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运动会广播稿十篇

时间:2023-03-21 19:57:20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篇1

致跳高运动员

一根竹竿,决定了你的命运。

是喜是悲,全在一瞬间。

你矫健的身躯,像一颗流星,划过寂静的黎明。

柔软的铺垫,融入了你所有的快乐。

所有的精彩都在你跳起的那一刻,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弧线——致铅球运动员

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眼前,我不禁浮想联翩。

这精彩的弧线啊,凝结着多少辛勤的汗水。

无论的弧线啊,穿托着多少热切的企盼,它是这般自然,又是如此完美,没有什么遗憾,只留下一片美的体验。

我要永远将你留下,让我的心中印上一条弧线。

走过一段很长的路,

你用青春的脚步,

敲出铿锵的音符。

成功融入笑容,

失败也有幸福。

一双双期盼的目光,

每个人脚下都有一条成功之路。

为拚搏喝彩

在黑白相间的跑道上,留下了你们灿烂的身影。

在枪响的那一刹那,似流星、似闪电,

如骏马奔腾,如蛟龙腾空,如猛虎出洞,

不在乎名次高低,不在乎成绩高下。

努力拚搏,顽强奋斗,

即使落后,也顽强不屈,永不退缩!

致运动员

愿将希望折成一只小船,

沿着溪流送到你的身边;

愿把鼓励扎成一束清水,

满怀微笑地递到你面前;

愿将友谊织成一条毛巾,

轻轻的拭去你辛苦的汗水;

愿让热情燃烧成一片鲜花,

献给你,到一声:

“辛苦啦,运动员!”

天净沙——赞运动员

落日轻风彩霞,

红旗人潮鲜花。

呐喊欢呼足下,

冠军谁家?

明日功成华夏。

致拔河运动员

“上下一心,团结合作”是我们的精神

一条长绳把我们紧紧的连在一起,

一声哨响,人人用力,

为一个共同的目标,

我们高呼“团结就是力量”“爱拼才会赢”,

五(3)班,加油!

致拔河运动员

拔河,是拔一种潜力,每个人都是有潜力可以挖掘的;

拔河,也是拔一种人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想当赢家,靠的是实力,靠的是机遇,靠的也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只要你满腔热忱,终不放弃,你终究会赢回来。

致运动员

力量的拼搏

耐力的考验

默契的展现

面对这些

你毫不畏惧

勇往直前

加油吧!运动员们!

致接力运动员

接力棒带着你摩擦出的火光,

在急驰中,我们的眼光在刹那间传递的是永恒,是团结,是友爱,

你的背影震撼了你我他,牵动着你我他的心弦,

让我们共同为集体演绎这扣人心弦的激情。

加油吧!运动员们!

致运动员

红色的跑道上,

你们两个人像一个人,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篇2

一、 开展情况:

这次趣味运动会成功举办包括诸多方面,但其中几个环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趣味运动会策划书的编写、趣味运动会比赛场地的布置、趣味运动会比赛现场的组织、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的等等,以及活动中全体教职工积极努力与配合,都是这次趣味运动会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活动过程

此次活动共有七个项目:个人单项有麻袋蹦蹦跳、托球往返跑、踢毽子、筷子夹乒乓球、跳绳,集体项目有三人四脚。螃蟹背西瓜。在麻袋蹦蹦跳这个项目中参赛者站在蛇皮袋中用手抓住蛇皮袋跳着进行,这个游戏不仅体现了速度更体现了协调性的配合,这个项目的参赛者很多。在这些项目中在体现团队精神的要数三人四脚,和螃蟹背西瓜,有一人不配合就会前功尽弃,这个游戏大家都配合的很好,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踢毽子、跳绳、托球往返跑、筷子夹乒乓球可谓深受大家喜爱,大家在玩这些游戏时笑声、加油声不断。当然场面更为热闹的是教职工的拔河比赛,学生们都为老师们加油鼓掌,更有部分学生还参与到老师队伍中帮着拉,虽然有些不符合规则,但全体师生很高兴愉快,是整个校园充满欢声笑语。

三、工作经验

在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活动、次序册编排、会场的布局与规划,器材的准备等。在筹备过程中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而且这次活动参赛者的热情也是这次活动举办成功的因素。

本次趣味运动会成功并让让其更出彩,还在与细节上花心思,就是活动中穿插了趣味运动会广播稿。趣味运动会广播稿是每个参赛队的拉拉队队员编写的对本队参赛选手的一些鼓励性的口号或小文章,由现场广播员播颂。在这里进行的是趣味运动会比赛项目的延伸,各个代表队为了在本队的宣传上战胜对手,多出了稿,出了好稿。广播稿为参赛选手取得好成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更好地增强了参赛者的团队荣誉感,在活跃了活动现场气氛,也提高了各参赛队的精神面貌和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四、活动不足处就是编排上缺少细节严密,某些裁判员工作经验不丰富,还有待学习与提高。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篇3

电视新闻从选题到播出,就像一条流水线一样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的制作过程如下:

电视

新闻

制作过程一般都会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虽然说应该在后期才会有文字稿的具体写作,但是,在采访构思和前期制作的选题,也会有文字写作的。因而,在电视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文字稿的写作要求是起到贯穿作用的。

电视新闻报道词写作的总要求,有以下3个方面:

1)声画对应

电视新闻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是“声画合一”的,因此,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必须按照画面本体的需要进行解说,做到声音和画面相互协调。这种特殊的情况,要求电视新闻的报道词要有特殊的写作格式:

电视新闻是叙述性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声画关系的处理上,就必须声画对应。

2)内容上的要求——5个W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要报道好事实,就要注意“用事实说话”。怎样“用事实说话”?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交代清楚“5个W”,即:Who(何人), Where(何地),When(何时),What(何事),Why(何故)。或者将“Why”分解为“Why(何因)”和“ How(何果)”,成为“5个W1H”。这些其实是一般记叙文的要素。新闻作为文章的体裁,实际上是记叙类文体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因此,传统的新闻学,一直将“5个W”视为新闻的要素。

但是,新闻毕竟不是一般的记叙文,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从电视新闻的角度来看,在交代清楚“5个W”时,还必须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事实的真实性

真实性有两种:一种是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文学作品要求作者忠于生活,概括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事,不限于真人真事,允许虚构。这是艺术的真实,只讲本质的真实,不求事实的真实。另一种是新闻,包括电视新闻的真实。

(2)时间的新近性

新闻姓“新”,新闻“新”字当头。只有新的东西,才能引起受众注意。引起社会关注。因此,新闻要以 “新”夺人,以“新”取胜。而“新”与 “快”是连在一起的,只有快了,才能新鲜。新闻贵新,就要在“快”字上下功夫。

(3)内容的价值性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新闻价值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并决定新闻原型 (客观事实)是否能成为新闻。但是,它得靠新闻记者去认识,并表现在他的报道之中,通过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价值才能实现。

(4)兴趣的广泛性

趣味性是指新闻报道以情趣和兴味吸引受众的素质。通常包括两方面:饶有趣味的新闻事实本身相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电视新闻要拥有广泛的趣味性,就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5)形象的直观性

电视新闻是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双通道传播,这是电视新闻的独家优势。一幅幅实实在在的活动画面,配以生动流畅的报道词,以及现场同期声讲话和音响,使新闻现场的情景一览无遗,同时也使观众一目了然。

3)表达上的要求——4个C标准

“4个C”标准是西方电视界提出来的。1991年,美国三所名牌院校印第安纳大学、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用“4个C”标准,对美国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的三位名主持人的写作进行评估,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这“4个C”标准,可说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Clear(清楚);Concise(简洁);Correct(准确);Conversational(口语)。

2 电视新闻写作特点

1)快速及时,先声夺人。广播电视在时效性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甚至可以实现现场直播,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

2)线性传播。广播电视按时间顺序播发节目内容,在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吸引受众;同时要注意稿件结构的完整和信息的完整;

3)受众广泛。广播电视直接诉诸于受众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较少受文化程度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受众范围广泛。为适应这一特点,广播电视写作中应注意通俗易懂,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

4)具体形象,感染力强。广播电视可以运用声音或图像再现人物和事物现场,给受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应注意运用好这一特点,激发受众的收听、收视兴趣;

5)转瞬即逝,不留痕迹。广播电视的信息符号是声音和活动图像,稍纵即逝,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扬长避短,便于受众掌握。

3 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

3.1 文字语言在典型性新闻报道中最能凸显优势

前段时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一经电视新闻报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和感慨。如果这个新闻事件单纯用报纸的传播特点来报道,其震撼力度不会有这样的强烈。电视新闻所表现的内容虽然与报纸新闻一样,都是对特定时空中现实存在的再现,但前者给受众看到的是活动逼真的画面,因而它带给受众的是一种真实的现状,或者说是一种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生活的真实。

3.2 文字语言能有效克服新闻画面叙事的多义性

如果没有文字语言来解说,观众在观看新闻画面时会对画面产生多种感受和感观,这是由于画面叙事的多义性特征。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画面的游移、模糊,即多义性是怎样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介入而变得清晰和准确的——第一组镜头:画面:熙熙攘攘的街道人流量很大,撞到张老师的汽车一瞬间将张老师碾压…… (记者画外音):现在我们看到的画面就是张丽莉老师出事当晚,校门口的监控录像我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部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借教室上课的第十九中学生结束晚课后......很显然,画面是活动的,现场感很强。学生们正放学回家。如果没有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和记者的语言解说,观众是不会知道那一瞬间张丽莉老师已经被碾压在车轮下。

3.3 电视中的声音与新闻写作的关系相当密切

在整个电视符号体系中声音系统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期声和现场音响的作用是显然的。从而也可以体现出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没有电视新闻写作的话,播音员就会面临无源之水的口播语言,并且,再优美感人的同期声,现场音乐,都会感觉到苍白物理,更不用说棚外配音了,一样会显得单薄。

3.4 播音语言是凭借文字稿的基础而施展其魅力的

众所周知,新闻的五大要素光靠声音系统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个重任的。必须通过播音功能才可以完成。所有新闻内容都是通过播音功能进行诠释的,在专题报道中很重要,在电视播出大量的短讯中更重要。总之,播音功能和画面语言在电视新闻中是同样分量的重要,同样的最具有活力的。

4 结论

目前,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文字备受电视传媒和接受者的喜欢,已经成为——“流动的风景”,在声音系统、图像系统和文字系统的相互配合下,使的电视新闻的优点发挥的特别的好,同时呢,也为今天的电新闻写作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篇4

关键词:广播媒介 广播语言 艺术性 听众 传播

广播作为听觉媒体,通过有声语言向人们传递信息。与电视等媒介相比,语言是广播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是广播听觉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表达符号。因此,广播语言具有稍纵即逝、“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特点。另一方面,广播语言的“以声取胜、以情感人、以言绘景”,又能激发听众的形象思维,给听众以极大自由想象空间,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增强广播语言的艺术性,对提高广播的收听率和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口语化是广播语言最大的艺术特色

广播传播是单向、线性传播。在这种单向传播中如何提高广播的引导力、传播效率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播语言上下工夫,提高广播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历史上,广播语言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从报纸、杂志的书面语直接转化而来,有着比较浓厚的书面语言色彩。因此,有人把广播称为“报纸的有声版”。随着时代变迁,广播在探索中不断“扬独家之优势”,口语化传播已成为广播传播的常态,这种传播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播,而是“面对面”传播。这种口语化传播打破了“你播我听”的传播格局,使广播鲜活生动起来,使传者与听众之间通过口语化的传播进行沟通和交流,大大丰富了广播的传播形式,贴近了听众,增强了广播的亲和力。

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为例,作为国家电台、权威传播平台,改版后的中国之声口语化传播已成常态。访谈、连线、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中国之声最常见的节目形态。当然,口语化并不代表口水化。在口语化成为节目常态的同时,中国之声在广播语言的运用上十分规范。运用大众熟悉的、一听就懂的规范语言,清新、自然的口语表达来赢得听众。可以说,这种清新、自然、大气的口语化传播,彰显了广播语言的艺术性,也强化了广播有声语言的示范性和可听性。

口语化的广播语言绝不是日常生活语境下随意自由、信口开河、缺乏逻辑性的口水语言。它必须是凝练准确、清晰明了、生动活泼、富有逻辑性的表达。这就要求主持人对所涉事件或人物在播报前要充分熟悉和了解,“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心中有数。前两个步骤的完成会使节目诉求及目标受众明晰,后两个步骤的完成则有助于节目内容涵盖明确,增强逻辑性。这样一来,主持人就能理清思路,打好腹稿,出口成章。

2011年山西王家沟煤矿发生矿难,广播媒体信息传递快速优势凸显,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的报道迅捷准确,信息量大,主持人与记者连线问答内容要点清楚,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画面感。主持人语气焦急、语速较快,这也同时带动了现场记者的情绪,两人一问一答、良性互动,传达出灾难现场的紧张氛围,让收音机前的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这里也有另外一个例子:某地方台女主持人,在现场采访20多小时,她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应该不少。此时听众最想知道的是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被埋在矿井里的矿工被救出的准确人数,尚未救出仍在等待救援的人数,当时救援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遇险人员被救希望有多大,分期分批下井救援的队员能否安全返回地面,等等。可是这位主持人并没有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资料,打好“腹稿”。她的现场播报导语内容含混,现场描述不清晰,缺乏画面感,语言状态不积极,尽管语言口语化但重复过多,不精炼。她采访刚刚从井下上来的救援队队长:“您现在什么感受?”显而易见,她完全没有理清“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这样的提问说明她在设计采访问题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她没有意识到作为媒体人,特别是以语言完成媒体功能信息的主持人,拥有宝贵的普通人不能拥有的公众媒体话语权,应该成为大众关注话题的代言者和访问者。

二、生活化是广播语言重要的艺术表现

只有生活化的语言才能让人没有距离感,才能让听者感觉亲切、真实、自然,广播语言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装腔作势、扭捏作态、拿腔拿调,不仅会影响节目传播的效果,损害节目内容,还会让听众感到厌烦,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广播语言的生活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大众审美趣味随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改变的要求,是广播节目样态由录播转化为现场直播的要求,更是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争取听众,保持媒体影响力的要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新媒体影响力的扩大,新词汇层出不穷。广播语言的生活化就是要求广播传播要尽可能地通俗易懂,要运用大家一听就懂的词汇和语言。但通俗不等于粗俗庸俗,不等于把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语言原封不动地在广播中传播出去,而是既要使用大众熟悉的口语,又要把口头语言中不确定、不规范、不合情理的东西舍弃,对口语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这样才能在广播媒体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语言生动、活泼、通俗、优美。这些语言是不断吸收当下大众熟悉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化语言。广播语言生活化的艺术美就在于从群众中来、从生活中来,贴近大众,反映社会实际,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篇5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包括了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进一步的传播思维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者,一定要从政治、思想、事实、价值等多个角度对节目角度进行判断,综合运用多个方面的技巧,筛选出优质、符合节目主题的稿件和素材,最终编辑成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具有较强可看性和可听性的广播电视节目,成为观众的精神食粮。

一、把握好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编辑技巧

美国著名广播电视新闻学教授曼切斯特曾经说过,“好的导语往往能够拥有一股神奇的魔力,导语一旦开始唱歌,读者就能够在不知不觉当中闻歌起舞”。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和纸质媒介的新闻导语也具备相同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需要像报章杂志那样具有开门见山,简洁明了,主旨分明,形象具体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只需要突出一个关键的新闻事实或者是新闻素材即可,而其他的细节或者是事实内容则可以转移到新闻主体当中,尽可能的将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用一句话概括出来。通常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导语中所涵盖的新闻事实越少,那么导语就会越简洁,越具有吸引力。

广播电视新闻奖的结构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比如说当采访对象只有两个人的话,纸质新闻媒介则可以就谈话双方的讲述内容进行穿插讲解,进而形成一种比较有趣味性的结构体系。而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却可以按照人的讲话顺序和内容来进行划分,不在一个人的讲话中穿插另外一个人谈论的同样内容,而是当一方讲话结束之后才介绍另外一个嘉宾。

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部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核心环节和部门,与此同时也对编辑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主要有两点,第一,要体现节目制作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比如说可以对某一段特定时期内国家所出台的方针、政策或者是社会的动态和市场的发展情况、社会的热点问题或者是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或者专题报道,并邀请观众参与到节目当中对某一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编辑出具有可看性和有价值性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第二,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完善的通讯联系网络,确保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可观赏性。通常情况下通讯联系网络的主体是记者站和通讯员,因而编辑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与通讯联系网络的成员建立密切的沟通关系,通过密切的交流和联系可以及时的传递有价值性的信息,与此同时借助这一紧密的沟通桥梁,编辑部门还可以及时的获取第一手的珍贵素材,将节目的要求和发展情况进一步的与新闻记者或者是通讯员交流,甚至还可以参与到他们的工作当中共同为节目的制作出谋划策。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民间DV拍摄素材的编辑技巧

在数字技术不断普及化的今天,DV摄像设备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许多普通人也可以拿着手中的DV摄像机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加入到电视新闻素材的收集和拍摄队伍中。许多电视台也纷纷采用了老百姓手中的DV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一步的加工,让他们变得更有特色,并以完整的新闻题材的方式播报出来。因而在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辑的时候,可以巧妙的运用民间DV所提供的素材,结合个人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本人认为编辑技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深入的挖掘民间DV素材的趣味性。作为新出现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新素材,在今后的节目制作过程当中还会逐步引进,相比较于其他渠道所获得的新闻素材而言,其真实性、可观赏性和趣味性等方面的优势都是比较明显的。因而节目栏目组可以增添一个“新闻素材”招募活动,并给予提供素材的观众一定的奖励。第二,要加大对DV素材的审核力度。老百姓拍摄的新闻素材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无论是在拍摄画面的质感还是语言的编辑或者文字的组织能力都有待提高。而通讯员或者是新闻记者往往都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因而无论是在拍摄水平还是对新闻报道的组织叙事等方面的能力都是较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甄选DV拍摄者所提供的新闻素材的时候,要做好把关工作。

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后期控制指挥技巧

编辑工作是繁琐复杂的,它是整个节目的核心和灵魂所在,编辑的判断和对素材的组合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也是广播电视节目导播的得力助手。与报纸的排版相比较而言,时间则成为了整个节目的版面空间延伸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尽可能的让节目的内容变得丰富多样和新颖,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也是节目编辑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要将素材进行紧密的结合和联系,让其能够更好的符合整个电视版面的视觉要求。除此之外,对于新闻类节目的编辑,要注重前后的连贯性和相关性特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播出过程当中,无论是专题、现场直播或者是录播的方式都是在不同的时段播出的,由于观众的生活作息习惯的差异,最终就导致了不同时段会拥有不同的观众群体出现,结合不同时段观众群的喜好制作有针对性的节目,可以有效的提升节目整体的收视率。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篇6

【一】中学生运动会广播新闻稿

本次运动会设立了广播体操、双膝夹球、50米迎面接力、拔河等项目。

随着激昂的口号,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全校二十四个班级精神抖擞,神采飞扬,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入场,充分展现了树小师生的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最后,黄校长宣布此次运动会开幕。

今天校园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运动会上各项比赛,高潮一个接着一个,一个个小冠军接连产生。观看比赛的同学也积极响应,赛场周围的加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他们的热情、激动的情绪,感染了每一个人,将本次校运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记录。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们顽强拼搏,赛出了成绩,比出了风格。啦啦队助威的呐喊声,运动员得胜的欢呼声,不断地在校园上空响起。比赛期间,学校的小值日生们也在认真的值勤,他们穿梭在各个比赛场地,维护着赛场的秩序,使得校运会成为了同学们尽情展示才华、增进友谊、磨练意志的大舞台。

经过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运动会在xx月12日上午获得了圆满成功,取得了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双丰收。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好的体现了我运动,我学习,我快乐的宗旨,展现了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成果。

【二】中学生运动会广播新闻稿

热闹欢腾运动会,裕安学子显雄威。在这秋高气爽的十一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裕安中学迎来了欢快精彩的第10届田径运动会。运动会于xx月6日上午8点整开幕,操场上彩旗飘扬,国旗队踏着矫健的步伐,他们精神抖擞,昂首挺胸地向前迈去,紧接着同学们以整齐的步伐,飒爽的风貌向主席台走来,展现了新时代裕安学子的健康向上的风采!本次运动会开幕仪式由张淑君老师主持,学校全体师生出席了本次运动会,孙超校长为本届校运会致开幕词并预祝本次校运会取得圆满成功,裁判员代表席家祥老师宣誓他们本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稳健热情,大公无私的工作精神,全心全意为比赛护航。接下来是运动员代表宣誓:他们将秉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优秀传统,发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体育精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为班级增光,为学校添彩,雄壮而激动人心的开幕仪式点燃了运动健儿们高昂的激情。

随着孙校长铿锵有力地宣布开幕式的结束,裕安中学第10届田径运动会正式拉开了帷幕,首先进行的是广播体操比赛,伴随着刚劲有力的旋律,所有的学生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动作到位有力,从他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自信和力量。运动会的项目有:男子50米,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实心球,1000米,450米接力,女子50米,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实心球,800米,450米接力及教师组4100米接力。

整个赛场上一片沸腾,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看!那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他们是运动场上的英雄,是裕安中学的刘翔,女子800米和男子1000米是考验选手体力和毅力的项目,它虽不如短跑那样让人兴奋,令人激动,但是绝对比短跑更加让人感动,他们真正体现了努力拼搏,永不服输的奥运精神。再看那跳远的运动员们,也个个摩拳擦掌,毫不示弱,他们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拼尽全力,,即使失败也毫不放弃。

预备开始!在总裁判员的发令声中一分钟跳绳比赛开始了,参赛选手使劲地挥动着手臂,双脚随着绳子快速地跳动,绳子在他们手中是那么灵活,场下拉拉队员看得开心,喊得精彩,整个比赛场面欢快激烈,紧张有序,给秋日的校园带来浓浓暖意。

瞧,参加铅球比赛的选手互相竞争,成绩越投越远,他们手中的铅球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希望的许愿球,不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比赛一直延续到xx月8日上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是男子和女子组450米接力,赛跑的男女生快如骏马,风驰电掣般飞奔、追赶、超越。在比赛中虽有一不小心同学摔倒、接棒失误掉地等情况,但同学们仍不气馁,奋起直追,将勇敢、自信展现地淋漓精致。啦啦队的声音是一浪高过一浪,运动场上,老师的身影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平日里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田径场上也毫不逊色,4100米接力赛给全校师生留下了耐久的回味,更是将本次运动会推向了高潮!荣誉满载而归,而我们却依然前行,通过这次运动会,让我们懂得了只有辛勤耕耘,才会收获成果,这次运动会,是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大检阅,更是对学校师生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大检阅。在本次运动会中全体裁判员严守规程、公正裁判,全体工作人员忠于职守、热情服务;各班啦啦队热情鼓励、文明助威,20xx年秋季运动会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联欢,更是一次学生释放学习和生活压力的大舞台,是一场 文明、热烈、精彩、圆满的校园盛会。

在今天的运动赛场上,也许大多数师生只是个场边的看客。但每个人都用眼睛见证了赛场上的是非成败,用心灵感受了运动员的喜怒哀乐。他们坚持跑完全程,让大家学到了坚持的可贵,他们摔倒了再站起来, 让大家学会了不怕失败的勇气。场上每一个点滴,都如此的震撼全体师生的心灵。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运动是生命的阳光:运动是健康是财富,带给我们品质、健康和快乐;运动也是人与人相处的一个艺术手段,运动让大家协调、大方、美丽。通过本次运动会,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和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班集体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20xx年xx月8号上午的闭幕式标志着本次田径运动会圆满结束,但运动会的体育精神应经久不息的传承,传承一种奋进的精神,传承一种永不言败的动力,传承一种拼搏向上的人生品质,它推动着裕安中学整体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中学生运动会广播新闻稿

12月18日,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供给同学们展现自我的平台,我们跟学校商量并经同意后,周末在学校篮球场举办一次趣味运动会。

动会上,学校领导在讲话中指xx中学十分重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希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使大家在生活学习之余强身健体愉悦心情,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身体状态。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作用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主要是通过现有新闻素材进行编写及整合,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后期新闻的播出效果。广播电视新闻产业在我国的传媒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它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交活动等,从各个方面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因此,可见其重要性。正因为其重要,所以人们对其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如何更好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是媒体人的重要任务,对此,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人员而言,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对广播电视新闻后期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把握新闻事件的中心价值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整理新闻素材时,主要需要编排出能够突出新闻核心价值的信息。以交通事故为例,在这类新闻事件中,广播电视新闻的价值主要从逃逸司机的道德缺失、旁观者的道德表现等社会良知方面,从而进一步倡导社会的正能量、批评社会的负能量,以此帮助受众群体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2)引导正面、积极地舆论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还要考虑舆论的因素,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信息的播报过程中一定要监测舆论的发展情况,从而强化新闻的正确引导作用。比如,在一些政治类宣传的工作中,主要体现的是政府对百姓的关怀和帮助,引导人们向着正确的舆论方向,而对于一些违法贪污、受贿的官员则要进行批判,帮助人们了解其危害性,从而在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中得以规范自身言行。3)与时俱进的编辑技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观念。在新闻的编辑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能力,要符合人们的生活实际,从真实的角度出发,不做虚假新闻,投其所好,从而更符合大众的“口味”。除了要与时俱进外,还需要新闻编辑者另外,电视新闻编辑还要拥有丰富全面的知识,在生活拥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让编辑出来的信息更加丰富有内涵,从而吸引观众。

1)题目及结构的编辑方法广播电视新闻的稿件与其他稿件不同,其自身特点要求新闻具有感染力强和短小精炼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简单处理,它要求的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在对新闻的编辑过程中把握好题目的选取,只有标题具有吸引力,新颖、独特,才能吸引观众去收听、去观看。同时在信息的内容上也要注意结构的调整,避免冗长、枯燥。2)文字处理方法广播电视新闻也要注意把握文字处理的技巧和方法,学会通过颜色、字体型号、动画效果等方面对重点字词起到强调的作用,以此帮助受众群体抓住信息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同时,在播报画面中,巧妙运用文字与背景的反差可以起到更好的强调作用,通过语言文字的情感色彩引起观众的共鸣。3)新闻稿件模糊化处理方法广播电视新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信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模糊化处理。比如在采访的对象要求对人脸进行模糊化处理,这样我们就需要尊重他人的肖像权,采取模糊化处理。某些图像稿件如果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则需要进行稿件的模糊化处理,以此达到对他人的尊重。此外,急发稿件也需要进行模糊化处理。新闻的时效性要求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群体。以此,在对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时,新闻编辑不仅要重视新闻消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到稿件发送的时间,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内容进行模糊处理。

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的支持、国家信息理念的正确解读以及国家政策的有效把握,这种保障是新闻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前提。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前提是国家正确的政治指导方向。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新闻工作规则,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其社会价值,从而更好的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2、从受众规律开展新闻编辑技巧创新

我国当前的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主要通过观众的点击率和收视率来评定新闻的成功与否,通过这点,新闻编辑工作者可以提炼出受众群体的兴趣出发点,从而发掘出受众群体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下一次的新闻编辑提供创新之处。例如在新闻标题的设定上,可以选择趣味性更强、吸引力更大的标题,以此吸引观众的眼球。

3、从不同角度拓宽新闻话题渠道

近年来,新闻素材的来源渠道呈多样化发展,因此,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播报内容几乎存在大部分相似情况,这大大降低了人们对新闻的关注程度。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可以从不一样的角度对相似的新闻开展讨论,从而以新的视角对问题或现象进行阐述。如在对盗窃案的报道中,新闻编辑者除对盗窃行为进行批评外,还可以把居民英勇的行为引入到报道中,进而体现居民的善良和勇敢。通过另一种角度对新闻播报进行创新,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收视效果。

三、总结

广播电视新闻产业对社会信息和价值的传递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新闻编辑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与调整。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一定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新闻编辑创新工作,这样才能让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得到发展。

作者:王媛 单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参考文献:

[1]刘丽敏《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89-190.

[2]狄柏涛《广播电视专业新闻编辑创新的策略解析》[J].科技传播,2014.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篇8

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于新闻传播与现代文学间关系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并且在不断地探讨争论,逐渐衍生出一种新的文体,即新闻文学[1]。这种文学属于一种边缘文体,它是通过文学语言与新闻传播的不断作用而形成的,文学的发展推动了新闻传播的发展,而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对于文学的文体、语言表达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现今,现代文学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创作中。

 

一、现代文学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新闻主要是指对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而文学的含义是指借助语言,并且利用各种表现方式以及修辞手法对客观世界进行形象化描绘。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关系,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共性。媒体工作人员在新闻传播的写作中运用现代文学的表现方式,将会对新闻稿件可读性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2]。同时,媒体工作人员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对于丰富新闻传播的题材具有重要作用。

 

在近现展过程中,文学在传播思想、传播现代文化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而报纸作为当时主要的传播媒介,在社会传播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文学的传播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时,人们将报纸中的副刊与文学作品相联系,使得文学作品在广泛传播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子媒介发展迅速。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这个观点的主要含义是媒介决定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就是说,在电子媒介得到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利用电子媒介。因此,将文学运用于现代传播中,将会扩大读者对于文学的接触,从而增强文学的影响力[3]。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考虑可以发现,新闻工作者将文学运用于现代新闻传播中,文学所独具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会对新闻稿件的写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正如上文所述,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总的来说,文学运用于现代新闻传播中,对于新闻文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将文学运用于现代新闻传播中也是需要掌握合适的尺度的。新闻工作者如果将文学的表达方式一味地运用于现代新闻传播中,将会有损新闻的真实性,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现代文学与新闻传播的融合优势

 

1.增强新闻内容的可读性

 

一般来说,新闻具有五要素,即时新性、重要性、真实性、显著性和趣味性,其中真实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主要指的是新闻传播的内容、时间、地点和细节叙述都必须符合事实本身[4]。但是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如果记者对于新闻事实不加任何润色就加以叙述,那么受众对于报道很难产生兴趣,对于报道的内容也很难加以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对于报道内容加以润色,并不是说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改变,而是对于新闻的内容报道方式加以改变。

 

现代文学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它的语言表达、文体格式以及体式体裁都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并且这种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更加丰富。可以说,现代文学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文学“美”的表达。因此,记者将现代文学的“美”与新闻传播的“真”相结合,可以避免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并且通过在新闻传播中运用现代文学的表达方式,可以让新闻中所暗含的寓意更加深刻,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2.有效提高新闻写作深度

 

一般来说,新闻传播的体裁主要有消息、通讯和评论等。在新闻传播中,许多媒体工作人员对于新闻内容的关注点不仅在于其真实性,更注重的是新闻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性。因而,新闻工作人员在许多新闻文稿的撰写中,要考虑到文章的深度与广度,以期引起受众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但是,如果记者注重新闻的广度、深度,那么势必会使用一些高深、枯燥的词语,这种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因而这类新闻稿件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也就谈不上新闻所具有的引导力了。针对这种情况,新闻工作人员在新闻传播中加入现代文学的表达方式就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因为现代文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吸引读者的特殊表达方式。新闻工作者如果将这种表达方式应用于新闻传播的写作中,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文章的趣味性。另外,由于现代文学经常运用各种叙事的方式或修辞手法,如夸张、隐喻、比喻、设置悬念和倒叙等,这种表达方式可以使得受众对于文本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不断思考中,发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从而使得新闻的传播效果更加明显[5]。

 

3.创新现代文学的发展

 

自20世纪开始,现代文学中就开始融入新闻传播,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报道方式,即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新闻性以及文学性。它在叙事的时候结合运用文学语言以及多种的艺术表达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报道,这种报道方式在革命年代受到追捧[6]。因此,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将新闻报道与现代文学相结合是可行的,并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样,现代文学的创作也可以结合新闻传播的表达方式,例如,在现代文学的创作中,作者可以充分结合新闻的五要素进行文学创作,为文学作品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如果充分运用新闻采访中所接触的素材,对于文学的创新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新闻传播对文学的重要作用

 

从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主要是指新闻传播对文学的重要意义。从1919年到新中国成立,这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报纸作为当时主要的传播方式对于文学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现代新闻传播不论是作为现代文学的一种载体,还是现代文学的传播中介,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文学由于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因此,多数的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考。这种作品中表达的情感以及思考只有被读者所了解到,借助新闻传播,才能真正起到传播思想、传播先进文化的作用。其实,从本质上看,各种文学作品都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被大众所了解。相比书籍的形式,报纸等传播媒介对于文学作品的传播将更为广泛,容易被更多人所了解。

 

作家将文学作品创作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传达给读者,使读者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7]。而现代新闻正是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将社会上的各种信息传递给受众,这种定位与现代文学之间也存在着某种联系。也就是说,现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在某个层面所需要履行的职责是一致的。

 

四、“新闻文学”的衍生发展

 

新闻工作者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是在传统新闻的基础上,融入文学的表达方式,将事实的单纯呈现转变为一种新的艺术审美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是现今新闻传播的一条新的发展思路。简单来说,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即新闻文学。新闻文学主要是在依据新闻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融合文学的表达特点,在形式上与20世纪兴起的报告文学相似。受众在阅读这种报道形式的新闻时,不仅接收到各种新闻信息,也感受到了文学独特的美感。这种融合对于新闻的传播更具意义,并使得受众对新闻的深层次含义进行不断挖掘[8]。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具有新的特点。它在与现代文学结合的过程中,同时也将和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相结合,从而符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接受特点[9]。但是,在与新媒体结合时,新闻工作者需要注意避免新闻出现过度文学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很容易导致新闻出现失真的现象。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与文学结合面临的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局面。针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新闻工作者要注意恰当应用现代文学,避免新闻出现失真的现象。

 

五、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在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之中,新闻传播的发展使得现代文学也获得很大的发展。因此,新闻工作者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文学语言构建了新闻传播的话语体系

 

在新闻传播中,如果被采访对象的事件过于复杂、人物关系烦琐等,一般的新闻表达方式是不能完整清晰地将其进行表达。这个时候,新闻工作者一般都会采用一些文学的叙述方式,利用各种文学的表达方式,如倒叙、比喻和插叙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的表述[10]。一般来说,在消息稿件中,文学表达方式的运用较少,而在通讯中,文学表达方式的运用较多。现阶段,新闻传播中,由于人们对于重大的一些社会热点或者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因而,新闻报道经常会采取深度报道的形式。在深度报道中,新闻稿件大多采用的都是文学的表达方式,用一些特殊的叙事方式对于新闻事件进行抽丝剥茧,从而使得事件的真相完整地呈现于人们的眼前。

 

2.使得新闻的传播更加广泛

 

由于在新闻传播中加入了现代文学的表达方式、叙事方式,新闻文本各处都体现了现代文学的特点,从而使得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得到增强,使得新闻作品在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将现代文学融入新闻传播中,对于新闻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使得受众对于新闻作品更加亲近。传统的新闻写作一味地注重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描述也只是以一种客观的角度进行描述[11]。这种方式在新闻稿件的写作上是必需的,这是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稿件的撰写时,必须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对于新闻稿件一味地用客观的视角进行描写,那么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也会产生极大的制约,使得受众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工作者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并不是说对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进行抛弃,而是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一些文学的表达方式,将整个事件完整地表述出来,让受众自身形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六、新媒体条件下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的反思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12]。这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因而,很多人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关注,就会对文学的表达方式进行滥用,用煽情的方式去吸引读者。这些情况对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带来挑战。现今社会的很多新闻作品中,为了获取社会关注度,引起轰动,对于新闻事件的虚构、对于新闻情节的“合理想象”屡见不鲜,并且,在一些情节的描述中滥用煽情、比喻的手法,从而导致新闻作品与事件本身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违背新闻的真实性[13]。这种新闻稿一旦发表之后,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很大的社会关注,但是当发表一段时间之后,在受众对于新闻真相有所了解的时候,受众对于新闻作品的诟病就会随之而来[14]。因此,在新媒体条件下,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真实性原则需要更加严格地遵守,在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对于新闻作品的写作技巧可以灵活使用。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积极、真实地报道,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篇9

首先是学校领导从运动会的筹备到召开一直都非常的关注,特别是徐红玉副校长为本次运动会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并制定方案,召开筹备会,为这次运动会的成功召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体育组精心设计比赛形式与项目,做好各项赛前准备;在10月上旬就将秩序册发放到各班,并利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协助各班主任训练,精心准备运动会所需器材;裁判长组织裁判员认真学习裁判规则。各裁判员忠于职守、在运动场上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裁判工作,保证了运动会的顺利进行。

宣传组的王老师,组织播音员为运动会播稿数百篇,运动场上广播不断,宣传不断、加油呐喊声不断,气氛相当热烈;

电教中心的纵老师,抱着照相机在整个校园里忙个不停,拍摄运动会精彩场面,让这欢乐的一刻成为永恒。并及时在校园网上进行了宣传报道。

所有后勤岗的老师们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能让学生高兴而去,满意而归,既给学生提供了方便,又确保了学生的饮食卫生与安全。。尤其是全体班主任对本次运动会非常重视。赛前积极组织学生加强训练,做到耐心指导,训练到位,准备充分。主要表现在入场式中,班级学生队伍整齐,道具样式和色彩各异,口号声音洪亮,振奋人心。同学们自信潇洒,精彩紛呈,体現了同学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广播操的展示中,各班学生着装统一,动作整齐划一,精神抖擞饱满,风采健美俊朗,将开幕式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运动会期间,各班主任老师认真组织学生参赛、观看比赛、投稿、喝彩,秩序井然,气氛相当热烈。赛场上,全体运动员继承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优良传统,发扬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使运动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运动会没有出现一件安全事故。每一次大会结束后,班级所处的场地没有一片垃圾,这全得力于各班主任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做得相当到位。

 

趣味运动会广播稿篇10

目前,媒体对于怎样进行新闻编排还有许多不同见解,但是从总的来讲,要想编排好新闻节目,还必须掌握与宣传心理学、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广播新闻编排中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效果的追求,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的有用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由于媒体的特性不同,对于同一条新闻也有着不同的编排方法。如报纸认为的“最重要”并不能代表电视和广播的看法。报纸将重要新闻摆在头条无可非议,而广播则不然。广播新闻编辑在确立时段新闻“头条”时,至少要把握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最重要的”。所谓“最引人注目”,对广播来说,就是“最新的、来自事件现场的报道”的跟踪问效。

(1)广播编排技巧。广播编排技巧方面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对节奏的把握。新闻与新闻的联结,每一时段节目的段落也受“节奏”的影响。同样是几条长消息,连在一起发,就会使人觉得疲倦,换一种排法,在几条长新闻插入两条短消息,就会张弛得当。节目段落的起伏体现出一定的节奏。同时,并列式以及对比式的编排方式,则可以形成相应的声势,显示出鲜明的褒贬色彩。广播新闻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节目编辑时,编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直接的传达给观众。任何编辑都有一个选题、组稿和选取稿子的角度问题。更多地关注于“民生”,关注“实用”,这大概是编辑在选取稿件的角度上的最大特点。提出编辑的视角问题,不仅仅是对编辑个人的素养而言,对于任何专业媒体来说,把握角度,实际上也就是在确定自己的舆论导向。

(2)广播语言技巧。在新时期,广播新闻在播报的语言风格上发生巨大变化,“四平八稳”的单一播报方式正逐渐向丰富多彩的方式演变。播报新闻口语化是当今新闻播报方式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它首先需要广播新闻编辑在文字语言风格上求新求变。让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用通俗、口语、自然流畅、与生活语言相近似的语言来“说新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播报新闻。广播新闻播报口语化,不仅拉近了广播新闻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更易于听众去接受和理解,而且还突出了广播新闻的真实性,表现了生活的原貌、原汁、原味。一方面使听众对新闻内容,新闻分析感到确实可信,另一方面能通过记者的权威唤起听众的正义和责任、良知和感悟。如“黑江交通台”之所以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这也和他们始终坚持一种口语化的播报风格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与变革,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世界变得更加变幻莫测;而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更是有许多新的知识与技术需要新闻工作者去学习和探究。这就要求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快的时效性、较宽的知识面,对各层次、各领域的知识要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的新闻节目。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受众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空前提高。他们走出原先的狭小天地,建立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交往,他们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能及时快速得到全方位的相关信息已成为受众新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的新闻编采要以新以快取得最佳效果。现在,人们不再满足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渴望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为什么要发生?还将要发生什么?现在的听众对新闻时效性、全面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广播新闻采制、传播中,有许多陈旧的思维需要去突破,有许多形式需要去更新。如今在各家媒体之间进行的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双方都想在第一时间播发新闻来赢取新闻的时效性。于是在很多地方就出现各家媒体“互相抄袭”的现象, 但有些媒体却做到了快速反应,对新闻事件采拍、播发的“快速”特点,使它的新闻时效性就得到了全面的体现。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高素质的新闻编采人员的功劳。对于广播新闻编辑来说,要当好编辑的同时首先要当好记者。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广播直播技术成熟的今天,广播新闻已经由过去的预制式向现在的直播式迈进,在新闻节目播出中直接插播由现场同步发回的信号以成为各台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记者每时每刻都可能从现场发回消息,这时,编辑就需要敏锐的思维、果断的决策、精确的策划、纯熟的技术,以便及时、准确地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最新消息,在适当的时间位置切入播出。

三、如何做一个“好”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