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的坏处十篇

时间:2023-04-11 10:31:03

上网的坏处

上网的坏处篇1

上网的好处1:上网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说我们可以查阅资料,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上网的好处2:大家知道吗?上网还可以缓解压力,比如说你上了一天班,回到家之后你就可以上网看看电影,玩玩游戏这样就可以放松自己。

上网的坏处1: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高中生每天都去网吧,有一次他在网吧玩游戏的时候突然心脏病发作而死,大家知道他为什么会心脏病发作吗?是因为他在玩游戏时过度兴奋而导致心脏病发作,所以同学们要好好把握自己,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上网的坏处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长时间的上网会导致视网膜脱落,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失明,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一天都在网吧里,最后失明所以大家的不要长时间上网

上网的坏处篇2

首先,从国内对“互联”一词尚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界定,唯一对此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界定的是信息产业部令第9号<<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这一部门规章。而<<司法解释>>是在法律存在漏洞和法律规定的比较原则和笼统的情况下,对法律的补充,具有填补漏洞的作用。由此,进一步结合当前的电信实际情况,制定出<<司法解释>>的目的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教育和保护人。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打击各类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及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犯罪行为,保障公用电信设施的安全运行将会发挥积极作用。互联互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互联互通问题涉及经济、技术、法律等诸多领域,因此,电信业互联互通不仅要有技术保障,更要有法律的约束。

针对<<司法解释>>的公布、实施。笔者认为,电信网间“互联互通”是真正碰不得的“高压电”,对打击破坏网间互联的犯罪行为具有巨大的震慑作用。从司法解释的要点在电信互联互通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到适当的法律约束无疑对电信互联互通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接着,又深一步对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构成要件进行详细的解析,并分别对本罪的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的认定进行论述。

最后,通过对电信企业贯彻“互联互通”司法解释引起的思考,从各电信运营商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到竞争与竞合带给电信企业的利弊,都一一做了深度的分析、对比。

[关键词]互联互通、电信行业、司法解释、理性思考

2005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生效,信息产业部从法律方面解决电信互联互通问题走出实质性的一步。

从1998年开始,通信业相继进行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的电信市场格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让通信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在垄断被打破之后,如果不能适时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电信业就有可能陷入混乱,近年来,电信企业在互联互通问题上摩擦不断,一些地方甚至发生了砍断光缆、人为中断网间通信的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电信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行业、消费者的利益,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改革的初衷也就无法实现。为什么妨碍互联互通的行为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互联互通就是形成有效竞争的基础和前提,部分运营企业的领导者法制观念淡薄,甚至将中断通信、危害国家通信安全的犯罪行为视作“竞争手段”加以利用。要从根本上解决互联互通问题,高悬法律的“达摩克立斯”之剑势在必行。

一、互联互通的定义及法律效力的界定

1、互联互通的定义

国际电信联盟(ITU)和一些国家(地区)的电信法也对电信网间互联作出了定义。从这些定义看,电信网间互联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网间互联,二是业务互通。网间互联的目的在于实现业务互通。电信法可以将电信网间互联定义为:建立电信网间的有效通信连接,以使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能够与另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相互通信或者能够使用另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各种电信业务。这个定义既提到了网络连接,也涉及到了业务互通,比较全面、简洁地概括了互联互通的内容。至于网络是两个网络直联还是通过第三方网络互联转接,因为这是实现的具体方式,可以在电信网间互联的有关条文中作具体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具体应用法律的共性问题所作的联合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属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刑法有关条文。

4、制定<<司法解释>>的目的

我国《电信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电信网之间应当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公平公正、相互配合的原则实现互联互通。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拒绝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专用网运营单位提出的互联互通要求。

制定<<司法解释>>的目的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教育和保护人。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打击各类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及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犯罪行为,保障公用电信设施的安全运行将会发挥积极作用。互联互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互联互通问题涉及经济、技术、法律等诸多领域,因此,电信业互联互通不仅要有技术保障,更要有法律的约束。

二、适当的法律约束对互联互通无疑具有一定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为了切实惩罚破坏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违法犯罪行为,信息产业部于2003年4月致函最高人民法院,建议对破坏电信网间互联互通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进行司法解释。该函引起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法工委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2004年8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2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并于2004年12月30日正式公布,2005年1月11日起实施。笔者认为,电信网间“互联互通”是真正碰不得的“高压电”(“高压电”是电信业界对“互联互通”司法解释的形象比喻),对打击破坏网间互联的犯罪行为具有巨大的震慑作用。

要点之一:砍电缆等“硬破坏”不行,修改数据、制造网间不畅等“软破坏”也不行

<<司法解释>>明确了采用修改软件、数据等非物理性手段设置障碍的行为属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

对于采用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手段,阻碍或者破坏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行为,是否可以适用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认识。这个问题是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司法解释>>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苏泽林曾经指出,对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中规定的“破坏”一词,不能仅仅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性破坏手段,如砍断电缆、锯断光缆、毁坏通信电源等,还应当从广义方面理解。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这是原则性的规定。采用修改软件、数据等手段进行破坏,虽然公用电信设施的硬件没有遭到破坏,但是公用电信设施由于功能受到损坏而无法正常运行和工作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破坏”,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处罚。

因此,<<司法解释>>第一条中明确规定,破坏的手段既包括“采用截断通信线路、损毁通信设备”的手段,也包括“采用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手段”,从而明确了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的“破坏”,包括采用修改软件、数据等功能性破坏的行为。

要点之二:什么情形属于 “危害公共安全”和什么情形属于“严重后果”的犯罪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司法解释>>明确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由于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比较原则、笼统,没有明确具体的定罪量刑的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各地司法机关对一些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的刑事案件无法处理或者定罪量刑的尺度不统一。<<司法解释>>对此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对此类犯罪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司法机关处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疑难问题,对于充分发挥刑法的保障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之三: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与一些相近犯罪的界限

(1)区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

<<司法解释>>第三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但是如果其毁坏财物的价值数额达到了犯罪的程度。比如,实践中故意破坏光缆、电缆等公用电信设施,没有危害公共安全,但电信设施价值较高,造成的损失数额较大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2)区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与盗窃罪

实践中盗窃公用电信设施的犯罪活动较多,因此,<<司法解释>>第三条第二款区分不同情形作了相应规定。对于行为人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设施,即使数额不大,但危害了公共安全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对于一个行为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应按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

要点之四: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背后指使人难逃法网

明确了指使、组织、教唆他人实施故意犯罪行为的,按照共犯定罪处罚。

第四条规定,指使、组织、教唆他人实施本解释规定的故意犯罪行为的,按照共犯定罪处罚。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实践中一些故意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进而破坏互联互通的行为,大多是一些电信运营商的主管人员和部门负责人员,基于不正当竞争而组织、策划、指使有关人员实施的。为避免实践中仅仅处罚具体实施破坏行为的人,而放纵背后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指使者,把指使、组织、教唆他人实施故意犯罪行为的人员也纳入刑法制裁的范围。这样规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公平的。

因此,各电信运营企业要加强树立正确的竞争观,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开展理性竞争。不要为了利益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打击竞争对手,触犯刑法。

三、关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构成要件

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下称“本罪”),是指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公用电信设施为特定破坏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下面对本罪的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进行解析:

1、本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通信方面的公共安全。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通信设施,包括公用电信交换设施、通信线路如架空线路、埋设线路、无线通信网、移动通信基站,以及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等。应该明确指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通信设施,且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 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笔者对《司法解释》第三条的部分内容有不同看法,首先,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不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以及盗窃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仍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这些规定符合刑法的立法精神。因为,只有对正在使用中的电信设施进行破坏,才可能给公共安全带来危害。其次,《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对此,笔者认为有悖刑法的立法精神。道理很简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属于一种危险犯,根据我国《刑法》的立法精神,并不要求发生实际的危害后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无论造成实际损害结果或虽未造成实际损害结果,但足以造成严重后果的,均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因此,除了法律明文规定的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以造成严重后果为犯罪成立的必要要件以外,故意的行为即使尚未构成严重后果,但只要造成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就构成犯罪。 当然,如行为人破坏的虽属电信设施,但仅属于一般性的服务设施,如宾馆、单位内部的电信设施,城镇中的公用电话亭以及一般的居民家庭电话等等,都不属于本罪对象。对之进行破坏的,构成犯罪的,应以他罪如故意毁坏财物罪等论处。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破坏方法多种多样,如拆卸或毁坏公用电信设施重要部件,砸毁电信设备,偷割、截断电(光)缆,毁坏杆路、管道(孔),故意违反电信服务规范使通信无法正常进行,或者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

构成本罪,只须在客观上实施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可成立。这里危害公共安全,一般是指通信设施因遭受破坏失去原有功能,以致造成公共电信不能正常进行。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的单位和个人无法正常进话音或数据通信活动的,或由此可能引起其他严重后果的,均应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既有一般主体,又有特殊主体。也就是说,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专门从事电信通信业务的人员。凡已满16周岁,具有辩认控制能力的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犯罪主体应当是指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实践中,一些故意破坏电信网间互联行为的恶性案件,主要是由电信运营商的主要领导或主管人员基于恶性竞争目的而组织、策划或指使有关人员实施的。为此,《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 指使、组织、教唆他人实施本解释规定的故意犯罪行为的,按照共犯定罪处罚。因此,有些领导或主管虽没有直接参加破坏电信网间互联的行为,但由于组织、领导或教唆他人实行了犯罪,仍将以共同犯罪论处。如果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将作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定罪量刑,按照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4、主观要件

《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破坏电信设施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公共通信的安全,并且希望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公共通信的安全,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实施本罪的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但破坏网间互联的动机基本上是出于不正当竞争。当然,动机如何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四、电信企业贯彻“互联互通”司法解释的思考

贯彻落实“互联互通”司法解释,不仅仅是全行业推进互联互通工作,保障网间通信的一项措施、一个步骤,还需要人民法院、电信监管部门、电信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但主要靠电信企业提高认识,调整心态,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电信改革形成多家电信运营商后,出现了网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虽然总体看来互联互通是好的,保证了世界最大的电信网的正常运转。但是,由于竞争加剧,一些企业错误地把阻碍互联互通当作竞争手段,造成网间互联互通不畅。个别地方甚至出现砍对方电缆、锯对方基站铁塔的恶性事件。互联互通问题的产生有诸多原因,有人们观念问题、有经济利益问题、有管理问题。目前,“互联互通”司法解释、国办75号文件、通信网络监控系统进展顺利,以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基本解决了管理问题,而以电信网的经济成本核算为主的经济手段尚未出台??这恰恰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根源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信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理性竞争,合作共赢为上策;远离,规范经营为中策;不以为然,以身试法为下策。既然有上策,我们为什么不去选择呢?

1、倡导电信企业选择竞合的第一个理由

纯竞争的观念已经落后,双赢的战略联盟才能把蛋糕做大,企业需要和谐和合作。讲“竞争”,以往不少电信企业,尤其是基层电信企业存在认识误区。一些人认为,互联互通是培养竞争对手,而不是培养合作伙伴。这实际是把竞争理解为“就是比对手强”,事实上应是“使自己更强”,在这个意义上,合作正是使自己变得更强的有效方法。如今市场竞争的趋势正在从竞争走向竞合。一字之异,意味深长。著名的银行家勃纳德.巴舍奇说过一句话:“你并不需要熄灭别人的灯光以使自己明亮。” 互联互通司法解释生效后,“砍电缆”只能“熄灭了别人的灯光,也熄灭了自己的自由”。实际上,所有的灯光全部发光,大厅才会金碧辉煌;所有的网络互联互通,通信才能造福社会。

2、倡导电信企业选择竞合的第二个理由

从理论上讲,互联互通意味着资源共享、各方共赢。通信经济理论中“n平方法则”和“规模经济性原理”告诉我们,当网络规模资源与系统的用户按比例增加时,系统的规模越大,就越经济。为了迅速提高网络的价值,各电信运营企业商都期望实现互联互通。有数据表明,互联互通后,各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价值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中国电信的网络价值提高了1.7倍,中国移动的网络价值提高了10倍,中国联通的网络价值提高了126倍。合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整合经济、达到多赢。合不合作,说到底就是一个能否实现缩小成本、扩大利润的问题,这也符合今年“两会”所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本意。既然各方皆有利,何乐而不为?

电信企业应该形成共识:追求单赢,不现实也不经济;选择“竞争-竞合”策略不仅明智而且重要。我们愈加坚信:和谐于竞合,竞合带来共赢,共赢催生效益。 结束语: 将有利于各电信企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我们相信,电信企业互联互通也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适时、李彩、胡可明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

[2] 斯蒂格勒主编;,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9年。

[3]余永定、郑秉文主编;,中国文献出版社,2000年。

上网的坏处篇3

中国电信业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产业重组后,一个多元化竞争的电信市场结构已经形成。应该认识到,电信市场的竞争是电信业务的经营者为了追求和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角逐过程。由于电信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引起了电信技术的创新和组织的变革,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普遍的提升,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发展。然而,当我们对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感到欣慰的时候,我们也看到我国的电信市场存在着违背公平、平等、诚实信用和违反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恶性竞争。笔者认为,电信市场的恶性竞争,突出的表现在破坏电信网间互联的违法行为上。纵观近几年发生的互联互通中的恶性事件,有些事件已经不是行政法律或民事法律调整的范畴了,例如有些地区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以拦截过网呼叫、擅自封闭局向等手段人为地中断电信网间通信,有些地区的电信经营者竟然用刀或锯,截断对方正在使用中的通信电(光)缆。这些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严重地扰乱了电信市场秩序,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权利。据统计,1998年至2004年,仅上报到信息产业部的互联互通恶性案件已达540多起,至少影响到了1亿人次的用户使用,造成10亿元的直接损失和20亿元的间接损失。 事实上,破坏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现象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电信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损害了其他电信经营者的利益,也损害了电信消费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破坏了良性发展的电信市场竞争秩序,已经危及到了社会公共的安全。为此,200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中组部、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下称“国办文件”)。国办文件强调,解决电信市场秩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有人把国办文件比喻为“高压电”。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就是在国办文件出台后,依然有人敢冒天下大不韪,去碰“高压电”。例如2004年3月20日发生在山西朔州的用挖掘机对朔州电信分公司的杆路和光缆进行破坏的严重事件。 原因究竟何在?笔者认为,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有关阻碍和破坏互联互通的行为,只是采用行政手段加以救济和惩罚。惩罚也只设置了行为罚和财产罚,没有设置人身罚。而且,我国的《电信条例》对违反互联互通所设置的财产罚只有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太轻,违法者付出的成本太低;行为罚中的“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即:通信行政主管机关责令违反网间互联的当事方停止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处罚,实质上是一种虚设,实践中不可能实施。为此,笔者在2003年3月就建议在《电信法》立法中应增加对违反网间互联的当事方财产罚的数额;在行为罚方面应以限制违反网间互联的当事方的业务或停止其新业务经营的处罚为主;特别提出了法律在人身罚方面必须有所作为。 只有设立对破坏网间互联行为人的人身罚,才有真正的震慑作用。

为了切实惩罚破坏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违法犯罪行为,信息产业部于2003年4月致函最高人民法院,建议对破坏电信网间互联互通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进行司法解释。该函引起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法工委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2004年8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2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并于2004年12月30正式公布,2005年1月11日起实施。笔者认为,《解释》是真正的高压电,对打击破坏网间互联的犯罪行为具有巨大的震慑作用。下面就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作如下解析。

一、关于司法解释的效力

司法解释属法律解释的一种 ,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在司法实践中,司法解释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审判解释;第二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工作中的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检察解释;第三类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具体应用法律的共性问题所作的联合解释。本文涉及的《解释》属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司法解释是我国法律解释的重要内容,它在法学实践和法学理论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该指出,司法解释是在法律存在漏洞和法律规定的比较原则和笼统的情况下,对法律的补充,具有填补漏洞的作用。法律漏洞的产生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立法者对所涉案型未予考虑或考虑得不够周详;二是社会现象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现行环境及其价值判断不断的发生变化,特别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使原有法律规定对现实不相适应;三是立法者对于认识不成熟的问题不做规定,而有意让最高司法机关来逐步完成。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司法机关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在我国,司法解释已成为保障法律正确适用的重要手段,是司法经验的高度结晶,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司法解释也成为了我国重要法律渊源,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解释》对刑法条文的扩充

根据《解释》第一条规定,采用截断通信线路、损毁通信设备或者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手段,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解释》采用列举加综合的方式,列举了五种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情形,其中一条为兜底条款。这五类情形为别是:(一)造成火警、匪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救灾、抢险、防汛等通信中断或者严重障碍,并因此贻误救助、救治、救灾、抢险等,致使人员死亡一人、重伤三人以上或者造成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二)造成二千以上不满一万用户通信中断一小时以上,或者一万以上用户通信中断不满一小时的;(三)在一个本地网范围内,网间通信全阻、关口局至某一局向全部中断或网间某一业务全部中断不满二小时或者直接影响范围不满五万(用户×小时)的;(四)造成网间通信严重障碍,一日内累计二小时以上不满十二小时的;(五)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

上述内容是《解释》是对《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扩充,属法律解释中的扩充解释。扩充解释是指当法律条文的字面过于狭窄,不足以表现立法意图、体现社会需要时,对法律条文所作的宽于其文字含义的解释。 《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显然,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了两个罪,一个是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另一个才是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其中“破坏公用电信设施”所使用的文字过于狭窄,根本不能表明刑法的真实意义,不能规制电信网间互联的具体行为,必须扩张其意义,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实意义。另外,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中的“造成严重后果”,更是没有任何依据和标准。因此,对“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进行扩充性司法解释已成当务之急。

《解释》规定,对于采用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手段,阻碍或者破坏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行为,适用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对此,学术界和司法界存在着不同认识,普遍认为破坏电信设施是一种物理性破坏。笔者认为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仅仅是一种狭义的物理性破坏。这里的电信设施应该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事实上,与网间互联有关的公用电信设施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硬体部分,如光端机、交换机、管道、杆路、光纤以及线缆引入口及槽道等;另一类是软体部分,如电子数据、应用程序,以及与互联有关的网络组织、信令方式、同步方式等。而电信设施中的交换机等设备本身包含技术数据、技术规范、应用程序等。在近几年所发生的互联互通的恶性案件中,除了砍电缆、锯铁塔等物理性破坏之外,更普遍的情况是在通信软件上做手脚或者恶意修改信令,对竞争对手经营的电信业务进行各种形式的限呼、拦截,造成了网间接通率偏低甚至完全中断。因此,最高人民法院认为,采用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手段,虽然并没有对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本身造成物理性损坏,但是,对于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的功能性却造成了实际的损坏,客观上导致了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和工作,其直接危害结果是危害了公共安全,应当认定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破坏公用电信设施”。 如果行为人构成《解释》第一条中规定的五种情形的任何一种,均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

笔者认为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一条的规定没有任意扩大刑法条文的范围,而是更好地实现了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法律条文未能包含的立法意图,是在刑法的立法意图、刑法的目的和刑法的基本原则基础上作出的扩充解释。

三、关于“造成严重后果”的量刑与认定标准

《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关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定,是作为法定刑升格的条件。《刑法》有关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有“严重后果”的情形,将在法定刑以上进行量刑,即: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国《刑法》分则通常使用“造成严重后果”、“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作为法定刑升格的条件。实践中,这类法定刑升格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突出地表现在放弃了对具体情节的描述,而以“造成严重后果”、“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进行概括,使得刑法的适用具有不确定性。

实际上,所谓严重后果,不限于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结合破坏电信设施罪的特点,综合案件情节,如破坏的电信设施的性质、严重程度,通信中断的性质、时间长短、影响面以及直接造成的危害结果等,全面考虑确定。但作为法定刑升格的条件,一定要有量化的标准,否则就失去了法律规则的严肃性。为此,《解释》第二条对《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关于“严重后果”作了列举式加综合式的描述性规定,较好地解决了法定刑升格量刑的具体标准问题,使《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适用有了较大的安定性,解决了刑法适用的不确定性,同时也限制了法官在审判破坏电信设施罪时的自由裁量权。《解释》列举了五类“严重后果”的情形,其中第五类为兜底条款。这五类“严重后果”的情形分别是:(一)造成火警、匪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救灾、抢险、防汛等通信中断或者严重障碍,并因此贻误救助、救治、救灾、抢险等,致使人员死亡二人以上、重伤六人以上或者造成财产损失六十万元以上的;(二)造成一万以上用户通信中断一小时以上的;(三)在一个本地网范围内,网间通信全阻、关口局至某一局向全部中断或网间某一业务全部中断二小时以上或者直接影响范围五万(用户×小时)以上的;(四)造成网间通信严重障碍,一日内累计十二小时以上的;(五)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实际上,上述关于破坏网间互联法定刑升格条件的认定标准,主要是源于国家电信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规范或标准。例如,信息产业部颁布的《公用电信网间互联互通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公用电信网间技术故障按照严重程度分为障碍、严重障碍、事故和重大事故。其中重大事故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一)在一个本地网范围内,网间通信全阻、关口局至某一局向全部中断或网间某一业务全部中断,历时超过一小时(用户数无法统计时); (二)在一个本地网范围内,网间通信全阻、关口局至某一局向全部中断或网间某一业务全部中断,直接影响范围十万(用户×小时)以上;(三)发生网间通信严重障碍,一日内累计十二小时以上(用户数无法统计时);(四)发生网间通信严重障碍,一日内累计直接影响范围十万(用户×小时)以上。

《解释》第五条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在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犯罪时,对有关公用电信设施的范围、用户数、通信中断和严重障碍的标准和时间长度等事实的认定,将依据国家电信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因此,电信业务经营者只要严格遵守电信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网间互联的规范或标准,就能远离犯罪。

四、关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构成要件

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下称“本罪”),是指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公用电信设施为特定破坏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下面对本罪的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进行解析:

1、本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通信方面的公共安全。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通信设施,包括公用电信交换设施、通信线路如架空线路、埋设线路、无线通信网、移动通信基站,以及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等。应该明确指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通信设施,且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解释》第三条规定: 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笔者对《解释》第三条的部分内容有不同看法,首先,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不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以及盗窃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仍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这些规定符合刑法的立法精神。因为,只有对正在使用中的电信设施进行破坏,才可能给公共安全带来危害。其次,《解释》第三条规定: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对此,笔者认为有悖刑法的立法精神。道理很简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属于一种危险犯,根据我国《刑法》的立法精神,并不要求发生实际的危害后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无论造成实际损害结果或虽未造成实际损害结果,但足以造成严重后果的,均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因此,除了法律明文规定的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以造成严重后果为犯罪成立的必要要件以外,故意的行为即使尚未构成严重后果,但只要造成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就构成犯罪。 当然,如行为人破坏的虽属电信设施,但仅属于一般性的服务设施,如宾馆、单位内部的电信设施,城镇中的公用电话亭以及一般的居民家庭电话等等,都不属于本罪对象。对之进行破坏的,构成犯罪的,应以他罪如故意毁坏财物罪等论处。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破坏方法多种多样,如拆卸或毁坏公用电信设施重要部件,砸毁电信设备,偷割、截断电(光)缆,毁坏杆路、管道(孔),故意违反电信服务规范使通信无法正常进行,或者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

构成本罪,只须在客观上实施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可成立。这里危害公共安全,一般是指通信设施因遭受破坏失去原有功能,以致造成公共电信不能正常进行。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的单位和个人无法正常进话音或数据通信活动的,或由此可能引起其他严重后果的,均应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既有一般主体,又有特殊主体。也就是说,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专门从事电信通信业务的人员。凡已满16周岁,具有辩认控制能力的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犯罪主体应当是指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实践中,一些故意破坏电信网间互联行为的恶性案件,主要是由电信运营商的主要领导或主管人员基于恶性竞争目的而组织、策划或指使有关人员实施的。为此,《解释》第四条规定, 指使、组织、教唆他人实施本解释规定的故意犯罪行为的,按照共犯定罪处罚。因此,有些领导或主管虽没有直接参加破坏电信网间互联的行为,但由于组织、领导或教唆他人实行了犯罪,仍将以共同犯罪论处。如果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将作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定罪量刑,按照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4、主观要件

《解释》中规定的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破坏电信设施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公共通信的安全,并且希望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公共通信的安全,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实施本罪的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但破坏网间互联的动机基本上是出于不正当竞争。当然,动机如何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结束语:

上网的坏处篇4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构成认定

***

新刑法第285条规定了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规定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和制作传播破坏性程序罪。现就这四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与认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所谓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据报道,1993年下半年有几个人打开了通往美国国防部机要计算机系统的密码。1995年,美国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受到25万人的“拜访”。近年最典型的“侵入”事件有两起,一是1993年英国少年布里顿“侵入”美国国防部计算机系统,接触到了包括弹道武器研究报告、美国情报部门内部机要通讯材料在内的大量机密,并把部分机密输入了有3500万用户的国际计算机网络。另一起是1994年英国电信公司一位电脑操作员“侵入”本公司内部数据库,获得了英国政府防务机构和反间谍机构的电话号码和地址,其中包括英国情报机构、政府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以及控制中心、英国导弹基地等机密电话号码和梅杰首相的住处以及白金汉宫的私人电话号码。这是两起令世界震惊的“高技术侵入”事件。

从犯罪客观方面来说,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首先,必须具备违反国家规定的事实。目前,我国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法规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信道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专用网与公用网联网的暂行规定》等。其次,具有“侵入”行为(intrude),而且侵入的是党政机关、军事部门和尖端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侵入”的方法有:

(一)冒充(masquerading/mimicking)。冒充的方式有:一是利用网络设计缺陷,比如在Internet(全球计算机网络)中,一种被称为“路线标定者”的特殊网络由计算机决定信息数据的确认和配送。“侵入者”则利用网络设计上的一个缺陷,采取欺骗“路线标定者”的办法冒充合法用户,从而得到受保护的计算机数据资源通道,控制了有关系统。二是使用别人的访问代码冒充进入他人的计算机网络。三是“乘机而入”,即“侵入者”利用合法用户输入口令(password)之机获取访问(access),或合法用户结束使用但未退出联机之前获得访问的一种方法。这就像小偷正要撬门而有人进出便混入大门一样。四是利用非法程序或方法蒙骗正在向计算机登录的合法用户以进入系统。比如,利用寄生术(piggyback),寄生术是指跟随其他用户的合法访问操作混入计算机系统作案的一种方法。

(二)技术攻击(technologicalattack),即使用技术打败技术,而不采取其他方法,比如猜想程序,猜出口令等。进行技术攻击的主要目的是绕过或取消硬件及软件存取控制机制以进入系统。

(三)后门(backdoor),后门一般是由软件作者以维护或其他理由设置的一个隐藏或伪装的程序或系统的一个入口。例如,一个操作系统的口令机构可能隐含这样一个后门,它可以使一定序列的控制字符允许访问经理的帐号。当一个后门被人发现以后,就可能被未授权用户恶意使用。

(四)陷阱门(trapdoor),也叫活门。在计算机技术中,是指为了调试程序或处理计算机内部意外事件而预先设计的自动转移条件。陷阱一般只有制造商知道,不告诉用户。程序调好后应关闭陷阱。如果厂商交货时忘记关闭陷阱,就会被人利用而绕过保护机制,然后进入系统。这种犯罪的主体,一般是具有相当水平的计算机操作人员。这些“侵入者”可按其犯罪故意的不同划分为两类:一类叫“计算机玩童”(naughty)。他们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往往是出于好奇,或者是为了恶作剧,有的则为了检验自己的计算机技能。另一类叫“计算机窃贼”(hacker),也译“赫尔克”。这些人“侵入”纯粹出于犯罪目的。

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属行为犯,只要有“侵入”的事实,即构成犯罪既遂。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

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具有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信息的功能。所谓采集,是指在数据处理中,对要集中处理的数据进行鉴别、分类和汇总的过程;所谓加工,是指计算机为求解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数据运算,也叫数据处理;所谓存储,是指将数据保存在某个存储装置中,供以后取用;所谓传输,是指把信息从一个地点发送到另一个地点,而不改变信息内容的过程;所谓检索,是指计算机从文件中找出和选择所需数据的一种运作过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就是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和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破坏活动有时针对硬件,如某一设备;有时针对软件,如某一数据或程序;有时对硬软件同时进行破坏,比如有些计算机病毒既感染软件,又感染硬件。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破坏,也叫机械破坏,就是通过爆炸、捣砸、摩擦、刺划、高温、浸湿、燃烧、短路等手段破坏计算机设备及其功能;另一种是逻辑破坏,也叫智能破坏,就是利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进行破坏活动,比如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破坏。新刑法规定的破坏方法“删除、修改、增加、干扰”,应认为是智能破坏方法。对于利用物理方法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理论上也应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但鉴于新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可以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定罪处罚。常见的智能破坏方法有:

(一)干扰(jamming),指人为地发射一种强大的扰动信号,用以干扰正常的运作状态或传输中的信号,使之不能正常工作或信号不能被正常输出或接收。干扰分为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einterfere-nce)和射频干扰(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两种。电磁干扰是指由高能电扰动引起的感应电磁场,它不仅对无线电通信形成干扰,而且能导致沿电缆传送的数据、信息遭受破坏或丢失。射频干扰是通过发射射频电磁辐射干扰计算机工作电路。

(二)拒绝使用(denialofservice)。拒绝使用本来是指在公用电话网中,当没有可用线路时,给呼叫用户回送忙音的一种网络状态。在计算机安全中,是指废弃某系统、使端口处于停顿状态、在屏幕上发出杂乱数据、改变文件名称、删除关键程序文件或扭曲系统的资源状态,使系统运作紊乱或速度降低,最终导致处理结果降低价值或失去价值。

(三)利用计算机病毒或其他破坏性程序进行破坏。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属结果犯,其破坏行为必须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而且后果严重,才构成犯罪。

三、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所谓数据,是指计算机输入、输出和以某种方式处理的信息。所谓应用程序是指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为某些用户编写的具有特定用途的程序。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行为。这种犯罪所侵犯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必须处于“存储、处理或传输”状态,否则,不构成本罪。这种犯罪多发生在数据输入输出过程中,记录、传送、编辑、校对、调试、变更、转移等各个环节都可能是犯罪分子下手的时候。

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的方法除了新刑法规定的“删除、修改、增加”之外,还有损坏(就部分而言)、毁灭(就整体而言)、瓦解(致使数据或应用程序处于混乱状态)、隐匿等方法。计算机病毒或其他破坏性程序,也是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常用手段这种犯罪属结果犯,处理时,应依新刑法第286条第2款定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但是依照该条第1款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的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四、制作、传播破坏性程序罪

所谓破坏性程序,是指有意损坏数据、程序或破坏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任何程序。常见的破坏性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es)。计算机病毒是指隐藏在计算机系统数据资源中,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并可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途径蔓延传染的有害程序。计算机病毒输入计算机后,即会隐藏寄生在开机时的程序、应用程序及作业系统程序中,有时会依附在可供执行的电脑程序上,或者隐藏在其他周边设备程序或资料库内,或以伪装方式潜伏在磁碟片、硬式磁碟机或计算机记忆体内。当间隔一段时间后,它会不断地自动复制程序本身,蔓延并衍生出许多拷贝,或自动增加无益的程序,连续扩散,直至占满整个记忆体或磁碟机的空间为止,将其资料蚕食、吞噬、覆盖,最后使计算机运用缓慢、中止或停止。有的病毒如被发现,它还会潜逃到其他地方寄生,经流传变化或拷贝交换,病毒会侵入别人的磁碟上,甚至透过计算机网络连线,侵入别的计算机或磁碟上。

(二)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计算机安全中的特洛伊木马是指表面上在执行一个任务,但实际上在执行另一个任务的任何程序。这种程序与病毒的区别在于,病毒需要一个宿主(host)把自己隐藏其中,而且都能自我复制,而特洛伊木马不需要宿主,而且不自我复制。实际上,有些计算机病毒是特洛伊木马完成使命后的衰变产物。特洛伊木马能做任何软件能做的任何事情,包括修改数据库,写入基本工资、传递电子邮件或消除文件等。

(三)逻辑炸弹(logicbomb)。逻辑炸弹是指修改计算机程序,使其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按某种不同的方式运行的一种非法程序。这种程序不自我复制。逻辑炸弹被用来盗窃财物、毁坏存储资料。

(四)定时炸弹(timebomb)。定时炸弹是指在一定的日期或时刻激发的一种逻辑炸弹。这种逻辑炸弹启用的特殊条件就是实际日期或时刻与预置的日期或时刻相吻合。一但条件形成,该破坏性程序就被执行。但这种程序只隐藏自身,不自我复制。

(五)蠕虫(worm)。蠕虫是一种将自己的拷贝传染到入网计算机的程序。这种病毒主要攻击小型机,其自我复制能力很强,并主要通过自我复制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其传染途径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和软磁盘。蠕虫与一般病毒的区别在于它不一定需要宿主,因为它是典型的主机型病毒,不必对用户隐藏。

以上五种程序也叫凶猛程序(rogueprogramm)。

(六)野兔(rabbit)。野兔是一种无限制地复制自身而耗尽一个系统的某种资源(CPU时间、磁盘空间、假脱机空间等等)的程序。它与病毒的区别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程序,它不感染其他程序。

制作、传播破坏性程序罪,是指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对于没有制作和传播行为,而是利用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后果严重的,应当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因为,有些计算机病毒既感染软件,又感染硬件,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有直接破坏作用。

对于利用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瓦解、损坏、毁灭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后果严重的,则应定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上网的坏处篇5

论文摘要:水破坏是当前影响高速公路路况,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京秦高速公路中修养护工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简单的介绍以一下水破坏的表现形态,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论文关键词:高速公路;水破坏;原因;措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受雨水和车轮辗压的作用,容易出现表面层松散,坑洞、拥包、纵横向裂缝以及雨水沿缝下渗形成的啃边、局部沉陷、翻浆等现象。这些病害一般都发生在雨季,基本上都与水有关。 1 水破坏的表现形式 1.1 坑洞 坑洞是最典型的水破坏现象。当自由水侵入并滞留在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不管是普通沥青混凝土还是改性沥青或加抗剥落剂的SMA,在行车作用下,特别是在降雨过程中和雨后行车道上的局部网裂会逐渐松散,松散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而形成坑洞。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坑洞总是首先在局部混凝土孔隙率较大处产生,因此,它是随机分布的一个个孤立的坑洞。 1.2 唧浆、网裂 水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混合料表面的细料,形成灰白色浆。灰浆又被行车压唧,通过各种形状不一和宽窄不一的裂缝(横缝、纵缝、斜缝、网裂)到路面,灰浆还可能通过水渗入沥青混凝土的局部小面积或个别通道被压唧到路表面,使路面产生网裂和变形。 2 水破坏的原因和特点 2.1 特点 损坏一般都发生在雨季,破坏之初一般先有小块的网裂,冒白浆(唧浆),然后松散成坑洞,发生水损害的地方一般透水较为严重,排水不畅通的部位,挖开路面面层,可见下面有积水或浮浆,水破坏大多都发生在重车道上。 2.2 成因 ①外因:a.降水、降雪。自由水通过裂纹、裂缝和结构的孔隙进入沥青面层。b.大量重载车辆的作用。在沥青面层混凝土孔隙中和面层与基层交界面上滞留的自由水,在车辆通过时,都会产生相当大的水压力和抽吸力。交界面上的这种水压力会冲刷基层顶面材料中的细料,经多次车辆的反复作用,累计冲刷下的细料形成灰白浆,同时在车辆驶离时又产生相当大的抽吸力,这两种力的瞬间先后作用,能将滞留在基层顶面的浆水唧出表面。在浆水唧出的过程中,首先是沥青混凝土中较大颗粒上的沥青膜逐渐剥落,因此沥青混凝土面层向下变形,并形成网裂或下陷。压力和抽吸力的反复作用还会使沥青混凝土孔隙中的自由水往复运动,并促使沥青首先从较大颗粒上剥落,逐渐使沥青混凝土强度降低,直至局部松散,所以水破坏多发生在车辆通行较多的行车道上。②内因:a.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b.路面压实度不足;c.路面离析。 3 结合京秦高速公路的养护经验谈一下对水破坏一些难点处理的看法 3.1 分析水破坏中水的渗入位置 京秦高速公路内部给水主要是面层与基层交界面上滞留的自由水,水稳基层与二灰碎石底基层交界面上的自由水,来源一般分为两种:①路面裂缝渗水;②中央分隔带渗水。 3.2 以前处理水破坏病害,只注重于对于病害的治理,忽略了病害的根源是水的来源问题 只有真正切断了水的渗入,才能从根不上解决问题。 ①沥青混凝土面层上裂缝处有从基层反上来的白浆,这表明基层已经积水。唧浆表明水泥混凝土基层已经损害,应挖除沥青层和水泥混凝土稳定基层,这样处理才能彻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2006年罩面的路段经过一个冬天,多处出现唧浆,原因多处是未处理基层,原先的裂缝都反上来了,经过雨季唧浆的路段就更多了。②有些唧浆路段是光处理基层不能彻底解决的,必须要设置排水设施才能彻底根治,2007年5月在北京方向K172+450处,外车道出现坑洞,当时处理了基层,处理的很彻底。但是经过夏天雨季后,8月份路

上网的坏处篇6

首先,从国内对“互联”一词尚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界定,唯一对此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界定的是信息产业部令第9号<<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这一部门规章。而<<司法解释>>是在法律存在漏洞和法律规定的比较原则和笼统的情况下,对法律的补充,具有填补漏洞的作用。由此,进一步结合当前的电信实际情况,制定出<<司法解释>>的目的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教育和保护人。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打击各类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及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犯罪行为,保障公用电信设施的安全运行将会发挥积极作用。互联互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互联互通问题涉及经济、技术、法律等诸多领域,因此,电信业互联互通不仅要有技术保障,更要有法律的约束。

针对<<司法解释>>的公布、实施。笔者认为,电信网间“互联互通”是真正碰不得的“高压电”,对打击破坏网间互联的犯罪行为具有巨大的震慑作用。从司法解释的要点在电信互联互通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到适当的法律约束无疑对电信互联互通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接着,又深一步对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构成要件进行详细的解析,并分别对本罪的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的认定进行论述。

最后,通过对电信企业贯彻“互联互通”司法解释引起的思考,从各电信运营商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到竞争与竞合带给电信企业的利弊,都一一做了深度的分析、对比。

[关键词]互联互通、电信行业、司法解释、理性思考

2005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生效,信息产业部从法律方面解决电信互联互通问题走出实质性的一步。

从1998年开始,通信业相继进行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的电信市场格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让通信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在垄断被打破之后,如果不能适时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电信业就有可能陷入混乱,近年来,电信企业在互联互通问题上摩擦不断,一些地方甚至发生了砍断光缆、人为中断网间通信的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电信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行业、消费者的利益,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改革的初衷也就无法实现。为什么妨碍互联互通的行为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互联互通就是形成有效竞争的基础和前提,部分运营企业的领导者法制观念淡薄,甚至将中断通信、危害国家通信安全的犯罪行为视作“竞争手段”加以利用。要从根本上解决互联互通问题,高悬法律的“达摩克立斯”之剑势在必行。

一、互联互通的定义及法律效力的界定

1、互联互通的定义

国际电信联盟(ITU)和一些国家(地区)的电信法也对电信网间互联作出了定义。从这些定义看,电信网间互联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网间互联,二是业务互通。网间互联的目的在于实现业务互通。电信法可以将电信网间互联定义为:建立电信网间的有效通信连接,以使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能够与另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相互通信或者能够使用另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各种电信业务。这个定义既提到了网络连接,也涉及到了业务互通,比较全面、简洁地概括了互联互通的内容。至于网络是两个网络直联还是通过第三方网络互联转接,因为这是实现的具体方式,可以在电信网间互联的有关条文中作具体规定。

2、我国对互联互通具有的法律效力的界定

关于“互联”一词的界定国内对于“互联”一词尚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界定,唯一对此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界定的是信息产业部令第9号《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这一部门规章。该规定指出互联是指建立电信网间的有效通信连接,以使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能够与另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相互通信或者能够使用另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各种电信业务。同时它还明确了互联的方式,即两个电信网网间直接相联实现业务互通以及两个电信网通过第三方的网络转接实现业务互通这两种方式。但如果要在电信网间互联争议解决程序的启动方面对“互联”适用《规定》中的相关界定,则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原因有二:其一,《规定》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在公用电信网间的互联而不适用于涉及专用电信网单位的互联,而且《规定》中也明确指出了只有在本《规定》中出现的“互联”一词才适用该界定,因此对于在一般情况下均要可适用的电信网间互联争议解决机制而言,该界定显然不具有普适性;其二,对“互联”作出界定的《规定》法律效力层次较低,仅属于部门规章,因而造成对“互联”界定实际适用上的不可能。无法正确地把握“互联”的含义,就不利于对电信网间互联争议协调申请书的内容进行初步审查,进而无法有效地启动电信网间互联争议解决机制。

3、<<司法解释>>的法律效力

司法解释属法律解释的一种,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作的解释。司法解释是我国法律解释的重要内容,它在法学实践和法学理论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该指出,司法解释是在法律存在漏洞和法律规定的比较原则和笼统的情况下,对法律的补充,具有填补漏洞的作用。法律漏洞的产生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立法者对所涉案型未予考虑或考虑得不够周详;二是社会现象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现行环境及其价值判断不断的发生变化,特别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使原有法律规定对现实不相适应;三是立法者对于认识不成熟的问题不做规定,而有意让最高司法机关来逐步完成。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司法机关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在我国,司法解释已成为保障法律正确适用的重要手段,是司法经验的高度结晶,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司法解释也成为了我国重要法律渊源,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司法实践中,司法解释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审判解释;第二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工作中的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检察解释;第三类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检察院对具体应用法律的共性问题所作的联合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属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刑法有关条文。

4、制定<<司法解释>>的目的

我国《电信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电信网之间应当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公平公正、相互配合的原则实现互联互通。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拒绝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专用网运营单位提出的互联互通要求。

制定<<司法解释>>的目的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教育和保护人。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打击各类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及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犯罪行为,保障公用电信设施的安全运行将会发挥积极作用。互联互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互联互通问题涉及经济、技术、法律等诸多领域,因此,电信业互联互通不仅要有技术保障,更要有法律的约束。

二、适当的法律约束对互联互通无疑具有一定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为了切实惩罚破坏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违法犯罪行为,信息产业部于2003年4月致函最高人民法院,建议对破坏电信网间互联互通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进行司法解释。该函引起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法工委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2004年8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2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并于2004年12月30日正式公布,2005年1月11日起实施。笔者认为,电信网间“互联互通”是真正碰不得的“高压电”(“高压电”是电信业界对“互联互通”司法解释的形象比喻),对打击破坏网间互联的犯罪行为具有巨大的震慑作用。

要点之一:砍电缆等“硬破坏”不行,修改数据、制造网间不畅等“软破坏”也不行

<<司法解释>>明确了采用修改软件、数据等非物理性手段设置障碍的行为属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

对于采用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手段,阻碍或者破坏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行为,是否可以适用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认识。这个问题是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司法解释>>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苏泽林曾经指出,对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中规定的“破坏”一词,不能仅仅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性破坏手段,如砍断电缆、锯断光缆、毁坏通信电源等,还应当从广义方面理解。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这是原则性的规定。采用修改软件、数据等手段进行破坏,虽然公用电信设施的硬件没有遭到破坏,但是公用电信设施由于功能受到损坏而无法正常运行和工作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破坏”,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处罚。

因此,<<司法解释>>第一条中明确规定,破坏的手段既包括“采用截断通信线路、损毁通信设备”的手段,也包括“采用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手段”,从而明确了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的“破坏”,包括采用修改软件、数据等功能性破坏的行为。

要点之二:什么情形属于“危害公共安全”和什么情形属于“严重后果”的犯罪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司法解释>>明确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由于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比较原则、笼统,没有明确具体的定罪量刑的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各地司法机关对一些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的刑事案件无法处理或者定罪量刑的尺度不统一。<<司法解释>>对此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对此类犯罪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司法机关处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疑难问题,对于充分发挥刑法的保障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之三: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与一些相近犯罪的界限

(1)区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

<<司法解释>>第三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但是如果其毁坏财物的价值数额达到了犯罪的程度。比如,实践中故意破坏光缆、电缆等公用电信设施,没有危害公共安全,但电信设施价值较高,造成的损失数额较大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2)区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与盗窃罪

实践中盗窃公用电信设施的犯罪活动较多,因此,<<司法解释>>第三条第二款区分不同情形作了相应规定。对于行为人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设施,即使数额不大,但危害了公共安全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对于一个行为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应按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

要点之四: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背后指使人难逃法网

<<司法解释>>明确了指使、组织、教唆他人实施故意犯罪行为的,按照共犯定罪处罚。

<<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指使、组织、教唆他人实施本解释规定的故意犯罪行为的,按照共犯定罪处罚。<<司法解释>>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实践中一些故意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进而破坏互联互通的行为,大多是一些电信运营商的主管人员和部门负责人员,基于不正当竞争而组织、策划、指使有关人员实施的。为避免实践中仅仅处罚具体实施破坏行为的人,而放纵背后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指使者,<<司法解释>>把指使、组织、教唆他人实施故意犯罪行为的人员也纳入刑法制裁的范围。这样规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公平的。

因此,各电信运营企业要加强树立正确的竞争观,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开展理性竞争。不要为了利益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打击竞争对手,触犯刑法。

三、关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构成要件

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下称“本罪”),是指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公用电信设施为特定破坏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下面对本罪的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进行解析:

1、本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通信方面的公共安全。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通信设施,包括公用电信交换设施、通信线路如架空线路、埋设线路、无线通信网、移动通信基站,以及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等。应该明确指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通信设施,且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笔者对《司法解释》第三条的部分内容有不同看法,首先,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不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以及盗窃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仍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这些规定符合刑法的立法精神。因为,只有对正在使用中的电信设施进行破坏,才可能给公共安全带来危害。其次,《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对此,笔者认为有悖刑法的立法精神。道理很简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属于一种危险犯,根据我国《刑法》的立法精神,并不要求发生实际的危害后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无论造成实际损害结果或虽未造成实际损害结果,但足以造成严重后果的,均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因此,除了法律明文规定的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以造成严重后果为犯罪成立的必要要件以外,故意的行为即使尚未构成严重后果,但只要造成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就构成犯罪。当然,如行为人破坏的虽属电信设施,但仅属于一般性的服务设施,如宾馆、单位内部的电信设施,城镇中的公用电话亭以及一般的居民家庭电话等等,都不属于本罪对象。对之进行破坏的,构成犯罪的,应以他罪如故意毁坏财物罪等论处。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破坏方法多种多样,如拆卸或毁坏公用电信设施重要部件,砸毁电信设备,偷割、截断电(光)缆,毁坏杆路、管道(孔),故意违反电信服务规范使通信无法正常进行,或者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

构成本罪,只须在客观上实施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可成立。这里危害公共安全,一般是指通信设施因遭受破坏失去原有功能,以致造成公共电信不能正常进行。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的单位和个人无法正常进话音或数据通信活动的,或由此可能引起其他严重后果的,均应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既有一般主体,又有特殊主体。也就是说,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专门从事电信通信业务的人员。凡已满16周岁,具有辩认控制能力的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犯罪主体应当是指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实践中,一些故意破坏电信网间互联行为的恶性案件,主要是由电信运营商的主要领导或主管人员基于恶性竞争目的而组织、策划或指使有关人员实施的。为此,《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指使、组织、教唆他人实施本解释规定的故意犯罪行为的,按照共犯定罪处罚。因此,有些领导或主管虽没有直接参加破坏电信网间互联的行为,但由于组织、领导或教唆他人实行了犯罪,仍将以共同犯罪论处。如果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将作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定罪量刑,按照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4、主观要件

《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破坏电信设施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公共通信的安全,并且希望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公共通信的安全,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实施本罪的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但破坏网间互联的动机基本上是出于不正当竞争。当然,动机如何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四、电信企业贯彻“互联互通”司法解释的思考

贯彻落实“互联互通”司法解释,不仅仅是全行业推进互联互通工作,保障网间通信的一项措施、一个步骤,还需要人民法院、电信监管部门、电信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但主要靠电信企业提高认识,调整心态,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电信改革形成多家电信运营商后,出现了网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虽然总体看来互联互通是好的,保证了世界最大的电信网的正常运转。但是,由于竞争加剧,一些企业错误地把阻碍互联互通当作竞争手段,造成网间互联互通不畅。个别地方甚至出现砍对方电缆、锯对方基站铁塔的恶性事件。互联互通问题的产生有诸多原因,有人们观念问题、有经济利益问题、有管理问题。目前,“互联互通”司法解释、国办75号文件、通信网络监控系统进展顺利,以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基本解决了管理问题,而以电信网的经济成本核算为主的经济手段尚未出台――这恰恰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根源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信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理性竞争,合作共赢为上策;远离,规范经营为中策;不以为然,以身试法为下策。既然有上策,我们为什么不去选择呢?

1、倡导电信企业选择竞合的第一个理由

纯竞争的观念已经落后,双赢的战略联盟才能把蛋糕做大,企业需要和谐和合作。讲“竞争”,以往不少电信企业,尤其是基层电信企业存在认识误区。一些人认为,互联互通是培养竞争对手,而不是培养合作伙伴。这实际是把竞争理解为“就是比对手强”,事实上应是“使自己更强”,在这个意义上,合作正是使自己变得更强的有效方法。如今市场竞争的趋势正在从竞争走向竞合。一字之异,意味深长。著名的银行家勃纳德.巴舍奇说过一句话:“你并不需要熄灭别人的灯光以使自己明亮。”互联互通司法解释生效后,“砍电缆”只能“熄灭了别人的灯光,也熄灭了自己的自由”。实际上,所有的灯光全部发光,大厅才会金碧辉煌;所有的网络互联互通,通信才能造福社会。

2、倡导电信企业选择竞合的第二个理由

从理论上讲,互联互通意味着资源共享、各方共赢。通信经济理论中“n平方法则”和“规模经济性原理”告诉我们,当网络规模资源与系统的用户按比例增加时,系统的规模越大,就越经济。为了迅速提高网络的价值,各电信运营企业商都期望实现互联互通。有数据表明,互联互通后,各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价值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中国电信的网络价值提高了1.7倍,中国移动的网络价值提高了10倍,中国联通的网络价值提高了126倍。合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整合经济、达到多赢。合不合作,说到底就是一个能否实现缩小成本、扩大利润的问题,这也符合今年“两会”所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本意。既然各方皆有利,何乐而不为?

电信企业应该形成共识:追求单赢,不现实也不经济;选择“竞争-竞合”策略不仅明智而且重要。我们愈加坚信:和谐于竞合,竞合带来共赢,共赢催生效益。

结束语:<<司法解释>>将有利于各电信企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我们相信,电信企业互联互通也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适时、李彩、胡可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2]斯蒂格勒主编;<<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年。

[3]余永定、郑秉文主编;<<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中国文献出版社,2000年。

上网的坏处篇7

【关键词】运行方式 生成 实时数据 状态估计

作为广东省工业重镇的东莞,其电网运行方式安排所需数据主要取自EMS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电网离线计算则采用BPA以及PSAS。数据库建模和电网负荷水平的录入工作量巨大,使电网分析工作举步维艰。因此,在运方现有的工作环境下,集成离线计算和在线应用,研发一个新系统,使相关工作人员无需录入大量数据便能快速提取目标运行方式,检验处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给出分析报告,并能满足对运行方式多方位和多功能的工作需求,意义重大。

1 状态估计算法与稀疏矩阵

实时运行方式生成启用东莞电网最新的数据模板,通过实时数据接口提取实时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状态估计检测和识别坏数据,最终求得给定时间断面东莞电网实时运行方式。实时运行方式生成模块可以人工随机启动,也可以自动定时启动。

状态估计是实时运行方式生成模块的核心。状态估计利用实时量测,检测和识别坏数据,推算母线电压,最终建立电网实时运行方式。目前,广泛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作为状态估计器。

式中Z为m维量测向量,X为n维母线电压向量,ν为量测残差,h为量测和电压的观测关联量。

由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准则可得,目标函数为:

求导,得出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后获得最后估计解,即有:

式中H=为m×n阶雅可比矩阵,而R=E[vvT]为量测残差期望值,是量测量权重的倒数。

将式(3)改写成便于迭代计算的形式:

要使式(4)有解,则必须使m≥n,且矩阵H的秩不小于n。

阶雅可比矩阵H反映量测量与电压量的观测关联,依据电力网络的特点,阶雅可比矩阵H是稀疏矩阵。例如一个线路的PQ量测仅与线路两侧的母线电压量关联:

式中P、Q为线路量测量,i、j是线路两侧的母线编号,Zij为线路阻抗。一个线路量测在雅可比矩阵一行向量中,仅两个非零元素,其余n-2个均为零元素。母线量测也类似,一个母线PQ量测仅与本母线以及与本母线有支路相连的母线电压关联,其表达公式可以类推。总之,状态估计软件设计必须充分利用矩阵的稀疏性,以节省存储空间,加快运算速度。

虽然已经拿到SCADA实时数据,并可以通过实时数据了解电网运行工况,但仍有必要开展运算状态估计的有关工作。首先,SCADA实时量测是有误差的,反映在母线功率的不完全平衡;其次,SCADA实时量测是不完整的,有的元件未配置实时量测;第三,SCADA实时量测有时可能包含坏数据,包括坏的遥测值和错误的遥信值,使运行人员产生误判。正是基于SCADA数据的不完整性和不成熟性,使状态估计的工作成为必须。

2 实时数据的提取和系统的可观测性分析

运算状态估计前的必经一步是从实时数据接口提取实时数据,在这之后需用提取的数据检验系统的可观测性。系统可观测性的判断可以有多种方法,方法之一是采用拓朴算法,其原理是:

(1)先将全电网的各个母线设置为孤立态,逐个扫描量测量,凡线路量测将该量测两侧的母线设置为同环。

(2)凡节点量测,增加一个与该节点相邻而非同环的母线设置为同环。量测扫描结束后判断电网是否为全部母线同环,是则表示系统可观测,反之则不可观测。

3 外部等值网络的可观测性

外部等值网络的可观测性影响包含外网等值的东莞电网的可观测性。按照目前上下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连接模式,地区电网EMS/SCADA尚无法得到外部网络的实时数据,仅能通过与外网厂站相连的输电线路自己一侧的PQ量测来观测外部网络,进而推算外部网络的等值发电或等值负荷。在不能利用这些连接外部网络输电线路自己一侧PQ量测完全观测外部网络,又无法获取外部网络实时数据的情况下,外部网络成为不可观测,此时软件设计应该提供空间,允许使用伪量测来确保状态估计有解。

外部网络使用伪量测的最简易方法是使用上一时段的推算值作为量测值。由于电网负荷变化的渐进的特点,使用上一时段的推算值作为本时段的伪量测大多数情况是可行的。然而,连续使用伪量测来确保外部网络的可观测性,可能会令伪量测逐渐远离真值,这是应该避免的。需要指出的是,外部网络使用伪量测不影响220kV地区分片电网的潮流,只会影响涉及伪量测的地区分片电网电磁解合环分析的精度,也即外部等值网络使用伪量测的影响面是有限的。

4 实时量测的预检验

确定系统满足可观测性之后,进而再检验母线功率平衡,进行量测误差的预检验。母线功率不平衡度超过某一限定值时,或者给出告警对话框,要求用户选择,或者给出告警信息后直接进入状态估计分析,无需人工介入。

造成母线功率不平衡度偏大的原因是:实时数据接口解析错误、遥测数据反向或错误、遥信位置错误等。母线功率不平衡度过大说明可能存在大的误差数据或坏数据,需要及时校正,在用户给出响应后便可进入状态估计。

实时量测预检验在新建数据模板、调试实时数据接口时用处很大,量测量中明显错误的坏数据可以在第一时间剔除出系统,避免其影响状态估计的运行。服务器上的运行方式实时生成进程不理会实时量测预检验告警,而是直接进行状态估计计算,以确保系统的连续可靠运行。大误差量测数据或者被识别成为坏数据,或者被同母线其他量测数据消解,淹没在平均误差之中。

5 坏数据的检测与识别

状态估计检测和识别坏数据的性能是状态估计成功应用的关键,如若不能有效剔除坏数据,就难以减小量测误差,无法求得全网潮流真解。

本文采用文献[4]提出的基于残差灵敏度矩阵的不良数据再估计识别算法来处理坏数据。为了简化,有关矩阵和向量均采用加权值,从而将权值向量从公式中消除。

按照最小二乘法,状态估计量测残差向量r的估计值表示为:

式中 为随机量测误差,b为坏数据,U为残差灵敏度矩阵,可表达为:

式中H为加权雅可比矩阵,则状态估计目标函数为:

存在坏数据情况下,状态估计目标函数的期望值大于m?n,依据此检测坏数据,即:

基于残差灵敏度矩阵的坏数据再估计识别算法本质上是一种成组搜索的方法。假设量测系统中存在k个坏数据, 是k个坏数据的真实集合, 是k个坏数据的任意集合,则有:

式(10)涉及高阶矩阵的组合搜索,运算量很大,工程应用困难。基于残差灵敏度矩阵的等幂性即:U2=U,经过推导可以得到一个重要而又简练的算式,称之为坏数据的再估计校正算式:

式中 为可疑量测的再估计值, 是与可疑测点集相关的残差灵敏度矩阵的k阶子集。 矩阵必须是满秩,以便矩阵能够求逆,方程有解。换而言之,除去可疑测点集合 后的量测集合仍能保证电网可观测。可以证明,可疑量测 的再估计目标函数值与全网状态估计的目标函数值有下面的等式关联:

即坏数据的再估计识别 与剔除坏数据的成组识别 本质上是一致的,前者涉及k阶低阶矩阵的运算,而后者需要进行m-k高阶矩阵运算,可见基于残差灵敏度矩阵的坏数据再估计识别是有严格理论基础的高效率识别算法。

6 状态量的快速校正

当系统检测并识别出坏数据后,原则上必须除去坏量测,重新进行状态估计,求得电网潮流的真值。由于重新进行全网状态估计需要高阶矩阵的求逆,计算量大,相当耗时,为了提高实时运行方式生成的效率,在已知 后采用快速校正电网状态量的算法:

即用坏数据向量 对状态量的修正值与用剔除坏数据后的量测量进行全网状态估计等价。

状态估计在检测与识别坏数据,获得电网潮流真解之后,将方式存入准实时数据库,同时给出分析报告,部分报告内容推入准实时数据库的日文件日志记录中,完成运行方式实时生成进程。要求状态估计给出分析报告是系统维护的需要。

分析报告之一是坏数据列表,给出本次状态估计的坏数据数目、坏量测点名、量测值、校正值等,供量测系统检验、状态估计坏数据识别性能分析、状态估计器参数调整之用。状态估计坏数据检测与识别的具体过程则记录在运行信息窗,供用户查询,但未登记入日记录。

分析报告之二是状态估计结果查询对话框。在查询对话框中可以查询全部量测量的状态、是否是坏量测、估计误差等。

7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东莞电网实时运行方式生成系统的设计流程,即启用东莞电网最新的数据模板,通过实时数据接口提取实时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状态估计检测和识别坏数据,最终求得给定时间断面的东莞电网实时运行方式,并出台分析报告。为东莞电网安排合理的运行方式提供指导,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颜俊,程改红,张中庆,马进霞.南方电网500 kV/220 kV电磁环网运行方式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3,7(6):76-80.

[2]孔慧超,袁炜灯,何建宗,马志强.东莞电网运行方式实时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广东电力,2012,25(11):68-71,95.

[3]薛伟.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广域测量系统状态估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902-8906.

[4]马志强.关于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中的检测与识别[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82,(01):26-31.

作者简介

王传旭(1981-),男,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电运行。

上网的坏处篇8

电脑的好处,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玩网络游戏,寄邮件不用花费很长时间,可以和远方的朋友谈天说地,可以在上面写作文,让后打印下来,可以……可是,无知的人类们,你们有想过电脑带来的坏处吗?你们知道它的坏处是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1、网络游戏有可能会破坏身心的有益健康。

2、长时间上网,会让自己的成绩快速跌倒和下降,严重的还有可能生病、上课也犯网瘾。

3、看多了电脑会使自己的眼睛从良好到差劲。

4、在网上可能会遇到骗子推销广告,让你上当。

5、在因特网交朋友有可能也遇到骗子。(例如,本来是个身体健康的小青年,就假扮成一位年迈的老人家或小孩子,让你“捐款”给他(她),如果容易骗的就会上当受骗。)

等等……

上网的坏处篇9

关键词:计算机机房,故障,问题,处理,维护

 

计算机机房是大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实验场所,它要承担各种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验任务。现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使用率高,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下面就机房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鼠标故障

在计算机操作中学生经常会反映鼠标开始用的时候挺灵活的,渐

渐地移动就困难了,怀疑鼠标器是不是坏了。其实这种现象很平常,每个管理员都会碰到。你可以把鼠标背面的旋盖打开,查看鼠标器内部的滚轮和滚轴是否都附着一层污垢,内污垢引起鼠标器移动不灵活。解决方法是,用工具把污垢轻轻地刮下,然后用无水酒精在滚轮和滚轴轻轻擦拭。

2.黑屏问题

学生用电脑经常会出现黑屏情况,在此我们只讨论显示器没有坏

的处理方法。计算机黑屏与计算机的主板、内存、显卡、电源和显示器自身及周边部件有关。

检查的步骤如下:

(1)查看主机电源是否工作:电源指示灯亮不亮?电源风扇是否转动?如电源风扇不转,要先排除了机器外部的电源故障。外线电路没问题再检查计算机的PC电源故障。如电源风扇不转,多是PC电源问题或主板问题,可更换电源试一试。

(2)检查显示器是否加电,看显示器的电源开关是否已经开启?

亮度旋钮是不是旋到最小?开关显示器开关是否有滋滋声。说明显示器电源是通的。检查显示器的数据线接头是否松动,有断针、弯曲、生锈,在使用中常出现接在主机上的数据线接头被强行插入弄弯曲而出现黑屏的,也有因断针选成不能传输数据而出现黑屏现象的。。

(3)显卡问题。计算机上的板卡使用时间长,接触不良,会造成黑屏。。显卡问题反映出来是开机无显示,有一长两短的报警声。只要现卡没坏,拆开主机,用橡皮擦把显卡的金手指擦一遍,把AGP插槽清扫干净再装回去就可以了。如经清洁后装回还是不行,可更换显卡试一试。

(4)内存坏或接触不良是经常引起黑屏问题的。内存出现接触不良一般是开机出现黑屏,并有不断的长声报警,处理办法除把板卡清扫外,还要检查内存槽有无变形、损坏。有时内存坏了,开机后黑屏,但无报警,这时只好更换内存,就可以解决了。

(5)CPU坏了也造成黑屏的原因之一。CPU坏开机后一般无报警现象,所有灯都亮,硬盘也转,这时更换CPU试一试。

3.网络软故障

问题一:IP地址冲突。

现象:启动计算机并登录后,提示:“系统检测到IP地址与网络

上的其他系统有冲突”。

分析与对策:主要是由于在同一网段内,给计算机分配的IP地址有重复。解决方法:打开“网络邻居属性”对话框,单击“配置”选项卡,打开“TCP/IP属性”对话框,更改IP地址。

问题二:无法正常浏览网页。

现象1:输入网址后显示“找不到服务器或发生DNS错误”。

分析与对策:

故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输入的网址错误,网址被删或者网址更名。②DNS的设置不正确。③与交换机的连接故障。

对策:①检查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查找新的网址链接,并重新输入。②如果局域网内有DNS服务器,检查DNS是否与服务器一致。

现象2:输入网址后显示“错误您所请求的网址(URL)无法获取”。

分析与对策:学生在进行Internet设置时,设置了服务器的相关信息。方法:取消服务器的设置,即启动IE,在“工具”菜单中选择“Internet选项”命令,打开“Internet选项”对话框,在“连接”选项卡的“局域网设置”中,将“服务器”项设置为“不使用服务器”。

问题三:不能访问其他客户端。

现象:打开“网上邻居:后,看不到其他学生机及教师机。

分析与对策:

(1)与其他计算机不在同一工作组。解决方法:打开“网上邻居”属性,在“标识”选项卡中检查配置,并将工作组修改为统一工作组。

(2)“TCP/IP属性”对话框内各选项卡的设置与其他计算机不同。主要检查本机的IP地址与网关选项卡是否和其他计算机配置规则相符。

(3)网卡被禁用或网卡驱动程序丢失。方法:选进行病毒扫描,检查是否有病毒存在,接下来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在“设备管理器”选项卡内检查网卡是否被禁用;同时,检查网卡驱动是否完好,有问题时重新安装驱动即可。

(4)使用PING命令,进一步判断故障。

4.键盘故障

(1)键盘出现故障经常是个别按键按下去以后弹不起来,可以

听到不停的“啪啪”声,屏幕字符重多个,这是因为键盘使用时间长,脏了,将键盘清洁一下会有改善。

(2)打开电脑时,会出现一些信息如“keybord error”,说明键盘接口松动或是插错,重新插好接口就行了,如果是键盘接口断针或针弯了,只有换一个新的键盘;如果主板上的键盘接口坏了,要准备一些USB接口的键盘和鼠标,如果后来的串口接口坏了,可以转接USB接口的键盘,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5.硬件设施常常出现人为损坏或丢失。

机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硬件的非正常损坏,如主机箱

螺丝被开启,机器面板上乱涂乱画,挡板被扳坏,光驱托盘不能进出等,甚至出现机器配件如挡板、内存条等丢失的严重现象。调查发现,设备非正常损坏或丢失的主要原因是上机环境随意造成对进入机房的学生和教师管理上的麻痹疏忽。

针对这种现象,机房必须制定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和使用规程,做到按章上机,明确责任分工。应由机房管理人员担任机房的第一管理责任人,机房硬件设备购入一概由机房管理员验收、投入使用并负责保管维护。

6.日常维护机房的环境

一般的计算机几机房没有条件保持恒温、除湿和除尘的室内环

境。这就要求机房除了搞好日常清洁卫生工作,每周大扫除一次外,要保持市内空气清新,在夏天和雨季要注意降温和防潮;有条件的要定期清除计算机内部积聚的尘土。。定期检查电源插座和电源线的连接,防止火灾。严禁上机人员带水或食物进入机房,让上机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上述是计算机机房在使用中经常遇到的故障问题处理和维护的方法,作为一名机房管理人员,要管理和维护好一个机房,不是意见容易的事,为了更好地管理机房,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研究,提高自己的技能,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和完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左伟明,张建明. 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方法探讨[J].

上网的坏处篇10

对本案中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杨某虽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了增加操作,但既未造成该计算机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更未由此产生任何严重的实害后果,因此,杨某的行为不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另一种意见认为,杨某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入侵,已构成最高程度的“控制”或“攻破”,具备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瘫痪的潜在威胁,且杨某已破译了热线网络部分工作人员以及大量注册用户的口令,可以无限制地无偿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以及将上网使用的费用记录在被盗用户的账户上,给计算机信息系统所有人及其注册用户造成经济损失,后果不能说不严重。因此,应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杨某定罪处罚。

对此,应如何认定?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无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或者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均需达到“后果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那么,作为破坏计算机系统罪构成要件的“后果”,其性质是指现实的已经发生的危害呢?还是也包括有造成实害发生的可能危险呢?如果是前者,则本罪属于刑法理论中的实害犯;如果是后者,则本罪属于刑法理论中的危险犯。本案中,对杨某的行为是否定罪的分歧意见,盖源于此。

所谓实害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实害结果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所谓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足以造成法定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实害犯与危险犯是相对而言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危险犯仅以法定的危险状态的出现作为犯罪的齐备要件,不要求有实害的结果发生,倘若实害结果发生,则成立该危险犯的结果加重犯;而实害犯则是以法定的实害结果的实际发生作为犯罪的齐备要件,仅有实害发生的危险,尚不能构成犯罪。我国刑法中的危险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必须有刑法条文明确加以规定;二是凡规定为危险犯的,均同时规定有相应的实害发生的加重处罚条款。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构成要件所要求的“后果严重”,应当是指实害的结果,并不包括可能的危险。至于实害的发生,既包括案发时已然实际发生的情况,也包括案发后不可避免地必然要发生的情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实害后果的发生,就可能存在后一种情形,如制作、传播将来某一时刻爆发的计算机破坏性程序。本案中,杨某攻网后,获得了系统管理员即超级用户的管理权限。换句话说,只要其愿意,其完全可以删除、修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任何数据、程序直至废止整个系统,导致系统被废止,合法用户无法使用自己的账户等情况的严重后果。但这仅表明杨某具备了废止系统的能力,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面临被废止的潜在威胁。事实上,至案发时,杨某并未滥施这种能力,潜在的威胁也未变为现实,计算机信息系统被废止的可能后果案发时没有实际发生,案发后,更是不可能再发生。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二款的“后果严重”,主要是指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等情况。本案中,被告人杨某攻击网站后增加文件和上载破译软件,虽确属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客观方面对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增加”行为,且已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其他应用程序运行速度有所减慢,但还不足以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或无法达到设计标准的后果。从实际情况看,杨某攻网成功至案发时,该网站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尚未造成网站无法正常运行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