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父亲节的文章十篇

时间:2023-04-01 23:0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父亲节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篇1

2、中国大陆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但内地民众习惯上使用6月第三个星期日当做父亲节;中国台湾父亲节是8月8日。中国台湾的父亲节订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像一个 “父”字,所以父亲节特别被定于八月八日。

3、父亲节并非“泊来”的节日,中国也有自己的父亲节,中国的父亲节起源,要追溯到民国时期,1945年8月8日,上海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 ”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带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

4、时为1945年8月6日,上海《申报》刊文《八八父亲节缘起》。文章称:美国为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曾发起创立母亲节。而今,中国也应该发起创立自己的父亲节。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读音也与“爸爸”相同,故号召上海市民,一同来过“八八父亲节”。当时,日军虽败局已定,但尚未投降,上海仍在其控制之下,这一倡议“暗中表示怀念祖国之意”,实有风险。文章末尾,公开署名的首倡者共10人,分别是: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

5、上述诸人,均系名流,虽久处沦陷区,但爱国之志仍存。如颜惠庆于北洋时代,曾任外交总长、署理国务总理等职,1941年12月香港沦陷,遭日军所执,次年被迫返回上海,坚持不出任汪伪政府任何的官方职务。

6、1945年的这次民间发起的“父亲节”活动,影响范围有限。至1946年5月,又有上海名流潘公展、李石曾、宋汉章、王晓籁、杜月笙、吴稚晖、李登辉(原复旦大学校长)、钱永铭等数十人,联名向国民政府请求定每年的8月8日为“父亲节”。其理由是:

7、“中国八年抗战,终究得到了最后胜利,这八年中阵亡将士不可计数,而这辈将士,前赴后继,杀敌致果的忠勇精神,实受父亲平日教养和随时激励的结果,所以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十分伟大。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加维然女士,发起母亲节,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因为她们对于国家有伟大贡献;我们应该效法先例,规定父亲节,同时纪念这次大战中阵亡将士的父与兄,因为他们对国家也有伟大影响,使父和母同沾其光。”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篇2

《台阶》这篇小说细致入微的描写给人印象深刻,而所有这些描写都围绕表现人物和主题。“父亲洗脚”“父亲踩黄泥”“敲烟袋”等一系列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的辛劳,小说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细腻的文笔,常见的事物,质朴的叙述,浓浓的深情,一个勤劳朴实、忠厚善良、坚韧不拔的人物的刻画,深深打动了读者。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父亲的艰苦生活和勤俭、坚韧的性格。

2.过程和方法:抓住关键语句从而认识和理解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和理解人物形象,体会父亲赢得尊重的愿望。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走近父亲

多媒体展示:《写给父亲》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

钢铁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唯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

(这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诠释了父亲任劳任怨的一生。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构建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二、整体感知――感受父亲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吗?

明确: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羡慕别人家的台阶高,便立誓也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经过终年幸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两种台阶。这篇文章描述的主要对象是不是台阶呢?

明确:(三级青石板台阶和九级水泥台阶)(不是,而是父亲,看来台阶和父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精读课文――感悟父亲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明确:因为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筑一个高台阶是父亲的理想与追求,是父亲的精神寄托。

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明确:捡砖、拾瓦、塞角票,积铢累寸。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父亲为了造高台阶花费了大半辈子的精力与时间。(是啊,父亲为我们家的高台阶新屋付出艰辛的努力,他用艰辛的劳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他要强、勤劳、老实厚道,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显得又是那样坚忍顽强。)

3.(1)新台阶砌好了,父亲有什么感受?

明确:一方面高兴,另一方面又感到“不自在”“不对劲”。台阶低、地位低,父亲因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他反而感到处处不习惯、不对

劲了。

(2)父亲的不自在有哪些具体表现?

明确:(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第26~31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四、品味赏析精彩――关爱父亲

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本文是由一系列细节描写构成的,这些细节真实感人。最密集最集中的细节描写有“父亲洗脚”“父亲踩黄泥”“敲烟袋”等,这些细节写出了父亲生活与劳动的艰辛。

五、深入挖掘――探究父亲

文章以“父亲总是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开头,结尾则以父亲自言自语结束,“父亲又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最后归到“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就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艰辛创业的经历,这就是一位普通农民为了实现生活理想的奋斗史。也许在别人眼里他的理想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父亲却为此付出了一生的血汗。文章的过程与结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坚韧,也启迪着我们对父辈的价值观重新审视。

六、总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七、布置作业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篇3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不管是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还是综合分析能力,抑或是考查其鉴赏评价能力,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考查考生能否把作品读懂。所谓“读懂”,就是能够根据作品运用的材料、根据作品运用的表达技巧等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正因为如此,高考文学作品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形式的还是有关内容的,无不是从考查考生对作品主旨的正确把握的角度提出的,或隐性、或显性。因此,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就成为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如何准确把握作品主旨的几种方法。

(2)在准确把握作品主旨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并规范表述。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2011年浙江省文学作品《第九车厢》阅读题“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误答错例:

学生答题示例1:人在特殊境况下会感到孤独、无助、恐慌。文中第九车厢的乘客被抛在荒野上后,心里感到紧张、无助。(0分)

学生答题示例2:混乱的社会需要改进。文中的第九车厢事件折射出社会的混乱,使人们陷入迷茫。(1分)

对比参考答案: 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堆。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由此可看出:学生失分的原因在于对文学作品理解障碍在于误读文意,情感主旨把握不准。

因此,回答问题切不可抛开文本随意生发、自我发挥,应在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化阅读。

(二)2014年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概括作品主题,了解作者创作意图,合理评价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例文指导:阅读小说《锁在箱子里的思想》,掌握准确把握文本主旨的几种方法:

1.阅读小说《锁在箱子里的思想》(文章略),你认为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说说你是如何解读出主旨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如下(幻灯展示):

阅读方法:(1)读情节,析人物

爷爷:为了保全自己,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

我:要忠于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2)解标题:点明爷爷屈从于社会的人生选择。

(3)抓关键句:如“那是一个思想家不敢让人知道的思想。”

概括主旨: 文章通过一个不敢表达自己思想的思想家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该做真正的自我还是屈从于社会这一问题的深沉的思考。

(注意主旨表述的规范:通过写……表达了……)

(写下板书:读情节,析人物,解标题,抓关键句)

(四)课堂实战:阅读小说《河的第三条岸》(文略),试着运用以上一种或多种方法解读文本,概括主旨。(要求:划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写下你的阅读方法并附上解读的结论)

阅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读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1)读情节(关注情节中不合生活常理的部分)

父亲为什么要去定船,在河上漂来漂去,从不踏上陆地一步?

点拨:注意开头的描写,这是父亲逃离的原因。

注意文中的其他细节,分析别人对父亲行为的评价。

(2)析人物(注意人物之间的情感、价值观的矛盾冲突)

父亲:①尽职、本分、坦白的人,在家中没有发言权。②父亲竟自己去订购了一条船,在那条河里漂来漂去,从不踏上陆地一步。③当我说会顶上你的位置时,他第一次站起来接受了我的提议。④当我逃离了,他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分析父亲的形象:逃离现实世界坚持去追求自由的理想世界。

“我”:①送食物,到老也不离开父亲。②向父亲承诺愿顶替他的位置。③我害怕极了,发疯似的逃掉了。

分析“我”对父亲的态度:虽支持父亲的追求但又不甚理解,最后恐惧于现实而逃离了。

其他人:①每个人都猜想父亲疯了,母亲觉得羞辱。②后来,他们都搬走了,离开了父亲。

分析其他人对父亲的态度:不理解父亲甚至以此为耻。

(1)解标题:河的第三条岸在哪里?它象征或暗示着什么?(注意标题和文章内容的联系)

解析:河的第三条岸是指父亲的小船,它象征着虚无的追寻。

(2)抓关键句:如文中写道:“因为他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他像一条被遗弃的船,孤独地、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流。”

这暗示着父亲追寻理想世界是复杂而又悲剧化的。

综合以上方法,我们便可解读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通过写一个现实世界里的人要去追随一种心灵上完全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活,但最终也可能只是一种幻想,表达了人追寻理想世界的复杂性和悲剧性。

(注意主旨表述的规范:通过写……表达了……)

(五)课堂实战:阅读小说《提琴》,概括主旨。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篇4

从2014年11月开始,以特级教师韩军和李华平教授为代表,他们对《背影》一课的教学展开了热烈的争鸣,思想的交锋,给予老师们深深的启迪。除韩军老师外,黄厚江、丁卫军等特级教师也都先后执教过《背影》,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都精彩绝伦。相同的是,他们都是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解读文本,组织教学。

继2015年4月在苏州参加全国首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之后,我组织了湖北省赤壁市几所重点中学开展了学习“三新”理念,开发课文写作教学价值研讨的启动活动,老师们深刻认识到作文教学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纷纷进入了作文教学研究新时空。

【创意设计】

《背影》是中学教材中永不褪色的经典,文章感人至深的浓浓亲情,作者只用了短短的1334字,就表达得淋漓尽致。是什么原因呢?除了中华民族一贯的文化情结,主要还是朱自清先生高超的写作能力,以及他在文章中展示出的丰富表达技巧!因此,我们何不尝试从写作的角度来教教《背影》呢?

【教学选择】

《背影》中的写作教学价值,何其之多!一节课内要全部呈现,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我力求“目标更单纯一些,内容更集中一些”,根据文本写作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并结合学生最需要、最实用的写作指导来考虑,我只选择最能表现文本主旨的三个写作价值,即细节、选材、语言,作为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

【教学简案】

一、从写作与情感角度导入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全班交流课文主要 内容

请3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引导全班学生知晓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最动人的细节”

读着读着,说着说着,同学们都被朱家父子的至爱亲情深深感动了。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最打动你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打动了你?

2.学生交流(请10个以上的学生,充分展示),教师及时点拨。

生1:描写“浦口送别”时父亲的背影,因为父亲的“攀”“缩”“倾”“蹒跚”“慢慢探身”等等动作,父亲不顾年迈,固执地要去给儿子买橘子,体现了爱子情。

生2:“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等等。因为作者被父亲的爱所感动,明白了父亲的苦心,悟到了父亲的 爱心。

生3:他“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用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连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受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在父亲的心目中,儿子就是一切了!这里,慈父爱子的至情,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生4:告别时的语言描写。“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最后又几步一回头:“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一直为儿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担心。叮咛的话语,虽朴实,但感情深沉。

生5:文中还有几处,虽然写得不够详细,但也能看出父亲爱子的感情。比如,中间的“照看行李、讲价钱、给‘我’拣定椅子、嘱‘我’路上小心、嘱托茶房照应”等,能看出父亲对“我”是事事操心、时时牵挂。

生6:家庭遭了变故,父亲“变卖典质”“借钱办了丧事”,又没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心情本来就够难过的了,但依然不忘对“我”的照顾,并劝慰“我”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艰难之中的父爱更珍贵,这更加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

师(结):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特别是这样情感浓郁的文章,一定要抓住人物细节,定格美丽的瞬间,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细节,是多方面的,有动作的,语言的,心理的,外貌的……我们的作文,只有抓住了细节描写,你的文章才生动 感人。

(板书:最动人的细节――抒写感动)

四、品“最精巧的选材”

1.请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脸上的皱纹或者头上的白发?而单单写背影?

(明确:“背影”是作者对父亲感触最深的一个细节,最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父亲的情感。作者不是从正面也不是从侧面而是从后面来描写了一个好父亲的形象,这正是作者选材的独到之处,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把父亲的背影转化成一种艺术的美。)

2.将第4段中的“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一句,稍作修改,看是不是更符合朱自清的文风?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我们来到雄伟的长江大桥,阳光下,她宛如横卧云空的长虹;斜倚小船,漂荡于美丽的玄武湖,那浩渺的烟波,潋滟的水光,犹如人间仙境,不知不觉间,我们勾留了 一日。

(学生纷纷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师(论):这样修改是不行的。因为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叙写的主要内容,况且作者本也无心“游逛”,再美的景色,也与表现主旨无关,故而只一笔带过,不能详写。

选材在写作中至关重要,一是要选择最典型的材料,这样才有表现力,二要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材料,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三是注意材料的详略,利于表现主旨的材料,一定要精雕细刻,否则就一笔带过,切不可唆。

(板书:最精巧的选材――突出中心)

五、品“最质朴的语言”

朱自清的文章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凝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特别是《春》《荷塘月色》等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细腻,显示出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

1.请学生欣赏。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荷塘月色》

与上述绚丽语言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篇《背影》即是这样的文章。

2.请学生再读课文,找找文中有无优美华丽的语言。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预设结论:基本没有这样的句子,都是些平实的语言。

3.请学生回答:能举例说说文章中有哪些朴实的语言吗?

生1:“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说定”“熟识”“再三嘱咐”“甚是仔细”等用语,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平常,但恰到好处,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生2:父亲的四句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朴实中透着深切的关心、担忧与牵挂。

生3: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其中的“攀”“缩”“倾”“努力”都是平常得再不能平常的词语,却写活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生4: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直接、平白地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思念 之情。

师(小结):《背影》一课洗去了朱自清往日的铅华,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与渲染,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真切地看到了他们的至爱亲情。文章没有一个“爱”字,表达的却尽是“爱”!文章没有一个华丽的辞藻,抒写的却尽是感动!

(板书: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亲情)

【教学反思】

回想自己高中学生时代,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教我们“比兴”手法,他说:比兴手法就是“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对于这一写作概念,我倒是记得清清楚楚,可惜,却一点也不会用,就像我学会了武术套路,却根本不会实战一样。

直到我后来学了《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回延安》中的“树梢树枝枝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我才真正懂得什么是比兴手法,也能在作文中运用自如了。

再后来参加工作后,我似乎深得我的老师的“真传”,作文课上总喜欢机械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法,特别是考前,更是给学生们灌输什么开头七法、结尾八法……不幸的是,我的学生和我当年一样,也是“学了套路不会实战”,作文水平毫不见长。

所以,窃以为,作文教学要淡化概念,重视体验。即少教点作文概念,多引导学生去体验,包括在课本中体验,在课外阅读中体验,以及到生活中去体验。

基于这种考虑,我就尝试从写作的角度来教《背影》一课,紧紧围绕写作来确定其核心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去体验写作!――姑且也作为我们的“文本价值的教学选择”课题研究的一个深化吧,即,选取文本的写作教学价值来教。我想,学生如果能充分体验初中六册课本中所有写作技巧,相信完全够用!

我的这节《背影》,从寻求其写作教学价值着手,目的正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课文中体验写作。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三个教学内容展开――最动人的细节、最精巧的构思、最质朴的语言。这三个教学内容,虽是围绕写作来教,但是并未偏执于工具性,而是在“细节、构思与语言”的品析中,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亲情,教育学生珍惜亲情。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性,采用讨论交流、比较鉴别、对比阅读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安排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去吸收、去消化。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篇5

父亲节。父亲节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节日里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

父亲节:父亲节这天,我们在思考、我们在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是无可比拟的,当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我们时,父亲也在努力地扮演着上苍所赋予他的负重角色,当我们努力思考着该为父亲买什么样的礼物过父亲节之时,不妨反省一下我们是否爱我们的父亲?像他一样曾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一生呢。

(来源:文章屋网 )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篇6

一、教学氛围的情感渲染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对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贴切的语言为学生营造情感氛围,激起学生内心情感的波澜。教师在表述课文时一定要主题明确、立场坚定,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例如,《背影》的开篇,朱自清这样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我最难忘的是他的背影。”课堂教学的开端,教师引用了黄磊的歌曲《背影》,不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同时完美的契合了课文主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组织学生讨论有关“父爱”的话题,并请个别学生讲讲与父亲之间发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带着这种情感进入《背影》。歌曲播放完毕,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应当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珍惜亲情,多关心父母,多与父母沟通交流;掌握本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并体会其语言文学艺术特点;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如,“作者当时去过北京两三趟,并且已经20岁了,为什么父亲还要执意去车站送作者?”、“父亲当时失业,家里还需父亲支撑,压力十分大,本已经决定不来送作者了,为什么后来改主意了?”课堂导入环节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朗读的情感升华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对亲身经历的有感而发,表达了对父亲的爱。关于“父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读”是语文学习的普遍手段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的语音、语调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读”,正是体现了“读”这一经典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富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实现由语言的理解转变为深层的情感体会,融入文章情境中,仿佛自己是文章的主人公。

例如:《背影》中,父亲为作者买橘子的场景,现实生活中,买橘子是常见的情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通过特定的环境、时间、地点、背景,却可以体现独特的社会情境。“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父子离别”这种背景隐喻了全文悲伤的情感基调,如何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导学环节要为学生营造课文中的情境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人生》,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有感情地朗读《背影》,感受字里行间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写作的情感培养

一般而言,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会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并带领学生进入其中,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例如:《背影》中,有一些关于父

亲背影的细致描写,教师加以适当引导,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里的“写”,需要学生先讨论,然后再由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可以教师设计,也可以学生自己设计。以《背影》为例,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父亲离开时的背影、作者记忆中父亲的背影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可以挑选其一,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背影写出来。

情感是人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与文字的训练,也不单纯是为了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教师情感策略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感受、领悟、体验的情感活动过程。新课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语文的情感教育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结合了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是成长的转折阶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除了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早日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篇7

只见他先用竹棍和麦秸扎成了一个靶子,听父亲说是用来插糖葫芦的。接着,父亲会选好天气将枣子表皮的灰尘洗去、晾干待用。这一段时间里,我和哥哥总会趁父亲不注意偷吃掉许多枣子。当父亲收枣子时,我们很害怕,但父亲总装作不知道,从不教训我们。同时,父亲会利用这段时间做好一根又一根的竹棒。这些竹棒总被父亲削得同样粗细,同样长短(约筷子长),特光滑。现在想来,这样与父亲是篾匠不无关系。紧接着就是穿枣子了,这可是我们最乐意做的事情,往往是全家动员。穿枣子也不能随便,需要大小搭配,美丑相间。于是,我们特小心,希望自己穿得合格。穿好了的葫芦串被放在大筛子里,排放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父母会在厨房里熬糖稀,我们则站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等糖稀凉了下来,父亲会喊:“把枣子串端来。”我和哥哥被喝令站到一旁去,眼睛却只瞅着父亲的手,只见他将一串枣子放进糖稀里一滚,快速地拿上来,母亲则赶紧地用塑料薄膜一裹,一串糖葫芦就做成了。

就这样,一串串的又红又亮的糖葫芦被排在了另一个大筛子里。一旁的我和哥哥此时已谗得直流口水,父亲会拿起两串递给我们:“给,一人一串。”拿了糖葫芦,我们会美美地啃起来,再也不管别的事了。第二天,父亲一大早就起床了,扛着插满糖葫芦的靶子出发了。等到我和哥哥起来的时候,总发现床头插着香甜诱人的两串糖葫芦。于是,我们美滋滋地拿着糖葫芦去上学了。

后来,家境好转,父亲不再卖糖葫芦了,我们也很难吃到糖葫芦。再后来,只要父亲外出,就会带几串正宗的“北京糖葫芦”回来。可买回来的糖葫芦不再是枣子做的了,而是山楂、蜜枣、橘瓣什么的,且比父亲做得大、果实也多,吃起来又酸又甜。可每当此时我们却更加怀念父亲的糖葫芦了。

虽然市面上的糖葫芦品种齐全,花样繁多,里面不仅有山楂,而且加了各色水果。糖葫芦在不断地变换着,但总改变不了我对枣子糖葫芦的怀恋,更稀释不了我对父亲的糖葫芦的那份情感!

【细节点评】

抓住细节,刻画人物。把很平常的小事写得具体生动,就得抓住人物的主要言行和细微动作,把人物刻画得细腻感人的。文章抓住发生在“我七岁那年”父亲制作糖葫芦的事来写,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写的具体,清楚,并从这件事中悟出了道理,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用朴素的笔调真实的写出了自己偷吃枣子、“和哥哥被喝令站到一旁”等细节刻画,行文流畅,感情真挚:善用心理刻画,手法纯熟;善做铺垫。或许很多时候的一些事情在别人看来不算重大,但当事人在当时认为其了不起,那就值得写。行文的方式――真实!真实地流露当时和现在的真实感想。其实作文和做人一样,需要真实!哪怕真实得不完美,也成就了当时的美;文章现在的真实能做到小美,总有一天,条件成熟,定成正果!这就是作文:情到深处,文既已水到渠成。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篇8

2、 父亲的坚忍不拔和铮铮硬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迈向成功,祝全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

3、 爸,其实很想多陪陪您,可是却没有办法,太多的无奈您了解吗?父亲节到了,虽然不敢给你打电话,我在远方祝您一切都好,节日快乐!

4、白丝渐渐染上了您的头发,皱纹也偷偷的爬上了你的脸颊,以前年轻的父亲,如今也踏上了缓慢的步伐。小时候崇拜您长大了依然崇拜,永远都那么帅。父亲,父亲节快乐!

5、有个地方,是永远能够安然甜睡的港湾,那就是—父母的怀抱。

6、 父亲,您的脸庞,挂在我的心上;父亲,您的关怀,牢记我的心房;父亲,您的嘱托,我知语重心长;父亲,您的快乐,是我最大的愿望。父亲节到来,祝福父亲幸福安康!

7、 我总是在你明亮的目光中起航,在你微笑的目光中欢悦,在你鼓励的目光中成长,在你凝重的目光中思索,在你深情的目光中懂得,你就是我心弦上不逝的风景,父亲。父亲节到了,愿你健康快乐。

8、 岁月染白了您的发,时光沧桑了您的脸,忙碌累弯了您的腰,牵挂模糊了您的眼,您却依然我呵护我,慈祥如从前。父亲节,愿您快乐健康,幸福灿烂!

9、 父亲,是一首歌,写满心酸的累;父亲,是一把伞,阻挡风雨严寒;父亲,是一座山,给予坚定的信念;父亲,是一道光,照亮前途的黑暗。父亲节到,祝天下父亲快乐平安!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篇9

爱是沙漠里的一滴清露,滋润你干涸的心田;爱是冬日的一抹暖阳,温暖你的心窝;爱是大海里的一束航标,指引你前行的方向……在写满爱意的天空,我们的情感得以深化,灵魂得以洗礼,心灵变得更加博大和宽广,我们的生活因爱的导引而迈向崇高的正道!

景福阁的月

叶广芩

儿时我住在颐和园大戏台东侧的小院里,那里有我的三哥和三嫂,他们都在园内工作。真正的家是在城里,那里有父母亲。三哥轻易不回城里的家,母亲偶来送些东西,也是搁下就走,三哥不是她的孩子。父亲也来,比母亲来得少,与母亲不同的是,他往往要在园子里住些日子,以慰藉我这个终日孤寂的小人儿。每逢这时,我便感到快活无比。

一年中秋,父亲恰住园中,便携了我与三哥、三嫂同去景福阁观月。景福阁原名昙花阁,位于万寿山脊之东端,以听雨赏月的绝佳之地最受乾隆喜爱,后来慈禧重修改建成厅堂,赐名景福阁。年少的我,无赏月雅致,为三嫂所携之糕饼吸引,一门心思只在吃上。当时我口啃糕饼,偎依父亲怀抱,举目望月,居亭台楼阁与亲情的维护之中,此情此景竟令我这顽劣小儿也深深感动了。长大后读了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觉那逝去光阴的可贵,以致每每见月,便想起景福阁,那美妙绝伦的景致当还存在,而那恬静温馨的亲情却是再不会有了。

那夜的月似乎给了我某种启示,父亲第二日返回,说是要去河北彭城。我从内心生出难以割舍的依恋,这种依恋的深重绝超出了一个6岁孩子的经历。我执意要与父亲同归,置三哥三嫂的阻拦而不顾,后来索性以号啕大哭来达到目的。三哥说:“今儿这孩子是邪了。”

那晚我终于与父亲手拉着手向颐和园东门走去,东天的月亮又圆又亮,照着我和父亲以及我们身后那些金碧辉煌的殿宇。父亲穿着春绸长袍,我亦穿着三嫂给临时加上的小大衣,一老一小的影子映在回家的路上。我把父亲攥得紧紧的,一刻也不松开,直至在车上睡熟。第三日父亲离家去外地,我和母亲将他送至大门外,母亲怀中还抱着两岁的小妹妹,父亲一步一回身地走了。我当时却突发奇想,赶上去陪着父亲走了很长一段路,一直将父亲送到北新桥,送上开往前门火车站的黄牌有轨电车。父亲站在车尾向我挥手,示意我快些回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在我那颗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悲哀。

那一别,竟成了生死的诀别。我是父亲的孩子们当中最后见到他的一个。不久,父亲因突发性心脏病,卒于彭城峰峰矿区,噩耗传来,全家惊呆,此事谁都知晓,惟独瞒着多病的母亲。母亲系一毫无主见的家庭妇女,弱息孤儿,所恃以为活者,惟指父亲,今生机已绝,待哺何来?我欲哭不敢哭,欲言不能言,含酸自咽,仰望中天,一轮月依然是朗朗地照着,让人不解。人的长大是突然间的事,经此变故,我稚嫩的肩开始分担了家庭的忧愁。因无直系血亲奔丧,全凭在彭城一位堂兄做主,将父亲的棺木丘封在峰峰矿区滏阳河岸。年年寒食,我都与母亲在路口烧些纸钱,祭奠父亲的亡魂;岁岁中秋,奠香茶一盅月饼数块,徒作相聚之梦。随着岁月迁延,年龄增长,内心负疚愈深,对父亲,我生未尽其欢,殁未尽其礼,实是个与豚犬无异的不孝孩子。(节选)

【阅读体验】

文章借月抒怀,融情于叙,融情于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父亲的缅怀与追思。文章开篇叙写父亲在园中小住给“我”带来快乐,看似闲笔却为下文赏月作有力铺垫。写赏月之时,对于月景描写也是寥寥数语,更多是写个人的快乐与感悟,生动展现了那种恬静温馨的亲情,为后文之丧父之悲埋下伏笔。再写月下诀别这一动人细节,抓住“我”对父亲依恋与不舍的动作与心理,传神展现“我”对父亲的真挚情感,可谓情景交融,满怀追思。父亲去世之后,“我”再度望月,才深切体会出――父亲恍如明月,高悬于心,那种爱永远刻骨铭心,那种爱永远记忆犹新……

【阅读思考】

1、本文线索是什么?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这篇文章为何不以《父亲》为题,而以《景福阁的月》为题呢?

3、“我把父亲攥得紧紧的,一刻也不松开,直至在车上睡熟”,这句话是对人物什么方面的描写?这个细节有何作用?

4、“父亲站在车尾向我挥手,示意我快些回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在我那颗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悲哀”,这个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5、文章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

6、对于父亲,作者为何有负疚之感呢?对此你有何感受?

【名家美文】

母亲的鼾歌

从维熙

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我被调到《北京日报》当了记者、编辑。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从故乡接进北京。果真像她说得那样,由于心神安定,她几乎夜夜都发出微微的鼾声。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条件反射,似乎只有听到母亲的鼾声,我才能睡得更踏实,连梦境仿佛也随着她的鼾歌而变得更为绚丽。

只可惜好景不长。1957年后我再难以听到她的鼾声了。我和我爱人踏上了风雪凄迷的漫漫驿路,家里只剩下她和我那个刚刚落生的儿子。她的苦难重新开始,像孑然一身抚养我那时一样,抚养她的孙子。“”期间,我偶然得以从劳改队回来探亲,母亲再也不打鼾了,她像哺乳幼雏的一只老鸟,警觉地环顾着四周;即使是夜里,她也好像彻夜地睁着眼睛。

挂上牌子去串巷扫街。

拐着两只缠足小脚去挖防空洞。

她苍老了。白发披头,衣衫褴褛。但她用心血抚养的第二代――却是衣衫整洁品学兼优的挺拔少年。

“妈妈。”在夜深人静时,我安慰她说,“我怕您……怕您……支撑不住,突然……”

“没有淌不过去的河。”她还是这样回答。

“您把我拉址大了,又拉址孙子……”

“只要你在井下(当时我在山西一个劳改矿山挖煤)能平平安安,家里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母亲确实坚强得出奇。有时我要替她去扫街,她总是从我手里抢过扫帚,亲自去干扫街的活儿。她的腰弓得很低很低,侧面看去就像一个大大的?号。那样子像是在叩问大地,这个岁月哪一天才能结束?!这污迹斑斑曲折的路,哪儿才是它的尽头?!

1979年的元月6日,我终于回到了北京。如同鬼使神差一般,她从那一天起又开始打鼾了。我住在上铺上,静听着母亲在下铺打的鼾歌,内心翻江倒海,继而为之泪落。后来,我们从十平方米的小屋搬到了团结湖,我常常和母亲同室而眠,静听她像摇篮曲一样的鼾歌。

说起来,也真令人费解,我怕听别人的鼾声,却非常爱听母亲的鼾歌。八二年我去石家庄开会,同室的刘绍棠鼾声大作,半夜我逃到流沙河的房子里去逃避鼾声;哪知流沙河打鼾的本事也很高明,我只好逃到另一间屋去睡觉。我一夜三迁,彻夜未能成眠。

只有母亲的鼾声,对我是安眠剂。尽管她的鼾声,和别人没有任何差别,但我听起来却别有韵味;她的鼾声既是儿歌,也是一首迎接黎明的晨曲。她似乎在用饱经沧桑人的鼾歌,赞美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节选)

【阅读体验】

这篇文章巧用对比,以“鼾声”的变化来真切表现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真可谓视角独特,选材典型。文章细节精彩,描摹生动,生动表现了母亲的坚强与快乐,更表现出母亲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向往。文章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用真切细微的细节,拨动着读者的心弦。本文运用比喻、反问、对比、排比等手法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文章结尾以“她的鼾声既是儿歌,也是一首迎接黎明的晨曲。她似乎在用饱经沧桑人的鼾歌,赞美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作结,升华中心,使得文章意蕴深刻,情味悠长,让人读之情真意切,余味无穷!

【阅读思考】

1、本文的线索是 ,文章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

2、母亲的“鼾声”是随着什么而改变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请你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她的腰弓得很低很低,侧面看去就像一个大大的?号。那样子像是在叩问大地,这个岁月哪一天才能结束?!这污迹斑斑曲折的路,哪儿才是它的尽头?!

②她的鼾声既是儿歌,也是一首迎接黎明的晨曲。她似乎在用饱经沧桑人的鼾歌,赞美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4、文中为何写别人的鼾声呢?这是否是多余?

5、文章中的母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6、请你用“母亲,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出自我的阅读体验。

【《景福阁的月》参考答案】

1、本文的线索是月,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2、因为景福阁的月,让“我”真切感受到那种恬静温馨的亲情,也正是那夜团聚促成了永远的分别,以此为题,情景交融,更能表现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大意相同即可)

3、动作描写,生动表现出“我”对父亲的依恋与不舍

4、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写父亲去世埋下伏笔,生动表现出“我”与父亲分别的悲痛之情

5、象征或托物抒情

6、因为对父亲,“我”生未尽其欢,殁未尽其礼,实是个与豚犬无异的不孝孩子。对于第二问,我们可紧扣感恩父亲、孝敬父母来谈。【黄松海设计】

【《母亲的鼾歌》参考答案】

1、母亲的鼾歌 对比

2、随儿子的境遇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母亲对儿子爱的伟大与无私

3、①运用比喻与反问,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坚强个性与反抗精神

②运用比喻,总收全文,升华中心。既写出母亲对“我”深沉的爱,又表现出母亲的坚强与快乐,以及母亲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4、不是多余,写别人的鼾声是为了与母亲鼾声作对比,从侧面表现母爱的伟大

5、爱憎分明、坚韧顽强、关爱儿女、勤劳善良(答对两个即可)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篇10

父亲觉得

过年不放鞭炮是一种遗憾

父亲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具有童趣的老人,经常跟我们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父亲经常一个人到城里去,去和他年轻时代的诗友聂绀弩等人一起喝酒、聊天,一直到很晚才回家。在以前的年代里,这种来往可能更多。这样的事情,我知道得并不是很详细,好在他的东西,包括他年青时代的思想等,他都很喜欢记下来。现在每当读起这些东西,总会收获一些感动。

在年龄上,我跟父亲相差比较多,另外中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内蒙古插队,没有和他住在一起。真正跟父亲生活在一起,是在他生命里的最后二十年。关于父亲的思想,我觉得是从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的。

在平常的生活中,父亲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老人。比方说我和哥哥平时写作都是用电脑,他就经常跟我们“抬杠”,觉得电脑并没有什么好处。有时候电脑出现了问题,我们请人来修的时候,父亲就会很得意地跟我们说:你看,又出问题了,电脑会经常坏吧?我就跟他讲电脑的优秀性,比如在修改文章时很方便等。在这方面,父亲一直没有体会,但是他也自己琢磨:电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但是他一直没有接受。

政府最初禁放鞭炮那阵子,父亲很明显表示了抵触的情绪,他觉得禁放很没道理。那一阵儿,只要有人来采访他,他就跟人家说自己的观点,也不管什么情况,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我就跟他说:我还是比较赞同禁放的。一来是放鞭炮确实比较危险,二来我很怕鞭炮那东西。但是他还是想不通,不赞成。站在他的角度,我想他也有他的道理。因为父亲是搞民俗学的,他认为没有了鞭炮,就没有了过年的气氛。他后来经常跟我们说起:在他小的时候,过年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个时候,过年是大家十分盼望的事情。另外他也觉得,在“过年”这种意识里,有一种民族的凝聚力,即使是几代人都在海外的华侨,到了过年的时候还是都要放炮,现在他们之所以还能够保持自己的风俗,是靠这些传统来维系的。如果没有了这种形式,海外的华人在若干年之后就找不到自己的“根”了。

那时候,父亲有时会喃喃自语:现在的孩子,将来到哪里去回忆过年的乐趣呢?在这件事情上,我跟父亲“争执”了很久,但是父亲还是觉得过年不放鞭炮,是一种遗憾。站在他自己学科的背景上,他觉得,这件事情的影响非常大。

父亲扣子不会订,衣服不会补,但他会补书、修书

父亲对于书十分痴迷。妈妈那时经常跟他开玩笑:你死了之后,就用书埋你!

早在20世纪50年代,父亲就经常去光顾那些旧书摊。那时候我们全家住在城里,他也有一些时间去“淘书”。他在那些旧书摊上发现了有价值的书,就把它们买回来,用针线把这些旧书“修整”得焕然一新。父亲扣子不会自己订,衣服不会自己补,但是他有自己的一套锥子、针线,这是他用来修书的“专用工具”。现在他亲手修过的那些书都捐给了图书馆,不然可以找到给你看看。这些都是50年代初的事情,后来他就没有这种时间和可能了。

1957年以后,父亲不能再上课了。对于当时的形势,我似懂非懂,还跟父亲开玩笑:“你去补书好了!”父亲无奈地说:“人家不要我呀!”现在想起来,我的话对于当时的父亲可能是一种伤害。

那时候,父亲跟一些旧书店的老板非常熟悉,直到现在,很多旧书店的店员还记得他。包括他出国去日本的时候,旧书店也是他一定要去的地方。

一直到“”以前,他总是把自己工资的一小部分交给母亲管,一大部分则留给自己,花在了大大小小的新旧书店里面。“”以前,父亲哪怕是像一块毛巾这样的日用品都不会自己买,把钱全都用在了书上。“”以后,一来父亲没有事情做,二来家里的情况跟以前比也困难了很多,父亲也就改变了许多。有时候高兴,他也买一些菜回来。对我来说,这已经是父亲天大的变化。在我小时候,父亲对于家务是什么也不会料理的。

对于在“”中的种种经历,父亲并不是十分在意,包括在钱的方面。但是在他给别人钱托人买书方面,他又显得很“精明”。在他晚年,每当有学生来看他,如果这个学生有车,父亲就会嚷着说:你有车,你带我去琉璃厂(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吧。他始终不能忘情于书。

父亲说他没有时间去考虑

自己在“反右”时的种种遭遇

“反右”运动开始的时候,父亲的业务工作很忙,并没有进入那种状态中去。后来在怀仁堂发表那次著名的讲话,父亲作为特约代表参加了那次会议,听了的讲话之后,父亲在思想上波动很大。当时他是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务长,平时多忙于学校的事务。后来的教育部座谈会和校部领导干部座谈会,父亲本来没有打算去参加,但是别人多次动员他,一定要他去。他去了之后,说了很多话。那些话直到现在来看还是比较厉害的,也直接导致了他被划为“”。

在40年代末,父亲算是比较“左倾”的人士,我们全家后来来到北京,也是在地下党的安排之下。所以父亲虽然没有入党,但总觉得自己算是党的成员,没有什么二心,所以说话也就没有什么顾忌。那时候我还比较小,这些事情父亲很少跟我谈起。我想当时他说那些话,也许是他的一种自然流露,只是想制止一些工作上面的问题。

父亲来到北师大以后,一些跟他一起从南方过来的教授感觉到学校里有些人身上还保留着老式的官僚作风,父亲和那些教授跟原来学校里的那些人自然就有一些冲突。这些情况,在父亲晚年时的文章中都有提及。但是总的来说,“反右”运动并没有把父亲打垮,在那种情况下,他还是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在不能教书、不能发表文章的情况下,父亲还是写了几篇关于晚清民俗学方面的文章,花了很大的工夫。身处夹缝之中,父亲还是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父亲恢复工作之后,又开始在学校带研究生。对于那些在以前的运动中伤害过他的学生,只要现在可以合作,他都既往不咎。那时候,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有很多民俗学的工作等着他去做,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在“反右”时的种种遭遇。

父亲临走之前,希望自己能够过一个“洋节日”

生命的最后几年,父亲对于自己的寿命显得十分自豪。父亲年轻的时候,应该算个文弱书生,还曾经得过几场大病。年轻的时候,父亲曾经写过诗,他经常怀着诗人的那种抑郁情绪,觉得自己活不长,也就是三四十岁的寿命。没想到一生磕磕绊绊地走过来,他竟然活到了一百岁。那几年,他在给别人题词的时候,总是自豪地在落款中写上“时年九六”、“时年九七”等字样。别人问他长寿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的诀窍就是不想,不去想能活多久,就这么活过来了。

我觉得他总是有一种年轻人的心态,总是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他就是要坚持着把事情做完。在别人眼中,父亲是一个哲人,但是在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刻,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就要走了。对于他那时的身体状况,我们也一直在瞒着他。我觉得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显然更好。

在他的晚年,父亲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经常有人来找他写字。对于那些民俗学界举办的活动,他还是很高兴给他们题字。但是有些人则是觉得父亲是个名人,只是想要他的字作为纪念。人家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找过来,父亲不好推辞,只好给他们写。但是在私下里,他也对我们发发“牢骚”:我又不是专门写字的。但是只要有人来,他还是很难推辞人家。

那时候父亲就住在这间屋子里面,虽然有暖气,但是他总是说不够暖,执意要我们给他生一个炉子。他在炉子上面放上一个水壶,水壶上面冒着热气,他最喜欢的就是坐在炉子旁边看书。虽然我们觉得在木地板上生炉子很危险,况且旁边还有那么多书。但是看他那么高兴,也就只好依着他。

每当他坐在炉子旁边,总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觉得在这样的氛围中,仿佛又回到了老家的那种情境之中。

临终前的一个月,在医院里,父亲还觉得自己的状态很好。有一次他偷偷地对我说:你去问问医生,什么时候让咱们出院?那时候,他对我说:我再活一两年应该问题不大。当时医生说应该可以坚持两三个月。

就是在医院中,父亲也不肯闲着。那时候,去看望父亲的学生络绎不绝,他就让人家把自己的论文带到那里给他读,他听完之后再提出意见。父亲那时候住的是特护病房,据当时的护士说,有的时候,父亲和他的学生们在病房里兴高采烈地讨论问题,俨然一个小型的学术研讨会。

父亲在临走之前的那个圣诞节,像个孩子一样,希望自己也能够过一个“洋节日”。我们给他买了很多小玩具,挂在病房里面。学生们给他买了一棵圣诞树,放在病房里增加气氛。别人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有一点无奈,毕竟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借那次机会,他还问了几个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情况。但是最后他还是走了,我们感到很悲伤,也很突然。

父亲觉得时间紧迫,而“民俗学正青黄不接”

父亲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从事民俗学的研究活动。新中国成立之后,民俗学曾被否定,研究一度中断。

1978年之后,父亲自己出面联合容肇祖、白寿彝等七位老先生联名给有关部门写信,要求成立“民俗学会”。那时候他已经将近八十岁了,经常自己一个人坐着公共汽车,去那几位老先生的家里,跟他们商讨成立“民俗学会”的事情。后来成立“民俗学会”的意见得到了批准,终于在1983年得以成立。民俗学会的成立对于推动整个民俗学学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让父亲感到十分振奋,觉得这个机会来得很不容易。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二十年,他的心思几乎全都放在了民俗学科的建设上。

除了忙于民俗学会的事情,他还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在北师大的博士点培养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是他的一个大弟子代他招学生、教学生。后来他的大弟子不幸去世,父亲便亲自上阵。对于自己招进来的学生,父亲皆悉心指导。不但如此,他还四处办高级研讨班,让那些喜欢民俗学而又没有机会读研究生的人得到机会学习。很多人对于父亲的做法感到不理解,觉得他都那么一把年纪了,应该待在家里颐养天年。可是父亲说:我心里着急啊,民俗学现在是青黄不接,要多培养一些人才。

由于放了太多的心思在整个学科的建设上,父亲自己的专著反而没有时间去完成。不过人的精力真是不一样,后来我翻看他文章的目录,发现他在20世纪80年代所写的文章还都是比较长的。原来这间屋子里还有一张小桌子,现在已经送给了现代文学馆,父亲当时的文章就是在那张小桌子上面完成的。

那时候,父亲每天早上都要出去散步,想起什么事情,就走到学生宿舍去找学生们商量。那些学生每天开夜车都开到很晚,所以对老师的造访都很“害怕”。现在学校里还有一些看宿舍的老工友对父亲的印象非常深刻,说他大早晨就到学生宿舍来敲门。

父亲的孤独

父亲跟他的学生们的关系可以说是其乐融融,他也从来没有那种大学者的架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跟民俗学这种学科有关系,每年到了端午节、中秋节这种传统的节日,父亲总要组织他的学生们一起搞联欢活动,大家坐在一起一边吃一些东西,一边讨论他们学科的问题。一直到90年代,一有可能,他就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去春游!叫上他的十几个学生,自己租车、带饭,一起到郊外去。有的时候没有经费,父亲就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出去玩的费用。父亲去世之后,每当到了春游的时候,他的学生总是说:先生要是还在,一定又带着我们去春游了。

在日常的工作中,因为比较累,父亲总是在下午三四点钟找个学生一起去散步。实际上,说是散步,讨论的却是那个学生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应该参考什么书等。所以他的学生们都是争先恐后跟着自己老师去散步。这种情景,总是让我想起潘光旦先生的“从游论”,潘先生认为:教育乃是大鱼引导小鱼游。以此来比喻父亲和他的学生们,应该也算贴切。

虽然我们在父亲的晚年一直跟他生活在一起,他身边也有那么多的学生尊重他爱戴他,但是有的时候,他还是有孤独的感觉。这种孤独,不是生活上面的,我想应该是思想上的。作为他的子女,却也无法理解他的那种孤独,虽然我跟他是那么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