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人的幸福十篇

时间:2023-03-13 20:14:44

小女人的幸福篇1

穿着宽大的毛衣,随意披散的长发,一副近视眼镜,白净的皮肤,看似有些柔弱,说起话来,轻柔、缓慢。张口闭口都是老公对她的关怀,说起做月子时,老公为她请月嫂二十四小时服侍,满月后又为自己买来各种书籍,即恢复身体的食物、器械等等!看她满脸幸福的表情,觉得她的运气或许算好的吧,女人无论有多强大,没有一个好老公,一切都等于零。还真是有几分羡慕呢!

小女人的幸福篇2

走在大街上,她也许并不引人注目;坐在办公室中,她经常的形象也许是寡言少语。但如果你听她讲课5分钟,你会被她巧妙的譬喻、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如果你跟她聊天10分钟,你便会觉得:这个叫做徐晓青的幸福“小女人”实在是不简单――

从任性到不再“想当然”

1978年夏天的一天,在广州,一个9岁的小女孩在跟她妈妈吵架以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可9岁的她实在不敢走多远,就走到郊外不远的一片果园中,爬到一棵石榴树的枝杈上,吃了许多诱人的果实后,就在树杈上睡着了。直到晚上9点钟,饥饿的蚊子把她咬醒后,她才什么事没有似的回到家中。妈妈问她:“你回来了?”她从容地说:“回来了。我吃了许多石榴,但还是肚子饿,就回来了。”

18岁以前的徐晓青是一个任性的女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会因与妈妈怄气而离家出走,也会与比辈份小许多的侄子侄孙打架抢东西。到了念书的时候,她随着自己的兴趣念,以至政治、语文和英语等文科科目都很棒,但化学却从来没有及格过。她因为想玩,学习成绩会在一个学期中从第二名直落到倒数第二名,她又因为想向父母证明自己的聪明,又会在另一个学期从倒数第二名直追到第二名。当父母喋喋不休地劝告她时,她却说:“我不念了!”于是就跟爸爸妈妈认真地签了一个合同:“我决定从此不再念书,我决定自己承担由于不念书所带来的后果!”

这个任性的女孩在21岁大学毕业不久就做出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成为别人的妻子。婚姻与家庭改变了她的任性,她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是不能想当然的,很多想象与事实是不一样的。后来在24岁时做妈妈的第一天起,她就想:有什么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包括自己的家人,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婚姻和家庭给自己带来了这样的认识:儿子是自己生的,就应该对他负责。这种责任感也带到了以后的工作中,养成了她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如果说与一般的女孩子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就是:我是一个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的人。多数女孩都是别人给她设定目标,自己去完成。她给自己设立三年目标,五年目标,并尽力而为。“一个女孩子应该尽量把自己‘想当然’的阶段缩短,不要想当然老公会爱你,老板会疼你,想当然有很多很幸福的事情等着你去体验。你要问自己,现在究竟是你的感觉很好,还是事实上很好。”

从前台接待到副总经理

大学毕业后不久,徐晓青就从一家国有企业考进了日本本田公司在华的一家企业。两个前台接待员的职位,有500多人应聘。面试的时候,她很矮,不怎么起眼。但她总是微笑着回答考官的问题。也许她与生俱来的待人亲切和善的气质,给主考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个女孩子很乖,给人的感觉很舒服,非常适合前台接待这个岗位。”她被录取了。在这个默默无闻、不起眼的职位上,她并不抱怨什么,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每天都会比较早上班,而且勤快地接电话。每次接到电话,总是声音甜美地说:“早上好!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忙吗?”她还学会了学习,当她用打字机为同事打印文件时,还能够分析出每个人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甚至会很快模仿不同同事的语气写出不同需要的文稿。她这诸多表现很快传到总裁的耳中。半年后,终于有一天,总裁在路过前台时回头对办公室主任说:“把那个女孩子调到我的身边!”她便从前台接待这个职位一跃成为总裁秘书。

这是她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跳。在做秘书期间,她开始接触管理,也开始碰上一些有关公司人事政策的问题。徐晓青很小就有一种不被书本误导、善于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她6岁的时候,她爸爸有次将她送到乡下去。她有位亲戚是赤脚医生。他有一本赤脚医生手册,里面有许多草药的图画。她虽然丁点大,不识多少字,却知道手册里面画的草药的名字。而当她跟着这个医生去采药,医生就告诉她,这就是书中的什么什么药时,她才知道,如果按图索骥,照着书中的样子去找药,是永远也找不到的,因为书中画的与大自然中活生生长着的,是几乎完全不同的。也就在那时,她懂得了一个道理:重要的不是记住书中的画样,而是将真正的、鲜活的药草从山野中采回来!从此,她认为,读书的“利润”是了解别人的思想,而所付出的“成本”是有可能会被书本误导。为了避免书的误导,她在读书时总是采用比较的方法:同时找出几本观点不同甚至截然对立的书,进行比较阅读,看它们的同与不同,再参照自身的现实做出判断或者选择甚至重新创造,这样既提高了读书的效率,又不会被别人的观点所误导。在21岁时,她曾经比较阅读美国的《管理学原理》和日本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管理全集》,然后找出美式管理与日式管理的区别,并思考哪种管理方式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这种善于学习的能力令她一生都受益匪浅。借着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涉外企业管理的有关专业知识,她迅速地吸收着实际管理的知识,并培养起自己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她的人生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在短短数年中完成了普通人需要10几年才能完成的职业旅程:在这家日资企业呆了近4年后,她跳槽进入德国的莱卡公司任人力资源经理;两年后,又进入芬兰的奥托昆普,成为它在中国的第一任人事行政经理;1995年到纽约进修“心理学在组织中的运用”课程并接受了严格的商业讲师培训,接触到了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最核心的东西;1997年底,在乐百氏总经理何伯权的盛情邀请下,她到了乐百氏任副总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人事行政工作;1998年,她应邀参加了在维也纳举行的第30届全球人力资源大会;2002年,她进入前程无忧任咨询及解决方案总监,并为本田(中国)汽车有限公司、立白集团、正道科技、高露洁等大型集团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顾问,还为中大岭南学院及华南理工大学MBA学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课程……

“成功需要人脉”

“在日本的本田,我学会了友善和精明;在德国的莱卡,我学会了严谨和系统;在芬兰的奥托昆普,我学会了利用自己的人脉,知道了个人力量的有限;在乐百氏,我学会了包容;在前程无忧,我学会了怎么做生意。如果说我有些成功的话,我归功于三样东西:良好的学习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人际关系。‘过河要靠船,上房要搭梯’,人际关系可以缩短许多不必要的路程。”在分析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徐晓青这样认为。

徐晓青认为,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飞跃事实上靠的是人脉。那是因为她进入芬兰的奥托昆普时,是由她的一个在税务局做局长的干妈通过普华永道的介绍而进入的。但人际关系可以为自己铺路,但真正的成功还是要靠自己。当时她以25岁的年龄进入刚刚在华投资的奥托昆普,成为这个公司在全球最年轻的业务支持经理,承担的是工作却是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上的人事行政工作,公司的人们对她都是侧目相看,认为这个年轻的女孩子自己感到不能胜任时自然会溜之大吉。但是,令他们吃惊的是,徐晓青虽然“来路不明”,但也是有备而来。她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三到五个小时,带领项目组的几个同事,招聘,奔波,为30多位老外同事安排生活,让他们安装设备,培训人员,如期投产……她顶住了压力,让人们从“侧目相看”到“刮目相看”,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职业人生。一次,公司总部的一位全球副总裁到中国巡视业务时听说了她,认为她很天才,就问她是毕业于北大还是清华。她告诉他,自己毕业的院校只是COLLEGE而不是UNIVERSITY。于是,这位副总裁就决定送她去美国进修,并在北美分部给她安排了一个项目支持经理的职务。1995年,徐晓青再次通过“人际关系”到了纽约。

1997年底,徐晓青受总裁何伯权之邀来到乐百氏,出任副总经理。在外资企业摸打滚爬了8年之久,已经谙习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她,能否在中国民营企业的特殊环境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呢?徐晓青说,在乐百氏的头三个月是最艰难的,因为整个公司都知道:这个年轻女副总裁的工资是他们的N倍。为了心理的平衡,许多员工都给她出很多难题,甚至是她无法回答的难题,希望她能闹点笑话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学会的惟一一件事,就是闭嘴,埋头干活。但她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许多在外企做得很好的高管人员,在民企却死“得”很惨?中国的企业不行吗?那为什么在一些行业中,民企做得比外企更好,更有竞争力?原因肯定不是民企不行,而在于把外企的管理模式直接移植到民企来的这种做法行不通。她分析了外企与中国民企的区别:外企招的总是非常优秀的人才,给他们很高的薪水,由于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人事政策容易被理解接受,制订起来就相对简单。而民营企业,一般都由几个干劲很高的人组织起来,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参差不齐,下面的员工一般来说更是鱼龙混杂,所以很难用单一的管理模式来统一大家。

就这样,她用心地做着她应当做的事情,真诚地面对自己,也真诚地对待周围的人,从不抱怨什么,她只是以自己的能力和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改善着周围人们对她的看法。在乐百氏4年,她所设计的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方案,直到今天还在应用。

这个对待事业兢兢业业、非常实际的女人,在生活上却浪漫得一塌糊涂。记者问她:金钱在她的生命中占据怎样的位置?她说,“第三位。第一位是身心健康,第二是周围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第三位才是金钱和财富,它会让我和我周围的人过一种高质量的、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我不会因为有钱而快乐,但我会用钱买快乐。”而当记者问她,如果她有一亿元的话,她会怎么花时,她是这样回答的:

“我会用5000万去开一个企业,用其中的1000万做产品开发,用这其中的另外1000万将我用心血开发的产品做最好的市场推广。另外5000万啊,我要买一块很漂亮的地,跟设计师设计一座很漂亮的房子,当然这房子应该有两所,一所在南半球,最好是在新西兰的皇后镇,一所在北半球,当然是在中国。我会种很多很香的花,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香。我希望一年有两个春天,两个夏天,两个秋天,两个冬天。假如我在70岁完蛋的话,我不能活到140岁,但如果我每年都有两个春夏秋冬的话,我就等于活了140岁。呵呵,5000万花得差不多了吧?”

对话徐晓青

记者: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是一个新兴行业。您如何看待这一行业的现状和未来?

徐晓青: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目前是一个很新的东西,但上世纪60年代西方就开始做人力资源的系统了。现在中国所谓的人力资源的系统,只是在外企里面,对总部系统的一种抄袭。我们中国还没有真正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系统,包括我们在许多论坛上说的,都是外国在用,但在中国不知有没有用的东西。现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不缺教授,缺的是真正把理论在不同企业很好地运用的人,而不是为了某些华丽的外表或者名称如平衡积分卡、三百六十度等。我希望的是有些企业能够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中国人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现在95%的人力资源管理名词都是舶来品,没有证实过是否有用,大家都是以掌握多少新名词、新理论为荣。中国这么大,不应该抄袭太多外国的管理体系。因为人力资源的体系与财务系统不同,它与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教育体系直接相关,它是与人打交道的。包括许多日本企业,它所灌输的思想是绝对服从,这样的管理系统在中国也是行不通的。而西方讲求人人平等,讲求民主自由,在中国也是行不通的。三百六十度也好,平衡积分卡也好,都是根植于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系统的。所以我们现在不需要一大堆人力资源教授讲授知识,也不需要花费昂贵的成本进行人力资源的咨询。你首先要认识木材,才想如何设计家具,首先认识布料,才谈如何设计时装。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首先认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教育系统,然后再去设计人力资源的管理系统。所以,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未来的空间就是,我们需要一批人,扎扎实实地在企业里面工作,最好能呆个五到十年,看着这个企业成长,看着一个人力资源的系统,在建立的过程中,在构思的过程中,在形成和运用的过程中,真正发生了什么问题,然后去解决。假如你在一个企业只呆了半年,你只是一个企业的过客,你就根本没有发言权说这个系统好还是不好。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乐百氏呆了四年的原因。

记者:您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徐晓青:制订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更好地协助公司里面的每一位员工达到公司的总体运营目标。就这么简单。

记者:您认为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师,他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是什么?

徐晓青: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就是非常好的制订政策的能力和良好的组织沟通能力。

记者:您从业人力资源工作15年了,这15年来,您最深的感受或者体会是什么?

徐晓青:用心。我很喜欢一句话,就是“心到尽处,出神入化。”就是你用心用到极限,你所做出来的东西自然就比任何人都好,所做出的东西自然就有自己的性格。比如有些人崇洋,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的民营企业来,用不好,不说外国的东西可能有问题,水土不服,而只说中国的企业不好。这是不用心的表现。许多在外企的高管到民企来,都“死”得很惨,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年。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用心地为企业考虑,没有用心地考虑他的系统,而是让这个企业迎合这个系统,这是有问题的。

记者: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对于企业中众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您有什么忠告或建议?人力资源管理师应该避免什么样的行为?

徐晓青:要千万留意政策的可操作性。人力资源政策最讲究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把那些非常难实施的东西强行推行,把员工吓坏了。如果员工看不懂这个政策,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明白的话,该枪毙的不是员工,而是这个政策。

记者:您做人力资源工作,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案例是什么?

徐晓青:在莱卡工作的时候,公司是高科技行业,有一个业务部门,是专门卖晶片贴片机的。每一台的金额都是500万美金,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电子专业的硕士生,一般还需要有四五年工作经验的。当年我很破格地招了一个人,是刚毕业的本科毕业生,只有22岁,是安徽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当时招聘的时候,招的是销售工程师,他学历不合格,工作经验也不合格。但我当时觉得他那种工作的冲劲和本身的能力很强,后来我就破格给他6个月的试用期,让他做销售工程师。这个人在莱卡工作一年以后,成为我们整个亚太地区的TOPSALES,他一年可以做2000多万美元的销售额。现在10年过去了,这个人成为美国HUN公司一个非常年轻的总监。他也破了我们整个集团的记录,就是说他在25岁的时候已经成为销售部门经理。这个成功的案例让我觉得,对工作本身的那种激情,是远远比你的学历和工作经历重要的。这个人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对工作的狂热和冲动。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种人了:一谈工作,眼睛就亮了――他在莱卡工作了6年,离开的时候已经很辉煌了。

我在三家公司做过人力资源工作,第一家是莱卡,第二家是奥托昆普,第三家是乐百氏,他们现在的专业骨干、部门负责人,基本上都是我招的。这是我觉得最无可比拟的东西。包括他们用的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还是我做的老系统。其实我做政策还是蛮好的。

记者:那您后来为什么加入前程无忧了呢?

徐晓青:我接触过麦肯锡,接触过SAP,我为什么加入前程无忧?我真是抱着远大的志向,“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志向加入的。我经历过太多全球最知名的咨询公司,看着他们怎么骗中国企业的钱。现在为什么许多国企愿意找外国的咨询公司做包装呢?一个是为上市做宣传,股票市场比较认可外国的这些咨询公司。第二点恐怕就是满足企业老总的虚荣心。

小女人的幸福篇3

姚家有女初长成

姚晨是福建省石狮市人,她非常喜欢闽南话,但偏偏自己不会说。14岁时,姚晨从老家考到了北京舞蹈学院,学民间舞蹈。3年下来,她却陷入了深深的苦闷:“跳舞方面,我的先天条件确实不行,属于怎么跳也跳不好的那种。”舞蹈老师建议姚晨去学唱歌,可教声乐的老师一听她的福建普通话,头便摇得像拨浪鼓。最后,在朋友的引荐下,姚晨认识了艺术学院的牛娜老师。在牛娜的教授下,姚晨的表演潜力才被一点点挖掘。

1999年,姚晨参加工作后却突然想去学习专业表演,打算考北京电影学院。当时原单位根本就不放姚晨走,直到她交给原单位10万元的罚款后,才走进了表演系的考场。不过,生活不负有心人,姚晨总算是顺利通过三试而榜上有名。

第一次姚晨的表演机会来得很老套也很意外。当时尚敬导演拍《都市男女》,姚晨原是陪死党去见剧组的,没想到却被尚导相中演“苏青青”。拍完《都市男女》,尚导和编剧宁财神就开始捣鼓《武林外传》。那时候大家经常一边吃盒饭,一边瞎侃《武林外传》。宁财神说,戏里有一个“菜鸟侠女”,让姚晨演最合适。

从未演过古装戏的姚晨,本以为能过过女侠的瘾,所以到剧组之前,还特意跟人学了两招。到《武林外传》真正开拍之后,姚晨才发现,这位名叫“郭芙蓉”的女侠的主要活动是:端茶送水擦桌子扫地。于是,她跟导演抗议:“这……这还能叫女侠吗?”尚导答道:“忍着点,等戏拍完,你就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兼小工。”

尚导的话倒是没有言中,但《武林外传》却热播了,这真是姚晨始料未及的。后来,网上铺天盖地的评论,让姚晨有点受宠若惊。特别是别人说她是女版周星驰时,她一下就懵了。现实生活中的姚晨其实很拘谨,也挺沉稳,她一点不野蛮,也不爱跟人开玩笑。所以,姚晨一直说:“郭芙蓉这个人完全是演出来的,是导演挖掘出来的。”

小时候,每次挨妈妈骂时,姚晨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个像机器猫那样的朋友。她说:“妈妈要打我时,我拿出竹蜻蜓,立刻逃跑,想飞哪飞哪,让妈妈抓不着,多爽……”姚晨长得真不算惊艳,但很有特色,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的长相就是悲喜人生的典型代表,不笑的时候很悲情,笑起来又很滑稽”。从她这句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她生动的双面形象和双重而灵动的性格,也可以了解到她的幽默与淡然。

大嘴小眼的“非典型性”情感

在娱乐圈里,许多女星利用各种方式将自己层层包裹,并不时放放“卫星”、制造点儿绯闻,以增加曝光率。而姚晨对待娱乐圈的态度实在有些另类,她不但在多个场合声明自己“嘴巴太大,长得很丑”,还早早公布了自己早已成婚。

姚晨的老公凌萧肃是她的大学同学,两人是典型的姐弟恋。小姚晨一岁的凌萧肃出身于演艺世家,自幼生活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妈妈傅小健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编剧,他爷爷就是著名导演凌子峰。凌萧萧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班毕业,到目前为止已拍摄了多部影视作品。姚晨和凌萧肃的感情故事总结起来叫“非典型”情感故事。在大学里,姚晨算不上班上的美女,可她在学习上渐渐显露出的优势让她变得与众不同。同学们争相和她合作搭戏,因为只要和姚晨一起,他们的作业便注定了通过、注定了高分。

说到他们情感故事,姚晨一脸的甜蜜:“我们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99级的同班同学,大一下学期的一次作业课上,老师让我和一个男生做搭档演情侣,这个人就是凌潇肃。”其实,最开始,姚晨看着凌萧肃觉得横竖不顺眼,而凌萧肃更是没好气,他心里还嘀咕:“这女人的嘴怎么长这么大?”结果,这一次不成功的合作之后他们见面就吵,他说她的嘴和朱莉亚・罗伯茨有一拼;而她讥讽他的胸比施瓦辛格还大,快赶上女人了……不过,吵归吵,两人却慢慢地有了“兄弟”般的情义,他们互相鼓气,他们的功课都排在班级前列。

大二下学期刚开学,凌潇肃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北京市大学生运动会。姚晨借口有事,和凌潇肃说没时间去看他比赛,可到了凌潇肃正式比赛前一天晚上,她终于忍不住了,打电话给凌潇肃,开玩笑说:“几天前我都梦见你了。”结果那边回了一句,“你就梦我一个晚上,我都梦着你3个晚上了。”结果皆大欢喜,这对欢喜冤家成了真正的情侣,而凌潇肃也拿下了运动会400米的冠军。

在再接下来的每个午后,凌潇肃在操场跑步,姚晨就坐在操场上看,递瓶水、送毛巾,直到夕阳西下……谈起甜蜜的小日子,姚晨又乐开了花:“我们两个平时都不爱说话,就喜欢一起看电影,他是个不会浪漫的西北人。”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凌潇肃为姚晨做的每件事,她都记得很清楚。“有一年圣诞节,我们去逛街,我当时看见很多小玩意都很喜欢,但他却默不作声,没想到第二天他就送给我一个装有音乐盒的袜子。可不是圣诞袜啊,就是普通的那种袜子,我觉得挺有创意。”姚晨说这些时,她脸上的幸福足以感染在场的每个人。

当同学们得知这一对昔日的“冤家”走到一起后都目瞪口呆了。而姚晨和凌萧肃谁都不愿解释,用他们的话说,好了就是好了。临近毕业时,凌潇肃、姚晨的同学开玩笑:“你们俩毕业就结婚得了!”果然,刚一毕业,两人就去领了结婚证,再次惊得同学们目瞪口呆。那一年,她24岁,他23岁。对于毕业就结婚这件事情,姚晨的解释是:“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国家还不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否则我俩可能在大三大四就领证了。”

婚姻是一生中最大的事业

结婚后,凌潇肃热衷跑步锻炼,姚晨则喜欢窝在家里看碟,两人一静一动,却很和谐。姚晨说她很恋家,只想平平安安和家人在一起,然后拍好戏,就很满足了。

都说演员夫妻聚少离多,容易影响感情,可姚晨却有自己的爱情“保鲜膜”――做个传统妻子,为心爱的他洗衣做饭。姚晨还透露,自己为了讨好老公,还刻苦学习了厨艺。“刚毕业,不忙的那段时间,一天3顿,从不在外面吃,除非别人请。外面饭太难吃了!去婆婆家第一天,我就学会了做‘碗砣’(陕西小吃,一种黏稠的玉米面糊糊,又名‘搅团’)。如今,我的目标则是做油泼面和肉夹馍呢!”

关于经营自己的婚姻,姚晨有一整套的管理方案:“很多时候,人要让自己糊涂一些。郑板桥老先生的那句‘难得糊涂’对我一直都很受用。让爱情在婚姻中保鲜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不要去想办法改变对方,而是双方为了爱对方而去努力改变自己。”

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的单纯恋人,在娱乐圈中可谓少之又少,更别提姚晨和凌潇肃这样从一开始就公诸于众,连姚晨的官网都有凌潇肃专区的。姚晨说这样可以让自己少受些伤害,而自己闽南小女人的温存,只留给那个刚烈的西北汉子。

因为出演《武林外传》中的郭芙蓉,姚晨红了。而凌潇肃曾演过电视剧《关中往事》的“男一号”墩子,但比姚晨的名气小多了。姚晨说:“虽然我的名气比他大点,但我并不认为会给他什么压力。我老公其实很优秀,他只是深藏不露,而且我相信他很快会红的。”确实,凌潇肃作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他的身材挺拔,加上一股子“纯爷们”的气质,颇有韩国男星的迷人风范。

《武林外传》播出后,一些公司听说姚晨还是“自由身”,都想签下她。姚晨闲散惯了:“签了约,不就等于把自由卖给公司了吗?”她婉言谢绝了人家的好意。

其实姚晨并未把演戏当作自己的事业,她一直说:“我最大的事业就是我的家庭。一年都在拍戏,我可做不到,我必须得给我的家人留时间,得腾出精力来做一个妻子该做的事。从小我爸就跟我说,做女人就应该尽女人的本分,到什么年纪做什么年纪的事,我觉得特别对。”这个传统而顾家的闽南女子,用她的自然、健康、美丽赢得了她所想要的幸福。她说:“我感恩现在的生活。我眼下的生活不用别人羡慕,自己都觉得优越得有点过分。有个幸福的家,有份自己喜爱的又能谋生的工作,有朋友,有影迷,我还敢奢求什么呢?”

“双面佳人”挑战非本性角色

由于本着把婚姻放在事业的首位,姚晨对事业表现出一种只接拍一些自己喜欢的角色,这不,就等来了《潜伏》中翠平这个角色。

当初,《潜伏》导演姜伟找姚晨,也是觉得她骨子里有股又“二”又“倔”的劲头,是翠平。可姚晨却给了导演以及后来和她演对手戏的孙红雷一个大大的意外……“用我妈的话说,我就像个皮皮虾似的,温吞水。所以,我很难理解,翠平为什么遇到一点事就跟炸了窝似的。”为翠平,姚晨真抓狂。不过事实证明,导演的选择是正确的。翠平无疑是《潜伏》里的大亮点,观众对姚晨的表演充分肯定,可她自己却一点得意不起来,一再说:“翠平是我最对不起的角色。”

接到《潜伏》剧本,姚晨战战兢兢地去见导演,说自己十分喜欢这个角色,又不知道怎么演,想听导演的意见。没想到,导演比她还不善言辞,两人枯坐了半天,没几句话对上的。姚晨心想,准没戏了,便开始准备演一个电影里的摇滚青年。就在姚晨体验摇滚生活的时候,《潜伏》的合约到了。姚晨说:“从摇滚世界到战争岁月,太穿越了吧?没体验生活就开拍了,第一场戏演得跟臭狗屎一样,我就抓狂了。

突然发现自己不会演戏了,好像从来没演过戏似的。我以往演的角色都能在生活经历里找到,这个角色我找不到,也找不到一个模式来套用,所有的表演经验都用不上了,我成了一个白丁!”

其实,拍《武林外传》时,姚晨也遇到过类似难处,找不到感觉,没少挨骂。后来,导演尚敬点拨了她4个字:“自以为是”,姚晨茅塞顿开,开始观察生活中自以为是的人,这才找到郭芙蓉的感觉。

拍《潜伏》,姚晨可没那么顺利了,她遇到了急脾气的孙红雷,从此备受折磨。每天掰着手指头过日子,满脑子全是翠平,被拉出去吃饭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老公鼓励她:“你觉得受折磨的时候就成长了。”姚晨也觉得,拍《潜伏》跟炼钢一样,在熔炉里过了一遍。

正因为这种炼钢似的锻炼,《潜伏》让姚晨摆脱了《武林外传》中郭芙蓉的影子,为此,姚晨特别开心。她说:“郭芙蓉赢得了普通观众的认可,这回演《潜伏》里的翠平,又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看来我这张大嘴如今已是雅俗共赏啦!”

小女人的幸福篇4

幸福,如一杯清茶,洗涤你受伤与脆弱的心灵,让你重新开始,幸福,是老师给你赞赏的目光,幸福,是老师给你一句亲切的话语,让你知道,在你背后,永远有人在鼓舞你前进,你不是孤单的,你是幸运的,你是幸福的,其实,幸福就在你手上,在你心灵空间中的一个小小的角落而已,是你未去挖掘它而已。

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微笑,一个欣慰的目光,足以给你前进的动力。

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女孩,从小就认为,她的爸爸妈妈不爱她了,而是偏爱与姐姐,因为姐姐什么都比她强,无论是成绩,还是各方面都强,所以女孩认为爸爸妈妈不爱她了。

有一个晚上。女孩突然发高烧,而且一烧就烧到40多度了,这时,女孩并没有把这事告诉爸爸妈妈,到了吃饭的时候,女孩一言不发,而是默默地夹菜…吃饭…,这时,爸爸妈妈觉得不太对劲,瞧了瞧女孩那通红的脸,亲切地问道:女儿阿,你不舒服吗?是不是妈妈做的菜不好吃啊?如果不好吃就别吃了,知道吗?女孩还是面无表情,只是轻轻的摇摇头,这时,妈妈觉得更加不对劲,轻轻的抚摸了一下女儿的额头,“女儿啊,快别吃了,要带你去医院才行啊,”妈妈尖叫起来,………………..女儿回家后睡了,起来时,看见妈妈扶睡在女孩的身旁,原来,这一晚上妈妈都没有睡,而是在照顾自己发烧的宝贝女儿啊!这是,女孩感受到了,自己是如此幸福的。

爱,是永远存放在心灵里,放在那最潮湿最狭小的盒子里,当你需要把爱传给其他人的时候,就拿出来,去给与他人关爱,而他人感受到的是一部分的爱,而大部分是幸福啊!

小女人的幸福篇5

【关 键 词】高校知识女性 幸福观 幸福观教育 对策

幸福是当前我国的一个热点话题。胡总书记在十报告中强调,民生幸福一直都是我们党的工作着力点和关键点。幸福指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过程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使自我得到某种心理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性评价。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部分,是人们关于幸福目标、幸福动机、幸福手段、幸福标准、幸福效果等问题所持态度的观念系统。高校知识女性是指在高等院校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主要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女教师、女管理干部、女职员等。高校知识女性作为是一个高素质群体,还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大责任。她们的幸福观正确与否,对自身和社会的影响极其重要。本文重点对高校部分知识女性不正确的幸福观进行分类与概括,并分析其基本原因,找出可行的对策。

一、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观现状

2012年6月,笔者在《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调查表》问卷中,设置问题30项。在5所高校共发放该调查问卷表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5份。在收回的495份问卷表中,具体职业是:女教师198人,占40%;女管理干部119人,占有24%;女职员178人,占36%。

对幸福的满意程度,调查研究表明,总体“很满意”的18.5%,基本满意的52.7%,很失望的占28.8%;幸福观正确与否问题,调查研究表明,幸福观基本正确,但有部分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呈现一定的物化趋势,奉行金钱万能,个人本位,享乐第一,从而造成幸福观的认识错位和实践迷失。

(一)对幸福的认识和评价存在误区

关于“金钱与幸福的关系”,统计如下:

关于“对幸福的认识”,统计如下:

部分高校知识女性不仅对幸福的认知与评价存在误区,而且在获取幸福的信心与途径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如过分注重物质享受、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崇拜金钱、缺乏自信、依赖性强等。有些高校知识女性过于看重物质幸福,过分强调工资收入,她们认为工资不高就不可能有幸福。在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中,回答“有钱就是幸福”,”的占22.5%,“钱越多越幸福”的占31.8%,“有钱不一定幸福”的占27.6%,“没钱或少钱也能幸福”的占18.1%。在对幸福的认识上,认为“幸福就是享福”的占38.4%, “幸福就是造福”的占8.3%, “幸福是造福与享福的统一”的占28.4%, “造福是享福与幸福的前提”的占24.9%。从以上数据可看出,部分高校知识女性对幸福的认识不足,并存在误区。

(二)幸福目标取向不成熟

幸福观的核心内容是幸福目标取向,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因而其幸福目标取向也不相同,在高校知识女性感到最幸福的选项中,前五项内容依次是有温暖的家(98%)、经济条件好(92%)、有知心朋友(86%)、良好的人际关系(78%)、身心健康(76%)。温暖的家、经济条件好、有知心朋友是让高校知识女性感到最幸福的。经济条件好被认为是最感幸福的事。从该调查结果可看出,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目标取向不够成熟。

关于“高校知识女性幸福目标取向”(多选),统计如下:

(三)对高校归属感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可能“自我实现”。部分高校知识女性对所在高校的归属感较差,高校未满足她们“归属和爱的需要”。她们感觉自己不能被他人接受,不能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没能实现自我。故参加校园活动积极性不高。她们认为高校的办学兴旺与否与她们没有什么关系,她们对自己所在高校毕业的学生将来能否成才不太在乎。

(四)过多注重个人幸福

关于“是否会为了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放弃

个人幸福”,统计如下:

部分高校知识女性重视个人幸福,忽视为社会做贡献。在选择“是否会为了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放弃个人幸福”一项中选择会为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放弃自己的个人幸福的并不多,比例仅为36.7%。当代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观,更加注重个人的幸福如温暖的家、经济条件好、有知心朋友、身心健康等,而忽视了为社会做贡献,不能将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为社会做贡献紧密联系起来。这说明,部分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观还有不成熟的一面。她们认为幸福主要是个人的事情,过多地考虑她们自己,没有把社会幸福列入考虑之列。她们没有认识到,幸福的个体性,决不意味着幸福是“个人的私事”。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幸福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社会幸福决定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丰富社会幸福。个人幸福的真正实现,不仅有赖于彻底改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而且有赖于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力的提高,有赖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当整个社会都幸福的时候,自己的幸福感才会更加意义,有价值。

从调查结果可显示,高校知识女性总体上幸福观正确,但仍有部分知识女性幸福观出现偏差,如对幸福的认识和评价存在误区、幸福目标取向不成熟、对高校归属感差和过多注重个人幸福等。

二、影响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的原因分析

高校知识女性是一个社会精英群体,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大责任。她们的幸福观科学与否,对社会的影响极其重要。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因素、高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对高校知识女性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有很大影响。

(一)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一是社会风气。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期、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问题和矛盾相对比较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品经济大潮下,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随着这潮流涌进来冲击着当代人民大众,其中就包括高校知识女性。虽然近年来社会对教师的尊重较之以前大有进步,教师不再是“臭老九”的形象。现在社会普遍对教师更加重视,更加理解。但仍有部分知识女性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部分高校知识女性认为“官越大越幸福”,有这些幸福观的知识女性,工作中的重心不是在科研、教学及业务精通上,而在请客送礼走后门方面。还有部分高校知识女性认为“越有钱越幸福”,特别是一些年轻的高校知识女性,还崇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她们在工作当中,总想着如何赚更多的钱,如何让自己及家人过上有钱人的生活,不甘于清苦的高校职位。甚至有些高校知识女性去“傍大款”。她们对金钱名利看得过重是典型的拜金主义。还有部分高校知识女性受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认为幸福就是简单的快乐,物质生活丰盛,让自己享受每一天。二是舆论导向。现在,网络、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通过对一些个别社会现象制造新闻和噱头,通过更多的点击率和更高收视率来赚取巨额广告费和赞助费。特别是当前一些热播电视剧如《蜗居》,《小菊的春天》等,节目内容上演“灰姑娘嫁入豪门”,对高校知识女性对幸福的理解有一定影响。媒体制作者仅仅是以利益为出发点,没有考虑过对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应担负的责任,对媒体的效应是负面的。

2.校园因素。校园文化对高校知识女性有负面影响。高校的校园环境比以前有很大改善,也存在着诸多负面因素:忽视办学质量,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正确舆论引导,校园软环境差,没有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对为其工作的知识女性几乎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引导,以致部分知识女性功利性价值观较为严重,同事之间经常相互攀比物质生活条件,是否有房有车,比家庭比条件,而不是比业务水平,更不是比对学生的关心程度。精神生活相对比较贫乏。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高校知识女性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3.家庭因素。家庭氛围对高校知识女性的影响较大。调查显示,“家人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和谐”、“与邻里关系融洽”和“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要比其他家庭更幸福一些。家庭不幸福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婆媳、翁婿关系紧张”、“夫妻沟通不好”和“工作压力大”是导致不幸福的罪魁祸首。调查者认为,与配偶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家庭中需要首先处理好的,而工作压力大对家庭造成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亲子关系对家庭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家庭幸福感的评分随受访者与子女交流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每天与子女交流超过2小时的家庭更幸福。与子女几乎没有交流的家庭幸福感最差。家庭关系的和谐、民主,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并能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等都会对子女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的习惯,形成积极科学的幸福观。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的素质、职业、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对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观产生极大影响。大部分高校知识女性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素质不错。但也有部分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家表现出崇尚金钱,生活中追求享受,行为不良、举止不雅、正确引导不够,甚至从事非法行当等,对高校知识女性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极为不利。

(二)主观素因即自身因素

第一,工作压力。高校知识女性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健期,教务工作人员的所作所为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目前已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教学任务重,科研需出成果,还要继续攻读学位等等都是高校知识女性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高校知识女性从中感到强烈的紧迫感,生活节奏加快,对脑力和体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历、职称、职位的竞争,使高校知识女性与男同事一样在事业上承担着同样的压力。工作上的种种压力使高校知识女性感受不到幸福,也就不能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第二,社会压力。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文化思潮涌进我国,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人们对于教师期望非常高,高校知识女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就不得不继续学习和深造,无形之中就给高校知识女性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当今社会信息互通,教师不再学生的唯一信息源,教师们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同时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使得高校知识女性心理压力倍增。

第三,家庭压力。高校知识女性作为普通的一名女性,在家担负着养家糊口、赡养老人、教育小孩等重大责任。她们都受过高等教育,对职业和家庭责任感强。而在家庭中其丈夫也正值事业高峰,这使得她们不得不在家中肩挑重担,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承担家务。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高校知识女性同时扮演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作为高知女性,双重角色都追求完美。她们认为事业和家庭两端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在任何一方有闪失,人生都会失去光彩。在双重压力下,许多高校知识女性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身心疲备,出现了大量的心理健康问题。她们就感受不到幸福,她们甚至认为不作高校知识女性会幸福很多等不正确的幸福观。

第四,人际关系的压力。高校知识女性知识丰富,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敏感的自尊心,而且社交范围较窄,主要是师生和同事之间的交往,坚持自己的行为准则,不愿向别人学习生活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差。

三、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教育对策

从调查中显示,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的基调是健康向上的,主流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针对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存在的某些问题,大部分知识女性渴望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幸福观教育,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幸福观教育几乎缺失,普遍认为可以接受开设合理的幸福观教育讲座和相关咨询等对策,以积极引导她们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一)加强显性教育,利用各种时机对高校知识女性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开设幸福课程讲座,加强对高校知识女性的无产阶级幸福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我们开展幸福观教育的首要前提,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为重要法宝,来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高校管理方应让高校知识女性定期参加幸福课程讲座,从全国范围内请来幸福观教育研究的专家们来主讲。让知识女性认知无产阶段幸福观的具体内容,即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幸福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等。要求知识女性按时参加,听完讲座后及时进行讨论,让参与者谈谈感想及新的认识。让专家们及时纠正一些知识女性对幸福观不正确的认识。

第二,举办幸福观教育活动,让高校知识女性摆正事业与家庭的关系。高校管理者应与高校教职员工共同致力于营造民主平等、轻松活跃的学校文化氛围。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大型聚会,派对。周末在高校知识女性居住的生活小区举行一些歌舞节目,特别是节假日期间,这些活动能带动小区的热闹气氛[1]。让高校知识女性感觉到高校管理方对她们业余生活的重视,使知识女性工作之余,感受文化氛围,能轻松惬意。这样有助于他们感受幸福,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第三,加强高校知识女性追求幸福的意志力,提高高校知识女性创造幸福,感悟幸福的能力。幸福是一种能力。它主要体现在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等方面。教育高校知识女性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德性,引导她们做善于交往的人,与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更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努力创造。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困难,我们要不畏艰难,努力创造幸福,相信幸福触手可及。

第四,关注幸福感较弱、幸福观不正确的高校知识女性,对此类人群进行重点教育。高校管理者应平时多关注那些幸福感较弱的知识女性,工作上多关心,生活上多照顾,与这些知识女朋友。尽管现实幸福感和未来幸福预期差的知识女性占少数,但是这部分女性往心理压力大、苦恼多,必须对他们给予特殊的关心、支持,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生活的温暖;对她们要多加教育,正确引导。积极引导她们树立确的幸福观,不要让她们不正确的幸福观影响到在校大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促进他们积极主动迎接生活挑战,找回属于自己的希望、信心与幸福。

(二)注重隐性教育,采取多种间接方式对高校知识女性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营造幸福氛围,让高校知识女性在不经意间认知科学幸福观。高校应为知识女性的工作和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高校应为知识女性营造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办公室应当有合适的办公室文化,同事之间应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相互帮扶,相互支持。在教学方面,应注重女教师团队的建设;在科研方面,应扶持女教师提高她们的科研水平;在干部配备方面,应规定有一定的女干部数量[2]。

第二,发挥网络优势,用高校知识女性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幸福观教育。新时期幸福观教育必须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培养正确的幸福观作为加强高校知识女性网络幸福观教育的切入点,使她们能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收到实际的网络教育效果。首先,网络时代,政府一定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坚决抵制西方不良的意识形态在网上的传播与渗透,要努力改变网络文化管理的无序状态;同时还要加大监管的力度,及时清除网上垃圾,规范网络行为,形成良好的网络活动空间。此外,各个幸福观教育主体应充分利用网络,努力建设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教育阵地,以正确积极的交互信息,引导知识女性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辩证地分析各种幸福观,学习正确看待幸福,开阔他们的视野,确立积极、健康的幸福观,减少不良的幸福观出现。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价值趋向多样化的新形势,为加强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观教育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对网络文化的关切和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使高校知识女性更乐于接受。在全球化、多样化、信息化条件下,迫切需要准确把握新时期高校网络德育的走向和发展趋势。现在社会人们对网络已经有了依赖。特别是高校知识女性因为工作的需要,更是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高校管理者和社会管理者如能恰到好处地利用网络对人们进行幸福观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参加幸福体验,使高校知识女性自动参与幸福观教育活动。高校管理者应当鼓励高校知识女性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在城市举办大型的公益活动时,去当志愿者。周末和节假日去一些边远山区看望些留守儿童或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去爱心捐助。或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徒步、爬山、游泳等,使她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她们的幸福感就会更强,正确的幸福观也随之形成。

第四,凝聚幸福合力,多管齐下对知识女性进行幸福观教育。当然,对高校知识女性进行幸福观教育不是哪一个人或某一个机构的责任,我们必须凝聚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合力,来对高校知识女性进行幸福观教育。我们认为整合社会、学校、家庭之合力、发挥高校知识女性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自我教育等,是培养当前高校知识女性正确幸福观的主要途径。

总之,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高校知识女性作为国家的精英人才,她们的幸福感关系着个人的身健康和未来的发展,同时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帮助高校知识女性树立良好的幸福观,才有利于高校知识女性人生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利于高校和社会和谐[3]。

参考文献:

[1]李文荣,陈霞.试析高校知识女性职业发展[J].农业教育研究,2011(1).

小女人的幸福篇6

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我感慨万千。本应是幸福、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却要在承受着来自生活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中度过。这些重担最终让她在合家团聚的大年夜时悲惨死去,和奶奶一同飞向“幸福”的世界去。“幸福指的是什么?”老师告诉我们幸福对小女孩来说就是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这让我对幸福有了全新的认识。

“幸福是什么?”以前的我一定说,“幸福就是一天到晚地玩,自己有一座别墅,里面是样样齐全,早上、中午、晚上都有人给我做饭,我玩具也是很多很多,反正就是像皇上的生活。“幸福是什么?”同样的一个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定会说:“幸福是能吃饱,不挨饿有人疼有人爱。” 我说的话和小女孩说的话,简直就是完全的两个概念,我的总是充满了幻想色彩,而小女孩的话朴素而真实,于是我发觉幸福就在我的身边。”

天热得厉害,妈我。。。。”妈妈没有等话还没有落音,立刻递给我冰激凌。我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真好吃。冬天一到,我穿着厚厚的棉袄活像一个大圆球。爸爸却说让我在家一件衣服。

小女人的幸福篇7

婚姻与幸福感

调查显示,15.2%的女性表示,她们的婚姻非常幸福。有48.3%的女性认为她们的婚姻“幸福大于痛苦”。有53.9%的女性非常坚定地表示,她们能够忠于自己的爱人,但也有35%的女性表示自己不能肯定。关于婚外恋的调查显示,没经历过婚外恋的为38.6%,她们也没有想过要在今后体验这种经历。

对于另一半,64.1%的女性曾怀疑对方有过对自己不忠的行为,其中44.2%的女性偶尔怀疑过,19.9%的女性经常怀疑。仅有35.9%的女性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另一半。

身体与幸福感

当你照镜子的时候,满意自己的外表吗?这是一个对女人来讲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调查中,只有两成女性喜欢和接纳自己的外表,而对自己外表不够自信的女性占到了68%。从女性对自身健康的感受来看,只有14.8%的女性觉得自己很健康、很幸福,而处于亚健康状况的女性比例超过85%。四成女性所从事的工作对健康状况没有任何影响;13.9%的女性认为所从事的工作对自身健康影响很大;45.8%的女性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扼杀自己的健康。

金钱与幸福感

近半数女性认为,与家庭和谐、健康、自我成长等因素相比,收入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占到了50%~70%。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女性认为幸福就是需要足够的钱来过日子。钱是不是赚得越多就越幸福呢?多数女性在面对金钱时还是比较理性的,有26.6%的女性认为,每月赚5000元~8000元就可以让她们感到幸福。而接近半数(47%)的女性则把幸福门槛定在月收入8000元(约合年收入10万元)。从调查结果来看,近六成(59.8%)女性对目前的收入不满意,仅有17.7%的女性对收入现状表示满意。

闺蜜与幸福感

参与调查的2/3以上的女性表示,她们拥有可以一生做伴的朋友。当友情和爱情发生碰撞时,45.4%的女性表示有时友情带来的幸福感更为强烈,而有时则是爱情。另有41.4%的女性表示爱情带来的幸福感更为强烈。61.2%的女性认为,和好友越走越远是因为生活圈子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有20.3%的女性认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是导致和好友越走越远的主要原因。

父母与幸福感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女性认为幸福感与和父母关系和谐与否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对于自己的生活状态,76.2%的女性与父母交流时报喜不报忧,只有18.4%的女性经常和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少数女性表示自己的生活不想让父母知道。与父母达成朋友型的关系是多数女性所希望的,另外,希望与父母建立传统子女型关系的女性占37%。

孩子与幸福感

虽然有47.2%的女性赞同有了孩子人生才算完整,但赞同相对中立的观点“孩子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的女性,也占到了36.9%,另有15.7%的女性认为“幸福与有没有孩子无关”。后两者相加,表明有半数以上的女性认为,有没有孩子不再是女性人生幸福与否的评判标准之一。

31%的女性明确表示自己是“恐孩族”,有40%的女性对此持中立态度,只有29%的女性表示自己并不是“恐孩族”。

整容与幸福感

55%的女性认为,美丽的外表会使自己更加自信,同时可以增加自我满足感。25%的人认为美丽的外表会让自己更幸福,20%的人则认为这会让自己事业更顺利。对身材不满意的女性占24.8%,位列第一。而对肤质和五官不满意的女性相差不大,各占19%左右。

与幸福感

对于男方的性经历,超过一半的女性表示介意,但尚能自我调节。18.6%的女性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样是第一次;16.1%的女性很介意对方的性经历;13.3%的女性完全不介意对方的性经历。

职业与幸福感

当被问及“如果可以重来,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时,约有20%的职业女性和约10%的全职太太希望从现有的状态中有所改变,转而从事自由职业。但希望成为职业女性的人数仍最多,达48%。此外,61.6%的女性认为性别对自己的薪水有影响。

自我成长与幸福感

小女人的幸福篇8

本届家庭文化艺术节还将在幸福感言征集后进行全面评选,最终选出十大“睿智成都-感悟生活”幸福家庭,再现容城大家庭的和谐与温馨,获奖家庭将获得年度《成都女报》赠阅和幸运大礼包,并获得“十大幸福家庭”荣誉。近日,本届家庭文化艺术节开展了进社区活动。活动中,《成都女报》和成都妇联的工作人员征集到了大量市民的幸福感言,而在现场参与活动的家庭也十分踊跃,纷纷讲述自己家庭的幸福生活。经过筛选,部分家庭接受了《成都女报》的深入采访,讲述了自己的幸福家庭故事,以及对幸福的新领悟。

“城市的幸福,牵着我的幸福。”

幸福主角>>>

龙小玲 锦江区城管局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主任徐锐 成都市总工会副主席

从基层工人到现在的管理阶层,龙小玲说自己的生活经历就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城管工作的记录片。龙小玲和徐锐相识就是在工作过程中,从一起学习、进步的工作伙伴,到一起生活、奋斗的生活伴侣,在改善城管工作状况的同时,龙小玲和徐锐的家庭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龙小玲不是个十足的工作狂人,但在工作上总是要求极至完美。“如果做不好,还不如不做。”而现实中,工作和生活总是会产生一些矛盾,工作上的成就往往与安排给家庭的时间成反比,龙小玲也是如此,越是忙于取得工作成绩,就越没有时间照顾老公和女儿。“因为这种情况,曾经让我一度认为家有点不像家。”那时候,老公徐锐又被调到了蒲江县工作,一去就是6年。6年的时间里,女儿对龙小玲的工作不理解,老公和自己又只能在周末短暂相见,这让龙小玲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幸运的是,这个烦恼并没有缠绕龙小玲太久,而是随着时间慢慢消散了。“现在我女儿读大四了,跟社会的接触多了,明白了很多道理,对我的工作也越来越理解。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他爸爸的功劳,在女儿不理解我的那段时间里,他爸爸经常跟她谈心,教给她一些道理,让她理解妈妈。”得到了女儿的谅解,老公也从蒲江县调回了成都工作,龙小玲觉得自己的家好像焕然新生了一样,“经历了时间的磨合,我们这个家运转得更默契了。”龙小玲幸福感言:

幸福我一人,幸福千万家,这是我工作的追求,也是我生活的追求。在这么多年的工作过程中,我辛勤地付出,也有了回报。看到城管工作的日益进步,看到群众在我们的工作中受益,我觉得我工作、生活在成都,并且为成都做出了这些贡献,我感到骄傲和幸福。这种幸福感也充斥在我的家庭当中,因为我的工作让我自己的家幸福,也让更多人的家幸福。“我们约好,下辈子还要在一起。” 幸福主角>>>

张丹秋 丹秋名师堂校长李元渠 丹秋名师堂董事长

“我会做的菜不多,只有6道,但是都是我老公爱吃的菜。”一听说要聊关于家庭生活的话题,张丹秋开门见山地说,自己虽然不是做菜的行家,但却绝对符合贤妻良母的标准。

李元渠和张丹秋的感情可以说是完美爱情故事的典范,从1996年结婚到今年,两人已经携手走过了16个年头,但是仍旧感情如新。

李元渠与张丹秋的爱情开始于大学时期。“家里穷,上学时我要靠自己赚学费才能读书。那个时候没什么空闲时间,基本上课余时间都用来给别人做家教了。而他追了我3年,就给我默默地打了3年热水。”张丹秋讲述着夫妻二人有过多语言却蕴含着无限深情的爱情开端。这份无言的爱并没有因为张丹秋的忙碌而搁浅,也没有因为过于平淡而结束,反而如细水长流般源源不断地流淌着。“大学的几年时间里,他有一次约我跳舞,但是刚开始跳,我的BP机就响了,我得赶快给学生回电话。于是,我们唯一那么一次算得上浪漫的约会,就只持续了20分钟。”

虽然少了一分浪漫,但更多了一分真实。直到现在,两人的感情仍旧平静又牢靠。即使平时工作忙碌,但每个周末,张丹秋都会坚持下厨为老公和孩子做饭。而每次李元渠出差,不论多忙,都会准时在夜里12点给张丹秋发短信,“不是那种简单的报备短信哦,是很浪漫的那种。”张丹秋带着甜蜜的羞涩说,她觉得幸福是一种感悟。“我老公发条浪漫的短信给我,我会觉得幸福:我女儿对一些问题有想法跟我交流,我会觉得幸福:我下班回家看到儿子朝我跑来,我也会觉得幸福。有时候,我觉得生活在成都这样一个舒适的城市里,都是一种幸福。所以,我说幸福是要靠自己去发现的,不要每天想着我为什么不幸福,那样就浪费了好多时间去感受幸福。”

除了感受家庭的幸福,张丹秋也深深懂得给予和付出的重要性。对于她生活并且热爱的这座城市,她也想着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做点什么。“2012年内,我要完成援建100所学校图书馆的目标,让孩子们从书籍中得到充实,让他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这些援建项目中的图书,都是由张丹秋一本本地亲自精心挑选。“我老公经常说,如果要是有来生,他在哪里等我比较好,我就说应该是天府广场地铁站右边出口那个地方。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但我就是觉得应该是在那里,跟我老公再次相遇。”张丹秋幸福感言:

你拥有得多,不见得幸福,但是你给予得多,就一定会感到幸福。幸福不是所有得多少,而是看你有没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我是一个很容易被小事情感动的人,所以我的幸福感可能会比别人多,但是同时我们一家人都是愿意给予的人,都是愿意去无私地爱别人的人,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做到这些,你自然而然就会感到幸福,不需要强迫自己去感受也不需要费力去发现。

“我与我的城市,我与我的家”之感悟幸福家庭至理名言征集活动暨感悟幸福家庭评选

>>>目的:以家庭为切入点,展现宜人成都幸福指数,展示我市市民精神风貌,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主办单位:成都市妇女联合会

小女人的幸福篇9

不久,他们相爱了。小男猪加倍呵护小女猪,宠爱小女猪,似乎是小男猪至高无上的责任。他们在阳光里温馨,在爱抚下接吻,幸福的恋爱从此开始了........

一天,小男猪突然听到主人 说话:“再过几天,我要把这只最胖的猪宰了”。小男郁闷了,不再有往日的欢颜,对小女猪也冷淡至极。吃食物总是抢着吃,不让小女猪靠近,还把她推到一边。小女猪怎能接受这样的残酷的虐待,又怎能理解小男猪的别有用心呢?小女猪伤心地哭了......

看着小女猪日渐消瘦,小男猪 既欣喜又心痛,但还要努力使自己肥胖起来。

没过多久,小女猪偶然间听到主人说话:“我要把这只最胖的猪宰了”。小女猪惊呆了,一下子全明白了......无言地与小男猪深情地拥抱在一起......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在上演小男猪和小女猪不同程度的爱情悲剧,生离死别的现实。总有一个要先离开对方,那种依依惜别的不舍,难舍难分的别离,更让我们悲痛欲绝。

自古至今,千古也有绝唱,多少爱恋佳人,也难逃生离死别的悲剧: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梁祝的自由相恋的生死悲壮;黛玉的忧郁凄美的葬花;许仙与白娘子的断桥相约,法海作梗终成一场悲剧.......

爱情的力量虽然高于一切,但出长在不同的时代也发生不同的传奇故事。也许,真正的爱情就是悲剧,不完美的爱情才令人感动,那又该怎样去理解:“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呢"?也许,这就是一种祝福吧!

我想我是幸福的,快乐的,简单的。

老公,我也要做你幸福的猪,和你同槽共餐,与你共享温暖的阳光。只是你千万不要让我多吃,我要减肥,想有个苗条的身材。我也会挪个有阳光的地方给你,让你多晒晒太阳,晒出健康。也会置个温暖的窝安顿幸福的小家,和你一起照顾我们可爱的小猪猪,让他快乐健康地成长。永远不离不弃,甘做彼此幸福的猪,找个充分的理由见证我们相爱的奇迹。

小女人的幸福篇10

医生说——幸福,就是病人的康复

于每一个医生来说,病人的康复,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看着病人们康复后,脸上挂着甜蜜的笑容,医生,自然也就由心里开始感到幸福。医生的话,让我明白了——幸福,其实就是付出。付出一份辛勤,收获一份幸福。但是,我,一个平凡的小女生,又能付出什么呢?

农民说——幸福,就是收获稻谷

农民伯伯的幸福,真的,真的,好伟大。春天,他们播下了稻谷的种子,同时,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样,每天不怕日晒雨淋,施肥,浇水,那便是他们的任务。等到秋天,稻谷有的收获了,望的种子结果了,那时候,他们就能感到幸福。因为,人们又能吃到他们种的米了。伯伯的话,我明白了——幸福,仍然就是付出。付出一份辛勤,收获一份幸福。但是,我,一个平凡的小女生,又能付出什么呢?

老师说——幸福,就是学生的成就

老师的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荣幸。无论是哪一位老师,他们的起始点都是一样大,只要学生们有所进步,那就是他们最大的欣慰。他们都是爱学生的,学生们的成就,就是他们的幸福,无论他们受到了多少辛酸,都是一样的。老师的话,我明白了——幸福,还是付出。付出一份辛勤,收获一份幸福。但是,我,一个平凡的小女生,又能付出什么呢?

母亲说——幸福,就是我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