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疫十篇

时间:2023-04-03 21:41:06

检验检疫

检验检疫篇1

英文名称:China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主管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质检报刊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4689

国内刊号:11-4061/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检验检疫篇2

中图分类号:R1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84-01

摘 要 所谓检验检疫“飞单”,是指一些不法出口企业、其人采取虚报、瞒报、购买等手段,非法获取检验检疫证单,逃避检验检疫监管,致使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商品混出国门的违法行为。检验检疫“飞单”违法行为的对象是法定检验商品。正是由于法检商品需要检验检疫合格后才能出口,而一些非法出口企业为逃避监管,才通过“飞单”这一违法行为出口。检验检疫“飞单”违法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出口法检商品的检验监管秩序,危害的是我国产品质量的国际信誉。

关键词 检验检疫;飞单;涉案;监管

近年来,随着中国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总门对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作出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批批检验检疫向抽批检验检疫的分类管理模式转变,分类管理是以产品的风险等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诚信程度为基础,对进出口商的由检比例进行分类,做到既能有效把关,以能快速通关,适应了当今国际贸易“快速、便捷”的发展趋势,也受到了广大进出口企业的好评。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部分出口企业或报检人员与贩卖检验检疫单证的不法分子相与勾结,利用检验检疫“绿色通道”、“直通放行”等资格所享受的低抽检率,按不法分子的需求伪造报检资料骗取检验检疫证书,部分企业从不法分子手上购买非法入手段取得的单证,出口未经检验检疫或不合格的商品。

1 检验检疫部门对飞单案件查处难

飞单案的主要违法形式包括逃避检验检疫、买卖商检单证、伪造检验检疫单证等形式。飞单案中既有生产主体,又有货代公司、外贸公司,中间商、报检企业,报检员等多个违法主体,并且有的主体同时从事几个违法行为,案件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

一是发货人与生产企业往往不在同一个检验检疫机构的辖区内,飞单行为发现难。

二是飞单跨区域大、环节长、涉案当事人多,作案方式网络化,取证要求高,飞单行为调查难。

三是飞单行为当事人涉及不同地区的不同主管机构,且往往涉嫌刑事犯罪,飞单行为处理难。

在查处过程中,逐一核查涉案当事人、关系人的工作量相当大,有时外贸公司、货代公司、生产企业沆瀣一气,逃避责任,互相推诿,拒绝配合调查,使案件调查困难重重。飞单案件中,买卖商检单证的行为都是通过QQ、论坛等网络渠道办理,所需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办好的单证也通过QQ或快递的方式交接,买卖双方不见面,也没有长期的联系,买卖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使得查处难度大。

2 飞单案件的主要违法原因分析

飞单案件不但损害了检验检疫执法权威,扰乱了正常检验检疫秩序,而且极易造成国际贸易纠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究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货物生产质量不佳,企业担心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无法出口。采用“飞单”的方式,以达到逃避检验的目的。

2.2 有的企业嫌办理检验检疫手续过程麻烦,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直接买单,以图省事。

2.3 有关人员觉得有利可图,在买卖单证的过程中,以获取非法利益。

2.4 有的企业对其报检人员管理不严,对其业务开展情况缺乏监督和制约,从而为报检人员开展非法活动提供了便利。

2.5 有的企业和人员守法意识、诚信经营意识淡薄,在利益面前经不住诱惑,惟利是图。

2.6 有的生产企业存在“无知、“无奈”、“无畏”三方面的原因。所谓“无知”,是指有些企业对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不了解,不知道办理出口检验检疫的正确流程和途径,在不良货代的误导下,因“无知”实施了“飞单”的违法行为。所谓“无奈”,是指有些生产企业在接到外贸公司订单之初,宣称能按照正常途径办理出口检验检疫手续,但到了交货时,却无法提供相关的检验检疫单证。外贸公司在面临取消订船订舱、向国外买方缴纳违约金甚至丧失客户的情况下,“无奈”采取“飞单”的方式出口货物。所谓“无畏”,是指有些企业在明知伪造买卖单证、不如实报检、逃避检验检疫等行为为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情况下,为了节约成本,贪图简便,甚至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故意实施违法行为。

2.7 检验检疫监管制度尚需完善。对大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检验检疫机构采取抽批检验检疫、电子监管、审核快速核放、审核放行等监管方式,这些方式为企业空报骗证、逃检留下了可乘之机。即使某一批被拦截需到现场检验,企业往往也能以撤单后重报达或拿其他货物顶替,来达到骗单逃检的目的。

2.8 相关部门把关不严。按照现行的先报检后报关的通关体制,对于法检商品,应先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领取通关单后方能到相关部门办理出口通关手续。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允许企业在没有取得通关单的情况下,提供保证金或保证函先行放货出口,如果企业在保证的时间内无法提供通关单,或者在出口查验过程中,发现企业伪报品名等方式逃检时,相关部门以当场罚款的形式了事。上述做法大大降低了企业违法难度和违法成本,对企业实施逃检行为开辟了方便之门。

2.9 少数企业利用不正当手段通过不诚信企业逃避检验检疫的方式,不发生相应的金钱支付,多为经理与经理、法人与法人之间亲情、友情关系,行为方式隐蔽,各环节取证更为曲折复杂。

2.10 外贸公司出口未经注册登记的商品,生产企业无证经营,未经注册登记违法生产出口产品。而且此类“飞单”行为往往附带买卖、伪造熏蒸证书等违法行为。相关单证的流转环节较多,往往涉及生产企业、货代公司(不少涉及几级货代)、外贸公司等多个当事人。少数企业心存侥幸,铤而走险采取飞单手法通关。在同行业、同地区,这类手法多为其他企业所知,由单违法行为的隐蔽性和由此带来的“便利性”, 容易让部分企业经不起“诱惑”,也加入到飞单违法的行列。部分企业的飞单行为给守法企业带来损害,造成恶劣影响,甚至迫使守法企业也开始飞单。

3 飞单案件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报检环节的管理。规范报检制度重点在于对企业报检资料、单证的严格审核。不仅在于审核企业的报检资格,同时还需审核企业提交的单证。在检验检疫实务操作中,检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加强对报检环节的管理。对于报检资料不全或存在虚假申报情况,应不予受理或视情节会同法制部门进行调查,从而使飞单等违法行为在关口予以堵塞,有效预防。

3.2 检验检疫业务主管部门应调整监管重心。飞单案件近年主要发生于良好企业之间。因此,业务主管部门在给予良好企业服务或优惠便利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对良好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日常稽查,对违法的良好企业,应加严监管,必要时实施降级管理,通过企业内部通报,“灰”、“黑”名单制度管理,规范良好企业的出口行为,杜绝监管盲区。

3.3 加大法律惩治力度。针对飞单违法行为愈演愈烈的态势和飞单违法行为的隐秘性,必须一方面充实违法案件调查手段,充实法制队伍,查实一个,处罚一个,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对故意逃漏检等行为必须严惩,对飞单行为起到有效震慑作用。

3.4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营造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真正使“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国际贸易中,应加强生产厂、外贸公司、特别是货代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把他们的诚信程度与相关的评级、评奖、贷款等挂钩,促使其诚信程度的提高。

3.5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加大打击力度。广泛宣传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大众遵纪守法意识。各地检验检疫局除应加强对该行为的打击外,各兄弟局、相关部门,应加强配合,信息互通,全国联动进行查处,其中查实的案件,要从严、从重、从快进行处理。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形成打击出口产品非法逃检的高压态势。

检验检疫篇3

《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月1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 二一一年八月十日

第一条 为保证进出口化妆品的安全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商品目录》及有关国际条约、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的化妆品(包括成品和半成品)的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区域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进出口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化妆品安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章

进口化妆品检验检疫

第五条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我国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以及我国与出口国家(地区)签订的协议、议定书规定的检验检疫要求对进口化妆品实施检验检疫。

我国尚未制定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可以参照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第六条 进口化妆品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便利贸易和进口检验工作的需要,可以指定在其他地点检验。

第七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化妆品的收货人实施备案管理。进口化妆品的收货人应当如实记录进口化妆品流向,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八条 进口化妆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人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报检,同时提供收货人备案号。

其中首次进口的化妆品应当提供以下文件:

(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声明;

(二)产品配方;

(三)国家实施卫生许可或者备案的化妆品,应当提交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的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或者备案凭证;

(四)国家没有实施卫生许可或者备案的化妆品,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1.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出具的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有关安全性评估资料;

2.在生产国家(地区)允许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或者原产地证明;

(五)销售包装化妆品成品除前四项外,还应当提交中文标签样张和外文标签及翻译件;

(六)非销售包装的化妆品成品还应当提供包括产品的名称、数/重量、规格、产地、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加施包装的目的地名称、加施包装的工厂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七)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的其他文件。

上述文件提供复印件的,应当同时交验正本。

第九条 进口化妆品在取得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之前,应当存放在检验检疫机构指定或者认可的场所,未经检验检疫机构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离、销售、使用。

第十条 检验检疫机构受理报检后,对进口化妆品进行检验检疫,包括现场查验、抽样留样、实验室检验、出证等。

第十一条 现场查验内容包括货证相符情况、产品包装、标签版面格式、产品感官性状、运输工具、集装箱或者存放场所的卫生状况。

第十二条 进口化妆品成品的标签标注应当符合我国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对化妆品标签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要求进行审核,对与质量有关的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

第十三条 进口化妆品的抽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样品数量应当满足检验、复验、备查等使用需要。以下情况,应当加严抽样:

(一)首次进口的;

(二)曾经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

(三)进口数量较大的。

抽样时,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出具印有序列号、加盖检验检疫业务印章的《抽/采样凭证》,抽样人与收货人或者其人应当双方签字。

样品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合格样品保存至抽样后4个月,特殊用途化妆品合格样品保存至证书签发后一年,不合格样品应当保存至保质期结束。涉及案件调查的样品,应当保存至案件结束。

第十四条 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要求,并将样品送具有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机构应当按照要求实施检验,并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验报告。

第十五条 进口化妆品经检验检疫合格的,检验检疫机构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列明货物的名称、品牌、原产国家(地区)、规格、数/重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进口化妆品取得《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后,方可销售、使用。

进口化妆品经检验检疫不合格,涉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的,由检验检疫机构责令当事人销毁,或者出具退货处理通知单,由当事人办理退运手续。其他项目不合格的,可以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经重新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销售、使用。

第十六条 免税化妆品的收货人在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时,应当提供本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管部门、经营范围、联系人、联系方式、产品清单等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 离境免税化妆品应当实施进口检验,可免于加贴中文标签,免于标签的符合性检验。在《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上注明该批产品仅用于离境免税店销售。

首次进口的离境免税化妆品,应当提供供货人出具的产品质量安全符合我国相关规定的声明、国外官方或者有关机构颁发的自由销售证明或者原产地证明、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出具的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有关安全性评估资料、产品配方等。

国家质检总局对离岛免税化妆品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章

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

第十八条 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化妆品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标准或者合同要求。进口国家(地区)无相关标准且合同未有要求的,可以由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相关标准。

第十九条 国家质检总局对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实施备案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出口化妆品由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口岸查验。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将查验不合格信息通报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并按规定将不合格信息上报上级检验检疫机构。

第二十一条 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原料采购、验收、使用管理 制度,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料的合格证明。

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如实记录化妆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

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检验记录制度,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对其出口化妆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合格。

上述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三条 出口化妆品的发货人或者其人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报检。其中首次出口的化妆品应当提供以下文件:

(一)出口化妆品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备案材料及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其他证明;

(二)自我声明。声明化妆品符合进口国家(地区)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等内容;

(三)产品配方;

(四)销售包装化妆品成品应当提交外文标签样张和中文翻译件;

(五)特殊用途销售包装化妆品成品应当提供相应的卫生许可批件或者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是否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有关安全性评估资料。

上述文件提供复印件的,应当同时交验正本。

第二十四条 检验检疫机构受理报检后,对出口化妆品进行检验

检疫,包括现场查验、抽样留样、实验室检验、出证等。

第二十五条 现场查验内容包括货证相符情况、产品感官性状、产品包装、标签版面格式、运输工具、集装箱或者存放场所的卫生状况。

第二十六条 出口化妆品的抽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样品数量应当满足检验、复验、备查等使用需要。

抽样时,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出具印有序列号、加盖检验检疫业务印章的《抽/采样凭证》,抽样人与发货人或者其人应当双方签字。

样品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合格样品保存至抽样后4个月,特殊用途化妆品合格样品保存至证书签发后一年,不合格样品应当保存至保质期结束。涉及案件调查的样品,应当保存至案件结束。

第二十七条 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要求,并将样品送具有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机构应当按照要求实施检验,并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验报告。

第二十八条 出口化妆品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由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规定出具通关证明。进口国家(地区)对检验检疫证书有要求的,应当按照要求同时出具有关检验检疫证书。

出口化妆品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可以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经重新检验检疫合格的,方准出口。不能进行技术处理或者技术处理后重新检验仍不合格的,不准出口。

第二十九条 来料加工全部复出口的化妆品,来料进口时,能够提供符合拟复出口国家(地区)法规或者标准的证明性文件的,可免于按照我国标准进行检验;加工后的产品,按照进口国家(地区)的标准进行检验检疫。

第四章

非贸易性化妆品检验检疫

第三十条 化妆品卫生许可或者备案用样品、企业研发和宣传用的非试用样品,进口报检时应当由收货人或者其人提供样品的使用和处置情况说明及非销售使用承诺书,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进行审核备案,数量在合理使用范围的,可免于检验。收货人应当如实记录化妆品流向,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三十一条 进口非试用或者非销售用的展品,报检时应当提供展会主办(主管)单位出具的参展证明,可以免予检验。展览结束后,在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

第三十二条 携带、邮寄进境的个人自用化妆品(包括礼品),需要在入境口岸实施检疫的,应当实施检疫。

第三十三条 外国及国际组织驻华官方机构进口自用化妆品,进境口岸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查验。符合外国及国际组织驻华官方机构自用物品进境检验检疫相关规定的,免于检验。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报检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而申请复验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复验。

第三十五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化妆品的生产经营者实施分类管理制度。

第三十六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化妆品的收货人、出口化妆品的生产企业和发货人实施诚信管理。对有不良记录的,应当加强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出口化妆品安全实施风险监测制度,组织制定和实施年度进出口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组织对本辖区进出口化妆品实施监测并上报结果。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根据进出口化妆品风险监测结果,在风险分类的基础上调整对进出口化妆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管措施。

第三十八条 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出口化妆品建立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进出口化妆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或者国内外发生化妆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能影响到进出口化妆品安全时,国家质检总局和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及时启动风险预警机制,采取快速反应措施。

第三十九条 国家质检总局可以根据风险类型和程度,决定并公布采取以下快速反应措施:

(一)有条件地限制进出口,包括严密监控、加严检验、责令召回等;

(二)禁止进出口,就地销毁或者作退运处理;

(三)启动进出口化妆品安全应急预案。

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快速反应措施的实施工作。

第四十条 对不确定的风险,国家质检总局可以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在未经风险评估的情况下直接采取临时性或者应急性的快速反应措施。同时,及时收集和补充有关信息和资料,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的类型和程度。

第四十一条 进口化妆品存在安全问题,可能或者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收货人应当主 动召回并立即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报告。收货人应当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做好召回记录。收货人不主动召回的,检验检疫机构可以责令召回。必要时,由国家质检总局责令其召回。

出口化妆品存在安全问题,可能或者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并立即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报告。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将辖区内召回情况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报告。

第四十二条?检验检疫机构对本办法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化妆品以外的进出口化妆品,根据国家规定实施抽查检验。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未经检验检疫机构许可,擅自将尚未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进口化妆品调离指定或者认可监管场所,有违法所得的,由检验检疫机构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将进口非试用或者非销售用的化妆品展品用于试用或者销售,有违法所得的,由检验检疫机构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不履行退运、销毁义务的,由检验检疫机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检验检疫机构工作人员泄露所知悉的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进出口化妆品生产经营者、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有其他违法行为的,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化妆品是指以涂、擦、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表皮、毛发、指趾甲、口唇等)或者口腔粘膜、牙齿,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二)化妆品半成品是指除最后一道“灌装”或者“分装”工序外,已完成其他全部生产加工工序的化妆品;

(三)化妆品成品包括销售包装化妆品成品和非销售包装化妆品成品;

(四)销售包装化妆品成品是指以销售为主要目的,已有销售包装,与内装物一起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化妆品成品;

(五)非销售包装化妆品成品是指最后一道接触内容物的工序已经完成,但尚无销售包装的化妆品成品。

检验检疫篇4

(一)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活动,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强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全局工作质量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综合管理体系建设。明年是体系建设的优化期,结合我局“建局三年上台阶”的思路,加强综合管理体系运用,实现全局管理优化;坚持绩效考核导向,积极探索建立责任到人绩效考核办法;强化体系运用的娴熟程度,真正实现体系的管用有效。

(三)进一步提升保安全能力。全面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细化方案、落实责任、积极推进,确保明年6月份新港、栾家口港通过总局验收。继续推进“两个平台”建设和集中查验工作,结合港口实际情况,实现对进口木材的集中查验,提高疫病疫情检出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进出境散杂货物的“电子闸口”监管,推动建设“船舶联合查验单一窗口系统”,提升对船舶监管科学性。着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大力提升检测水平,积极拓展检测领域范围。

(四)进一步提升抓质量水平。加强企业监管,积极推进出口食品、进出口工业产品分级、分类管理。深化与地政府部门、联检机构合作机制,打造质量监管合力。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扎实做好《质量发展纲要》宣贯工作,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检验检疫篇5

一、中澳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的特点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作为涉外经济执法机构,根据法律授权行使国家职能,对一切进入国境和开放口岸的人员、货物、运输工具、旅客行李物品和邮寄包裹等实施强制性检验检疫,是国家的具体体现。通过近百年的发展,中澳两国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一)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特点。中国边境线长、口岸多,对外开放的口岸有100多个,是世界各国开放口岸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产生于19世纪后期,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发展历程是曲折和漫长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外交的增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1、分工细致。中国市场巨大,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分类繁多。中国出入境商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其设立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负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属的九大部门各自侧重点不同并承担着相关的管理职能。比如,进出口药品的监督检验、计量器具的量值鉴定、船舶和集装箱的规范检验、飞机(包括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的适航检验、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安全检验、核承压设备的安全检验等,分别由国家各有关主管部门归口实施法定检验和监督管理。

2、监管严密。中国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已形成了监管要素齐备的执法监督体系,保证了法律的有效实施。主要有:第一,所有检验检疫法规都有一个具有闭环性的监管措施,货物的进出口都要通过海关最后一道监管措施,人员的出入境则有边防机构的监管把关;第二,在海关、边防把住最后一道关口的前提下,检验检疫部门的强制性报检签证程序,强制性安全卫生检测技术标准,强制性的抽样检查程序也随之发挥监督机制;第三,合同规定凭检验检疫部门检验证书交货结算和对外索赔,没有证书无法装船结汇和对外索赔,起到了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督与制约作用。

(二)澳大利亚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特点。农牧业是澳洲的传统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因此,政府对进出口检验检疫工作高度重视,被公认为全球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最严格的国家之一。澳洲的联邦检验检疫机构最早产生于1977年,其检验检疫体系已成为其他国家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障碍。澳洲在与其贸易伙伴谈判自由贸易协议时,进口产品的检验检疫制度成为最难谈判的领域之一。

1、系统完善。澳洲农林渔业部下属的市场准入和生物安全局(BA)与检验检疫局(AQIS)是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工作的主管机构。BA承担了动植物检疫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以及进口产品风险分析工作。按规定,一国的动植物产品在进入澳洲市场前要由农业部生物安全局决定是否进行进口风险分析(IRA)。AQIS则主要负责政策的具体实施和出口产品证书的颁发。该机构具有完善的资料查询系统、提交申请系统、公开信息系统及具体的检验检疫法规和操作方法。

2、高效快捷。电子化信息管理的发展,使澳大利亚的检验检疫部门提高了操作效率,为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提供了快捷、舒适的服务。比如在澳大利亚,检验检疫提交申请完全是通过网络来实现,报检单位减少了预约排队等烦琐过程。另外,澳洲检验检疫部门将快捷通关的具体要求公布在官方网站,进出口企业通过提交相关的检验检疫证明书,可以迅速实现通关。比如,木质包装的集装箱要求在通关时进行检验。但凡提供合格有效的熏蒸证明则可以大大提高通关效率。

二、中澳进出口检验检疫制度比较

(一)中澳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相似之处

1、法律法规支持。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以及《食品卫生法》等法律,分别规定了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目的和任务、责任范围、授权执法机关和管辖权限、检验检疫的执行程序、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等重要内容,从根本上确定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法律地位。

澳大利亚对进出口检验检疫工作非常重视。该国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较早,也较完善。如现行检验检疫相关的法规有:1908年实施的《检疫法》、1982年实施的《出口控制法》及1994年实施的《进口食品控制法》法规中对指定的商品进行分类并做出具体的检验检疫要求。这些法律以及相关条例的实施规范并巩固了澳洲进出口的检验检疫制度。《海关法》的实施成为检验检疫法规实施的监督和强制保障。

2、业务内容分类。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从业务内容划分主要有:进出口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国境卫生检疫。随着国际贸易、旅游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出入境人员迅速增加,随时都有疾病传入的危险,给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实施强制性检疫,对防止检疫传染病的传入或传出,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同样,澳大利亚检验检疫主要分为:商品通关检验、动植物检疫、人类卫生检疫三大方面。澳洲是主要的移民国家之一,人员和物品流通频繁。与此同时,全球变暖的气候环境和湿热的雨林气候更容易滋生和传染病菌和有害物。澳大利亚政府从商品、动植物及人类三个方面把关,做好检验检疫工作,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安全。

3、国际条约依据。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法律体系,还要适应有关国际条约,澳洲亦是如此。迄今为止,中国已加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和亚太地区植保委员会(APPPC)等,并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检验检疫协定,为中国的检验检疫与国际法规标准相一致创造了条件。国际贸易双方签订的贸易合同约定的检验检疫条款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必须以作为中澳两国检验检疫的依据。比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的协定》(SPS)规定了一些影响进出口检验检疫的措施原则。中澳两国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同样受到相关原则的约束。另外,《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ETS)1973年3月3日在华盛顿签订,澳大利亚是创始国之一。1981年4月8日我国正式加入该公约,这标志着中国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被正式纳入了世界的范畴。中澳两国都要按照公约的要求,在国内设置专门的机构和相关的法规,对指定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加强检验检疫。

(二)中澳进出口检验检疫体系的不同之处。由于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人口条件、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等种种不同,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检验检疫制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

1、电子化程度。在澳洲,EDI成为主要的信息沟通方式,网络的便利为检验检疫工作提高了效率,所有的申请和资料提交都可以通过数据交换来完成。如,在澳大利亚检验检疫的官方网站可以看到EXDOC系统,该系统帮助出口企业完成出口检验检疫的申请及相关单据证书的审核通过等工作,减少了书面工作的烦琐和不必要的失误。(图1)

另外,澳洲对不同商品根据其市场的供求情况及国内安全情况对检验检疫提出具体要求。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可以通过ICON系统进行查询进口商品通关要求。根据查询的结果,进出口商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通关提供相关的检验检疫证明以便快速通关。类似的系统还有,提供动物通关信息的ANIMEX和提供植物通关信息的PHYTO。

中国已开始电子化政务的建设。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业务网的建立为进出口的检验检疫提供了信息交换的平台。然而,电子化的真正普及还需要未来的努力,现阶段的电子业务平台主要仍旧是信息的公布及政策法规的传达。而申请和审核等工作仍大部分是通过书面操作,需要的工作量大并且流程时间较长。

2、民主化程度。澳大利亚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方面体现较强的民主性,在检验检疫方面也不例外。澳洲的检验检疫制度充分征求国内公众和产业界意见,简化检验检疫程序,强调服务意识。举例来说,关于动植物的检验检疫,国家检验检疫部门具体规定了一些限制进出口贸易的商品。如考拉、野生鳄鱼、鸭嘴兽等及其制品。然而,如果被国家检验检疫部门认定,类似商品的来源不是野生,或者是用于科研或外交等其他用途的仍可以进出口。为此,政府允许出口商对其出口商品的用途及计划进行详细说明并公布在国家官方网站上,如果经过大部分人认同该项目是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即可以办理出入境。

然而,中国的经济体制在民主性方面仍需不断加强。随着社会制度逐渐与世界接轨,中国政府对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已经相当重视,这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基本要求。制度的民主性和灵活性需要有良好的体系来支持,随着中国公民意识的增强,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检验检疫体系也将逐步走向民主化、人性化。

3、报检管理。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管理包括对报检机构和报检人员的管理,然而,澳大利亚对其检验检疫的申请者没有具体要求,只要申请资料符合要求即可。

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实施报检机构管理能提高报检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国家检验检疫政策的实施。根据《出入境报检检疫报检管理规定》,检验检疫机构对报检单位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报检单位应当按要求选用若干名报检员,由报检员凭检验检疫机构发的《报检员证》办理报检手续。

另外,中澳检验检疫在技术水平和贸易壁垒程度等方面也略有不同,总之,双方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的运行模式,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检验检疫制度。

三、完善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体制几点意见

第一,提高电子化程度。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电子化正处于建设阶段,已经拥有了网络作为电子数据传输的平台。中国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并提高公务员电子政务的操作能力,不断探索快捷、有效的检疫监管模式,促进货物通关。澳大利亚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制度相对成熟,对网络及信息的利用度较高,在信息公布、申请资料上交及审核等方面都基本实现电子化。这需要进出口企业电子化意识的提高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在这方面,中国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仍需不断提高。

第二,提高民主化程度。中国的检验检疫体系民主化是必要的道路,这关系到国家经济政策是否与国际接轨。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要做到民主化,首先要提高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提供一个公正、平等的机制和严密监督的管理体系。这需要中国检验检疫部门的不断努力,真正做到政策的灵活性和透明性。如在检疫审批方面简化程序,及时取消一些植物产品的审批项目,延长许可证有效期,推行网上检疫审批等。在保护本国资源,维护人类安全,确保中国出口商品品质的同时,为进出口企业检验检疫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第三,提高检验检疫技术水平。检验检疫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检验检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除了在体制上要加强管理之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政府需要加大技术科研的投资,鼓励创新研发的测量仪器设备。比如,目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在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设有电子实验室,自2000年1月1日起,法定要求检验的商品中的家用电器需要经过电子实验室的测试。

过去,地中海实蝇等严重危害我国,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检疫控制措施,中国对来自疫区国家的寄主水果、蔬菜等采取禁止进口的方法。后来,通过实验与交流,中方采纳了科学家们关于冷处理、热处理等可以有效杀灭实蝇的科学实验数据,允许来自疫区经过有效除害处理的园艺产品输往中国。另外,中方对澳芒果输华问题,拟采取热处理方式来解决。再如,中国水果普遍采用的果实套袋技术,可有效防止有害生物的感染,因此中方检验检疫部门非常重视,鼓励果农推广使用,并在进口水果中也看作为一项有效的备选检疫措施。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与成果,会给检验检疫措施提供可行的技术依据,中方认为积极采取这些科研成果,一些检验检疫方面的难题会迎刃而解。

检验检疫篇6

关键词:动物检疫;肉品品质;检验

中图分类号:S85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0-0046-02

1 动物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之间的区别

(1)概念不同。动物检疫是指按照法定的建议项目、方法和标准,由法定的机构和人员检查动物和其产品,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避免动物疫病的流行和传播,是一项带有强制性、定性处理的技术性措施。肉品品质检验主要指肉品的感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细菌学等检验,对肉品固有的生理、形态以及食品营养形状,以兽医学、食品营养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为基础进行检验。

(2)性质不同。动物检疫是政府的重要监督管理职能,是政府行为,带有强制性,并且收取费用。肉品品质检验是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生产屠宰企业对自己加工生产的畜禽及其产品的品质质量进行检验,属于企业行为。是企业为市场按照国家和卫生标准提供合格的产品生产的一个程序,并且要接受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通过检验证明产品是否合格,不具有强制性,不收费。

(3)内容不同。《动物检疫法》中规定了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动物检疫法》中规定:“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就是动物疫病”。即通过检疫,让检疫人员有效地控制疫病的传播,避免危害消费者,预防人畜共患病。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外的一般性动物疫病,如外科、内科、脓肿、炎症、甲状腺、病变淋巴结、有害腺体等及是否注泥、注水、饲料、药物残留、有毒有害物质、异常肉品等都包括在肉品品质检验的内容之中。

(4)实施主体不同。具体实施动物检疫是通过委派动物检疫员,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动物检疫法》第三十一条指出:“动物检疫员是由防疫监督机构设立的,具体对动物和产品实施检疫。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颁发资格证书,检疫人员要具有具体的资格条件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三十二条第三款指出:“对屠宰场屠宰的动物,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实行检疫,并且统一使用加盖防疫机构的验讫印章”。由屠宰场和肉联厂等屠宰加工企业实施的肉品品质检验,由屠宰企业指派具体的肉品品质检验员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地十六条指出:“定点屠宰场根据《条例》第四项规定必须配备和屠宰规模相适应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通过考试合格后,其要持有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人们政府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具备中专以上的专业技术水平”。

(5)法律后果不同。动物检疫的主管部门是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具体操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动物检疫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最终检疫是向全社会负责,由国家认证的,如果有违法行为,依照《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处理。

肉品品质检验是依照《牛羊屠宰管理办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等实施的,主管部门是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对于违反者进行处理处罚[1]。

2 动物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的联系

在我国动物防疫工作上,动物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都具有促进的作用,它们都具有控制、预防、扑灭传染病的目的,保障了肉品品质,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两者之间互相促进、补充,相辅相成,因此,动物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在实际工作中要同步进行,明确分工。实施者都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比较丰富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并且都是在相应的部门和机构的委派下持证上岗。因此动物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了解掌握行业内的科技动态。做好检疫检验工作,做好数量、项目、内容、结果的日检记录,负责检查处理结果[2]。

3 思考和建议

①肉品品质检验工作是在屠宰过程中由动物检疫员完成的。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屠宰场并没有配置肉品品质检验员。国务院关于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疫、检验中规定,兽医部门具有动物屠宰检疫监管的职责;卫生部门要按照《食品卫生法》监管屠宰检疫合格后的食品。因此,在屠宰过程中,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肉品品质的处理和检验属于越权行为,违反了《行政许可法》。②确保动物产品安全的关键是动物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并举。但是目前,配套的《动物检疫法》相关的规章、法律都不健全,在实施过程中,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遇到问题只能参照原先《家畜家禽防疫条例》配套的规章执行,或者按照当地政府上级部门的指令处理。建议尽快出台动物检疫规程和肉品品质检验规程,与《动物防疫法》和《屠宰管理办法》相配套。③在人事、组织等方面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属于屠宰企业,并且检验不收取费用,因此屠宰场缺乏检验的积极性,而由于检验人员在素质、能力、观念等方面的落后,肉制品品质检验是否公平公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要全面搞好组织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全面实施安全监管,加强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的教育和培养。④动物产品随着环境污染及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存在着大量的重金属、兽药、农药残留,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因此,在未来利用电子气味检测法和电磁学方法,应用超声波检测技术等检测手段是提高肉品品质评定水平的重要举措[3]。

管理部门要严把动物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关,增强分工协作,确保肉类供应的安全。目前,各部门要齐抓共管,既要有权利又要有责任,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及执法水平,依照相关的操作规范和程序严格执行,加强监管屠宰企业的力度,真正保障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 毅,张 锐,丁 瑜,等.屠宰过程中肉品检疫和品质检验的区别及存在的问题[J].现代畜牧兽医,2006(2):27-28.

检验检疫篇7

关键词:检验检疫窗口 信息化

引 言

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际竞争新的制高点。“十五”期间,国家明确将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确定了信息化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检验检疫窗口工作是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检疫窗口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了检验检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对检验检疫事业产生不容小觑的作用。

检验检疫窗口作为国检对外服务的第一窗口,直接代表了国检对外服务的能力、水平和形象。笔者认为,要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树立优质服务品牌。摸清、掌握检验检疫窗口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状况,找出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强检验检疫窗口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检验检疫窗口工作效率的必经之路。

一、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及重要性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Www.133229.Com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当前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给信息化的创新应用带来新的巨大前景,质检信息化的发展已使我们彻底摆脱了手工处理业务的方式,极大提高了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如何通过信息化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使质检系统对企业、公众的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这是当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二、检验检疫窗口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 内部沟通

目前的检验检疫窗口内部信息的沟通主要工具有省局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内部网页、电话等途径。

1.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其功能可以实现文字处理、文档管理、行文管理等办公事务工作;它由各种较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和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网络组成,能对大量的各类信息综合管理,使数据信息、设备资源共享,使办公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它本身的服务器也是以大量数据为基础, 以其完整的信息量为支持,辅助领导决策。省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利用较高的模块为邮件模块,公告栏模块。

2.检验检疫局内部网页

检验检疫局内部网页的检验检疫窗口专栏主要包括了部门简介、工作动态、业务文件、业务汇总创建工作等模块。其他部门可以随时通过查询,获得最近的业务数据以及与去年同期的对比。通过对这一界面的浏览,也能对检验检疫处的最新动态有全面及时的了解。

(二)外部沟通

检验检疫与企业联系、沟通的主要途径有台式电子触摸屏、局外网、电话等工具。

1.台式电子触摸屏

台式电子触摸屏是以电脑为基础,以信息查询为主要目的,以手指触摸代替鼠标点击的设备。通过该设备,企业来办理业务的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检验检疫的政策,法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和办公地点分布。通过该设备的使用加强了企业对检验检疫工作的了解,省去了检验检疫窗口工作人员相当一部分的介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检企之间的互动。

2.检验检疫局外部网页

检验检疫局外部网页主要包括了:机构简介、政策法规、信息动态、业务指南、便民服务、公众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国检风采等模块。有了网页,要了解检验检疫,不必身在检验检疫局,只需一台电脑,一根网线,轻轻一点,便能迅速了解检验检疫事业的新动态,新政策。也为企业更好的办理检验检疫业务搭建了一个平台。如:报检员/报检单位查询、收费查询、原产地证专栏等。

(三)检验检疫窗口信息化中有待改善的方面

1.对已有的工具利用不够充分,oa系统与平时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但尚有模块未被充分利用。

2.对检验检疫窗口信息化的硬件投入略显单薄。台式电子触摸屏作为企业获取检验检疫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配置略低。在日常运作中,容易发生故障,导致某些设备形同虚设。

3.目前企业已能从网页查询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及新增政策,但是对于企业较为关心的内容,如:检验检疫收费,当前单证流程,通关速度,仍然需来电查询,无法从网上直接获得所需内容。

4.检验检疫窗口作为国检对外服务的第一窗口,直接代表了国检对外服务的能力、水平和形象。国检以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管理零缺陷为标准,以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不仅需要自身的严格要求,也需要企业对国检的服务质量及时作出评价和反馈,目前与企业互动的信息平台还不是很完善。

5.人员技能培训不足。一项工作无论信息化程度多高,归根到底都需要人来操作、执行。如果只注重了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应用,而处于根本核心的人的技能问题,关注的不够,有针对性的知识更新培训更少,造成许多一线人员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与提出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要求脱节,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三、加强检验检疫窗口信息化的设想

检验检疫窗口工作要更上一个台阶,除了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提高信息化建设,就有很多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一)加强内部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办公,提升内部协调机制

加强网上办公,力促检验检疫办公效率提升。检验检疫作为检验检疫的窗口,提高行政效能必须率先迈开步伐。为此,国检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加强协调,讲求实效,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强对内部数据的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从有纸的单证向无纸的数据转变,实现有限的数据向无限的共享转变,实现身处两个办公室却能共享同一片资源,取得“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的好效果。另外,通过加强的网络信息功能,及时的反映每个人的工作情况,不仅了解业务人员工作的好坏,对每份单证的流程控制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信息互动

检验检疫窗口部门直接面向企业,充分加强与企业的信息互动,既能让企业了解到检验检疫,也能让检验检疫深入的了解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企业之间信息的交流,数据的交流。

1.完善查询功能,企业随时可以获得所需信息

检验检疫窗口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是数字信息,如:检验收费,收费比例,降费要求等;也有些是文字信息,如新出的法律法规,或近期的新规定,新要求。通过网页的查询,或者网络软件的查询,可以实现企业即时获得有关自身的检验检疫信息。

2.完善评价功能,企业随时为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打分

检验检疫窗口作为接触企业的第一个部门,直接代表了国检对外服务的能力、水平和形象。在对外把关的同时,也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把关,给企业监督就是对自己的工作把关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网络打分的形式,及时反馈企业的满意度,不仅可以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更有助于保持国检窗口的良好形象。

3.拓宽沟通渠道,多方位加强与企业之间信息的交流

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举行各类活动,宣传检验检疫的最新动态。调动企业关注检验检疫的积极性,参与性。通过网络,为检验检疫搭建和企业直接交流的平台,让检验检疫窗口有限资源为企业提供最大的服务。qq群,email,msn,或者建立专门的博客,都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方便和全面的服务。

(三)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

科技以人为本,检验检疫窗口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强化人才培养。储备信息化人才,建立健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有效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普及业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引重点培养服务外包、信息安全等领域紧缺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选拔德才兼备、有信息化专业知识的干部充实到信息化相关部门和岗位。建立有效激励和分配机制,引进一批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吸引高级软件开发人才加入检验检疫窗口。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检验检疫窗口信息化建设的的科学性,能动性。

四、结论

检验检疫窗口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对传统窗口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革。网络的发展,不仅带给企业了信息化,检验检疫也要加强信息化,检验检疫窗口更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的与企业沟通,为企业服务;检验检疫窗口的信息化不是简单把数据输到电脑里,而是把数据经过加工整理后变成有用的资源并进行合理分配。要强化检验检疫的信息化建设,就要加强检验检疫内部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通过网络和媒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的交流;加强检验检疫信息人才的储备。通过强化检验检疫窗口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的共享,不仅为工作带来方便,更可以学习先进的经验,查找差距,填补缺陷,提高管理效能,达到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为提高质检工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俊山,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分析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

2.弭元英,冯绍瑞,基于信息化的品牌国际化策略和研究【j】情报科学,2006

检验检疫篇8

关键词:生猪 屠宰 检验检疫 问题 对策

1.生猪屠宰检验检疫模式

1.1是由动物卫生监督组织部门派遣的官方兽医进行屠宰检疫。现在看来这是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方式,自从动物屠宰检疫权由商业部门转到农业部门后,就一直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动物的屠宰检疫工作,因此可以在动物卫生监督组织的监督之下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可以保障游锊品的卫生质量安全。

1.2是由官方兽医以及协检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所以称作“官方兽医+协检员”方式。这样的方式是在官方兽医进行现场监督,然后再通过厂方的协检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的检验检疫工作,最终官方兽医判定检验结果并且出具检疫证明。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动物监督组织因为大型企业屠宰量大而带来的工作量较大的检疫任务。

2.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

2.1屠宰检疫不规范以及宣传力度不足

真实生活中的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并没有按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上面正规处理。屠宰检疫的方式比较滞后,直接来讲就属于“一把刀子、一把钩子、一双眼睛”,基本上都是凭借的感官和个人的经验进行的检疫工作。对不合格动物以及动物产品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制度进行无害化治理。人们还没有足够了解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尤其是部分乡镇还无法理解未经检疫的猪肉禁止上市销售,并且不配合、不支持。人们缺乏这样的正确意识,并且在购买猪肉也不索取《检疫合格证明》。社会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缺少群众监督、逃避检疫、经营未检疫肉品等等的事件,所以无法保障上市肉品的质量。

2.2检疫工作落后以及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目前来看,因为兽医这一行业并不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所以现在各个年龄层的动物检疫人员都有,并且在文化程度方面也参差不齐,缺少专业知识,这样对动物的检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完善的部分驻场检疫制度也给动物检疫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驻场检疫工作室没有规范的建设,并且缺少形象建设。各类档案记录也不完整,还有在证章标志的治理工作上也不规范。

3. 对策

3.1加大队伍规模

加大官方兽医以及官方收益助理队伍规模,积极主动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有技术的青年兽医人才进到官方兽医团队当中,慢慢成长为检疫工作的主力军团;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力度,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及技术操作的比赛,以此来提升实验检疫工作能力,做好动物检验检疫的工作。

3.2完善检疫制度

进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可以有效预防动物疫病的传播。肉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所以动物卫生监督组织需要足够了解到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做好生猪屠宰检疫的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获得政府部门在经济方面的支持,配齐必须的检疫检验的设施,提供优质的硬件设备。一个标准规范的屠宰场需要有相应的配置。建筑屠宰场规模需要依据生猪的数量,在技术设施方面,一定要购买专业科学的辅助检测工具,让检疫效果可以更加有效,以此提升检验检疫质量;第二个需要建立健全责任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动物卫生监督组织部门需要和检疫工作人员签约一份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第三个是需要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比如《检疫人员工作职责》、《值班制度》、《检疫管理制度》等等。

3.3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需要加大对检疫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检疫操作技术以及《生猪屠宰治理条款》、《动物防疫法》等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等这样的媒介大力宣传屠宰、集中检疫的重要性,给众多消费群众传递有关法律法规的信息,还需要将一些未经检疫肉品的人员进行举报,严厉打击这样不良的违法行为,大家需要同心协力一起维持一个肉品市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给群众百姓带来优质肉品。经过宣传这样一个有效途径可以加大社会对动物检疫工作的认知度,可以让更加多的人认识到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检疫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提高畜牧行业的社会认可度、改善检疫执法环境,从而保证肉品质量安全以及人民身体健康。

4.总结

检验检疫篇9

关键词:水稻种子;检验;检疫

中图分类号:S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47-1

0 前言

水稻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关系国计民生。水稻种子属于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位于农业产业链的上游,加强水稻种子质量检验和种子检疫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因为种子的质量是农业生产效益的保障。同时,随着农业产业链的不断调整,对于种质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调运越来越频繁,种子检疫工作也被提上日程。

1 水稻种子检验检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水稻种子的检验检疫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水稻种子的纯度测定、种子发芽率测定、种子活力测定等方面,也包括病原菌检疫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信息技术在种子检验和检疫中广泛应用,出现了很多检验检疫的新技术和新手段。

1.1 水稻种子检验

《种子法》已经实施,种子产业也开始快速发展。RFLP、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始广泛应用,检测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时短,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种子检验应该是贯穿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的全过程的,是保证种子品质的关键。第一,种子质量检测体系不发达。虽然技术和手段不断创新,但是某些部门的检验水平还存在问题,比如检验设备比较老化,检验机构规模偏小并且管理不健全不科学。第二,从事种子检验的相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都不高,并且数量也不能够满足水稻种子检测的需求。这些工作人员有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有的文化素质和基础偏低,这些都限制了种子检验时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种子检验的效果和质量很难把关。第三,种子检验的经费没有保障,经济投入严重不足。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先进设备和最新检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

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应该着手采取措施整改。第一,完善种子检测的体系流程,以提高种子质量,使种子质量符合要求,做到不合格的种子不能入库,不合格的种子也不能出库。第二,建立水稻种子检验管理体系,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检验工作应该贯穿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起质量保证体系,使导致种子不合格的因素在早期得到控制。第三,加强种子质量检验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管理素质。检验人员应该掌握可靠完整的技术,而且应该有大批的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发现新技术。

1.2 水稻种子检疫

目前,水稻种子检疫主要包括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市场检疫。随着水稻种子经营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害和草害的传播,在调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对制种基地进行产地检疫,对调出的种子进行调运检疫,对调入的种子进行市场检疫,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生产安全,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第一,很多人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水稻种子检疫的重要性,逃检漏检的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调运不经任何手续,非常混乱,尤其是杂交水稻等调运带证率偏低,逃避检疫现象普遍。第二,市场监管缺乏操作性和强制性。市场经济使得调运工作不断放开,因此运输环节的控制力已经明显减弱,有些经营者更加有恃无恐,检验机构的管理难度也增加了。水稻种子调运的终端环节是市场检疫,但是各省的检疫编号并不完全相同,这给基层的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导致市场上鱼目混珠。

水稻种子是很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同时也是有害生物远距离传播和蔓延的载体,应该加强水稻种子的有序流动,严格禁止未经检疫的水稻种子流入市场和乱调乱运,减弱有害性生物的传播和蔓延。第一,大力推进水稻种子的产地检疫。确保水稻种子生产安全的最有效措施是对水稻的生产地进行田间调查检疫,防止种子繁育基地有检疫对象发生处理不当,增强种子检疫意识,促进有关人员主动进行种子检疫,遏制逃漏检疫现象的发生。第二,加强水稻种子检疫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信息共享应该在水稻种子检疫工作中大力推进,产地检疫、调运检疫以及相关处理等应该及时公布,形成一个全国共享的信息平台,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了解到相关的检疫情况,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效率和节约资源。第二,做好水稻种子疫情监测和跟踪检疫工作。国内外的种子贸易已经日渐频繁,沟通与协作应该日渐加强。尤其对于来自疫情发生区的水稻种子更应该加强检疫,摸清情况,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消灭疫情,解除隐患,防止疫情蔓延。

2 结语

农业生产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经开始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发展,这势必会对种子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在传统的中国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种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技术进行生产和检验检疫。在生态和经济和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把水稻生产纳入规范和科学的体系中。

参考文献

[1]王良.浅谈种子检验[J].种子科技,2009(02).

[2]徐善忠,曾晓华,等.水稻种子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8(16).

检验检疫篇10

那是2011 年7 月的一天,温家宝总理来到咸阳调查猪肉生产情况,咸阳渭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职工方晓翠向总理反映基层动物检疫工作方法单一、设备落后、人员不足等问题,温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时任省委书记赵乐际要求迅即行动,切实加强基层动物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咸阳市认真查找不足,大力推进基层兽医体制改革,努力提升监管能力。一年来,动物检疫工作面貌为之一新。咸阳的探索得到温总理的高度肯定,时任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也作出批示,要求对咸阳市强化检疫工作和推进食品安全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2012 年12 月14 日, 农业部专门在咸阳召开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咸阳经验”。韩长赋部长批示要求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借鉴“咸阳经验”。

谈到“咸阳经验”,张副所长归结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有保障。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是有效开展动物检疫工作的前提。咸阳市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解决体制改革、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重要事项。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市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农业局等部门分工负责、共同推进有关工作。在推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咸阳“一把手”工程的定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执法有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推进动物检疫工作的关键。没有一流化的队伍就没有一流化的工作,结合兽医体制改革,设立市县两级动物卫生监督所,镇(办)建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动物检疫申报点,按照市级所20 名、县级所10 ~ 15 名、镇(办)分所3 ~ 5名的编制,调配充实人员,保障工资经费。在行政村或大型养殖场设立协防协检员2 628 名,给予一定经费补贴,形成了以专业队伍为主体、协防协检员为补充的市、县、镇(办)、村四级动物卫生监督网络体系。

三是取证有设备。完善检测设施是开展检疫工作的基础。设备保障离不开资金投入,咸阳市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的同时,从市级层面统筹谋划,整合资金,2004年以来,先后投入1.5 亿元,对市、县、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分所检疫检测速测室面积、设备配备,分层次规范,统一标准建设,全市13 个县级所配备动物检疫设备2504 台,在130 个动物检疫申报点和22 个屠宰场配备检疫设备2020 台,使市县镇检测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基本可以满足不同层面的检测需要。

四是工作有制度。健全工作制度是确保工作高效运行的保障。在产地检疫方面,严格落实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制度,推广“签约式”管理模式,探索“一厅式”服务等。在屠宰检疫方面,严把入场关、待宰关、同步检疫关、宰后处理关“ 四个关口”。在流通监管方面,在省际间公路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交易的监督管理, 实行24 小时值勤等。除了以上这些制度, 咸阳市还积极构建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健全了动态监管机制、联动防控机制、财政保障机制、督查考核机制。

同时咸阳市在基层动物检疫方面积极探索一些创新模式。

一是在动物产地检疫实行“1234”(1 名助检员,2 次走访,3类签约,4 种检查)的监管模式。

针对散养户,每个村设立一名助检员,以当地防疫员、乡村兽医、经纪人和饲料经销商为主,助检员签订《助检员责任书》,并配发《助检员上岗证》,主要负责散养户动物出栏时的检疫申报。

针对大型养殖场,设立驻厂官方兽医,协助厂方做好养殖、防疫和检验检疫工作。在监管工作中,兴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还与厂方签订《“签约式”管理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对出栏的生猪及时受理申报,严格按照《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实施检疫。

通过这些措施,大户和散户都得到了有效监管。

二是在屠宰检疫实行“2221”(坚持两次检查、规定两小时巡查、严格两种检测、实行同步检疫)的监管模式。

针对屠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出驻厂官方兽医,负责屠宰检疫工作,严格把好生猪入场关、待宰关、同步检疫关和宰后处理关。

驻厂办公地点就设在肉联厂进门的地方,每天来送生猪的车,都要停在门口接受进厂检查。官方兽医要一对二看三检查:查对每头生猪的耳标号码,查看《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瘦肉精检测报告》,检查生猪外观,做好第一次临床检查工作。确认没问题以后,生猪才可以进待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