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维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5:23:49

权益维护

权益维护范文篇1

【关键词】债权银行;保证金账户;担保物权;抵销权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地深化、发展,破产程序具有促进企业依法再生或有序退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独特功能,是司法为化解产能过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所提供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破产审判理念的转变(即从重清算价值向重运营价值转变),银行债权人等待的“去不良”的春天却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是在诸多破产重整程序中,为了能够将程序顺利的推进下去,主动或被动地牺牲了相应的权利,甚至是有财产担保的债权银行也不得不面对各种限制与桎梏,造成银行资产大量流失。结合目前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件不难看出,我国《企业破产法》不论是在立法层面或是在实践层面,都较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整合,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银行债权面对前述价值取向时都不得不做出让步。如何在各方压力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债权银行应当重视的问题。鉴于此,笔者从实践出发,就破产程序中债务人在债权银行开立的保证金账户的性质及处理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商业银行保证金账户的性质

商业保证金账户通常是由银行与客户签订相关协议,以客户的名义在本行开立一个专用账户,账户性质应注明为保证金专用,该账户中的资金为区别于一般结算户等其他账户中的资金,通常是进入银行的保证金专户进行核算,且开立后客户不得随意支取账户中的资金。商业保证金账户一般都具有与其相对应的基础法律关系合同,即对于保证金的约定通常是从属于主合同的担保合同或主合同中的担保条款,将保证金作为一种履约担保措施。在破产案件中,遇到最多的即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为企业开立的保证金账户,即商业银行与企业作为相关主合同的当事人,而保证金账户则作为相应主合同的履约保证,该类主合同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合同、信用证合同、贷款类业务合同等。鉴于保证金的缴纳在日常交易中十分常见,涉及的各项基础法律关系繁多,有些甚至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保证金”却用了“保证金”的名义,导致对保证金性质的研究也出现了各种声音。但就破产案件中,银行保证金账户的性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商业银行保证金账户属于担保的一种形式,至于属于何种担保形式,可以大概将不同学者的学说分为以下三类:(一)权利质押说。即以保证金账户设定担保时,虽然货币所有权随着占有而转移,但存款人仍然通过账户这一媒介享有对银行的债权,而在其上形成的担保方式应当被理解为权利质押。(二)货币(金钱)质押说。即我国《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八十五条所采取的观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金钱以特户、封金、保证金等形式特定化后,移交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以该金钱优先受偿。(三)特殊担保说。即保证金账户是一种突破了担保物权从属性、突破了物权法定的特殊的担保形式。通过比较发现,第二种学说更有利于债权银行在破产程序中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为在破产案件中,商业银行保证金账户符合《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八十五条所描述的要件,即属于金钱质押,而当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或发生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时,质权人即债权银行有权就质押账户内的金钱优先受偿。

二、债权银行处理保证金账户的障碍与措施

破产程序中,既然债务人在债权银行开立的保证金账户属于质押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动产质押中的金钱质押,则债权银行对债务人保证金账户项下的资金所享有的即为担保物权。债权银行的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性毋庸置疑,在破产程序中也应当获得充分保护,但是在实践中,破产程序中债权银行担保物权的行使却受到一定阻碍,这一点在重整程序下体现的尤为突出。《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在重整期间,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的担保权暂停行使。但是,担保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担保权人权利的,担保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恢复行使担保权。”该条文旨在最大化破产企业核心资产的增值、保值,因为通常情况下,破产企业用于设定担保的财产必然是日常生产经营所必需,而重整程序的顺利推进必须依靠核心资产的正常使用与运作。然而,该条文却限制了有财产担保的债权银行在整个重整程序中的应享有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虽然条文中也规定了相应的恢复行使担保权的救济途径,但是过于笼统,自由裁量的范围过大,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另外,《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破产撤销权也是债权银行面临的重大挑战,许多债权银行因在撤销风险期内进行了扣款、抵销等行为而被管理人起诉,存在扣款、抵销等行为被撤销的法律风险。那么,保证金账户作为担保物权的一种,债权银行如何在破产程序的各种限制下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呢?笔者有如下建议与看法:第一,债权银行与债务人之间签订基础法律关系合同时,为了防范法律风险,通常都应设有加速到期条款,即指按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当一方当事人符合相应条件时,另一方当事人有权提前要求对方履行全部义务或有权不再履行自己的义务。笔者认为,只要合同内容不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应当是有效的,就算在破产程序中也不能例外。这也是债权银行后续采取相应措施的有力保障。第二,在破产受理日前、撤销风险期内,对保证金账户进行的扣款。对于该行为,管理人若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第四款之规定“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主张撤销的,则因为债权银行设立的加速到期条款,该债权已不属于前述规定的未到期债务,故管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内),但是保证金账户的实质为金钱质押,债权银行对其享有的是担保物权,而根据《破产法司法解释二》第十四条之规定:“债务人对以自有财产设定担保物权的债权进行的个别清偿,管理人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债务清偿时担保财产的价值低于债权额的除外。”债权银行在撤销风险期内扣划破产企业在债权银行开立的保证金账户内的资金的行为,符合债务人对以自有财产设定担保物权的债权进行的个别清偿的条文要件,管理人要求撤销自然就没有法律依据。第三,当进入破产程序后,尤其是进入重整程序后,债权银行对于保证金账户享有的担保物权就必须暂停行使,虽然《企业破产法》规定了相应的救济措施,但正如上所述,进行实务操作的可行性基本为零。笔者认为,在此种情况下,债权银行可以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四十条之规定,向管理人主张抵销。但是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四十条之规定,有三种例外情形不得抵销,其中对“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表述了两次,虽然有的学者认为该条规定的“已知”应当由管理人举证证明抵销人存在恶意才能不予抵销,但笔者认为从条文本身来看,并未突出恶意,只要是“已知”,就符合不予抵销的要件。而很多债权银行恰好符合了《企业破产法》第四十条第三款之规定,因为债权银行与破产企业发生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信用证业务等,都是先对破产企业负有债务,而等到票据业务到期、信用证业务到期兑付、垫付后才对破产企业享有债权,此时,破产企业很有可能早已经进入了破产程序了,正好符合了《企业破产法》第四十条第三款之规定,管理人可以不予抵销。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引用《破产法司法解释二》第四十五条之规定:“企业破产法第四十条所列不得抵销情形的债权人,主张以其对债务人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与债务人对其不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抵销,债务人管理人以抵销存在企业破产法第四十条规定的情形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用以抵销的债权大于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财产价值的除外。”由于债权银行对债务人的保证金账户享有的是担保物权,而破产企业对债权银行享有的又是非优先权债权,且破产抵销权不受《合同法》对抵销权所设立的限制,故债权银行据此向管理人主张破产抵销权于法有据。

三、结语

权益维护范文篇2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会;职工权益;维护

工会指的是工人组成的团体组织,这一团体有共同的利益目标,借助于一个共同的组织来实现这一目标。工会组织最初的职能,是就工人薪酬、工作时间和其他福利问题与工厂厂主进行谈判,为工人争取更多的利益。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工会组织职能也更丰富,除了原本的就工人福利和薪酬问题与工厂厂主进行谈判外,还增加了许多新职能,例如将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各级工会组织执行,将工人的意愿和对于工厂的建议等反馈给工厂领导,及时了解工人思想,对与工人权益有关的法律和规定等进行研究等。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工会组织职能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职工权益的完整性。但是当前工会职能的履行并不到位,工会组织应当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能够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体,因此国有企业工会应当积极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沟通,在工作模式和机制构建方面探索新做法。

一、国企工会组织之于职工权益维护的重要意义

(一)工会组织是职工参与国有企业各项事务的重要组织

国有企业的工会组织,代表的是职工的利益,工会组织不仅可参与国有企业管理,更可参与我国法律规定内的其他公共事务,工会组织体现了人民对于国家政治事务的参与。我国国有企业工会组织一般是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参与企业各项事务并体现员工意愿。

(二)工会组织是职工权益最重要的保护者

工会组织代表的是职工利益,当然就是以维护职工利益为根本职能,而工会要想不断发展,也必须将职工权益维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工会组织应当确保职工在我国法律规定之内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例如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等。职工利益与国有企业利益是一致的,只有职工利益得到维护,国有企业才能得到更强的发展动力。

(三)工会组织承担着建设社会的职能

在工会组织的动员和统一组织下,职工会更有秩序的投身于社会建设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在国有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会组织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工会组织是否履行了建设职能,要看其各项工作是否符合职工利益需求,是否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是一致的。

(四)工会组织承担着对职工的教育职能

工会组织是工人共同的组织,因此也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对职工进行教育,包括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业务技能教育等。只有履行好教育职能,才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突出、有团队精神、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队伍。

二、当前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如何履行好职工权益的维护职能

工会组织与我国其他社会团体一样,都是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职工自愿参与的组织。工会组织是共产党和职工联系的载体,其所代表的职工利益与共产党的利益、国有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国国企改革逐步推进,企业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对于工会组织如何履行职能、更好的保护职工权益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下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工会组织应当依照国企党委部署开展各项工作

国有企业的工会组织与我国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一样,都应当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目标,在这个统一的大目标下履行好自身职责。在国有企业来说,工会组织就是要遵从国企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高度重视不同职工群体的诉求,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最大限度的维护职工权益,工会组织应当始终是广大职工的坚强后盾。在日常工作中,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应当时刻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态,以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履行职责,组织职工参与各种技能提升活动和专业技术比赛,对于职工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也要及时予以援手。

(二)根据员工需求制定更完善的权益保障措施

首先是应当广泛了解职工需求,尤其是国企各项决策制定之前,应当先征求各个群体职工意见,对于关系到职工利益的决策,更是要高度重视,充分保障职工的参与权和表达权,要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方式,为职工提供一个表达个人诉求的渠道。坚持实施厂务公开、司务公开制度,对于应当公开的事项,要按照公开流程予以公开,满足职工的知情权,同时也可了解到职工对于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其次要构建更科学的职工权益保护机制,工会组织的首要职能就是保护职工权益。工会组织应当积极促成企业与职工签订符合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合同,为企业和职工形成平等协商的劳动关系提供保障;第三是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劳动监督制度,一旦出现违反《劳动法》的问题,可马上对照制度要求采取处理办法;第四,工会组织应当以职工为主体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教会职工如何在各种情况下更好的保护自己;第五,工会组织应当建立长效救助机制,对于个人生活困难,或是突然遭受重大事故的员工,要及时给予救助,要能够解决好职工的医疗、教育、生活等问题,才能真正成为职工的贴心人。

(三)凸显国有企业管理的民主性特点

国有企业是否能够不断发展,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目标,关键在于员工是否团结一心,是否真正为企业发展努力,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先实现企业管理的民主化,让职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有主人翁意识。要从国有企业发展层面对企业的民主管理作出规划,通过问卷调查、基层走访、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职工对于当前工作和企业发展的意见。职工尤其是基层职工是国有企业的第一线,他们对于企业的了解最直接,因此他们所提出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也更贴合企业实际。

(四)根据新时期工会组织职能要求提高干部的综合能力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更重,因此工会组织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也更繁琐、更复杂,工会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形势,并按照工作职能的新要求,努力提高个人工作能力。首先是在工作中要积极创新,在工作模式、方法和思路上积极探索;第二,对于与工人维权相关的法律规定要熟练掌握,更好的帮助工人维护权益;第三是要积极深入职工群体进行调查,随时了解职工思想变化,积极改进工作。我国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工作人员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能够按照国企党委部署履行职责,工作中态度积极,能够顾全大局,与职工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但是这仅是对于工会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当前新形势对于工会干部的新要求,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够对劳动法、劳动保护、劳务关系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能够借助于法律手段帮助职工维权。

三、结束语

国有企业工会组织不仅是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组织,更是实现企业与员工沟通的重要桥梁,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应当以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为出发点,在遵循国企党委工作部署的前提下,实现管理的民主化,才能团结好广大职工,为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强大的助力。

作者:高旭风 单位:阳煤集团工会

参考文献:

权益维护范文篇3

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女职工的经济、就业等权益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以平等协商为抓手,不断推动规范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完善平等协商机制、履约责任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国有企业女职工的各项权益。一是努力实现女职工素质整体的提升。素质的提升是从根本上的维权。我们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与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结合起来,开办女职工周末学校109所、举办女职工素质教育流动课堂系列活动5000多场,引导女职工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业余学习,建立女职工素质档案的单位有3400多个,已达标女职工13400多人。不断提高女职工学习、创新、竞争、创业能力,达到三个促进:促进素质提升机制的完善,促进企业与职工共谋发展,促进企业多元化教育平台的形成。二是维护好女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的权益。各级工会女职工委把女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名师带高徒、评选首席工人和技能尖子,看成是适应新形势,实现对女职工技能维权的有效形式和载体。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女职工群体结构的特点,创新女职工经济技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市总女职工委连续四年开展了女职工计算机操作员的培训、鉴定和比赛,共培养2000多名女职工操作能手。台江福来首饰公司的女职工陈而萍,2004年完成三个项目技术创新,为企业增创效益180万元。三是维护好女职工的特殊权益。我们把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四期”保护、妇科病普查普治、女职工禁忌劳动等特殊保护,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到集体合同之中,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劳动条件,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保护标准。通过参与企业平等协商,让女职工该享受的待遇得到落实。四是维护好女职工的就业权益。我们通过与劳动部门联合采集和开发岗位,提供再就业政策咨询,开展技能培训,举办“为了母亲的微笑”等多场下岗再就业供需见面会和“姐妹献爱心”、“金秋送岗进社区”、“送温暖”等活动,为下岗失业女职工做好“五送五帮”工作:送政策,帮助她们转换观念;送资金,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困难;送技能,帮助她们提高就业竞争力;送岗位,帮助她们进行岗位对接;送温暖,帮助她们寻找帮扶对子,落实一对一帮扶对象。三年来,为下岗女职工举办计算机操作、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厨师烹饪、插花艺术等各类培训班210多期,配合有关部门安置下岗女职工19025人。

二、对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开展“强化维权”

非公企业的特点是多、小、散、杂(多,即私营、个体企业多;小,即规模较小,不足百人的企业约占三分之二;散,即分布零散,城镇、乡村都有;杂,即产品繁杂且技术含量低,呈劳动密集型状态)。不少小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女职工“四期”保护不到位,加班加点现象严重。维护非公企业女职工平等的劳动权和人身权,贯彻落实好女职工的“四期”保护,近几年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一是积极组织学习、大力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促进女职工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维权活动。邀请法律专家为女职工举办讲座和咨询,到非公企业发放法律法规小册子,组织5万名女职工参加《福建省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有奖征答活动,组织10万多名外来女职工参加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和竞赛。三是启动非公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和特殊保护热线电话,及时掌握女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女职工中潜在的矛盾苗头及时发现、报告、解决。对侵害女职工权益的案件,要求基层工会女职工委在48个小时内专报上一级工会女职工委和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引导女职工以正常渠道和理性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促进劳资双方由对抗转为对话,由对立转为合作。四是不定期深入非公企业开展调研和检查。市总女职工委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总女职工部等,对非公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保护情况进行调研或检查,对违法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意见,促进女职工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每年我们都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或交流会,探讨女职工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女职工维权工作向纵深发展。三、对外来女职工开展“底线维权”

近年来,大量外来务工女性涌入我市,缓解了我市劳动力的不足。但是,她们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法律知识欠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从事的又大多是餐饮、制鞋、箱包和电子等行业的工作,是劳动关系中最为弱势的群体。我们从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竭力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努力促进企业发展。一是落实《最低工资规定》。女职工从事的工种大部分实行计件工资,遇上淡季,往往连底薪都难以保证。为了保障外来女职工的生活,经过各级工会女职工委的共同努力,不少企业改变了这种分配制度。如福雷电子有限公司对实行了10年的纯计件工资制度进行了调整,改成底薪加计件工资,深受外来女职工的欢迎。去年,我们与劳动部门联合开展追讨欠薪专项检查,为1248名外来女职工讨回欠薪61.26万元。二是加强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我们把向女职工和企业广泛宣传《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作为建立稳定协调劳动关系的基础,把依法签订、执行劳动合同作为建立稳定协调劳动关系的保证。用人单位都必须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不能随意解雇她们。女职工与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

关系,这项工作已在我市全面铺开,成效明显。三是依法保障外来女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益。市总女职工委经常会同有关部门到外来女职工较集中的企业,开展“情系外来工、法制送春风”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外来女职工法律意识和依法自主维权的能力。同时,深入企业检查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的落实情况,要求企业履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告知义务,进行岗前安全知识培训,使她们具备自我防护的意识和技能。如顺大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现有外来女职工7600人,公司工会督促行政投入大量资金,加大对有毒有害化学品专项整治,并建立了外来女职工体检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完善工作和生活设施,使女职工能够在安全卫生的环境里生活和工作。外来女职工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企业由此获得了全国“安康杯”竞赛先进企业的光荣称号。

四、对单亲困难女职工开展“帮扶维权”

我们把帮扶困难女职工群体纳入市委、市政府倡导的“春风行动”之中,列入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工作范围,并切实担负起帮扶单亲困难女职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一是建立帮扶救济机制。我市有单亲女职工299人,她们承受着社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是困难职工中的弱势群体。在各级工会女职工委深入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们以市总工会名义下发了《关于帮助单亲困难女职工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见》,建立了单亲困难女职工家庭信息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一人一档,专人负责,及时准确地掌握她们的实际状况。此外,还制定了《福州市单亲困难女职工连心卡》,对她们采取六项帮扶措施:1、协助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待遇;2、为其子女提供助学服务;3、为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不足4平方米的落实租住廉租房;4、帮助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实现再就业;5、免费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6、对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无力进行法律诉讼的,给予法律援助。二是为单亲困难女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我们把帮扶单亲困难女职工工作有机地融入到工会组织落实“三条保障线”、实施“送温暖”、“姐妹献爱心”等维权工作中去,建立绿色通道和单亲困难女职工回访制度,使她们的困难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我们每年都专门召开单亲困难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座谈会,鼓励她们勇敢地面对生活,自强自立、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新生活。市总工会帮扶中心专门为她们采集一百多个岗位,供她们选择,并分别在就业、生活、落实低保和一帮一结对等方面进行具本帮扶。我们为91位单亲困难女职工进行免费体检,减免体检及治疗费用2.1万元;为28位单亲困难女职工免费办理三年特病保险;协助68位单亲困难女职工落实低保政策;全市发动女职工开展爱心帮扶活动,捐款136.97万元,发放困难补助金60多万元。三是积极开展助学活动。市总工会坚持每年开展以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子女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为宗旨的“春风”助学活动。近几年来,先后开展“金秋助学”、“爱在金秋”、“梦圆榕城、爱心永恒”等活动,有2.61万人次得到助学,金额达到926.8万元,使成千上万的贫困家庭少年儿童得以继续学业,也使许多莘莘学子圆了“大学”梦。这些举措深受困难女职工的赞誉和好评。

权益维护范文篇4

被誉为“海洋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82年12月制订,1994年11月生效。这部国际海洋法典对各种海域的划分、国家在各种不同的海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有关国际海洋法的其他主要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定。《公约》赋予沿海国的权利主要有:(一)建立从领海基线量起12海里领海和24海里毗连区的权利。沿海国对其领海、领海的上空、海床及底土享有等同于陆地领土的主权,除了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之外。在领海以外的毗连区,沿海国有权为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定的行为而行使必要的管制。(二)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沿海国可以建立从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并享有作为其陆地领土自然延伸的大陆架。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范围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保全等事项享有管辖权,并享有为此而采取一定措施的权利。

根据《公约》,所有国家均享有以下主要海洋权利:(一)公海自由。所有国家在公海上享有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的自由、建造人工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和海洋科学研究的自由。(二)开发和利用“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权利。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简称“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对“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对“区域”内的开发活动进行管理。所有国家均有权参与开发和利用“区域”的资源,但部分所得收益应交由国际海底管理局公平分配给各个国家。这一制度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国际海底及其资源的垄断,使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均可分享“区域”资源开发的收益。(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权利。经沿海国同意,在一定的条件下所有国家均有权在沿海国管辖海域,尤其是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四)国际海上通道的航行权。所有国家在外国的领海、专属经济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国的群岛海道分别享有无害通过权和其他航行和飞越的权利。此外,所有国家均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分享外国专属经济区内的剩余捕捞量,以及与有关国家平等地进行海洋划界谈判,并将国际海洋争端诉诸国际司法解决等等的权利。所谓国家海洋权益,主要就是这些海洋权利及有关海洋利益的总称。它涵盖了与海洋有关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的权利和利益。

《公约》生效以来,全世界的海洋事业迅猛发展,以争夺海洋资源和保卫海洋安全为核心的国际海洋权益斗争日益加剧。各国纷纷制订、调整海洋法律与政策,并改革海洋管理体制,迎接《公约》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近年来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相继制订新的海洋法律或政策。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也不甘示弱。《公约》生效不久,日本就不失时机地制订和修改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关于对专属经济区渔业进行管辖权法》、《关于养护及管理海洋生物资源法》、《领海及毗连区法》、《关于核废料污染法》、《水产资源保护法》、《防止海洋污染和损害法》和《海上保安厅法》等。1996年8月,韩国将水产厅、海运港湾厅、海洋警察厅以及科技、环境、建设、交通等十个政府部门中涉及海洋工作的部门合并,成立了海洋水产部,对海洋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并于1999年颁布了《韩国沿岸管理法》等法律,以便应对《公约》生效后的新形势,加强海洋管理,维护海洋权益。

我国批准《公约》以来,在加强海洋管理和维护海洋权益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1992年《领海及毗连区法》的基础上,在批准《公约》的同一天,我国政府公布了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领海的范围。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法》、《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等;修改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使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有法可依,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我国与越南签订了北部湾划界协议,与日本和韩国签订了渔业协定。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我国分别与朝鲜、韩国、日本等邻国就有关海洋法问题进行了磋商。1991年,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成为第五个在联合国登记注册的国际海底先驱投资者,并获得了7.5万平方公里的大洋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目前我国正在加紧进行外大陆架的探测工作。此外,在一些涉海国际组织及其有关的事务活动中,我国积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然而,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除了北部湾以外,我国与海上邻国的海洋边界无一划定,部分岛礁被外国非法占领。此外,我国正当的海洋权益还不时受到一些国家,特别是霸权国家和海上强国的侵犯。

按照《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可以主张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是,一些国家却不顾《公约》的有关规定,千方百计地与我国争夺这些海域及其资源。

在黄海,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应划归我国管辖的大约为25万平方公里。但是,韩国主张用等距离/中间线方法划分黄海,想以此多占1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在东海,我国与日本之间的海洋划界悬而未决,有关的争议最近因油气田开发的问题而变得复杂化。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被日本长期非法控制。东海大陆架是我国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直至冲绳海槽,其中包括钓鱼岛所处的海床。按照自然延伸原则,该大陆架天然地属于我国。但是,日本却单方面主张以中间线方法来与我国对等划分东海大陆架,妄图占有原本属于我国的大陆架。最近,日本在其无理要求我国停止开发春晓油气田而遭到拒绝后,给其本国的油气企业发放在东海争议海域的试开采许可证来以我国对抗。对于中日双方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存在的分歧,我国一贯主张双方通过外交谈判加以妥善解决,并就争议海域的开发问题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对于我国所采取的克制态度和友好姿态,日本不但置若罔闻,而且不断地制造事端,使争端升级。在台湾东南方向的公海海域,日本不顾《公约》关于“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规定和我国的反对,顽固地坚持“冲之鸟”礁是一个岛屿,主张在其周边设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超过200海里的大陆架,企图占有该礁周围4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而日本全部陆地领土面积的总和不过37万平方公里。日本无理指责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船在该海域从事海洋科学考察活动为侵犯其管辖海域。此外,我国在东海作业的渔船、海洋科学考察船经常遭到日本海上自卫队和海保厅舰机的无理骚扰、跟踪和监视。2001年12月,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舰船明目张胆地在我国专属经济区内使用武力击沉一艘不明国籍船舶。

在南海,我国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我国的一些岛屿被外国长期非法侵占,大量的海洋资源被掠夺。我国渔民在南海合法作业而被外国非法干扰,甚至扣押、处罚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国家故意派军舰到南海海域耀武扬威。

权益维护范文篇5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几种情况

1、“离婚女”被取消村民待遇。有的妇女离婚后将户口留在男方村,但村委不承认其是该村村民;也有的妇女在离婚后,将户口迁回娘家,娘家村却拒绝恢复其村民待遇;也有的是离婚后前夫再婚,对于前妻和后妻村里只承认一人享受村民待遇。如孔目江办事处杨某2005离婚,没有再婚,户口一直男方村委,但村委会认为她已离婚,不属于该村村民,没有给她发补偿款。城南办李某2006年结婚,2008离婚,户口一直在娘家。村里分得土地补偿款,村里认为只要结过婚,不管什么原因离婚,都不能享受村民待遇。河下村简某反映其离婚后,户口在男方村,村委在分配土地补偿时认为在前妻和后妻里只能分给一个人补偿款,因此她得不到补偿。

2、出嫁不出村妇女难享村民待遇。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一些妇女婚后仍然生活在娘家村,其丈夫、子女户口也在娘家村,这些村庄一般都会以“女嫁出”的传统习俗,在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利润或土地补偿费时,她们也得不到补偿款。如堆上村王某、孔目江办事处廖某两人的丈夫都是外地人,结婚后一直生活在本村,村里分配宅基地时她俩都没有,原因是她们已结婚,不再是本村村民。

3、“农嫁非”妇女权益受侵害。农村女孩嫁给城镇男子,但其本人户口不能迁入城镇,一直在娘家,但娘家村认为她已经结婚,不能享受村民待遇,也不能参加集体经济组织相关利益分配。如广东胡某反映其妻子婚后户口一直在孔目江办事处娘家,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时其妻子没有,理由是她已结婚,不再属于本村村民。

4、招婿女土地权益被侵害。丈夫到女家落户的妇女,即属于倒插门的情况,按国家法律规定男方可以享受村民待遇。但有的地方村集体却根据“从夫居”的风俗,取消招婿妇女享有与本村村民同等的土地权益。如袁河办张某无兄弟,姐妹四个,三个已外嫁,张某丈夫是上门女婿,但村里安排宅基地时她没有,理由是男方不是本村人。经妇联组织做工作后,张某已获得宅基地。

5、性别歧视政策。有的地方实行“测婚测嫁”制度,即到一定年龄的未婚女子要被剥夺拆迁安置房或宅基地分配资格,而未婚男子却可以在结婚生子之前获得利益分配资格;也有的地方在分配利益时对男女实行不一样的政策。如堆上村规定,男孩只要年满22岁,就可立户分房,女孩要满20岁已结婚,并且在该村已落户才能分房。万某已35岁但未婚,因方案规定而不能参与分房。夏某反映分宜界桥垦殖场规定只有男职工及其儿子每人可分宅基地,经妇联介入后,又规定女职工可参与分配,但女职工小孩不参与分配。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分析

1、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仍有残余。部分村民法律意识淡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一些传统观念在农村的影响较深,认为嫁出去的女儿理应不能与当地的村民争分土地和经济利益。这是诸多损害“出嫁女”权益的村规民约得以通过的思想基础。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在农村几乎户主都是男性,男性是顶门立户之人,女孩往往被看成家庭的暂时成员,早晚是“人家的人”,一旦结婚,就不再享有娘家的权利,包括土地权益,只能依靠丈夫在夫家取得财产和继承权,使得妇女在夫家事实上处于依附地位。

2、一些村规民约与法律不符。《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后,农村过分强调“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村规民约很多,什么事情都用村规民约来规范,忽略了“依法”的限制。如《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和地位平等都有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对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也专门制定了许多政策,但是部分村仍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由,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决议、村委会决定或村规民约的形式,侵害甚至剥夺作为少数人的外嫁女、离婚妇女、大龄女的土地权益,出现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现象。

3、利益驱动导致矛盾加剧。当前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当地一般按人口分配经济收益及宅基地。经济较发达的乡村,嫁出去的妇女不愿迁出户口,嫁入的人口不断增加,在利益分配时就“僧多粥少”,村民们认为自身利益被抢走了,所以排斥“出嫁女”、“离婚妇女”等边缘人群。

4、救济缺乏得力措施。许多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农村妇女找村干部,村干部因为村规民约的规定和村民代表的反对而无能为力;找镇政府或办事处,总认为土地是村里的,村民思想做不通,如强制执行,则势必造成干群关系对立,影响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找到妇联,妇联缺乏相应的执法权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但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收效甚微。

三、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建议

目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涉及到农村户籍制度、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农民内部的利益分配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在现有的社会保障程度以及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之下,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特别需要法律、政策的制度性保护,需要各级政府及部门的积极介入和有力的司法救助与监督。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男女平等意识纳入决策者主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从宏观上创造了维权的良好氛围,为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奠定了基础。但是不能否认,这一国策远没有像对人口、环境、资源等国策那样深入人心,贯彻得力。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男女平基本国策教育,特别是将国策传导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中,有效提高领导决策层男女平等意识,将男女性别意识纳入决策者主流。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报纸、广播、墙报和文艺进村巡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把高层意识逐步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彻底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2、提高妇女进入农村权力机构的比例。经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我市99.5%村妇代会主任进入“两委”班子,但“两委”中女性比例还是不到20%,担任正职的比例仅为2%。村民会议、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女性的比例也偏低。由于妇女在农村权力机构比例偏少,再加上女性参政的层次偏低,导致在农村重大事务的决定包括涉及利益分配的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过程中,妇女的利益要求和意见难以得到充分的表达,妇女在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状况,有必要出台有关规定,改变妇女参政结构,促进妇女参政从边缘向主流的转化,扩大妇女参政的影响力和代表性。要增加正职比例,让女性在政治决策中,不至于处在从属地位;要进一步明确妇女在农村权力机构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保证农村妇女在农村重大事项决策中的参与权。

权益维护范文篇6

一、现阶段职工的学习和发展权状况

尽管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不短,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和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在我行内部,多数员工长期工作在基层,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和发展上停步不前,成为企业教育环节中“被遗忘的角落”;同时,大批院校毕业的职工,自我学习和发展意识较强,但企业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不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很少得到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只能自己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学习,知识不能够很快地更新,个人发展也无从谈起;一些高、精、尖人才虽有强烈的自我学习和发展权要求,但往往不甘于将自己的理想和青春耗费在不能够充分展示才能的地方,很容易选择另谋高就。

二、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的必要性

随着我行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竞争人才就是竞争企业的未来,一个企业职工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如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企业迫切需要。企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迎接市场和改革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并成为学习创新型的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主动,开辟未来。而企业的个体细胞是职工,只有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证,职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现,企业这个团队才能腾飞。

第二,职工有主观意愿。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职工深刻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知识才能得到荣誉、尊重,才能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广大职工希望自己的学习权和发展权得到企业决策者的重视,希望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第三,有企业成功的经验。众多成功企业的管理秘诀之一就是“肯定个人尊严”,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受到培训和发展的机会。他们提供多种类型、各种层次的职业培训并鼓励员工参加,支持员工在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发展,将工作目标与员工的心中目标联系起来,以此激励员工,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有所发展和作为,从而实现企业的团结和发展。可见,工会维护广大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对企业和职工利益的有效维护。

三、构筑职工素质建设平台,维护职工的学习和发展权

(一)强化责任意识,常抓不懈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系到国家强盛、民族兴衰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任务,也是广大职工根本利益之所在。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股份制企业,要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提高广大职工整体素质,造就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能的劳动技能的新型职工队伍。

作为肩负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的工会,应组织和引导职工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维护好他们的精神文化权益和学习权、发展权,这既是对职工眼前利益的维护,也是对职工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维护,是工会实现“两个维护”相统一的结合点。各级工会组织应从更好地履行职工生存权、发展权的角度,高度重视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把它作为工会工作重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努力增强责任意识,推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发挥优势,努力构筑职工素质建设平台

工会作为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围绕主题,突出特色,努力构筑职工素质的建设平台,在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中发挥“大学校”的作用。

1、引导职工更新观念,使提高文化技术素质成为职工自觉的追求。要从提高职工思想认识入手,通过进行形势教育、危机意识教育等多种方式,让职工了解科技进步、企业竞争的状况,了解知识更新、技能更新的重要性、紧迫性,树立知识是资本,人才是财富的新观念和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形成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

2、制定完善的职工学习和发展长远规划。要努力争取企业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工会是群众组织,唱“独角戏”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要紧密结合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帮助职工实现学习和发展权益。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因此,不能脱离企业实际进行;要注意广泛征球职工群众的意见,将企业的策略、需求和职工个人兴趣、爱好统一协调起来,使得规划尊重职工个人的选择和意愿,得到职工的积极响应。

3、履行职能,发挥工会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一是要督促企业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企业整体发展和建设日程之中,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把职工教育工作纳入企业的目标管理之中,使职工教育工作真正在企业全面管理中有位有为;二是要加强从源头参与的力度,依法维护职工学习文化和技术技能方面的权益。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应有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明确企业与职工双方在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三是要督促企业承担培训职工的责任,强化培训功能,建立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为使用、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创造良好的条件。

权益维护范文篇7

***区法院在***区委的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下,在上级法院的具体指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服务妇女儿童,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为主线,以优化维权社会环境为宗旨,发挥审判职能,做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坚强后盾,确保辖区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打造平安鹰城、和谐鹰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发挥审判职能,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区人民法院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审判职能,对起诉来院的妇女儿童、侵害妇女合法权益以及未成年人权益等案件,突出打击重点,加大打击力度,做到快审快结。从200*年共审结涉及妇女儿童案件***余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妇女儿童维权构筑了坚固的司法防线。

在刑事审判中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大打击力度,对拐卖妇女儿童案、强奸案,做到快审快结。如东高皇乡农民杨中生将一名乞讨流浪痴呆女带回家同居,在该女怀孕后,杨多次找李富山让李找买主把该女卖掉,后两人以3000元价格将该女卖到叶县一农民为妻。杨、李二人无视国法,拐卖妇女,其行为已构成拐卖妇女罪,二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和五年。又如,被告人封文显强奸不到15周岁的刘某,并将其当作包袱卖掉,其行为已构成强奸罪,拐卖妇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在民事审判中,充分发挥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作用,由具有丰富婚姻家庭案件审判经验的民事法官、妇联特邀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帮助,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引导广大妇女运用法律武器自主维权。加强妇联人民陪审员队伍建设,发挥人民法院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合议庭作用,加强对妇联特邀人民陪审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庭审案例分析,提高妇联人民陪审员的庭审水平,将法院的司法优势与妇联工作特点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法院与妇联在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中的优势互补。

二、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宣传教育。

为加大维权工作力度,我们还建立了维权示范岗,使涉及妇女儿童的案件均得到快速高效公正处理,为妇女儿童维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是要求立案接待人员热情接待,耐心细致,针对来访妇女缺乏法律知识,文化水平不一的特点,要求工作人员对来访群众耐心认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达到群众满意。二是要求审判人员依法审判,在遵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准则前提下,维护弱势主体权益,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依据法律规对当事人做耐心细致的解答,悉心劝导,帮助来访妇女儿童树立正确的法律观。三是要求审判人员公平调处,维护稳定。充分发挥调解职能,努力化解婚姻家庭纠纷,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四是要求审判人员释疑解难,切实帮困。在审理案件时充分考虑,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为提高广大妇女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在每年“三·八”妇女节期间,我院组织干警走进社区、走向街头义务宣传《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开展“迎三·八”法官法律咨询活动。为表达对儿童的关爱之心,我们响应号召积极开展了“向失学儿童献爱心”捐款活动,“捐资助学”等捐款活动。

三、发挥审判优势,深入农村开展“以城带乡帮扶工程”。

***区妇联牵头召开了全区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联席会议,我院和东高皇乡辛南村签订了“以城带乡帮扶工程”协议书,发挥审判优势,深入开展“以城带乡帮扶工程”。我们根据辛南村地处城郊结合部的特点,结合妇女的实际需要,组织现场开庭、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农村妇女学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引导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稳定大局服务;开展“送温暖、三下乡”活动,为农村妇女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办实事。为进一步落实帮扶工作,我们以促进维权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家庭相结合,切实把帮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全区人口、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通过开展帮扶活动,辛南村被帮扶户刘遥灵等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比上年增加10.2%。

四、强化责任意识,做好本院妇联工作。

作为法院妇联组织首要工作是做好妇女工作,为女干警解决后顾之忧,使女同志真正能够顶起半边天。针对女同志的思想和家庭的特殊情况,为了减轻女同志的生活压力,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我院妇联组织在每年的妇女节期间都会组织各种活动。比如在去年的三八节期间,就组织全院女同志来到宋朝古都开封进行参观学习,特别是去了著名景点“包公祠”,游玩后大家都一致评价说心情倍感轻松,并在工作中也更为积极主动,得到院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与区妇联紧密联系,做好上情下达工作。我院民一庭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庭,负责审理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案件。对于区妇联转来的信函,法院妇联组织积

权益维护范文篇8

在校大学生权益维护协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协会的名称为xx学院在校大学生权益维护协会,简称大学生维权协会。

第二条本协会是在学院xx指导下,为维护学生权益和维护校内稳定而由在校学生自发组织而成的群众性社会团体。

第三条本协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一切活动在四项基本原则下进行。

第四条本协会的宗旨是维护学院稳定,维持权益平衡。在学院和谐发展的高度上,维护在校大学生合理合法的权益,加强校方与同学的沟通,加强后勤服务部门与维权部门之间联系与沟通,共同建设平安和谐的大学校园!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五条本协会的活动范围是:

(一)研究有关青少年发展问题,向大学生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为权益受到侵害的学生提供援助;

(三)接待在校学生的侵权申诉,并组织对申诉进行调解;

(四)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学生工作,为构建青少年维权工作体系出谋划策,共同建设和谐校园。

第六条依据基本协会的业务范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切实维护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有效维护校内稳定。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对称信息,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二)切实的将同学们反映到本协会的权益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并要求其解决整改或给予答复;

(三)本协会在保障学生权益的同时,注意关注和引导学生思想动态,积极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维护校内稳定;

(四)在维护学生权益的同时,要对学生加强纪律法律教育,让学生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第三章大学生维权协会会员

第七条申请加入本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凡是具有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承认大学生维权协会章程,愿意参加大学生维权协会中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认真工作的,可以申请加入大学生维权协会。

第八条本协会吸收会员必须坚持个别吸收、宁缺毋滥的原则。

第九条学生申请加入大学生维权协会必须严格履行下列手续:

(一)向协会办公室提出加入申请,领取并正确填写报名表;

(二)对报名学生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的内容为是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热心学生社团工作,学习成绩是否中等以上,大学期间是否受过学校的处分;

(三)参加学生权益维护委员会组织的统一考试和思想品德考核;

(四)考核成绩合格者,批准加入协会。

各系学生会监察部部长、团总支副书记可以直接加入协会,不必经过考核,直接任命。

普通会员加入协会后,试用期为两周,在试用期内,发现有任何违规违纪行为的,可以立即解除其职务;两周内未发现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可以正式录用;需要继续考察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四周。一经录用,任期为一学年。

第十条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本协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协会的活动;

(三)获得本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六)协会会长办公会讨论决定是否对会员作出处分或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申辩,其他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权益维护协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会长都无权剥夺会员的上述权利。

第十一条会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认真学习协会的各种文件精神,遵守协会的各项工作纪律,并且做到工作纪律与学习相统一;

(二)贯彻、执行协会的各项方针、文件、决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参与协会每次活动,勤勤恳恳,艰苦奋斗,并在学生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三)服从协会各执行委员会和各部门的领导;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本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切实联系广大同学,及时反映他们的建议和要求,切实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为反映问题同学的情况对外严格保密。

第十二条会员要求退会的,必须向所在的直属组织说明退会原由,并向执行委员会递交书面退会申请。

协会执行委员会收到会员退会申请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如果批准申请的,应当由协会办公室书面公告全校,退会人必须在公告之日起三日内交出会员证,并协助接班会员完成交接任务。

第十三条对于模范履行会员义务,并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应当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奖励;奖励分为:通报表扬,授予优秀会员称号。

第十四条对于不执行协会的领导,违反协会章程的队员,应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进行批评和帮助,情节严重的,经协会执行机构会议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对于被除名的会员,要在除名决定公布之日起三日内交出会员证。

会员没有正当理由,不交纳会费、不过协会的组织生活,或连续三个月不做协会分配的工作,均被认为是自行脱离协会。会员自行脱离协会,应由协会办公室决定除名,并报执行委员会批准。然后由协会办公室通报全校并申明该会员的会员证作废。

第四章协会的组织机构

第十五条大学生维权协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大学生权益维护委员会,其常设执行机构为协会执行委员会。协会执行委员会每届任期一年。

第十六条大学生权益维护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每学年召开一次,由协会全体会员参加。大学生权益维护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协会执行委员会、协会的学年工作报告和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二)对一学年中,协会各部门工作提出建议或意见;

(三)讨论并决定一些有关学生权益保护的重大问题;

(四)选举产生本届协会执行委员会;

(五)制定和修改章程;

(六)表彰或处分协会会员的提出与表决;

(七)决定终止事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十七条协会执行委员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体委员会议的决议;

(二)筹备召开全体委员会议;

(三)向全体委员会议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四)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五)决定协会下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和罢免;

(六)领导和监督本协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七)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八)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协会的行政办事机构有:会长、副会长、办公室、组织人事科、宣传教育科、对外联络部、控申接待处、网络信访处、政法咨询顾问委员会。其职责如下:

会长: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章程》行使职权。全面主持协会工作。主持召开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情。认真听取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协会工作,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代表本协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命令。

副会长:协助会长主持协会工作。在会长不在时,代替执行会长职权。

办公室:传达上级布置的任务;负责收集、管理、各种规章制度;草拟各类公文;全面负责协会的档案管理工作;协助会长召开会长办公会,并做好会议记录;做好月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协助会长、副会长做好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会员考核工作;管理协会经费的收入、使用支出情况,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组织人事科:负责对需要人才的招聘、考核,组织介绍加入协会的工作;制定相关组织人事制度,招聘广告;负责对新发展会员的考核及试用期成绩评定。

宣传教育科:全面负责协会的对外宣传工作,将协会的工作动态作好宣传,帮助协会树立良好形象;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纪律、法律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维权知识。

对外联络部:负责将学生反映的意见进行整理,统一反映给学校的相关部门,要求整改或答复;与各系学生会、团总支及公寓团总支进行联系,共同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工作。

控申接待处:定期接待学生的上访和投诉,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并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和反馈。

网络信访处:负责本协会的网站建设,通过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推进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收集学生通过网络发送的投诉和反映,并收集整理,交相关部门处理,并及时将处理情况在网上公布。

政法咨询顾问委员会:向协会工作人员提供政策法律咨询。

第十九条协会的派出机构有:驻各系学生维权委员、驻各公寓楼学生投诉接待员。

驻各系学生维权委员的职责是负责将该系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向该系团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或党总支书记进行反映或交涉,并将学生反映的问题的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对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驻各公寓楼学生投诉接待员的职责是接待住在本公寓楼学生的投诉和反映,将相关问题整理后提交协会相关部门处理,并负责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反映学生。

第五章行政办事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产生、罢免

第二十条第一任会长、副会长由协会创办人员担任;经后各任会长由上任会长指定产生,副会长由大学生权益维护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选举产生。各下属部门的主要领导由会长、副会长推荐,经协会执行委员会同意后由会长任命。

第二十一条各下属部门工作人员由各部门领导负责在学生中招募有能力的参加。但所招募人员必须先经过组织人事科的考察和考试,合格后由招募部门负责人介绍入会,经协会执行委员会批准后成为正式会员,才可正式成为工作人员。如果被考察人通过了组织部门考察,可以在入会手续办理期间,提前进入部门工作,工作时间可以和试用期相抵扣。

第二十二条大学生权益维护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及协会执行委员会有权罢免副会长及其以下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第二十三条协会干部是协会的工作的骨干。协会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选拔年轻干部,保持队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的优势,努力实现协会干部队伍的革命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第二十四条协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会员的表率,模范地履行各项义务,努力做到:

(一)政治上要坚强。具有相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水平,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学习上要刻苦。带头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工作上要勤奋。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积极主动地在学生中开展工作,努力做出实绩。

(四)作风上要扎实。朝气蓬勃,实事求是,发扬民主,敢想敢干,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沾染官僚习气,热心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五)品德高尚。顾全大局,公道正派,团结同学,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清正廉洁,有自我批评精神,自觉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第六章协会的经费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五条本协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在核准的活动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四)学院有关部门划拨的经费;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六条本协会按照xx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二十七条本协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挪作他用。除对优秀会员的奖励外一般不得在会员中分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二十八条本协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十九条本协会具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变动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条本协会的经费由办公室负责管理,支出必须由会长签字同意,否则办公室不得支付。

第三十一条本协会换届或更换协会负责人之前必须接受xx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二条本协会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三条会员在最近一次缴纳会员费后不足2个月内退会的返还会费的90%,不足半年内退会的返还会费的50%,超出半年的不予返还。会员因违反纪律被除名的,不予返还会费。

第七章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三十四条本协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之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协会行政机构提出终止动议。

第三十五条本协会终止动议须经大学生权益维护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表决通过,并报指导单位审查同意。

第三十六条本协会终止前,须在院团委组织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三十七条本协会经xx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既为终止。

第三十八条本协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xx的监督下,按照xx处理。

第八章主要工作程序

第三十九条所收集的投诉、意见或建议范围不限,可涉及学习、生活、健康、就业等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事宜。

第四十条以接待上访、电子信箱、定期发放权益反映表等信访平台接受和整理有关意见、建议和要求。对同学反映上来的一些切实合理的权益问题,我们将于三天内转载于协会的网站上(有明确答复的明确答复,无明确答复的处理过程)。

第四十一条由本协会的对外联络部将所收集的相关投诉、意见、建议和要求向学院有关部门反映,寻求解决方法。如果在上访反映意见之后两周内没有得到有效答复的,协会将向上级主管部门反应,直至同学们所反应的问题得到合理答复,并将解决情况及时反映在协会的网站上,同时给予反映问题的同学以书面答复。

第四十二条本协会将不定期地就同学们反映的热点问题组织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会,请院校有关人员公开予以解答。

第四十三条对某些一时难以解决或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本协会将以责任到人、长期追踪的方式,有指定会员建立备忘档案跟踪了解,以确保问题得以解决。

第四十四条各职能部门定期向协会会长、副会长汇报工作,接受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协调一致,严格分工,相互配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十五条本协会对所有反映问题同学的情况施行严格保密的制度,协会所有会员都要确保反映问题同学身份不被泄露。

第四十六条协会以及各个部门应该定期召开内部会议,以交流经验、增进了解,安排任务。

第四十七条本协会所有会员都必须遵守协会的章程,积极参与协会的各项活动。

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对本章程的修改必须由20名以上会员联名提出或者由协会执行委员会提出有效,由协会行政机构负责修改,然后提交大学生权益维护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议并表决,三分之二以上会员赞成,才可通过。

第四十九条本协会修改的章程,须在大学生权益维护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上通过后7日内,报xx。

第五十条本章程经x年x月x日x届大学生权益维护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表决通过。

权益维护范文篇9

要从根本上解决之,就必须研究产生问题的复杂原因,采取综合措施。除了完善法律对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保护条款,加大违法者对工会干部侵权成本之外,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维权环境,解决工会主席实质由企业行政掌握用人自主权的问题;另一方面应打破工会对企业行政依附关系,重新构建工会制度,发挥上级工会组织在企业维权中的作用,建立企业工会干部保护机制。

正本清源:谁对工会主席有用人自主权

作为企业工会主席,具有企业职工和企业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双重身份。根本上讲,职工身份不仅是工会主席身份的基础,更是生存基础。为了生存,他得履行作为员工应履行的职责,遵守企业为员工设定的行为规范、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而工会主席身份,又要求他履行相应职责,对企业为员工设定的行为规范及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中的不合法不合理部分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和监督企业改正。

事实上,工会主席在企业的双重身份,意味着与企业形成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和工会关系。这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法律关系。工会主席作为公司员工,他与企业形成的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而作为工会主席,他与企业所形成的关系是社团法人和企业法人间的工会法律关系。作为公司普通员工,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与企业是隶属关系,是被管理和管理关系。而作为企业工会主席,与企业行政是平等关系,企业对工会主席没有行政管理权,只有平等协商、签订及履行集体合同并接受工会监督义务。工会主席角色决定了他应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责,这较易引起矛盾,企业很可能使用对员工的管理权了结与工会主席的矛盾和由此引发的纠纷。因此,必须对企业行政管理权加以制衡,才能保证工会主席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工会法》就是向工会权利即职工集体劳动权利倾斜的法律,起着对企业权力制衡的作用。

《工会法》第九条规定,“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有权撤换或者罢免其所选举的代表或工会委员会组成人员。”

所以,企业若以《劳动法》规定为由解除或终止工会主席劳动合同时,应首先按《工会法》要求看其是否符合罢免工会干部身份的条件,在工会干部身份没有免除之前,企业无权解除和终止其劳动合同。

制度创新:打破企业工会对行政的依附

工会制度创新。如今,职工与企业日益分化为不同利益主体,特别在非公企业,工会自身先天不足,工会和企业的关系一开始就不对等,既不利于工会主席维护职工权益,也不利于其维护自身权益。对职工而言,成立工会实际意义在于由工会代表职工争取权益,而要实现这一点,工会在财务及人事的独立至关重要。可以从行业性工会、区域性工会角度进行结构性变革,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工会组织系统。

从现实情况看,一些非公企业集中地区,已在探索这一模式。一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已在一些发达省份和地区建立。由区域性工会和行业性工会与相应雇主组织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避免或减少基层企业工会主席与企业主的直接矛盾,实现保障职工群体权益目的。同时,通过建立街道、乡镇、经济园区及村、居委会一级的“三方协调机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工作机构,在基层企业工会面临维权难题时,运用以上工作机制给予有效帮助,尽量避免企业工会主席孤军作战。

工会干部管理制度创新。工会干部是同级党委主管,上级工会协管。经济转型后,落实起来很难。非公企业,大部分没有党组织,即使建立党组织,其对人事的领导监督作用也有限,工会干部职务升迁、待遇高低、是否续签合同,也大多是经营者说了算。

因此,以打破工会与行政事实上的依附关系为突破口,逐步推行工会主席职业化社会化,建立上一级工会直接管理基层企业工会干部管理体制,把工会主席任免、考评、薪酬等权力从老板手里转移到工会和职工手中,工会主席才有可能和企业行政站在平等的平台上,理直气壮维权,避免为职工维权时自身权益被侵犯。

当前,条件成熟的区域和行业工会主席可由会员“海选”产生,工会干部由上级基层工会直接管理。尤其中小型非公企业,可进行工会干部职业化和社会化改革。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会工作者,通过上级工会对应聘者政策水平、工会理论、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一系列考核,将合格者纳入工会专职干部人才库,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时,从人才库里挑人,以“工会筹建人”身份派往企业。通过工会筹建人做职工和企业老板的工作,企业正式成立工会,在工会成立大会上经过会员民主选举程序将工会筹建人正式选为该企业工会主席,其工资由上级总工会支付。这样可切断工会主席和企业的依附关系,有利于工会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针对基层工会主席兼职化较普遍、工会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部分基层工会还试行向大中型非公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直接选派工会主席做法。

派驻干部任职期间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在原单位开支、享受原单位的福利待遇。派驻干部在任职期间有三项主要职责:一是依法建立健全所在企业工会,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培养工会干部后备力量,使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切实履行非公企业工会职责,依法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升非公企业独立开展工作能力;三是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发动和组织职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献计献策、建功立业活动,推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建立上级工会维护基层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机制。首先,建立上级工会保护企业工会干部责任制,明确工会干部权益保护的程序和第一责任人,当企业工会主席权益受到侵害时,上级工会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形成有效的“上级工会代表下级工会”、“上级工会维护下级工会”保护机制,同时,在县以上地方工会设立保护工会干部专项经费,为企业工会干部依法维权提供经济保障。经费来源可从本级工会经费中列支,也可通过其他渠道多方筹集。对因履行职责受到打击报复或不公正待遇及有特殊困难的企业工会干部,上级工会应提供保护和帮助,必要时应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依法干预,直到问题解决。上级工会要积极与企业工会及行政协商,在本级经费留成中给予企业工会干部适当补贴。

权益维护范文篇10

要从根本上解决之,就必须研究产生问题的复杂原因,采取综合措施。除了完善法律对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保护条款,加大违法者对工会干部侵权成本之外,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维权环境,解决工会主席实质由企业行政掌握用人自主权的问题;另一方面应打破工会对企业行政依附关系,重新构建工会制度,发挥上级工会组织在企业维权中的作用,建立企业工会干部保护机制。

正本清源:谁对工会主席有用人自主权

作为企业工会主席,具有企业职工和企业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双重身份。根本上讲,职工身份不仅是工会主席身份的基础,更是生存基础。为了生存,他得履行作为员工应履行的职责,遵守企业为员工设定的行为规范、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而工会主席身份,又要求他履行相应职责,对企业为员工设定的行为规范及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中的不合法不合理部分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和监督企业改正。

事实上,工会主席在企业的双重身份,意味着与企业形成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和工会关系。这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法律关系。工会主席作为公司员工,他与企业形成的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而作为工会主席,他与企业所形成的关系是社团法人和企业法人间的工会法律关系。作为公司普通员工,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与企业是隶属关系,是被管理和管理关系。而作为企业工会主席,与企业行政是平等关系,企业对工会主席没有行政管理权,只有平等协商、签订及履行集体合同并接受工会监督义务。工会主席角色决定了他应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责,这较易引起矛盾,企业很可能使用对员工的管理权了结与工会主席的矛盾和由此引发的纠纷。因此,必须对企业行政管理权加以制衡,才能保证工会主席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工会法》就是向工会权利即职工集体劳动权利倾斜的法律,起着对企业权力制衡的作用。

《工会法》第九条规定,“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有权撤换或者罢免其所选举的代表或工会委员会组成人员。”

所以,企业若以《劳动法》规定为由解除或终止工会主席劳动合同时,应首先按《工会法》要求看其是否符合罢免工会干部身份的条件,在工会干部身份没有免除之前,企业无权解除和终止其劳动合同。

制度创新:打破企业工会对行政的依附

工会制度创新。如今,职工与企业日益分化为不同利益主体,特别在非公企业,工会自身先天不足,工会和企业的关系一开始就不对等,既不利于工会主席维护职工权益,也不利于其维护自身权益。对职工而言,成立工会实际意义在于由工会代表职工争取权益,而要实现这一点,工会在财务及人事的独立至关重要。可以从行业性工会、区域性工会角度进行结构性变革,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工会组织系统。

从现实情况看,一些非公企业集中地区,已在探索这一模式。一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已在一些发达省份和地区建立。由区域性工会和行业性工会与相应雇主组织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避免或减少基层企业工会主席与企业主的直接矛盾,实现保障职工群体权益目的。同时,通过建立街道、乡镇、经济园区及村、居委会一级的“三方协调机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工作机构,在基层企业工会面临维权难题时,运用以上工作机制给予有效帮助,尽量避免企业工会主席孤军作战。

工会干部管理制度创新。工会干部是同级党委主管,上级工会协管。经济转型后,落实起来很难。非公企业,大部分没有党组织,即使建立党组织,其对人事的领导监督作用也有限,工会干部职务升迁、待遇高低、是否续签合同,也大多是经营者说了算。

因此,以打破工会与行政事实上的依附关系为突破口,逐步推行工会主席职业化社会化,建立上一级工会直接管理基层企业工会干部管理体制,把工会主席任免、考评、薪酬等权力从老板手里转移到工会和职工手中,工会主席才有可能和企业行政站在平等的平台上,理直气壮维权,避免为职工维权时自身权益被侵犯。

当前,条件成熟的区域和行业工会主席可由会员“海选”产生,工会干部由上级基层工会直接管理。尤其中小型非公企业,可进行工会干部职业化和社会化改革。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会工作者,通过上级工会对应聘者政策水平、工会理论、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一系列考核,将合格者纳入工会专职干部人才库,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时,从人才库里挑人,以“工会筹建人”身份派往企业。通过工会筹建人做职工和企业老板的工作,企业正式成立工会,在工会成立大会上经过会员民主选举程序将工会筹建人正式选为该企业工会主席,其工资由上级总工会支付。这样可切断工会主席和企业的依附关系,有利于工会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针对基层工会主席兼职化较普遍、工会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部分基层工会还试行向大中型非公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直接选派工会主席做法。

派驻干部任职期间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在原单位开支、享受原单位的福利待遇。派驻干部在任职期间有三项主要职责:一是依法建立健全所在企业工会,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培养工会干部后备力量,使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切实履行非公企业工会职责,依法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升非公企业独立开展工作能力;三是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发动和组织职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献计献策、建功立业活动,推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建立上级工会维护基层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机制。首先,建立上级工会保护企业工会干部责任制,明确工会干部权益保护的程序和第一责任人,当企业工会主席权益受到侵害时,上级工会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形成有效的“上级工会代表下级工会”、“上级工会维护下级工会”保护机制,同时,在县以上地方工会设立保护工会干部专项经费,为企业工会干部依法维权提供经济保障。经费来源可从本级工会经费中列支,也可通过其他渠道多方筹集。对因履行职责受到打击报复或不公正待遇及有特殊困难的企业工会干部,上级工会应提供保护和帮助,必要时应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依法干预,直到问题解决。上级工会要积极与企业工会及行政协商,在本级经费留成中给予企业工会干部适当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