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21:55:44

房屋建筑学论文

房屋建筑学论文篇1

1.1统一协调性

总体上来说,房屋建筑艺术设计需要满足相互统一协调性,也就是需要把各类形体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进而从整体上凸显建筑的艺术美。房屋建筑中的艺术的统一协调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利用色彩的对比,来营造出具有戏剧化的效果;可以利用简单的几何形状的统一,使建筑物内外变成同一结构图中的完整整体;可以合理的设计建筑的主次因素,以次衬主,进而突出建筑形体上的统一协调的效果。总之,建筑设计需要具有统一协调性,以不同形式艺术上给人们带来不同美感。

1.2均衡稳定性

均衡稳定性是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房屋建筑设计将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设计,进而实现房屋在建筑设计中的均衡稳定性。通常,这种均衡稳定性还可以突出突出建筑主题和特色,因此更能体现建筑上特有的设计形式。从而经过层次的变化展现出了房屋建筑的主题,带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稳定性在建筑整体上有径重关系。从普遍的建筑设计规律上看,一般的建筑是由建筑的底部向上逐渐的变小,这样就使整个建筑稳定性变高,从而达到了稳定在建筑设计中的效果。

1.3序列性

将建筑学和美学结合起来,具有空间艺术美特性。在建筑设计中,需要以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和自然性为基础,科学合理的将美学和建筑设计原理结合起来。每个序列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和结尾,房屋建筑的序列在入口处自然而然的开始,也自然而然的引向某种规定的结束。这一结束,必须是序列在艺术上和功能上的高潮。一个贯穿于整个建筑的完整序列,一个贯通于整个建筑的完整序列,还可以通过或越过高潮,可能达到一个自然的出口,也可能达到一个自然的出口,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应有的次要部位。

1.4韵律之美

可以说各种物体都具有韵律美,房屋建筑同样如此。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韵律美集中体现在重复上。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师为了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一些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而距离不同;或者,它们也可以是形状不同、距离之间相同的重复。

2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理论的运用的具体表现

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只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在构图设计中的应用。建筑的安装和布局设计不仅仅会影响到建筑物功能的发挥,同时也可以体现建筑的美观性的。美学理论在构图设计中的应用需要注意要结合房间的住户需求、形状、颜色以及居民生活习惯为基础进行全面推敲和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组织处科学的空间构思图,并针对这些构思图形成合理的施工方案。(2)透视在建筑绘画上的应用。在目前的建筑绘画结构的应用中,通过将轮廓和线条色彩的有效结合,严格控制构图之中存在的各个环节,针对绘画措施和要求确定性及时分析,对个中大型的物体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建筑绘画的透视要求严格,确保画面主体形象不断的准确判定,使得绘画的过程中对各个基本环节控制严肃处理,形成系统的管理控制流程和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色彩的处理之中尽量避免各种特殊色彩的应用,这样能够有助于它在处理的过程中保持人们心情的舒畅,避免由于特殊的色彩而造成人们心里和心情的变动。

3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理论运用的效果

3.1增加审美效果

美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协调人和自然环境、人和社会的关系上面,一方面,美学可以使建筑设计跟家具有特色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中可以更好的凸显生态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美学。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理论的运用更加增强了建筑的审美效应,而且将建筑美和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了。在不同的建筑形式设计中,其审美效果也不相同,可以更好的展现建筑的特色和风格。具体来说,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主要以下几点:(1)反映出建筑设计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形态,反映出社会的科技进步状况和创新能力。(2)体现出建筑设计的适用性,可以体现出建筑美,激发出建筑美感,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实现建筑的价值。(3)体现出建筑的鉴赏价值,只有设计出具备美感的建筑,才能把建筑融入所处的环境当中,形成美好的建筑景观,建筑才能具备较高的鉴赏价值。

3.2美化环境

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还可以美化环境的作用。色彩与造型是建筑设计中的两大视觉要素,两者之间相互依存,这两种要素和谐统一就可以充分表达出建筑的意义。美学色彩具有很强的敏感度,往往会使色彩本身的作用超越造型,它可以调整建筑造型的比例,还可以掩饰造型上的缺陷。另外还可以利用视觉效应使建筑中各部分的体积发生改变,从而让建筑的比例得以调整。不仅如此,美学元素还可以掩饰建筑中不理想之处,如落水管、通风口等设施,这时,合理的利用色彩可以达到美化的作用。

3.3凸显地域特色

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建筑设计体现的了当地的地域文化。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理论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和地域特色结合起来,例如独具地方特色的图案、图形、色彩等等。这个时候建筑师们除了不要自我设限以外,还要注意不要被外在条件的影响所限。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并将其中的特有元素融合到建筑设计理念之中,只有克服眼前面临的设计障碍,才有可能迎来了一片非常广阔的天地。因此,在设计过程总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4结语

房屋建筑学论文篇2

1.1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过时,亟待更新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开设在大二阶段的专业基础类课程,是培养和塑造学生专业态度与专业认识的一个起点。在这个阶段,学生初识房屋建筑,学习房屋建筑的各组成部位与其组成构造,其中不乏各种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当下建筑工程的一致性,对学生树立专业第一印象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显得意义重大。但是查阅市面主流版本教材内容,特别是在引入先进工艺与新材料等方面,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防水材料中讲到的沥青油毡早已被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给取代;新版《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强度最低为C15,而书中仍将C10混凝土作为基础垫层来使用等。作为培养民办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应用型”复合人才主要是以懂原理,能动手为主要出发点。但是目前“房屋建筑学”的教材内容显然与实际工程有很大的脱节,教材内容更新势在必行。

1.2课程教授内容繁杂,学生顾此失彼

“房屋建筑学”在土建专业整个教学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学生运用所学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制图”与“土木工程材料”等先修课程知识作铺垫。这些课程与“房屋建筑学”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知识点相互重叠与渗透,可以说“房屋建筑学”是一个综合以上课程的一次综合运用。正是由于该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知识衔接能力不够,综合运用能力有限,教授的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1.3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计不尽如人意

“房屋建筑学”的内容包含两个部分: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前者主要侧重与建筑功能与形象的设计,后者重点集中于构件的功能与施工做法。该课程的常规教学方法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一周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约为3:1,满足教学大纲的任务与要求。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课程设计集中于期末考试前一周,学生无心投入设计实践之中,疲于应付各科考试。

1.4涉及设计数据较多,学生缺乏感知能力

“房屋建筑学”里含有较多的设计数据与尺寸要求,各种尺寸大小不一。有考量建筑长与宽的较大尺寸(以米为计量单位),亦有衡量细部构件较小的尺寸(以毫米为计量单位)。学生对于某个数据缺乏直观的体验,无法准确判断及合理做出设计。

1.5考核方式落后,学生考后即忘

“房屋建筑学”通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以考查学生理论知识为主,如概念和构件作法等。这就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考前突击,考后即忘。失去了课程教学的基本意义,与“实践性”、“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2“房屋建筑学”的课程改革

2.1吐故纳新,保持知识的先进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的是与时俱进,塑造符合时代要求、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如何能让学生从校园到职场无缝衔接,是本次专业转型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持知识的先进性,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显得尤其重要。应加大教材更新力度,及时融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与新规范的更新内容,摒弃废旧、少见的内容,合理删减教材。民办高校也可以根据各自定位与发展方向,开展自编专业教材建设工程,让教师拥有更多自,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向实践课倾斜

“应用型”人才的价值体现在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实践课教学学时,控制实践课教学质量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再用理论知识加以诠释,这是一条比较适合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方法。可以考虑把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放在学期期中,比较圆满地解决了期末时间紧张的矛盾。

2.3开展户外课堂,加深对建筑的“感知”印象

面对“房屋建筑学”中比较专业的概念和比较具体的施工构造做法,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理论教学方式暴露出了种种弊端,课堂效果收效甚微。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可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环境,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进行自我“感知”是一种新颖且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法。“房屋建筑学”的课堂完全可以设置在建筑室内外的各个位置。例如:讲授房屋的开间、进深或勒脚、散水、女儿墙等构件时,可以将学生分组,寻找校内各建筑对应的构件,并要求用皮尺测量出各构件的尺寸;讲授屋面的排水形式与防水构造时,可将课堂直接开设在建筑的屋顶,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又在实际测量中加深了对构件的了解,一举多得。

2.4多种考核形式并存,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考核方法应突破传统的纸面答题,改变单一的一考定成绩的形式。由于“房屋建筑学”的综合性与工程实用性,可以在考试形式上多样化,考试内容上专业化。例如:在讲授完成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后,通过设置课堂小测验的方式,用一些简单的建筑方案快题,要求学生绘图表示,以达到巩固练习,强化锻炼的目的;在讲授完成楼梯的设计步骤与要求后,设置综合小测验,要求学生设计一套完整的楼梯并用绘图的形式表达。将这种单元测验的成绩计入总分,最终汇总评判。这种方法弱化了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现象,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现象。

3结语

房屋建筑学论文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美学规津;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1(b)-0049-02

1房屋建筑的艺术发展与美学规律

房屋建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有的甚至是很主要的内容,上古时期的房屋建筑为人类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安全空间,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可靠的保障,房屋建筑对人类的贡献居功至伟。房屋建筑是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饱含着设计者的智慧、记录着建设者过去的劳动,房屋建筑典藏着乡村苍老的过去,铭记着城市建设的足迹,昭示着城乡未来发展的经纬,彰显着民族文化的轨道,传递着艺术发展进步的信息,是人类建筑艺术范畴里五彩斑斓美学思想荟萃的集合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多西方房屋建筑艺术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的也在影响并不断地涌入中国房屋建筑设计市场,其所蕴含的美学思路、美学概念、美学规律等在中国得到欢迎,许多房屋建筑设计者将西方美学概念、美学观点、美学思想与传统房屋建筑理论、理念、文化因素等相互融合使得我国房屋建筑水平与艺术得到了提升,表达途径与方式得到了丰富。其中西方建筑艺术语言中的空间组合、尺度、比例以及质感、色度、体型等包含韵律美的结构与布局、风格得到了发挥。时下,我国房屋建筑美学理论与实践正向着更广阔、更深邃的领域拓展,房屋建筑领域充满正能量、孕育着美艳的新生命。房屋建筑包含着形式的美,是通过一定的建筑形式使建筑物使用与精神功能被人们感知。形式美源于美的形式、形态,然,随着社会与历史的发展,慢慢的脱胎于美的内容,形成了新的体系,演变成依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的线条、框架、色彩、形体等形式因素,艺术家对其进行了抽象化、概括化逐步成为一种建筑的形式美。其体现在有规律的整体形态,融合力学规律的构图与形式,契合建筑材料的结构、纹理品质、内涵将建筑物的每个部分甚至细节予以完美的展现。通过对建筑物的整体调整、局部融合处理,依照一定的比例,色彩,质感等展示出来,使房屋建筑具备了较强的观赏性、较高的使用价值。建筑美学把多种材料用对称、协调、均衡等架构起空间,显示出其独具特色的内在美,并有意识地放大其使用功能以外的非物质性的内容或用途。例如苏州古城的地域性民族建筑,其美学特色就颇具代表性,苏州古城建筑把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粉墙黛瓦式建筑方式予以抽象把民族传统文化因子融入到现代建筑样式中,不但传承了民族文化历史特色,而且对民族文化进行了发扬和大胆的创新。

2房屋建筑设计中美学规律应用

传统房屋建筑室内外设计的形式美美在和谐、美在形式、美在秩序、美在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美在与功能、主人的身份、地位匹配。房屋建筑的形式美涵盖:统一、主次、比例、均衡、韵律、节奏等固有的法则、审美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就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创作的根脉,是其生命的源泉。

2.1艺术感觉的统一

房屋建筑设计中,其使用目的虽然大致相同,但其表现形式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多样性。2.1.1形状的统一房屋建筑是由相似或相同的简单几何形状组成,但设计中需掌握好一下两点:其一,把握好主体部份或者主要部分与次要部位的从属与关联关系。在具体的设计中小部位从属于位于支配地位以及较重要的位置、低处从属于高处部分。其二,房屋建筑的几何体形状要本着协调、统一的形状、尺寸建设,即使建筑物中处于从属地位的也要设法与整体建筑物相互协调。目的在于使建筑物内外部处在统一完整的构图中,形成一种整体统一的美。2.1.2色彩的统一房屋建筑的色彩运用相统一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如果运用色彩得当获得统一一样能体现出特有的协调的美感。色彩运用特有的难点在于对材料的选择。只要选料得体、设计独具匠心无论新老建筑、无论风格是否异同仍然能营造一种强烈的统一感。房屋建筑材料在色彩上产生的强烈对比往往具有戏剧性般效果。2.1.3利用好陪衬房屋建筑功能越来越强大、形体越来越复杂,但建筑的功能还是有主要与从属部分的区别。任何一个建筑都有主次之分,缺少主次其建筑则会显现出平淡与松散,缺乏美感。故,外形设计中,处理好建筑主体的从属关系至关重要,充分利用好处于从属地位的陪衬部分使其与主体部位相协调统一则建筑整体的艺术表现力就会得到彰显。

2.2把握好房屋建筑的比例

魅力十足的物体都具备比例匀称的特质,这是美的第一原则。房屋建筑设计建设必须遵守这一原则。把握好其应有的比例即长、宽、高三要素间的大小关系,在整体、在局部亦或局部间都固有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的房屋建筑才是和谐的、完美,比例失调的建筑没有美感可言。房屋建筑布局中,主要部位甚至细节部位尺寸比例几乎是一样的。其简单基数比一般是1/1、1/2或2/3等。黄金分割比例是所有比例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最具有美感、优秀的房屋建筑中往往巧妙地将其运用在其中。

2.3使房屋建筑整体处于均衡

均衡是物体美感的特性之一。房屋建筑应该是一个具备均衡性的大型的“物体”,均衡是其建设设计的重要法则。对称就是最简单的均衡。房屋建筑设计要应对复杂的对称关系,在外观设计中、在内部构筑设计中要想方设法考量这个问题。优秀的建筑师在房屋建筑的设计者中往往通过自然的方式引导观者绕向设置主要入口的主要立面,使观者明确感受到均衡的存在。然而房屋建筑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在建材、功能构造、等问题上使用功能处于主导地位往往会导致建筑物部分部位不对称或者出现不规则的形式。不规则的均衡问题出现时候要通过杠杆平衡原理,如果是远离平衡中心、又是次要物体,可通过靠近均衡中心或较为重要的主要物体予以平衡。巧妙利用均衡中心的吸引作用,来淡化其中的不匀称。

2.4把握好房屋建筑的韵律

韵律是事物特有的一种属性。是事物不同元素之间的形状、性质、特质的差别或共同的品位给予加强造就的。房屋建筑中可以利用光、阴影、色彩、支柱、以及室内容积等相互的和谐、对比等不同的特征对其共同拥有品质进行强化。突出房屋建筑中大部分效果使得建筑物韵律处于协调、强化。

3结语

房屋建筑设计充分利用美学规律,可提升房屋建筑的品质、提高其使用功能外富含的精神内涵。房屋建筑设计师要灵活运用美学规律,利用好对称,把握好房屋建筑的韵律,利用好陪衬与地域特点、历史文化等要素紧密结合,房屋建筑的质量、品味、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孟晓.浅论住宅阳台的后期封闭[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3):69-70.

[2]张荣兰.浅谈平面布局中的节地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143-144.

房屋建筑学论文篇4

关键词:房屋建筑;美学理论;协调统一;稳定性;韵律

一、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建筑学本身就有艺术美学的内涵,美学向来被人们认为是艺术哲学,建筑这个词的拉丁文原意是指“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原本同艺术或美学密不可分。建筑的美学是相对具体的,但由于建筑是庞大的物品,人在建筑中品味的内容也是很多的,有时一块材料的色质、质感、形式能产生美感,有时建筑外部虚空也能产生美感,有时一种结构形式也能产生美感,有时整体形式能产生美感,有时一个空间形态也能产生美感,有时立面构图能产生美感,有时一种构造也能产生美感,有时由于对力的表现能产生美感,建筑的内部和外部都可以给人产生美感,最直接的表面形式是外部的美感给人第一感觉,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的整体风格、朝向,高度、周边环境等通过外部我们往里面看,建筑内部的细节构造让我们的情感可以升华,对于住宅有一种亲临家门的感觉。对于商业建筑,有一种享受的感觉,给人以自由、解放的感觉而产生美的。

二、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理论的运用

(一)房屋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策略

从美学规律上看,协调统一是美的组成部分,在房屋建筑设计应该应用协调统一的策略,在尊重美学规律的同时,确保房屋建筑设计的水平,体现房屋建筑设计的艺术。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注意房屋建筑几何形状的协调统一,要通过有机地构图和合理地设计,使房屋建筑的整体美体现出来,呈献给大众具有建筑美的房屋建筑精品,获得市场和行业的认可。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该在分清主次结构的同时,做到主次结构的配合与统一,通过设计更好地呈现房屋建筑主次结构的关系,不但便于人们对房屋建筑主次结构的粪便,而且也有利于观众体会房屋建筑的整体美和协调美。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色彩的统一,要结合房屋建筑的功能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特点,大量运用色彩,使房屋建筑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形成对房屋建筑设计思想的有力烘托,以协调、统一的方式,体现房屋建筑的艺术生命力。

(二)房屋建筑设计的稳定性

稳定性佳的建筑物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并且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通常房屋建筑设计采用上大下小的形式获得房屋建筑的稳定感,在现代化架空建筑和跨越式建筑设计中往往利用材料质感、外观色彩、悬臂结构等形式增加建筑物的厚重感,进而获得建筑的稳定感。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该重视稳定性,要结合稳定感形成的规律,通过对称、分布等技巧和手段做到提升对房屋建筑稳定性的效果。

(三)房屋建筑设计的韵律性

韵律性是美学的特点,同时也是房屋建筑设计工作中应该重点突出的关键环节。韵律是事物和要素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反复出现和重复的基本现象,在自然和社会中韵律广泛存在,心跳、海浪、建筑物都存在有节奏、有韵律的现象,具有韵律性的房屋建筑不但能够体现设计者的思想,而且也可以通过韵律的体现给人以艺术美的感受。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对韵律性的应用,通过视觉、色彩、构图的韵律性提高房屋建筑设计的美学效果。在具体的房屋建筑设计工作里应该对具有重复特征的门窗结构、墙面、阳台等进行重点控制,形成显著的韵律性,整体体现出房屋建筑的美学特点。在房屋建筑室内设计时也应该通过遮挡、封闭等手段,构成室内空间的韵律性,实现房屋建筑设计与美学更为全面的结合,设计出具有美学感受的房屋建筑精品。

(四)房屋建筑设计的美学序列性

美学讲求空间与结构序列,优美的房屋建筑设计无一不是功能、序列、艺术的完美综合,如果需在房屋建筑设计更好地体现美学的原理和特点,就必须体现美学的序列性。首先应该设置房屋建筑的单元,使房屋建筑整体能够得到完整而科学地划分,以功能和结构关系定义房屋建筑的序列,以审美的角度使序列得到有效地结合,做到完美地统一。应该在房屋建筑序列中明确开始和结束的位置,上一序列应该与下一序列做到有机衔接,每一序列都应该自然而平顺地开始,实现整个序列的艺术和美学风格,在序列的结尾处应该集中功能与艺术的精华,做到这个序列的完整,进一步体现房屋建筑的美学特点和内涵。

(五)地方文化在房屋建筑设计的应用

当前很多房屋建筑师对欧美建筑风格和文化有着马首是瞻的倾倒,他们在房屋建筑设计中一方面对普遍的西方建筑艺术和风格有着强烈地倾向性,而对于地方文化和地方建筑艺术具有一种抵制的心理。地方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很多国家房屋建筑设计工作需要在地方文化中去汲取营养。而我国很多房屋建筑设计人员片面地认为本地文化没有先进性,自动放弃东方文化在房屋建筑的应用,使房屋建筑设计失去源泉,房屋建筑设计作品出现突兀、孤立的特征,原本追求的高雅的氛围难于实现,这种民族文化和艺术上的虚无主义将会影响到房屋建筑设计工作向深入层次上发展。

应该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在遵循美学规律和美学特征的基础上,综合汲取地方文化的营养,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地方文化和地方建筑存在的合理性,从中找到地方文化和地方建筑艺术的生命力,展开对地方文化的深入认知,探寻房屋建筑设计中地方文化和房屋建筑结合的契合点。通过艺术加工和美学处理,建立起地方文化应用于房屋建筑设计的途径和方法,使房屋建筑更加符合区域文化、历史的特点,在提升房屋建筑文化价值的同时,提高房屋建筑的艺术性与美学观感。

三、美学思想的天际线设计方法

1、梯型天际线的不断上升,寓意不断提高的人均收入和不断发展的城市一样。这一特点也可通过天际线节选片段的设计手段来表达,运用到商业区、办公区上象证美的设计作用在于,它使得建筑天际线的审美性有了联系和想象的基础。在天际线的建设中,通过划分城市区域,明确对自身发展的定位,打开视野,从而深入挖掘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瓶颈。

2、在处理天际线的构图上面,要综合分析不同的天际线,以及可见面建筑体的高低、排列、遮档、疏密、虚实、大小等问题,然后采用建筑艺术手法进行处理,实现由自由散落无约束式的天际线向有创意的约束式天际线的完美过渡。原则上应尽量提倡穿插、错落、起伏,并且在某些韵津节奏要保留轻快明亮的特色,烘托出其本身的自然、匀称、象证、曲线和阴阳的美感。

3、均衡美的设计与群体把握的联系线美强调的不同在于,均衡美更着重于不同形式屋顶组合的“度”的状态。形成美感可以通过屋顶形式变化来实现,但要注意避免夸大的、调的、偏激的、无张力和动感的天际线出现,把天际线的设计核心放在提高其整体观赏性上。

4、把握中心,抓住重要矛盾,然后发散思维,把突出重点和周边的高度、形式相结合,实现秩序上的和谐统一使镜像效应,即群体中各建筑在形态、材料、色彩等方面的协调统一。

结语

综上,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要敢于创新,把握建筑学和艺术之间紧密的联系,通过创造性思维和文化传承来创新出房屋建筑设计的精品,在适应建筑市场和社会审美需要的同时,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的各类要求。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学论文篇5

【关键词】房屋建筑;加固工程;技术;方法;措施

当前形势下,经济高速发展,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一定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事故,这些事故通常都会影响到结构安全,导致产生一些建筑改造项目以及建筑使用功能改变项目增加,还会存在一些自然灾害因素,比如说泥石流、水灾、地陷、塌方以及震害等等,这些自然灾害会直接导致我国的房屋建筑或者我国房屋建筑的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以便能够有效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求以及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房屋加固改造施工技术和方法是否先进,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房屋建筑加固工程技术方法自身的可行性直接关系到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更加关系到了人们使用安全以及建筑房屋结构安全,下面,笔者就探究房屋建筑的加固工程技术方法。

一、房屋建筑实施加固工程技术具有必要性

虽然我国新建的房屋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我国现有房屋自身结构修补以及结构维护加固也势在必行,这必须要引起工程界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要求专业人士必须要深入进行探讨。由于建筑房屋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设计基准的使用期,我国对于建筑房屋规定为五十年,在我国建国以后构造额房屋已经和这一个标准年限十分接近。与此同时,还存在很多因素能够将房屋建筑结构自身的使用寿命缩短,比如说化学腐蚀、社会需求、设计标准、物理老化、自然因素等等,在这些问题产生的时候,人们不可能将其推倒重建,人们通常都会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对于房屋建筑进行加固以及修补处理,通过加固处理以及修补处理以后,建筑房屋的结构才能够继续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有效满足人们对于建筑房屋的耐久性要求、适用性要求以及安全性要求,更加能够为社会创造一定的利益,并且不会引起资源浪费的情况。

二、传统的房屋建筑加固工程技术

在房屋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倾斜以及裂缝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正常的使用,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是地基基础问题,可以是原有建筑加层改造问题,还可以是附近产生比较深地基的新建筑物。当出现原有地基基础缺少承受能力的情况时,必须要对地基实施加固,可以采用综合加固技术、地基加固技术、桩式托换技术、变换基础类型以及基础的加宽技术等等。

对砖砌体实施加固的主要方法就是水泥灌浆法,所谓的水泥灌浆法就是指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或者可以采用水玻璃砂浆来实施灌缝,进而来实现增设构造柱。在砖砌体加固过程中,配筋喷补加固法、扩大砌体截面法以及圈梁发等都是经常采取的方法,在这些方式方法之中,水泥灌浆法通常都在非砌体自身缺少一定承受能力的时候进行使用,还可以在房屋建筑自身缺少承受能力使得房屋建筑砖体产生裂缝以及变形以后,采取这一方法来进行补偿时使用,但是,这一种方式方法对于提升房屋建筑砌体的承受能力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房屋建筑的砌体承载能力缺少的时候,还应该采取将砌体截面扩大的方法,在使用这个方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在房屋建筑的砌体被压裂,或者砌体仅仅有轻微裂缝的时候,采取这种方法,但是,这一种方法的截面比较大,这是其十分明显的缺点。就钢筋混凝土构建这一个房屋建筑来说,如果白显微的表层存在着缺失的情况,人们常常会选择水泥砂浆以及涂抹水泥浆等等方式方法,对于那些缺损比较深层的房屋建筑来说,主要采用一些比传统砼强度还要高一级别强度的细石砼,或者可以采用化学灌浆补强以及水泥压浆等等。

三、当前形势下房屋建筑加工工程技术方法探究

(一)房屋建筑的地基加固技术

对房屋建筑的地基进行加固,可以采用灌浆加固法以及高压喷射注浆法,所谓的灌浆加固法主要是指利用电化学、气压以及液压等等基本原理,将一些能够进行固化的浆液注入到岩石裂隙以及土体孔隙之中,采用这一种方式方法来把传统的土粒或者裂隙胶重新塑造,使其能够成为一个整体,从灌浆加固法的本质上来看,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土物理学特征,改善土水力学特征的方式方法。而高压喷射注浆法主要是指针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一种措施和一种技术,主要从高压射流技术以及化学灌浆技术这二者相互结合而进行发展的。

(二)房屋建筑的预应力加固技术

房屋建筑预应力加固技术主要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来对房屋建筑实施加固,实施钢拉杆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撑杆、组合式拉杆、下撑式拉杆以及水平拉杆这几种。预应力加固是一种能够有效将被加固构件应力水平降低的方式方法,同样能够最大限度上将墙体斜截面以及墙体的正截面承载能力降低。在减缓预应力或者消除预应力以后,加杆件滞后现象能够产生十分明显的效果,使得加杆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作用。房屋建筑预应力自身所产生负弯矩能够将部门荷载弯矩有效消除,进而将墙体外倾量有效减少,将房屋建筑墙体自身裂缝的宽度有效缩小,还可以将房屋建筑墙体里面的裂缝实现完全闭合。预应力加固技术自身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能够使得砌体柱承载能力从本质上提升,其加固的效果也十分可靠,这已经成为了一种适用于高应变状态以及高应力状态的房屋建筑砌体加固十分有效的方式方法。

(三)房屋建筑的构造性加固技术

房屋建筑构造性加固技术主要应用在砌体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时候,还可以用于在房屋建筑砌体发生严重碎裂的时候,房屋建筑的构造性加固技术主要包括托梁加柱、托梁换柱、增加横强以及砖柱承重改成砖墙承重这几种。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方法来对房屋建筑进行加固,必须要根据具体技术措施方案,根据施工特点来进行严格把关以及严格控制。

结语: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房屋建筑实施加固工程技术具有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接着又对传统的房屋建筑加固工程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房屋建筑的地基加固技术、房屋建筑的预应力加固技术以及房屋建筑的构造性加固技术这三个方面对当前形势下房屋建筑加工工程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究。

参考文献:

[1]潘晓峰;刘伟庆;姚秋来;;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小偏压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王瑞娜;赵磊;;钢结构工程钢构件变形矫正[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艾尔弗雷德·余,蒋奋龄 ,徐戊己 ,蔡体发;预应力混凝土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0年02期.

房屋建筑学论文篇6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教学过程;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在工民建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等多个专业开设,涉及学生面广量大,并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介绍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构造方法等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本课程对于所有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均是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系统的专业学习中本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何讲好这门课,如何学好这门课,对后期的课程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讲好这门课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一、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涉及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但教学计划为一个学期且安排的课时量较少,对于厂房设计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只是一带而过的讲授,学生也是一知半解。(2)该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为国家的规范、标准的解释,识记内容较多,内容枯燥无味,在课堂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较困难。由于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大量深入的专业课未开设,学生对建筑构件、建筑功能等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再加上教学方式大都是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不理想,存在黑板上盖楼的现象。(3)现阶段CAD的快速发展,无论从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CAD作为主要作图方法与工具,大部分学生认为手工设计、作图已经过时,对平时的手工大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向教师反映要采用CAD来完成大作业,造成对基本设计原理和制图标准掌握较差,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至于对本课程越来越不感兴趣。(4)教材中的作业、插图较陈旧,无法跟实际工程相衔接。教材更新较慢,规范、标准陈旧,与现用规范不同,导致《房屋建筑学》课程修完后不能与社会上的实际应用接轨。

二、解决方法

(1)《房屋建筑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配合插图、录像,但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在课外教学中对实际工程掌握和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加强多媒体课程的建设,引进模拟软件,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积极改革,在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多开展第二课堂,开展房屋建筑学的趣味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施工图动手制作相关模型,是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制作楼梯间、基础等模型。(2)《房屋建筑学》在教学过程中,仅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教授学生虽然易懂,主要是规范、标准,但真正让学生动手设计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动手的尴尬局面。而模拟软件立体化多媒体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像《房屋建筑学》这类课后需不断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3)在专业课学习中加设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机绘制较简单的CAD图,但数量不超过2张,其他作业还是采用手工作图,且其中有一张图纸要上墨线。既可以避免学生应付做作业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手绘能力。(4)在开课初安排多个学时的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认识建筑组成,为理论知识学习打好基础。(5)推广使用国内优秀教材。以知识点为单元组织教学,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建筑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6)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课堂,定期举行优秀作业展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7)根据以往对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学生对国内外地标性建筑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风格、难点突破特别感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设计方法、风格同步讲授,同时多讲国内优秀建筑的设计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投其所好,因材施教。

三、结语

中国的建筑还处于低端建设水平,需要更大的革新,并且还需要很多高端的建筑来满足人民日益要求的高水平生活,建筑是支撑这一切的支柱,因此对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和飞跃,因此,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 考 文 献

[1]傅文庆.现场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2]刘志麟,刘丰贤.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房屋建筑学论文篇7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问题

前言

房屋建筑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运用手段,尤其是其中的质量控制是一项更高的技术要求,通过融合现代化的技术参数和质量体系管理,围绕房屋建筑施工的各项要求,突出对房屋建筑施工的侧重点和重要因素分析,能更好的促进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技术完善。因此,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的控制力度,是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紧要任务。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技术与质量问题

1.1桩基础施工

在房屋建筑的桩基础施工中,最常见的两个问题是振拔桩技术和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技术。振拔桩技术适用于各种特殊条件的土质层,例如富含地下水的地质层、淤泥砂石含量高的土质层等,该技术的投入低产出高。然而,这种技术对各种指标的综合控制要求较高,很多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完全达到要求,对该技术的运用造成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大大降低。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技术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没有水和砂石的土质层中实施,同时具备施工周期短、效率高、成型快的优势,然而一些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对该技术的操作不符合规范,如对建筑的孔洞不采取加固处理、钻机钻孔不规范等,这些问题都会削弱该技术的功能,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2钢结构支架施工

钢结构支架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该技术的运用需要对板架的下脚料进行再加工处理,然而一些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忽略了该步骤,导致房屋建筑工程出现问题,严重时会造成施工安全事故。对于门式的板架结构,需要选择承重量较小的支架,其中涉及到薄板的切割,一些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时间,采用火焰切割的方式对薄板进行切割,从而限制了薄板的再利用,也使薄板的边缘出现波浪式的切割纹,影响了薄板的使用率和使用性能。

1.3斜屋面房屋建筑施工

斜屋面是典型的房屋建筑结构,一般来说,对于斜屋面的斜度,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中一般设置在50°左右,行业允许的误差在10°之内,除此之外,此类房屋建筑物的斜屋面覆盖物的厚度需要控制在100mm之内。然而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大多采用钢筋结构,这种结构的实施对工程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此一来,一些综合实力较差的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在斜屋面斜度及材料厚度的控制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终影响企业的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1.4框架结构的柱模板施工

柱模因其具备高度和面积方面的优势,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该技术的操作需要注意抗压能力和安装视角两点,这两方面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框架结构的柱模板施工质量,因此需要房屋建筑施工企业提起足够的重视。然而,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忽视施工质量,在框架结构的柱模板施工中偷工减料,运用质量差的施工材料,导致浇筑系数扩大,钢筋强度难以达到工程施工要求,从而降低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

二、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1优化施工方式

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自身企业的具体条件,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从而选择可行性与科学性最高的施工方式。合适的施工方式不仅会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工企业节约成本。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选用哪一种施工技术、运用哪一种施工工艺、实施哪一种管理方法等,都需要技术人员根据所属企业的综合实力及规模大小进行组合与调整,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挑选技术操作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对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检查,待符合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之后,才能与之进行合作;其次,施工企业要对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组织培训,以提高其房屋建筑施工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除此之外,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实施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将责任落实到施工小组或者施工人员上,以督促施工人员规范其施工行为,并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或者惩罚,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

2.3加强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控制

房屋建筑工程中需要用到混凝土、钢筋、各种木材等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施工的质量如何,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材料进场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通过审查施工材料的生产许可证和出厂合格证,并取材料样品进行实验,确定施工材料的各种性能指标符合施工要求后,才能允许进场。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需要用到推土机、挖掘机、测绘仪等机械设备,对于其中比较大型的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等,在不使用时需要将其停靠在遮雨的位置,避免因雨水冲刷而损害其使用性能;对于其中比较精密的设备,如测绘仪、测距仪等,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操作,因操作不当造成损坏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导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2.4加强施工安全控制

房屋建筑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施工难度较大,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常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施工方案可行性差、施工人员操作失误、施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常常出现返工或者停工等现象,延缓了工程的施工进度,损害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控制,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加强安全监督机制的功能,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的安全监督,提前预防并及时治理施工安全问题,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

结论: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房屋建筑行业的繁荣,然而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普遍存在一些技术及质量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施工加强控制,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禹,张媛. 建筑施工新技术常见问题探讨[A]. 科技部.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科技部:,2014:1.

房屋建筑学论文篇8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 预习 课堂 实习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67-01

《房屋建筑学》是实用性与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这门学科从教学内容上看同时具有很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要想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能够让学生深入地学习这门课程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做到学完这门《房屋建筑学》,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首先,课前布置预习阶段。这一步骤看似简单,似乎与其他学科一样都要进行课前准备工作,但对于我们《房屋建筑学》这门学科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在正式上课时抓住重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上去。才能在课前预设很多问题,不断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学生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因此我认为课前布置是很必要的一个环节。

其次,课堂教学阶段。课堂教学阶段是直接与学生交流的阶段,只有与学生面对面的进行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对教授的过程中有哪些疑惑,这一阶段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将课堂的难点和重点在课堂上都要一一解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就教学方式而言,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教学方面也应该跟上科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具体到教学上,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给学生一个更直观、更形象、更有吸引力的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方式教学的不足,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教学课堂空洞乏味,而多媒体课件教学从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方方面面来抓住学生思维,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这门课程。从教学方法上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引导、启发、讨论、研究,这些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有了老师的课前布置,课上的引导启发,自然而然地就到了讨论和研究阶段了,老师可以就一个重点内容或者一个难点拿出来进行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每个学生都拿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做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观点,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

二、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

《房屋建筑学》这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的这种教学形式,是比较适用的。因为就刚刚接触到这门学科的学生而言,完完全全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所以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摆在学生的脑海里,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老师在理论上的传授,会给学生造成这是一门枯燥乏味学科,久而久之学生对这门学科会慢慢失去兴趣。显而易见,师生互动会让学生在脑海里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后,又形成了新的问题。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会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是教学过程中很有用的教学形式。

再次,课后实践阶段。课后实践阶段,我认为是学好《房屋建筑学》这门学科的核心。只有课后实践阶段做好了,才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这也是我们教授这门学科的目的所在,所以课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现场实地实习:应该预先将课堂上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知道实习的目的,思考的方向,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做到充分的准备,因为施工现场环境非常复杂,学生应该把安全方面放在第一位。在现场实地实习中应该找一个在房屋建筑方面有经验的实践人员,参与学生的实习,来为学生解答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紧紧地抓住实践这条主线,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再不断地使学生得到合理的实践答案。

2.实践课程的设计:在实践中的课程设计是学生能否掌握这门学科的关键,教师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合理设计,使课程设计紧贴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进行以上的改革与实践,感觉虽然课程设计的难度降低了,但更加贴近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课时的不断压缩,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就课程设计的内容、难度有待继续探讨,深化改革与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崔艳秋,姜丽荣主编.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袁雪峰,许光主编.房屋建筑学实训指导.科学出版社,2005年.

房屋建筑学论文篇9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S958.1+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建筑行业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房屋建筑业。房屋建筑工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地基基础施工,它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在进行实际的房屋设计和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因地基所处环境的复杂性,而出现了诸多具体的施工处理技术,下面将对这些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时,因为高度较以往的建筑有了明显的提升,造成了与之对应的结构、重量和体积的加大,进而对房屋建筑地基产生了新的强度、抗震性和沉降值的要求。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之间的关系,挑选较合理的基础形式以及施工技术,确保房屋建筑的承载力达到其自身的要求,进而实现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二、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时的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处理技术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额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存在着诸多的问日,这些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一个方面:

(一)未能地基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能对地基基础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进而造成了具体的挖掘基坑与图纸设计中的基坑出入较大,并且在这种失误发生之后,并未引起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进而又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二)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得以真实体现的主要是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某一具体环节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或者操作有失科学,引起此环节错误的出现,进而使得前功尽弃。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因为雨水丰沛,进而较易出现地基进水的现象,若是发生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时,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又未能予以重视,会威胁整个地基的质量,进而造成施工单位巨大的损失。

(三) 未能做好地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若是未能做好地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将导致地基周围地质的巨大变化,严重的还会诱发塌方问题,进而威胁整个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工程质量,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 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存在的质量问题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桩基础施工时桩位和桩身的倾斜;桩身出现破损断裂;单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振动灌注混凝土时出现桩身缩颈;成型孔垂直度达不到要求等。

三、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对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处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建筑物的坚固耐用程度。在对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进行施工时,针对的主要是地基的地质结构,所以,无论地质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应该确保地基基础对房屋建筑物的承载力达到要求,进而才能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处理工作时,应该高度重视局部结构的刚度及强度,在选择具体的地基基础处理办法之后,还需要对其做相关的测试,与此同时,还能够为确保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完成对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处理工作后,还需要确保建筑地基变形达到相关的规范的要求和规定。通常情况下,所涉及的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换填基层法、强夯法、沙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压桩法以及土挤密桩法等。

在对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进行具体的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确保地基的加固和承载工作的到位,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主要有:

(一) 地基施工加固技术

对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加固主要针对地质环境较为软弱的情况,需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加大地基接触面积,提升地基基础的牢固性及稳定性。若是地基承载力在软土地基的范畴,则应该通过具体的方法来处理软弱地基,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第一,灌浆加固。通过钻机与地基基础钻孔直至到达需要加固的土层,在通过高压灌浆设备把配制好的水泥化学浆液灌入地层,借助劈裂和挤压作用实现土层和浆液的胶结,进而有效的提升土体结构、性能以及土体的强度。第二, 通过钢筋加固。借助钢筋混凝土加固地基,存在其自身的特点。能够提升钢筋的结构效果和牢固性能。

(二) 地基增加承载施工技术

地基增加承载施工技术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桩基础作为近些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地基中插入多根桩,能够实现建筑物上层的荷载传递至更深的土层或岩层,进而达到建筑物对地基的承载力的要求;(2)静力压桩施工技术。通过建筑物的承重柱重力充当反力,实现浇注砼承台和基础的有机契合,进而能够把上部结构的荷载借助桩直接传递到坚硬土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施工人员和单位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手段,确保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进而确保为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子龙.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3):43-45.

房屋建筑学论文篇10

关键词:美学;房屋建筑;设计;应用

前言

房屋建筑中所蕴含的美学特性能够有效传达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文化精神,通过对建筑材料、结构刻画、绘图纹理等方面的勾勒设计,从而使房屋建筑充分展示出气本身所具备的特色内在美,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完整统一,达到最理想的展现效果,同时还能够提升房屋建筑的观赏性能,使其具备更加优越的使用价值。例如,苏州园林、西塘水乡、徽派建筑等在设计过程中,均将文化因子巧妙地融入到了建筑设计中,从而使房屋建筑在具备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承载了文化传承的历史特色,丰富了建筑内涵。因此,对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应用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1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特点

第一,序列感。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蕴藏着十分明显的空间美学特性,这是因为房屋建筑通常需要将建筑序列予以完美结合,通过对布局规律的把控实现对不同空间的有序排列,从而使房屋建筑在具备不同使用功能的同时,具备序列艺术美感;第二,均衡性。作为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基础要素,稳定性能够实现房屋建筑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从而使建筑经过不同的色彩、材料以及结构等方面的变换和融合,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为人们呈现出房屋建筑本身特有的均衡稳定之感;第三,协调性。在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协调性是确保建筑美感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对建筑不同比例之间的调整,使建筑内外呈现出和谐的整体,并兼具层次分明的艺术美感;第四,韵律感。韵律之美是建筑美感呈现中的关键一环,通过对建筑不同构成部分的设计,借助距离、形状等表达方式进行房屋建筑设计,使房屋建筑呈现出理想的视觉效果,增强建筑美感。

2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2.1布局设计

在房屋建筑进行美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布局方面的设计,这是因为建筑艺术会在空间与时间两方面的设计角度展现出来,因此,在对建筑布局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房屋建筑各项结构及功能序列进行合理排序。例如,在进行卧室布局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卧室到卫生间的直线距离,尽量使其控制在用户体验舒适感满意的程度内。此外,在进行美学布局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不同设计规则的应用。通常而言,房屋建筑的布局序列包含规则与不规则两类,其中规则类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呈现简明有序或是繁复有道的特点,蕴含着较为强烈的规律美感;而不规则的建筑设计则为空间布局增添了更为灵动的特点,使之呈现出多变的美感。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的布局设计时,需要从建筑的艺术性、实用性以及文化性等多角度出发,使各种特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建筑美感。

2.2均衡设计

房屋建筑的均衡设计包括了建筑物大小、色彩变化以及材料之感等方面的均衡特性,在进行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房屋的外部结构、使用功能以及内部空间等基本要素都予以全面规划,使房屋建筑整体和局部均展现出均衡的美感。这就需要注重对房屋结构进行均衡设计,通过对轻重二者之间的平衡设计,使房屋建筑呈现出均衡性的美感。例如,通过对不同体积、不同高度、不同色彩及不同硬度材料的应用,那些色彩较暗、高度较高类型的房屋建筑会给人以厚重之感,而那些高度低、体积小、色彩明快类型的房屋建筑则给人以轻简之感。因此,针对建筑整体给人感觉较轻的情况,可采用底层架空的设计方式,通过运用悬臂结构特性,使之呈现出色彩的浓郁和材料的粗糙特性,以此增强建筑厚重感,达到房屋均衡美的效果。

2.3比例设计

在房屋建筑的设计方面,比例设计作为保证建筑匀称性的基本要点,必须注重比例美学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为了把握好这一设计原则,必须充分重视比例中长、宽、高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对建筑物整体和局部之间比例关系的设计,使房屋建筑呈现出协调的美感。而房屋建筑一旦比例失调,则毫无美感可言,因此,必须注重对房屋建筑的比例设计。例如,黄金分割式的比例设计是房屋建筑设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此外,在进行比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主要部位以及细节部位的把控。通常而言,无论主要部位还是细节部位,其尺寸的比例均一致,较为简单的基数比通常为1:1、1:2或是2:3等,通过不同比例之间换算调整,使房屋建筑在变化中包含着统一,在统一中蕴藏着变化,以此呈现出特有的协调美感。

2.4韵律设计

韵律美是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房屋构图、视觉及色彩等方面的综合运用,从而提升其整体的美学效果。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对重复性部分予以控制,例如房屋建筑的门窗、墙面以及阳台等,在进行这些部分的设计时,需要充分展现出韵律美感。比如说在房屋的室内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遮挡、封闭或者玄关等方式使空间更具韵律感和层次感。而在房屋建筑的外形设计方面,以天际线为例,需要充分注重天际线遮挡、虚实、疏密以及大小等方面的控制,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将起伏、穿插以及错落等设计元素融入到天际线的过渡过程中,使天际线呈现出独特的韵律美感,以此增强房屋建筑的观赏价值。

3总结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设计能够诠释出不同的美学特性,从而赋予其更具内涵的艺术之感。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特点进行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升建筑美感,促进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林君.美学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22):25.

[2]贾勇.美学规律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17.

[3]高宇迪.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分析与研究[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