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向十篇

时间:2023-03-18 12:44:06

资金流向

资金流向篇1

水往低处流,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规律。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水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不管是朝东西南北哪个方向流,不管流动中拐多少道弯,它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动。资金流向也有它的规律。总的来讲,资金是朝有利可图的方向流动。“利”就像地球引力,对资金有强大的吸引作用,不管什么资金,不管量大量小,哪里能赚钱,资金就往哪里流。

水的流动是自然的,当然也有人为改变的状况,即受人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资金的属性则不同。由于股市中的资金是人格化了的资本,具有人的智慧,又有人性的贪婪,还具有狂热、恐惧的情绪等,因而它流动的规律要比水流动的自然规律复杂得多。具体到个股来讲,资金并不像水往低处流那样,简单地向那些看似能够赚钱的个股流。资金的投资理念和操作风格不同,选择流入的个股也就不同。比如,有些股票属于高价股,但这样的股票要么盘子小,成长性好、扩张能力强,要么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类股票,具有垄断优势,因而会受到一些资金的青睐。有些低价股,因为价值被低估,或者严重超跌,如果又具有某种题材或概念,就更容易引起一些资金的兴趣,出现爆炒的情况。有些股票严重亏损,濒临退市,但有些资金却热衷于博它重组,乌鸡变凤凰。有些资金喜欢赚热钱、快钱,新股、次新股,特别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个股常常是它们的首选。还有些资金,特别是大的机构资金,喜欢大盘低估值股,向估值洼地流,追求长期投资的收益。就股票的涨跌来说,除了少数极端情况,股票总是涨多了就要跌,跌多了就要涨,而资金也就随着个股涨跌,由流入到流出,又由流出到流入,往复不停地围绕盈利流动。

人类懂得水往低处流的规律,又懂得如何利用这个规律造福人类。兴修水利工程和水电工程就是具体的实例。而对于资金流向的规律,我国A股市场却显然重视不够,利用上也有问题。直白地说,资金是要赚钱的,如果股市只顾融资、圈钱,不顾资金赚钱和获得回报的要求,资金就会流出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场外的资金也不会流入股市。近几年来,随着新股的大量高价发行和大小非、高管们的高价减持、套现等原因,股市的资金大量流出,股市行情低迷,场外的资金多处于观望状态。这样就形成低存量资金托不住高额市值的状况,大盘只有缩量下滑寻找支撑。在这种形势下,场内有限的存量资金常常处于畸型流动状态。一部分资金集中流向新股和一些中小盘题材股、概念股,一些股票的日换手率竟高达百分之三四十、五六十,出现了一幕幕击鼓传花式的狂炒和爆炒。结果少量资金赚了钱,而大量盲目跟风和博傻的资金却赔了钱。另一方面,大部分股票长期没有多少资金流入,特别是那些大盘权重股,只能维持非常低的成交量。因而这些股票要么长期缩量阴跌,要么长期在低位横盘。资金的这种状况已经影响到股市的健康发展。

资金流向篇2

资金宽裕条件下的政策调整

1996年以来的资金宽裕,使得中国金融体系内部的流动性不断堆积。进入2000年后,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已经十分明显,资金空转,引发了许多争议。虽然中国还没像日本那样,步入了凯恩斯所言的流动性陷阱,但政府、央行以及监管部门多次调控的乏力,凸现了中国正罹患着流动性综合症。就资金供求结构失衡的状况而言,我们不妨把它叫做流动性悖论:在国民经济体系内,金融部门流动性过剩与企业部门流动性不足同时并存;在企业部门内部,大企业流动资金供给充裕与中小企业流动性不足同时并存;在金融部门内部,大银行流动性过剩与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甚至流动性危机同时并存;就农村和城市部门而言,城市流动性过剩与农村流动性严重不足同时并存;就区域而言,东部发达地区流动性过剩与中西部地区流动性不足同时并存。

笔者曾经分析过,流动性过剩与农村流动性危机并存的基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城乡不等价交换带来城乡经济失衡的结果,是片面扶持正规金融体系压抑民间金融的结果。更深层的原因,则与资本雇佣劳动的产业体系在全球的扩张,以及在中国更加走向极端化有关。

但无论怎样,资金过剩和流动性悖论的出现,都为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松金融环境。于是,中国政府的各种意图解决流动性悖论的政策,在不断地出台。

我国历次改革政策有三大特点:一是以正式金融机构为主,极少为非正式金融出台相应政策,即使出台,也是打压的,如《民法通则》对于民间借贷,尤其是高利贷的规定,以及《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的出台。二是以农信社为主,尤其是1996年行社分家之后。三是自上而下安排,由关注动员农村资金,到关注农村资金回流,但最终还是落得“一农难支三农”的结果。

进入21世纪起,诸多政策,都是朝向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方向的。比如,2004~2009年,已经连续6个中央1号文件,强调农村融资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的决心。

2005年4月份中国国务院《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见》明确要求,需要抓紧制定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该文件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抓紧研究制订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2006年的“中央1号文”,则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发展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如社区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组织和资金互助组织。响应这样的政策要求,中国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允许设立村镇银行、农村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银行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三类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时,批准了原来隶属于中国邮政总局,专司邮政储蓄存款业务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

但是,2007年之后,尽管支持农村发展的措施在不断出台,农村的融资状况却并没有同步改善。所以,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仍然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为主题,但在农村金融的措施上,并没有很大突破。而且,伴随2007年政策鼓励的一些微小金融机构的成立,他们本身的生存,都成为难题。在2009年2月份的中央1号文件中,专门提及:“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农村微小型金融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农村资金短缺依旧

金融系统内部的存差十年来不断累积,以致于如何处理流动性过剩,成为一个世纪难题的时候,农村融资难题,却似乎愈趋严重。由“三农问题”成为共识,再到将其提到“重中之重”的高度,最终推出“新农村建设”的这十年间,政府、央行及金融监管部门,已经针对农村融资难题,出台了一批又一批的政策,推出了一个又一个以“支农”名义成立的金融组织,也给出了前所未有的各项优惠政策,但农村资金短缺却依然照旧。普通农户想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也近乎无路。这体现在:

农户贷款覆盖面小。依据多个调查报告,农户贷款占农户有效需求的覆盖面,基本上不超过一半。若计入全部农户,得到贷款的比率,可能仅仅三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农村金融服务报告》对我国农户贷款的覆盖面所作的调查, 全国2.2亿农户在2005年3季度末全国在农村信用社有小额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余额的农户数为713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2.31%。还有大量的农户,连存款和汇兑等对金融部门而言毫无风险的金融服务,都不能得到。

农村短缺总量巨大。农村金融缺口庞大,也是一个基本事实。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20万亿元,以2006年用于新农村建设的3397亿元,2007年的4317亿元衡量,资金缺口之巨大,可以用杯水车薪形容。必须要金融部门弥补这一巨大缺口。可是,直至2009年1月,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余额仅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仅5.69%,如何才能填补这一巨大缺口?

金融和经济,本来是“毛”与“皮”的关系,正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年所言,要“认识到“三农”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是共生、共存关系,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果将“三农”比喻为人的机体,农村金融则是机体中的重要器官,取之于机体又服务于机体,而不是一个体外的支持器械,可以只管用,不管养。”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既然是共生、共存关系,而“三农”又是需要服务和支持的机体,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金融支持,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机体本身并不能带来足够的产业利润,以支持金融利润,金融支持要么就是赴汤蹈火,要么就是空喊口号。

实际上,金融机构更愿意空喊口号,而不愿意赴汤蹈火。数据表明,1998年以来,所有的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一直在10%上下,这和11%~12%的农业产值占比基本匹配,却和60%以上的农村人口和50%的农业劳动力比重极不匹配。这一配比显示,贷款资源的配置,基本上是按照效率,而非公平的维度配置的。从金融角度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金融业就是配置资源的,如果农村经济不景气,农业产业没有利润,那么,就没有足够的产业利润去支撑金融投资,只有农村经济有活力了,才有可能容纳更多的金融资本。所以,在中央三令五申,一个个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多元化竞争性市场的旗号下成立的情况下,对农村的贷款规模却相对稳定(如表1所示,1999年以来,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占比,一直在5%~6%之间徘徊,2007~2009年还在减少),而非增加。这也表明,现行制度安排下,市场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力量,基本上用尽了。指望一个多元化竞争性金融体系在农村的建立,去解决农村融资难题,实在是开错了药方。这不仅对农村融资的解决有害,也带来了对农村金融机构有害的水平竞争格局,是一个“双输”机制。

十多年来,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和农村流动性不足,以及农信社流动性危机同时并存的现实,已经清楚表明了,市场金融不能单独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一个庞大的、内生于农村社区的合作性金融体系,以及界定清楚的政策金融体系,必须建立起来,并与市场金融体系相伴随,去适应农村资金的多样化需要。在没有弄清楚农村经济基本性质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将其定位为市场经济,并推出市场金融与其相适应,是政策误判的关键因素。

资金流向篇3

一、信贷资金流向产生风险的几种表现

(一)贷款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银行在形式上对贷款资金用途进行了调查和核实后,很难再继续根据资金支付情况进一步核实物资采购、运输和入库情况,仅从一般性购销合同来判断贷款资金流向,而网银等现代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更加大了资金监控难度,使得部分贷款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出现资金回流现象。某印刷企业在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用途购买纸张,银行根据该企业提供的购销合同进行了贷款发放。审计时发现该企业通过网银、跨行转账等电子支付手段,将资金重新转回,对贷款资金进行了挪用,导致贷款资金出现风险,不能正常收回。

(二)支付方式与企业经营要求的不符。信贷制度规定,对超过一定额度的贷款资金必须进行受托支付,但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企业的实际经营形式和信贷制度要求往往脱节,增添了企业运用资金难度,导致企业采用虚假合同和营业税发票获取贷款资金,使资金进入虚假交易账户,从而加大信贷资金风险。某经营食用菌的企业,申请一笔贷款后,用途购买玉米芯,而购买玉米芯需在乡间进行收集,无法取得购销合同。为获取贷款资金,该企业提供虚假购销合同。在审计时发现该合同为虚假交易。虽然该笔贷款在审计后被强制收回,但在资金运用方面敲响了一个警钟。

(三)信贷资金流入企业担保圈。为办理银行保证担保贷款,有些企业客户间互保或联环担保形成了担保圈贷款,使本来不相关联的企业变得息息相关,由于担保圈内企业经营状况、盈利能力、担保能力不同,如果其中一企业出现风险,便会使担保圈内其他企业的征信受到影响,造成整个担保圈内企业贷款资金不能正常周转使用。审计时发现一案例,某专用车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3日在某农商银行借款270万元,其联保企业为某纺织有限公司及某工贸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在农商银行均有贷款,形成一个担保圈。该企业的一笔借款到期后准备办理收回再贷,在办理手续过程中,发现其联保企业某工贸有限公司因涉及民间借贷跑路,由此该银行进行了抽贷,最终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整个担保圈内贷款到期后不能正常收回,形成不良。

二、对产生信贷资金风险的缘由分析

针对以上信贷资金风险的几种表现,笔者认为有以下二点原因:首先,贷款用途的真实性不能正确把握,导致贷款挪用现象的发生。由于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争夺优质客户资源压力不断增大,存在对监控贷款用途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业务发展,忽视规范控制,导致银行难以发现借款人通过隐蔽性极强的关联交易挪用贷款的行为。其次,随着企业间相互担保形成的担保链、担保圈正在快速蔓延,担保圈在企业融资中成为普遍现象。由于担保圈风险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及不确定性,随着经济下行,担保圈风险日益凸显。担保圈中一旦其中一个企业出现问题,极有可能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传导,进而演化成整个担保圈风险。

三、对信贷资金流向风险的管控措施

(一)增强银行风险防控意识,加大对贷款挪用的处罚力度。要加强对信贷资金的风险防控意识,提高自己监控效能。一是加强贷前审核,准确把握借款客户的真实意图,信贷的投放做到与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专业人员素养相匹配,落实前期尽职调查中的各项工作,不能因为盲目抢占市场而降低审贷标准,放弃审贷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二是加强贷后跟踪监控,积极推行现金流管理,通过对考核银行存款、结算等方面的管理,掌握资金真实的流向。三是严格执行逾期欠息客户监测和下迁客户情况报告制度,加强对逾期贷款、新发生欠息企业和下迁客户的监测。做好重点领域潜在风险贷款监测分析,综合分析企业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对可能出现的劣变趋势作出合理判断,提前介入,尽早处置。四是建立银行间异常资金流动预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挪用贷款行为以及早采取措施。一旦发现借款人违规使用信贷资金,不仅要根据借款合同的有关规定对借款人进行罚息外,还要将此行为作为不良记录纳入征信系统,使其在今后授信、用信方面都要受到影响。

(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优化信贷业务流程。在贷款发放过程中,有些信贷制度“重形式,轻实质”、“重流程规范,轻信息管控”,在操作过程中,与实际情况不相匹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信贷制度,正确把握信贷资金风险因素,灵活运用贷款支付方式,在确定贷款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允许企业在受托支付和自主支付之间做出选择,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便利的资金运用环境。

资金流向篇4

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虽较不明显,但这并不防碍股票市场通过其他机制对经济增长进行间接影响,因为股票市场资金的流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宏观经济中的资金分配格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尤其是2000年股市的再次火爆,使得宏观经济中更多的资金量流向股市,加速了资金分配格局的改变。资金分配结构的改变会相应影响到各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这些主体包括居民住户、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和中央银行。下面,依次分析股市资金流动对这些方面的影响。

1.对社会消费总额的影响

对社会消费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探讨中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中国股市有没有财富效应,是中国股票市场10年来发展中的一个主要争论问题。据广东中诚信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在宏观经济政策、形式没有发生大变化的前提下,1996年8月后,我国东部地区及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大幅上升,与当年3月启动的大牛市有直接关系;在股票投资者最为集中的上海市,自1996年1月至1999年5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深沪两市指数的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和0.638。

笔者以年度数据初步估计了近10年中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取对数后的计量结果显示:

Ct=1.17Y+0.0246SW

(0.022)(0.026)

R2=0.99D.W=1.44F=521.19

下步,我们再将样本区间缩小至1995-1999年。因为这几年不论从规模、市值还是投资者人数、上市公司数等指标来看,都是股市的快速发展时期。因此选择这几年的数据再做深入分析,将对我们认识中国股市存在的财富效应会有较大帮助。样本区间缩小后的计量结果显示:

Ct=1.15Y+0,0479SW

(0.0107)(0.011)

R2=0.996 D.W=2.17F=776.1617

以上计量结果初步显示,在我国影响居民消费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收入。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整体来看影响效应较弱。但可喜的是通过对近10年样本数据的再细分,当我们着重于1995年以后时间段的分析,我们发现了明显的股市财富,即边际消费倾向提高:从整体的0.026上升了近两倍,达到0.0479。

中国股票市场自1995年以来迅猛发展,住户证券资产也自此时快速增长;与此相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相对较缓。我们作出如下解释:当证券资产快速增长时,人均持有的证券财富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资产结构比例,也就是说,总财富中收入占比下降,股票财富占比上涨。因此,1995年以后中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虽然相比于收入而言影响仍较弱,但比之于以前,则有了突飞猛进的影响效应。由此我们得出,虽然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整体来说较不明显,但其影响程度和发展速率却呈逐年快速上涨的态势。

对2000年继续做股票市场发展和社会消费总额的相关分析。股票市价总额和社会消费总额总体上呈现上涨趋势,其中,股票市价总值为攀升趋势,社会消费则略显缓慢。股票市价总值在1~7月份中一直呈现稳步攀升,而此时社会消费总额增长缓慢,但当股票市价总额在随后下降的两个月份中,社会消费则加速上升。由此推断,2000年下半年的社会消费增加与 2000年上半年股市的稳步增长相关。

2.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股票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广的融资渠道,这一点在股票市场处于牛市的行情中反映的最为明显。这里将集中分析2000年股票市场中股价总值不断升高的情况下,企业和金融机构整体的资金流动情况。

股票市场中筹得的资金主要存放在企业存款中,我们采用企业存款和货币资金占用系数两个指标来说明企业整体的资金宽松程度。2000年上半年企业资金相对较为宽松,企业存款继续增加,反映企业货币资金松紧程度的货币资金占用系数则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在2000年1—10月之间,金融机构中企业存款一项平均同比增长率达19.15%,其中最为集中的月份是5—9月,平均同比增长率达到21.42%。这些均说明2000年整体企业的运营资金较为宽松。

企业货币资金较为宽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股票市场筹资金额的急剧扩大。因为,就整体金融机构贷款量来看,2000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虽同比增长,但其增速是下降的,且第二个季度中金融机构贷款量呈环比负增长,同比增长下降4.38个百分点。这一点似乎与2000年宏观经济出现“拐点”的事实较为矛盾,因为宏观经济向好,金融机构贷款量应该是增加。因此,这里再继续分析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去向。

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降幅最大的是短期贷款。2000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为65456.1亿元,第二季度下降到63711.1亿元,同比增长仅1.6%,比1999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对工业、建筑业、商业贷款的降幅也较大,其中最大的是建筑业,其次为商业,这两项的贷款同比增幅均已呈负数增长。而2000年上半年在股票市场中建材业板块成为最为闪耀的明星,因为宏观经济趋好,建材业必须先行。在股票市场筹资金额的产业分布中得知,农业在股票市场中融资处于相对薄弱地位,但在金融机构2000年上半年贷款中,农业贷款仍然保持7%-8%的同比增长率。

那么2000年金融机构的资金到底运用到了何方,我们再来看金融机构有价证券及投资一栏。金融机构有价证券及投资在2000年1—10月份保持了平均65.89%的同比增长率,其中金融机构证券业务款项平均同比增长达46.57%。

因此,可以认为,2000年我国股票市场的牛市行情不仅是企业货币资金较为宽松的主要原因,同时间接影响了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行为和信贷结构。这一年直接融资渠道,即股市资金量的增加,影响了宏观经济中的各个主体行为。

3、结论与政策建议

10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很大发展,在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中日益发挥的重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股票市场在整体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仍显有限,其中最主要的是表现在宏观资金格局上。目前我国经济仍主要是以货币市场为主,货币市场中的间接融资是国民经济赖以融资的主要渠道。要想使股票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在一定意义上就需要逐步改变目前的宏观资金格局。使各方面可行的资金逐步、有序地进入股市,例如,股票质押贷款、社保资金和开放式基金等。但这些资金要进入股票市场需要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以合理化的步伐与次序进入股市,促使证券市场持续、稳步发展。

流入股票市场中的资金之所以要进行合理化的安排,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筹资的使用效率太低。仅有30%的企业按照初始的投资方向进行投资,并最终取得经济效益,也就是股票市场中有70%左右的企业可能会滥用募集得的资金。这不仅会造成了整体国民经济的损失,更会无形中增大股票市场的风险。因此,对于流入的资金要进行合理的次序安排。

资金流向篇5

【关键词】金融改革 民间资本 重要意义

拥有大量民间资本支配权的温州商人,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的同时,也为整个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在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政府公权运用经济政策干预地方民间资本的运行,需要确立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不能违悖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否则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负面效果,温州金融改革亦是如此。

在这样一个变革性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之下,如果刻意忽略温州民间资本的力量,掩盖民间资本流通指向导致的社会问题,只会使温州民间金融资本违规流向我国经济政策所不支持的灰色地带,因为这些灰色地带在我国经济大政方针的高压之下,获取资金的途径和规模均及其有限,对上规模庞大却又无政策指引的温州民间资本,黑箱中的供需双方一拍即合,一方面给民间辛苦创造积累的巨大财富带来极高的政策风险和投资风险,一方面又暗中变相支持了诸如房地产业等国家经济政策予以控制和压制的相关产业,甚至造成权钱结合孳生腐败,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大政方针相悖逆。对温州本地大量民间资本来说,温州金改所提出的国十二条,将通过政策,把相关民间资本的运作纳入合法合规途径,以冲抵民间资本试图获取高额不法利益的违规性风险。用政策手段,结合市场经济形势,引导民间资本自觉地从试图走违法违规途径获取较高回报、并伴随极高风险的资金释放路径,到逐步走向政策上合法合规,风险上较低,收益上更加稳定的资金释放路径;引导海量民间资本这一巨兽,从盲目的短期投机行为方式,转变为长期投资的行为方式;引导民间资金,从供给过剩的地带,转向需求不足的地带。若能通过温州金融试点改革,将地方民间资本的流向指引至国家经济转型的大方向上,可以说,于国于民,均有大利。

在笔者看来,商业资本运行永远以逐利为第一目标,引导温州巨型民间资本运作方式转型需要遵循的另一个市场经济规律,就是提供给这些民间资本在获利能力和资金安全风险上一个最优的点。

笔者认为,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将民间资本借贷合法化规范化是其一,其二应该做的是由政府部门委托若干专业机构操作,积极吸纳温州本土民间资本,由上自下的引导投资方向。将温州地区分散化的大量民间资本尽力吸收整合,然后利用其规模优势为国家建设和民间投资者创造更多利益。分散化的民间资本总体量大,单体规模小,投资渠道有限,小规模资本利用现有金融机构推出的产品和服务为自身创造的利润空间也很有限。但上升一个层面,若能创造温州地区化级别的金融服务产品,资金吸收能力将十分可观,大量民间资本的整合运用,使投资渠道也得以大大拓宽,复合型投资也使单一产业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得以降低;通过投资风险梯度和收益获取梯度的区分,可以创造出多种地区化金融产品,给民间资本依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制造更多的投资选择空间;资本的整合,也使民间小规模资金不适宜追求远期收益的经济现象得以改变,小规模资金整合壮大到一定规模时,其投资行为可以将远期收益与近期收益互相转化,更好地体现货币时间价值;同时整合运用大规模民间资本,社会整体平均投资成本也在下降;对国家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汇集来的民间巨额资金进行阶梯化收益投资,用高收益率投资方向配比一定收益率较低、但拥有远期利益的投资方向,如国家西部开发建设,生物、环保、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航空航天技术等即期收益率不明显的项目,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模块的融资需求,一方面可以进行海外投资,部分缓解因外资投资我国本土和我国外汇即期结汇制度相结合而造成的人民币通胀压力,稳定社会金融环境。可以肯定,在具体实施这些想法的时候要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笔者相信,只要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未来一定会获得成效。

资金流向篇6

【关键词】“支付脱媒” 资金流跟踪审计 清算 内部审计

一、商业银行开展资金流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支付脱媒”为网络犯罪提供了通道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处于“支付宝”、“财付通”两家独大的局面,其姣好的市场业绩引领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驻第三方支付领域。而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尚不成熟,一些处于初创阶段的支付机构为了获得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外部资源,其管理层利用相关监管政策存在的空白粉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较大。而一些成长期和衰退期的机构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获取更大的利益,同样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强烈动机。在支付机构外部,不法分子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网络洗钱、套现、诈骗、盗取资金等金融犯罪的案件屡见不鲜,移动支付、无卡消费的风险在逐渐增加,敏感数据和信息泄露的危险也在增多,甚至还出现了支付机构直接挪用客户备付金的事件。

(二)第三方公司垄断支付信息被,妨碍了商业银行资金流向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越来越多的银行客户不再使用银行支付体系,改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来完成日常收付时,这些支付信息就被第三方机构垄断,用于帮助其深入了解平台用户,量身订做推销策略,增强用户体验,培养用户粘性,这又趋势更多的用户被第三方公司的优质服务吸引,更多、更经常地使用第三方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与之相反,商业银行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客户,甚至失去客户。2015年,笔者所在审计组就第三方支付对驻地分行个人客户及部分业务的影响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使用过第三方支付的个人账户的交易占比由2013年的15.24%增长到2015年的53.91%,即个人客户的交易明细中有一半以上均对应第三方支付平台,这部分明细的支付信息开户银行无法取得,也无法通过资金流向审计法进行追踪;同时,第三方支付通过对银行账户“交易”、“投资”两大功能的影响,将部分客户的支付、投资行为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虽然平台中的部分资金最后会以各种形式流入银行,但由于漏出效应,最终会对商业银行个人存款和保险、基金等业务形成竞争性分流,导致银行失去自己的客户。

(三)资金流向追踪审计是应对“支付脱媒”风险最佳选择

资金流向追踪审计法是指按照资金的流程实施审计,即通过对单笔或多笔资金流转环节的追踪检查,搜寻资金的“跑、冒、滴、漏”线索,进而认定审计事项合规性的审计方法。通常,追踪资金流向可以采用如下步骤:锁定资金源头账户及资金量、追踪和记录目标资金的流转路线、审查和分析资金在各流转环节的细节、提取审计线索、确认审计事项的合规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常规审计方法,资金流向追踪审计法被广泛应用于操作风险、反洗钱、财务、信贷监测等专项审计项目中,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资金在流转过程中的“渗漏”或“蒸发”。通过分析关联账户资金流动规律,可以帮助操作风险审计、反洗钱审计项目取得疑似非法集资、传销、电信诈骗、利益输送等可疑资金流动的账户,厘清客户关系,了解作案手法。在信贷、票据审计中,通过连续跟踪多个中介账户的资金流动,可以找到看似合规贷后管理背后,隐藏的贷款资金最终流入资本市场疑点线索,帮助发现票据掮客。

二、“支付脱媒”背景下开展资金流向内部审计的应对思考

(一)建立“三集中”的新型资金清算体系,提高支付行为的透明度

首先,推动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业务不仅仅涉及金融领域,还融合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是一个技术复合的产业,单靠人行一个部门来监管,或单纯只依靠法律法规一种形式来监管都是不够的,应当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银监会、信息产业部为辅的监管机构体系,对网络第三方支付行业从机构、业务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其次,促进分管机构完善监管细则。风险导向审计应当坚守谨慎性原则,推动人行、银监会和各地金融办尽快完善监管细则。在监管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当保持高度的透明性,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行业特征,通过制定更贴合行业情况的监管细则,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行为,将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依托于法律的权威,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从而降低审计风险。第三,推动建立“集中清算、集中存管、集中监督”的新型资金清算体系,增强支付行为的透明度。作为监管链上的重要一环,商业银行应推动建立以央行“二代支付系统”等跨行清算设施为技术基础,第三方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清算、集中存管、集中监督”的新型资金清算体系,将第三方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收付集中于统一的跨行清算系统进行清算,只有这样,才能在支付行为透明化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支付清算服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推动资金流向审计向常态化监测工作转型

网络支付的繁荣,带来了支付交易的井喷式增长,加上“支付脱媒”效应的影响,仅凭项目组一己之力,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妥善完成审计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反洗钱项目为例,反洗钱审计涉及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多个方面,审计范围广,难度大,在资金流向的跟踪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为此,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在核心业务系统建立起反洗钱日常监测系统,依托核心业务系统每日供数形成基础数据源,再结合反洗钱制度和本地化的洗钱犯罪特征编制监测模型,关联各项子系统后,可最大程度地取得单笔交易的对手账户信息,实现对资金流向的自动追踪。在抓取到可疑交易信息后,系统还会将数据实时推送到开户网点,由开户网点根据“了解客户”的原则进行甄别,判断其是否需要向人行报送。部分银行还在系统中设计了可自动计算客户风险等级的监测模型,实时推送高风险等级的客户数据,以便开户行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和“名单制”管理。以上措施均大大减轻了反洗钱内部审计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审计效率和精准度。

(三)拓展数据源,延展取证手段,打造一专多能的审计队伍。

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特征为目标培育的内部审计团队,必须是适应互联网金融风险高、管理弱、业务多元化特征的,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快速完成审计任务的,一专多能、高素质、善专研的审计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绕开支付脱媒的干扰,完成对疑点资金流的追踪:

(1)最大限度地拓展数据源。“支付脱媒”背景下,审计人员在追踪资金流向时不应局限于一个账户、一张数据表,应从纵横两方面拓展数据源。横向延伸,一是可将主明细账通过账号、明细号字段关联到“明细扩展档”,获取客户在第三方支付网关录入的自定义备注等附加信息,帮助了解交易性质;二是可以使用客户信息关联出控制账户,查看客户自己和所有控制账户明细账,绕开被“脱媒”的款项用途、对方户名信息,仅通过分析金额、交易时间和渠道特征来了解疑点客户使用每个账户的方法及其联系。如经营非法集资的客户,一般会将本金和利息分开存放,一个账户用于向集资人转入本金,另一个用于收取集资人转入的利息,且两个账户往往不会同名,通过观察小额资金汇入的频率,计算小额资金与大额资金的比例等方式,就可以大概获得集资利率、借款周期等证据。纵向拓展,则可从明细账显示的可疑线索出发,通过查询签约信息等第三方平台无法“脱媒”的客户基础资料,如ATM、POS、手机银行等子系统签约、交易数据,来取得客户在这些渠道办理业务的情况和原始信息。如对疑似在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操纵多张银行卡循环套现的客户,可以对应审查其短信银行、手机银行的签约信息,核实客户是否以自己的手机号签约多张信用卡等等。

(2)最大程度地延展审计取证手段。在追踪资金流向的过程中,当常规审计手段因“支付脱媒”效应遇阻时,审计人员可考虑借助内网和外网延展取证手段。内网方面,可以借助会计档案系统、客户等级管理系统、反洗钱系统等,如通过查看网点经办的疑点客户业务凭证,可以了解是否存在批量代办、无介质存入、存入后又无故冲正等可疑情形,通过访谈开户网点进一步了解客户情况,再返回明细账有的放矢地追踪客户资金流向;外网方面,百度和工商、税务、政府、疑点单位主管部门的网站能提供很好的辅助信息,帮助审计人员拓展审计思路。如对疑似传销的企业,当审计人员不能分辨其通过支付宝、微信朋友圈等进行的网络销售活动是正常的直销还是非法传销时,可通过查询商务部“直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备案信息来了解和取证等。

三、结束语

“支付脱媒”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必然趋势,当前应重点研究“支付脱媒”对金融传统业务和产品创新的影响,加大审计力度,控制风险。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支付脱媒”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思考,以促进银行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资金流向篇7

1、主力的积极介入,原本沉闷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显放大推动下变得活跃起来,出现了价升量增的态势。然后,主力为了给以后的大幅拉升扫平障碍,不得不将短线获利盘强行洗去,这一洗盘行为,在K线图上表现为阴阳相间的震荡由于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资者出局,因此,股价的K线形态往往成明显的头部形态。

2、在主力洗盘阶段,K线组合是大阴不断,并且收阴的次数多,且每次收阴时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当出现以上巨量大阴时,股价很少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对股价构成强大支撑,主力低位回补的迹象一

(来源:文章屋网 )

资金流向篇8

摘要:借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没有实在意义,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借方;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但是对借贷记账法却一直没有一种好的理解,为此,本文拟从现金流入流出角度来阐述借和贷的本意,对于人们理解理解和掌握借贷记账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现金 流量 会计 记账 规则

1 借贷记账法的提出

当代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教授不无遗憾地感叹:借贷记账法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某些账户的左方代表增方,而在其他账户,增加额却记入右方。这种安排太复杂了,以至于试图将它合理化成为徒劳无益的事。我们别无他法,只好接受它并记住它的增减法则。

借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没有实在意义,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借方;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贷方。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

2 会计记账中如何理解借贷

诚然,借贷记账法的借与贷,在客观上是充当了记账符号,但它又决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记账符号。纵观借贷记账法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在12世纪末与13世纪初的欧洲,严格地讲是欧洲的意大利,借贷记账法则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适应借贷业主记录款项的借出和贷入的需要。借贷业主的账户按人名设置,分上下两个记账地位:账户的上方登记客户的借款,称为借主方,账户的下方登记客户的存款,称为贷主方,从银行角度讲是借出贷入。

借——指借出款项,即债权增加(应收款),表示现金流出。

贷——指收入款项,即债务增加(应付款),表示现金流入。

可见借贷最早是用于记载现金流量的方向,贷主贷出和借主归还表现为借贷业主(以下简意称商业银行)的现金收入;贷主收回和借主借入则表现为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出。在商业银行与借主和贷主的借贷业务中,现金流量方向与借贷记账方向的关联是:商业银行一身而二任,作为借主的代表,商业银行从贷主处贷出款项和向贷主归还款项;作为贷主的代表,借主从商业银行处借入款项和向商业银行归还款项。这时,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尚无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之分,而只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之别。凡是涉及现金流入的业务,如从贷主的贷出和借主的归还,都记为贷;凡是涉及现金流出的业务,如借主的借入和向贷主的归还,则都记为借。商业银行的借或贷的记账方向是以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方向为依据的,而并不与资产负债的增减相关联。这样,借贷记账方向就与借贷业务的现金流量方向相一致,呈现为完全的对应关系,而不存在以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为依据时借贷记账方向与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相矛盾的状态。显然,现金流量方向体现了人们最初设计借贷记账法则的依据和前提。因此,以现金流量方向作为认识借贷记账法的基点,并进行借贷记账规则的讲解,不仅能充分揭示借贷记账方向与借贷业务的完全对应关系,而且比死记硬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用现金流量方向记录借贷

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方向与现金流量方向表现了完全的相关一致,因此,我们就有理由根据现金流量方向来确定经济事项的借贷记账方向,合理解释借贷记账规则。

3.1 借、贷表示意义的说明

3.1.1 现金流出、流入和资产、费用的关系

在现金流量规则中,所有能增加现金支出的业务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出,而增加现金支出的业务主要是资产(非现金)与费用的增加,当企业购置非现金资产,发生作为费用的支出时,不论该现金流出是资本化形成资产,还是收益化形成费用。其主要表现是现金的流出。因此,当资产(非现金)与费用增加时,因为导致现金流出,记入借方。

反之,所有能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对资产和费用来说,增加现金流入的业务主要是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金,因此当非现金资产包括费用减少时,表现为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

3.1.2 现金流入、流出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关系

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主要包括负债的增加、资本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对企业来说,债务、资本的增加,表现为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投入增加,因此产生的是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而收入的增加,带来的也是现金的流入,与费用的增加正好相反,因此记入贷方。

反之,向债权人归还借款,投资人撤回投资,即负债减少、资本减少,表现为现金的流出,因此记借方。收入的减少,表现为现金流入的减少,也即现金流出,记为借方。

上述规则可总结为:资产、费用的增加,导致现金的流出,记入借方,反之记入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导致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可见,采用现金流量规则对账户区分借和贷,只需对经济业务导致的现金流向进行判断,就可决定借贷记账方向。

3.2 由会计基本等式推导借贷记账规则

动态的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即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对企业来说,任何业务的变化都只能是导致等式两边同增或同减,或是一方内部的一增一减,增减的金额相等。对等式两方同增同减的业务,由于左方增加记借,右方增加记贷,因此记账时必然出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情况。同样,一方内部一增一减时,由于等式中的任意一方的增减记账符号恰好相反,也会出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情况,使记账工作变得非常科学、简明、方便。

4 采用现金流量方向解释借贷

根据现金流入流出的方向讲解借贷记账规则,不仅使老师的讲解容易许多,还有诸多的优越性。

4.1 真正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借贷涵义

避免死记硬背带来的弊端,而且将借贷的本意与其现实意义相联系,避免了人为对借贷历史渊源的割裂,有利于会计知识的融会贯通。

4.2 更好的理解资产和费用的关系

不论资产还是费用,实质都是支出,资产和费用实质本是一个概念,都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都是企业为取得一定的效用而付出的代价,只是资产的支出带给使用人的受益期较长,而费用的支出带给使用人的受益期较短。因此可以说费用是瞬间的资产,或者说资产本身也要分期转作费用,因此费用账户的性质与资产是一致的,其账户的设置与资产相同。

4.3 更好的理解收入与权益的关系

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收入导致的现金流入流出方向是与权益一致的,即权益增加,现金的流入增加,收入增加也表现为现金流入增加,反之都表现为减少。而且收入本身就归属于所有者,是所有者的权益,因此,其设置也同所有者权益一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p14-21.

资金流向篇9

一、货币资金区域流动的表现

1从存贷款变动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从银行系统角度看,区际货币资金的流动可以表现在区域资金吸纳和运用能力的差异上。而区域资金吸纳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变动情况来分析,区域资金运用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变动情况加以衡量。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存款资金的分布上,东部地区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且比重逐步上升,2003年高达6479%,而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在2000年后却逐步下降,其相对差异东部对西部由1999年的379倍提高到2003年的402倍,东部对中部由1999年的316倍提高到2003年的339倍。存款的增长速度方面,虽然东部地区2003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在贷款资金的分布上(表2),东部地区的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占全国的比重基本维持在一半以上,且逐年上升,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比重却逐年下降。应当说,这种情况是与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能够反映在存贷款增速的不同及其差额中。从增速上看,2000年至2002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于贷款增速,但在2003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幅度减少至2083%,甚至低于贷款增长速度2283%的水平,而中西部的贷款增长速度则大幅上升。由于各地区企业在本地区的商业银行贷款一般直接转化为该账户的存款,这对银行来说,存款与贷款的变化就具有同步性。因此,东部地区存款增幅小于贷款增幅的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东部资金向西部流动的趋势。此外,从银行系统存差的角度看,2000年以后三大地区银行系统都是存差,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3年存差增长率分别为4146%、2242%,高于东部地区1571%的水平。而2000年以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部分都表现为贷差。中西部地区贷差转变为存差的情况也表明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吸纳资金的能力在提高。

2.从回购、同业拆借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银行间的回购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也可以反映出区域间资金流动。按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2000年至2005年4月各地区净拆出拆入的资金额,如表6、表7。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5年,东部地区都作为资金净融出方,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为资金净融入方,尤其在2001年和2003年,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资金量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由此并不能简单得出东部资金往西部流动这样一个结论。因为作为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的主要资金融出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是位于北京,北京的资金融出量肯定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人民银行总行公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东部城市是主要的资金净融出地区。所以,从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交易情况,我们能够大致看出区域资金的流向,是从“上”到“下”、从东到西。当然,也能大致判断中西部地区对资金的需求趋势。

3从资本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资本市场筹资情况同样可以反映资金在不同区域中的流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较晚,发展不完善,证券市场融资的区域结构极不均衡,东高西低的格局十分明显。2000年到200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别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20589亿元、56495亿元、50794亿元和24611亿元。东部地区的融资总额分别是中、西、东北部地区的364、405和837倍。这说明资金是通过资本市场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的,这种资本分布的局面,必然引起资本配置效率的损失,不利于总体经济增长。

4从外商直接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外商直接投资也是资金流动的直接表现,只是这种资金流动是增量上的流动,而不是既定存量下的区域资金流动。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对外资的利用有区位优势,从而使东部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不用置疑,我国外资在全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比例很少。截至2000年底,东部地区占据了全国外资利用总额的8143%,中部占据了733%,西部为459%,东北地区为665%。但到了2004年底,这种格局出现变化,一方面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降到了7715%,显示出轻微的降低趋势,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也在缓慢下降,但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从2000年到2004年利用外资占比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东北地区增长速度很快。这体现出资金往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流动的迹象。

5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固定资产的投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基本建设及贷款投资总量的50%以上是在东部地区完成的,中、西部地区不足20%,这是国家采取了政府投资倾斜政策和吸引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的结果。从2000年至2004年的数据来看,虽然中间有一定的波动,但2004年相对于2000年来说,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所占比例是上升的,而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来说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这体现了中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的逐步健全,造成一定的资本流入。

综合以上资金流动的表现,我们认为,当前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仍然占较大比例,其中包括中西部的资金流入和外资流入。但已出现了东部资金向中西部扩散的迹象。

具体说来,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主要有以下渠道:第一,资本市场筹资推动的资金流入。在西部地区,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很差,选择能够上市标准的企业很困难,而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企业具有很强的活力,因此,由券商推荐的上市公司及上市的基金较多。在一级市场上,会导致全国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入。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的资金流入。由于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开放程度,东部地区外资投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三,银行系统资金调度的资金东流。自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以后,各国有商业银行对东部地区分支机构实施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西部地区实行新增额度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会导致资金东流。此外,商业银行实施不同的存款利率,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行上存存款,然后将其运用到经济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贷款项目上。应该说,银行系统的资金调度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剧了全社会资金配置的不平衡。第四,区域金融机构的成立也是资金东流的表现之一。改革后所创建的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现了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配置分支机构和市场非均衡性区域发展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地方区域性

金融机构如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而且新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分支机构也是按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要求设置,这从增量的意义上改变了原有的均衡性区域结构。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其资金来源于全国,却集中投向了东部地区;对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其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基本上在本区域内。第五,商品交易导致的资金东流。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门类齐全,许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要向东部地区购入,通过这种购买渠道,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但这部分资金流动主要表现为地区银行存款的变动,从银行的存款余额上不容易表现出来。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也有几个渠道:第一,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和部分外资在寻求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开始向中西部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优势的资源性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而带来资本的流动。第二,对西部支持的政策性贷款以及国债投入等资金流入,这是全国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入。第三,中西部劳务输出所形成的回流资金,具体表现为东部资金向中西部的流入。随着西部投资环境的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深入,第一和第二个渠道的资金流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影响资金流动的因素分析

1资金报酬率。

现代比较利益理论的代表俄林认为,地区间要素供给差异及其价格差异,是造成要素流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对要素流动的刺激来源于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对作为要素的资金来说,在假定资金成本不变的基础上,这一要素价格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上。由于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并不相同,因此出现了资金为寻求更高的利润在区域间流动,这一流动若是由发达区域流向落后区域,被称为扩散效应,它将缩小区域差异,反之则称为回流效应,它将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从理论上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强,经济增长速度快,因而回流资金要超过扩散资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发达区域的经济趋于成熟,区域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这时,由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受资源、市场的限制,继续投资将遇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时发达地区将开始向落后地区投资,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此时资金流动以扩散型为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最终达到平均。因此,我国早期资金往东部流动与现期向中西部流动的趋势从根本上说,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资金报酬率在起决定作用。

2地区经济发展程度。

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也是造成资金流动的根本原因。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微观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完善,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增加,这不仅能加强区域内资金的积累,同时能有力地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前文所述的几个资金流入的渠道,如商品交易、外资引入、资本市场筹资等,都是建立在东部地区较好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另外,我们从东部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是呈循环互动关系的,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金流向该地区,资金流动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相对薄弱,再加上资金的规模效应不足,造成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决定,中西部资金往东部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这种区域发展差异及资金流向的情况。

3货币化程度。

所谓货币化,是指非货币化经济向货币化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规定。从量上看,货币化是指在一国全部总产品中,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产品所占的比重扩大。从质上看,货币化是指货币功能的深化。就经济货币化与资金流动的关系而言,货币化为资金流量的扩大奠定了必要的价值前提,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配置要通过货币与资金运动的形式加以实现。同时,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差异会引起资金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而且这种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货币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之间和货币化程度都比较高的地区之间,而在货币化程度都比较低的地区之间,资金相互流动的量是很小的。

现实地看,东部地区的货币化程度较高,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更表现在质的方面。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的货币化进程方面进步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以此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相应推动了金融结构的调整。这时候的货币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核算工具,而是具有资产的功能,对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货币的功能会得到充分发挥。随着货币化的推进,大量实物资本开始取得相应的金融资产形式,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出现,为资金的跨地区流动提供了便捷的媒介和渠道。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货币化水平和众多的盈利机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沿海发达地区。

4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改革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反观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的进程滞后,改革的动力不足,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因此资金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是有其必然性的,如果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得不到提高,即使有资金流入,西部地区较低的金融发展也难以将资金留住并难以使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资金流向篇10

[关键词]外盘;内盘;资金净流入;股价变动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05-02

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根据目前中国沪深交易所提供的成交数据,将主动性买盘视为资金流入,在任何一个股票软件的分笔成交数据中,用红色来表示。主动性买盘代表有场外资金愿意以比当时成交价更高的价格来买入股票,即外盘,用B表示,反映的是买方的意愿。将主动性卖盘视为资金流出,用绿色来表示。主动性卖盘代表有场内资金愿意以比当时成交价更低的价格来卖出股票,即内盘,用S表示,反映的是买方的意愿。

资金流向是指股市中的资金主动选择的方向。从量的角度去分析资金的流向,即观察成交量和成交金额,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在实际操作中是有方向性的,买入或卖出。资金流向的判断是分析股市大盘走势及个股操作的关键,但资金流向的判断过程非常复杂,我们一般通过计算资金流入流出指标来判断资金流向的方向性,并据此进一步预判股票价格走势。

资金流入流出指标的计算主要是根据该股票内盘、外盘计算。公式如下:资金净流量=(外盘成交手数-内盘成交手数)×成交均价。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当外盘手数大于内盘手数时,为资金净流入,反之就是资金净流出。一般认为主动性的抛盘为内盘,其越大,说明大多投资者不看好后市,股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大量抛售手中的股票,收回投资;主动性的买盘为外盘,外盘的积累数越大,说明主动性买盘越多,大多投资者看好后市,股票继续上升的可能性越大,大量买入该股票,以获取丰厚的风险收益。通过内盘,外盘,我们可以判断买方、卖方力量的强弱。若外盘成交数量大于内盘,则表现买方力量较强,股票被投资者普遍看好;若内盘成交数量大于外盘则,则说明卖方力量较强,股票不被投资者看好。资金净流入代表着该股票买方力量较强,股票有上升的动力。资金净流出代表股票的卖方力量较强,股票有下降的趋势。

针对股票交易市场资金净流入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做出以下四个假设:

假设一: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二:大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三:小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四:散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上证A股中按照市值排名前15位的全流通股股票和深证A股中按照市值排名前15的全流通股股票,选取数据样本时间是从2012年5月23日至2013年5月20日,共240个交易日的单个股票收益率、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小单资金净流入量和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共6941个样本。所有数据均取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中证网、新浪财经等开放式网站。

2.2 变量定义与指标选取

(1)被解释变量。

股票的单日涨跌幅:股票的当前价格与昨日收盘价格之差与昨日收盘价格之比,用Y表示。

(2)解释变量:单日的资金净流入量。

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在100万元以上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1表示;

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在20万~100万元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2表示;

小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在5万~20万元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3表示;

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小于5万元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4表示。

2.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对实证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由表中的基本统计数据可知,股票单日涨幅的最大值为0.100400,均值为0.000140,最小值为-0.100140;超大单资金单日的净流入量最大值为83398.22,均值为23.47682,最小值为-85431.63;大单资金单日的净流入量的最大值为15560.49,均值为-18.68910,最小值为-13925.35;小单资金单日的净流入量的最大值为7249.160,均值为29.84256,最小值为-11125.47;散单资金单日净流入量的最大值为3297.360,均值为32.79930,最小值为-3670.780。

3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资金净流入量对股票单日涨跌幅的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假设一、二、三、四,本文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来考察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走势的影响:

Y=a+bX1+cX2+dX3+eX4+f

其中,Y是股价走势的指标, 用单日股票涨跌幅衡量;a 是待估截距项;b、c、d、e是待估回归系数, 代表了其对应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边际贡献;f是随机项。

同时,R-squared为0.362628;Adjusted R-squared为0.36226;F-statistic为986.5447;Prob(F-statistic)为0.00000;Durbin-Watson stat为2.014295。

回归方程为:Y=0.000453+2.40E-06×X1+4.65E-06×X2-1.68E-06×X3-7.10E-06×X4

回归结果表明,截距项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X1,X2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而且系数为正,说明超大单、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走势有正相关性,接受假设一、二。

X3, X4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但是系数为负,说明小单、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有负的相关性,拒绝假设三、四。

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和股价变动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当单日有超大单,大单资金净流入量时,这只股票看涨,股票价格有上涨的趋势,再结合其他指标,如K线走势,5日均线,20日均线,投资者可以考虑买进该股票;小单资金净流入量,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和股价变动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即当有小单,散单资金净流入量时,股票价格有可能下跌的趋势。

4 政策建议

投资者股票研判的过程中采用资金流入、流出指标时,并据此做出股票投资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不能仅仅关注股价的变动,资金流入,资金流出,应该综合考虑资金流入,流出,即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尤其是超大单,大单的资金净流入量,二者对股价变动的影响显著,通过对这两个指标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股票未来价格走势做出一定的预判;我们在投资时,可以不去关注小单,散单资金净流入量,这两个指标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很小,可以不去考虑,把注意力集中在超大单,大单的资金净流入量,并据此做出判断。

(2)注意结合股价在低位、中位和高位情况下该股的成交量。成交量变化是股价变动的基础,市场交易越活跃,成交量也就越大;进行成交量变化与股价变动相互关系的分析时,一定要把握大势,结合K线图及其技术指标进行综合研究判断。

(3)综合考虑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其他相关因素,比如股票市场内部因素,公司内部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作出最终的股票投资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李向科.证券投资技术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美]戈登.投资学基础[M].赵锡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王岩.股票市场资金流入流出指标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