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资本十篇

时间:2023-03-27 22:14:18

权益资本

权益资本篇1

关键词:资本结构波动;权益资本成本;筹资方式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日

一、引言

20世纪末以来,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地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在全球经济环境不够稳定的情况下,这种状态从宏观经济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企业经营风险较大,与此同时,许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出现较大波动,有些甚至波动明显。资本结构波动较大,说明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健,财务风险加大,在各国经济增长动力普遍不足、全球发展环境异常复杂的情况下,这些现象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研究资本结构的波动对增加企业价值有现实的意义。

目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已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已有文献主要从资本结构调整方向、速度来加以剖析,反映了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主观努力程度,而以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幅度为研究视角的并不多,资本结构波动则显示出资本结构的客观变化,因此资本结构波动与已有文献研究的静态和动态资本结构有着很大区别。从逻辑上说,资本结构波动能够影响融资成本,因为资本结构波动能够影响财务风险,进而影响到股权融资成本,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无疑会进一步加大融资成本。本文选取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波动这一微观经济行为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经济影响,为指导企业融资和增加企业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资本结构波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分析及研究假设。资本结构波动过大,一方面说明企业筹资的比例构成上不稳定,对内而言,财务状况不稳健,财务风险较大,依据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因此提高了投资者的投资回报要求。作为一种信号传递,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会导致其股价下降,也会提高权益资本成本;另一方面说明企业难以按目标资本结构选择合理的融资渠道,对外而言,存在较大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可能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因为,在融资约束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的现金流流转可能受阻,不利于应对竞争对手降价等竞争策略,并可能导致投入产出减少,导致其产品竞争力减弱,使得经营风险上升。

其次,影响资本结构波动的原因大都是多方面的,企业在满足强制性披露后,基于种种考虑,自愿性披露的信息可能不会过多披露,例如信息披露存在“规模经济性”的临界点(Verrecchia,2001;杜煊君,2001)。所以投资者掌握的信息要比经营者少得多,因此要充分了解资本结构波动原因不可能也不实际,资本结构波动过大可能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对不确定性的预期,投资者为规避这一潜在风险,便要求更高的预期回报率。资本结构波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正是通过“风险”和“信息不对称”这些中间桥梁发挥作用的,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1:

H1:资本结构波动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

(二)不同融资渠道可能对资本结构波动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分析及研究假设

1、负债融资对资本结构波动与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分析。激励理论认为负债融资提升了破产风险,但股东和经营者不愿破产,则会努力工作,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投资决策,债权人也会加大监督力度,进而会提高企业业绩。Frank和Goyal(2003)以美国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表明公司绩效与以账面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性。增加负债能优化股权结构,减缓股东与经理人间的利益冲突,降低股东与经理人间的成本,从而使权益资本成本下降。Masulis(1980)研究表明,企业提高资产负债率会提高普通股的价格。Harris和Raviv(1991)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如果有发行新债、股票回购或股权换取债权的行为时,普通股的价格会提高,这表明债务融资具有信号传递功能。陈晓和单鑫(1999)发现企业长期负债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和总资本成本均呈负相关。刘坤(2006)研究得出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同时,他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该增加负债融资,特别是长期负债。

2、股票融资对资本结构波动与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分析。Myers和Majluf(1984)研究表明当管理层认为企业市场价值被高估时,会采用股票方式来筹措资金,所以企业发行股票时,投资者会认为股票的市场价值已被高估,作出负面反应。但晏艳阳、李学政和徐大朋(2006)的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对企业采用配股方式来筹措资金行为的反应和股权融资信号理论以及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反应截然相反,即我国股票市场对企业的配股行为是欢迎的。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并没有向外部市场传递出负面的信息,反而会带给投资者利润想象空间,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因此并不会导致企业股价的下降。自2002年开始,我国股票市场针对熊市开始大力度调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不断地严格上市公司再融资条件。此时,唯有那些绩效优良的企业才能拥有再融资的机会,且我国过高的二级市场股价使得投资者也偏好以股本扩张进行分配的企业,致使股票市场求大于供。此外,企业增发股票时募集大量权益资本,企业财务杠杆会大幅降低,财务风险会相应大幅降低,投资者承担的风险降低。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2a和假设H2a:

H2a:企业增加债务能够缓解资本结构波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不利影响

H2b:企业增发股票能够缓解资本结构波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不利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本文以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剔除下列样本:(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2)剔除缺失数据的公司;(3)剔除*ST、ST和S类上市公司。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数据库。为避免极端值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对模型中所有连续变量做1%的Winsorize处理。在对数据处理和分析时,借助了Excel、Stata11计量软件。

(二)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1、主要变量定义

(1)权益资本成本。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极不稳定、很多公司甚至根本不派发股利的情况,本文采用PEG模型来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0为当年年末股价,eps1和eps2分别为预测未来t1和t2每股收益,r为计算出的权益资本成本。

(2)资本结构波动。资本结构波动(levd)通过计算上一年年末和当年四个季度共五个季度的资本结构的标准差得到。对资本结构的衡量主要有两种方式:总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产负债率。本文首先沿用大多数学者在相关研究中采用的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的做法。在稳健性检验时采用长期资本结构来计量企业资本结构波动。具体变量定义表见表1。(表1)

上述模型中,由于主变量资本结构波动(levd)的计算涉及到年初和当年四个季度的资本结构,投资者若对资本结构波动进行考察,便会利用上一期数据,所以在模型中滞后一期。同时,这样处理也有利于缓解内生性问题。考虑到投资者往往根据上期报表进行评估、考察企业的风险状况。所以,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基本也都滞后一期。

四、实证分析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2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企业所承担的权益资本成本(re)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1215和0.0726,表明我国上市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总体上差别较大;资本结构波动(levd)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0367和0.1049,表明我国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差距较大;负债筹资(debt)的平均值为0.7415,权益筹资(seo)的平均值为0.0661,表明我国权益融资门槛较高,许多公司只能采用债务筹资,可能造成股票市场求大于供。(表2)

(二)模型回归结果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方程(1)、(2a)和(2b)整体回归结果,F值分别为20.74、19.59和21.69,显著性水平均达到1%,表明方程回归效果较好。(表3)

从方程(1)回归结果可看出,levd的系数是0.1405,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即资本结构波动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假设H1得到验证。

方程(2a)的回归结果显示,levd系数为正,且在5%水平下显著,表明资本结构波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确有不利影响,但系数为正,且不显著,表明企业增加债务未能缓解这种不利影响。实证结果与研究假设H2a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1)激励理论认为负债融资提高了破产风险,经营者不愿看到企业破产,就会尽力工作,进而会提升企业价值。可是,负债融资要想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关键在于资本市场要有完善的退市和破产机制。但在中国资本市场中,退市和破产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险和保障的法律不完善,上市公司大都是大型企业,各地政府出于保护当地经济发展、百姓就业及社会稳定的需要,不支持公司破产,对于偿还不了债务的企业,当地政府将其列为优先扶持对象,为其“输血”,导致应该破产的公司无法破产,维持上市公司的地位,经营不善的经营者继续能够享受控制权收益,也就不能激励其努力工作来改善公司业绩,限制了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的发挥,表现出治理无效性。于东智(2003)认为,我国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有着很多不合理的特征,债权治理表现出无效性;(2)债券的严格契约关系和公开透明市场使其具有了对公司“硬约束”的条件,但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债券融资的门槛较高,债券市场不发达,使得绩效差的公司只能借助银行借款来进行再融资,债务的继续增加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面对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一旦在某个投资项目上经营不善,产生亏损时,这可能导致其资金链条出现问题甚至危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降低。所以,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负债融资并未发挥出公司治理作用,未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出积极的信号,投资者反而对该类企业的投资会更加谨慎,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造成实证结果与假设不符。

方程(2b)的回归结果显示,levd系数为正,seo*levd系数为负,且分别在在1%和5%水平下显著,表明资本结构波动对权益资本成本有不利影响,而企业增发股票能够显著缓解这种不利影响,假设H2b得到验证。

(三)稳健性分析。本文以长期资本结构(长期资产负债率=非流动性资产/(非流动性资产+所有者权益)代替总资本结构为基础来计量资本结构波动,对原模型重新回归做稳健性检验,检验资本结构波动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回归结果与本文原来的实证结果相符,表明结果比较稳健。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资本结构波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考察企业筹资活动对资本结构波动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本结构波动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2)我国企业负债融资未能降低资本结构波动对其权益资本成本的不利影响;(3)我国企业权益融资能够有效缓解资本结构波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不利影响。

针对前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对资本结构管理的主动,控制企业资本结构波动,以应对宏观经济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我国应该快速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并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向股份制公司改革,以加强债权治理作用;(3)加强信息披露,降低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资本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Verrecchia,R.E..Essays on Disclos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1.32.

权益资本篇2

【关键词】公司治理;权益资本成本;信息披露质量

一、引言

国内外学者有关公司治理和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研究,多数集中于信息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研究,发现如果企业的信息披露程度越高、披露质量越好,就越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在本文中,笔者将这些研究成果按主题归为六类,选取最具代表性且对公司治理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研究有重大影响的文献加以介绍并归纳。

二、国外公司治理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研究

国外关于公司治理对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研究起步比较早,经过不断的深入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体系,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信息披露有效性、风险论、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论。

(一)信息披露有效性

关于信息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国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性的研究并认为,若企业的信息披露程度越高,披露质量越好,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权益资。

Botosan对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Botosan的研究有三个特点:使用EBO价值评估公式(EBO valuation formula)估计权益资本成本,以克服其它方法的局限性;其样本取同一年同一行业(机械制造业),排除行业和年度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来考察信息披露的作用,以保证经营环境的相似性;使用DSCORE代替AIMR评估值评价信息质量,以将小公司纳入样本。结果显示若跟踪较少的公司,披露越充分其资本成本越少,若跟踪较多的公司,没有证据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风险论

除研究信息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外,国外一些学者也研究了旨在降低风险的公司治理对股权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Lombard和Pagano认为,为了确保公司管理层根据股权价值最大化行事,投资者不得不付出外部监督成本对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成本导致了较高的要求报酬率,即相比于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而言,公司治理较弱的公司股东会花更多的监督成本(包括时间和资源)来监督管理层行为,因此他们会要求更高的报酬率。

随后,Hung和Trezevant对东南亚市场的研究发现,公司较少的内幕交易往往和较好的公司治理有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限制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进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权益资本成本减低。

(三)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论

一些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投资者保护相对较弱的国家,公司治理总是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Joseph P H Fan通过交叉持股或金字塔式的结构,控股股东会尽可能更多地控制公司以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这种行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就降低了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因此,加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提高会计盈余信息质量,可有效降低权益资本成本。Kevin C.W.Chen研究了在新兴市场公司治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投资者保护对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新兴市场公司治理水平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相关性不大。另为,只有在投资者保护相对较弱的国家,公司治理对权益资本成本才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

然而,一些学者也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论。Guedhami和Mishra研究发现,随着超常控制(即过度保护)的增加,潜在的权益资本成本也会增加。

三、国内公司治理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且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公司治理效率,,如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问题。研究都表明,在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而权益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自然有重要联系,但学术界在公司治理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方面还没有深层次的研究。

(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复杂性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股票二级市场表现与企业经营业绩脱钩、股权融资约束太弱以及缺乏良好的外部经理人市场和并购市场等问题,这也导致股权融资成本过高,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却同时存在着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我国企业融资行为之所以与市场规律相违背,主要是由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复杂性造成的。

我国学者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发现,第一,虽然传统理论认为β系数主要决定了股权成本,但其他因素如企业规模、负债比率和账面市值比等也是影响企业股权成本的重要因素;第二,在控制了宏观经济和公司特征变量后,对于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越显著降低;第三,通过采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表示大股东持股比例状况,揭示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成本的影响。这说明,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出发,我国股权结构优化过程中,应该采取适当降低股权制衡度和提高股权集中度的股权结构优化思路。

(二)股权结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我国学者研究了股权结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然而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肖作平和陈德胜对于成本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并不显著影响成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着成本,少数大股东联盟在一定程度上负向影响着成本,董事会规模正向影响成本,而独立董事与债务融资并不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约束。吕暖纱、杨锋对公司治理和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董事会规模正向显著影响着权益资本成本,而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分离、股权结构和激励机制不能显著影响权益资本成本。

(三)公司治理机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融资成本受到单一治理机制的影响不确定,但是公司治理各机制之间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提高了公司整体的治理水平,从而积极地降低了股权融资成本。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导致内部治理结构趋于失效,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虽然都认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复杂性和特殊性,但是对权益资本成本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并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

四、结束语

从目前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研究文献看,研究者普遍认为在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的国家,若企业的信息披露程度越高,披露质量越好,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权益资。在投资者保护相对较弱的国家,公司治理总是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但在新兴市场公司治理水平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相关性不大。

参考文献

[1]Joseph P.H.Fan,and T J.Wong.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12(33):401-425.

权益资本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权益资本成本;内部控制质量建设

一、引言

1934年《美国证券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内部控制开始普遍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内部控制的发展由产生到成熟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光阴。2001年“安然事件”的发生使得内部控制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萨班斯法案(SOX法案)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SOX法案要求公司建立维持合适的内部控制结构,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外部独立审计的审计报告进行披露。

中国近年来内部控制建设也逐渐成熟起来。2006年上交所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同一年深交所也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指引中提出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接着在2011年了配套指引,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在海内外同时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和大规模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和其他主板上市公司中推行。

随着内部控制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学术界针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热情也逐渐高涨。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有利于削弱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内部控制信息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机制,能通过其职能保障财务信息的质量,引起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的经济效果。

二、文献回顾及本文创新

1.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目标

按照COSO报告,内部控制主要有三大目标:即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和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存在缺陷的内部控制会在上述3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低质量的内部控制容易引起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导致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重大失误,最终使得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难以保证。Leone(2007)指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往往具有组织复杂、出现过重大的组织变革以及缺乏资源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公司的财务可靠性令人担忧。Stephen Kwaku Asare(2012)研究认为内部控制缺陷会负面影响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使用信心。

存在缺陷的内部控制会使得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为其进行财务操控和过度投资等提供可能。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关系鲜见研究,对于内部控制和投资效率的研究,都是为了加强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以及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二者之间的联系是显然的。李万福等(2011)通过基于流动性特性的条件关系检验和基于预期投资偏离的无条件关系检验,探讨了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实证检验了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于过度投资行为的抑制作用。此外,国外不少研究也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面临的法律诉讼风险更高。

综合以前文献可以知道,内部控制缺陷对于内部控制实现其公司治理的目标有着显著的影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在财务信息质量、投资效率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均面临较大的信息风险和商业风险。

2.内部控制与权益资本成本

我们已经知道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投资效率等均有显著的影响。而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管理层行为等又会对资本成本产生较大影响(Botosan,1997; Richardson,2001;Francia,2008等)。以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通过两条途径影响权益资本成本:

(1)直接途径

Lambert等(2007)首先提出了“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信息风险)―权益资本成本”的直接作用途径。高质量财务报告信息能削弱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的权益成本。内部控制能更好地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提升财务报表质量,从而达到降低权益成本的效果。在此理论的基础上,Ashbaugu(2009)首次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

(2)间接途径

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层自利行为或者防止大股东利益侵占,减少投资者的商业风险,从而使企业权益成本得到降低。即为“内部控制―内部人行为(商业风险)―权益资本成本”的间接作用途径。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笔者目前亦打算作相关的研究探索。

3.本文创新和贡献

我国目前内部控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深度还应加强。文章创新和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前文献仅探求了内部控制质量本身对于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而未将内部控制质量建设控制进去。即有着相同内部控制质量的公司(数据指标上相同),存在内部控制改善的公司由于其内部控制建设行为会得到认可,将有较低的权益资本成本。

(2)鉴于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本文在控制内部控制质量建设后,得到了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权益资本成本越低的实证结论,进一步为这一命题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

(3)本文试图验证内部控制建设对于内部控制较差的公司在降低权益资本成本上有着更高的边际效用。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差的公司通过内部控制质量建设并未能获得更高的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效果。

三、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9-2012年为样本选取时间段,剔除有财务数据缺失的样本,得到1742家公司,共计6967个样本。由于内部控制质量构建时部分数据没有披露,特别是2007年、2008年相关的数据很多均为自愿披露,最终样本得到5270个。相关财务数据从CSMAR数据库获得,非财务数据通过巨潮资讯上传的上市公司年报等获取。内部控制质量数据通过上市公司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等手工搜集。

2.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文献回顾,本文提出两个假设:

H1:在控制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建设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权益成本越低。

H2:对于存在内部控制质量建设的公司,其他条件一样时企业具有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

H3: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公司,通过内部控制质量建设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边际效应较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更大。

3.模型设计及变量解释

为验证假设一和假设二,构建模型一如下:

结合以前研究和本研究需要,控制变量如下所示:

财务风险指标:资产负债率ALR。

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LS。

股权制衡度DR,用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除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3.公司治理: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例PID

4.公司成长性:GROWTH,用营业收入增长额除以上年营业收入。

5.年度:考虑到近些年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逐渐在修正与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由自愿性披露在不同范围内的公司中逐步要求强制披露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故对年度作为哑变量处理。分别为YEAR07, YEAR08,YEAR09,YEAR10。例如YEAR07当年度为2007年时为1,否则为0。

为验证假设三,在模型一中引入交互项,得到模型二如下:

四、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

由表一给出的描述性统计可知,样本公司平均的权益资本成本为11.58%,平均的内部控制质量为5.64分。可以看出,样本中存在极端值,例如资产负债率ALR最大值为29.49,该样本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成长性也出现了超级增长的公司,最大值为43.17。因此,在stata中采用robust进行稳健回归。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针对权益资本成本进行了稳健性分析。

首先我们将每股收益预测值由均值取为中位数,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并进行上述模型回归,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

然后,根据Berk(1995)、French(2006)、Botosan(2005)等人的研究,良好的权益资本成本计量指标应该与贝塔系数和权益账面市价比正相关,与规模负相关。本文通过检验证实了许多学者推崇的PEG模型的确是良好的权益资本成本指标。

六、研究结论与研究建议

本文通过PEG模型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建设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与以前研究一致,内部控制不管其到底是通过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还是内部人行为发挥治理作用,将显著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内部控制质量建设将向投资者传递企业正面发展的信号,达到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效果。内部控制差的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具有更好的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

本文只是研究了内部控制及其改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控制变量的选取也是依据以前文献的研究结果筛选。更进一步,研究者需要探求内部控制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两条途径的作用机理及其相互关系,而一旦这方面取得了成果,在选取控制变量时研究者将可以依据内部控制的影响途径进行控制,这将更能稳健地反映内部控制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朱华建等.21世纪以来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主题.会计研究,2011(11).

[2]李万福.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_效率促进还是抑制.管理世界,2011(2).

[3] 王敏等.内部控制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研究述评与展望.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

[4]Ashbaugh-Skaife等,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on Firm Risk and Cost of Equity.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9,47(1).

[5]Botosan等.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Accounting Review,1997,2(3).

[6] Easton, P. D. PE Ratios. PEG Ratios, and Estimating the Implied Expected Rate of Return on Equity Capital.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a,79(1),73-95. .

权益资本篇4

建立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建立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机制的必要性。1.1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机制。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供求变化来调节资源分配和引导经济运行的经济。当然,这里的资源的分配就包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回报。市场经济讲求公平和效率,其中“公平”就意味着在社会生产各领域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才。“效率”就意味着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潜能。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把人力资本运用于市场时,他所得到的收益应大于或等于他为拥有人力资本而付出的成本。1.2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无形资产将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要素。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法越来越快,科技的进步已和经济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传统的规模经营(高投入—低产出或者高投入—高产出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渐被现代的集约经营(低投入—高产出模式)取代。现代的集约经营讲求“效率”二字,客观上要求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不断创新的知识、高新技术、搞智力人才的投入来创造财富。而这得仰赖于人力资本的开发。1.3加入WTO后的压力。中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来我们在和发达国家竞争时已经气喘吁吁,勉强应付。入世后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压力也会更加巨大。知识经济的冲击已经初见端倪,因此,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机制,形成公平、高效的财富创造社会激励机制,真正尊重社会民众的人力资本,以民众创业为主流的任务刻不容缓。2.建立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机制的可行性。2.1投资与回报机制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大家知道,人力资源是稀缺的(因其无限创造性),这种稀缺性,以人本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表现在人类自身有限能力与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对于稀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成本(投资)最小而满足(回报)最大,也就是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2.2科学的投资与回报机制是贯彻按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要求。早在十九世纪初,萨伊就已经指出,企业家是价值的创造要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熊比特也认为,创新、尤其是企业家的创新是价值的创造要素。要素说的发展,本身就标志着对人力资本贡献率差异的认识。而按要素贡献分配作为知识经济社会———这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方式之一,势必要求对生产要素价格进行合理量化,或者说要求对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率进行正确评估。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说,既然不同的人力资本有不同的贡献率,而且这种差异本身就是由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差异造成的,必然应有不同的回报率来加以平衡。

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机制的方法

权益资本篇5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资本、财务资本、资本产权、产权收益、分配方式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知识”继劳动资本和财务资本之后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取代资本要素成为最核心的要素。知识由人掌握、支配,不同的人,由于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不同,知识的深度、广度也不相同,“天道酬勤”,在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的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体现这一句古老的成语,已成为现代企业不得不直面的一个迫切课题。

    一、 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本产权的内涵

    现代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必须拥有和控制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资资源这三种基本的要素资源,但实际上物质资源的货币表现就是财务资源,因此企业资本可以分为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二者共同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企业资本的历史演进。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财务资本的稀缺,财务资本在企业资本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制度按“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构建,所谓“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是指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经济权力是以财务资本为中心构建,财务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由此产生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雇佣劳动”,企业的治理结构以财务资本为中心,即财务资本提供者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张蕊、1998),此时,人力资本从属于财务资本,在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的博弈中,财务资本居于主导地位,相应的财务安排就以财务资本所有权为主导,由此建立了现代会计的资产=负债+业主权益,强调权益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要素素质的高低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本已成为统驭财务资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而,对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赋予其或说恢复其所有权、产权,就成为一种必然。

    现代企业的合约安排要求恢复人力资本产权。现代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的特别合约,在合约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博弈推动着企业分配制度的演进。在工业经济时代,财务资本比人力资本更为稀缺,因而在博弈过程中,契约的合约自然偏向财务资本,资本雇佣劳动就成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博弈的初始均衡状态,与此相适应,契约的所有权完全归属于财务资本所有者,企业的制度安排必然体现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意愿,资本控制劳动,劳动者只能成为人力资源的提供者,谈不上人力资本,更谈不上人力资本产权问题。

    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之间博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着变化,工业经济时代财务资本的稀缺已随社会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让位于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本比财务资本更稀缺、更重要。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的博弈表现出与工业经济条件下相反的格局,市场里的企业表现成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非合作讨价还价重复博弈的合约均衡(周其仁 1996)。在企业组织中,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必须相互结合,才能创造价值,因此,企业产权就应由人力资本所有者和财务资本所有者共享。企业的制度安排应同时体现出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要求,又要体现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要求,在这个特别合约中,每个要素所有者都是平等的产权主体,都有权分享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最终所有权安排取决于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所有者的博弈能力。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要求其与财务资本在企业资本安排中处于平等地位。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由于财务资本与其所有者在自然形态上可以分离,再加上注册资本制度,财务资本具有很强的抵押性功能,(胡玉明,2002),所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而人力资本因其与所有者不可分离,依附于人体,使得人力资本可以随时退出企业而逃避风险,因而,财务资本独享企业所有权,这在工业经济时代是成立的,但在知识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使得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群体性不断增强,使其抵押性功能不断增强。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产生依赖性和长远效益预期,即人力资本只有在该企业才能发挥自身价值,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承担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人力资本的群体性是指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共同协作形成的集体力量,一旦人力资本退出,集体力量就会削弱甚至消失,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群体性在现代社会高度社会化、知识化的分工协作中体现日益明显,这使得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旦离开企业,便会损失许多只有在该企业才能运用的独特资源,因而人力资本的这种专用性和群体性的共同作用使人力资本具有抵押功能,与财务资本所有者一道,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从收益、风险对称角度,承担风险就应分享收益。另外由于人口的剧增,使就业岗位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进一步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实际上比财务资本所有者要担负更多的风险。

    从法律角度,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一样对企业资本具有保障功能。从各国民法、商法的立法原则看,企业实际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务基础是所有者权益而不是注册资本,从法律实践看,虽然规定了注册资本制度作为对债权人的保障,但当企业破产时,注册资本只是一个账面数字,从会计实践看,当企业不能持续经营而破产清算时,企业账面资产按清算价值计量,它会远远低于账面上按持续经营假设的价值。因而企业通过注册资本制度使财务资本所有者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最后一道防火墙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现实的情况是:只有将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结合,在企业制度安排上,同时重视人力资本所有者和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要求,赋予人力资本的产权,才能使企业保持持续经营,这不仅是法律上的要求,也是会计持续经营假设的要求。很多企业的破产,并非由于财务资本本身的原因,而是基于制度缺陷,使人力资本未能发挥作用,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财务资本经营中去,这就谈不上人力资本对财务资本债权人的保障作用。

    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看,也要求恢复人力资本产权。马克思根据资本在资本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超额价值”,因而,马克思实际上早已把企业资本划分为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财务资本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不变资本,人力资本就是他所说的可变资本,只是由于社会制度的安排以及工业经济下财务资本的稀缺性,产生了资本对劳动者的强制,因而马克思进一步分析,要根除资本雇佣劳动,只有进行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主义,使生产资料劳动者所有,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同时成为财务资本所有者,进而实现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的有机融合,使人力资本产权参与收益分配,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同财务资本所有者共同成为企业的出资者、股东,从而实现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者对于马克思的观点并未真正体会,对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仅从财务资本角度,因而未能真正创建一种有效的企业制度予以实施,当然,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稀缺的财务资本限制了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空间,但从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看,随着财务资本的不断丰富和人力资本对社会生产力贡献度的日益增大,人力资本产权必将会与财务资本产权有机融合。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探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通道就是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使其同财务资本一道,享有收益分配权,再通过对劳动力素质的不断培养提高,缩小劳动者素质上的个体差异,同时在法律上明确对人力资本产权的保护,由此创建马克思的理想社会。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下,已成为与财务资本有着同等重要的企业资源要素,因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当然也应凭借其产权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二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本产权参与收益分配的实现形式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面临着和财务资本所有者同样的风险,当企业经营失败,其产权价值会一落千丈,因而在人力资本产权和财务资本产权的博弈中,如何在收益分配制度上安排,使产权所有者风险收益对称,使其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从而使其真正担负起企业的风险。

    1.现有的收益分配方式及其评价

    奖金。这是基于人力资本所有者所完成的业绩给予的奖励,这是一种历史悠久且普遍采用的模式,一般按税后利润的固定比率计提或采用超额累进计提。从实践效果看,它能将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股东(财务资本所有者)联系起来,起到奖励作用,至于奖金的多少,取决于双方的博弈。其不足之处在于奖金是根据实现利润计发,易引发人力资本的短期行为。

    年薪制:采用基本收入加风险收入,这一模式本质上同奖金模式相同,均是基于“资本雇佣劳动”下财务资本所有者出于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两权分离状态下的一种短期激励。

    员工持股制。这一模式赋予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一定数量的企业产权,使员工与投资者一道作为股东共同对债权人负责,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两权分离”产生的委托问题,但却又与“两权分离”背道而驰。

    股票期权。即给予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在未来的某一时间以某个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企业股票的选择权利,这种模式使得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取决于行使股票期权的股票市场价格与预定价格之间的差额,因而 该模式不仅能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短期利益的关心,同时也促使其对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关注,使其进行了从打工者到股东的角色转换,但这一模式需要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我国现阶段这三个要素均存在相当的缺陷,比如股票市场上,股价并未真正成为经济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与股价相关性弱,盲目引入股票期权并不切实,会产生“市场投机股价上涨经理人行使股票期权”,这与股票期权制度应有的逻辑基础:“经理人努力工作提高经营业绩股价提高经理人获得股票期权回报”背道而驰,因而在我国现阶段,股票期权应慎行。(胡玉明,2002)

    后续教育与技术培训。这一模式注重从心理上满足员工的需求,减少员工的就业、再就业风险,但其不足之处是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配合其他方式。

    职位晋升。这也是一种基于心理需求的激励,通过晋升来提高员工的成就感,以激发其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但由于企业职位有限以及不能单独实施,也有一定的局限。

权益资本篇6

一、因追加投资对被投资方具有重大影响而将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企业因追加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而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例1]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9年初以货币资金向乙公司投资850万元,占乙公司股份的l0%,取得投资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90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因对乙公司没有重大影响,故采用成本法核算。2010年1月4日,甲公司又以1200万元的价格从其他投资者手中购入乙公司的股份,取得乙公司12%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4000 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甲公司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对该项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甲公司原取得投资日至新增投资日之间,乙公司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并分配现金股利400万元。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解析一:原取得投资时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原取得投资时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本例中甲公司初始投资成本为850万元,甲公司l0%的股权相对应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数额为900万元(9000×10%),差额50万元(850-900)为投资成本小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数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成本) 500000

贷:盈余公积 5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0000

解析二: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应比较新增投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若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若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并同时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例中甲公司的投资成本为1200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数额1 680万元(14000×12%)的差额480万元(1200-1680)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当期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成本)4800000

贷:营业外收入4800000

解析三:原取得投资日至新增投资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本公司应享有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整所有者权益。

本例中甲公司原取得投资日至新增投资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0万元(14000-9000),属于甲公司的份额为500万元(5000×10% ),其中属于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360万元(400-40),另外100万元(500-400)为净损益以外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整所有者权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损益调整) 3600000

――对乙公司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000000

贷:盈余公积36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24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0000

二、企业因减持股份导致由控制变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而将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例2]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原持有丙公司54%的股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960万元。2010 年l0月3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丙公司股权的1/3 出售给他人,出售价款为360万元。甲公司原取得丙公司54%股权时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 400万元。自甲公司取得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至处置18%股权时,丙公司实现净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其中分配利润600万元,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额为200万元。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 %提取盈余公积。在出售股权后,甲公司虽然对丙公司失去了控制,但在董事会中仍有席位,对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故对丙公司的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

解析一: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已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本例中甲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36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对丙公司投资(成本)3200000

投资收益400000

解析二: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如果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如果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本例中甲公司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64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224万元 (640-2400×36%),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丙公司投资(成本)2240000

贷:盈余公积224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16000

解析三:将原取得投资日至转为权益法核算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本企业应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本例中甲公司处置投资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丙公司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实现的净利润为432万元 (1 200×36%) 减去已分得的利润324万元 (600×54%)后的余额108万元,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丙公司投资 (损益调整)1080000

贷:盈余公积 108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72000

解析四:属于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本企业应享有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整所有者权益。

本例中甲公司处置投资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丙公司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额中份额为72万元(200×36%),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丙公司投资 (其他权益变动)72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20000

参考文献:

权益资本篇7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一)根据上述规定,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可靠计量的长期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1.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

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属于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原取得投资时因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再次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新增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其中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对于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取得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上述与原持股比例相对应的商誉或是应计入留存收益的金额与新取得投资过程中体现的商誉与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应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确定与整体投资相关的商誉或是因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应计入留存收益或是损益的金额。

[例1]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取得b公司10%的股权,成本为500万元,取得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4 9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且无法可靠确定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a公司对其采用成本法核算。a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2008年1月1日,a公司又以1 350万元的价格取得b公司20%的股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6 5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b公司章程规定,a公司能够派人参与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假定a公司在取得对b公司10%股权后至新增投资日,b公司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为1 000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除所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

(1)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

对于原10%股权的成本50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490万元(4 900×10%)之间的差额10万元,属于原投资时体现的商誉,该部分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对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在原投资时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 (6 500-4 900)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160万元,其中属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部分100万元(1 000×1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调整留存收益;除实现净损益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60万元,应当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针对该部分投资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

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2)2008年1月1日,a公司应确认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1 350

贷:银行存款1 350

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1 350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 300万元(6 500×20%)之间的差额为投资作价中体现出的商誉,该部分商誉不要求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3)假设2008年1月1日支付1 200万元取得b公司20%

的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1 200

贷:银行存款1 200

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1 200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 300万元(6 500×20%)之间的差额应确认营业外收入100万元,但原持股比例10%部分长期股权投资中含有商誉10万元,所以综合考虑追加投资部分应确认营业外收入9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90

贷:营业外收入 90

(4)假设2008年1月1日支付1 295万元取得b公司20%

的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1 295

贷:银行存款 1 295

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1 295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 300万元(6 500×20%)之间的差额应确认营业外收入5万元,但原持股比例10%部分长期股权投资中含有商誉10万元,所以综合考虑应确认含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商誉5万元,追加投资部分不应确认营业外收入。

(二)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应当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

1.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2.比较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

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小于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3.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转换为权益法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

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剩余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2]a公司原持有b公司60%的股权,其账面余额为6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0×6年12月6日,a公司将其持有的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3 600万元,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 16 000万元。a公司原取得b公司60%股权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 9 0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自a公司取得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至部分处置投资前,b公司实现净利润5 000万元。假定b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除所实现净损益外,b公司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假定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在出售20%的股权后,a公司对b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但不能对b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核算。

(1)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3 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 000

投资收益1 600

(2)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4 00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400万元(4 000-9 000×40%)为商誉,该部分商誉的价值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实现的净损益为2 000万元(5 000×4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企业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2 000

贷:盈余公积 2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 800

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800万元[(16 000-9 000)×40%-2 00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800

贷:资本公积800

二、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具体情形包括:

(一)企业由于减少投资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二)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或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

(三)原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的资金转移能力等并未受到限制,但其后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被投资单位处于严格的各种限制性条件下经营,从而导致被投资单位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在具体实务中,企业是否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应根据公司章程、合同或协议约定、被投资单位所在国家有关外汇政策等进行判断。

企业不得随意将其仍持有股权并具有重大影响、但已发生亏损的被投资单位,或将尚未满足股权转让条件(即未满足股权转让收益确认条件)仍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中止采用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以转换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基础。

继后期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转换时被投资单位账面留存收益中本企业享有份额的,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不作为投资收益。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转换时被投资单位账面留存收益中本企业享有份额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

(四)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从而形成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从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并进行追溯调整。

1.对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首先要求对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结果按照成本法进行追溯调整,以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首先要求对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结果按照成本法进行追溯调整,以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有差额的计入当期损益。

[例3]a、b两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两个企业,a公司于2007年2月取得b公司20%的股权,成本为1 000万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取得投资后a公司向b公司派出董事1名。2007年a公司确认投资收益100万元。在此期间,b公司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2008年3月,a公司以3 000万的价格再购入b公司50%的股份,并能够控制b公司的财务和经营。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5 200万元。

(1)2008年3月,对已确认的投资收益100万元进行追溯调整(假定a公司10%提取盈余公积)(权益法变为成本法)

借:盈余公积 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

贷:长期股权投资100

(2)再投资成本的确认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000

贷:银行存款3 000

(3)对于原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1 000万元,与原取得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800万元(4 000×20%)之间的差额为投资作价中体现出的商誉,该部分商誉不要求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3 000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 600万元(5 200×50%)之间的差额为投资作价中体现出的商誉,该部分商誉也不要求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4)假设2008年3月支付2 300万元取得b公司50%的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2 300

贷:银行存款2 300

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2 300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 600万元(5 200×50%)之间的差额应确认营业外收入300万元,但原持股比例20%部分长期股权投资中含有商誉200万元,所以综合考虑追加投资部分应确认营业外收入1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5)假设2008年3月支付2 500万元取得b公司50%的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2 500

权益资本篇8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 权益法

一、 适用范围

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的情况有以下两种:第一,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第二,投资企业不具有对投资单位产生重大影响或控制,且在市场中没报价、公平价值不能可靠计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企业对被投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与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时,适宜采用权益法。

二、 会计处理

(一)账面价值计量

(1)成本法。投资后依据起初的投资成本完成账面价值的确认,以后除了追加投资,将分得的现金或利润转为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基本保持不变。

(2)权益法。投资最初按刚开始投资的成本算,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二)会计科目设置

(1)成办法。“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不设明细科目。

(2)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分设“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等明细科目核算。

三、 联系

成本法和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核算方法,在特定条件下他们可以相互转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能够共同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时,应采用权益法代替成本法。2、投资企业不再控制影响被投资单位,且在市场上没有报价、不能准确测量其公允价值时,权益法作废,依照成本法核算。

四、案例分析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1、成本法计算

【例1】2010年3月14日金元公司用银行存款购买了金泰公司50000股股票作为长期投资,每股买入价15元,其中含有未分派的现金股利0.5元,另外支付了3000元的相关税费。则账务处理如下:

初始投资成本=50000×(15-0.5)+3000=728000(元)

应收股利=50000×0.5=25000(元)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728000

应收股利 25000

贷:银行存款 753000

2、权益法计算

【例2】2010年4月21日金元公司取得天瑞公司20%的股权,实际支付2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的账面价值5000万元。假设金元公司取得对天瑞公司的股权且能对其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金元公司依据权益法对该投资核算,则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200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00

(二)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

1、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成本法计算

【例3】2010年9月17日金元公司用银行存款购买了金泰公司50000股股票作为长期投资,每股买入价15元,其中含有未分派的现金股利0.5元,另外支付了3000元的相关税费。则账务处理如下:

初始投资成本=50000×(15-0.5)+3000=728000(元)

应收股利=50000×0.5=25000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728000

应收股利25000

贷:银行存款753000

【例4】承【例3】如果金元公司在2010年11月2日受到金泰公司宣告发放2009年的现金股利通知,应分得现金股利5000。

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股利 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000

2、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或实现净利润

(1)成本法:不做账户处理

(2)权益法计算

【例5】承【例4】2010年12月30日,天瑞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依照持股比例,金元公司确认收益80万元。2010年9月25日,天瑞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150万元,金元公司可分30万元。2010年9月12日金元公收到天瑞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则金元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①确认金元公司实现的投资利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00

贷:投资收益800000

②天瑞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3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0000

③收到天瑞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应收股利 300000

3、出净损益外被投资单位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时

①成本法:不做任何账务处理

②权益法:投资企业依照持股比例对应承担或享有的部分进行核算,应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6】承【例5】

2010年天瑞公司能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加了500万元,按照持股比例,金元公司应享有的资本公积是100万元。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000

贷:资本公积 1000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

1、成本法

【例7】金元公司将长期持有的金泰公司100000股股票,以每股15元的价格卖出,并支付了2000元税费,取得价款148000元,银行已受托。该长期股的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30000元。则出售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 148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30000

投资效益 18000

2、权益法

【例8】续【例2、5、6】2010年10月18日,金元公司将天瑞的股权全部售出,实际收入4000万元则金元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400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00000

损益调整: 500000

其他权益变动:1000000

投资收益:18500000

同时:

借:资本公积 100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00

参考文献:

[1]粟国权.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与联系[J].审计月刊,2007,20(10):132-134

权益资本篇9

「关键词竞争优势;剩余贡献;绩效依存性;知识资本权益

经营者与股东之间激励不兼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成本、道德风险、效率损失等,是委托制面临的一个核心。制度的演进历程表明,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委托制本身,而是缘于传统产权制度的缺陷以及对人性本质——自利性的忽略。

循着传统的产权制度,股东作为企业财务资本的出资人与风险的终极承担者,享有两种最基本的权利: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财务资本这种“状态依存性”的权责利关系特征,显然有助于激励或者迫使股东实现企业运营绩效的不断提高,由此便确立了对股东激励的产权动因。而作为受托方的经营者,却不占有企业的产权以及由此派生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因此也就缺乏对经营者激励的产权动因。既然产权的激励效应与经营者不相关,从自利性本质出发,经营者必然会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经营管理的实质性控制权,借助信息不对称优势,在股东勉强容忍的限度内,谋求自身的内部控制权利益,如转移股东财富、过度在职消费、目标次优化选择等。无论哪种情形,对于企业的团队效率直至股东的财富目标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矛盾既然根源于产权对经营者激励的不相关性以及对人性本质的忽略,那么就必须遵循人本思想,重新定位经营者角色,实施产权制度创新和经营者激励机制再造,从而在企业——股东——经营者间打造出一种利益激励与风险约束的互动机制。

一、经营者知识与管理的资本属性

(一)知识与管理的价值创造功能。在初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型的企业里,业主依托自身的财务资本以及知识与管理技能,进行价值及其增值的创造。在这种企业制度下,业主集财务资本所有者与知识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于一身,相应由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共同创造的税后利润也就完全归属于业主一身。由于股东个体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有限性,为了抗御日渐加剧的竞争风险,谋求更大的规模效应与管理业绩,迫使业主彼此间不仅要在财务资本上实施联合,而且还必须寻求与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以及规模扩大后的财务资本相匹配的知识资本,并建立起一种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于是,以两权分离、委托为基本制度特征的股份制公司应运而生。一旦进入股份制公司制度,创造价值及其增值的两种资本要素: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所有者主体便发生了分离,相应所实现的税后利润也就需要在不同的资本所有者主体之间进行分割。随着两权分离与股权结构的日趋分散,经营者业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拥有了企业决策管理的实质性控制权。在这种现实格局下,无论是企业价值目标抑或股东财富目标等的实现,越来越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与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经营者及其知识资本完全融入了企业价值及其增值的创造过程,成为了与财务资本同等的、甚至更为重要的一种实质性的资本要素。既然如此,经营者也就完全有理由提出对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要求。

(二)财务资本及其所有者与知识资本及其所有者的契约关系。财务资本的所有权归属于股东,包括人、法人或其它组织;而知识资本的所有权则只能天然且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这个载体不单必须是人,而且必须是活生生的人。知识资本所有者的权利一旦遭受损失,其价值创增功能便会贬值,以致荡然无存。知识资本这种能动的、天然的个人专属性,决定了其必然超脱于财务资本的所有者而有着自身独立的价值目标与判断标准,并且只有在得到正确激励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价值创造的功能。

显然,传统的“以资为本”所体现的“财务资本雇用劳动”的思维逻辑,在非知识的背景下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一旦人类社会演进到知识竞争的,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力量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换:不是静态的“消极货币”即纯粹的财务资本的存在才使得知识资本的所有者“有碗饭吃”,相反倒是动态的“积极货币”即知识资本及其所有者为财务资本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可能与保障。在这里,财务资本更主要的是为知识资本价值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媒体与物质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讲,与其将股份公司定义为(财务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莫若视为是财务资本及其所有者与知识资本及其所有者之间的平等而复杂的契约关系更为准确。循着这一逻辑,使得经营者凭借知识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取得了同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一起参与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享的资格。

二、经营者知识资本权益特征

作为“资本”范畴,无论是知识资本抑或财务资本,在利益分配关系的把握上,都应遵循资本——报酬这一共性规则。但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也还存在着诸下方面的差异:

(一)价值的归属性。财务资本体现为一种物化形态特征,一般不受其所有者(股东)结构变化或物质载体流动的,具有对特定法人主体很强的归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量财务资本的价值并无太大的困难。比较之下,知识资本则不具备物化形态的载体,而只能依附于活生生的人-经营者或经营者群体。因而,知识资本不仅在价值上存在着事先无法估测的变异性,而且更难以使之保持对特定法人主体的完全归属性,尤其是那些知识资本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经营者更是如此。

(二)经济性风险责任。企业绩效不佳,虽然经营者的知识资本将遭受贬值与利益损失,但股东财务资本的损失同样也不可避免。倘若竞争失败或陷入财务危机境地,几乎一切的经济性损失都将落在财务资本及其所有者身上。因为企业一旦进入这种情形,对承担经济性风险真正的也是惟一能够起作用的只有那些物化形态的资产。而对经营者其实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因为那些将企业带人失败或危机境地的低素质的经营者,其知识与管理原本就不具备知识资本的价值。

(三)权益实现条件。尽管同属资本范畴,都体现着“状态依存性”的资本权益特征,但较之股东财务资本,经营者的知识资本在权益的实现上存在着更大的限制性的资格条件。准确地讲,经营者能否享有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取决于管理绩效的优劣。只有当管理绩效达到并超过既定的水平,特别是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时,经营者自身的知识与管理才具有了资本化的前提,从而才有资格以知识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分享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如果达不到既定的绩效标准,即便企业赢余,经营者也不能参与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因而经营者知识资本的权益体现为一种“绩效依存性”特征;相反,对于财务资本所有者,只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只要有盈余存在,股东就始终拥有享受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资格,亦即股东财务资本的权益体现为一种“存在依存性”特征。

三、竞争机制与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计划设计思想

(一)产权激励制度缺陷与竞争机制的引入。经营者知识与管理的资本化,消除了委托制下激励不兼容的矛盾根源,从而为经营者管理的高效率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源。然而也必须看到的是,具有了产权利益驱动机制,并非直接意味着管理绩效的必然提高。国内外一些私有企业或企业私有化后失败的教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权重组改变的只是企业的激励机制,却没有给企业及其经营者创造出“生存”与“淘汰死亡”的强制性择别,因而也就无法保障企业运行必然是高效率的。

动力不仅来自于内在的激励,更来自于外在的压力,来自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客观强制。具体到经营者的管理效率,竞争同样发挥着强制性的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不单关注产权利益的激励,更受着控制权利益的激励。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经营者控制权的稳定性必然受到严重的威胁。对于经营者而言,一旦企业在竞争中失败,或者管理绩效达不到股东的期望,经营者的管理控制权及其相关利益便会丧失,随之其知识资本价值也将不复存在。面对市场竞争,经营者惟一的、也是最为理性的选择就是努力工作,不断提高管理绩效。而且,市场竞争的程度越是激烈,经营者就越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谋求更高的效率、效益与竞争优势。

(二)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计划的设计思想。竞争机制的引入,不仅弥补了产权激励对经营者管理效率提高的局限性,强化了对人本思想的认识,同时也为评价经营者的管理绩效,并制定知识资本报酬计划提供了指引:

1.知识资本报酬计划实施的宗旨在于促使经营者实现管理的高效率性,并借此推动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不断强化,因此,知识资本报酬计划设计的立足点是:经营者是否为企业奠定了持续性的市场竞争优势基础,并带来了超出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的剩余贡献,即剩余税后利润(=实现的税后利润-相当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部分)。没有剩余贡献,知识资本就不能取得报酬。剩余贡献越大,经营者分享的数额也就越大。

2.经营者管理绩效的优劣,在静态上,应当以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为最低判断标准,在动态趋势上,必须以与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的比较劣势不断缩小为着眼点。

3.竞争优势的创造缘于核心能力的支持与对战略发展结构的遵循,因此,首先对经营者管理业绩的有效性进行战略符合性,是实施知识资本报酬计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4.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计划的设计,还必须遵循剩余贡献共享原则。剩余贡献并非都是由知识资本创造的,财务资本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财务资本,经营者的知识与管理就无法转化为知识资本,就不可能独立发挥价值创造功能。因此,财务资本也就当然地要求参与剩余贡献的分享。

四、经营者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与指标对报酬的影响权重

(一)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者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竞争中的企业,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失败了;有的繁荣不过昙花一现,有的却能保持持久的发展活力,其具体原因可能各异,但在一些关键成功因素上把握能力的差异,则是其中的根源所在。从关键成功因素出发,并基于效率、效益与谋求竞争优势宗旨,企业需要对经营者管理绩效设置如下考核指标体系:

1.谋求竞争优势的能量基础:以核心能力为依托的营运效率;

2.持续经营的风险抗御机制:财务安全系数

3.制胜竞争对手的成本领先优势:成本控制效率

4.竞争优势的效益转化能力:资产增值水平及其质量

5.财务目标的最终达成:净资产收益率

6.企业的财富源泉:市场与顾客至上

7.赢得市场的效率保障:内部作业效率

8.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创新、与以人为本

在上述八类指标中,前五类系财务性业绩指标,后三类属于非财务性业绩修正指标。前者反映了经营者管理绩效的财务表现与结果,后者则是前者能量源泉与保障基础。彼此依存互动,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类指标不仅要反映价值的数量特征,更要突出价值的质量特征;非财务指标必须做到尽可能地定量化。在每类指标的设计上,既有主司指标,也包括若干辅助指标。当然,不同的,由于业务特征、战略导向与管理目标等的差异,在各类指标的具体构成方面,应当顺势择选,没有严格的划一性标准。

各类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如下:经营者管理绩效财务成果数量与质量价值创造过程与源泉基础。

(二)指标对知识资本报酬的权重。在传统业绩评价观念中,更多地是关注于最终的财务结果: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但却忽略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没有了可靠的高质量的价值创造过程与能量源泉,财务成果便会失去持续增长的根基。况且,经营者能否获取知识资本报酬,首要的限制性资格条件是:实际的净资产收益率或实现的税后利润能否超过或补偿股东投资的机会成本,即是否存在剩余贡献,且剩余贡献越多,经营者分享比例也越高。既然作为一个首要的限制性资格条件,对净资产收益率再重复进行考核也就没有必要。

由前述可知,对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营运效率、财务安全系数、成本控制效率、资产增值能力、顾客服务业绩、内部作业过程业绩、创新与业绩等。在上述七类因素中,对净资产收益率影响最为直接的是营运效率与资产增值能力。透过这两类指标,不仅能够较为直观地判断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优劣,而且它们也是包含其它五类因素在内的企业各方面工作绩效的综合反映,因此,给予这两类指标大致50%的权重还是合乎道理的。其余五类指标尽管对前两者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功能,但考虑到它们的作用业已综合反映于前上述两类指标中,加上对有些方面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估,因此,总体给予大约50%的权重应当是合适的。

为了减少业绩评价的难度,在上述权重分割的基础上,各类指标的报酬影响权重依次确定为:营运效率类25%;资产增值能力类25%;财务安全系数类10%;成本控制效率类10%;顾客服务业绩类10%;内部作业过程业绩类10%;创新与学习业绩类10%,总计100%.此外,由于各类指标中分别包括一个主司指标与若干个辅助指标,参照上述分析,同时也为了简化业绩考核程序,在各类指标中,可以按照主司指标占50%,辅助指标平均分配其余50%的规则,分别确定出各项指标对知识资本报酬的应计影响权重。当然,上述分配规则仅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不同的企业以及不同阶段目标导向的差异,要求对指标的权重必须做出顺势调整,不能机械墨守。

五、经营者知识资本对剩余贡献的分享比例

各项评价指标对报酬的影响权重大致确立后,接下来的一项关键就是确定经营者参与剩余贡献分享的比例,进而出经营者可以获得的剩余贡献的最大额度。

这里先作一个假设。假设经营者的各项管理绩效指标值均已达到市场或行业的最好水平,那么站在股东角度,最多容忍将多大份额的剩余贡献分配给经营者?反过来,站在经营者角度,至少要求得到其中的多大份额才能够接受?显然,临界点是50%.理由有五:

首先,这是一个彼此的心理均衡值。

其次,从剩余贡献的创造来讲,它是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准确地分别出哪一因素的作用更大。

第三,无论是经营者抑或股东,在参与剩余贡献分配之前,各自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都已经到了补偿:经营者得到了包括生活保障薪金与风险薪金在内的雇员薪金;股东得到了相当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的资本报酬。既然剩余贡献又是两种资本相互结合的产物,彼此间当然希望至少拥有同等的权利参与分配。

第四,如果仅从性风险角度而言,上述比例对股东或许有些不利,因为在财务危机,特别是清偿债务时,几乎所有的经济性风险都落在了财务资本上面。从收益与风险的对称原则出发,股东应当享有更大的剩余贡献份额。但有一点应当考虑到,即尽管处于财务危机或清偿债务时,经营者并未承担实质性的风险损失,但在正常运营过程中,为了防范上述最坏境况的出现,更为了谋求优良的市场竞争业绩,经营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可能造成的精神与健康损害,亦即心理性风险,也非财务资本所有者所能比拟的,因而足以平衡经营者与股东之间在经济性风险上的差异。

最后,对于共同创造的剩余贡献采取对半分配规则,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找到有力的左证,如规定夫妻双方共同创造的财产各有50%的权益等。

当然,对半分享比例并非绝对的标准,不同的企业可以进一步结合经营者的作用进行更加准确的。除此之外,在经理市场健全的条件下,经营者与股东彼此间谈判力量的对比,对于剩余贡献的分享比例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进一步的假设是,经营者的管理绩效尚未达到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而是介于平均水平与最好水平之间。

趋利性是资本的本质,因而股东总是期望将财务资本由报酬率相对较低的企业或项目,流向报酬率相对较高以至最高的企业或项目。如果当前投资的企业或项目无法为其带来更多的超额报酬的话,股东将会实施投资转移或另寻人。在不采取上述行动时,股东将会要求通过加大对剩余贡献分享比例的方式,以弥补利益上的相对损失。并且,较之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企业当前各项指标的相对业绩越低,股东要求分享剩余贡献的比例也就越高,并且会以50%的比例为底限,渐次递增。于是,在经营者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与知识资本报酬之间建立起这样一种关联关系:

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剩余贡献总额×50%×∑(各项指标影响报酬应计权重×各该项相对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系数(1))=剩余贡献总额×50%×∑各项指标影响报酬有效权重

六、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支付方式

犹如知识资本报酬计划的设计,如何去支付报酬同样也蕴藏着深刻的,绝非一个看似简单的兑现。一旦支付策略不当,不仅会直接削弱报酬计划的激励功能,而且还可能诱发一些新的矛盾,产生诸多负面效应。

经营者报酬支付方式种类繁多,其中能够充分体现经营者知识资本权益特征与报酬实现风险的是股票方式与期权方式,尤以期权方式的风险约束力与动态激励效应最为强烈。联系对时机的把握,还可相宜采取即期支付策略、递延支付策略与期权支付策略。限于篇幅,仅就期权方式进行研究。

期权也叫选择权。作为对经营者的一种激励方式,国内外运用最广泛的是股票期权。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计划,通常包括三个步骤或阶段:一是经营者支付权利金取得股票期权,即经营者与企业签订股票买入期权合约;二是在合约约定的期限内行使股票买人期权,即经营者按约定的价格购买企业的股票;三是经营者售出股票,或由企业按照实现约定的条件予以赎回。由此引伸出两个关键问题:经营者购买期权以及行使期权购买企业股票的资金来源。

一个规范的股票期权合约,最核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大的变量因素是期权的权利金。国内一些试点企业往往以无偿的方式授与经营者股票期权,这不仅有悖于期权合约的基本规则,而且也不利于强化对经营者的风险约束机制,必须予以纠正。

对于经营者而言,能够充作购买期权与股票的资金来源,归纳起来不过四个方面:经营者雇员薪金、知识资本报酬、个人积累、负债。其中雇员薪金是经营者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况且数量有限,用作期权或股票的购买费用,势必影响经营者的基本生活,且企业也不宜将低风险的薪金扣抵作为高风险项目的资金来源。联系期权计划的宗旨,其余三方面的资金来源应当这样进行分配:知识资本报酬用作期权购买费;个人积累与负债用作购买股票的资金来源。其中负债部分如果完全由经营者个人借贷解决的话,将会极大地加重经营者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负担,并因此妨害股票期权计划的顺利实施。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是,股票购买费用通过经营者对企业负债解决,然后由经营者出售股票获得的资金偿还,或抵扣企业股票赎回价款。对于这样一个相对低收入的国家,这种做法最具可行性。

按照上述运作规则,在第一个阶段,经营者以应计知识资本报酬为代价获得了企业股票的买入期权,此时经营者并未得到现实的收入,反倒可能是一种或有损失;到了第二个阶段,经营者主要利用对企业负债的方式行使期权购入股票,得到只是一种预期价差收入,而且还背负着对企业的债务;第三个阶段结束后,经营者股票的出售收入必须首先用于偿还了对企业的负债,并补偿垫付的个人积累资金,剩余的部分,便是经营者得到的实际收入。这一收入如果大于股票期权的权利金的话,表明经营者不仅得到了应计的知识资本报酬,而且还获得了额外的资本利得。否则,便意味着经营者知识资本的应计报酬因为管理绩效不佳而无法实现或无法完全实现。

权益资本篇10

论文关键词:资本弱化固定比例法正常交易法公平

一、资本弱化的概念

从形式上看,资本弱化就是指公司的资本结构中负债资本远远大于权益资本的资本结构安排。但如果投资者不是有意识的通过操纵债务和股权比例失调来追求一定税务利益的话,企业融资时尽量利用借贷融资,而较少利用股份融资这一现象不应成为各国税务当局关注的问题,也不会成为税法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当投资者是为了逃避其本应承担的税收负担,而有意识地过多选择负债筹资而非股本筹资时,这一现象才会为税务当局和税法学界所关注,因此税法学(特别是是国际税法学)是把资本弱化作为一种避税方式加以研究的。与税收学更多关注税收资金的运动过程,研究如何提高税收经济活动效率相比,税法学更多的着眼于税收关系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税法学对资本弱化这一种避税方式进行研究主要是防止纳税人逃避其应承担的税负,维护国家作为税收征收法律关系中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从法理上讲,资本弱化这种损害国家法定税收利益的行为显然是无效的,国家有权对其进行纠正,从而对受损害的国家税收利益进行救济。从这一角度出发,资本弱化是指公司投资者投资于公司的资本中,不恰当的提高负债比例从而相应的降低股本的比重,增加利息获得更多的税前扣除,以减少应纳所得税[2]。与之相对应,资本弱化税制可以定义为关于资本弱化的基本原则、方法、措施以及有关协调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则的总称。

二、各国资本弱化税制的比较

(一)美国

作为世界上税收制度最复杂的国家,美国在1976年就制定了资本弱化税制(IRC第385条),1989年增加163条J条款后,使其更加完善。其基本内容包括:1、税收署可制定补充规定,以企业双方关系的实质为准,严格界定适用税法的关联企业;2、国内收入署有权对关联企业间往来款是债务还是投资的性质进行审查认定;3、按照债务与资本净值1.5;1的法定比率来核定,凡认定的债务总额与资产净额之比超过这一标准的即属资本弱化,其债务超额部分的利息支出便不予扣除,并要依法扣缴预提税。美国在《收入调和法案》中对资本弱化问题作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不符合规定的利息”。这里“不符合规定的利息”,是指下述情况下美国公司向国外关联公司支付的利息:1、当国外关联公司得到这笔利息后由于该所得不属于与美国的生产经营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所以国外关联公司不必就该所得向美国政府缴纳所得税;2、根据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协定,该利息可以不缴或少缴美国的预提所得税。此外。“不符合规定的利息”还包括美国公司向美国的免税单位支付的利息。在此基础上,“不符合规定的利息”,还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美国公司的净利息费用超过了当年的利息扣除限额,这部分超额利息不能扣除,利息的扣除限额等于公司当年调整后应税所得的5O加上上一年结转下来的余额;2、公司在纳税年末的债务一股本比率超过1.5:1,在计算居民企业的债务股权比例时,与大多数国家针对单个非居民股东,债权和股权都是特定非居民股东对居民企业享有不同,美国并不要求接受股息分配的关联方必须是非居民。此外,美国税法还规定,如果非关联企业之间在相同或相似情况下不可能提供的贷款,而关联企业之间(要求股权控制在50以上)发生了这样的贷款,税务当局则应当认定该贷款为“非正常交易”,关联企业内部的贷款就应当视为股权,贷款利息不允许税前扣除[3]。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资本弱化制度是同时采取了固定比例法和正常交易法,从而避免只采取一种方法带来的弊端,这也是各国资本弱化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英国.

作为崇尚判例的普通法系国家,英国没有制定专门的资本弱化条款。英国税务部门在确定资本弱化税务稽查对象时,并没有严格而确定的标准,主要采取正常交易法进行判断,不过债务股本比例超过1:1的企业通常会备受关注。英国国内税务局曾明确表示,在审查资本弱化问题时,主要是考察在公平独立的环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安排,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在检查中,英国国内税务局会从银行和无关联第三方角度来考虑被检查公司的情况,如会考虑英国公司普遍的债务水平,借款人所在产业特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以及资产状况,该企业的其他特殊因素,进而会确定如果没有关联关系是否能取得该项贷款,贷款是否符合市场利率水平,最后会确定其正常贷款规模和利息水平以及超额利息数额,这部分超额利息会被推定为股息分配,按照25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当然,在此之前要判断双方是否为关联公司,判断的标准是:1、提供贷款的公司对英国公司的贷款占该公司贷款总额的75以上;2、英国公司被一非居民公司持股75%以上,或者双方被另一非居民公司持股75以上;3、英国公司和国外关联公司同被另一英国公司持股75以上,但英国的借款公司其股权90或以上直接由一个英国公司所持有的除外。英国资本弱化规则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区别对待居民和非居民关联企业,即给英国居民公司提供贷款的企业无论是在英国境内的公司,还是设在英国境外的公司,只要符合上述标准,都要受有关法规的限制。

(三)德国

德国资本弱化制度采取固定比例法,对按单个股东计算的负债股权比例超过1.5:1部分的利息不允许扣除,将被认定为股息按25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4]。与英国相同,德国资本弱化条款不区分居民公司与非居民公司,适用于所有企业,而且如果贷款人在借款公司拥有很大的股权(没有具体比例)或者与拥有借款公司大量股权的公司关系密切,税务当局就要加以特殊审查。但是德国税法规定,如果纳税人能证明贷款符合独立企业间的“正常交易原则”,即如果公司能够证明,超过固定比率的债务按相同条件可以从与公司无关联的第三者(即非股东)那里获得,或者通过典型银行交易方式获得,则其支付的利息不作为股息分配。可以从税前扣除。根据这一规定,负债和股权只包括可以分摊到股东的数量,股权包括已发行股本储备金前一年度的未分配利润,负债包括无息贷款和背对背贷款。

(四)日本

日本资本弱化条款的适用对象包括国内外资法人、外国法人在日本的分公司、内资法人(主要指从国外关联企业借款数额较大的法人)。日本对关联方关系的确定标准为:1、直接或间接持有国内法人已经发行的股票或股权总数的5O%以上(含5O9,5);2、非日本居民或者外国法人对该国内法人拥有全部或者部分实质性经营决策权;3、国内法人大部分经营活动或者所需大部分资金依赖于该非日本居民或该外国法人;4、国内法人经营是从该非日本居民或特定的外国企业借款或者得到担保。日本的资本弱化条款的最大特点在于同时规定了国外控股股东的债务股本比例和固定的法人债务股本比例两大标准,只有当这两个比例均超过3倍时,利息的扣除才受限制。因此,如果某企业的国外控股股东的债务股本比例达到3:1,只要日本企业总的付息债务(包括关联和非关联方负债)等于或者少于该企业在本营业年度资本净值的3倍,则其利息抵扣时就不受资本弱化条款的限制。日本税务当局允许还外资企业以其他类似日本外资企业的总债务和净资产的比率为参照物来取代3:1的债务资产比例,如果该企业采用可比比率法,则可比比率将取代上述比例中的3。但是参照的企业应符合:1、该企业从事类似的商业活动;2、按日本内阁法案中规定条款的计算,该企业的商业规和其他情况应该与这家外资企业相仿。此外,日本税法也规定了正常交易原则,即不允许外资企业或者外国法人在日本的分支机构向关联方以超过正常交易的市场利息率支付利息。而且外国法人在日本分支机构的债务利息支付行为也类似地受到资本弱化条款的限制。因此,该分支机构向国外控股股东支付的可列支的利息数量受到限制。但是对于外国银行在日分支机构向其总部进行支付债务利息行为有特殊规则加以处理。

三、资本弱化的危害及对我国的借鉴

(一)资本弱化的危害

受资本弱化危害最大的应屑接受跨国企业投资的国家,资本弱化增加了跨国企业的债务资本和利息,从而增加了公司税前扣除费用,减少该公司的应税所得,逃避了部分本应在该国缴纳的所得税,侵蚀了该国的税收收入,并影响了税收调节作用的有效发挥。此外,资本弱化还扰乱了接受跨国投资国家的经济秩序,对该国的外汇收支平衡状况产生消极影响,由于转移利润可能造成公司投资亏损的假象,还可能造成该国投资环境差的假象。

对通过资本弱化避税的跨国企业来说,虽然少缴了部分所得税,但过分依靠负债筹资造成资本结构不合理,高比例的负债资本导致跨国投资者在获取高比例的债权收益的同时,却以低比例的股本承担着经济及社会责任。跨国投资者通过资本弱化可以先行收回投资,只留下接受投资国家股东和企业承担风险,这对东道国股东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

此外,如果公司的债务资本比重过大,公司账面上的经营业绩将不能如实反映其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时候甚至使公司看起来处于亏损状态,将容易导致公众及其他债权人失去信心,如果该公司为上市公司,有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大幅下跌。

(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国作为世界上吸收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跨国公司避税损失的税收收入达300亿元人民币,国际避税问题日益突出,但我国一直没有全面统一的反避税立法,有关避税港避税、滥用国际税收协定、资本弱化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还有待建立完善,现有比较成熟的立法也仅限于转让定价和预约定价制度,部分已有法规还存在立法级别低、条款相对原则而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无法为有效打击各种避税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令人欣慰的是,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并已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反避税问题进行了专门规定,特别是在避免资本弱化和反避税地方面首次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规制各种避税行为,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强化税收调控作用,实现公平竞争将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各国防范资本弱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固定比例法和正常交易法。固定比例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便于纳税人执行和税务当局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实务中的不确定因素和税务纠纷,缺点在于弹性差、易僵化。正常交易法因其在具体应用时会考虑独立方之间类似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情况,更接近公平交易原则。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和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以及我国制定法的历史传统,固定比例法显然更为合适。可以采取从宽政策,将固定比率设为在3:1。至于金融机构,除了应满足相关金融法规规定的资本充足要求之外,我国税务当局也应当设定一个科学的固定比率,如lO:1,以应对入世后日益增多的外资和合资金融机构及随之可能产生的资本弱化避税问题。另外资本弱化规则的目的是避免居民企业的特定股东通过以贷款方式替代股权出资方式,虚增居民公司利息从而规避来源地国的税收管辖。所以我国的固定比率应以单个股东为对象来计算,以遵循“责任自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