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教学十篇

时间:2023-03-23 15:25:09

成语教学

成语教学篇1

1.明白成语与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的区别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成语词典》说法,“所谓成语,是指相沿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语,能独立表意,形式短小,一般为四字格式。其特点大都是约定俗成,结构固定;意义往往不限于字面。另外,成语也是熟语的一种,部分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历史典故和古诗文;很多固定格式,虽不是成语,但在书面语言中大量使用,往往成了阅读的拦路虎。因此,本书选收条目时,以常用常见成语为主,一些格言、名句等也适当予以收录”。

成语是汉语中长期、广泛及习惯使用;由文所出,经人所录,来源于古代寓言、历史典故与古诗文等的固定词组和短语,一般为四字格式,意义往往不限于字面,具有浓厚的汉语文化色彩,用于作文或口语中,藉其典故,明其论点。口语用之,则收言简意赅之效。

简而言之,成语是长期习用,由文所出,经人所录的固定词组或短语。

成语的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④形成的历史性。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下面就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问题说明成语的概念。

成语与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不一样,因为成语由四个字组成的占绝大多数,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较浓厚的普通词组,也看做成语。应当指出:凡是一个词组里的词可以抽换的,就应该把它看做普通词组。例如“根本改变”这个词组,在某种场合,也可以改为“彻底改变”、“基本改变”或“大大改变”。又如”密切合作”这个词组,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肆意挥霍”,可以改为“任意挥霍”或“随意挥霍”。这几个词组改了以后,并不影响内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适。像这样可以自由改动的词组,都是普通词组。至于成语,则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成语的词,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例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改为“狼口余生”或“豹口余生”,也不能改为“虎嘴余生”。“落汤鸡”不能说成“落汤鸭”。又如:“不管哪个殖民主义者怎样花言巧语地奢谈和平,也掩盖不了他们的侵略本质。”在这个句子里,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语地奢谈和平”改为“花言地奢谈和平”,或“巧语地奢谈和平“,就是改为“巧语花言地奢谈和平”也是非常勉强的。

2.探究成语特点,积累课外成语

在学生情绪饱满地渴望学习更多的成语时,我们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成语,探究成语特点,积累丰富的成语。自学成语主要以课内知识为范例,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

例如学习了“冷嘲热讽”“惊天动地”等成语后,孩子们发现了这些成语的特点,其中含有一组反义词。我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同学们的热情十分高涨,短短三天时间,他们就搜集到了“逢凶化吉”“举重若轻”“积非成是”等数百个成语,真是“积少成多”。

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大量积累探究之后,给成语归了许多类,如含有一组近(反)义词的成语、来自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的成语、形容春天(夏、秋、冬)的成语、“惊天动地”式的成语、ABCC 式成语、AABB 式成语、ABAB 式成语……归类整理以后,我们还组织了各类比赛,如“成语接龙”比赛,“巧用成语编故事”比赛,巧编成语谜语比赛,成语手抄报比赛……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增强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学会了合作、分享、交流,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团队意识。

3.激发兴趣,表演成语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因此,在成语教学中,我在备课时更多地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欢声笑语的语文课上学到知识。如教材中所涉及的成语:心花怒放、捧腹大笑、哄堂大笑、前仰后合……这些成语都是表现人物神态和心情的。上课时,我先领着学生把成语读正确,然后直接告诉他们:“这些成语都是表现人物神态和心情的,你们想把这些成语演出来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稍做准备后,一个同学跃跃欲试,要表演“捧腹大笑”,他到位、夸张的表演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趁热打铁:“刚才课堂上的情景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同学们异口同声:“哄堂大笑。”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在愉快的表演中熟练记住了这些成语,增加了成语积累。

4.关于成语复习课教学

4.1注重复习方法的渗透和归纳

一堂复习课不可能让学生牢牢掌握成语知识,与其一味强求量的落实,不如讲求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成语的一般规律,才可能在课外时间开展有效复习,才可能有量上的实质提高。因此,我在《趣味成语》这堂复习课中,着重教学生学会进行成语归类,引导学生从归纳总结出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数字成语、动物成语,并由动物成语扩展延伸到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成语,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框架,知道成语的大致分类。

成语教学篇2

试看近年来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关于成语的试题情况:

(附图 {图})

由上表可以知道,高考语文试题中成语的数量逐年增加,比分逐年提高。测试内容,除了成语的字形、字 音、含义以外,还涉及到成语的结构方式、成语的出典和成语的辨析运用等方面。由此可见,成语教学在中学 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决不能等闲视之。

笔者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对成语进行了一些规律性的归纳,以指导学生掌握、辨析成语的音、形、 义,提高成语的运用能力。

一、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

有些成语,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通过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成语“鞠躬尽瘁”,出自蜀汉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可教育学生为革命为人民竭尽全力,奋斗终生。“ 先忧后乐”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教育学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 而》,可教育学生虚心好学,永不自满。

出自《孔子家语》的“载舟覆舟”,说明人民力量的伟大,取得民心的重要。出自《淮南子》的“塞翁失 马”,说明了坏事与好事互相转化的道理。出自《吕氏春秋》的“物及必反”,说明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 相反方向转化。通过这些成语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辩证观点。

二、辨析成语的形、音、义

形、音、义三者之间,义是首要的。掌握了义,音、形也就容易解决了。成语“再接再厉”,原指公鸡相 斗,每次接战前都要磨快它的嘴。明白了“厉”同“砺”,磨快的意思,就不会再写成“再接再励”了。“汗 流浃背”形容出汗很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明白了“浃”是湿透的意思,就不会把成语写成“汗流夹背”了 。“走投无路”中的“投”,是投奔的意思,不能写作“头”;“装腔作势”中的“势”,是姿势的意思,不 能写作“死”;“旁征博引”中的“征”,是寻求的意思,不能写作“证”。89年高考试卷中的“明察秋亳 ”,91年试卷中的“淋漓尽至”,92年试卷中的“貌和神离”、“迫不急待”,93年试卷中的“直接了 当”、“名列前矛”、“好高鹜远”,94年试卷中的“不径而走”、“神采弈弈”、“妄费心机”、“磬竹 难书”、“蜂涌而上”等,如果掌握了这些成语的确切含义,那么就会明白这些加点字都是错别字了。

如何辨析成语中的形、音、义呢?

首先,要防止望文生义。在四字成语中,每个字都是意义单位,但它们之间决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一个 整体,它的意义是概括的,因此不能单单按字面理解。如“高屋建瓴”中的“建”,是倒水、拨水的意思。这 个成语的意思是将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不刊之论”中的“刊”,削 除的意思。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差强人意 ”原意是说还算能振奋人心,现多指尚能使人满意。“差”是“尚”、“略”的意思;“强”是“振奋”的意 思。如果望文生义,把“建”理解为“建立”,把“刊”理解为“刊登”,把“差”理解为“不好”,“强” 理解为“勉强”,那跟成语的原意就背道而驰了。

其次,要细细辨别同形异义词。有些词,在不同的成语中有不同的含义。“毫厘不爽”中的“爽”是“差 错、失误”的意思,而“爽心悦目”中的“爽”是“舒服、轻松”的意思。“投笔从戎”中的“投”是掷的意 思,而“情投意合”中的“投”是迎合的意思。“五体投地”中的“体”是身体的一部分的意思,而“身体力 行”中的“体”是体验的意思。

三、剖析成语的语法结构

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分析掌握成语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造句 功能,准确灵活地运用成语。成语的语法结构与词组是相同的。它的结构方式,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并列关系:高瞻远瞩、层峦叠嶂、云蒸霞蔚、分门别类、博大精深。

偏正关系:中流砥柱、揭竿而起、默默无闻、得意忘形、痛不欲生。

主谓关系:言者无罪、短兵相接、鞭长莫及、胸有成竹、鹏程万里。

动宾关系:置之度外、包罗万象、粉饰太平、混淆黑白、崭露头角。

连动关系:拍案叫绝、负荆请罪、刻舟求剑、量体裁衣、饮水思源。

兼语关系:请君入瓮、调虎离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化险为夷。

值得注意的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又分别有几种情况。

在并列关系中,“多快好省”四字都是并列的,“隐恶扬善”是动宾+动宾,“残羹冷灸”是偏正+偏正 ,“家破人亡”是主谓+主谓。

在偏正关系中,“弥天大谎”是定语式,“慷慨陈词”是状语式,“巧夺天工”是补充式。

四、赏析成语的文言特色

绝大多数成语是从古代演变而来的,因而保留了许多文言特色。

有的成语保持了文言中实词活用的特点,如: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鼓作气”、“衣冠禽兽”,名词作使 动用法的“汗牛充栋”、“祸国殃民”,名词作意动用法的“草菅人命”、“幕天席地”,名词作状语的“天 长地久”、“草行露宿”;动词作使动用法的“闭花羞月”、“生死肉骨”,动词作意动用法的“是古非今”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扬长避短”、“拈轻怕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厚此薄彼”,形容词作使动用法 的“丰衣足食”、“光宗耀祖”,形容词作意动用法的“不远万里”、“不耻下问”等。

有的成语还具有文言句式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式的“时不我待”、“何去何从”、“唯我独尊”、“ 马首是瞻”、“唯利是图”,状语后置句式的“持之以恒”、“重于泰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运筹帷幄”等。

五、品味成语的修辞手法

不少成语运用了修辞手法,使得成语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

“怀瑾握瑜”、“望穿秋水”、“铜墙铁壁”运用了比喻,“青梅竹马”、“布衣之交”、“蓬筚生辉” 运用了借代,“饿莩遍野”、“铺天盖地”、“囊括四海”、“怒发冲冠”运用了夸张,“满招损,谦受益”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运用了对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用了对偶,“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是可忍,孰不可忍”运用了反问。

有的成语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雷声大,雨点小”就同时运用了比喻、对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六、探究成语的出典

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通过探究成语的出典,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神话 、寓言、历史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文史知识,扩大眼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夸父追日”来源于《山海经》上记载的古代神话,“狐假虎威”和“揠苗助长”分别来源于《战国策》 和《孟子》所记载的寓言,“睨柱吞赢”和“图穷匕见”分别出于《史记》、《战国策》所载的关于蔺相如和 荆轲的故事,“世外桃源”和“海阔天空”分别出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唐僧玄览的诗。

七、指导成语的运用

学习成语在于运用。指导学生用成语造句,或把几个相关的成语连缀成文,或把成语用于习作之中,或以 成语命题作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文章的内容 ,增加文章的生动形象。

成语教学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成语教学 策略

一、要教会学生一些解释成语的办法

第一,首先要重视古汉语的学习,尤其是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的学习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要重视对古汉语的学习,古汉语里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章,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有许多实词是有生命力的,这些有生命力的实词解释和成语的解释往往是一致的。

如:“安之若素”的“素”怎么解释呢?其实我们曾在初中语文课文《活板》中学过:“有奇字素无备者”的“素”解释为“平素,平时”,与“安然若素”的“素”同义。又如:“置若罔闻”的“罔”作何解释呢?古文学得扎实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核舟记》中有一句话“罔不因势象形”的“罔”解释为“无,没有”,两者意思一样。还有,《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中的“否”和“否极泰来”的“否”同义,都解释为“坏﹑恶”。

第二:要重视形声字的结构,分清形旁和声旁

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分为两部分:形旁和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掌握了形声字的知识概念,可以使我们正确解释字的意思,从而避免很多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成语。 如:“病入膏肓”的“肓”,学生往往会写成“盲”,为何?就因为不懂形声字的结构,“肓”的结构是“上声下形”,大凡和人体有关的字都是“月”字旁,由此可知,“肓”与人体有关,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分,即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而“盲”的形旁是“目”,与眼睛有关。 第三:重视音形相近,意义不同的字的对比

对成语的掌握,要求很高,学生往往不理解成语的解释而写错别字,所以对于一些容易搞混的字,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进行对比区别,显得十分重要。

如:学生常常把“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搞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理解这两个字的解释,“骛”的本义是“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而“鹜”解释为“野鸭子”,经过对比,学生才能真正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心无旁骛”也不会写错了。

二、在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教成语释义时,培养学生的敏觉力。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大多用其比喻义或引申义,而少用本义。但我们在成语释义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字义、来源上,从而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到其中蕴含着许多古代语言文化知识。

2.用成语联想法,培养学生的流畅力。联想是一种活跃的发散思想,用成语联想去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流畅力。

3.对成语进行归类教学,培养学生的变通力。从成语的内容上归类,可以采取将相近的类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区别他们不同的意义重心,培养其变通力。

4.设计成语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独创力。作文教学容易落入俗套,特别是命题作文,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即使是材料作文,也有很多限制,而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成语作文技巧练习,就能构成变化万千的新颖作文,从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三、成语教学要与时俱进,符合时展要求

第一要把握好成语的朗读停顿。 成语绝大多数十四字的,在朗读时一般都是两个字做一次停顿,如:迥然/不同、平分/秋色、披肝/沥胆等。但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这样停顿的,我们教材中没有列出的少部分少于或多于四字的成语,如:莫须有、快刀斩乱麻、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在朗读这些成语时则要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停顿。

第二要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成语,融会贯通

教材中中的成语不但和本单元的课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成语和成语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那么教者在教学时应能及时地复习、巩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在教授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就应该把整个初中教材中关于四季的成语整合起来,集中进行理解,掌握。

第三要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适当补充

教材中有些不同的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教者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如十二个出自寓言的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想一想十二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这十二个成语都是从寓言中得来的成语。接着,我再逐一讲解,配合每个成语的小故事,在学生的脑中留下了直观的形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接着,我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从寓言中得来的成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积极回答:“百步穿杨”、“杞人忧天”、“自相矛盾”……同时,我又补充学习了“愚公移山”、“指鹿为马”、“惊弓之鸟”“井底之蛙”等词语,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成语教学似轻实重、似易实难,它重在运用和积累。然而,这仅有的成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外多看课外书籍,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成语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写作中。这样,中国的成语文化才得以流传。

成语教学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成语教学;现实意义

成语是一种人们长期以来沿用、具有固定结构形式和完整意义、带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搭配的词语。成语作为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瑰宝,数目众多,结构固定,意义凝练,言简意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成语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各类交际中包括口头或书面形式都会使用到成语。汉语学习进入到中高级阶段的外国留学生,在用汉语同中国人进行交流时,即使不主动使用,也会有听到成语的可能性。因此,成语随时有可能成为他们交际的障碍。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不能不进行成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增加外国留学生的词汇量。成语的组成成分多为词,也有少数为古汉语词,只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作为词使用了,而是更多地作为构词的语素使用。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成语的时候,可以复习组成该成语的各词及语素的意义,这有助于巩固他们已学的词语,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可以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对于巩固和增加外国留学生的词汇量是很有帮助的。

(二)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词语推测能力。成语构成单位大多是单音节的古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有的保留了词的地位,有得则退位成语素。外国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进入到中高级阶段以后,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词汇,可以引导他们利用已学过的词语或其成分,推测成语的意义。推测词语能力是一个人掌握外语水平高低的反映。而外国留学生在推测汉语语义时,经常由于不懂得汉语的构词规律而频频出错。因此,我们在进行成语教学时,应该根据成语的组成结构,例如主谓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联合式成语等,在分析成语构成的同时,引导学生推测词语,这样就可以降低学生猜错的几率,而且还无形中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高外国留学生汉语理解能力。成语有的来自中国的史书典籍和文学作品,有的来自民间的神话传说,有的来自历史故事和语言故事,还有的来自佛教、道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往往包含着透彻、完整的思想内容,包含着丰富的中国社会文化知识,充分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外国留学生通过对成语的学习,能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建议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存在着教材有关成语内容缺乏规范性、汉语语言测试重视程度不够、成语教学模式缺乏实用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在这方面以往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温端政2005年出版的《汉语语汇学》一书中,“汉语语汇学”的初步理论框架的完整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对外汉语教学新的研究领域。此外,李红印在他的代表作《收“语”分析》一文中主张“语词分立”,对“词汇”与“语汇”进行了明确区分。我们知道,语汇与词汇都具有系统性,语汇教学事实上包含对外汉语成语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借鉴语汇教学的系统性、计划性、目的性。这三个特性要与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目的相融合。

(二)加强成语语义分析。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传统的“词本位”教学法使得学生的语素分析能力较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语素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领域渐渐取代“词本位”的主要地位。如果就一般的词汇而言,基本上都是由常用汉字构成的,这些构词单位非常集中,构词能力也较强。在分析一个“词”的时候,语义与词义都十分重要,深刻理解与掌握语义对学生学习汉语词汇而言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成语一般也是由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当然也包括一些古汉语词汇。对成语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对成语语素意义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甚至可以说语义是词义的基础。

(三)重视语境教学及文化差异。这也是明确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在HSK测试中我们发现语境对外国留学生推测成语语义具有重要影响。语境有显示词义的作用,可以解决用其他途径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外国留学生给出的成语解释与正确的语义并不完全符合,但是一旦置于语境中就可能是合情合理的,对理解整个篇章的语义并不构成什么影响。语境是影响外国留学生理解成语语义的因素之一,同时利用语境进行教学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到了中、高级阶段,教学重点应该从语法结构分析转向引导学生从语境的角度理解语义。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一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通过成语教学可以向学生展不丰富多彩的文化。这种重视文化差异的教学方法对于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效果具有较大的作用。

(四)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目前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存在多种流派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在进行实际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心理特质及特定的文化环境,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我们在讲解成语的意义时,应该尽量从外国留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帮助他们清除理解上的障碍。另外,任何一个成语都有自己的特性,可以根据不同成语的不同内容和特性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成语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探索出多样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青,王美玲.当前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弊端和方法革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成语教学篇5

 

一、现状和问题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提出,在我国很多地区,很多的成年人也开始重视英语的学习,随着成人学习英语的热潮的出现,在实际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对于成人的音标教学就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在一些培训和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提出关于成人英语教育要不要学习音标的问题,对于音标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针对这些问题,外语教研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习音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音语调,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对于一些朗读或者提高辨音的能力,帮助记忆单词;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问题的根源

 

针对在成人英语的音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基于这几个方面的因素:

 

1.在英语的掌握中缺乏实践经验。在我国的所开设的成人英语教育也就这几年,实践方面的经验很有限,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依然是处于一个探索的时期。在一些实践的过程中,基于当前的教师背景和学生个体上的差异,音标教学有的成功了,有的处于失败的阶段。因此,人们对于音标教学所持有的看法非常的不一致。加上现在很多人的专业素质缺乏,不少英语教师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会过多得关注成人英语学习的怎么样。

 

2.实证和理论研究不够。针对成人的英语学习,音标学习有着很大的价值,在国外的一些研究当中,还没有见到一定的认可。我国的国内有关于音标学习方面探讨的也不是很多。就当前的成果来看,大都只是主张、根本没有确切的去讨论相关的现象。即便是提出了一些不一样的观点,但是还是缺少普遍的实证探析。与此同时,出现的急性思维的现象也不容低估。针对很多的现象缺少认识的辩证观念,这些都将给英语音标教学带来一定的问题。

 

3.音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音标教学所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多,其教学的效果受到了老师、学生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干扰,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将会对最后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涉及到了人为的原因在内,在成人音标教学中,每一个人的发音很难纠正过来,导致出现了根本不可能出现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 的情况。虽然这个结论的得出,让很多人感到一种不安,但是,这确实是真实的事实。绝不是一件虚构的事情。因此,必须依靠一些外援性质的帮助。

 

三、应对策略

 

1.音标教学的实践策略。

 

(1)音标介绍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向成人介绍音标的概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音标,其作用是做什么的,以为今后的音标教学做基础。

 

(2)音标输入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让成人能够正确认识每一个音标,在学习音标的过程中,熟练读出音标的正确发音。国际音标一共有48个,可以将这些音标分为两个大类,即元音和辅音。再将元音进行分类,教给学生,学生对于音标的基本分类掌握之后,下一步就要多加练习每一个因素的发音。其次,成人在学习音标的过程中,不仅要会读,而且还要掌握音标的写法,逐步将这48个音标学会。

 

(3)拼读、拼写输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将学习到的音标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主要运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和鼓励的方式进行。对于在发音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多加强对其基本的词语的练习,对于拼写有错误的学生,要教会他们如何掌握拼写的技巧。

 

2.基本要求。

 

(1)音标教学要目的明确。在进行音标教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音标教学的目的性要特别明确。“音标”对成人来说,太抽象了,他们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因此,作为英语老师要让他们从自己的意识中,理解音标到底是什么,学习音标有什么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音标教学要系统、集中。有的成人英语教材中涉及到音标教学的内容太少,并且知识分散,没有系统性,在拼读方面,有的英语教师都将之弱化了。这样的结果很容易导致成人学习音标的过程中,机械化地进行记忆,自主学习的能力基本没有。因此,要逐步将这种现状改变,必须要调整教学的计划,让学生真正将音标的使用和拼读掌握。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学会单词的拼读和写法,促进对于英语的学习。

 

(3)成人音标教学也要注重加强趣味性的特点。我们知道,当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时候,学习便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好好地对知识进行学习。更好地去将知识掌握和理解。对于音标教学所体现出的枯燥特点,教师必须多增强音标教学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音标的学习进行开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音标教学的时候,所遇到的问题只是一个侧面的问题,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理论和时间之间相互结合的关系。

 

外语知识能力与结构方面的关系,一直是我们教学中一直争论的事情,掌握好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的让成年人也学会音标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读法规则,以及语法知识,更好地为学好英语这门课程奠定基础。

成语教学篇6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成功学的内容,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乃至人生的成功。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去激发每个学生心灵的潜力,从而获得成功的感觉。笔者认为每个人在到达成功之前,会有自己的准则,这种规范使我们从父母、学校以及日常生活中获得而来的。这一种规范只适合自己一个人,一个人能自律,依照自己的生活,并且朝理想一直追求下去。只有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的事,一旦确定一切无误,力量就会喷涌而出。有了好的心态并乐观去面对,我们一定可以成功。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中学生来说,自信、乐观、勤奋就是他成功的法则,所以笔者在英语教学中侧重对这几方面的培养。

我们知道,自信是自己对自己信念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是一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实现确定目标的心理品质。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的力量源泉,是开发潜能的必备素质。正因为自信对一个人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教每一届学生时,笔者都会精心安排英语的起始课,用带有激情的语调给他们讲英语使用的广泛性、重要性,如讲有关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和新东方英语创始人俞敏洪的励志故事,并用英语告诉他们:“You are the best.If you think you can,you can.”每次上课笔者都会以自信的情绪来渲染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激情共鸣,就好像在学生心灵的机器上加满了油,一旦有了学习的热情,就有了好的开始,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笔者所教的初一(1)班,有很多基础差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是笔者的又一个教学重点。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几乎都有成绩不好的同学。有的教师对其失去耐心,听之任之;还有的教师辛苦地为他们开小灶、补课,效果也不明显。其实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可能是孩子在小的时候,曾经受过挫折,从而形成了在学习方面的挫败感,不自信就会伴着他,使他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小学英语基础没打好,输在了起跑线上,在这种情况下就极有可能一步落下、步步落下,不仅在知识上,在心理上也一直输了下去。如何改变他们?经过反复摸索,笔者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预习,重拾自信。既然他们已经落后了,就不必追在优秀生的后面,打疲劳战,放弃追赶的劣势状态,主动出击,提前学习,获得对学习的主动姿态。

首先,帮助差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单词和句型,鼓励他们在课上表现自己,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做一个完全参与者,而不是落伍者。

其次,学生有了自信、乐观,没有勤奋也不会成功,也不会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业精于勤,荒于嬉。”很多成功的人并非天才,他们是靠勤奋获胜的。成功的人有千千万,但成功的道路却只有一条――学习,勤奋学习。如果我们停止了学习,用时下流行的话表达就是“充电”,那么我们很快就会没电。如果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多感官参与学习的活动。譬如:视(图画或文字)、听(录音)、唱(英语歌曲)活动相互交替,说(口语)与角色(表演)活动相结合,以训练他们多方面的智能和勤于使用多种感官的能力和协调性。作为学习的补充,笔者吸取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做法――引导学生学习使用零碎时间。笔者所教的初一(1)班是走读班,每天上下学从家到学校有两个来回,笔者要求他们开展路上背一个单词活动。因为此时目标单一,每个同学只要坚持都可以做到,日久天长,使学生养成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成语教学篇7

【关 键 词】成高英语 教学现状 问题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日趋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中国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成人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高英语又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成高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为了了解成高英语的教学现状,笔者对广州某成高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该院2009工商管理、会计、计算机、行政管理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并从中抽选10名学生进行座谈。这些学生属于脱产生,年龄介于16-20岁,已通过了全国统一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正接受着成人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学制两年,调查时他们已进行了一年的大学公共英语学习。本次研究共发出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问卷的录入工作由专门的统计人员采用双录入的形式独立完成,然后对录入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发现差异时及时核对问卷进行更正,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基础

表1结果显示,成高学生入学时语、数、英三科总成绩很差,300分以下的占52.6%,300-350分的占31.1%,即350分及以下的学生高达83.7%,而400分以上的只有1.1%。可见绝大部分成高学生的综合基础较差、根底很薄。成高学生要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克服这些心理障碍。

由表2可知,成高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也很差:70分以下的占46%,70-90分及90分以上的各占27%,即90分或以下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3%,大部分处于及格或及格以下。这些学生英语基础差主要表现为发音不够准确、词汇量少、口语、听力和写作能力弱、以汉语的思维习惯学习英语等成高学生的这种害羞心理和因挫折引起的消极情绪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导致英语教学失败。

(二)英语教学成效及其原因

调查时这些成高学生已经学了一年的大学公共英语,但表3的结果表明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选择英语水平较入学时进步很大的只有2.2%,有些进步的也只有20.8%,即感觉上大学后英语水平有进步的只有23%。而选择原地踏步的占34%,有些下降的占25.2%,下降很多的有17.8%,即选择下降的学生占43%,也就是说进大学后英语水平没有进步甚至下降的学生有77%之多。造成英语教学成效较低有其各方面的原因。从表4,成高学生英语水平下降原因可见一斑。

表4 学习下降的原因(多选题)

①上大学后学习压力较小,学习自觉性和学习动力不如中学②所学内容与中学重复,无新意,提不起学习兴趣③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缺乏实用性和专业性④教师的原因

从上表,我们可知成高学生英语水平下降主要是因为上大学后学习压力较小,学习自觉性和学习动力不如中学;其次是因为所学内容与中学重复,无新意,提不起学习兴趣;另外成高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缺乏实用性和专业性以及教师方面的原因也导致了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下降。由上述结果可知相当一部分成高学生上大学后就如释重负,终日游手好闲,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的现象很是普遍,学生主观上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动力。此外成高学院在英语课程科目和时间长度的设置方面,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都要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具体看表7-10和表12-13)。

(三)对英语学习的喜恶

据调查,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和有些兴趣的学生各占24.2%和43.9%,即对英语学习有兴趣的达68.1%,而明确答复不感兴趣的只占19.3%,见表5。结果出人意料同时也让人振奋,因为兴趣就是学习之母,即使基础差点,成高英语教学也还存在着动力和希望。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英语课堂、保护和进一步激励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成了教学中的关键。

在表6我们还进一步了解了部分成高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原因,选择“基础很差,学不会”的有35.6%,占了一大部分。对这部分学生而言,英语书简直就是天书,学英语就是一件苦差事,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也就很自然了。如何给这部分学生查缺补漏、巩固英语的基础,进而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教师的工作难点。另外因为英语教材内容枯燥乏味和对英语教师不满意的因素也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体看表11-13)。

(四)课程设置

由表7可知,30%的成高学生对英语课程设置持肯定的态度,但是70%的态度却是否定的。在跟学生座谈和对该院近年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解后我们知道,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中只有大学英语这一门公共课,且设置时间就一年,下一年除了计算机专业还有半年的专业英语课外,其它专业将不再设置英语课。可见该院的英语课程设置时间偏短、科目非常单一,且并非每个专业都设有专业英语课程。从表8,我们可进一步了解成高学生对课程设置持否定态度的其它原因。

表8 你对学校英语课程设置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原因是(多选题)

①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够②课程设置没有突出成人特色,实用性不够③课程设置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节奏,不符合社会需要④其它

表8结果显示,因为英语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够”、“没有突出成人特色,实用性不够”和“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节奏,不符合社会需要”而对其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学生各占了37%、30.7%和23.7%。由此可见成高学生对英语课程设置提出了“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时代性”等具体要求。

在表9中我们还进一步了解到成高学生对英语课程设置的意见:高达91.7%的成高学生认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都要开,只是68%的学生认同先学习基础英语,再学习专业英语;而23.7%的学生选择同时学习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结果也对应了表8中成高学生对课程设置所提出的“专业性”的要求。针对成高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现状,一下子要他们进入到专业英语的学习肯定吃不消,有必要先开设大学基础英语作为与中学英语的衔接和过渡,等学完基础英语后再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比较合适。

表9 在开设英语课程方面,你觉得(多选题)

①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都要开,先学习基础英语,然后学习专业英语②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都要开,同时学习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③只学习基础英语④只学习专业英语⑤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都不用开设

至于专业英语的设置时间,大部分成高学生认为开设一到两年比较合适,而选择开设半年或三个月的比例较小。因为半年或三个月的时间过短,要学好一门专业英语显得不太可能。看表10。

据了解,这些学生过去一年所用的是公共英语教材English(中山大学出版社)。课程安排是每个学期上一册,一年下来才学完两册。因为课程设置才一年,配套的后面几册书只能有待学生自己自学了。表11结果表明,31.7%的成高学生认为这套英语教材“不实用,很没趣”;而认为“太过容易,是高中教材的简单重复”的学生占28.8%;另有21.2%的学生选择了“很难学”,只有18.3%的学生选择了“实用,有趣”,即对该套教材不满意的学生达到81.7%之多。目前,成高英语教材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针对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与成高学生的专业和未来职业需要不相吻合,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很难调动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教学方式

由表12,我们发现一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持肯定态度,只有5.2%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60%的学生对此的评价是“一般”,它表明这些学生对英语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有所保留,其暗含的意思是不太满意,看来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表13“不同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由于起点不同,所选专业也不同,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而学习,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

表13结果表明,多达71.2%的学生认为上述表述是对的,可见绝大部分成高学生渴望和赞同“因材施教,分层次、分专业”进行教学的方式。据了解,目前有些成高院校除英语专业和个别非英语专业外,还是不分基础如何、专业如何、实用与否,统一使用同一本教材、以同一种进度进行教学。有些院校虽然在学生入学时有进行英语摸底测试,然后根据测试成绩分成A、B两个层次班进行教学。但这种分班的意义其实十分有限:一是其层次分得不够细,同一个英语教学班内的学生,其测试成绩有些相差几十分,整个班的基础还是参差不齐;二是这种教学班往往由多达五六种专业的学生组成,大大增加了英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的难度,而且也不利于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的英语教学。

由表14可知,69.3%的学生认为“教师因材施教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英语学习方式是比较好的;另各有35.6%、11.9%和21.5%的学生选择“教师为辅,学生为主”、“自学为主”和“教师讲课做题为主”的方式。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成高学生不认同以教师为主的学习方式,希望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但考虑到自身英语基础较差,也不赞同完全自学的方式,因而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施教或辅导,学生则据此进行主学的学习方式。

(七)考核方式

表15结果显示,对现有英语考核方式,各有28.1%、53%、18.9%的学生选择“反映不了学生的真实的英语水平”、“部分地反映了学生某方面的英语水平”和“综合地体现了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即有81.1%的成高学生认为现有的英语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经调查,该成高院校现今仍然统一采用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70%),外加平时考勤、纪律和作业表现(占总评30%)的英语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过多地依赖于终结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背离了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原则[1],使相当多的学生丧失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和积极性。

(八)教学设施

表16 为了学习英语,你觉得有必要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英语实训室等设施吗?

表16显示,71.5%的学生认为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英语实训室等设施是学习英语所必不可少的,只有11.5%的学生选择了“没必要”。在英语教学设施方面,很多成高院校虽然配有多媒体课室、语音室等,大大满足了英语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和组织课堂教学的需要。但在这些课室里,成高学生还是不能自己真正地操作设备,无法根据自身的水平、需要或意愿,通过网上资源进行英语的自主学习,或模仿职场人士进行工作场所的实操练习,老师还是主角、是舵手,而学生无一例外都只能是听从指令的配角和活动的被动接受者,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高英语的教学成效。

三、结语

在上述调查研究中,我们了解并分析了成高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改善成高英语教学,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如提高成高学生英语基础、合理设置英语课程、选用合适的教材、改革教学模式、革新考核方式以及完善英语教学设施等等。

但限于文章篇幅不能在此一一详述,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成语教学篇8

在中学阶段,语文课是公认的第一重要的科目。它的最高境界,就是高标准的语文素质的养成。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而言,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是工具,无论学习其它学科,还是表达交流,都离不开它。怎样掌握这个工具?主要的方法就是听、读,悟、说、写,五管齐下,即让学生具有听、读、悟和说、写的能力及良好的语文习惯。所谓良好的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讲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读书动笔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因为,既然听、说、写都要靠语言,那么,我们的语言就要有汉语的灵魂。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崇德重义、要强务实、见贤思齐、尽忠报国的精神品质,从而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顺利进入社会或深造。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极强的学科。无论从其性质还是从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是素质教育。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它的根本任务就应是为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基础和听说读写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境界追求。

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这种条件。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语文教材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它几乎包罗万象。这对于充实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效的媒介。语文教材中的那些典范作品,往往是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和独特感受。学生读这些作品,不单从内容方面增长见识,而且从形式方面获得启迪,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 ,丰富情感 ,激活思维。这是一种很高的教学境界。

怎样达成这种境界呢?

首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恶劣后果。目前,应试教育已经渗透到中国所有的教育领域。从幼儿园起,就开始抓智育,甚至不惜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革除旧的教育观念和做法。要确立多元教学理念。重视语文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效地渗透,使学生逐渐树立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真正成为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交流和交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实行开放性语文教学。语文课堂的封闭性是尽人皆知的。要解脱出来,必须实行课堂与课外沟通;语文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沟通。可以将课堂教学、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社会实践应用和环境语文(学校、社会、家庭)结合起来。这样的开放性语文课程结构,就比较容易实现素质教育。

再次,突出学生主体。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个学生。 要创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发挥、表现以至于演示的机会。恰当地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和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强化语言训练,提高教学的效率。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要教给学法,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获取高峰体验。

成语教学篇9

关键词:成语教学;教学方式;教学环节

成语是汉语言所独有的一种文学现象,是经过广泛的运用和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形成的,是中华母语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凝结而成的最富魅力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成语越来越显现出它绚丽多姿的色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推行成语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在历史文化和思想道德方面的积累。由于成语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推广成语教学可以开阔小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十分重视成语教学关注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把成语教学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但事实上多数是一种缺少文化、缺乏生动的简单抄写记忆,教学效果欠佳。怎样提高成语教学效率,使小学生多、快、好、省地掌握汉语成语,丰富文化底蕴,应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一、教学方式分析

从小学生学习语文成语的环节来看可以从读、写、用三个大的环节进行说明,因为在用的环节包括阅读、说两个小的学习过程。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注意在教学方面的加强对小学生的兴趣培养

因为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小学语文成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最开始接触成语的时候要先让小学生学会读。在读成语方面尽量达到朗朗上口、有诗韵的效果。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成语的兴趣,还可以同时锻炼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造句写作方面的学习应用。

(二)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小学生用手写成语的能力

这个阶段要让其理解、记忆、领悟成语的意义。尤其是许多有着丰富艺术内涵的成语,对于这些成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让小学生观看与此类成语相关的图片或者是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与成语相关的图画,这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在学习成语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其在理解、记忆、领悟等过程中的学习效果,甚至还可以提高其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环节分析

从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方面来说,要在坚持立足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教学。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在平时的课文学习过程中和每个单元的复习过程中都会有一些成语的学习任务。把课文学习过程中成语和单元复习里面的成语做适当的调配。主要是学习进度和学习成语数量上的调配。这样就可以减轻小学生学习成语的难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成语的学习推广首先就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忌不要因为在教学行政方面的工作指标让学生背负沉重的学习负担,这对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成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与策略分析

(一)使学生保持学习成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小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学习成语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反复让学生背诵和默写教材中要求掌握的成语,最终分数上去了,但是学生最珍贵的兴趣在机械性的训练中渐渐没有了,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多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1.读成语。成语是汉语言长期以来的积淀,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诗如歌,很有韵味。在学习中我常常引领学生像品味古诗一样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它的美,读出它的内涵,读出它的滋味……不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朗读,而且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去读,最终既帮助学生达到自然成诵的效果,又使他们感受到成语的魅力,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2.画成语。一个成语往往就是一幅画,一组成语常常是学生大脑中最动人的画卷。在指导学生大概弄清成语的意思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这些成语所表现的画面画下来,会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成语、记忆成语、感悟成语。很多成语成语理解起来很简单,不必逐字逐词地去讲解,如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它们描写的画面用七彩的笔画一画,我们就会看到一颗颗闪亮的童心。

3.说成语。有时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果教师引领学生讲一讲,就会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当然教材中还编排了许多历史故事成语、神话故事成语,都可以采用谈故事的方法开展教学。

(二)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相结合

巧妙地利用课文资源帮助学生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1.把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渗透在课文教学中。在教学一个单元之前,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看看练习中的成语分别与哪些课文有关系,在教学课文时以什么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成语。由于是有针对性的学习,每一个成语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因此学生学得很轻松、很扎实。等到单元集中学习时,学生已经很自然地熟读成诵。

2.从成语出发寻找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在教学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时,先指导学生读好成语,然后分别从前面的课文中找出与之相关联的课文内容,感性地理解成语的意思。由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理解,因此对成语的内涵领悟得非常深刻。

学生学习成语的渠道很多,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成语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机动灵活地上好成语活动课,使他们能从多方面轻松地搜集和积累成语。

(三)联系实际与课外活动

1.从课外阅读中学习成语。每周安排学生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要求他们有意识地从书本中摘录成语,或者用成语概括所读文章的内容及人物。在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汇报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当然这样的交流应形式多样,确保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从游戏中学习成语。经常开展成语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既紧张又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地学习和积累成语。例如,让学生说一说有关动物、植物的成语,写一写有关一年四季的成语,也可以开展成语接龙活动,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受益匪浅。

3.从生活中学习成语。在语文综合实践课上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成语,结合自然和社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查“无字词典”的方法学习和积累成语。由于学生有切身的生活经历,往往学得非常扎实,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陆咸喜.苏教版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体会[J].考试周刊,2011,(64).

[2]张振莲.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2,(10).

[3]朱爱琴.小学语文成语教学有感[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

[4]易文俊.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体会[J].新课程(小学),2013,(1)

成语教学篇10

论文摘要:成语是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对比和比较英汉成语、习语的异同,探究其在语言结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方面的表现,探讨英汉成语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汉语成语是汉语中一种极具特色的语言现象,它具有丰富鲜明的文化色彩,并被广泛运用在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然而留学生学习成语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意在通过对英汉成语的比较,了解英汉成语的差异,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汉语的“成语”和英语的idiom是不对等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语”的解释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朗文当代英汉双解词典》中的idiom有两种含义:1、a phrase which means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s of the separate words;2、the way of expression typical of a person or a people in their use of language。为了方便起见,本文中提到的成语是汉语定义中狭义部分和英语中的第一种含义。这里不对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进行区分。另外,文中所涉及到的汉语学习者特指母语为英语或者精通英语的留学生。

一、英汉成语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英汉成语都是经过长期积淀,并有相对固定形式的一种语言形式。通过英汉成语的对比研究,对对外汉语成语教学能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从而使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主要从成语的来源出处、结构和表现形式、意义的整体性以及其中的文化色彩四个方面来讨论英汉两种语言形式表现在成语上的异同。

(一)来源出处

英汉成语的来源有一些是共同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下面从几个来源和出处对英汉成语进行对比。

1、生活方面

来自农业方面的成语:例如,英语中有to call a spade a spade,汉语中“瓜熟蒂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以农耕为主的文化,所以来自农业方面的成语相对多得多。

来自航海方面的成语:例如,英语中to clear the decks等,汉语中“一帆风顺”、“同舟共济”等。由于西方的航海业发达,而中国长期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中心,航海业并不发达,所以这方面的成语英语要比汉语多很多。

来自商业方面的成语:例如英语中有to talk shop, none of my business等,汉语中有“奇货可居”、“利欲熏心”等。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来自商业方面的汉语成语大多含有贬义的色彩。

来自军事方面的成语:英语中 to put up the sword, 汉语中“破釜沉舟”、“偃旗息鼓”等。汉语中的相关成语大多和历史故事有关。

2、来自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成语。英语中的成语大量来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及《伊索寓言》和希腊罗马神话等;汉语中的成语多来源于古代诗词歌赋,以及传世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老骥伏枥”(曹操《步出夏门行》),“刻舟求剑”(《吕氏春秋》)等。

3、来源于宗教中的成语。英语中的这类成语主要来自《圣经》,如the forbidden fruit, Judas’s kiss;汉语中的相关成语主要来自佛教,如“五体投地”、“回头是岸”等。

通过对成语来源的对比可以看出,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大体相同,英汉成语在来源的几个方面具有相似性,而在每个来源的具体表现上则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不同的来源分析方面,英汉成语表现为数量上的必然差别,这也是两种语言形成过程中受到不同价值观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所引起的。其次,不同的宗教信仰对成语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二)结构和表现形式

英汉成语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遗传下来的一种语言形式,结构都相对稳定,一般是生动活泼的语言,表示的是独特的意义,用简单通俗的话表示深刻的道理。两者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具体的结构和表现形式上,从成语的外部特征来看,汉语中的成语多数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其中96%是四个字的,但是也有三字和四字以上的成语。而英语中的成语则没有固定的字数限制,结构相对灵活。  (三)成语中体现了不同的民族色彩和文化、思维方式等

汉语的四字格成语体现了汉民族的审美观和思维方式,对对称之美的追求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这不仅是指汉语成语的字数和结构,还指成语的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且中国人喜欢偶数,四字格的语言形式体现了汉民族“以偶为佳”的心理,以及汉语和汉文化庄重典雅的特点。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正统思想,使得由《论语》中演化而来的成语非常之多,这些成语体现了中国重视儒家思想的特质。当然,根据上面提到的成语来源,还有一定数量的成语体现了中国的佛教文化、道家文化,以及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而在英国,航海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很多成语是与航海业相关的,体现了当时丰富的航海文化;英国是西方历史悠久的基督教国家之一,故英语成语中有不少是来自《圣经》和基督教的。另外,还有一些反应古时候中西方不同政治体制的成语。英国历史上教皇和国王互相统治国家,彼此之间的权利争斗几乎没有停止过,所以反应这种斗争的成语比比皆是,例如“the king and pope”“kings have long hands”等,而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产生的相关成语有“为富不仁”“官官相卫”等。

二、原因探究

英汉成语在各方面表现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原因:

(一)从成语的源头可以一窥其差异产生的原因。首先两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不同的人民对世界认识的不同,从而使得成语的来源大不相同。其次,宗教信仰也是成语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基督教对英语成语的影响,佛教、道教及儒家文化对汉语成语的影响导致了英汉成语的另一个显著差异。再次,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促使不同成语的产生。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各自经典的文学作品对成语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思维方式的不同。汉民族整体思维方式在汉语中的体现是大量的对偶、对照、排比和反复等。这在成语中得到了最集中的表现。汉语成语四字为主,字数和结构对称对偶,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

(三)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英语是形合为主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为主的语言。而语言中形合和意合差异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导致的。

三、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部分。一般来说,开始较多接触汉语成语的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因此可以通过对比教学的方法,对他们介绍相关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甚至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这也是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在专业汉语技能课堂教学中,如果出现成语,教师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分配和课堂节奏,因为一般来说,要把一个成语完全讲透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时候可以简单介绍与此相关的汉语文化知识,并提出相应的英语成语,不仅把语言和文化教学进行了简单的结合,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另外,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专门的成语教学课程,以对成语教学进行更透彻深刻的讲解。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掌握到的不仅是语言知识,还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正是对外汉语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菁.从英汉表情感的成语看中西“天人关系”的哲学观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