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4 05:01:22

成语故事读后感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1

李沐和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这话真是太妙了。在中华文化浩渺的烟波里,成语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她是一扇清新的窗,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

在我7岁生日的那一天,妈妈送给我一本《中华成语故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一有空就拿出来读。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闻鸡起舞”这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西晋时,有个勤奋的孩子叫祖逖。他有很大的志向,很想报效祖国。他有一个叫刘琨的好朋友,两人都很勤奋努力,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写毛笔字的事情。每天中午妈妈提醒、督促我写毛笔字,可是每次写毛笔字的时候总是提不起精神,字写得像爬爬虫。没有大人的督促就不写了,能偷懒就偷懒。难怪字写不好。

再看看祖逖,祖逖虽然不和我们一个朝代,但都生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因为他有一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果我也像祖逖一样坚持不懈还能有做不好的事情吗?

后来,我下定决心要把字练好,每天中午一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毛笔,专心写大字。一年多下来来,我坚持不懈,从不间断。我的字有了很大进步。妈妈也说我越来越懂事了。我没有告诉妈妈为什么我变得这么优秀,只是一个人偷偷的笑了。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2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1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成语故事》这一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它是由一个个典故组成的,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有《迷途知返》、《守株待兔》……

  《迷途知返》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联合攻打袁术,袁术败走扬州割据一方。这时汉朝已将土崩瓦解,袁术看到这种形势欲乘机称帝,于是他极力拉拢好友陈珪,然而陈珪反对袁术称帝,并劝他说:迷了路只要知道返回还可以避免灾祸,但是袁术不听劝告,最终自食恶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样才能不犯更大的错误。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种庄稼的人看见了一只兔子在树桩上撞死了,他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只兔子。(读后感 )然后他就每天在树桩旁边等,庄稼也不管了。最后兔子没再出现,禾苗也都枯萎了,他也饿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好吃懒做,要靠自己的劳动,不能坐等天下掉馅饼,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有收获。

  与此同时,我也很佩服先人的聪明才智,能够想出这么多典故来。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受益良多。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2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几本书,有《爱的教育》,《贝丝的快乐农场》,《父亲的城》,其中还有我最爱看的《中国成语故事》。

  虽然,书还没看完,但是从已经看过的故事中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如;“半途而废中”的乐羊子,在贤惠妻子的劝告下,做到了路不拾遗,明白了一块布要一寸一寸,一尺一尺才能织起来,如果剪断,那从前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读书学习也是这样,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成功,如果半途而废,和剪断这块布有何不同呢。而我有时候就听不进老师和爸妈的劝告,没有耐心,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常常受到老师和爸妈的批评。

  还有,“程门立雪”中的杨时,为了继续求学,放弃做官,千里迢迢冒着大雪去拜访老师,正巧遇到老师在睡觉,他就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外等候,直到老师醒来,但他已成了雪人。杨时这种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和他相比我是那么的渺小。

  看看我,经常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在讲课,而我在东张西望,做小动作,不认真听,既对老师不尊敬,又没学到知识。最后还得受老师和家长批评;夏天,爸妈怕我学习热,于是就把空调打开,而我却在里面玩,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

  看这本书,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曹冲称象”里的曹冲的机智;“愚公移山”里的愚公的恒心……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更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4   

  我利用今年的寒假读完了《成语故事》,他是我有增长了一些知识。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悬梁刺股》这个故事。它诉说了战国时的苏秦。苏秦年轻时,目不识丁,无所作为,连家人都看不起他,常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他为了有所成就,便开始发奋学习。俗话说“少年时学习,像刚出升的太阳;中年时学习,像中午的太阳;老年时学习,像燃烧的蜡烛。”苏秦无时不刻不在学习,就连家人熟睡时,他还在挑灯夜读。苏秦还找来了一把锥子。每当困了的时候,就用锥子猛刺大腿,让疼痛驱除疲倦,继续看书。

  哈哈哈......刚才我也用了一个成语-------目不识丁呢!那就来说说“目不识丁”的故事吧。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3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子小时候由贪玩到爱学习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子,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接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

由于在好的环境下受到好的影响,孟子开始注重学习,发奋读书,最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小的时候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只有好的习惯才能成就大事。

辽宁抚顺将军二校一年级:李昊洋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4

摘 要:小学语文中的朗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同时朗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朗读中不仅要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朗读方法进行朗读,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朗读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朗读;对策

朗读教学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阅读活动,集合了眼、口、耳、脑等多种感觉器官,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低年级之中童话、寓言故事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想象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有感情地读出故事的味道。

一、朗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朗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课堂教学比较难以实施,而童话、寓言故事的朗读教学有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因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朗读教学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不仅依赖于对课文的讲解、语法的解读,同时还要依赖于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朗读教学就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喜爱程度,与童话、寓言故事朗读教学实施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朗读训练引领学生逐渐获得语感,并且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领悟到朗读学习的快乐,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朗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是语文学科最主要的特色之一,一节语文课有了“读”才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浓浓的“语文味”,进而感知语文学科的魅力,最终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热爱。同时,朗读教学也是教师帮助学生了解、理解、解读文本的契机,是升A文章感情的基本手段之一。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学会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寓言故事朗读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于朗读技巧、方法等还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依靠教师不断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获得乐趣,去品味、体会朗读,从而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但是如果在课堂朗读教学中让学生去读,长期下去势必会削弱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现代教育技术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多媒体课件中结合图片、文字、视频、音乐的方式能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图文结合、画面清晰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朗读的教学效率。

2.善用模仿读懂语言

小学低年级的童话、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精悍,而且其中更饱含了含蓄的、凝练的感情,这也使这些童话、寓言故事成为学生反复吟诵、学习的最佳材料。尤其是在故事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寓言,各有各的特色,也使故事朗读成为重中之重。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种葫芦的人,怎么用动作、语言表现出自己对葫芦的热爱之情,“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早上、中午、晚上都在无时无刻地挂念着葫芦有没有长大,感受“每天”“自言自语”“盯”这几个字的含义。当学生理解了种葫芦人对于葫芦的喜爱之情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时,他们在了解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就能够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了。读好、读懂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寓言就成为整篇课文朗读的画龙点睛之笔,更能够让学生在朗读中体现人物的特点,突出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

3.运用想象把握语境

想象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所必备的,同时也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指导他们朗读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利用童话、寓言故事中情节变化而带来的空间变化,让自身能够融入故事情节中。如《画家乡》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找出文中小朋友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教师可以板书出(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这几个地方,然后让学生进行贴图。接着提问“你们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吗?”让学生想象在海边的感觉,大海很蓝,海面很宽等。这样学生在朗读时脑海就会出现相应的画面,口中朗读出的文字也会更加饱含感情。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想象童话、寓言故事中的场景、画面,表达出自己对这些童话、寓言故事的理解。这样由外到内进行指导,学生就能够在领悟文意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5

关键词: 绘本 低年级语文 阅读教学

一、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是儿童亲近语文亲近文学的重要方式。新西兰教育家多罗西怀特说:“绘本读物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近年来,很多一线语文教师认识到绘本阅读对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致力于推广绘本阅读,将儿童绘本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

二、儿童绘本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一)图像语言、儿童视角,无压力阅读。

儿童绘本凭借精美的图画给儿童视觉上的愉悦感,儿童绘本中的精简、潜近的文字则进一步引领孩子加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获得真切的阅读体验。儿童绘本中丰富的主题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儿童阅读时感到熟悉而亲切。同时,儿童绘本篇幅较短,大多十分钟之内能读完,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起来毫无压力。

(二)“图感”到“语感”,助力纯文本阅读。

儿童绘本是以文字和图像两种言说方式传递作者的思想。一本优秀的绘本不只是具象地呈现图画,绘本创作者常以丰富的图像信息传递思想和用意。读者在阅读绘本时,可以从对图像的感知展开想象与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召唤相关的思维响应图像的信息,阅读就能由外而内,发展成为心智活动,并能将具体的图像转化为特定意象,理解作者传递的思想,掌握主旨和意义。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艾伦佩沃采用文字搭配相关的图像辅助有阅读障碍的儿童理解抽象的文字,有效改善了他们的阅读现状。以绘本中的图像为媒介,让孩子先对图像感知再触发对文字意义的体会,从而亲近抽象的文字符号,建立起深度的阅读领悟。孩子由绘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就能慢慢转向阅读配有精美插图的童书,最后发展为阅读纯文本的书籍。

三、儿童绘本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儿童绘本是以图画和文字互动共同叙述故事的艺术,我们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时,应给足儿童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透过画面品味绘本语言的魅力。

(一)咀嚼语言赏读绘本。

绘本的语言精简灵动,在反复赏读中,引导孩子欣赏绘本语言的优美,形成良好的语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感悟。

1.听读感知语言

倾听,是人类接受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学会倾听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养成的最重要的语文习惯。日本儿童文学家松居直先生倡导“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看的书,而应该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为了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老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对绘本进行讲解。如在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中为突出天鹅和鸭子比赛时各自不同的特点,老师伺机变化语调,突出语气,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让绘本的诗意和浪漫直抵孩子的心灵。

2.自读体悟语言

儿童绘本中的语言精简品懂,具体形象,仔细赏读才能体验到其精髓。有的绘本故事朗读时富有音乐感,在听老师讲读之后,学生自己再进一步诵读能感受到绘本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有的绘本篇幅较长,故事中的角色也较多,如果先听老师读故事,则阅读的时间会较长,也容易造成学生听觉的疲劳,降低学生阅读的兴趣。如绘本《小猪的一天》,在阅读时老师对故事的情节、角色做大致介绍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文本的语言。

(二)创设情境演读绘本。

情境表演历来在语言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儿童绘本给孩子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边读边演,与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获得真切的阅读体验。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拓展延伸绘本阅读活动,在表演中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如老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与学生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老师扮演温柔慈爱的兔子妈妈,学生则扮演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在演读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故事,感受到兔妈妈和小兔子之间温暖的爱意。又如在阅读《大灰狼娶新娘》时,老师用PPT出示坐轿子、系红纲、盖红头巾等结婚的画面,老师做大灰狼新郎,请一位小朋友扮演新娘,老师帮新娘盖上红头巾后,就用故事里的语言说:“新娘,新娘,请伸出你的手来给我看看”,新娘伸出脚,新郎说:“你的脚耻甲好尖呀!”接着新郎让新娘伸出尾巴、手臂、牙齿和头,最后发现新娘也是一只大灰狼时表演结束。在绘声绘色的演读中,使绘本故事立体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三)链接生活猜读绘本。

不同的绘本隐藏着不同的神秘想象点,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寻找不同的“猜”点。或从欣赏封面开始,或从故事的标题展,甚至可以从故事中的标点,如这些简简单单的“?”“!”猜出故事的内蕴。

1.欣赏封面猜读

封面是一本书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部分,儿童绘本的封面多选择能激起孩子强烈阅读愿望的图画。如绘本《大卫,不可以》的封面上画着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双脚探在书本上用手去拿桌上的鱼缸,画面上呈现着一种紧张的情绪。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封面就能发现鱼缸快要被打翻了,小男孩的双脚也没有站稳就要摔倒了,大卫的妈妈看到这一幕会对大卫说些什么呢?孩子们自然地猜出他们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大卫,不可以。

2.品读情节猜读

绘本的故事情节蕴含无限精彩,在阅读时可以相机引导学生遐想,对绘本内容进行大胆猜想。孩子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后面的故事情节,猜想画面以外的故事。在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小约瑟的毯子变得又小又旧,爷爷拿起剪刀开始裁剪起来,我让学生想象这个小孩子可以做成什么,很多学生猜想到可以做一件衣服。在学生推想之后,我出示文本“一件奇妙的外套”。在猜读过程中,孩子们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所思所想,与绘本作家的思维碰撞。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6

论文摘要:英语是小学教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小学英语教学相对比较基础,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看似简单,但要想要让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得到良好的效果,单纯地死记硬背是不够的,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水平。本篇文章就故事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向,通过听和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入技能,通说和写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技能。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比较侧重于听和说的能力的培养,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符合语言的学习规律。同时,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英语认读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一、故事教学法在英语认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当前,大多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都不足,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英语基础薄弱,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对英语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认知,掌握的词汇更是寥寥无几。其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具有比较强的形象思维,但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差。第三,许多小学老师侧重于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对认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四,面对一门新的语言,学生没有积极学习的兴趣,虽然他们有好奇心,但是没有耐苦性和专注性。因此,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的事实,将故事教学法引入到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必要性。

二、故事教学法在英语认读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教学是英语教学方法中教学效果很好的一种,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够使教学内容得到优化,强化学生的语感。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将一些没有联系、枯燥的单词或者句子经过串联以后组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加,进而对英语信息的吸收量也就会增大,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

(一)编合适的故事

所谓合适的故事是指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符,在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的故事。比如在进行May Icome in 、Come in ,Please、lazy、sorry 等句子的讲授时,可以将这些句子串联成一个小故事:一个学生在进教室之前站在教室门口说May Icome in,老师问到你为什么迟到,学生回答睡过了,老师生气的说:you are very lazy!Come in ,Please。这样将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调动起小朋友的积极性,同时还学会了这些句子和单词。

(二)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小学低年级的英语认读教学也是如此。

首先,老师要通过讲解来帮助学生感知故事,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直接讲授一些单词、句子、语法等。

其次,要加强对重要的句型的巩固,可以加入一些模仿、表演等方法。比如老师在讲解“Oh ,What is the time ?Let me see .”这段话时,老师可以先可以做一下伸懒腰的动作,然后用好奇的语气问:Oh ,What is the time ?Let me see .。然后在看看手表。这样声音与动作同时到位的教课方式,能够使学生对这些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印象更深刻,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三,之前的工作已经向学生展示了需要学会的单词和句子,下一步就需要让学生再次熟悉故事了,通过多故事的朗诵和表演来加深记忆。比如学生迟到,老师问原因的这几句话,可以再教室表演,还可以进行角色反串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是学生熟悉故事中的句子和单词。

第四,故事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教学中的应用的最后一步 就是让学生背诵故事。对任何一门陌生语言的学习,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断的模仿和背诵。学生通过对小故事的反复朗读,直到背诵,能够有效培养语感,记忆单词和句子。对于英语的学习,只有养成了不断朗读和背诵的习惯,那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在进行学生作业布置的工作时,也要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带朗读小故事,尤其是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要付诸于感情。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7

关键词:故事教学;教学活动;情境体验

译林新版《英语》中的story time是单元核心板块,它借助活泼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情节,呈现词汇、句型、日常用语和功能性语言。通过对话或短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语言材料,理解故事内容,在整体情境中学习语言,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本文将结合译林新版《英语》四(上)How many研讨课,具体阐述如何优化中年级语篇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适当铺垫,引入故事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译林新版《英语》四(上)第一课时story time的教学。文本以对话形式展开,故事的内容是Yang Ling和Liu Tao到Mike家做客,Mike和Helen分别向他们展示了玩具汽车和贴纸。其中,本节课要学习的语言知识是How many... do you have?的问答以及日常交际用语:Can I have a look?Can I have one?Sure.

在故事的引入环节,教师引出故事的背景:It is Sunday.Liu Tao and Yang Ling are visiting Mike’s house.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预测故事内容,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这样的问题,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猜想故事中的人物会谈论玩具,会一起看书,也可能会一起谈论喜爱的动物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在真实的情景中说出真实的语言。以下是学生的对话:

S1:Welcome to my home,Mike.

S2:Thank you.Your home is nice.

S1:Look at my toy dogs.

S2:How lovely.Let’s play!

S1:Great!

二、提供语言感受,整体输入,理解故事大意

在学生预测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看动画,在整体情境中感受语言,并获取故事中的主要信息: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教师利用教材中配套的动画,引导学生整体理解故事大意,并在看动画的过程中理清故事主要信息:Mike has toy cars.Yang Ling has stickers.在看动画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用耳、用脑、用心等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内容。学生在多种感受中,积极地接收各种信息,逐渐形成通过整体接受事实、领会故事概要的能力,根据感受到的相关信息猜测、推断生疏词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索发现等积极学习的形象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三、借助文本情境,学习故事

1.形象阅读,发展学生思维

形象阅读要求学生能够将阅读材料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特别是与学生自身的经历、知识、观点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授第一幅图对话时,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猜测、联想、预测。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想象Liu Tao会怎样介绍自己的玩具汽车,学生能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考如何表达,学生生成的句子如下:

S1:Liu Tao,Look at my toy cars.

S2:Liu Tao,I have some toy cars.Let’s play.

S3:Look,they’re my toy cars.

S4:Come and have a look,my toy cars are here.

教师对于学生生成的句子及时板书,并继续引导学生想象Mike会怎样赞美Liu Tao的玩具汽车。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意义表达,如,Wow.How nice!How beautiful!I like your toy cars.

教师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会说些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编对话,虽然孩子们自己编的对话没有教材中的完美和生动,但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维,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预测文本内容,并验证自己的预测。而阅读过程也逐渐从枯燥的“字面阅读”过渡到形象的“图片阅读”,给中年级的课堂增加了一抹色彩。

2.自主阅读,品味故事

阅读英语故事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能力。故事本身作为一种阅读素材,有利于给学生英语的感受,培养他们理解英语的能力,并在阅读中获得英语体验,扩大词汇量,学习、巩固新的语言现象。同时在阅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欣赏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自主阅读,获取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Yang Ling和Helen的对话,并在故事文本中找出:How many stickers does Yang Ling have?学生通过结合图片阅读故事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并通过看图,点一点图片中sticker的数量,理解了fifteen的含义,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发音的指导。

4.自主阅读,体会人物情感

学生阅读的过程,不仅是学习新知的过程,更是体会人物内心、体验情感的过程。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体验情感,并获得情感的提升。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8

一、“分享阅读”提供了适宜的早期阅读材料

(1)故事与儿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故事中所描述的对象大多是有生命的。人性的表现,往往使故事的人物与读者、听众和讲者之间发生情感上的交流,把故事中的人物的喜怒哀乐、奇遇、危险、成功等转化为读者自己的喜怒哀乐、奇遇、危险、成功,使读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故事之中。

(2)故事神奇的情节,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故事在儿童的心目中是新奇的,这种新奇既存在于故事人物身上,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广泛的涉及范围、神奇的关系等也都是可以满足儿童好奇心的资料。

(3)故事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拥有自己丰富的天真的思想,而曲折的故事结构、生动的描述等能引人入胜,激发幼儿的想象,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猜想的成分,这会把幼儿导入无限推论的境界之中,使幼儿获得很大的快乐。

(4)完整的故事组织,适合幼儿的学习心理。幼儿容易学习、了解组织完整、意义连贯的事物,书中故事的组织就符合这个要求,同时故事的描述是活动的、常常改变的,它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变更它的内容与组织,这使故事更适合于幼儿的情感。

二、“分享阅读”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1)在阅读中变幼儿被动学为主动学。在活动中教师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幼儿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幼儿阅读图书,“分享阅读”为幼儿提供了内容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在阅读前,老师常常先提出问题,叫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识的去阅读图书,幼儿阅读完毕则鼓励幼儿大胆地对尚未理解的内容进行讨论,打破了以往只是被动听讲的局面,从而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语言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给他们量力而行的机会,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太难或太简单而退却、失去兴趣使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参与学习。其次避免了过多包办代替和注入式教学,注意引导幼儿独立自主地学习,特别是在提问方式上教师注重了“大”、“活”、“深”。“大”即提问范围大,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理解,从各个角度做不同回答;“活”表现为教师的提问从幼儿思维的现状出发去启发引导,而不是按教师的意图要求回答;“深”指的是提问不局限于一张画面,而是着眼于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2)注重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同步发展。在幼儿阶段人们比较重视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而忽视书面语言的学习,研究表明幼儿在六岁前比六岁后更容易学习阅读,而且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平行发展的,因此,听、说、读等各种语言交流方式同时进行阅读语言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在操作层面上教师先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请幼儿按自己的理解讲述故事。接着,教师把幼儿欠规范的表达梳理成准确、精练、规范的语言,完整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获得良好的语言感受,教师与幼儿一起编读故事,幼儿在无压力的情况下会兴趣盎然地跟老师一起用口语念出画面的文字,习得完整、连贯和规范的表达方式。在延伸活动中,教师创设图书角,表演角等开展故事比赛活动为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讲述、表演故事创设条件。

三、“分享阅读”的操作行式同早期阅读操作行式如出一折

(1)大图书阅读活动大图书是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特点制作的大型图画故事书,适于集体教学或分组教学使用。在大图书阅读活动中,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帮助幼儿学习按顺序观察画面和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的方法。

(2)小图书活动这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体验、认识、探索,逐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教师重点帮助幼儿学会翻阅图书的基本方法,理解画面语完整故事构成的关系。

(3)听赏活动听赏图书故事让幼儿反复倾听作品不断体验品味作品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讨论并大胆、尽情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9

新《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一个人阅读能力培养的最佳期不是我们认为的小学阶段,而是3-6岁的黄金时期。 到底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呢?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

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水平、兴趣,选择一些内容简单,语言简捷、流畅,情节集中,篇幅短小,画面形象逼真、新颖有趣、幅面较大的内容为体裁。

比如小班幼儿喜欢情节简单、图画明确、与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有关的读物,图画的形状和颜色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们应为其选购一些图文联系紧密,文字简短并通俗易懂,内容多以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为主的图书;而到了大班我们则应选择一些幻想故事、儿童诗、儿歌、神话和传说等,还可以更多地选择具有重复句子和段落的故事:如《三只蝴蝶》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而且还能提高记忆力,增加词汇量。当然同时还要注意所选故事的语言要丰富多彩,画面的遐想空间要大,尽量选择高于孩子发展水平的书籍,内容不能过于单一化,涉及面应广一些,以便更有效的开发幼儿的智力。

二、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陈鹤琴先生说:“孩子们来到人世后,应尽早为他们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领着他们踏上第一部台阶,使他们认识书籍、爱上书籍,从此步入书籍的海洋中,并且毕生视其为生命的伴侣和导师。”

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丰富阅读环境,在班上设置图书角,图书内容要新颖、趣味性强,并定期进行读物更换,活动室的桌椅门窗、玩具、电器等我们都可以把文字卡片悬挂或张贴于材料物品上,使幼儿一一对应,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常说的字,都可以制作成卡片,投放于图书角,提醒幼儿利用各活动环节的休息时间去阅读。

如小班的区角活动,我们先指导幼儿认识封面、封底,告诉幼儿看书的时候,可用手指着画面内容逐步地往后说,不仅帮助幼儿理解了画面内容,而且还能帮助幼儿克服乱翻书的习惯。

此外,我们还要为幼儿创设听说游戏、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和文学活动,引导幼儿逐渐了解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增强幼儿对汉语语音、语义、语法及汉语文字组合规律的敏感性。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可以听听唱唱自己学习的儿歌、歌曲, 讲讲自己听过或看过的故事,还可以表演故事,或以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想法。通过这些听、说、读、写活动,让幼儿感受阅读的无穷乐趣,从而提高早期阅读的兴趣。

如大班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并促进幼儿社会发展,扩大知识面。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的基础和前提

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必须早在幼儿期就进行训练,让幼儿尽快适应语言、文字、图象等构成的第二信号系统环境,提高阅读能力,逐步达到独立阅读的状态,为幼儿入小学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美国教育家杰姆.特来里斯一生致力幼儿智力开发,他提倡父母或教师每天为孩子朗读20分钟,他通过实践证明坚持听读可以集中儿童注意力,丰富孩子的词汇,激发想象,拓宽视野、萌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幼儿逐渐领悟语句结构的词意、神韵,从而为今后广泛阅读打下了基础。我们可以带幼儿参观图书馆,让幼儿处在安静、明亮、优美的环境里专心阅读,感受安静氛围,教育幼儿在看书时不大声喧哗,不随便打扰别人,不折书、不抢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并且做到看了书要放回原处。实践证明如果幼儿的家长喜爱阅读,经常当着幼儿的面进行阅读,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耳濡目染,受到深刻的影响,从而喜欢上阅读,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因此,家长在日常的活动中可有意地和幼儿一起进行阅读或和幼儿一起分享好的书籍。

四、采用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会幼儿阅读技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也是阅读得以深化的基础。

1、按顺序看书,掌握看书方法。

指导幼儿学习阅读活动时,要帮助幼儿掌握翻阅图书的经验,掌握一般的图书的规则方式;在幼儿看书时要求幼儿一页接着一页看,到了大班幼儿已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 因此,先教他们按页码顺序翻阅图书,使他们掌握看书方法并养成习惯。

2、学习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

在看书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是一页一页组成,故事是由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

3、提高幼儿的理解力。指导幼儿学会观看每幅图画上的人物、动物现象,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

四、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和幼儿一起成长

1、经常为孩子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每天都能利用睡前时间为幼儿朗读故事,父母在朗读时应咬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具有感染力,可根据图书中的不同形象表现出不同的神态或语言。激发幼儿倾听的欲望,从而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2、对故事的内容可适时地加以停顿并提出问题,启发幼儿的思考。

当幼儿对故事情节产生疑问或不理解时,家长可顺着孩子的思路进行,先不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让幼儿充分地想象,之后再把故事结果告诉他们,但一定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甚至可以将幼儿的猜想编入故事,同时更加激发了幼儿的思考能力,为幼儿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条件。

3、故事结束后,和幼儿一起交流心得,提高赏析和辨析能力。

家长不能单纯地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当故事告一段落或讲完一个故事后,应及时与幼儿一起交谈听故事后的感想,以幼儿说为主,家长认真倾听,及时引导幼儿根据故事主题围绕自身周围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想法,并随时注意引导幼儿交谈中所用的词语及语句的条理性,概括性,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逐渐提高幼儿的辨别分析能力。

4、创造机会鼓励孩子自己看书,并极力表扬孩子的这种行为,使孩子体验自己看书的喜悦。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96-01

小故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最爱,孩子们总是能在各种各样的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适时将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往往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一、在倾听故事中让学生感知

曾有位孩子喜欢听故事,长时间倾听录音故事令该孩子能模仿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的语气、语调,慢慢地他能说出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把故事说得惟妙惟肖。可见听故事学英语完全是声音的学习,模仿地道、准确、流利、优美、抑扬顿挫的英语发音,以形成正确的听觉表象,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所说的“故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创作出来的小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Three butterflies 等等,而另外一种就是一直被人们传说着的童话类故事,如:Snow White;The fish and the old man 等,这些童话类的故事语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听故事 Three butterflies 时教师借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熟悉语言;在听故事 The Fox and the Crown 时利用图片、实物、面具和木偶来让学生熟悉故事的内容;在听故事 The Boy who Cried Wolf 时利用多媒体的声音效果及母语与英语相结合来展示故事人物的性格。学生通过语言声音的识别、分辨,准确地把握故事中信息。教师通过手势等其他强调做到音、调、意并行,给学生建立一个定向反射的新异刺激物的整体概念,不断增强语感的训练。

二、在朗读故事中让学生强化语感

朗读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正确掌握语音、语调,培养学生的英语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的语言艺术,使枯燥的视觉文字活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使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的撞击中与故事内含的理念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从而对故事内容深刻的理解。

PEP 英语教材故事内容丰富多彩,为培养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提供了便利。在教学 PEP, Book 8 故事 Three Little pigs 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注意“狼”的语气、语调的变化,粗粗的、低低的,表情是凶的还带有诡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故事中三只小猪的情绪体验,是高兴的、悲伤的还是兴奋的,以及进一步体会、领悟到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所以读这一故事必须指导学生把自己完全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才能让自己的语言富有内在的感染力,才能让故事讲的更生动更精彩。

三、在表演故事中让学生提高语感

表演故事是对学生学习故事、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后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也是学生运用新语言进行流利表达及表演才能的展示。任务型教学理论指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学生表演的故事越多,词汇和句子的表达也就越丰富,语感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语感越好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两位男孩,一位英语学习非常刻苦,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而另一位学生性格外向,语言表达不好,这两位性格不同的学生在教师的撮合下表演了 A Little Red Riding Hood 的故事,两位学生的生动的表现,滑稽、形象的肢体语言,对故事的表演更惟妙惟肖,充分发挥的自己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使得其他的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了故事内容中机智勇敢的小红帽的形象和狡猾的狼的形象,可见故事表演是训练语感行之有效的措施。之后两位学生经常主动参加才艺英语故事表演,获得故事大王的光荣称号。他们积极地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就会更加喜欢读故事、讲故事,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

四、在创编故事中让学生提升语感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使用已学语言。教师在故事表演后针对程度一般的学生,提供较简单的故事或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改编故事。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改编故事,创编新故事。通过这样的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从而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对所学语言的运用,进行语言的内化输出。

如 PEP, Book 3, Unit 3 在学完房间单词后,“study, living room, bathroom bedroom ,kitchen”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单词串编一个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而有趣,运用所学的句型,编一个有趣的故事。笔者在实践中惊喜的发现,孩子们能创造出更加动人、有趣的童话故事。有的孩子能编凶狠的老虎在每个房间找兔子吃的故事。有的孩子能编出有趣搞笑的漫画式的故事。可见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需要老师去开发。运用短短的小故事将单词,句型灵活的运用起来,从而很好的巩固,整合知识,对学生语感能力有进一步提升。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或改编这一故事,角色自由分配,这样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型,由潜意识进行意识,由内在的潜能化为外在的行动,使语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