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栽培十篇

时间:2023-03-24 14:54:03

设施栽培

设施栽培篇1

关键词:杏;设施;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2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70-1

1 品种选择

选择成熟期早、需冷量低、完全花比例高、自花结实率强、果大质优、坐果率高、丰产性强、离核的品种。

2 适用设施

可设施栽培的主要目的为促早,加之杏主要适宜区域为我国北方,因此,适宜的栽培设施与桃和樱桃的要求相同,主要采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定植

选用山杏或一年生毛桃速生苗,适当浅栽,以树苗根茎处原有土印与地面取齐为宜,按株行距1-2m×2-3m进行定植,可因品种、树形等而有差异,亩栽300株左右。按每亩施肥4000-5000千克的标准,将腐熟的农家肥与土混合后施入定植沟(穴)中下部,全部回填后浇水、沉实、挖栽植。

3.2 整形修剪

3.2.1 整形 采用“Y”字树形、开心形和纺锤形,其中“Y”形选两个东西向枝做主枝,其余新梢按空间、着生位置确定留做辅养枝或是疏除。

3.2.2 修剪 当新梢长到60-70厘米时进行一次夏剪摘心,促发二次枝。扣棚前对长果枝短截三分之一,并疏除过密枝,维持合理的树体结构。结果前疏花可短截部分花量过大的结果枝,以控制花量。结果后,当新梢长到20厘米左右时,反复摘心,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七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土壤不是太干旱,一般不再浇水,控制新梢生长,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花芽分化和形成。杏树落叶后,进行一次冬季修剪,进一步调整树体结构。为了早结果,以轻剪和疏剪为主,对主枝延长枝进行轻短截,一般剪去三分之一左右,对过密的果枝,去弱留强。疏除过密枝及背上直立旺生枝,凡是短果枝或花束状果枝均不要短截,使整个树体结构稀疏均匀,平衡发展。

3.2.3 化学调控 由于生长前期树体旺长,除从7月上旬进行拉枝、疏枝、摘叶、扭梢等措施处,应及时进行化学调控,即从7月中下旬用15%多效唑200-300倍喷叶面,并视生长情况,隔10-15天连喷2-3次,可有效缓和顶端优势,控制营养生长,促进中、小果枝组群的形成。

4 环境调控

4.1 适时扣棚

当深秋平均气温低于10℃扣棚。采用人工低温预处理破除休眠,满足杏树休眠期的需冷量。白天盖草苫降温,晚上开苫通风,创造一个月左右0-7.2℃的低温环境,就可打破杏树的自然休眠。

4.2 温度管理

杏树喜光,应尽可能提高棚内光照,在温度允许的条件下,应早揭苫晚放苫。开花期白天最高温度控制在18-20℃,花后十天后果实膨大期则控制在25-30℃。

4.3 湿度管理

扣棚后相对温度控制在65-70%,花期控制在50-60%,果实膨大期应小于60%,果实采收后控制在40%左右。浇水时最好不要大水漫灌,要注意通风除湿,适当增加气温,都能降低棚内相对湿度。

4.4 二氧化碳

由于杏叶光和作用的消耗,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降低,因此,棚内二氧化碳的调控,一般结合温度管理进行,及时通风换气,补充二氧化碳,必要时可在棚内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提高光合效率。

5 花果管理

5.1 花期放蜂和人工授粉

赶在第一批花开放盛期,用小毛刷进行点授,第一批花的完全花比率高,辅助授粉效果好。在杏开花前2-3天,将蜂箱搬进棚内锻炼。放蜂时,蜂箱高度应在树冠中下部,使蜜蜂一出箱便遇到花。

5.2 疏花疏果

第一次疏果在脱萼期进行,幼果有绿豆粒或黄豆大小时,疏去并生果、畸形果,保留发育正常的大果。由于杏树的自然掉果比较严重,这次疏果的留果量要相对大一些,等到杏树自然落果高峰过去后,再进行精确疏果。一般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1-2个,、上部宜多留,内膛、下部宜少留。当新梢长到15-20厘米时,要及时摘心,控制其生长,防止营养生长过旺而影响光照,同时也可改善果实的着色,提高杏的品质。

6 肥水管理

杏开花早,果实生育期短,应特别注意基肥的施用。基肥施用量应占到全年需肥量的70-80%。定植时施足基肥的,头1-2年不再施基肥,以后每年秋施有机肥,追肥应重视叶面施肥,采用前促后控技术。花前每株追施40-50克尿素,果实膨大期前,每株施入50-100克硫酸钾复合肥,并根据土壤水分状况浇一次小水,同时每10-15天,喷施一次0.3%的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续喷两次。采后,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100克。整个扣棚期内,忌浇大水,以防降低地温,推迟成熟。扣棚后,在花前、硬核和果实膨大期,如墒情不足,可浇小水,特别是果实发育到硬核期时,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都需要大量的水分,这时浇水对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7 病虫害防治

杏树的主要病虫害有疮痂病、早期落叶病、蚜虫和红蜘蛛等,一般每年喷3-4次药即可控制。第一次在扣棚后10天内喷波美3-5石硫合剂或100倍索利巴乐加1000倍蚜虱净;第二次在新梢生长旺期喷700倍70%代森锰锌加1500倍蚜虱净;第3次在果实成熟前15-20天喷复方多菌灵600倍加1500倍蚜立可绝;第4次在果实采收后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加1500倍蚜虱净。如有红蜘蛛可用2000-3000倍扫螨净液防治,食叶害虫用菊酯类农药防治。

8 采后管理

设施栽培篇2

关键词:杏;设施;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7)03005603中图分类号:S662.2文献标识码:A杏树休眠浅,需冷量少,果实成熟早,是设施果树适栽树种之一,设施栽培杏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其时正是水果淡季,售价高,效益好。现将杏设施高效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规范设施建造

栽培杏树的设施应建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下水位高,有一定排灌条件,四周开阔的地方,设施坐北朝南偏西5°左右,周围无高大建筑群,特别是东、南、西部要开阔,以利于冬春采光,东西长应在50~80 m,南北跨度6~8 m为宜。如果采用冬暖式温室,有条件的最好能将北边靠在地埂上,以增加保温效果,减少筑墙用工。如筑墙,北墙及两边的山墙厚度应在1 m以上,后坡要先覆30 cm左右的作物秸秆,再在上面盖20 cm左右的泥,前坡底角应挖深宽均为50~60 cm的防寒沟,防寒沟长与相当或略长,在沟内填入麦衣、草木灰、锯末等隔热物,以提高保温效果。

2选择适栽品种

设施栽培杏树应选择休眠期对低温要求不太严格,适应性强且自花结实率高的品种,一般自然条件下7月上旬前成熟的品种均可进行设施促成栽培。生产上应用的品种有:凯特、金太阳、大棚王、玛瑙杏、香白杏、华县大接杏、兰州大接杏、沙金红杏等。

3尽量定植带花大苗

由于杏树成花不及桃树容易,生产中最好栽植2年生以上带花的大苗,促进早果,缩短栽植到受益的时间,从而提高设施生产效益。

4配备充足的授粉品种

杏树自花结实率低,栽培时应配备栽培总量30%以上的授粉品种,为良好结果打好基础。生产中可选择花期相近,综合效益优良的2~3个品种混栽,以保证相互授粉。

5适时栽植

杏树可春栽,也可秋栽,春栽在4月份临近萌芽时进行,秋栽在10月下旬至11月土壤封冻前进行,提倡秋季丰水期栽植,以利于提高成活率。设施栽植杏树多采用过渡密植的方法,以提高前期产量,可按照(1~1.5) m×(1.5~2 ) m的株行距,667 m2栽333~444株。在移栽时应注意保护根系,尽量缩短根系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栽植时肥水要充足,定植坑要大,以利于缓苗。定植穴深、宽、高均应大于60 cm,坑挖好后,每坑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25 kg左右,过磷酸钙0.5 kg左右,栽后每穴浇水20 kg左右。栽后立即用黑色地膜覆盖保墒。

6促控结合,培养丰产树体结构

栽植当年,要注意促生分枝,增加枝量,以形成有效的结果面积,促进前期产量的提高。在整个生长期对于树体的管理注意以下几方面。

6.1采用纺缍形为主的整形方式

设施栽培杏树时栽植密度大,如果树形选择不当,极易出现郁闭,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根王田利:设施杏树促成栽培技术 1据设施栽培的特点,除最南边一行由于受限整成开心形外,其他的应以纺缍形为主,以增加枝量,最大限度利用光能,促进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6.2保持枝条主次分明

设施栽培空间有限,树体结构大枝稀,小枝密,才能发挥结果的优势,因而生产中要保持枝条主次分明,要多注意培养小枝。生产中要充分利用杏树芽的早熟性,采用摘心措施,促进分枝,防止光干枝的出现,增加有效结果部位,提高结实能力。生长季根据枝的长势,综合采用摘心、拉枝开角、拿枝软化等方法,将临时性枝转化为结果枝,在扣棚前剪除无效枝,控制树体枝量,花后注意除萌,果实采收后及时进行更新修剪,回缩结过果的老枝,培养新的结果枝,以保持树体旺盛的结果能力。

6.3适时控制,促进成花结果

杏树枝条年生长量大,在不加控制情况下,枝条年生长量可达1 m以上,而设施密植栽培条件下,极易郁闭,不利于通风透光和田间作业。一般应将枝的长度控制在60~70 cm,对超越部分应及时摘心。设施栽培杏树要求树体距棚膜至少应在60 cm之间,否则不利于温度调控,易发生冻害及高温危害,因此对超高部分应及时回缩。杏树多抱合生长,不利于成花,生产中应注意拉枝,由于设施栽培杏树密度较大,拉枝应及早进行,一般在枝长30 cm左右时开始拉枝,通过拉枝缓势,增加枝中养分积累,多形成优势花芽,促使早投产、早受益。为了促进花芽形成,从7月份开始,应根据树体及枝条长势,酌情喷用15%多效唑或PBO 200~300倍液,以抑制新梢生长,促进成花,是非常有效的,一般喷用两次即可达到效果,对于旺长的树体或新梢,可在8月加喷1次。

7平衡供给肥水,增加树体物质积累

肥水是设施杏树生产的物质基础,设施杏树栽植密度较大,对养分需求量大,每年基肥施用量每667 m2应保证有机肥的施用量不少4 000 kg,油渣不少于300 kg,过磷酸钙的施用量在75 kg以上,硫酸钾的施用量在50 kg以上,在定植时或每年9月份施入。

追肥应注意施用的时间,可在花前和果实膨大期进行营养补充,追肥应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施用为主,以平衡供B分,防止偏施氮肥,导致枝梢徒长,影响坐果现象的出现,施量据树大小,结果多少灵活掌握,每次667 m2施量控制在10~15 kg。花后要控制追肥和浇水,一般在花后15 d内不应施氮肥,浇大水,在花后20 d左右,为促进果实生长可进行追肥浇水,同时进行叶面喷肥,追肥后视土壤墒情浇水,保持田间持水量在50%~60%,浇水时注意小量多次浇灌的方法进行,防止浇水量太大导致地温降低而引发落果。

8适期扣棚,加强环境调控

杏树必须在完成自然休眠后扣棚,才能保证生长结果的顺利进行,否则发芽不整齐,不利于坐果。生产中杏树的需要冷量为400~700 h,多数品种在12月中下旬扣棚较适宜,在暖冬年份或种植需冷量大的品种,应适当延迟扣棚时间,总之适当晚扣棚对设施杏树是有利的。

扣棚后,升温应缓慢进行,以提高树体的适应性,如升温太快,则气温的升高较地温快,会出现先叶后花现象,不利于树体结果,应采用分期升温法。在扣棚的第1周白天揭去苫帘的1/3,第2周白天揭去苫帘的2/3,以后白天全部揭开,使气温逐渐长高。

在树体生长结果期要根据不同时期对温湿度及光照、二氧化碳的要求,细致地进行调整,严格控制温湿度,保证生长结果的顺利进行。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杏树对温湿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具体温湿度调控范围为:萌芽前白天温度15~18 ℃,夜间5~7 ℃,湿度70%~80%;开花期白天温度16~20 ℃,夜间8~10 ℃,湿度50%~60%;果实发育期白天温度15~25 ℃,夜间10~15 ℃,湿度60%~70%;成熟期白天温度20~28 ℃,夜间10~15 ℃,湿度60%左右。 生产中可通过揭盖苫帘、通风、加温等措施进行调节。

在调控好温湿度的同时,由于设施栽培中光照不足、二氧化碳浓度低,均影响生产的正常

进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充。补光可用白炽灯,从发芽后开始,按每10 m棚长悬挂一个灯泡的方法,每天补充2~3 h,一直补充到果实采收为至。补充二氧化碳最好采用悬挂二氧化碳气袋的方法,从果实坐住后开始补充,至4月揭膜为止。

9加强花果管理,提高果实品质

杏树主要靠昆虫传播花粉,设施栽培时,一般可采用设施内放蜂的方法促进授粉。通常每棚放养蜜蜂1箱或放养壁蜂100只左右,即可保证授粉的顺利完成。如果没有放蜂的条件,可用鸡毛掸子在树体上滚动授粉。

设施栽培杏树是高投入产业,提高商品性的关键是保证果实充分生长,提高果实的均一性,而实现此目的的主要措施是疏花疏果,通常以疏果为主,主要在花后3周开始,疏果时应据枝的长势进行,保持果间距5~8 cm,一般长果枝留3~4果,中果枝留2~3果,短果枝留1果,花束状果枝不留果。

设施栽培篇3

关键词茄子;设施栽培;播种;定植;田间管理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 .)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均有栽培,尤以亚洲、非洲、地中海沿岸、欧洲中南部、中美洲种植广泛,其中亚洲茄子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6%[1]。目前茄子已成为我国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种植最广泛的主要蔬菜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茄子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茄子生产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目前我国茄子的供应主要是通过增加种植面积来取得的,茄子的单位面积产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2]。近年来,茄子设施栽培面积的发展速度加快,利用设施进行春早熟、秋延迟、越冬栽培,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实现了茄子四季生产、周年供应[3],茄子设施栽培的规模也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现将茄子设施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播种

冬春季育苗(冬春茬),长江流域地区春季栽培于10月中旬开始播种育苗。如在保护地内采用电加温线育苗,可将育苗时间推迟到12月中下旬。如采用当年新种子播种,可用100mg/kg赤霉素浸种催芽,以打破休眠。夏秋(秋茬)育苗,一般在6月底播种、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将种子撒播在育苗盘中或直接播在营养钵中。苗床在播种的前一天浇足底水,播后盖细土或基质1.0~1.5cm厚。育苗基质可采用商品育苗基质或草炭+蛭石+有机肥+无机肥2种方法。种子用0.12g/l的ga3或55℃温水浸种催芽8~12h。

2苗期管理

茄子苗期昼夜温度宜保持在15~25℃,冬天用加热温床或地热线加热,在大棚内套盖小拱棚,以增强保温能力。秧苗成活后,若棚温超过25℃,通风,即使遇到连续的雨雪天气,白天棚膜都要在中午前后每天揭开2~3h,以增强光照,提高秧苗素质。夏天需要适当遮荫,在平棚或大、中棚上覆盖顶膜,再覆盖遮阳网。冬天浇水应在晴天午后进行,低温季节适当控制浇水,做到营养土不发白不浇水。播种出苗期用地膜覆盖,一般不通风。出苗后冬天一般9~10时揭开小棚薄膜开始通风,15~16时闭棚。

3定植

提前15~20d整地、施基肥。施优质腐熟有机肥60~75 t/hm2,氮、磷、钾复合肥1 500kg/hm2,先将2/3的肥料撒施在地表,旋耕1遍,将肥土混匀。采用高垄栽培,用地膜覆盖畦面。茄子定植应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定植,以利保苗,定植时浇足水后到门茄“瞪眼”前一般不需再浇水。门茄“瞪眼”后开始浇水,根据土壤湿度情况一般每4~5d浇水1次。冬春茬定植后用竹片搭小拱棚保温,秋茬覆盖遮阳网,早晚揭,以利通风或增加光照。

4田间管理

定植7d内可不通风,以提高棚温,促进缓苗,以后随外界气温升高开始通风,定植7d后,打开小拱棚一端,浇1次缓苗水。当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5月中旬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拆除小拱棚。在定植缓苗后,一般施用含氮量偏高的速效性复合肥;进入结果期后,施腐熟有机肥22.5 t/hm2或复合肥450~600kg/hm2,在结果盛期,每隔10d左右一水一肥。每次追肥一般在前批果已经采收、下批果正在迅速膨大时进行。在茄秧未封垄之前,用竹竿或绳子在茄秧外侧搭架,将茄子的结果枝固定在竹竿或绳子上,或者用绳子将结果枝吊起来,固定在棚架上。采取双干整枝法或三干整枝法整枝。摘枝时期是在“门茄”坐稳后,将“门茄”以下所发生的腋芽全部打去;在“对茄”和“四门斗”茄坐稳后可将其下部的腋芽全部摘除,以便使营养集中供给果实发育。“四门斗”茄以后除了及时摘除腋芽,还要及时打顶摘心。在整枝的同时,还可适当摘除一部分下叶片,以减少落花和果实腐烂,促进果实着色。摘叶的方法是:当“对茄”直径 3~4cm时,摘除“门茄”下部的老叶;当“四门斗茄”直径3~4cm时,再摘“对茄”下部老叶,以后一般不再摘叶[4,5]。

5激素处理

上海地区及江浙一带春季4月至5月上中旬虽然白天棚内温度常超过30℃,但夜间气温常在15℃以下。因此,这一时期开的花必须用激素处理,以防止落花及形成僵果。可用30~50mg/kg的番茄灵水溶液浸花或喷花,或用20~30 mg/kg的2,4-d涂抹花萼和花柄,促使果实发育膨大,溶液中可加入农利灵或速克灵1g/kg水防果实灰霉病及菌核病。

6病虫害防治

采用综合技术防治病虫害,是获得蔬菜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选用多抗性新品种;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及使用技术,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采用高效、安全化学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6]。茄子的病害一般为立枯病、猝倒病、黄萎病和枯萎病。病害主要以防为主,栽前应高温闷棚消毒;栽后控制棚内湿度;阴天或寒流时注意棚内增温。猝倒病和立枯病一般选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防治。黄萎病和枯萎病发病初期每隔7~10d用50% 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若发病严重可用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杜邦克露500~800倍液,每隔5~6d喷1次[7,8]。茄子的虫害一般为蚜虫、白粉虱,蚜虫可用20%灭扫利2 000倍液,或 20%蚜虫星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虱可选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250倍液和70%克螨特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

7采收

果实采收应选择在早上或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有条件的情况下将采收的果实装入塑料袋内保湿。运输途中茄子的外部温度控制在8~10℃为宜。

8参考文献

[1] 李植良,黎振兴,黄智文,等.我国茄子生产和育种现状及今后育种研究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1):24-26.

[2] 申爱民.我国茄子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65-67.

[3] 方智远.蔬菜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张倩.茄子怎样修叶才能夺高产[j].现代农业科技,2005(16):12.

[5] 徐岚,王俸青.大棚茄子剪枝更新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4(2):7.

[6] 吴慧杰,张建.茄子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设施栽培篇4

1.栽培时期设施黄瓜高效栽培,山东鲁南地区的播种育苗时间以10月中下旬为宜。定植时间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初产期在翌年元月上中旬;高产期在2~4月。

2.选择良种设施黄瓜高效栽培的黄瓜品种,宜选用耐低温、耐弱光能力极强,早熟、抗病、丰产、商品性能好的长春密刺、新泰密刺、山东密刺、山农5号、锦早3号、中农13号、津春3号、保丰等新品种,砧木选用黑子南瓜。

3.浸种催芽播种前进行晒种、浸种、种子消毒、配制消毒的营养土并铺床,而后将种芽播于小高床上。温汤浸种催芽55℃水温20分钟,再浸泡4~6小时,30℃催芽,出芽后降至常温。

4.播种育苗鲁南地区的黄瓜的苗龄是50~60天。播种要小心谨慎,以免碰伤白嘴(芽),最好白嘴都朝向一边,间隔距离相等。

5.苗期管理白天温室控制在25~30℃,夜间13~16℃,不得低于10℃,如低于10℃要及时覆盖小拱棚增温。

6.科学嫁接播种后5~8天,当砧木苗的子叶已充分展开,第一片真叶刚刚出现时是嫁接最适宜的时期,可用靠接法(舌接法)或插接法进行嫁接。

7.整地施肥扣棚在定植前15~20天进行。667平方米地施优质腐熟农家肥8000千克左右,深翻后撒入尿素30千克、磷酸二铵40千克、硫酸钾20千克,然后浅耕。并覆盖薄膜提高地温,这时盖的薄膜多是计划在定植后盖小拱棚的薄膜。若地温过低可在定植前3~5天用热风炉等加温,一定要在棚内10厘米处地温达到10~12℃时才可安全定植。

8.科学定植定植期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选择冷尾暖头天气。采用南北延长小高畦,畦面宽70厘米、沟宽60厘米、高10~15厘米。大小行栽培,每畦栽2行,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5~27厘米,每667平方米栽4000株左右。栽苗不宜过深,浇足定植水后封沟,小行上盖地膜,大行上铺秸草以降低湿度。最后密闭温室保温防寒,地温维持15℃以上,气温白天30℃,夜间20℃,一周即可缓苗。

9.保温增产缓苗期白天温度在30~32℃,夜间17~20℃,缓苗后白天温度23~25℃,夜间13~15℃,有利蹲苗和腰瓜的形成。12月下旬至2月上旬为低温期,此期鲜瓜产量低,但价格高,因此在管理上采取双苫、双膜的保温措施,保证瓜秧正常生长,提高产量。要求白天温度25~28℃,夜间12~15℃,有利瓜条膨大和瓜秧生长。中后期白天温度28~30℃,夜间17~20℃,有利瓜条迅速生长和提高商品瓜率。

10.肥水管理根瓜采收至腰瓜采收期,适当加大肥水供应,5~7天浇1水,每667平方米随水追施多元素复合肥25千克。进入盛瓜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非常旺盛,应采取大肥大水以创高产量,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35~40千克。在黄瓜结果中、后期每隔10天左右用0.3%磷酸二氢钾与0.2%硫酸锌混合液喷施,补充微量元素,延长瓜秧生长期。

11.合理浇水采根瓜前每10~13天浇1水,随着棚室内外的温度升高黄瓜的结瓜增多,浇水次数要增加。并结合浇水要划锄。以上午8~10时用井水润浇为佳,以保地温差。晴天要多浇,阴天不浇;弱蔓多浇,旺秧少浇。

12.预防灾害若遇连续雨雪天,注意防寒保温,在阴天外界气温不太低时,要揭帘见光,适当放风,注意控水。天气转晴时,揭帘透光,但中午阳光过强时须盖部分草帘遮光,以防黄瓜失水萎蔫。若遇突袭强冷空气,要临时用火炉或地热线等加温防寒。

13.调整枝蔓缓苗后应插架引蔓,龙头接近屋面时可随时落蔓。黄瓜中后期植株生长旺盛,应定期将瓜蔓落到1.5米左右,北高南低,以提高光利用率,并促进基部新芽形成雌花而多结回头瓜。及时摘除下部枯黄老叶和病枯叶,减少养分消耗、增加通风透光,减轻病害发生。

设施栽培篇5

茬口安排

日光温室栽培茬口安排

秋冬茬7月中下旬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11月~1月上中旬采收。早春茬11月上中旬育苗,1月中下旬定植,4月上旬~7月上中旬采收。

大棚栽培茬口安排

春提前茬2月中下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值,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采收。秋延后茬6月下旬育苗,7月中下旬定值,10月上旬~11月上中旬采收。

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秋冬茬和大棚秋延后茬应选择既耐热又抗寒、抗病性(抗病毒病),丰产性、耐贮性和商品性好的品种,如金棚M6088、长丰3号、中杂9号、威敌3号等品种。日光温室早春茬和大棚春提前茬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坐果性能好的品种,如金棚1号、金棚M6088、长丰5号、威敌2号等品种。

育苗

苗床准备

温室早春茬和大棚春提前茬在温室育苗, 温室秋冬茬和大棚秋延后茬在露地小拱棚育苗。一般亩需设4~5 m2的播种母床,25~30 m2的分苗床。床土要求疏松、肥沃、无病虫和杂草种子,清洁卫生无污染,富含有机质。一般用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园壮土和充分腐熟有机肥按7:3配制,然后1 m3加入70%代森锰锌粉剂100 g、磷酸二氢钾250 g,混合均匀过筛后填入苗床,厚度10 cm。也可直接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内育苗。

种子处理

栽植667 m2,散床育苗法需种子40~50 g,采用营养钵育苗法需种子20~30 g。先将种子在阳光下曝晒2~3 天,用55 ℃水温烫浸种15 min,再用0.1%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5~20 min,冲洗干净,在常温下用清水浸泡6~8 h,捞出用湿纱布包好置于25~28 ℃温度下保湿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温水将种子淘洗1~2 次,约3~4 天7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

冬春季节选择晴天上午播种,夏秋高温季节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播种。采用落水撒播法。先浇足底水,水渗后,撒种(营养钵育苗每钵点1~2 粒种子),然后覆盖1 cm厚的营养土,用木板刮平,覆盖地膜,扣小拱棚。温室秋冬茬和大棚秋延后茬育苗,播后苗床覆盖报纸,搭防虫、防雨遮荫棚,防蚜虫、白粉虱进入苗床传毒,防高温烧芽和雨水进入苗床引发病害。

苗期管理

冬春季节育苗,以保温为主,夜间加盖棉被,提高育苗床温度。夏秋季节育苗重点是降温、防雨、防暴晒、防蚜虫白粉虱。出苗前保持苗床地温 25~30 ℃,70%的苗子出土时去掉地膜或报纸,及时降温,白天20 ℃左右、夜间12~15 ℃,第一片真叶显露,苗床温度可适当提高,白天控制 20~25 ℃,夜间 13~15 ℃。2~3 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于营养钵(9 cm×9 cm)或分苗床,分苗床在温室内做成东西延长,宽1.5~2 m,长根据需要确定,按8~10 cm行距开5 cm深的沟,按8~10 cm株距摆苗,覆一半土后浇足水,水渗下后再覆土为平。分苗后覆盖塑料薄膜,高温季节为防止秧苗萎蔫要遮荫,低温季节夜间加棉被保温,缓苗前保持白天温度25~28 ℃,夜间 15~18 ℃;缓苗后,白天控制在20~25 ℃,夜间13~15 ℃。中途秧苗缺水时,可酌情灌小水;缺肥时,结合防病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溶液,3~5 天一次,连喷2~3 次。定植前一周,加秧苗强锻炼,白天床温15~20 ℃,夜间10~12 ℃,定植时叶面喷一次75%百菌清800倍液,带药定植。

定植

整地施肥

前茬收获后及时进行清园和棚室消毒。整地前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8000 kg、磷酸二铵50 kg、硫酸钾50 kg、硫酸亚铁2 kg、硼肥、锌肥、镁肥各1 kg,深翻并按宽窄行起垄,宽行80 cm,窄行50 cm起垄,垄上开浇水沟,撑小拱覆地膜。定植时将苗栽在浇水沟两边的地膜上,温室秋冬茬和大棚秋延后茬可以先栽苗后起垄,缓苗后覆膜放苗。

定植方法和密度

冬春季节应选晴天上午定植,夏秋季节选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定植时按温室栽培株距40~45 cm,大棚栽培株距35~40 cm,先打孔点水,后放苗覆土,定植后膜下沟内灌足定植水,徒长苗要适当深栽。温室栽2300~2500株/667m2,大棚栽2500~2900 株/667m2。

定植后管理

温度管理

温室早春茬定植初期外界气温低,在管理上以防寒保温为主。定植后要设法提高室内温度,促进缓苗,适时揭盖棉被,白天温度保持25~28 ℃,夜间15~17 ℃。缓苗以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间10~15 ℃。进入结果期后,按三段变温管理,揭被到盖被22~28 ℃,盖被到午夜15~18 ℃,午夜到揭被8~13 ℃。秋冬茬生长前期处于高温阶段,要加大通风或覆盖遮阳网降温,尽量把温度降到25 ℃左右,随着外界气温下降,及时盖严棚膜,保证夜间温度在12~15 ℃之间,当夜温低于5 ℃时加盖棉被保温。

大棚春提前茬从定植到第一穗果膨大,关键是防冻保苗,促早缓苗、早坐果。定植后闭棚升温,保持棚内温度25~30 ℃,利于缓苗,缓苗后降至25 ℃左右,逐渐加大通风。开花坐果期保持白天25~30 ℃,夜间15 ℃以上,促进果实发育。秋延后茬定植后夏季气温高,大棚应形成天棚状防雨,四周薄膜揭开大通风,降温降湿,中午阳光过强时还应覆盖遮阳网。9月份以后,气温下降,扣下棚膜,防寒保温。秋季棚温由高到低,湿度却由小到大,要注意及时通风排湿,预防病害。

光照管理

番茄喜较强的光照,应采取一切措施增加光照,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早揭晚盖棉被,尽量延长光照时间,保持棚膜清洁。阴雪天气也要短时间揭帘,如遇连续低温弱光天气突然转晴时,要间隔交换揭花帘,使用自动卷帘机的要起半帘,植株萎蔫时及时回帘或喷温水,待叶片正常后,再揭开全部被帘。秋冬茬定植后用遮阳网适当遮荫,促进缓苗,缓苗后尽量增强光照。

水肥管理

番茄是需水肥较多的蔬菜,一般早春茬,前期气温低,蒸发量小,浇足定植水后一直到第一穗开花坐果原则上不浇水,防止徒长。期间干旱缺水时,可膜下浇小水,浇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第一穗果核桃大时,浇第一次大水(催果水),同时667 m2随水追施尿素10 kg、二铵10kg。此后不能缺水、缺肥,一般秋季和春夏季5~6 天浇1水,冬季7~10 天浇1水,每收一穗果随水追1 次肥。同时结果期结合防病,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叶面喷施, 7~10 天1 次。

植株调整

开花坐果前进行吊秧。当主茎上最大侧枝长10~15 cm时开始整枝打杈,采用单杆整枝。一般早春茬留6~7穗果,其它茬留4~5穗果,大棚秋延后茬3~4穗果,每穗留4~5 个果,多余的及早疏去,以减少养分消耗和提高商品果率。主干摘心时,应在果穗上部留2 片叶子,中后及时打掉红熟果下部老叶。

保花保果

为防止落花落果,可用番茄灵喷花,方法是在一个花序上有2~3 朵花开放时喷一次,4~5 朵花开放时再喷一次,果实不易出现畸形,浓度需根据气温确定,当温度在20 ℃以下时用50μL/L,20~30 ℃时用25μL/L,30 ℃以上时用10 μL/L。喷花时防止喷在心叶上造成药害。

采收

番茄是以成熟果实为产品的蔬菜,果实成熟大体分为4 个时期,即绿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采收期要根据市场情况和运输条件来决定。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可在绿熟期采收,经过一段后熟,果实即可着色,但色泽差,含糖量降低。销往较近地区可在转色期采收,即果实顶部着色,约占果实的1/4,品质也较好。成熟期果实已呈现特有色泽、风味,营养价值最高,但不耐贮藏运输,只能就地销售,或短途运输。完熟期果肉已变软,含糖量最高,只宜作番茄酱或采种。

病虫害防治

病害

番茄病害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真菌性病害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苯醚甲环唑(商品名世高)4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病毒病要早防治蚜虫、白粉虱,减少传毒机会,以切断该病的传播途径,在病毒病发病初期可喷20%病毒A或15%病毒灵2~3 次,如有蔓延趋势,用抗毒剂1号250~300倍液或20%的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3~4 次。喷药应在晴天上午进行,喷药后提温排湿,提温作用是使水气蒸发,排湿后可避免喷药带来的高湿弊病。

设施栽培篇6

关键词: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原因;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108-1

立体无土栽培是一种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架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降低管理成本,最终实现增产增收的一种无土栽培形式。2005-2010年,我们针对草莓设施栽培在宁夏多为地面栽培,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示范推广了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使得设施土地利用率及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2-3倍,实现亩增收2万元左右。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具有高效、绿色等功能优势,发展空间大。现将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优势条件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广大设施草莓种植户参考。

1 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优势条件

1.1 草莓口味鲜美,营养丰富

每100g鲜果中含有维生素C50-100mg,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是进行无土立体栽培的首选品种。

1.2 高度要求

设施立体无土栽培要求作物向上生长高度不超过45cm,而草莓属匍匐类生长作物,其向上生长高度在20cm左右,是最适宜设施立体无土栽培的作物。

1.3 草莓根系生长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

土壤必须呈微酸性、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排水便利的壤土或沙壤土,而宁夏土质多偏碱且盐份含量偏高,不利于草莓根系的发育。而立体无土栽培技术通过选用适合草莓生长的基质代替土壤,从根本上改变了草莓根系生长的环境,解决了宁夏土壤对草莓生长的制约。

1.4 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生产过程

较其它作物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且用工量少,利于采摘,管理轻松。

1.5 设施草莓花期和结果期长

每年4-12月可以不间断开花结果,不但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且果实采摘期长,产量高,经济价值极高。而且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已成为设施园艺多样化的一个新亮点,亮相在农家乐及采摘园中,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为种植户带来丰厚的收益。

2 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草莓设施栽培优选品种为塞娃、美德莱特、春香等。

2.2 立体栽培架及栽培槽的选择

可用角铁、PVC材料制作成梯型立架,一般分为4层,层间距40cm;栽培槽直径20 cm,长度依温室南北跨度而定(目前多采用购买成品立架及栽培槽)。

2.3 栽培基质

以东北草炭为主原料,加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少量复合肥充分混合,形成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良好的栽培基质。基质配置比例为草炭:农家肥=6:4,每方基质再掺入5kg复合肥(N:P:K=15:15:15)。

2.4 营养液

在草莓生长结果期,根据草莓生长需要,每7-10天追施一次营养液。施入方法为用滴灌将配置好的营养液施入基质中,利用栽培槽南低北高的倾斜角度将作物未能充分吸收完的营养液集中回收至滤水池中,去除杂质,再将澄清的营养液再次施入到基质中,实现了肥料的循环吸收。营养液配方:1kg水加入硝酸钙320g、硝酸钾320g、尿素200g、磷酸二氢钾320g、硫酸镁200g、硫酸铁22g、硼酸3g、硫酸锌0.1g、硫酸锰0.1g、硫酸铜0.05g、钼酸铵0.02g。注意在施入营养液时,应常浇些清水,防止盐分积累。营养液在作物的生产前期,以氮磷肥为主,促进作物营养体的生产,增加植株的抗逆性;中后期(开花期-结果期)结合氮磷肥的施入增施钾肥,以提高果实品质及色泽。

2.5 水份管理

依据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结合天气状况,利用滴灌设备进行水份管理,前期水份略少,以利于促进根系生长,控制秧体长势。进入开花期后,结合通风增加滴水量,有效控制棚内湿度,提高作物品质,减少病虫害发生,节约水资源。

2.6 温湿度管理

生长初期应保持植株周围最低温度为8-10℃,以后按每周提高1℃逐渐升高,最终达到12-14℃。开花期温度可先升高到14-16℃,然后再降到12-14℃。当温度高达20-25℃时,应注意棚内通风。开始结果期,基质的最低温度应高出环境最低温度2℃,但基质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18℃。棚内最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当湿度过大时,通过加温和换气来调节;当湿度过小时,通过喷雾机或雾化系统来增湿。

2.7 增施二氧化碳

在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之间,由于外界气温低,温室通风量小,且持续时间短,作物在棚内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没有补充来源,可选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进行补充,增加作物的光合产物,提高产量。施用量为1袋/60m2,此肥在有光照时自行分解,无光照时停止分解,即及时补充了二氧化碳浓度,又杜决了二氧化碳中毒。

2.8 病虫害防治

设施栽培篇7

技术也需要予以重点关注,以保障果品的优质、丰产,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设施果树栽培;基本原理;技术

1 设施果树的栽培原理

设施果树栽培就是人为地创造一个符合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使季节性的果树顺利度过其自然休眠期,提早地生长发育结果。而一般的露地栽培则是由于果树的生长发育不能适应外部的自然环境而不得不进入自然休眠状态。这一点就是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最显著的区别所在。即设施果树栽培通过创造一个适宜的可控环境,促进果树的快速生长,尽早结果,以便于进行反季节的果品生产。因此,设施栽培是在遵循果树自身生长原理的条件下,改变当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创造性的让果树继续发芽、开花、结果的一项技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设施果树栽培必须因地制宜,符合当地果树的生长环境。

2 设施果树的栽培技术

2.1 设施果树的品种选择技术

设施果树的品种选择至关重要,关系到果树的顺利健康生长与否。因此,其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其一,要选择发芽较快,开花容易而且结实率高的果树品种;其二,要选择个头大、色泽鲜艳、口感好、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品种;其三,要选择容易成活的品种,对于光线较弱、环境温湿的温室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其四,要选择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适宜当地发展的品种,特别是易花早果的品种。

2.2 设施果树低温需冷量及破眠技术

从满足果树的生长环境方面来讲,尽早实施设施栽培,尽快开花结果,提前上市,才能获得更高的回报率,效益才更显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设施栽培的扣棚时间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限制。毕竟,果树都存在由于生长环境改变而被迫带来的自然休眠期,因此,如果达不到果树的低温需冷量,就没办法度过果树的自然休眠状态,这样就会造成现在即使给予果树一个适宜其生长发育的环境,其也不会发芽开花,时间越长,坐果率就越低,回报率自然而然就相当低。因此,低温需求量对于设施果树栽培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保证设施果树栽培所需要的低温需冷量,才有可能保证果树在人为环境中正常健康的生长发育。目前,大部分专家认为:果树度过自然休眠状态的最有效温度是0~7.2℃的低温累积小时数,而在此范围之外的温度对于低温需冷量基本不起作用。因此,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3 设施果树环境调控技术

设施果树栽培所创造的人为温室环境并不是对露地栽培的简单移植。其需要根据生长空间、果树品种的不同而选择更为适宜的环境,因时因地制宜,以生长出更加优质、高产、无公害的果品。

2.3.1 温度调控。温室内的温度应与果树的自身习性相适应,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调整。扣棚前半个月温室内需要完全覆盖地膜,以增加地温,同时要把握好夜间的温度,防止温度突然变化,影响果树的开花和结果,进而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2.3.2 湿度调控。实施设施果树栽培要把握好温室内的湿度情况,注意通风。当湿度过低时,可以通过灌溉和采取喷雾的方式来调节。

2.3.3 光照调控。针对温室内的光照调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棚顶的覆盖材料、温室结构、树体结构等,另外,还可以进行人为的补光操作。

2.3.4 肥水调控。在果树开花之前需要向枝梢喷施尿素,以促进花芽发育。坐果后要加强叶面补肥,其中前期要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肥和钾肥为主。

2.4 提高设施果树座果率的技术

2.4.1 充足的养分供应。建造温室时,要改善土壤,喷施肥料,保障养分供应的充足。

2 .4.2 选择合适的扣棚时间。设施果树栽培要求果树必须度过自然休眠的状态,这样才能正常的发芽、开花和结果,实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标。

2.4.3 进行人工授粉。设施果树栽培时需要配置授粉树,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预先采集露天条件下的花粉予以贮藏,之后进行人工授粉。

2.4.4 棚内放蜂。在花期棚内可以放壁蜂进行辅助授粉,此举值得大力推广。

3 小结

设施果树栽培是在一种人为创造的环境下进行的果树栽培技术,改变了果树的生长周期,有助于生产反季节果品,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以此,此项技术值得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设施栽培篇8

关键词:风险因素,杏;设施栽培

设施杏成熟早、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发展快,但近年的生产现状表明达到丰产要求的设施杏不足总面积的20%,商丘市也不例外,果农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极大地阻碍了设施果树的发展。为解决生产问题,经过多年的调查与研究,基本摸清了花期温度、光照、低温累积量、地温、湿度以及授粉方式等对设施杏栽培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各因子在造成设施杏栽培失败中所起的作用,并分解成主要因子和次要因子,为指导果农的生产操作奠定基础。

1 设施杏栽培点的基本情况

1.1 栽培点简介

①梁园区双八镇代庄村栽培点。该村于2001年春建日光温室2座,春暖式大棚8栋,占地约0.7hm2,保温材料为套膜棉毡。②睢阳区古宋乡李菜园村栽培点。该村于2002年春建日光温室43座,占地约2.2hm2,保温材料为草苫。③睢阳区古宋乡三元子村栽培点。该村于2003年建日光温室14座,占地约1.1hm2,保温材料为草苫。④睢阳区路河乡刘庄村栽培点。该村于2003年春建连栋棚1座,占地约0.6hm2,保温措施选用有寒流时暖风炉加温。⑤睢阳区临河店乡政府干部创业园栽培点。该园区于2001年春建造春暖式大棚23栋,保温措施选用有寒流时电炉加温。另外,各栽培点除李菜园村选用凯特杏外,其余各点均选用金太阳杏和凯特杏,比例为4~6:1。

1.2 各栽培点采用的基本技术措施

促花措施:7月份每1m2树冠投影面积土施15%多效唑2~3g,或者采用间隔10~12d(天)喷1次150~200倍液,共3~4次。

扣棚时间:日光温室及套膜棉毡大棚均在头年12月28日至来年元月10日扣棚,春暖棚在元月20~25日扣棚。

其他管理:扣棚前20~30d(天)施基肥、灌水、整地、覆膜及进行树体的修剪管理。扣棚后缓慢升温。花期采用蜜蜂及人工授粉措施,幼果期采取摘心、疏枝、喷PP333等措施。采果后采取逐渐撤棚、修剪、施肥灌水、促花及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1.3 风险因素研究的基本方法

采用“露地参照法”和“成功参照法”研究设施杏栽培的风险因素。多年系统研究表明,设施杏栽培各阶段温度指标见表1。

2 调查研究结果

通过对各栽培点的花期、退化花脱落期、幼果明显膨大期、第1次及第2次幼果脱落期、果实发育期及产量的调查,发现了设施杏花果脱落的规律(表2)。

由表2及以上研究分析可以看出,设施杏树的花期长于露地杏1~5d(天),但三元子花期因高温而略短(多数时间温度达27.5℃),刘庄连栋棚因花期夜温偏低而略长(多数时间夜温仅1.4℃)。露地的退化花在进入盛花期的第1天即花开后第3天便开始脱落,设施栽培则延后2~3d(天),夜温偏低的刘庄连栋棚则延后达5d(天)。同时,设施杏退化花的比例和脱落量均高于露地。

露地幼果的第1次明显膨大一般在盛花后6~7d(天),此后2~3d(天)未发育的幼果开始脱落。和露地杏相比,生产正常的代庄日光温室和大棚杏两个过程均延后1~2d(天),夜温偏低的刘庄连栋棚杏则延迟了6~7d(天),花期高温的三元子日光温室则和露地较为一致。但也由于三元子温室的白天温度过高,造成第1次膨大的幼果过少,未发育的幼果过多,而脱落率高达51.8%,花期及花后一周内夜温偏低的刘庄连栋棚也造成了和三元子温室同样的结果,第1次幼果脱落率达51.6%。再加上退化花的脱落率47.9%与46.5%,二者两次的脱落率高达99.7%和98.1%。这种现状使得第2次幼果脱落率再少,都无法满足生产的要求。而生产正常的代庄温室与大棚则此次幼果脱落率均在33%以下,再加上退化花脱落率,共落花落果79.3%和77.8%,露地则为67.1%。树上坐果率分别为20.7%、22.2%和32.9%。

由于每667m2(亩)的金太阳杏约有35万朵花,坐果率12%以上就能满足生产要求。同时露地、代庄温室及大棚的第2次幼果脱落率分别为7.6%、3.9%和3.5%。此时的坐果率分别为25.3%、16.8%和18.7%,均能满足生产需要,且还需疏果才能生产优质果品。

设施栽培篇9

年来,全国各地甜樱桃设施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呈迅猛发展趋势。樱桃设施栽培比樱桃露地栽培提前上市,经济效益可观。目前我国设施樱桃栽培的总面积约为3000 hm2 [1-2],主要分布在大连、烟台、青岛等地,产品不出园就基本销售完毕。设施樱桃发展前景虽被看好,但一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一是由于品种选择不当或原有乔化栽培见效慢,二是设施樱桃栽培技术落后。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经过多方面努力,在设施樱桃矮化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下面将设施樱桃矮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樱桃苗木的繁育

为保证设施樱桃栽培成功,樱桃苗木的繁育采用了控根容器栽培技术。此外,还利用嫁接技术把树体矮化,砧木选用矮化砧‘吉塞拉6’,从而形成了矮化樱桃苗(图1)。

品种选择

栽培设施矮化樱桃的目的是通过矮化密植的栽培技术,提高樱桃的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品种的选择上应选择矮砧和短枝型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成熟早、自花坐果率高、果个大、着色好、品质优、耐贮运、需冷量低、休眠期短等特点,如‘美早’‘布鲁克斯’‘萨米脱’‘红灯’等[3]。

栽培管理

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应在樱桃树进温室前1个月准备完毕,5~6月为宜。设施樱桃矮化树苗应选择根系健壮、须根多、苗木粗壮、芽饱满的控根容器壮苗。

栽培矮化樱桃的设施选择采光性好的日光温室,日光温室的后墙为砖建后墙,长80 m、宽8 m、高度4.5 m。

设施樱桃矮化种植前要进行地块准备。首先应清理日光温室内的废弃物和杂草,整平地块;其次M行施肥,施入有机肥2~3 t/667m2,进行深翻,深度不小于20 cm;再次进行开沟,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沟,沟宽80 cm、深60 cm,混合后的营养土回填至40 cm,浇水至地面沉实;最后放定植线。

栽植密度和方法

设施樱桃矮化栽植(图2)的时间以6~7月

为宜。栽植密度为株距1.2 m、行距2.5 m,第1株距后墙1.5 m,栽植密度为160~

180株/667m2。按已经放好线的株行距,将带控根容器的樱桃矮化苗木放入穴中央,去掉控根容器,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回填至苗木根颈处。采用滴灌浇水,浇透后覆盖地膜保墒。温室内覆盖黑色地膜。

休眠期管理

设施矮化樱桃必须通过足够的低温阶段,达到特定的需冷量,才能完成休眠期。外界气温达到7℃以下开始休眠,北京地区一般在11月初达到此温度。

休眠温度

休眠期间温度保持0~7.2℃,以5℃左右为宜,休眠时间为800~1200 h。可利用覆盖棉被,且采用智能化自动开闭放风口设备等措施,使温度保持在5℃左右。

相对湿度

休眠期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可采用自动除湿机进行湿度调控。

萌芽前管理

设施矮化樱桃达到足够的需冷量后,需进行萌芽前的准备,开始逐步提升温度,北京地区在1月1日开始提温,提温时间约1个月,温度从5℃逐步提升到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

萌芽开花期管理

逐步升温1个月后,樱桃进入萌芽开花期(图3),北京地区一般从1月10日左右开始开花,此时期的环境调控措施如下:

温湿度

白天温度控制在18~22℃,夜间温度控制在7~8℃;萌芽开花前的湿度控制在60%~80%,开花期的湿度控制在40%~60%[4-5]。光照不足时需补光。

水肥管理

开花后期需进行施肥,主要施速效性肥料(10~15 kg/667m2)及硼肥(3‰的浓度为宜,主要采用叶面喷施),促进子房发育;水轻浇,土壤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采用膜下暗灌,防止影响空气湿度。

授粉

花期采用蜜蜂授粉及人工辅助授粉。

结果期管理

待樱桃全部坐果后,开始进入结果期(图4),北京地区一般在2月初左右进入结果期,结果期一般持续2个月左右,结果期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樱桃果实的生长有着很重要影响。

温度管理

主要采用智能化自动开闭放风口的设备和加温措施(暖气管道加热)进行温度调控[6-7],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3℃[4-5]。

湿度管理

空气湿度主要采取通风换气进行湿度调控[6-7],湿度控制在40%~60%,采收前20天的湿度保持在30%~40%为宜。

光照管理

每天光照时间≥8 h,光照不足时需适当采用LED补光灯进行补光。

水分管理

保证地下水合理供应,做到供水均匀,尽量避免忽干忽湿,避免土壤温度大幅变化,采收前20天停止供水。

施肥管理

追肥2次,第1次是在果实黄豆大小时施肥(氮肥为主),第2次是在采收前20天施肥(钾肥为主)。2次追肥期间喷施叶面肥。

疏花疏果

根据树体长势情况,要及时疏掉过于密集的花和果实,避免对果实的品质和大小造成影响。

采收期管理

经过精细化管理,在3月20日可以采收樱桃,具体的管理措施如下:

采收

矮化樱桃采果时间为20~30天,主要为人工采收,采收顺序应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带柄采收。

整枝修剪

调整枝条角度,以斜向下45°为宜,清除过密枝条,并进行摘心除花。

环境调控

白天温室内的温度不低于28℃,夜间温度保持在10~12℃;湿度控制在30%为宜;加强肥水管理,恢复树势,以速效氮肥为主;采用自然光照,必要时可以采用LED灯进行补光。

采收后管理

撤掉棚膜

5月中下旬撤掉棚膜,如早于5月中下旬,气温较低,树体不适应,会造成叶片脱落或萎蔫等不良后果。撤膜前,需加强室内通风,并逐步撤膜,以防新梢、叶片因不适应外界环境而发生伤害(日灼等)。

土肥水管理

果实采收后,也是樱桃需肥水的关键时期,要时刻注意和加强肥水管理,具体措施:①果实采收后施肥浇水,施肥主要以平衡肥为主,施用量为50~70 kg/667m2,施肥后用滴灌浇足水;②第1次施用肥水后到9月中旬一般不施肥,根据降水情况,合理进行灌溉;③9月下旬~10月中旬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后浇水。

控冠促花

对密集的新梢进行疏除,对长势强的新梢进行摘心、扭梢。枝条15~20 cm时进行摘心,枝条适当回缩、控冠[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

①主要的病害:细菌穿孔病、褐斑病、炭疽病、根癌病、干腐病、生理病等。②主要的x害:蚜虫、红蜘蛛、潜叶蛾、桑白蚧、红颈天牛等。

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在虫害防治方面可以利用捕食螨和异色瓢虫等生物防治技术防治红蜘蛛、蚜虫等虫害;在病害防治方面,可在发芽前对全树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6月下旬和7月下旬叶面各喷施1次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还可兼治刺蛾类食叶害虫[8]。

总结

经过试验和实际栽培技术管理,园区在设施樱桃矮化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如下:①产量较高,丰产性能较好,特别早期丰产性能突出。该项技术在1年生控根容器苗木定植后第3年的产量可达到500 kg/667m2,第5年进入盛果期的产量可达到1500 kg/667m2以上。②该栽培技术体系解决了樱桃“六怕”(怕旱、怕涝、怕风、怕黏、怕寒、怕盐碱)难题。③解决设施樱桃温湿度难以准确调控的问题。④解决了樱桃坐果率低,甚至开花不坐果的问题;⑤设施矮化樱桃树的高纺锤形树形,解决了光照条件不好、品质和产量难以保障、树体结果部位外移、采摘和田间作业不方便等问题;⑥成熟期在3~4月份,填补了市场的水果空白期,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 刘坤,许宏艳.我国甜樱桃设施栽培发展现状[J].北方果树,

2011(2):47-49.

[2] 魏国芹,孙玉刚,李芳东,等.甜樱桃设施栽培调查报告[J].

落叶果树,2012,44(2):01-04.

[3] 孙玉刚,高东升.甜樱桃良种矮化密植与设施栽培[J].农业知

识(瓜果类),2010(12):34.

[4] 杨宁.设施樱桃简易高效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15(3):15-19.

[5] 韩文璞,杨秀光,邵巧红.甜樱桃设施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

通讯,2007(8):70-71.

[6] 刘玉兰.大棚樱桃高产栽培技术[J].园林园艺,2014(3):65-66.

[7] 李帅.设施樱桃的栽培管理[J].农村新技术,2014(3):12-13.

[8] 刘亚.甜樱桃设施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12(5):24-25.

设施栽培篇10

关键词 草莓;无公害;设施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8.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088-02

草莓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矿物质钙、镁、磷、铁等,这些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老人、儿童大有裨益。草莓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每100 g草莓含维生素C 50~100 mg,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科学研究已证实,维生素C能消除细胞间的松弛与紧张状态,使脑细胞结构坚固,皮肤细腻有弹性,对脑和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饭后吃一些草莓,可分解食物脂肪,有利于消化。草莓的设施栽培就是人为打破草莓的生长规律,打破休眠,冬季促进草莓生长、开花和结果。随着浠水县观光旅游业的发展,设施化草莓成为迫切需要。现将草莓无公害设施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丰产性强、抗逆性强、品质好、早熟、适应性强的品种,如晶瑶。

2 严格栽培制度

严禁连作重茬;前茬作物以蔬菜(番茄、辣椒和 马铃薯等除外)、豆类、瓜类、小麦、水稻等较好;番茄、马铃薯、茄子、甜菜等作物与草莓有共同的病虫害,不宜作为草莓的前茬。

3 土壤消毒及整地做垄

草莓主要病害有黄萎病、根腐病、芽枯病。土壤消毒方法是提前3个月用98%棉隆微粒剂750~900 g/100 m2砂土,或用98%棉隆微粒剂900~1 050 g/100 m2黏土进行土壤处理,撒施或沟施,可杀灭土壤中病原菌和虫卵[1-2]。

3.1 土壤选择

由于草莓根系浅,喜光且耐遮荫,喜水且怕涝,喜肥又怕干旱的特点。草莓园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地。

3.2 施肥

3.2.1 施肥方针。测土是基础,增产增收并保证提高地力是前提,“三结合一配套”是核心(即:有机肥与无机肥、氮磷钾微肥、肥料与调节剂相结合,施肥技术与栽培技术相配套)。

3.2.2 施肥原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控磷、减氮和增钾。底肥施用油菜饼1 500 kg/hm2、复混肥料(有机质-氮-磷-钾分别为20-10-4-6)750 kg/hm2、45%氮磷钾复合肥120 kg/hm2、磷肥450~6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

3.2.3 做垄。垄的规格是垄面上宽35~40 cm,下宽70~80 cm,高30~40 cm,垄沟宽达25 cm。

4 定植

假植苗,当顶花芽分化的植株达80%进行定植,通常是在9月中旬,定植过早,会推迟花芽分化,从而影响前期产量;定植过晚,会影响腋花芽的分化,出现采收期间隔时间,从而影响整体产量。非假植苗,在顶花芽开始分化的前7 d左右定植,一般是在8月下旬至9月初定植,缓苗期正赶上花芽分化,由于正在缓苗的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氮素营养的能力比较差,所以有利于花芽分化。

5 种苗标准

采用无病虫侵染的幼苗;生产苗根系发达,叶柄短粗,有4片展开的新叶,新根发育良好,叶色浓绿;生产苗平均鲜重达30 g以上;忌用叶柄过长的徒长苗;不要使用清水浸泡时间过长的幼苗。

6 定植适度

适度栽植幼苗,移栽大田的土壤要精细耕整,做到土松草净,上虚下实。移栽幼苗时使苗心的茎部与地面持平,苗心不被土壤盖没。定植深浅的标准为“深不压心,浅不露根”。栽苗后要将细土压紧,使根土紧贴,防止吊气失水造成生理死苗。

7 定植后管理

栽后及时浇透水,随即查苗补苗,发现漏栽或栽植方位不正确的要补栽和重新调整苗的方位,调节大田湿度,做到避过高温天气栽苗,尽量选择阴天或早晚栽苗,突遇高温时要盖草遮荫或用遮阳网降温,充分利用高畦栽培,排明水,滤暗水,保持墒情适度。

8 扣棚保温及地膜覆盖

8.1 扣棚时间

扣棚是在外界最低气温降到8~10 ℃时进行,保温过早,棚内温度高,植株徒长,不利于草莓的腋花芽分化;保温过晚,植株进入休眠,不能正常生长结果,从而影响植株的产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扣棚前一定要做好防病防虫的工作。

8.2 黑地膜覆盖

黑地膜覆盖是草莓设施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覆盖黑地膜,不仅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草莓根系的生长,从而使植株生长健壮,鲜果提早上市。此外,覆盖地膜还可以使花序避免与土壤直接接触,防止土壤对果实的污染,提高果实商品质量。覆膜时要求边盖膜边破膜提苗。

8.3 温湿度管理

8.3.1 温度管理。温度是对草莓设施栽培成功与否的限制因子。根据草莓的生育特点,扣棚保温后的温度管理指标为现蕾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4~30 ℃,超过30 ℃要及时开棚降温,夜间保持在15~18 ℃,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可保证草莓植株快速生长。现蕾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 ℃,夜间保持在8~12 ℃。开花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4~30 ℃,夜间保持在8~10 ℃,开花期若经历-2 ℃以下的低温,会出现雄蕊花药变黑,雌蕊柱头变色现象,严重影响授粉受精和草莓前期的产量。果实膨大和成熟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夜间保持在5~10 ℃。此期温度过高,果实膨大受影响,造成果实着色快,成熟早,但果实个小,品质差[3-4]。

8.3.2 湿度管理。湿度管理在草莓设施栽培生产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扣棚后,棚内的湿度比棚外的湿度大。通常湿度在一天中凌晨达最大值,随着太阳升起湿度逐渐变小,12:00―14:00是一天中湿度最小的时候,傍晚太阳落山后湿度又逐渐增加。当空气湿度在40%~50%时,草莓花药的开裂率最高,花粉的发芽率也最高,若空气湿度达80%以上,则花药的开裂率很低,花粉也无法正常散开,花粉的发芽率亦低。因此,在草莓开花时期棚内湿度应控制在40%~50%的范围内,以利于花粉散开和花粉发芽。

8.4 水肥管理

草莓植株在大棚中生长周期长,对水分和肥料需要较多,因此要充分地、不断地供给水分和养分,否则会引起植株早衰而造成减产。

8.4.1 水分管理。生产上判断草莓植株是否缺水不仅仅是看土壤是否湿润,更重要的是看叶片边缘是否有吐水现象,如果叶片没有吐水现象,说明应该灌水。灌水方式:对于南方塑料大棚设施栽培,定植后应及时灌水,一次性灌够,定植1周内浇足水,扣棚前灌透水,扣棚后膜下灌溉。保温后的灌水总体上做到“湿而不涝,干而不旱”。

8.4.2 肥料管理。草莓设施栽培,除了在定植前施入基肥外,在整个植株生长周期中还要及时追肥,以补充养分的不足。一般追肥与灌水结合进行,注意肥料中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每次用复合肥对水通过滴管追施。追肥的时期分别是:第1次追肥在顶花序现蕾时,此时的作用是促进顶花序生长;第2次追肥在顶花序果开始膨大时,此次的施肥量可适当加大;第3次追肥在顶花序果采收后期;第4次追肥在第1腋花序果开始膨大时。植株会因结果而造成养分大量消耗,及时追肥可弥补养分亏缺,保证植株后的正常生长[5]。

8.5 植株管理

从定植到采收结束,大棚设施栽培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时期很长,在此期间,植株一直进行着叶片和花茎的更新,为保证草莓植株处于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具有合理的花序数,要经常进行植株管理的工作。摘老叶、病叶,掰芽,摘匍匐茎,花序整理。

在草莓设施栽培中喷洒赤霉素,可以防止植株进入休眠,促使花梗和叶柄伸长生长,增大叶面积,促进花芽发育,可以在保温后植株开始生长时向苗心处喷赤霉素,浓度为5~10 mg/L,每株喷约5 mL。赤霉素的处理时间以保温后1周为宜。

棚内养蜂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对提高设施栽培产量和质量有显著效果。

9 采收

采摘时要求草莓8成熟以上。销往外地的草莓一般下午采摘,晚上运输,第2天销售;本地销售上下午采摘均可,但上午采摘要在露水干后进行。

10 参考文献

[1] 刘美红,郭秀丽,黄丽,等.草莓设施栽培周年生产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7):151.

[2] 刘瑞平.安丘市石埠子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85.

[3] 彭海.大棚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