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人的话十篇

时间:2023-04-08 17:01:30

关心人的话篇1

1、平时喝多点水,吃多点水果,这样才漂亮。

2、对小人一定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实在不行把属于自己的空间也送给他们,让他们如莺歌燕舞般陶醉吧。俗话说大人大度量,不把俗事放在心里,小人鼠肚鸡肠,惹着小人就等与惹了麻烦,天底下顶数小人惹不起。直到现在我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战胜小人,不知道敬而远之是否可行。

3、这世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要参与评论任何人,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所谓盖棺论定的道理多简单,就是有人操之过急。谁也没有理论依据来介定好人与坏蛋,其实就是利益关系的问题。小平三七开了伟人,说明伟大的人也不一定完整。

4、漫漫的长路,你我的相逢,珍惜难得往日的缘分,默默的祝福,亲亲的问候,互道今朝多保重。

5、今天变天,当心着凉;注意身体,吃么么香;凉天添衣,少吃冰棒;吃香睡香,身体倍棒!

6、少吃盐多吃醋;少吃肉多吃菜;少吃糖多水果;少坐车多步行;少生气多微笑;少忧伤多睡觉。

7、尊重和关爱老人,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8、多吃点东西,不要挑吃,健康才最重要。

9、这个平淡的日子里,我送你五颗星:福星保你富贵荣华,吉星保你大吉大利,财星保你财源滚滚,爱星保你爱情长久,寿星保你种日月齐光。

10、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一个人品行好的表现。

11、只有花掉的那部分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你就是家缠万贯,生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俩眼一闭,剩下的钱你知道谁花了才怪,冤不冤。还有那些省吃俭用的贪官,好好的高-官不做,结果因贪返贫,一分钱没花着还搭上个人财产全部没收,惨不惨。

12、摘一千颗星星,照亮你的前程;种一千朵玫瑰,陶醉你的心情;折一千只纸鹤,逗你时刻欢乐;找一千种理由,希望你你无忧无愁!

13、待人接物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可以老把自己当人物,老拿自己当领导,老把自己当富翁,老以为自己是情圣,老是自我感觉良好,即便真是小有作为,业绩斐然,也要谨慎,要虚怀若谷,要大智若愚,其实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只是你把自己看复杂了。说句俗话: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

14、我们的明天就是老人的今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15、要学会大事化孝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掌握办事效率是一门学问,要控制好节奏。

16、送你一块爱心蛋糕:底层送一生平安,中间放无限祝福,四周注满富贵吉祥,上面铺满开心快乐,加永远幸福,祝你365天天天如愿!又是一年落叶黄,一层秋雨一层凉,整日工作挺辛苦,天凉别忘添衣裳,爱惜身体加餐饭,珍视友情长想想,短信情长言未尽,唯愿好友多安康!

17、靠贬低别人提高自己的身份,其结果就是暴露自己的无知与贫乏。

18、身在异乡的我,牵挂着远方的你,一声问候代表我的心意,希望你能明白能够读懂。

19、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也许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学会换位思维,特别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千万要学会等一等、靠一靠,很多时候不但麻烦化解了,说不准好运也来了。愿阳光替我默默的祝福,愿月光为我默默的祈祷,当繁星闪烁的时候,每一颗都乘载我这个心愿:愿正在看短信的人远离疾病,快乐平安!

20、作为青少年应该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以身作则,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人情的温暖。

21、坏心情是失眠时折磨出来的,其实现实并没有你想的那样糟糕,生命有高峰也有低谷,根本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邓-小-平怎么样,三起三落,最后还不是凡事他说了算。

22、有些人习惯了占你小便宜,小人小肚肠,大人大度量,有机会坑他一把大的,出一次大血,同样让他记住:天下根本就没什么免费的午餐,哪有白拣的便宜让你赚。

23、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存,康复不是梦,来日展宏图。把病魔看作挑战,把信念当作武器,你能赢!

24、细数岁月,你我已相识许久!最难忘是你我纯洁的友情!最可贵是永远不变的真情!非常高兴与你一起渡过的每一分钟,希望能使你每时都开心!

25、所谓的缘分无非只有善恶两种,珍惜善的,也不要绝对排斥恶的,相信擦肩而过也是缘吧,全世界近60亿人口,碰上谁也不容易,所以遇到恶缘,也要试着宽容,给对方一次机会,不可以上来就全盘否定。

26、真正关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节日的时候才表达关怀,无需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关心的程度。身在外地的,一条短信,一通电话,只要是流露真心的问候,老人也会很高兴。经济不太好的,平时多帮老人做些家务,和老人聊聊天,也是最好的孝道。至于单位企业的节日献爱心,真正为老人们做点实事,少些沽名钓誉的虚浮吧。

27、骗你一次的人绝不会放弃第二次骗你的机会,对骗子不要抱任何幻想。请用一秒钟忘记烦恼,用一分钟想想快乐,用一小时与喜欢的人度过,()然后在你惬意的时候,用一个微笑来接收我用手机短信传递给你的温馨祝福。

28、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去关心老人们,那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29、不要让自己太辛苦,要好好照顾自己。

30、不知道你现在还好吗?是不是也和一样没烦恼。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不要告诉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

31、人的孝心不会与生俱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要从孩子抓起。对孩子培养爱心,除了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外,更需学校加强培养教育,把孝心作为孩子的德育必修课,使年轻人增加了对老年人的了解,更懂得感恩父母,让新时期的“孝德”广为传播,在全社会营造起浓浓的尊老、孝老、爱老、助老的舆论氛围,使每个家庭幸福美满、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32、天气变得好快,寒流悄悄袭来,因为你的可爱,所以给你关怀。晚上被子要盖,别把小脚冻坏,多吃水果蔬菜,那样可以补钙,衷心祝你天天愉快!

33、不要让事业上的不顺影响家人,更不要让家庭的纠纷影响事业。那样做很不划算,家人和事业都受影响,甚至损失。男人要善于扛事,要把眼泪咽下去。

34、老人是个宝,你可曾知道?老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是一件宝贵的财富,我们得要好好地珍惜。

35、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

36、对于那些经常找你麻烦甚至欺负你的人,能忍则忍,没必要时刻与莽夫过不去,但一定要给他攒着,新仇旧怨积累起来,正义和真理就属于你了,那么瞅准机会一定要彻底教训他一次,在法律赋予的权限以内,往死里整,往死里揍,让小子永远记住:除了你爹,没人会惯你这些臭毛病。

37、老人们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这种为后人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38、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设立道德底线,小偷也清楚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偷的。所以说事情万万不可做绝,落井下石的事绝对不要干,给别人让出退路就等于自己前进了。

关心人的话篇2

1、夏天的风拂面轻爽;夏天的雨透彻冰凉;夏天的傍晚心情舒畅;夏天的夜温馨浪漫,夏天的问候一阵清凉:健康常伴,钞票多赚!

2、夏天到,蚊子来报到,蚊帐显身手;苍蝇骚扰,拍子驱赶;气温升高,风扇空调启动;善意提醒朋友,凡事都有度,适度纳凉,小心不要着凉!

3、天苍苍,路茫茫,没有冷饮热的慌;天黑黑,路漫漫,蚊子成群心里烦;给你一杯冷饮,给你一圈蚊香,祝你夏天开开心心,惬惬意意清清爽爽!

4、酷暑来临,送你一个西瓜,翠绿的颜色给你送去一份好心情,红红的瓜瓤甜透你的心,油黑的瓜子播下一片深厚的情,让你享受清凉的每一天!祝清爽一夏!

5、心情之火为你燃烧,友谊点滴正随风妖娆,问候孕育浓情短信一条,请深呼吸感受祝福味道,愿你时刻美好,快乐到老。

6、悠悠岁月,夏至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我在这样一个普通的日子发信息给你,并非是有意选择,而是真的想你了,祝你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都能开心快乐!

7、花落是雨,花开是诗,花开花落是四季的赞歌;云散是美,云聚是缘,云聚云散是四时的浪漫。相识是缘,相知是情,相识相知是人生的感动,好朋友要珍惜!

8、短短的几行汉字,趣味横生的语言;网住忙碌的你我,越过钢筋的信息;来证明我们友谊,越来越加的牢固;好像钻石的永恒!

9、今年夏天热闹闹,关心朋友忘不了:空调扇,别多扇,凉水澡多易感冒;冷饮食,勿多吃,饭菜一次消灭掉。多喝水,睡足觉,每天不忘笑一笑!

10、热热的天,开心的你,幸福的日子要注意身体;清清的风,不平凡的你,不要让无情的太阳晒着你;潇洒的阳光,热情的你,在这炎热的天气里要照顾好自己!

11、此短信有“防暑降温”功效:“防”止你打瞌睡,“数”落你很久没消息,“降”低你对我的想念,“温”暖你被数落后砰跳的心!清凉一夏,送给你!

12、雨滴变成咖啡,种子开出玫瑰,旅行是种约会,不是没人陪,咖啡喝不醉,路一走就累,花一碰就碎,只有朋友最贵重。

13、一杯淡茶一点情,简单和谐;一滴眼泪一丝笑,真心无声;一个朋友一生在,快乐永远;一句祝福一幅画,美丽永恒。伸出手,你我一起来画出最美吧!

14、风吹草低,你更美丽;风生水起,你更旖旎!风花雪月,你更浪漫;风送荷香,你更幸福!风过竹林,你更清爽;风铃阵阵,你更爽朗!夏天快乐!

15、炎热的夏天,我用池塘的荷叶为你遮阴,做一碗清香的绿豆汤为你降温,再做一把扇去为你扇去清凉的风,让你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

16、菩萨是用来拜的,老婆是用来爱的,门槛是用来迈的,摩托车是用来踹的,对你的关心永远都是最实在的,天气热了出门别忘了带伞,注意防暑降温!

17、夏天到了,如果你感到热,就是我在想你;如果你被雨淋,就是我在念你,如果你被蚊子咬了,()就是我想见到你。总之,祝你夏天过得开心惬意!

18、夏季到了,我想送你一杯冰柠檬,消去夏日的暑气,带来冰凉的气息;想送你一棵薰衣草,祛除夏日的焦躁,带来宁静的问候,愿你度过清凉一夏。

19、一周紧张的忙碌终于在今天放下了,不用再怕清早被那该死的闹钟吵醒,尽情的享受这美好的周末吧!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整理好轻松的心情来面对下周工作!

20、衷心祝愿你在夏天火热的日子里,经营爱情红红火火,开创事业红红火火,幸福生活红红火火,红红火火开开心心过一夏!

21、轻轻的微风寄来思念,柔柔的细雨送来关怀,暖暖的阳光带来欢笑,短短的信息送来祝福:在温馨平凡的每一刻,都祝你活的开心,过的快乐!

22、夏日高温不断,我的问候是否来慢,愿它伙同思念,活捉清凉到你身边,让你舒爽整个夏天,快乐幸福无边;祝夏天快乐!

关心人的话篇3

1、老公今天晚上回来!有点小激动也!希望不要堵车啊!老公开车注意安全啊!要紧安全带噢。

2、老公,开车注意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切记。

3、想你了,听见你的声音就觉得很安心,好想抱抱你,开车一定注意安全,老公晚安。

4、虽然困得睁不开眼,但还是喜欢半夜打电话说想我的你,爱你,老公,开车注意安全,一路平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心人的话篇4

在年末将至,各方面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向前推进的情况下,市政府决定召开×届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迫切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变革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些多年累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存在,特别是工人阶级中产业工人阶层、农民尤其是农业劳动者阶层经济社会地位出现下降的趋势,这种状况已引起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我市的现实情况看,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城镇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城乡居民的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困难家庭的住房、就医以及子女上学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十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一个个面对,一件件解决。去年以来,市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数百万元资金分别建立了“大病救助基金”、“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劳动者职业技术培训基金”,并投资万元建设了套廉租房,初步缓解了部分群众的实际困难。尽管市政府在关心困难群体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很不够。这次处理(某某)公司职工上访事件,我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驻厂三天的慰问走访中,触动很大,真的没有想到(某某)公司还有那么困难的职工,真是一贫如洗呀,同志们!作为市长,我应该检讨,我们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应该反思。对于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会前,市长办公会议专题进行了研究。今天市政府决定再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表明了市政府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心。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要从巩固执政基础、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关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年的执政历史反复证明,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马克思政党的试金石。对于我们党来说,“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巩固执政地位、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些精辟的论断,旨在告诫全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否则人民就不会拥护我们,我们的执政基础就会动摇、执政地位就会发生改变。世纪末,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却在一夜之间国家解体、政权。当年的苏共是一个有年历史、万党员的大党,却被解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执政体制僵化,执政能力衰退,不关心群众生活,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安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立党才能立得稳,执政才能执得好。否则,就会动摇立党之本,削弱执政之基,阻塞力量之源。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巩固执政基础、保持执政地位的高度,怀为民之心,思为政之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心好群众的生产生活。

二、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是践行党的宗旨、打造为民政府的重要举措。时刻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为民政府的重要举措。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同志在江西苏区就强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当时,同志把改良群众生活与组织革命战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土地、劳动、吃饭、穿衣、住房、柴米油盐、婚姻、妇女学犁耙、生孩子、儿童读书、修桥修路、生疮害病等,都列为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和领导干部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上去琐碎,但对每个群众和他们的家庭来说,却都是大事,对革命的成功也至关重要。同志还讲过“救民私粮”和“救国公粮”的关系,明确提出要用百分之九十的工作解决“救民私粮”,用百分之十的工作解决“救国公粮”。这个道理,我们要始终铭记。关心群众生活,走群众路线,正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根本宗旨,打造为民政府,就必须更加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要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把完成各项工作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结合起来。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满腔热情去做、再难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三、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稳定协调有序的社会。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现正在向人均美元的新台阶跨越。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一跨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这个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入“黄金发展期”;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分化,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这些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与尚未解决的老矛盾、老问题缠绕在一起,成为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在这个关键阶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关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只有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采取有效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作为我们党最广泛执政基础的工人、农民享受到改革和建设的成果,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四、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让广大群众尽快过上文明富裕的日子,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关心群众生活,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但是政绩,而且是显绩。如果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迟迟解决不了,甚至长期无人过问,就是经济再发展,社会再发达,也不能说是有政绩。只有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始终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与“老百姓得实惠”统一起来,处理好长远和当前、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的生活困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小康,日子越过越富裕,才是真正的发展,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要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切实把各项帮民之策、惠民之举、利民之事落到实处

关心群众生活,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中,落实到制定和执行方针政策的工作中,落实到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的实际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这个问题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我们必须从群众最需要关心和解决的问题入手,通过实际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把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抓紧抓实抓好。

一要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民之策。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着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要确保增加足够的就业岗位和严格控制失业率,这在当前和今后仍将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要把财政、信贷支持和税费减免等政策落到实处,鼓励社会各界增加就业再就业投入。要把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与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统一起来,把治理城市环境、完善城市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监管等与促进群众就业再就业统一起来,把优化就业结构与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统一起来。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尽可能使富余职工在企业内部就业。要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出口,组织好劳务输出,在扩大开放中扩大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版权所有场,统筹城乡就业,积极倡导和推广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同时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大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搞好就业再就业服务。引导群众树立职业平等、劳动光荣、创业有功的新观念,鼓励群众自主择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今后,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寻找就业岗位,职业技术学院要发挥职业技术培训优势,开展“订单式”培训,尽可能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重新上岗就业。

二要切实抓好社会保障工作。要按照“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保体系健康、有序运行。同时要健全和落实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覆盖范围,使一时未能就业的职工和生活困难的群众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具体工作上,一是要继续加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努力拓宽保费来源。二要稳步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并轨,注意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接续好社会保障关系。三要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分类管理,继续增加低保资金投入,适当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并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和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有一个就是关于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中央和省里对此十分重视,并明确提出了要求。我在有关会议上也多次要求并庄严承诺,(地名)的农民工工资年底前要全部兑现到位,不得拖欠一分钱。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认真抓好、落实到位。同时,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要落实各项政策和待遇,加强就业的管理、培训和服务。对农民工的子女上学、户籍关系等诸多问题,要与城市居民实行同等待遇,不得搞歧视性规定。

三要解决好困难家庭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我在(某某)公司走访中,发现不少职工家庭的生活十分困难,其中有一个下岗女职工一人抚养两个小孩,生活艰难之程度,让我十分震惊。两个孩子学习成绩听说都很优秀,但目前很可能因为交不起学费要辍学回家。象这样的特困家庭,不关心、不帮助、不解决,怎么能行?我们有什么脸面面对群众?我看光建立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还不够,还要尽快建立贫困中小学生助学基金。同时,各中小学校对贫困中小学生要尽量减免学费,保证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上得起学。这个问题市教育部门要尽快研究并拿出方案。对城乡生活困难家庭的大病救助工作,只要符合条件,就要尽快把救助款发放到他们手中。另外,对企业特困群众的水费、电费等问题,也要给予适当照顾,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并拿出具体措施。

四要关心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去年以来,我们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决心拿出大笔资金,建设了廉租房,解决了一批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应该说通过我们的努力,城区一批住房困难户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同时,我们也发觉,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的住房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在(某某)公司,我就看到近一半的职工居住在低矮狭小的平房里,条件之恶劣简直让人无法想象,说是“贫民窟”一点也不为过。对此,市城建、国土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尽快组织力量深入市直一些困难企业调查摸底,掌握情况后,在即将建成的套廉租房中,拿出一部分解决企业困难职工的住房问题。同时根据城区现有存量土地情况,考虑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以成本价出售给困难企业职工。

五要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一年多来,我们通过建立领导接访、群众评议、仲裁裁决和法律援助四道保障线,案件大幅下降,形势明显好转,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先进经验被外地引鉴。但同时,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环境污染、执法不公等引发的矛盾纠纷还有不少,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级各部门在解决问题时,要从源头抓起,认真解决导致产生的各种问题。要坚持有访必接、有信必复,努力提高来信来访群众的满意率。同时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健全排查和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手段和教育、协调、调解等方法,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建立和完善处理矛盾纠纷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查究制,加强检查和监督。要及时发现激化矛盾和引发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进一步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和预案,建立和完善社会舆情汇集与分析以及预警、处置等工作机制。对于已经发生的,有关地方和单位的主要领导不能害怕群众,躲着群众,遇事绕着走,要敢于负责,亲自出面做好群众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矛盾激化,防止事态扩大。企业的负责同志也要建立对话平台,开展接待活动,并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当中,注意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向,多做一些“活血化淤”的工作。为了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最近市政府已根据实际需要,一方面加强了评议团队伍。再次吸纳了名同志,使评议员达到人;另一方面开通了市长热线电话,安排专人接听群众来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办理。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让群众认识到,今天(地名)发展的大好形势和良好局面是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取得的,是来之不易的,要倍加珍惜。全市上下都要牢固树立“(地名)发展,人人有责;(地名)发展,人人有利”的意识。稳定压倒一切,稳定也决定一切。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也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好,建设为民政府也好,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全市人民的精诚团结和凝成一股绳的干劲,都是纸上谈兵。应该说,我们在问题上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为群众疏通了渠道,开辟了途径,也解决了一些问题,群众是理解和拥护的。只有按照规定程序和正常渠道文明上访,问题才能得到公正合理地解决。聚众闹事、围堵机关大门、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只能破坏稳定的社会环境,损坏(地名)的对外形象,阻碍(地名)的经济发展,除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对于参与事件的大多数群众要立足于教育和疏导,对于借机的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

六要扎实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工作。从目前我市的现实情况看,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村贫困人口依然较多,特别是部分山区的群众生活极其困难,甚至有的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对贫困群体,需要全社会向他们伸出援手,去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扶贫纲要,加大扶贫力度,增加扶贫投入,着力改善重点扶贫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扶贫开发成效。要继续开展定点扶贫和协作扶贫,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对城市贫困家庭和企业下岗职工,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救济活动,并及时把救济金、救济粮等钱物发放到他们手中。今年市里将通过财政安排、社会募集、机关干部捐款等多种渠道,筹资万元左右对市直企业困难职工和城市贫困家庭开展大范围的送温暖活动。同时,在市直组织开展机关干部与企业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活动,落实到人、帮扶到户。市政府领导同志将带头结对子,一对一帮扶。各县区也要结合本地情况,研究落实意见,真正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创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三、要进一步发扬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行动力和执行力,切实提高为民谋利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社会矛盾很多,社会治安、群众上访、下岗职工生活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生病就医、孩子上学、衣食住行等问题,需要我们去考虑。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要求,树立宗旨观念,强化爱民意识,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头等大事,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关心人的话篇5

不论是初次见面或是相识已久的人,见面时交谈的话题,往往是他关心或嗜好的直接表现,一个人心中有热衷的事,自然就会出现在话题上。比如,非常专注地投入工作的人,他的话题自然会集中于工作上,面对这种人,无需于运用深层心理术。然而,实际上并非所有的人都如此单纯、明快,有些人的关心、爱好往往没有直接出现在话题上,特别是怀有很深的自卑感或有某种欲求不满的人,由于压抑的心理作用,往往以不同的话曲折地反映出来。

因此,透过话题看深层心理,应大致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是从话题的内容去了解对方的内心;二是从话题展开的方式去探索真意所在。

在交谈中我们应从话题的内容看深层心理。话题通常因人而异,最容易着眼的,是话题与对方的切身关系,由此了解其人的性格与气质。关于这一点,从日本最近电视放映的几种人谈个人问题的节目中,颇能得到启发。为了吸引观众对话题的关心,节目制作人或以毛玻璃挡住谈问题者的上半身,或者拍摄出他们的背影。奇妙的是,其中较多的人都露骨地谈及性的问题,而且以妇女居多,实际上,这些节目不过在刺激人们的好奇心,根本已失去谈问题的真正意义。

有人问这些节目的制作人,他们都表示,真正不在乎节目意义的是那些在电视上谈问题的人,而且,他们都喜欢主动谈自己有关性方面的烦恼与困扰。由此可见,话题确是说话者的关心所在;但从他们愿上节目的劲头看,都共同反映了他们的某种气质和品格。某位制作人说:“希望上节目的,多半是中年妇女,在上节目前预先做采访时,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她们——太厉害了。别说在性的方面,从过去的成长到现在的生活,大多数人都能详尽地谈上几个小时。在决定上节目的人选后,打电话去拒绝另一位志愿上台者,她必定都会发脾气,表示别人应该听她说话才对。”

由此可以了解,这些中年妇女之所以愿意上台,还因为她们大多有自恋倾向,总喜欢谈自己,认为自己才是应被关心的最主要对象,她们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中心,极为任性,而不会顾全大局,这种人似乎有一种错觉,好象世界就是围绕着她们在运转。有这种倾向的人,一般以女性更为强烈,所以上述节目的志愿者多为女性。有时这种以我为中心的性格和气质,也是一种心理发育不成熟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幼儿时都喜欢说我怎样怎样,话题总以自己为中心,所以,长大以后还希望以自己为话题中心的人,即意味着他的心理年龄仍停在幼年期。

除了谈自己以外,这种类型的人还会谈自己的家人、工作、家事,总之,都不离开自我。在女性当中,还有些人喜欢一见面就大谈丈夫的外遇或情人女友,这表示她受丈夫影响的原因,谈对方也等于在谈自己,所以,这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表现。

喜欢打听他人隐私的人,多有支配对方的欲望,漫无目标地闲谈他人的人,多在驱散精神上的单调与无聊。

相反地,也有些人的话题从来不谈自己,话题总是对着别人来说,或者爱谈某个人的隐私,人在心理领域和身体领域一样,也都不容侵犯。所以,喜欢谈及他人的隐私,就是以语言侵犯他人的领域。若男女之间如此,就是一种深切的爱情或关心的表现,但就一般人之间来说,即有了解对方一切弱点的心理。换句话说,就是在内心深处意欲支配对方。

有时,这样的人,谈论的话题好象是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如经常谈新闻人物、演员、名星的隐私或丑闻。一般女性的周刊杂志,多是靠名人的轶闻,丑闻来争取读者的。

此外,有个调查团曾以小型录音机去偷录社会主妇的谈话,经分析他们发现,在谈话内容中,有百分之四十三是谈完全不认识的人,其次才是小孩、丈夫和自己。在这些人中,多半是没有什么亲友而终日孤独的人,他们和不熟悉的人只能谈不认识的人或众所周知的名人、明星,才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去掉自己的孤独感。现在城市里的家庭主妇,已很少和邻居交谈,更容易产生专谈不认识人的特异现象。

由此可见,喜欢谈与自己无关的话题,并非出于支配欲,而与一些复杂的心理因素,去驱散寂寞无聊的心情有关。有的人是出自自己的爱憎之情,有的人是表现自己见多识广。

受到压抑的意识经常以一种扭曲的形态表现出来,话题内容与真正欲望竟完全不一致。转移话题的目的有时是含沙射影,借题发挥。

关心人的话篇6

(一)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的基本命题

1.世界具有二重性。马丁•布伯认为:“人执持双重的态度,因之世界于他呈现双重世界。人言说双重的原初词,因之他必须持双重态度。其一是‘我—你’,其二是‘我—它’。”[1]即由于人态度的二重性,产生了二重的生活世界,具有了“我—你”世界与“我—它”世界。这是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的基本论断之一。他所叙述的两个世界,前者是平等双向的相遇世界,后者是为我所利用的工具性世界。“我—它”世界是以“我感觉某物,我知觉某物,我想象某物,我意欲某物,我体味某物,我思想某物”的单向世界,是“绝对构不成人生”的,只有“我—你”的双向世界才能构成真实的人生。2.关系是本体。马丁•布伯认为:“泰初即有关系……依照关系的本性,人以及与人相遇者能以其完满实在性伫立于关系之中。”[2]关系先于实体,实体由关系而出,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体现的是“关系本体论”。“我—它”关系构筑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鸿沟,是一种体现分离、隔阂的从属世界。“我—它”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关系,这种关系里的“我”将“它”视为无生命的物体。只有当“我”和“你”拥有自我意识,成为独立的实体时,才会形成公开敞亮的“我—你”关系,即对话关系。马丁•布伯认为这种平等、亲密、信任的对话关系,才是人生最真实的关系。和谐美好的“我—你”关系通过在“之间”领域的自由相遇,相互作用,真诚平等的对话来实现。

(二)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的基本特点

1.直接性。马丁•布伯强调一种人与存在之间的直接性和统一性的关系,达到真正的关系需要摒弃一切中介,因为关系中一旦掺杂了其他的东西,就会变质。布伯认为:“与‘你’的关系直接无间,没有任何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梦幻想象横亘在‘我’与‘你’之间。”[3]只有当中介坍塌崩毁的时候,相遇才开始出现。在马丁•布伯眼中,“我—你”的对话关系是一种纯粹的、原初的、统一性的生存关系。在关系的直接性面前,一切间接性皆为无关宏旨之物。2.相互性。马丁•布伯认为“关系是相互的:我的‘你’作用我,正如我影响他。我的学生塑造我,我的业绩抟塑我……‘我’与‘你’相依共存,每个人皆可称述‘你’而仍为‘我’,每个人皆可赞颂父而仍为子,实在性永久不灭”。[4]相互性是本源性关系的另一基本特征。对话关系中的“我”和“你”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具有相互性。真正的对话不能存在于相互独立的、毫无联系的个体之中。马丁•布伯认为对话的生命是被联接在一起的两个人明确地转向对方,是内在行为的相互性。3.相遇性。相遇性是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的另一个特点,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所有真正的生活皆是相遇(Allreallivingismeeting)”。[5]一种真正的相遇是步入“之间”领域的不依赖不脱离的状态。在相遇过程中,“我”和“你”走近靠拢,平等地看待对方,相遇是相互性的保障。这种相遇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融入、靠拢的动态过程,是主体间的在场的对话。相遇给交流和言谈创造了机会,相遇是对话的前提。对话是真正的“相遇”和“在场”。

(三)马丁•布伯对话关系实现的基本要素

1.包容心。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强调“我—你”的转向,这种转向需要彼此怀有包容心,进行直接的心灵对话。他认为:“对话人生的基本运动是转向他人……我们之转向他带来了一个回应,不过难以察觉,而且很快平静,这个回应在心灵的观看和表达之中。尽管观看和表达或许消融在纯粹的心性中,但它们确实存在。”[6]这种平凡的难以察觉却确实存在的是“我—你”以包容心感受、告谓、回应彼此的一个过程。包容心意味着平等,是对话过程中主体的相互转换,是心灵的观看和表达,是共情共境的交流。包容心使得对话即使没有言语却依然发生。正如马丁•布伯所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存在程度不同的包容要素,那么,它就可以被称为是一种对话的关系”。[7]2.责任感。在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中,反复出现“责任”一词。对话是以相互做出反应和相互承担责任为基础的。责任是“我—你”的彼此信任和认可。他认为,“责任预设了一个本原告谓我者,即使他从一个独立于我自身的领域对我说话,而我应答他,对他负责。他告谓我他所托付给我、而我以我的忠诚回答他,绝不以我的不忠诚回答他”。[8]马丁•布伯所说的“责任”是“我—你”对话时的一种态度,只有忠诚的告谓与回应才会给彼此带来安全感,形成信任的对话环境;只有在对话中拥有责任感才会对彼此的声音作出真正的反应。3.共同经验。共同经验是指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体验。对话关系的实现,需要“我”和“你”有着共同的体验或正在共同经历着某种事件。“我”和“你”之中至少一个积极参与某件事,并且能够以另外一个人的立场来看待共同所经历的事。[9]马丁•布伯认为,“如果只站在对立面,就没有共同经验,因而几乎不可能有共同的思考”。[10]这意味着,没有共同经历体验是无法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对话的人生不存在机械的口令,不是你必须回答,而是你能够回答。这也是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你”关系与“我—它”关系的区别,在“我—你”的关系里存在平等互惠的共同经历,能够产生共鸣或思辨的交流,而“我—它”的关系只是一种利用、工具性的独白者的自白。

二、走向对话:成人教育师生关系重构的意义

马丁•布伯认为:“如果在一种关系里,其中的一方要对另一方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则这种关系里的‘我—你’态度所依据的乃是一种不完整的相互性,一种注定了不可能臻于完整的相互性。”[11]他倡导“我—你”式的永恒、平等的生活世界,强调“我—你”的对话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彼此对等、相互信赖的关系。目前,我国成人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不是“我—你”的相遇领域,而是“我—它”的制作空间。成人教育者只是片面的向学习者灌输知识技能,而忽视与他们的交流;学习者为获取一纸文凭,机械地接受知识。因而导致“我”和“你”对话关系的中断或缺失,人与人之间通过成人教育进行平等的交流成为奢望。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人们失去了精神相遇、敞亮、对话的最有利的形式,致使人类精神开始萎缩”。走向对话,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理论对构建成人教育和谐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对话符合成人教育师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成人教育中的师生是生理、心理都已成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已承担社会责任的成人。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师生,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习者之间没有明显的依赖意识,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成人完成了一定阶段的教育,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知识,对人生、社会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和体验,具有一定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师生在视力、记忆力、生理健康等感知能力方面有所下降,更容易受到家庭、社会、生活的影响,其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能动性等受到干扰。因此,职业性、独立性、复杂性是成人社会生活的主要特性。此时,成人教育者的需求是能够在传递基本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体会教学的乐趣,提升自我修为,获得社会认可和自我成就感。成人学习者的需求是能够独立地自我管理,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技能,提高竞争力以应对社会压力,并期待获得团体或组织的尊重,以达到自我实现。成人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双方一般都有明确的目标,对话符合成人教育中师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马丁•布伯的对话关系中所倡导的包容心、责任感和共同经历是满足成人教育师生需求,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有利保障。

(二)对话在成人教育师生关系中起促进作用

成人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人际性等特点。[12]这样的特点使得师生对彼此的要求增多、期待值增高。对话的直接性、交互性、相遇性,对师生间的相处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话有利于师生的角色定位。角色定位不是师生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处境,而是淡化彼此的身份意识。真正的对话是让师生双方均以真实的主人的身份投入到教育活动中,以平等的态度参与问题的讨论,彼此真诚、尊重。对话中的师生是模糊的概念,是“我—你”的关系,是可以发生转向的告谓和回应,是相互感知的双向过程。教师可以为师,亦为友;学生可以为徒,亦为师。教学相长才是对话哲学视野下所倡导的良好教学状态。第二,对话有利于师生的互相了解。在成人教育活动中,不是教师可以教什么,而是学习者需要什么。对话的过程就是师生彼此了解认识的过程。在“我一你”相遇的情境下,成人教育不是单向的独白式,而是双向的交互式,教师和学习者是一种交往式与体谅式的合作关系。在反复的告谓与回应中,成人教师或机构了解成人学习者的真实需求,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成人学习者了解自身状况,理解教师的职业和教育目标,提供及时的回馈。第三,对话有利于师生间产生共鸣。共鸣是成人教学达到极致的体现,成人师生间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貌合神离的知识流通,而应是精神、观念、思想的共振和共鸣。对话有利于师生思想的磨合碰撞,在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只有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双方思想、价值观念产生共鸣,才能使师生认识到各自的不足,唤醒其内部潜在的力量。在成人教育活动中,对话并不是要消灭教师的权威,而是要求教师鼓励成人学习者积极参与、共同探索和发现真理,引导其全面发展,对人生做出正确的抉择。对话让成人师生间产生的共鸣是一种“入境”,即融入教学活动中,成为双主体;也是一种“出境”,即学以致用,在社会中更好的生活。

三、实现对话:成人教育师生关系重构的策略

在成人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视野下,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我—你”型的对话关系,意指成人师生之间存在友谊,但并不依附;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并不因此降低学习的价值;促进成人师生的交流,但保持彼此平等的身份。正如马丁•布伯所说的,一种真正的相遇“绝对不依靠我但又绝对不能脱离我”。[13]和谐的成人教育师生关系依靠对话来实现。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为我们构建和谐的成人师生关系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值得借鉴与学习。

(一)激活师生的对话意识

“我—你”关系是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的本质内涵。构建和谐的成人教育师生关系,需要激活两者的对话意识。正如马丁•布伯所言:“对话不等于爱,但是没有对话的爱,没有走向他人、到达他人、与他人相伴的爱,而只停留在它自身———这种爱就叫魔鬼撒旦。”[14]其中的“爱”是“我—你”对话关系的一种促进物,是一种走向他人、到达他人、与他人相伴的意识。对话意识的激活是实现对话的驱动力,只有拥有对话意识,成人教育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才具有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成人教师应拥有主动对话的意识,积极地询问、认真倾听成人学生的想法,以责任心、包容心去尊重、靠拢他们。成人学生应该坦诚地与教师交流,既不能“畏师”,也不应“蔑师”。只有怀有平等互惠的意识,才能有直接的对话,进行动态的相遇。

(二)建立平等信任的对话环境

在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中,包容和责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包容意味着平等宽容,责任表明信任依靠。建立平等信任的环境是实现有效对话的重要条件,是生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土壤。目前,我国成人教育面临边缘化、功利化的困境,主要是由于诚信机制的缺失,使得成人教育组织机构与学习者之间存在信任危机,从而导致成人教育师生关系的对立化、庸俗化、冷漠化等问题。安全感的缺失必然造成成人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积极性降低。只有在信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才不会成为“我—它”关系中的“它”,教师也不会异化为“我—它”关系中的“它”,师生才能获得真实的人生。师生的“我—你”关系在安全的对话环境中才能存在,离开这个环境,教师不复为教师,学生也不复为学生,成人教育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三)设置共享的对话情景

激发了师生的对话意识,建立了安全的对话环境,还需要设置共享的对话情景。根据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我—你”的对话需要有共同的经历体验和能够彼此感受的包容心。所谓共享的情境,是指这种情境可以让教师和学习者都产生似曾相识的情境感受。通过对话情景的创设使得教师和学习者两个主体之间围绕教育内容展开对话,这有别于学习者洗耳恭听教师“独白”的过程。这要求成人教师和教育机构不仅需要从自身一方考虑对话情景,而且也需要从对方的角度,根据对方一切因素来进行。这种将学习者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的施教方式,被马丁•布伯称为“总括”。在这种共享的情境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会产生共鸣,师生关系将由上下转为平行,教师依靠学习者的回应来享受教育活动的乐趣,提升自己,学习者依靠教师的告谓寻找到自身所需的一切,形成和谐健全的成人教育师生关系。

(四)运用新颖的对话方式

众所周知,师生是成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成人教育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形成“我—你”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运用新颖的方式与成人学习者建立对话的桥梁。在马丁•布伯的哲学世界里,用“之间”作为“我—你”对话的桥梁,实质上就是强调一种有效的对话方式。对话方式的选取应当结合成人学习者的兴趣、动机、人格等特征,并以成人的个体发展为基本导向,可以采用商议法、演示法、畅谈法、发现法等,也可以结合心理学理论,采用心理体验法和移情调适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你”间的对话效果,增强师生的默契,激发师生对话的兴趣,也可以采用戏剧表演、幽默短剧、静态雕塑等新颖的方式。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激发师生平等对话的产生,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使成人教育教学活动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从而在平等对话过程中不断提高成人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心人的话篇7

[关健词]大话 顺应性 社交世界 心理世界

说大话(口语中常常叫吹牛)属于“说假”或非真实话语的一种。大话或吹嘘是在我们日常谈话交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常常把它作为交际策略,在交际时总是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吹嘘起来。大话的表现特征就是夸大事实,也就是小的说成大的,把想的说成做的,把别人的说成自己的,把虚无的说成客观存在的。近几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说假(deception)的各种话语类型进行了研究。心理学家关注与“说假”相关的东西,试图揭露非真实性话语中言语及非言语的线索,他们试图找出影响加强或抑制人们识别谎言能力的因素。社会学家认为“说假”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学会恰当地撒谎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何自然,2004)社会学研究表明,说假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文化的多样性、说谎人与被骗人的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极为相关。而语用学的学者们常常把GRICE的合作原则中质准则来衡量话语的真实性。总结起来前人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语用学等几个角度研究。本文试图用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对大话进行分析。

一、顺应性理论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了顺应性理论,这是一套完整的语用学研究理论。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上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其中包括语言形式和策略的选择;人类之所以可以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些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使得人类动态地使用语言成为可能。变异性指的是人类语言可供选择的种种可能,而这些选项并非一成不变。商讨性讲的是语言选择不是机械的,也不按照严格的形式和功能关系,而是依据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语言的变异性蕴涵语言使用的不确定性,那么不确定性会不会影响交际的成功呢?我们认为不影响,因为语言还具有第三个属性―顺应性。顺应性指的是人能够从所有可能的选项中做出商讨性的语言选择,从而使交际接近或达到成功。从宏观上讲,顺应的语境因素涉及与说话人相关的社交、物理、心理三个世界(于国栋,2003)。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这样才能实现交际的目的。本文将从社交、心理这两方面来分析作为交际策略的大话在交际中的顺应性。

二、大话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语言运用的目的除了传达各种信息以外,说话人还需要通过使用语言来维持或改变一定的社交关系、权利关系。因此,说话人会通过不同的语言选择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说大话就是为实现这种交际目的而进行的策略选择,是对社会规约的一种顺应。

社会规约主要指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社会原则和准则,如权利、地位和社交角色等在交际中的规约性。例如:

里根政府在1981年宣传其经济恢复提案时声称:“该提案将降低税收30%,同时在增加国防预算的同时在三年内达到预算平衡”。当时负责预算的官员David Stockman在1981年11月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得不承认:“我们所有人都不清楚到底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这些附加的数字不过是一些特洛伊木马。”(见雅虎资讯《美国历史上最能撒谎的总统》)

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状态,在美国也是如此。失业率上升,私人资本投资的比率不断下降,通货膨胀加剧,这使纳税人的纳税等级上升,税负的增长高于真实所得的增长,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身为总统的里根为了扭转这一状态,收揽民心,他在对外宣传时采用了吹嘘的策略。事实上,税收不可能降低30%,当时经济不景气的美国也不可能把财政赤字在三年内达到预算平衡。但是为了维持他的地位,赢得民心,他利用了语言策略来实现他的动机。里根总统这样吹嘘是顺应了社会规约。

三、大话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从表面上看,吹嘘者是为了炫耀自己,证明自己的不平凡,了不起。究其深层原因这与人的需求层次有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当基本的生理需求已经满足后,人们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试想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取得成就,或者说一事无成,他又想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赞许,说大话可以使他得到暂时的心理满足。大话正是说话人追求尊敬的需求的表现。尊敬的需要是指自我尊重、被他人和社会尊重。吹牛者的心理动机是要得到听话者的赞许,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易锦海,1999)

言语交际无疑是心理间的交流,语言的选择受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包括他们的个性、情感、信念、愿望、动机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话语的需要和说话人的心理世界是要相互顺应的;同样,说话人做出的语言选择还要顺应他在心理世界中对听话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包括听话人的个性特征、感情投入、信念系统、愿望,说话人还要对听话人存在的动机和意图等因素做出判断(Verschueren,1999)。例如:

面试者: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公司?

求职者:我十分看好贵公司所在的行业,我认为贵公司很有发展潜力,又十分重视人才,而且这项工作很适合我,相信自己一定有能力把它做好。

面试官试图从这个问题中了解求职者的动机、愿望以及对此项工作的态度。求职者在这里的回答也算是“投其所想”。求职者首先把公司的前景吹嘘一番,他对公司的吹嘘正是顺应了面试官的心理世界(你能在这么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工作,说明你很有能力也很有发展前途)。然后求职者又把自己吹捧一番,说明他很有能力,能胜任这项职务。这样说话人(这里是求职者)既顺应了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又顺应了自己的心理世界。

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它不是按照机械的规则进行,而是一个以高度灵活性的策略和准则为基础的过程。因此,它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说话人的选择是自由的,而听话人的选择也是自由的,一旦这种动态顺应未能把握好,就会产生误解,导致交际失败。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表明,大话常常被人们用作一种交际策略。说话人选择说假是为了要顺应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语言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场合如果恰当地使用大话,能促使交际成功;反之,则导致交际失败。因此,说话者在说大话时应顺应自己的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才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Edward Amold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2]何自然,张淑玲.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外国语,2004,(6).

[3]于国栋,吴亚欣.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4]周四瑗.话题转换的顺应性研究.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

关心人的话篇8

[关键词]关联理论 言语交际 认知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39-01

一、关联理论

关联原则,即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两条。自Grice提出会话含意学说以来,引发了有关语用推理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而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基于下面的观点(Sperber & Wilson,1986/1995):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关联理论是针对Grice的会话含意学说的。Sperber与Wilson 认为,有两种交际模式,一是代码模式(code model),二是推理模式(inferential model)。语言交际会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但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的,编码和解码则附属于认知推理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找到话语中的关联性特征,通过语境进行分析和推测。要想理解说话者真正的意图,就要在语境中认真分析语言的关联性,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有逻辑的推测。因此,人们对话语的理解越成功,就越要注意在说话人的语言信息中所呈现的关联性和推理性的特征。

二、关联理论在言语交际中编码和解码的认知语用分析

语用推理过程是因为在有语境参与的情况下,所欲要考虑在新旧语言交换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效果。其中,策略机制的运用远非语码模式所指出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而是一个由说话人“明确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Sperber and Wilson,1986:49)而推理则指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得到的证据作为前提的一部分,再结合听话人本身的认知语境(旧信息)对话语信息(新信息)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推理,最终达到对话语信息的正确理解。(何兆熊等,2000:186)所以示意和推理的过程有利于交际的成功。

例如:

Tom:I will not live as your wife.

Mary:Is that all that’s important to you,to be my wife?

信息意图:想做我的太太就那么重要?

交际意图:伟大的爱情比表面上做妻子更重要。

Jack: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

信息意图:我爱你要比我说的多。

交际意图:我是用心爱着你,而不是形式上的,交际意图更加深情一些。

Tom:I can give you all except my heart.

信息意图:除了我的心我什么都可以给你。

交际意图:一切物质上的东西我都可以满足你,但是唯独感情我不能给你。

在Tom和Mary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在爱情沐浴下的婚姻是十分幸福的,从而可以反射出那些为了名利而勉强在一起的人们的悲哀。在Jack的例子中,我们知道语言是最能表达一个人内心想法的最直接的方法,而Jack更多的爱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在Tom的例子中,我们知道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心意,但是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Tom不会把自己最珍贵的心意奉献出来,而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显得苍白无力,这更加表明了Tom的态度。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的字面意思并非交际本身要达到的目的,只有更深一步地了解语料在全文中的关联性,才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交际中的目的和意图。

Be a man:just stop calling her.

信息意图:作为一个男人,不要给她打电话了。

交际意图:争气点,不要打电话给她了。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推测出,说这句话的人很明显在为他的朋友打气,意在让他拿出男子气概来,要坚强一些,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当说话人说出的话语具有目的性,听话人的推理才有了依据,才不至于理解错误,从而更加明确地把握话语所承载的信息,这样才能不至于在交际过程中推断错误。在很多成功交际的例子里,我们能看出,大部分人都是能够理解对方的意思的,听话人能够非常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目的和意图,这是通过对说话人语言信息在语境中的正确推理得来的。对于听话人来讲,把握话语的关联性,充分地运用说话人的意图进行推测是至关重要的。

三、结语

关联理论为研究人类的语言交际过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是语用学理论的又一重大进展。在言语交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通过说话者对语言信息的传达和示意,听话者根据说话者的信息和语境进行推测,听话者在推测的过程中,对话语认知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而且还获得了以关联性为标准的言语交际推测行为,从而进行认知性的推理,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关心人的话篇9

关键词 青少年,自我中心,假想观众,个人神话。

分类号 B844

青少年期,个体在身体上、认知上和社会情感上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他们对于自己非常地关注,自我意识显著提高,他们似乎有这样的看法,即像他们自己关注自己那样,其他人也非常关注他们,而且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吻合[1,2]。上个世纪60年代,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Elkind把青少年这样一些特殊表现解释为认知发展中的自我中心(egocentrism),他提出了自我中心的两个维度――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和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专家们认为这样的心理特征影响了许多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比如对自我意识的夸大感觉、对危险的过分轻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和对同伴压力的过度敏感等。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这两个概念一直沿用下来,并被用来解释青少年一些特殊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40年来,关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研究未曾间断,其理论建构也在不断发展,然而由于几种理论模型不尽相同,研究工具和方法也缺乏一致性,使得在大多数领域上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是彼此矛盾的。因此,对这些研究进行整合一方面有助于对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理解和解释这两个观念在青少年发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1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概念界定

在Elkind等人有关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理论建构中,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作为了自我中心的构成要素。所以这两个结构最初是作为自我中心的两个维度被提出的。这两个结构反映的思维模式对于青春期一些典型的情感和行为,如自我意识、对同伴群体准则的遵奉以及冒险行为等似乎具有特殊的解释能力。因此,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这两个理念在青少年发展研究中成为长期被引用和探讨的概念[1]。

1.1 假想观众

青少年可能持有这样信念,即其他人像自己那样的关注他们。他们认为其他人,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他们、评价他们并且对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很感兴趣。这样的信念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和对于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应的预期[3~7]。假想观众使得青少年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尴尬、嘲笑或拒绝的行为[2,8]。从阿德勒学派的观点来看,假想观众代表了一个更宽泛的群体,青少年希望归属于这个群体并从中获得自我价值。而一些个体心理学家认为,假想观众的观念反映了青少年渴望在同伴中显得重要的愿望。“青少年相信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关注和评价着,因此当他认为别人对他评价不高时,他就会联想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而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感和归属感”[8,9]。

1.2 个人神话

青少年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别人不能理解我正经历的一切”,“那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我能应付一切”[1]。这些观念反映出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无懈可击的、无所不能的。Elkind把青少年这样的心理特点命名为“个人神话”。它被划分为“独一无二”、“无懈可击”和“无所不能”三个成分。心理动力学把个人神话定义为一种自恋补偿性策略(narcissism restitution strategy)[10]。个人神话的概念有助于解释青少年的一些自毁行为或无意义行为,它反映了青少年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并且对危险具有特殊的防御能力的心理。同时由于青少年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的过分强调,认为不好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对一些存在的危险常常视而不见[8,10]。

2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理论

从1967年Elkind提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概念以来,这两个概念已被很多研究青少年的学者所认可和接受,从1979年起对它们的研究就不曾中断,有关的理论从最初强调认知发展到强调社会认知发展,再到最近强调自我认同的发展,也随之在不断发展。

2.1 最初的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理论

传统理论的形成受到了皮亚杰认知发展中自我中心概念的影响,因此这两个观念被认为和思维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是作为认知发展的副产品被提出的[11]。

2.1.1 理论框架

很多青少年在青春期期间会变得更具自我意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时尚、引领潮流又很理想主义,同时还可能体验到强烈的对个人事务的自主愿望和独一无二的感觉”[1,2]。Elkind把这些现象定义为 “青少年自我中心”,他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自我意识,一种认为自己非常与众不同并且总是受到他人评价性关注的感觉[2,7]。在皮亚杰的术语中,自我中心是指在没有能力区分自己和他人[2,11]。依据这一观点,Elkind认为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功能,而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是形式运算阶段自我中心的产物。

青少年在青春期早期所经历的身体和心理上的重大转变,引起他们对自己的格外关注,虽然逐渐具有了形式运算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对这种思维能力的把握还有欠缺,无法区分自己思考的东西和他人思考的东西之间的差异,Ellind等学者认为这造成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1,2,11]。在此基础上,由于青少年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关注点产生了假想观众观念,而个人神话的出现则是因为青少年在对自己过分关注的基础上,过度地区分了自己的感觉。他们无法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特别是同伴在情感和经历上存在的相似性和共通性,而是偏颇地认为自己对他人或那些假想观众非常重要,他们的感觉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2,11]。

传统的理论认为形式思维的稳固建立会减弱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假想观众可以被看作是青少年用来与现实进行对比验证的一系列假设,在不断地对比中,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关注和感兴趣的东西并不完全一样,这时候假想观众就会减退。另一方面,个人神话随着艾里克森提出的“亲密感”的建立也会逐渐被克服[2,11]。因此,这个最初的理论预测青少年自我中心发展的模式是曲线的。也就是说,形式运算思维早期的青少年自我中心水平比具体运算思维或完全的形式思维时期都要高。

2.1.2 实证研究

基于Elkind的理论,自1979年开始学者们对青少年自我中心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一些研究确实证实了中学生有比较高的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1,12]。但在验证自我中心和形式运算思维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却存在着不一致。Hudson和Gray[11,12]以及Riley、Adams和Nielsen[1,11,12]的研究发现形式运算和青少年自我中心存在着显著相关,而Lapsley和Milstead[1,10]、Goossens[3]、O’Connor和Nikolic[1,12]以及Buss[11,13]等学者所做的研究却没有发现这种相关关系。在对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这两个观念是否会在青春期减退进行的验证研究中,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Hudson和Gray发现两个观念和年龄增长确实存在负相关[1,11],在他们的另一个研究以及Lapsley、Milstead等人所做的研究中却发现即使是在年龄跨度很大的样本中也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1,3,10]。而另一些研究者发现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有更高水平的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14,16],这与理论构想是恰恰相反的。

最初的青少年自我中心理论模型虽然得到一些研究的证实,但如前所述这些研究结果存在着彼此矛盾的地方。而且有大量研究表明在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两个观念上都存在性别差异,有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表露出更强的青春期自我中心,还有一些研究发现男性的自我中心水平更高[1,3,11]。而一般认为认知发展过程应该不存在性别差异,如果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被单纯认为是认知发展的一个结果,那么理论上讲是不应该有性别差异的。同时很多青少年实际上都没有达到形式运算思维,这使得传统理论的基础受到了质疑。

2.2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社会认知理论

由于传统理论存在以上的问题,Lapsley和Muriphy等学者认为用认知逻辑中的自我中心来解释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是不够的,他们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理论模型[1,3]。

2.2.1 理论框架

在这个理论中,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建构“被重新界定为‘人际理解中的问题’”[1,6],它们与青少年的“社会观点采择”(social perspective-taking)水平有密切的关系。Lapsley和Murphy用 Selman的社会观点采择和“人际关系理解”(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理论来解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产生和消退[1,11]。他们提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可能是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3上的结果。10到15岁的青少年正处于这一水平,他们能从第三者(或“旁观自我”observing ego)的角度同时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这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了并且能在意更高的层次上想象他人对自己的反映,与此同时也增强了青少年自身的独特感和无所不能感[1,3,11,17]。

Lapsley和Murphy认为观点采择能力水平4的获得削弱了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在达到这个发展阶段时,青少年有能力通过思考和协调多个第三者的观点最终形成一个Selman所谓的“普遍性的社会观点”(generalized societal perspective)[1,17]。这样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看到自己和整个社会中其它观点的关系,由此减少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同时,达到水平4的青少年对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有更正确的理解,这降低了他们的个人神话观念[1,13]。

2.2.2 实证研究

有关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这个社会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目前并不多。Jahnke和Blanchard-Fields比较了用形式运算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来预测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水平的能力。他们发现无论是形式运算还是社会观点采择都不能显著地预测假想观众。但是,个人神话观点却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3有着显著的相关[13]。同样,Vartanian和Powlishta等人的研究也没有发现水平3与假想观众观念有相关,但发现个人神话观念在水平3的青少年中最高[1,11,17]。因此目前有限的研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支持这个社会认知模型对于个人神话的理论构想,但是没能支持对假想观众的构想,尚需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总体来说,尽管Lapsley和Murphy加入了社会化发展的社会认知模型比Elkind单纯的认知发展模型似乎更合理,但仍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

2.3 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新视点”理论

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可以被看作是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一个来源[1,15,17]。他们认为当青少年经历大量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变化时,他们开始问自己“我是谁”,并考虑怎么去适应生活以及他们应该为改变自己的生活做些什么,“这时他们会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并且开始关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1]。而家长和其它的社会成人都会期望青少年开始形成他们自己的自我认同,而社会也会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也因此而得到提高[15,18]。因此自我认同与青少年的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成为解释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新视点”(New Look)理论。

2.3.1 理论模型

O’Connor认为:“在自我认同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关注和社会要求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混淆他们自己和别人的关注点”。他提出这样的假设:有自我认同问题的青少年比没有经历自我认同焦虑的孩子有更高的假想观众,也就是说自我认同危机可能会导致假想观众的增加[15]。同时O’Connor和Nikolic认为父母行为也是这两个结构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因此他们提出这样的模型:对父母行为的知觉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同,而自我认同又会去影响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青少年对父母行为的知觉对他们这两个观念的影响完全受到自我认同的调节[18]。

Lapsley和Rice等人以自我认同为理论依据,提出一个新的模型,进一步说明了自我认同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之间的关系[1,3]。他们提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与青少年时期的分离-个性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分离-个性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是青春期的重要任务之一,目标是建立家庭关系之外的自我,同时保持与家庭成员亲近感,是影响自我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有助于缓解青少年在青春期与父母的心理分离焦虑[6,17,18]。

Lapsley提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是关于人际交往和人际情境中的白日梦倾向”[17]。当分离-个性化这个心理过程发生时,青少年会更加关注家庭以外的关系,并开始思考或幻想自己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下的表现。假想观众使青少年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角色,而个人神话强调的个人独一无二和无懈可击性,有助于青少年在家庭关系之外发展个性,建立新的自我[1,17]。

2.3.2 实证研究

“新视点”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O’Connor和Nikolic的研究证实了有自我认同危机的青少年特别是男孩,与假想观众观念之间存在正相关[15]。

Lapsley、FitzGerald和Rice等人的研究证明假想观众和分离-个性化中的“客体关系特点”(objective-relational features),如美化(engulfment)、共生(symbiosis)、社会化焦虑等有正相关,个人神话观念与拒绝依赖(dependency denial)、自我关注等存在正相关,和社会化焦虑存在负相关[18]。Lapsley等人1995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对于联系(connectness)和焦虑以及潜在丧失(potential loss)的关注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密切相关[17]。Vartanian的研究表明当青少年察觉到人际关系不和谐或某些情感联系丧失时,他们会采用假想观众进行调节,他们对分离-个性化的关注与个人神话观念存在一定的正相关[1]。

这三个理论模型对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的起因和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也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新视点”理论注意到了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且它在解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两个观念的性别差异上更有说服力,这个模型比前两个理论构想似乎更具优势。

3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观念与青少年发展的某些关系

几十年来,对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研究揭示出这两种心理特点与青少年很多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密切相关。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也被用来解释青春期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现象,如冒险行为、自我意识的提升、对外表的关注以及抑郁等等。

3.1 分离-个性化过程

分离-个性化被认为是青春期青少年面临的一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公众个性化(public individuation)水平增高,同时可能会经历更多的社会焦虑。这期间青少年一方面希望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监督变得独立,另一方面又希望同父母保持情感上的联系,而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这两种观念正反映了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与父母亲密与分离的过程,对分离-个性化这个过程起着调节的作用。当青少年假想出一些观众时,他们相信其他人对自己是关注的,这有助于他们脱离父母建立一些家庭之外的关系,同时又不会感到过度的分离焦虑。而个人神话的观念使得他们更有勇气去进行自我表达,提高个性化水平[3,6,17,18]。一些研究表明假想观众和亲密感呈现正相关[5],而个人神话的无懈可击和无所不能成分与亲密感有负相关[16],同时无所不能成分与健康的个性化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3]。

总之,在青少年的分离-个性化过程中,假想观众可以缓解青少年的分离焦虑,让它趋向一种正常、适度的状态。而个人神话作为一种防御性的观念,使青少年在分离过程中,避免或尽量少地体验到相关的负性情绪体验[1,3,6,17,18]。因此这两个在早期的自我中心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扭曲、错误的心理模式在分离个性化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积极的作用。

3.2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质量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有着不同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父母情感上的支持与低水平的假想观众相关,而拒绝控制与高的假想观众有关[15,18]。Riley、Adam和Nielsen等人的研究表明父亲的身体(physical affection)与男孩的假想观众观念呈负相关,和女孩的假想观众观念呈正相关[1,17]。Lapsley和Rice认为与父母的不安全依恋可能导致青少年对社会环境的不安全感,突出表现就是过度的假想观众[1,18,19]。Ryan和Kuczkowski等人的研究表明与父母情感上的不安全依恋和青春期后期高水平的假想观众有关[20]。因此专家认为亲子关系是预测假想观众观念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使假想观众在青春期后期逐步消退,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将导致青少年在整个青春期都有很高的假想观众水平。

3.3 冒险行为

酗酒、斗殴、破坏行为、滥用药物、等,各种各样的冒险行为青少年几乎都去尝试[21]*。一些研究表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对一些冒险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22,23]。

Elkind认为假想观众与一些中度的行为问题有关,如偷窃和破坏公物,青少年认为这些行为可以使他们免受想象的或真实观众的轻视[2]。台湾的一些研究者发现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与青少年的、吸烟、酗酒等偏差行为存在正相关,有高假想观众的“青少年可能由于希望博得想象观众的关注而用一些不正常的手段表示出来”[24,25],而个人神话无懈可击、无所不能的特点使得他们更易于采取偏差行为。男生具有更高的无懈可击和无所不能观念,所以有更多的冒险行为*。

另一些研究证明了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与青少年冒险性的存在相关。Holmbeck和Crossman等人的研究表明有低水平自我中心的青少年有更多的避孕知识,更倾向于使用避孕措施而且对避孕有更积极的态度。而自我中心水平高的青少年则相反[21,26]。Goldsmith、Handler通过研究发现个人神话可以很好地解释青少年为什么不使用避孕措施,在这些青少年看来怀孕或被感染性疾病只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而不太可能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21]*。

Greene等人的研究测量了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与他们对艾滋病相关信息的态度的关系,他们发现个人神话观念能调节青少年的,通过个人神话的独一无二成分可以预测青少年对冒险行为的态度,个人神话高的青少年会倾向于不去遵循安全的信息。而且这种信息越精细,个人神话和避免冒险行为之间的负相关就越高。但同时他们也发现了假想观众的一个积极作用,高水平的假想观众使青少年更倾向于遵奉同伴的规范,因此当同伴群体对冒险行为持否定态度时,青少年在决定实行冒险行为时就会更谨慎[22,23]。Greene特别指出在设计提供给青少年的健康信息时应考虑个人神话和假想观众的消极作用[23]。

3.4 抑郁症和自杀

在传统的理论中,Elkind认为自我中心实际上是青少年建立了一个歪曲的自我世界[1],而认知的歪曲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青少年抑郁研究中,最初的自我中心就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一些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水平和抑郁存在密切关系[1,26,27]。自我中心水平高的青少年会报告更多的抑郁症状,并且这种相关从青春期早期到后期有跨年龄的一致性[26,27]。在之后的研究中,Goossens和Beyers发现假想观众和抑郁呈正相关,个人神话的无懈可击和无所不能成分与抑郁呈负相关[3]。Aalsma 和Lapsley等人2004年的研究表明个人神话的独一无二成分与青少年抑郁呈正相关,且女生具有更高的独一无二感,她们面临更大的、潜在的抑郁威胁。这可能因为在个人神话观念中,独一无二的感觉使青少年不愿与同龄人分享消极情绪,造成他们抑郁水平增高,而无懈可击和无所不能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缓解抑郁[10]。

抑郁直接导致的一个严重结果就是自杀。因此一些心理学家开始直接考察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与他们的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的关系。他们认为假想观众可能会导致消极体验和自我批评,而由此造成的低自我价值感很可能引发自杀。Everall和Bostic等人的研究表明,假想观众观念与青少年高的自责感和强烈的不安全感相关,间接引发了自杀意念。个人神话的独一无二成分导致青少年更易过分概括化,更难摆脱消极体验,他们认为自己的处境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痛苦没人能够体会,他们更喜欢冥想和独处,而不愿求助于他人,对家人和朋友的疏离使他们变得更加孤独,从而增加了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几率。但一些学者同时认为个人神话的无懈可击和无所不能成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青少年的自信和独立感,从而可以缓解他们的自杀意念。在社会认知框架中,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成为预测青少年抑郁和自杀的有力因素,但个人神话的三个成分对抑郁和自杀的预测作用是不同的,需要更多的研究做出解释[28]。

4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4.1 关于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概念界定

随着研究的进展,特别是Lapsley等学者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是认知发展的副产品这种最初的提法已不再盛行,把这两种观念看作是单纯扭曲、病态的心理过程的看法也有所改变,但在青少年发展的大多数教材中仍在使用Elkind最初的界定,而且对其缺点和方法论的问题没有进行说明[7],这可能也是造成目前研究结果彼此矛盾的原因之一。一些学者的研究已经发现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可能是正常、自然发展过程的一个产物,假想观众只是社会认知成熟和个人适应的反映[7,15,19]。一些学者更是对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解释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提出了批评。目前自我中心这个概念没有得到重新定义,更多研究者在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研究中只是倾向不再使用它。受此影响,目前研究者倾向于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这两个最初同根同源的概念分开研究,分别探讨它们与青少年某些发展问题的影响。随着研究进展,未来,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可能会得到重新界定,而它们在青少年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也应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4.2 关于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文化差异

尽管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在一些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上的解释能力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认同,很多心理学家也把它们看作是青少年共有的心理特征,但是其提出和发展都是在西方的教育背景下,研究对象也大多局限于西方青少年,对西方以外包括中国的青少年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事实上任何一个心理理论都离不开其植根的文化土壤,任何一种心理结构也不能脱离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社会推崇个人主义的培养,鼓励张扬个性,而东方文化如中国文化提倡集体主义,重视团体的和谐和对群体意见的遵循。因此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这种以自己为关注焦点、突出自身表现的心理特征是否在西方青少年身上更为明显,而在东方或中国青少年身上比较少见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1,32]。尽管台湾的一些研究者(张春兴、陈明辉、曾育贞、陈惠如等)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涉及这个领域的探索性研究,他们的研究从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与某些偏差行为(酗酒、飙车、斗殴等)这一角度得到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与西方相比,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扩充和丰富。

4.3 关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与青少年发展某些问题的研究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在解释青少年一些特有的或极端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上有一定的潜在优势,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与问题行为(吸烟、酗酒、冒险)之间关系的考察上,而对这两个观念与青少年发展中一些其它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尚未涉及或较少涉及。因此未来可能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去揭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与青少年发展特征以及一些特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如自尊、自恋(narcissism)、乐观偏向(optimistic bias)、身体映象、饮食障碍、社交焦虑、破坏行为、犯罪等。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个人神话这一观念具有不同的成分,而目前关于这些成分对青少年某些发展问题作用的研究有着不尽相同的结果,Lapsley等学者提出个人神话不像之前研究所设定的那样简单,它应该是一个多元的概念(plural concept)[10],因此对个人神话观念的成分做更深入和细致地探讨应该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而目前测量工具彼此间相容效度低也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所以对这两个观念的研究,纸笔以外的研究方法和纵向研究也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国外对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研究已有30余年,在其理论、测量方法及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还非常少,深化对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认识以及这两个观念与青少年某些发展问题和行为表现的关系模式,有必要以中国青少年为对象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Vartanian L. Revisiting the imaginary audience and personal fable constructs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 a conceptual review. Adolescence, 2000, 35(140): 639~661

[2] Elkind D. Egocentrism in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1967, 38: 1025~1034

[3] Goossens L, Beyers W, Emmen M, et al. The imaginary audience and personal fable: factor analyses and concurrent validity of the “new look” measures.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2, 12(2): 193~215

[4] Cohn L, Millstein S, Irwin G, et al. A comparison of two measures of egocentr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88, 52(2): 212~222

[5] Rycek R, Stuhr S, McDermott J, et al. Adolescent egocentrism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during late adolescence. Adolescence, 1998, 33(132): 745~749

[6] Lapsley D. Toward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adolescent ego development: The “new look” at adolescent egocentrism.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1993, 63, 562~571

[7] Bell J, Bromnick R. The social reality of the imaginary audience: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Adolescent, 2003, 38(150): 205~219

[8] Eckstein D, Rasmussen P, Wittschen L. Understanding and dealing with adolescents.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1999, 55(1): 31~50

[9] Lerner R, Olson C. The imaginary audience. Parents, 1994, 69: 1~3

[10] Lapsley D. The two faces of adolescent invulnerability. In: Romer. Reducing adolescent risk: Toward an integrated approach. Pennsylvania:SAGE, 2003. 23~31

[11] Buis J, Thompson D. Imaginary audience and personal fable: a brief review. Adolescence, 1989, 24(96): 773~781

[12] Vartanian L.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the social-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996, 16(2): 157~178

[13]Jahnke H, Blanchard-Fields, F. A test of two models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3, 22(3): 313~326

[14] Frankenberger K. Adolescent egocentrism: a comparison among adolescents and adults. Adolescence, 2000, 23, 343~354

[15] O’Connor B.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perceived parental behavior as sources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5, 24(2): 205~227

[16] Peterson K, Roscoe B. Imaginary audience behavior in older adolescent females. Adolescence, 1991, 26(101): 195~200

[17] Lapsley D, Rice K. The “new look” at the imaginary audience and personal fable: Toward a general model of adolescent ego development. In: Lapsley D, Power F. Self, ego, and identity: Integrative approaches. New York: Springer, 1988. 109~129

[18] Vartanian L.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social support, and adolescent egocentrism: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7, 17(3): 245~270

[19] Vartanian L, Powlishta K.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self-report measures of imaginary audience sensitivity: implications for interpreting age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egocentrism.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2001, 162(2): 187~200.

[20] Ryan R, Kuczkowski R. The imaginary audience, self-consciousness, and public individuation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4, 62(2): 219~238

[21] Arnett J. The young and the reckless: Adolescent reckless behavior.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5, 4: 67~71

[22] Greene K, Krcmar M, Walters L,et al. Targeting adolescent risk-taking behaviors: the contributions of egocentrism and sensation-seek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0, 23: 439~461

[23] Greene K, Krcmar M, Rubin D, et al. Elaboration in processing adolescent health messages: the impact of egocentrism and sensation seeking on message process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2, 52(4): 812~831

[24] 陈惠如. 自我控制、青少年自我中心与偏差行为之关系. 硕士论文. 台湾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 2004

[25] 曾育贞. 刺激寻求动机、青少年自我中心与偏差行为之相关研究――以台南地区为例. 硕士论文, 2002, 台湾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

[26] Holmbeck G, Crossman R, Wandrel M, et 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egocentrism, self-esteem, and adolescent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4, 23(2): 169~193

[27] Baron P, Hanna J. Egocentrism and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in young adul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990, 18(2): 279~286

[28] Everall R, Bostic K, Paulson B. I’m sick of being me: developmental of themes in a suicidal adolescent. Adolescence, 2005, 40(160): 693~708

[29] Vartanian L. Adolescents’ reactions to hypothetical peer group conversations: evidence for an imaginary audience? Adolescence, 2001, 36(142): 347~380

关心人的话篇10

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德对话 道德冷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92-03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完善,这其中不仅包括知识的完善还应包括品行的完善。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基本上实施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教育者将道德规范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忽视学生的声音,导致了高校的道德教育成为空洞的道德说教,造成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反感甚至排斥。道德教育要走出低谷,必须要实现理念的转变,真正走向人与人的沟通与理解。在平等、开放、自由的道德对话中,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达成道德共识,从而升华道德智慧,缓解道德冷漠,促进道德行为。

一、道德对话的涵义

内尔・诺丁斯认为“对话”不仅仅是双方在一起随意聊天,也不是一方长篇大论,另一方洗耳恭听,而是双方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追求理解、同情的一种开放性的过程。

由内尔・诺丁斯对对话的理解,引申出来的道德对话的定义是指主体之间就价值观、行为规范等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平等沟通、真诚交流、追求理解最后达成道德共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平等、关心、理性和真诚。究其实质,道德对话就是要改变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师生之间只是道德规范的授受关系,改变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被控制的处境,承认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平等充满关心的道德对话,激发学生道德情感,让学生学会关心,缓解道德冷漠,提高学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从而升华道德智慧。

最早通过对话进行道德教育的典范也许是古希腊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价值和人生的真理是一个远比自然真理或宇宙意义复杂而深奥的课题,他需要反复不断乃至无穷的推理,对话才能接近,一如难产的婴儿需要助产婆的助产才能顺利生产一样,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他的“精神助产术”就是通过平等的道德对话而展开的道德教育,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共同寻求真理的过程。苏格拉底总是通过不断地提问别人,思索关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最后都没有得出明确的答案,但都促使人们不断地去追问关于一些重要的纠结的价值问题和道德问题。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正是一种典型的道德对话。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视道德对话,如孔子的《论语》很大部分内容就是他与弟子关于行为规范、价值观等道德方面的讨论和对话。

道德对话,不只是言语的应答,而且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充满人文关怀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的活动。道德对话是主体间共同生成和创造意义的过程。

二、道德对话的主体

道德对话是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因此道德对话的主体也就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任何教育都是一定教育主题开展的活动,离开了一定的教育主题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教育活动。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主体是深入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

在传统道德教育中,主客体关系体现为一种尊严的等级关系,主体出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客体出于等级关系的底部,主体对于客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客体出于依赖和服从的地位,这种等级关系在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

至今,关于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仍存在着许多不一致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教育者主体说。即道德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为客体。道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灌输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实生活中所进行的道德行为的矛盾。因此,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仅仅在接受道德教育影响的范畴内和方向上发挥作用,双方之间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作用。受教育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教育者的客体。(2)受教育主体说。受教育主体说与教育主体说恰恰相反,认为受教育者才是主体,教育者是为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服务的,不是主体。(3)相对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教育主体与客体是相对存在的,他们之间的界定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只有在一定的道德教育关系中才嫩划清主体与客体。

道德对话是主体间的对话,这里的主体不同于传统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主体。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重主体间的平等、自由的对话。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教育过程的主体不仅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师生双方互为主客体。从实施过程方面看,教育者是施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施教的客体。从受教育过程方面看,受教育者是接受的主体,教育者是接受的客体。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双方间的作用和影响是双向的、平等的。在道德对话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断得到提升、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对话中。因此,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所揭示的“教学相长”的原理在道德对话的双主体性相互作用中可以得到诠释和印证。

三、道德对话的条件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也曾提出过对话伦理学,哈贝马斯把对话分为两种:“交流”和“交谈”。“交流”的前提条件是,人们只要天真地认为对话可以进行就行了。而“交谈”的前提条件是对四个有效性的要求:第一,语法正确:辞句能够让人理解;第二,真实:内容不是以谎言或者杜撰为真实;第三,可靠性:人的思想立场和人所表达的倾向应当一致,也就是表达的意思能够真实的反应自身的心理感受;第四,交谈应当能够在道德的意义上符合对于“正当性”的要求。因此,在道德对话中,有三个基本条件不可或缺:理想的对话语言:真实而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理想的对话语境:平等和可靠的语境;“交互主体上的视觉融合”即双方在相互接纳的基础上达成的道德共识。为了实现道德对话的有效性,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一)理想的对话语言

1.充满关心的对话语言。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师生间的对话,往往是命令式的,教师总是不厌其烦的教导学生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这样做才是好的。即使在平等的对话过程中,经常的做法也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出评价。这种对话中的对话语言是没有任何感彩的。教师作为道德对话中的引导者,她的感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反应,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愿意继续对话。

因此,理想的道德对话的语言应是充满关心的语言。只有教师在对话中对学生充满关心,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他们对话是真正的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和道德观,而不是想要一味的批判和改变他们已有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世界,这样才能够唤起学生愿意接受和想要继续对话的情绪和反映。因此,充满关心的对话语言是对话得以进行的突破口和前提。

2.富有话语霸权的对话语言。我们进行道德对话的目的是在平等开放的过程中寻求一种道德共识,这种道德共识的实质就是一种普遍化的观念。一般而言,一种观念的普遍化与其传播和表达方式的普遍化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表达和传播的基本形式。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大凡能够获得普遍化的观念都有赖于他们取得一种话语霸权,这里的话语霸权不是指某种借助于政治表达或作为意识形态话语而获得的语言权威,而仅仅指某种话语系统自身所具有的表达权威。语言学意义上的话语霸权指话语表达的普遍有效性,而话语是否有效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话语言谈的权力,由话语语言的结构、语词的意义和语言的表达共同构成。语句结构越严谨合理,语词的意义越丰富充沛,语言的信息含量越高,语言的表达越是富有逻辑和情感的力量,则话语言谈的力量就越强烈;二是话语言谈的可接受性,由话语所产生的实践效果来说检验,可听性越强,接受者越多,效果越强烈,其可接受性就越高。

因此,在道德对话中,我们的对话语言要避免逻辑上的混乱和内容上的空洞,我们的对话语言要做到语句结构严谨合理、语词的意义丰富充沛、语言的表达富有逻辑和情感。只有具备了话语霸权的对话语言,才能使对话更清晰,让我们的语言更有信服力,让双方更能清楚的理解彼此的观点。

道德对话中我们的对话语言越是充满着关心和令人信服的力度,双方在交流中越是通畅,越容易达成一种道德共识。

(二)理想的对话语境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被控制的处境中,缺乏主体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间不平等的状况。道德对话首先要求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不平等的道德对话,就意味着一种主体性对另一种主体性的压抑,最终这两种主体性都丧失了合理性。因此,在对话中,师生之间必须保持平等的关系,双方互相承认、互相赋予平等和尊重。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师和学生不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育过程中双方也是处于平等对话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双方才可能自由地思索、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高校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对话要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开放、宽松和自由的对话语境。允许各种思想在对话中平等、自由的交流碰撞。也只有双方在平等、开放、自由的语境中,道德对话才能得以真正进行。

(三)交互主体性

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一种主客体间的认识与被认识、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而非“交互主体性”的民主交往关系。

交互主体性也叫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和超越个体主体性的客服主客体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所运用的一个概念,它主要解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交互主体性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作为主体是否能够认识另一个主体,另一个主体的存在对我成为有效事实”;另一个是“为什么对我有效而不对大家有效的东西被认为是主观的?相反,对我有效同时也对大家有效地可以被认为是客观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因而每个人不可能逃脱社会而孤立的存在,而现实社会又是多级主体共存的生活世界,如果人与人之间之间不是交互主体的关系,那么每个人面对的就是主客体二分的类似于人与物相对立的世界,那么我们的生活世界就难以维持和继续。交互主体性的存在是交往、生活得以可能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已包含了深刻的交互主体性的思想,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高校教育中,注重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建设。学生存在于学校之中,不可能逃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孤立的存在。在道德教育中,要想减少双方在道德对话中的阻力,就要挖掘人与人的交互主体性,在交互主体上达到视觉融合。让每个人都能深刻的感受到他人的存在,并在通过对话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最终达成道德共识。

四、道德对话的价值

(一)道德对话对升华道德智慧的作用

大学生道德教育最大的困境是,以规范现代人类道德行为和社会伦理行为为宗旨在现实中却无法规范人和社会的不正当行为,反而成了无规范效力的道德说教。这种道德说教不仅不能说服学生反而引起他们的反感。这其中的原因颇多,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道德智慧。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完善,这其中不仅包括知识的完善还应包括品行的完善。当人们接受道德教育的时候,道德还只是一种关于善与恶的知识,是一种学理化的道德,需要对其进行思索和转化。这一思索与转化的过程已不是原来的道德,而是演变成了与道德有关的智慧,即道德智慧。

道德智慧表现在主体面对不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能够作出合理的选择,并将所选择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自我意识,以指导自身的行为。我们之所以说道德是一种智慧,就是因为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只有内化为个体的主体自我意识,才能真正成为个体认识世界并指导个体行为的观念平台。人们在不同的道德选择面前也才有可能充分表现出道德智慧。马克思认为伦理道德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实践精神”方式,康德把道德看成一种“实践理性”。其实都是试图表明伦理道德是一种在理性基础上的自觉,而这种理性基础上的自觉在现实生活中就是道德智慧的表现。这种道德智慧不是人生来就具备的,是靠后天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需要道德对话进行有效的引导,引导学生对所遇到的价值观混乱问题和道德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思考,针对价值观混乱或道德难题与学生进行平等、自由、冷静、理性对话,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解决道德困惑,从而升华道德智慧。

(二)道德对话对缓解道德冷漠的作用

万俊人先生曾给道德冷漠下过这样一个定义: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他进一步指出,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而是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

道德冷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道德规范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在人们的实际需要和道德要求中间出现了分离,传统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在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选择维护个人需要,道德教育要走出低谷,必须要实现理念的转变,真正走向人与人的沟通与理解。道德交往中的沟通,要借助对话来实现。因此现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首要的就是通过沟通,通过道德对话式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双方沟通和倾听中,打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对方,同时把自己投入其中,获得理解和沟通。达成普遍有效的道德共识。

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科尔伯格认为: 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作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由此可见,道德的发展必然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而教育者要转变传统的灌输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道德对话,激发学生道德思考,从而缓解学生道德冷漠状况。

孟子曾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绝大部分并不缺乏这些道德之心,然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把这些道德之心积压在内心的最深处,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他们为了避免受到伤害宁愿选择冷漠。道德对话的目的就是通过主体间充满人文关怀的平等真诚的沟通,唤醒沉睡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道德之心,让个体的伦理世界清晰起来,让个体在对话中发现“自我”,反思“自我”,从而达到缓解道德冷漠的目的。

(三)道德对话对促进道德行为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凭借“实践智慧”才能进一步理解到个体生存的社会特性和行为的相应职责。通过道德对话在社会的整体秩序中认识自己,完成自我的实际角色,最终完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人生。道德对话作为实践方式的一种,在对话中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和混沌的道德世界,对他们作出合理的道德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明确合理的道德观念和普遍有效的道德共识,才能作出合理正确的道德行为。

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并非由抽象的知识直接转化而来,而主要来自他们每天充满丰富细节的生活,然而人并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体生存于世界之中,人总是以与他人“共在”的方式生存着,马克思曾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在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中,道德对话至关重要,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和规范,为个体生命在社会中的活动提供方向和动力,然而要把个体引向与他人生命的共在,引向个体生命与周围世界的真实关联,就必须要充分发挥道德对话的作用。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完善他们的道德世界促进道德行为。

五、结语

我们今天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力度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开展道德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正如人们所感受到的那样,收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差,其中的原因不能不说与我们缺乏有效的道德对话和必要的道德智慧有关。在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中,“思想”比道德知识更重要。而这种“思想”不是通过灌输就能形成的,必须通过道德对话,双方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发展、相互启迪、相互关爱的道德对话中达成共识,在对话过程中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之心,升华道德智慧,缓解道德冷漠从而促进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胡军良.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论对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张维扬.道德对话――高校有效德育的新路径[J].中国西部科技,2007(10)

8.刘曙辉.论道德冷漠[J].道德与文明,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