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白金汉宫十篇

时间:2023-04-01 02:23:55

英国白金汉宫篇1

这座宫殿里,流淌着绵长的历史,闪耀着辉煌的文明。但是,你知道吗?在宫殿里,那个从房间通向书房的秘道出口是在哪里?你会想到,那会是在装饰画和镜子的后面吗?

入选理由

1:一度曾做过帝国纪念堂、美术陈列馆、办公厅和藏金库,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后,正式成为王宫,此后一直是英国王室的府邸,集合了办公与居家功能。

2:近十年来,白金汉宫最古老豪华的部分,允许世界各国的游客在夏季进入参观。

白金汉宫是英国皇室的官邸,你一定知道。而白金汉宫最早并不是为英国国王而修,或许你也知道。但如果要问,这座被沿用至今的英国王室宫殿里有几条秘密通道,你还会点头吗?

神奇的秘道

在英国影片《女王》中,细心的导演和编剧特意将白金汉宫一条最著名的秘道介绍给人们。1997年,刚刚当选英国首相的托尼-布莱尔站在这间白色会客厅等待觐见女王。由于也是第一次进到这间国宾室,布莱尔在等待期间不时东张西望打量屋顶的雕饰。他原以为女王会从大门缓缓走进。没想到突然从身后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首相先生”。影片中,年轻的布莱尔甚至吓了一跳,不知道女王从何而来。

最著名的一条秘密通道就在白金汉宫的二楼,被称为“白色会客厅”的国宾室里。

站在偌大的白色会客厅里,你是很难发现这条秘道的。只有走进西侧墙壁才会发现,在中央一副大型的英国早期夏洛特皇后的油画左侧的落地式穿衣镜,竟然不是被砌在墙内的。也就是说,这个“穿衣镜”其实就是一扇门,而后面就是通往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起居房间。除了镜子是嵌在门板上的,一对名贵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瓷花瓶也一样被牢牢地嵌在上面,但是,从外表看却很容易被认为只是被“小心地摆放在那里,一碰就会倒了”。

扑朔迷离的建造史

白金汉宫本是白金汉公爵的府邸,第一代白金汉公爵在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三剑客》中,是位重要人物。他是英国首相,又是法国王后、奥地利安娜公主的情夫。

1761年英国王室以21000英镑将其买下。后来“疯狂国王”乔治三世想要一所私人住宅,离那座令人悲伤的圣詹姆士宫稍远点儿。再到后来,他的儿子即后来的乔治四世,英国历史上最大手大脚,最放荡的君主把白金汉公爵的一处乡间寓所改建成一座真正的宫殿,由他最喜欢的建筑师约翰-纳什负责将其修建得金碧辉煌,共花费432000英镑,是楼房收购价的20倍。纳什新建的宫殿基本上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白金汉宫背后的那一面,即朝向花园的那一面。

据说这些秘道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修旧完成的,而主要的工程就是研究如何让君主轻松地就推动这扇密门进出,而在合上之后又无法被轻易启开。

可是,尽管白金汉公爵和国王父子倾心于秘道,他们还是难逃悲剧命运,白金汉公爵被暗杀的史迹早成了历史教科书上的大事件,而乔治三世多疑忧郁而死的结局也让人唏嘘。

各种猜测

白金汉宫最早是不向公众开放的,但上世纪90年代,由于英国王室成员被屡曝丑闻,白金汉宫的媒体官员为了改变王室降到低点的公众形象,才决定开放白金汉宫,以重新获得英国民众的支持。最终,白金汉宫中的861个房间中的19个,向公众打开了大门,不过这也只限于每年的8月到9月,女王到苏格兰度假期间。

原本秘不示人的白金汉宫对外敞开,立刻迎来好奇人士的进一步探究。有英国人就在个人博客里写道,“我相信白金汉宫里还有更多的秘密通道。为什么女王出行我们看不见车队?很有可能就是白金汉宫的地下有一条通往帕丁顿等中央火车站的秘密通道。”不过也有英国民间人士嘲笑这种说法,认为伦敦从地面至下一百米,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地铁线路,哪里还有地方给女王铺设这样的地下御道?

可是又有好奇者在英国人热衷探究古怪轶事的网站“KUDOCITIES”上反驳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首相丘吉尔坐镇地下战争内阁室举世皆知,难道老首相当年下班后还要走出地面乘车出行吗?况且,英国唐宁街十号首相府以及政府内阁办公室都有秘道,难道英国女王作为国家元首的安全问题会被忽视吗?凡此种种的讨论在英国民间天天都被讨论,不过也只有常常从自己的起居室穿墙而过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才知道秘道门后面的那些秘密了。

王宫看点

1:禁卫军换岗仪式,白金汉宫的皇家卫队每年4-9月时上午11:30至12:00都会举行的换岗仪式,其他月份每两天11:30举行一次,在军乐和口令声中,统一穿着熊皮帽,金属帽带,作各种列队表演,并举行的举枪互致敬礼,一派王室气象。最佳观看位置在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前。

2:国事厅,主体建筑为五层,其中两层为服务人员使用的附属层,高度较低。内部装修以人造大理石及青金石为主。王宫有600多个厅室,收藏有许多绘画和精美的红木家具,艺术馆大厅内专门陈列英国历代王朝帝后的100多幅画像和半身雕像,营造出浓厚的18、19世纪英格兰的氛围。

3:大理石楼梯,王宫邀请的客人,进入王宫的第一步是穿过大厅,登上旋转的大理石楼梯。维多利亚女王放置的画像还保留在当年的原位。

4:警卫(等候)室。罗马格调,有维多利亚女王和夫君的大理石雕像。非常正式的房间,只用于皇宫正式仪式。

5:绿色画厅,通过这里进入王座室。宫内的家具摆设简单,并不过分豪华。家具没有包金,是些很实用的家具。惟一可让人看出女王财力雄厚的痕迹:墙壁上悬挂的100多副油画的笔触高深。这些画作不仅拥有欧洲绘画大师的署名,且经常从王室收藏的名画中轮换悬挂。

6:王座室,女王皇家新闻,召开舞会,也用来举行皇家婚礼和摄影。

7:宴会厅。女王在这里宴请国宾。通过宴会厅往前走是一系列富丽堂皇的大厅。

8:国宴厅,多位世界名人在这里参加国宴。有一个暗箱开关,可以瞬时开通,女王和王室成员立刻出现在宾客面前。

9:蓝色会客厅,在1850年有国宴厅前,国宴在这举行。

10:音乐厅,在蓝色会客厅和白色会客厅之间,4位皇家王子在这里接受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命名,包括现在的查尔斯亲王和长子威廉王子。

TIPS:

开放时间

夏季09:45-18:00(最后入宫时间15:45),每15分钟放一批游客进入。

1、拿到门票后注意门票上印的入场时间,如果迟到会被拒绝入内。

2、参观指南(册子和音频)都有中文版的,可以向工作人员索取。

3、在白金汉宫内参观,禁止使用手机和摄影,在花园里则无此限制。

英国白金汉宫篇2

白金汉宫(BuckinghamPalace)英国的王宫。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内,位于伦敦詹姆士公园(St.James’Park)的西边,1703年为白金汉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称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内,位于伦敦詹姆士公园(St.James’Park)的西边,1703年为白金汉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称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1年由英王乔治三世购得,作为王后的住宅,称为女王宫。1825年,英王乔治四世加以重建,作为王宫。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英国白金汉宫篇3

2012年,英国迎来隆重的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自1952年2月6日登上宝座以来,今天,85岁的伊丽莎白二世已成为除维多利亚女王之外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与半个多世纪前相比,今天的英国王室正在朝着更富时代感、现代化的方向蜕变,也成为英国人维系爱国主义价值的一个节点。风云变化的60年间,看似一成不变的英国王室如何找准定位,主动或被动地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变迁?女王的60载君主路或许就是英国王室的一部蜕变史――王室现代转型史。

每天白金汉宫最后熄灭的那盏灯

1952年2月6日,当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突然去世,英国王室宣布伊丽莎白公主即位时,人们对她二战期间为激励民众而作出的努力记忆犹新,舆论也因此兴奋地期待着这位风度优雅的“世界甜心”能开创一个“新伊丽莎白”时代。

然而,年仅26岁的伊丽莎白二世登基的最初几年,英国尚未摆脱战后的经济低迷,同时亚非拉去殖民化潮流兴起令英国这个“落日帝国”趋于分崩离析。这样的大背景下,伊丽莎白二世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寻找作为君主的自身定位,并领导王室家族适应时代变迁。

一般认为,女王在现行英国君主立宪制当中具备咨询权、褒奖权及警告权。但实际上,在极为重视不成文传统和先例的英国,立宪君主制的责任和权利都十分模糊。女王曾在青少年时代用了6年时间研究英国宪法,她认识到,她必须保持一种微妙平衡。按照母亲王太后的建议,伊丽莎白二世把自己视为“体现民众对国家之热爱的工具”,她以强烈的责任感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成为英国人心目中鞠躬尽瘁的典范。

于是乎,几乎每一天,女王的生活都被各种会议、会见、访问所占据。王室传记披露,每天早上女王在用过简单的麦片早餐后就开始处理信件和国事。一天之中,她可能需要参加数个会见,下午和晚间还会安排公开活动。白金汉宫的官方网站有这样一句话:“通常,白金汉宫的最后一盏灯会在女王处理完国事后熄灭。”

在位60年间,伊丽莎白二世曾出访海外300多次,在英国各地访问2.5万多次,主持了超过100次国宴,收到过350万封信件,授予了近40万个荣誉头衔和奖项。她每周要与首相举行一次会晤,讨论国家事务,但她从不试图影响英国政治,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未经英国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60年来,英国先后经历了12任首相,每一位首相都对女王给与高度评价。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任期:1997年~2007年)曾说,伊丽莎白女王就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

在王室过度曝光和低调间寻找平衡

作为王室家族的家长,女王也一直身体力行使王室适应时代的变化。尽管女王的形象严谨、保守,但事实上她的一生中有无数次率先打破传统。

登基后不久,女王和丈夫菲利普亲王首次开始在白金汉宫举行小型的非正式午餐聚会,招待杰出的民间人士。上世纪60年代,英国王室制作并公开了第一部有关王室生活的纪录片《王室家庭》。1962年,女王还在白金汉宫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展厅,专门展览王室的收藏。这是白金汉宫有史以来第一次向普通民众开放。

这些开放的举措拉近了王室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但与此同时,白金汉宫不得不在王室过度曝光和保持低调之间寻找平衡。上世纪80年代末,媒体披露了王储查尔斯与王妃戴安娜的不和,撕开了掩盖着王室家庭事务的帷幕,此后,女王子女们的婚姻问题不断见诸于报端。

1992年成为了英国王室的“灾难之年”。在那一年,查尔斯王子和安德鲁王子先后与妻子分居,安妮公主的婚姻正式破裂,温莎城堡还在一场火灾中部分受损。面对舆论对王室的批评,女王显示出坦然的态度,她表示,批评是难以避免的,但她希望这些批评能够“带着幽默、温和和理解”。

女王的内心情绪很少向人倾吐

一度,在英国公众看来,王室的变化相比时代的进步而言还是来得太慢了。1997年,戴安娜王妃在车祸中不幸身亡,女王2天后才返回伦敦,白金汉宫迟迟没有降半旗志哀。这种回避的态度令英国王室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支持女王退位的英国人增加了一倍。一些英国媒体批评说,女王“过于拘泥于王室礼仪”,对戴安娜王妃之死表现得漠不关心,这令英国人感到失望。

不过英国媒体也指出,戴安娜王妃死后王室遭受的批评甚嚣尘上,这恰好显示出民众对王室还怀有强烈的感情,并希望王室能够与民众分享喜乐悲欢。

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建议,虽然英国人仍然愿意将君主政体作为一种传统保留下来,但它必须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改变。女王采纳了布莱尔的建议,她打破惯例,在葬礼前一天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向戴安娜王妃表示哀悼。葬礼当天,当戴安娜王妃的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女王鞠躬致哀。这一难得的感情表露为女王重新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女王的密友们透露,女王私下是个坦率、有幽默感的人,但一半出于天性,一半出于所受的教养,女王鲜少流露感情。据说女王古板的祖母玛丽王后甚至曾教导她如何在公众面前忍住笑容。1957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曾对公众表示:“对你们而言,我显得有些遥不可及,这是难以避免的。”

新近出版的传记《女王伊丽莎白》披露,即便是女王的密友也不能过问她的个人感受。在这本传记里,作者莎莉・史密斯将女王称为“世界上最有隐私的公众人物”。女王的一位表亲告诉史密斯,女王总是自己解决情绪问题,很少向人倾吐。在位60年来,她从未接受采访。

不过最近10多年,伊丽莎白女王在公众场合开始尝试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这成为了王室进一步蜕变的标志。人们开始看到她在公众场合微笑、在悼念“9・11”事件死难者时流泪。她也开始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威廉王子等孙辈的爱护。另外,尽管女王一直对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的关系持不赞同的态度,但是最终,她还是接受了两人的婚姻。

将企业经营之道融入王室管理

100年前,英国历史学家沃尔特・白芝浩曾写道:“王室的神秘感就是它的生命,我们决不能让阳光驱散那种魅力。”无疑,今天的英国王室的神秘光环正在逐渐淡化,但是,在女王的领导下,新的活力正在注入。

包括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内,许多人都把英国王室视为一个“家族企业”,而作为执掌这个家族企业的女“CEO”,已介85岁高龄的女王近年来逐步实现着她对这个企业的“经营理念”。

市场营销专家,英国广告专家大卫・克尔肖认为,英国王室经营之道堪比哈佛商业案例教程。2010年举行大婚的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就是英国王室推出的最新品牌。在经历了查尔斯―戴安娜品牌的失败后,英国王室倾力把威廉王子夫妇打造成为亲民、现代化、与时俱进的象征。

而在这场重新定位王室的运动中,女王显示出了对各种媒体传播形式的充分运用。登基之初,女王就确立了每年在圣诞节前夕发表电视讲话的惯例。查尔斯王子出生后,英国媒体首次获准对王储的命名仪式进行了电视转播。女王还是首位在王宫内引入摄像头的英国君主。

2002年,在庆祝登基50周年时,女王首次在白金汉宫花园主办了公共音乐会,其中,女王亲自出席的流行音乐会创下了收视纪录,全球有2亿观众收看了这场音乐会的直播。

信息技术的崛起使王室与大众交流的渠道更为多元化。早在1976年,女王发出了生平第一封电子邮件。最近几年,女王先后开通了她的YouTube频道、推特账号等。2010年10月,女王还在图片共享网站Flickr上开通了帐号,公开了英国王室的600多张珍贵相片。其中包括英国王室成员的生活照、结婚照和一些此前从未公开的老照片。白金汉宫的一位新闻发言人表示:“如果你们留意的话可以发现,女王一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她总是一位变革的先锋,但她同时又恰到好处地保留了传统的东西。”

“瘦身”计划挽回民心

眼下,女王的挑战主要来自国内对于王室开支的不满。

女王成长于二战及战后的艰苦岁月,养成了相对简朴的生活习惯。她每天早餐用大众化的塑料饭盒盛麦片,在白金汉宫等居所推行“随手关灯”的做法,并要求花卉装饰等尽量简单。最近王室的各处宅邸还安装了新的节能设备,以削减供暖和用电的开支。在女王的推动下,与1992年相比,王室的日常维持开支压缩了近一半。1992年起,女王和王室还开始缴纳税金。

尽管如此,英国政府每年仍然要为维持王室支付大量纳税人金钱。2009~2010年度,英国王室共花费了纳税人3820万英镑。一些英国人批评,尽管女王节俭,但其他王室成员“奢侈”的生活方式仍然为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

2010年英国媒体报道说,为了进一步减少王室开支,女王有意大幅缩减王室成员,即只保留她本人、查尔斯王储、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四人作为王室成员。此举有望大大减轻纳税人负担,女王也希望藉此巩固王室的形象。此外,女王已同意改变长子继承制度,并允许女性后代继承王位时拥有同等权力。

英国白金汉宫篇4

伦敦塔桥:

这是泰晤士河上一座扬名世界的桥,它是伦敦的正门,也是伦敦的象征。早在19世纪下半叶,伦敦经济飞速发展,在城市东部急需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桥梁。由于当时码头的位置位于伦敦桥和伦敦塔之间,如果新桥太低,船只则无法通行,设计师琼斯将其设计为开启桥,桥面分为两扇,每一扇都可通过液压装置竖起到83度,船只便可顺利通行。在桥的两座桥基上建有两座方形主塔,塔尖远观如同皇冠般霸气,故得名伦敦塔桥。塔桥从1886年开始建造,历时八年,共用去了7万吨水泥,桥塔和桥身共用去11万吨钢铁。为保护骨架和增添美感,还在桥塔和桥身的钢铁骨架上用花岗岩和波特兰石加以装饰。

1.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想观赏到桥板升降的那一刻,如今两扇桥板每年约升降500次。虽水上交通已比过去减少了许多,但水上交通仍比公路交通有优先权。

2.琼斯于1887年逝世,他的总工程师约翰·沃尔夫-巴瑞爵士成为工程领导人。沃尔夫-巴瑞改变了琼斯一开始的中世纪式的表面装潢,而使用了更有修饰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哥特式装饰。

白金汉宫:

这是英国王室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和办公地点,也同为英国的标志性建筑。女王作为英国国家元首和英联邦领袖平日里在此办公及履行礼仪性职责,每逢国家庆典和危机时刻,这里也成为一处重要的集会场地。建于1703年的宫殿因白金汉公爵所建而得名,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正式成为英国王室宫殿。白金汉宫的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共有五层,其中高度较低的两层作为服务人员使用。建筑外部材料选用巴斯石灰岩,内部则以人造大理石和青金石为主。正面广场有铸铁栅栏保护,广场外为手持权杖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白金汉宫的附属建筑包括皇家画廊、皇家马厩和花园。每年夏天,王室还会在花园内举办盛大的皇家招待会。

大本钟:

大本钟是另一处位于泰晤士河畔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它是英国国会大厦附属的钟楼,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钟楼高约97米,大本钟重13.5吨,钟盘直径约为7米,是英国最大的钟,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四个方向朝向的时钟。在每个钟面的底座上都刻有拉丁文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可见钟楼在英国人心里有着极强的地位。大本钟从1859年开始就为伦敦报时,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而在国会开会期间,钟面则发出光芒。大本钟使用人工发条,可靠性毋庸置疑,自建成起,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官员每天两次派人校对它。钟声响彻了一个多世纪,仍旧清晰明亮。

1.白金汉宫中央竖立的旗杆是告知游客女王是否在宫殿,当旗杆上飘扬的是英国皇家旗,女王便在宫中,如若飘扬的是英国国旗,女王则出宫了。

2.如今白金汉宫对外开放,清晨都会进行著名的禁卫军交接仪式,这也是王室文化一大景观。据统计,白金汉宫已接待了来自全世界各地400多万的游客参观。

3.来伦敦观光的游客,无不想到大本钟,站在桥上欣赏这座别具匠心的钟楼,聆听钟声的响起。在每年迎接新年来临的时刻,这里都是倒数和欢聚的最佳现场。

4.英国国会大厦原本没有镶嵌大本钟,在1834年因焚烧引起的火灾将其夷为平地,之后重建才将大本钟建于东北角上。当时的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为了纪念他的功劳,取名为大本钟,因为本是本杰明的昵称。

瑞士再保险塔:

这是一座外观酷似子弹的大厦,昵称“小黄瓜”,高约180米,共有40层,螺旋式外观,被誉为21世纪伦敦最佳建筑之一。建于伦敦市区金融城的中心地带,由赫赫有名的福斯特勋爵设计。这座大厦是伦敦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环保的理念是大厦设计的初衷。打破传统办公建筑方形结构,圆弧形的设计,使底部和顶部渐渐收紧形成曲面,现代化气息颇浓的建筑借助空气动力学,取得最大程度的采光及通风。

1.在顶层餐厅,还能饱览整个伦敦市区360度美景,让人叹为观止。

2.夜色中的伦敦眼更具迷人魅力,霓虹彩灯的装潢下冉冉升起的新伦敦建筑一大亮点。

3.原定5年后拆卸的伦敦眼极受英国人及来自世界的游客欢迎,当地市议会于是决定长久保留,并批准它成为永久地标。

英国白金汉宫篇5

蒙古统治者是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入主中原的,他们凭着“塞北雕弓硬”以强劲的铁骑旋风般地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汉宫秋》第四折[白鹤子]))在元朝的建立过程中,他们实行的是血腥的屠城政策,将“百姓尽行杀掳了”、“杀了的人如烂木般堆着”。(佚名《元朝秘史》卷九)“金崇庆末,河朔大乱,凡二十余年。数千里间,人杀几尽。其存者以户口计,千百不余一。”(刘因《静修先生文集》卷十七)白朴的母亲便是在蒙古灭金的战争中被掠走的,出身名门的白朴身世尚且如此,遑论平民了。白朴在《梧桐雨》中曲折地写出自己的感受:“隐隐天涯,剩水残山五六搭;萧萧林下,坏垣破屋两三家”。(第三折[驻马听])这种残败是蒙古铁蹄征服过后的一种必然。汉民族为主的广大民众从现实人生到理想尊严,从物质生活到精神追求都遭遇了空前的浩劫,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压抑和考验。

因此,“人心思汉”的呼唤,是元曲四大家杂剧中的重要主题。《拜月亭》写的是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其背景是一片兵荒马乱、国亡家破的凄惨景象:“干戈动地来,横祸事从天降:爷娘三不归,家国一时亡。龙斗来鱼伤。”(第二折[南吕・一枝花])这种沉痛和不满,就是针对蒙古统治者进行的劫掠性战争而言的。作为一个封建性的社会,它的黑暗是不可避免的,是非颠倒,贤愚错勘,是最普遍的事实。大悲剧《窦娥冤》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发出了在黑暗统治下,被压迫者蔑视天地的呐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第三折[滚绣球])可谓怒发冲冠,气冲霄汉,怨愤的情感如决堤洪水,倾泻而出。面对残酷的现实,恋念故国江山,追慕前朝旧事的民族情感,则会油然而生。《单刀会》突出描述了关羽对蜀汉的一片赤胆忠心:“想着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汉献帝将董卓诛,汉皇叔把温侯灭;俺哥哥合情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家是甚枝叶?”(第四折[沉醉东风])在元蒙统治下,蒙汉对立是不争的事实,而该曲仅五十八个字中,光“汉”字就有五个,字里行间饱含着、渗透着的显然是以“汉人”自居的浓郁的民族情感。该剧第四折[离亭宴带歇指煞]:“说于你两件事先生记者: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全剧突出强调的是“人心思汉”的时代精神。《梧桐雨》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第四折[沉醉东风])作者借唐明皇之口抒发的是对汉民族曾经拥有的承平盛世的怀念和留连;《汉宫秋》作品中王嫱的形象,十分典型地体现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操。第三折中与汉元帝诀别时,昭君念道“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色”,因此她尽留汉宫衣,在入番途经汉番国界之际,义无返顾,为主投江,保存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

向往承平盛世,呼唤匡扶社稷、整顿乾坤的英雄,是元曲四大家杂剧所表现的和上述民族意识紧密关联的又一重要内容。郑光祖杂剧中,对英雄的呼唤之声,显得格外集中和强烈。郑氏现存一十八种剧目中,从其存本或题材来源看,剧中有缅怀、赞美、呼唤英雄倾向的至少有下列七种:《周亚夫细柳营》、《哭晏婴》、《三战吕布》、《丑无盐破环》、《王粲登楼》、《周公摄政》、《伊尹扶汤》,几乎占到郑氏剧目总数的一半。智勇双全的钟离春、忠肝义胆的周公旦、恪尽职守的周亚夫、忠诚智慧的晏婴,这些古人身上无不凝聚着元代人民所追慕的英雄气质。关汉卿《单刀会》、《西蜀梦》中也充溢着对英雄由衷的赞美和深切的缅怀,而关氏已佚杂剧如《进西施》、《赵太祖》、《救周勃》、《哭魏征》等,盖也不免对英雄的呼唤;而白朴杂剧题材多出自汉唐盛世,两部英雄杂剧《泗上亭长》、《斩白蛇》都以汉代开国皇帝刘邦为主人公;白朴另一杂剧《梧桐雨》与马致远《汉宫秋》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叹是同样的呼声。“你文武两班,空列些乌靴象简,金紫罗衫。内中没个英雄汉,扫荡尘寰。”(《梧桐雨》第四折[满庭芳]);汉元帝在第二折[斗虾蟆]中唱道“当日个谁展英雄手,能枭项羽头,把江山属俺炎刘”。剧作家们借用汉唐两代史实尖锐地批评了宋王朝在政治、军事上的软弱和君臣的无能,更唱出了元代汉族百姓渴望英雄人物的出现,希望他们迅速扭转乾坤、收复山河、找回民族尊严的强烈愿望。

英国白金汉宫篇6

1、伦敦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2、伦敦眼:伦敦眼,或又称为千禧之轮(Millennium?Wheel)是世界上首座、也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观景摩天轮。

3、白金汉宫: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位于英国首都伦敦,是英国的皇家居所和女王办公地。

4、泰晤士河: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希尔斯,全长346公里,横贯英国首都伦敦与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在伦敦下游河面变宽,形成一个宽度为29公里的河口,注入北海。

(来源:文章屋网 )

英国白金汉宫篇7

2015年10月21日,身着红色礼裙,头戴Papyrus皇冠,洋溢着温婉笑容参加国宴的她,登上了几乎所有英国媒体的头版。嫁入王室后第一次参加国宴,媒体给了凯特高分。

本次在白金汉宫举办的国宴,是为迎接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举办。当晚,凯特与主席座位相邻。

为了体现对此次访英的重视,英国王室几乎全员出动。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夫妇,到查尔斯王储夫妇,再到威廉王子夫妇,王室三代成员陆续在各项接待行程中亮相,陪同出席活动。这在历年来实属罕见,被视为“最高规格”的接待。

作为英国这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的象征,王室一直对外担当着形象代言人的角色。2011年威廉与凯特大婚后,2013年和2015年,伴随着两位“王室宝宝”――乔治王子和夏洛特公主陆续出生,由查尔斯和戴安娜的婚姻危机引发、已经纠缠了英国王室十几年的负面阴影悄然散去。

而女王“钦点”的一系列面向时代的改革措施,也让王室的形象逐渐从高高在上的“蓝血”变得愈发亲民。

叫伊丽莎白的“优雅女人”

“女王陛下!女王陛下!”年仅3岁的小女孩摇着手里的国旗,奶声奶气地兴奋大喊。她面前的泰晤士河中,刚刚驶过“查特维尔精神”号游船。将她扛在肩膀上的父亲,已然激动到面红耳赤。

这是2012年6月3日,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庆典的第二天。

作为此次庆典的“重头戏”,当天下午2时40分开始,女王与王夫菲利普亲王及王室成员乘坐“查特维尔精神”号,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千艘游船一起,组成一支超过11公里的船队,由巴特西桥出发,前往终点塔桥。

每当游船行驶一段时间,伊丽莎白二世都会轻摆右手,向岸上的游客微笑致意,目光所及之处,无不爆发热烈的欢呼声――她作为英国君主的威望,在这一天达到了顶峰。据伦敦一家调查公司的数据,超过80%的英国民众对此次庆典活动表示欢迎。

在此一个月前,英国中间偏左派报纸《卫报》的一次读者调查中,对“如果没有了王室,英国是不是会变得更好”这一问题,69%的参与者选择了“不会”。

因为王室的门面、英国的君主,是这个叫做伊丽莎白的“优雅女人”。

1952年2月5日,当伊丽莎白公主变成女王时,彼时的英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日不落帝国。经济低迷挥之不去,民众士气低沉,亚非拉去殖民化潮流的兴起……一个又一个挑战摆在这位年轻的君主面前。在这样一个时刻,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对英国民众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分寸很难拿捏。既要让英国人对历史荣光的延续重树信心,又要有足以为盼的现在与未来,让他们觉得不会“躺在祖先的坟墓里”。

对实现这种棘手的平衡,伊丽莎白二世有着敏锐的直觉和坚持的决心。她以“强硬的态度”说服了主持加冕仪式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和时任首相丘吉尔,让BBC的摄像机架进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1953年6月2日,6匹灰色骏马拉着为乔治三世1761年加冕礼制作的黄金马车,从白金汉宫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之后是3个小时的加冕仪式,接着是加冕游行。

2000多万英国人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这场加冕盛典。也是在这一年,英国多卖出了50万台电视机,为低迷的经济形势注入一剂强心针。

除了电视直播,实时的广播信号也传到了无数欧洲人的耳中,摄像机录下的画面通过飞机迅速送到加拿大,之后又让无数美国观众看到了这一幕。

这场盛典带给英国人的绝非一日的放纵与狂欢,更让普通民众感受到了作为一个英国人的自豪和快乐。

一次“错误的革新”

“英国战后复兴的典范”,是路透社对伊丽莎白二世的评价。

基于英国的制度,登基后,她并不怎么插手具体政府事务,虽然首相会定期向其汇报,但她只是象征性地批准政府决定,并不会过问细节。从丘吉尔到卡梅伦,几乎每一位首相都对女王给予高度评价。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曾称,伊丽莎白二世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

在这个一直有废除君主立宪制呼声的国家,伊丽莎白二世小心谨慎地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谨言慎行之余,这位年轻的君主,也在尝试着打破一些传统。

登基后不久,她和菲利普亲王就在白金汉宫首次举行小型的非正式午餐聚会,招待民间人士。到了1962年,在她的指导下,白金汉宫专门开辟了一个新的展厅,用于展示王室的收藏。这是白金汉宫有史以来第一次向普通民众开放。

1969年,英国王室还制作了第一部关于王室生活的纪录片《王室家庭》,相继由BBC和电视一台(Radio 1)播出。据路透社报道,为了制作这部纪录片,摄像机跟拍了女王整整一年。

其中的一个经典段落,呈现的是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查尔斯王子、安妮公主围坐在一起享用早餐。数量颇多的玻璃杯、骨瓷杯被放置在餐桌中央,每一个坐在餐桌旁的人,都衣着正式,并一丝不苟地维持着餐桌礼仪。他们讨论的话题,也颇具贵族气质――多年前,一位权贵在维多利亚女王面前跌倒的轶事。

这一片段播出后,曾有评论称,普通人的生活绝不是如此。时任BBC负责人大卫・艾登堡爵士甚至告诉该片制片人理查德・考斯顿,这部影片是在“摧毁君主制”。

英国白金汉宫篇8

坎特伯雷大主教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一身戎装的威廉和身着象牙白色弋地婚纱的凯特主持婚礼仪式,英国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王室成员和社会名流、政要,以及威廉和凯特的挚友共约1900人见证了这一幸福时刻。

仪式结束后,威廉和凯特乘坐敞篷马车在皇家骑兵团护卫下返回白金汉宫。接受沿途民众的祝福。午后,两人携手出现在白金汉宫阳台上。并以“阳台之吻”引起人群欢呼。英国皇家空军战机掠过白金汉宫上空,将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数十万民众聚集在从白金汉宫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大街两侧及海德公园、特拉法加广场等地。观看婚礼盛况。伦敦警方出动了近5000名军警,预计安保总开支达2000万英镑。

现年28岁的威廉王子和中产家庭出身的凯特相识于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他们在经过长达8年的马拉松式恋爱后步入婚礼殿堂。

威廉王子在求婚时,使用的是他已故母亲戴安娜王妃用过的订婚戒指。威廉说,“这对我来说非常特殊。这是我用来纪念母亲的方式。”

出生于1982年1月的凯特・米德尔顿。来自英国伯克郡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商人,靠经营邮购公司成为百万富翁母亲先前是一名空姐。妹妹皮帕是一个聚会策划人,弟弟詹姆斯经营自己的烤面包公司。

上学时,人们评价凯特是一个高素质。受欢迎的才女。同学莱斯利说:“凯特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非常受欢迎。她是学校曲棍球队队长。还是网球赛的第一双打。她是有活力的运动型女孩。”老师说:“在我们学校,你绝对不可能听到一句关于她的坏话。”“她的每一科成绩都很好。绝对是我们学校的特优生。”

朋友评价她说,“她是个非常成熟的姑娘,同时也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受到男孩子们的追捧。当然她还是探险队的成员。”

凯特小时候在一家寄宿学校上学时就认识了威廉王子,他们当时拍的照片一直挂在她房间的墙上。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学习艺术史的时候,他们真正相识并相爱。

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一出现就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而为了保护威廉王子和凯特,英国皇室和媒体协定,还是学生的威廉和凯特,他们的隐私必须得到保护。

威廉王子因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曾经一度想离开,而凯特成功地帮助威廉王子渡过了这一困难的时期。圣安德鲁斯大学副校长布莱恩・朗说,“我们给了他们四年时间来彼此了解对方,在此期间,没有镁光灯的干扰和外界过多的关注。他们能够更好地找到自己和自己的另一半。”

“在时尚方面,凯特有着女性特有的感觉。从来不过分招摇。她不是盲目跟随时尚潮流。她是为自己穿衣打扮。”英媒时尚编辑希拉里・亚历山大评价说。

身高1_78米,拿时尚博客的话说,凯特是“标准的模特身材”。基本上,她穿各种款式的衣服都显得合身。无论是正式的晚礼服,裙装,牛仔休闲装,或绒线衣。但在时尚品位上。凯特基本上还是保持平民本色,经常光顾的是一些中档品牌的专卖店和百货公司。在她25岁生日时,媒体拍到她买了一件很便宜的衣服,一夜之间。这款裙装成为英国最热门的时装,一天就卖断货。

大学相遇2001年9月

威廉王子入读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认识了校花凯特。2002年3月。威廉花了200英镑买下学生慈善时装表演的前排座位,为的是一睹凯特穿黑色胸衣走T台的风采。

校外同居2002年9月

威廉王子和凯特从学生宿舍搬出,租下学校旁边的别墅。凯特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是在2003年5月。媒体拍到她和威廉在一场橄榄球比赛中出双入对。亲密谈话。

恋情曝光2004年3月

狗仔队拍到两人同往瑞士滑雪胜地度假滑雪。两人以3分钟长吻宣告恋情。王室没作出否认,恋情正式曝光。

女王接见2005年6月

威廉王子和凯特同时大学毕业。双方的家人和他们一起参加了庆祝会。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毕业典礼,媒体纷纷称“女王见未来孙媳”。

地位确立2006年12月

凯特与父母应邀出席威廉在军校的毕业典礼,进一步确定女友地位。凯特还被邀请参加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的婚礼。

分手传闻2007年4月

传出威廉王子已经和凯特分手。外界猜测是感情转淡。双方都没有亲口证实他们分手。

英国白金汉宫篇9

和《007》场景一样,神秘黑色座驾一路直抵白金汉宫,詹姆斯·邦德一身紧身黑西服,快步踏上台阶。

这次任务照例高度保密,作为英国最靠谱的特工,他得独自一人把某位大人物护送到指定地点。

白金汉宫空无一人,只有他匆匆的脚步和两只前呼后拥的皇室宠犬。管家推开了书房门。

她正端坐桌前回信,一身粉色外衣,花白头发上点缀着同样颜色的羽毛装饰。她转过头来,露出孩子般认真可爱表情。

邦德毕恭毕敬地开口道:“您好,女王陛下。”

奥运会上的邦女郎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女王史无前例地出场。她和第六任007的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乘坐直升机,从白金汉宫出发,飞过泰晤士河,飞过伦敦眼,飞过大笨钟,飞过欢呼的人群,来到伦敦碗上空。

女王纵身一跃,从“碗”上跳了下去,夜空中绽开一朵印着英国国旗的降落伞。

这是开幕式最令人期待的亮点——史上最大牌、最年长的邦女郎,twitter上最萌的老太太。尽管跳伞的是替身,8万人的会场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是现年86岁的女王人生中第二次宣布奥运会开幕,上一次是36年前蒙特利尔奥运会。

此前,除了在正式场合发表公开演讲,女王连采访都不接受。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是名“演员”:君主立体下,女王是象征性职位;此外,至少年轻时,她确实喜欢出镜。

1953年,电视刚发明不久,英国广播公司希望直播女王加冕仪式,但保守的英国议会和政府以费用高昂、图像不够清晰为由拒绝。

多次讨论未果,加冕在即的女王扔给首相丘吉尔一句:“这是我的加冕仪式,不是内阁的!”终于成就了史上首次电视直播的女王加冕。

伊丽莎白·温莎第二中尉

伊丽莎白生于1926年4月21日。一战后英国元气大伤,政局风云多变。没人想过伊丽莎白会成为王位继承人,她和妹妹玛格丽特得以度过单纯的童年时光。

但她10岁这年,爱德华八世为离过两次婚的美国民女辛普森夫人放弃王位。1937年,伊丽莎白的父亲艾伯特登基成为英国国王,她则成为英国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她的生活陡然改变,“责任”、“国家”和“人民”成为最重要的概念。1940年战争爆发,有人建议伊莉莎白和妹妹去加拿大避难,但遭母亲反对:“孩子们不能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离开,我不能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离开,而国王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离开”

母亲坚定的性格影响了她后来的一生。5年后,年满18岁的伊丽莎白主动投身二战,加入一个支援战争的英国本土辅助团,接受驾驶汽车和维修摩托的训练。

在那里,她的编号是第230873号——伊丽莎白·温莎第二中尉。

当然,即位后的伊丽莎白女王在军事上的影响力更大。她是英国武装部队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也是英国军人入伍时宣誓效忠的对象。

每当英国卷入战争,军人和家属通常会写信给她,表明他们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为谁而战。

不断换帽子的象征

《金融时报》记者马修·恩格曾说,你不断看女王在各种场合和仪式上出现,却不记得她除了不断变换的帽子外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公众眼里,女王永远端庄威严,一丝不苟。她不是没有情感,但她隐藏真实情感的天赋无与伦比。

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逝世,女王正在一处行宫度假。得知消息后,她并没返回伦敦,接下来的四天里,王室其他成员也没有参加公众悼念活动。

这让民众把对王室的质疑和不满推向风口浪尖,也让女王遭遇了至今为止惟一一次来自公众的不满,甚至保皇党人也无法认同他们的冷漠。

在传记电影《女王》中,女王忧心忡忡地对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说:“1/4的英国人希望我离开?我从未如此被人憎恶过!”接下来的画面里,她手持猎枪,独自站在广袤的原野上,远处是一只鹿。

时代变了。古典在走向大众,规矩的界限在变得模糊。最终,女王在电视直播中表达了对戴安娜的哀悼。

当女王开放白金汉宫、走到吊唁戴安娜的民众中时,批评和不满瞬间冰释。

没人知道她对戴安娜的真实感情,但她不仅扭转了自己的形象,而且成功挽救了危机中的王室。

过去40年中,不断有人质疑为什么英国王室要在一个民主社会中继续存在。但更多人坚信,作为王室代表的女王,更是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一个超越政治的存在,是维系英国社会和整个英语世界协调、平衡的重要力量。

成功的商人,辛苦的老板

作为女王,伊丽莎白接见过从丘吉尔到卡梅伦的所有英国首相,但她并不涉足实际政府工作,从不在公开场合发表未经政府允许的政治观点。

尽管如此,庆祝她登基60周年的庆典活动对英国经济的提振作用,仍然大超财政部门的经济刺激计划。

销售报告显示,乐购Tesco超市销售了1500英里长的彩旗布匹、280万面彩旗、7.5万个女王面具以及9.3万个纸质皇冠;Sainsburv连锁超市一个周末至少售出1000万份草莓零食和近30万瓶香槟酒。

不仅如此,英国王室还是盈利大户。根据王室资产管理局统计,截至今年3月,王室财政年度盈利为2.4亿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4%。

这些收入主要来源于出租王室旗下地产,根据规定,王室收入必须悉数上交财政部,不能留作自用。

女王的“年薪”和公务员一样,通过议会设立的补助项目支付,今年涨薪之后上升到了3600万英镑。这些钱得支付整个王室家庭的运转和工作^员的工资,并不轻松。

“漫长家庭肥皂剧”中的祖母

英国媒体常把王室生活调侃成一部漫长的家庭肥皂剧。自21岁结婚以来,伊丽莎白已经和丈夫度过了65个结婚纪念日。

伊丽莎白的丈夫是她的远房表哥,希腊菲利普王子。他在婚前宣誓放弃希腊王位的继承权,后来获得了爱丁堡公爵的称号。但这并非政治婚姻,两人两情相悦,终成眷属。

王室家庭并非事事如意。女王四个孩子中的三个都先后离婚,其中又属查尔斯王子最让她闹心。《女王伊丽莎白》一书显示,女王担心查尔斯步爱德华八世后尘,为与离过婚的情人抛弃江山。所幸,女王和孙辈相处甚欢。

英国白金汉宫篇10

60年风雨60年坚持

事实上,伊丽莎白二世的女王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53年6月2日,年仅27岁的伊丽莎白二世正式加冕,当時英国和英国联邦的成员国有近6.4亿臣民,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庆祝了这场盛大的仪式。人们热切期望年轻的女王能带给当時经历战乱的英国一个全新的开端,让其重拾往日荣耀。但事与愿违,这种期待并没有给当時的英国带来长久的繁荣,而似乎只起到了一副麻醉剂的功用。

不久之后的1955年5月,安东尼?艾登当选英国首相,英国开始了它长达30年的噩梦一一贸易、税收、货币危机、联邦权利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英国政府,也困扰着女王本人。到了1997年,广受英国民众爱戴的戴安娜王妃去世,英国王室的冷漠态度让其声誉直线下滑。一切似乎都差到不能再差。虽然在2007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女王》中,表现出这一時期的伊丽莎白二世似乎和当時人们以为的有所不同。人们可能至今还记得那句台词——“我选择静静地悲伤,默默地哀悼。我以为这是我们民族一贯做事的方式。从不张扬,但不失尊严。”但事实是,人们对英国王室的信任和爱戴已经风雨飘摇。

所幸,最黑暗的時刻过去之后,黎明总会来到。去年,在女王的孙子、王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王子迎娶凯特-米德尔顿以后,王室获得了新的支持。而到了今年,女王登基60周年,更让支持率急速上升——诚如这位86岁高龄的女王为此次庆典的演讲中提到的,她在位期间,先后经历了13位首相。包括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在内的多位政治明星或许为英国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可只有她60年如一日地以一种无比的责任感、坚持和爱,守护着这个国家。

60周年的灿烂绽放 2012年6月2日,庆祝女王登基60周年的活动正式开始。揭幕当天,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前往伦敦南部的艾普森观看了德比马赛,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6月3日,庆典进入高潮。41门礼炮在伦敦塔齐鸣,庆祝女王登基60周年。而后“查特维尔精神”号在60周年庆典中由于船护航驶过了泰晤士河,女王、菲利普亲王在其上向民众挥手示意。河畔人山人海,人们戴着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头像的面具和王冠头饰,手中挥舞着英国国旗,有的人脸上还画着国旗图案,高喊着“我们爱女王”。船队行驶了近3个小時,穿过14座桥,最后抵达地标性建筑伦敦塔桥。船只通过時,塔桥桥身打开,张开双臂拥抱女王和庆祝者。而后塔桥上烟花齐放,为这次干船巡游的庆典活动画上了最完美的句号。

4日,白金汉宫举行了英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音乐会。埃尔顿-约翰、保罗-麦卡特尼、罗比威廉姆斯等老牌巨星纷纷献唱,郎朗、威尔菜姆、杰西?J、凯莉米洛等众多明星也纷纷登台献艺,制造出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到了最后一天,数十万来自全英乃至世界各地的民众涌上伦敦街头,一睹女王乘坐金敞篷马车巡游的风采。5日上午,包括女王在内的英国王室成员、英国及英联邦国家政界要人,以及慈善机构推举的各界代表等2300多人在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举行了庆典感恩仪式。

下午女王在查尔斯王子和康沃尔公爵夫人陪同下,乘坐敞篷金马车返回白金汉宫。沿途数十万民众挥舞着英国国旗,向女王欢呼祝福。巡游车队抵达白金汉宫后,王室成员稍事休息,女王及其他王室成员随后按照传统出现在白全汉宫阳台上,向下面的民众挥手致意。涌动在白金汉宫前莫尔大道上的人潮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高唱英国国歌。随后,英国皇家空军表演编队的飞机拖着红、蓝、白三色烟雾,飞过白金汉宫上空。

为期4天的盛大庆典已经过去了,但是全球相关庆祝活动将延续到7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股女王热还将继续延续。

以女王之名

为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不仅英国官方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各大奢侈品牌也纷纷推出相关作品,以表示对这位高贵女王的诚挚敬意。

1 戴比尔斯TaIisman皇冠

钻石珠宝中的“光影大师”戴比尔斯钻石珠宝,从品牌的现代宝藏——具有神秘魅力的TaI sman Wonder中汲取创作灵感,再一次将最罕见的天然钻石原石和最出色的车工钻石完美结合,创造出了一顶代表钻禧荣耀的皇冠,为女王登基60周年锦上添花。

De Beers Talisman皇冠共镶嵌了974颗钻石,其中包括797颗车工钻石和177颗钻石原石。皇冠顶部所镶嵌的主钻是重达73克拉的钻石原石,底部所镶嵌的两颗28克拉及26克拉的钻石原石,与主钻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据悉,这顶无与伦比的De Beers Talisman皇冠已于5月15日起,在伦敦享誉全球的奢侈品百货公司Hafrods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出,还计划于今年9月开始在中国首次巡展。

6 Roger Vivier女王登基之选

1953年,英国女王登基的時候举行盛大庆典,为了这一历史性時刻,其筹备了14个月。而女王自己选择了法国人Roger Vivler为自己制作登基時穿的鞋子——镶嵌红宝石的金色小山羊皮高跟鞋,鞋面的装饰图案以圣爱德华王冠和英女王加冕佩戴的王冠上的鸢尾花为灵感。由于女王的祖母曾经提醒过,在举行盛典的3个多小時中,女王要保持良好的仪态以保持王冠不会倾斜,因此RogerVivet在高跟鞋中巧妙地加入高水台,带来更好的舒适感。

2 宾利慕尚女王登基钻禧纪念版

设计来自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打造StateLimousine的宾利Mulliner部门,限量60辆。Mullinet的造车工艺源于1 760年为英国皇家邮政打造马车。如今,Mullier作为宾利汽车旗下的一个部门已更名为BentIey MuIIliner。车身腰线采用英国国旗的红白蓝颜色组合,4个头枕上的定制金线刺绣、后车厢饰以金色图案的木餐桌及奢华皮革靠垫,均以重要国家庆典使用的皇家马车为图案主题。

3 皇家礼炮女王加冕60周年典藏版

皇家礼炮自诞生伊始,便与尊贵的王室传承紧密相连。60年前,皇家礼炮作为向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的献礼之作而诞生,60年后,皇家礼炮又再度推出特别作品——“皇家礼炮女王加冕60周年典藏版”限量佳酿向女王加冕钻石庆典致敬。该限量版于2012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60周年期间于全球限量发售。

4 宝曼兰朵高级定制珠宝系列戒指

为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钻石庆典,意大利高级珠宝品牌宝曼兰朵倾情打造了一款举世唯一的稀世佳作。

以光彩夺目、历史悠久的皇家订婚戒指为灵感,宝曼兰朵打造出了—回样精妙绝伦的珍稀宝石戒指。该款戒指出自品牌高级定制珠宝系列pompom,其耀眼光泽如同皇冠上的明珠般夺目迷人:戒指中央一颗硕大圆润的幽蓝色弧面坦桑石为尺寸不一的璀璨钻石所围绕,宛若众星捧月之美景倒映深邃湖面,比例设计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