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的好处与坏处十篇

时间:2023-03-27 18:19:07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篇1

(心得体验)

好处:

中小学生上网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阅读网上作文?查资料?看新闻?学大人编制Word?Excel?学制作Flash还可以利用QQ和同学?远亲交流,注意(请不要和陌生人交流,更不要给陌生人说家里的情况,也不要约陌生网友见面,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

还可以用自己的积蓄?零花钱投入到网上的少儿银行以后有用时在取出。

坏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现在中小学生上网很普遍。他(她)们大多都用来玩网络大型游戏。现在网上游戏充值很方便,而现在中小学生的零花钱太多了,他(她)们不懂得去利用,把钱都投入到游戏这个虚拟的世界。有时我真觉的那些把钱都投入到虚拟的世界的人很傻。在游戏中,游戏币是用爸爸妈妈的汗水换来的。全国有很多中小学生玩网络大型游戏。

现在家长不仅头痛的是自己孩子迷恋网络?迷恋游戏,还头痛网络上的垃圾。现在网络垃圾很多,家长害怕自己孩子被网络垃圾教育坏。从去年起国家下了清理网络垃圾的命令,各网站有专门清理网络垃圾的人,让所有的中国孩子身心健康。

我的体会和愿望:

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学习期,我们不能因为沉迷网络而断送了自己以后的大好前途。

我希望国家办一个我们中小学生自己的网站。使我们即可以上网?也不被网络上的垃圾而“腐蚀”。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篇2

上课铃刚响,同学们就端端正正的坐好等候老师的到来。教室里安静极了,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

老师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满面笑容的说:“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下‘网络的作用’吧!网络对小学生好处多呢?还是坏处多?现在同学们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纷纷举起了手,李聚文静的说道:“我觉得网络对小学生的好处比较多。因为网络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能让我们了解世界更多的事情。”

张希杭接过话语大声说:“不对!不对!我觉得网络的坏处多一点。你想想,有时我们也会在网上看到一些不健康的资料。”

我笑了笑说:“你们说得都对,网络的好处和坏处都有很多。网络能促进我们的学习,也能让我们的学习一落千丈。”

班上的“幽默大王”赵芯培摇头晃脑的说道:“网络好处多也!坏处亦多也!莫急!莫急!听我来讲解,网络能便于我们在网上投稿,也能使我们沉醉于网络游戏。”

同学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篇3

现在,我们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了,日新月异,每天都有东西发明。什么隐形眼镜、掌上电脑的都有。而科技发展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运用。而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利大。为什么我会认为是利大呢?因为科技发展了,再加上人们的正确运用,就能给每一个人都带来好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但当初人们研究并利用是为了制造武器——原子弹。原子弹是利用核能,能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裂变弹。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无数的人民断送了性命。而现在原子弹的利用,更多的是用来建造核电站,把核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做贡献。

还有比如电脑。我们上网查资料、看新闻、增长知识、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文字处理、娱乐、辅助教育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这当然好。可也有不好的,如果是上网玩游戏和上不良网站那就是不好了。就是说电脑对什么人来说都有好处和坏处。对上网查资料、看新闻、增长知识、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文字处理、娱乐、辅助教育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是好的;对上网玩游戏和上不良网站的那是不好的。这是使用的人使用的正确不正确的问题。

因此,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好也有坏。好和坏都有使用者自己来决定的。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它的利弊也是由使用者来决定的。

六年级:渝后婧天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篇4

企业关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二、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一)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系统,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和逐级上报”的原则。

(二)应急事件报告范围、时限

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涉外籍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必须在2小时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生其它重大交通事故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故,于事发后6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内容

(1)事件突发的时间、地点、事件类型、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以及事发的环境、道路状况等因素。

(2)事件现场抢救、救治及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3)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责任、教训及采取的措施。

三、突发事件应急指挥

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组织指挥抢捡救援行动,准确掌握事故与事件的情况变化,及时调配、部署、协调应急行动,组织好各组之间的协调、配合行动,提高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和效率。

四、应急车辆和设备储备

公司所有的工作用车(含小轿车、专用备班客车),作为应急车辆储备要随时听从指挥奔赴现场,必要时,总指挥、副总指挥可随时根据需要调动线路待班车(含正常营运的短途客车),参加应急事件处理与救援,考虑因旅客运输车辆中途故障等原因,又很难在中途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除及时增派备用车辆运输中途旅客外,应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如托拉车辆的硬型拉杆,易移动的机械式手动吊车、千斤顶、安全保护固定支架等设备),必要时可请示公安交警,车辆保险机构的故障施救车辆与设备及时参加救援,保证旅客、车辆及时得到救助。

五、应急事件处理原则

(一)救人高于一切。

(二)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就近施救。

(三)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人身伤亡。

六、应急事件处理职责、措施

总指挥:是应急事件实施的指挥者,对上级应急组织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做出应急事件的实施决策和统一指挥。

副总指挥: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在总指挥离位的情况下,履行总指挥的职权。

应急通讯组:负责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信息收集、传递以及各种指令的接收和下达。

应急抢险组:负责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对应急现场的抢救,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原因调查处理。

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状态下的物资运输和后勤保障。

应急救护组:负责组织应急状态下的人员疏导,协助医疗部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

应急电话:

(三)正确引导,沉着应对

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准确信息,正确引导舆论,慎用强制措施,防止矛盾激化。加强培训演练工作,提高考试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做到正确判断,科学决策,提高应急反应行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企业关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积极处置”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能力,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

成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主要职责: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工作,安排、检查落实计算机网络系统重大事宜。副组    长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事故,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安全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1. 负责人: xx

2. 信息安全技术人员:xx

四、应急措施及要求

1. 各处室要加强对本部门人员进行及时、全面地教育和引导,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网站配备信息审核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办公室、计算机机房等上网场所的管理,落实上网电脑专人专用和日志留存。

3. 信息所要建立健全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和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

4. 采取多层次的有害信息、恶意攻击防范与处理措施。各处室信息员为第一层防线,发现有害信息保留原始数据后及时删除;信息所为第二层防线,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监视及信息审核,发现有害信息及时处理。

5. 切实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防火、防盗 、防雷和防信号非法接入。

6.所有涉密计算机一律不许接入国际互联网,做到专网、专机、专人、专用,做好物理隔离。连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绝对不能存储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的文件。

附:

应急处理措施指南

(一)当人为、病毒破坏或设备损坏的灾害发生时,具体按以下顺序进行:判断破坏的来源与性质,断开影响安全与稳定的信息网络设备,断开与破坏来源的网络物理连接,跟踪并锁定破坏来源的ip或其它网络用户信息,修复被破坏的信息,恢复信息系统。按照灾害发生的性质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1、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网站、网页由信息所值班人员负责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

(2)发现在网上出现内容被篡改或非法信息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信息安全负责人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首先中断服务器网线连接,再按程序报告。

(3)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作好必要记录,清理非法信息,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并将网站网页重新投入使用。

(4)追查非法信息来源,并将有关情况向本单位网络领导小组汇报。

(5)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如认为事态严重,则立即向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2、 黑客攻击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或者已经被攻击时,首先()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并将有关情况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分析,并做好记录,必要时上报主管部门。

(3)恢复与重建被攻击或破坏系统。

(4)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如认为事态严重,则立即向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3、病毒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有计算机被感染上病毒后,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将该机从网络上隔离开来。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在接到通报后立即赶到现场。

(3)对该设备的硬盘进行数据备份。

(4)启用反病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通过病毒检测软件对其他机器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5)如果现行反病毒软件无法清除该病毒,应立即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报告,并迅速联系有关产品商研究解决。

(6)信息化领导小组开会研究,认为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4、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1)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按本单位容灾备份规定的间隔按时进行备份,并将它们保存于安全处。

一旦软件遭到破坏性攻击,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并将该系统停止运行。

(3)检查信息系统的日志等资料,确定攻击来源,并将有关情况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再恢复软件系统和数据。

(4)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如认为事态严重,则立即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5、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对于重要的信息系统,主要数据库系统应按双机设备设置,并至少要准备两个以上数据库备份,平时一个备份放在机房,另一个备份放在另一安全的建筑物中。

(2)一旦数据库崩溃,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备用系统,并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

(3)在备用系统运行期间;信息安全工作人员应对主机系统进行维修并作数据恢复。

(4)如果两套系统均崩溃而无法恢复,应立即向有关厂商请求紧急支援。

6、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广域网线路中断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3)如属我方管辖范围,由信息安全工作人员立即予以恢复。

(4)如属电信部门管辖范围,立即与电信维护部门联系,要求修复。

(5)如有必要,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7、局域网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设备管理部门平时应准备好网络备用设备,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2)局域网中断后,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应立即判断故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并向网络安全组组长汇报。

(3)如属线路故障,应重新安装线路。

(4)如属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通畅。

(5)如属路由器、交换机配置文件破坏,应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调测通畅。

(6)如有必要,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8、设备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损坏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立即查明原因。

(3)如果能够自行恢复,应立即用备件替换受损部件。

如属不能自行恢复的,立即与设备提供商联系,请求派维护人员前来维修。

(5)如果设备一时不能修复,应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二)当发生的灾害为自然灾害时,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数据的安全,然后是设备安全。具体方法包括:硬盘的拔出与保存,设备的断电与拆卸、搬迁等。

(三)当发生火灾时,若因用电等原因引起火灾,立即切断电源,拨打119报警,组织人员开启灭火器进行扑救。

(1)对于初起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实施扑救工作,使用灭火器具实施灭火扑救工作;

(2)火势较大时,应立即拨打119火灾报警电话和根据火灾情况启动有关消防设备,通知有关人员到场灭火;

(3)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按上款保护数据及设备。

(四)当市电不正常时,采用ups供电,供电时间视电池容量而定,一般不超过1小时,若超过此时间,关团服务器等网络设备,等市电供应正常后半小时再重新启动服务器。

(五)其它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篇5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校园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校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妥善处理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遏制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有害信息的扩散。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预案所称突发性事件,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学校校园网网络设施及信息安全等有关的灾害。

第二条本预案的指导思想是湖北师范学院有关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湖北师范学院内所有个人和办公用计算机以及各研究所、实验室(中心)、教学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软件,以及学校门户网站和下属各部门网站内容发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

第四条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发挥优势、保障安全。

第二章 组织指挥和职责任务

第五条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统一领导全校信息网络的灾害应急工作,在校领导组织指挥下,全面负责学校信息网络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协调解决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

第六条现代信息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负责日常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具体处理,其中信息中心是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控制中心,负责服务器端和网络层面的安全事件处置,并为各部门、院(系)做好部门办公用机和个人用机的安全处置提供技术指导。

第三章 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

第七条处置措施

处置的基本措施分灾害发生前与灾害发生后两种情况。

(一)灾害发生前,信息中心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技术中心人员各司其责切实加强日常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检查、维护,定时升级系统补丁和杀毒软件,检查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学校各单位切实落实部门网站管理工作职责、安全责任制,特别是对于开办网上论坛、留言板、聊天室、社区等交互式栏目网站的部门要落实关于信息审核、信息巡查和版主负责制度的情况,要设有防范措施和专人管理;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常识普及,使教职工掌握信息网络安全常识,并具备一定防范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

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突发性灾害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属于重大灾害的,在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的同时,还应向黄石市公安局网络监察部门报告。

(二)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程序,判定灾害级别,并立即将灾情向工作小组报告,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

第八条处置程序

(一)发现情况

现代信息技术中心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校园网信息系统安全的日常巡查及其日志保存工作,以保障最先发现灾害并及时处置此突发性事件。

(二)预案启动

一旦灾害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预案的处置程序。

(三)应急处置方法

在灾害发生时,首先应区分灾害发生是否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两种情况,根据这两种情况把应急处置方法分为两个流程。

流程一:当发生的灾害为自然灾害时,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数据的安全,然后是设备安全。具体方法包括:硬盘的拔出与保存,设备的断电与拆卸、搬迁等。

流程二:当人为或病毒破坏的灾害发生时,具体按以下顺序进行:判断破坏的来源与性质,断开影响安全与稳定的信息网络设备,断开与破坏来源的网络物理连接,跟踪并锁定破坏来源的IP或其它网络用户信息,修复被破坏的信息,恢复信息系统。按照灾害发生的性质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1、病毒传播:针对这种现象,要及时断开传播源,判断病毒的性质、采用的端口,然后关闭相应的端口,在网上公布病毒攻击信息以及防御方法。

2、入侵:对于网络入侵,首先要判断入侵的来源,区分外网与内网。入侵来自外网的,定位入侵的IP地址,及时关闭入侵的端口,限制入侵地IP地址的访问,在无法制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断开网络连接的方法。入侵来自内网的,查清入侵来源,如IP地址、上网帐号等信息,同时断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然后针对入侵方法建设或更新入侵检测设备。

3、信息被篡改:这种情况,要求一经发现马上断开相应的信息上网链接,并尽快恢复。

4、网络故障:一旦发现,可根据相应工作流程尽快排除。

5、其它没有列出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灾害,可根据总的安全原则,结合具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能处理的可以请示相关的专业人员。

(四)情况报告

灾害发生时,一方面按照应急处置方法进行处置,同时需要判定灾害的级别,首先向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汇报。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可以同时向市公安局网络监察部门汇报。中、小型级别的灾害,可以只向学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汇报,并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情况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的级别,灾害造成的后果,应急处置的过程、结果,灾害结束的时间,以后如何防范类似灾害发生的建议与方案等。

(五)预警

灾害发生时,可根据灾害的危害程度适当地预警,特别是一些在其它地方已经出现,或在安全相关网站了预警而学校信息网络还没有出现相应的灾害,除了在技术上进行防范以外,还应当向网络信息用户预警,直至灾害警报解除。

(六)预案终止

经专家组鉴定,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学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宣布险情或灾情应急期结束,并予以公告,同时预案终止。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灾害应急防治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跟踪式的、深层次的和各阶段相互联系的工作,是有组织的科学与社会行为,必须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第九条人员保障

重视人员的建设与保障,确保在灾害发生前的人员值班,灾害处置过程和灾后重建中的人员在岗与战斗力。

第十条技术保障

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升级换代,在灾害发生前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强劲与安全,灾害处置过程中和灾后重建中的相关技术支撑。

第十一条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抢险救灾队伍技术装备的及时更新,以确保灾害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训练和演练

加强全校网络信息用户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这些用户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发灾后应急救助手段及时到位和有效。

第五章 附则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篇6

[关键词] 计算机犯罪 构成 认定

* * *

新刑法第285条规定了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规定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和制作传播破坏性程序罪。现就这四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与认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所谓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据报道,1993年下半年有几个人打开了通往美国国防部机要计算机系统的密码。1995年,美国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受到25万人的“拜访”。近年最典型的“侵入”事件有两起,一是1993年英国少年布里顿“侵入”美国国防部计算机系统,接触到了包括弹道武器研究报告、美国情报部门内部机要通讯材料在内的大量机密,并把部分机密输入了有3500万用户的国际计算机网络。另一起是1994年英国电信公司一位电脑操作员“侵入”本公司内部数据库,获得了英国政府防务机构和反间谍机构的电话号码和地址,其中包括英国情报机构、政府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以及控制中心、英国导弹基地等机密电话号码和梅杰首相的住处以及白金汉宫的私人电话号码。这是两起令世界震惊的“高技术侵入”事件。

从犯罪客观方面来说,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首先,必须具备违反国家规定的事实。目前,我国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法规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信道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专用网与公用网联网的暂行规定》等。其次,具有“侵入”行为(intrude), 而且侵入的是党政机关、军事部门和尖端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侵入”的方法有:

(一)冒充(masquerading/mimicking)。冒充的方式有:一是利用网络设计缺陷,比如在Internet(全球计算机网络)中,一种被称为“路线标定者”的特殊网络由计算机决定信息数据的确认和配送。“侵入者”则利用网络设计上的一个缺陷,采取欺骗“路线标定者”的办法冒充合法用户,从而得到受保护的计算机数据资源通道,控制了有关系统。二是使用别人的访问代码冒充进入他人的计算机网络。三是“乘机而入”,即“侵入者”利用合法用户输入口令(password)之机获取访问(access),或合法用户结束使用但未退出联机之前获得访问的一种方法。这就像小偷正要撬门而有人进出便混入大门一样。四是利用非法程序或方法蒙骗正在向计算机登录的合法用户以进入系统。比如,利用寄生术(piggyback), 寄生术是指跟随其他用户的合法访问操作混入计算机系统作案的一种方法。

(二)技术攻击(technological attack),即使用技术打败技术,而不采取其他方法,比如猜想程序,猜出口令等。进行技术攻击的主要目的是绕过或取消硬件及软件存取控制机制以进入系统。

(三)后门(back door), 后门一般是由软件作者以维护或其他理由设置的一个隐藏或伪装的程序或系统的一个入口。例如,一个操作系统的口令机构可能隐含这样一个后门,它可以使一定序列的控制字符允许访问经理的帐号。当一个后门被人发现以后,就可能被未授权用户恶意使用。

(四)陷阱门(trap door),也叫活门。在计算机技术中, 是指为了调试程序或处理计算机内部意外事件而预先设计的自动转移条件。陷阱一般只有制造商知道,不告诉用户。程序调好后应关闭陷阱。如果厂商交货时忘记关闭陷阱,就会被人利用而绕过保护机制,然后进入系统。

这种犯罪的主体,一般是具有相当水平的计算机操作人员。这些“侵入者”可按其犯罪故意的不同划分为两类:一类叫“计算机玩童”(naughty)。他们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往往是出于好奇, 或者是为了恶作剧,有的则为了检验自己的计算机技能。另一类叫“计算机窃贼”(hacker),也译“赫尔克”。这些人“侵入”纯粹出于犯罪目的。

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属行为犯,只要有“侵入”的事实,即构成犯罪既遂。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

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具有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信息的功能。所谓采集,是指在数据处理中,对要集中处理的数据进行鉴别、分类和汇总的过程;所谓加工,是指计算机为求解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数据运算,也叫数据处理;所谓存储,是指将数据保存在某个存储装置中,供以后取用;所谓传输,是指把信息从一个地点发送到另一个地点,而不改变信息内容的过程;所谓检索,是指计算机从文件中找出和选择所需数据的一种运作过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就是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和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破坏活动有时针对硬件,如某一设备;有时针对软件,如某一数据或程序;有时对硬软件同时进行破坏,比如有些计算机病毒既感染软件,又感染硬件。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破坏,也叫机械破坏,就是通过爆炸、捣砸、摩擦、刺划、高温、浸湿、燃烧、短路等手段破坏计算机设备及其功能;另一种是逻辑破坏,也叫智能破坏,就是利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进行破坏活动,比如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破坏。新刑法规定的破坏方法“删除、修改、增加、干扰”,应认为是智能破坏方法。对于利用物理方法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理论上也应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但鉴于新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可以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定罪处罚。常见的智能破坏方法有:

(一)干扰(jamming),指人为地发射一种强大的扰动信号, 用以干扰正常的运作状态或传输中的信号,使之不能正常工作或信号不能被正常输出或接收。干扰分为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e interfere-nce)和射频干扰(radiofrequency interference)两种。电磁干扰是指由高能电扰动引起的感应电磁场,它不仅对无线电通信形成干扰,而且能导致沿电缆传送的数据、信息遭受破坏或丢失。射频干扰是通过发射射频电磁辐射干扰计算机工作电路。

(二)拒绝使用(denial of service)。 拒绝使用本来是指在公用电话网中,当没有可用线路时,给呼叫用户回送忙音的一种网络状态。在计算机安全中,是指废弃某系统、使端口处于停顿状态、在屏幕上发出杂乱数据、改变文件名称、删除关键程序文件或扭曲系统的资源状态,使系统运作紊乱或速度降低,最终导致处理结果降低价值或失去价值。

(三)利用计算机病毒或其他破坏性程序进行破坏。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属结果犯,其破坏行为必须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而且后果严重,才构成犯罪。

三、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所谓数据,是指计算机输入、输出和以某种方式处理的信息。所谓应用程序是指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为某些用户编写的具有特定用途的程序。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行为。这种犯罪所侵犯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必须处于“存储、处理或传输”状态,否则,不构成本罪。这种犯罪多发生在数据输入输出过程中,记录、传送、编辑、校对、调试、变更、转移等各个环节都可能是犯罪分子下手的时候。

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的方法除了新刑法规定的“删除、修改、增加”之外,还有损坏(就部分而言)、毁灭(就整体而言)、瓦解(致使数据或应用程序处于混乱状态)、隐匿等方法。计算机病毒或其他破坏性程序,也是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常用手段。

这种犯罪属结果犯,处理时,应依新刑法第286条第2款定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但是依照该条第1 款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的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四、制作、传播破坏性程序罪

所谓破坏性程序,是指有意损坏数据、程序或破坏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任何程序。常见的破坏性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计算机病毒是指隐藏在计算机系统数据资源中,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并可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途径蔓延传染的有害程序。计算机病毒输入计算机后,即会隐藏寄生在开机时的程序、应用程序及作业系统程序中,有时会依附在可供执行的电脑程序上,或者隐藏在其他周边设备程序或资料库内,或以伪装方式潜伏在磁碟片、硬式磁碟机或计算机记忆体内。当间隔一段时间后,它会不断地自动复制程序本身,蔓延并衍生出许多拷贝,或自动增加无益的程序,连续扩散,直至占满整个记忆体或磁碟机的空间为止,将其资料蚕食、吞噬、覆盖,最后使计算机运用缓慢、中止或停止。有的病毒如被发现,它还会潜逃到其他地方寄生,经流传变化或拷贝交换,病毒会侵入别人的磁碟上,甚至透过计算机网络连线,侵入别的计算机或磁碟上。

(二)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 计算机安全中的特洛伊木马是指表面上在执行一个任务,但实际上在执行另一个任务的任何程序。这种程序与病毒的区别在于,病毒需要一个宿主(host)把自己隐藏其中,而且都能自我复制,而特洛伊木马不需要宿主,而且不自我复制。实际上,有些计算机病毒是特洛伊木马完成使命后的衰变产物。特洛伊木马能做任何软件能做的任何事情,包括修改数据库,写入基本工资、传递电子邮件或消除文件等。

(三)逻辑炸弹(logic bomb)。逻辑炸弹是指修改计算机程序,使其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按某种不同的方式运行的一种非法程序。这种程序不自我复制。逻辑炸弹被用来盗窃财物、毁坏存储资料。

(四)定时炸弹(time bomb)。 定时炸弹是指在一定的日期或时刻激发的一种逻辑炸弹。这种逻辑炸弹启用的特殊条件就是实际日期或时刻与预置的日期或时刻相吻合。一但条件形成,该破坏性程序就被执行。但这种程序只隐藏自身,不自我复制。

(五)蠕虫(worm)。蠕虫是一种将自己的拷贝传染到入网计算机的程序。这种病毒主要攻击小型机,其自我复制能力很强,并主要通过自我复制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其传染途径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和软磁盘。蠕虫与一般病毒的区别在于它不一定需要宿主,因为它是典型的主机型病毒,不必对用户隐藏。

以上五种程序也叫凶猛程序(rogue programm)。

(六)野兔(rabbit)。野兔是一种无限制地复制自身而耗尽一个系统的某种资源(CPU时间、磁盘空间、假脱机空间等等)的程序。 它与病毒的区别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程序,它不感染其他程序。

制作、传播破坏性程序罪,是指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对于没有制作和传播行为,而是利用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后果严重的,应当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因为,有些计算机病毒既感染软件,又感染硬件,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有直接破坏作用。

对于利用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瓦解、损坏、毁灭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后果严重的,则应定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篇7

关键词:高速公路;水破坏;原因;措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受雨水和车轮辗压的作用,容易出现表面层松散,坑洞、拥包、纵横向裂缝以及雨水沿缝下渗形成的啃边、局部沉陷、翻浆等现象。这些病害一般都发生在雨季,基本上都与水有关。

1水破坏的表现形式

1.1坑洞坑洞是最典型的水破坏现象。当自由水侵入并滞留在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不管是普通沥青混凝土还是改性沥青或加抗剥落剂的SMA,在行车作用下,特别是在降雨过程中和雨后行车道上的局部网裂会逐渐松散,松散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而形成坑洞。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坑洞总是首先在局部混凝土孔隙率较大处产生,因此,它是随机分布的一个个孤立的坑洞。

1.2唧浆、网裂水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混合料表面的细料,形成灰白色浆。灰浆又被行车压唧,通过各种形状不一和宽窄不一的裂缝(横缝、纵缝、斜缝、网裂)到路面,灰浆还可能通过水渗入沥青混凝土的局部小面积或个别通道被压唧到路表面,使路面产生网裂和变形。

2水破坏的原因和特点

2.1特点损坏一般都发生在雨季,破坏之初一般先有小块的网裂,冒白浆(唧浆),然后松散成坑洞,发生水损害的地方一般透水较为严重,排水不畅通的部位,挖开路面面层,可见下面有积水或浮浆,水破坏大多都发生在重车道上。

2.2成因①外因:a.降水、降雪。自由水通过裂纹、裂缝和结构的孔隙进入沥青面层。b.大量重载车辆的作用。在沥青面层混凝土孔隙中和面层与基层交界面上滞留的自由水,在车辆通过时,都会产生相当大的水压力和抽吸力。交界面上的这种水压力会冲刷基层顶面材料中的细料,经多次车辆的反复作用,累计冲刷下的细料形成灰白浆,同时在车辆驶离时又产生相当大的抽吸力,这两种力的瞬间先后作用,能将滞留在基层顶面的浆水唧出表面。在浆水唧出的过程中,首先是沥青混凝土中较大颗粒上的沥青膜逐渐剥落,因此沥青混凝土面层向下变形,并形成网裂或下陷。压力和抽吸力的反复作用还会使沥青混凝土孔隙中的自由水往复运动,并促使沥青首先从较大颗粒上剥落,逐渐使沥青混凝土强度降低,直至局部松散,所以水破坏多发生在车辆通行较多的行车道上。②内因:a.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b.路面压实度不足;c.路面离析。

3结合京秦高速公路的养护经验谈一下对水破坏一些难点处理的看法

3.1分析水破坏中水的渗入位置京秦高速公路内部给水主要是面层与基层交界面上滞留的自由水,水稳基层与二灰碎石底基层交界面上的自由水,来源一般分为两种:①路面裂缝渗水;②中央分隔带渗水。

3.2以前处理水破坏病害,只注重于对于病害的治理,忽略了病害的根源是水的来源问题只有真正切断了水的渗入,才能从根不上解决问题。①沥青混凝土面层上裂缝处有从基层反上来的白浆,这表明基层已经积水。唧浆表明水泥混凝土基层已经损害,应挖除沥青层和水泥混凝土稳定基层,这样处理才能彻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2006年罩面的路段经过一个冬天,多处出现唧浆,原因多处是未处理基层,原先的裂缝都反上来了,经过雨季唧浆的路段就更多了。②有些唧浆路段是光处理基层不能彻底解决的,必须要设置排水设施才能彻底根治,2007年5月在北京方向K172+450处,外车道出现坑洞,当时处理了基层,处理的很彻底。但是经过夏天雨季后,8月份路况调查中,此处的内车道出现坑洞,而且很严重,从表面形态看是出内部水鼓开的,经过大家的分析是,水是由中央分隔带进入路面基层下面的,由于路面坡度的问题,先前的水是存在外车道的,所以出现唧浆现象最早的是外车道,当外车到处理到基层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存水的地方堵死了,经过一个雨季的中央分隔带流入的水,由于外车道被堵死了就存在了内车道中,经过车辆的反复碾压,和水量的增加就出现了唧浆现象,所以我们得出结论要想解决唧浆问题,首先得解决基层下的排水问题。

4防治方法

4.1防治渗水①各层(三层式或两层式)都用密实式沥青砼,防止或减少路面透水。(密实式粗集料断级配沥青砼,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强:将SMA改性沥青用在表层)少量的路面雨水不可避免地通过结构孔隙下渗,在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下设置防水层;②封闭中央分隔带,绿化改为大盆栽,防止由中央分隔带透水;防止中央分隔带两侧路缘石与面层沥青砼联接处透水,或取消路缘石。或者设计时中央分隔带排水采用凸型中央分隔带使大部分雨水自行排至路面外,但仍有部分水会渗入中央分隔带内。为防止这部分水渗入路面基层、底基层和土基,在中央分隔带内的路面两端部分及中央分隔带底部用水泥沙浆抹2cm,然后涂沥青,再铺防渗土工布,中央分隔带底部采用纵向碎石盲沟和设横向排水管的排水系统。在纵向碎石盲沟内埋设软式透水管,每隔50~70m设置一个集水槽,再经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外。③在路面水破坏部位对应的硬路肩位置上设置盲沟排水。

或者在路面结构设计时,底基层采用20cm级配碎石或沙砾碎石,兼作调平层与排水层。路肩上设置横向盲沟,在路肩边缘的石砌镶边中,按3~4m的间距横向埋设¢5cm硬塑料排水管,排除路肩部分的碎石盲沟积水。

4.2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表层应不低于5级

4.3提高压实标准,并增加现场空隙率检验指标

4.4把好施工质量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是防止或减少沥青路面出现水害的重要因素。

5结束语

本文结合京秦高速公路中修养护工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主要就水破坏的外因简单谈了一下防治方法,目前对京秦高速公路水破坏的治理首要问题是解决水的渗入点问题。超级秘书网: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篇8

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有的游戏可以在一夜之间一炮走红,也可以在一夜之间一落千丈。但是,就在前不久,中国腾讯公司(QQ的开发地)与中国、台湾联手打造了一款游戏:“地下城与勇士”(又名DNF)可以说是重膀出击,一出这款横版过关网游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使“地下城与勇士”一下子成为十大人气网游,十大最火爆网游等。

这款网游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只要一玩上这款网游包定爱不释手。

正如当初,我的电脑刚刚联网,正在搜肠刮肚的寻找着这好玩的网络游戏。只见那17173网游门户站上的第一个游戏标语就是“地下城与勇士”中国第一款横版闯关游戏,我看着好玩,便将这款游戏下载了下来。没想到我玩上后就再也离不开了,日日玩,夜夜玩。从一开始的升级、学技能到后来的冲点、打到极品装备。我真是无论怎么样离不开了。

虽然我现在也回想过这款游戏不就是打怪、学技能吗?但是你会发现,你一但玩下去,你就会被里面的故事情景给拉进去,爱不释手了!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篇9

[关键词] 接触网 抢修 电气化铁路

被誉为“电气化铁路大动脉”的接触网,由于它的暴露性和无备用性,如果发生事故或遭受自然灾害,接触网就要受到破坏,不可避免地要投入抢修。鹰厦线、外福线穿山越岭,依山傍水,半径250m的曲线、长大坡道随处可见,特别是鹰厦线本身的设计标准较低,线路虽在日后加以改造,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较弱,一旦发生大型水灾,这些现实条件无疑给电气化铁路的修复客观上增加了难度。本文以1997年、1998年和2005年鹰厦线和2005年外福线电气化铁路三次抗洪抢险为例,就水害后如何合理组织接触网抢修作一探讨。

1 已发生的电气化铁路遭水害破坏情况

1997年7月8日,邵武以北地区连降暴雨,水库放水,造成K78公里线路被冲垮(长75m深40m),钢轨悬空,120#(铁关村―资溪区间)支柱连同支撑、定位装置被冲掉(找不到)。

1998年6月13日起,鹰厦线鹰―邵段各县市均连续暴雨、山洪暴发、山体坍塌、线路塌方造成接触线、承力索、回流线被砸伤、砸断,或支柱基础开裂冲空、支柱倾斜,或泥石流淹埋接触网补偿装置,或树木侵限造成变电所跳闸中断供电。6月22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更使鹰厦线鹰―来段电气化铁路遭受巨大破坏,共计损坏支柱38根,破坏承力索50km、接触线45km、回流线28km、供电线2km、架空地线5km;上清、富遮岭、华桥、大源村、西陇等站场软横跨支柱被冲掉(倒);K182(大竹―拿口)水害与1997年K78类似;K189(拿口―卫闽)山体塌方近10万方,接触网2根支柱及线索当场被砸断。鹰厦线全线中断达半个月,这次水害对接触网的破坏是罕见的。

2005年5月以来,受台风特别是“龙王”台风的影响,鹰厦线邵武以南、外福线连续暴雨、山体坍塌,造成多处回流线、供电线、承力索、接触线或损或断,支柱当场折断6根,支柱破损多根需更换。特别是福州变电所供电线支柱冲坏6处,需大面积变更供电路径重新立杆;外洋―绿水区间因线路被冲空,造成5―8#支柱冲起,支撑、定位装置全部损坏,与1997年K78水害相似,但破坏程度更严重。

2 水害对山区电气化铁路造成破坏的类型

水害对山区电气化铁路相关设施尤其是接触网设备的破坏很大,由于接触网本身的结构特点,其破坏面往往不是单个点,而是涉及到半个乃至整个锚段,对接触网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线路路基被冲毁,网支柱被冲倒(未断),整个接触网被扯坏,导线和承力索被拉断,这种情况往往破坏面大,有多个定位甚至整个锚段严重破坏。

2.2 钢轨悬空、网支柱被冲跑,其牵扯力直接作用于网上,造成支撑或定位装置的零部件断裂,而线索未断。

2.3 岩体塌,落石将网支柱砸倒(伤),或砸断线索及网配件,由于落石冲击力大,往往是一点断、多处坏,破坏面也十分惊人。

2.4 山体滑坡,淤泥将网支柱掩埋、推倒,造成局部塌网或影响接触网补偿升降。

2.5 线路边坡坍塌,支柱基础冲空并出现下陷、移位,或支柱倾斜,将网上设备扯坏,若是站场软横跨柱即造成局部塌网。

2.6 山体滑坡,伴随泥石泥而下的树木、毛竹倾倒在接触网上,造成变电所跳闸,严重的会烧损接触网线索。

2.7 桥梁被水冲垮,桥支柱冲掉。

3 山区电气化铁路水害抢修原则

由于水害对电气化铁路造成的破坏是全方位、大范围的,它不仅对线路、路基、桥隧、接触网设备造成巨大破坏,同时毁坏了行车、通信、信号等相关设施。因此水害时电气化铁路抢修工作实际上是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车、机、工、电、供等各部门,除应遵循一般性事故抢修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和调动。由于抢修工作涉及各专业多工种的不同单位和部门,因此水害现场必须建立起由上级领导(或上级指定)牵头,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指挥中心,行使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权,合理配置抢修现场的各类资源,对抢修现场人力、物力、材料、机具和后勤供应保障实行统一调配,根据现场实际研究制定总体抢修方案,实施分解,督促落实,全面把握各部门作业进度,并及时协调处理抢修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协同动作,密切配合展开作业。各单位抢修人员首先应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水害对本行业、本工种设备造成的破坏情况,及时反馈并相应制定出本部门的抢修方案,在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密切与其它部门的协作配合,进行协同作业。作业中应随时加强彼此间的信息联系,尽可能多地采取平行作业方式,减少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及时掌握作业进度,提高各环节的作业效率,以保证用最佳的组织作业方式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省抢修时间的目的。三是服从大局,树立整体和全局观念。在水害抢修过程中,各部门必须树立整体和全局观念,有时甚至要为服从抢修全局而损害和牺牲部门的局部利益。因山区铁路在遭受洪灾后公路交通不便,供电段网工区的轨道车辆既是作业机具,同时又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势必因其灵活、便利的特点,在抗洪抢险物资和人员的运送上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这三次的抗洪抢险中,我段的轨道车辆出动上千趟次,往返于各水害修复点。再者,供电段抢修必须配合线路、桥隧的抢修进度,当交叉作业出现冲突时,接触网作业原则上应服从于线路的抢修要求,有时甚至为配合线路抢修挖掘的需要,人为地增加接触网的抢修工作量(如拆网、复网以利于挖掘机作业,人为破坏支柱以便于清淤和临时改道)虽然供电段的工作量增加了许多,局部利益受到损害,但从总体看为线路修复或改道提供了最大便利,加快了整体电气化铁路的抢修进度。

4 山区电气化铁路水害接触网抢修方案及具体处置措施

接触网抢修的一般组织方案是:(1)、人员到达水害现场对按触网设备(包括独立供电线)的破坏情况进行全面调查。(2)、根据现场供电设备破坏情况制定临时抢修方案并着手准备工具、材料。(3)、根据现场抢修总指挥的要求进行接触网抢修和其它配合作业,以便尽早修通线路,排空线路上途停的列车。(4)、在临时抢修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的接触网修复方案并实施。

水害造成的接触网事故状态与其它因素引发的事故存在较大差别,因而在抢修中采用的具体的技术措施也不尽相同。这三次水害接触网抢修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4.1 一次性恢复

1998年K189(拿口―卫闽)被砸的2根支柱和线索,在工务土方清理基本完毕后一次性立两根新支柱恢复定位,更换砸断的线索;富遮岭―饶桥区间山体坍塌砸断的接触线也是一次性做好接头,恢复供电。采用这种抢修方式要看是否有充足时间(不影响正式通车)。

4.2 临时性恢复

这是根据抢修进度的需要而总结出的快速抢修方法,以先保证开通为主,现场也多以这种方法为主,而后伺机正式恢复。因为:①轨道吊、接触网支柱、大宗线索都配备在段部,再加上运输中断只得采取临时措施。②大部分塌方点工务在施工,在工务正式土建工程未做好时只能临时恢复。③线路采取临时措施开通(如1997年K78开便道),也只能配以临时恢复。

接触网临时性恢复采取了以下措施:

4.2.1 支柱存在时

若被破坏的支柱存在,只是倾斜(0~10°)有能力整正和加固,则可以用拉线稳固,恢复该支柱及定位。如果支柱倾斜过度,无法整正和加固,则可以使该支柱卸载(放倒该支柱),视线路情况立临时抢修支柱,恢复供电。如果为了先送电开通电力机车,还可以跨距加大或降弓通过或减速通过。

4.2.2 支柱不存在时

4.2.2.1 中间支柱。在原支柱的同一侧附近立抢修铁塔(或杉木杆),可用单拉手定位,也可恢复腕臂定位。如果受地形限制或改道,需要在原支柱相反侧立支柱时,这时就须考虑定位是受拉还是受压。这三次水害大部分支柱恢复均采用立临时铁塔,上清―圳上区间161#因系中锚柱,由曲外柱改曲内柱,其腕臂使用了加强型腕臂;1997年K78处120支柱因工务改便道,铁塔立在原支柱的相反侧,受拉定位变为受压定位,这就要考虑如何固定铁塔――用杉木杆撑,为了增加杉木杆端部支撑点与铁塔的接触面,我段预先在段部加工了一套特殊的腕臂底座角钢安装在铁塔上。

4.2.2.2 锚柱。锚柱抢修主要采用以下方法:①利用抢修铁塔代用临时锚柱,并加下锚拉线。②并锚方式,把非支线索固定在工作支线索上。③借用其它支柱硬锚,并加下锚拉线。我们锚柱抢修主要采用第②种并锚方式。

4.2.2.3 软横跨支柱。这三次水害,有五个站场出现软横跨支柱冲掉,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①在被冲杆附近立临时铁塔(或过渡支柱),与原对应软横跨支柱做成一组简易软横跨,只须有上部固定绳就可,承力索固定在上部固定绳上,接触线通过吊弦形式固定(直线区段上),或用定位器固定(曲线区段上)。如果临时铁塔(或过渡支柱)与原对应软横跨支柱距离过大,可以在被冲掉支柱附近对应立两根抢修铁塔(或过渡支柱),重新组成一组简易软横跨,上清站、富遮岭站就是这样处理。

②在三股道的站场,如果塌方处无法立杆,可仿照单拉手定位方式,因软横跨尚存一根支柱完好,靠这支柱最近一股道(假设为1道)单拉手定位直接固定在这根支柱上;II道借用这根存在的支柱上残留的横向承力索(或另拉GJ―50钢绞线)固定承力索,残存上部固定绳(或抬高残存下部固定绳)也固定在承力索上,定位器勾挂在上部固定绳上,固定II道定位;3道通过II道单拉手定位,即在II道承力索上固定2根双股∮4.0镀锌铁线(或GJ―50钢绞线),一根固定3道承力索,另一根勾挂定位器固定3道接触线。这种定位方式,II道、3道的承力索与接触线间距一般约为300―500mm,导线高度只要不低于最低高度5370mm,前后定位拉出值调整(不跑弓),便可开通线路或限速通过。大源村、西陇站就是这样处理。

③在①②方法无法实施时,只能在II道与3道间立一根正式支柱分别定位II道与3道,临时抢修过渡。

三股道以上站场可以比照这种方法,以此效仿。

5 关于抢修中线路和供电恢复的配合问题

5.1 线路施工阶段

因山体坍塌,线路冲垮,前期主要任务是工务清理土方或铺设临时线路,接触网无法作业,这时应根据工务情况是采取一次性恢复还是临时恢复,或根据工务已制定的抢修方法和方案,制定符合线路技术条件的、合理的接触网抢修方案。

5.2 平行作业阶段

工务路基基本成型,或土方清理基本完成,或改道基本定型,接触网要及时根据线路中心线(侧面限界)、曲线半径,开始立杆架线工作。此时,因线路正处铺碴、铺轨、整修阶段,双方干扰很大,而且是垂直作业。工供双方要密切配合合理安排穿插作业,以便争取时间。接触网全面调整工作,由于线路拨道量大,一时难以进行,要服从现场抢修指挥的统一协调。1997年的K78抢修正是这样做的。

5.3 开通阶段

开通阶段是抢修的最后也是关键阶段。由于接触网参数受线路几何参数影响大的特点,关键要注意把握线路的定型,要求对线路中心(侧面限界)、外轨超高等对接触网影响较大的数据, 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否则接触网参数无法保证而影响开通。接触网调整时,主要以不跑弓、不刮弓、导高不低于最低限度5370mm为准,即可开通。开通有两种方式:①线路和接触网一次开通,这种方式适用于抢修后期的施工,一般情况先开通线路,接触网由于需待线路定型后进行必要调整,故滞后若干分钟开通。②线路开通后,接触网另期开通,这种情况在抢修的前期使用较多。线路抢修开通某个区间或站场,以便救援列车向前方输送人员、材料或排空途停列车,接触网则需线路排空后,接触网抢修车进去抢修,整个供电臂抢修完毕后,方能送电通车。

5.4 后续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互联阶段,在抢修过后,工务陆续进行正式土建工程,接触网陆续恢复立杆,这时工供双方要互通信息, 以便工务在正式进行土建工程中,预留出接触网支柱的立杆坑位,一则供电段减少坑位开挖,二则避免开挖坑位影响到路基。

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篇10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风险 控制方法 探讨

在信息时代中,信息已成为首要的战略资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计算机网络并不具有其安全性,网络系统存在安全风险,严重影响其正常运行,在危害社会大众、政府部门的同时,也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同时,计算机网络安全属于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程,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有效防止未被批准用户来访,做好防护工作,避免黑客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使其能够处于正常运行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一、计算机网络常见风险

就计算机网络系统而言,多样化的特点是它能够应用到不同行业、领域的关键所在,特别是保密性、可靠性。以保密性为例,计算机网络信息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进行权限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种数据信息被泄露。以可靠性为例,它是指在相关规定条件下,可以完成一些特定的功能。这样在受到外部干扰的时候,计算机网络系统仍然能够处于正常运行中,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但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特殊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就其存在的风险来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1)计算机病毒。简单来说,就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植入一些指令、程序代码,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数据遭到持续性的破坏,使整个计算机系统无法处于正常的运行中。在此基础上,一些不法分子会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病毒,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却很难被发现,使计算机网络存在较大的风险。

(2)IP地址被盗用、垃圾邮件破坏网络环境。在局域网中,经常会遇到IP地址被占用的情况,使网络连接不正常,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安全也会受到威胁。此外,一些垃圾邮件也会破坏网络环境。很多垃圾邮件使用户无法阻止的,尽管不愿意接受。而这些垃圾邮件在增加网络负重的同时,也会占用较大的邮箱内存,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速度,侵犯客户的隐私。

(3)受到黑客威胁、攻击。黑客攻击是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最大风险。以破坏程度为基点,可以把它分为两类,破坏性攻击、非破坏性攻击。通常情况下,非破坏性攻击并不会使那些重要的资料信息被泄露,但计算机网络系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就破坏性攻击来说,主要是借助邮件、病毒、漏洞等攻击计算机网络系统,使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料丢失,被盗用,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4)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没有对此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管理比较松散,没有使不同岗位职责明确化,权与责混淆,不能及时解决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没有严格管理对计算机网络使用权限,经常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内容,使网络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很容易让黑客、病毒有可乘之机,破坏网络系统,必须加强防范。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1)计算机病毒防范。由于计算病毒入侵方法比较多,又不容易被发现,加强防范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经常升级计算机,安装防毒软件,比如,360安全卫士,瑞星杀毒、KV3000,有效防止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计算机使用人员、系统管理人员都需要对病毒防护引起重视,把它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日常维护、安全管理的重点。相关人员需要熟悉病毒防范流程,掌握基本的防范知识,采取可行的防范措施,比如,杀毒软件、防病毒卡,有效防止各种病毒入侵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要以定期、不定期形式检测计算机是否存在病毒,进行必要的查杀。一旦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到病毒侵害,需要及时采取可行的策略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其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中,及时恢复被破坏的信息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做好重要数据信息备份工作,有效防止由于病毒对网络系统的破坏,造成数据信息丢失。

(2)防范黑客技术。在新时代下,黑客经常破坏网络系统,甚至破坏人身权益。随之,身份认证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为此,需要定期修改账户密码,充分利用其它各种先进的管理,有效防止黑客的攻击。在防范黑客方面,防火墙技术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把对应的防火墙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中就可以。为了防止计算机网络系统受到非法入侵危害,需要把防火墙架设在外部网、局域网之间,可以有效分割彼此的地址。这样外部网将无法直接查找局域网的IP地址,而局域网内部的各种信息数据也需要经过防火墙过滤之后,才能呈现给外部局域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内部网络的安全性。此外,所有的外部网络信息都需要经过防火墙检查,在获取授权后才能进入到计算机内部网络中。

(3)严格的网络访问控制。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各种数据来说,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比如,存取保护、存取资格检查,严格控制数据存入、取出权限、方式。以此,防止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被破坏、遭到非法使用。在数据存取结果方面,可以采用这些方法进行严格控制,比如,同步检查、交叉校验,保护信息数据的完整性。需要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合理限制用户权限,明确用户所使用网络系统的范围、等级,不能随意改动,需要停止网络服务中不需要的服务,关闭不用的系统端口,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此外,可以充分利用物理隔离技术来隔离内、外网,避免内部网络遭到外部破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适宜的措施保护网络安全,减少网络系统存在的风险,避免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提高网络系统利用率。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比如,成本因素、风险因素,不要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高安全、零风险”,要以网络系统具有的特点、性质为纽带,以对应的安全要求为基点,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可行的防范措施。以此,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