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十篇

时间:2023-03-20 22:19:22

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篇1

在传统社会中,人类精神总是呈现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二重变奏。意识形态是为社会既定秩序提供合法性依据的观念体系,它以各种方式来证明当下现存的社会秩序具有永恒性,即使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认同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境遇,承认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从而使现存社会系统尽可能地不发生根本性变化。与之相反,乌托邦则是以否定或者怀疑现存社会为前提的,它总是指向某个超越于现实存在的境界或领域,并且对当下的社会存在具有某种批判性。乌托邦的功能是促使社会系统发生变化,尽管并不一定是按照它所给出的方向来变化的。

一般说来,那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乌托邦精神的显现。正是因为不满足于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或者平庸的日常生活,人们才会通过文学创作来实现精神的超越;也正是因为文学作品呈现出某种超越的境界或意义,可以满足人们超越现实的心理需求,人们才会将其奉为经典。席勒认为文学艺术具有弥合被不合理的现实分裂了的人性的重要功能;马尔库塞坚持文学的审美价值在于在异化的社会中保留人的自由本性,从而为生活艺术化的社会之到来做预演……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同样的理论预设,即文学艺术按其本性而言天然地具有乌托邦精神。因此,所谓文学经典也就是那些最能够充分展示特定时期人类乌托邦精神的作品。如果说乌托邦乃是人类精神之梦,那么,文学经典也就是人类之梦的话语显现。

但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乌托邦、人类精神之梦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性范畴,因此,对它们的理解及其内涵的界定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这样一来,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就常常呈现出相互转换的关系。例如,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曾经是资产阶级乌托邦精神的核心话语,曾经激励资产阶级联合广大被压迫阶级起来封建贵族阶级的统治。但是当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这些概念便转化为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合法性的国家意识形态了。同样,作为人类精神之梦的话语表征,文学经典自然也具有历史性,绝对不是超越历史的永恒之物。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昔日的文学经典迟早会受到冷落直至被弃置不顾。

如前所述,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迁,文学经典的地位迟早会受到挑战,而且,社会文化变化程度越大,这种挑战也就越严重。就中国而言,“五四”时期,唐诗、宋词这些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文学经典被视为“贵族文学”、“隐逸文学”、“山林文学”而受到贬斥。相反,倒是杂剧元曲、《西厢记》、《红楼梦》之类以往被主流文化所压制排挤的文学作品渐渐被奉为圭臬,成为新的文学经典。随着社会文化剧烈变革时期的结束,旧经典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昔日的魅力,新经典也继续受到人们推崇——这种现象说明,尽管在文学经典的谱系中会常常出现新成员,但原有经典却很难被完全遗忘。

但是,今日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却较之“五四”时期更为严峻。“五四”时期文学经典所面对的挑战主要是来自西方现代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这两种价值观被重新整合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文学经典面临的挑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今日之文学经典,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旧经典,还是现代以来形成的新经典,抑或是外来的洋经典,都面临着一个空前强大的对手的挑战,这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于文学经典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文化以其无可比拟的娱乐将文学经典挤出了人们的业余时间。在图像文化远不如书写文化发达的时代,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曾经长期承担着知识阶层业余消遣的功能。然而在今天,电视呈现给人们的图像作品层出不穷,举凡古今中外曾经有过的艺术类型或风格,无论是雄浑豪迈的,还是淡远飘逸的;无论是清新自然的,还是华丽绮靡的;无论是含蓄蕴藉的,还是古朴直白的;无论是金戈铁马的,还是晓风残月的;无论是哀婉凄迷的,还是诙谐滑稽的……简直是应有尽有,足堪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机占领了人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更有甚者,即使还有一些时间留给了阅读,却又冒出了许多侦探的、武侠的、科幻的、个人隐私的等等文字书写来与文学经典展开竞争。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读者而言,此类作品的吸引力是远远超过那些经典的。于是文学经典就成了某类特殊人群(文学研究者、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等)不得不读的“专业”书籍了。

其次,大众文化以其巨大的解构功能摧毁了文学经典的神圣性。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蔑视权威,蔑视经典,善于用一种插科打诨的态度轻轻松松地将某种神圣的东西置于被嘲笑的境地。例如,在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和冯小刚的贺岁片系列中,古今中外,无论是神佛的庄严宝相还是圣贤的醒世箴言;无论是客观无伪的科学知识,还是神圣严肃的道德信条,一律可以作为笑料而用之。诸如反讽、戏拟、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在这里都变成了解构经典的有效手段。在大众文化面前,文学经典就像一个自尊自贵的书生面对一群泼皮无赖的顽童一样束手无策。

另外,大众文化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并不像以往文化变革时期所发生的情形那样,通过改变价值观念来贬低旧经典,确立新经典,而是并不树立敌人,毫无竞争的姿态,甚至还公然将文学经典作为自己的资源来肆无忌惮地疯狂吸取。古代的文学名著早已改编殆尽了,略有些奇闻轶事的历史人物也相继被搬上了荧屏。大众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一样吞噬着一切可资利用的东西,在它面前文学经典显得是那样弱不禁风。

当然,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以往只有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掌握的有关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审美的知识,也会通过大众文化而为广大百姓所了解。这表明,大众文化的社会文化功能是十分复杂的,不能简单轻率地予以评判。要真正弄清楚文学经典与大众文化的复杂关系,还应该深入到对文学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追问之中。三

如前所述,文学经典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它必然与特定的社会结构相关联。同时,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现象,文学经典的形成必然与知识阶层的整体状况直接相关,因此,从知识阶层的身份或社会角色角度考察文学经典的形成轨迹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必要的。如果从客观效应而不是主观动机角度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以往的一切文学经典都可以看做是获得文化领导权的那个特定知识阶层或精英集团价值观念的显现,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他们具有特权地位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证方式。

让我们来看看《诗经》是如何成为经典的。首先,这部古代诗歌总集被儒家士人推崇为“道”的载体,而“道”正是古代士人阶层所奉行的价值观念的共名,因此,也是士人阶层社会身份合法性的最终依据,即“道”实际上是文化领导权的象征性符号。孔子以降,以儒家为代表的士人阶层把为天下制定价值规范,即充当天下的“立法者”作为自身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诗经》既然是“道”的文本形式,当然就在整个士人文化的语境中成为不容置疑的经典。反过来说,《诗经》成为经典也就意味着士人阶层拥有了文化领导权。

如果说从先秦至两汉文学经典的形成主要与士人阶层政治身份和意识形态的自我建构直接相关,那么,魏晋六朝以降,随着文学渐渐成为具有独立性的精神活动,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各个门类都呈现出独立化、成熟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业已获得稳固地位的士人阶层,因为各种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开始向着纯精神空间拓展了。对精神空间的拓展在客观上使这个已然获得文化领导权的知识阶层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其领导者身份。如果说玄学是在形而上领域确立他们的话语权,清谈是在交往方式与时尚方面强化他们的特殊社会地位,那么,诗文书画等文学艺术活动则是在审美层面上凸现他们的精神贵族品位。这些精神活动的共同效应是使知识阶层与社会其他阶层,也包括靠武力获得政权的统治集团区别开来,从而彰显其对于精神文化领域不容置疑的绝对领导地位。诗文书画的“雅化”追求与玄学的探赜索隐一样都是这个阶层自尊自贵的有效手段。实际上,只要某个社会存在着一个知识精英阶层,文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阶层的身份性标志。

虽然六朝时期掌握文化领导权的士族文人是贵族化了的士人,与汉代以及隋唐以后的士人阶层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拓展出来的精神空间却为后世士人所接受,而且,他们也同样把文学艺术作为自身特殊社会身份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经典也必然是那些最能够体现士人阶层身份特征的作品。由于两千多年中士人阶层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因此,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文学经典也具有某种稳定性。这就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经典是由文学作品自身的因素决定的,可以超越于历史之上。然而,只要认真看一看“五四”以来近百年间不断出现的对经典的重新选择与确认,我们就不难看出经典与文化历史语境的密切关联,也不难看出经典与言说者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之间的紧密关系了。

但是,事情依然有更复杂的一面,文学经典本身难道没有某种可以超越历史性限制而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因素吗?例如唐诗宋词,过去曾经是古代知识阶层的身份性标志,可是现在依然为人们所欣赏。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这样来理解:从具体的社会逻辑来看,文学经典的确具有确证获得文化领导权的知识阶层社会身份的客观效应;但从文化逻辑角度看,文学经典又是人类探索并展现精神世界的产物。正是后者使之具有某种超越历史语境的可能性——只要人类精神上还存在某种相通性,那些深刻而巧妙地展示了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就会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这也许就是马克思所惊叹的古希腊神话与史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所在。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今人与古人之间的那种“相通性”会越来越小,与之相应,以往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也必然会越来越小。从理论上讲,任何审美趣味与评价标准都具有历史性,就其产生并获得主导地位而言,必然与某个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息息相关,但由于它们同时关涉复杂的精神世界与意义空间,故而其影响力往往并不随着其赖以产生的社会阶层的消失而消失。我们知道,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贵族阶级在文化史上都曾经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大大拓展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广度与深度,他们创造的精神文化曾经为他们所垄断并成为其身份的确证方式,后来贵族阶级消失了,但他们创造的许多精神文化成果却长期为人类所共享。文学经典也同样如此,它们无疑与身份、权力相关,但并不与之共进退。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文学经典产生的社会的与文化的逻辑,也看到了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造成的冲击,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文学经典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应该善待经典。我们当然有充分的理由以知识社会学的眼光来解剖经典产生的社会原因,揭示其暗含的权力关系,从而揭去蒙在经典之上的神秘面纱,这是学术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经典之于今日的价值。经典生成的深层逻辑及其暗含的权力关系与它们拥有的精神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李后主那些脍炙人口的词作,无疑是出于身世的巨变而发出的哀怨与叹息,完全是个人的情感表现,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牵动后世无数多情之人的心弦。文学经典所蕴含的价值是远远大于它们生成的原因的。对于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经典,我们都应该抱有充分的敬意,因为它们的确都从各自的角度开拓了人类精神空间,提供了无法取代的意义之维。

经典文学篇2

(一)方法论———两层皮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匹配。中文专业的学者通常单一通过翻译来解读英国文学的神韵和风采,因而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不精通英文乃至不懂英文的人群很难理解英国文学经典名著的内涵。而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众多的分支将文学方向的研究挤压的可怜。学生更多的被分配去进行翻译研究、语言学等领域,这就造成文学研究不断被缩小范畴。同时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过度的消费主义和金钱观念让很多人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书,若是读也是挑选一些简单的作品,不需要进行较多的思考和品读,因而现在读经典作品的人群正逐渐萎缩。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两者谁更具有研究的实际价值是学术领域一直争执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基于文学本质,研究的学者必需要对原著进行阅读分析。作为外文学者,有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提升的不足,即对国学的粗浅认知。而我们的中文学者,只能读译作、隔靴搔痒的现象,其实也是相当尴尬的。在解放之前没有外语专业,统称为外文专业,当时而言,文学史所有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中西连贯成一家的观念也促使了一大批大师人才。放眼现在,英国文学被划分为三大阵营,外国文学抑或世界文学抑或比较文学。中外学者互相看轻,甚至没有任何交集和接触,这就造成了一种我国研究外国文学很怪异的局面。其实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如果说有问题,那问题一定是“失去了本心”。如果最根本的东西偏离了轨道,那如何形成正确的结果。个人认为应该加强中外学者的交流与联系。中文学者多读英文原著、外文学者对国学进行学习。只有通过这种途径,长期学习互通有无,才能让中外学者的言论和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逻辑参考价值。

(二)经典名著阅读现状

较差学生读者群体是阅读的主体也是出现问题最多、最鲜明的群体。一些学生进行外文经典名著的阅读,只是为了应付四级、六级还有种种纷繁复杂的英文考试;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外文的好奇,想要演唱英文歌曲、想要获取最新的国际新闻,但是往往新闻的性质都属娱乐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阅读翻译的版本,如果翻译较精准有深意就能获取一些营养,如果翻译得比较低端,那么自己的阅读水平无形中被拉低了也是浑然不知的。最后还有一小部分痴迷于英文原著的阅读,关注于文本的真实含义,但是毕竟只有极少数。再来说一下阅读英文名著的数量和质量,经过统计,很多本科学生的外文阅读量不足十本,阅读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通读一部名著,更多的是进行选读。同时我们发现,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没有将英美文学放在相对重视的层面,课时不足、教材质量一般都是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二、经典文学作品在英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经典文学作品是优质文学作品的融合。可以说其代表着一个民族智慧的洁净、精神依赖发展的方向。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近距离感受那个民族的血液、脉搏,可以了解那个民族的精神本质。譬如若想了解我国盛世风采就不得不读李白杜甫、柳宗元;若想一探先秦文学,就不能不读《诗三百》。提及英国文学,英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足以让英国文坛散发熠熠光芒,如果没有阅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就无法了解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积淀。文学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得到优质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能力一定不能脱离经典名著的阅读。如果长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语言、哲学、美学等多方面都会有提升,整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都会升华。经典作品是集智慧之大成,可以向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人通过对其的阅读更加了解这个国度、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可能会有一些学者质疑,如果大力推荐英国经典名著的阅读是否会冲击我国的文学构架,让新一代接触英国文学作品乃至世界文学作品是否会让我国的古典文学、传统作品受到挤压。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文化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样对待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也要这样取舍。我们可以将对其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感知不同优秀作品的魅力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再扩宽到民族的层面,通过阅读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度,无论是优越性还是不足,都会让我们辩证的对待。发现优秀的部分,譬如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常渗透出的人文情怀让我们感知英国也是一个文化与人文并重的国度,而面对文学作品中一些负面情绪的蔓延,我们发现可以进行自身的预防,所以学习他国文学作品不会让我们遗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不会搁浅自己的名著经典,而会更加理性的去理解、去接纳,学习和深化。教和学彼此支撑、相辅相成。指引学生对英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受文学的经典文学的魅力,我们的教师也需要对相关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大学的教师肩负很重的教学担子,既要能很好地传递知识,又要将一些有营养的新知识推荐给学生,那么新的学习内容怎样获得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研究,不断提升、不断更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获得能力的提升,想要在教学的高度之上获得更多的进步、发现一定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名著。

三、对策从教学的角度出发

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努力提升阅读群体的整体英文能力。可以联系一些媒体进行视频教学提升阅读群体的英文理解能力,还可以定期进行专家赏析,引领大众解读;二是多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将阅读名著作为一个量化定性的指标,辅之阅读经典外文作品的课程。针对学者和英国文学研究组织,应该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重新阅读和精读细读。对于一些刊物进行发表和议题的时候,可以鼓励学者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定期举办专栏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阅读经典英国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和现实教育意义进行探索。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研究还要从培养学习态度方面做起,阅读经典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积累和形成自觉性的过程。只有拥有对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精神、忍受寂寞的坚定信念还有对文学真正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精神领域的收获。

四、结语

经典文学篇3

尊重经典之作,经典是经得起时间的历练,能让人剖析一字一句的奥妙的典例。满清之期,有一位文人,他感慨家族之没落,看见盛世隐藏的社会危机,他历时数载,呕心沥血,在病榻上写出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红楼梦》,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没能完成此书,可仅凭前八十回,已经成为明清小说之巅峰,书中一人一名,一亭一石皆包含深意,如十二金钗中元春、迎春、探春、借春暗示着原应叹息之意和她们人生的悲剧,玄妙之极!经典文学是细细雕琢出来,有深意的,不像如今网络的高产小说,一年出好几本,实读却无多少值得回味之外,这就是差距!《红楼梦》衍生出红学派这是世上仅有的,经典文学的魅力由此可见。因此,经典文学是人类长河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尊重,去品读,而不是当做“老古董”扔在一旁。

尊重经典文学,因为它是人类踏破满院草静,冲击世界高台的阶梯。经典文学更有助于我们知古论今,百战不殆。不知你是否还会想起百年之前那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有志少年,他就是新中国成立的开路者之一,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绝唱的主角——。素来以机智沉稳着称,我想这与他每日必诵《论语》不无关系。《论语》中不仅记叙了学习工作的方法,更多的是讲述仁、义、道、德等待人接物的良好品质。经典文学犹如药也,善读可以治愚。读《史记》可以以史为鉴,读《道德经》可以淡泊明智,宁静致远。因而,尊重经典文学有助于我们在这个不再是以体力致富的年代开阔胸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收获成功。因此观之,经典不可不读,经典文学不可轻视。

经典就是经典,不容许丝毫的亵渎。尊重经典文学,就不能扭曲原意,一味迎合经济效益,要学会传承和发扬其精神。近年来,名着经典翻拍掀起一股潮流,尤其是想象丰富有趣的《西游记》,更赢得大家青睐。可新剧中孙悟空竟爱上白骨精,后邂逅紫霞仙子,情海翻澜,引发一场轰轰烈烈三角恋的情节不禁让人“泪流满面”。如此篡改神圣的经典名着,是对经典的不尊重与蔑视,继承发扬不等于胡编乱造,天马行空不是添油加醋!

经典文学篇4

四(2)班 司佳佳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涵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的印记,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即使是在我们义无反顾地以加速度的姿态,不计成败地奔向现代、后现代的今天,提及它,依然能够打动我们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部分。

我爱读《国学经典诵读》,几乎每天都读,我经常会醉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优美的古诗中,体会诗人的心情和了解诗人的身世。你一定会奇怪,小学生对古诗来说根本没兴趣,可偏偏为什么我就对它有兴趣呢?那你就看看我是怎样爱上《国学经典诵读》的故事吧!

其实,我也跟大家一样普通,每次我考试的时候,错得最多的还是古诗,记得有一次,三年级期末考试时,试卷上出了一首古诗,要求把古诗填完整,古诗是这样的:

村居

诗人:

草长 飞 ,

春烟

儿童 学 ,

忙趁东风 。

我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想不出,因为每次考试前,我总是死记硬背地古诗,读熟之后,就自以为是地背熟了,可过了几分钟就忘了,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也是加班加点地背古诗,可到了关键的时刻竟然忘了,我看了看手表,天哪!只有5分钟了,没办法了,只好乱填了:

村居

诗人: 李白

草长 鸟 飞 一月天 ,

杨柳醉拂提 春烟 ,

儿童 放 学 回来早 ,

忙趁东风 放风筝。 。

填完后,我急忙写下一题。可试卷发了下来,古诗的10分,我全丢了,听老师说,我还差10分就获得三等奖。唉,真是不应该啊!但是,自从四年级接触了《国学经典诵读》我的古诗提高了,我第一次读《国学经典诵读》里面的《秋思》后,觉得很不错,我先读古诗,再读注释,就大致了解了古诗的意思和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再读译文和简析,就对这首诗又有深一步了解了,最后再读链接,就明白了诗人的身世了。渐渐地,我的古诗再也不用死记硬背了,因为我可以根据诗的意思来背,到考试的时候,我也记得住,古诗都不再丢分了,多亏了《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

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了解历史与文化走向,感受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严,传承文明,接续未来,以便于我们走向更加丰盈优雅的人生。

经典文学篇5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凡是延伸人体的东西,都属于媒介[2]。信息论有关科学实验证明,人类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及记忆保持能力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了两个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们的各种感官与信息获得的关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得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来自嗅觉,2%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他的另一个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2小时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觉信息的70%,视觉信息的72%,视听结合信息的85%,72小时后人们就只能记住听觉信息的10%,视觉信息的20%,视听结合信息65%。显然,具体形象感知的东西较抽象感知的东西更容易被识记,且保持长久,综合性刺激可以产生最佳的效果。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能交互处理、存贮、传递文字、图形、影视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综合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教学的普遍运用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让学生对未知的外国文学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不同媒体作用于人体的不同感官,能使其不同的感官得到延伸,打破了学生感觉器官的平衡,并以多媒体的综合性、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经典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充满异国情调文化艺术的接受程度,大大优化了课堂的效率。正如雅斯贝尔斯(K.Jaspers)②说:“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心灵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自由地生长,并启动其自由的天性。”当下网络时代新媒介传播技术带来的新媒介视域,极大地改变着高校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呈现出师生教与学过程中同步、平等、协助和共同参与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介独特解读条件和优势,以多元方式对经典保持敞开阅读,在教、学、做统一中以人本教育观为核心,以尊重主体为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旨趣,以平等对话为路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从关注学生阅读经典到观照学生整体人的和谐发展。笔者基于近年新媒介视域下的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实践,将传统的教师讲授、文本、课件、电子图书、影音资料、播放设备及网络平台融于一体,形成一个转换灵活、信息畅通、容量大而效果突出的立体课堂,这种多维立体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艺术通感,可以变抽象为形象,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拓宽视野、启人心智。

二、经典对话的复调:阅读文本与媒介素养培养的诗性之旅

(一)经典朝圣路上教师的媒介引领

当下社会是一个符号的社会,人们对于符号的敏感度有利于将枯燥的书本内容转换为利于人们接受的多媒体符号信息。然而现在人们常常按着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来关注媒体中的内容,由于某些内容包含着潜在的意识形态符号,用一种虚假满足的大众文化产品让人们逐渐失去批判性思维。所以,人们要突破媒介这一层控制,在大量的信息中选择真正传播文化信息的内容,就需要加强对媒介素养的培养。在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互动性的链条。前提是教师对内容正确地理解以及学生能够很好地吸收,依然需要媒介素养知识。首先,学生作为课堂传播活动的接收载体,在对课堂内容的吸收中有选择性心理,只选取他们感兴趣的、便于接受的信息,很少主动地寻求对知识的追求;其次,由于学生在使用和认识多媒体信息的时候存在差异,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理解各种信息中所包含的内涵型符号,基于这种情况,学生自身媒介素养的能力就显得很是重要了。在新媒介视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适应并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应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气场,使学生自由发展认知、操作、情感方面的潜能,从而实现对自己整个生命本真的开发。由于多媒体技术信息容量大,可以使单纯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文字、图像、声音相结合的立体信息,方便调用资料,节省板书时间,以便教师将重点放置在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上。课堂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的强大支持与多方共享的情况下,变得丰富多样,如演示型、表演型、讨论型、导航型、复合型等。作为教学内容“把关人”和引导者的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第一线,这就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外国文学经典的课堂教学为例,老师既是一个台前幕后的指导者,媒介操作引导者,也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对话组织者。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要求完成一次利用多媒体方式呈现外国文学内容的作业。形式上教师鼓励学生自导自演,以讲台为舞台,将经典以朗诵、话剧、PPT演示等形式展现出来;实际上学生们在请教老师后,表现十分认真又活跃,积极翻阅经典,浏览、筛选大量网页资料,选取经典的精彩章节主动演绎,不自觉地进入了学生对经典的自主学习,最后再加上学生互相点评和老师总结、启发、升华,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经典过程中形成入门、演绎、总结及启悟的完整系统,学生自觉地提升了媒介素养的培养意识和认知操作能力。

(二)敞开的门:多媒体教学的经典阅读

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容量大而授课时数少,这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走出的效率困境,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恰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可以承载丰富的容量,加之学生对外国文化从好奇到学习探究兴趣的提高再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师生共同精选制作教学课件:平等与共享师生作为有着完整人格的主体相遇,在价值上是完全平等的,他们之间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而且包括情感、精神、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外国文学教学经典对话中则很大程度地体现了老师和学生间的平等性、对话性和共享性。同学们自己在制作课件时,在组合队员、搜集资料、筛选资料、总结归纳、自作课件、课件讲解及上传QQ群分享感受等,犹如一个外国文学经典学习知识链,不仅加深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师生的互动交流,提高了自学能力,增强了自身的文学修养,最重要的是还体验了许多“分享”带来的精神呼应和递进。

2.经典朗诵与片段表演:涵泳与升华一般的阅读是视觉获取信息,朗诵在一般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听觉感受———声音。朗诵,让人通过声音系统去感受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情感、思想及生命存亡的意义。朗诵是入境到化境的升华。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像拜伦、雪莱、海涅、普希金等浪漫主义诗歌经典作品进行配乐朗诵与表演的参与性活动是多媒体课件无法代替的。外国的教学内容有许多非常优美的诗歌,在课堂上运用配乐诗朗诵,同时呈现其文字内容,将诗与音乐结合,能给学生更高的审美享受,也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感情基调。霍特—瑞恩哈特—温斯顿出版公司的贾尼丝•特里比•理查兹强调说:“研究表明,当信息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最明显。”“教师们可以随时从电视上录下这些节目用于教学,他们还可以选用配套的书籍和电脑练习。”如今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电视的延伸,教师可以从网络上轻易地下载这些视频资料运用到教学当中。这不仅让课本内容本身得到了很好地展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而且还达到了很好的互动和教育效果。一个同学在她的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到:“在我朗读的《哀希腊》中看到了爱琴海。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在海边炽热的阳光下只须借得几分云霭,立即凉意爽然。有一些简朴的房子,静静地围护着一个远古的海,每一朵浪花都如此真实的拍打在我心上,仿佛听到了海的呼吸。张开双手让海风来拥抱我,这个拥抱里有此时我对爱琴海、对希腊的喜爱与感动。我看到了希腊一如既往的神圣与庄严,此时我又想到了我们国家的敦煌石窟、圆明园……”表演是从模仿到间离的触摸,是一种由外而内汲取和由内而外的爆发。理解文本,从文字符号中获取信息,与文本达成思想共识,产生情感共鸣,这是由外而内的汲取;将作品思想、人物的灵魂、作者的精神注入内心,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表现出来。表演更具有立体性。在表演中,达到作品人物形象和参与者融合统一。如结合莎士比亚戏剧可以组织和举办“莎士比亚戏剧台词朗诵表演会”,让学生直接走进剧场,走进文本。一个参加演出莎剧的同学在班群留言:“我们怀揣着一颗充满期许的心走向感知生命的莎剧舞台,演出的那一刻,我们自己深深感知与感动,当自己与剧中角色融为一体的时候,泪与笑都在传递着无法言表的艺术生命与真实生命的交融。”

3.观摩经典:自觉与发现外国文学经典有许多作品极具崇高与美的艺术价值,因此,为使世人更好地感悟经典,共享传承经典,很多名篇被制作成电影或歌剧、音乐剧、话剧等,有的甚至多次被翻拍。由于小说、戏剧本身与影视艺术在表现手法、审美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再加上编剧在视听创作时又对其进行了改编,所以,导致一些经典无法体现原著厚重的文化含量和艺术价值。如司汤达在《红与黑》中非常善于从心理的角度来塑造人物,运用内心独白、心理分析等,多方面地剖析于连行为的动机和矛盾性格。在观摩这些经典时,老师适时的给予解说和引导,就能走出一些影视忽略心理细节展示误区,真正回归经典文本。美国著名学者萨洛蒙得出一个结论:“从电视上获得的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断,不具备推论性,而从阅读中获得的意义往往和我们原来储存的知识相关,所以具有较强的推论性。”换句话说,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电视在培养深层次的、具有推论性的思维方面明显不如文字。仅在理性思维的培养方面,电视已经用一种“他想”代替了“我想”,不利于学生产生更多创新思维。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描写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言行,虽然给予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无限想象,但记忆如果依托一定的声画会更加深刻。同时,文本描写对人物形象的无限想象和影视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有限表现的矛盾为影视作品与文学文本比较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着眼点,据此将文学文本放在视觉艺术下与影视作品进行比较,在辨析中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需表达的思想内容外,还可以与影视作品的导演、编剧所传递的原著内容思想进行比较,探讨二者表达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获得自觉与发现。

三、多维视角,经典对话中提高媒介素养

大学生的阅读量在近十年来出现了大幅下降趋势,其中不可避免的一点便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大力冲击。看电视、上网的人数大幅度增长,2010年6月底,网民数量超4亿人;2010年底,网民数达到4.57亿人,普及率攀升至34.3%。这一冲击直接导致大学生对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的阅读量下降。因此,多维视角解读经典文学,是新的教育理念对培养复合型大学生人才的要求。首先,多媒体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觉使用媒介的过程,必然会提高学生使用多媒体的技能。其次,在比较中发现多元解读,会让学生有意识地寻找产生不同的原因,从寻找相关书籍、文献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种媒介艺术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影响。在回归文本的同时也会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即如何正确地判断媒介所传播的价值观,正确地解读媒介信息的意义。

经典文学篇6

    一

    在传统社会中,人类精神总是呈现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二重变奏。意识形态是为社会既定秩序提供合法性依据的观念体系,它以各种方式来证明当下现存的社会秩序具有永恒性,即使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认同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境遇,承认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从而使现存社会系统尽可能地不发生根本性变化。与之相反,乌托邦则是以否定或者怀疑现存社会为前提的,它总是指向某个超越于现实存在的境界或领域,并且对当下的社会存在具有某种批判性。乌托邦的功能是促使社会系统发生变化,尽管并不一定是按照它所给出的方向来变化的。

    一般说来,那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乌托邦精神的显现。正是因为不满足于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或者平庸的日常生活,人们才会通过文学创作来实现精神的超越;也正是因为文学作品呈现出某种超越的境界或意义,可以满足人们超越现实的心理需求,人们才会将其奉为经典。席勒认为文学艺术具有弥合被不合理的现实分裂了的人性的重要功能;马尔库塞坚持文学的审美价值在于在异化的社会中保留人的自由本性,从而为生活艺术化的社会之到来做预演……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同样的理论预设,即文学艺术按其本性而言天然地具有乌托邦精神。因此,所谓文学经典也就是那些最能够充分展示特定时期人类乌托邦精神的作品。如果说乌托邦乃是人类精神之梦,那么,文学经典也就是人类之梦的话语显现。

    但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乌托邦、人类精神之梦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性范畴,因此,对它们的理解及其内涵的界定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这样一来,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就常常呈现出相互转换的关系。例如,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曾经是资产阶级乌托邦精神的核心话语,曾经激励资产阶级联合广大被压迫阶级起来推翻封建贵族阶级的统治。但是当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这些概念便转化为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合法性的国家意识形态了。同样,作为人类精神之梦的话语表征,文学经典自然也具有历史性,绝对不是超越历史的永恒之物。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昔日的文学经典迟早会受到冷落直至被弃置不顾。

    二

    如前所述,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迁,文学经典的地位迟早会受到挑战,而且,社会文化变化程度越大,这种挑战也就越严重。就中国而言,“五四”时期,唐诗、宋词这些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文学经典被视为“贵族文学”、“隐逸文学”、“山林文学”而受到贬斥。相反,倒是杂剧元曲、《西厢记》、《红楼梦》之类以往被主流文化所压制排挤的文学作品渐渐被奉为圭臬,成为新的文学经典。随着社会文化剧烈变革时期的结束,旧经典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昔日的魅力,新经典也继续受到人们推崇——这种现象说明,尽管在文学经典的谱系中会常常出现新成员,但原有经典却很难被完全遗忘。

    但是,今日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却较之“五四”时期更为严峻。“五四”时期文学经典所面对的挑战主要是来自西方现代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这两种价值观被重新整合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文学经典面临的挑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今日之文学经典,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旧经典,还是现代以来形成的新经典,抑或是外来的洋经典,都面临着一个空前强大的对手的挑战,这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于文学经典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文化以其无可比拟的娱乐性功能将文学经典挤出了人们的业余时间。在图像文化远不如书写文化发达的时代,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曾经长期承担着知识阶层业余消遣的功能。然而在今天,电视呈现给人们的图像作品层出不穷,举凡古今中外曾经有过的艺术类型或风格,无论是雄浑豪迈的,还是淡远飘逸的;无论是清新自然的,还是华丽绮靡的;无论是含蓄蕴藉的,还是古朴直白的;无论是金戈铁马的,还是晓风残月的;无论是哀婉凄迷的,还是诙谐滑稽的……简直是应有尽有,足堪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机占领了人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更有甚者,即使还有一些时间留给了阅读,却又冒出了许多侦探的、武侠的、科幻的、个人隐私的等等文字书写来与文学经典展开竞争。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读者而言,此类作品的吸引力是远远超过那些经典的。于是文学经典就成了某类特殊人群(文学研究者、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等)不得不读的“专业”书籍了。

    其次,大众文化以其巨大的解构功能摧毁了文学经典的神圣性。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蔑视权威,蔑视经典,善于用一种插科打诨的态度轻轻松松地将某种神圣的东西置于被嘲笑的境地。例如,在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和冯小刚的贺岁片系列中,古今中外,无论是神佛的庄严宝相还是圣贤的醒世箴言;无论是客观无伪的科学知识,还是神圣严肃的道德信条,一律可以作为笑料而用之。诸如反讽、戏拟、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在这里都变成了解构经典的有效手段。在大众文化面前,文学经典就像一个自尊自贵的书生面对一群泼皮无赖的顽童一样束手无策。

    另外,大众文化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并不像以往文化变革时期所发生的情形那样,通过改变价值观念来贬低旧经典,确立新经典,而是并不树立敌人,毫无竞争的姿态,甚至还公然将文学经典作为自己的资源来肆无忌惮地疯狂吸取。古代的文学名著早已改编殆尽了,略有些奇闻轶事的历史人物也相继被搬上了荧屏。大众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一样吞噬着一切可资利用的东西,在它面前文学经典显得是那样弱不禁风。

    当然,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以往只有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掌握的有关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审美的知识,也会通过大众文化而为广大百姓所了解。这表明,大众文化的社会文化功能是十分复杂的,不能简单轻率地予以评判。要真正弄清楚文学经典与大众文化的复杂关系,还应该深入到对文学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追问之中。

    三

    如前所述,文学经典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它必然与特定的社会结构相关联。同时,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现象,文学经典的形成必然与知识阶层的整体状况直接相关,因此,从知识阶层的身份或社会角色角度考察文学经典的形成轨迹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必要的。如果从客观效应而不是主观动机角度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以往的一切文学经典都可以看做是获得文化领导权的那个特定知识阶层或精英集团价值观念的显现,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他们具有特权地位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证方式。

    让我们来看看《诗经》是如何成为经典的。首先,这部古代诗歌总集被儒家士人推崇为“道”的载体,而“道”正是古代士人阶层所奉行的价值观念的共名,因此,也是士人阶层社会身份合法性的最终依据,即“道”实际上是文化领导权的象征性符号。孔子以降,以儒家为代表的士人阶层把为天下制定价值规范,即充当天下的“立法者”作为自身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诗经》既然是“道”的文本形式,当然就在整个士人文化的语境中成为不容置疑的经典。反过来说,《诗经》成为经典也就意味着士人阶层拥有了文化领导权。

    如果说从先秦至两汉文学经典的形成主要与士人阶层政治身份和意识形态的自我建构直接相关,那么,魏晋六朝以降,随着文学渐渐成为具有独立性的精神活动,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各个门类都呈现出独立化、成熟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业已获得稳固地位的士人阶层,因为各种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开始向着纯精神空间拓展了。对精神空间的拓展在客观上使这个已然获得文化领导权的知识阶层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其领导者身份。如果说玄学是在形而上领域确立他们的话语权,清谈是在交往方式与时尚方面强化他们的特殊社会地位,那么,诗文书画等文学艺术活动则是在审美层面上凸现他们的精神贵族品位。这些精神活动的共同效应是使知识阶层与社会其他阶层,也包括靠武力获得政权的统治集团区别开来,从而彰显其对于精神文化领域不容置疑的绝对领导地位。诗文书画的“雅化”追求与玄学的探赜索隐一样都是这个阶层自尊自贵的有效手段。实际上,只要某个社会存在着一个知识精英阶层,文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阶层的身份性标志。

    虽然六朝时期掌握文化领导权的士族文人是贵族化了的士人,与汉代以及隋唐以后的士人阶层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拓展出来的精神空间却为后世士人所接受,而且,他们也同样把文学艺术作为自身特殊社会身份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经典也必然是那些最能够体现士人阶层身份特征的作品。由于两千多年中士人阶层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因此,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文学经典也具有某种稳定性。这就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经典是由文学作品自身的因素决定的,可以超越于历史之上。然而,只要认真看一看“五四”以来近百年间不断出现的对经典的重新选择与确认,我们就不难看出经典与文化历史语境的密切关联,也不难看出经典与言说者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之间的紧密关系了。

    但是,事情依然有更复杂的一面,文学经典本身难道没有某种可以超越历史性限制而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因素吗?例如唐诗宋词,过去曾经是古代知识阶层的身份性标志,可是现在依然为人们所欣赏。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这样来理解:从具体的社会逻辑来看,文学经典的确具有确证获得文化领导权的知识阶层社会身份的客观效应;但从文化逻辑角度看,文学经典又是人类探索并展现精神世界的产物。正是后者使之具有某种超越历史语境的可能性——只要人类精神上还存在某种相通性,那些深刻而巧妙地展示了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就会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这也许就是马克思所惊叹的古希腊神话与史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所在。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今人与古人之间的那种“相通性”会越来越小,与之相应,以往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也必然会越来越小。从理论上讲,任何审美趣味与评价标准都具有历史性,就其产生并获得主导地位而言,必然与某个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息息相关,但由于它们同时关涉复杂的精神世界与意义空间,故而其影响力往往并不随着其赖以产生的社会阶层的消失而消失。我们知道,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贵族阶级在文化史上都曾经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大大拓展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广度与深度,他们创造的精神文化曾经为他们所垄断并成为其身份的确证方式,后来贵族阶级消失了,但他们创造的许多精神文化成果却长期为人类所共享。文学经典也同样如此,它们无疑与身份、权力相关,但并不与之共进退。

    四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文学经典产生的社会的与文化的逻辑,也看到了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造成的冲击,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文学经典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应该善待经典。我们当然有充分的理由以知识社会学的眼光来解剖经典产生的社会原因,揭示其暗含的权力关系,从而揭去蒙在经典之上的神秘面纱,这是学术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经典之于今日的价值。经典生成的深层逻辑及其暗含的权力关系与它们拥有的精神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李后主那些脍炙人口的词作,无疑是出于身世的巨变而发出的哀怨与叹息,完全是个人的情感表现,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牵动后世无数多情之人的心弦。文学经典所蕴含的价值是远远大于它们生成的原因的。对于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经典,我们都应该抱有充分的敬意,因为它们的确都从各自的角度开拓了人类精神空间,提供了无法取代的意义之维。

经典文学篇7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505

【原刊页号】6~9

【分 类 号】J3

【分 类 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601

【作 者】孟繁华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摘 要 题】新视点

【正 文】

当文学被无数次地宣告死亡之后,2003年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再次访问了北京,他在带来的新作《论文学》中,对文学的命运作了如下表达:“文学的终结就在眼前,文学的时代几近尾声。该是时候了。这就是说,该是不同媒介的不同纪元了。文学尽管在趋近它的终点,但它绵延不绝且无处不在。它将于历史和技术的巨变中幸存下来。文学是任何时间、地点之任何人类文化的标志。今日所有关于‘文学’的严肃思考都必须以此相互矛盾的两个假定为基点。”(注:金惠敏:《图象增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5期。) 这确实是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为文学的当下处境忧心忡忡,为文学不远的末日深感不安和惊恐,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日见奇异和灿烂的想象,又为文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

现代小说的诞生在中国已近百年。四部不列,士人不齿的小说,其地位的改变缘于现代小说观念的提出。这一点,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大概最有代表性。小说地位的提高及其再阐释,背后隐含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强烈而激进的渴望。于是,小说成了开启民众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小说带着通俗易懂的故事传播了小说家希望表达的思想。这一现代小说传统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得以延续,并成为那一世纪思想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个小说传统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遭到了质疑,普遍的看法是,20世纪激进的思想潮流培育了作家对“宏大叙事”的热情,培育了作家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感需求。这一传统形成的“主流文学”压抑或压制了“非主流”文学的生长,因此也是文学统一风格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土壤。如果从文化多元主义的角度出发,从文学生产和消费的多样性需求出发,这一质疑无疑是合理的。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个争论在今天已经没有意义,或者说,文学传统及其解构者谁是谁非都不能解决小说生死存亡的现实和今后。就现代长篇小说而言,其成熟的标志无论是《子夜》还是《财主的儿女们》,他们都是从社会问题出发的,但它们都取得了伟大的艺术成就。当吁求的多元文化在今天可以部分地实现的时候,长篇小说创作的整体水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百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叙事文体的衰落,显然并不来自小说创作的内部问题。

新世纪以来,虽然有《白银谷》、《沧浪之水》、《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兵谣》、《桃李》、《经典关系》、《龙年档案》、《抒情年华》、《无字》、《银城故事》、《大漠祭》、《张居正》、《解密》、《作女》、《大秦帝国》、《漕运码头》、《白豆》、《水乳大地》、《我们的心多么顽固》、《狼图腾》、《英格力士》、《人面桃花》、《妇女闲聊录》、《天瓢》、《圣天门口》等一大批很好或艺术性很高的长篇作品,但小说在今天社会文化生活结构中的地位,仍然不令人感到鼓舞。因此,在我看来,一个令人悲观又无可回避的问题是,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叙事文学的辉煌时代就要终结了。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每一文体都有它的鼎盛时代,诗、词、曲、赋和散文都曾引领过风骚,都曾显示过一个文体的优越和不可超越。但同样无可避免的是,这些辉煌过的文体也终于与自己的衰落不期而遇。于是,曾辉煌又衰落的文体被作为文学史的知识在大学课堂讲授,被作为一种修养甚至识别民族身份的符号而确认和存在。它们是具体可感的历史,通过这些文体的辉煌和衰落,我们认知了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因此,一个文体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以“历史”的方式获得存活。今天的长篇小说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评价近百年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无论这一文体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它的辉煌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它的经典之作通过文学史的叙事会被反复阅读,就像已经衰落的其他文体一样。新的长篇小说可能还会大量生产,但当我们再谈论这一文体的时候,它还能被多少人所认知,显然已经是个问题。

当然,如果把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文学地位的下跌,归结于市场和利益的驱动是不准确的。这一说法的不可靠就在于,市场可能改变作家的创作动机,但在现代中国,许多作家也是靠稿酬生存的,鲁迅的收支帐目大多来自稿酬。这些靠稿酬生活的作家与市场有及其密切的关系,但并没有因市场的存在而改变大师的创作动机,也没有因市场的存在而失去他们大师的魅力。另一方面,市场的诱惑又确实可以改变作家的目标诉求。利益也可以成为一个作家创作潜在或明确的目标。因此,小说的衰落与其说是与市场的关系,不如说是与接受者的趣味变化的关系更大。现在,对鲁迅及其那一代作家有了不同的评价及其争论,不同的评论我们暂不评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鲁迅的意义和价值,其人格成就可能大于他的文学成就。鲁迅的魅力不仅仅来自他对现代小说形式把握的能力,不仅仅来自他娴熟的现代小说艺术技巧,而是更来自于他的文化信念和坚守的人格。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小说中表达出他的悲悯和无奈。他是在市场化的时代用一种非市场的力量获得尊重和信任的。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不间断的政治批判运动和不间断的检讨过程中,独立的精神空间几近全部陷落。当政治挤压被置换为经济困窘之后,检讨也置换为世俗感慨。当希望能够维护知识分子最后的一点尊严的时候,推出的也是陈寅恪、顾准等已经作古的人。因此,作家人格力量的萎缩和文化信念的丧失,才是当代小说缺乏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消费文化的兴起和传媒多样化的发展,也终结了长篇小说在文化市场一枝独秀的“霸权”历史。科学技术主义霸权的建立,是带着它的意识形态一起走进现代社会的。虽然我们可以批判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电子传媒是虚拟的“电子幻觉世界”,以“天涯若比邻”的虚假方式遮蔽了人与人的更加冷漠。但在亚文化群那里,电子幻觉世界提供的自我满足和幻觉实现,是传统的平面传媒难以抗衡的。它在通过“开放、平等、自由、匿名”的写作空间的同时,也在无意中结束了经典文学的观念和历史。因此,现代传媒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特别是与科技手段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兴起,是文学不断走向式微的原因和条件。

事实上,关于文学命运的预言和争论,几十年前在西方就已经开始。80年代初期,英国两所举世闻名的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由师生们发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问题是:“英语文学”教学大纲应包括什么内容?它的连锁反应便是对文学价值、评价标准、文学经典确立的讨论。激进的批评家发出了“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的吁请;而大学教授则认为:“传授和保护英国文学的经典是我们的职责。”这一看似学院内部的争论,却被严肃传媒认为“一半是政治性的,一半是学术性”。

类似的讨论在西方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过。而事实上,文学经典的确立与颠覆从来也没有终止过。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经典的确立与颠覆的历史,经典的每次危机过程也就是经典的重新确立的过程。经典的危机与确立,引发的原因显然不止人们对经典作品的认同有歧异。按照我们传统的理解,经典就是不同领域里的权威性著作;按照弗克马的理解,“经典”是指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但这样的理解又可以追问出无数个问题:比如,认定权威性或“精神宝藏”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认定?这一认定出于何种意图或目的?这些追问在经典危机的时代不仅咄咄逼人,同时也具有难以抗辩的合理性。但如果认为这样的追问是不能质疑的,那么围绕经典的讨论就变成了另一个问题,即还有没有经典?要不要经典?经典危机和确立的历史,一方面表明了这些追问的合理性,一方面也表明了它的时段性。永恒的经典是不存在的,没有休止的追问也会使追问本身变成假问题。

经典的确立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化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对经典确立的历史环境及其需要。在中世纪,文学经典的功能在于它统治了教育、并与帝权、神权共同构成了宰制性权力。此后,利用经典为政治服务,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现象至今也没有结束。即便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得到了承认,但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从来也没有彻底解除。假如没有经典带给我们的文化认同,包括政治在内的所有问题是无从讨论的。

科举制度的终结,大大弱化了中国传统经典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已经弱化了的传统经典雪上加霜。到40年代,传统“经典”在风雨飘摇中失去了踪迹。古典的被抛弃,西洋的半生不熟,现代汉语文学莫衷一是。40年代以后,我们又经历了几次经典危机,从延安红色经典地位的确立到“文革”样板戏霸主地位的形成。几乎都与政治需求密切相关。

经典确立的复杂性还不仅仅限于它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就其本身来说,经典是人确立的。他就不能不有人的局限性。其次,经典须有一个经典化过程,也就是历史化过程。当代文学史不要说已经出版了近70部,仅就近年来出版的有影响的文学史著作,对经典的判断和叙述就非常不同。因此,这些在切近距离被写进文学史的“经典”,可被看作是“文学史经典”。“文学史经典”与“文学经典”的差别,就在于,后者是经典化、历史化了的“经典”;前者是尚未经历这一历史化和经典化的“经典”,它只具有文学史意义,而不具有文学经典意义。

这个看法,是针对我们以往的对经典的理解提出的。或者说,我们曾经历过的那种对经典理解的语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一改变,不仅与当下文学生产的方式相关,同时更与文学在社会生活的处境与地位相关。对中国而言,20世纪既是现代小说发生的世纪,也是现代小说成熟和终结的世纪。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末乃至21世纪初,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水准已经超过了此前的任何时期。但恰恰在这成熟的时期,现代小说开始衰落了。原因很简单,就像先秦散文取代了骚体,汉赋取代了先秦散文,唐诗取代了汉赋,宋词取代了唐诗等一样。古代文学专家普遍认为,宋诗比唐诗更成熟也更深远,但诗必言唐的观念根深蒂固,宋诗再成熟,影响也远没有唐诗深远。现代小说的成熟与衰落,就与宋诗相似到了这样的程度。

当今世界,不是没有了文学经典,而是关心“文学经典”的人已经被分流于影视、读图、DVD、卡拉OK、酒吧、美容院、健身房、桑拿浴甚至是星巴克、超市或者远足、听音乐乃至独处。日常生活在商业霸权的宰制下也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文化消费的可能。这就是文化权力支配性的分离,文学经典指认者的权威性和可质疑性已同时存在。在这一处境下,文学经典还被多少人关心,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以下几个材料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传达了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读者对经典文学和时尚文化的态度和接受状况:

新华社西安3月13日电(宋杜贺)“2004年是青春文学大放异彩的一年,青春文学的市场表现达到迄今为止的一个最高点”。这是新浪网对青春文学之盛行的评价。与此相印证的是在西安市大大小小的书店里,以描写“情”“爱”为主的网络文学、韩国小说等青春题材文学类图书也是最抢人眼球,而摆放在书架上的科普读物、古典诗词却少人问津、备受冷落。(注:2005—3—14 9:19:09来源:新华网陕西频道。)

北京一家调查公司最近的一份读书调查报告显示:现代人中有三分之一不买也不读名著,认为名著枯燥无味,不堪卒读;有三分之一的人买名著,但是却不阅读,目的是为了装点门面;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虽然读,但由于时间等原因,读得非常零散……河北经贸大学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要求全校同学必须阅读包括《三国演义》、《史记》等在内的文史哲名著。读书不合格者不能毕业。此令一出,众学子一片哗然,非议四起。……一位学生更为直率地问道,读《三国演义》能帮我们找到就业的饭碗吗?在这些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外语、计算机和经济类书籍以及传授青年各种处世技巧、成功经验的书籍,才是他们的“必修课”。(注:炎毕文:《不读名著会怎样?》,2001年1月11日北京报业集团。)

国际在线消息: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普通的俄罗斯人已经逐渐远离文学作品,即使是那些经常看小说的人,他们对美国通俗作家丹尼尔·斯蒂尔的喜爱程度也胜过了本国作家费奥多·陀斯妥耶夫斯基。

据英国《独立报》7月21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最新公布的调查发现,37%的俄罗斯人从不读书,52%的人从不买书,而只有23%的人认为自己属于那种酷爱阅读的人。另外,人们对于侦探小说和浪漫爱情小说的喜爱程度要远远胜过于由诸如列夫·托尔斯泰或安东·契诃夫这些大师们创作的经典名著。(注:见2005—07—22 09:40:55国际在线。)

著名的美国文学出版商兰登书屋:每日将一百多部经典文学作品推上因特网,对传统书商构成重大挑战。兰登书屋说,推出电子文学作品是它向读者介绍世界名著这一传统的扩展。首批上网的作家包括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英国作家狄更斯和简·奥斯汀、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以及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威拉·卡瑟。读者只需进入兰登书屋现代图书馆的“作者链接”网站,登记和选择下载格式,就可购买和下载这些电子版本的名著。下载费用为每本4.95美元。(注:2000年11月3日23:17,大洋网讯。)

据英国《卫报》8月1日报道:《哈利·波特6 》的德语版翻译者克劳斯·弗里茨曾要求再给他77天的时间以便完成全部翻译工作,而那些“业余翻译家”们显然没有这份耐心,他们纷纷登录一家名为“哈里在德国”的网络俱乐部的网站齐心协力翻译该书,最后仅耗时45小时便宣布大功告成。(注:见2005—08—02 08:42:04国际在线。)

国人阅读文学经典的状况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但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俄罗斯人民也远离了文学经典,这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却为我们对文学经典命运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美国兰登书屋的举动虽然冠冕堂皇,似乎在拯救文学经典,但它无疑是一个商业行为。但遗憾的是,网上阅读器一年才卖了5万个。 而美国惊险小说作家斯蒂芬·金在网上免费推出的66页新作《子弹列车》,创下了头24小时被下载40万册的惊人记录。而严谨和傲慢的日尔曼人民,也将满腔热情毫不矜持地献给了“哈利·波特”时代。无论是沮丧还是痛心,这都是现实。

经典文学篇8

关键词 文学经典 修正主义 去经典化 接受理论 文化研究

在当今的中西方比较文学界、文学理论界以及文化研究界,讨论文学经典的构成及重铸,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但在新世纪之初,重提这个话题也许有助于我们在实践领域内对已有的文学经典提出质疑,以便为一种基于跨文化视野的重构文学经典铺平道路。一般说来,讨论经典问题,总无法摆脱这四个方面:文学接受理论、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修正理论和文化研究。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来探讨文学经典的构成、隐于经典构成之背后的权力关系以及对文学经典的质疑乃至重构。 接受理论和文学史的挑战

我们都知道, 仅在20世纪的国际文学理论界和比较文学界, 关于文学史的写作问题就曾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理论挑战, 其结果是文学史的写作在定义、功能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变化。文学史(literary history)已经摆脱了的客观性话语之束缚,成为一种具有能动阐释特征的自满自足的文学撰史学(literary historiography), 它在文学学科(literaturwissenschaft)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有着鲜明的新批评形式主义色彩的韦勒克和沃伦著《文学理论》中, 两位作者显然仍给了文学史相当显赫的地位: 它在文学研究的大范畴之下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共同支撑了文学研究这一学科。而到了60年代后期的接受美学那里, 文学史则作为指向文学理论的一种"挑战"之面目出现,这尤其体现在汉斯·罗伯特·尧斯的那篇曾震聋发聩的论文--《文学史对文学理论的挑战》("Literaturgeschichte als Provokation", 1967; 英译文刊载于《新文学史》第二卷[1970],题为 "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ory")中。该文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出发, 提请人们注意一个长期被文学撰史学家所忽视的领域: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在接受美学理论家看来, 只有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因素在构成一部文学史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这部文学史才是可信的和完备的。毫无疑问, 接受美学理论家尧斯和伊瑟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传统的忽视读者作用的文学史写作提出了挑战,他们的发难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建构一种新文学史奠定了基础。正如尧斯针对把文学的进化与历史的过程相联系的作法所质疑的,"如此看来,把’文学系列’和’非文学系列’置于包括文学于历史之关系结合部,而又不使文学以牺牲特征为代价……不也是可以办到吗?"(1)显然,尧斯等人的接受美学理论并不是出于反历史的目的,而是试图把文学的历史从与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密切联系中剥离出来,加进文化和形式主义的因素,以强调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他们的努力尝试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对我们今天重新审视既定的文学经典进而提出重铸经典的积极策略仍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谈到文学经典的构成和对文学史的重写,我们必然想到,当今欧美文学理论界的权威刊物《新文学史》(New Literary History)所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容怀疑的。1969年由著名文学理论家、当时的国际权威美学刊物《美学与艺术批评》(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副主编、弗吉尼亚大学坎南讲座教授拉尔夫·科恩(Ralph Cohen)亲自创办的这个学术刊物对于推动当时的后主义争鸣、接受美学对传统文学史写作的挑战、以及其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崛起、文化研究在东西方的比较研究以及文学的生态批评等, 都起到了欧美其它刊物无法相比拟的作用。作为一份致力于对文学史进行重新书写的理论刊物,该刊在文学经典的重铸方面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典文学篇9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听了钱正权教授对教学经典诗文评课,如拨云见日,深入浅出,剖析透彻,获益匪浅。下面根据钱教授的评课,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浅谈经典诗文教学的门道有哪些。

一、牢牢抓住经典古诗文教学的主线:诵读、吟诵甚至歌唱

诵读是教学古诗词最重要的门道。每首诗都是作者当时思想的高度浓缩,情感是古诗的灵魂,而每首诗的诗魂又是无形的东西,要附着诗眼来表现。要想感悟诗魂,要经过三个板块,1.初步感知诗意,走进诗中;2.阅读文本感悟诗情;3.与文本对话,走入诗魂。故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对诗中蕴含的感情、饱含的道理、作者创作时的感受、教学者朗诵时的语感以及学习古诗所获得的审美愉悦等诸多方面都要通过吟诵来实现,要重视学生的朗读教学。

教学古诗,朗读、吟唱一定要下功夫。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重视古诗词字音、句子的朗读,读出感情。抓住“字词”朗读,进行拓展,体会作者的情思或意理。若朗读时少了韵味,功力不足,就要从诗词格律上下功夫,补一补,明白朗读古诗词“平长仄短”的道理。字的读音为“第一、二声”朗读时读长一些,字的读音为“第三、四声”朗读时则短促。2.朗读指导要有层次,读出诗词韵味,抑扬顿挫。通过细心地指导,层层朗读,师生与诗人等情感产生了共振的感觉,为深入领悟古诗意境做了重要的铺垫。

二、抓住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进入意境

意境即意象。古诗词中的意境很重要,有多种含义,这些均要靠读者自己去开发,理解、领悟诗的意境比了解诗的意思更重要。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这一切要靠教师的熏陶感染。那么怎样带领学生进入意境呢?学生进入意境犹如步入庭院深深,踏入院中美景天地,要入多重门。

打开第一扇门,就是读了整首诗或词,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印象。读完《清平乐·村居》,我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美丽的秋景茅屋低小,但溪水流长,翁媪一家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第二扇门,抓诗眼。古诗词大多词语精炼,教师在教学时,要还原当年作者的写作过程,领悟作者创作时情感深处的境界。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可以抓住“相媚好、卧剥”几个词进行拓展,发展孩子的想象、思维,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打开了两道门之后,教师还要做些什么?1.要注意课外资料的链接,要把有关诗词从尘封记忆中唤醒。教学中不仅要在理解古诗词上把握难易度,还可以在讲解、学习环节中串联以前熟悉的诗文,这样既唤醒学生的记忆,又丰富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2.利用生活经验想象来丰富意境。在教学古诗词时不妨多用生活与现实联系,想一想古诗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沟通历史,学活诗文。比如在学习清代高鼎《村居》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或想一想自己春天里放学后,在郊外是如何和小伙伴们放风筝的?当时的心情怎样?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走进作者,走进诗中,学好诗文。3.带学生进入意境,教师还要充满激情。教学古诗词也不能是老学究,带学生入境,自己要充满激情,激情要自然而不能矫情。因为教师是一本书,教师有怎样的情感,学生就有什么样的情感。4.教师有时还要做适当点拨。有些古诗词也不一定都要联系实际,比如《题西林壁》这样的哲理诗,要让读者和学生从诗中跳出来即可,明白只在山中看问题就容易把问题看偏,若联系实际很容易误导学生生搬硬套其中的道理。

三、适时讲解时代背景

我们知道每首古诗词的产生都有特定背景,距现在时代较为久远,而现在儿童生活经验缺乏,文化视野也不是很开阔,这在理解古诗词上思想落差大,增加了难度。另外有古诗词词句凝炼,作者的思维跳跃性大,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故此在教学时,教师应本着顺学而导的原则,可采取让学生自读自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对当时背景有所了解。上课时教师可设置悬念:作者写作时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呢?学生有了想知道的欲望,此时让了解的学生给予解答,老师做必要的补充,这样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时代背景可谓水到渠成。

四、落实字词句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

经典文学篇10

(一)积极宣传诵读经典古诗文的意义。

新学期开学时在班上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树立学生的品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们积极参与。还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把诵读篇目推荐给家长,让家长参与到诵读活动中,让学生在家里也能诵读经典古诗文。

(二)树立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信心。

古人作诗必要吟诗,只有通过吟才能把诗文中的情感充分表达处理。但由于担心被笑话,很多学生并不敢尝试这种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吟诗方式。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诗观,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在班级中营造诵读古诗文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去诵读经典古诗文[1]。

(三)培养学生的经典古诗文审美能力。

每首经典古诗文都是一个故事、一种精神,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老师们在经典古诗文教学中要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经典古诗文的画面之美、故事之美、语言之美、韵律之美和精神之美,培养学生的经典古诗文审美能力。让学生们爱上经典古诗文的美,提高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积极性[2]。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教学方法

(一)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诵读指导。

对于刚入学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采用被动养成法: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老师读一句,让学生跟着念一句,读完一段了,再重复几遍,然后学生自己读一遍、两遍、多遍,还可以采取齐读、接龙读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诵读喜好,重点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直觉力、而不是理解力。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则采用主动引导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意义,在诵读实践中强调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老师还要检查学生的诵读效果,纠正学生在诵读中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的错误,提高诵读的准确性。

(二)指导学生巧妙背诵经典古诗文。

背诵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而机械的背诵是十分枯燥的,学生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因此,老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巧妙地背诵,提高经典古诗文的背诵效率。对于中低年级学生可以指导他们进行表演背背诵,让他们在背诵时,配合适当的语气和动作,有条件的还可以为学生的表演提供画面背景和音乐,让学生边表演边背诵,提高对经典诗文的理解,进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恰当的语气和动作能促进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背诵效率。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引导他们根据诗的内容分类进行背诵,如将诗分为叙事诗、写景诗、抒情诗、言志诗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分清类,提高背诵的数量和效率[3]。另外还可以采取两人赛、小组赛等竞赛形式,又如限时背、接龙背、轮换背、听记背、问答背等多种灵活变化的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