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经费十篇

时间:2023-03-15 23:04:28

学校经费

学校经费篇1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27所民办中小学的2.6万名学生,终于等来了教育局前来核对人数的工作人员。这意味着与公立学校相比,他们迟到多年的权利——生均公用经费,或将得到落实。为了争取到这笔钱,浚县民办学校的董事长不止一次找过县教育局、市局和省人大。“同样都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啥民办学校的学生和公办学校的学生不一样?”一个校董一肚子委屈。(中国青年报)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中小学生近1.93亿人,义务教育被视为涉及利益人群最广的社会公共事业之一。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有免费性与强制性的特点。“免费性”强调由政府财政支付学生的义务教育经费,“强制性”强调学生的监护人必须让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享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学生应该享受的、不可让渡的权利。

从发展导向来看,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责任。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获得义务教育经费资助具有法律依据。事实上,中央拨款已含有民办学校的学生。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生均公用经费是以人头为基数,中央和地方财政按一定的比例拨款,无论民办和公办都应得到国家的支持。即使是民办学校,也分担了国家义务教育的任务,只是采用不同的机制。”

不难看出,国家给学生拨付的是公用经费而不是公办学校经费。因此,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学生无论在哪里接受义务教育,都应该享受国家同等的资助政策。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只把义务教育责任转嫁给了民办学校,而民办学校在承担这一任务时,却得不到与公办学校一样的生均经费资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四十三条明确提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既然国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免费也包括了民办学校的学生,那么,教育部门何必还要厚此薄彼呢?

学校经费篇2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 教学经费 评价指标

自2003年起,教育部每五年派专家到高校开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调节和改进教学目标中的不合理因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将教学经费作为教学条件与利用的二级指标进行考察,它将高校对于本科教学的投入情况予以量化,用“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与“生均教学经费”两个指标作为衡量高校是否达标的标准。教学经费在评估中的重要性,可以用周济部长的一句话来概括:“教学经费投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教学经费不达标,学校的教学评估就不能通过。”因此,教学经费成为教育部专家组在进行评估时的重点考察对象。但是,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会计专业的发展变化,当前对教学经费的理解与统计工作存在的一些矛盾,成为困扰高校评估的普遍问题。本文围绕这些矛盾对教学经费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教学经费的定义

现行的教学经费是依据原国家教委1988年制定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确定和分类的,包括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

本专科生业务费:本专科生进行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加工、运杂费,生产实习费,毕业论文答辩费,资料讲义印刷费及学生讲义差价支出等。

教学差旅费:教师进行教学调查、资料搜集、教材编审调查等业务活动的市内交通费,误餐费、外地差旅费。

体育维持费:各种低值体育器械(包括各种球类、冰鞋、跑鞋、铁饼、标枪、铅球等器材)和运动服装的购置费、修理费,体育运动会费用,支付场地租金和参加校际以上运动会的教职工运动员的伙食补助费以及公共体育教研室的业务性报刊、杂志、资料等零星费用。

教学仪器设备修理费:教学仪器设备的经常维护修理费。

二、教学经费的研究意义及发展趋势

(一)教学经费的研究意义

1.教学经费投入的多少可以反映高校领导层对本科教学重视的程度。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是该学校在社会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学经费可以为本科教学提供所需的人、财、物支持。因而,一所学校教学经费越充足,投入越多,他们就会有更大的实力去开展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反映了学校领导层对本科教学的重视程度。

2.教学经费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确保本科教学条件不下滑的必要条件。随着“教育为本”政策的推行以及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必须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用以保持与学生数增长相对应的教学条件,而教学经费可以从绝对和相对两方面来衡量教学条件是否充足的一项重要指标。

3.教学经费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点考察项目之一。根据教高司函[2005]7号文件要求,经费预算的标准为a级≧30%,c级≧25%,如果达不到相应标准,必将对评估成绩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进行教学经费的统计并加大相关的投入,也是各所普通高校迎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4.教学经费可以为测算普通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提供依据。自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高等学校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之后,普通高校培养成本的研究引起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教学经费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用于教学方面的支出,而教学所针对的对象是学生本身,因此教学经费的统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普通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测算提供参考。

(二)教学经费的发展趋势

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调节和改进教学目标中的不合理因素,自2003年起,国家教育部每五年派专家到高校开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将教学经费作为教学条件与利用的二级指标进行考察,因此,教学经费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将高校对本科教学的投入情况予以量化的评价指标。

当前人们对教学经费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从理论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譬如对教学经费包含内容的探讨,都是首先提出目前教学经费包含内容存在的问题,其次阐明作者自己的见解,并未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对教学经费包含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这就导致在教学经费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理论意识强、实践效果弱的现象。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将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作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学经费问题的研究必将随着教育的改革、高校的

发展而不断深入。

三、教学经费指标评价存在的矛盾及解决措施

(一)教育改革深入与教学经费内容陈旧的矛盾

教学经费主要指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明确提出教学经费是在1988年由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制度将

教学经费设置为“经费支出——业务费”科目下的四个子目,但是随着会计的发展变化,1998年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重新对会计科目进行了调整,成为当前高校普遍遵循的一项会计制度。在近十年间,会计科目又进行了不断的变化、调整,加入了许多新的会计科目,淘汰了陈旧的会计科目,但是现今各高校对于教学经费的理解仍然沿用1988年会计制度规定中的定义,这就导致许多新的可以归属于教学经费的会计科目因为定义的限制无法归集到教学经费中来,而陈旧会计科目的淘汰使得教学经费所容纳的范围越来越窄,特别是根据教高司函[2005]7号文件要求,经费预算的标准为a级≧30%,c级≧25%,这样就容易导致高校为了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随意扩大教学经费范围,引起专家组在评定过程中的质疑。

针对这一矛盾,建议在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教学经费所包含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随时对其进行更新。特别是在高校评估前夕,要依据当前形势对教学经费内容进行界定,这样既统一了教学经费口径,便于专家组考核,又为高校教学经费数据的获取提供了依据,防止由于口径不一致带来的高校之间教学经费统计所包含内容的差异。

(二)会计科目设置与教学经费统计之间的矛盾

1998年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行了改革,统一了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实行了大收大支,会计科目设置中不再设有“教学经费”子科目,而是将相关内容完全融入到“事业支出”科目下“公用支出”中的22个科目核算。大量的日常会计业务既不再区分是教学还是行政,也不再将教学经费分门别类地进行归总,这就为高校在评估中统计教学经费数据带来困难,虽然目前高校绝大部分都采用了电算化核算,但是要想在众多繁杂的会计业务中将教学经费准确地分离、归集,其工作量也过于庞大。高校只能通过早期着手、专人负责等办法对其进行专项统计,即使这样,最后统计出来的数据也可能由于工作量大等原因产生纰漏,从而使统计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影响学校的评估结果。

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各所评估高校,建议充分利用计算机高工作效率的优势,将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与教学经费统计工作良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管理者能够随时获得教学经费数据,对学校教学经费的投入情况进行监督。刘素琴曾推荐应用“yctx区分码”[1]对教学经费进行统计,这种方法需要会计人员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在处理日常业务时能够准确地将属于教学经费的业务分别归入各个分项,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使会计人员在繁多的日常业务中由于得不到监督产生归类错误,如果能用凭单形式先将行政经费与教学经费两大块分开,再通过报销人员填制不同种类的凭单形式对教学经费进行细分,最后由会计人员审核,这样所产生的归集结果的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从而计算出反映实际投入水平的教学经费数据,使教学经费指标在评估中真正达到“指挥棒”的导向和规约作用。

(三)各高校教学情况差异与评价指标单一之间的矛盾

教高司函[2005]7号文件将经费预算的标准设为a级≧30%,c级≧25%,但是教学经费的绝对值与学费标准相关,学费标准又与学校所处的地区、学校的隶属关系以及学校的规模等原因有关,因此,虽然比例相同,但数值却不同,故这并不是具有全国可比性的标准。而且如果高校不考虑本校实际,一味地追求较高的评价指标,将学费收入中的绝大部分投入到教学中去,不但不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反而会造成资金的一种浪费。

当前评价指标的标准可以从某一侧面反映高校教学经费的投入情况,但并不能如实地、全面地反映一所高校的学费使用情况,基于此,建议增加评价指标对经费投入情况进行系统地衡量。比如可以增加学费收入占高校收入比率指标,用以衡量学费收入差异所引起的经费指标差异;增加经费使用效益指标,用以衡量教学经费的具体使用效率。这样才能将经费投入与产出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刘素琴.浅谈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教学经费的统计[j].教育财会研究,2007,(2).

学校经费篇3

高校教学课程经费分配原则管理策略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领导对学校教学的重视程度,高等学校是孕育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本保障。一个学校的人、财、物力的投入程度高,体现的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综合实力,相应的,教学课程经费的合理分配和管理成为教学管理的关键工作之一。

一、高校教学课程经费分配原则

教学经费主要分为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四大类。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经费有固定的支出体系,教育部属和中央各部属以及地方各部属下的高等院校因其所属不同,其教育经费的来源也各不相同,分别由中央财政、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财政部门进行专项拨款和管理。同时,由教学水平评估部门对于教学经费投入力度进行整体评估和外部监督,督促教学经费的合理分配。

二、高校教学课程经费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经费地区差异明显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经费从地区上划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华东地区的高教育经费投入和西北地区的超低教育经费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他分别为华北、华南、西南和东北地区依次递减,整体上,教育经费的地区因素导致的差异性明显存在的。华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程度发达,西北西南地区教育水平落后,这样的不平衡会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会形成一个地区发展比例失调的恶性循环。

2.教学经费的财政投入不足

近些年来,国家已加大多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整体教学投入水平较往年相比,有较大提升。但是,距离教育投入占GDP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距离世界的教育事业水平还存在很大的一段距离。并且,随着近些年学校的扩招,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教学物质条件趋紧,整体呈现教学条件设施紧张,甚至短缺,占用了传统教学经费,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教学经费的分配使用。财政部门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还是跟不上实际需求。

3.教学经费分配管理仍有不足之处

高等院校对教学经费管理虽已有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很多学校的教学经费是按照各学院人数按均分配,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的成本差异,按照同等水平发放教学经费导致很多学科的研究性课程无法正常进行,很多具有专业性需要进行试验的学科长期存在经费不足,课程安排只能停留于基础理论,没有办法深入的现象;还有的高校的教学设备经费也是按照专业发放,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发放,也没有科学的发放标准。一些学校为了应付教学评估考核,盲目购买教学设备的现象,导致浪费。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学经费分配和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教学经费没有按照使用需求进行具体划分和合理规划使用,导致教学经费分配不均的同时还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

三、高校教学课程经费的分配管理策略

1.缩小地区教学经费差异

高校教学水平的发展直接体现一方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地区经济繁荣的根本保证。高校教学经费的地区差异性势必会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国家要想实现整体经济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缩小地区教学经费投入的差异性是实在必行的举措。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当加大西北地区的教学经费投入力度,提高西北地区的整体教学设施和教学水平,缩小地区教学水平差异,逐渐趋向于平衡发展。

2.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

虽然教育部财政部都非常重视教育兴国,重视教育的力量,已经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但是实际情况是,仍然达不到世界教育水平,占GDP 的比例仍然偏低。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只有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力度的同时发展多渠道方式筹措资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学杂费等收入外,还可以运用自身专业的教学资质和经验通过兴办二级院校,联合办学等方式筹措资金;也可以争取更多的社会捐赠以及企业捐赠;同时还可以增强自身实力,做好校办企业创增收入。

3.提高教学经费的分配和管理能力

对于教学经费的分配和管理是高校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这些教学经费都是为了用来建设学校,提高学校综合教学水平的,不应当出现利用不合理和浪费的现象。首先,对于教学经费的分配,应当编制科学的教育经费预算,预算要以学校课程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以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基本指标,对于各项费用按照具体院系具体课程进行专项专款具体划分和量化规定,这样根据院系课程要求进行分配既能避免教学课程分配不均,也能够避免教学经费的使用浪费。其次,高校教学经费应当进行规范化管理,要在教学经费预算的同时,对于教学经费的实际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以预算编制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预算编制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经费的使用范围和具体细节上的操作。要从行为上规范经费的使用,保证教学经费的使用方向是用于教学设备增加和教学课程补足上,既是对教学经费使用的管理,也是对教学经费使用的监督,杜绝个人行为的贪污和浪费,实现学校整条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教学经费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保证高等教学条件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教育部高等教学水平评估的重点考查项目之一。在未来的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需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程度,缩小地区教育经费差异,运用更多的方式筹措教学经费,对于教育经费要进行更加规范合理的分配和管理,实现高等院校综合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明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2,(7)

[2]蓝艺.浅谈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

学校经费篇4

【关键词】 四项经费;科学发展观;弄虚作假

全面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是政府依法行政和转变职能,加强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需要,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新阶段时的必然产物,是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有力举措,在促进高校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创新教学思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四项经费”指标源于废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又给被评高校带来压力,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极大浪费,导致被评高校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

“四项经费”指标是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的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该指标将“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和“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作为主要的观测点,把“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作为主要内容,试图通过对“教学经费”的投入比例来评估高校的教学条件与利用情况,从而达到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目的。评估的初衷无可厚非,可由于评估指标的落后性和不确定性引发了许多问题。

一、用废弃制度中的四项经费指标作为现行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中的评价指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四项经费是依据原国家教委1988年制定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确定和分类的,且该制度于1998年废止,取而代之的是1998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且该新制度中并没有四项经费的提法,亦找不到相应的会计科目。而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是2002年教育部将始于1994年的合格评估,始于1996年的优秀评估,始于1999年的随机性水平评估方案合三为一形成的,并在该方案中明确了四项经费,严格要求被评高校按方案中的四项经费范围统计教学经费。规定A级标准: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要大于等于25%;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要保持持续增长,即便是C级标准也要求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在20%-23%之间;生均四项教学经费分别增长的情况要保持持平。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从时间上看,是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在先,大规模的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在后,那么我们的评估方案为什么不以新的会计制度制定教学经费考评标准,而依然沿用20年前制定的已经废止执行的会计制度,来制定评估标准并衡量和评价今天已经发展变化了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呢?这严重违背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二、用废弃制度中的四项经费指标作为现行高校评估方案中的评价指标,导致统计困难和弄虚作假

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中的四项经费与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相背离,导致各被评高校在准备近三年的教学经费投入情况时不得不挖空心思地弄虚作假。究其原因,一是直接从账务中无法取到评估所要求的数据,且对于四项经费的理解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二是多数高校的教学投入达不到评估方案要求的标准,因此各高校的财务人员就必须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将本校账务拿来,根据学校拟达标等级与评估标准进行逐一对照,确定标准数据,然后再逐一倒挤出每项指标应达到的具体数值,并据此对近三年的全部账务进行重做,将与教学有关的各项支出硬往四项经费中添凑,实在凑不齐就压缩学费收入和学生人数,再不行就将暂付款也往上加,千方百计地“东挪西借”,导致被评高校的账务造假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而且为了这“明正言顺”的造假,财务人员不得不多方面到处取经学习,几乎到了身心疲惫的境地。当财务人员向专家请教时,专家的答复让人目瞪口呆:建议将已发生的经费,按照“四项经费”的内涵进行组装,组装时可写明每笔经费的目的,但原始的内容,包括单据和“摘要”不能修改。正是这一组装给被评高校的财务人员造假指明了方向,于是乎大家必须从评估前一年就放弃节假日休息,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既不能耽误正常业务,又不能在评估中出现差错,只好昧着良心,违背会计人员“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冠冕堂皇地把假账做了一遍又一遍。如此反复,谁又能保证经过2~3年假账准备工作的会计人员,能在日常的会计业务中始终保持职业操守?难怪有人感叹“高校应该是中国社会的良心所在,但是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这些人却不得不进行一场有组织、有纪律的造假运动,感觉太伤人了,伤的是学校内在的精神,这个损失可能暂时看不到,但需多久才能恢复过来呢?”

三、四项教学经费指标与教学质量的好坏没有正相关关系

四项教学经费的投入比例与提高教学质量并非正相关,但为达标准被评高校不得不搞形式主义。考察一个学校教学经费的目的是为了督促高校增加教学投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诚然,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作为物质支撑,但这两方面并不是正比例关系。首先,我们看看四项经费的内容(见表1)。

很难说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修理费高了,教学质量就会提高,比如教学差旅费多少与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远近距离以及该校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如果该高校在北京,又是部属院校,或者说在省会城市的省属院校,其花在教学方面的差旅费肯定较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差旅费相对少些,当然如果处在中心城市的部属或省属院校出国考察或对外交流活动频繁的话也不一定;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与该校的历史长短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近新建的本科院校,设备大部分是新采购的,其维修费自然少些,相反老牌的高校可能花在这方面的费用要大些,加之,大多数电子品更新换代太快,可能新购比维修还划算,那么,在这种评估标准要求下作为被评高校,究竟该如何取舍呢?尤其是最与教学有关的本专科业务费,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作为学生讲义差价支出,类似的支出大了又与提高教学质量有何关系?凡此种种,似乎在给被评高校暗示,要会花钱,多花钱,似乎只有花钱了,你的学校才办得更有特色,更有知名度,更优秀。因此,各高校都把有限的经费尽量地往教学上投入,管它该不该,管它值不值,投入比例达到要求了,评估结果也就离合格不远了,而真正的质量是不是上去了,肯定不是教学基本设施和教学条件所能代替的。难怪有人重申: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质量上,而毕业生的质量则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毕业生的接收和认同度上,并不完全由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和生均四项经费的增长情况而决定。

总之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系高度统一,所有的高校共用一套指标体系,这不切合实际也显失公平,而且由于评估指标缺乏多样性,评估标准缺乏灵活性,助长并加速了很多系统性造假行为的发生;其次由于评估方案中的教学经费指标与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试行)》严重脱节,导致了弄虚作假和铺张浪费。因此,要解决此类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一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学校特征,分别制订出不同的评估标准去评估高校在四项经费方面的投入比例,同时将四项经费的核算范围尽可能的与高校现行的会计制度相一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过分着眼于“标准”而淡化或不注重“卓越与特色”,同时也可以减少由于原本不是同一层次上的高校,为了评估达标而千方百计地弄虚作假。

二是尽量简化评估资料,以避免被评学校为准备评估资料调整3~5年的财务数据,并动员一切力量修改或补做学生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进而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学校有限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

三是现行的评估方案主要在于规范高等院校教学的外在条件,而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却相对薄弱,这也反映了评估工作注重教学条件保障,忽视教学活动的不足。因此,评估方案的改进,需要更多地关注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因素,更加注重教师素养,学生素质和学校学风方面的指标;需要进一步贯彻“学生是最大受益者”的原则,紧紧抓住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围绕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来进行评估设计。学生是教学质量的最终载体,他们的发展是教学质量及对其评估的核心所在,更何况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

【参考文献】

学校经费篇5

1.1教育经费对地方高校学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仍然是地方高校开展教学活动所需资金的最主要来源,没有充足的教育经费和各方面教育投入的支持,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活动就得不到充分的开展,有了充足的资金,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才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其学风建设也才能得到一定的促进。

1.2教育经费对地方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教育经费的多少决定着地方高校进行建设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以及活动方式和手段,还决定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根本上说,学风建设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地方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最终受教育经费的制约。教育经费的短缺已成为目前地方高校进行学风建设和发展的“瓶颈”。虽然加强学风建设不能给地方高校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教育的投资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教育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方高校开展学风建设的力度,这必然要求地方高校开展学风建设的力度与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相适应,在规模上相协调,从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建设优良的学风,促进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教育经费短缺对地方高校学风建设制约的表现

我国地方高校一直都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虽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一定经济基础的限制下,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学风建设的重视不足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学生的数量、规模急剧增大。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在主观上对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大多数地方高校把主要精力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学校规模的扩大、教学设备的增加等方面,大量的教育经费被用于基础设施等建设,而对其学校的学风建设却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由此可以看出,许多地方高校对学风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尚没有把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虽然,近几年,许多地方高校已明显认识到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学风建设方面却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必要的实践。地方高校较少集中精力科学地调查研究学风建设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如何、状态如何、效果如何以及学校在学风建设中有哪些局限等问题缺乏准确把握。许多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往往停留在口号上,很多时候“抓学风、促校风”都流于形式,学风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既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也给稳定学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2学校的规章制度得不到严格履行

学风建设的好坏离不开有效的管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对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起了阻碍作用。当前,虽然国家教育经费达到了GDP的3.8%,但是由于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的不同,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仍然存在短缺的现象。受这一条件的制约,地方高校在学生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不完善等问题,学校的规章制度得不到严格的履行。而学校的规章制度则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治校思想,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约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而在现行“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下,地方高校为了保持更多的生源,得到更多的财政拨款,对学生的违纪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许多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考试舞弊、扰乱学校秩序、破坏公物或公共设施、打架斗殴等违纪现象层出不从,而这些违纪现象却得不到严格的处理,这既助长了部分品德不良学生的违纪行为,也给其他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与不学一个样,校规校纪是形式的错误观念,导致学风的恶化。

2.3大学生学业质量的下降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地方高校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不同于部属院校等重点高校,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地方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而这些教育财政性投入又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再加上地方高校由于名气小,社会影响力小,所以吸引的社会捐赠也比较少。因此,地方高校从各方面获得的教育经费都十分紧缺,这就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并由此引发出了种种问题,其中关于大学生学业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究其原因,教育经费对其有着显著的影响。我国地方高校的学生培养主要以属地培养为主,大多数学生是在本区域范围内就学。然而,如果这种学业质量的下降仅是由生源质量的不同造成的,那么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生均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不同,又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教育质量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经费不足必然会导致学生培养经费的短缺,造成学校的教学质量滑坡,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业水平不断下降,从而影响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

2.4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部分地方高校在学生主体作用的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学生在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学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按理说,学生应该是第一位的,地方高校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而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受教育经费这一条件的限制,在实际的学风建设工作中没有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相反,许多地方高校把学风建设的工作重心过分倾向于简单的教育和管理,只希望通过举行几次简单的学风会议来进行学风建设,不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即使是重视开展学生活动,学校也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风建设主体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自觉性,而这往往使得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由主动变为了被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也无法取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在大多数教学型的地方高校中,以往的学风建设大多注重教师的教风,有限的教育经费也往往被用于教师教风的改善上,直接花在学生身上的经费少之又少,导致当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在整体上呈现出了学风建设混乱和停滞不前的局面,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得不到良好的进展。

3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对学风建设制约问题的对策

3.1设立学风建设专项资金

首先,在把握地方高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学风建设的实际需求,遵循学风建设规律,设立学风建设专项资金,从经费等方面对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活动予以更大力度的支持。其次,鼓励政府、学校和相关部门等加强经费支持。一方面,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地方政府,应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有了充足的资金,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就有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在当前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应充分挖掘其教育潜力,大力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利用其现有的教学设备、仪器、图书资源等,力争使教育经费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同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地方高校应发挥其优势与长处,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将科研成果的转化作为教育经费的一个来源,通过校办产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以此来增加教育经费,促进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

3.2加强学风建设与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

在设立学风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要加强学风建设与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首先,对学风建设的各项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学风建设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应当根据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及学风建设的实际需求,按照学风建设活动的整体目标及要求,优化整合各类学风建设活动,对规模不当、内容重复、活动实施效果不好的,要通过撤、并、转等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从而保证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其次,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统筹协调与决策机制。地方高校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与高校行政主管部门、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作用,按照学风建设活动的规划和部署,加强学风建设活动的关键环节、重点任务与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形成学风建设活动的重点工作安排与部门分工,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3.3改进学风建设的资金管理

首先,要加强学风建设资金的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的加强要从强化思想认识着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认识,才能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因此,树立大局意识、效益意识、节约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等是学风建设过程中所必需的。其次,要把握好学风建设和资金管理的关键环节。学风建设主管部门要明确和落实管理和服务责任,严把学风建设资金的支出关,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支出标准,按照规定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避免随意支出和重复支出。最后,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落实经费使用。在学风建设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改进学风建设资金的拨付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做到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学风建设活动按时开展。

3.4加强学风建设资金监督

学校经费篇6

一、改进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浙江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管理主要遵循1997年印发的《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暂行规定》、2005年印发的《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和2009年印发的《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经过10多年发展,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内涵已有了开拓性延伸。为实现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浙江省财政厅、教育厅于2012年11月联合下发了《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申报、使用范围及管理作了明确规定。这就必然要求各高校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会计核算加以改进。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会计核算需遵循《会计法》、《预算法》《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法律制度。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和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经济活动也更加复杂,会计法律、会计制度也在不断修订。近年来财政部门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工作,重点是如何管好、用好科研经费,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目前科研经费核算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制约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作为科研经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是目前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修改前后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主要变化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对《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暂行规定》和《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必要的修改、补充和整合。

1. 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新修订的《管理办法》内容涵盖了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一级学科”、“重中之重学科”和省重点学科,明确指出“重中之重一级学科” “重中之重学科” 力争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10%;建立一批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争取有部分成为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确定省重点学科的建设要求;使我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上升到一个完全新的高度。

2. 首次提出建设原则,强调多学科融合交叉、产学研结合、绩效评价,要求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优势特色,提升高校向高水平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平台,院校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效益以及院校的声誉、优势及其特色也、都是通过学科建设体现出来的,由此可见,搞好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的又一主题。

3. 将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到“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经费使用范围新增人才培养经费和学科建设运行经费;大幅降低经费中用于实验室建设和改造、仪器设备购置与维护等投入比例,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等队伍建设、开放基金以及学术交流方面的投入。总体来说,我省重点学科建设已从重点建设硬件设施过渡到软硬件建设并举阶段,这对培养优秀人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关键转折。

4. 删除了原《暂行规定》中“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不能用于国外、境外进修、攻读学位和参加国外、境外学术会议等”、“学校不得从中提取公用水电费和图书资料费等”规定。

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原则,应将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和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然而由于存在众多影响因素,在学科建设过程所发生的水电费、办公用房、设备使用、信息资源使用等支出很难取得准确的数据。如我校2011年度批准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遵循《暂行规定》不予计提项目管理费,只得将发生的各项费用列入到教育事业支出、行政事业支出或后勤保障支出,无法满足高校成本费用核算需要,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求按用途归集教育、科研等费用,逐步细化成本核算的要求相悖,对我校财务信息质量也造成影响。新修订的《管理办法》明确可从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中按一定比例计提项目管理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难以全面核算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成本的难题。

5. 删除“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资金的分配原则及激励机制。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撑。长久以来地方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支持和自身学费住宿费收入解决,已深受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困扰,如无法得到国家扶持,靠自身力量根本无力承担学科建设重任。因此,删除建设资金的分配原则及激励机制不失为明智之举。

6. 提出改革和完善重点学科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强化质量评价,以国家最新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按照国家重点学科标准要求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其次,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国民经济建设大环境,高校应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形成产业化,才能最终实现学科建设的目的,提高重点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会计核算

针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管理的新特点和需求,财务处要与科研处、审计处等部门共同合作,从项目的申报、立项、建设、结题全过程参与,实现事前、事中、事后都能有效地实施管理。为了真实准确地核算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取得、使用和结存,以某地方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为例进行会计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1.2012年取得省拨重点学科建设经费50万元,其中25万元为2011年度经费。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0

贷:科研经费拨款――XXX重点学科建设50

2012年度终了,依据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的账务处理(2012年未使用经费),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5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0

2. 2013年初,依据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作恢复额度的账务处理: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50

取得2013年度省拨重点学科建设经费25万元: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5

贷:科研经费拨款――XXX重点学科建设25

按5%提取项目管理费1.25万元:

借:科研事业支出――XXX重点学科建设1.25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1.25

购置仪器设备55万元:

借:科研事业支出――XXX重点学科建设55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5

借:固定资产 55

贷:固定基金55

发生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支出18万元:

借:科研事业支出――XXX重点学科建设18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8

支付水电费、场地使用费等1万元: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1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

2013年度终了,依据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的账务处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1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

年终结转:

借:科研经费拨款――XXX重点学科建设74.25

贷:科研事业支出――XXX重点学科建设74.25

如果项目完成,同时结转,

借:科研经费拨款――XXX重点学科建设0.75

贷:事业结余0.75

3.如果项目未完成,2014年初,依据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作恢复额度的账务处理: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1

取得2014年度省拨重点学科建设经费25万元: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5

贷:科研事业收入――XXX重点学科建设25

按5%提取项目管理费1.25万元:

借:科研事业支出――项目支出――XXX重点学科建设1.25

贷:事业基金――项目管理费或间接费1.25

发生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支出20万元:

借:科研事业支出――项目支出――XXX重点学科建设2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0

支付水电费、场地使用费、信息资源费等1.5万元:

借:事业基金――项目管理费或间接费1.5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5

2014年度终了,年终结转: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21.25

贷:科研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21.25

借:科研事业收入――XXX重点学科建设25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25

调整2013年度科研经费拨款余额0.75万元:

借:上级补助收入――XXX重点学科建设0.75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0.75

项目完成,将剩余资金缴回原专项资金拨入单位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4.5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5

将剩余资金留归本单位使用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4.5

学校经费篇7

[关键词]网红经济;大学生群体;消费模式;科学消费

1前言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网红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同时,网红也随着自身的某些特有气质或特点与网民的审美、娱乐、刺激以及臆想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共振效应,有意或无意间被网民追捧、关注,自身效应被放大,产生流量。而网红经济,正是找准了这个契合点,通过某种方式开展运作,将商品销售与网红直播结合,有效地把网红流量转化为产品销量,从而产生经济效应的活动。青少年,尤其是高校学生作为一个追求时尚、追求潮流和新鲜感的群体,是极度依赖网络、关注互联的一个年轻群体,很容易被网红经济影响,左右消费行为,从而影响自身正确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毕业后人生规划和长远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为理性地分析网红经济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利弊,同时为后续更深层次的网红经济研究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提供有力的学术理论支撑,笔者采取随机调查问卷的方式,选中304个调查对象,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系统分析,结合网红经济的运行模式,对高校学生群体的消费特点进行总结阐述,科学地论述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的多种影响。

2网红经济的特征与调查对象情况说明

2.1网红经济的特征

对于网红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其有一个相同之处,可理解为网红是一个借助某类网络平台,通过自身在某种领域中的特质与网民或粉丝间的“动平衡”,达到互动反馈博得关注的个人或团体。网红经济是借助网红知名度或影响力,通过网红或背后团队的运作,采取一种变现渠道,最终达到经济转化、实现效益的一种营销模式或商业经济模式。(1)特质定位,精准营销。在网红经济时代,某个网红的粉丝或追捧网民是其顾客,这类粉丝或网民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欣赏网红身上的某些特质,针对这个特质,开展定向分析,准确把握粉丝或网民的需求,精准定位营销,开展销售推广。网红在这种模式下,其实扮演着产品代言或销售经理的角色,通过网红的精准营销、定位投递,打破了传统营销模式,拓宽了营销渠道。(2)粉丝黏性,思维引导。网红经济面对的客户主要是以网红为辐射中心的粉丝或网民,他们对网红乃至网红的一言一行、一衣一裤都喜爱,在网红推介产品的时候很容易接受;同时,网红的穿衣和言行对粉丝或网民而言,具有很强的引导性,正如爱屋及乌,所说所做在粉丝或网民面前都有一定指导价值。(3)场地轻便,成本低廉。开展网红经济,主要依赖互联网自媒体或直播平台,而大多数自媒体平台或直播平台都是免费的,除去网红、运行运作费用,无广告投放、市场维护等费用;同时,场地具有轻便性,不特别受制于场地限制,网红根据自身情况可自行选取场地开展直播。(4)定向定投,库存程度低。网红开展精准营销活动过程中,不需要提前备好待销售的货物,只需要展示产品样品,因此商品的库存程度低,成交一单,直接邮寄一单;同时,网红通过将自身某种特质放大,把商品融入其中,在博取粉丝或网民们的关注时,激发粉丝或网民的购买欲望,从而形成定向订单,参考进行产品再生产。

2.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说明

在开展网红经济对高校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调查活动时,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调查内容从高校学生是否关注网红、关注的类型、月度生活费多少以及消费情况和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等方面入手,共设计17道题,具体调查网红经济时代下的高校学生消费情况。同时,采取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重点研究网红经济影响对应消费项的程度及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1)性别构成。此学术研究样本以昆明多个重点高校为主、外加收集其他省市高校大学生的数据,总共发放30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4份。通过汇总数据并分析,得出男生133名、女生177名,在总调查人数中分别占比43.75%和56.25%。(2)高校学生所关注的网红类型。高校学生在关注网红类型方面,在304个调查对象中显示,关注颜值型、逗趣视频型,所占比例高达73.68%;同时,即使当前不关注网红的高校学生,也更偏向于在未来某个时间关注原创视频类型和学习干货类型。(3)年级分布。调查样本显示,参与本课题调研的年级构成具体是:大一学生占24.02%,大二学生占24.34%,大三学生占27.96%,大四学生占23.68%。

3高校学生消费数据统计分析

3.1月度可支配费用

本次调研主要从四个层面开展,月度可支配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仅29人,占比9.54%;1000~2500元以上的共计236人,占比77.36%;2000元以上的大学生39人,占12.83%。

3.2关注自媒体情况

对高校学生使用自媒体的分布情况开展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的首选自媒体是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选择使用的达223人,占调查总数的73.36%;其次选择的是微博,人数达180人,占59.21%;排第三位的是B站,选择人数110,占36.18%,而后依次是朋友影响或推荐、QQ、淘宝、微信等平台;剩余7.56%的都是在不关注网红以及通过其他渠道的。

3.3在网红领域的消费情况

在关注网红的高校学生中,有21.38%表示他们总是在网红电商、直播等领域购买。26.32%表示经常购买,52.3%表示很少或几乎不买。

3.4性别影响消费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75.44%的高校女生会在网红的影响下购买推荐的产品,仅有24.56%表示购买产品不受其他因素影响。58.65%的高校男生会在网红的影响下购买推荐的产品,有41.35%的表示购买产品不受其因素影响。

4网红经济运行模式

网红经济的运行模式,根本上是一种商业模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网络红人依托互联网的发展和自身存在的某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或喜爱的特质,成为网络上在某个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或认可度的“公众人物”,也可以叫作关键意见领袖(KeyOpinionLeader),而后依托这种网络效应,围绕某类群体所关注的内容,即客户关注的内容,不对强化粉丝或网民对网红的黏度和认同感,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关系,进而宣传推广专业的事物,最终通过引导或感染粉丝或网民的某些行为或思维,达到网络流量到网络销量的转化,实现经济变现。[3-4]换而言之,无论是怎样的网红经济,都从属于典型的声誉经济、注意力经济。对于网红背后的经纪人或者是宣传推广公司,从网红的挖掘、培养、打造到网红流量提升,最终实现商业价值,这个过程,也是在经营网红在网络世界的注意力。

5网红经济对高校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经上述调研分析,网红经济对高校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消极影响,二是积极影响。

5.1消极影响

(1)促进了大学生超额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大学生消费能力的提升速度。大学生是一个正在积聚思维,不变思辨的群体,思想观念意识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红的消费引导,在其宣传下,大学生在网红经济方面的消费支出逐步升高,整体增加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发生频率。(2)盲目消费,计划性失真。在社会发展组成要素中,高校学生的意志力相对薄弱,经不起诱惑,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很容易被网红的广告和宣传所吸引,购买自己不需要或者没有接触过的产品,“探索”一些自身本没有必要接触的产品。(3)理性消费淡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许多高校学生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吃得饱、穿得暖等方面,更热衷于去追求高档次消费或产品,在网红经济“强心针”的进一步促进下,这些需求进一步被放大,进而高校学生理性消费意识被淡化,甚至失去自我判断、自我辨别能力。(4)注意力分散,重心转移。在极度关注网红经济产品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时间精力过多消耗在虚拟世界的产品信息上,这势必会影响到高校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心偏移,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的长远发展。

5.2积极影响

(1)合理对比,有效规划。随着各类短视频以及多方面新颖和潮流产品信息的汇入,商品信息获取渠道增加,同类但不同特色的产品逐步突显,高校学生可以进行合理的比对和规划,并对自己所期待的产品的功能和特色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合理的分析,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一款产品。(2)创业创造,推动经济发展。在网红经济影响下,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的网络渠道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信息,做出分析和比较,而后加强高校学生自身网络创业热情,间接推动了高校学生网红创业的诞生。(3)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便捷地传播方式,自身体验过的网红消费,使网络流量观念在高校学生中得以快速提升。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网红经济的发展和运行思维越来越被社会群体所接受,网络经济通过网络流量为媒介,进而实现流量到销量的转变,开拓了高校学生视野,为其步入社会拓展了思维观念。

参考文献:

[1]郑文聪.“网红3.0”时代的特征及受众心理[J].新媒体研究,2016,2(6):14-15.

[2]唐江山,赵亮亮,于木.网红经济思维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李天昀.社交应用背景下的网红传播与生产机制[J].艺术评论,2016(7).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

学校经费篇8

关键词:教育经费 来源结构

2010年12月,河北省召开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强省的目标。然而,高职院校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来源结构不合理已日益成为制约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近年来河北省高等职业学校经费投入增长及来源结构状况

21世纪以来,河北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从1999年的25所发展至现在的58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达到55万人,年招生数19万人,分别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在校生总数、招生总数的55.2%、59.6%、54.2%。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近年来高等职业学校经费投入的大幅增加。2011年,河北省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45.65亿元,比2007年增加19.9亿元,年增长率达15.38%。高等职业学校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等,二是学住费收入,两者之和约占高职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90%。另外,高职院校经费来源还有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等。以2011年为例,河北省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45.65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20.42亿元,约占44.73%;学杂费收入20.53亿元,约占44.97%;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0.38亿元,约占0.82%;社会捐赠200万元,约占0.04%;学校除学住宿费外收入1.64亿元,约占3.58%;其他经费2.67亿元,约占5.86%。

二、河北省高等职业学校经费来源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2007-2011年河北省高职高专学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大幅增加,2011年达到18.85亿元,比2007年增加11.32亿元,年均增长25.77%,但是,较河北省本科学校预算内教育拨款26.6%的年均增长率,低近1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越约低4个百分点;2011年,河北省高职高专学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总投入的比例为41.3%,较2007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但是,相比河北省本科学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总投入48.11%,低约7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越低8个百分点。

从河北省2007-2011年高职高专学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率快于总收入增长率,可以看出河北省非常重视高职高专学校的经费投入。但是,不管是相比于河北本科学校的经费投入,还是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职经费的政府投入水平还是相对不足。

2.高职院校学费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偏高

2011年,河北省高职学校学杂费收入20.53亿元,占总投入的比例为44.97%,该比例比同省本科学校高出近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个百分点。现行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学费收费标准一般高于本科学校(不含三本独立学院),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一般本科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高职院校一般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00元。这样就造成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支付了相对较高的学费,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的优质程度却低于本科学校学生。

3.其他渠道资金来源太低

近年来,河北省高职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学杂费两种经费来源占高职院校总经费投入的比例均接近90%,其他渠道资金之和所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只有约10%。由于发展历史短、管理水平低、科研能力弱,高职院校承担国家和社会的各类科研项目以及对外提供的社会服务收入较少,每年取得的社会捐赠收入更是微不足道;民办高职院校经费来源单一,举办者投入甚少,学校运转基本完全靠学杂费维持。

三、完善河北省高等职业学校经费来源结构的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完善河北省高等职业学校经费来源结构的总体思路是两提一降,即提高政府投入所占比例,提高学校创收等其他渠道所占比例,降低学住费收入所占比例。

(一)制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

要保证并逐步提高财政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必须建立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其中关键是建立高职院校依据生均经费基本标准拨款的制度。目前,虽然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政策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但是,福建、新疆等省份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标准。我省应尽快展开相关政策调研,根据培养成本,按学校类型、专业种类,科学合理地分档次制定生均拨款标准。此外,还应继续加强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库建设等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活力。

(二)稳定学费标准,持续降低学费收入所占比例

我们看到2007-2011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学费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11年已由2007年的58.9%下降到45%,这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政府投入的持续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高职学校学费标准的基本稳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2012年以前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鉴于我省高职高专学校目前的学费标准,以及学费收入所占比例的实际,我们认为原有政策应继续执行,通过财政投入持续增加造成的此消彼长,进一步适当降低学费收入所占比重。

(三)努力扩展第三条资金来源,逐步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

在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有限、生源总体下滑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学校要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经费来源体系。一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 与地方特色产业相对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举办各种培训活动,逐步增强创收能力,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二要实行开放式办学, 加深企业和学院之间的紧密联系, 促进教学科研资源实现共享, 在赢得社会尊重的同时, 获得行业和企业在资金、设备、场地及技术方面有力的支持。三要高度重视社会捐赠,树立社会募捐意识,通过校友会等组织积极主动地开展劝募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乐.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分析[J].甘肃科技,2010.04

学校经费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费收入;经费支出;分析

作者简介:赵定勇(1964-),男,四川巴中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22-04

一、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一)研究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公布的100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1](以下简称骨干院校)2009年度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采集平台)中提供的相关数据。采集平台是教育部以信息化手段全方位采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每年度按要求上报教育部一次。[2]采集平台全方位展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该平台数据不但是评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还是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3]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对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收入与支出进行统计、计算梳理,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收入与支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离差、极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对骨干院校的生均经费进行地区差异性分析。

二、 数据分析

(一)骨干院校办学经费收入分析

1.收入结构分析。表1汇总了100所骨干院校办学经费校均收入来源数额和各来源所占比重。由表1可见,骨干院校办学经费来源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学费收入,二是财政经常性补助和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的政府财政投入,三是社会(准)捐赠收入,即社会各方的捐赠,包括为学校所用,不为学校所有的可称为“准捐赠”的仪器设备等,四是学院横向科研、技术服务、出租学校资产、校办产业等其他方面收入。根据数据分析发现骨干院校办学经费收入结构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政府财政投入和学费收入是骨干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收入。骨干院校办学经费收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所占比例为47.6%,学费收入所占比例为41%,两项合计所占比例达到了88.6%。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来看,政府财政拨款依然是大学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法国公办大学60%的事业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加拿大公办大学75%的事业经费由政府拨款,新西兰政府的投入则高达70%。[4]我国骨干高职院校的政府财政投入所占比重偏低,办学对学费收入依存度偏高。

资料来源:本文数据除特别指明外,均根据100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2009年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有关数据统计、计算得来,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第二,社会(准)捐赠收入所占比重极其偏低。骨干院校办学经费收入中,社会(准)捐赠收入仅占1.9%,所占比重极其偏低。反映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对高职院校资金或设备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企业分担的教育成本偏低,今后有待于提高社会、企业对高职院校投入的积极性。

第三,其他收入成为骨干院校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高职教育经过近十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办学功能从单一的人才培养,逐渐向科研和社会服务不断扩展。通过社会培训、科研与技术服务、依托专业办产业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自身“造血”收入所占比重达到了9.5%,成为骨干院校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和来源。

2.收入差异性分析。考虑到各学校、地区骨干院校数量、规模的差异性,本研究选取了生均办学经费、财政经常性补助生均经费、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生均经费三个指标,运用离差、极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对骨干院校间、骨干院校所在的省际间、地区间和区域内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表2和表3的数据分析发现如下特点:

第一,院校间生均办学经费差距大。生均办学经费等于某骨干院校的办学经费收入总额除以其在校学生数。通过对100所骨干院校的生均办学经费的统计计算,生均办学经费最高的院校达到46141元,最低的为7114元,相差6.5倍,极差达到39027元,离散系数较高,为0.54。生均办学经费最高的前5个学校依次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46141元、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45987元、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6717元、十堰职业技术学院35062元、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7749元。

第二,省际间政府财政投入悬殊大。财政经常性补助生均经费最高的是北京市,达到14837元,最低的是江西省,仅1594元,相差近十倍,极差达到13243元,离散系数较高,为0.60。财政经常性补助生均经费最高的前5个省(市、区)为:北京、内蒙古、青海、广东、上海,东部占3个,西部占2个。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生均经费最高的是北京,达到9594元,最低的是吉林,仅317元,相差30倍,极差达9277元,离散系数更高,为0.85。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生均经费最高的前5个省(市、区)为:北京、江苏、海南、四川、广东,东部占4个,西部占1个。

第三,区域间政府财政投入差距明显。东、中、西部地区财政经常性补助生均经费平均值分别为4888元、2818、3670元,中、西部与东部相差2070元和1218元。东、中、西部地区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生均经费平均值分别为2966元、1440元、1818元,中、西部与东部相差1526元和1148元。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较大差距。从两组生均经费平均值来看,呈现“中部双低”的态势,即中部地区财政经常性补助生均经费和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生均经费均比东、西部地区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东部,又没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从而得到中央的扶持也不如西部,所以中部地区的财政经常性补助生均经费和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生均经费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

第四,区域内政府财政投入差异也较大。东、中、西部地区财政经常性补助生均经费离散系数分别为0.87、0.68和0.54;东、中部地区离散程度较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东、中、西部地区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生均经费离散系数分别为1.22、0.97和0.94,离散程度超过财政经常性补助生均经费离散程度。东部地区在两项中尤为突出,东部地区财政经常性补助生均经费最低的海南与最高的北京相差7.6倍,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生均经费最低的辽宁与最高的北京相差10倍。

区域财政投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区域财政收入越多,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投资就可能越大。[5]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东部地区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均衡,从而导致各地区对高职教育投入水平的差距。二是政策差异。(1)优质资源配置不均衡。近年来,中央财政以专项建设的方式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如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但是,中央财政设立的各种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拉大了区域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差距。仅以立项建设的100所国家骨干院校为例,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47所,中部地区27所,西部地区25所,东部的骨干建设院校是中、西部的1.7倍和1.9倍。[1]从比例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骨干院校分别占东、中、西部高职院校数的9.1%、7%和8.5%[1][6],东部还是高于中西部。(2)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错位。中央财政对教育的转移支付政策是为了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的不足,促进各地区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现行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式主要以效率为导向,在资金分配过程中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考虑较少,从而使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错误”地得到了更多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7]三是观念差异。一些地方政府未能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发展对地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高职教育不够重视。据一项调查报告,高达8l%的人感到政府不公平地对待高职教育,认为政府对高职院校还是存在歧视或较大歧视,高达89.2%的人感到政府对高职院校资金投入不足、力度不够。[8]

(二)骨干院校经费支出分析

1.支出结构分析。表4汇总了100所骨干院校、共占100所骨干院校92%的三种不同办学类型的院校以及不同地区骨干院校校均办学经费支出项目和各项目所占比重。

由表4可见,骨干院校办学经费支出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支出;二是教学经费支出,包括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日常教学、教学改革及研究、师资建设、购置图书等经费,其中日常教学经费包括实验实习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差旅费、资料讲义费、体育维持费和聘请兼职教师费等;三是其他支出,除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经费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骨干院校办学经费支出结构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比重偏高。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达到了27.4%,所占比重较大。高职院校为应对扩招对办学基础设施的要求,前期进行了急风暴雨般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绝大多数已完成校区建设,但由于前期规划不到位,缺乏科学论证,加之管理水平较低和建设资金紧张,导致后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需较大的投入。

第二,教学经费支出比重偏低。教学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19.5%,所占比重较低,尤其是教学改革及研究、师资建设等“软件”建设经费支出比重极其偏低,仅占2.4%。这与当前高职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极其不相称。

2.不同类型院校支出结构差异分析。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支出比重比财经院校高一些,这与不同类型高职院校要求具有不同的办学基本条件相符。如综合院校、理工院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要求16平方米,财经院校只要求生均9平方米。[9]教学经费支出理工院校为21.2%,其余两类院校都低于20%,教学经费支出结构差别主要在于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的支出上,理工院校为9.3%,综合院校为7%,财经院校为5.2%,这与理工类院校本身对教学仪器设备要求高一些相一致。教学经费的其他支出项目比重大体相同。

3.不同地区院校支出结构差异分析。中、西部地区骨干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比东部高出2.4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由于中、西部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先天不足,后天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改善办学基础条件。西部骨干院校教学经费支出比东部低1.9个百分点,中部比东部高1.9个百分点,总体上均较低。值得一提的是东部骨干院校办学经费相对中、西部骨干院校更加充足一些,但教学经费支出也仅占19.4%,其中“ 软件”建设经费也仅占2.7%。说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办学经费紧张,加之基建任务重、教学仪器设备投资大,财政投入不足,有限的办学经费使许多高职院校处于紧张运营状态。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骨干院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和学费收入,社会捐赠收入所占比重极其偏低,其他收入成为骨干院校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和来源。但政府财政投入比重偏低,学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达到了41%,超过了财政经常性补助占办学经费收入的30.4%的比例,同时超过了普通高校学费收入占教育经费的32%的比例[10]。目前,高职教育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振兴计划、产业结构调整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承担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肩负着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因此,一是国家应加大财政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政府财政投入占办学经费收入的比重,降低高职院校对学费收入的依赖。二是政府应建立政策、引导机制,仿照中央、地方政府建立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办法,建立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专业等更新改造升级基金,既解决了教学仪器设备的投资问题,更有利于人才培养无缝对接行业企业要求。建立引导社会、特别是企业投入高职教育的市场化机制,形成多元化的高职教育投入局面。三是企业也要肩负起支持高职教育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社会责任,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分担部分人才培养成本、购买企业职工培训项目、共建实训基地等,增加对合作院校捐赠的力度,实现与高职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发展。

第二,骨干院校间、省际间、区域间及区域内办学经费收入差距明显,并呈现“中部双低”现象。政府财政投入地区不均衡,是导致办学经费地区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而政府财政投入地区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政策差异和各地区政府观念差异。因此,一方面政府要解放思想,树立抓高职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观念;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和中央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专项建设资金投入政策,促使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倾斜,逐步缩小地区办学经费差距,促进区域高职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骨干院校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教学经费支出比重偏低,尤其是“软件”建设经费支出比重极其偏低。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第一要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经费支出未充分体现。长此以往下去,将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进一步影响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严重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地科学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优化经费支出结构,适度控制基建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加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教学实验设备等内涵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不同学校类型支出结构略有一些差异,这与各自的教育特点相符。虽然东部骨干院校办学经费相对充足些,但教学经费支出比重也较低,“软件”建设支出比重也低,说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凸显高职教育投入不足。

第四,骨干院校自身的“造血”功能需不断增强。一是高职院校要善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紧紧把握来自社会、市场、行业、企业的各种需求,扩大办学经费的来源。二是要挖掘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撑,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培训,努力使企业合作性捐赠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来源的增长点。三是应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增强教师的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引领能力,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Z].教高函[2010]27号.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Z].教高[2008]5号.

[3]杨应松.自源头开始的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导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8(8).

[4]周劲松,李怡.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5]许士群,邵癸.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以沿海开发战略中的江苏盐城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6]教育部.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EB/OL].,2009-04-24.

[7]范柏乃,张鸣.基于面板分析的中国省级行政区域获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8]董仁忠,刘新学,陈寿根.关于政府与公立高职院校关系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1(12).

学校经费篇10

一、存在的问题

1.经费预算方式不一

县财政按省定额标准将公用经费下达到乡镇中心初中一级财务单位,由中心初中对县下拨的公用经费再进行二次分配。经调查,有的镇按标准将公用经费全额拨付到所属的中小学,有的镇不同程度地提取一部分公用经费主要用于全镇的基本建设和统筹管理。

2.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抽样调查的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结构平均是:办公费支出在公用经费中占23.8%,差旅费占2.8%,业务培训费占12.7%,会议及招待费占6.8%,维修费占22%,设备添置及大修理13.6%,临时聘用人员工资及福利费7.6%,其他支出占11.2%。从这里可以看出,培训费、维修费所占比例较高,设备添置及大修理和临时聘用人员工资等也挤占了公用经费。

3.开支内容超出范围

不属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范围的现象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外部门的各项摊派,如报刊费摊派、助残捐款、区域供水初装费、镇政府慰问村组经费、物价年检费、治安费等;二是来自系统内部的支出,如福利费、节日加班费、献血补助费、教职工各种文体比赛费、工会费、临时聘用人员工资;三是中心初中因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提取了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的统筹经费。

4.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

县财政不能按月将公用经费序时拨付,而是在开学一个多月后才拨付公用经费,影响学校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二、主要原因分析

1.财政项目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镇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由于财力紧张,客观上形成了“事业快速发展与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事业发展必须有经济作后盾,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经费的来源无外乎这几个方面:一是向上争取、二是镇政府拨款、三是自筹融资。向上争取和举债融资受到很大限制,在不能完全解决经费投入问题的情况下,只能从公用经费中统筹一部分用于弥补政府对基本建设投入的不足。

2.聘用人员的经费没有着落

学校的人员编制一般是指公办教师,而后勤主要是聘用了一定数量的临时人员,经调查规模小的学校聘用10人左右,规模大的学校聘用15人左右(包括必须的门卫、宿舍管理人员、工勤人员、食堂炊工等)。以一所中型学校为例,每年要支付临时聘用人员的工资约25万元, 如果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学校这方面的支出就会更多,而政府财政没有预算这方面的资金,在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教育的背景下,只能挤占有限的公用经费。

3.专项活动经费安排不足

各学校每年都要承办大型文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工会活动,重要节日、传统节日还要举办座谈会、慰问、发放一定的福利等,这些资金在财政预算中也无着落或到年终申请也是严重不足。

4.地方摊派一时难以杜绝

学校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要协调好来自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的来自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关系。因此,还不能彻底杜绝各种收费、赞助、摊派,而这些支出又必然挤占了公用经费,造成了公用经费支出不合理的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1.注重制度执行,规范使用行为

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从微观上对基层学校合理使用公用经费作出具体的规定,规范公用经费的开支范围,细化到具体业务项目和会计科目,加强公用经费预算编制和使用过程中监督与检查,同时加强民主监督,定期进行民主理财,并将公用经费的收支情况和民主理财情况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在校务公开栏中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加强预算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管理,各基层学校每学期开学前要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制订年度收支预算,真正做到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从根源上改变公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和超范围列支的状况,不但编制预算,还要严格执行预算,做到收支平衡,学期末进行认真决算,认真进行财务分析,使公用经费的支出合理、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对学校事业发展必须进行的硬件投入,政府要专项预算足额的建设经费,才能保证日常公用经费不补挤占,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3.提高经费标准,解决不足难点

这几年物价水平逐年上涨,因而学校的印刷费、培训费、会议费、维修(护)费等比过去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教师培训和教研会议的地点已不局限于县内,大多是到市里、省城或外省,加之创建迎检任务也较以往有所增加,现有公用经费已无法满足学校的正常支出,这自然加重了学校的资金压力。建议政府不断提高公用经费的标准,对边远乡镇学校和薄弱学校适度高于平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