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17 00:40:11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

子牙镇子牙小学

闫雪

教学目标:

一、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记法和读法,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经历发现角、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等能力。

三、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记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出角。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猜图形”游戏,今天图形王国里来了几个朋友,可是它们都戴了面具,你能猜出它是谁吗?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测的呀?说说你的理由。(预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角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你们想不想和角成为好朋友啊?角给我们出了三关难题,只要闯过就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大家有信心吗?(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实践探究,认识角。

(一)第一关

认角

1.抽象角的几何图形

师:(课件出示剪刀、钟面、红领巾等图片)这些物品上都藏有角,你能指出每个角藏在什么地方吗?(生上前用手比划,课件配合闪烁其中的角)

师:现在我把这几个角都请下来,(课件动态演示,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看,这几个图形都是角。

师:找一找自己的周围,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摸一摸,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直直的(顶点和边)

师: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角和你自己所画的角,你能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2.

判断哪些是角?

生依次判断,并说明原因。

(二)第二关

画角

1.学生尝试画角。

学生尝试“自由”画角。展示学生作品。

2.教师示范画角。

(1)教师示范画角。

(2)学生练习画角。

3.学习角的记法和读法。

(1)师:为了把角表示出来,并且区别不同的角,在数学中规定了角的记法和读法。比如黑板上画了一个角,在这个角上标一条小弧线表示这里是一个角,并在它的旁边写上“1”,这个角就记作∠1,(板书记作:∠1)读作角1。(板书读作:角1)

(2)学生讨论“∠”

和“﹤”的区别。

(3)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取个名字。

4.标一标。

(课件出示)在下面的图中各找出三个角,标一标。

(1)学生独立练习。

(2)全班交流。

(三)第三关

比角

1.师介绍活动角并演示

2.小组讨论

怎样使角变大?怎样使角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角的大小与边长有关吗?课件演示

4.得出结论

5.游戏闯关

三、总结延伸,深化角。

1、总结学习收获。

(1)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用这节课学到的有关角的知识介绍一下自己吗?

(2)儿歌记角。

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2、欣赏角的图形美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化角的初步认识,能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能判断直角、锐角、钝角;初步体会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角的特点。

2、使学生通过识别、判断、拼摆等活动,培养判断、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知识的综合性。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角的特点和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角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副三角尺。

学具准备: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动画人物表示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提问:他们三兄弟,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学生根据角的大小来确定他们的关系,得出:钝角>直角>锐角。(结合学生的交流,在黑板上画出钝角、直角和锐角。)

2、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对角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就联系这些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给直角、锐角、钝角三兄弟找哥哥和弟弟,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直角、锐角和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基础练习

完成练习九第1题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找出我们少先队活动室里这几种物体面上的角吗?

出示:指出下面物体面上的角,说说它们各是什么角。

翻开书88页第1题,同桌之间找一找,说一说。

交流:指名把找到的角指一指给其他同学看一看。(同时课件展示,如果有学生找出少先队队旗面上的那个大于180°的角,告诉学生这个角不是钝角也不是直角和锐角,是一个特殊的角。如果有学生找到队旗面外的钝角,告诉学生这个角不是队旗面上的角。)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队旗上的那两个角是直角的?

追问: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设计意图:基本题的练习,通过第1题找物体面上的角,第2题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体验角的基本特点,主要是强化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三、综合性联系

1、做练习九第3题

学生自己数一数边和角,在(

)里填一填。

交流:每个图形里各有几条边和几个角?

引导:四边形有4个角,五边形有5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你能从这里发现什么呢?

指出:是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2、做练习九第4题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提示如果不能判断大小,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

交流:这里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两个角相等?你是怎样指导它们是相等的?

谈话:你能说出各是什么角吗?用什么方法确定这两个角是直角的呢?

3、做练习九第5题

学生独立找一找,数一数。

交流:每个平行四边形里都有几个锐角和几个钝角?

指出:平行四边形里一般有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

4、做练习九第6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每个三角形中各是什么角。

交流时提问:你发现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各是什么角?

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是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也可以是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还可以是三个都是锐角。

5、做练习九第7题

学生独立找一找直角,并要求用直角的符号表示。

谈话:你在图形里各找到了几个直角?

指导学生有序地找直角,如长方形里由上往下找或由左往右找;正方形可以由四边往中间找。

【设计意图:在综合性的练习中,设计根据教材的安排,有意识地渗透简单的几何知识,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体验,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例如平行四边形一般有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三角形中的三个角一定有两个锐角。】

四、拓展练习(思考题)

学生独立找一找,能找到几个角是几个角。

交流:找到了几个角。能找到几个角,学生找到几个是几个,不必要求学生全部找出来。

引导:学生有序地找角,看图里有几个角。(可以以左面或右面的一条边为始边,依次和第二、第三、第四条边组成3个角,再依次以第二、第三条边为始边,分别找出2个角、1个角)

提问:这6个角里有几个直角?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吗?

五、动手做

出示“动手做”,明确要求。

(1)

分小组活动,要求用两块三角尺拼直角。

交流:你有几个拼法?拼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演示,呈现两种拼法。

(2)

分小组活动,要求用两块三角尺拼锐角和钝角。

组织交流,指名小组代表演示。

(3)

试着用三块三角尺拼成直角,再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做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判断角的大小的能力。】

五、练习总结

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什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试卷讲解 教材 课改 案例

教育学认为,学生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试卷测试、案例练习等途径或载体进行有效的呈现和具体的展示。试卷是检测和考量学习对象的学习效果最有效、最简便的抓手和途径。学生完成试卷情况及成效,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讲解和指导。试卷讲解,是试卷教学活动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新标准、新要求。试卷讲解作为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应顺应课改发展“潮流”,数学试卷讲解应从“有效”一词角度,深挖其内涵要义,进行深刻变革和认真探索,充分结合教学要素实际,突出有效教学,使试卷讲解成为升华课堂教学的重要“动力”。笔者现对初中数学试卷讲解活动开展进行论述。

一、结合教材重点、难点,试卷讲解突出知识素养巩固强化

教育学认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课堂讲解的“总脉络”,更是有效教学的“生命力”。试卷设计的意图,是将数学教材内容重点和难点,通过典型试题案例予以呈现,进而进一步巩固知识素养,提升能力素养“水准”。教师开展试卷讲解活动,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要义,随意而讲,应该“接”数学教材内容之“地气”,“展”教学目标要求之“精髓”,围绕某一章节、某一要义重点内容和疑难“症结”,渗透于数学试卷试题讲解中,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活动,理解设计意图,提高认知素养,在完成试卷试题讲解活动的同时,实现数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巩固强化,展示试题讲解的“生命力”。如“菱形的性质和判定”阶段性试题讲解时,教师在整体研析该章节教材内容“脉络”基础上,认识到该章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菱形的图形特征,判定定理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问题解决”。

在“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G,AH=CF,EG平分∠HEF,求证:四边形FEGH是菱形”试题讲解中,教师组织初中生再次研析该试题条件内容及要求,初中生认识到该试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此时,教师组织初中生进行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内容的“回顾”,重新梳理、系统总结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内容,帮助初中生建立更深刻、更系统的认知体系,提高初中生的数学知识素养“水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试题讲解,经常忽视涉及知识点内容巩固强化,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结合课改核心要义,试卷讲解突出数学技能锤炼培养

教育构建主义学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为课堂教学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实践“标杆”,做出了评判“依据”。通过对新课改标准研析,笔者认为,学生是新课改标准最关注的“要素”之一,其能力发展是新课标最看重的“要义”之一。试卷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环节、一种形式,自然要按照和落实新课改初中数学纲要的标准和要求,注重初中生数学探究、辨析、判断、归纳等方面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摒弃“教师包办”解析试题的模式,消除教师“全程帮办”学生探究解析活动的现象,提供初中生试题讲解分析的载体,让初中生在深入探究、辨析、解答试题实践中,获得学习技能的锤炼和学习素养的培树。

如“如图所示,某人在一座小山的东边A点位置施放乘坐热气球,该气球以20米每分钟的速度成45度角向东飞行,在飞行了20分钟后到达C点位置,此时测得B点的俯角为30°,试求出小山A、B两点间的距离。”试题讲解中,教师采用“学生讲解试题”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组织初中生再次围绕试题要求,进行试题条件内容、解决问题思路及问题解答过程等方面的思考、辨析、阐述活动。其过程如下:

生:结合解题要求,感知试题条件,指出:“该问题是关于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俯仰角方面的问题,根据题意,应该构建直角三角形。”

师:问题条件中告知了哪些等量关系,与解题要求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生:合作讨论,回答问题。

生:小组合作总结补充解题思路,指出:“作ADBC于D,根据速度和时间先求得AC的长,在RtACD中,求得∠ACD的度数,再求得AD的长度,然后根据∠B=30°求出AB的长。”

师:指导初中生合作探讨的解题思路,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仰角和俯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

生:解答问题,其过程略。

师:用电子白板教学课件,展示某一学生解题过程,组织学生评析解题过程。

生:小组讨论,提出试题解答观点,自我对照,完善修正。

三、结合案例深刻内涵,试卷讲解突出丰富内涵拓展延伸

笔者发现,少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试卷试题时,经常出现就题讲题的现象,讲解活动较肤浅,未能延伸和扩展数学案例的深刻内涵,讲解活动效果不够深刻。试卷讲解,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式、前进式实践活动。数学案例,可以概括众多数学知识点,可以将中考政策要求进行渗透,可以将数学解题技能进行综合,实现数学综合应用素养的提高。教师在试题讲解基础上,要深挖试题所隐含的丰富数学知识点,创新数学案例形式,并根据中考政策制定“趋势”,设计典型中考试题,进一步延伸试题丰富外延,进一步拓展试题深刻内涵,升华试题讲解成效。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中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做大量“预设”活动,对数学整体知识体系及深刻联系有明晰的掌握,并能把准数学学科中考政策要求的精髓。

以上是笔者结合教材、课改及试题三个要素,对初中数学试卷讲解活动开展进行的阐述,如有不妥,请予指正。

参考文献: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81-01

导学案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其重要的教育教学意义,积极的从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入手,合理的运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用好导学案教学谈谈几点个人的肤浅见解,在此和广大同仁交流分享,同为抛砖引玉。

一、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概述及重要教学意义分析

所谓的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一种学习方案,学生借助这种学习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它是一种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该种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模式下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一种填鸭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整合统一。就教学的本身意义来说,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导学案的使用使所有学生保持持续的注意力,踊跃参与到知识学习当中,减少了因教师的单方面讲解造成课堂气氛的单一沉闷,学生学习的疲惫等问题,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保持和提高。其次,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导学案中的知识探究阶段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分工,能有效的促使学生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和提高。最后,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数学导学案的使用促进了学生自觉的进行预习,主动的学习和探讨新知识,自主的针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和检测等等,这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效的促进了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二、导学案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1、科学合理地编写导学案,提高教学效率

用好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其首要环节就是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编写导学案,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而要想设计一堂符合本班实际,而又让学生学有所获的数学课,首先,吃透教材是关键。教学中,我们教师需要以教材为中心,应在内容的感知,概念的把握,性质定理的识记上下功夫,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知识和定理的理解,思维能力的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去挖掘,对知识点进行有效迁移,在多角度、深层次上理解把握教材之后设计导学案,才能使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地进行。其次,导学案的设计要有明确的与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相符合的学习目标,要突出其重难点,梳理知识结构系统,让学生能够充分明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同时要注意设计一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实例或者创设特定的问题和学习情境,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最后,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还要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课程与教材的要求进行编写,编写出的导学案需要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科学合理的设计、编写导学案,才更利于其本身教学价值的发挥,更利于学生学习,教学效率才会提高。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学习,“导学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正确充分地使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是导学案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和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也都要求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充分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研究者。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利于导学案教学时,应设计一些有针对性、计划性的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3、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学生要完成对于导学案的学习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指导,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动必不可少,这也是导学案教学的核心环节。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了独立思考后,还应积极的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例如,“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新知学习的几何课。在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何利用旧知,自主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可能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推导四边形内角和,如何转化等等,这时,教师就应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分享自己的见解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原有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心得的交流分享,从中又会得到许多的启发,促进了学生思想的交换,优势的互补,使其更好地理解、消化知识和探究新知,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总结: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策略的实施,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更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认真总结教法,不断的去完善教学策略,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5

2009年张景中院士出版了《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初等数学的一线串通方案,从小学的数学知识出发,让学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使学生实现了“有目的的思考”和“能产性的思考”,方案不只是表现在章节先后顺序的变化,而是打破原有“几何”“代数”“三角”三个知识板块之间的无形屏障,形成三者互相联系的知识点网络来进行教学。

为了能够顺利地契合目前通用的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安排,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总原则下,不改变人教版(2012)数学教材上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我们利用一线串通方案进行整合,形成一种新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在七年级上学期,在原有人教版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章节,对应的在“第一章有理数”中补充“月历上的数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补充“九九乘法表”;“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补充“两个点如何相加”。补充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形象材料作为数学抽象的原型和依托,拉近了数学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爱上数学。

在七年级下学期,将“相交线与平行线”和“三角形”进行了教学顺序互换,先进行三角形的教学,运用小学已学过的两条命题进行知识点的串通和拓展,使后续知识点过渡自然,可相继学习完成“全等三角形”“相似”“锐角三角函数”等章节。这样的改变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定数学知识结构的生长点上,易于探索知识点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更加整体化和网络化。

在八年级上学期,本属这学期的部分内容已经在前面串通起来学完,再把剩下的“轴对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及“分式”进行学习。在本学期,紧接着上学期学习的正弦再引入“正弦和角公式”,将之与“勾股定理”章节串通起来,通过正弦和角公式的学习,让学生将正弦的知识更为连贯地运用。

在八年级下学期,“勾股定理”等章节已经学过,然后对其他章节进行常规的学习。

在九年级学习圆的过程中,增加弦心距公式、弦切角定理、公切线长度公式等,这样能让学生轻松地推导正多边形的边长、周长等公式。圆的知识是中考压轴题的热门,学生掌握的工具多而优,推导探索的能力将得到增强。

我国的数学教材历来都是直线式的全演绎方式,而且代数、三角、几何分科设置自成体系,并不适宜整体把握。而以上方案与传统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提前将正弦的三角知识在七年级下学期阶段引入,与代数和几何互相交融,将这三科本来在初中数学阶段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形成了互为所用整体的数学知识结构。

在广州市海珠区实验中学的两个院士实验班中,已经采用以上的方案进行了两年多的教学实验。据实验班的数学老师张东方介绍,学生使用了调整后的教材结构方案,探索和解题的能力大为提升,尤其是解决综合题,学生的人数远远多于其他班,总分也遥遥领先。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也得益于采用了调整后的新教材体系结构。据学生反馈,这样的知识结构他们更愿意学,愿意想,愿意做。

杜威的“教材的选择和划分年级,应该根据一定时期活动的主要方面的适当需要,不要根据现成知识领域所剁碎的断片”的观点,表明了他对零散知识、分科知识的排斥和对知识有机联系的认同。以上调整方案利用“三角”将“几何”和“代数”等初中数学知识进行调整和整合,将相关的知识有机整合起来,满足“知识统整”的要求,同时也符合进一步“课程统整”的方向。

从2014年起,广州市已组织了十多个中学开展此方面的教学改革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实践数据和经验还需进一步归纳和理论分析,以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张景中.三角下放全局皆活:初中数学课程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方案[J].数学通报,2007(1).

[2]崔雪芳.用“菱形面积”定义正弦的一次教学探究[J].数学教学,2008(11).

[3]崔雪芳.数学中用“菱形面积”定义正弦的教学实验[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4).

[4]张景中.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反思能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层次的思维实践活动,反思能力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素养的强弱. 教育学认为,数学反思能力就是学生个体对自身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研析、自我评判、自我提升、自我改进以及自我调节的思维分析活动能力水平. 初中生反思能力在学习能力素养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功效”,是学生学习技能素养的集中反映,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指导、支配、决定、监控的作用. 本人现简要论述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方法和举措.

一、挖掘积极情感,增强初中生主动反思能动“欲望”

情感是学生学习活动深入推进并取得实效的“思想基石”. 反思活动作为高层次的思维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作为“保证”. 但在实际反思进程中,部分初中生面对较难的问题案例,面对较为复杂的分析过程,内心产生消极情感,缺乏反思、评判的积极性,不能深入其中,进行深入细致、深刻显著的反思实践活动. 初中数学教师此时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利用现有积极教学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学生的反思欲望,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情态主动开展反思实践活动.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反思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运用活动中,利用矛盾激情的方式,设置出“全等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问题案例,学生在探析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该问题判定存在“矛盾”,意识到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虽然它们对应角相等,但不一定全等,学生在教师设置的“矛盾情境”下,认知产生“冲突”,主动反思欲望得到增强,反思积极情感有效激发.

二、重视实践锻炼,积淀初中生有效反思科学“技能”

学生在对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的自我评析过程中,离不开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和思考分析技能. 同时,反思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技能素养的“积淀”,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究、分析等活动,逐步形成和树立富有成效的实践分析能力水平,为科学深入反思积淀丰富“技能”,为有效反思提供能力“积淀”.

问题:如图所示,O是ABC内的一点,求证:∠BOC > ∠A.

这是教师在讲解“三角形”问题案例过程中,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评析技能水平,所设置的一道问题案例. 学生探析问题条件认为:“应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寻问题解答思路,鼓励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阐述. 学生探究分析后指出:“解答该问题时,可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通过添加辅助线方法,延长BO交AC于点D进行证明.”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总结评析活动,向学生指出:“证明三角形中有关角的不等关系方法有两个,一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大边所对应的角较大来证;二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证明.”

学生在实践锻炼、思考分析、探究解答过程中,通过数学语言将自身解题思路进行展现,教师进行实时的指导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了思考、分析、解答的技能和素养,为学生反思活动深入开展打下了能力素养“基石”.

三、传授解题思想,培养初中生高效反思良好“品质”

解题思想策略,是解决问题方法系统化、条理化的集中反映. 初中生在反思能力实践活动中,运用科学、正确的解题思想策略进行问题条件分析及解题过程思考、研判、改进活动,切实提升反思能力素养,提高反思活动效能,形成反思良好“品质”. 初中数学问题解答活动中,经常运用的解题思想策略主要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转化、方程、整体等思想策略. 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深入掌握并有效运用解题思想进行反思评析,能够提升学习实践活动效能.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7

关键词:数学; 预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78-001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和发展,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预习是教师不在现场,学生自我学习价值的实践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为学生一生学习和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独立预习能力不足,阅读、理解文本存在偏差,需要借助教师编拟预习方案,助其学习。预习案编写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有效的预习案能够助学生一臂之力,习得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反之,会加重学生额外学业负担,成为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新的枷锁。

一、关注学习策略引导

预习方案是学生独立学习新知的助手,是教师了解学生自学能力和程度的考卷,要关注学习策略引导。每一份预习案的形成,要从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审视,以发展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为出发点。体现在学案中,能够引导孩子、启迪孩子自主学习。

例如:苏教版四下因数和倍数一课预习案(部分)。

预习提示语:数学知识,一般都是从概念学习起。

我们先来学习概念:倍数和因数。

(1)阅读课本第70和71页内容,按照课本上要求做一做(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片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再完成下列填空。

根据6×2=12,( )是( )的倍数,( )也是( )的倍数,( )是( )和( )的因数。

(2)如果你还有什么不领会的地方,再按下列要求做一做,边做边体会。

①猜一猜:用长3cm、宽2cm的长方形片分铺在边长6cm和8cm的正方形内,可铺满哪个图形?

②铺一铺:自己动手铺一下,验证一下你猜的结果。

③想一想,并填一填:根据铺设的情况,得到算式( ) ×( )=( )。这个算式告诉我们( )是( )的倍数,( )也是( )的倍数,也就是(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和( )都是( )的因素。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预习案,读一读:阅读课本;做一做:根据要求操作;想一想:根据算式,具体填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到此概念初步领会。这样一步步走下去,就能顺利完成预习,从中领会概念的内涵和形成过程,领会和应用学习策略,汲取知识,锻炼能力。

二、关注知识形成过程

预习案设计更应关注知识形成过程,重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预习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使知识很好地内化,使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例如《认识小数》(苏教版国标本)一课预习案。

认真阅读课本100页例1,再动手量一量说一说。

(1)我家的方凳长约( )分米,是( )米(填分数),还可以写成( )米。宽约( )分米,是( )米(填分数),还可以写成( )米。

(2)一支铅笔长约( )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写成小数( )米。

完成课本101页第1题。

认真阅读例2,想一想,填一填。

(1)一支铅笔3元6角,还可以写成( )元。

(2)( ),( )元( )角,还可以完写成( )元。

完成101页第2题。

5.认真阅读课本100页最后一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本次预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课本中记下来。

6.说一说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感知小数的意义。学生首次学习小数,在此之前,初步认识了分数。但是,从实际生活来看,学生对小数并非一无所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小数就是商品的价格,这与教材中所设计的情境是相符的。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读、写小数了。但大部分学生对小数意义知之甚少,利用测量和元角分时用不同单位这一情境,帮助学生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

三、关注非智力因素

预习案编写过程中,同样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兴趣是儿童成才的动力,良好的情感是儿童成才的催化剂,意志力是儿童成才的柱石……兴趣、情感、意志力等都可以在预习要中加以体现。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8

一、注重初中生良好阅读数学情感的激发

情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助推器,是最好的指导老师,是初中生能动学习的动力源泉,也是开启学生智力的“金钥匙”。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良好情感的作用下,主动学习探知的欲望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将主动学习内化为自觉要求。初中生在阶段性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养成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能力。但初中生在阅读数学学科知识内涵,探知数学学科要义时,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和勇气。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将情感培养作为阅读数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内容,发挥数学学科情感激励特性,创设精辟而具体,具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展现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主动阅读的内在情感。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新知教学导入环节,教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内容,结合教材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重难点,将阅读数学教学方式融入新知教学环节,为抓住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向学生提出了“小明和小东两个人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内容后,对‘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正误发生的分歧,小东认为正确,小明认为不正确,你认为小东和小明的观点哪个正确呢?”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在感知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有效激发,主动阅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内容,为学生更加主动阅读数学定义、性质、定理等内容,提供了浓厚的情感支持。

二、强化初中数学有效阅读方法的传授

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效能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刻苦实践的努力,更离不开良好学习方法的保障。学习方法已成为学生有效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阅读教学作为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成为阅读学习活动效能提升的前提。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教材中的概念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特点,“化繁为简”,在学生阅读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内容时,在学生阅读问题案例内容时,对重难点内容以及正确解题策略,进行巧妙地指导和点拨,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真正“读懂”教材,解答问题。

如在讲解“如图,直线l1、l2、l3表示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选择的地址有几处?”问题案例过程中,教师采用阅读数学问题的形式,先让学生初步“阅读”该问题条件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到该问题是关于“角的平分线性质”知识实际运用的数学案例,此时,教师让学生再次进行思考分析,找出解题问题“路数”,部分学生此时出现解题“卡壳”现象,找不到问题解答的方法。这时,教师让学生阅读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内容,指出该条件实际告诉我们货物中转站的设置要求,就是要利用角平分线到两条边的距离相等性质。因此,确定中转站的位置,可以转化为求角平分线到两条边距离相等的问题。学生通过作图,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地址有4个。上述解题过程中,教师在学生思考分析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重新“读”问题,“思”问题,找寻解题的关键点,为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提供了方法指导。

三、优化初中数学高效阅读技巧的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9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式;转变;开展

教育构建主义学者认为,教师、学生、课堂是教学体系的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教师在教学中的特殊功效,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观念和理念,并付诸具体的实践行动.目前新课程教学标准已成为“流行色”“主旋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力军、教学的生力军.教师在其课堂教学进程中必须紧扣新课标要求,认真落实新型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实现根本意义上的“创新”和“变革”,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推动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持续发展”.本人现围绕上面的认知,现从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这一角度,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简单议论.

一、由“单边讲解”知识转变为“双向探讨”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活动的重要平台,也是各自特性展示和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传统教学进程中,课堂经常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占用了绝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包办了应当由学生完成的实践任务,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过分放大,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和降低.而新课程强调,突出和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完成理应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下,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不能代替学生,大包大揽,而应该转变这一教学形式,将教师在课堂之中讲解传授的单边活动,转变为师与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探讨活动,通过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向讨论、交流、协作等活动,既展示出教师牵头抓总的引领指导作用,又展现出学生实践参与的主体配合功效,实现师与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如,“全等三角形的定理1”一节课知识点讲解环节,教师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模式,利用数学教学的双边特点,设计出具有师生双向互动特性的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双边互动的学习交流活动,让师与生围绕教材知识点,通过提问、设问、交流、探讨等形式的互动活动,引导初中生逐步深入地认知和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和要义,使得初中生能够更为深切地获取知识内涵,提升讲解效能.

二、由“独自讲授”案例转变为“师引生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体系的重要因素,居于引导地位,应该充分发挥“引”和“导”的功效,在深入推动教学进程的同时,保证学生的探知成效.但笔者发现,有少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数学案例的讲解之中,经常将分析问题、探析问题、解答问题等学习任务“自始至终”抓在手里,独自讲授,使得初中生成为“听众”,被动接受,导致理解不深、掌握不透.而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锻炼和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技能和水平.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案例讲解过程中,要改变以往教师一人讲解的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功效,展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初中生成为案例解答的亲自“实践者”,在教师的有效指点和引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问题探知和研析活动,成为数学案例解答的“责任人”,达到问题有效解答、能力有效提升、特性有效展现的双重教学实效.

问题:如图所示,等腰梯形ABCD中,AD∥BC,点E是AD延长线上一点,DE=BC.判断A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学生进行分析:根据AD∥BC,得到∠BCD=∠CDE,又因为DE=BC,所以BCD≌ED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BD=CE,又因为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AC=CE,所以是等腰三角形.

教师指导点拨: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证明两个角相等常用的方法之一.

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过程略.

教师与学生总结归纳解题策略:本题主要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证明两个角相等常用的方法之一,本题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更加简单.

在上述案例讲解进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引领下,对问题的题意、解题的思路以及解题的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完成了解答问题的任务和要求.并且切实改变了以往教师独自承揽的讲解模式,在教师引导、学生探析的完美协作进程中,达到了学与教的有效融合、同步提升.

三、由“教师裁判”实效转变为“师生互评”

评判学生学习得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必须施行的活动和完成的任务.评讲活动的有效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的优劣、明确学习的方向、进行深入的反思、指明改进的重点,推动学生主体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探知.笔者以为,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功效,更加注重对学生主体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评讲活动中,要改变教师“一人独评”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群体纳入其中,有意识地将初中生放置到评讲进程之中,组织和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思考和反思,让“师生互评”成为推进和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作为教学标准的贯彻者,只有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行为,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这一“池水”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推动学与教相长进步.

【参考文献】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0

一、关注已有经验,培养空间观念

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通过第一学段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三角形,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与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体会三角形的本质特征.

课始出示一组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组拼成的图案,如松树、房屋图等,问: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接着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这些图形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当学生把这些图形按边分出四边形与三角形两大类时,再揭示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接着让学生说说身边的三角形及自己所知的三角形的特点等. 因为学生在第一学段的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直接经验,因此,学生很容易地说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等基本特征,这就为进一步学习做好了铺垫. 学生也肯定更有兴趣,这时不能一味地将这部分观察思考探究活动作为知识来传授,而要尽力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操作空间,引导他们分组合作探索其中的奥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都来自于在现实生活中对一些物体的接触与了解,这也是不断帮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水平的生长点和着眼点,表象建立了,学生对于后继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其他内容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了许多,同时引导学生把视野拓展到生活空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创设问题情境,合理操作感知,体会理解概念

学生亲自动手,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通过内容丰富的图形符号感知及实际操作探究活动,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

1. 动手画图

学生在对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有了感知后,让他们想办法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并表述自己的画图方法,而在画图及表述的过程中,则可以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认识三角形的组成.

2. 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内容时,可创设:“我上学有3条路可走(附简图),而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这种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可激起其探索、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三、营造和谐氛围,有效促进交流

培养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对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感知,这些都不仅需要自主探索、亲身实践,更离不开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参与,合作交流.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在小组中开展“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活动. 在学习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可让学生合作,用已有的几根不同长度的小棒摆拼三角形等,教师在学生操作前则提出操作要求:利用小组内同伴们想到的办法和学具、工具,分工合作,做好相应的记录. 有的学生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认为用量的方法,而有的则认为用折、拼的方法更简单. 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则通过几种不同长度的小棒能否拼成三角形,在找寻规律时,趁势引导组织讨论交流. 通过操作交流,大家达成共识,无论哪一类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而三角形的三条边中,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一定要大于第三条边,这样才有可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四、加强图形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初步感知阶段,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运用图形的分解、组合、平移、旋转等数学方法,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几何形体的感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生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如何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水平的积累.

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