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组词十篇

时间:2023-03-28 18:11:35

角的组词篇1

关键词:词组学;“近い”的多义性;“N1ガN2二近い”

本研究将运用词组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词组 “N1ガN2二近い”为中心,结合语料库的例句,对作为主导词的多义形容词“近い”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分别与ガ格从属名词和二格从属名词构成的词组类型以及在词组中的意义。

1.先行研究

目前,对于以形容词为主导词的词组的研究大致按照ガ格名词,ニ格名词,ト格名词で格名词,カラ格名词,マデ格名词与形容词的组合来进行的。如上所述,虽然对于以形容词为主导词的词组的记述研究渐成体系,但是针对个别形容词的多义性进行的研究的数量是较少的。本研究尝试从词组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近い”与二格名词组成的词组包含的语义关系类型以及其中“近い”的多种意义。

2.“N1ガN2二近い”中的“近い”

二格名词与“近い”构成的词组的结构类型为“N1ガN2二近い”,一般可以分割为三个单词。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运用中,格助词“が”通常被主题化为“は”,或者以“も”的形式出现,也有被省略的情况。

对于此类词组,本研究利用“代日本き言均衡コパス”来搜集包含词组“N1ガN2二近い”的例句,并且通过分析可以做出以下分类。

2.1距离关系

2.1.1空间距离

(1)先は帝国ホテルに近く、私も修したことのある日比谷の直レストラン「リッツの地下二にまった。(『帝国ホテル厨房物2004)

(2)このは在の国では「と呼ばれているが、海市よりも山市に近い位置にある。(『きバトルのはて2005)

(3)ここは大ロンドン地区の、ほぼ端に近い。(『英国ありのまま中央公社1994)

(4)家に近いし、ついでに彼氏を介しようかな?(Yahoo!ブログ2008)

(5)出血がまらないときは、出血しているところより、心に近いところのを包で押さえるようにしてる。(『イヌの健康早引き手帖2005)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与“近い”构成表示空间距离小的ニ格名词N2是场所性名词,既有建筑物的名称(例(1)的“帝国ホテル”),也有表示位置的地理名词(例(2)的“この”),方位名词(例(3)的“端”),表示人存在的场所的名词(例(4)的“家”),表示物存在的场所的名词(例(5)的“心”)等。除此之外,其他经过场所化的名词也可以和“近い”构成表示空间距离近的词组。

2.1.2时间距离

(6)牛太郎は、あわてて首をふりました。だが、もうは昼に近く、じっさいのところは、腹がグウグウっていたのでした。(『石井のおとうさんありがとう2004)

(7)有史以前から人が住んでいたサフランボルが展するのは、11世もわりに近いトルコ人のルム・セルジュク朝の侵入以降である。(『ユネスコ世界1998)

例(6)(7)中的ガ格名词N1(“”“ 11世”)和二格名词N2(“昼”“ わり”)均是表示时间的名词,N2作为与N1比较的基准,二者与“近い”组合后可以表示时间的间隔小。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格助词“に”不出现的用例也不少,例如:

(8)エンジンをかすことに成功してから、一年近い月が流れていた。(『幻の大を探せ2002)

(9)全身たたきのめされたように感じながら、身を起すと、もう五近い。(『神と想2003)

2.1.3事态距离

〈一〉由抽象名词构成的到达基准

(8)いわば富にめぐまれて道教的な理想に近い暮しを送ったという境涯も、その造形との成立に多少は影しているであろう。(『空海の景1975)

(9)菊池と物集が一致するのは、自由が欲しいという欲望にも近いひたむきな希望であった。(『口きかん2003)

例(8)的“理想”和例(9)的“欲望”均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可以作为到达的基准,与“近い”结合后,构成表示和要到达的目标值或者期待值的间隔小的词组。

〈二〉由数值构成的到达基准

(10)…求めたはこの平均に近いを示している。(『数学基2006)

(11)岳ロプウェイりに行くと、はに近い状だが、がしている。(『けば愉し山めぐり2002)

以上两例中,N2(“平均”“”)是表示数值的名词,作为N1(“求めた”“ ”)所要到达的基准,与“近い”结合后,构成表示N1达到N2表示的目标值或者期待值的距离之近。另外,也可以如下面两例中的“八十近い”“三千近い”那样,省略格助词“に”。

(14)八十近い老人がどうふるまおうと、あと一年二年の辛抱である。(『箱根の坂社1984)

(15)味方三千近い人数が、地を踏みとどろかせ、いり乱れてしあう。(『下天はか1989)

2.2类似关系

(12)の色が人より薄く薄で、厚さがのように薄く半透明に近い。(『になる野山の草・花・木2005)

(13)このは密描写による洋画に近い表のものだったと考えられる。(『新2003)

以上两例均采用比喻的表达方式,N1(“厚さ”“もの”)是本体,N2(“半透明”“洋画”)是喻体,与“近い”结合后,表示N1和N2具有相似性,其中N2是判断相似性的基准。

2.3相近关系

(18)数秒、われわれの音はもうを通りこして、苦しみに近い、哀に近い、救いを求める声にわった。(『Sports Graphic Number2001)

(19)大まかにると多くの国の予防接はどちらかといえばアメリカの制度に近く、日本の制度はやや例外的と言えそうである。(『小プライマリ・ケア虎の2001)

在例句(18)(19)中,N1(“われわれの音”“ 多くの国の予防接”)和N2(“苦しみ”“ アメリカの制度”)之间存在着程度上的由量到质的改变,因此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与“近い”组合构成的词组可以表示两者关系的相近。

2.4人类关系

(14)上野に近い友人によれば、夫妻が米国の首都内外に持つ家屋敷は10あまりに上がる。(日ビジネス2004年08月30日号)

如上所示,N1(“友人”)和N2(“上野”)都是表示人的名词,与“近い”组合,表示两人关系的亲密。

结语

通过对语料库中包含ニ格名词与“近い”的组合的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词组“N1ガN2二近い”包括多种语义关系类型,大致分为距离关系(具体包括空间距离,时间距离,事态距离),类似关系,相近关系,人类关系,其中表示人与人关系的亲近的用例是最少的。与此对应,构成不同类型的语义关系的“近い”也具有多种含义,分别表示N1和N2空间距离之近,时间距离之近,事态距离之近,以及N1和N2的相似性,相近性,亲密性。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仅限于ニ格名词与“近い”的组合,作为今后的课题,将对“近い”与采用其他格形式的从属名词构成的词组进行分析,尝试从词组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记述“近い”作为主导词的词组的语义关系类型和在词组中的多义性。(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用例出处

代日本き言均衡コパス

参考文献

[1]言学研究会(1983)『日本文法・(料)むぎ房

角的组词篇2

从《马氏文通》开始经过90多年的研究,汉语语法中仍然有许多基本问题未能解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也为了给汉语语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必要屏除一切先入之见,从零开始进行细致的元理论分析,弄清

语法的本质是什么,语法中必要的概念是什么,各种概念之间有什么依存关系,可能采取的工作方式又是什么

元理论分析必须从一定的假设入手。本文的论证思路是,首先提出语法的一种定义。这种定义规定了语法

的样式,或者说规定了语法模型的一种类型。然后分析在这种定义中假定了哪些东西,那些东西之间可能有什

么关系。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和语法学者的一些观点,研究可能进一步引入怎样的一些假设,推演从每一种假

设可能得出的结论和可能采取的工作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

1.在元理论分析中,逻辑关系特别是公理系统的一致性是仲裁。任何观点都只是假设,没有先天的权威

性。即使是公认的观点,不管它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只要它跟另外一些已被论证所肯定的观点矛盾,就必须修

正。

2.元理论分析要求有系统性,不能断章取义。一种观点可能在某些假设之中成立,在某些假设之中不成

立,这跟它本身对不对无关。要肯定或否定一个观点,就要拿出一个论证系统来,不能贯串成系统的东西无所

谓对不对。所以不能孤立地讲哪种观点可行,哪种观点不可行。

3.元理论分析肯定公理系统有多样性。本文只是试图研究为汉语建立语法模型可能采取的一种方式而已

,不排斥其他的方式--事实上目前汉语语法模型是太少而不是太多。但是一切语法模型在宣告自身的存在时

,都不能不考虑要不要具有系统性。不要系统性、只作零散的局部描写也未尝不可,但是不能否认当前缺少的

是具有系统性的汉语语法模型。

4.本文是关于汉语语法元理论研究报告的选段和缩写。限于篇幅,既不能铺陈语料,也不能全面论述。

为了保证有一定的可读性,尽可能不使用技术性的语言,也尽可能简化论证过程。文中语句不详之处,可参看

笔者的其他文章。

5.本文从语法的定义开始推理,文中出现的某些命题虽然以往有人提过,但不是以这种论证方式提出来

的。所以在本文的论证中肯定或否定的论点在别的场合不一定成立,也不一定不成立,对此本文不打保票。为

防引起误会,一般不注出处。

1 语法的定义

1.1 从传统的定义开始

在语言学中,语法可以有多种定义,包含的内容也可以有很大差异。不同语法理论或语法模式的共识是语

法描述使用语言中的小单位构成大单位的方式,差异则主要体现在(Ⅰ)语法中的小单位和大单位是什么东西

,(Ⅱ)怎样描述用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组合过程。如果求同存异,那么下列传统语法定义所研究的内容仍然

是目前各种语法模式的核心部分--至少也是重要的基础。

定义G:语法研究词形变化的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1.2 语法规则

我们把由定义G确定的语法模型叫作语法模型G。根据定义G,模型G中包含的语法规则(R)有两种类

型:

R[,1]:WW?

R[,2]:{W[,1],W[,2],…,W[,n]}PR[,1]是词形变化规则,说明怎样

由词W求出它的变化形式W?;R[,2]是用词造句规则,说明怎样由若干个词{W[,1],W[,2]

,…,W[,n]}组成一个单位P,P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由词造句过程中产生的中间单位,但不是

词。[(1)]

例如,对于汉语动词“吃”而言,它在句子中可能出现“吃了”、“吃着”、“吃过”等形式。如果我们

把“了、着、过”看成汉语动词的词形变化成分,那么由“吃”产生“吃了”等形式就可以使用规则R[,1

]:

吃吃了

如果我们把“了、着、过”看作独立的词,那么由“吃”产生“吃了”等形式就可以使用规则R[,2]

{吃,了}吃了

1.3 弗雷格原理

上述语法规则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形式合成法则:由左边的各个单位的形式按规则进行操作,可以得出

右边单位的形式;二是意义合成法则:由左边的各个单位的意义按规则进行操作,可以得出右边单位的意义。

尽管未曾明言,但传统语法实践证明它默认语法模型G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在现代逻辑中,则以弗雷格(F

rege)原理的形式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文的一切讨论以此为前提,下文所说每一条规则都同时具备形

式和意义两个部分。凡是只讲a和b可以合成ab,而不讲怎样由a和b的意义生成ab的意义的规则不予考

虑。

需要注意,在说W?是W的一个变化形式时,只是说由W的意义可以按一定法则求出W?的意义,并没有

说W和W?的意义完全相等。正如我们不能说英语动词的现在时形式与过去时形式意义完全相同一样,即使把

“吃了”看成“吃”的变形,也不能说“吃”和“吃了”意义完全相同。[(2)]

下文把R[,1]和R[,2]合称为造句规则,用R表示。

语法中的“词”

2.1 词和句子的三种关系

定义G断言语法模型G中至少包含下列概念:词、句子、词形变化规则R[,1]和用词造句规则R[,

2]。这就是说它断言(Ⅰ)语言L中有词(W)和句子(S)两种单位,(Ⅱ)若干词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则

(R)合成句子。

合成和分解互为逆过程,说a和b可以用规则合成P,其前提是P可以用规则?分解为a和b。R和?互

为逆规则。这显然表明,定义G断言有造句规则R把词组合成句子,也就是断言有析句规则?把句子分解为词

:有R则有?,有?则有R。由此可以得出下列推论:

1)由词通过造句规则R可以得出句子;同样,由句子通过反向规则?可以得出词。

由1)可知,在词和句子二者之间,从逻辑上讲,只可能有下列三种关系。三种关系确定了三种模型:

模型i:词是在前的单位,句子是用词来定义的单位

模型ii:词和句子是相互独立的单位,词不用句子定义,句子也不用词定义

模型iii:句子是在前的单位,词是用句子定义的单位

2.2 句子不是由词导出的概念

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句子,不能由它包含不包含词和包含几个词决定。即使知道何种单位是词,仍然不一

定知道何种语言单位是句子。例如,假设我们知道汉语中有两个词“鸟”和“飞”,也知道它们可以组成“鸟

飞”这个单位,只要我们没有句子的概念,就不能断言它是个句子。这就足以证明句子不是由词导出的概念。

所以模型i是不存在的。

虽然句子不是由词导出的概念,但词也不一定是由句子导出的概念。例如当我们把汉语的词定义为字时,

它就不是由句子导出的概念。所以模型ii是能存在的。由1)可知,既然规则R描述从词到句子的过程,那

么在词和句子各自独立地定义后,它们也就决定了造句规则系统应该包含哪些规则。假如把词定义为字,那就

要有造句规则把“蜘”和“蛛”合成“蜘蛛”,同时说明怎样由“蜘”和“蛛”的意义求出“蜘蛛”的意义。

所以在模型ii中可能出现哪些造句规则,事先无法预知。如果事先规定要哪些规则,不要哪些规则,那就不

能用模型ii。

2.3 从句子导出词的概念

模型iii要求我们首先确定句子集合和造句规则集合,通过造句规则集合中的规则分解句子,最终得出

无法再用规则予以分解的单位,就是模型iii中的词。--必须重申,本文所提到的规则都包括形式和意义

两个部分。

定义G表明,无论能不能给句子下完善的定义,我们都应该能判断哪些语言单位是典型的句子S。由1)

可知,定义G断言存在着造句视则R把词合成句子,也就断言了存在着反向规则?把句子分解为词,所以模型

iii是存在的。

在模型iii中,词是由造句规则系统定义的。如果规则系统中有把“鸡”和“蛋”合成“鸡蛋”的规则

,“鸡蛋”就不是词。没有这样的规则,“鸡蛋”就是词,它就必须放到词典中作为词条,或者用构词法则生

成。至于到底语法中该不该有这样的造句规则,那就要由语法规则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决定。颠扑不破的真理

是,语法规则系统简明,词典和构词法部分就复杂;词典和构词法部分简明,语法规则系统就复杂。一句话,

语法大词典小,词典大语法小。何去何从要由实际需要决定,没有绝对的结论。不过就汉语而言,过去朝大语

法方向发展,今后可以试验一下走小语法的路子。原则如此,具体方案此处不讨论。

3 在语法中谈词类

3.1 词类和语法规则的关系

如果一条语法规则只管生成一个具体的句子,例如规则A只管把“鸟”和“飞”合成“鸟飞”,规则B只

管把“狗”和“叫”合成“狗叫”,那么语法中就不会出现词类的概念。事实上造句规则的一般形式是

2)R:{a,b}ab

这里规则的输入a和b都代表着一批词,这样a和b就分别定义了一个词的集合。要使用这条规则,就必

须知道a包括哪些词,b包括哪些词。除了极个别的情况,造句规则中不会出现具体的词。这表明语法中的词

类是由造句规则定义的。语法中可以包括许多造句规则,它们也就可以定义许多类词。然而一部可以操作的语

法,其造句规则不会无限多。

由2)可知,在ab中两个成分a和b具有一种组合关系,这可说是由规则R定义了组合关系。组合关系

既跟规则的形式合成法则有关,又跟规则的意义合成法则有关。若干造句规则R[,1],R[,2],…,

R[,n]等可以分别定义组合关系r[,1],r[,2],…r[,n]。显然,如果一部语法可以操作

,它的规则系统所定义的组合关系总数n就不会是无限大。但是n的数目可多可少,也有相当的伸缩余地。例

如“我的书”、“老张的书”、“漂亮的书”、“买的书”、“老张买的书”、“这本书的出版”等,既可以

说是代表六种不同的组合关系,也可以概括为一种定中关系,即:

3)定语+中心语定中关系短语

这表明造句规则所确定的组合关系有层次性,若干较小的组合关系有可能归并为一种较大的组合关系。

其次,造句规则所反映的组合关系跟规则的意义合成法则密切相关。例如当a=木头、b=桌子时,由2

)生成

4){木头,桌子}木头桌子

形式合成法则看起来是一条,但意义合成法则却有两条。因为“木头桌子”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意义

是“木头和桌子”,另一种意义是“木头制成的桌子”。由于我们要求语法规则包含形式合成和意义合成两个

部分,所以上述规则的形式合成法则是

{名词,名词}名·名组合意义合成法则却可能是

i 词语[,1]+词语[,2]并列组合

ii 定语+中心语定中短语所以这条规则实质是两条规则,第一条规则定义了并列关系,第二条规则

定义了定中关系。

现在问题是在用词组成句子,或者把句子分解为词的过程中,使用的那些规则(Ⅰ)到底定义了哪些组合

关系;(Ⅱ)按照概括程度的不同,那些组合关系可以排列成怎样的一个层次系统;(Ⅲ)最重要的必不可少

的组合关系是哪些。

3.2 句子成分决定词类

尽管目前有多种语法模型,但是从本质上看,它们仍然以传统的几种主要语法关系为基础,所谓语法关系

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组合关系。

在传统语法中,语法关系对应着句子成分。由主要语法关系所定义的句子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状语和补语等,所以在传统语法中句子就是由这些句子成分组成的。使用结构主义的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

子,得出的各个片断一般也不外乎这些成分。

我们分析句子的组成方式时,只要是把句子分解为若干片断,然后根据它们的组合关系把它们归纳为有限

的几种类型,说句子就是由那些类型的成分组成的,那么不管我们怎样归纳句子成分,也不管把句子成分归纳

为几种类型,我们都是肯定下列命题:

5)句子是由若干种句子成分组成的[(3)]

只要我们肯定5),那么就有6):

6)词在句子中或者单独充当某种句子成分,或者与其他词组合起来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这表明所谓用词造

句实际是用词造句子成分。

例如在规则把“鸟”和“飞”组成句子时,把规则的形式部分和意义部分写成一般形式就是:

(附图 [图])

规则左边输入的甲类词必须能进入主语范畴,乙类词必须能进入谓语范畴,才有可能通过规则生成句子。一个词W进入哪一类词决定于它能进入哪个句子成分范畴。打算使用这条规则,“猫”就不能进入乙类词,因为它不能作

8)i 它可以作什么句子成分

ii 它可以用什么方式作那些句子成分

如果在一个语法模型中说要根据词的语法特点分词类,或者要根据词的结合能力分词类,那么我们已经证

明,只要这些话在逻辑上站得住,在划分词类时所讲的词的语法特点或者结合能力就只能是8)i和ii,别

无他途。这无疑是说,如果我们不能把句子分解成若干片断,不能把那些片断之间的关系归纳为若干类型,那

就连造句规则都不存在,更谈不上划分词类。这也就是说,在词类概念之前就存在的是句子和造句规则系统,

是它们决定了词类的存在和划分方式。它们之间的逻辑推演关系是

9)句子造句规则系统词类

3.3 所谓“兼类”和词的同一性

根据8)确定的两类词W[,1]和W[,2],如果它们没有重合的部分,当然应该分为两类。如果它

们有重合的部分W,W中的词既能作A成分,又能作B成分,而且它们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0)i 作A成分和B成分意义相同

ii 作A成分和作B成分意义有所不同,但两种意义之间有转换关系,从它们作一种成分时的意义能推

出它们作另一种成分时的意义那么W[,1]和W[,2]仍然可以分为两类。即使合为一类(W[,1]+

W[,2]),也要注明其中有的词能作A成分,有的词能作B成分,有的词能作A、B两种成分。只有在W

占的比例很大,特别是接近W[,1]和W[,2]的100%时,把W[,1]和W[,2]合在一起才可

能比较方便。承认这个结论,也就否定了下列命题:

11)一个词如果意义不变,就可能把它归入一类,而不归入两类

事实上我们的结论是,一个词进入一类还是两类,要看它在8)i和ii两方面的表现是不是一类词的共

性,这是不能仅由几个词决定的--几个词的共性可以是划分小类的标准。如果汉语的形容词都能作谓语和状

语,那么它就可以是一类;如果仅有部分形容词能作状语,那就可以把用作状语的形容词归入副词,不必考虑

它们用作状语时意义有多大变化。[(4)]事实上,只把它们看作形容词,不肯一分为二,那么对于形容词

这一类词怎么讲呢?说它们都能作谓语和状语不是事实;说它们都只能作谓语、不能作状语也不是事实;说它

们都能作谓语、有的还可以作状语,等于没说。

我们的结论还对词的同一性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在语法中,把若干词形看作同一个词时,必须兼具下述两

个条件:

12)i 它们的意义相同;或者有符合普遍法则的转换关系,可以看作同一个意义之下的几个变体

ii 把它们归为一个词W后,W在8)i和ii方面的表现在语言中有普遍性,可以说是一类词的共性

这就是说,在语法中讲词的同一性,要看(Ⅰ)它们的词形和词义;(Ⅱ)它们在8)i和ii方面的表现;

(Ⅲ)它们在意义和造句方面的表现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这个结论排除了所谓“兼类”问题的困扰。即使根据词形和词义说W[,1]和W[,2]是同一个词,

只要它们在8)i和ii方面的表现不适合看成同一类词,就可以分归两类。这时大可说它们在语法上是两个

词,而不是一个词。算起细账来,说它们是同一个词的两个分岔和说它是两个词,效果相同。[(5)]

4 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4.1 主宾语的讨论基础

近年关于语言共性和类型学的研究对主语和宾语有较多报告,Comrie曾把构成主语概念的因素归纳

为三类;语法关系,语义角色,语用角色。[(6)]一般认为三者有关系,但并不等同。然而迄今为止,既

没有证明三者彼此独立,也没有证明三者有什么明确的关系。特别是语法关系,论者只能说英语句子“It is

raining”中的主语“It”只有使句子完整化的语法作用,没有明确的语义和语用内容,却不能严格地证明

语法关系不是由语义角色和语用角色所衍生的概念。

如果我们只知道主语涉及三种因素,却不知道这三种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也不知道这三种因素怎样配搭

起来构成主语概念,逻辑分析就无法进行。所以本文不能直接使用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推理。定义G本身也不包

含关于主语和宾语的论断,所以为了推导主语和宾语的概念必须引入新的假设。

4.2 事件和事件角色类型

如果肯定主语和宾语是句子的成分类型的名称,那么在研究句子成分的种类之前,首先需要从句子的形式

和内容的关系方面研究句子的构成方式。

假定我们认为一个句子一般都对应着一个事件,那么分析句子就要分析事件的结构。事件都有发生的时间

和地点,如果不考虑这两个因素,那就可以说事件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必要的参与者组成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

事件中承担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可称为事件角色。例如“吃”这个事件有吃者和被吃者两个事件角色,“打”

这个事件有打者和被打者两个事件角色,“跑”这个事件有跑者一个事件角色。在用句子表述每个事件时,就

要用动词表示事件的名称,用其他句子成分表示事件的各个角色;相反,在理解一个句子时,动词告诉我们事

件的名称,一些句子成分告诉我们事件的各个角色。这表明,如果句子要表示一个事件,那么它的一些句子成

分必须表示事件的各个角色,造句规则也就必须说明事件的各个角色跟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

如果甲是吃者,乙是被吃者,用汉语表达这个事件就可以说“甲吃乙”,但一般不能说“乙吃甲”。有时

候还可以说“乙甲吃”,或者简单地说“甲吃”。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说“甲乙吃”或“乙吃”。这些组合方

式都需要由造句规则给出。显然怎样鉴定事件角色与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的对应关系是造句规则的必要任务。

着眼于此,最简单的办法是一一罗列标示。例如可以罗列几个描述“甲吃乙”事件的句子,逐一标明哪是

吃者,哪是被吃者;对“打”、“跪”等动词构成的句子也可以这样逐一列举和标示。然而这样做等于一个词

一个词地、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给出句子的构成方式,而不是用有普遍性的规则给出。既然事件角色跟句子中

的一些成分的对应关系必须由造句规则给出,那么,如果确有造句规则其物,就必然有以下两个命题:

13) 在上述表示“甲吃乙”这个事件的一些句子中,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有变形规则F

。一旦知道哪是吃者,哪是被吃者,就可以利用变形规则F生成一些形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子,它们都能表示这

个事件。

14) 至少对绝大多数事件而言,如果一些形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子都能表示同一个事件,那么那些句子

之间必然有同样的变形规则F。

这就是说,用事件角色组成句子的方式必然有相当的普遍性,可以总结成适用于所有事件或绝多数事件的

造句法则。举例来说,如果对“吃”事件而言,用吃者和被吃者可以组成一些句子表示“甲吃乙”这个事件,

那么对于“打”事件而言,也应该可以用相同或相近的方式由打者和被打者组成一些句子表示“甲打乙”这个

事件。这等于说,虽然每一个事件都有自己的事件角色,不同的事件其事件角色一般互不相同,但是它们在造

句时必然有若干基本的组合方式。在这些基本组合方式中,互不相同的事件角色按其造句方式可以区分为几个

类型。[(7)]

在那些基本组合方式中,事件角色不能再用“吃者”、“被吃者”、“打者”、“被打者”这些具体名称

,必须使用能代表一类一类角色的通用名称。比如A角色,B角色,C角色,等等。例如我们可以说汉语中“

A+动词+B”和“B+A+动词”这两个造句方式可以表示同一个事件,那么命A=吃者,B=被吃者,规

则说明

吃者+“吃”+被吃者

被吃者+吃者+“吃”可以表示同一个“吃”事件。而命A=打者,B=被打者,规则说明

打者+“打”+被打者

被打者+打者+“打”可以表示同一个“打”事件。

事实上这一番论证跟上文关于词类的论证本质相同。把由词组成句子的方式归纳为若干类型,那些组合类

型就决定了词的分类。把由事件角色组成句子的方式归纳为若干类型,那些组合类型就决定了事件角色的分类

4.3 主宾语和事件角色类型

除去时间、处所等因素不考虑以外,组成一个事件的参与者最少是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三个。这就是说

,即使不考虑更复杂的情况,事件角色类型也至少要有A、B、C三种。这也表明,若用主语、直接宾语、间

接宾语这些句子成分表示事件的不同角色类型,这已是对事件角色类型的最大限度的概括。

事件角色对应着事件的参与者,所以是语义概念。但这里所说的事件角色类型是根据表示事件参与者的句

子成分在造句时的活动方式确定的,它们不是纯粹的语义概念。它们跟汉语界所讲的施受关系不同,所以尽管

不看句子仅仅看事件就能判断哪个事件角色是施事,哪个事件角色是受事,而一个事件角色进入A、B、C等

角色的哪一类,却要看代表它的句子成分在造句时的表现属于哪一个类型才能决定。

上文已经论证了语法规则系统中必须包括的反映事件角色的规则,否则句子的形式就不能跟它的意义对应

。西方语法中的主宾语概念一般地讲是反映事件角色的。[(8)]“It is raining”等例子不仅极为个别

,而且究竟能不能说是真正的反例也还需要证明,所以不足以否定主宾语反映事件角色的结论。如果我们想让

主宾语概念跟事件角色无关,那就必须建立另外的造句规则陈述用事件角色组成句子的方式,否则就不能说明

在“甲吃乙”这个事件中甲是吃者,乙是被吃者,更无法说明“甲吃乙”跟“乙吃甲”不同--因为二者的差

异仅仅是甲和乙的事件角色不同。所以,不考虑事件角色而定义的主宾语实质上是另一种主宾语,它跟西方语

法中的主宾语不同,也完全不能取代反映事件角色的主宾语概念。

4.4 用事件角色类型定义主宾语

如果把主语、宾语跟上文所说的事件角色A、B、C类型结合起来,那么有两个事件角色的动词(即二元

动词)就可以考虑把一个角色归入主语,把另一个角色归入宾语。仍然用“吃”事件为例,“甲吃乙”在汉语

中就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需要考虑:“甲吃乙”,乙甲吃”,“甲吃”,“甲乙吃”,“乙吃”。

由于A、B、C等角色对应事件角色,所以对于同一个事件而言,一个角色只能进入其中的某一类,而不

能进入两类。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把“吃”事件中的吃者归入A类,被吃者归入B类,那么在由“吃”

组成的句子中有A类表现的成分就是吃者,而不是被吃者。如果我们发现在某些句子中有B类表现的成分是吃

者,我们就必须把这些句子跟上述句子分开。这时可以说有两个“吃”事件,在“吃[,1]”事件中,吃者

是A角色;在“吃[,2]”事件中,吃者是B角色。

例如,若规定动词前面的名词短语是A角色,后面的名词短语是B角色,那么

15) a 十个人吃一锅饭

b 一锅饭吃十个人

在15)a中“十个人”是A角色,在15)b中“十个人”是B角色。然而“十个人”始终是吃者。要想避免把第二句中的“十个人”当成“被吃者”,就必须把两个“吃”分开。否则我们就必须修改A、B角色的定义,允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参与者在一个事件中只能有一种事件角色,它是吃者就不能是被吃者。但是,即使

事实上是同一个事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看,也可以把它看成两个事件。这时原来的一个角色就分成两个角

色,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Fillmore曾提到的贸易事件,本来是同一椿买卖,从买方看

是一种情况,从卖方看又是另一种情况。[(9)]由于事件角色跟事件对应,事件角色又只能进入一种角色

类型,所以两个角色类型必须对应两个事件角色,要想使同一个参与者具有两个事件角色,也就必须把一个事

件分化为两个事件。

如果把“吃”分化为“吃[,1]”和“吃[,2]”两个事件,A、B角色的性质就可以单纯些;把“

吃”看成一个事件,A、B角色的性质就复杂些。若把这里的A、B角色分别命名为主语和宾语,那么结论就

是:把主语和宾语定义为事件角色类型时,分化动词,主语和宾语的性质就会单纯;不分化动词,主语和宾语

的性质就会复杂。

4.5 几个具体问题

这些结论已经阐明怎样用事件角色类型来定义主宾语概念。例如对于“台上坐着主席团”而言,如果考虑

到“主席团”的某些性质,愿意把它归入宾语,由于有“台上坐着椅子”这种句子,就只能说这是两种意义的

“坐”。两种意义之间有什么转换关系,那是另一问题。如果说这个“坐”跟“张三坐着椅子”中的“坐”是

同一种意义,由于“主席团”跟“张三”是同一种事件角色,就只能把“主席团”跟“张三”归为一类。限于

篇幅,这里不再详述具体的处理方法,只是顺便说明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在所谓“主格·宾格”类型的语言中,不及物动词所带的那个论元是主语;乃物动词带的那两个论

元是主语和宾语。在所谓作格(ergative)类型的语言中,不及物动词所带的那个论元的句法标记跟

及物动词的宾语的标记相同。在所谓active类型的语言中,不及物动词所带的那个论元的句法标记一部

分跟及物动词的宾语相同,一部分跟及物动词的主语相同,于是在汉语中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能不能把某些不

及物动词句中的论元,例如“台上坐着主席团”中的“主席团”,归入宾语,让句子无主呢?看惯了主格·宾

格类型的语言,这样做可能不大顺眼。考虑到世界上的语言并不都是同一类型,如果从语法规则系统上看确有

必要,似乎也不必排斥。

第二,采用跟事件角色挂钩的主宾语概念时,如果主语概念只有一个,那么一个句子中的两个成分若所指

不同,就不可能都是主语。像“这棵树叶子大”这种由一元谓词构成的句子,不可能有两个事件角色,“这棵

树”和“叶子”所指不同,不可能都是主语。其实把这种句子中的“叶子”看成主语很有问题。因为“叶子”

在这里所指不明,不能成为表述的对象,也不能成为事件角色。单说“叶子大”,不知它是指全部叶子,还是

指某些叶子,不能构成一个具体的命题,它也就不是完整的句子,不能跟有主有谓的完整句混为一类。事实上

像“叶子大”这种组合的功能相当于无主动词组合,不同于典型的句子。[(10)]

第三,汉语中有些动词介于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例如“张三折了一条胳膊”中的“折”。从形式

上看,“折”在这里带有两个论元,但事实上“折”本是不及物动词,跟“吃”等典型的及物动词不同。所以

不能省略“一条胳膊”,单说“张三折了”不能成立。“张三折了一条胳膊”跟上文的“这棵树叶子大”有相

同之处,“这棵树”跟“叶子”,“张三”跟“一条胳膊”都必须有领属关系。而且单说“一条胳膊折了”跟

“叶子大”差不多,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可以看作是一元谓词向二元谓词过渡的一种方式,即一元谓词

跟它的直接论元结合后,整个组合作为一个新的谓词跟原谓词的间接论元结合。[(11)]它们跟典型的二

元事件不同,在典型的二元事件“吃”中,必有吃者与被吃者双方;而在“大”或“折”这种事件中,本质上

只是某个东西大,某个东西折了。“这棵树”和“张三”是这整个事件的涉及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事件角色,

也就不是谓词的直接论元。所以这种事件不能说成“这棵树大”和“张三折了”,也不能说成“*这棵树我的

一棵树叶子大”和“*张三折了李四的一条胳膊”。若把它们归入二元谓词,就需要说明它们跟典型的二元动

词有哪些不同;若把它们归入一元谓词,则要说明这是某些一元谓词的特殊格式。当然还可以作为一元谓词向

二元谓词过渡的一种变形方式,即作为向一元谓词引入间接论元的一种方式。到底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要看

系统的具体需要,不能泛泛而论。只要使用得当,这些方式都行得通。

5 关于句子

5.1 句子的讨论基础

如果说讨论主宾语时,语法的定义不能提供足够的逻辑论据,本文已不得不从句子跟它所描述的事件、句

子成分跟事件参与者的关系入手,那么研究句子是什么时,就更不能依靠语法的定义G;因为在定义G中,句

子是未予定义的基本词项。本文不得不尝试从语言的功能方面引入假设,探索句子的概念。

如果我们认为相互讲话时,每个人每次所说的一段完整的话至少也要包含一个句子,那么一个句子显然可

以是一个音素、一个词或一些词的组合--因为它们在一定场合下都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答话。既然如此,句子

就只能由它在实际场合的功能来确定,而不能由它包含多少个词来确定。这表明句子不是可由其实际出现的词

语的组合方式来定义的单位,即不是一个表层结构单位。如果说短语是表层结构单位,那就可以得出结论:句

子和短语的区别在于句子不是表层结构单位,而短语是表层结构单位。所以比较句子和短语的表层结构没有意

义。

这样讲是说句子的表层结构是个变量,它的最小值可能是一个音素,它的最大值在理论上讲没有上界。但

是如上文所说,由于分解句子时无论把它分解为多少个片断,最终我们都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为有限的几种

组合关系,所以句子的表层结构中所能包含的语法关系(即组合关系)却有最大值,那就是通过造句规则所确

定下来的成分与成分之间可能产生的组合关系的总数。

5.2 句子和它的信息量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以外,句子的交际功能首先决定于它所传达的信息量。这个信息量跟它包含的所有的词

的信息量的总和没有必然的关系。独词句“火!”、“飞机!”等作为句子,其信息量不等于单词“火”、“

飞机”的固有信息量。而单词“火”、“飞机”的固有信息量也不能构成句子。听话人把“飞机!”作为句子

时,“飞机”传达的信息是“看飞机!、“飞机来了!”等等,绝不是仅仅指飞机这种东西而已。如果我们认

为独词句中的“飞机”跟单词一样,仍然指一种事物,那么显然是听话人给它增补了另外一些信息后才当作句

子接受下来。若不给它增补必要的信息,他就不会把它当作句子。在一个跟飞机没有任何联系的场合说“飞机

”,听话人绝不会认为它是句子,一定要问“飞机怎么了?”或“你说飞机干什么?”。

如果我们把词语在所有的场合下都能传达的那一部分信息叫作词语的固有信息量(I),把词语在某些场

合下可能传达的信息量叫作词语的场合信息量(I[,1]),把听话人根据语境给词语增补的那一部分信息

量叫作场合信息增量(I[,2]),那么显然有等式:[(12)]

16)I=I[,1]-I[,2]

上文的论证表明句子所传达的信息量是它所包含的词语的固有信息量的总和与场合增量的和。一般讲来,

不是一个单词的固有信息量就能形成句子,而是它的场合信息增量使它实际传达的信息达到了句子的信息量水

平,它才成为句子。所以,要研究句子的概念,就必须研究句子所包含的信息量。

既然一个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无限长,那么句子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就可以无限大。但是,因为句子必须包含

一些词语,所以句子传达的信息量不会无限小。若用Si表示用在具体场合的句子,用I(Si)表示Si所

传达的信息,那么在各种场合下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句子就组成语言的句子集合{S[,1],S[,2],…

},而它们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构成信息集合{I(S[,1]),I(S[,2]),…}。现在需要研究I

(S[,1]),I(S[,2]),……等信息集合有没有公共的交集I(S)。

5.3 句子的三个必要信息范畴

由于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可以自由地使用不同词语,所以从每个句子的信息集合中包含的具体信息角度看

,两个句子可能没有任何公共信息。例如在“张三走路”和“李四睡觉”中,张三和李四是不同的人,走路和

睡觉是不同的行为,都不相同。但从句子中包含的信息属于哪些范畴方面看,这两个句子都包含人物信息和行

为信息,而且人物都是谓词的论元,所以这两个句子包含的信息范畴相同。要研究I(S[,1]),I(S

[,2])等信息集合有没有公共交集I(S),就要从它们所包含的信息范畴方面考察,而不是从具体信息

方面考察。

我们可以看到I(S)至少包括三种信息范畴。第一种是谓词及论元范畴。上文已经假定句子跟事件对应

,事件由谓词表示,事件参与者由论元表示,那么句子在表达一个事件时,必须有谓词和它的全部必要论元。

如果一个谓词P是二元谓词,那么在由P组成的句子中仅给出一个论元就不够,听话人听到这样的句子就要从

上下文中找出所欠缺的论元作为信息增量增补进去。例如“吃”一般是二元动词,听话人所期待的论元数值是

2,所以只说“吃”、“我吃”、“吃苹果”都不是完整的句子。然而在回答“你吃苹果吗”这个问句时,它

们都能成为句子。因为听话人会从上文中找出所缺的论元,使它们的信息量等于“我吃苹果”。这里非常重要

的是,听话人对谓词论元的期待数值。只要他的期待值未被满足,他就不会认为他所听到的是完整的句子,他

就必然要感到困惑而不满足。

第二种是相对时间范畴。言语是谈话行为的组成部分,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句子要由谈话行为来确定。谈

话中使用的句子描述一个事件,它由事件的参与者、时间和处所等成分构成;谈话行为也由谈话者、谈话时间

和谈话处所等成分构成。在同样条件下,不管谈话者是谁,都不会影响句子所描述的事件的性质;不管谈话处

所在哪里也都不会影响句子所描述的事件的性质;只有谈话时间会影响句子所描述的事件的性质。在句子所描

述的事件之前谈话,那个事件还不存在,不是事实;在那个事件发生的时间谈话,事件已经出现,并且正在进

行之中,结局如何还不知道;在那个事件过去之后谈话,事件已经是历史事实和客观存在。正因为谈话时间会

影响句子所描述的事件的有无和真假,所以一个句子必然要表述它所描述的事件跟谈话行为的时间关系。如果

句子中缺少这种表示相对时间的信息,听话人就必须从语境中找出来作为增量补充进去。做不到这一点,他就

不会认为自己听到了一个完整的句子。

第三种暂且称为语气范畴。既然一个句子能独立地完成一项交际任务,它就必然要具有交际功能。它需要

让听话人明白这是陈述一个事件,还是提出一个问题,还是发出一个命令,如此等等。这可能表现为一定的句

式,可能表现为一定的词语,或者表现为一定的语调。在陈述一个事件时,句子中可能出现情态词语或判断词

语表示讲话人对事件的看法,加上“大概,也许,肯定,可能,应该”等词语。在提问题时可能使用语气助词

、表示疑问的语调或者表示疑问的词语,等等。在祈使句中可能使用表示命令或祈求的词语,特定的句式,等

等。

这三种信息范畴不一定在每一个句子中都需要体现为句子自身的表层表现形式,可以隐含在语境之中,但

缺少任何一种都不成其为句子。为了推导句子的概念,上文引入了一些假设,肯定这些假设就可以证明I(S

)包含上述三种信息,但还不足以证明I(S)只包含这三种信息。需要重申,具备这三种信息的语言单位也

不是在任何场合都能满足最低的交际要求。例如当甲问“你明天什么时候走?”时,乙只说“我明天走”而不

给出准确的时间就不能成为合格的答句。

6 结束语

20世纪时代精神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从基本概念开始建立严格的理论和论证基础,要想使目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的汉语语法成为科学的知识系统,这也是必由之路。本文对汉语语法进行元理论分析,试图阐明怎样

使用一些基本假设建立汉语语法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工作应该向何处发展,特别是怎样打开目前在许

多根本问题上陷入的僵局--事实上本文得出的一些结论已经为解决那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案。元

理论分析不排除存在不同知识系统的可能性,它所否定的是不从整个系统出发孤立地提观点的做法。当我们讲

汉语语法如何如何时,必须弄清楚这是在什么理论前提之下讲话。因为离开那些信条,汉语语法很可能并不如

何如何。任何理论前提都没有绝对的权威性,然而本文使用的方法却具有普遍的意义。它能打开眼界、开扩思

路,剥去每一种理论神秘的外衣,使我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9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能否全面开花,关

键就在这里。

下注:

(1)对R[,1]和R[,2]作别种理解就可能构成别的语法模型,此处不讨论。

(2)关于怎样确定语言单位的意义,参看杨成凯“语义分解与合成:语义学的定义”(提交1991年

第二届语用学全国讨论会的论文),此文内容已并入杨成凯“语用学理论基础研究”(见《语用研究论集(第

一辑)》)。

(3)当然未曾命名的句子片断要除外,例如汉语句子中的语气词就没有句子成分名称。

(4)当然也可考虑在形容词下分出一个小类,说明它们可以用作状语。

(5)关于汉语词类的其他问题,参看杨成凯“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名物化’”(见《语法研究和探

索(五)》)。

(6)参看C.N.Li编Subject and Topic (Academic Press,Inc.出版,1976),B.Comr

ie撰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guisticTyp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出版,1981;

中译本书名为《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华夏出版社出版,1989),T.Shopen编Lang

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1985),以及

其他有关论著。

(7)如果这一点不成立,那么语法G中就没有具有普遍性的用词造句的规则。

(8)限于篇幅,论证略去。

(9)参看杨成凯“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下)”(《国外语言学》1986年第3期)。

(10)参看杨成凯“广义谓词性宾语的类型研究”(《中国语文》1992年第1期)。

(11)这个间接论元是原主语的领格成分,它跟旁格宾语等都是原句中较疏远的语法关系。

角的组词篇3

多音字往往也是多义字,在具体的组词和使用环境中,其义项是相对固定的,体现在词性上就更单纯了。因此,相当一部分的多音字可以从这个途径上加以区分。

例1.兴,读音有xīn和xìn两种。其释义做名词时,读xìn,如:兴致、兴高采烈、兴味索然等;做动词时,读xīn,如:兴奋、兴亡、兴风作浪、兴师动众等。

例2.曲,读音有qū和qǔ两种。其释义做形容词时,读qū,如:曲解、弯曲、曲折等;其释义做名词时,读qǔ,如:曲调、曲高和寡等。

2.从释义的使用习惯上辨析

有些多音多义字,其多个释义有的习惯用于人,有的习惯用于物;有的习惯做前词根,有的习惯做后词根。其使用习惯不同,决定了其读音也不同。

例1.角,其释义与物有关的,读jiǎo,如:角落、勾心斗角等;其释义与人的活动有关的,读jué,如:角色、角斗等。

例2.量,在读lián和liàn音时,均有“估计,衡量”的义项,做前词根时通常读liàn,如:量体裁衣、量入为出;做后词根时读lián,如:打量、思量、衡量等。

例3.供,读òn时,多与祭祀活动或刑事活动有关,如供奉、供认等;读ōn时,多做动词,且与物质、供销有关,如:供应、供给、供不应求等。

3.从释义的特殊性上辨析

有些多音字,其多个读音中,有一个或两个相对应的释义是非常稀有或特殊的。对这部分多音字的掌握,可采取记少不记多的办法。

例1.艾,有ài和yì两个读音。读yì时,其义项“治理,惩治”,只适用于“自怨自艾”“怨艾”组词中,其他组词中的“艾”均读ài。

例2.巷,有xiàn和hàn两个读音。读hàn时,只存在“巷道”一个词语,其余组词中的“巷”均读xiàn。

4.从口语和书面语的角度辨析

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分别运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口语与日常生活有关,通俗平易;书面语庄重典雅,多在复音词和成语中出现。

例1.给,书面语中读jǐ,如:给予、配给、家给户足;而在口语中读ěi,如:拿给他、窗户给大风吹开了。

例2.露,书面语中读lù,如:露骨、露头、露头角等;在口语中读lòu,如:露脸、露水、露马脚等。

例3.落,读luò,用于书面语中,如落差、回落、失魂落魄等;而读là、lào和luō时,在口语中出现,如:丢三落四、落色、大大落落等。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气魄 体魄 失魂落魄 很有魄力

B.糊口 糊糊 随便糊弄 非常糊涂

C.什物 什么 什锦饼干 十件家什

D.应当 应变 应有尽有 点头应允

2.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骨碌 骨头 骨鲠在喉 骨肉亲情

B.膀肿 膀胱 左膀右臂 光着膀子

C.着笔 着陆 着手成春 着意经营

D.咧咧 瞎咧咧 骂骂咧咧 龇牙咧嘴

3.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血泪 血细胞 血淋淋 血气方刚

B.和声 和蔼 和光同尘 和盘托出

C.薄荷 薄片 薄暮时分 厚古薄今

D.执拗 违拗 脾气很拗 十分拗口

4.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差劲 质量差 差不多了 差点儿

B.夹袄 夹被 夹道欢迎 夹缝求生

C.颤栗 颤动 颤抖不已 颤巍巍

D.蔓菁 蔓草 不断蔓延 顺蔓摸瓜

5.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恶棍 恶疾 罪大恶极 恶贯满盈

B.尽快 尽职 尽人皆知 竭尽忠诚

C.轧辊 轧钢 机声轧轧 互相倾轧

D.淋病 淋巴 淋漓尽致 日晒雨淋

6.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作坊 作践 打躬作揖 自作自受

B.翘首 翘棱 医中翘楚 不胜翘企

C.雀子 雀鹰 欢呼雀跃 面部雀斑

D.拆除 拆烂污 算命拆字 拆洗缝补

7.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折腾 折服 折冲樽俎 损兵折将

B.雅片 雅观 雅趣盎然 雅俗共赏

C.朝晖 朝夕 朝乾夕惕 朝秦暮楚

D.熏风 熏染 熏着了 臭气熏天

8.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抹布 抹杀 涂脂抹粉 转弯抹角

B.难胞 难色 难分难舍 难言之隐

角的组词篇4

关键词:几何约束关系; 约束求解; 谓词语句; 构造语句; 三角列

中图分类号:TP1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63(2013)06-0088-04

几何定理机器证明已有数十年的探索与发展,针对结论产生的可读证明也日渐成熟,但人们对证明过程的分析与理解还是要依托借助于几何图形,而在分析几何图形时,仍然需要经常拖动图形中的某些点,然后查看图形的相应变化。因此,如何根据用户输入的已知条件生成动态几何图形,是几何定理机器证明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几何图形是由几何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约束关系所组成的,图形的生成过程就是确定几何元素及其约束关系的过程,而且在图形动态变化时,还需要保持几何元素之间的约束关系依然成立,在本质上这是一个约束求解的过程[1]。

1传统的几何约束求解方法

使用传统的几何约束求解算法在解答图形问题时,首先要根据给出的已知几何信息,确定某点P后,遍历和点P相关的所有其他点P1,再依据相应的几何约束关系生成或更新P1的状态。然后,对点P1进行类似的操作,如此不断持续,直到所有点都得到生成或点的状态均实现了更新。该方法的原理比较简单,但算法却需要进行多次的遍历比较,使得效率不是很高。同时由于传统算法未能对几何约束关系采取统一的表示方法,因此很难保证图形的正确性及完整性,并且对于许多图形的退化条件也未能给出正确的结果[1]。

使用代数方程来处理几何图形的约束关系在1948年Tarski就提出了,但由于该方法效率低,并未获得实际的应用。1977年,吴方法的出现在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吴方法通过引进坐标系,将几何定理的前提条件(几何约束)统一表示为代数方程的形式,定理的证明就等价于条件的代数方程能否推出结论的代数方程,实验证明吴方法的证明效率是比较高的[2]。但吴方法主要适用于定理的判定,并不适用于定理的可读证明,如果用吴方法去直接求解几何图形,则可能会导致求解结果和用户所预期的结果相差甚远,本文即试图寻求一种高效的动态图形生成算法。

2算法思想

受吴方法的启示,本文将几何图形中的约束关系统一表示为代数方程组的形式,通过对代数方程组的化简、求解来生成图形。在将几何定理的约束条件转化为代数方程的过程中,一个关键步骤就是给定理中的点设定坐标参数。从理论上来说,点的坐标参数的任意性并不影响定理的有效性。然而参数选择不当,很容易产生一个高度耦合的代数方程组,对这样的代数方程组进行化简和求解的复杂度也相应会增加很多。事实上,大部分的几何定理都是构造型的(可以使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生成的),因此,可以将儿何定理转化成构造形状表示,使每条构造语句只引进一个新的点,并根据该构造顺序依次给点的坐标参数赋值,由此得到一个依赖关系相对比较简单的多项式方程组,再将该方程组局部消解为三角序列的形式,对该三角序列求解就可以快速地实现图形的计算和变换。

3几何命题的表示形式

3.1构造形式

因此,一个构造型几何命题可以表示为GS = (C1,C2…Ck,G)。 这里的每条构图语Ci(i=1…k) 都分别引入一个新的点,且当i>j时,构图语句Ci中所有参数U都由之前的构图语句Cj引进,G是命题结论。

例如:西门松定理(令点D是ABC的外接圆(o)上的任意一点,从D点作三条垂线到三角形三条边BC,AC和AB,分别交于E、F和G三个点,证明E、F和G三点共线。)的构造形式如下:

3.2谓词形式

构造型几何命题对于描述几何定理的作图过程与定理的证明都很方便,但在命题输入时,构造语句更多地是注重点的顺序,而与用户平时看到的“由假设推得结论”的过程并不相符。因此,人们更习惯输入前提条件所代表的是几何图形中各元素间的约束关系,并且一般都是以谓词语句的形式表示的。谓词形式由点的构造序列、假设条件和结论构成,几何约束关系由谓词表示[4]。

一个谓词型的几何命题可以表述为WS=(Pts,Ps,G)。其中,Pts是命题中的点的序列;Ps是代表命题中各元素间约束关系的谓词语句;G是命题的结论。

谓词语句在描述几何命题时能够更为直观地反映命题的前提条件,但点的构造并不严格,若转化成代数方程组,则对该方程组的求解就会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将用户输入的谓词形式转换为构造形式。

3.3几何命题的谓词形式到构造形式的转化算法

根据谓词语句中点的序列Pts,可以将几何命题的谓词形式转化成构造形式,转化算法如下:

(1)从Pts列表中选择最后的点X(如果Pts为空,则退出),将点X从Pts中移除。

(2)从Ps中选取所有和X相关的谓词。由于每个点至多有两个参数,因此和该点相关的谓词可能有0,1或2个,若超过两个,则认为该点是过约束的,定理无法构造,算法结束。

(a)如果和点X相关的谓词个数为0,则该点是一个自由点,生成构造语句(Point p);

(b)如果和点X相关的谓词个数为1,则该点是一个半自由点,生成相应的构造语句;

(c)如果和点X相关的谓词个数为2,则该点是一个约束点,生成相应的构造语句。

(3)将Ps中所有和点X相关的谓词都删除,返回步骤(1)。

通过上述算法,当Pts为空时,就可以逐步得到与命题相关的构造语句。

4动态几何图形的生成

将几何命题的约束条件表示为构造形式后,即可使用改进的几何约束算法将几何命题转化为代数方程组,并对代数方程组进行化简求解,最终生成动态几何图形。算法步骤如下:

(1)给几何命题中的点分配坐标参数

本算法中的几何命题采用以点为基础的表示方法,因此只需要关注几何定理中点的参数即可。在笛卡尔坐标下,每个点包含x和y两个参数。 由于构造型几何命题中的点是逐步引进的,每个构造语句只引进了一个新点,且构造的新点只和之前所构造的点彼此相关。因此,如果根据构造语句中点引进的顺序依次给点的坐标分配参数,那么这个点的坐标参数将只依赖于在该点之前己经构造出来的点的参数,由此产生的多项式方程组中的参数依赖关系将会变得相对简单[5]。令几何定理中点的构造序列为{P1,P2,…,Pi},则分配参数的方式为:Pi =(x2i-1, x2i)

其中,x2i-1 ,x2i对应点Pi的坐标参数x,y,对于这些参数变元,还需要给其规定顺序,假定当且仅当i

(2)将几何命题的约束条件转化为代数方程组

几何命题的谓词语句都可以使用代数方程来表示,如点A(x1,x2),B(x3,x4),C(x5,x6)共线的谓词语句为(OnLine A B C),该语句转换成代数方程的表示形式为(x6-x2)*(x3-x1)-(x5-x1)*(x4-x2)= 0。

在几何命题的构造语句中,除自由点外,每条构造语句都是由一条或者两条谓词语句产生的,而构造语句的代数方程就是该语句所对应的谓词语句的代数方程。若构造的点是半自由点,则对应一个多项式方程,该方程引进两个新参数,其它参数在这两个参数之前引进;若构造的点是约束点,则对应两个多项式方程,且引进两个新参数。

令定理的前提条件所对应的多项式集合为HS,不失一般性,总是有:

(3)将代数方程组化简为三角列形式

将一般的代数多项式方程组化简为三角列形式,类似于将一个矩阵转化成下三角形或者上三角形,该过程并不容易。本算法根据构造语句中点引进的顺序依次给点的坐标赋值,由此产生的多项式方程组中的参数依赖关系则变得相对简单,多项式方程组的耦合度也大大降低,对其化简就会相对容易。

对于一个半自由点对应的多项式方程,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参数当作自由变元,另一个参数则由当前的方程引进,因此这个方程不需要化简就可以直接求解。而关于一个约束点对应两个多项式方程,则只需要消掉其中一个方程当中的一个参数即可直接求解。因此,构造型几何命题的多项式方程组的三角化就可以局部分块进行。令点P的坐标参数为(xi, xi+1),在这里只需要考虑点P是一个约束点的情况,令点P的构造语句所对应的代数方程组是:

在三角列中每个多项式方程只引进一个新的参数。

(4)对三角形式的代数方程组进行顺序求解,得到当前图形的最新状态。

在CS中,自由变元u1,…,ud对应图形中的自由点,各变元的值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当u1,…,ud的值被确定以后,剩下的变元x1,…,x2r就可以根据三角化以后的方程组依次求解。此时如果拖动鼠标,使得一个或者多个自由变元u1,…,ud的值发生变化,那么x1,…,x2r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即可计算得到图形中所有的点坐标。该方法使得图形的基本约束关系始终成立,而且也可以得到满意的动态效果。

5算法分析

利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图形的约束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其增强了几何作图的能力。通过在几何定理机器证明平台中大量的例子证明,该算法避免了传统约束求解方法的许多问题,且具有如下优点:

(1)求解效率高

本算法中生成的代数方程组是逐步引进坐标点的,且最后三角化的方程组是依次求解的,如此,方程的求解效率就非常高,图形生成的速度也十分快。

(2)约束求解的过程稳定

本算法中构造语句是基于点的,几何命题可以通过代数方程直接利用求根根式计算得到,因此求解过程非常稳定,且随意拖动图形中的某个点时,不会产生跳跃现象。

(3)可以构造出几何图形的多种可能情况

在对代数方程组求解的过程中,对于四次以及四次以下的代数方程可以直接运用求根根式得到方程所有的解。因此,可以构造出几何图形的所有可能情况。

(4)重合点的自动发现和去除

在几何作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产生重合点的情况。所谓重合点,就是指一个新作出的点实际上己经被先前的构造过程产生了。在本算法中能够将几何定理的前提条件都转化成三角形式的代数方程组,且每当一个新的点构造出来的时候,可首先使用数值检测方法,检查这个点的坐标是否和先前己经构造的某个点重合[6],如果两者的坐标在某个误差范围之内,即可判定为重合点,去除该点。

当然本算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在用户输入的几何命题前提条件时, 必须要输入点的序列, 这就要求用户首先对几何图形要有清楚的认识,且命题中涉及到构造特定长度的线段,或特定值的角度,或包含不等式时,使用该方法就存在困难,这也是今后该研究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岩.几何约束求解的偶图分解法[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8:46-55.

[2]吴文俊.初等几何判定问题与机械化证明[J].中国科学,1977,(6)50-56.

[3]林强, 高小山. 基于几何约束求解的完备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2007,(7)23-26.

[4]李洪波.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新探索[D].北京:北京大学,1994:23-41.

角的组词篇5

【关键词】题元理论 题元角色 原型施事 原型受事

一、前言

在题元的理解中,一些学者从“词汇—概念结构”观出发,将题元视作动词的词汇蕴涵或词汇预设。jackendoff(1990)即认为题元角色是由词汇概念结构赋予某个结构位置的。按照cook(1989)的见解,概念特征是由各种细微的语义概念所构成的延续性语义混沌体,题元则是对其进行梳理与切割的结果,这同dowty(1991)将构拟题元角色的原型蕴涵当作界野模糊的连续体有相通之处。

二、题元理论

正因为并非所有的语言都可以把“施事/受事”等语义概念语法化,或者把“主语/宾语”等句法概念语义化,这样才有必要建立“题元”这样的一种概念。所以研究题元的人首先都有一种共识:一方面“题元”不可能是纯语法的成分性概念,而是在句法概念中加进语义内容。

引入题元的目的主要在于要说明那些靠原有的某种句法概念,如主语、宾语之类,所不能说明的事实。举例说,下面(1)结构形式不同,但动名语义关系差不太多,下面(2)结构形式差不多,但动名语义关系却很不相同。这时只有想办法把结构形式和语义关系两种分析结合起来才可能正确解释它们的异同:

(1) a. john bought flowers from bill约翰向比尔买花 b. bill sold flowers to john比尔把花卖给约翰

(2)a.他家跑了一只羊b.他家宰了一只羊c.他家卖了一只羊

三、题元角色

题元角色及其前身(语义)格60年代起进入理论语言学文献,并长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在定义、划界、数量设置乃至归属等方面存在一些相当严重的困难,因而又成为最富争议的概念之一。美国语言界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克服这一问题。一种是把词项视为结构体,即:词汇—概念结构,并根据这些结构上的不同位置把题元角色派生出来。第二种是把题元角色视为某种丛集概念,并通过其特征的不同组合来派生传统的角色。《题元原型角色与论元选择》一文是第二种方法的代表作,下面笔者将对该篇进行评价。

第一,题元角色在语言中的数量和构成一直难以确定,即使是最常用的角色,如客事和施事在定义和外延上都有分歧,做进一步切分的人也不少,切分得粗细往往难以反映现象的区别,而切分得细概括力就会低。

第二,题元角色的特性应该根据什么事实基础来归纳,现在也缺乏统一的标准。但是dowty认为其中的很多现象其实与题元角色无关,而属于句法、语用或其他语义现象。

第三,dowty同时指出,目前人们鉴别题元角色的角度各有不同,有时以事件为根据,得出的角色能够独立于语法功能而保持稳定的语义作用。但有时又以视角为依据设立角色,得到的结果往往与事件相脱节,而且缺乏稳定性。例如“the lamp is over the table”(灯在桌子上)和“the table is under the lamp”(桌子在灯下)两句描绘的事件是相同的,但是talmy(1985)把前句中的“lamp”定为图形,“table”定为背景,后句中的两个np的角色则完全相反。

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dowty提出了以下的看法。首先,他认为传统的题元角色在切分、划界和定义方面的困难表明它们不是离散的范畴,而是个边界模糊的丛集概念。

其次,在归纳题元角色的特性方面,dowty认为需要收缩阵地,选择许多范围中的一个观察,这样事实基础上的选择才不致流于任意性。他本人选择的是论元选择的角度。

四、浅析dowty有关题元理论的阐释

笔者认为,dowty对现有题元理论研究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实践初步证明,在定义、切分、划界和数量设置方面的问题不解决,题元角色的研究就很难有新的实质性进展,甚至可能陷入早年对语义特征研究同样的困境。dowty正视了这一现象并试图解决,应该是值得推崇的。

dowty的理论是否可行还需取决于词项内部有无结构这一关键问题。他把题元角色定义为动词对论元的蕴涵,只与句义有关,又是个丛集概念,这样就基本排除了词项内部有结构的可能。但是,词汇语义学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似乎支持相反的结论。比如:(1)词组的构成是有限制的。(2)动词隐含论元的语义往往可以根据动词判断出来。jackendoff提出,因为英语动词“enter”(进入)的词目有事件、路径、地点和事物这些结构性语义函数,所以它不仅指“经过了某个路径”还有“走入某个地方”的意思,而且其第二论元“into something”即使没有明说,这个意思也总是存在的。

再者,笔者认为,把题元角色视为丛集概念的方法在克服了传统研究某些不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原型蕴涵的组合有无限制?这个问题dowty并没有论述。然而,自然语言中可以找得到的某些组合,如原型施事特性自立性和原型受事特性静态性的结合却和他的体系格格不入,因为原型蕴涵是个边界模糊的连续体;相反,语言所不容的某些组合,如“感受义与自由义二者相互排斥”,dowty的体系中又缺乏排除的机制。

五、结语

总之,笔者认为,dowty有关题元原型角色和论元选择的理论避免了传统研究中的一些缺陷,又带来了新的问题,解释了不少现象,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它值得我们借鉴,也需要我们在借鉴中做一番深思熟虑的工作。题元理论及题元角色理论是开放的课题,期望更多有识之士提出更多更好的见解不断丰富该理论的内涵。

参考文献:

[1]dowty d. 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 language no. 3, new york, 1991. grimshaw, j. (1990) argument structu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talmy, l. 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in papers from the 21st regional meeting,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5.

角的组词篇6

关键词:语感 乐感 艺术传达

声乐是用人声演唱的音乐,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言语和乐音两部分。言语,语言学上指人们运用语言(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交际和思维的过程及结果,即说话和所说的话。r·巴特说:“一个人只直接学习言语,因为言语反映语言。”(由于言语是“声音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所听到的,所写的都是言语而不是语言。由于言语这一特性使它成为人们所感的对象,正因为言语信息能使人们受到刺激产生心理反应和情感变化,所以好诗词总是传诵不衰。如《红豆词》(曹雪芹):“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醇噎满喉/瞧不尽镜里花容瘦/展不开眉头/挨不明更漏/恰似遮不住地青山隐隐/流不断地绿水悠悠”,①作品描绘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自由却又无法抗拒封建礼教的痛苦心情。它用具体的文字符号和文字组合,为我们展示出为爱情而面容憔悴,相思绵绵的景象。如“瘦”字和“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等。在朗读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这首词在结构上的规律。首先它里面出现了十个“不”字,这些“不”字读法和语调各异,如果加上旋律,唱起来音高变化多样,显示了词的情感表现的多样性。其次歌词押“ou”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为词的可唱性打下了基础。这两点是打动观众的重要原因。这种利用文字信号,通过读者视觉的阅读、理解来刺激观众,使其产生对词语的心理感受,以及利用语音信号,通过听觉对声音信息刺激的接受,产生对词语的心理感受的手段,便是语感及对语感的运用。这是词作者在作词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因素。

可见,语感不只是文字信号中的表形、表意、表情因素的简单结合,而是将各因素与语言信号中的表音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只有把对作品语言内容的感受和对作品语言形式的感受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增强语感力量,形成歌曲的乐感基础。

乐音是音高、和声、节奏的和谐统一。音高在旋律中体现,旋律线是音乐符号在人脑中的直观反应,属于乐感现象中的直观感觉。不同音高在有组织的运动中产生的乐音音响,对人们形成刺激,使人们心理和情感发生变化,而产生对旋律在运动过程中的线条、色彩、主题的感受。音响上的乐音旋律感使旋律线具有丰富的表情性。每当人们在欣赏乐曲时常会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乐曲在感受上是不同的,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从大的方面说,中国的民族曲调和西洋曲调就有明显的区别。中国民族曲调主要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即1 2 3 5 6 宫、商、角、徵、羽),而西洋曲调是以全音阶为基础(中间出现4 7两个特色音)。所以人们在欣赏乐曲时,常会很快地分别出曲调的出处。这种有特色的音乐音响构成体,常被人们喻为音乐的灵魂,它是音乐形成的基础和支持,作为乐音中的音高有组织的运动之一,它同时也是由调式关系、节奏关系和节拍关系组织起来的,对音乐的内容、风格以及民族特征等有独立表现力的声部。这种运用特色和独立风格的音响使人产生心理反应和情感变化的效果叫乐音旋律色彩感。

在一首完整的旋律中常出现某一个旋律片断多次重复出现,或变化后重复出现在旋律中。这个旋律片断被称为“乐思”或“主题旋律”。由于它在旋律中多次出现,从而构成了这首旋律的基础和核心,并决定着旋律变化发展的方向,形成旋律的主题音调。在多次变化发展中衍化成这首完整的旋律。如旋律《愤怒的日子》它在交响音乐中出现,总是代表死亡的形象。这里运用在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的结尾,描写曼费雷德的死亡,在管风琴的庄严音响伴随下,低音乐器奏出了这个旋律的变化形式,有经验的听众听到这里,勿需多言,就会意识到曼弗雷德最后的悲惨结局。这种运用主题旋律的音响来刺激观众神经,使观众在心理感情上发生变化的效果叫乐音主题旋律感。

和声有多种表现形态,在声乐中就有重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声音组合。这些组合中的声部除了旋律声部即曲调声部是主声部外,其他声部都是旋律声部的补充和烘托。是为了加强主声部的表现力而配置的。如果在旋律中配上协和而稳定的和声,就会使人感到和平、宁静,从而心情愉悦。如《半个月亮爬上来》的结声部分;加上不协和的和声常表现激动不安或难言的痛苦,如《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第二部的和声配置;把协和声与不协和声对照使用,可使音乐形象急剧地转换,形成性格上的对比,如《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呈示部的结尾等。正因为和声能引导人们的思维,烘托音乐的气氛,揭示音乐的意蕴,丰富和调节人们对音乐的审美情感,所以它是音乐和谐与人类思维的完美统一,即人称的和声感。

节奏是组成旋律的骨架,是旋律流动的原动力,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塑造的音乐形象发生变化。如《挑担茶叶上北京》(白诚仁编曲),第一部分运用了“2 1 2 3 2 1 6 ”这几个旋律音。作者运用自由节奏,描绘了新中国茶农自豪地挑着担子悠闲地走在大路上的幸福形象。同样的旋律音,在第二部分作者改为欢快的节奏,使茶农变为由于兴奋而挑着担子在大路上健步如飞的形象。所以节奏的变化使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音乐形象的变化,从而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反应。这就是人们对节奏的直接感觉,即节奏感。

所以,是音高、和声、节奏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应,形成的旋律感、和声感、节奏感共同组成了人们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即乐感,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缺少哪一个都不会使乐感得到发挥。

我们知道,言语和乐音的有机结合组成了声乐的传达机制,那么由言语衍化成的语感和乐音衍化成的乐感的有机结合,则形成了声乐的艺术传达。因为艺术是以情感交流为目的的,而语感和乐感的有机结合体正是声乐的艺术情感传达和接受的桥梁与手段。所以说语感和乐感的有机结合是声乐的艺术传达基础。

声乐艺术传达的心理机制包括对形、音、义的感受和对旋律、节奏、和声的感受。言语感受集中在对词的形、音、义感受上,并且言语感受具有三个感受层次。首先是对音的感受。例如《红豆词》中“花容瘦”的拼音是“huarongshou”,加上音调,就会达意了。在读音时还可以加上语调式或音节间的扬挫,以及强调某个音节使之成为“重音”,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感情色彩。这是最基础的层次。其次是心理感受层次。如《红豆词》中“红豆”按传统是表达爱情的信物,写成的词应是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可是,看过这首词的人并没有产生那种心理反应,这就是词的内容对词组反映出来的信息作了相反的解释,使人的心理和情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同样,不同的人对诗词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理解使人们在诵读这首词时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手段;即使同一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词的表现也会不同,这就是第三个层次——个性层次。这个层次是言语感受的最高层次,也是人对言语在心理情感上的最复杂、最微妙的心理体验。

对乐音的感受则是由对旋律、节奏、和声的感受组成。而乐音的感受是两个层次:初级乐音感受和高级乐音感受。所谓的初级乐音感受就是对乐音浅层的生理反应,即天生的律动感。初级乐音感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人类原始情感的宣泄和心理的原始反应。正如哲学家托雷佛朗卡(torre framca)所说的那样:“歌声起源于原始人类感情激动时的一种呼啸声。他们快乐时欢呼,悲痛时哀啼,惊恐时狂号,由此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儿童时代表现得最为突出。在乐音气氛中他们会不自觉地跳动步伐和摇头晃脑,洋溢着纯洁可爱和天真烂漫。但是如果一个成人这样的话,就会使人感到恶心或同情,因为成人这样不是弱智就是有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这与高级乐音感受有关。

高级乐音感受是人类对理智的、理论的、专业的乐音作出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如欣赏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就会感受到狂风暴雨的来临;听了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就听见了动物的欢叫;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才明白了爱情的真谛。这就是乐音感受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层次,必须具有丰富的音乐实践和大量的知识积累。当今最受欢迎的男高音帕瓦罗蒂,能背唱许多歌剧,而且听完一首乐曲后能完全把谱背下来。可见他是一个有超级音乐感的人。但是他取得这些成就是和他丰富的歌唱实践分不开的。梯多史盖巴(titto schipa)一生没有唱过high c,而且他的声音并不华美,但他丰富的音乐感遮盖了他的一切障碍,成为伟大的男高音。可见乐音感觉的最高层次是人类情感的最直接的心理体验,它超越了物质,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心和心的交流。而人对形、音、义的心理体验和对旋律、节奏、和声的心理体验共同组成了声乐艺术的心理机制。

声乐作为一门艺术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德国人彼契尔认为:“音乐或歌声起源于人类劳动的节奏”;达尔文认为:“音乐起源于鸟鸣”。但是音乐反映的并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经过人类思维活动加工后,所反应出的物质的形象。先秦的《乐记》在开卷的《乐本篇》中谈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把心感于物而动以情、形于声的辩证关系阐发得十分精辟。可见声乐是通过思维的心理感受手段和心理体验来反映现实的艺术。所以,作为一名歌唱者就必须去体验生活,只有丰富了体验,才能准确地反映现实。如何演唱才能使心理体验达到应有的效果,使演唱的情感抒发有一定的生活依据?看来只有在声乐艺术传达的基本原则中得到解决。

声乐艺术传达的基本原则有三,即声乐角色原则、声乐想象原则和艺术通感原则。

声乐角色原则声乐是歌唱的艺术,在艺术情感的再创造中,它要求演唱者进入情境,体验他经历以外的经历,尝试各种角色的个性特征,以声腔来塑造角色的真情实感,唱角色之心,抒角色之情。清代徐大椿说:“唱曲之妙,全在顿挫,必一唱而形神毕出,隔垣听之,其人之装束形容,颜色气象,及举止瞻顾,宛然如见,方是曲之尽境。”②这里所说的“顿挫”是指演唱者的声腔,根据曲情要求,而做出抑扬起伏,跌宕变化的艺术处理,使人能闻其声而如见其人。

声乐角色的体现是由角色内在化语言和声乐角色外在的声音表达来完成的。所谓角色的内在音乐化语言,就是在作品规定的情景中,准确地唱出角色的心声。作品规定的情景是指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或作品中角色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比如演唱《黄河怨》(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就要了解这首歌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反映了日寇侵略下的中国人民山河破碎、家破人亡的情景。它以一位绝望中的中国妇女在暴风雨的夜晚,奔逃到黄河边,准备投河前的哭诉,向人们展现出孩子被杀、丈夫被抓、自己走投无路的悲惨景象。在演唱时我们应把“哭诉”作为本曲的感情基点。把自己置身于角色的环境中,体验角色的身世与心境,更准确地唱出角色的心声,使听众在心底产生共鸣,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说:“感情只是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也就是只能为自己所了解——因为感情的对象本身只是感情。”可见演唱者与观众的感情交流是通过角色来完成的。只有演唱者、角色、观众的感情基调一致才能达到艺术传达的效果。在这里演唱者与角色的情感沟通是直接的,而观众与角色的情感沟通是间接的,他要通过演唱者的传达才能做到。所以演唱者在表现角色时必须做到情真意切。

要准确表达角色的心声,还应注意角色的个体性和集体性。所谓的角色个体性是指在作品中要表现的角色是有具体的人称、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这些主要是体现在歌剧、戏曲声乐中,或影视插曲中。如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曲《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田川、扬兰春词,马可曲)所表现的是角色“小芹”的性格特征。而影视插曲的演唱,除了对角色个性特征的表现外,还对剧中情节作了描绘。如一听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阎肃词,许镜清曲),唐僧师徒在西天路上艰苦跋涉的场面就在眼前。角色集体性是指角色没有具体的个性形象和人称,如《黄河怨》中的“我”和“宝贝”;《让我们荡起双桨》中的“我们”或《青藏高原》中的“谁”,显然都是泛指和概括的集体或群体的形象。

所以,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了剧情,抓住了角色的个性和集体性特点,才能更好地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把握角色感情基调,在艺术感情的再创造中,真实地显示出角色的个性情感,使角色内在情感于外在声音表达上得到体现。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欲唱好曲者——得其义而后唱,唱时以精神贯串其中,务求酷肖”,要求演唱者要了解曲情中角色的性格色彩和内在感情,使角色的精神世界通过演唱者的声音展现于舞台,并把角色的内心活动和神情语态表现得惟妙惟肖,达到声如其人的境界。要达到“声如其人”的境界,演唱者首先对语义要有一个准确的表达。徐大椿《乐府传声》说:“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为重……而与曲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强调唱曲中情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曲情与曲词的意义相违背,那么曲情也就难为情了。所以对词义的深刻理解和准确表达是演唱者正确表达情意的重要手段。

另外,声音个性的准确表达是角色形象塑造的直接手段。我们知道,人类的生理条件发展层次是不同的,并因此造成了人类发音机能的多样性,即音域、音色的多样性。在音域方面主要是把人声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一般来说高音所塑造的是年轻人的形象,因为它的声音基调是明亮、清脆、共鸣位置高,节奏活泼、气息饱满,符合青年的性格特点;中音反映的是中年人的形象,因为它的声音基调是柔和沉着、声区偏中、节奏平稳、气息深厚;低音反映的是老年人的形象,因为它的声音基调是暗浊、低声区、节奏缓慢、气息深沉。从音色方面我们看中国的戏曲,中国戏剧角色有生、旦、丑、净,这些角色中又分为不同的表演形式,如忠义奸邪、风流鄙俗、悲欢思慕,要表演这么多的形象,用音域来表现是不可能的,只能利用音色的多样性来表现。如京剧中的男旦角、梆子剧生角在唱到高音域时,多用假声来表现角色。王德晖说:“观今之度曲者,大抵背诵居多,有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所言何事,所指何人者,是口中有曲,心内无曲,与童蒙背书无异。纵令字正音和终未能登峰造极……”③不能运用多种音色和不同音域来塑造角色的形象的歌者,永运也不会达到言为心声、声如其人的境界。

声乐想象原则声乐作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传达,是通过对艺术的想象完成的。正如朱践耳在《怎样才能正确理解交响音乐的形象》中所说:“欣赏交响乐首先要充分调动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我们越是善于想象、思考,也就越容易理解作品;我们的生活阅历越深,对作品也就理解得越深刻。我们要有无拘无束的幻想,因为音乐是有强烈的主观倾向的一种艺术。”④可见在声乐艺术传达中,演唱者只有善于发挥想象,想象力越丰富、越真切、越鲜明,他所传达的情感越真实,声音越具感染力;只有对生活的阅历越深才能把作品的情感、意蕴理解得越深刻。演唱者是在丰富的想象中,以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进入角色,又把经历和体验经心理思维活动变为想象诉诸于歌声,传达给观众,并产生情真意切的艺术效果。

声乐想象的一度创造和二度创造,是艺术想象的有机部分。所谓一度创造是指词作者对歌词在创造过程中的想象和演唱者对歌词在演唱前的想象。作者通过想象把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情节、场面等,用歌词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演唱者通过对歌词的想象把词作者表述的意境,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于大脑中形成表象。所谓二度创造,是指曲作家以歌词为依据在歌曲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想象和演唱者在歌唱中产生的想象。曲作者以对歌词的想象为基础,通过乐音的形象思维,把乐音与歌词有机结合进行二度想象,产生歌曲。然后,演唱者通过对歌曲的想象,把曲作者的想象与词作者的想象有机结合,将自己感知的形象与内容更鲜明地传达给听众。曾经有人这样说过:“绘画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感情;文学通过被理性了解的呈述;而音乐则直接通过赤裸的感情。作曲家感到的我们听到了也感到了,至于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则与本题无关。”歌词与音乐构成的音乐化语言给我们提供了在听觉上的形象思维的想象范围,使作曲家感到的,我们听到了,也感到了。

艺术通感原则正如上述,绘画是视觉形象传达感情,而音乐是听觉形象传达感情,但是作为人类情感传达的窗口,它们是相通的。在现实艺术活动中,艺术家们总是说音乐的画面,或绘画的音乐感,其言论所指,就是艺术通感。

艺术通感在声乐中的运用,是词对视觉形象的具本描绘和曲对视觉形象的抽象体现的有机结合。如歌曲《鳟鱼》(舒巴尔特词,舒伯特曲),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五个乐句组成,从词上看为我们描绘了在清澈的小河中,一条小鳟鱼游动的具体形象。从旋律上看,第一二乐句旋律活跃、轻巧,体现了小鳟鱼天真活泼的动态,三到五句带有叙述性,显示出小河四周安详而宁静,与词相结合,为我们形象地描绘了在清澈的潺潺流水中,一条小鳟鱼欢快的、天真活泼的畅游情景。第二部分的旋律就是第一部分的重复。歌词描述了渔夫思忖如何钓这条鳟鱼,并表达了作者纯真的愿望,与曲结合给我们展现出渔夫蹲在河边盯着鳟鱼,思忖如何钓起,而鳟鱼浑然不觉,极其天真活泼地游着,以及作者对鳟鱼担心、着急的心情。第三部分描绘的是渔夫把水搅浑,小鳟鱼在浑水中被钓起、挣扎的情景,以降调色彩,渲染了小鳟鱼被钓起的痛苦。最后的两个乐句,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最后几小节的音调,表现了作者对鳟鱼活泼可爱戏水的回忆,从歌词上,描绘了作者对鱼儿受骗上钩的激动而惋惜的复杂心情。词曲结合表达了作者对遭遇不幸的善良、单纯的小鳟鱼的同情,对虚诈、邪恶的渔夫的憎恨,抒发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

可见,声乐艺术的艺术通感是通过词作者对实物的视觉形象创作了词,再由曲作者通过听觉形象创造了曲的过程完成的;是人们对现实的认识过程中通过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之间的相互转变把现实反映出来的一种手段,也是声乐教育工作者通过体验反映角色,使歌唱表演达到惟妙惟肖境界的基础。

注释:

①《红豆词》,刘雪庵作曲,曹雪芹作词

②《世界音乐家名言录》(古典戏曲声乐篇),中国华侨出版公司,第351页

角的组词篇7

关键词:英汉存现句;动词;句法特点;对比分析

1. 引言

存现句是英汉语中常见的句型,同时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存现句的范围、句法形式以及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尚没有给存现句提供一个合理的统一解释。本文拟从英汉存现句的语义特征这一视角,对其动词的句法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2. 文献综述

关于存现句的研究,尤其是英汉存现句的对比研究,已取得丰厚的成果,主要有四种研究视角:一是纯句法理论视角,如葛丽芳(2001),李增银(2005);二是生成语法视角,如韩景泉(2001),李京廉,王克非(2005)等;三是认知的视角,如张建(2002),杨惠丽,孙艳,付永庆(2007);四是系统功能的视角,如马刚,陈会军(2007)。葛丽芳(2001)从句法的视角探讨英汉存现句中主语的来由、动词的形式以及存现对象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她认为存现句中真正意义上的主语应该是紧跟在存现动词后面的名词组,存现动词都是非宾格动词。李增银(2005)运用相关的句法理论知识对英汉存现句进行比较, 认为二者在语义、结构类型和名词词组方面存在相似性,而在主语、处所词、动词三个层面上存在差异性,汉语存现句的主语往往由一个方位性名词充当。韩景泉(2001)以Chomsky 生成语法普遍语法观为宏观指导思想,以动词非宾格理论、格理论等具体原则为参照对英汉语存现结构进行了新的考察,考察结果表明英汉语存现结构同属深层无主语句、原本空缺的主语位置可供动词后名词组的逻辑词缀移位前来享用;由于受不同的屈折体系制约,英语逻辑词缀there 在汉语中的对应成分是一个没有物质外壳的空语类成分;动词后名词组正是从移至主语位置的逻辑词缀那里继承了主语格位。李京廉,王克非(2005)在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内探讨英汉存现句的句法衍生,研究结果表明,处所名词为主语,动词后名词短语为宾语。张建(2002)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存现句的成因和结构特征,结果发现,两种语言的存现句都是对人的瞬间感觉过程的映射,体现了句法象似性理论中的时间象似性。杨惠丽,孙艳,付永庆(2007) 从结构、语用、认知三方面对汉英存现句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汉英存现句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并且差异性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依据不同的哲学基础,汉英存现句的动词存在相似性,即大多数都是不及物动词,对于差异性并没有详细说明。马刚,陈会军(2007)在系统功能语框架下对汉英语的存现结构在小句层次上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上学者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英汉存现句的研究和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全面了解英汉存现句的异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3 英汉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特点

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在外形上存在极大差异,但它们在语义特征和结构类型方面存在着共性。存现句的语义特征是表述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种客体的句型,句子的语义中心不在于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在于通过动作所产生的结果或状态来说明客体的情况。 英汉存现句的语义特征决定了能进入存现句中动词的语义特征,动词不同的语义特征表征了不同的句法特点,下面分别介绍英汉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特点。英语存现句中的“be”动词和汉语存现句中的“有”、“是”类动词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3.1 英语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特点

能进入英语存现句中的动词通常有三类:

(一)表示存在的动词,如be,exist等,(1) There exists a problem;

(二)表示运动或方向的动词, 如come,run,等,(2) Here comes a bus.

(三)描述事件发生、发展或实现的事件动词,如 arise,appear, occur,等,(3) There arose a commotion. ()

根据以上例句英语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词的句法位置比较固定;二是动词的句法形式隐含了某种状态,即静止的或者是动态的状态;三是动词和存在的客体不存在施事或受事关系。

3.2 汉语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特点

能进入汉语存现句中的动词通常也有两类:表示存在的动词和表示出现、消失的动词。表示存在的动词,如站,立,挂,放,绣等;

(4) 天空中飞着一只鸟。

表示出现、消失的动词,如来,出现、呈现出,更 改,取消,解除等;

(5) 大树下正走着一个人。

根据以上例句,汉语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动词的动作性弱化;二是动词与其后面的存在客体不存在施事或受事关系;三是不同存现动词后边都带有“着”、“了”、“过”等时态助词和趋向补语“出”和“来”等。

4.英汉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特点对比分析

英汉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特点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4.1 相似性

英汉存现句中动词句法特点的相似性有两个方面: 一是句法位置较固定;二是动词的动作性弱化,动词和存在的客体之间不存在施事或受事关系,侧重表述存在客体的存在状态或存在方式。

4.2 差异性

英汉存现句中动词句法特点的差异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动词的句法形式表现不同。英语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形式有曲折变化;汉语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形式没有曲折变化,借助于时态助词“着”、“了”、“过”来表现时态的变化;二是英语存现句中动词可以单独出现,;而汉语存现句中的动词不可以单独出现,须和时态助词“着”、“了”、“过”搭配使用。本文认为句法特点的差异性主要由于两种语言的“表现法”不同。英语既可利用较灵活的语序又可利用形态“双管齐下”实现英语的表现法。汉语在语法上则是注重词的附加、黏着以及语序的逻辑化线形排列即所谓“意序”实现表现法。汉英语言文字结构特征常常是汉英不同表现法的基本原因。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现法”不同,两者在形态表现手段和结构类型上各有其不同的特点:英语重视形态表现手段,动词形态变化体系严谨,规范性和标定性较强,同时形态变化十分稳定,所以,英语存现句中动词有形态变化,且单独出现。而汉语重视词汇表现手段,通常以词汇手段充当语法手段,以表现语法范畴。

5 结语

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英汉存现句中动词的句法特点。英语存现句中的动词可以独立出现,常以自身的曲折变化表述存在客体的存在状态和方式;而汉语存现句中的动词不能独立出现,通常和时态助词搭配组合表示存在客体的存在状态和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增垠. 汉英存现句句法对比研究 [J]. 青海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15-118.

[2] 宋玉柱. 现代汉语语法十讲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3] . 英语存现句研究 [D]. 东北师范大学.2003.

角的组词篇8

【关键词】 副词 名词 副名组合 语义特征

一、绪论

“副+名”这一语法现象,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出现了。在《日出》中,顾八奶奶的台词里就有“顶悲剧”的说法,然而却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六十年代,这种“副+名”结构还被语言学家视为不规范的语法现象。邢福义在《关于副词修饰名词》中讲到:‘副+名’结构中,有一些只是特殊的语法现象,如时间名词只是在单独作谓语,直接对某个时间名词加以表述时,才可以受‘已经、才、又’之类表时间早迟、频率的副词修饰,例如:

今天已经星期六了。这会儿才两点钟呢。

在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中,副词修饰名词时,“总要受到或大或小的限制”;而另外一些“副+名”则完全是错误的说法。如:

党员燕和新工作很情绪。

邢福义将副词修饰名词总结为“特殊的情况”,同时也否定了“名词绝对不能同副词相结合”的说法,他的这一观点,为语法学界正确研究和处理副名结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对“副+名”结构的进一步认识

九十年代,在认同“副+名”这一结构的前提下,不少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副词修饰名词这一现象,其中包括于根元(1991)、桂诗春(1995)、方梅(1996)、张谊生(1996)等等。前期研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副名组合现象是特殊现象。有叫语法变异的,有叫临界现象的,有叫超常搭配的,这些叫法都是以习惯说法为依据的,带有认识上的主观性。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于根元先生的《副+名》。

在其《副+名》中,于根元主要针对“程度副词+名词∕名词性短语”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做了一些分析。他试图从动词如“有、是、像”等的隐现、承接前文的临时用法(即修辞用法)以及方言的说法等三个方面来解释“副+名”结构。例如:

①我老白手无分文,却可以在三个月内集资一个亿的美元。一字后面再追以“个”字,听起来很气派……(脚印《耽妄》,《当代》1988年第3期16页)

②她骨子里也并不现代派。(刘嘉陵《硕士生的世界》,《清明》1988年第5期15页)

③王四海为人很“四海”,善于应酬交际。(汪曾祺《王四海的黄昏》,《小说界》1982年第2期177页)

在汉语中,“有、是”之类没有动作的动词常常不出现,口语中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因此,于根元认为,例①、②中的“很气派”、“不现代派”这样的“副+名”结构的形成原因是“有、是”的隐现;而例③中的“很‘四海’”则是临时用法,即修辞用法,并指出“临时修辞用法……容易固定,人们会以为是普通的用法。”于根元关于“副+名”结构的分析初步从句法平面对这一语言现象形成的表层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具有较大影响,至今仍有许多语法教材将“很青春”、“很女性”等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看作语言运用中的一种修辞手法。

三、语义学角度的解读

尽管于根元对“副+名”结构的形成原因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然而在他看来,副名组合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所以他的研究并未涉及诸如为什么有的副词可以修饰某些名词,形成“副+名”结构,而另外一些副词或名词却不能进入这一结构;制约副名组合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等一系列关于副名组合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语义学的兴起和发展,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1、张谊生 《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1996

在文章中,张谊生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找出了制约副名组合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从更深层次剖析了“副+名”结构形成的基础。他认为:副词之所以能够修饰名词,其深层次的原因和制约因素其实不仅仅在于修饰语副词,“而主要在于那些被修饰的名词——或者是具有特定语义基础或者是功能发生了转化。”张谊生以名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它的顺序义、类别义、量度义以及名词的动核化、性状化等五个不同的方面逐一阐释了各类副名结构组合的根本原因。首先,用名词的顺序义解释了“时间副词+名词”的形成原因,即“几乎所有的顺序义名词都可以带上动态助词或语气助词,灵活自如的充当谓语或谓语性成分,表示发展与变化,”充当谓语的名词,当然可以受副词修饰了。

④快国庆了,大家都忙着准备文艺节目呢!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其次,用名词的类别义解释“范围副词+名词”结构的形成原因,即“表示名词类别的方式多种多样……要突出和强调类别的唯一性和统括性,就必须使用范围副词……对相关名词进行限制与概括。”

⑤ 发言很热烈,独独二排长没有吭声。(郑直《激战无名川》)[强调唯一性]

⑥凡讨妖怪做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强调统括性]

第三,用名词的量度义解释“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形成原因: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具有量度义的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等,同样也可以修饰具有量度义的名词。

第四,用“名词动核化”解释了“以名词动核化为基础形成的副名结构”形成的原因:汉语副词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对于谓词及整个句子进行限制或修饰,名词及名词性短语(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动核化),只要进入述位,表示陈述义,就可以接受各种副词的修饰。

⑦可我们毕竟同学过,二十年后的今天,“同学”的意味实际上不仅仅是同学。(王安忆《老康回来》)

最后,用“性状化”解释了“以名词的性状化为基础形成的副名结构”的形成原因:在特定的场合,人们为了交际和表达的需要……可以使名词的功能性状化,使用其内涵义……要使名词的指称功能性状化,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名词前面附加程度副词,并且让这种副名结构充当谓语、述语或状语、补语、定语等表达成分或修饰成分。

⑧ 爸很绅士地点点头,问我:“小姐游泳衣带了吗?”(冯敬兰《失却的伊甸园》)

张谊生首次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了副名结构中被修饰的名词,并将这种组合关系“置于动态的相互联系的更加广泛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全面考察”,从而比较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副名组合的类型、特点以及制约副名组合关系的决定因素。这种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来的研究指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此后,更多的学者开始试图从句法、语义、语用的三维系统来研究副名组合。

2、储泽祥、刘街生 《“细节显现”与“副+名”》1997(以下简称《细》)

《细》试图用“细节显现”来说明“副+名”结构存在的理据性。“细节显现”,即细节返回,是指人们具体运用某一名词时,该名词在形成其本质意义时被概括掉的细节要重新返回。由于细节体现的是名词的性质,性质又有程度的差异,因而可以用程度副词将这种差异表现出来,即细节显现。这是副名组合的基础。文章还将细节显现分为被显现的对象和显现形式,即“被显元”和“显现元”两部分,认为在“副+名”结构中,被显元是名词的性质细节,显现元是“副+名”结构,主要是副词。副词对名词的性状表现起着规约作用——强制凸现名词的性质细节。

储、刘指出,在“副+名”结构中的副词一般是表示程度深的,这是由于对事物的性质细节在量度方面的评价,是想要事物的性质被显现出来,并使人产生较为突出的感受。如“有点儿”之类表示程度浅的副词就不常出现在“副+名”结构中。《细》还讨论了“副+名”结构的语用价值,如有补偿作用、增大了信息量、使语言显得新奇、俏皮等等。《细》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以“细节显现”作为支点,对“副+名”结构的阐释,拓宽了人们研究副名组合的视野,有利于推动对于副名组研究的继续前进。

3、施春宏 《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2001(简称《名》)

《名》从名词的语义特征角度探讨副词与名词组合的可能性问题。《名》指出:副名组合实际是副词的语义特征与名词的语义特征的组合,副名组合中的名词在组合时,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语义特征——描述性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又是对其所指对象的性质进行描述,而这些性质在程度上包含着量度。因此,副名组合实际上可以简化为[程度]与[性质]和[量度]的组合。

⑨这一切等等,确是十分堂·吉珂德的了。(鲁迅《中华民国的新“唐·吉珂德”们》)

《名》还描写了对名词描述性语义特征进行提取的若干词法形式和句法形式,并总结性指出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是副名组合显现的客观基础,且对副名组合的类推问题作了简单的说明。

用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来解释“副+名”结构,从本质上继承和发展了“细节显现”说,“描述性语义特征是细节,但细节未必就是描述性语义特征,而且描述性细节是语言使用的本质的‘细节’,”因而其研究也就较前人更为深入透彻。

四、结语

目前对于副名组合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a.用“使用语言的策略性行为”进行解释;b.用名词的游移进行解释;c.从名词本身固有的语义特征及行解释;d.从名词语义的“细节显现”功能进行解释。总之,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使副名组合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也使得人们从多角度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储泽祥、刘街生.“细节显现”与“副+名”[j].语文建设, 1997(6).

[2] 施春宏. 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 [j].2001

[3] 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邢福义. 关于名词修饰副词[j]. 中国语文,1962(5).

[5] 于根元. 副+名[j].语文研究与应用1661(1).

角的组词篇9

[关键词] 六位一体 高职英语 合作学习

所谓“六位”,指高职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中必须突出的六个基本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做”结合及形成性考核。教学实践表明,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以形成性考核为手段,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六位一体”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作为以训练学生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1.词汇学习竞赛法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认为,没有语法,难以表达;没有词汇,寸步难行。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词汇难以记住而渐失信心。为了解决学生的这种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在词汇教学中可以采用竞赛法,可以给学生时间,让学生通过就近的原则,两人一组进行词汇记忆的比赛,在指定的时间里看谁的单词记的好。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竞赛和组间竞赛,在组间竞赛中,每个学生分别与对方组中原有成绩相近的学生抗衡,从而展开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通过这种活动,学生不仅可巩固所学的内容,掌握当堂学习的词汇,还能提高其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2.课堂内容小组讨论法

笔者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所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有关的讨论话题。讨论时,组内成员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小组有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同学们讨论的内容,在讨论结束后,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他们讨论的内容,然后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提出质疑,并做出评价。小组讨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发挥。

3.小组探究法

小组探究法主要是用于课堂以外,笔者主要将其运用在课前准备阶段,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笔者主要进行如下操作:

(1)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2)各小组根据所选话题,成员经过分工后,开展实际调查,进行资料收集和信息处理。(3)小组选派代表对总结后的信息在全班发言、交流、展示。(4)学生和教师共同合作,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例如,《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二册unit one:The McDonald's Restaurant中就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例如,可以让学生整理麦当劳和肯得基的历史,他们名称的由来等问题。在学习第一册unit Ten:Why Do Girls and Boys Learn Different时,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收集材料,总结出男孩和女孩在学习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男孩和女孩有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等。在课堂发言的时候可以让小组同学选派代表发言,教师也可以随意指定,让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

4.共同学习法

共同学习法的特点,就是要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和同伴的学习具有积极相互依赖关系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根据这个特点,笔者将其主要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写命题作文时,由小组尽量搜集题材,共同讨论题目、结构、内容、展示方式等,然后由小组派一名代表,或小组集体参与表达写作内容。通过这种方式,那些害怕失败、性格害羞、觉得自己英语底子差的学生尤其能得到锻炼。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教学步骤:(1)确定英语合作学习的任务/主题,解释学习任务,制订小组目标。(2)落实责任,小组同学自己确定任务,负责一部分的资料收集。(3)成员共同努力进行合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在小组的探讨和材料收集的基础上,个人独立或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写作目标。(4)执行计划,共同完成写作任务。(5)学生对写作内容及词汇语法错误进行互评。

5.角色表演法

角色扮演是通过选择一定的话题来确立角色,让学生处于一定的语言情景之中,使他们把学到的语言知识得到运用的机会。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那么在角色表演中,同学们可以模拟不同的环境场合,在有一定的目标语言以后,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自己组织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多地干预学生,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所以,当学生有语法和词汇错误时不应马上给予纠正,应该在师生评价阶段,让全班同学进行互评。角色扮演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角色的分配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个环节中尤其要关注英语较弱、而有其它特长的学生,给他们安排好适当的角色,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角色扮演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例如,《新视野英语高职高专版》第一册第三单元Wealth,Success or Love,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角色,通过学生的深度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结合职业能力需求目标开展英语教学

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在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职业能力目标,开发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编写职业能力训练素材。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例如,在护理专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就可以加入一些与救护相关的专业术语,可以让同学通过小组讲述某个病例解决方法。这样就能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专业结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可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给高职生带来更大的就业机遇。因此,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对高职生是切实可行的。

2.教师发挥指导与监控作用

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为此,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活动进行观察和介入,观察和介入的目的主要是发挥监控和指导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对学生的表现有所反应。比如,询问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的进展情况,询问组员对学习过程的评议意见,谈些自己带有鼓励性的看法,指点学生修正方向。适时的反馈可以保证学生不偏离学习任务,去集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用,也为教师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供了条件。同时,对小组学习的进展和学生的表现应予以指导、督促、提问。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应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应该帮助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兴.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研究[J].教学园地,2007.

[2]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角的组词篇10

关键词:纵横汉字输入法;概念;单字取码

纵横汉字是一种输入法(类似于五笔输入法、拼音输入法),它是以0~9十个数字进行编码的小键盘输入法,它以单字或词组作为主要输入方式,与五笔输入法、拼音输入法相比,它具有很多优点。如:编码法简单、易学、易记、方便快捷、重码率低等。五笔输入法要记的字根太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熟练使用。而拼音输入虽然用起来简单,但它也有很多局限性,如:它要求使用者一定要在会读的前提下才能打出字来。那如何让不识字的学生通过打字方法学会这些生字?于是,我们想到了纵横汉字输入法,我校在小学一至四年级中开展纵横汉字输入法课题教学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提高识字量并且在短时间内提高汉字的输入速度。

一、纵横汉字输入法能够提高识字量

由于纵横码是把出现于汉字的四个角的各种笔形,按形状分成十类,分别用数字键盘上的0~9编码,并按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先后顺序取码,因此在用纵横输入法打字时首先要观察汉字的结构,尤其是汉字的四个角是什么笔画,区别出是横竖或是撇捺,并把笔形对应的编码(数字键)输入电脑才能打出正确的字,这样就起到了一个初步认知的效果。将这种方式重复几次后,告诉学生这是什么字。相信通过这种方式记住的汉字是非常牢固的。就好像有些人我们并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是我们天天见面,不久后有一个人突然告诉你他是谁,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哦,原来就是他呀”,以后再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你还会忘记吗?肯定不会。

二、如何让学习纵横码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打字速度

1.要重视概念的教学

在教学中把笔形、部首、单字等概念讲解清楚,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功底,不要求他识字很多,但要能区别出横、竖、撇、捺等一些基本笔形。因此,在一年级下学期或是二年级开课最好。

2.要加强对笔形和部首的讲解

可以让学生记特殊部首的编码,以提高打字速度,减轻学生的记忆量,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做到事半功倍。对十个数字键上的笔形代码,要求学生必须记熟,对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要进行重点讲解,如绞丝旁上面要看成一个斜一点的“竖”,而不是“撇”,因为这个笔画是“竖折”,所以只能看作是“竖”。对常见的部首要将其编码熟记于心,灵活运用,如病字头取31、广字头取30、厂字头取710,左耳刀取72、右耳刀取70等等。

3.要加强单字取码的讲解

单字编码是纵横码中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快速记忆,在教学中将单字可能的字形分为三大类:

(1)取四角的字

字形为“田”,分别按四角笔形代码取。(如我0307、徐0829、理1611)

(2)取三角的字

(3)取二角的字

4.要重视对词组的输入教学

让学生多进行练习,实践证明词组输入击键少,可以大大提高输入速度,学生学习兴趣高。用词组、简码输入是提高输入速度的关键,在教学中要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训练。另外,适当地根据需要增加所需词组,可以更好地提高输入速度。词组取码规则包括以下几种:

(1)二字词分别取每个字前3码构成33规则。

(2)三字词分别取每个字前2码构成222规则。

(3)四字词第一、第四个字取前2码,第二、第三个字取前1码构成112规则。

(4)多字词第一个字取前2码,后面四个字分别取前一码构成 21111规则(注意只取前面5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