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十篇

时间:2023-04-09 12:24:09

公路养护

公路养护篇1

1.随着公路收费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收费总额也日益增多。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收费公路管理工作依法收取通行费偿还贷款,并通过完善制度办法,强化内部管理,有效地堵漏增收。

2.收费公路管理工作日益广泛,所收取的费用也得到了合理的应用。收费公路逐步规范了车辆通行费会计核算、票证管理、收费标准等,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交通公路管理机构还设立了一系列法规,持续降低通行费征管成本,并增加还本付息的比重。

3.统筹规划布局,收费站数量逐步减少。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收费公路,取缔了一些不太重要的收费站点,特大城市也对城市路桥车辆的通行费收费方式进行了改革,解决了收费站点过于密集的问题。

4.收费站点的站容有很大提升,人员服务观念更强。相关公路结构开始重视收费站的环境建设工作,利用有限的投入,使收费站的站容站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此外,还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规范化优质服务的培训,使员工的整体素质上了一个台阶,增强了收费站的服务水平。

二、当前收费公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今的收费公路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矛盾主要有下列几点:首先,认识方面的矛盾。每一级市政结构都大力支持贷款修路,以交通业的进步来带动发展。可是现今的交通仍然不够发达,无法满足经济发展进步的需求。一段时间以来,交通公路部门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其次,融资方面的矛盾。现今,我国的收费公路融资形式非常单一,一般通过银行贷款获取。一边要按时完成公路工程的建设,另一边又要担负还贷的应力,其风险是很大的,很多地区早已收不抵息,无法正常进行资金的循环。最后,政策方面的矛盾。国家在建设收费公路期间可能产生政出多门的情况,各项政策间的区别和矛盾,是各地区在贯彻落实实际工作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机构之间也会因标准的不同而产生矛盾,使日常的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三、完善和加强收费公路管理目标和措施

(一)完善和加强收费公路管理目标目标要持续扩大依法收费及规范管理工作的范围,并加速进行收费公路的建设和改革工作。

(二)完善和加强收费公路管理的具体措施

1.创建科学的收费公路建设投入机制

(1)改革收费公路的结构。使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收费经营公路所占的比重增加。这样可以迎合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获取更多的建设资金,促进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

(2)省市级政府要对高速公路的运行制定一个长远的方案,将路网的建设规划作为根本,在合理设置收费站点总量的基础上,科学的规划区域收费公路的布局网络。

(3)地方交通公路部门贷款投资,如果要省交通或公路结构提供担保或者是要用收费权作为抵押的,则贷款是要由地方政府以财政资金收入或其它资产为贷款进行反担保。

(4)县市有收费站点的,还贷的资金便有来源,政府在进行资金投入、银行沟通及贷款保证工作时可以适当的加大支持力度。若未建设收费公路或收费公路的收入无法抵押贷款,则应合理的控制交通规费用和贷款总资金。

2.建立合理的收费公路养护管理机制

(1)研究制定《收费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收费公路站点建设管理办法》,它在质量、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都和一般的公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要设立严格的制度以使收费公路有科学的养护规定。

(2)收费公路养护、大修实行报告审批制、对外公告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收费公路将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开工审批制度,明确质量、工期、施工队伍,并向社会公布。若未立即开展养护工作或养护期间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收费公路出现大区域毁坏现象的,必须规定期限令其整改,若超过期限或整改质量差,则要终止收费,并要追究企业、管理者的责任。

(3)考虑收费公路大修期间采取降低一个收费档次的价格政策,化解司乘人员抵触心理,减轻社会、群众的不良反映。

(4)收费公路所投入的养护经费要单独记录,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经费区分开。

(5)收费公路的养护工作不仅要安排专门的养护单位进行,还要积极推进养护体制的改革,实行招投标制度,并制定工作合同,面向社会确定收费公路养护工作的单位。

3.统一严格的收费公路劳动合同机制

(1)在收费公路中采用全员劳动合同制度。先前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人员,在收费站进行工作时,全部要竞争才能上岗,并签订合同。

(2)摒弃以前的依交通量大小定员的工作模式,而采取按车道数和费收总额的方法定编。还贷性收费公路收费站人员定员按收费稽查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分别进行核定。收费站收费稽查人员按每车道核定,管理及后勤人员以岗定人。

(3)交通部门要对收费站的思想境界、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及工作成绩和工作责任感等重点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中表现优秀的,要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激励,而对于考核表现差的人员,要调离收费站或进行降级。

公路养护篇2

一、公路养护的基本要求

1、经常保持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

2、吸收和采用新方法,不断改善生产手段,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3、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逐步提高公路及其构造物、附属设施的抗灾害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4、公路的养护生产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二、养护人员工作职责

养护人员须按公路养护规范技术要求操作确保所养路段路面平整、横坡度适顺、路肩整洁、边坡畅通、构造物、沿线设施完好。

1、养护人员上路作业时间每月不少于28天。

2、应及时清理、清扫路面上的散落物。

3、应随时剪除路肩高草、回填路肩填土。

4、应及时清理排水系统堵塞物,雨季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排水畅通。

5、每月公路,巡视不少于28次;对公路构造物,如挡墙、桥涵、公路标志、里程碑等应观测检查。雨季期间,巡视次数相应增加。

6、边坡塌方处理:应及时清理少量塌方;如塌方数量较大须及时设置警告标志,10分钟内应向乡养护部汇报,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通。

7、构造物损坏处理:应及时修复少量损坏构造物;出现较大构造物损坏,并影响行车安全的,应及时设立警告标志,同时1小时内养护部汇报。

8、各段应完整做好统计工作,对管养路段出现的路面病害,如露骨、断裂等应随时制止,并及时向养护部汇报。

9、对在公路范围内的违章事例,如违章建房、在公路上堆积物品、

超重超限车辆行驶应随时制止,并及时向养护部汇报。

10、完成养护部临时交办的养护任务。

三、安全生产制度

1、上路作业必须穿戴防护用品,穿戴安全标志服、标志帽,不得穿硬底、高跟鞋或赤脚作业。

2、不挖“神仙土”,不挖“对头锄”,不打“对面锤”。

3、养路材料要靠一边整齐堆放。做到桥头不堆、弯道内侧不堆、

狭路不堆、行车密度大的不堆,尽可能堆在路基外。

4、傍山和在陡坡作业时,要戴安全帽,坡过陡要系安全绳索。清除塌方要从顶部向下清理;上方作业,下方不得同时作业或站人,注意来往的行人及车辆安全。

5、冬防、汛期应经常巡视公路,遇有道路损毁、中断及毁坏迹象,要立即设置警告标志,并及时报告上级和有关部门。

6、文明养护,在养路作业中不设障、不阻车,注意避让来往车辆,

确保车辆的安全通告和自身安全。成段、成片整修路基、路面时,工地两端要设立“施工路段,车辆慢行”标志。

7、在山岭陡坡地段,如果用手拉送料时,要有二人同时操作。上坡前拉后推,下坡前顶后拉慢行。

8、冬季清除水沟、柴草时,严禁野外用火。

9、

在清扫路面时,要面对车辆正向行驶方向相对作业。

四、合同制度

1、公路养护人员属临时季节轮换性质,合同期为一年。

2、劳动报酬:经检查合格者每月1500元。

3、对工作表现较差者,养护部责成专养段予以辞退,并不再续签合同。

五、检查制度

公路养护篇3

关键词: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前言:公路在修建完工投入使用后,自然会受到车辆的碾压、风力的腐蚀、水的冲刷、以及一些极端气候的影响,以上的因素在共同的作用下,就会使得公路的路面被氧化,最终出现裂缝,轻度的沟壑以及不同程度的路面破碎,透水等问题,一旦经过水的冲刷,或者更多车辆的碾压,就会进一步加剧路面情况的恶化,使路面网裂的范围扩大,直接影响路面基层的结构强度,从而造成公路路面整体破损,路面破损比较严重的只能选择公路新(改)建或者路面大修,这无疑会很大程度上增加道路修建的成本,同时,受到破坏的道路的使用也会威胁到人们的交通安全。

一、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含义

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是指公路在尚未被破坏,整体质量较为良好的状态下,提前对公路的路面采取有效的、有计划地保养,同时做到尽可能少的投入道路维护的成本,却使得道路产生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预防性养护对于提高道路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来说都是很大的,但是掌握合理准确的防护时机是很关键的,如果防护过早就起不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目的且会增加维护的成本,相反,如果防护过晚很可能导致错过最佳修补时机,道路受损严重,防护措施已经无效,道路已经完全报废,道路对社会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失去了预防性养护带来的社会价值,可见抓住有效地时机对道路进行养护是十分重要的。

养护金费也要合理分配,应针对路面的实际情况及功能性的好坏加以区分,如果路面的状况尚佳,仍能发挥原有的使用功能时,此时就应确认为防护的最佳时机。至于如何发现路面中存在的性能衰减情况,可以采用系统的科学的仪器设备进行跟踪监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来具体确定预防性养护的方案。目的在于通过前期的预防尽可能降低公路路面受到的损坏,让道路的养护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所以,对于公路预防性养护应严格执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有关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公路现状路况的分析,合理的制定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方案。

二、实施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前提

1.抓住养护的最佳时机

找准对公路进行养护的适当时间可以说对整个公路的养护工作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然而这一点的确定是根据道路实际的性能好坏才能进行准确判断的,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道路养护人员需要对公路的性能足够的了解,及时发现公路路况出现下降时,实施预防性养护。采取预防性道路养护应在道路的路面尚处于不影响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形下实施,一旦路面的结构出现大范围的损坏,性能几乎都失去时,这时如果仍然采取养护措施,所收到的效果就十分的不明显,甚至毫无收益。由此可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公路进行适当的养护可以更好地保证公路使用性能,避免由于公路路面损坏,对经济和生产生活等产生影响。

2.准确了解养护路段的交通状况等信息

对养护路段的交通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对于实施公路的养护是很必要的。车辆的多少,经过车辆的主要类型等都会对路面的状况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此路段的各项交通指标进行详细观测和调查,根据数据的动态指标对路面实施防护,同时对路面的实际数据做出评价,选择出最佳的治理方法,此外,还要通过各项公路性能指标之间的对比,分析出养护工作的出发点和针对点,还可以对公路的以往修建情况的演变进行分析,以便对可能出现的公路病害及时做好预警工作,从而制定出具有周期性的养护方案,从决策的层面改善对公路养护的认识,不断提高决策的水平,使养护的效果更加明显。

3.注重日常的养护工作,从细节抓起

有时不是非要等到道路性能即将失去时才需要进行养护的,平时的小修小补对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也是很重要的,日常性的维修保养可以及时治理路面存在的裂缝、老化以及透水等问题,在路面刚出现轻微的问题时,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保养,这一点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路面的使用性能。日常的保养工作也称作中修,合理有效的中修对路面的养护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修适用的情况要依据公路的实际状态而考虑,做到对养护资金的合理分配,扩大公路的养护效果。

4.制定年度养护计划,对养护工作实施有效控制

年度养护计划的设定,应以中修工作为前提,并加大公路路面的防护性养护的力度,同时也要对大型的公路修建及整修项目加以控制,让公路养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达到养护的良性循环。根据以往的数据,大体上可以分为:对于公路路面的质量保持良好的路段,应把年度大幅度整修的距离控制在公路整体长度的5%至7%的范围内,中修一般可在10%以上。而对于路面毁损较严重的路段,最好先进行大修,整体效果可以后,在进一步实施养护工作就可以对路面状况的改善产生明显效果。

三、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具体措施

1.确定预防性养护的合理时间

修建完工的公路都有其有限的使用寿命,公路在建成至报废的期间,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从公路完工正式开始投入使用至路面出现轻微的氧化现象,整体效果并未受到影响的阶段;(2)路面开始出现由于车辆的碾压而产生的裂缝,车辙开始出现;(3)公路的路面裂缝较大,甚至出现龟裂,道路的整体结构受损。预防性养护是对路面的高标准的养护,当路面的基本情况还处于较好的状态时,也就是意味着道路的整体功能都还具备,这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护和保养,就是最佳时机,可以保证路面始终都能处于工作状态。

2.确定预防性养护的周期

预防性养护周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路况的好坏而逐渐缩短,随着路面性能的逐渐降低,采取的预防性养护的频率就要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养护人员实时对公路的路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对公路的路面进行周期性养护,当路面的状况不符合实行养护的条件时,应该采取大幅度的整修来恢复其基本的服务功能和使用状态。

3.实行标准的养护方式

对于路面的养护,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严格根据路面损毁的轻重程度,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1)公路表面出现裂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当路面所承受的重力过大时就会出现裂缝。对于裂缝所采用的措施有用沥青稀浆来灌满裂缝,再用沥青碎石进行封闭.灌缝的方法可以很有效的治理路面水渗入基层,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防护,可以让路面所受到的损伤达到最低。

(2)除了灌缝的方式,还有一种叫做沥青稀浆封层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裂缝问题的恶化,它可以更快速地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做到防水、抗滑,同时这种方式的养护施工成本很低,对于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更为明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施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对于保护路面质量、延长公路施工期限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科学性的养护方法,预防性养护更好的保证了路面性能,在程度较轻时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真正做到对路面的病害的治理。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国家对于工程重建的资金的支出,降低大量维修成本,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公路养护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体系;建立

1高等级公路养护工作重要性及其管理体系分析

高等级公路是关系到我国公路运输事业发展的关键,其对我国 经济 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公路养护工作是推动 交通 事业发展、保障公路运输的重要工作,是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快速、方便、安全、畅通道路运输的基础。加强公路养护工作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减少公路投入、降低资源消耗的重要工作,是降低公路运输成本的关键,其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高等级公路养护能够为公路行车安全、舒适奠定基础,最大限度的提高高等级公路设施的使用效率。加强高等级公路养护与管理,是现阶段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关键,是 现代 公路养护部门的首要工作。高等级公路的养护需要养护部门、 企业 具有 科学 的管理体系,以科学的管理架构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因此,现代公路养护必须以建立和完善养护管理体系为基础开展公路养护工作。

2高等级公路养护体系的建立

2.1构建科学的组织架构——高等级公路养护体系的基础现代公路养护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高等级公路养护体系。wWW.133229.coM组织架构的建立需要养护部门或养护企业根据所辖区域公路情况、自身管理工作流程等为基础,经过科学的分析,组建管理架构。照搬其他在进行组织架构组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养护技术管理部门的组成与人员培训机制。通过养护技术人员的在培训等工作提高养护水平,以此为高等级公路养护体系奠定基础。公路养护企业还要完善公路养护规章制度,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知道养护工作的开展,使养护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2.2整合养护资源,提高养护水平公路养护技术管理系统是公路养护质量的基础保障、成本管理系统是公路养护成本控制、资金使用的关键、人才管理系统是高等级公路养护企业高水平管理与养护的重点,公路养护企业必须认识到上述三个系统在公路养护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整合技术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与人才管理系统,构建科学的综合性公路养护系统。作为高等级公路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对公路养护质量、养护成本、施工进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公路养护资源整合优化过程中,要加强对公路施工设备的管理。以现代设备养护管理理念为基础,完善的管理为重点,保障公路养护设备的完好。避免由于机械设备管理与养护不到位影响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

2.3根据现代公路养护发展趋势构建预防性公路养护体系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是现代高等级公路养护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对所辖公路地域气候环境、公路使用率、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植被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制定养护计划,在公路病害未发生时或刚出现时进行养护与维修,以此减少和降低公路养护工程对行车的影响,同时降低养护成本。基于预防性公路养护理念,现代高等级公路养护企业必须紧跟时展的需求,在建立健全公路养护体系的过程中,积极引入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与理念,以预防性公路养护理念与技术为养护体系的中心,围绕预防性公路养护开展公路养护工作。

2.4建立健全的公路养护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确保公路养护体系的有效实施 现代 公路养护体系的建立与施需要养护 企业 必须具有相应的高水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而这一过程中的每项工作的开展都不开人这一要素。因此,高等级公路养护企业必须构建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公路养护体系的建立与施。 科学 的养护体系不能仅仅停留在体系的建立上,应更多的注重该体系的实施,注重体系建立的执行。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正是高等级公路养护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关键,企业必须通过明确的岗位职责、金额里的薪酬福利、健全的绩效管理、完善的培训为企业员工提供广阔的 发展 空间,以减少人员的流动保障公路养护体系的正常运行,减少和降低由于人才流动影响养护工作的开展。

3公路养护体系的重点——公路养护技术与质量体系的建立

现代公路养护的根本目的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质量。因此,公路养护体系的建立中应着重对公路养护技术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与优化。积极引入养护新技术,为预防性公路养护奠定基础。同时在养护中要不断加大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的礼服,遵循公路养护基本 规律 、创新公路理念,提高公路养护技术水平。在养护质量管理上,注重技术、材料对养护质量的影响,加强养护过程的质量管理。以先进的技术、科学的施工管理为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奠定基础。

4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代高等级公路养护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企业以优秀的人才为基础、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公路养护发展趋势为目标科学的构建企业养护体系。并将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体系等进行整合优化,公路养护体系科学的展开工作。以现代化的养护体系为基础,科学的开展公路养护工作,为我国公路运输事业奠定基础、为我国 经济 发展奠定基础。

公路养护篇5

关键词:沥青路面 养护

1 概况

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将由建设为主,转为建设与养护并举,并以养护为主。公路的沥青路面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在交通载荷的反复作用下,在自然环境条件侵蚀下,沥青路面表面会出现各种的破损现象,逐渐失去服务能力。但是随之而来的公路养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车辙,裂缝,坑槽,松散,脱皮,翻浆等。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成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是指,在设计寿命期前1/4~l/3期间内,沥青路面所发生如开裂、松散、变形及泛油、翻浆等各种形式的路面破损。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既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治路面病害,提高水泥混凝土道路和沥青路面道路的使用寿命是当前道路工程界正在进行攻关的一大课题。本次主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种类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着手加以分析,进而对病害防治方法进行讨论。

2 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产生的原因

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损的原因有很多。

2.1 旋工方面的原因 地基下沉,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会穿过水田、淤泥等软土地带,路基修筑在软土地基上时,对软基处理不彻底或是处理后没有沉降稳定就进行修筑,就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沥青路面破坏;路基压实不足;由于抢工期、赶进度、造成料源紧缺,原材料质量难以保证等,造成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低劣。

2.2 原材料的因素 所使用的沥青性能不过关;碎石的压碎值、磨耗值不符合要求,或使用酸性矿料,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偏低;矿粉(填料)的细度不达标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

2.3 设计方面的原因 主要是结构设计的不合理、路面厚度的设计问题、路段类型确定有误、湿度类型与实际不符等。近年来由于交通量、载重量的不断增加,加上超限、超重车辆的影响,破坏也十分严重。

3 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种类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车辙、裂缝、坑槽等。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

3.1 车辙 车辙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

3.2 裂缝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沥青路面产裂缝后,导致渗水,危害面层和基层。

3.3 坑槽 坑槽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m2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3.4 脱皮 沥青路面脱皮是指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0.1m2以上。导致沥青路面脱皮主要是因为水损害。

3.5 松散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m2以上。

3.6 翻浆 翻浆:春融时期在地面水、地下水及行车的共同作用下,路基出现湿软,形成弹簧,路面表面鼓起以致破裂,从裂缝中冒出泥浆的现象。

4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维修与养护措施

对于沥青路面早期产生的病害,我们要及时做好维修工作,这样才将病害对沥青路面行车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4.1 车辙的维修 沥青路车辙的维修,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如果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面产生的车辙。应将出现车辙的面层切削或铣刨清除,然后重铺沥青面层。然后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或SBS改性沥青单混合料、或聚乙烯改性沥青混合料来修补车辙。②如果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粘结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③如果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4.2 裂缝的维修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如果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如果在高温季节肯定是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要及时进行维修,控制裂缝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导致路面早期破坏,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同样在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时,要严格工艺操作和规范要求。①灌油修补法。在每年春季,将纵横裂缝处清扫干净,用液化气将缝壁加热至粘性状态后,再把沥青或沥青砂浆(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喷抹到缝中,再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加以保护,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如果是细小的裂缝,则要预先用盘式铣刀进行扩宽,再按上述方法做处理,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②对开裂的沥青路面进行修补。施工时,先把裂缝的旧迹凿掉,形成V形槽;再用空压机吹除V形槽中及其周围的松动部分和尘土等杂物,然后通过挤压枪把已经拌和均匀的修补材料灌入裂缝中,使之饱满。待修补材料凝固后,约一天左右即可开放交通。此外,如果由于路基、基层强度不足或路基翻浆等引起严重龟裂,应先处治好路基基层再重做面层。

4.3 坑槽的护理 ①路面的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的护理方法。按“圆洞方补”的原则,划出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坑槽修补轮廓线,按长方形或正方形来进行,凿开坑槽到稳定部分,用空压机:悔槽底,槽壁的尘土和松动部分清除干净,然后在干净的槽底;槽壁喷洒薄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然后用压路机碾压,压时要确保压实力直接作用在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上。采用这种方法,不会发生裂缝、裂纹等现象。②热补法修补。采用热修补养护车,将加热板加热坑槽处路面,翻松被加热软化铺装层,喷洒乳化沥青,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搅拌摊铺,压路机压实成型。③若因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等使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4.4 脱皮的维修 ①由于沥青面层与上封层之间粘结不好,或初期养护不良引起的脱皮,应清除已脱落和已松动的部分,再重新做上封层,所做封层的沥青用量及矿料粒径规格应视封层的厚度而定。②如沥青面层层间产生脱皮,应将脱落及松动部分清除,在下层沥青面上涂刷粘结沥青,并重做沥青层。③面层与基层之间因粘结不良而产生的脱皮,应先清除掉脱皮、松动的面层,分析粘结不良的原因。

4.5 松散的维修 ①因嵌缝料散失出现轻微麻面,在沥青面层不贫油时,可在高温季节撒适当的嵌缝料,并用扫帚扫匀,使嵌缝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②大面积麻面就喷洒稠度较高的沥青,并撒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应使麻面部分中部的嵌缝料稍厚,周围与原路面接口要稍薄定型要整齐,并碾压成型。③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问的粘附性不良而造成路面松散。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清除后,重作面层。重作面层的矿料不应再使用酸性石料。

4.6 翻浆的维修 把翻浆路段土全部挖除,换填40-60cm厚的砂性土,压实后重做基层、面层。

5 沥青路面再生及除雪

沥青路面若产生破损,除了采用罩面、封层、灌浆、修补坑槽等项技术措施外,还可以采用路面再生技术修复。我国沥青路面的特点是沥青含蜡量较高,路面面层厚度较薄,质量等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其再生工艺以厂料再生为宜。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通车里程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通车里程已迅速提高,公路的维修量将迅速增加,采用就地再生技术进行大面积公路维修是必然发展趋势。目前,普遍采用的除雪方法有两种,即溶解法和机械法。机械法是通过机械对冰雪的直接作用,接触冰雪危害的一种方法,应用范围广,除雪速度快,是人类传统的,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除雪方法。机械清除积雪厚,要及时撒融雪剂融雪、防冻。白天行车道的雪残留到夜晚没化而室外温度又低时,由于路面有残存融雪剂不会形成冰面。为了使雪尽快融化干净,要在清晨交通量增大之前,或者在一昼夜中温度最低的时刻来临之前,再撒一层融雪剂防冻,然后借助过往车辆的车轮压、带、磨,加快残雪的融化速度,对桥面,高填方等温度低的路段,要适当加大融雪剂的撒布量。为此,除雪设备今后应向小型化、高速化,向多功能、机电液一体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改进除雪机械的驾驶舒适性和对路面的保护功能。

参考文献:

[1]公路养护技术》系统培训材料.

公路养护篇6

关键词: 机械化养护;公路养护;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status and function of improving, large flux, big load and high speed for the modern highway traffic in distinct features, but also give highway maintenanc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Mechanized maintenance is to ensure that the highway realize good transportation safety, fast,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is give full play to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important protection, is to accelerate the maintenance schedule, improve quality and reduce maintenance cost maintenance, reduce labor intensity important guarantee. So how to use a mechanized maintenance, will better application of mechanization of maintenance to highway maintenance, became a very necessary of discussion.

Keywords: mechanization of maintenance; Highway maintenanc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作为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是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公路养护里程逐年增加,对公路养护的技术、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护机械化是确保公路实现良好、快捷和安全运输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养护进度、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重要保证。

2 公路养护的内容

公路养护是指对公路的日常保养,维修和改善等技术措施的概括。基本任务是: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维持公路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治理公路的病害和隐患,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已不能满足当今公路运输要求的路线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我国公路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计划经济框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严重影响到了养护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组织形式不合理

绝大多数养护站沿袭着传统的养护作业方式,养路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养护质量差,造成大量设备闲置,设备利用率极低。

(2)管理简单,养护水平不高

各养护站分散在不同等级的路段上,使养护标准很难统一,质量难以保证,公路养护水平普遍不高。

3 机械化养护

随着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机械化养护的内涵从简单的用机械代替人力完成各种养护任务已经延伸到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要求、效率要求、安全要求、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配备和使用机械,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规格、数量相互协调,以最高效率安全的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

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下面我主要从机械化养护的概念、特点、发展状况及其现状等几个方面入手解释一下机械化养护。

3.1 机械化养护的概念

械化养护是指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效率、安全、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配备和使用机械,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规格、数量相互协调,最终以低成本、高效益安全地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尤其对于一些养护中质量要求较高、或者有人身安全隐患的作业和重体力劳动更需要机械化养护。

3.2 机械化养护主要特点

(1)效率高,质量好;

(2)安全性高,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3)机动性强;

(4)对机械设备要求较高;

养护机械设备是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物质基础,其必须具备运行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环保符合标准、适合公路的养护作业等特点。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适应公路养护生产的要求。

(5)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高

设备管理及使用人员都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机械方面的专业修养,才能正确管理和使用养护机械。

3.3机械化养护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公路建设处在以砂石路面为主的时代,可供公路养护用的机械很少,加上当时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公路养护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公路养护大多以人工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和养护机械。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为引进先进的养护机械创造了机遇。我国现有300多家生产筑路机械的企业,其中有的生产公路建设用的施工机械,有的生产各种小型公路养护机械和少量大型的公路养护机械。总体上看,我国的养护机械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品种、数量、质量都难以满足我国高等级公路维修养护作业的需要,部分类型的公路养护机械国内还不能自主生产。  从上面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概况不难看出目前我国机械化养护还存在这诸多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产品品种少、规格不齐全

我国的公路养护机械缺少能完成清扫、除草、洒水等多项作业的综合养护设备;缺少能进行现场沥青路面加热、耙松、喷洒、拌和、再生、重铺、压实等作业的类似美国“修路王”沥青再生重铺机;还缺少大型车载式划线机等,这些产品目前全靠进口。

(2)缺少养护机械专用底盘

公路养护机械专用底盘应在其前、后、上各部位都配有机械、液压、电力等动力输出接口,配有快速更换工作装置的悬挂机构,并具有0.1~80km/h的行驶能力。国内开发的养护机械多采用东风、黄河、红岩等汽车底盘,其功率不能满足养护机械的要求,制约了国内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

公路养护篇7

1.1管理人员缺乏重视

由于公路管理人员对公路养护缺乏足够的认识,片面地认为公路养护只会带来社会效益,不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对公路养护投入的资金有限。公路养护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大部分公路养护人员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上,加上养路工人的专业水平有限且流动性比较大,给公路的养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1.2群众缺乏保护公路的意识

国道、省道公路在建设时投入的资金量比较大,并且对公路建设的标准比较高,但是由于使用公路的人员对公路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公路的使用期限变短,甚至有些群众会蓄意对公路进行破坏,这就给公路的养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还有一些超载车辆载重量严重超过公路的承受能力,这也对公路造成了很大损坏[1]。表1是某国道路段超载车辆处理信息统计表,可以看出所处罚的超载车辆基本全是商业运输车辆。

1.3公路养护设备配置低

国道、省道公路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使用效率高的特点,所以对其的维护一定要在效率和时间上取胜,但是由于我国公路养护设备在技术上存在欠缺,所以对公路的养护效率低下,很多养路机械呈现出自动化程度低、体型大、高耗能、低效率等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限制了公路养护工作效率的提升。另外,由于养路工人专业技术水平的限制,对已有的养路设备操作不熟练,这也是造成公路养护工作效率低下的又一个原因。

1.4公路养护体制不完善

在国道、省道公路的养护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公路损坏后长时间内无人进行维修的情况,造成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硬件设施的限制,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养路工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积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公路养护的体制建设不完善。公路在损坏的条件下,养护公路的工人不及时进行维修,没有相关的公路养护规范体制也没有相关的惩戒措施,甚至部分养护公路的人员在对公路进行维修的过程当中不认真负责,使已经维修的公路在短时间内出现再次损坏的现象[2],而规章制度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养路工人缺乏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不利于公路养护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

2国道、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2.1提高认识

公路管理人员对国道、省道公路的养护工作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只有公路管理领导层从根本上认识到国道、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促进国道、省道公路养护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3]。公路管理人员要对自己所管理的路段进行积极主动的养护,领导层要有预见性地对公路实行预防性养护,不能等到公路出现问题再采取养护措施,对公路的具体养护方法,领导层要经过认真研究再做出科学的决策。虽然目前很多公路管理者在公路养护中的表现良好,但是在公路养护的细节上还存在问题,希望相关领导能加强对国道、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的质量。

2.2改革公路养护队伍

国道、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应该顺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求,将公路管理和公路养护相互分离,将国道、省道公路的养护工作放入现代化市场环境中。国道、省道公路养护工作在市场化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工作质量比较好的专业的公路养护施工企业,对公路进行高质量养护施工。另外,国道、省道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可以在内部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公路养护队伍,养护人员要有一定的公路养护技术知识和熟练操作公路养护设备的能力,这样在日后的公路养护工作中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2.3加强公路养护法律法规建设

国道、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对其的养护管理必须进行强制性地约束。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国道、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立法与执法力度,使其对国道、省道公路的养护工作都在制度范围内进行。具体做法如下:一,政府可以借鉴国外对公路养护立法的经验,根据我国公路养护的实际情况,积极完善国内关于公路养护的制度法规,并加强公路养护法规的执行力度。二,政府要加大对整个公路行业的管理,可以对公路行业进行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积极帮助公路行业的运营发展[4]。三,政府可以通过采取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对公路的养护工作进行强制约束,国道、省道公路在出现问题时,相关的公路养护部门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维修,如果维修不利,政府部门要明确调查出维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哪个部分的责任,并对其实行相应的惩罚措施。

2.4提升公路养护设备的技术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背景下,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实现现代化是提高公路养护工作效率的基础。国道、省道公路由于使用频繁,所以对国道、省道公路的养护工作强调的是高效、快捷,这就要求公路养护器械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性能强、工作速度快等特点。目前我国的公路养护机械自动化水平较低,技术性能还有待提高,政府可以在引进国外先进公路养护设备的同时,加大对国内公路养护机械的研发,并不断提高国内公路养护设施的配置率。政府的具体做法如下:一,在引进国外先进公路养护设备的同时,要引进相关的机械制造技术,经过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争取自主开发出一些自动化水平高、低耗能、高环保、工作效率高的公路养护机械。二,由于公路出现的问题不一样,公路养护人员要采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全面维修,这就加大了公路养护人员的设备携带压力,因此政府在进行设备的研发时要尽量研发出一些多用途的公路养护设备,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能力,以此实现公路养护工作的高效性。

3结语

公路养护篇8

关键词:公路管理;公路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1、公路的养护特点

(1)预防性。预防性养护可以延缓道路病害、损毁的发生或进一步扩大,从而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保持道路完好率、提高公路质量和服务水平。

(2)经常性和及时性。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每天、每月、每季都有不同的内容。所以路公路养护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周而复始的工作。

(3)复原性。复原性是指经过养护维修后的路面应该能完全恢复路面原有的各项使用性能,也就是说其平整度、摩擦性能、承载能力、噪声等使用性能应满足公路安全、快速、舒适的基本要求,而不能因为道路的养护维修而有所下降。

(4)补强性。公路的养护维修作业还具有弥补原有路面强度不足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补强作用。补强不仅能增强原有路面的薄弱环节,还可以相对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而满足公路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

(5)时效性。养护维修作业必须是快速的,尽可能地减少对交通的干扰、缩短交通扰乱的时间。

(6)安全性。公路的车速快,而且车流量大,在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通常要封闭一个车道进行施工,在车辆继续通行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养护操作人员以及来往车辆驾驶员的安全。

2、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2.1、现有的养护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现在,国内大多数公路都是由事业单位养护管理的,管理模式陈旧,上级单位直接拨付养护经费,通过拨款的方式支付资金,对市场竞争和社会融资极为不利,影响了管理体制和养护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公路养护的质量提升和规模增大也受到了制约。

2.2、养护运行机制过于陈旧,养人和养路之间的矛盾激化。大多数人都认为养护管理只会产生社会效益,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这种错误认识导致投入养护资金减少,没有资金支持,养护技术难以革新和提高。同时维持养护队伍需要的人工成本也比较高,造成公路受到损害不能及时得到修复的养护状况依然存在。

2.3、配套的养护机械少,养护技术缺少科学含量。目前,养护作业基本上都是沿用过去的手工作坊模式进行的,机械化专业养护技术没有得到普及;其次,公路养护属于体力劳动,相对简单,这在业内已经形成共识,导致新兴技术、材料和工艺难以推广和应用。

2.4、对《公路法》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国民爱路护路意识不强。

2.5、负责养护管理和生产的人员素质整体不高。

3、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公路建设虽属于国营的范畴,但其养护及管理工作却有很多权利下放到企业中去。公路建设所需要的设备要求比较严格,专业性与特殊性同时存在,设备价格比较高,与其他行业可通用性比较差,这样就产生了设备更新慢,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不论是国道还是省道的后续工作,我们经常看到的都是非专业化人士在进行工作,专业素质达不到,在许多问题的处理方面倾向于按照个人经验,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质量较差,返修率高。

3.2、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准确反映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的形成,路面养护经费也是依靠上级相关部门拨付,并未适应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的要求,不能达到社会融资的目的。

3.3、相关部门监管程度不足

公路的建设及管理并不仅仅是单一部门的工作,其间涉及很多问题。在公路破损方面,交通事故占很大比重,尤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车辆的数量急剧上升,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加,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对路面、护栏等基本设施破环程度都比较大,修复起来也比较困难。即使修复成功,很多断裂面衔接不好,质量问题很难得到保障。同时,许多货运车辆由于谋求私利,车辆超载情况屡禁不止,路面压损情况严重,造成的路基路面及沿线设施损坏也很大。除此之外,还存在各种违规事件,紧靠单一部门不能完成如此繁杂的工作

4、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建议

4.1、加强专业化培训,引进先进设备

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与公路治理有着直接的联系。针对公路养护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情况,应做以下相应的改进,比如引进海外专业技术人员、对公路部门领导干部实施重点性培养、对养护人员开设讲座,定期培训等。而在技术方面,应针对独特的道路情况,实行针对性的建设方针。由于专业设备价格比较昂贵,政府应注意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引进先进技术,与国内高校加强合作,促进新设备的研发,力求专业化、现代化、科技化。

4.2、完善公路养护体制

整合机构,建立精干高效的运行机制。要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公路养护的技术、人员、设备等资源,按照统一、精干、高效的原则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开放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引进文化水平高,有一定专业和管理知识的新型养路工人。同时根据不同的季节雇佣一些临时工人,打破传统的用工界限,实行市场化管理,实现用人方式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转变,以适应公路养护工程特点。小修保养要全部向社会开放,逐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养护作业单位。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的路段,各地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可实行干线支线搭配,好路差路捆绑,建设、改造和养护一体化招标养护,破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鼓励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跨地区参与公路养护市场竞争,建立健全公路养护市场准入和养护企业资质制度。

4.3、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

公路管理段要进一步加强对公路工程养护的监管,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要不断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日常化、经常化和常态化。重视过程监督,强化过程管理,整合公路管理段工作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到精细化监督、标准化监督、无缝隙监督。在公路养护工作中,要抓好公路养护队伍建设,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为公路养护工作打好基础。

5、公路养护发展趋势

5.1、国内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模式日益增加,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最近几年,公路养护部门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开始招用学历高、素质强、具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才,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充实施工一线和养护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了公路的养护技术,管理人员结构根据年龄梯度配置,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5.2、预防性养护成为重点。预防性养护能够大幅降低公路的维护成本,但是预防性养护的真正实现是需要时间的,智能化技术处理计算的数值是否正确是关键性因素。通过对国内公路养护的现状调查可知,过去是公路受到损害后再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发现问题后在进行修补,这属于事后养护。而预防养护是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损害的产生,从而延长公路设施的使用周期,减少大修次数,修复随时出现的道路病害及设施损坏,减少运营管理费用的支出。

公路养护篇9

关键词:县乡公路;养护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当前县乡公路养护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养护管理体制不能满足现代需求;“重建轻养”思想严重;缺少养护定额和规范;县乡公路养护科技含量低,没有充分利用养护机械配套设备。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前提就是养护机制的改变。我国公路养护体制必须落实具体责任。本文对此具体阐述。

1.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县乡公路养护管理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县乡公路养护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养护管理体制不能满足现代需求。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所采取的体制是以事业型为主,这样的体制无法满足公路社会化大生产商品属性需求。我国县乡公路养护管理经费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单一的拨款方式,严重影响公路养护技术的进步。(2)“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强制性要求不足,并且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对其进行约束,往往在监管方面较松,处罚力度不够。(3)缺少养护定额和规范。目前,我国还未曾建立好公路养护规范,更不用说具体到县乡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规范,在养护工程费支出上,严重缺少严格的考量标准。(4)县乡公路养护科技含量低,没有充分利用养护机械配套设备。我国已经开始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引进一些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但是设备闲置浪费现象较严重,对设备的开发力度也不足。仍然高频率的使用传统手工方式进行公路养护。

2.加强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具体措施

2.1县乡公路养护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

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前提就是养护机制的改变。我国公路养护体制必须落实具体责任。按照我国公路相关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公路管理主要实施分级管理政策。县乡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县级人民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制定的县乡公路养护管理条例,县政府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具体到村委会,进一步明确县乡公路资金的主要来源。按照分级管理体制,县道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由县公路管理局来负责,而乡道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由乡镇人民政府和公路管理所负责,涉及到村上的公路主要由村委会来负责养护管理工作。

2.2引进高科技养护设备

县乡公路养护管理要实现养护机械化,这是确保公路安全运输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以目前的技术规范为准是很难实现养护机械化,进而无法正常发挥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引入高科技养护设备,实现养护机械化,确保公路养护的质量。针对县乡公路养护而言,引进一些小型的养护机械设备,如小型铲雪车等,这样会发挥成本低、质量高的优势。作业转场时,不需要用专门的配备吊车来搬运工具车,只需人工就可以。另外,在公路养护段中,要建立好养护档案,实现档案电子化,详细记录各病害路段的信息,使养护成本得以节省。

2.3清楚县乡公路养护资金来源

针对县乡公路养护而言,资金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县乡公路养护费一般分为养护工程费和日常养护费两种,理论上讲,省级财政来负责承担养护工程费,市县财政来负责承担日常养护费,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如此明确,导致县乡公路养护工作受到阻碍,公路养护质量难以确保。清楚明确县乡公路养护资金来源是确保公路养护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确保县乡公路养护经费问题,首先使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各级财政与县乡公路养护经费的分担比例要进行合理划分,养护经费额度要测算准确,其测算主要根据县乡公路的养护规模、行政等级、分布特点和重要程度来进行,进而保证县乡公路养护经费合理化。

2.4加强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管理

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县乡公路养护工作涉及人员较多,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存在很多风险,如:截留、挪用县乡公路养护资金;没有按照规定足额拨付给实施单位或养护单位等。如果不加强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管理,这些情况很容易出现,进而影响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因此,监审、财务等部门加强跟踪审计县乡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对县乡公路养护资金收支账目管理进行进一步规范,并建立养护资金专户,通过这些手段确保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的正常使用,进而为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

图1 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管理

3.结束语

随着县乡的快速发展,县乡公路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原来有限的公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在扩建公路的同时,原有公路的养护工作显得如此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施并不顺利,存在很多阻碍因素,为此,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分析这些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养护策略,如本文所提的县乡公路养护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引进高科技养护设备、清楚县乡公路养护资金来源、加强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为我国县乡公路养护管理提供可靠地依据。这将是我国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 马然宙,张自崇.浅谈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J]. 科技风. 2010(14)

[2] 张绪宏,步跃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的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03)

[3] 卜文强.农村公路养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J]. 民营科技. 2011(07)

作者简介:刘旭明,男,汉族,1982年出生,助理工程师,学历:大学

公路养护篇10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5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135-01

1 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保持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度增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到位了,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公路的投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如果养护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巨大浪费。因此,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好路率,充分发挥公路存量资产的最大效益,促进社会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交通是资源占用和能源消耗都比较大的行业。我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等矛盾将更加突出。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日益受资源、能源的制约,特别是资金、土地的约束尤为突出。在一定意义上,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养护管理则是永续的发展。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通过养护尽最大努力延长现有公路的使用寿命,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资源的消耗。

2 现有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弊端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公路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日益暴露。因此,我国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举步维艰,养护管理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重建轻养现象十分严重。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严重影响养护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制约着养护质量的提高和养护规模的扩大。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养路与养人的矛盾日益加剧。由于对养护管理效益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它只带来社会效益,不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对养护资金投入信心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加之养护队伍过于庞大臃肿,消耗大量资金,使公路不能按需养护。

(3)养路员工文化素质偏低。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时期,养路员工是一个不被重视的社会群体,养路员工历来与苦、脏、累划等号,在社会上处于边缘人群,因而招来的工人相对条件比较低,文化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力气就行。由此,造成养路员工接受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一定的困难,也因此制约了公路的养护水平。

(4)养护机械设备陈旧(缺乏)。由于公路养护经费预算安排增长幅度不大、小修保养费仍比较紧张等原因,致使公路养护机械配备与使用状况较差,影响了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对大、先进、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机械设备的成套系列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处存较低的层次。

3 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对策

公路养护与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是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分析我国现有公路养护与管理存在的弊端,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包括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层结构和人员配置) 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应根据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着“建设是发展生产力,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实行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正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办法,做到建养并重,实现我国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养护与管理水平,以及员工自身业务素质。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递增,原有的养护公路的养护方法和管理水平已远远落后,再用过去的水平管理现在的公路显然是是不相适应。先进、实用的养护技术, 保证了公路的正常使用, 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将公路的各种优势凸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长处,开发、推广、利用好具有现代意识的各种技术和平台,使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3)养护管理要科学化和规范化。公路承受较大的交通负荷,路况不断变化,其养护作业多样且技术复杂,必须走养护科学化、规范化之路。需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养护管理的科学化,指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为依托,在科学决策上,要根据现有的公路的标准、质量、实际路况、交通量大小及其他经济技术参数,确定养护对策措施,避免主观臆断,背离实际的决策。在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工期。因此,要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便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

(4)提倡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 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5)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公路主管部门在行使合法权力(如收费权、执法权等) 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公路养护义务和责任。公路养护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此外,应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公路交通作为现代陆地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的地位也更加重要,公路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将为实现地区间均衡发展,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水平是实现公路优良性能的重要环节,是值得每一个公路人研究和探索的内容,应把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正君. 论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J].森林工程. 2005,2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