,平均年龄为(34.35±2.68)岁。患者采取的麻醉方式:136例喉罩麻醉,96例气管插管麻醉,静脉麻醉3例,5例椎管内麻醉。

1.2 方法

1.2.1 安全管理方法 ①配备与管理 麻醉恢复室必须配备有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及血糖仪等急救设备,并保证这些设备运行良好,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检修,并记录检修结果。在使用护理仪器前必须用酒精消毒,并进行用后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的产生。对急救药品的有效期、剩余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单独放置和高危药品,在药品上进行标记,便于药品的拿放[1]。②转入时的管理工作。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将患者护送入麻醉恢复室。恢复室麻醉师与护士对患者情况进行严密检测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引流及输液情况,由于麻醉恢复室的床位更换较快,因此必须在患者床位进行标识。医护人员每5分钟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记录一次,及时发现并处理麻醉后并发症。③转回病房管理工作。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监护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生命体征、手术情况稳定及steward苏醒评分达到6分才能转入病房。若患者出现疼痛或者血压变化情况,进行用药治疗后应观察和护理时间应在30分钟左右。在将患者转回病房过程中,血氧脉搏仪检测,携带转运盒(备简易呼吸囊、面罩、口咽通气管、急救药品),要注意患者的安全,并与病房护士严格交接班,交接内容:患者手术麻醉情况、麻醉恢复情况、生命体征、特殊用药、引流状况等,并在交接单上记录和签字。

1.2.2 优质护理方法 ①术前访视护理。对患者进行麻醉手术前访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主动向患者讲解麻醉恢复的重要性,耐心为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消除患者紧张、不安、恐惧的心理,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②麻醉后观察。由于不同的麻醉方法,其观察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从麻醉至复苏阶段进行全程的观察和护理[2]。例如:患者若采取椎管麻醉的方式,那么必须对其运动功能及神经阻滞恢复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而采取全麻方式患者则对其意识、神志等恢复进行严密观察。再者,医护人员在患者麻醉恢复期,通过听觉刺激方法,使得患者脑细胞供血及供氧功能得到改善,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以缩短麻醉恢复时间。③循环系统护理。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循环系统等进行严密的观察和记录,并依据患者病情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调整,保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避免患者出现血容量低、循环负荷等现象。对患者体温进行控制,并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以防止患者低温过低对麻醉恢复及循环系统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④呼吸道护理。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幅度及呼吸频率进行严密观察,保证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并对患者呼吸道存在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若患者麻醉未清醒之前,医护人员必须帮助患者调整好,患者应呈平卧,头偏向一边。医护人员依据患者麻醉程度、血气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适当的给与吸氧护理措施[3]。⑤特殊人群护理。对于幼儿患者,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并给与患儿鼓励,或者利用玩具分散患儿的注意力,消除患儿内心恐惧心理。对于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同样要与患者多沟通交流,询问患者状况,获取患者信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同时促进患者麻醉恢复。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有效安全管理和优质护理后,都安全复苏,并从麻醉恢复室转出,其中194例复苏稳定,44例经过对症治疗后安全恢复,2例由于病情加重转入重症护理病房治疗。

3 讨论

麻醉恢复是麻醉手术护理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做好麻醉恢复室的安全管理和优质护理工作,保证患者能够安全复苏。

对麻醉恢复室内的设备及药品进行安全管理,保证护理设备的正常运转及药品的有效性。患者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药作用未消失,生理功能未恢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4],应对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等进行严密的观察和记录,使患者能够安全复苏。当患者转回病房时,应与病房医护人员严格交接,并向病房医护人员讲述患者目前的状况,在交接单上进行记录和签字。而优质护理,主要是以患者为护理的重心,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虑,满足患者生活需求,对患者进行安全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使得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能够享有良好的护理服务,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并能够安全的复苏。本次实验的麻醉恢复室的240例,经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及优质的护理后,均安全复苏,并从麻醉恢复室转出。

总之,对麻醉恢复室患者进行有效耳朵安全管理和优质护理,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焱.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89-90.

[2] 罗锡珍.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12(01):76-78.

麻醉药品管理篇10

【关键词】麻醉;护理;辅助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16―02

外科手术是我们临床工作的重点,而麻醉是进行手术的先决条件,麻醉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麻醉医生的合理用药,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熟练的麻醉技术,而且,还需要巡回护士给予得当的辅助。无论是术前麻醉准备,还是术中对手术、麻醉意外的处理,巡回护士对麻醉医生的辅助非常重要,对手术的顺利完成起到很关键性的作用。

在实施麻醉中,巡回护士应特别注意的问题:(1)手术前开始麻醉一般不仅有麻醉师监护,巡回护士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神志及生命体征是否正常;(2)掌握手术室内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监护仪,吸氧装置等,作好应急抢救准备;(3)特别强调坚守岗位,不可擅自离开术间。随时发现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及时、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4)熟悉掌握几种常用的性能、毒性、麻醉强度、常用浓度、作用时间、极量等。并熟悉其毒性反应表现。辅助得当与否,是麻醉和手术顺利的重要保证。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也证明了这一点,下面就巡回护士如何对麻醉医生的辅助,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全身麻醉的辅助

1.1全身麻醉前,巡回护士要严格查对医嘱,询问病人姓名、年龄、是否禁饮禁食、以及术前用药等,并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1.2固定好病人的肢体,检查各种麻醉所需物品及抢救药品,根据医嘱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摆放好品,并以熟练的穿刺技术开通两条静脉通道,一条输液、输血(用9#或12#针头穿刺),另一条供静脉麻醉用。

1.3麻醉成功,插管完毕后,巡回护士要协助麻醉医生固定好气管导管、给氧等,并根据麻醉医生的要求调节好麻醉给药滴数。给药时,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心跳等,防止意外发生。

1.4巡回护士还要熟练掌握药品的剂量、用法及各种抢救药品的使用。一旦发生意外,要迅速准确地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抢救。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立即配合医生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备好升压、强心、利尿等药品,并使用冰袋保护好头部。巡回护士应做到迅速、准确、沉着、冷静、做到快而不乱、稳而不迟,不失时机地抢救病人的生命。

2 硬膜外麻醉的辅助

2.1按时接病人入手术室,寻问有无用药过敏史,做好查对制度,并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2.2协助麻醉医生摆好病人穿刺,以便麻醉医生顺利操作,如遇穿刺困难时,要协助麻醉医生调整病人的及手术台,以保证麻醉医生穿刺顺利。

2.3穿刺完毕后,用胶布固定好穿刺部位及硬膜导管,并注意勿使导管固定在脊柱上,以免平卧时导管受压,给药时不通畅,影响麻醉效果。固定完毕,按手术需要摆好病人。

2.4硬膜外麻醉中,常出现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头晕、头痛、寒战、烦躁、抽搐等局麻药毒性反映,由于麻醉平面过高还易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巡回护士必须全面了解局麻药的使用方法、剂量、浓度,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要掌握出现不良反应所采取的解救方法及措施。同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免发生意外。

2.5麻醉期间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观察输液、输血的速度,并注意观察尿量。术中可能发生各种预料不到的意外,主要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输液、输血引起的变态反应性休克,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3 小儿麻醉的辅助

3.1小儿麻醉用药量按其公斤体重来计算,因此,巡回护士应准确为小儿病人测量体重,并与麻醉医生核对后方可给药及实施麻醉,尤其是小儿在固定肢体时易躁动,不配合,很难固定在一个上,因此要耐心做好其思想工作,使其达到配合的最佳。固定肢体时,应松紧适度,既保持肢体不动,又不致发生肢体循环障碍。

3.2小儿血容量少,代偿功能差,如果发生失血,失液会造成严重的循环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巡回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术,确保静脉输液、输血通畅。

4 体会

4.1巡回护士对麻醉医生辅助得当,是保证麻醉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

4.2巡回护士对麻醉医生辅助得当,不仅缩短了麻醉时间,更能保证麻醉的顺利实施。

4.3巡回护士对麻醉医生辅助得当,有利于对麻醉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由此看来,巡回护士的职责非常重要,是做好有关手术的准备;全面负责病人出入手术室的安全;与手术组、麻醉人员密切配合,争取高效、安全地完成手术任务要求巡回护士做到:为病人创造最佳的手术环境及条件,作好护理计划,进行护理病人;确保病人舒适、安全,使病人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防止意外发生;坚持无菌概念,做无菌技术的“监护人”,谨防违反无菌操作行为,及时给予纠正;掌握病情、手术名称、术式,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动配合手术组人员及麻醉工作;熟悉各种手术前病人的准备、术中及器械等物品的使用。我们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对巡回护士工作给予重视,是配合临床医生麻醉与手术的顺利完成缺一不可的工作,而且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保证病人麻醉与手术的关键环节,对手术的完成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