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的谚语十篇

时间:2023-03-18 20:55:00

帮助别人的谚语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1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谚语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谚语

谁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没有朋友!——谚语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谚语

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谚语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谚语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谚语

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谚语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谚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谚语

经常帮助别人,但是不能让被帮的人觉得理所当然。——谚语

1、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2、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3、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5、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6、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7、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8、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2

关键词:英语名人名言;合理选择;帮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15-01

名人名言是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涵括了众多伟人、名人的丰富经验、心灵感悟、成长箴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丰富的精神土壤。

一、英语名人名言的选择

在选择名言时,我通常有几个依据:一是鼓励学生珍惜时间读书,充实自己或树立远大的志向;二是与近期正在学习的语法项目有关;三是与所学内容主题有关;四是选择与学生水平相适应的语句,注重词汇量的扩充,在教授中不断整理的名言进行删减或补充,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有积极意义的名言。

二、名人名言对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帮助作用

1、学习英语名人名言有助于学生词汇量的扩充

中职生学习的英语单词大多属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词汇。然而,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对教材中基本词汇的理解很肤浅,对其意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谚语中讲授单词、将词汇与谚语结合记忆无疑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词汇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教授lie, take, wait, wash, love时,我引用 “Let sleeping dogs lie. It i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take.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Don't wash your dirty linen in public. Love me, love my dog.”这些谚语语言简洁精炼、通俗易懂,学生不仅学会了单词,同时了解了文化背景知识。

利用谚语讲授单词还有利于使学生记忆一些固定搭配,了解一词多义的用法。例如,He who makes no mistakes , makes nothing. Don't tell tales out of school. 这两个谚语中的 “make mistakes” 和 “tell tales” 为固定搭配;There's a black sheep in every flock. 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 The early birds catch the worm. 这三个谚语中的“black sheep”“royal road”和“early bird”分别是含有比喻意义的固定搭配, 其意思分别是 “害群之马”“捷径”和 “早起的人”。又如,A still tongue makes a wise head. Still water runs deep. “still”在这两个谚语中为形容词,意为“静止的”,而非“仍然”; “A wise man reflects before he speaks”中“reflect”的意思是“思考”,而非“反射”;“Beauty is but skin deep.”中的“but”意为“仅仅”,而非 “但是”。

2、记忆英语名人名言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法

语法是中学生学习英语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让很多学生对学英语“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师在选择名句时注意与正在学习的语法相联系,精心挑选的句子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比较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便于学习和掌握。英语谚语的语言通常简洁凝练,教师可将语法知识通过一些结构正确规范、语言通俗易懂的谚语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一条谚语掌握一条语法规则。例如,在教形容词比较级时,“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教副词比较级时可用“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教最高级时则可用“The worst wheel of the cart creaks most”。当然,借用谚语不仅限于以上例子所列举的语法项目,它可以用于任何一个语言点的教授过程中。例如,讲without时,教师可以引用A man without a smiling face must not open a shop. 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讲as时, 教师可引用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讲worth时, 可引用If a thing is worth doing, it is worth doing well。

总之,教师在讲授语法和语言点的时候,若能恰当地引用相应的谚语进行知识讲解,并要求学生记住这些谚语,就能促进学生的语法学习,尤其能促进其对难点和重点的理解, 并能迅速、长期记忆这些语言点。

3、学习英语名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经常让学生诵读名言,对他们口语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他们的作文增色,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名言,有了一定的积累,就能在朗诵、辩论等口语表达中“语出惊人”,在考试作文中“锦上添花”。

首先,教师应训练学生在作文中引用谚语。英语中许多生动的谚语体现了民族的睿智与幽默,是劳动人民从生活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英语语言的宝贵财富。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如能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精辟生动的谚语,会增加文章的亮点,升华文章的主题。其次,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利用自己积累的谚语,将之模仿、套用或改写,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使作文质量得到提升。

三、名人名言是生动的德育材料

学习名言是对学生的精神洗礼和文化熏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名言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名言之河中畅游,思想境界也会得到升华。这些谚语浓缩了一条人生哲理: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渐渐养成了学习、背诵、运用名言的习惯,名人名言将会像一颗颗智慧的种子,播种在他们纯洁的心田,为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 郭建民.英语言语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2] 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1:26.29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3

有两则关于同一条英语谚语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的译例。其一是“清水不浓血却浓”,其二是“血浓于水”。从字面上看,上述两则译例译得固然不错,似无可厚非。译文读起来很顺,又比较易懂,但读后似有不知所云之感。这是因为译文的形象没能准确地传达出这条谚语的喻义来。 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p.28)上对这条谚语的解释是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of the same family is stronger than other relationships”因此,这则谚语似可以借用汉语中一句俗语“亲不亲一家人”来译更能表达出“属于同一血缘关系的一家人比别人更亲近一些”的寓意。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谚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英语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英语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语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某些英语谚语和汉语成语、俗语在表现形式和含义方面是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汉译这些英语时,可惜用与其喻义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谚语及俗语直接对译。这样不但可以比较好地保持原文的神韵和形式,又使译文易于为读者或听者接受。如: Pride comes before a fall.骄兵必败。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Two is company, but three is none。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 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Enough is as good as a feast.知足常乐。 有些英语谚语虽然在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方面和其相对的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而且所比喻的事物并不一样,但他们的喻义却相互吻合,而且表达方式也很相似,汉译这些英语谚语时,常常需要“易其形式,存其精神”,即采用形象近似的汉语成语意译。这样可使译文既喻义明显,又含而不露,且可再现原文所具有的语言效果,容易达意。如: Two can play the game.孤掌难鸣。 New broom sweeps 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说曹操,曹操到。 The grass i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这山望着那山高。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未倒置。 有些英语谚语意在言外,语言含蓄,寓意深刻。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译文势必平淡无味。这样既不能表达意思,又有损于原文的语言形象和丰富内涵。因此,在翻译时,应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义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则会使译文形象生动,准确达意。试比较下列各译例。 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 stones。如译成“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不应扔石头”不如译成“己有过,勿正人’’或“责人必先责己”。 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Murder will 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如译成“愚者敢闯天使不敢去的地方”,不如译成“初生牛犊不怕虎” One canno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如译成“想吃煎蛋卷,就得打鸡蛋”,不如译成工“有得必有失”。或甚至可以引申为“不破不立”。 如果所要翻译的谚语喻义清新,形象逼真,按其字面直译其意,就能表达出原文的喻义来,则可直译。这样做既能较完整地保存原文的表达方式,且又可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化,一举两得,请看下面的译例。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或,自助者天助之。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 An empty sack cannot stand upright.空袋立不直。 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以你所期望的别人待你的方式待人。 这与另一谚语: Don'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others do unto you。“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相似。 Money talks。钱能通神。 有些英语谚语常常采用对称的修辞手段。使用这一修辞手段的目的在于加强语势,宜于说理,读后有心悦诚眼之感。汉译这些谚语时,应适当注意保持其修辞色彩,以便体现原文的表达方式。如: 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 如果按字面译成,“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去,但不能叫它饮水”至少是没有充分体现这句谚语本身所具有的强烈对比色彩。从语法分析的观点看,在这个句子里,情态动词may和can虽然都表示“可能”的,但在含义上有所不同。这里may表示“事实上的可能性”,而can则表示“逻辑上的可能性”。并列连词but使前后两个分句意义相反,对比色彩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译文也必须力求对偶整齐,前后呼应,形成对照。如将此句译作“牵马河边易,逼它饮水难”或“老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会更好些。 总之,即使像谚语这样孤立的语句,翻译时也需尽一番揣摩切磋之功,否则译文就可能与原文“貌合神离”,文不达意。译事艰辛也许正在于此。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4

【关键词】谚语翻译;言语行为理论;言外之意

一、引言

谚语语言简洁,寓意丰富,哲理深刻,其中蕴涵的真理具有普遍。谚语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各种实践经验凝聚的智慧结晶,也是民间语用艺术开出的花朵,是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英语国家的宝贵钥匙。鉴于此,很多学者都对谚语及谚语翻译做出了研究。但目前,国内有关英语谚语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探讨英语谚语的句式和语义特征、英语谚语与文化的关系、英语谚语的翻译及课堂教学等方面。这些研究对于更好地进行谚语翻译活动不无借鉴,但大多忽视了谚语言说者和言说语境,因此不能保证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的最佳等效性。

而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分析说话人话语的工具。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的谚语翻译,可以帮助译者更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意图,更深刻地了解源语言中的含义并将其译成恰当的目的语。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所建构的翻译学使翻译研究走向真正的开放,使翻译研究从语义――句法模式向语义――语境模式转变(吕俊,2004)。

二、英语谚语翻译现状

目前对于谚语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4个方面。一是谚语翻译的方法和原则。有学者从分析谚语的形式、语义、功能和文化特征入手,剖析并评述了归化和异化翻译法在谚语翻译中的独到效果和使用原则,认为两者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移植具有很大的作用,而合理的使用能让听者领悟说者的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也有直接提出具体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套译、等值译法和加减译法。王德怀(2000)以维吾尔族谚语为例,提出了谚语翻译中应遵循的四条原则,即语义等值原则, 保留文化原则,用语选词原则和美学原则。二是从谚语本身的特点入手探讨谚语的翻译问题。袁良平(2006)通过比较,分析了汉英谚语的句型,从谚语的语言表达形式上探讨翻译的研究。有人通过分析修辞与翻译的关系, 进而对英汉谚语所含辞格进行了分类,从修辞角度探讨了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三是基于文化差异研究谚语翻译。正因为谚语与文化密切相关, 因而此项研究进行的最多,成效也较大。很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并相应地提出翻译谚语的方法。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详细分析了跨文化交际和谚语翻译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四是与相关理论的结合。有人将动态对等理论与谚语翻译相结合,通过动态地体现不同语言的谚语特点,尽可能地体现谚语自身意美、形美、音美的特点,还能体现该谚语独特的文化、语言特点。

谚语翻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但在目前的研究中能够发现, 它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研究重点更多集中在谚语本身特点和方法上。而对于语用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是否对谚语翻译有帮助则少有触及。

三、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1.语用学与翻译的关系

在语用学发展的50年时间里,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其核心理论之一,在语用学运用到其他领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展开对翻译的探索,是语言学界和翻译界关注的焦点。翻译是译语对原语信息的再现,翻译研究关注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语用学是关于实际应用中的语言以及语言与语言使用者之间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由于两者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2.言语行为理论

作为语用学领域中重大贡献的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牛津哲学家John L.Austin提出的, 后又经过Searle的修正和发展。 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当是词和句子,而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认为人们谈话时不仅是“言有所述”,而且是“言有所为”。也就是说,语言交际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构成的,所有的话语除了有意义之外,事实上还有着作为交际中动态成分的交际用意。Austin探讨了在何种意义上说话就是行事,并区分了说话即行事的三种基本意义,也就是人们说话时同时发出的三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 locutionary act)、以言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取效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塞尔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将言外行为分成五大类,即阐述类(representatives)、指令类(directives)、承诺类(commissives)、表达类(expressives)和宣告类(declarations)。人们只有充分了解了言外之力的含义,成功的交流才能进行。

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重塑语言及其运作方式的观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从‘说话’和‘行事’与意义和效力的双重功能上看待所有的话语”。言语行为反映了说话者在发出话语时的交际意图,并且可以被看作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结合。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局限于口头言语,而且对于书面言语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而对翻译有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3.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国内有关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研究的文章不在少数。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现象划分施为层与表达层,强调言语的交际性(吕俊, 2003)。这种观点与翻译活动的本质相一致,因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复杂的言语交际行为。这一交际行为包含作者与译者的交往层面、文本中主人公间的交往关系,译者必须通过发掘原文的言外之力以明晰或隐晦的方法把这种“弦外之音”传递给读者。何自然、曾宪才较全面地讨论了表达性/施为性/成事性意义中“言外之力”的等值翻译。李发根、吴勇、刘梅、赵明、曾文雄、周明、钟海英、孙宁宁等学者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的作用、言语行为与语用等效等问题,强调通过语境推导出原语的语用意义与原语作者的意向性、感情与价值观(曾文雄,2005)。

学者们在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后,特别是在对言语行为理论对于翻译的作用和意义方面的研究之后,认为该理论对于争取尽可能灵活的对等翻译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中将言语行为理论用于翻译的应用性研究很大部分集中在了广告翻译方面和文学翻译方面。而对于其他的翻译领域,则研究相对较少或几乎没有。在英谚汉译方面,徐艳对于谚语是如何被用来执行各种言语行为进行了试探性研究。袁婷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分析了英语谚语汉译中一般与特殊会话含义的传递与转换。但总体而言,用言语行为理论来解释英语谚语翻译的研究相对较少(皮维,2009)。

4.语境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任何一种言语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意向性。如何知道这种意向性,如何理解这种意向性,以及如何在理解的前提下使会话交流继续进行下去,这就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就不得不说到另一个关键的因素――语境。

根据纽马克的观点,在所有的翻译过程中,语境是凌驾于一切的因素,而且优先于任何的规则、理论或是基本意义。语境作为一种复杂的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牵制。译者的个性、动机、个人技巧及其翻译策略等也使语境的理解变得复杂。语境又可分为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是指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词语的色彩意义还由语言语境――语言的上下文而定。在这里,上下文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每个词语本身就构成一个上下文,词语中各单独要素的色彩意义要受词语中其它要素的影响。从广义上讲,词语的整体色彩意义受到词语所处的语篇含义的影响。

四、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谚语翻译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谚语因为其固定的搭配和约定俗成的意义,其字面意义往往与真实含义看上去相去甚远,而且,在不同的情景下其意义还可能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谚语的三种言语行为加以区分,着重强调言外之意和言后之果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转换。

试看下列英语例句:

(1)――“I’ve nothing on me except this 5p, I’m afraid.”

――“Never mind,” said the collector, sticking the charity flag on her lapel, “every little helps.”

――“我身上恐怕只有这五便士了。”

――“没关系,”募捐者说,把慈善小旗插在她衣襟上,“一砖一瓦,堆砌成塔。”

(2)――“I’ll see if we can put it off a day or two.”

――“Every little helps.”

――“我想想办法看是否能推迟一二天。”

――“有一天是一天。”

在这俩例子中都出现了谚语"every little helps"。这个谚语的本意是“别人给自己的东西或为自己做的事即使无足轻重,也不至于小到毫无用处”。但是很明显这两者意欲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例1中,说话者是募捐者与捐赠者,捐款虽少,但仍是善事一件。因此对于五便士的捐赠,募捐者说“一砖一瓦,堆砌成塔”。其言外之意是安慰捐赠者,言后之意便是说,无论多少,如果人人都能做出贡献,那么慈善事业终将做成做好。例2中,对话者应该是朋友或同事关系,他们的出发点一致。他们的谈话意图十分清楚,即将期限向后推。第二人就想安慰第一个人,也就顺承第一个人的话,说了“有一天是一天”。

试比较下面几句:

(3)The two friends are hand in glove with each other.

这两位朋友亲如手足/亲密无间。

(4)The traitors and the enemy w ere working hand in glove with each other.

卖国贼和敌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5)The navy and the Coast Guard work hand in glove, especially in war time.

海军与海岸警卫队紧密合作,在战争时期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比较上面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句子中,同一个英语成语“hand in glove”分别都有不同的翻译。细读之下,例 3因为说的是两位朋友,而朋友之间的那份情谊是让人羡慕的,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是一种表扬,“言外之意”更多的是流露出心中的羡慕之情,“言后之意”也许就是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例 4的阶级感情非常强烈,卖国贼和敌人都是令人憎恨的,因此,对于这两种人的联合,不能说“亲密无间”,而只能说“狼狈为奸”。例5的感彩与例 4截然相反,表达的是深深的赞扬和佩服。其“言外之意”是想表达出海军和海岸警卫队团结一致,努力保卫国家的精神,“言后之意”是要提倡并发扬这种精神。因此,一个“天衣无缝”的“紧密合作”就出现了。

综上所述,言语行为理论在谚语翻译中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它能帮助译者更多更好地掌握原文信息,针对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言外之意做出更好的译文,从而取得更好的语用对等,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

参考文献

[1]曾文雄.中国语用翻译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2]皮维.谚语翻译的实证分析: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

[3]纽马克.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陈红玉.谚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2).

[5]谢敏.英语谚语的历史、分类及特点[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4).

[6]王永.中国谚语英译之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1998(3).

[7]梁茂成.英语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5).

[8]史传龙.言语行为理论与电影语用等效翻译方法[J].电影评介,2007(22).

[9]金学镛.英语谚语初探[J].现代外语,1983(2).

[10]衡孝军,王成志.等值翻译理论在汉英成语和谚语词典编纂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1995(6).

[11]徐艳.英语谚语使用中的言语行为研究[D].安徽大学,2006(6).

[12]俞碧芳.英语谚语的汉译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7).

[13]吕俊.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J].外语学刊,2004(1).

[14]吕俊.普遍语用学的翻译观一种交往理论的翻译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

[15]王德怀.翻译谚语的四项原则[J].语言与翻译 (汉文),2000(3).

[16]袁良平.汉英谚语句型比较研究与翻译[J].上海翻译,2006(3).

[17]王海东.英语谚语的翻译[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4(0).

[18]程墨芳.论英语谚语的翻译[J].科技信息,2010(22).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5

关键词:谚语;语法教学;西方文化;美德教育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西方文化,汲取其精华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英语中的格言警句精辟深邃,用词精当,句型表达地道,能启迪心灵,给学生美德教育。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有意识结合英语谚语进行教学,不但增强了教学效果,增添了学习英语的乐趣,还利于学生体验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效发挥了谚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 利用谚语进行语法教学、句型操练

笔者发现,在高中进行语法教学,如果一味按部就班,课堂内容会变得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笔者有一次听课,一位教师讲解被动语态,让学生将I like you改成被动语态。学生根据语法改为You are liked by me.授课老师表扬了这位学生完全正确的回答,但是在以说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人们很少会说You are liked by me此类的句子,这堂课是正确引导孩子呢还是有所误导呢?

因此,对于一线英语教师而言,体现课堂趣味性,展示原汁原味的英语句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掌握语法知识非常重要。利用谚语的地道表达、措辞简练便于记忆,是集艺术性、实用性、文化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英语教学的好材料。

例如在牛津英语模块一Unit1讲解英语从句时,笔者列举了以下三句谚语给学生区分定语从句关系代词that、who用法以及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

闪闪发光者,未必皆黄金。

The man who has made up his mind to win will never say “impossible”.

凡是决心取得胜利的人是从来不说“不可能的”。

-Bonapart Napoleon(法国皇帝拿破仑)

He, who knows nothing but pretends to know everything, is indeed a good-for-nothing.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适当精选一些谚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脱口而出,课堂语言会变得风趣、幽默、生动,而且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 利用谚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谚语读起来铿锵有力、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有音乐美。英语学习者在练习语音语调,尤其是练习发音时常常感到枯燥无味。利用谚语的语音之美妙,能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

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A Troupe of little vagrants of the world, leave your footprints in my words.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三、 利用谚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谚语乃是一种语言的精华,寓意深刻,表达隽永。学生在写作中如能适当地引用一些谚语,可以为文章增辉添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一些谚语,但在写作时恰当地引用到文章中去。

比如学生们在写到坚持、努力类的文章可以运用一下的谚语。

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Richard Nixon(美国总统尼克松)

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

-Mendeleyev(俄国化学家门捷列耶夫)

又如学生写事物都有两面性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下谚语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每个硬币都有两面

Every nutshell has a concave and convex side.每个贝壳都有凹凸

Each dog has its day. 每条狗都有它的一天(事物有好的一面)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每朵云都有银色镶边

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引用谚语的地道表达法,可以为作文增色不好,教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整理,供写作时模仿使用。

四、 利用谚语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英语谚语体现了英语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通过英语谚语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当然,学生如果只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面对文字所承载的文化背景不了解的话,必定会影响对文字的正确理解。因而,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反过来又有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理解和领悟。

例如,Too much curiosity lost Paradise. /Forbidden fruit is the sweetest.皆源于《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两人由于好奇心太重,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伊甸园。通过学量谚语,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吸收,逐步提高英语语言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减少或消除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交际障碍,为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语谚语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它能增长学生的才智,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五、 利用谚语陶冶学生情操,给学生美德教育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很多英语谚语反映的是我们的道德、人生哲理,教育我们诚信、惜时、为人求善和求真等。我再平时批阅学生作业时,也会适时用上谚语来激励他们。比如这个孩子学习不太努力,经常迟到,我会用上:Time past can’t be called back again;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have a great aim,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attain it.比如这个孩子缺乏毅力时,我会写到Perseverance can sometimes equal genius in its results.。通过经常交流即培养了学生语言能力,同时又给予了学生教诲、启迪等积极地影响,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指导。用英语谚语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方面交流沟通,帮助他们培养高尚的情操,真正寓德于教,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信三三》上提到,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当我听到或者读到对人的个别对待的态度这些词的时候,它们在我的意识里总是跟另一个概念――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在笔者教学过程中,发现英语中的格言警句精辟深邃,能阐发真理。在教学中渗透谚语知识,既能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同时机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6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更多热门文章:

1.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2.2015年二十四节气谚语之雨水

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雨水

4.有关雨水与农业的谚语

5.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6.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7.二十四节气之雨水谚语【汇总】

8.小学二年级雨水节气谚语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7

关键词:谚语群;谚语;蒙古族

中图分类号:H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180-02 “谚语群”是谚语的地方性、时代性、口语性的综合反映,它以各种关联为纽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本文以蒙古族谚语为例,在陶汇章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谚语群”的分类及其意义。

一、“谚语群”的概念

“谚语群”是陶汇章先生在他的论文集《谚语文论》中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这个新概念的提出,为谚语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陶汇章先生在《谚语文论》中首先列举了28条论述房屋朝向的谚语,然后分类解释,最后总结说:“像这样相互间有一定关联的一批谚语,我们叫它为一个‘谚语群’。”他还进一步解释:“‘谚语群’是谚语与谚语之间等同物、类似物的汇聚。”谚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沉淀下来的语言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它是一种客观存在,谚语与谚语也和人与人一样,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联系,所以,谚语也可以按照它的内容、形式的关联的不同,分成一个一个的不同的“群”。陶汇章先生根据他几十年研究谚语的心得,认为,中国谚语的研究,“应当在总体研究、群体研究和个体研究的相互配合中,不断向前推进”。

二、“谚语群”的分类

“谚语群”是谚语中相互间或在内容上或在形式上有一定关联的一批谚语的集合,而每一个集合的内部,还可以因为各方面的差异分成不同的类别。也就是说,大的“谚语群”中还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的“谚语群”,而且每一个小的“谚语群”中的谚语有些还有交叉的现象。所以,“谚语群”的分类是一个极其复杂、繁琐的事情。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内容关联而说法不同。这主要是针对叙述式谚语而言。这类“谚语群”中的谚语内容相关联,甚至完全相同,只是在表达时采用了不同的说法,可以正说、反说,加字、减字,简说、繁说,韵文、散文,文言文、白话文,等等。例如:“青春不能挽回,衰老无法避免”;“年华莫虚度,青春不再来”;“日月莫虚度,青春不再来”;“别虚度年华,莫荒废青春”;“黄金丢了,可以找回来;时间过去了,就无法追回”;“青春挽不回,暮年难摆脱”。这六条蒙古族谚语在内容上完全相同,都是告诫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应该珍惜时间,只是在表达时采用了不同的说法,所以,它们是一个“谚语群”。

2.内容关联而比喻不同。这主要是针对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谚语而言。这类“谚语群”中的谚语说明的是同一个道理,只是在表达时采用了不同的比喻形式。例如:“骏马能飞跃堑壕,意志能克服艰险”;“月套环要起风,人立志能成功”;“只要有根子,就会开放出花朵来;只要有志气,就会闯出路子来”。这三条蒙古族谚语是一个“谚语群”,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用不同的喻体,表达了有志者一定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道理。

3.内容关联而衬句不同。这主要是针对复句式谚语而言。复句式谚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的谚语,但一般以两个句子的为最多。在复句式谚语中,其中一个单句表达它的主旨,另一个单句只作为衬托使用,它从正面或反面来烘托主句的意思。衬句有的具有比喻的性质,但它与主句相对独立,起的作用不仅限于比喻而已。衬句在复句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但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类似于“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例如:“讲人心灵美的,别看衣着,要看心灵”;“名山不在高峻,而在于景色;人好不在相貌,而在于心灵”;“花美在外观,人美在内心”;“与其选择漂亮的脸蛋,不如物色善良的心灵”;“脸蛋好看不算俊,心底善良才算美”;“心地不善的人,学识再多也无用”;“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才能经久不衰”;“蛇美只在皮外,人美却在内心”。这八条蒙古族谚语是一个“谚语群”,它们以各种衬托来强调人心灵美的重要性。

4.比喻、内容相同而说法不同。有一些谚语,作比喻的事物基本相同,所表达的内容也大体一致,只是在表达时采用了不同的说法。例如:“买马须瞧牙口,交友须摸底细”;“马要看牙口,人要看行动”;“马看牙口,人听说话”;“想买马瞧牙口,欲交友察心地”。这四条蒙古族谚语是一个“谚语群”,都是以马为喻,在内容上也完全相同,它们一方面告诉人们买马时,要观察马的牙齿,根据它的牙齿可以判断它的年龄;另一方面又告诉人们交友的方法,当然,主要是告诉人们交友的方法。

5.比喻或衬句相同而内容不同。在一些谚语中,比喻或衬句相同,长期沿用,已经形成了一种大体固定的句式,但主句却有变化,表达了不同的内容,说明了不同的道理。例如:“金钱如粪土,声誉值千斤”;“金钱如粪土,人格值千金”;“金钱如粪土,道德值千金”。这三条蒙古族谚语都以“金钱如粪土”为喻,但却分别说明了声誉、人格、道德的更可贵。“金钱如粪土”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句式,在它的后面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说法。所以,以“金钱如粪土”为比喻或衬句的一批谚语,可以是一个“谚语群”。

6.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在谚语中,还有一些谚语,在内容上不同,但在形式上却完全相同,它们也可以形成一个“谚语群”。例如:“宁可折骨头,不可败名声”;“宁可穷而存志,不可富而失节”;“宁可在家乡断骨,不可在他乡丢丑”;“宁可丧失生命,不可失去气节”;“宁可光明磊落地死去,不可卑鄙地生存”;“宁可做穷人,不可做坏人”;“宁可抛却头颅,不可失却名誉”;“宁可折腰,不可弯腰”。这八条蒙古族谚语虽然表达的内容不同,但都采用了“宁可……,不可……”的形式,也是一个“谚语群”。

三、“谚语群”的作用、意义

把一个个分散的谚语集中起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群体上把握谚语的本质特点,帮助我们更客观、更全面、更系统地认识、了解谚语。首先,研究“谚语群”有助化深化“谚语学”的研究。“谚语学”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它起步晚,发展慢,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谚语群”概念的提出,为我国“谚语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为全面了解谚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相互印证的参照物。谚语产生于民间,在文字产生以前,主要依靠口口相传延续,而谚语传播者的知识、经历和生活体验又都不一样,所以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就产生了差异,例如:前面所列举的关于“买马”与“交友”的四条蒙古族谚语。内容和比喻格式完全相同,但在说法上却存在差异。在一个“谚语群”中,谚语之间有的是时共关系,有的是历时关系。通过对同一个“谚语群”中古今谚语的对照、比较,可以追溯到它的源头。其次,对“谚语群”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系统地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正如陶汇章先生在《谚语文论》中所说的:“民间智慧是一个整体,要从宏观上去作整体把握;执着于一条、两条谚语,势必流于片面,断章取义而不得其真义。研究谚语群,就是要研究谚语的整体组合现象,积不完整为完整,不全面为全面,不周密为周密。”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民间文学宝库中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表达形式,其中不仅蕴含着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语言方面的智慧和经验,而且还反映了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比如禁忌、好恶等)、生产生活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如果把蒙古族的谚语集中起来,分成若干个小的“谚语群”来研究,那将会使我们对这个民族及其历史、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谚语群比作历史的黑匣子”。

总之,集中的“谚语群”和分散的谚语,是不一样的。“谚语群”是系统的、开阔的,便于人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语言现象,它像一个装满水果的篮子,你可以自由地从中挑选你喜爱的或需要的水果,而不是像随意扔在地上的分散的水果,需要你一个一个地拣,费时费力。

参考文献:

〔1〕陶汇章.谚语文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2〕朱荣阿,材音博彦,苏利娅编.蒙古族格言俗语集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8

论文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这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了解不同文化中语言的民族性特色而且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英汉文化背景下的习语和语言特色的不同。 

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由于阅读材料的广泛,以及中英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习语,而且更要引导学生了解习语的形成。对习语的理解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了解中英习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对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习语,即习惯用语, 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范围很广,通常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和俚语。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作为一种语言,习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信息。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比研究: 

1. 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居住在沿海一带,靠海生活的民族,其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打捞等。而游牧民族的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牛羊、骆驼和豺狼等。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四面环海的英国渔业十分发达,因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feel under the water感觉不适。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习语很大一部分与农业有关。例如:“挥金如土”,“瑞雪兆丰年”,“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瓜熟蒂落”,“斩草除根”,“解甲归田”等。 

另外,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地处亚洲大陆,地域辽阔。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导致英汉两个民族对“东风”与“西风”的理解截然不同。在汉语中“东风”常是褒义词,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象征着蓬勃生机。而“西风”常是贬义词。“西风凛冽”,象征着荒凉。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在英语中,“东风”与“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诸岛。雪莱(p.b.shelly)在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中讴歌了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西风,表现了他称赞人类美好未来的乐观态度。而东风从欧洲大陆吹来,正如中国的西风。如“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charles dickens).”因此对中英地域差异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西方文学的理解。 

2. 习俗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的习俗差异表现在不同的生活习惯上。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例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丧家之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虽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的水手) 等等。而恰恰相反的是,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如此看来,汉语中一些动物的形象与英语中一些动物的形象在某些方面差距实在太大了。不了解其文化意象将可能引起误解。可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习语背后体现的社会习俗和文化意象是非常必要的。 

3. 宗教信仰不同 

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习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在习语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not to know someone from adam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什么区别”,同样,由于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没有什么人见过他。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成了“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人)”;to raise cain译为“惹恼该隐,大发脾气,找麻烦”。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为此嫉妒,杀死了弟弟亚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谋杀者,因此该习语表示“大发雷霆”;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意为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英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就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稣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具有宗教色彩的cross一词在英语谚语中的用法很多,又如:“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十字挂胸前,鬼魅藏心间)”。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等等。宗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它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习语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圣经》的。例如,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eth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的故事。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也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ommon是财神,spenser和milton都把财神作为贪财、吝啬的化身。此谚意思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做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以上这些谚语与《圣经》中的说法或教义息息相关。宗教(以基督教为主)在英美国家占有重要地位。

相比较而言,中国虽然也有佛教、道教等教派,但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谚语“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等就与佛教有关;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则与道教有关。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汉语里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其有关的习语。如:“回头是岸”;“借花献佛”;“在劫难逃”;“大慈大悲”;“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同样,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汉语中有一些习语直接或间接源自道教。如:“灵丹妙药”;“脱胎换骨”;“回光返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如,同样是afterlife一词,中文意为“来生”;“来世”,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方基督教无此概念,所以其英文含义为“人死后的那段时光”。 

4. 历史典故背景 

英汉习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典故是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词语构成的语句。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源自希腊神话的achilles heel使人联想到“唯一致命的弱点”。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讲的是这样的故事: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名英雄。小的时候,阿喀琉斯的母亲提着他的脚后跟把他浸入水中。使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无懈可击,唯独他的脚后跟因被他母亲抓着而没能浸入水中,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他的死敌用一支毒箭射中了他的脚后跟——全身上下唯一能致他于死地的地方,使他在悲愤中死去。因此,“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便成为一个人致命的弱点或某一事物的要害部位的代名词;cats 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译为“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pandoras box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为“无穷的灾难”。 

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 “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黔驴技穷”;“刻舟求剑”;“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成语、习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 

英语“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语“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语“love is blind ”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汉语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英语“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英语 “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语“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这些谚语都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5. 价值观念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习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习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然形似汉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习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宗教信仰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语“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习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人伦本位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习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的功能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人伦本位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人伦本位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 

对习语差异性的研究,将有利于学生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为英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此方面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论文集)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 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4.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5. 英汉多功能词典 [k].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研社,1997. 

6. 秦秀白. 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 [k]. 北京:天津科技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 现代汉语词典 [k]. 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9

《诗经》中的语句被引用来表达己意者,先秦典籍中不难看到,《诗经》中的一些语句被反复引用,历代沿习,流传至今成为成语的约有150多条,如:“战战兢兢、小心翼翼、高高在上、求之不得、不可救药、有的放矢”等。再如狐假虎威的故事,先秦典籍中多有记载。浓缩这一故事的四个字“狐假虎威”相沿习用,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一条成语。成语这一语言事实,先秦以来就有。而出现“成语”一词则在元朝。元朝以前,用什么来指称成语呢?人们把它同典故混为一谈。“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指常例、典制和故实。大约汉魏以后,“典故”又用来指引用古书中的传说、故事或词语(包括俗语、谚语、格言等)。引用典故来表达己意,我们叫用典,古人叫用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沈侯(约)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意语也。”唐宋时,人们赋诗著文,讲究用典,大力宣传“取古之陈言用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宋・黄庭坚《答洪与驹书》)那时用典相当普遍。

典故的特点之一是语言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源于典故故事的事典即是如此。如“狐假虎威”作为典故,用例所涉语形有“狐假虎威、威假狐虎、虎威狐假、假虎之威、狐虎之威、狐假虎势、假虎张威、假虎树威、威假虎狐、虎威余、狐假、假威”等。源于诗文的语典其语言形式一般没有事典多。我们将此二者作为典故发展的一条路线,都是以“多形、引用”的方式表现的。在一个典故运用的过程中,往往有一条或两条被反复引用、相沿引用,形成习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锤炼,使其形式和意义固化,并为人们所熟知。“狐假虎威”即是。这就形成了典故发展的另一条“定型、习用”的路线。这一条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为成语从典故中分离出来创造了条件,并成为成语的主要来源。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典故的分离,从秦汉时期就开始了。“创造新的语言(词汇)”是“经过语言的新质的要素的逐渐的长期积累”来实现的。(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成语的新质积累了一千多年,到宋元之际约一百二十年间是“成语”由来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拐点。

所谓宋元之际,指南宋、金、元交错共存的一个历史时段。这三个阶段正好有三位关注典故俗谚的学者:南宋的洪迈(1123-1203),金朝的王若虚(1174-1243),元朝的刘祁(1203-1250),从洪迈出生到刘祁去世,共约一百二十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语”由来的发展过程中的拐点。先说洪迈,他对典故俗语之类很感兴趣。他的著述《容斋随笔》五集中,尤喜对宋朝人使用的俗语典故考本溯源。如《容斋五笔・狐假虎威》:“谚有狐假虎威语,稚子来扣其义,因示以《战国策》、《新序》所载。”下文叙其故事及含义后说“俗谚盖本此。”大约因为俗谚是通俗的习用的固定语句,为众所知。故洪迈用俗谚去指称“狐假虎威”。后来清人赵翼《余从谈・成语・序》说:“洪容斋(迈)渭世俗称引成语,往往习用为常,反不知其所出。”清人用“成语”去取代洪迈的“俗谚“,看来洪迈似有“成语”的概念,但还没出现“成语”一词。

金朝王若虚试图用“成言”去概括指称,他在《滹南遗老集》中有“‘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成言也。”“成言”是先秦就有的一个旧词, 王若虚试将其赋予新义。这个新义词“成言”未被人们接受。洪迈和王若虚同时在世有29年,可惜他们没有研讨过“成言”之类的问题。洪迈还使过金朝,但不去搞学术交流。

金朝的另一位太学生刘祁,和同朝王若虚同时在世40年。王若虚在金朝做官,1234年金亡,王若虚微服北归。1232年,元兵攻打金朝汴京,刘祁逃到乡间,在他的归潜类中写作《归潜志》。入元,刘祁生活在元朝了,与王若虚无缘相交,仍然写作他的《归潜志》。刘祁熟于典故俗谚,他思考对其中习用的固定语句如何指称,于是考虑用一个新词“成语”来概括。今天的《汉语大词典》“成语”条列有二义,其一义:“习用的古语。”首例引:“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用生涩求异。’”目前所知,这是使用“成语”一词最早的用例。“成语”一词一出现便被人们接受了,这大约是因为“成言”一词所指是固定的现成话。王若虚所用的例子都是俗语谚语格言之类。“成语”在古代多指现成的诗文语句,也指有出处的习用的固定的词、词组、俗谚等。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谈》和钱大昕的《恒言录》中的“成语”篇所收成语即是。里面收有一般词汇,如“毛病、罪过、便宜、妖精、不中用”;有俗谚,如“快行无好步、急则抱佛脚、远水不救近火、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有诗文句,多是名句;也有今天我们确认的真成语,如“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矫枉过正、大器晚成、数米而炊、不学无术”等。“成语”一词在清朝已普遍使用。

洪迈、王若虚、刘祁等人都看到了这种习用的固定语句,都考虑用一个词儿去指称它。从运用旧词“俗谚”到新义词“成言”,再到新词“成语”;而“成语”这一新词的出现,是成语孕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标志。明人继承,使用开来。清人加以补说,并用实例给以定位,为后人研究成语做了基础性工作。

辛亥革命后,1915年出版的《辞源》和1936年出版的《辞海》,吸收了宋元以来至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相关研究成果,给“成语”下了定义,前者为:“成语”,“谓古语也,凡流行于社会,可以征引来以表己意者皆是。”后者为:“古语常为令人所引用者曰成语。或出自经传或来从谣谚,大抵为社会间口习耳闻,为众所熟知者。”定义着眼于古语、有出处、相沿习用。

1951年,吕叔湘、熙《语法修辞讲话》第二讲中提出“成语多数是四个字的……”这就从成语结构格式的特点上把大部分俗谚和习用的一般性词儿区分开来。1957年,王力《汉语史稿》下册“成语和典故”一节中说:运用“成语和典故,统称用典。”并提出“在中国,我们有必要把它们区别开来。”王力先生在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成语”和“典故”从“用典”中分离开来。到六十年代,有学者研究成语和俗语、谚语的区别,成语和熟语的关系等问题。1978年正式出版了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已吸收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了进一步研究,给“成语”下了科学的定义:“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对“成语”从语义、结构、来源、运用四个方面概述了它的定义,帮助我们从共时平面(如当代)认识成语。八十年代是我国成语研究的一个丰收时期。这十年,成语论文、专著、成语词典大量涌现。根据大家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语的特点概括为三句话:一、结构的凝固性,二、意义的整体性,三、运用的沿习性。对这三点,学者们多有论析。1986年至1994年连续出版了十二卷《汉语大词典》,其中“成语”的第二义是:“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多由四字组成。”《汉语大词典》把古代对成语的基本理解列为第一个义项,把上述今人的认识列为第二个义项,这便从历时平面(从古到今)帮助我们对成语的理解。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10

1、事实上,没有人是理所当然该给你什么的,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谢天降雨露,感谢风啸九河,感谢阳光普照,感谢白云飘飘。

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

4、老师的节日,今天又来到。

5、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

7、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8、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

9、感谢花开花落,感谢一切……

10、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1、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12、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13、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日本谚语

13、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 日本谚语

14、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

15、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16、去年,我参加了“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的征文活动。有幸,获得了2等奖。然而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写文章时的那一份感动,那一份温馨。

17、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萨克雷

18、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19、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20、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21、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22、感恩,它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份责任心。

23、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

24、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25、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26、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27、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

2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9、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30、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尼采

31、金风送欢笑,丹桂花香飘。

32、我们一直都在接受着,当我们面对这一切时我们竟然习以为常?比如每天父母给我们准备早餐,临行前的叮嘱,一个眼神,一件毛衣。

33、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

34、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