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9:37:10

英国文学

英国文学范文篇1

关键词:文化传递英国文学教学

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文本阅读与文学史介绍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时间如何分配?重点应放在哪里?若要兼顾又怎样或在哪些方面将二者结合起来?随着文化研究在文学界的兴起和蔓延,文学课教学又面临着如何处理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站在讲台上的许多教师,甚至延伸到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乃至波及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本科生和准备报考英美文学方向的硕士考生,使他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理应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应有话题,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当下更是如此。

这个问题牵涉到如何处理文学作品与其产生背景之间的关系。粗略考察一下,在这个问题上大体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在文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指引下,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念的制约下,过分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治功能、教化功能和反映功能,过分强调社会生活(实际上是社会的政治生活)对文学的决定作用,夸大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制约作用,将焦点或重心对准作品产生的背景,将文学文本看作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记录,将文本解读的参照系限定在其背景之内;另一种情况一反文学的“镜子说”,将文学看作是一种自在与自为的一极,虽然承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承认一定的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影响,但不主张文学从属于政治,更不主张文学文本必然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而将文本看成是一种封闭自足的体系,主张对文本的解读只能以文本为中心,而不应以文本产生的社会背景为参照系。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倾向各有偏颇,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正确、合适而可行的办法是寻求英国文学教学中的“第三条道路”,即将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纳入文学史的学习与经典文本的细读之中,以文化作为连接文学史和文学文本的桥梁。具体做法是:以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为经,以文学史发展线索为纬,以经典文本为连接点,构建英国文学教程的总体框架;以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为参照系,以文学发展史为脉络,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在对文本进行语言、文体、思想等方面阐释的同时进行文化内涵的阐释,以其达到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把握文学内涵的目的。在文学“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的当下,强调文化传递和文学研究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紧要。因此,本文试图在论证文化传递在外语以及文学教学中的作用、文化研究在英国文学研究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英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传递的具体建议。

一.文化传递在外语以及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

文化传递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长期以来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却一直不被重视,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理论上的误区:索绪尔和乔姆斯基这些语言学大师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语言本身,这种观点使许多外语教学者误以为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语言知识。其次,在上述观念的指导下,认为传统外语教学的目标只是培养语言能力,忽视培养学习者的社会文化认知能力。再次,外语教学中往往注意母语干扰而忽视源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致使学习者经常陷入语言文化信息的泥淖却不自知。这诸多原因使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传递被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向前推进,越来越要求外语人才既要有娴熟的语言能力又要有得心应手的社会文化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就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源语文化的传递和交流,注重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当下尤其应将文化传递及其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

其一,长期以来,文化传递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受到轻视和忽视,在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中还远未形成对语言文化信息的重视,更不用说敏感,因此可以说,要想达到新时期外语人才的要求,即既有过硬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较强的文化传递和认知能力,还需要下很大力气。一方面需要从理论和观念上弄清加强文化传递和培养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把文化认知与传递能力的培养放在和语言能力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虽然不主张矫枉过正,但当下在外语教学中强调文化传递的作用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必须而且紧迫的任务。

其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中文化传递的重要性。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只注意语法和发音规则,只注重词汇的积累而不注重文化因素,不可能真正掌握该门外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载体,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穷的文化信息,重视这些文化信息才有可能学好语言。对源语文化了解得越深刻细致,就越能正确理解这一语言。因此,学习外语必须同时了解和认识制约、影响此门语言的文化,了解该语言传播和运用的文化氛围,了解该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了解这种民族特异性,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语言。

其三,学习外语的目的决定了文化传递的重要,因为语言学习是为了交际。文化制约着人类的一切行为,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语言运用也不例外,它必定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外语教学中,如若仅传授外语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忽视文化的传递,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充其量也只能培养出一些语言知识娴熟、语言能力全面,却不能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的单一型外语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即使学好了这门语言,也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它,无法使之成为“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文化传递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就更是不言而喻。

首先,文学的本质决定了文化传递几乎是文学作品与生俱来的特征。我们知道,文学的本质是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其手段是语言,而文学的上层建筑属性使它天生就受制于一定的意识形态、政治观念、文化制度与话语体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就是一定的文化氛围,语言本身就是一定文化的载体;因此,文学作品中必定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无论是学习文学史还是研读文学作品,要想脱离开文化的解读,即使不说是片面和不得要领的,也至少是不能抓住其全部本质。

其次,文学的功能也决定了文化传递是文学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文学的功能在于教化、愉悦和审美。要发挥这些功能,文化传递或解读是必要的途径。如果说文学的愉悦与审美功能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意象、韵律等要素的欣赏和分析来实现的话,教化功能的实现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文化传递,因为无论是对作品主题的开掘,还是对情节的分析,抑或是对内容的阐释,都离不开对蕴含其中的文化信息的解码,都是要将对象语文本中的文化编码传递给目的语的读者,使他们得到教益。

还有,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也决定了文化传递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2000年由国家教委授权、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课程描述中对文学课的教学目的做了如下阐述:“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

二.文化研究在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要使文化传递真正成为文学课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充分地发挥其文化解码与交流的作用,除了文学课教师在思想和观念上做出必要调整并在实践中加以重视以外,加强文化研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当代意义上的“文化研究”是在英国的“伯明翰学派”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学科或跨学科的文化批评理论话语。它的特点是,注重探讨各种文化实践与权利之间的关系,即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中的权利运作对文化实践的影响和干涉作用,文化研究的旨趣与社会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其使命就是分析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文化是如何表现自身和受制于社会与政治制度的。现在,在主要的英语国家,文化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己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和体制化。文化研究把“大众文化”、“社会”、“性别”、“阶级”等社会学理论引入文学文本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美学和纯文学批评的规范。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和相互借鉴使后者把英语文学作品的分析同社会、历史、文化制度、政治背景相结合,获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同时,多角度、多层面和注重政治批判的文化研究使传统的英国文学研究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开放的视野,扩大了文学研究的领域,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2]卡勒指出,“迄今为止文化研究的发展一直与文学经典作品的扩大相伴(尽管还不能算起因)。如今教授的文学面很广,包括妇女作品和一些历史上的边缘群体成员的作品。这些作品或被增补到传统的文学课程中,或被认为是单独传统(“美籍亚裔文学”、“英语后殖民文学”)。”[3]

过去的十余年,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学界也成为了热门话题,许多学者和批评家开始从文化视角去透视和阐释外国文学现象和经典作品,使外国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一系列成就,但是,这样的研究还是少量的、局部的、分散的,远未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仅以我国一年一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立项指南为例,文化研究只是散见于各门学科中间而并未成为单独门类,这足以说明文化研究的现状。一如上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迫使我们加强文化研究,尤其是加强文化研究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体现,其意义或者说必要性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研究能够将文学研究引向深入。传统的外国文学研究通常着眼于作品的历史背景,或作家的生活经历,或作品的主题、结构、情节、人物、叙事视角、风格、意象、韵律、冲突等要素,或作品的语言技巧与风格,或作品的美学蕴涵,或以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读者对这些要素的解读与反应。这样的研究从文学要素的本身出发,立足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与其所处背景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文学的规律及其本质,但却难以为文学提供宏观的文化图谱,难以将文学实践纳入人类的大文化背景加以考察,难以从本体和发生的角度厘清文学思潮和流派产生的因缘与发展的脉络,作家创作变化的成因,以及作品的丰富内涵。文化研究却能从这些方面来推进外国文学的研究。

第二,从文化视角研究英国文学,还因为英语文学如同其他文类一样,文化是其赖以生长发育的最接近的“生态环境”。探讨文学在特定时代、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发和创新更能呈现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表现文学主题、意象、语言和风格的文化内涵。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可以为文学文本的文化透视和文化提升创造条件。以开放的视野考察英国民族间乃至广大英语世界不同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和影响,就不难看到其相互冲突、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各种情形,领悟出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意义。[4]

第三,文化研究能拓宽施教者和学习者的视野,将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从文学的内在要素延伸到文学的外部因素,诸如历史沿革、社会运动、政治体制、文化制度、思想潮流等等方面,并通过对文学内在要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对文学内驱力及外驱力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以及对其背景的“审读”,提高他们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文化感知力与审悟力,提高对英国文学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学和文化的透视力与把捉力,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三.对加强英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文化传递的建议

要加强英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文化传递,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第一,要编撰出以文化信息传递与解码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的英国文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变化更新。这套教材与传统模式之下的教材应有所不同。首先,“史”不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史,而是以文化信息饱含度为标准之一的文学史。其关键是要对文学史进行重构,而重构的主要参数之一应该是文化含量,即,文学史的选材要以文化信息的含量、在文化传递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主要文化观念以及价值形成的影响等因素为考量依据,不再只是根据通常的政治、艺术、审美等标准。一些在传统的文学史上并非必定收入的史实,如,“大宪章”、“威尔克斯事件”、“劳工运动”、“议会改革”、“费边主义”等,就应该作为对英国文化观念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加以介绍。其次,“读”虽然仍是通常意义上的“选读”,但确定篇目的标准也不再只是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还要考虑其文化价值。一些按照传统标准原本无足轻重的作品,从新标准出发就应收入进来。以笛福为例,《鲁滨逊漂流记》是一般的选本都必选的,但若从表现殖民文化的角度看,《辛格顿船长》也许更能反映出早期殖民者的两面性。再次,基于文化信息含量,要关注原来被文学史忽略和遗忘的边缘性作家及作品,因为这些作家或作品往往是被主流意识形态以及话语体系所有意无意冷淡、搁置甚至排斥的,但在他们那里也许恰恰蕴含着某一时代或阶层的非主流文化信息;对这些作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能够极大地增加英国文学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第二,在教学内容有所改变的同时,教学目标与方式也应有所改变。既要将文化研究的内容贯穿于文学课的教学,将文化传递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大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就不再只是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的辅助内容,文学史的介绍与学习应由辅助地位上升到与文本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解释文学史,从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解读作品,不再只是局限于语言、风格、主题、情节、结构、人物、意象、韵律等这些文学的内在要素,不再局限于文学文本本身,尤其是要将文学作品文化信息的解码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与此同时,教学方式也应由一般的介绍、阅读和解读、讨论、评价过渡到以介绍和文本细读为主,以影片观看、相关文献阅读、主题讨论、网上交流等手段为辅,以期达到文字文本与文化文本并重、语言传递与文化传递并重、艺术审美与文化观照并重的目的。

第三,建立起与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相配套的试题库、评价标准和课外辅助手段。试题库分为两部分:第一,围绕教学内容而设立的思考题系列,附着于每个章节之后;这些思考题应以上文的三个“并重”为指标和导向。第二,为检测和巩固教学效果的试题系列,分为自测和他测两部分。自测题供每章节教学完成后供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掌握使用,他测题则作为期终和课程结束后的考试和考查使用。这些试题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尤其是文化信息的解码与传递应作为重要的检测内容。评价标准的建立应坚持两条原则,一方面要坚持“内”、“外”并重,即上文所说的文学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并重,将教、学双方的关注点引导到文学的整体,尤其是文化层面,避免当下经常会出现的“见木不见林”的弊病;另一方面坚持评价标准的尽可能细化,要将文化传递与解读落实到作家创作实践研究和文本阅读之中,以避免大而化之的毛病。此外,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课外讨论网页,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沟通,为课堂内外的信息交流,为围绕教学内容的思想磨砺和观点交锋提供平台,以巩固课内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英国文学教学中贯穿文化传递与解码是全面把握英国文学及其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学习者文化认知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时期外语人才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需要。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文化要么一概被斥为资产阶级糟粕而拒之于门外,要么外国文学研究只是蜗居于文学的内在要素而与文化相距甚远,因此,要使文化能够贯穿于英国文学课堂,无论是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者自身的文化审读力与把捉力,都与客观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亟待从事英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教学的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

注释:

<!--[if!supportEndnotes]-->

<!--[endif]-->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2]参见张平功“文化研究语境中的英国文学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第111-115页。

英国文学范文篇2

一、20世纪40—50年代:对现实制度的反思

在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20世纪中叶,英国文学家们秉承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现状尤其是人类社会的社会制度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反思。20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社会在面临全面危机和世界性战争的洗礼后的艰难复苏阶段。经济危机和战争所显示的破坏力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疑问,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与此相伴随的是,苏联式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出现在为人类提供了另一种可以选择的社会发展方式的同时,也由于自身具有的集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特征让知识分子深深地质疑其本身的合理性和未来的发展前途。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文学进入了20世纪中叶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反映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和对苏联式社会主义本身的怀疑两大思想倾向。对资本主义本身进行批判的代表作品,是以“愤怒的青年”为代表的文学流派所创作的《幸运儿吉姆》等。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们继承了现实主义对社会的负面问题进行毫不留情的直接抨击的传统。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家,主要侧重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本身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严重不平等的后果的抨击,运用直接的描写和辛辣的讽刺直接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经济危机和生产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尖锐和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生活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青年,在面临战后的严重破坏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残酷现实所产生的严重不满与反抗意愿,展现了这一时期青年争取平等自由的发展权利的迫切愿望,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同时期英国文学中,对苏联专制社会主义模式的怀疑和思考集中表现于“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这两部著作中。英国文学家在面对“冷战”中全球两极格局相互对抗的环境当中,通过自身的观察对当时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寓言式的大胆分析和预测。在冷战初期的国际环境当中,英国文学家通过当时已有的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苏联式社会主义国家的真实情况和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真实弊端。《动物农场》一书中,作者通过暗喻的手法描写了苏联式社会主义国家当中,官僚集团通过建立凌驾于国家和人民的统治架构,进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官僚集团将自己的统治机器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形成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官僚主义的特权阶级。这个特权阶级最终将通过自身的权利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广大人民之上,最终背离革命的初衷,从而形成新的统治阶级压迫人民。《一九八四》一书中更是将这种将政治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制度进行了全面的预言,揭示了采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人类社会将走向专制和黑暗的前景。这些政治预言式的著作中所提到的观点,最终在上个世纪末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家的深刻思想内涵。

二、20世纪60年代:实验主义产生,对社会现实进行理性思辨

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实验主义文学逐步兴起。实验主义文学在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广泛关注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通过理性认识对社会问题和人类生存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冷战的逐步升级和全球内革命动荡的广泛发生,带来了对旧社会制度和人类思维模式的强大冲击,人们更加注重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思辨。西方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严重的动荡,法国五月风暴产生了对西方传统社会的全面否定和思想解放的倾向,资本主义自身的问题和矛盾更加深刻的暴露出来,法国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的反抗行动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重要冲击。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由于苏联的独断专行和大国主义、大党主义的态度,使社会主义阵营本身产生巨大裂痕并走向崩溃。波兰和匈牙利的反抗运动和苏联军队的残酷镇压使西方知识分子,对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更大的怀疑。在这一时期,英国文学家更倾向于采用哲学思辨精神和逻辑推理进行文学创作。同时,女性作家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冷静的文学创作倾向成为主流。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在网下》《钟》和《沙堡》等。文学家们的写作方式相对于之前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进。在现实主义文学形式当中,往往采用对人类困境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直接描写,通过直接的批判进行对社会问题的直接揭露。进入20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作家开始倾向于运动内心感受的描写和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文学化处理进行创作。开始由对外界的直接描写转而对内心进行分析是这一时代的文学特征;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描写,由侧重外界的分析转而走向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讨和研究。当时的主要文学作品大多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对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进行侧面的表现。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实现作者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和主观感受,作家往往采用一些想象的手法,对现实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这些描法为后来的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时间内,英国文学家们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人类社会、生存困境的记述,逐步超出英国本土的范围而转向世界其他地区,对亚非各国人民遭受的痛苦经历的描写更加广泛的存在于英国文学之中。英国文学逐步具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视角,对人类生存的更加深刻的人文关怀。

三、20世纪80—9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描写

进入20世纪80和90年代,英国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其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描写和反思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采用具有幻想甚至魔幻风格的艺术创作进行文学创作。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在经历了实验主义阶段之后,开始沿着前一阶段所具有的心理描写的方向进行进一步发展。英国文学家在进行相关创作时,基本沿袭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两个方向。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根源是实验主义文学中,侧重内心变化,根据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的趋势;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产生于对社会描写过程中的人物生命过程和个人经历的创造性发挥。意识流小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通过对个人精神思想的各种变换细节的记录描写,捕捉人类精神生活的现实状况,以及对现实生存困境的消极反映。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更加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幻想型扭曲进行文学创作。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在对现实社会的描写当中,更加侧重与对人们精神状态的反思。对拜金主义倾向的直接抨击,以及对金钱至上的观念的怀疑和讽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更多地强调经济生活的自由化和对社会福利的削减,使社会拜金主义情绪重新高涨,人们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和崇拜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英国文学家敏锐地感受到这一问题,并通过文学的形式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危机这一全新的人类生存困境进行了全新的剖析。人类精神生活中,日益严重的拜金主义倾向和情绪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英国文学家直接将自己的笔锋指向社会中出现的不良问题,产生了文学创作的新的高峰。这一时期由于科学及时的进步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文学创作的视野和想象空间更加广阔,文学创作中科学技术设备的使用为英国文学家带来了众多的创作题材。英国文学家们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逐渐暴露出对科学技术的怀疑。在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和现代社会的困境的思考中,英国文学家开始逐渐侧重于对自然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反思。人们进行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已经成为英国文学家进行探讨的重要对象。

英国文学范文篇3

关键词:多媒体手段;文学理论;双主教学模式

一、无用之大用:英国文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近年来,国内要求改革英语系课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文学课时一再被压缩,英语专业学生逐渐远离英国文学。文学课面临边缘化困境,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高等教育发生巨变的大背景下,我们首先需要明晰文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这一表述提供了文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可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就语言学习而言,文学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文学阅读能使语言能力产生质的飞跃。经典英国文学作品个个是英语语言的精品,要获得一流的语言能力,阅读文学是必经之道。正如虞建华教授所言:“外国文学是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途径。”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文学能养成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视野。事实上,英国文学作品中对时代特色、社会制度、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都有深刻的阐释,走进一部文学作品,就等于进了次文化大观园(杨俊峰)。可以说,通过文学认识英国文化,功效是任何文化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同时,文学教学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学生人文素质每况愈下,国内高校一直倡导人文精神的回归。而经典英国文学作品中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学生在文学学习中获得心灵的感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文素养。可以说,在英语系的课程设置中,文学课的最大优势就是人文精神。

不仅如此,英国文学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性水平。智性水平在英语专业教学中长期受到忽视,黄源深就用“思辨缺席症”来形容外语专业学生的智性不足。不仅要训练技能,更要教会学生思考,这是英语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教学能担负更多的责任。众所周知,任何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多元、独特的开放系统,蕴涵丰富的信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作品,并达到融会贯通,不仅可以培养敏锐的洞察力,还能提高分析能力、发展思辨水平。可以说,提高智性水平是为文学教学的制高点,它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因此,英国文学教学既有实用性、又超越了实用,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还有助于人文素养和智性水平的培养,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二、英国文学教学策略探析

面对文学教学的危机,我们一方面需要强调文学的“无用之大用”,但更应从自身找原因,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例如,我们当自问,如何消除学生对文学的敬畏心理,激发他们探究作品的欲望,从而感悟文学的魅力?如何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课堂教学如何能既兼顾课程特点,又吸引学生有效参与?下面试图就以上问题逐一探讨。

1.经典阅读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辅相成

加强文学教学,经典阅读是必经之路。但是,现在社会急功近利,加之文化消费模式的巨变,学生们更愿意阅读轻松的作品、或者选择现代科技带来的感官享受,原著阅读状况令人担忧(罗益民)。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应指导学生阅读原著,并以量化的指标促进阅读。同时,我们应看到信息技术和文学并非对立,相反,还可取长补短。事实上,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是有助于,而是更适合于文学教学。

受传统教学手段的制约,文学课的气氛极易沉闷,课后阅读也就不积极,名著在学生看来枯燥无味。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为教学带来了生机。英国文学信息量大、形象性强,尤其是多部名著拍成电影,为利用多媒体手段创造了条件。

在教学中,我们适当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将之贯穿于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的全过程。首先,课前安排学生观看录像,以课件形式列出推荐阅读书目和思考题。在备课过程中,师生合作制作课件,内容覆盖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图片、作品精彩片段、思考题、评论摘要、课后延伸的阅读书目等。在课堂教学中,配合讨论内容,逐层演示课件;观看电影片段后,引导学生辨析电影和原著的异同。

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增加了教学的容量,增强了视听效果,让学生始终保持渴求的心理状态,进而引发对作品的探究欲望。可以说,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促进英国文学教学和经典阅渎。

当然,阅读经典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踏实的学风。多媒体教学是手段而非目的,只有将其和阅读经典有效结合,才能领略英国文学的神韵。

2.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并行不悖

传统教学很少涉及方法论,通常采用四步曲:背景一作家生平一作品情节一选读。近年来,文学史受到方法论的挑战,一些学者主张忽略文学史(范谊)。

一时间,文学史和方法论,孰重孰轻,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在国内本科生的教学中,仍需理清文学史的脉络,大体了解文本产生的历史背景。但是,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大多只重视文学史和选读,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鉴析作品时手足无措。目前,“文学批评”这一大纲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缺失现象。当然,文学理论抽象难懂,但我们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逐步提高文学修养。

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包括社会历史研究法、象征研究法、精神分析研究法等。教学中,我们可选择实用并贴近不同作品的方法论作基本介绍。

《西风颂》晦涩的语言常使学生望而却步。对于这首诗,我们可采用象征研究法。西风象征一种势不可当的精神力量。诗人把西风与其要表达的意念融为一体,围绕这一中心象征,依次出现了落叶、有翅的种子等相关意象,分别象征死亡、再生等。它们与西风形成层层递进、结构紧凑的象征体系,传递出诗人对新生的追求。清楚了西风的象征意义,整首诗的理解就活了。

可以说,象征研究法是把握本诗内涵和形式统一的关键,也是解渎许多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可引导学生运用该方法论延伸阅读,例如《虹》和《到灯塔去》等。

在考察《呼啸山庄》独特的表现手法时,可运用叙事学理论。小说的叙述方式令人迷惑不解,其原因是采用了一系列第一人称叙述,并改变了传统的线性叙述。小说开局,洛克伍德来山庄看望房东,从女佣口中得知许多怪事。此刻小说已近尾声,希斯克利夫的报复已基本成功。读者急切想了解其中的秘密。小说中,凯瑟琳和伊莎贝拉还从各自的角度讲述真相。之后,洛克伍德重返山庄,惊讶于这里的变化,并从女佣口中得知来龙去脉。这种叙述角度的多重变化和叙述时间的倒错使小说极富悬念。《呼啸山庄》为介绍叙事学基本概念提供契机,而叙事研究法为欣赏小说带来独特的视角。

精神分析法则适合于《儿子与情人》。小说中的保罗情感的分裂提供了“恋母情结”的典型个案。保罗的母亲婚姻不睦,于是转向儿子寻求寄托,直到占据儿子情感的中心。对母亲的依赖扭曲了保罗的感情,使他和米丽安、克拉克相爱时都无法建立和谐的关系,陷入分裂的困境。

我们还可以用女性主义研究法来研究女性文学作家;对于保留了作者传记或艺术主张的作品,可运用传记研究法。

实践证明,将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有机结合,多维多向地开展文学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领略到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境界,并培养创造性思维,顺应时代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

3.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教学手段和内容的改革,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探索。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模式(苏卉)。

传统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目前,国内英语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而鉴于文学课的特殊性,照搬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同样是不合适的。比较适合英国文学课程的是糅合以上两种模式,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为融合两种教学模式,笔者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学生主题发言和演示法、直接问答法、讨论法、教师演示法和讲授法等。

课堂教学时,对社会历史背景、作家生平等已有普遍认同的问题,课前安排学生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演示,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之一。这种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了参与意识、锻炼了实践能力。

对于简单的思考题,可采用直接问答法。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则由老师引出话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去粗存精、总结提高,总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在引入全新的概念和方法论时,使用讲授法,以“老师讲授一学生接受”为主,同时鼓励学生提问质疑。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主张将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综合多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使文学教学成为融阅读、思考、辨析、实践的综合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三、结语

总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英国文学教学既有实用性又超越了实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但是,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中以变应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阅读兴趣;在文学史和选读的基础上,引入文学批评教学;糅合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两种教学模式,使其优势互补。所有这些,必将成为英国文学教学走出困境、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并顺应时代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虞建华.“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J].郑州大学学报,2002,(5).

[3]杨俊峰.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4]罗益民.阅读经典和英国文学教学[J].外国文学研究,2004,(2).

英国文学范文篇4

一、浅析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其本身之外的各种文化力量也发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特征层出不穷。英国最初的文学与其他国家起始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话的,而是口头上的。故事和曲目的传播在讲述中得到完成和扩展,最后才开始写作创作。英国文学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自其形成的那一刻起,便逐步建立了符合自身国情的体系构造,并以坚定的步伐迈进新的时期。追溯其每个阶段的发展,当代的英国文学更能诠释出历史感和时代感,这要从当代的英国戏剧、小说和诗歌出发分析和解释。首先,20世纪的英国文学首要的重大突破来自于戏剧创作。以爱尔兰人为主的欧洲现实主义新戏剧为始,随着爱尔兰民族的解放运动,打开了爱尔兰文艺复兴的大门,也打破了英国文学的新局面,使长期英国戏剧不振的面貌彻底打破。同时又巧妙地集合欧洲古典喜剧的传统模式,两者结合而成的戏剧剧本或是对社会问题的辩驳,或是对新思想的倡导都带给英国群众较高的艺术审美和享受,如萧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辛格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这些剧作不仅成功地塑造了爱尔兰的民族主义情结、鼓舞了人民的热情,而且在英国早期的戏剧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次英国戏剧的高潮是在50年代后期,以新鲜活力的剧本在舞台上展现精神升华,其代表作品有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他们用有限的对话和场景表现当时社会的生活和情绪,同时英国演员的搭配出演更创造性地描绘出英国戏剧的潜在内涵。其次,在小说方面,战争文学在世界大战中被衍生出来,两次世界大战所导致的创伤文学层出不穷。虽然在战乱前已经出现一批以细微动机著称的现代派作家,但是战后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的一派,如乔伊斯所著的《尤利西斯》一书,以真实深入的角度描写了现代都市群众的生活面貌,大胆创新的语言揭露真相,把都市居民的庸俗和猥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些战后兴起的新创新小说模式,不但真挚深刻,而且语言强烈有力,成为英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和进步。而老一辈作家威尔斯、福斯特、高尔斯华绥等人的作品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人们的感情生活,在20年代表达了极具现实主义的色彩。战后的英国文坛的青年作家比比皆是,他们的重点不在于表现人们心理的阴暗无畏,而是暴露人性的丑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甚至是英国各阶层人士间的明争暗斗,如威廉•戈尔丁所著的《蝇王》一书很好地把这些意义诠释出来。同时,在这个阶段所出现的还有一批“愤怒的青年”,他们大多是成长在工党当政以后的福利社会,接受过大学教育。然而,这个时期的英国依然阶级分明,由此产生的作家有了新的含义,如西利托的《长跑运动员的孤独》,以诙谐隐喻的方式道出穷苦人家的青年对统治阶层的反抗和不满。此外,这一时期的英国涌现出许多有才华的女作家,她们以青年妇女为题,对关于婚姻、恋爱、职业等问题进行描述,内容细腻丰富、情节动人,这也很大程度上表现了英国当代小说的创作已不同往日,不仅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亦是英国文学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再次,诗歌与戏剧的同时出现也为当代的英国文学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的诗歌主要运用特殊的形象描述和多变的韵律著称,并通过与各国文化的对比来描绘西方文明,在这个阶段的诗歌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如艾略特的《荒原》、哈代的巨大史诗剧《列王》等,都是典型的时代作品,不但感情真挚深刻,而且对于历史和人生也有久长的深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诗人们的创作诗句变得质朴而素净,用相对于比较强烈的语言敏感地刻画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并发表文学理论,保护诗歌作品的地位和尊严,自成一派。诗歌同小说、戏剧一起组成了英国文学不可动摇的位置,并在当光发亮。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特点及表达方式

1当代英国文学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本国其他阶段的文学特点,它是以复杂多变的方式贯穿于英国当代的社会历史中,并对英国的当代文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经过认真探索和实践验证,其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上与早期的郭娟模式已大相径庭。20世纪的英国文学,诗歌以其地域性的突出特点更加明显壮大。在此时期,北爱尔兰、苏格兰以及威尔士等地诗歌争相斗艳,共同打造出英国文坛上一道明亮的风景线。这些地域性的英国诗歌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把英国诗歌中的共性完美地表现出来。戏剧的发展也在现代被很好的流传:戏剧的产生和演变以其阶段性的特征被表现,语言简洁、表现精湛而受到广大观众的赞同和青睐。英国戏剧的崛起完全符合英国文学各阶段发展的客观存在,是英国文学不断进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同时,英国小说的发展迅猛,它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超过了诗歌和戏剧所带来的震撼。当代英国小说以其饱满的内容、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等特征闻名于世,不仅符合历史和时代的要求,且小说篇幅多样化,内容灵活化。英国小说作为一门美学,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与演变有着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意义。

2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不是一种独立自发的现象,而是与英国不同时期的社会变化以及欧洲各国等国家文化的繁荣兴衰相交融的。当代英国文坛异彩纷呈,现实主义与实践主义相互交叉,妇女作家以及少数族裔作家层出不穷,英国文学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妇女的文化主体地位在当代英国文学中被很好地塑造出现,成为当代英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重要特征。在当代英国文学的洪潮中,妇女的文化主体位置经历了觉醒、抗争和确定三个发展阶段。女性的创作不仅可以从她们自身的视角来体现其在现实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并能看到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甚至可以以非性别化的创作者身份去洞察人生、表现自我。不论是诗歌、小说亦或歌剧,都加入了女性作家的锦上添花,使得英国当代的文坛又多了一份新鲜和活力。在不同阶段,女性代表着不同的背景和社会地位,很多作品的人物也特别有意添加了其精神要素的存在,如莎士比亚创作的《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亚和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中的简•爱,这些创作出的女性形象不仅代表着英国文学中的女性特征,更成为了英国文坛女性争取妇女主体地位的重要代表。女性只有独立存在并有着属于自身的尊严和价值,才能真实体现女性的主体意识和文化主体地位,这在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启示和影响意义。

3英国文学经过了各个阶段和时期的文学洗礼和冲击,以坚定强劲的步伐跨入了新的时代。英国文学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一种自信顽强的独势,充分体现着它的英国特色和作家特征,特别是当代的英国文学,呈现出独善其身的发展事态,它本身不仅是英国社会变迁的历史产物,还体现出自身国家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美感。时至今日,作为一种反映生活艺术的工具,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社会氛围、文化气息以及现实状况对其本身的单独走向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在英国戏剧和小说方面都有一个延续保留的传统,其特色则是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优秀的作家并持之以恒努力创新;反之,创新丰富了英国文学的内涵,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这个传统。如《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都是这样独具一格的作品,它们不同于别国的文学作品,因摒弃了欧洲邻国的各种样式文学而独领风骚。

三、对当代英国文学发展的思考

1随着世界文学的不断壮大和前进,各国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动和改变,文学不仅仅是语言实验和话语描绘,更重要的是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对于英国文学来说,当代的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彻底打破了固有的格局和方式,新的艺术手法、流通的语言方式和符合时代的旋律韵味形成,更符合现今国情和时代的新面貌。在英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文学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者间来回移动,而建立新的秩序和规则是历史和时展的必然。在文化传统上的意识形态和美学价值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的英国文学。受全球化的影响,之前各个阶段产生的文学效应已被打破格局,各种文学因素也不单单作用于自身的范围,而是积聚一起,共同展示着当代的英国近况和国情。

英国文学范文篇5

一、从以《圣经》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素材

《圣经》是西方基督教的经典作品之一,圣经故事既有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又有短篇小说、诗歌、杂文,还有演讲、书信,以及布道等众多内容。圣经故事语言明快,极富感染力,它的体裁众多,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象征到隐喻,从夸张到讽刺,以及双关等,不胜枚举。我们在阅读英国文学作品时,时常会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或多或少,或隐或显,都不同程度地与基督教的《圣经》的故事有联系。例如英国著名作家弥尔顿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而他的大部分作品从选材上来看,均取材于《圣经》故事,其中有《基督的降生》、《力士参孙》、《失乐园》以及《复乐园》,等等。英国的其他作家,如拜伦的《该隐》、柯尔立奇的《该隐的流徙》等作品均取自于《创世纪》。这些取材于《圣经》故事的文学作品为“拉斐尔前派”画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创作素材和绘画创作灵感。亨特曾经创作了一幅具有深刻宗教寓意的作品,命名为《世界之光》。这幅作品被著名的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称赞为“最崇高的宗教艺术作品之一”[1]。在这幅作品的画面上,左边是一扇紧闭着的大门,大门上锈迹斑斑,大门的四周都被一些藤蔓和丛生的野草缠绕着。这扇锈迹斑斑的大门象征着人类彼此之间深深的隔阂的心灵之门。在这个黎明前的最幽暗的夜里,耶稣手里举着一支点燃了的蜡烛来到了这荒芜的大门前,他举起手试图叩开这扇大门,去履行他的神圣的职责,开启那一扇人类内心深处的、紧闭着的心灵之门。在这宁静的夜晚,耶稣身上穿着的长衫显得格外的纯洁和高贵。他头上那个神秘的、耀眼的光晕和他手中高举着的、明亮而又温馨的烛光似乎是在为世人点亮那支拯救黑暗中的灵魂的希望之灯。整幅画面沉浸在一片安宁而深沉的气氛之中,在这个神秘的氛围中夹杂着一丝丝的孤寂和惆怅,整幅作品深刻地表现出画家内心深处失望与希望交织并存的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状态。米莱斯也曾画过一幅著名的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命名为《鸽子返回方舟》。这幅作品以《圣经》故事里的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为创作题材,但是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却具有强烈的当代感。这幅画的内容十分单,主题也非常明确,画家刻画了鸽子在返回方舟后被深感欣慰的两个美丽的少女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的一个感人的情景。画面中,鸽子身上清晰可见的、凌乱的羽毛掉落在了两个女孩的身上,这个细微的情节揭示出鸽子经历过漫长而又艰辛的旅程,而女孩从鸽子嘴里取出的橄榄枝象征着劫难之后的希望与重生。米莱斯在这幅作品刻画和渲染出一种清教徒式的非常坦然和淡然的氛围,而在两个美丽的女孩身上则弥漫着一种感恩似的喜悦,但是这种喜悦似乎来得有些沉重,让人深深地品味出生命的艰辛历程和光明的来之不易。米莱斯的《鸽子返回方舟》不仅表现了米莱斯对人类命运深刻地反思,同时也反映出米莱斯内心深处一种宿命式的、伤感的情绪。综上所述,“拉斐尔前派”画家们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创作的作品,色彩富于装饰性,在构图上能处理复杂的生活场面,画面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寓意和淡淡的悲剧气氛,“拉斐尔前派”的绘画作品完美地再现了对文学作品的视觉诠释。

二、从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素材

希腊神话在英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深刻而又长远的影响。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希腊神话在英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一时间,英国的作家、诗人和画家纷纷以希腊神话故事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这些文学家和艺术家创作出许多著名的享誉世界的作品。例如莎士比亚以希腊神话故事作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悲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英国的著名诗人弥耳顿创作了诗歌《科马斯》,虽然整首诗的篇幅并不长,但是这首诗中却提到了30多个希腊神话的人物。在这些英国文学作品的影响下,“拉斐尔前派”画家们喜欢从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英国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常常把希腊神话中的丘比特、维纳斯和美杜莎等作为描绘的对象,对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希腊神话故事进行再次诠释。如伯恩•琼斯的《丘比特与普绪客》,维纳斯因妒忌普绪客的美貌,派丘比特加害普绪客,而丘比特却爱上了普绪客,这幅作品描绘了丘比特第一次见到普绪客的情景,温柔娴静的普绪客卧于大理石浴池边,睡姿优美,背景中的玫瑰增加了画面的抒情意味。亚瑟•休斯的画作《美杜莎的头》,其创作题材同样来源于希腊神话。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三姐妹之一,居住在遥远的西方,是海神福耳库斯的女儿,任何人直接看到美杜莎都会变成石头。这幅作品描绘了宙斯和珀耳修斯通过水井的反射向埃塞尔比亚公主展示美杜莎的头的情景。罗塞蒂的画作《维纳斯》中描绘了一手拿苹果一手拿金箭的女性形象,取材于希腊神话中掌管爱的女神维纳斯。“拉斐尔前派”画家们以希腊神话为题材创作的绘画,画面上往往有戏剧性的情节或文学的叙事性,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但也往往流露出不自然的做作成分。

三、从骑士文学中寻找创作素材

骑士文学,可以说是欧洲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也可以说它体现的是欧洲封建时代的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骑士文学通常采用传奇的体裁,即幻想小说和非现实的叙事诗,常常以忠君、行侠和护教作为创作的内容,以英雄与美人、恋爱与冒险作为创作的题材,还喜欢采用自由、浪漫和即兴的创作方式来完成创作。“拉斐尔前派”画家们尤其喜欢从英国骑士文学作品中找寻绘画创作的灵感,代表性的作品有亨特的《夏洛特》,它主要取材于19世纪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的长诗《国王之歌》。这首长诗描述的是英国中世纪的一位君主亚瑟王的一段传奇故事。诗中,美丽的少女夏洛特不惜生命,为爱义无反顾,她和莎士比亚笔下的美丽少女奥菲莉娅一样成为“拉斐尔前派”的画家们热衷描绘和歌咏的对象。据说,亨特经过10年漫长的努力才完成《夏洛特》的创作。作品描绘了夏洛特试图走到窗前看蓝斯洛时被众多的丝线缠绕的情景,夏洛特不甘心被束缚而奋力挣扎,犹如站在烈焰上跳舞。亨特的这幅作品生动地表现了美丽的少女夏洛特对爱情义无反顾的勇气和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画面的色彩非常鲜艳,具有强烈动感的人物造型突出地表现了夏洛特为了爱情而勇敢抗争的精神,整幅画面营造出非常浓郁的悲剧氛围。伯恩•琼斯的《仁慈的骑士》的题材来源于一个发生于11世纪的传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约翰宽容地原谅了他的敌人。画面描述约翰正接受基督的吻,表明他的行为感动了神明。此外,还有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的画作《伊莲》,取材于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歌《国王之歌》中的第八章《朗斯洛与伊莲》。佩尔斯国王的女儿伊莲与前来探访的亚瑟王的骑士朗斯洛相识。伊莲要求朗斯洛让她随行,侍奉左右,遭到拒绝,因为朗斯洛已有钟情之人。伊莲的家人都劝她放弃对朗斯洛的痴情,但伊莲决定自杀以表明心迹。伊莲的故事也是“拉斐尔前派”画家喜欢的题材。“拉斐尔前派”画家们以英国的骑士文学为素材创作的绘画,都带有抑郁的情调与装饰性的风格,作品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神秘情绪。

四、从诗歌中寻找创作素材

英国文学范文篇6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福特斯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英国深厚的文学历史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都对福特斯的文学创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福特斯出生于19世纪末的伦敦,优越的家庭环境让福特斯从小便可以接受到最为优秀的教育,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进入社会环境之后,社会中的贫富分化以及阶级划分对特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他的成长历经了传统旧社会到现代文明的变迁,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事物的发展势必是要以牺牲另外一些事物的存在作为代价的,这样的现象直到今天为止都依然存在。这样新旧事物的更替变迁对于福特斯的内心有着强烈的冲击。于是,结束剑桥大学的学习生涯之后,福特斯便开始了他的系类小说创作,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变迁。而在他的众多创作当中,《霍华德庄园》被一致认为是其所有作品当中最为成熟优秀的作品。面对时间的考验,《霍华德庄园》的艺术价值也被当代所接受,在1991年该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作品正式搬上大银幕,并且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也都是源于原著小说的经典。此后十余年,福斯特没有发表任何新的长篇,直到1924年才推出了《印度之行》。那段漫长的沉默(不论其原因多么复杂)和最终没有实现“联合”的《印度之行》表明,《霍华德庄园》一书的自我拆台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觉的。这是一个发生在20世纪霍华德庄园的故事,年轻貌美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与海伦姐妹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认识了贵族家庭威尔科斯一家,在这期间年轻的海伦与保罗威尔科斯发生了一段缠绵的爱情故事,但是迫于现实的无奈,海伦最后只能选择离开这里去追寻自己的生活。在海伦离开之后,玛格丽特与威尔科斯相处得非常融洽,玛格丽特悉心地照料威尔科斯太太,后者在去世之后将这座价值不菲的庄园送给了玛格丽特,但是居心叵测的亨利在看到遗嘱之后并没有告诉玛格丽特,而是向玛格丽特表达了自己对于她的爱意,但是这份爱意绝对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的,善良的玛格丽特并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而是满心欢喜地嫁给了这个伪君子,于是亨利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座庄园的新主人。海伦在离开庄园不久便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伦纳德•巴斯特,伦纳德•巴斯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员,但是他对于海伦的爱是绝对忠贞的。在遇到海伦之后,伦纳德•巴斯特也迸发出他潜在的能量,但是不幸的是,在看似一帆风顺的生活下,伦纳德巴斯特被老板辞退了,于是海伦和他便面临着新的苦难。无奈之下海伦只好回到庄园希望得到亨利的帮助,但是因为亨利与伦纳德•巴斯特的妻子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拒绝对海伦帮助。伤心的海伦最终只能选择离开庄园。在结婚之后玛格丽特一直记挂着海伦,希望两家的关系能够恢复,于是玛格丽特邀请海伦夫妇搬入庄园一起生活,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生活之后,玛格丽特与海伦一家终于尽弃前嫌,一同幸福地生活着。威尔科斯家族的富有与自私以及海伦夫妇的贫穷与无助,最终导致必然的相互伤害,一方陷入生活的绝境,一方则跨越法律的界限,如果没有人出面协调,这样的仇恨与伤害只会持续累积并扩大。幸好有玛格丽特和海伦这两位姐妹,虽然两人秉持的立场与态度迥异,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认同,让仇恨与伤害终止在这一代。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度,知识分子所拥有的知识、见识、正义感和包容心,都是社会进步和稳定的力量。

二、英国文学的艺术价值

英国文学作为英国民族文化语言的精华,以其艺术特色以及浓厚的英式风情在世界文学殿堂上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跨越民族文化的阻碍,通过文学的世界进行了文化上的交流。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文特色都有着详尽的描写,所以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就可以对当时的文学发展、社会价值观、社会百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认识甚至远高于进行枯燥的历史课本学习,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活的。文学对于个人素质的培养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在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当中到处都散发着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与探索。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霍华德庄园》将英国文学的特色与故事的发展融为一体,在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背后,对于人性的思考也是该著作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小说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英国霍华德庄园的故事,作为小说的中心线索,霍华德庄园的继承权也是推动小说发展的重要元素。露丝•威尔科斯继承了母家为她留下来的丰厚遗产,这座庄园原本是一间农场,在经历了数次变迁之后,土地变卖成为了一处别业。在那郁郁葱葱树木的映衬之下,老屋与周围的牧场和农庄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英式田园风格。在这里有着与传统农业无法割断的联系,是传统英国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从18世纪以来,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传统的庄园生活中所展现的英国特色一直以来都是英国人无法割舍的。《霍华德庄园》当中福特斯就通过老屋的旧式生活与现代的汽车,以象征性的手法来暗喻新旧时代交替下的社会现状,鲜明的对比勾勒出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百态,而当时的英国文学的主流趋势便是以乡村的旧文化与新式的都市文化对比之后对都市化的现状进行批判,本来沉静安逸的农庄却被现代文明的产物破坏,躁动不安的机械化产物打破了这里宁静的生活。

在故事的发展当中,主人公们的形象也分别代表着新旧英国文化精神,善良淳朴的玛格丽特与海伦姐妹由于从小受到父亲观念的影响,她们知书达理、心胸宽广,进退得体、处世圆融,端庄大方、温柔善良,海伦姐妹贵族世家的气度与高雅,拥有知识分子的眼界与良心,是20世纪女性的典范。父亲是位理想主义学者,作为教师的他在教育儿女的时候也秉承了这样的原则。父亲去世之后为子女们留下了一笔遗产,海伦姐妹又不是贪得无厌的人,所以靠着这样的财富安静地享受着她们的生活,这是典型的英式自由主义生活理念。而与之对立的便是对金钱充满无限欲望的亨利。作为商人亨利通过汽车营销来完成自己对于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在这样追求的过程当中,他从来不在乎所谓精神世界的修养,甚至对于妻子的爱情也是建立于一大笔遗产的基础之上,这是对新时代最为客观的展示。在经济世界急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人只是重视物质生活的追求,从而忘记了原本最纯真的心态。在与玛格丽特相处的过程当中,这样的理念上的冲突也时时暴露出来,最终为了婚姻两人只能各有所让,才将他们的婚姻继续维持了下去。在小说的最后,作者通过玛格丽特的选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安逸祥和的田园生活才是人生应当最求的,物欲横流的欲望只能是过眼云烟。福斯特并不掩饰问题和矛盾,相反,这部小说的深刻之处恰恰在于它是自相矛盾、自我解构的叙事。他在《霍华德庄园》的虚构世界里进行的漏洞百出的思想探险表明:他所面对的社会、文化难题没有一个行得通的答案。小说不是靠“故事”取胜,也不是靠其象征寓言所提供的答案取胜。小说的生命力在于那个寓言所提出的问题,那些至今仍未得解决的有关现代文明命运的重大问题———如人际关系的瓦解和恶化、人与自然的隔阂以至对立,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入侵、贫富分化的社会后果,等等。不久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验证了福斯特心中悲观的疑惑与焦虑。《霍华德庄园》的整体风格有着浓浓的维多利亚色彩,故事以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为主要架构,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富有的资本主义阶层在金钱的世界里难以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中产阶级家庭希望通过自我救赎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穷人的世界里一切看似艰难却有着不同的人生意义。这三个阶级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最真实的英国社会,但是面对社会矛盾的空前激烈,《霍华德庄园》并没有将整个故事描述得黑暗惨淡,而是通过女性细腻的感知来完成对于社会的展现。

英国文学范文篇7

一、鲁迅作品思想的摩罗精神

为了改造中国国民劣根性,鲁迅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阅读了大量西方文艺作品,对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十分推崇,鲁迅热情地赞扬“不为顺世和乐之音”、“争天抗俗”、“不克厥敌、战则不死”的摩罗派诗人。鲁迅的作品思想也明显受到了英国浪漫主义摩罗精神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情结。

鲁迅作品思想中充斥着英国摩罗诗派的浪漫主义幻想,随处可见作品中浪漫主义思想的的渗入,第一篇纲领性论文《摩罗诗力说》中,极其全面阐述了当时欧洲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裴多菲、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人的思想与主张。他对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度赞扬与热情提倡始终贯穿于这篇著名的论文当中。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特征即是对于理想信念的执着与追求,以个人为单位号召全体人民奋起抗敌推翻暴力反动的封建统治。拜伦曾经高唱“只有革命,才能使大地免于受到地狱的奸淫”。[1]这正迎合了青年鲁迅主张反抗的革命意识。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摩罗诗人拜伦、雪莱对鲁迅影响巨大,在日后鲁迅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痕迹。拜伦在他的诗作《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系列敢于反叛、积极进取的英雄人物,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和压迫。”[2]这与鲁迅此后塑造的一系列丰满的个人与社会严重对立的英雄形象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其作品《过客》、《这样的战士》、《秋夜》以及《奔月》等作品都曾出现过这样的战士,他们是孤寂的“精神界之战士”、“任个人而排众数”,[3]积极地反抗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陈鸣树也曾指出,1903年鲁迅所作的浪漫主义传奇《斯巴达之魂》,无论是从从叙述内容还是艺术构思,都无疑受到了拜伦的影响。雪莱的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独具一种启蒙色彩,《西风颂》以豪迈奔放的激情赞美狂暴有力的西风,歌颂西风以摧古拉朽之力倾尽冬日颤冷的寒意,催促万紫千红的春天的到来。“就把我的话语/像灰烬与火星/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撒!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如果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天还会远吗?”[4]诗歌采取象征性的修辞手法,寓意深远。在鲁迅寓意颇丰、迂回曲折的抒情长诗《秋夜》中,不难找到雪莱《西风颂》的影子,整首诗的物象在象征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作者当时心理活动。

(二)绝望中的反抗。

英国文学摩罗精神的宗主拜伦是一个极富叛逆精神,具有很强意志力和英雄主义的作家。在他的作品里充斥着叛逆与反抗,当时的英国社会万般事物停滞,阿谀、伪善、嫉妒、中伤盛行,贵族阶级生活放荡糜烂到处充斥着腐朽的异味。但是“他们禁止它浮现在社会的表面上来”,“如果有人破坏这个默契,他便是全体贵族的公敌”。[5]因此拜伦这个破坏者的反抗精神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其他人的排挤、迫害。拜伦的诗作到处弥漫着对传统专制的激烈反抗,《普罗米修斯》中,诗人赞美普罗米修斯敢于抗拒一切邪恶势力不屈不挠的伟大灵魂。《路德派之歌》中,诗人号召工人将手中的织梭换成利剑,用自己手织的布匹去包裹暴君的尸体,用暴君黑色的血滴去润泽路德种下的自由之树。鲁迅所希翼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建构,正是像拜伦这样的敢于破坏传统秩序的“精神界之战士”。鲁迅厌恶传统的合群、静谧,期翼好似拜伦一样“‘所遇常抗,所向必动,贵力而尚强,尊己而好战’的离经叛道的战士。”[6]因此拜伦诗作中的力抗社会、断望人间、绝望奋战,意向峻绝对鲁迅此后的绝望中的反抗创作影响深远。他的作品旨在唤醒像拜伦一样的与众不同,富于反抗“精神界之战士”。《复仇》中裸身屹立于沙漠旷野之上,手握利刃的斗士;《秋夜》中孤独寂静的默默伸入黑夜天空的枣树,正映射了“拜伦式英雄”与现实社会抗争,绝望反抗社会的精神。而在当时的中国也正需要这种敢于向腐朽势力反抗的“精神界之战士”,拜伦愤世嫉俗,毫不妥协的创作精神唤起鲁迅的创作思想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鲁迅此后的作品创作。

二、鲁迅作品艺术的摩罗精神

鲁迅作品的艺术气质天性自由、天马行空、自然草根、异端反叛,永远都站在少数人这边,自由的出入在具象与抽象事物之间。这其中最具摩罗精神的艺术气质即是天马行空的创作风格及异端反叛的创作理念。

(一)天马行空的想象。

想象在作品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能够拓展作者天马行空的创造性,而浪漫主义文学就是要以想象的方式描写情感,尤其需要运用想象来进行虚构。鲁迅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动态创造性,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规章与秩序,充分运用浪漫主义幻想,将天马行空的艺术气质孕育到作品当中,追求奔放的情感表现。这与摩罗诗人雪莱那种自由奔放,不拘泥于狭小的空间,运用奇特的幻想和豪放的夸张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雪莱将想象视为诗歌创作的灵魂,他的诗热情富有哲理思辨,短诗《致云雀》以欢乐的精灵云雀做主人公,灌注诗人自己的灵魂,“你从大地一跃而起,往上飞翔又飞翔,犹如一团火云,在蓝天平展你的翅膀,你不歇的边唱边飞,边飞边唱。”[7]诗人用放声歌唱的云雀,鄙夷世间的腐秽,厌恶伪善的行径,它用真挚热烈的感情,优美朴实的腔调,阐释内心的忧伤和爱,憧憬明日光明和自由。雪莱运用天马行空的艺术象征,寄托自己伟大的政治理想和艺术抱负。浪漫主义异端幻想的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更是一部规模宏大,象征丰富的巨作,整个诗剧都笼罩着奇异的想象,笔触纵横来去,挥洒自如,创造各种类似神仙、精灵、鬼怪,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鲁迅曾用八个字高度评价雪莱“姿状端丽,夙好静思”[8],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此后作品的自由奔放,情感的恣意流露,意象的千变万化与当时他对雪莱诗作的阅读有不可忽视的关系。在鲁迅家喻户晓,蜚声中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就有一篇特立独行的诗作《我的失恋》,其诗看似“油滑”却孕育了鲁迅与众不同,滑稽幽默的想象力。诗中“猫头鹰”、“冰糖葫芦”、“发汗药”、“赤链蛇”等狰狞的意象,与“百蝶巾”、“双燕图”、“金表索”、“玫瑰花”等和煦的意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鲁迅对年轻人恋爱的态度,幽默中带有严厉的斥责。我们不可以说鲁迅精彩的想象完全继承于雪莱的诗作,但是却不可以完全的否认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毕竟鲁迅对雪莱的诗作是持赞赏眼光的。

(二)异端反叛的构思。

拜伦是一位颇富争议的诗人,他的诗作反对中庸调和,强调颓废中的反抗,拥有揭露自我恶性的反传统精神。他的诗作常常也是反其道而行,英国的上流贵族认为他与姐姐奥古斯塔是不同寻常的姐弟关系,他就在诗剧《该隐》中以恶魔自居,替亲姐妹兄弟之间的性关系辩护而不为他人的污蔑困惑解答。拜伦曾自评“我是被上帝驱逐的人,从天上落下来的天使,是从乐园被逐出的恶魔。人有两种,一种是到天国去的,另一种生下来便注定要下地狱的。”[9]由此亦可看出拜伦诗作的与众不同,背道而驰,异端反叛的构思风格。在鲁迅的著作中我们也能够窥察到拜伦式异端构思的浸染,“我的确在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我自己。”[10]鲁迅的作品常常伴随着用反语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解剖,当夸张式的反语与并无其事的反语混合起来,你甚至无法辨认出他是在用反语的方式进行自剖,这就是鲁迅及其异端反叛的创作构思方式。他以作品的虚构特征为由,将作品中的人物与其自剖联系起来,这样就可大大增加作品的讽刺意味。鲁迅认为小说就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述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在酒楼上》、《孤独者》、《弟兄》等小说中的吕纬莆、魏连殳、张沛君等都是鲁迅的深刻自剖。鲁迅借助作品中的主人公的自剖反讽现实社会的黑暗,封建制度的腐朽,他的杂文也同样运用反常规的联想力,在“形”的巨大反差中找到“神”的相似。经过鲁迅妙笔连珠的串连就达到了神圣的“戏谑化”,高雅的“恶俗化”的境界,这种异端构思风格追魂摄魄,为现实懵懂生活的人们敲响了警醒的沉钟。

三、鲁迅个性的摩罗精神

鲁迅反叛逆境的个性受到英国摩罗精神的深刻影响,而鲁迅的热爱自由,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规矩与秩序亦同英国摩罗诗人异端反叛,倔强不迁就传统的个性产生了异曲同工的共鸣。

(一)卓尔不群的个性。

横在拜伦、雪莱,鲁迅面前的并不是什么阳关大道,而是崎岖狭小艰难的人生旅途,家庭的不兴,社会的冷言疯语,敌人的刀枪,亲人的暗箭,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对革命结果的失望,汇集成一曲集愤怒,焦虑,苦闷,悲怆于一体的交响曲震撼他们的心灵。但敌人恶毒的批评和沙漠般的沉寂并没有使他们的意志消沉,相反却刺激了他们的愤怒与反抗。世人嘴脸的变幻莫测,表里的南辕北辙,造就了他们日后创作的讽刺技巧的高超,嫉恶如仇的感情与犀利冷峻的讽刺相结合,构成了他们小说的基本格调。尽管道路荆棘丛生,但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仍能体味到对未来社会光明的憧憬与追求,显露出人格上反抗、怒吼、不屈不挠的摩罗精神。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作品的创造中,其都能反映出他们人格上的摩罗精神,鲁迅称赞拜伦“平生,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率真行诚,无所讳掩”。[11]拜伦在哈罗中学时即以认为“极端古典的教育制度,既死读书而又无趣味”。[12]他酷爱自由,对刻板的教育和正规的规范产生强烈的反感,不迁就于传统的势力和社会的习惯。对于雪莱,赞颂明天的美好,对自由民主的光明未来的呼唤,深情的预言人类终将战胜暴力以成为他诗作中的核心思想,人生道路的坎坷也不能阻止“天才预言家”的诞生。相对于拜伦、雪莱,鲁迅的个性也同样具有摩罗精神。对于正统规范和正宗文化厌恶至极,他所阅读的书,差不多都是那些专家学者认为的不可登大雅之堂的闲书。鲁迅向来对那些古代传承下来的“正规、正统”没什么兴趣,他会另找一些他觉得有价值的东西阅读,这看似离经叛道却折射出了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鲁迅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摩罗个性的伟大作家。

(二)扶弱救危的情怀。

英国文学范文篇8

虽然英美两国文学有了彼此不同的发展土壤,但在英美文学的交融中仍然体现出了文化的同源性特征。文学具有民族和时代特征,英国的社会变革对英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文学中处处显露出时代变革的烙印。英国文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作品中存在乌托邦情结和帝国情结。帝国情结主要来源于英国的殖民文化和国家性质,它随着英国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同时也随着它的没落而消失。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体现出强烈的侵略意识和民族意识,因此战争文学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乌托邦文学起源于几个世纪前英国的政治猜想热潮,它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文学,尽管这种文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但是它的出现曾经推动了人们对强权的戒备和反省。相比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由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较短,缺乏历史沉淀,但是为世界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讨论。美国文学发展到今天,其最大特点就是对现实的剖析。美国文学作品善于描写和揭露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并通过对现实的揭露反映社会的本质。此外,由于受到社会历史的影响,美国文学的创造性较强,并朝着浪漫主义的方向发展。英美文化差异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影响,文学评论的差异同样离不开历史的影响。例如时代和继承历史的抉择中犹豫不前。尽管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思维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英国文学和文学评论,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文学评论还是进入了蛰伏期。与英国文学评论不同,美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几乎是同时产生的,这个文学体系的形成源于美国自身,它形成于欧洲大陆,然后在北美得以发展,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文学体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国的文学评论是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新旧文学交替出现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学体系。美国的文学评论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相比于英国文学,它在文化底蕴方面仍然存在一定欠缺。文学评论的发展具有偶然性,这使我们在研究英美文学评论时也可能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如评论家个人的喜好和专长等。

总体来看,英美两国的地域性差别对两国文学和文学评论的差异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同时对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首先来看英美文学评论中语言差异的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受到语言差异及各种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评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当语言接受一定程度的加工与再创造后,文学作品便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文化差异。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一方面推动着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即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历史感,最大程度地促进文学评论的顺利开展。英国文学评论的主要特点为保守、中规中矩,这与英国人思维及个性带有保守、低调的特点有关。除此之外,英语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且作为英国的母语,人们对其的尊重与敬仰也能极大地影响到文学评论。对于美国人而言,历史上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英语的运用方面受到了英国人的影响,但美国的发展历史中没有经历过封建时期,直接移植了欧洲的资本主义,这样的历史背景使美国文学评论中使用的语言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常带有夸张语气,非常直接与大胆。再来看英美文学评论中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从英国文学评论方面来看,评论语言主要处于继承与摒弃之间。英国人思维的固守性,使英国文学评论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带有宗教色彩还是现代诙谐色彩的文学评论手法,都展现了英国文学评论领域渴望突破自我与探索新兴评论方式。从美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其文学评论发展方向与美国文学趋同,不但没有历史厚重感,缺乏深层次的含义,而且缺少了历史文化的积淀,难以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些情况都与美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美国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决定了美国文学评论语言上的直接与大胆,加之受到印第安土著文化及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文学评论的角度更为灵活与全面,因此美国文学评论在世界文学领域中的意义愈来愈重要。

美国文学和文学评论没有英国那样的历史包袱,因此在文学的发展中显然更富于创新性,这种文化差异对两国的文学评论影响深远。影响不同国家文学评论的因素很多,如社会背景以及评论家自身的喜好等,但是不难发现,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起着支配作用。美国文学评论在创新方面要胜过英国文学评论,而在历史积淀方面,英国文学评论则更有优势。

作者:肖莉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

英国文学范文篇9

(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国文学著作的特点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时代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英国文学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映衬与写照。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不同历史阶段。如盎格鲁-萨克逊史诗《贝奥武甫》;中古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乔叟(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文艺复兴下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暴风雨》等;新古典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浪漫主义时期,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现实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双城记》;现代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1899)。语言和风格的“标新立异”是英国现代派的最大特点。战后英国文学代表作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从厚重的文学底蕴出发,英国文学著作发展到今天正在朝着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向发展。

(二)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美国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

美国的文学历史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虽然早期的文学著作隐约还有英国文学的痕迹,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的不断演绎升华,美国的文学著作也大放异彩,形成了美国民族的特有色彩。多歌颂平民文化,褒扬以追求民主自由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美国精神。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地文学著作时期,如托马斯•潘恩写于1774年的《美国的非洲奴隶》;浪漫主义文学著作时期,如在库珀的《皮袜子故事集》中,在描写印第安人部落的灭亡的过程中,表现了正直、勇敢的美国早期移民开疆拓土传播美国文明的艰辛历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时期,如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出发,以同情的笔墨描写出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愤怒地谴责了奴隶主残暴虐待黑人的恶行,无情地鞭挞了美国早期的奴隶及种族歧视制度。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描写劳动妇女进入大城市和上层社会后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广泛而深入地描绘了美国社会的真实图景。现代主义文学著作时期,如海明威被公认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他任借《老人与海》于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对于世界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创造了“冰山原则”,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美国文学富于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精神,这在美国文学作品中有突出的表现。美国又是一个全世界各民族移民的国家,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融合各民族文学特点的过程。

二、不同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历史地域环境下英美文学所受的影响作用

(一)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差异下英美文学所受的影响作用

文学作品随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方式的进化而不断地发展。由于英国的历史可以回溯几千年,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是美国人望洋兴叹的。而且英国文学率先占据着世界文学史的龙头地位。相形见绌中,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长河中却略显年轻,然而它以创新为主要特点,尤其以追求民主、自由、自我发展为特点,这是英国文学作品力不能及的。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差异的根源如下:

1.政治体制不同导致了英美文学著作的不同。英国和美国的政治体制截然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而美国是三权分立民主制度,导致了英美文学作品由于为各自的政治制度服务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2.英国和美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美国现在是世界第一经济体。英国的经济发展在近现代落后美国很远。经济基础决定了居于上层建筑的文学作品必然有很大不同。

3.社会生活方式不同直接导致英美文学著作特点不同。英国人生活方式比较保守,美国人比较开放自由,致使他们的文学作品也具有上述特点。

(二)历史地域习俗差异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受的影响与作用

英美地域的不同导致历史传统差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如英国的传统节日复活节来临时,英国人民举国欢庆,气氛热烈而庄重,在复活节当天,城镇有游行活动。每年在复活节前的星期四,女王会访问一座不同的大教堂,象征性地送当地居民一些金钱作为礼物。而美国的传统节日是感恩节。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每个美国家庭都要举行丰盛的感恩宴。最常见的传统食品有火鸡、南瓜馅饼和玉米面做的印第安布丁。一些美国人在这一天或举家出游,或探亲访友,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感恩节期间,美国城乡都要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射击、打靶等体育比赛。一些美国家庭、宗教组织及慈善机构还为穷人、孤儿及流浪者们提供免费的火鸡宴,让那些不幸的人们在感恩节里也得到一份人间的温暖。历史传统不同也使得英美文学著作风格迥异,如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弊端,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反抗封建专制制度,他的人道主义思想震荡了整个欧洲,具有崇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英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辛•刘易斯的《大街》(1920)粉碎了“村镇是美好的世外桃源”的神话。他的作品对庸俗、低格、追求私利的中产阶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与揭露。由此可见,历史地域习俗差异对于英美文学所产生的莫大影响。

三、文化差异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受的影响作用

英美民族虽同文同种,却由于不同环境演绎出的不同文化而使英美文学作品受到了不同的影响作用。

(一)社会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作用

文学作品组成的重要元素是语言,语言实际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也能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语言文化是不同的,这就使得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如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嘉莉妹妹》《美国的悲剧》注重故事细节、抓住典型人物事例,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黑暗弊端,成功塑造了一批随性、任性、放纵的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人物。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是30年代美国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斯坦贝克深入下层人民群众,从他们的语言中汲取文学创作的营养,并加以萃取,使他的文学作品富有乡土气息,使人民群众感觉他的作品很接地气,很有个性、通俗易懂。他也特别重视写作技巧,从谋篇布局到人物描写,从情节构思到人物语言,他都精心打造,一丝不苟。英国的文学作品是在继承和摆脱传统文化之间纠结、争斗、进化而来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在复仇的过程中苦闷与纠结,“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这个问题很好地表现出那个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的特点,既想抗争,又犹豫不决、唯唯诺诺的特点。而美国文学作品体现出人本主义的特点,既激进又创新。因为美国没有非得遵循的历史文化规则,多年来美国人为争取独立自由所形成的民主、创新的精神使美国文学作品在发展上可以甩掉一切包袱,大刀阔斧地前进。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上述美国文学作品特点的集中体现。由此看来,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对英美文学的深层含义是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

(二)文化价值观差异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受影响作用

当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体现在英美文学著作中,文化价值观是一群人对于周围事物认为有益的、正确的或有价值的信条或观点。不同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国家体制下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如美国文化价值观的主要是强调个人价值,简洁地说,就是自私自利。强调自由精神、机会均等,同时青睐民主,崇尚开拓和挑战,也讲究实用和理智,代表作品有《苦行记》《麦田里的守望者》《老人与海》《汤姆叔叔的小屋》。这种个人主义对于培养个性,激发个人兴趣,树立科学观念,崇尚乐观,树立积极心态,使个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远离现实,传染享乐观念,崇尚暴力,影响社会和谐,崇尚个人主义,冲击主流价值,使整个社会缺乏凝聚力的消极一面。而英国人天生有一种民族的优越感,他们“举止优雅”对美国人“放荡不羁”的生活作风不屑一顾,认为美国建国时间短,缺乏文化底蕴;美国人也对英国人的固执保守、缺乏创新观念嗤之以鼻。这种文化价值观就会在他们的文学著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傲慢与偏见》《名利场》《德伯家的苔丝》《黑暗的心》。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文化价值观下文学作品的意蕴隽永。可见,英美文学著作所受文化价值观之影响有多大。

(三)西方宗教文化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受影响作用

英美很多文学作品都和宗教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督教的影响力波及到了整个英美文化领域,给英美文学著作增添了传奇、浪漫、神奇及信仰的混合韵味,不同国家在宗教方面的信仰能够体现这一地区的一定的文化禁忌,如果对这种文化禁忌不够了解,就很有可能造成对英美文学作品理解的障碍,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它们的内在含义自然也会受到所在地区宗教文化的影响。英美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提起英美文学,就离不开《圣经》这部文化资源。例如,Letthedogseetherabbit.本句出自《旧约•传道书》,相当于汉语里“歪打正着”,意为有时计划好的方案未能成功实施,而无意的行为反而意外成功了。本句有暗喻人的命运变幻莫测,强者未必胜、弱智未必输的道理。一般人不了解宗教谚语,对此句就会理解得一塌糊涂。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宗教信仰差异性对于理解英美文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了解宗教文化,就无法准确地把握英美文学著作的深刻内涵,触摸到英美文学著作的灵魂所在。

四、结语

英国文学范文篇10

1文化精神核心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东西文化在内容与结构上的差异,也使得两者在看待问题时的切入点各异。东西文化的差异作用于东西世界社会生活及文化的方方面面,故而同样也能体现在它们对各自文学及文学评论的影响上。其次,语言也是研究东西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工具与评判指标,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使用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语言使用者的思维特点。以汉语为例,中国人在包括语言艺术在内的主要文化艺术系统里,最讲求的是“意境”二字。故而汉语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擅长于制造空间,营造意境。但是,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越精妙的汉语也越有一丝飘忽不定之意味,这既是它值得玩味之处,但也是它相对于以英语典型代表的西方语言来说略显得欠缺严谨性的地方。对比英语与汉语不难发现,语言对于其所处文化的文化精神内核的表现力是强大的。东方人讲求意境,西方人追求理性与科学的不同文化姿态一览无余。最后,具体到中西艺术差异来说,我国的艺术文化中主张“写意”,而西方国家的艺术作品则将“写实”之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前者在艺术创作中讲求的是一种心境,而后者发展艺术的默认前提则是一种视听上的求实理念;前者讲求的是与自己内心的沟通,而后者则关注自身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刻画能力,一个内敛,一个外向。再具体到文学艺术,不难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抒情内容笔墨浓重,像传统文化经典的唐诗,对于事件的叙述其篇幅往往非常少,而西方文学中,哪怕是最古老的诗歌,也有着丰富的叙事内容,像最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等,均属此列。2东西文学评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不同的东西文化特质使得两种文化在看待相同的作家或者文学作品时,其观察的立足点也不尽相同。我们以卡夫卡的名作《城堡》为例。纵观西方文学评论界,历来对于《城堡》的评价,牵涉其主题内涵的评论占主要篇幅,并且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类:一,《城堡》旨在于表现犹太人渴望在长期的漂泊中找到精神寄托;二,《城堡》旨在于表现人类对于上帝的追寻;三,《城堡》旨在于表现人类对真理及生命意义的追问。而在中国的文学评论界,人们对于《城堡》的评价情况却大为不同,不但对《城堡》的主题的探讨涉及得很少,大多数评论内容所关注的都是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艺术特点以及表达手法。可见,西方文化习惯于抛开艺术本身而去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容以及内容中所牵涉的诸如社会、宗教、心理等科学讨论,以务实的精神去研究这种东西的客观规律;而东方文化则习惯于重点去研究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个体情况和它们的艺术性,故而两者所形成的评论作品不论是立足点、表达方式还是细节上的措辞都各不相同,有着鲜明的对比性。再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在美国本土的文学评论界,关于《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所体现出的“硬汉精神”,很多声音认为,它是一种象征性隐喻。通过这种隐喻,作者得以宣泄对资本主义商业社会的不满,而在这种宣泄里《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表现出的硬汉品质实际上只是作者个人意愿的戏剧化与扩大化。从这样的评价里不难发现,西方文学评论界对于文学的评论是求实而谨慎的、不轻易升华的,文学作品由哪个单独的个人而来,便常常首先围绕着这一个人进行分析。再同时对比中国文学评论家们对《老人与海》的看法,他们当中的很多都曾经提及,小说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刚强、勇敢的品质和敢于抗争、敢于面对失败的精神映射出的是当时美国社会和广大民众对于强悍人性的渴望与追求,故而它是民族性的。东西文学评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又再一次地印证与体现了各自的文化精神内核。3东西文化差异对各自文学评价理念的导向作用在文学评论上,东西文化在对各自文学评论的引导上,其最大的差异影响在于二者对于评论体系的态度。纵观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学评论,绝大多数都只注重单个作品本身的研究,除了注重对作品的艺术欣赏与和思想探讨,还习惯于以小见大,从文学中捕捉人的态度和人与社会的联系,将其中的精神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进行评价,并且这一点同样受用于形容中国文学评论界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态度。而反观西方文学鉴赏与评论,西方人理性、务实的精神使得他们得以以一种更加客观与现实的态度去看待与比较不同文化作品文之间的异同并针对这一点展开分析与分类,并最终形成自已独有的文学评论体系。这也是西方文学作品流派众多并且各流派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形成了各自有代表性的理论。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与东方相较,西方社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一个分析手法多样、分类细致而思辨性较强的文学评论体系。这既是西方社会对于世界文明作出的一大贡献,但同时也意味着东方文学评论体系建立的急迫性与必要性。

二、英美文化内部差异及其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英美文学的主要特点英美文学,顾名思义,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由于有着共同的语言基础,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在很大意义上属于同源文化。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变革,英语在英国与美国各自都经历了一定的流变过程被并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也有了各自的土壤,但文化的同根性在英美文学中仍然许许多多体现之处。文学常常有着非常显著的时代特点,英国丰富的时代历程与社会变革过程在英国文学中有着深深的烙印。故而英国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特点就是帝国叙事和乌托邦情结。英国文学的帝国叙事特点来源于英国的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文化,它随着英国历史的殖民历程发展壮大,也随着它的没落而逐渐消退。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常常体现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统治愿望,故而战争文学、探险文学大行其道,甚至一度达到了铺天盖地的地步。而乌托邦文学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文学,它起源和发展于数个世纪以前英国的特定时期的政治猜想热潮,并且包含“乌托邦文学”与“反乌文学”两大方面。尽管乌托邦文学最后也平息于历史的浪潮中,但它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人们对极权统治的戒备与反省还是有着相当的正面推动作用。与英国文学相比,美国文学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没有太过厚重的历史沉积感,它如同世界文学的一道新鲜血液,自产生之日起便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关注与讨论中。尽管起源于乡土主义,但发展到今天,美国文学的最大特点依然是现实主义。阶级矛盾与这种大矛盾背景下的世间百度一直是美国文学的主线。现实主义的美国文学擅长于对社会现实的冷静揭露与真实刻画,并通过这种揭露与刻画还原社会的本质。但同时,受特殊的历史发展因素影响,起源于英国文学的美国文学在创造性上较前者更加青出于蓝,部分范畴内的文学,像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2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就像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最大的相类之处来源于英语语言一样,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的巨大差异也源自于英语本身的发展与流变。但从本质上来看,英美差异其实是英语语言使用人群所选择的历史发展道路的差异。从英语本身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经历了早期、形成期与现代期的三大典型发展阶段。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在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相同,但近代以后,美式英语在与北美印地安语的接触碰撞中发生变化,英语的英美分化也正是于此时正式脱胎形成。与英国悠久的历史与辗转复杂的社会变革历经不同,美国由从奴隶社会走到资本主义的过程几乎是跳跃的。这使得美国成了一个没有历史负担、敢于创造、敢于打破规律的国度,在如此文化背景的影响下,美式英语也尽显其张扬活泼之个性,而这种个性同样也深深地扎根在了美国文学作品之中。3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对文化差异的讲解其实是对历史的讲解,所以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也离不开参照对历史的分析,英美文化与文学也是如此。以英国文学为例,英国文学及评论学古老而厚重,这既是它的优点与长处,但也导致它负重前行举步为艰,不得不在对历史的继承及时代的顺应中反复挣扎、犹豫不决。尽管近一百余年,新的思维已经在英国文学与评论范畴内产生且古老的英国文学及评论的踪影也在近代文学史上随处可见,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文学评论理念就已经一改过往呼风唤雨的形象,进入了相对的蛰伏期。与英国文学作品及评论理论之间的关系所不同的是,从时间上来说,美国文学与文学评论的产生几乎是同时的。尽管学界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学评论是起源于印第安土著文学还是英国文学这一问题争执不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文学与评论体系可以理解成源于美国本身。它内涵的种子成形于欧洲大陆,但无疑北美的土壤养育了它,并促使其发展了一个新鲜独立而具有一定创新性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