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子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17:53:36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篇1

1.1离散式的结构

20世纪初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现代的军用飞机处于离散式结构阶段,作战飞机的测量设备主要是火控雷达和光学瞄准。它的子系统有自己独有的显示器、传感器、控制器和计算机,中心计算机并不对整个系统进行操控。这种结构适用于专用性强,但是大量信息难以交换,灵活性差,如果要调整必须通过处理硬件系统才能实现。

1.2集中式的结构

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而航空电子系统中更面临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美国空军Wright实验室开始向公众介绍数字式航空电子信息系统,使用LSL和MSI可以使控制部分和航空电子系统实现综合化。在当时,因为子系统都是模拟式的,综合化的性能效果大打折扣。

1.3联合式的结构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联合式的结构在软件技术、微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通过1553B的数据总线配合火控计算机来实现对飞机上各个独立功能的子系统进行管理。通过这一技术,拟补了以前的结构功能上的不足,能够使整个飞机上的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4综合共享式的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微电子技术得到更快的发展,ASIC技术促使电子系统的体积、性能和可靠性增强。Wright实验室希望通过Pavepace计划,把综合化范围发展到天线孔径和射频通道一级。

2微电子技术中包含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

根据我国航空电子装备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微电子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我国军用飞机通过对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各方面的能力大幅度地得到了提高,例如空对空的作战能力;精确制导武器具备了的对地攻击的能力等,这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同航空相关的微电子技术在发展中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2.1超高速的集成电路

超高速集成电路是组成航空电子设备的部件。在第三和第四这两代战斗机上我们主要采取的是硅超高速集成电路。超高速集成电路让电子设备实现了小型化,大幅度降低了集成电路的总数和体积。设备故障也同时减少了。加快了数据处理速度,加大了储存能力。然而硅超高速集成电路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要求,比硅超高速集成电路效率更高的是砷化镓集成电路。可以预见的是砷化镓集成电路在航空电子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2.2专用的集成电路

根据需要,制造了专用集成电路的微电子芯片,应用在航空电子系统中,使性能得到提高。设备保密性增强。美国第四代机已经应用专用集成电路,主要装配在通信等保密的微电子元件。专用集成电路的制造成本比较高,所以这也阻碍其发展。

2.3微电子新技术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SOC的概念。它把各层次电路、处理机制、模拟算法、软件、芯片结构和器件设计都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一块芯片来完成以前几个芯片组合才能完成的功能。SOC技术使微电子技术由原来的电路集成走向系统集成。SOC技术考虑了整体因素,减少了复杂性,所以造价成本降低。微电子技术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出现了微电子机械系统,微电子机械系统把微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结合在一起,可以感受到来源自自然界的光、热、声、等信号,并且经过加工转换成电子系统识别的电信号,电子系统接受信号之后,完成该信号的指令。MEMS把感受到的外部信号进行处理,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操作。MEMS技术的应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领域,许多产业通过它,降低了成本,并且完成了以前的大尺寸机电系统不能完成的工作,例如在磁场中像蜻蜓大小的飞机等。

3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趋势

3.1新微电子对于航空电子的促进作用

现代武器系统得益于微电子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无论在作战能力还是威力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其体积越来越小、可靠性越来越强,可以实现对整个机的功能提升和小型化。在现代的战斗机中,我们主要应用在雷达、通信、武器等设备中。因为应用了微电子技术,无论功能和性能稳定性的得到提高,这点在雷达的技术应用中格外显著。

3.2微电子技术在航空微处理器中的发展

在显控处理机和任务处理机中,航空微处理芯片是不可或缺的,随着航空微处理芯片处理能力的提高,任务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也不断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使任务计算机可以完成所有武器机器攻击的火控解算(依据雷达、计算机所接收到的信息,通过火控计算,讲分析结果传递至显示器上,供飞行员瞄准、发射),其二是增强任务计算机为系统其他非数据准线接口设备提供总线接口的能力。随着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航空微处理器能力的改造加强,核心处理系统技术的建设,任务计算机模块会逐步取代显控处理机模块的位置。从而航空电子系统整体的智能化水平将会随之提升,其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算法起其他的一些网络控制算法都会随之加强。

3.3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推动航空电子综合化、模块化

SOC概念的应用使得微电子技术由原先的电子集成变为了系统集成。从整体与联系方面来看,对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方面考虑研究,推动航空电子综合化的进程,包括航空电子综合系统中的子系统、设备、技术等方面。从系统的方面来说,应始终致力于对整体同环境之间、整体同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综合地对所应进行研究的对象进行考察,在部分同整体的相互结合、相互依赖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对系统运动的规律与特性进行揭示,并对其的功能、组成、联系的方式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有话,以达到实现航空电子系统综合的最优化的目标。

4总结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 工程应用 民航特色 航空器维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专业设置的背景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此后简称电子专业)是在整个民航大发展,紧缺航空器电子专业方向紧缺工程技术人员的历史背景下,于2003年正式开始招生的。该专业从申报开始就制定了面向工程应用的培养目标,而且必须具备民航特色。又针对民用航空器维修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和行业特征,自开办伊始制定了“学历+技能+英语”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创建了鲜明的民用航空器电子方向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特色。

2 专业建设中的创新点

2.1 创建了“强基础、重特色”的专业培养体系

“强基础”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占到了90%,而且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都尽可能选择优秀教材,为学生顺利开展专业学习、良好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奠定了基础。为了突出“信息”类专业的特点,加强了该专业信息、控制、计算机相关学科课程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重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强化工程应用元素和民航特色,开设了飞行原理与性能、航空维修中人的因素、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大气数据及惯性基准系统、大气数据与计算机系统,导航原理与系统、气象雷达原理与机载气象雷达系统、飞机结构与系统、大型运输机机型理论等民航特色课程。

2.2 实施英语工程,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英语是民航的工作语言。航空器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所看到的第一手资料就是飞机的各种手册,这些手册全是英文编写的。接受机型培训的第一批人员都是由Boeing或空客的技术人员培训的。在培训过程中,他们听的,说的,看的都只能是英语,所以说,英语是民航的工作语言一点都不夸张。而我们培养的就是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加强他们的英语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自2007年起,就对该专业的学生着手实施“英语工程”,具体的措施是加强英语晨读检查、开展基础英语竞赛和专业英语竞赛,组织英语沙龙,开设双语教学等活动,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有执照理论基础、A320飞机机型理论、传感器原理、飞机电气系统、动飞行控制系统等与航空器维修实际直接密切相关的七门双语课程,在没有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是尽可能多地使用专业英语的知识。这些措施奠定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基础,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在航空公司进行人员招聘时,他们在专业外语使用方面具备了较大的优势,也给了招聘人员较大的惊喜,他们对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感到满意。

2.3 注重实验教学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专业建立之初就投资建设了MCU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高频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现代导航技术实验室,正在筹建综合航电实验室和航空通信实验室。

在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能穿行实验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在适当的阶段,合理安排了“电子基础综合设计”、“专业综合设计”和“电装实习”三门课程设计,训练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完善了电子设计的教学体系,训练了学生电子设计的基本能力。

2.4 增加电子设计竞赛的教学内容,以赛促学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电子设计和创新能力,为电子设计骨干开设了“电子设计基础”公选课,培养了电子设计积极分子,为后续的课程设计、电子设计打下了基础,并利用已有的创新实验室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得到创新训练,学生在四川省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十余项。这些获奖的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渴求程度,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已经实现了包括电子竞赛、电子协会的工作为一体的、完整的教学、竞赛体系。

2.5 加强航空维修技术的培训,注重技能和标准化

为了强化在维修实践中起重要作用的机务基本技能,在该专业设置了为期6周的基本技能培训。该培训在技能实践基地(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该基地完全按照民航特色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培训,使用的器材与设备都是和机务维护一线质量相同的,遵循的标准也是按照飞机手册进行的。在该基地,学生主要进行的培训项目有标准线路施工、电子线路制作、蓄电池维护、机载电子设备拆装等实践项目等,都是航空维修实际工作中要完成的工作。

2.6 加强航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创办航模小组,提高学习兴趣

本着培养航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增强学生对航空的兴趣和爱好,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电子学科组的教师于2012年2月成立了航模兴趣小组,目前该小组已有学生组员23人。这些航模组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航模空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航模的制作,航模的试飞等一系列的事情,极大地提高了这些组员对航空知识的兴趣和爱好。该小组于2012年7月参加了四川省青少年航模锦标赛,参赛的组员获得了个人优秀奖,整个团队还获得了P3A-1团体比赛成年组第一名。

2.7 建立以科研促进学习,以学习带动科研的发展战略

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科组的老师专门为他们做科研方面的学术报告和科研论文的这些报告,指导他们申报相应的科研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开始至2011年,学生申报的科研项目共20项。在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应用能力,掌握了技术报告的撰写方法,学会了科技论文的撰写方法,了解了科技论文的发表过程。

通过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也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储备,所以,对其后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8 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扩大实习能力,培养卓越人才,拓宽就业渠道

学生的就业能力从一个方面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反映一个专业的建设质量,反映学生能否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为了使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就能够了解以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在生产实习方面尽量安排学生到机务维护一线。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在洛阳、绵阳、新津、广汉、遂宁都建有飞机场,执行飞行训练任务,还有一个飞机修理厂和模拟机维护中心,为学生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全真的可用资源,这是其它高校无可比拟的;另一方面,利用学校与航空公司和航空维修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国内的大、中型航空公司都是我校的实习基地,目前的生产实习基地已经包括了:国际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四川海特、四川航空公司、SNECMA等。

2010年该专业开始了卓越工程师的试点工作,已经与春秋航空公司、空军5701厂(直升机维修基地)、河北远奥飞机制造公司签定了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协议,按照行业要求校企联合培养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的维修工程师。学生提前进入实习岗位,使他们尽早地接触了机务维修工作,为他们以后进入岗位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 取得的成果

到目前为止,本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经培养了6届约600人左右的航空器电子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这些学生几乎都在民航就业,且在工作过程中其动手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民航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经受住了维修一线工作的考验,并在实际的维修工作中得到了拓展和延伸。目前03级、04级、05级,06级的学生基本上都完成了CCAR -66部( CCAR为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意为中国民航法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基础执照考试,具备了飞机的放行权,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参考文献

[1] 朱新宇,何晓薇.创建宽基础、全素质、具备鲜明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5.

[2] 王浩全,王明泉.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3] 柴文妍,王皖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6.

[4] 夏春华,王金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及内容改革初探.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12.

[5] 夏定元,马杰,邹传云,黄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8.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篇3

载人航天工程不仅仅是尖端科技的集合体,事实上,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拥有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这是航天大国和航天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从军事应用领域看,未来战争必然是空天一体化的战争,谁掌握了太空的制天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中国航天装备能在太空中将两个高速飞行的航天器减速、变轨、接近和对接,意味着中国航天装备具有攻击或捕获敌国军事卫星的能力,这对维持世界长期稳定与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浩瀚的地球外层空间,“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包含四大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

首先,对中国航天设计人员来说,“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的载人交会对接,其技术状态新、安全标准高、涉及技术广、天地协同多,是未来建设空间站必须攻克的难题;另外,“神九”飞船有3名航天员参与交会对接,不确定因素多,所以“神九”飞船在空间运动控制、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组合体载人的环控生保系统以及整个飞船的可靠性等诸多方面都包含着一系列的创新技术。

其次,“神九”飞天,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宫一号。在这次任务中,“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空间连通,航天员进入在轨的“天宫一号”驻留,并开展失重条件下的各种空间生活和科学实验,所以,在“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组合体的控制与管理、舱内温控和生命保障等系统协调配合等技术方面包含着一系列创新技术。

第三,“神九”任务要求宇航员在太空停留超过10天。针对飞行时间较长的特点,为了保障航天员健康,避免抗失重环境对航天员健康的不利影响,“神九”飞船突破一些防护措施。如在飞行中,新增了自行车训练器、企鹅服、套带等对抗防护和锻炼用品。另外,因为3名宇航员在太空停留超过10天,所以“神九”飞船考核了地面向在轨航天器的工作人员和物资运输与补给技术。

第四,“神九”飞船首次搭载女宇航员。从航天医学角度看,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结构不同,在太空生活期间的生理变化不同,女航天员对环控生保等一系列分系统的要求不同于男航天员。神舟飞船的多项设计考虑女性特点,在“神七”和“神八”飞船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飞行程序设计和在轨运行的生活照料系统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女性需求。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它与基础科学、材料科学、电子技术及控制工程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神九”飞天将带动整个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繁荣。

过去的60年里,航天活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每一个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首先,它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近代科学过去所积累的知识绝大部分是正确的。天文、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唯物论哲学的主要科学理论过去都是在地球上由观察、实验、抽象和推理得到的,航天事业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些知识在地球以外也是可靠的、正确的和可以信赖的。其次,航天活动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地质学是航天探测其它天体的基础,航天探测结果对地质学又产生了重大影响,航天探测通过对月球的直接观察表明,在地球上找到46亿年以前的岩石可能性几乎没有;一批新的学科,如行星地质学和宇宙地质学已经诞生。航天探测对生命科学的触动最大,使得争论数百年的生命起源问题又进入了新的热潮,在航天活动的推动下,宇宙化学已经诞生,为了解生命起源提供新的知识。今天,人们不仅认同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而且竞相实施部级的大科学工程去探测,如为了挖掘生命起源的“种子”,美国曾设计航天器“深度”撞击彗星。

航天产业的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带动其它科技领域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如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持续近10年,耗资达255亿美元,但投入产出比却高达1:14,在此后的十多年间催生了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高性能电子计算机等一大批高新科技产业群体,并衍生出了包括航空航天、军事、通信、材料、医疗卫生、计算机及其它方面的3000多项应用技术成果,并推动了从医药到材料加工等几十种行业的发展,航天工业如今已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领先地位的产业之一。更重要的是,“阿波罗”计划还引领了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繁荣的浪潮,也为此后美国鼓励高校科研社会化和产业化法案的出台奠定基础。

同样,从“神一”飞船到“神九”飞船,中国航天技术的应用成果已经逐渐开始辐射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精密制造等诸多领域。

“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整个中国大地一片欢腾,载人航天工程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俄国航天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1903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总在摇篮里生活。”著名的英国天文学家去年在多伦多大学的讲演中说(2010年):“地球在近两百年里,难免有毁灭灾难,人类要想世世代代的生存下去,必须移民到其它星球上去,所以我支持发展载人航天。”根据近百年天文学理论,地球的资源和太阳的能量总有一天要耗尽的,人类要可持续地发展,必须飞出地球或太阳系;由此可见,载人航天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需要我们人类祖祖辈辈的不懈努力。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尖端科技一般都会通过推进社会文明、积累社会财富来提升人民福祉,矫正社会治理方式,深化现代政治国家观念,并以“人的幸福、人的尊严”为最终旨归。目前,从个人电脑到手提电话,从数码相机到互联网通讯,所有这些都包含着航天科技的结晶,如果离开航天技术,像GPS导航、数字地球、卫星电视与通信等等,每个人的生活都会与“现代化”相剥离。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篇4

英文名称: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一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洛阳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637X

国内刊号:41-1227/T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0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篇5

1.专业初识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顾名思义,就是设计先进的飞行器,主要面向航空飞行器设计。本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航空航天工程是基本的服务方向;同时,在民用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市场。轰动世界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神舟”飞船等,都是本专业的杰作。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后,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和部件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学。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力学、力学性能与结构强度、试验技术、自动控制理论、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复合材料设计与分析、空间制导控制、传热学与热防护等。

3.发展前景

在轰炸机、运输机、民航飞机等其他机型上面,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各航空公司使用的大型民航飞机都是进口的,目前国内没有能力生产。本专业极具发展空间。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对数学、物理等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常查询航天飞机的资料,对航天飞机感兴趣,对飞机导航系统感兴趣。喜欢飞机模型,常看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实况转播。渴望当一名宇航员。注意了解宇宙飞船的材料,常收集宇宙飞船的模型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具备较好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同时有较强的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试验的能力。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等多方面的工作。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主要以航空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就是生产出高效、实用、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由于航空发动机为载人飞行器提供动力,其在高速飞行、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等方面要求都极为严格,因此飞行器动力装置在动力工程领域一直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并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含气体)力学、动力装置原理及结构、动力装置制造工艺学、动力装置测试技术等。

3.发展前景

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展示了本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外语、计算机等必备工具。对飞行器的燃料装置感兴趣,了解飞行原理。常研究宇宙飞船的燃料,关注飞机的新燃料。常搜集飞行器动力资料,对飞机动力系统感兴趣,了解导弹动力装置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知识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是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主要研究探索更方便、更快捷、更可靠的飞行器制造工艺、方法。本专业属于机械制造范畴,需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不仅要学习机械制造的各种工艺、整套方法和流程,而且要对飞行器的设计有一定了解。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制造工程基本理论和飞行器制造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飞行器制造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航空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模具设计与制造、飞机零件加工与成形工艺、飞机装配工艺、飞机构造、计算机辅助飞机制造等。

3.发展前景

国内不仅在飞行器设计上与国外差距很大,在制造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加强航空建设、国防建设,需要大批专门人才的不断努力,这预示着本专业前景十分广阔。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关注新型飞机,对飞机机械原理感兴趣,了解宇宙飞船的构造,收集过飞机图片资料,常观察各种飞机模型,希望做一名飞机设计师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从事飞行器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就业范围广,在广大科研院所、高科技产业和航空、机械、电子、计算机公司等单位都有用武之地。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是以空间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工等学科为基础,研究飞行器救生系统为主,将人、机器、环境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专业。目前,国内有三所高校开设了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航空航天生理、空间环境工程、热控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人机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从事航空航天环境模拟、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设计与研究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空间环境工程、航空航天生理学、控制理论、人机工效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空调制冷技术、航空航天环境控制系统、航空航天安全工程、空间环境试验技术等。

3.发展前景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预示着航空航天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喜欢关注宇航新闻,关注空间站的建设,对宇宙探索节目或介绍宇宙的文章感兴趣。对宇航员训练条件感兴趣,对宇航生物实验感兴趣。了解空间生理学,渴望了解外层空间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航空、航天环境模拟控制、生命保障系统设计与研究能力,能在航空航天领域从事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设计,在民用领域从事热能利用、空调、供暖等系统设计。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虚实结合;航空电子;维修;实训基地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对飞机维修及部附件维修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面向航空维修行业生产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飞机航线维修、飞机定检维修、航空器电子附件维修和航空器电气附件维修的基本工作能力,具有“严谨、审慎、精细、诚实”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实现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本专业建立了基于“空客A320维护模拟器与实体波音B737飞机”相结合的实训基地。

1虚实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在真实的飞机上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熟悉真实的工作场景,对学生实践技能提升最有效果,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

1.1真实实训内容危害大、破环强

飞机上的部分系统在工作时会危害人身和环境安全,如雷达系统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辐射,进行发动机试车时会对周围坏境产生很大的干扰等。

1.2真实实训设备成本高

真实的航材不仅成本高,而且购买渠道有限,设备出现故障后,维修费用高。

1.3部分实训不可及

飞机上面的很多故障在地面上无法重现,无法进行对这类故障的排除训练。通过仿真实训系统,可以很好的弥补以上的不足之处。A320仿真训练器是一种仿真软件与航线可更换件的仿真硬件相结合的模拟机,遵循空客320飞机维护手册标准,可以提供虚拟的工作场景,满足系统认知、系统操作、系统拆装、系统测试、故障分析和故障诊断等多个层面由浅入深的专业实践教学要求,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应用专业课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

2虚实结合的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实训基地组成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实训基地包括一个真实的B737飞机和一个“基于A320飞机维修仿真设备”的仿真实训中心。仿真实训中心包括自主学习教室、航空维修综合实训室、航空电子设备内场维修实训室三个实训室。

2.1自主学习教室(CBT)自主学习系统里面包含有

1台教师席位和50台学生席位和一台服务器,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存放在服务器中,TCP/IP网络连接组成成了一个局域网络,可学习常见飞机系统如飞机导航系统、仪表系统、通讯系统功用、组成、基本原理、结构和布局;机载设备常见故障及分析等。

2.2航空维修综合实训室

航空维修综合训练室分1个教师控制席位、1个教师操作席位和10个学生操作席位,各席位通过TCP/IP网络连接组成(见图1),可对飞机各系统原理,常见故障及排故流程进行综合2.3航空电子设备内场维修实训室航空电子设备内场维修实训室主要包含三套ADS仿真设备和三套VOR仿真设备,仿真实现甚高频通讯系统内场维修检查、测试与排故训练,大气数据计算机内场维修检查、测试和排故训练。

3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1)满足专业课程实训需求。每年开设飞机导航系统、飞机电气系统、机载电子故障诊断等11门专业实训课程,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2)在我校的航空机务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实训基地得到了民航总局领导及行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3)实训基地建设能有效支持区域内航空企业和国防建设,对国内同类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自实训基地建设以来,每年有不少于30家企业或院校到校进行参观、调研。(4)实训基地可以对外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如对川航员工,某飞机设计院的新员工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5)开发出2015省级精品资源课程《飞机结构与系统》部分实训项目。(6)成功申报2016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空中客车A320飞机维修仿真训练中心》。

4结论

通过六年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实训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此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可以在航空类院校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长奇.民用航空电子系统概论[M].北京:1992:15-75.

[2]蔡红霞.虚拟仿真原理与应用[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3]杨国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4):478-479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篇7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帮助读者更好的研读这篇文章,可以知道作者在论文的撰写过程当中查阅了哪些学术文献资料,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采编收集的关于信息技术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信息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肖勇.面向航天的多源信息流系统综合诊断与容错研究[D].东华大学2010

[2]姚克明.火星无人机控制与自主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3]闫鑫.基于滑模的航天器执行机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4]高春岩.基于模型的执行器故障诊断及其在卫星姿控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栾茹,傅德平.24kV蒸发冷却汽轮发电机定子绝缘结构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11)

[6]胡国,李朝晖,杨兴斌,曾洪涛.葛洲坝电厂19F机组励磁系统状态监测与诊断[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5(02)

[7]程养春,李成榕,王伟.发电机局部放电脉冲沿定子绕组传播规律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5(08)

[8]张筱磊.基于概率模型的故障诊断及在航天器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9]李朝晖,杨贤,毕亚雄.水电机组数字化及其工程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23)

[10]程养春,李成榕,王伟,林耀洲.发电机定子局部放电检测中励磁干扰耦合规律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5(03)

信息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杨贤.面向智能水电站的远程监测与分析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谢国财.基于团队智能的水电机组集成监测方法研究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2

[3]管宇.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4]金洋.基于传递系统模型的在轨卫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胡雷.面向飞行器健康管理的新异类检测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6]宋其江.基于有向图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及其在航天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7]梁伟光.基于证据理论的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信息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肖志怀.水利枢纽闸门维护自动化-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2]郭江.电厂维护中基于虚拟现实及智能的人机融合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4

[3]陈燚涛.水轮机调速系统优化维护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5

[4](美)戴维斯(Davis,B.),编.项目经理应该知道的97件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何声武[着].随机过程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刘明军.变压器局放超高频监测与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7]徐永.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轴系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

[8]杨贤.面向智能水电站的远程监测与分析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12

[9]艾远高.基于虚拟现实的水电机组状态监测分析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0]邓友汉.双馈风力发电机最大风能捕捉及低电压运行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

[11]许波峰.基于涡尾迹方法的风力机气动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12]谢国财.基于团队智能的水电机组集成监测方法研究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3]孙鲜明.复杂工况下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故障分析与诊断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

[14]艾友忠.葛洲坝电厂最优维护方法研究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5]万元.大型发电机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与分析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 民办独立学院 民航机修工程 本科教育 双师型教师 国际合作交流

民航机修工程专业是一门职业性很强的专业,以往多设置在中专学校或大专学校里。近年来,个别条件较好的民办独立学院也开始设置民航机修工程专业。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巨大发展,机场不断增多,机群不断壮大,对民航机修工程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民办独立学院设置民航机修工程本科专业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但是,如何才能培养出新形势下行业所需的高素质的民航机修人员?本科的民航机修工程专业与专科的民航机修工程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如何正确地定位该专业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和职业性,如何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这些问题是首先必须解决的。

1.我国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地受过本科教育的民航机修工程专业人才,民办独立学院在这方面将大有可为。

西方在大学的教育思想上存在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和职业性的争论。争论的结果不是其中的一方战胜另一方,而是两者融合。在这一点上德国是一个典型。通过争论,学术性与职业性在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促进了德国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科技大学的发展。前者主要追求学术性,后者偏重职业性,两者结合,相辅相成,有力推动了德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但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情况不是这样的。由于历史的和文化的原因,中国的高等教育向来偏重于学术性,似乎学术性越强,大学的水平就越高;职业性越强,就越没水平。这种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很多学人的心灵深处,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转变。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又说:“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他的这个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有一个时期,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高等院校不顾自身的实力而竞相争办研究型大学就是这种重学术性轻职业性思想的典型反映。民航机修工程专业的职业性很强,因而以往多设置在大专学校或中专学校。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之内,国家需要大量的航空机修工程人员,而且对人员的综合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依靠专科学校培养人才显然已不能满足民航事业对高素质机修人才的需求。在本科院校中设置民航机修工程专业,培养有更强理论基础、能力更加全面的民航机修人员就十分迫切的了。民办独立学院在办学层次上高于专科学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普遍强于专科学校的学生。这些学校建校时间一般都不长,与本一、本二的院校相比,其职业性、实践性一般更为突出,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创办类似专业的积极性甚高。在民办独立院校中,特别是在其母体学校有航空专业背景的民办独立院校中办本科民航机修工程专业是非常合适的。以我院为例。我院成立于1999年,迄今已有13年的办学历史。2008年学院成立了民用航空系,下设民航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和民航机电工程专业。建系的当年,两个专业就总共招收了近70名学生。几年来,在母体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这两个专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有4个年级,共约700名学生在读,已经发展成为学院的几个主要特色专业之一。2011年,我院确定了要将该校办成以民航为特色的一流的独立学院的方针。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内,我院的民航机修工程专业一定会有新的发展。民办独立学院在这方面一定大有可为。

2.正确认识航空机修工程专业作为本科教育和作为专科教育的不同之处,明确培养目标,并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是学术性和理论性,它的主要职能就是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的学问。民航机修工程专业实践性特别强,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是要亲自动手操作的,是要直接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的。所以在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实践性教学一定要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这也是以往将此专业放在专科学校的主要原因。但飞机是一个高科技产品。飞机的设计、制造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飞机的维护维修也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现代航空技术日新月异,对机修人员实践能力,特别是理论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民航机修工程的高等教育尽管不会像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飞机设计人员)那样对理论有极高的要求,但也必须具备一定深度及广度的理论知识基础。这既是本科教育区别于专科教育的根本差异,又是民航机修岗位对一名合格的机修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发现,专科教育可以培养出好的操作人员,能顺利地完成各类日常维护维修任务,但在飞机维护维修过程中遇到较为复杂问题的时候,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潜力。除了人员本身文化素质的差异之外,专科学校与本科学校类似专业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存在着差异也是原因。例如,在民航飞机执飞航班中,有时飞行员会汇报一些仪表短时间间断出现非正常工作状态,或仪表输出数据出现明显误差。维护人员通常通过常规系统测试或拆换件的方式来查找问题。而通常此类间断出现的问题在地面测试中很难再现,故往往无法处理却又可能长期反复出现。在实践中发现,此类问题多数是由于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设备局部过热或电源短时不稳定造成的。其中对设备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判断,需要维护人员具备较为扎实的电学方面理论基础。在我院民航系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大学物理》、《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航空电子技术基础》、《雷达与天线》几门课程都为电磁兼容理论进行了知识铺垫,还在三年级的专业课中设置了《电磁兼容》这门课程。而在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校机修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有《模拟电子技术》、《低频电子线路》两门基础类电类课程。因此这类专科学生对电磁兼容问题的理解就非常有限了,遇到此类的问题就可能束手无策。这只是一个简单例子,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同是民航机修专业,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毕业的学生之间在具备的能力或潜力上是存在差异的。

3.培养出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民航机修工程专业对教师的要求更加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就是说,其教师一定要是双师型的。由于我国这些年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博士生和研究生的数量大大增加,因而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不难办到;但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同时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很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民航机修这样一个特殊的专业就更困难。现行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校要制订出教师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地将教师送到国内的机场或专业维修机构,诸如AMECO、GAMECO这样的地方进行专业培训,或送到国外专门培训飞机维修技术人员的机构,诸如澳大利亚墨尔本的KBIT学院或昆士兰的航空学校等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他们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会对所教的内容有实实在在的感知,有实际的操作能力。这样,他们在教授学生时头脑中就会有一个真实飞机的图像,就不会仅仅是“纸上谈兵”。要教学生维修飞机,老师自己先要熟悉飞机,会维修飞机。这个听起来很自然的要求,要实现其实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学校师资所欠缺的正是这一点。要办好这个专业,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使一部分专业课的教师逐步达到这个水平。他们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拥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民航机修工程专业的根本保证。

4.尽可能地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

办工科类专业比办语言类、经济类或管理类专业的办学成本要高得多,而办航空机修专业的办学成本就更高。除了上述教师的培训需要相当的经费之外,建设实验室所需的经费相当可观。一般来讲,这是独立院校一下难以承受的,而实验条件是必需的。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需要逐步地多渠道想办法解决。以我院为例,航空发动机是该专业实验室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设备。但是发动机非常昂贵,一台旧的航空发动机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经过努力,学院得到了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赠送的两台涡喷6型发动机,以及一台全剖的MK202斯贝涡扇发动机,解决了实验室建设中一个大问题。所以实验室是要一步一步努力建设的,要坚定不移,不能一蹴而就。

用先进的电子教学手段部分地代替实物是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学校可以引进美国NIDA公司的先进航空电子教育系统。NIDA公司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为美国、澳大利亚的军事学校提供成套的基于计算机,以及智能实验平台的电子学教育系统。其航空电子维护技术(Avionics Maintenance Technology)专业课程主要涵盖基础飞机电子、飞机数据通讯总线、飞机电气系统、飞机电子系统、电路焊接等课程。该教学系统内容围绕飞机电子、电气系统,对系统原理、设备组成、故障排除理论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该课程总共约180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都设计有实验,配合其配套的智能实验平台就能进行实验。学生经过该系统培训后,对航空电子电气系统会有非常全面且形象具体的了解,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具备了电子电气系统的故障排除能力。该教学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远程访问,配合硬件实验平台实现教学目的。该系统总体成本相对较为低廉,主要是购买软件的授权使用费用的。硬件实验平台非常简单,系统建设周期短,非常适合教学使用。使用该电子教育系统进行教学的一个特色就是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故障让学生、设法排除。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试错了可以重来,直到故障被排除。通过反复的实践,学生既能加深对系统的了解,又能锻炼动手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电子教学系统恰恰在这方面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因为即使硬件条件再好,很多故障也是很难模拟设置的。

5.加强国际合作,使教学水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上一个新台阶。

开展国际合作有三条渠道:一是派教师去国外学习;二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设备;三是利用国外实力雄厚的实验条件和成熟的教学经验派学生去国外学校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

派教师到国外专门培训飞机维修人员的机构或院校学习是培养师资队伍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国外的一些培训机构或院校有相当长的办学历史,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和实习条件,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澳洲的KBIT学院(Kangan Batman Institute of TAFE)在Broadmeadows校区有一个很大的航空工程训练中心(AITC),是其航空工程专业的主要培训基地。该中心面积达到8500平方米,包括一个1450平方米的全功能机库,为学员提供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及维护实训等各项能力的培养。拥有多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单引擎飞机,以及一架能进行飞行的波音737客机,各种硬件条件一应俱全。除了这些国内多数院校尚无法比拟的硬件条件外,他们的软件条件更胜一筹。首先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很多教师具有多年的飞机维修的实践经验和长期的教学经验,甚至可以承接并完成航空公司飞机的维修任务,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还有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各类教学资料,以及电子教学软件。把教师送到KBIT学院主要是学习实际的动手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得到工程实践的锻炼。通过在国外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教师们可以更深地理解和切实地感受到KBIT学院在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诸方面与我院的不同。理解上的升华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一定会体现在他们今后的教学中,使教学水平在短时间内上一个新的台阶。

KBIT学院是澳大利亚民航局特别认可的一所学校,学生在毕业时可以拿到Diploma of aircraft maintenance engineering(Mechanical TB1.1)证书。学员可以凭此证书去澳洲的航空公司应聘工作,在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就可以申请澳洲维修执照(B1.1)。近几年来,民航机修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澳洲各行业中的就业率始终名列前茅。我院抓住这个机会于2009年与KBIT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选拔一部分民航机修工程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赴KBIT学院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并在最后一学期由双方教师在国外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这是我院在民航机修工程专业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举措。由于学生在KBIT完成所学课程之后可以直接申请留澳工作,故而报名踊跃。同学们对KBIT学院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非常满意,学习进步很快。国际合作不仅使我院的一部分毕业生很快地达到国际上同样专业毕业生的先进水平,而且能够真正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以达到迅速提高本国教育水平的目的。

作为独立学院,我院设立民航机修工程专业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在民航部门和母校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期间,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可以肯定,民办独立学院可以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飞机维修工程人员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巨.国际联合办学模式对航空维修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内江科技,2009,(5):164.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篇9

【论文摘要】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教学领域后对传统教学手段产生了强烈冲击。本文针对航空电子装备教学中如何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给出了应用方法和体会。

1.引言

自 20世纪 9o年代以来,以 计算 机仿真技术 、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始在世界各地出现,并逐步渗透到教学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手段,虚拟仿真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产生了强烈冲击,并引发了教学领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虚拟仿真教学将是今后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 发展 方向。本文结合多年来在航空电子装备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经验,探讨在航空电子装备教学软件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方法和体会。

2.虚拟仿真技术简介

虚拟仿真技术是对虚拟现实技术和系统仿真技术的合称。

2.1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的物体和环境相同或相似的虚拟三维场景,并能响应用户的输入,根据用户的不同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实时三维图形 生成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等。虚拟现实技术主要侧重于对真实物体物理特征的仿真,也称为视景仿真,它主要用于产品设计与展示、商业广告、游戏设计等。

在航空电子装备教学中,大量用 到对装备的外观 、结构 、组成 、连接 、机安装位置的展示 ,传统教学大都采用实物展示 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大量航空电子装备 的更新换代,因受经 费、场地及使用寿命等因素的限制 ,传统教学方法 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而采 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示方法则 以其廉价 、无场地限制和效果 良好得以广泛应用。

目前有大量成熟的软件平台可以进行视景仿 真的开发,主流平台creator vega vega prime vtree opengvs quest3d vrtolls eon、web3d、java3d、glstudio等。其中,multigen公司的虚拟现实数据库 openflight已经成为 了 工业 标准 ,在军事 、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都 比较成熟 。在航空 电子装备虚拟仿真软件的开发中我们采用r vega prime、glstudio和 eon作为视景仿 真开发的技术平台 ,解决物理模型的创建、场景显示等问题。该平台可以达到照片级 的视景仿真效果 .同时采用嵌入 opengl技术来解决物理模型 的交互问题。

2.2系统仿真技术

系统仿真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通过建立实际系统 的数学模 型 ,利用计算机运算来达到对被仿真系统的分析、研究、设计等目的。系统仿真技术主要侧重于对真实系统的内在机理、运动方式 的仿真,也称为行为仿真。系统仿真技术最初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原子反应堆等价格昂贵、周期长、危险性大实际系统试验难以实现等少数领域,后来逐步发展到电力、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并进一步扩大到社会系统、 经济 系统、 交通 运输系统、生态系统等一些非工程系统领域。

在航空电子装备教学中,对装备工作原理的讲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传统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员的讲述,配合一些静态的图形帮助学员理解 .教学效果主要依赖于教员的授课水平和技巧 。近年来.我们尝试将系统仿 真技术应用到航空电子装备教学中,根据被仿真装备的工作原理,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装备的不同工作状态,对模型进行动态运行.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逼真场景.较好地模拟实际装备的工作情况。利用该技术开发、研制的教学软件不但可供教员教学使用.也可供学员自学,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有许多成熟的系统仿真开发平台软件.如 simulink、systemview等,这些软件以其功能强大和使用方便、易用性受到广大用户欢迎.但价格较为昂贵,且大多未提供对外的仿真数据接口.仿真系统应用的灵活性、扩展性和可变性受到很多限制。当然也可自行开发适用 的仿真开发平台软件。在航空 电子 装备虚拟仿真软件的开发中我们采用的是自行开发的系统仿真平台软件。

3.虚拟仿真技术在航空电子装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3.1建立仿真模型

这里所说的仿真模型既包括反映航空电子装备外观、结构的三维物理模型 ,也包括揭示其内在工作机理及行为的数 学模 型。对三维物理模型的建立,主要依据装备本身的物理状态,其原则就是在尽量减小面数的同时提高逼真度。对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则需要视系统的复杂程度进行取舍和优化,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 ,以尽量减小运算量。建立数学模型时 ,还应考虑到系统运行时的参数调整。

3.2创建仿真装备的虚拟场景并驱动

对于虚拟场景的驱动,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如果进行的仅是装备外观、结构的展示,可使用eon进行动作的编辑和驱动;如果需要对装备进行虚拟操作仿真,则使用 glstudio软件先进行操作面板、虚拟仪表的编辑和制作,然后再利用 vega prime驱动以实现更复杂的交互操作。

3.3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就是将上述做好的模型、场景按照教学软件所需的形式将其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_个完整的 、规范的教学软件。系统集成可以使用目前常用的软件开发平台如 vb、vc++等。由于上述虚拟现实驱动软件如 eon、glstudio及vega prime等均以activex控件方式提供 了可用 于常用 软件开发平台的运行插件,因此,系统集成变得十分方便。编写程序时,只需考虑软件功能的安排,注意程序间的兼容性即可。

系统集成时,还需要将系统行为仿真的结果通过视景仿真表现出来,即用行为仿真的数据来驱动三维物理模型的动作。由于系统行为仿真采用了专门的运行平台,与视景仿真处于不同的系统进程中.因此这种驱动是通过两进程间的实时通信来完成的。这里还需要考虑进程间的同步问题。

航空电子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航空电子设备;自动化;测试;关键技术;发展;故障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就是信息化战争的社会,为了进一步适应信息战条件下的作战要求,确保在电磁环境下还能够占据信息的主导位置,就要求信息作战平台装备的电子设备也逐渐复杂化、多元化,这些作战平台装备性能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信息作战的最终走向,而且这一复杂状况也给我们的设备维修人员在设备的维护上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传统的维护模式一般都是对测试之后的设备根据测试的结果来对设备故障进行定位,一般定位的准确程度与维护人员的工作经验是有直接关系的,由于作战平台的装备一般较为复杂,不仅包含了雷达以及电子干扰等多种设备,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新技术的引进,也使得技术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很难对电子设备都熟记于心,我们的维护人员刚刚记住这些电子设备,又出现了新的电子设备,工作人员维护认知的速度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因此设备的后期维护也会很难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1.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测试技术

当前社会发展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发展也为我国的航空电子设计技术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同时也让设备的测试和故障诊断都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理。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也进一步保证了航空电子设备的准确程度和故障检测率。由于测试和故障定位都是自动测试系统自主完成的,这样一来也极大降低了航空设备维护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一般来说,自动化测试设备在使用阶段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而且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但是这种自动化测试技术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发展在航空电子设备领域的用途非常广泛,我们此次主要就是针对自动化测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2.航空电子设备自动化测试关键技术难点分析

2.1 宽带微波系统

电子设备的功能随着设备的不断发展更新而变得愈加复杂,而且频带也非常的宽,一般来说,一个平台上的电子设备所覆盖的频段有时会到毫米波。也就是说我们的测试设备,其测试资源也一定要覆盖到整个被测试对象的应用频带上。

(1)大功率超宽带微波元件

我们的研究人员为了测试电子设备中发射机输出输入信号的功率以及频谱的参数信息,将发射机的输出信号经衰减器降低之后再进行数据测量。因此大功率的超宽频带衰减器微波元件是一定要存在的,但是由于受到电子元器件材料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使得在通信频段的超宽频带都已经非常成熟,但在雷达波段上,成熟度远远没有通信频段的成熟度高。所以说我们在航空电子设备自动化测试领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了雷达频段的研制上。

(2)超宽带天线技术

由于航空电子设备的覆盖频带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所测试设备中采用的辐射天线也一定要运用宽频带的辐射天线,而且我国的航空电子设备元器件中,在雷达频段采用的宽带天线主要有平面螺旋天线和对数周期天线,在通信频段一般采用的是刀形天线。

2.2 故障自动诊断技术

对电子设备进行自动测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测雷达性能以及相关的电子元器件技术指标是否能够达到正常的标准,然后在根据检测的最终结构对故障进行精准定位,故障自动诊断技术是当前航空电子技术自动化测试中关键的技术手段,目前故障诊断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3类。

(1)基于解析模型的故障诊断

这一方法要建立在被测对象的数学模型上,通过将被测对象的可测信息由模型与检测信息进行比较,然后对产生的残差进行阶段性的处理,进而实现故障的有效诊断,而我们的维护人员还要根据残差的产生形式来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测试方法就是状态估计法和参数估计法,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维护是非常有效果的。其中,状态估计法的根本原理就是利用被测对象的解析模式以及可测信息设计的检测滤波器,运用滤波器来重建被测对象的可测变量,然后对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估并构成残差序列,然后在序列中检测当中存在的故障,这样就能够对故障进行深入地分析。而此时要求的是所设计的系统都是可观测系统,这样进行维护工作也会更加方便。

(2)基于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信息信号模式直接分析可测信号,提取信号与信号之间的幅值和频率等特征值,将这些数据信息用于故障的检测上,目前这一信号模式可测信号的方法有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基于信息融合的方法以及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方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基于小波变换方法的多辨力分析特点非常的明显,它并不需要对象的数学模型,而且输入信号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计算量也在可靠的范围之内,可以说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故障诊断方法。

(3)基于解析的故障诊断方法

这一故障诊断方法主要是依靠已知被测对象的紧缺数学模型,由于在很多的系统中,精确数学模型是很难得到的,而基于解析的诊断方法需要已知对象的数学模型,这一方法还随着不同使用环境和不同的使用领域而分为基于症状的方法以及基于定性模型的方法。

目前基于症状的方法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法、模式识别法以及专家系统法等,而在神经网络方法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基于多层次的感知器神经网络理论,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的自适应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3.航空电子设备故障自动诊断的关键技术分析

故障诊断技术在理论上取得的进步比较大,但是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故障诊断的敏感性问题,也就是说被测对象的故障具有较高敏感性的同时,对噪声、干扰的不敏感性也是非常的明显,这也就导致很多的故障诊断出现失误的几率会加大。再有就是要求我们的故障诊断人员找寻出合适的科学的诊断方法,设计出合理的计算机诊断软件,不断提升故障诊断的速度,并能够对故障进行实时诊断。第三还要求我们的研究人员设计出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创建一个完善的诊断系统,实现故障自主诊断。最后还要求我们的维护人员利用多故障假设模型,从而实现多故障的诊断耦合,进一步解决故障与故障之间存在的耦合问题,更好地实现对故障的诊断和解决。

结语

航空电子设备自动化测试是我国一直不断研究的高精准高深度测试系统,我们此次分析了电子设备自动化测试以及故障诊断的相关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得知,被测设备本身的可测量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测试的最终结果,而航空电子设备自动化测试关键技术中,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以及相关的故障诊断方法对提高航空电子自动化测量的效果和故障诊断的效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希望此次探讨可以为我们航空电子设备的自动化测试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