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学十篇

时间:2023-04-10 16:03:23

街道的美学

街道的美学篇1

一、《霓虹灯下的哨兵》与“城市行走”

创作于1960年代的话剧作品《霓虹灯下的哨兵》,亦是一幕讲述“街道行走”的城市故事,只不过从中体味的是解放后社会主义的文化矛盾和危机。作为一部反映“南京路上的好八连”的作品,《霓虹灯下的哨兵》描写了城市的进入者在城市所面对的吸引与诱惑,并着力呈现了新城市的主人———,在面对昔日资本主义的繁华所在———南京路时,所展开的意识形态争斗与摇摆的过程。正如彼时其他城市题材作品一样,《霓虹灯》中的城市生活也以妖魔化的身份,在批判性话语之中展现出来。如作品中所言,刚进上海的城市接管者就被警告:“我们除之外,全国都到过,可是说不定到上海就被人打倒在地上。……在上海你随便进入人家,就可能会被人弄死。所以,我们进城后越小心越好。……在城市我们可能要上当,要谨慎才好。”正是面对城市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警惕和焦虑,使得八连战士们在南京路上的“行走”具有了非凡的象征意义。在这部话剧(而后改编成电影)之中,解放初期作为旧上海城市消费主义象征的南京路,明显体现出“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的“对抗”。这种“对抗”并非以“暴力”、“冲突”等方式进行,而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剧中,鲁大成、路华与陈喜有这样一段对话:鲁大成:你这儿有什么情况?陈喜:情况?没啥,一切都很正常。鲁大成:照你看,南京路太平无事喽?陈喜:就是,连风都有点香。鲁大成:(惊讶)什么,什么?你说什么?陈喜:(嘟哝)风就是有点香味!(走去。)鲁大成:你!你……路华:(自语)连风都有点香……鲁大成:不像话!路华:是啊!南京路上老开固然可恨,但是,更可恼的倒是这股熏人的香风!鲁大成:这种思想要不整一整,南京路这地方———不能待!“爵士乐声荡漾,霓虹灯耀眼欲花”,这便是南京路及其资产阶级“香风”的意义所在。在此,“香风”作为纸醉金迷的资产阶级生活的表征,它与其它资产阶级文化形式一样,让人无法防备。事实也证明,行走在南京路上的果然陷入了资产阶级“香风”和“毒雾”的纠缠。在反动派“红的进来,不出三个月趴在南京路上完蛋”的叫嚣中,排长陈喜开始迷恋城市的“物质主义”。他开始钟情“花袜子”,而嫌弃“老布袜子”,并忘却象征着“部队的老传统”,“解放区人民的心意”的“针线包”。城市的“香风毒雾”让他“思想深处发霉”,“出现腐烂的斑点”。他鼓励童阿男和林媛媛的约会,认为“你是个,大方些,别叫上海人笑话!”另外,对赵大大的“黑脸”也极尽揶揄之辞,“黑不溜球的,靠边站站吧!”这都体现出对无产阶级“土”的厌恶和自卑。在他眼中,上海繁华的城市空间,使得鲜明的无产阶级特征恰恰成为城市的嘲讽对象。在此至关重要的是,妻子春妮儿连同她那“破旧”的“支前扁担”、“红布包袱”,都激起了陈喜“致命”的自卑感。因此,尽管文本之中“老布袜子”的象征意义在于,“结实、耐穿,穿着它,脚底板硬,站得稳,过去穿着它能三座大山,今天穿着它照样能改造南京路!”但陈喜对春妮儿的“无意识”的“摒弃”,连同上海这一花花世界的背景,便具有了意味深长的内涵。故事最后,尽管排长陈喜最后在指导员的教育下幡然悔悟,从而突显出“拒腐蚀”的时代主题与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但他对“春妮儿”的坚守,毋宁说只是对解放区人民的道德承诺,而社会主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这种“超我”结构维系着的。

二、街道的美学与政治学

导演黄佐临在谈到电影主题时曾这样说道,“经过十多次瞄准和射击”,最后选定了“冲锋压倒香风”作为全剧的主题思想:“我们感到象‘保卫大上海’、‘保卫游园会’、‘站马路’、‘争夺上海阵地’等等,都太小,太实,太具体,太片面,但是这是很必然的过程,因为我们初读剧本,必定经过一个感性的认识阶段,只看到剧本中的情节、事件。”因此,作品本身也极为贴切地契合了抵御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拒绝腐蚀,防止和平演变的时代主题。为了成功表达革命的意识形态主题,《霓虹灯下的哨兵》竭力营造了旧上海的消费城市景观,“全剧用一个衬景,全部是高楼大厦,好像在外滩,又像在日升楼一带。”电影版《霓虹灯下的哨兵》对城市场景有丰富的表现。影片在实地拍摄过程中刻意地复原了1949年南京路上的街景,“行人的穿着是西装、旗袍,报童叫卖的是美国Life画报,连长背后的橱窗里摆着‘MaxFactor’(蜜斯佛陀)的化妆品,剧院放映的是好莱坞电影,军营窗外是嘁喳作响的爵士乐,临街房间里飘出来的是忧郁的钢琴奏鸣曲,头顶的霓虹灯是‘派克’金笔广告,小商店摆着花花绿绿的糖果,就连街头的公共汽车上也画着‘无敌牙膏’和‘美丽牌’香烟的招贴,闪烁的霓虹灯在电影中更是被反复给以特写的处理。”这些消费符号和电影场景中出现的《出水芙蓉》广告、爵士乐一起,共同构成了旧上海的资产阶级色彩。而且就电影和话剧而言,街道中所呈现的城市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高度发达,也直观地象征着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在此,作品中“革命剧《白毛女》”与“好莱坞电影《出水芙蓉》”之间的争斗,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面对资产阶级消费城市的诱惑,处于文化匮乏状态的无产阶级终究难以抵挡。这种致命的吸引构成了“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城市的焦虑所在。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进城”的无产阶级政权,不断面临一种文化抗争的命运。然而“游园会”与爵士乐,《白毛女》与《出水芙蓉》之间的争斗,背后蕴含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宏大主题。面对敌特分子的叫嚣,“叫他趴在南京路上,发霉、变黑、烂掉!”无产阶级战士必须“站马路,站岗放哨,守卫大上海”。在此之中,除了自觉抵制资产阶级的诱惑之外,还必须创造出自己的文化空间和产品。在这个意义上,灯红酒绿的南京路便成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前线,而这场战争的残酷性较之刚刚过去的那场战争更为严峻。就这样,“街道的行走”连同街道的美学与政治学一道具有了生死攸关的意义。在此,南京路这个颇具旧上海消费社会特色的资产阶级美学空间,成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争夺的对象。在此争夺之中,城市街道便颇有几分列斐伏尔有关“空间的生产”的意义。“空间在其本身也许是原始赐予的,但空间的组织和意义却是社会变化、社会转型和社会经验的产物。”

街道的美学篇2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集美街道;社区体育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城市社区体育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社区体育是大众体育的新内容,是体育产业化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社区体育服务即将进入我们的小康社会生活中,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1]。社区体育志愿者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人力资源。国外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体育志愿者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基石”[2]。日本对体育志愿者的这样定义的:“指为推进社会、社区、个人及团体体育的发展而不以换取报酬为目的提供自己的劳动、技术和时间的一种活动。但是参加活动的交通费的支付不含在报酬内”[3]。国内的定义为:为了社区体育的发展,利用日常生活时间定期地无偿为社区体育提供设施服务、组织服务、指导服务、信息服务的个人[4]。社区体育人力资源的发展对社区体育志愿者人力资源的发展程度有着严重的以来程度。然而,我国社区体育人力资源现状仍然有很严重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1.1社区体育的领导和管理机制存在不足

集美街道没有专业的社区体育管理机构,但是有管理体育的办公人员和兼职文体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这些工作人员无暇顾及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只有在政府组织的体育活动中,才临时组织一下。据调查,厦门自发组织的社区体育活动有85.3%之多,经常无人管理。社区体育设施更是无人管理,导致有人故意以破坏社区体育设施为乐,更是缺乏维修[6]。制约了社区居民锻炼体育的积极性。

1.2社区体育经费短缺

从厦门社会发展年签得知,厦门市老街道办事处基本没有经费用于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建设中,而新社区的开发用于体育设施和活动的经费很少[7]。集美街道社区也不例外,制约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障碍是经费不足。由表1可以看出,厦门市基层社区体育活动经费43.3%是由居民自己出资,7.3%由政府拨款,其他是由社会赞助、组织活动收入、辖区单位资助等形式。

2.厦门市集美街道社区体育现状与分析

2.1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厦门市集美街道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著名的“学村”、“侨乡”、风景旅游胜地,也是集美区的行政、文化中心。集美街道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1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1万人,在校大学生3.5万人。近年来,街道先后被授予“福建省明星街道”、“厦门市文化现金街道”、“厦门市平安街道”、“厦门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福建省200――2005年度文明单位”、“福建省2006――2008年度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银亭社区是集美区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学习型社区”、“福建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5]。集美街道办事处建立了文体活动中心,开展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人们的文体活动。目前,银亭、盛光社区是集美街道开展社区文体活动最全面的一个,中心购置了跑步机、拉力器、仰卧撑机、健身房,文体活动室等健身器材,供居民在这里锻炼身体。浔江、岑西、岑东这方面开展还是比较落后。

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在组织开展体育锻炼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尽量组织大家开展宜于广泛推广的健身项目,如广场舞、门球、羽毛球、健身操、大秧歌、太极拳、太极剑等,这些体育项目经费投入不大,场地要求不高,而且简便易学,能调动更多人积极参加锻炼。蓬勃发展的社区体育,每年都会举行像成人组的拔河、龙舟赛、乒乓球、围棋、中国象棋、趣味体育;老年组的乒乓球、中国象棋、门球、台球项目及青少年组的大部分项目,还有居民自发组织的社区体育活动,广场舞、健美操、交谊舞等各种文娱活动相关的体育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2.2在城市文教区及所在社区结合下社区体育人力资源现状与分析

集美学村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街道。形成了“城中有校,校中有城”的学村发展模式。通过集美街道与集美学村的完美结合,为集美街道的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街道社区体育的开展可输送大量的体育指导专业人员。这样为提高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志愿者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供参考,也为我国城市文教区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可行性提供样板。

2.3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服务队伍的现状及其分析

2.3.1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服务队伍的招募

根据集街团[2010]2号在对《集美街道社区青少年事务助理计划实施方案》的启发[8]。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服务可行性研究在招募志愿者路径上可从两块考虑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服务队伍的招募。

从集美学村内的高等全日制院校的在校生(限本科二、三年级)中招募,向集美街道选派1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集美街道5个社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服务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在集美街道社区青少年事务助理(10名大学生志愿者)选拔过程中,参加5名具有能够胜任社区体育指导能力的大学生志愿者。这样不仅可以完成团建及完善社区志愿者网络体系的建设,又能够很好的指导社区体育朝着科学、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2.3.2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服务队伍的选拔条件

(1)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到社区开展服务工作在保证时间的前提下,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思想活跃,具备奉献精神,能切实履行志愿者光荣的职责。

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③能够熟练掌握体育相关的专业知识。

④有进行志愿服务的热情和激情。

(2)服务内容:担任社区体育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体育知识让社区广大人民群众都热爱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体质。科学有效的纠正错误的体育锻炼姿势,防止有人因为锻炼受到伤害。

(3)工作步骤

①招募:由学村内高等院校的团委牵头组建机构,成立志愿服务办公室,负责大学生志愿者的报名、审核、初选、确认、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②选派:集美街道成立志愿服务社区计划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团工委,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③确定服务社区:包括集美街道下辖的银亭、盛光、岑东、岑西、浔江等五个社区。受援社区具体承担志愿者的日常管理、服务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④聘任仪式:拟定于每年6月上旬举行,应聘方与招聘方签订志愿服务协议书,颁发聘书,开展志愿者岗前培训,组织志愿者到相应社区报到并开展工作。

2.3.3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服务队伍的日常管理和服务

①根据“谁用人、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街道对志愿者日常进行管理,对志愿者服务岗位进行协调和落实,帮助志愿者解决困难和问题,进行考核,并提出考核意见。高校团委跟踪了解,并且给予帮助。

②街道制定《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作为日常管理的根据;各社区团支部要及时将志愿者的工作情况报告街道团工委,汇总后由街道团工委反馈给区委和高校区委。

③建立志愿者自我管理机制。组建党团组织,成立俱乐部等,加强志愿者的管理、服务和交流。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由于政府部门对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不够重视,并且认识不足,限制了发展程度,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做起:

①组织社区相关人员,加强对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使他们了解体育志愿服务,有利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②教育社区居民,使社区居民增强体育的参与意识、运动意识。

③加强体育志愿者的认识。利用传媒等方式,加强对体育志愿者的培训。

④突破观念上的瓶颈,政府部门要认清社区体育志愿者对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促进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发展。

3.1.2发展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志愿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风气盛行的情况下,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服务成了现代社会利益高度分化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粘合剂。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志愿服务常常会给社会、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是一种利己社会的行为。

3.1.3集美学村(大学城文教区)与集美街道社区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模板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模板的建立,有利于国内其他地区有类似环境条件的社区开展这一公益活动,通过高校与社区的结合,社区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有利于大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有利于他们专业知识的巩固,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人;高校是育人的地方,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服务社会,鼓励在校大学生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社区志愿服务事业长期、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及大学生的自我成长。

3.2建议

3.2.1对建立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激励与监督机制的建议,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需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壮大。实现社会体育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实际中不断对志愿者进行有效激励。应对体育志愿者进行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

3.2.2在辖区内加强宣传力度,建立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基地,大力培育高校大学生体育志愿者人群,引入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和有体育相关特长的志愿者团体或个人,给他们提供实践场所,做好体育志愿者的岗前培训,确保计划的长远性。

3.2.3从多方渠道募集社区体育发展的资金,特别是加大对老社区的投资比例,整合社会资源,综合利用辖区内高校体育设施,从而更好的满足居民健康消费的需求。(作者单位: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茂,李志.试论城市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发展模式[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07:32-33.

[2] 张洪顺,石宝鸿.社区体育志愿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3:10-12+30.

[3] 丛宁丽.析日本体育志愿者的培养体系及实施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01:43-46.

[4] 李元.北京市海淀区社区体育志愿者的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5] 集美街道简介/myoffice/jmjdndex.do-2012-3-12

[6] 陈秋斌,蔡灿龙.厦门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0,01:66-69.

街道的美学篇3

80年代刚刚开放的中国,国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而最吸引眼球的国家,当属与中国外交关系升温的超级大国美国。好莱坞电影、摇滚乐和文学作品风靡校园。在国人心中最能代表美国的,莫过于自由女神和纽约市。

昏昏沉沉来到纽约后,老友问我最想去哪里看看。我的回答让老友吃了一惊,最想去看的,不是自由女神或华尔街,而是唐人街。在国内时看到对唐人街的介绍,文字里充斥诸如唐人街是美国多民族“大熔炉”的体现,华人们勤恳工作,被誉为“模范少数民族”,唐人街被描绘成海外华人生活的成功典范。从此对唐人街产生了好奇,很想亲眼看看,海外华人到底是如何生活在一个世界超强的国度中,他们是如何把中国文化展现给西方世界的。

老友、我以及一位老华侨开车来到唐人街的Canal Street。眼中的唐人街和我想象的可谓天差地别。走在狭窄的人行道,店铺杂乱,头上中英文商标横七竖八地拥挤在一起。地面垃圾废纸散乱,来往的人们衣衫破旧,耳边是嘈杂粗鲁的说话声,拥挤的行车道车水马龙,看着根本不像在纽约,仿佛回到当时上海某些“脏乱差”的街区。

行走在人流中,基本听到的是广东话,我用英语或普通话去和他们交谈,对方会木然瞪着你的脸,然后嘴里蹦出一串广东或其他中国南方方言后,便走开不理人了。哪怕你是客户买他东西,他们也是爱理不理,满脸写着陌生。来到唐人街,本以为能感到文化上的亲近,没想到这里的人,却对我报以如此“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第二天我和朋友去纽约其他地方游玩后,发现那里的白人黑人,都要比唐人街的华人客气友好得多,显得很文明。这着实让我迷惑了很长时间。

到了餐馆,里面的服务生和我们老华侨朋友还能客气对话,对我和我的老友,投来了略带警惕的目光,让我感到自己根本不该来此地。一会儿进来几个白人,服务生立刻用生硬的英语笑着问候对方,然后递过去一个菜单。难道这里也像国内那样“内外”有别?

这和我心中的唐人街差距太远了。按道理在海外,所有地方的中国人应该都算老乡了,老乡见面热情才是,怎么会是这个样子。本来满腔的热情,顿时化为三尺寒冰。于是便低头吃东西,干脆对周围人来个不闻不问。吃完后,只想立刻离开这个鬼地方。

回去的路上,老友问我有何感受。我直言:“说实在我讨厌唐人街。人都那么粗鲁不友好,街道又脏又乱,哪里像在纽约?简直就是一个国内中等落后城市。”老友听了哈哈大笑,说:“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来唐人街,我尽量拉上麦先生(那位老华侨)。唐人街,你讲英文不行,讲普通话更不行,除非讲广东话或老家话。”我一皱眉,问:“怎么唐人街的华人素质那么低,英语说得也够差,好像从小没在美国念过书一样。”老友答:“这里的孩子几代都混迹唐人街,很多人中文不会写,英语也是三脚猫,能应付客人就行了。”

老友的回答让我感到诧异。这简直和中国人孔孟之道、重视教育的传统完全背道而驰。

在美国多年后,慢慢了解了一些华人在美国的历史以及唐人街的起源。当年美国为了建造横跨东西两岸铁路线。全世界没有任何工人包括美国人在内愿意承建如此危险的铁路系统,美国决定引进中国人,理由是:“毕竟他们曾经建造过万里长城”。中国的劳工不可思议地用人力完成了这项铁路工程,大量中国劳工死在了铁路线上。铁路线完成后,美国却出台了“排华法案”,理由是中国人夺取了美国人的工作。在这场排华浪潮中,不少华工被白人们活活打死。美国公司拒绝提供返程费给华工。一些华人在距离旧金山市较远的地方集中居住,建立了第一个唐人街,一些华人辗转回到纽约后,留了下来,就是现在的纽约唐人街。

在美国大学上社会学(Sociology)时,谈到了美国贫困黑人区,英语里用“Inner City”代表。在“Ain't No Make It” 这本书里,贫困黑人区的孩子从生下来,就困在了这个Inner City,父母是半文盲,街区周围充满了暴力、和黑帮。外部花花世界的美国和自己没有关系。对于他们来说,贫困区外的美国社会中各种教育和发展机会太遥远。这本书用了一句黑人英语(意为“做不到”)为书名,表达了贫困区黑人对未来的态度。他们表面看上去很tough,很凶,内心中他们却从来不敢离开Inner City,他们被一道无形的墙围住,Inner City才是家,在这里他们是Somebody(是个人物),离开这里他们分文不值。

Inner City孩子的遭遇,让我想到了唐人街华人。原来早期华人被“排华”的美国社会容纳,是因为华人们自觉地在没人要的地方聚集在一起,满足了白人至上主义者梦想建立的“种族隔离区”。早期华人们本来是文化不高的农民,对于他们来说,华尔街、第五大道等地方根本不是他们能去的。加上华人数量太少,在美国社会没有发言权,于是他们便留在唐人街自生自灭。

他们的后代虽然是的的确确的美国人,但不少人和Inner City的孩子们类似,他们父辈被困在唐人街,他们也不觉得唐人街外的美国和自己有任何关联。他们继承了餐馆、洗衣房、杂货铺等小买卖,满足于在这里混口饭吃。

19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黑人民权运动为少数民族取得了法律上的平等,改变了美国社会对少数民族想当然的歧视。美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给黑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照顾;商业公司、好莱坞要顾及黑人员工和黑人演员在荧屏上的出现几率。一部分黑人开始走向了美国主流社会。

与黑人相比,全美华人数量稀少,不具备强大的社会实力来为自己谋求权益,继续生活在唐人街这个种族隔离带是一种安全的选择,毕竟上代人便是如此平安度过了百年。

像我这样的中国学生,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群体。我们没有受到过他们祖辈在美国社会的迫害。在美国我们接受高等教育,来唐人街不是吃中国饭,就是暑假来暂时打工挣钱。中国留学生不属于唐人街。

老友是洋插队的前辈,刚来美她一边读书一边在这里打工,而我是刚来新插队成员,以后我也会来这里打工。“一旦拿到学位,我们就不会再来这里,”老友如是说,“唐人街的华人和我们,不是同类人。”我理解了他们眼中的那种陌生和距离。

街道的美学篇4

关键词:城市街道;视觉形象;视觉特征

城市街道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构成城市纹理,体现城市文化和个性的重要元素;同时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的最直接的感受都来自于城市街道。为了实现舒适、可识别性与协调性、想象力和快乐、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社区和城市生活等社会价值和城市生活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城市街道视觉形象的分析对城市街道视觉特征的可识别性和连续性,可观赏性与可读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可识别性和连续性

可识别性指对象的局部能有效地为人们所认知,并形成统一整体印象的性质。从行为科学角度,可识别性主要从两方面产生:①感知,当时当地的情景对人产生的印象;②认知,过去的经历和回忆对当地认知的作用。这两方面常被用来解释人在城市活动时所获得的信息和对行动的指导,城市街道如果缺乏个性,或很容易互相混淆,那么就很难让人们对它产生认知感和归属感,所以城市街道应根据其限定的空间性质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可以恰当地运用色彩有效地烘托气氛,协调景观各要素,增加街道的可识别性。

连续性是线性形态的共同特征。连续性是视觉特征形成的基本要求之一,这是因为从视觉心理出发,连续的线形是具有“格式塔”完形效应的较佳的形式。城市街道所具有的强烈形式感、秩序感都源于这种连续性。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具有连续性,这这显然也是其功能的需求,人们通常依赖的就是道路的这种特性[2]。街道空间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和方向特征,其界面的视觉连续就尤显重要,人们也习惯于依赖这种性质去识别道路。连续性可以通过街道的路面铺装、两旁的绿化形式,空间特征、建筑的形式、街景小品等得以实现,由此也可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这些均能加强其形象,并能产生整段时间的连续感。

可观赏性与可读性

城市街道具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从而具备可供观赏的性能。从街道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任何街道景观都应考虑其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街道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观物[3]。同时城市街道空间的构成不仅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而且能使人们产生舒适和愉悦的心境。城市街道的绿化应该遵循因地制宜,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尽其职”,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植物群;地面铺装应该要力求创造出动人的,能表现和加强场地特性的地面景观。在色彩、浓淡、尺度、质感方面要有变化,做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做好广告牌和街道公共设施的设计工作,形成良好的秩序感,讲究和谐统一。

城市街道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美,还应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供人们思索,产生联想和民族的认同感,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畅想,否则这个空间环境的美,只能是短暂的、缺乏生命力的。建筑物的造型上应保留传统的比例关系,符号尺度等,使其具有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它会引起人们对历史建筑及文化的回忆,产生联想。街景小品的设置,不应盲目的选用,而应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寻找出有价值的典故并进行艺术加工,使它能够起到强化艺术空间的环境文化内涵的作用,使人们在观景的过程中,与历史进行对话,与文化进行交流,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5]。城市街道应从外在的观赏性和内在的生命力的“形神合一”,达到视觉形象和直觉的统一,才算是真正的完整的城市街道形象。

时间性与空间性

城市街道是四维的,由时间和空间共同组成。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城市街道时,通常是将其作为一个空间来考虑的。既然是空间,就会有界面。"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如果没有界面,也就没有街道空间可言。一般来讲,城市街道空间的界面是由建筑、地面组成的,但也有街道的上方有顶棚、高架桥等构筑物。城市街道景观是逐渐形成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街道上的建筑会不断拆迁、新建;街道在一年四季中是不同的,因为植物的生长状态变化了;街道在早晨、正午、傍晚和夜晚的景色也是不同的,因为太阳照射的角度和光线的强度都在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行走在街道上的人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空间上,街道空间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巧妙地处理街道空间中各要素,制造进退有序、开阖有致、曲折有度的街道空间,会使街道景观充满戏剧性和活力。比如,交通干道会以交通景观为主,并具有以汽车尺度为主的景观特性;步行商业街则会以商业、文化景观为主,则以亲切可人的形象出现。

城市街道的视觉发展同时也会随着新科技和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它不仅丰富了城市街道的视觉形式,迎合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顺应时代的潮流。

小结

用视觉来感受城市街道,总能够发现城市街道的特点个性所在,视觉的特征又是具有主动性、无目的性和有意识性的矛盾的又相协调的统一的人类心理和生理功能[8]。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觉体验,发展城市的个性化视觉特征和精神象征,创造优美、舒适地街道环境。

参考文献:

[1]齐康主编.城市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65,408-411

[2]凯文•林奇,何晓军、方益萍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0

[3]刘滨谊编.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6

街道的美学篇5

关键词:街道空间;学院路街区;尺度失当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0-00

人由道而行,地由道而成,街道是城市的基本骨架[2]。在我国,由于道路级配及相应交通组织不清晰,车与人争路的矛盾在交通繁忙的大城市格外突出。

本文通过对北京学院路街区空间的研究和对城市街道空间尺度失当的分析来寻求街道人性化设计的有效方法,以期促进人性化街道空间的基本框架的形成,切实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1北京学院路空间分析

1.1学院路历史

学院路位于北京西北部海淀区,被北四环中路分为南北两段(图1),属于学院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管辖范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形势下,中央有关部门选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高等学府,“学院”之名就此产生,并于1952年暑期正式招生开学。随着学院的兴建,学院区从南到北修建了一条主干路,命名为学院路,这就是学院路的由来。

学院路于1954年底建成通车。当时道路两侧除了学院用地就是绿油油的庄稼地,通过学院路的公交车为31路汽车,该车路线是西安门至颐和园。如今,438路等多辆公交车来回奔波在学院路上。

如今的学院路科研院所林立,高等院校密集,机关众多,拥有首都政治、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以及文化、自然地理优势等明显的区位功能优势和资源优势。

1.2学院路概况

学院路长约2 700 m,被北四环路分为1 560 m和1 140 m的南北两段,北四环路以北路段由于有中央绿带,而南部仅以栏杆划分,故北端街道比南端街道宽,分别约为50 m和42 m(图5)。

作为典型的四板五带式,三条分隔带把硬质道路分成四板(图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带内,攀爬的藤本月季争艳。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植有国槐。街道设有宽度不一的沿街绿带(图4),良好的绿化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街道空间的界限。

1.3学院路侧重交通功能

“学院”分布在学院路两侧(图2),西侧由南到北依次是: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中国矿业大学今划部分地给北京语言学院建校,即今北京语言大学,而北京语言大学不属“学院”)、北京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东侧由南到北依次是: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址今包含海淀区走读大学,即今北京城市学院,但北京城市学院不属“学院”)、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今中国农业大学)。

街道边界主要由各大院的围墙或栏杆形成(图6)。各大院内部独立建设,建筑样式及位置不一(图5)。这样虽然凸显了各单位的特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但也导致了整条街道空间高宽比模糊、围和感单薄,这也是目前倚重交通的街道空间的通病。

2学院路街区空间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研究图5、6学院路示意图,可知城市街道尺度失当的常见问题。

2.1过度扩宽街道

随着社会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政府采取的加宽道路、增加环路的单一方式使得市民不能随意穿越马路和有效使用两旁的公共设施。

为保证驾驶者和行人的安全,交通性街道基本都装上了隔离栏;除了极个别人流集中的商业步行区域,跨度越来越大的天桥和地下人行通道基本没有电梯或自动步梯,这些现状客观拒绝了弱势群体的出行[3]

2.2大院林立、支路贫乏

学院路东西两侧各有四所高校,各高校大院不许外界交通穿行。虽然这样保证了各单位内部的安静安全,但客观上切断了街道的“毛细血管”,使干道交通压力巨大,上下班高峰期堵车现象严重。

大院林立的现象在交通性街道和生活性街道区域尤为突出。在当代中国,大院已不仅是与街道并列的行政单位,也不仅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而是发展成一种特殊的大院文化,一种以单位为纽带,建立在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生活环境基础上的城市文化,这在首都北京体现得尤为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单位大院的空间构成与中国传统的城市院落布局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也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的深刻影响。

2.3街道边界围墙化

学院路侧重交通功能,街道边界主要由各大院的围墙或栏杆形成(图7、8),其高度相对于街道40~50 m的宽度显得极其单薄。

大院思想导致街道边界围墙化。墙是分隔大院与城市街道的界面,是围合街道空间的主要元素,因此墙是大院空间对街道空间产生作用的直接形式;建国以后北京城虽然拆掉了城墙,却又建起了无数院墙。

芦原义信在其著作中着重分析了由于墙这一内外空间分界在欧洲和亚洲的文化中的地位极不相同而产生的完全不同的街道景象和设计的手法。西欧住宅的基本思想认为墙是城市或街道等公共的外部秩序的一部分;相对的,中国住宅的基本思想认为它是家庭私用的内部秩序[4]。

于是,把墙作为“内部秩序’围护者的国人,对墙以外的街道漠不关心。两墙限定的街道事实上凸显了其交通功能,减少了路网密度,忽略了商业休闲等公共空间功能,同时也导致街道空间和景观的单调乏味。

2.4建筑大退后

建筑与街道的相互关联性对街道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学院路两侧各大院内部建设独立,建筑样式及位置不一,导致整条街道的空间界限模糊。

很多优秀的街道都是与两侧的建筑保持着和谐的关系。然而,如今建筑与街道却常常缺少必要的关联性。

街道空间宽度由以下几个因素界定: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和建筑退后红线距离。道路红线是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是道路功能的最集中体现;建筑红线即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物或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线,是对建筑用地的控制。

在大部分规划中,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不会重合,往往建筑红线后退道路红线一定距离,目前不少城市采用多层退后3~5 m、高层退后8~12 m的模糊控制[5],操作起来弹性很大,往往只规定最小退后距离,对于更大的退后距离则没有相应的限制要求。

由此可见,在现行规划要求条件下,建筑师完全有理由使建筑远离街道。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影响了街道空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成因探究

3.1传统思想基础

我国传统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我国的传统不太重视公共生活,或者说公共生活受到压制[6]。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树立内外观念。内外不仅是空间概念,更是社会学与心理学上的概念。“内”常指亲近,受重视;“外”常指疏远,易忽略。

同样,在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设计中,一般认为内部空间比外部空间重要得多。内部空间是为己所用的,因而应尽可能舒适、精巧;外部空间是“我”以外的部分,通常被人漠视。这一思想延续下来,造成现在的城市规划建设仍然缺乏对公共空间创造的理解和关注,多采用设置广场的方法,或以轴线将广场串联,形成所谓的虚轴或实轴,而缺少对整体街道空间的关注与考虑,从而导致上述街道空间问题的出现。

3.2规划思想之争

20世纪20~30年代,现代建筑运动先锋们对19世纪的传统街道、街区争议颇多。柯布西埃认为原有的规划是过时的,并提出理想城市是由充分享有阳光和绿地的大间隔的高楼群组成的,这种城市形态后来被称作“公园中的高楼”。这种全新城市形态理论一出现,就立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规划设计方法[7]。

按照该理论,只有建筑在公园式的开敞空间中才是最理想的城市形态,于是很多城市鼓励建筑物向远离街道的方向后退,以形成开敞的绿色空间和广场。然而,在这个机动车大量发展的时代,柯布理想中的阳光和绿地往往不能成为现实,许多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仅有的绿化也往往被机动车所占据,成为无人停留的停车场。

4人性化街道空间的特点

4.1合理的街道空间尺度

人性化的街道应具有良好的空间尺度。虽然由于汽车时代来到,街道空间急剧增大,但不能以牺牲人的需求为代价。建议生活及商业街道的高宽比不超过1~1.5[8],较大的高宽比能强化街道空间围和感,使交流空间亲切安全。

4.2连续的街道空间形态

街道空间通过一幢幢沿街建筑连续排列而形成,街道两侧连续的建筑带来了街道的延续。人性化的街道周边密集的实体明确限定街道空间,形成完整、统一、连贯的城市街道空间形态。

4.3改变围墙式街道

中国的城市是围墙很多的城市。比前述的“墙”更加单调、更有限制性含义的是,围墙常常作为街道的垂直界面,其形象可能造成街道的不美观;另一方面,其背后的某种文化心理却是使街道难以成为美好空间的更深刻原因。

在街道设计中,不应再将围墙视为分割内外秩序的东西,它既用来保护内部空间,同时也必须为外部空间――街道服务。方法有很多种,或将围墙本身设计得有美感,将其纳入街道景观;或增加围墙两侧空间的视觉连通,把墙体两侧的实物也联系起来考虑。增添隔断的积极意义在于使围墙两侧的树林、建(构)筑物互为借景。

有意识改善空间形态,多少可以触动隐藏其后的文化观念,美好街道形象以及相对应的生活观念的形成就成为可能。

4.4相应的场所感

场所感是人性化街道空间的重要属性。城市源于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街道的公共性和参与性是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但是现在的街道却趋向于运动通道,缺乏安全感,使市民不愿停留驻足,街道日益脱离与它共存的街区,造成市民“只有路,而没有街道”的疏离感。

街道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城市街道上具有不同需求的人流和车流创造合适的场所,有各自的空间,使街道在实现基本的交通功能外,具有强烈的场所感和归属感。

5结语

本文尝试将街道空间人性化设计理论应用到街道和城市特色塑造的实践中去,认为这样有助于正确认识北京乃至中国街道空间破碎、特色泯灭、尺度庞大等问题,希望以后的规划及街道空间建设能充分重视市民各方面的需求,逐步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创造良好的街道整体形象和提升空间环境品质,最终保持城市的特色,达到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阿兰・B・雅各布斯.伟大的街道[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65-311.

[2]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刘滨谊.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含续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22-66.

[5]沈磊,孙洪刚.效率与活力――现代城市街道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7-116.

[6]杨鹏.大院和交通的战争[M].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2008:12-14.

街道的美学篇6

关键词:城市街道 绿化 置陈布势

一、城市街道绿化历史

曾有位国外的设计师说过“植物是天赋予的素材,也是神的恩惠。”植物的大小、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和色彩、生长速度都是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我们可以将花、果实、气味、自然姿态和美丽的造型等作为设计要素加以利用,创造出美好的景观。我国最早的道路植物造景出现在公园前5世纪的周朝,当时就已开始沿道路种植行道树。《周礼》中有“列树”之称,《汉书》中就记载着“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到唐代,出现了 “路数制度”,强调多层次乔木、灌木搭配的植物造景形式。

二、城市街道绿化重要性

树木具有挡风和遮阴以及调节气候的作用,另外树木还可以创造出不同风格的自然环境,其结果常常是植物与自然景观、建筑物、城市设计共同形成某种文化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街道承担着交通通道、户外活动、文化展示的责任。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认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总是沿着线进行的,城市中街巷担负特别重要的任务,是城市最富有活力的“器官”。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的核心,是城市景观的框架,代表城市的形象还是展示城市景观的舞台。

三、城市街道绿化存在的问题

城市街道绿化也没能逃脱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妆运动”。街道绿地实施“一哄而上”,违反科学规律,植物配置未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一味追求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就如:北京天坛公园晨练的老者和园林工人的反映:为了迎合从欧美引种的“舶来草”的生长习性,天坛对草坪进行大面积喷灌,把松柏树都淹死了……喜好做纪念性的、表面化的文章和设计追求激动人心的雄伟是城市化妆运动的两大充气灌。这个城市化妆运动传到中国,俞孔坚说问题已经变成:一个个城市、农村因此像被阉割了繁衍能力的太监……城市化妆运动在营造一个个虚假的“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蹋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四、借“置陈布势”理解城市街道绿化

纵观古今,无论书法、绘画、或是造园等等,其中“置陈布势”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置陈”是指画中形的位置和陈列,“布势”指布陈发自形内的力量。“置陈布势”原理影响下的疏密参差、藏露虚实、呼应简繁、明暗曲直、层次关系含蓄鲜明等既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和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依据同时也是现代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所追求的表达方式。

(一)以本土植物物种为主的置陈布势

植物的功能作用、特性、种植布局以及取舍是置陈布势的关键。“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街道绿化的趋同性;使城市的个性、传统文化在城市街道绿化的体现和展示越来越弱,城市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趋同性越来越大。只注重路界内和近期的效果,对整个绿化内物种的逐步恢复和自然演替考虑较少;植物品种单一,忽视了植物的异质性、地域性适应性和多种植物的共生性;为使街道绿化不“荒漠化”,我们要最大限度地选用地方植物造景,以保护乡土特色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利用植物本身特征,如树形、大小、花色、叶色、枝、果以及质地等体现文化和民族传统;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情况适量引进外来驯化树种或植被,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街道绿化应充分考虑树木的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小城镇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改善生活质量。 转贴于

(二) 以空间展示为主的置陈布势

街道绿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空间与人为空间中展示自身美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实在空间物质,直观感受是判定空间适宜的标准。绿化或种植设计是组织街道空间的重要手段。街道是动态的,随着街道线型、坡度、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亦会有步移景异的空间延展性。好的街道绿化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需要几处变调和高潮,使之变化丰富、趣味盎然为此我们要更多地倾注情感,集冷静与热情于一身,让理性与浪漫交织,在混沌的空间中寻找和创造适宜人的街道绿化,使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视角或时间上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形成新颖各异的“情由景生,境由心造”街道绿色 “项链”。

街道的美学篇7

曾有位国外的设计师说过“植物是天赋予的素材,也是神的恩惠。”植物的大小、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和色彩、生长速度都是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我们可以将花、果实、气味、 自然 姿态和美丽的造型等作为设计要素加以利用,创造出美好的景观。我国最早的道路植物造景出现在公园前5世纪的周朝,当时就已开始沿道路种植行道树。《周礼》中有“列树”之称,《汉书》中就记载着“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到唐代,出现了 “路数制度”,强调多层次乔木、灌木搭配的植物造景形式。

二、城市街道绿化重要性

    树木具有挡风和遮阴以及调节气候的作用,另外树木还可以创造出不同风格的自然环境,其结果常常是植物与自然景观、建筑物、城市设计共同形成某种文化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街道承担着 交通 通道、户外活动、文化展示的责任。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认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总是沿着线进行的,城市中街巷担负特别重要的任务,是城市最富有活力的“器官”。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的核心,是城市景观的框架,代表城市的形象还是展示城市景观的舞台。

三、城市街道绿化存在的问题

    城市街道绿化也没能逃脱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妆运动”。街道绿地实施“一哄而上”,违反 科学 规律 ,植物配置未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一味追求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就如:北京天坛公园晨练的老者和园林工人的反映:为了迎合从欧美引种的“舶来草”的生长习性,天坛对草坪进行大面积喷灌,把松柏树都淹死了……喜好做纪念性的、表面化的文章和设计追求激动人心的雄伟是城市化妆运动的两大充气灌。这个城市化妆运动传到

(二) 以空间展示为主的置陈布势

街道绿化是在一定的 自然 空间与人为空间中展示自身美的 艺术 ,它作为一种实在空间物质,直观感受是判定空间适宜的标准。绿化或种植设计是组织街道空间的重要手段。街道是动态的,随着街道线型、坡度、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亦会有步移景异的空间延展性。好的街道绿化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需要几处变调和高潮,使之变化丰富、趣味盎然为此我们要更多地倾注情感,集冷静与热情于一身,让理性与浪漫交织,在混沌的空间中寻找和创造适宜人的街道绿化,使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视角或时间上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形成新颖各异的“情由景生,境由心造”街道绿色 “项链”。 

街道的美学篇8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观念;街道空间特色

街道作为一种文化特质表现,是与人类生活最紧密的城市元素之一,在城市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席位。于城,形态从自由到规整,从封闭到开放,从分散到绵延,于街道,理念也经历着从无到有,形式与用途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街道逐渐成形,经过人的街道,马车的街道,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逐渐发展成为设计的主流思想,倡导以大花园取代工业革命时期的拥挤的街道和广场;以现代主义的宽阔大马路取代传统城市亲切的小街道,在现代主义理论和现代技术的支撑下,传统城市结构丧失,消极空间不断增加,街道空间日益减少,经过了柯布西耶“无街道”的冲击,20世纪中后期,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对人性化“有街道”的倡导,新城市主义理论的诞生试图“以人为中心”,创造多样性、人性化、社区感的城镇生活。这仿佛是一个轮回,它的某一部分呼唤着我们回到传统去,溯本逐源……

在今天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虽然各国现代性的街道空间趋于雷同,但纵观中西方传统街道空间及其形式,其差异性有目共睹,究其根源,为中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乃至哲学思想上存在相异性。

1.文化体系对街道空间的影响

1.1中国传统城市街道文化论

从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史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对街道的态度。

1.1.1中国封闭的社会制度对街道空间的影响

北宋以前内敛的社会情绪,封闭的里坊制度,严格的夜禁制度导致街道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虽然其作为公共空间在信息传播与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作用,但仍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公共活力与表现力。

1.1.2“礼制”对中国街道空间的影响

自西周始,在中国文化界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礼制”思想,深深影响着体现统治者权威与等级观念的城市建设。崇尚血缘关系,将家族内部统一起来,建筑群围合而内聚,使得古代中国更注重亲近内院空间,冷落了与血缘以外的人进行交流的公共街道空间。国治秩序为“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家治秩序为“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在如此井然有序的国家与人家内部秩序以外,是对外部空间组织的淡漠,并且缺乏充实空间的观念。门内之事恩掩义,门外之事义斩恩”,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内外”的区别对待,在门内的人情味要胜于在门外。唐代将孔子“礼制”发挥至极致,直到北宋中期,“城市对外的水运、陆运和内部街道相结合,出现了交通枢纽点,商业也随之兴盛起来”。商业街的出现使原本单调乏味的旧街道有了一些改观,增加了场所感和生活性。但由于深受礼制影响而改变不大。

1.2 西方传统城市街道文化论

在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中提到,西方有“穿着鞋生活的气氛”,是由“独立个体的对立而形成的外部秩序空间”。西方人在自己家中穿着鞋,走到街道上穿着鞋,再从街道走进商店、饭店、旅馆都是穿着鞋的,他们对空间的理解不像东方人有明确的内外之分,街道是家中生活的延伸,那些提供活动的公共建筑是秩序的延续。在西方城市建设史中,教堂一度成为城市的标志,是城市权利的象征,人们在教堂中祈祷、集会,在教堂外的街道上交流、理解,街道扩展成广场,成为人们户外聚集的重要场所,街道的功能丰富,内涵深远。著名的意大利街道又被卢原信义称为没有屋顶的室内空间。西方人尊重外部空间,将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同等对待,而热衷于把外部空间整顿为美好的空间。

2.空间观念对街道空间的影响

2.1 中国传统城市街道中的空间观念

由于中国传统街道是由方形院落围合而成,也就难以形成“阴角空间”,即内侧凹进去的空间,相对的“阳角”指外侧突出的空间。传统院落的围合致使阳角空间很容易形成和创造,而阴角空间却少有了。阴角空间在街道设计中就像水流淤塞,给行人提供出行中的休息场所,转角的封闭形成令人安心的空间,充当着包围着人,给人温暖和安稳的角色,也为城市空间增添了魅力。再说中国传统街道,即使有了建筑或院墙的退后,给建筑面前留出了一片空间作为广场用地,在广场四角也多有道路通过,转角因道路而不完整围合,虽形成了广场,却没有形成有围合感的内聚阴角空间,不能成为人长时间停留休闲的场所,该空间的使用魅力就大大下降了。

2.2 西方传统城市街道中的空间观念

2.2.1“图形”和“背景”

美国评论家鲁道夫斯基在《人的街道》一书中论及意大利街道:“街道不可能在什么都没有的场所存在,亦不可能与周围环境分离。”充分涉及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形”和“背景”的问题。将建筑外部空间看成图形还是背景,直接关系到设计者对外部街道空间的态度。在典型的意大利街道中,建筑像牙齿一样紧密且有规律的排布,街道空间更像是由建筑挤出的空间,沿着街道的轨迹,空间自由变化,伸展收放,连续且不失灵活韵律的美感,有结构的整体性,充分具备了“图形”的性质。

2.2.2“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

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芦原义信还提出了“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概念,向边界线内侧收敛的空间称为“积极空间”,没有边界线而向外无限扩展的空间为“消极空间”,恰恰在意大利城市中,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是可以互相反转的,意大利街道与广场充分具备了室内空间的要素,获得了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再看中国传统街道空间的形成,由于按照血缘关系建造的院落群体中建筑与建筑之间用院墙围合成院落,街道不是单纯由建筑挤出的空间,“图底关系”图中表示的不是建筑与街道的纯粹关系,所以就缺乏了能够相互反转的能力。

小结

无论从街道景观自身的空间形态结构,还是中西方不同的公共文化传承来看,二者都有很大不同,体现了不同的存在原型。传统的东西迎合了原始的心理存在,更接近于自然,更体现原汁原味,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传统街道空间构成,对现代城市街道设计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街道文化更应溯本逐源,吸取传统精髓,不仅在设计上凸显当地特色,而且部分街道还应在功能上,突破汽车时代大街道、以车为主的限制,进一步说,传统上,人们的行为活动是决定街道空间构造的关键因素之一,街道各部分的功能分配完全是建造街道的居民按照自身要求“设计”建设的,并且,人们在可掌控的空间中才能行动自如,响应当代设计人性化,地域化的倡导,街道的空间设计也许应该回归其本源。特别要说的是,西方对待街道的态度,即将其当做室内空间考虑的观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对街道空间的关注度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去丰富美化我们的街道,才能更加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街道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2](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 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3]黄建军、甘伟 未来街道空间重构实践探索【J】 华中建筑2010.1

[4]罗杨文由街道问题反思城市规划误区【J】 山西建筑2010.6

[5]王江萍、夏晶 基于城市文化的街景改造研究【J】 华中建筑2010.5

街道的美学篇9

其实整个故事和唐人街并没有必然关系,唐人街(Chinatown)在片中是一个隐喻:这块神秘的、充满异域的土地似乎是一个不受社会和道德约束的地方,犯罪行为和谋杀案大行其道而无人过问,影片中华人的面孔也都是冷漠而没有表情的。于是主人公杰克辞去了警察的职位,转而当了名私人侦探。但"唐人街"的阴影却始终无处不在,对于杰克而言,如同一个梦魇跟随着他。但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块土地是干净的,似乎在阳光下的洛杉矶也不过是唐人街的延展而已。然而,作为全美颇具影响力而且以编导政治问题片著称的重要人物,奥立佛.斯通亲自执导《龙年》(YearoftheDragon,1985)却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该片以纽约唐人街为场景,讲述的是一个越战退役的白人警官带着好战斗勇、惩恶扬善的姿态,试图铲除纽约唐人街黑势力的暴力故事。该片聚焦纽约唐人街的华人黑社会,片中的华人形象不是毒枭、赌徒、刺客、打手、骗子、、拉皮条的,就是麻木不仁、猥琐鼠媚、软弱无能、唯唯诺诺的芸芸众生。最后,黑帮老大被美国警察打死,而年轻华人女记者最后也投入了美国人的怀抱。此片受到华人社会的普遍谴责,被斥为辱华的偏见之作。

即使是美国华裔电影(包括华人创作、编导和演出等)的兴起,也并未改善唐人街的形象。“五十年代,黎锦扬荣获CommonwealthClub奖的小说《花鼓歌》(FlowerDrumSong)就先后被改编成百老汇音乐剧和电影公演,但《花鼓歌》却将美籍华人遭受的种族歧视、华埠社区存在的男女比例极为不均衡的状况、移民两代人的冲突等问题,用喜剧的气氛予以消解,唐人街被渲染成古怪奇特、异国情调式的场所,华人似乎是怯懦软弱、没有理性的异类,中国的风俗习惯、食品与药物被故意描写成与美国大相径庭的‘东方奇观’,这反而强化了美国大众对中国人的定型化偏见”(宋伟杰)。总之,“在好莱坞叙事里,唐人街始终是个暗角,”(孙隆基:2008:89)是不受一切法律和道德约束而污秽纵横的城市龌龊角落。这种形象在美国电影及观众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在许多的电影中都能发现它的踪迹。例如,“2000年的《女狼俱乐部》(CoyoteUgly)里,一群发歌星梦的女孩走在纽约唐人街上,忽然一名店主把一堆垃圾倒在她们脚前。雷同的一幕亦出现于《大公司小老板》(InGoodCompany,2004)里:一名华人老头把垃圾倒在漫步于唐人街的男女主角脚前,还多了一个死鱼头的大特写。两个故事与华人全然无关,有必要插入这一幕吗?”(孙隆基:2008:89)在同年上映的电影《拜见岳父大人》(MeettheParents)中,当未来的岳父杰克(Jack)认为他的女婿葛瑞格(Greg)吸食大麻并向他撒谎时,在更衣室他警告葛瑞格:“IfIfindthatyouaretryingtocorruptmyfirstbornchild,Iwillbringyoudown,Baby,IwillbringyoudowntoChinatown”译成中文就是“如果我发现你带坏我的大女儿,我会打死你,把你扔到唐人街去。”从这句话我们不难推测,美国人眼里的唐人街(Chinatown)是一个吸毒泛滥、低级龌龊的地方。

2唐人街形象在电影中被异化的原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电影并没有完全真实反映唐人街的现实,或者说是对唐人街阴暗面的夸大,是对其形象的异化。究其原因,赵泓在其硕士论文“弗兰克•诺里斯笔下的‘中国城’形象研究”中提到了两点:“社会冲突的现实反映”以及“偏见的历史延续”,而本文则结语了三个原因。

2.1美国唐人街环境和状况的真实反映美国唐人街的华人有上百万,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既有永久居民又有临时居民和非法移民,且居住相对比较集中。在加上早期的唐人街相对较为封闭孤立,秘密帮派颇有势力,环境条件脏乱,治安和种族问题较严重,成为美国的“都市村庄”。虽然随着美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美国的唐人街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黑帮已淡出社会,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但不少去过纽约中国城的人,常常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儿的脏和乱。我到纽约的那天夜里,乘“臭名昭著”(其实平平常常)的地铁到坚尼街华埠站,:走在路上,可以感觉出街面泥垢粘鞋底;夜风不时吹起零乱的纸片或塑料袋……不是说纽约是不夜城吗?是的,从飞机上看约纽,是一片灯火的海洋、五彩的河流,宛若一颗硕大的夜光珠;甚至站在坚尼街往帝国大厦的方向望去也可以看见辉煌的气象。可在灯光无几的“中国城”,我却不得不睁大了眼睛看路,以免不慎踩人人行道上的一滩滩积水中。(盖鑫,2012:190)因此,美国电影中唐人街的形象既基于现实,又是对现实的无限夸大。

2.2白人与华人矛盾的现实反映自1850年开始,华人开始大量涌入美国,靠出卖低价劳力维生。最初华工弥补了美国当地短缺的劳动力,可是187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工人失业人数不断攀升,华工赴美人数却在持续增加,白人不得不与华人争抢工作机会,因此,美国民众尤其是工人阶级产生了对华人的强烈敌视,导致“黄祸论”在美国盛行,暴力排华事件层出不穷;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后,排华宣传更加肆虐,这些都为中国城形象规定了现实语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负面形象开始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和影像中,“早期好莱坞银幕上贯彻“黄祸论”思想最彻底的形象非“傅满洲博士”莫属了。自1929年起,好莱坞曾经连续拍摄了一组以“傅满洲博士”为主角的电影,在美国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满洲博士是一个邪恶妖魔的化身,他集中了当时美国白人对华人世界所有最恶劣的想象。”(张文星,2013:34)而与唐人街有关的电影则包括《唐人街之夜》《唐人街》《龙年》等。

2.3偏见的历史延续18世纪中期左右出现了丑化中国的趋势,“如1736年,尼古拉.布朗杰在《东方专制制度的起源》中,认为中国是个专制国家。此后,孟德斯鸿与黑格尔掀起了艇斥中国的浪潮。孟德斯鸡在《论法的精神》(1748)中写道: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中国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没有品德。黑格尔则在《历史的哲学》中认为中国人擅长欺骗,道德败坏”。(赵泓,2011:43)直至整个十九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一直以负面为主。在西方人眼里,西方代表文明、进步,中国代表野蛮、衰败,中国人生性狡诈,他们热衷、嗜吸鸦片、偷盗成性。这样的负面中国形象在19世纪众多文艺作品和影像中不断强化,久而久之,便固定下来,导向性地影响着全世界观众的认知。而中国人聚居的“唐人街”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犯罪横行、猖獗,流氓称霸、鸦片泛滥的堕落之城。”(盖鑫:2012:190)

3结语

街道的美学篇10

上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美术课《逛大街》,我们目前使用的湖南版新修订的教材,本课是第十册第二课时活动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为主,画大街。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有三方面。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记忆、想象,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表现出逛大街的热闹场景。能力目标:能较好的掌握画线的基本方法,并用线条较准确的描绘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的重难点:理解物体的远近关系和街道的空间感。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学会用线表达大街的热闹场面。 本课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教学认知目标、能力目标都是学生不容易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技巧目标学习很枯燥。特别是我们使用的是湖南版的教材,教材里面使用的很多是湖南的街头风景图片。为此我采用“五赏”来一一攻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并拓展学生视野,形成学生作品的多样性。 一、赏———“孤方自赏” 让美术课代表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提前布置小组学生从网上下载自己喜欢的街道图片或者自己逛街的照片。我们让一个个小组的学生欣赏自己组准备的材料,说说你们的发现,并自学美术教材,你本节课想学到什么内容?让学生们在没有老师“教”的前提下“孤芳自赏”。部分学生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小组发现照片中人物比建筑物高大的原因了,人近楼远。”“我们小组想学画有很远的有透视感的街道的方法。”“孤芳自赏”的好处是给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的第一手材料,是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 二、赏———“赏心悦目” 我为学生准备了宜昌的街道图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原始感知欣赏。学生欣赏前教师给出的问题:“看看我们宜昌的街道上有些什么?”“你也可以主动当当导游介绍老师给出的图片内容。”我们分别“逛”了夷陵广场周围、西陵一路、西陵二路、东山大道、沿江大道等宜昌的街道。学生们边看边议论,有的学生还给我们简单地介绍自己家住在哪条街道,街道旁的建筑物。学生欣赏着我们共同生活的宜昌,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解决教学目标中的情感价值观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通过欣赏后给出了感想,教师通过学生所说,归纳出街道上主要有:建筑物、街头设施、人。我们开展分类欣赏,学生欣赏有独特个性的街道建筑物、造型各异的街头设施、街上形态各异的人和物。“你觉得街上没有这些可行吗?”学生觉得不可缺少。老师将一个被破坏的建筑物展示给学生看。学生感悟到“:这是不是欧洲战乱的国家,街道被破坏了!人们不能逛街!”“我们要维护街头设施不能故意毁坏!“”我要画出热闹、繁荣的街道!”在讲解街道上的人物时,一些学生上台模仿逛街的人物动作,其余的学生画简图表达。我们欣赏了同一街道建筑物的三种不同视线角度:仰视、俯视、平视。学生们通过观察充分了解了绘画的三种视线角度,便于学生画时有一定的构图的思维观。 三、赏———“赏析琢磨” 学生欣赏欧美经典的街道,但是教师有个条件,即要求学生取景“逛”。其实这是一个取景的过程,就是将自己喜欢的画面取出记忆。我们见到或繁华或古典街道上行驶的电动车、自行车,人们穿梭其中。重点将三张不同街道构图特点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异同。↑↗,直向前方的延伸,延伸至街角,和对面平行的街。学生问“:为什么街道会感觉到那么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一张图上用红笔勾出了三条线和一个点。学生明晰了什么是地平线,什么是透视线,什么是消失点。 在画面里认识了人物的前后、远近、遮挡关系。学生去完成书中第9面的“小训练”,这个训练图是已经将街道两旁的透视画好的空间图,要求学生添画完整。学生需要仔细的琢磨出画面的小的问题的自我解决。例如人物的安排,街道的完整添画,街道设施的安排。由学生自己完成、独立完成。 四、赏———“赏识他人” 学生已经非常地了解了透视的基本规律,但是眼界还不够宽广。教师也画了一幅作品,给学生讲解了在画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和学生做了互动,让学生对我画面的空白处添加完整。学生一听到自己可以给老师添画一个个来神了。解决了画面里面的细节问题。赏析学生添画的作品,赏析部分学生的绘画完整作品。通过赏析他人作品了解到很多自己添画训练时的不足之处。 也是通过赏析他人作品了解作品的完整性,以及对作品的色彩处理的认识。学生创作之后,还是要赏析有代表性的作品。解决学生整体存在的问题。 五、赏———“远赏静思” 我们共同欣赏了学生的作品,对画有了认识。但是我觉得学生的画艺术感不强,而且是太过细节处理缺少艺术的虚化。我们共同欣赏了世界绘画大师的艺术作品。如莫奈:《街心花园》《巴黎大街》;凡高:《街边咖啡座》《阿尔大街》;霍克尼:《街景》。了解世界级的印象派画家的艺术作品。 学生说了自己的画和大师的画的区别。 很多学生说:“画面的色彩非常的丰富,画面的街道很有特色。”欣赏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认识古代的散点画法和全景式构图方法,没有明显的透视感,但是把街市描绘得非常生动,至臻至妙。体会外国艺术的强烈的透视感和中国东方艺术的散点透视的魅力。我觉得透视教学是西方艺术,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只了解这样的透视,我们还要知道中国固有的经典的艺术。“赏”在教学中存在着的意义:#p#分页标题#e# 1.自赏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独特个性认识和独特思维,必须给学生自我的认识空间和时间。因此,学生有“孤芳自赏”的必要。艺术是个性化的产物,没有个性的艺术就是僵硬的。我时常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是我不认同的艺术形式。学生的个性作品是对学生学习艺术的最好的推动力。 2.互赏 学生间相互欣赏,教师和学生间互相欣赏作品,对作品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作品完整性的认识有很大帮助。我让学生分小组学习互赏,我的评价也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肯定的。我们不仅要学生爱自己的作品更应该对他人作品有自己的认识。 从他人作品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3.共赏 共赏是在教师的集体引导下的学习。学生对画的理解会出现很多的欠缺,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会提出共同学习共同欣赏的要求。我们共赏了外国和中国古典的街道绘画艺术,学生在共赏中拓展了思维,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