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让座十篇

时间:2023-03-16 15:51:13

公交车让座

公交车让座篇1

举措有奖的也有罚的。

2008年7月2日,《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提请审议,草案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乘客乘坐公交车辆,遇有老、弱、病、残、孕等乘客,应当主动让座。违反第二款规定者,“公交司机有权拒载,对乘客经劝阻仍不改正的,城市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50元罚款”。在分组审议中,有人提出,乘公交让座属于道德范围,不应该有条例法规进行调整,更不应该处罚。随后,草案中“乘坐公交不让座可以拒载、罚款”的内容被删除。然而,此消息披露后,仍引发了读者和网友热议。

主持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文明社会更讲求对弱者关怀。在公交车上让座,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市民素质,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建设程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公交车上你会主动让座吗?你是怎样看待让座这一话题的呢?

于明:乘坐公交车,是否会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主要还是靠一个人的自觉。我每天都要坐公交,经常能看到有老人、孕妇上车时,有人主动让座。当然,有时也会碰到一些不自觉的,老人、孕妇就站在他们身边,可他们却坐在座位上无动于衷。当然,我是经常让座的。

李莉:文明社会讲求对弱者关怀。然而,变着花样来鼓励乘客让座,看似有些号召力,实则让爱心变了质,让美德贬了值。所以,对那些利用物质奖励刺激乘客让座的措施,我持否定态度,理由很简单,就是不能将扶助弱者的公民道德金钱化。

刘东:愿不愿意给弱者让座,事关公民的道德素养,道德问题只能靠道德约束解决。要解决让座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在全社会中营造出尊老爱幼、扶助弱者的良好氛围。如果将给弱者让座这样的公民道德计次售价,这不仅辱没了公民道德,让诚心让座者的人格尊严遭受侮辱,还可能进一步恶化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因为,用金钱衡量的道德、良知就不再是道德、良知了。

严炎:从为老、弱、病、残、孕设置专座,到给让座者发“爱心卡”,再到兑现“让座50次奖30元公交卡”,最后到将矛头转向“不让座就罚”上,有关部门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形成一种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但是,社会美德不是“奖励”出来的,也不是“处罚”出来的,需要全社会公民道德的整体提升。

罗昊:让不让座,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文明素质与道德修养,并不是违法乱纪。让座合情,说明我们有尊老爱幼的美德;不让座也不违法。

唐恬恬:我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让不让座的层面上谈论这个问题,更需要形成和营造一种“让座光荣”的氛围。如果有人让座,售票员和司机应该表示感谢,其他乘客也要对这种行为给予赞许的目光。这样,就能有利于营造主动让座的氛围,推进主动让座的社会风气形成。

韩斌:保障老、幼、残、病、孕能在公交车上有座位,我认为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比如德国,法律规定,“老、弱、病、残、孕”乘坐公交车享有优先权。公交车上三分之一的座位都是“老弱病残孕”保留座,并有标记。这些保留座即使空着,站着的乘客一般也不去坐。如果坐了,一旦有“老、弱、病、残、孕”上车,必须赶紧起立还座,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郑园园:大家说了这么多,可是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成本意识――成本越低,道德就越是容易成为共识,并能在实际中被执行。乘客主动让座,付出的成本是什么呢?一是具体的成本,即让座后会承受身体疲劳;二是抽象的心理成本,即我为什么要让座?

在群体关系的日渐疏远、心浮气躁的时代,人们因为没有看到共生、互助意识的体现,使得“为什么让座”成为了衡量这种心理成本考量。于是,人们对身边站着的“老、弱、病、残、孕”乘客“视若无睹”成为一个自然的选择。

公交车让座篇2

尊老爱幼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指的是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可是平日这种精神在有些人身上可不大常见。尽管每个公交车上都挂着文明乘车的牌子,尽管电视上每天播着公益广告,尽管每一辆公交车上的司机是不是的提醒着每一位上车的乘客给老人、孩子和孕妇让座,尽管……

那天,我们稽查星级小组正在进行星级检查工作,一个老年人走了上来,他用力地扶着上车门的扶手,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张瑜马上上前搀扶起老人并说:“麻烦哪位乘客给大爷让个座位,谢谢!”让座当然是义不容辞的,一位乘客站了起来,走出了他的车座,把老爷爷叫到这儿来......

让座,虽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它是人类道德修养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让座,有什么呢?不就是把座位让给比自己更需要它的人吗?难道当一个老人无助地从自己身边走过,大家扪心自问一下,真的没有一点歉意吗?让座,真的很难吗?他是道德修养的表现,换来的不光是自己身体上的劳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内心中的满足。

公交车让座篇3

近年来,因公交车上让座而引发的“事件”不断,在社会上掀起了公交乘坐道德的讨论。按理说,公共交通进入国内非止一日,所谓的“公交道德”应当尽人皆知,实在是再粗浅不过的东西,何至于到现在还需要大讨论?在我看来,公交座位之争,与所谓“道理水准”、“个人素质”、“法律制约”并无太大的关系,其实,这其中只是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而已。

我所在的小城,在十年前,公交车只有四五条线路,但仍然乘者寥寥,以至于虽然路上通畅无比,公交车仍然前行缓慢――慢行多等人;而到了现在,公交线路已经发展到数十条,却几乎趟趟爆满。十年之间,需求恐怕增长了数十倍,而公交乘坐的舒适度却下降了:车上挤,时间长。十年前,乘客对座位的需求并不旺盛,让座也不成问题;而现在,找座与让座,已经成为一大难题。

针对比较容易得到的物品,人们容易将它让给更需要的人;而针对稀奇物品,特别是自己也很需要的物品时,这个选择就比较有挑战性了。如今,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休息已经成为奢侈品,而城市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挤,使得在公交车上待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生活“空闲”留在了公交车上。在这种情形下,有一个座位作为“空闲”中属于自己的空间,实在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但是,目前座位的供给却严重不足,这样,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事实上,在公交车上,让座的道德与不让座的自由常常发生冲突,在于许多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视他人。相对于法律问题而言,道德问题完全出于公众个人的看法和判断,要命的是,这种判断,特别是对当时情况的判断,往往与事实会有很大的偏差。法律问题的处理者都是法律专业人士,但还常常有无法厘清之处,何况是一群人自以为是的判断?

也许社会确实有“道德滑坡”,但公交上的冲突和道德没有太大关系;也许有人个人素质确实低下,但冲突经常发生在“高素质”人中;也许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但法律本来就无法去判断在公交车上谁“最需要座位”。一个出来散心的退休老人与一个刚上完夜班的小伙子比起来,老人并非就一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了。根本的问题,还在于需求与供给间的巨大差距,以及生存压力挤占了太多人们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哪一个个人的问题,无需对此痛心疾首。

【赏析】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在公交车上,一般都有广播提醒让座,甚至反反复复提醒,让一些不便让座的“年轻人”非常尴尬。由于座位的稀缺与社会生活复杂的情况,让座与否,应当是出于个人对自己身体状态进行的判断,提醒一次两次可以,却不宜进行特别强调。否则,这种“绑架”很容易使公交车上产生戾气――一方面广播反复提醒,另一方面是年轻人“熟视无睹”,近年来因此而产生的冲突不少。

公交车让座篇4

由于跳舞的缘故,我每周都要去少年宫参加舞蹈培训。两年多的时间里,无论春夏秋冬,我选择的交通工具始终都是公交车,公交车不仅仅费用低廉,而且环保。通过乘座公交车,我看到、感受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

我经常乘座的是7路和26路公交车。这两辆车都是无人售票车,无人售票车相对售票车对人是一种尊重,在受尊重的同时,我们要自觉买票。公交公司对老人和学生还提供了优惠制度,凡持 “学生卡”每次刷卡4角钱,持“寿星卡”每次刷卡6角钱,相对每次1元的现金投币,可便宜多了。同时,刷卡的时候,语音还提示“学生卡”或“寿星卡”,仿佛在提醒人们为他们让座。

公交车就是一个小社会,它为人与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两年来我在公交车亲眼所见了很多“好人”,上车后,不会有老人一直站着。因为只要老人一上车,大家就会自觉的站起来让座。还有残疾人和孕妇,善良的人们都会主动让他们座下。看似简单的“让座”,其实是一种文明和道德修养的表现。也许有的人认为,同样是交了钱上车的,凭什么给他人让座。但是,更多的人选择的是助人为乐。车厢里原本陌生的人,通过这种形式拉近了距离,一句“您请座”,一句“谢谢”,让小小的车厢充满了和谐。

在电视上,经常会看到有的城市上公交车秩序非常混乱、拥挤,大家你挤我,我挤你,都想抢先上去占座位,结果是既上车速度慢,又容易发生意外。人们在你争我抢时,仿佛失去了理智,人的尊严也荡然无存。所幸,我生活的城市不是这样的,我可以自豪地说,宝鸡的乘车秩序是最好的,因为无论乘车人多少,人们都是自觉排队上车。良好的秩序使得我每次上车都很顺利。

这两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公交车始终都是那么准时的将我送达到目的地。同时,通过乘座公交车,我懂得了如何帮助人,如何尊重人,也培养了我遵守秩序的观念。我感谢公交车。

公交车让座篇5

如果起点站等待的乘客比较多的话,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一辆公交车进站了,大家会争先恐后地抢着上车,为的是确保自己能有一个座位。即使人不是太多,明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座位,但不少人还是会挤抢,因为他希望能占一个好一点的座位。

空座位多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标明是“照顾专座”的位子,因为谁都知道,那是留给老幼病残孕的。但凡有一点廉耻感、同情心的人,坐在上面都会不自在,即使车上并没有老幼病残孕的人。不过,如果车上没有其他空座位了,很多人就可能一屁股坐在“照顾专座”上。这样的人大致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会想,我先坐一会儿,等到有需要的人上来了,我再让给他;还有一类人,会心安理得地一直坐在“照顾专座”上,哪怕身边就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或腆着大肚子摇摇晃晃的孕妇。

公交车驶动了,进入下一站,等待在站牌下的人翘首以待。如果车上还有空座位的话,站台就会特别骚动,因为大家都希望自己能第一个挤上车,抢到一个难得的座位。如果看见公交车上有人站着,说明已经没有空座位了,拥挤情况反而会好一点,因为挤没有任何用处,即使先挤上去,也并不能占到什么好处。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只要有一点希望,有一点空隙,有一点好处,就会有人设法挤占,毫无希望了,心态反而变平和了。

公交车继续往前行驶。车上的乘客已经很多了,没有一个空座位,连“照顾专座”都坐满了该坐或不该坐的人,很多人不得不站着。公交车又驶进了一站。等候在站台上的人,看见已经有点拥挤的车厢,会变得更加焦躁,迫不及待,所有的人都拼命地往车门里挤,为的是能挤上这趟班车,谁都怕被拉下。你经常能听到车下的人一边挤,一边往车里喊:“请往里挤一挤嘛!”“拜托,再挤一挤,我急着上班!”

最后一个人,终于也挤上车了,车门吃力地关上。他长吁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总算挤上来了。车厢里拥挤不堪,混杂着各种气息。公交车驶动了,车厢里的乘客,左右摇晃,变得稍稍松动了一点。公交车又进站了。这是一个小站,站台上只有一个候车的乘客,他大声地往车里喊:“我赶火车,上一趟公交车就没挤上,再赶不上这趟车,我就赶不上火车了。里面还有空隙,麻烦大家再挤进去一点,谢谢了!”司机也请大家再往里挤一点。车厢里的人牢骚满腹,站在车门口最后一个上车的乘客,嗓门最大,声音最愤怒:“怎么挤啊?都会挤成肉饼了。”车上和车下,就是这么不同。已经上车的人,就像一群既得利益者,永远不希望分出一杯羹,虽然可能他自己刚刚也为了能挤上车,而苦苦哀求过他人。

公交车让座篇6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我们很多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车上学、回家。公交车为我 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窗口,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言行举止、素质修养。

遗憾的是,我们在候车、乘车时,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候车时,同学们在公交站台打闹;车辆来了蜂拥而上,争抢座位;在车上,旁若无人地互相打闹,大声喧哗,这些行为既是对其他乘客的不尊重,也威胁到自身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自身形象、学校形象,甚至是舞钢这座美丽小城的形象。

崇尚礼仪、尊老爱幼、互敬互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成文明乘车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市民,应该成为我们少先队员的自觉行动。为此,我们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一、站台候车不越界。候车时要在站台上有序等候,切勿 到站台下或行车道上,以防车辆到站时危及安全。

二、自觉排队不拥挤。公交车辆到站时,要等车辆停稳后 依次上车,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

三、礼让他人不抢座。主动为老弱病残、怀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让座。

四、言行举止要文明。车厢内,不高声喧哗,不打闹;与他人发生磕碰或纠纷时,能相互包容。

五、维护整洁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乘坐公交车倡议书二: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咸阳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城市更美丽,让咸阳更文明,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公交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是咸阳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的展示台。为倡导文明新风,践行《咸阳市民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营造文明、安全、和谐的乘坐公交车环境,我们共同倡议如下:

一、文明乘车,排队上车,维护良好秩序。市民候车请勿站在行车道上,依次在站台上候车;车辆到站停稳后,请依次排队,先下后上,前上后下;上车不拥挤、不加塞、不追逐打闹;上车后主动刷卡、投币,不投假币,塑造诚信品德;行车中服从安全提醒及司乘人员管理,保障人身安全;听从司乘人员疏导,不在车门口停留;下车提前向门口疏导,等车停稳后有序下车。

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传承中华美德。乘车时,不占座、不抢座,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幼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争做城市文明使者;倡导老年人避开高峰出行,减少在上下班、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乘坐公交车,既保护自身安全,又将有限的公交资源让给有迫切需要的上班族和学生。

三、遵守法规,加强防范,确保出行安全。树立安全意识,不携带易燃、易爆、有毒及其它危险物品上车,发现影响乘车安全情况及时劝导或报警;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提醒自己和他人防范盗窃;下车后自觉遵守交通法,从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或人行横道过街,不随意冲撞红灯、横穿马路。

公交车让座篇7

前段时间在香港出差,有个现象让我感到郁闷:香港人坐车好像不喜欢给老人让座。在内地,人们在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发现老人、孕妇等没有座位时,大概都会站起来给他们让座――在我们看来,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可在香港好像却不兴这个。后来跟我的同事谈起了这事,他说刚开始他也感到很郁闷,作为一个被誉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现代化文明城市之一,居然没人给老人让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是香港居民的素质很低?恐怕不是。很快他就不感到郁闷了,他给我说了两个观点:

第一,香港人的独立性格使然。众所周知,香港和大陆的政治制度不同,西方文化的渗透程度要远远大于大陆,强调独立性的个人主义深入港人骨髓。在让座问题上,不同于大陆崇尚仁爱、集体主义取向的儒家文化,个人主义者更喜欢凡事靠自己,能自己完成的事情决不会去求助他人。如果你在香港的地铁或公交车上,要给年老垂暮的老人或者抱着孩子的妇女让座,很有可能你会吃“闭门羹”。他们未必会领情,还可能对你的热心无动于衷,不接受你的好意。强烈的独立性格让他们觉得,接受你的让座意味着软弱,这是不能接受的。

第二,香港人人人平等的意识很强。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割占香港岛给英国,到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到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完全被英国“租借”,再到1997年回归,还是由于西方文化长时间的熏陶,民主、自由、平等思想深深植入本土,在它们面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等精神难免黯然失色。的确,假设抛开社会伦理不谈,单纯论平等,同样是花钱坐车,为什么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呢?

反观内地,关于不让座的新闻随处可见,也经常会引发社会大讨论。通常情况下,不让座者总是会挨骂,毕竟在很多人眼里(包括需要座位的弱者),给需要的人让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比方在去年11月,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网友不问青红皂白纷纷责怪“90后没素质”。更有甚者,去年8月,在石家庄环1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一位女孩没给其让座,愤怒之下竟直接坐在了女孩的腿上。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很多……

在这一正一反的对比之下,我认为香港人的做法未尝不好,不让座未必就是不道德。对于该不该让座这个问题,其一,应该是一种自愿行为,道德也是在不断进化的,像香港人不喜欢让座,这种现象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二,可能还要通过一些措施来解决,比如在公交车上多增加一两个老年人专座等。其三,老年人、妇女等“弱势者”不能把让座看成像法律条文规定的一样严格的行为,不要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去要求他人给自己让座。况且,更重要的是,尝试不把自己当成弱不禁风的老人,越活越年轻,岂不更好?

公交车让座篇8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使我忘不掉的事,可是有一件事确深深地刻到我的心中……

那是一个暑假,我和我的朋友小明去公园玩,我们两个乘着公交车去。公交车里的人很多,座位没了,我们不得不站着,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很多不安全,我们抓紧了公交扶手。没过多久公交车就要到了,就在这个站台停得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上了车,我想公交车摇摇摆摆得老人能站稳吗,我心想。谁知,老人上车后没有一个人理睬这个老人,整个车里的人都把头扭过去装做看风景,一个年轻地哥哥首先离开了座位,没想到被别人给占了,人们都在议论他,又有一个中年叔叔把座位让给了老人,在叔叔离开座椅时,分明多了几分笑容,就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看到那个叔叔让座后,车厢里坐着的人都低下头,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让座。没多久,车箱里的气氛变得很活跃,我眼角闪出了晶莹的泪花,车厢里一下子变得暖和了许多。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奉献了就有回报,我们不能不劳而获。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使我不能忘记。

公交车让座篇9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乘1路公交车到飞翔艺校去上舞蹈课,车上的人很多,没有空座位,我只好站着。

在恒丰饭店公交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一手杵着拐杖,一手攀着公交车上的把手,费力地上了车。她小心翼翼地从公交车前面往后走,正好走到我的身前停下来,车上没有一个人主动给她让座。我心里想:“要是我有座位,一定会让老奶奶坐!”

公交车迅速向前行驶着,不知道前面出现了什么情况,公交车突然狠狠地颠簸了一下,老奶奶一个趔趄,我急忙伸出双手扶住了她,老奶奶转过头来,感激地看了我一眼。“不行,我得想个办法给老奶奶找个座位。”我暗暗地想,“怎么办呢?”我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有了!我大声对旁边座位上的一位叔叔说道:“叔叔,您座位上有脏东西!”那位叔叔一惊,马上站起来,说:“啊?在哪儿?”我没回答叔叔的问话,赶忙拉着老奶奶的手说:“老奶奶,这位好心的叔叔给您让座啦,您快坐下吧!”老奶奶听了,边坐下边对那位叔叔说:“谢谢你!小伙子!”叔叔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会意的朝我点点头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聪明!”

那天我真的好开心,因为我用我的机智做了一件好事。

巴师附小四年级:李今为

公交车让座篇10

那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上了15路公交车,上车一看,就还有一个空位了,便急忙坐下。

过了一会儿,一位白发苍苍、行走不便的老奶奶上了车,可是没有座位了,我望了望车上的人,有的低头看书,有的脸朝着窗外,有的在听音乐……没有一个人给老奶奶让座。

汽车发动了,老奶奶摇摇晃晃,差一点儿摔倒,可车上的人就像没看见似的。我难过极了,忙上前扶住老人,让老奶奶坐我的座位。

顿时,车上的人都向我投来诧异的目光,他们可能没料到我会给老人让座。

回到家,我跟妈妈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妈妈把脸一沉,说:“你还是个小孩,让什么座!”,我刚想说什么,但一看妈妈那不容商量的眼神,我只好默认了。

事情还没完,过了几天,我又上了15路公交车,可车上没有一个空位了,而且非常挤。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后面,这时,我又看到上次的老奶奶,那个老奶奶也看见我,她朝我招招手,示意让我坐在她腿上。我起初不肯,但奶奶硬让我坐,我只好坐下了。

回到家,我跟妈妈讲述了一遍,并且“教训”了妈妈:“妈,妈,我们要尊老爱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