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理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8 17:24:19

趣味地理教学

趣味地理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趣味教学;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最重要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更加专注,而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地理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将针对趣味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一、趣味性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发现教材中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变化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让地理知识更加充满活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用读图导入课程,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讲解关于某地区的具体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时,可以利用读图的方式导入课程,通过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地理内容。因此,用读图导入课程,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利用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歌曲导入课程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具有某地区特色的歌曲,并为学生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等,通过对这些特征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一)简图的应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简图的形式把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知识简单地标注出来,如我国某地区的铁路干线图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1]。(二)多媒体软件的应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幻灯片、动画等,还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纪录片、图片等通过多媒体软件展示给学生。通过将静态的教材知识以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让复杂的地理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减轻学生因为难以理解而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的程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提升独立思考意识,使学习兴趣更持久

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只依靠表面上的引导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地发现问题,产生独立思考意识[2]。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独立思考的意识。例如,在讲解“板块运功和大陆漂移学说”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讲课前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温湿环境中才能出现的巨大煤层会出现在南极这样寒冷的地方呢?学生需要在课堂学习内容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断地结合课堂知识去思考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的思维,进而产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

四、结合生活实际,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产生向往[3]。比如,在结束“旅游业”的学习后,学生能够体会到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的重要性。根据对旅游业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或者是他们熟悉的地方进行观察,思考有哪些适合发展旅游行业的资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多方面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如何在家乡发展旅游业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产生热爱之情。将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养成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

五、掌握地理学习技能,巩固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地理知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掌握地理学习的技能方面。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对知识的运用,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意义,由此才能让学生对地理产生由内到外的学习热情。例如,当冬季到来的时候,学生在看完天气预报后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台北的纬度明明高于广州,为什么会比广州热呢?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学生最终可以得出结论:台北所处的位置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冬季的台北来说,受风的影响变小,受海洋的影响变大,而广州并没有四面环海的环境,因此,才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做到了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掌握了地理的应用技能,从而巩固了对地理的学习热情。

六、结语

兴趣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只有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去渗透,才能让学生逐渐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地理教学中利用趣味教学法可以让地理学习不再乏味枯燥,充满活力。因此,利用趣味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樊捷.趣味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12):38.

[2]金飞.浅谈趣味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7(3):46.

趣味地理教学范文篇2

地理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到复杂的自然事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特别是许多地理事象存在于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空间,发生于久远的年代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地理对象的这种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一一直接进行观察,这就给教师传授地理知识和学生认识、理解及掌握地理知识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解决地理教学中这对教与学的矛盾,一直是地理教师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目前总的来讲地理教学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粉笔、挂图加课本的这种传统教学手段上,并未使这对矛盾获得根本的解决。

然而,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工业技术产品和大众传播媒介技术产品的不断开发、应用和普及,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与现实世界的时空距离。现在人们借助于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影碟机等发达的视听工具,在家里便可以周游世界各地,领略世界各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了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风云变换,重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展望未来世界和发展趋势等,使人们在观看过程中既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又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实现了寓乐于教。

现代化视听技术和产品的广泛使用和普及与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改进传统地理教学手段,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弥补传统地理教学的缺陷,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乐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已经成为目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前提下,将现代视听技术的电影、幻灯、电视、录音、微机等电气、声光设备,运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把声、形、色结合起来,为地理教学服务的地理视听教学便应运而生。它以其形象、生动、逼真、直观以及各种媒体的合理组合与应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地理教学中地理视听教学已被广泛的应用。运用地理视听教学不仅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强化记忆,大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因此,地理视听教学已经成为今天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视听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目前,很多学生普遍反映他们不愿学地理的原因:一方面它现在不是高考科目;而更为关键的另一方面则在于地理课没有将知识与趣味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缺乏生机。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增强地理知识与地理趣味的有机结合,而地理视听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这种结合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地理视听教学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表现手法新颖,表现情节、细节生动,极富趣味性,而且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原来比较抽象枯燥的地理事象,学起来不感到空洞乏味,有效防止了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因此,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忱,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进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讲自然带这一节课时,讲授新课前先放一段景观录像——非洲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和亚欧大陆上的温带草原景观。非洲草原上点缀着散生的乔木,时有斑马、长颈鹿、羚羊等出没于草原中;而亚欧大陆的草原景观呈现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视听教学改变和增加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信号,依托学生好奇与求知的心理特征产生一种探求和向往的激情。为什么不同的地区景观不同,同是草原而为什么又呈现各异的景观呢?使调动情趣和引发思维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利于培养学生智能的开发

我们都知道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经过大脑的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将理性认识作用于感性认识的不断往复循环中,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人的理性认识就不会升华和提高,人的智能就不会得到充分开发。传统地理教学手段,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能利用文字和地图及一些简单的教具阐明地理科学内容,缺少大量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情材料加以佐证,给学习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带来了难度。而地理视听教学则由于其形象鲜明、典型、动画造型逼真,使其内容具体直观,描写生动易懂,极富表现力。它既可以提供大量文字材料所无法达到的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象的时空运行和分布特征,又可以传播大量文字材料无法实现的科学信息。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使学生勤于思考,达到启迪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智能开发的目的。

比如,在讲“火山”之前,先放一段火山爆发时的奇景:乱石飞天、浓烟滚滚,十分壮观。学生就会见其形、生其疑、发其思、追其源、探其果。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分布有规律吗?火山爆发时毁坏家园,造成人员伤亡,那么,它只有其害而无益吗?等等。另外,地理视听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左右大脑的协调发展。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不同功能的半脑组成。左脑主管语言处理,进行抽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分析思维;右脑主管表象处理,进行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视听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两个半脑的综合开发,克服了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的只重左脑的片面性,从而全面合理、充分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能。

3.有利于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

地理科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是探求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空间分布、组合和运用规律的一门跨学科领域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因此,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的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很多,学生们常常为熟记这些抽象、枯燥、纷繁的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常数、地理特征而苦恼,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好地理的诀窍就是死记硬背,可见,提高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重要性。地理视听教学由于其新颖、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并以其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眼看、耳听、脑动等多种感官共同运作,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据心理学研究,对信息的储存来说,单纯朗读能识记10%,单纯听到能识记20%,单纯看到能识记30%,可见,视觉对人接受信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视听结合能达到65%。由此可见,地理视听教学,在提高学生记忆能力方面的作用非常之大,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三、地理视听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地理视听教学这一新手段、新方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地理视听教学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但是,我们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时,也必须认识到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手段,它也同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样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地理教学中不分内容、不分形式、不分场合、不分环节地一味强调地理视听教学手段,那么不但达不到它应起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1.注意视听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

P>地理视听教学通过电影、幻灯、电视、录像、投影等多样化现代视听媒体手段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视听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新发展。实际上各种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势,它总是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相联系,而相对的表现其优势,只有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目的,发挥媒体的特殊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视听媒体,甚至采用满堂灌,是不可取的。

实验表明:在一堂讲授课上适当地使用3件~7件幻灯片或投影片(复习课可以稍多些),或放映片长15分钟左右的电视录像、5分钟~10分钟电影,或听3分钟~5分钟的录音较合适。在一节课中选用一至两种媒体为好,媒体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喧宾夺主,反而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再者,评价一节课效果好坏,并不在于我们用的是传统教学手段或现代视听教学手段,也不在于媒体运用的多少,而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运用的教学媒体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否相适应、相协同。只有在相互联系中遵循整体性、目的性、协同性、实效性、最优化等基本原则,实现各种媒体的优化选择与组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注重视听教材的合理选择

视听教材提供给学生的画面场景,既有声音,又有图像,还有色彩及动态,因此,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视听教材的选择不应单纯片面追求画面及内容的趣味性,而应摆好科学性、思想性与趣味性的关系。要按照科学性是基础,思想性是灵魂,趣味性是手段的原则选材。

趣味地理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生活化概述

(一)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概念。初中地理教学就是将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统一起来,在这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初中地理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通过地理老师的“教授”,吸收和摄取初中地理知识。而初中地理的生活化其实就是使老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解释来促进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初中地理教学本身其实就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着一定不可忽视的联系,初中地理教师只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方向引导,学生们就可以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理解和吸收更多初中地理知识。(二)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生活化的特点。1.趣味性。在实施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其趣味性,因为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实施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要对自己将要进行的教学工作给予充分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拥有教学激情,这样的教学激情能够感染学生,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具有趣味性的显著特点,这个特点会使学生增强对初中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督促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努力地学习初中地理知识。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自己对初中地理课程的热情传递给学生,加强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2.实践性。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基础,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地了解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转化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切入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知识的效率,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地理知识,并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

二、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趣味地理教学范文篇4

一、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教师相关能力的缺失,无疑是信息化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条件落后,缺乏相应的设施,无法将信息化技术很好地运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这直接导致教学的创新水平不高。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许多教师不能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从而不能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此外,由于在许多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还没有普及,教师对其缺乏全面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大多数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依旧保持着陈旧的观念,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单一乏味的传统模式下,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对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就不明显。还有一种情况,是部分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时,不能很好的把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力度,过度使用新媒体技术,从而丧失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不利于教学任务的推进。2.地理教材无法适应新要求。地理教材作为学生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当前的地理教材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实践不够重视,不利于信息化技术的引进。这样一来,即便地理信息技术教材中融入了新元素,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教师也无法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同时,教材内容的单一和枯燥也极大地减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丰富教学资源。地理教材作为知识传递的主要途径,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仅仅依靠课本来设计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会增加地理课程的枯燥程度,还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与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综合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能力,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引进扩大教学范围,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弥补地理教材的不足。比如,在教授《宇宙中的地球》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整理相关资料,将天体系统层次和太阳系行星的排列情况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既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度。2.提高教学效率。地理知识复杂而抽象,书本上的理论讲解相对单一,无法将其充分呈现出来。此外,大多数教师都是依照课本讲解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也被消耗殆尽,教学效率不问可知,并不能得到提高。这种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具有的优势,完整展示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的地理事物,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本质特征,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还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3.增加教学趣味。信息化技术的引用,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到新模式的转变。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地壳运动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网上获取地震的有关视频,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当时的情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震源和震中等概念,分析不同震中距造成的不同影响。这种生动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更容易提起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发挥主动性,提高自身地理知识水平。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各领域都要把握时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的进步。

教学领域也应如此,高中地理教学更要把信息化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教学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要适应时代潮流,自觉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高中地理教师要结合教学现状,合理地应用信息化技术,丰富可用的教学资源,增加课程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扩大其地理知识储备,进而获得教学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程丽.论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116.

趣味地理教学范文篇5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目前,很多学生普遍反映他们不愿学地理的原因:一方面它现在不是高考科目;而更为关键的另一方面则在于地理课没有将知识与趣味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缺乏生机。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增强地理知识与地理趣味的有机结合,而地理视听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这种结合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地理视听教学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表现手法新颖,表现情节、细节生动,极富趣味性,而且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原来比较抽象枯燥的地理事象,学起来不感到空洞乏味,有效防止了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因此,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忱,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进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讲自然带这一节课时,讲授新课前先放一段景观录像——非洲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和亚欧大陆上的温带草原景观。非洲草原上点缀着散生的乔木,时有斑马、长颈鹿、羚羊等出没于草原中;而亚欧大陆的草原景观呈现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视听教学改变和增加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信号,依托学生好奇与求知的心理特征产生一种探求和向往的激情。为什么不同的地区景观不同,同是草原而为什么又呈现各异的景观呢?使调动情趣和引发思维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利于培养学生智能的开发

我们都知道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经过大脑的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将理性认识作用于感性认识的不断往复循环中,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人的理性认识就不会升华和提高,人的智能就不会得到充分开发。传统地理教学手段,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能利用文字和地图及一些简单的教具阐明地理科学内容,缺少大量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情材料加以佐证,给学习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带来了难度。而地理视听教学则由于其形象鲜明、典型、动画造型逼真,使其内容具体直观,描写生动易懂,极富表现力。它既可以提供大量文字材料所无法达到的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象的时空运行和分布特征,又可以传播大量文字材料无法实现的科学信息。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使学生勤于思考,达到启迪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智能开发的目的。

比如,在讲“火山”之前,先放一段火山爆发时的奇景:乱石飞天、浓烟滚滚,十分壮观。学生就会见其形、生其疑、发其思、追其源、探其果。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分布有规律吗?火山爆发时毁坏家园,造成人员伤亡,那么,它只有其害而无益吗?等等。另外,地理视听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左右大脑的协调发展。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不同功能的半脑组成。左脑主管语言处理,进行抽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分析思维;右脑主管表象处理,进行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视听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两个半脑的综合开发,克服了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的只重左脑的片面性,从而全面合理、充分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能。

3.有利于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

地理科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是探求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空间分布、组合和运用规律的一门跨学科领域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因此,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的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很多,学生们常常为熟记这些抽象、枯燥、纷繁的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常数、地理特征而苦恼,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好地理的诀窍就是死记硬背,可见,提高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重要性。地理视听教学由于其新颖、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并以其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眼看、耳听、脑动等多种感官共同运作,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据心理学研究,对信息的储存来说,单纯朗读能识记10%,单纯听到能识记20%,单纯看到能识记30%,可见,视觉对人接受信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视听结合能达到65%。由此可见,地理视听教学,在提高学生记忆能力方面的作用非常之大,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二、视听教学与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

地理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到复杂的自然事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特别是许多地理事象存在于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空间,发生于久远的年代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地理对象的这种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一一直接进行观察,这就给教师传授地理知识和学生认识、理解及掌握地理知识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解决地理教学中这对教与学的矛盾,一直是地理教师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目前总的来讲地理教学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粉笔、挂图加课本的这种传统教学手段上,并未使这对矛盾获得根本的解决。

然而,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工业技术产品和大众传播媒介技术产品的不断开发、应用和普及,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与现实世界的时空距离。现在人们借助于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影碟机等发达的视听工具,在家里便可以周游世界各地,领略世界各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了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风云变换,重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展望未来世界和发展趋势等,使人们在观看过程中既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又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实现了寓乐于教。

现代化视听技术和产品的广泛使用和普及与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改进传统地理教学手段,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弥补传统地理教学的缺陷,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乐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已经成为目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前提下,将现代视听技术的电影、幻灯、电视、录音、微机等电气、声光设备,运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把声、形、色结合起来,为地理教学服务的地理视听教学便应运而生。它以其形象、生动、逼真、直观以及各种媒体的合理组合与应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地理教学中地理视听教学已被广泛的应用。运用地理视听教学不仅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强化记忆,大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因此,地理视听教学已经成为今天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视听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三、地理视听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地理视听教学这一新手段、新方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地理视听教学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但是,我们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时,也必须认识到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手段,它也同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样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地理教学中不分内容、不分形式、不分场合、不分环节地一味强调地理视听教学手段,那么不但达不到它应起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1.注意视听教学与传统教

学的有机结合

<

P>地理视听教学通过电影、幻灯、电视、录像、投影等多样化现代视听媒体手段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视听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新发展。实际上各种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势,它总是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相联系,而相对的表现其优势,只有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目的,发挥媒体的特殊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视听媒体,甚至采用满堂灌,是不可取的。

实验表明:在一堂讲授课上适当地使用3件~7件幻灯片或投影片(复习课可以稍多些),或放映片长15分钟左右的电视录像、5分钟~10分钟电影,或听3分钟~5分钟的录音较合适。在一节课中选用一至两种媒体为好,媒体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喧宾夺主,反而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再者,评价一节课效果好坏,并不在于我们用的是传统教学手段或现代视听教学手段,也不在于媒体运用的多少,而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运用的教学媒体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否相适应、相协同。只有在相互联系中遵循整体性、目的性、协同性、实效性、最优化等基本原则,实现各种媒体的优化选择与组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注重视听教材的合理选择

视听教材提供给学生的画面场景,既有声音,又有图像,还有色彩及动态,因此,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视听教材的选择不应单纯片面追求画面及内容的趣味性,而应摆好科学性、思想性与趣味性的关系。要按照科学性是基础,思想性是灵魂,趣味性是手段的原则选材。

趣味地理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

开展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明白地理教学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形成知识迁移的运用能力,即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进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往往着眼于高考应试,忽视学科素养和生活趣味的培养。要想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要求,重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开展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学生合作、体验与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于初中地理知识,高中地理知识点比较抽象,很多内容无法依靠地理知识单独进行分析与理解。但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科本身的趣味性和亲切感,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最终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旅游与餐饮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行业,也是学生日常关注的重点,是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旅游的自拍照片、开心农场的游戏体验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对农业种植的产出与投入进行理解。又如,在“宇宙中的地球”学习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神舟七号探索宇宙,帮助学生了解宇宙相关知识,同时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总之,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地理教学更加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乐于学习、深度学习。

二、合理引导,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生活化教学离不开对课程资源的拓展与整合。教师要避免教教材的现象,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对其进行提炼和升华,将精髓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关注,最终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例如,在“高压与低压”相关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选择西藏居民用高压锅做饭的例子对青藏高原地带气压问题进行分析:海拔升高导致水的沸点降低,如果使用传统锅灶,不到100℃水就会沸腾,煮出来的饭菜可能不会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西藏居民需要使用高压锅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我们与西藏居民做饭的区别,进而使其对于高气压和低气压有了全面的认识。

三、走出课堂,探究自然中的地理知识

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的知识讲解,而应该采取课内和课外相互结合的模式,利用实实在在的课外物体进行现场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博大、深邃与美好,在自然中领悟地理的妙处。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开展课外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加深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1)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探寻地理知识的魅力;(2)合理布置课外作业,尽可能让学生利用大自然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直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分别开展如土壤分析、地质勘察、水质监测等一系列调查活动。另外,教师还要认识到,调查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实践探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利用多渠道,渗透生活化的地理知识

要想系统、深刻地掌握高中地理知识,仅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课堂教学渠道过于单一,生活化的地理知识难以有效融入。因此,注重渠道的多样化,通过多渠道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懂得强化地理的生活化模式,不断挖掘多种渠道来渗透生活化的地理知识,并将学生日常使用的工具作为渗透的平台,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地理知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分享自己的收获。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获取信息、辨别信息、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另外,通过观看富含趣味地理知识的节目,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适当阅读课外地理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人文底蕴和综合素养。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多渠道的渗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地理学习的生活化趣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育即生活、生活有趣味”的意识,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善于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武兴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问题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2]董秀娟.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

趣味地理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古诗词;地理教学;应用;相关性

古诗词作为汉语言独有的一种文体,其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地理学,如古诗词中的山水田园诗,就是从不同方面描述渗透了许多地理学知识。古诗词对地理教学的应用丰富了地理课堂内容,调节了地理课堂的氛围,增添了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完善了地理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一、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如此又可以联系李白这句诗的后半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中提到过水圈,它与大气圈和生物圈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由此可以得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错误的,通过否定后半句诗的正确性,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一句诗贯穿整个课堂,也可以告诉学生要辩证地看待世间万物,学科之间无界限,都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树立正确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

二、古诗词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古诗词是民族的精神与心灵史,是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古而不衰,是中国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古诗词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都或多或少包含了些地理元素。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亦或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无一不涉及地理知识。古诗词与地理要素相互关联,丰富了日常地理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古诗词的运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描绘庐山山峰耸立、连绵起伏所呈现的不同景象,这就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的内容。在第四章的第一节中提到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力和外力,而庐山山脉的形成正是所受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第二节中提到山地的形成,涉及褶皱山的背斜构造、向斜构造等。一句诗就可以引申出诸多地理知识,直入主题,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满足了新课标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2.古诗词的运用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不仅是古诗词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可以为地理课堂增添趣味性,与此同时,通过对古诗词涉及知识的正确性进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的意识。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例,据悉当时荔枝的产地主要有两个,南海岭南和巴蜀涪陵,而当时唐朝的都城是长安,即使从涪陵来看,两地的距离也是较远的。加之李白曾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西安与涪陵的直线距离约1000公里,假设当时的蜀道没有那么难,并且用最快的千里马,昼夜不歇也至少要用五天时间,此时即便是最新鲜的荔枝也会因为时间间隔太久而味如嚼蜡。因此,这句诗难免有些不切实际,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之后,可以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现实问题,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其中的乐趣,这也体现了地理的核心素养。

3.古诗词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地理课堂氛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刷屏”,古诗词文化在当今社会又重新“火”起来,吟诗作对也成为一种“流行”,网络上更有一些古风爱好者组成了“古风圈”进行古诗词研究。把当今社会的流行趋势融入到现代化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新课程标准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以古诗词为载体形成的地理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学科间互利发展,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了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发展需求,促使学生全面性发展进步。

三、如何加强古诗词与地理教学的相关性

1.提高对古诗词文化的认识

要想将古诗词文化发扬光大,亦或是想将古诗词文化应用于地理教学中,首先应当做的就是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和教师对传统古诗词文化的认识。思想发生变化后,认识就有所提高,自然行动力就会相应地有所提高,对接下来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氛围的营造都会有所助益。

2.提高地理教师自身的知识阅读量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切实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地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完善自身地理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要加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要将古诗词文化得心应手地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古诗词文化底蕴,如此才能做到学科之间无缝衔接。

3.加强多媒体的应用

作为新时代教师,必须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工具,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立体化、多元化。从地理教学角度看,古诗词与多媒体结合后营造出来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古诗词所描述的各种场景,切实体会到山峰之险、寒潭之深,对地理问题的分析会更加透彻细化。

参考文献:

[1]孙颖.浅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下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J].天津教育,2018(1):48—49.

[2]郭红萍.“河套平原向日葵种植”试题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3):62—63.

[3]宁惠兰.浅淡运用图册进行中图版“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J].地理教育,2016(6):59—60.

趣味地理教学范文篇8

生态平衡被打破,世界上面临着太多的生存危机,有识之士奔走呼吁。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老师,须大力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这个地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每一个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每一天开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我们以前认识不到的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爱纸惜字,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

二、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多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感觉到学科的趣味性。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能够带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升素质,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地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加强环保观念,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大量的实践活动,没有实践,环境意识的形成就成为一句空话,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的掌握也就会随风而散。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

三、活动要有趣味性

趣味地理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地理;教育;资源;开发

随着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愈加丰富,这也拓宽了地理学科的教学发展之路。其也利于加深学生社会地理环境友好发展的观念,还有利于学生展开地理学上的实践探究学习及增强其对地理学习的热情。

1.提高学生参与,加强网络环境交流

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交流和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网络中所含有的大量知识资源信息,教会学生在网络上检索、搜索、下载、编辑等。高中地理教师在制定一个完整且合理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前提下,使学生逐渐体验地理学科的魅力。教师需重视网络交流教学与使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地理学习加大重视度,进一步寻求更为合理的方式。教师需引导学生顺利地理解网络资源交流中的关键地理知识及信息,使学生在日后的课堂学习中受益。学生应扩充相应的地理背景文化知识,把握好高中阶段的地理网络化教学的良机,全面明确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关键点。教师可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主搜集地理信息资源的能力,让学生自身对所学加以整合,提升其对于地理知识的积累能力。教师还需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拓展地理知识的知识面,由于在运用网络资源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进行沟通方式的扩展与普及,这样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将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此外,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网络化教学时需擅于为学生的地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及交流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结合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方案设计,进而充分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加深理解及应用。教师需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先进性,结合网络互动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是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应用,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自身提高擅于借助多媒体及多种交互式平台网络的优势之处,使高中学生积累对于地理学科的情感与素材,从而直观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尤其是在现代网络信息化社会,教师应培养学生对于网络环境中学习资源的检索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应擅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其结合多媒体教学等网络形式,进一步改进及创新教学方式,运用网络资源互动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检索信息的趣味性和成效性,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及思维交流能力。教师还可巧妙地运用一些地理知识经典讨论实例,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例如,在网络环境之下,高中地理教师可建立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论坛或者新浪博客,以此为交流契机,让学们广泛参与到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来。教师可将BBS论坛中的资源设置由群体所共享,如在高中二年级人文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在“人口环境问题”课程即将讲授之前,可在论坛上提前增设类似“人口的增长限度”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交流,并在论坛自己在网络上收集并整理后的相关资料。这也可作为学生真正接触所学课程的预习阶段,待教师开始讲授课程时,学生已经过前期充分的网络搜集资料的准备与交流阶段,使其由此对已学知识具有更深的了解程度。

2.联系网站资源,引发学生地理兴趣

趣味地理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微课;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课资源越来越受到高中地理教师的欢迎。一方面,微课精悍短小、简洁明了的特点,有助于帮助师生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微课引人入胜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自主地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已发展成为地理教师较重要的手段与方式之一。

一、立足教学难点,开发高中地理微课资源

由于高中地理具有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双重属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逻辑性较强、文理交叉的知识点,学生学习会有一定的困难。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通过微课的制作与开发,将这些教学的难点与“拦路虎”进行有效的解决。一方面,微课短小精悍且集中某一知识点的特点,有利于地理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教学难点,从而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另一方面,通过微课形式来丰富课堂手段,有助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效果也大为改观。而更让人高兴的是,由于信息技术手段与自媒体教学的兴起,不仅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可供筛选,而且还有很多教学名师也将上课的相关资源进行共享,这为微课制作与开发奠定了扎实的资源基础。高中地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学生学情开发切合实际的微课资源,在解决教学难点的同时,也丰富教学方式与手段。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热力环流这一难点通过微课来开展。首先笔者制作了具有动画效果的PPT,在自动播放PPT中通过录制与音频插入将热力环流的原理、变化及引起后果等都一一表现出来,并在这一过程中将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过程等知识的原理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小知识体系。由于动画效果较好,很多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还会对讲解内容进行纸上练习,从而较快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有助于后面的学习。由此可见,开发适应学情的微课来解决教学难点或重点,是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开展的途径之一。

二、激活课堂氛围,善用微课融入地理教学

微课的运用,除了解决教学难点之后,还要有助于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氛围浓郁热烈与否,与教学效果往往成正比。微课要激活课堂氛围,既要注重趣味性,更要注重知识性。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要通过知识的衔接、语言的过渡、逻辑的吻合等方式,把微课与地理课堂教学有效的融合起来,形成微课与课堂教学的无缝联结。如在上述《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微课运用中,笔者就通过大气的受热原理来切入微课,通过语言与动画相结合的形式,成功地把学生导入到微课教学中,形成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相得益彰的互补效果。而正是利益于动画的趣味性,学生们在微课之后的教学互动中,非常乐于参与到其中,从而形成了一个课堂教学——微课教学——课堂教学的自然转换过程,营造出较浓郁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既要立足于学生对新手段、新方式的适应情况,又要注重学生心理需求的掌控,更要融趣味、知识于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微课过程,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充满讨论声与笑声,引导学生在热烈的教学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及逻辑性的有机融合,是高中地理微课运用较难把握的度,地理教师要深入学生,通过反复试验与引导学生参与来加以完善,其效果会更佳。

三、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微课拓展地理教学

微课教学既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但同时更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高中地理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更是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要提出新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效地拓展并延伸地理教学,养成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学生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高中地理学习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必要前提。微课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运用微课来拓展延伸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笔者在运用微课教学的同时,也在微课中留下了一个非常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在2018年中国所开工的藏水入疆工程,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吗?请说明你的理由。留下问题之后,学生们在下面就开始小声议论,笔者稍加引导就转入到课堂教学中,但却把问题留给学生们自己去探究。而事实证明,这次微课“留白”是非常成功的,学生们从地理可行性、经济学效益、工程难度等诸多方面加以探究,形成自己独特而有趣的回答。如有学生就《藏水入疆,再造一个腹地中原》为题撰写了一篇报告,从水资源利用原理、影响、价值、科学性等多方面进行论述。这样一来,微课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更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延伸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见,运用微课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拓展课堂教学,是微课运用价值的必然追求,更是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有效的手段之一。

四、彰显学生主体,运用微课翻转地理课堂

运用微课来开展地理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由于微课教学往往都是微视频观看,很多地理教师不会进行剪辑并增加学生思考的空间,因而使微课教学沦为微视频观看。这不仅使微课运用没有达到应有的目标,而且还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因而,在运用微课过程中,更要通过微课运用来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翻转地理课堂。从微课内容的选择、互动的设计、自主性的调动等,都是微课开发与运用过程中必然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在运用微课来开展教学时,首要考虑的是微课能否像笔者授课过程中一样引发学生的思考。因为只有通过学生的思考,学生的自主性才能调动起来,其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体现,才有可能运用微课来翻转课堂。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的第一章中,笔者在运用微课中多次将学生如何看待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进行引导,展开一定的思维导图来调动并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们在课后寻找更多的资源、资料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彰显学生在地理翻转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当然,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时,其更大的作用在于学生课外自主的学习,即通过反复观看微课逐步增强并确立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并通过渐进发展的方式,最终发展为自己作为地理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翻转课堂的目标,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综上所述,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本质上是课堂教学及教学观念的更新,地理教师要摸清教学难点进行科学的微课资源开发,并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到课堂教学,激活课堂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使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牟丽敏.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94+98.

[2]兰治成.浅谈微课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以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点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Z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