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三国十篇

时间:2023-04-10 22:41:31

孤独三国篇1

【关键词】 孤独意识 类型 屈原 陶渊明 李白

本文所说的孤独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其重要表征是主体与客体相疏离所导致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精神空落感。就中国古代文人的具体情况而言,孤独体验又可分为外在孤独与内在孤独两种情况:外在孤独是由于主体人际交往的匮乏而导致,内在孤独则因作家理想才华在现实中不为人理解、无以实现而产生。可以看出,孤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并非中国古代文人主动选择的生存方式,而是情势使然,因此很难通过现实的活动予以改变,这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内心总是积聚了强烈的孤独意识。

叶嘉莹先生曾说:“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所思、所感必有常人所不能尽得者,而诗人的理想又极高远,一方面既对彼高远之理想境界怀有热切追求之渴望,一方面又对此丑陋罪恶而且无常之现实怀有空虚不满之悲哀,而此渴望与悲哀更不复为一般常人所理解。所以真正的诗人,都有一种极深的寂寞感。” [1]叶先生这段话指出,中国古代那些有抱负有才能有个性的士人,由于受封建专制政治的压制和宗法伦理的框束,经常处于不被人理解,有时甚至遭人拒斥的境地,因而怀才不遇的孤独意识和时不我与的悲怆情感时刻笼罩在他们的心头。也正因为如此,孤独意识成了我国古代进步士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孤独意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种传统。

屈原:文化先觉者的孤独

中国古代文人的孤独意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屈原出身贵族,自幼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接受了北方儒家的政治理想,他在《离骚》中一再赞美尧舜仁政,“依前圣以节中”;在《怀沙》中主张“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勤奋学习,“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他劝导国君改革弊政,效法尧舜。但是屈原的良苦用心并不为国君所理解与接受,昏君谗臣容不下他,他一再地受到政治上的放逐,始被贬于汉北,襄王朝放逐于陵阳,此后九年,又被放逐到南荒辰溆,忠不见用,志不得伸。不但昏君谗臣疏远放逐屈原,甚至他所培养的许多学生也背弃了他,这使他倍感凄凉孤独,在远离故国的放逐生涯中,屈原孤独憔悴,痛苦郁愤。在《离骚》的最后,屈原说:“国无人兮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最终以自沉实践了自己的誓言,由极度的孤独愤懑而自杀,它显示了诗人决不觍颜从俗、枉道从势的人格,首开中国古代文人用自杀结束人生孤独的道路,影响到后来的司空图与王国维等人。

屈原的孤独表面看似是因为政治上的孤立,实质上则是一种文化孤独。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理性主义思潮蓬勃兴起的时代。屈原的人格情操,正是在这时代精神的孕育中形成的,正如林庚在他的《屈原的人格美与“民”字解》一文中所说“屈原的伟大人格,正生在一个热情求真的时代,先秦诸子思想的光芒,使人生从此成为一个崇高的醒觉。”[2]但是楚国文化深受原始野蛮风俗影响,在政治制度方面还残留着许多氏族血缘的痕迹,国君与大臣重视直觉,目光短浅且心胸狭窄,这一点远比不上中原各国,吴起在楚国的遭遇就说明了楚地的文化心理是极为保守的。因此,屈原改革图强的理性精神与政治眼光在当时不为周围人所认同,甚至他的学生也不理解他。因而屈原与楚王及其他臣子的矛盾,是他的理性精神与原始野蛮的政治、宗教文化心理的冲突,他的孤独,是文化先觉者的必然遭遇。

陶渊明:自我觉醒后的人生孤独

伴随着国家的统一,建功立业、奋发向上成为时代主潮。屈原低回孤独的心音,变而为枚乘、司马相如等大赋中磅礴雄壮的旋律。而到了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险恶,时局动荡,战乱纷迭,国家分裂,人生离散,士人的政治理想被现实无情地粉碎,因而汉初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为人生无常、孤独觍颜从俗悲凉的情绪所取代。正如袁济喜所说:“此时的孤独、痛苦,在中国古代士人的历史上是罕见的。”[3]这一时期,既有人生离散的孤独,也有世无知己的孤寂。既有流寓异乡之孤苦,也有门阀制度下寒士的孤吟。孤独意识之所以能够弥漫整个士林,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社会政治原因外,从文化思想方面来说,由于儒学衰落,玄学兴起,个体内心的压抑束缚大为减轻,从而体味到了人的感性存在的天然合理性。宗白华先生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4]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自然使得士人们感受到了乱离之世人生的短暂渺小与孤苦无依,从而促成了孤独意识的群体发生。在这一时期众多的文人中我们选取陶渊明作为代表进行简单分析。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在儒家“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的用世思想影响下,怀有建功立业、“大济于苍生”的宏大抱负。同时,他生活的东晋时期,由于儒学早已衰微,玄学充分发展,思想界出现了空前自由活跃的局面。“人的觉醒”带来了人的个性和人的自我意识被肯定,在社会思潮和理想抱负的共同作用下,诗人于29 岁开始步入官场。然而东晋又是一个门阀统治森严,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很多知识分子因卷入政治漩涡而成了无谓的牺牲品。在这种“八表同昏”、一片恐怖的社会情势下,像陶渊明这样身处寒微的一介书生,要想在仕途施展才华,驰骋“猛志”,又谈何容易,所以在历尽坎坷的十三年中,他只是时断时续地做过州祭酒、参军、县令之类小官。为此他一再发出事业无成之慨,深深陷入理想破灭的痛苦之中;由痛苦而寂寞,由寂寞而刺激自己个体意识和独立人格的觉醒。在这种激烈的矛盾中,他选择了田园,也选择了孤独。但陶渊明更可贵的是超越了小我,把整个人类作为思考的整体,在自然乃至宇宙的宏阔背景上,思考人类的存在与生命的意义,并由此而产生强烈的宇宙孤独意识。如其《形影神》其一云:“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藉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天地山川永在,草木凋而复荣,唯有人最可悲,既不能长生不老,亦不能死而复生。在诗中,陶渊明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孤独与无奈。其《扇上画赞》也说:“缅怀千载,托契孤游。”面对人生的孤独,屈原选择了自杀,而陶渊明则选择了自然田园。归隐田园,投向大自然的怀抱,是其超越孤独的重要途径。其《归园田居》诗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从田园风光中感悟人生,超越孤独,获得了安慰和怡悦,并领悟到大自然的真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诸诗所写。

李白:狂放不羁的人格孤独

在中古社会的动荡乱离之后,强大的唐帝国的出现,扫除了士人心底的阴霾,激发了他们的雄心壮志。而且唐代的文化思想极为活跃自由,儒家建功立业的思想,道家独立自由的人格,禅宗对于人生心性的觉解,纵横家的张扬作风与游侠的狂放不羁等思想风潮对唐代文人尤其是初盛唐文人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大体来说,初盛唐文人都表现出一种狂放不羁的人格特征,比如王勃、陈子昂、李白等人。他们一方面汲汲于功名,另一方面又处处张扬个性。但是在统一王朝,要想建功立业就必须进入官僚体制之中,而官僚体制总是要压抑或者同化人的个性,因此初盛唐文人狂放不羁的人格与建功立业的理想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冲突,狂放不羁的人格既使得他们难容于官场,理想无从实现,更使得他们的行为难以为他人所理解,因此他们总有一种怀才不遇、曲高和寡的孤独感受。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一诗中所悲叹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以说,正是由于初盛唐文人狂放不羁、孤高自诩的人格导致了他们的孤独。以下即以李白为例加以说明。

受儒家思想影响,李白少时就“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其豪侠性格加上非凡才华,使他非常自负,“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但李白的自大与自负却常常与现实相对,从而使诗人陷入孤立无托的境况:“一身竟无托,远与孤蓬征。千里失所依,复将落叶并。”(《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天宝初,玄宗征召李白入京,任翰林学士。但李白狂放不羁的人格、“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犀青琐贤”(《玉壶吟》)的行为显然难容于官场,天宝三年,玄宗赐金放还,功名理想顿时化为乌有,强烈的遭世遗弃的孤独感汹涌而来。除了政治遭弃外,李白的孤独还出于自己主动的选择,他不屑于与那些靠谄谀皇帝而获得富贵的小人为伍。如其《古风》二十一云:“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朝鸣昆丘树,夕饮砥柱湍。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因此,可以看出李白孤独意识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其独立不羁之人格,他在主观上既不屑于同时在客观上也不能融于周围之环境,因而产生阳春白雪,盖世和寡之寂寞。

降及晚唐,由于藩镇割据,朝廷控制的州县大为减少,导致官位紧缺,加之朝败,朝中清要职位多为朋党所居,一般士人在仕途上进升机会很少。且此际科场风气败坏,许多寒士在科场上长期受困,《旧唐书·王起传》云:“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5]这使得晚唐士人在政治上常常具有一种孤立无援之感。面对时代的衰败以及自身前途的黯淡,他们转而从女性的脉脉温情中寻找心灵的抚慰,故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6]然而,为了追求功名,他们被迫远幕依人,不得不与自己喜欢的人忍痛分离,这使得他们在个人感情上也显得寂寞孤苦。可以看出,晚唐士人孤独意识的形成与晚唐的政治格局密切相关。而在唐代以后,士人们在政治上失意孤独之时,往往从佛道思想中寻求精神的超越,宋代的苏轼即是一个典范。由于佛道思想的影响,此后孤独意识对文人的影响开始消退,故不赘言。

通过以上对中国古代文人孤独意识流变的描述,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看法,那就是战国末期的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士孤独意识萌发期的典型代表,他的孤独主要是一种文化先觉者的孤独;汉魏六朝则是孤独意识风靡士林的时期,文士孤独意识表现最典型者当属陶渊明,他的孤独除了社会存在的孤独外,还有一种宇宙意识觉醒的孤独;李白作为初盛唐文化环境中文人孤独意识的代表,他的孤独是一种人格的孤独。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17.

[2]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6-67.

[3]袁济喜.人海孤舟——汉魏六朝士的孤独意识[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2.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82-183.

[5]旧唐书[M].卷一百六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孤独三国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孤独感 生活事件

1.孤独感的概念和内涵

虽然“孤独”一词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甚至一度成为年轻人当中的流行语,但要对“孤独”这个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却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孤独有着不同的定义。在Schmit(1983)看来孤独是由个体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希望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的。[1]Williarns(1983)将孤独感定义的关注点放在了亲密人际关系的需要上,因此孤独是指个体感到需要或不满意亲密人际关系时感受到的一种痛苦体验。[2]Woodward(1990)认为孤独是指个人感到孤立和疏远,缺乏与重要的人、事、物的联系。[3]

中国学者也提出了对于孤独的不同定义。黄希庭(2004)将孤独定义为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4]岑国桢(1996)认为孤独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的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5]李传银和许燕(1999)认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6]

尽管上述定义不尽相同,但其中还是包含一些共同点。第一,孤独源自于社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能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能在众人环绕中仍深感孤独;第三,孤独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

2.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孤独感与有关变量的关系和其自身的结构方面。在与大学生孤独感有关的变量方面,大家感兴趣的主要是诸如性别、年级、学历层次、生源地、学科类别的背景变量和自尊水平、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变量。

性别变量是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但对此不同的研究者得到的结论并不统一。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孟晋,202;余苗梓等,2007)表明,男生的孤独程度显著高于女生。[7]而李传银(20oo)的研究结论刚好相反,认为女生的孤独程度比男生强烈。[8]蒋艳菊等(2005)的研究表明,大学男生在人际孤独感、社会孤独感和孤独感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学女生,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低于大学女生,男女大学生在发展孤独感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则认为性别与孤独没有显著关系。[9]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年级的关系,研究者的结论之间存在着很大分歧。蒋艳菊等(205)的研究结论是大学生的孤独感在不同年级存在着显著差异。在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及其孤独感总分方面,呈现出了不同的差异。[10]而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并未发现年级与孤独的显著差异,特别是大学新生的孤独程度与其他年级学生无显著差异(盂晋,202;余苗梓等,207),这与李传银(200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但骆光林等(1999)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经常产生孤独的比例基本上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而二、三年级相差不大。[12]

对于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学历层次的关系,研究结论趋于一致。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表明,专科生经常产生孤独感的比例比本科生和成教生高,孤独感与学生类别存在显著关系。[13]蒋艳菊等人(205)发现,在孤独感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专科生的孤独感体验都高于本科生,而且在社会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和孤独感总分方面,两个学历层次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14]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生源地的关系,研究结论又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情景。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结论是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源地没有显著性关系,这与蒋艳菊等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5]而李传银(2000)的调查结果却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6]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学科类别的关系,研究结论也存在着差异。孟晋(202)的调查发现,学科与孤独没有显著关系,但理科男生的情绪孤独显著高于文科男生。[17]蒋艳菊等(205)的研究发现,虽然文科、理工科、医学之间差别不显著,但体育艺术与文科、理工科、医学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18]

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系统的核心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了自我价值感对个体孤独的影响作用。刘娅俐(1995)使用UCLA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自尊与孤独感的研究,其结论是“高自尊的人有更低的孤独感”。[19]王晓刚等人(2006)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研究了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孤独具有显著的负相关。[20]上述结果说明,个体较低的自尊和自我评价经常对建立和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使个体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自己的交往需要难以满足,从而产生孤独感。而孤独者又可能因为自己缺乏人际关系渴望一种归属关系而降低了自我价值感。

孤独的大学生往往会社交不足,而社会支持对于他们改变这种状况有着重要作用。关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研究发现(weiss,2000),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21]在对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亦是如此,总体而言,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大学生孤独感体验越少(谭雪晴,2008)。[22]国内的研究者(李娟等,2002)还进一步发现,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23]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支持,但是感受到的支持确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

自我暴露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在他人面前真实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的过程。研究者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概念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Chelune等以150名未婚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中等且适度的暴露者与过高或过低的暴露者相比,较少体验到孤独感。[24]wei等(2005)的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具有高回避依恋水平的大学新生如能适当地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情感和痛苦,则有机会降低孤独感和抑郁的发生率。[25]李林英和陈会昌(2004)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与孤独感呈显著的负相关,低表露者比高表露者的孤独感体验更强烈。[26]余苗梓等(2007)的研究结果与李林英的研究较为一致,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存在负相关,同时他们还发现自我表露不仅自身可以影响孤独感,还可以通过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等中介变量对孤独感产生影响。[27]

3.对大学生生活事件的了解

主要采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生活事件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方面、学习生活方面、社交及其他方面。

4.结语

目前关于大学生孤独感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很少,戴革等通过分析表明,家在乡村的、非独生子女的医科大学生的孤独分数显著比其相对应的医科大学生的孤独分数更高,生活事件得分越高的医科大学生产生孤独的可能性更大。[28]孙晓杰等人认为孤独感的年级、性别差异显著,三年级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最高,男生孤独感水平高于女生,城市农村生源地差异不显著;[29]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信任中的信赖能够有效预测孤独感;信赖在人际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30]

参考文献:

[1]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29-435.

[2]蒋怀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23(4):98-99.

[3]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690-693.

[4]李传银,许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J].社会心理研究,1999,3(20):14-16.

[5]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5(2):113-116.

[6]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等.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6(3):112-115.

[7]张翔,常保瑞,赵燕.不同性别及科系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34-36.

[8]刘芳,刘世瑞.大学生孤独感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科学决策.2008,3(10):52-56.

[9]黄晓庆.孤独感及其测量工具简述.现代企业教育.2008,13(24):24-28.

[10]李传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析[J].淄博师专学报,1998,3(3);33-34.

[11]答会明,李利琴.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3(1):112-114.

[12]马瑞清.探析大学生孤独心理的成因与防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24(6):111-116.

[13]杨田,王科.大学生孤独感与人际关系相关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5(24):122-125.

[14]曾雪梅,曾云华.大学生孤独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5(6):28-32.

[15]孔维民,欧阳文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孤独状态的相关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3(1):66-72.

[16]赵淑娟,王卫平.当代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2(6):98-101.

[17]李小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36(4):97-99.

[18]李艺敏,李永鑫,李惠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6(1):35-39.

[19]于丽萍.论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5(4):56-61.

[20]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21(14):41-47.

[21]肖建伟,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2(15):122-128.

[22]Weiss,R.S.Reflections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loneliness research[J].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1987,5(14):21-26.

[23]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175-176.

[24]马伟娜,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41-643.

[25]文明,田晓明.大学生孤独感的原因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16(7):88-89.

[26]Kee-lee Chou Assessing Chinese adolescent’ social support: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J].Personality an individuai Differences,2000,3(14)122-125.

[27]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3):122-128.

[28]余苗梓.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1):56-62.

孤独三国篇3

――题记

冰天雪地中,那株蜡梅用一枝独秀的风采,驱散了内心的寒意;苍茫沙漠中,那株仙人掌用独自坚守的毅力,激发了无穷的生命力。它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孤独是动人心魄的美丽,是催人奋进的坚强。

孤独,是心灵的一泓清泉,洗尽铅华,安抚浮躁,成就淡泊之美。(设立第一分论点,语言形象,观点鲜明)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义无反顾,苦心孤诣,将用智慧铸造的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整合加工原文论据,叙议结合,语句简明,短促有力)

穿越百年风雨,历经沧桑年华。季羡林,在孤独中潜心治学,终成一代宗师。在坎坷中,他不失自信;在名利前,他独守淡定。(对原文进行压缩,语言更加简练)

皓月当空,银辉满地,又有轻风徐来,花香弥漫,令人神清气爽。清辉伴幽香,是一种淡泊之美。(形象的画面与明确的观点、浓郁的抒情气息相结合,颇具文学色彩)

孤独,是心灵的冷静剂,它给人清醒的大智慧,成就高洁之美。(设立第二分论点,思路得到进一步拓展)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楚大夫沉吟泽畔,形容枯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忧闷郁结于心。他选择了孤独,远离世俗的喧嚣污浊,毅然抱石自沉汨罗江,坚守着那份高洁之美,永存于历史长河中。是孤独给予他坚强,让他不惮于世间流言蜚语,更不惮于死神,而愿用千年的孤独守望那一份高洁之美。(“清高”改为“高洁”,一词之变,整段话顿时生色)

孤独,是心灵的沉淀剂,它让你远离功利,成就伟大的奉献之美。(设立第三分论点,思路再一次得到拓展)

坚守孤独,袁隆平十年如一日行走在田间地头,用汗水浇灌稻谷,用智慧创造科技,用奉献感动中国;坚守孤独,闵恩泽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敢为人先,用持久的毅力和惊人的创举为中国制造出了催化剂;坚守孤独,李桂林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点燃孩子们求学的希望,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奉献精神的沃土。(三个感动中国的人物,以排比句的形式集中出现,使文章内容更显丰富,新颖,深刻)

伟大的人们总是用孤独来展现内心的坚强,谱写奉献之歌,成就辉煌事业。(对三个论据进行概括式总结)

孤独不是哗众取宠的特立独行,也不是离群索居的自命不凡,而是用心灵去吟唱,用生命去演绎美丽和坚强!(照应开头,总结全篇)

标题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可谓先声夺人。开篇保留蜡梅、仙人掌两个孤独与坚守的形象;主体部分围绕“孤独”的人生意义,从“淡泊之美”“高洁之美”“奉献之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拓展了思路,丰富了内容;结尾部分,运用对比手法,并能照应开头,深化主题。钱学森一例由概括叙述,改为叙议结合;林秀贞一例由李桂林的事例所代替,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通过升格后的文章与原文的对比,可得出以下结论:

1.对中心论点进行浓缩,句子式的标题比原文话题式的标题要精彩。

2.整合原文材料、思想、观点,采用横向拓展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议论“孤独”产生的生命之美,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突出,议论全面,深刻。

孤独三国篇4

【关键词】孤独感;老年孤独症;认知脑神经

一、老年孤独症的诱因

实施“一胎化”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呈现出一种倒三角式的家庭结构,随着独生子女成长为社会的青壮年人群,老龄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 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 87%。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 93%,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 91%,平均寿命增长3.4岁。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75岁以上老人近一半是独自生活。

现代社会家庭分散(家长和子女居住在不同的城市)、朋友邻居之间的聚会变少,身体的逐渐衰老,社会活动的减少,这些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叠加,极大的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并且孤独感又会进一步损害生理机能,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老年孤独症。

二、老年孤独症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老年孤独症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老年孤独症患者属于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大致是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该部分群体常常是与年轻时生活变化有较大的落差,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生活,由于老年人缺乏相关的心理知识的了解,从而无法对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给出个合理的解释,较为严重的表现除了心理功能、情绪、思维出现异常以外,生理功能也会随之异常、紊乱,各种躯体症状也会伴随而来,它可以表现在:吃不好、睡不香、疲惫、乏力,同时还伴随有思维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心情感到沉重、感到压抑、生活没有了乐趣。

除此之外,老年孤独症还具有区别于其他年龄阶段孤独症的三大特点:(1)老年孤独症患者缺少显而易见的一般心理疾病的表现,常常没有明显的焦虑、忧郁、愤怒、悲伤等情绪表现。(2)老年孤独症患者并不会主动诉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常人没有明显的区别,很少诉说自己的苦闷。(3)老年孤独症患者常常比较固执,不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

三、老年孤独症与老年人死亡率相关性

据国外一项调查研究,随机抽取了1239名年龄在75岁至94岁不等的老年自愿者进行横纵向对比研究。在20年的随访中,罹患老年孤独症的群体在生活中需要面临与年龄有关的个人健康、社会损失、生活成本显著增加,而其他形式的工作和社会交往有较大幅度减少,直接导致该部分群体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就目前临床经验,老年孤独症与老年人死亡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是老年人致死的一大重要诱因。

四、老年孤独症的认知脑神经研究

目前的孤独症研究主要关注儿童和年轻成人的认知。孤独症是一个异构的精神障碍这是特点是受社会和交际障碍限制的,刻板的行为模式和利益(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这个障碍被认为是终生的。健康老龄化已经对认知功能有很深刻的影响。观察老年孤独症患者在注意、工作记忆、流畅性方面的不足。目前,还没有孤独症患者不同年龄的明确表现。尽管一些孤独症的症状似乎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老年人患有孤独症不会达到正常水平的社会功能。

认知脑神经科学就是主要了解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传统神经科学的某些分支吸收了认知科学的理论和神经科学的新技术,逐渐形成了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生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生物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等认知神经科学的各个分支。

Daselaar研究年龄对记忆提取加工的影响,将事件分为提取尝试和提取成功,发现前者具有明显年龄相关性差异,老年人表现左下前额叶激活较年轻人增加,而此前的研究表明左前额叶主要与语义加工有关,这可能表明老年人为了维持提取加工的顺利进行,主要依赖语义加工。而后者没有发现增龄性差异,老年人和年轻人左前额叶皮层均激活。

有研究者在研究情景记忆时,在排除内容记忆的影响后发现老年人来源记忆能力明显下降。Spencer 等根据来源信息的不同将来源记忆分为联系性来源记忆(来源信息与项目结合非常紧密,能与项目内容同时编码)和组织性来源记忆(来源信息不是项目的固有属性,与项目内容分开编码),联系性来源记忆的年龄差异往往与内容记忆相当,而组织性来源记忆存在更大的年龄差异性。Trott等发现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来源记忆能力下降较内容记忆下降更明显。Senkfor等通过ERP 研究得出同样结果。一些统计分析研究也证实来源记忆受老年化影响较大,故来源记忆对老年化较内容记忆敏感,呈明显双向分离。一些研究者通过抽象图和单词任务,证实年轻人来源记忆的提取主要位于左前额叶而内容记忆主要位于右前额叶,但就内侧颞叶皮层是否参与来源记忆的提取尚未达成共识。对老年人来源记忆的研究大多仍局限在认知心理学方面,尚不能由此得出精确的解剖定位。总之,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记忆障碍的人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记忆,由于大脑老化引起的知觉、感觉以及肢体运动能力都有所下降,所以造成老年人很少或者不愿意走出“空巢”,从而形成了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

孤独三国篇5

遭遇孤独,才懂得追求。

邂逅孤独,才知道珍惜

有人说大海美丽,是因为它广阔深邃;有人说森林美丽,是因为它郁郁葱葱;有人说天空美丽,是因为它高远湛蓝。有人说成功是美,也有人说失败是美。……

淡泊是美丽,灿烂是美丽;遗憾是美丽,沉默是美丽;热闹是美丽;等待是美丽,乐观是美丽;

而孤独也是一种美丽!

当一片枯叶从枝头摇落,在空中从容地划出生命的轨迹,这是美;当一只白鹭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缓缓飞翔,一直飞向烟雾深处,这是美……但它们都是孤独的。是孤独赋予它们奇幻的色彩。

寒梅是孤独的,源于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似乎上天把梅赐予人间时便赐予了它忍受寒冷和孤独,把它安排在绝迹的冬天,只有满目冰雪与它为伴,自开自赏,用冷艳的美回报世间。然而它却把这看作是上天的馈赠,依然开得那么赏心悦目,永远像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

落红是孤独的,它随着风儿飘落,没有定向……没有了昔日的火红与艳丽,没有了昔日的高贵与典雅,告别了昔日的喧闹,变得孤独了。但它是美丽的,古人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也护花”,它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孤独,换来了下一朵花的繁茂。它是美丽的,是孤独让它学会了淡泊。

诗人是孤独的,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奉使出征,将坚挺的人格和孤独的寂寞诠释得淋漓尽致,使他吟咏出千古绝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中的孤烟是孤独的,长河是孤独的,诗人也是孤独的,是孤独使他迸发出了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孤独是美丽的。

孤独,绝不仅仅是艰辛,它蕴含了人生的美。孤独是美的,美在无形中。

人人惧怕孤独,但从来都不会去享受孤独,他们不明白,孤独也是一种生命的历程。在孤独中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自己,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你闭上双眼,静静地听,你会听到,大自然中最和谐的声音,人与人最纯真的情感,心与心最真诚的交流。心平静的像一汪湖水,即使有石子落下,也激不起一丝丝涟漪。微风轻轻的吹着,像一双轻柔的手,来安慰那颗悸动的心。一切都是那么和谐,那么宁静。这时才发现,什么才是心灵真正的栖息地。

孤独可以使人沉静,可以使人成熟。的确,也许只有在孤单的时候,那颗漂浮的心,才可以真正停下来。想想过去,想想现在,想想未来。总是固执的相信,只有笔与纸摩擦的瞬间,才可以记录下真实的回忆。才不会被遗忘在世间的车轮里,当回忆时,才发觉已无从回忆。

孤独是美丽的,置身于孤单之中,你会把全身心放松,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清新与宁静,如果在此刻放上一曲轻轻的音乐,捧着一杯淡淡的咖啡,就像整个世界都沉睡了。而此刻,心跳的旋律,成了来在尘世之外的天籁之音,如此脱俗,如此宁静。

孤独不是寂寞,它是一种意境,一种凄楚的美丽。孤独如此美丽,若有可能,我愿选择一生孤独……

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遭遇和感受过孤独,体验和认识过孤独,把握和拥抱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升华,获得永恒的价值。

当孤独在我们的生活中萦绕时。我们可能迷茫过,惆怅过,无助过,但请不要怀疑生活的美好,不要否认“孤独”的价值或许某天转身发现,那孤独的背后闪烁着独特的美丽……

因为:

孤独三国篇6

2016年1月18日,腊八刚过,周菲(化名)就坐上了昆明至北京的飞机,去接正在进行孤独症康复治疗和训练的儿子小安(化名)回家过年。

在过去4个月的时间里,小安一直在北京市海淀区五路居附近一家号称是“中医儿科儿童自闭症领域位列全国第一”的中医院接受孤独症治疗,同时也在北京另外一家机构接受孤独症康复训练。

4个月前,该医院的一名医生告诉周菲,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小安就可以恢复正常,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读书。

然而, 4个月过去了,仅治疗费一项就花了10万元,小安却丝毫没有一点“正常孩子”的样子。“年后我们可能不会再去那里了。”周菲略显犹豫地说。

近年来,随着孤独症发病率的上升和患病人数的增加,康复训练需求急剧增加,而政府可提供的康复服务资源却十分有限。

中国残联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2014年全国共建立了135家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近5.5万名孤独症儿童在各级机构接受康复训练。

但这135家公办机构的康复服务能力,远远无法满足超过200万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需求。例如,整个北京仅有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一家公办孤独症康复机构,而等待康复训练的孩子已经排到了3~5年后。

私立康复机构便趁势而起。其中不乏以“彻底治愈”为噱头骗取钱财的“黑”机构。

即便是在较为正规的机构,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训练手段五花八门,收费标准高低不一。

康复机构的良莠不齐,让孤独症患者家庭原本就困顿的生活更添一层阴影。

90%以上为非专业机构

“目前,全国范围内承担各级残联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任务的民办康复教育机构已经超过了1000家,仅北京市就有100多家。”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贾美香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这些仅是与各级残联业务往来密切的机构数量,如果再加上那些在自行发展,不愿与残联有过多联系的机构,真实的机构数量要远远高于1000家。

这些机构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民办机构已经成为中国孤独症康复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主任施继良坦言。

但这些机构以“小作坊”为主。2014年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干预人数在30人以下的小型机构占民办机构的50%左右。

此外,这些机构90%以上由非专业人士创办,经营者和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不高。再加上专门针对孤独症康复训练的特殊教育人才缺乏,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堪忧。

贾美香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康复训练教育机构的创办主体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他们往往在自己的孩子被普通幼儿园或者小学拒绝后,为了让孩子有个去处,而创办孤独症训练机构;还有一类的创办主体是社会爱心人士。

这些机构虽然不会像那些“黑”机构一样,通过欺骗手段谋取利益,但其创办人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的特殊教育或精神卫生知识,而老师多来自于社会工作、幼儿教育等专业,并不具备开展孤独症训练的专业能力。即便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少受过孤独症教学的专业训练,专业水平很难保证。

关于治愈的谎言

由于大多数人对孤独症缺乏认识,所以许多家长在得知孩子患病之初,根本不愿接受“这将伴随孩子终身”这一现实,而往往心存侥幸,希望能够通过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手段治愈。

也有一些家长来自医疗条件不发达地区,医生很难给出好的干预意见,他们只能带着孩子背井离乡,到不熟悉的大城市盲目求医。

各种各样的所谓孤独症康复机构、训练机构、教育机构抓住了他们脆弱慌乱的心理,趁虚而入。

在小安就诊的北京某中医院,本刊记者以孤独症患儿家长的身份咨询得知,医院承诺通过所谓的“醒脑开窍四维疗法”在3个月内治愈孤独症。

在这家医院的大厅里,本刊记者看到有十数名家长在等待来这里接受训练的孩子。

“刚来的头一个月效果还挺明显的,但是后来就没有什么变化了。”一位来自江苏的家长告诉本刊记者,医生给出的解释是,这是正常现象,像普通孩子的学习一样,到了瓶颈期,需要时间才能突破。

但是她显然已经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忧心忡忡地表示,“谁知道能不能治好,再看看吧。”

随后,本刊记者以咨询为由,挂号之后进入了医院诊疗室。

在那里,一名张姓医生既没有要求看到孩子,也没有要求记者对照诊断量表,而是仅凭记者寥寥数语含混不清的描述,就断定孩子“应该是孤独症”,并信誓旦旦地表示,“一般三个月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不会影响孩子学龄后的正常求学。”

该医生向本刊记者强调,其他机构之所以不能治愈孤独症,是因为它们只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而他所在的医院还会配合使用中药汤剂,通过增加脑部神经营养,恢复发育受损的脑部神经。

“中药汤剂对孤独症的治疗是否有效,还有待验证。但3个月可彻底治愈的说法,是绝对不可信的。”北京儿童医院儿童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纪水肯定地说。

残酷的事实是,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孤独症被治愈的病例。

巨额的治疗费

2015年9月至今,在前述中医院接受了4个月治疗的小安,并没有像医生承诺的那样“恢复正常”。

2015年7月,在周菲带孩子到北京治疗前,通过某搜索引擎,找到了排名位于前三的上述某中医院。而当时接待他们的正是本刊记者见到的张姓医生。他告诉周菲,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孩子就可以恢复正常。

实际上,周菲自己也是医生,对孤独症有所了解,可是,明知道“恢复正常”八成是在骗人,却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去治疗。

在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里,小安喝了三个半月的中医汤剂,做了20多次理疗,打了无数针所谓增加脑神经营养的针,也扎了无数次的针灸。

而4个月下来的花费,并非张姓医生声称的三四万元,而是10万元。仅单次收费600元的理疗一项就花费了上万元。

据本刊记者了解,也是在这家中医院,有些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在三四个月之内,花了十多万元之后,情况并没有多少好转,却花完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由于再无力支付其他的训练费用,他们只能放弃。

由于近两年各种针对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机构剧增,而相关的规范管理相对滞后,各机构的收费标准也混乱不堪。

本刊记者接触到的几位曾在前述北京某中医院接受治疗的孤独症患者家长反映,其3个月左右的花费一般在10万元以上。而这一收费标准在营利性的孤独症医疗机构中,也只能算是平均水平。

一般正规的孤独症康复机构,如果是全天训练,每月的训练花费大概在7000~10000元之间。

以北京一家2004年建立的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的收费标准为例,根据患儿选择训练项目的数量,每一课时(45分钟)的收费从38~50元不等,一般每天安排6个课时。这里的大部分孩子每天接受3个课时的训练,花费在114~150元之间,每月的花费在4500元之内。如果是全天训练的话,费用就要翻一番,即每月9000元左右。

当然,如果孩子的情况较为严重,需要一对一的个性化训练,费用就要高得多。一般是每小时200元。

短期来看,这些正规机构的收费标准似乎并不高。但孤独症是伴随终身的发育障碍,因此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接受不同的训练,也就是说训练也会伴随终身。

“如果是普通家庭的话,很难长时间承受这笔费用。” 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创始人孙梦麟对《t望东方周刊》表示。

被淘汰的训练技术

这些黑心机构的骗财之举固然可恨。但是,在业内看来,比名目繁多的虚假信息横行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孤独症训练技术的极度落后。

“国内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水平整体不高,尤其是一些非主流疗法和被国外淘汰的方法还被普遍应用。”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告诉《t望东方周刊》。

上述某中医院的“醒脑开窍四维疗法”中提到通过中药汤剂增加脑部神经的营养,或者通过各种理疗手段深度修复脑部神经,这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都是被证明了没有效果的治疗方法。”

身为医生的周菲也告诉本刊记者,他们开的中药都是营养滋补类的,也就是中医所讲的“补气”,而并非宣传的那样可以“增加脑部神经营养”。

然而,令业内忧心的是,这种所谓“增加神经营养”和“排毒”的疗法,在国内孤独症治疗中的应用竟十分普遍。

而康复训练中运用的感统训练和音乐疗法,也是已经被国外证明无效的训练手段。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包括感统训练、听统训练在内的训练方法,都是已经被国外淘汰、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其是对改善孤独症核心问题有效的训练手段。

“但是,目前国内很多机构,包括一些正规医院还在使用这些方法。”上述业内人士说。

但在许多孤独症儿童家长看来,感统训练虽然对解决孤独症的核心问题没有帮助,但是对一些因孤独症感统失调的孩子来说,确实能够起到改善感觉协调统合的作用。

本刊记者以患儿家长的身份在网上进行咨询时,还接触到了BNP数字生物神经修复技术、RNC生物修复技术、生物靶向等十数种治疗方法。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由于国内大多数机构是由非专业人士创办的,因此往往是边教边学,而听讲座、短期培训又是目前主要的学习手段,缺乏长期系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所以即使是在国际上被证明有效的训练方法,也都是从外国直接抄过来的,很少有机构有能力将其本土化。

谁来监管

孤独症康复市场之所以问题重重,与政府在政策扶持、业务引导和行政管理上的缺位不无关系。

首先是登记混乱。孙梦麟介绍说,目前存在的上千家具有孤独症康复训练功能的机构中,登记机关有三大类――民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

2009年中国科学院对全国119家民营孤独症训练机构的抽样调查也显示,59.8%的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其登记机关主要是民政和教育部门;20.5%的机构登记为工商企业,还有相当数量的机构没有进行任何登记。

登记的混乱直接导致监管主体不明。政府部门对民办训练机构的监管应该包括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两部分。

行政管理应由其注册登记的政府部门负责。

“这些机构既已在政府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那么政府应该从注册审批开始,就对机构进行监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

但是与大多数行业一样,孤独症康复训练行业的进入门槛极低,政府部门并不会专门对机构创办人或其核心团队的专业背景、技术水平进行考察。而在日常的监督管理中,一般都是采取“民不举、官不究”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只要不出现重大事故,即便一个机构确实存在通过欺骗谋利的行为,没有人举报,也就不会受到惩罚。

而在业务管理上,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业务指导部门。

2006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正式将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的范畴。因此孤独症的训练涉及残疾康复,目前各地残联系统与各个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最为频繁,也为一些机构在技术水平提升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

“但残联只是一个提供技术服务的事业性团体,不是一级政府机构,也不是法定的业务主管部门,没有管理权。”施继良无奈地说,所以很多问题也是有心无力。

孤独三国篇7

关键词:聋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公平的倡导,教育学者开始关注特殊学校中存在生理障碍的学生,聋生是特殊学校中的重要受教育群体之一,其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儿童更低,更容易产生自卑、猜疑、孤独等消极情绪,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困难,即孤独感。鉴于此,本研究拟以四川不同地区特殊学校聋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孤独感特点,以期为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1.对象

以四川省乐山、宜宾等地特殊教育学校三到七年级寄宿制的聋人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12份,有效率为93.3%。其中男生为72名,女生为40名;三年级聋生33人,五年级聋生38人,七年级聋生41人。

2.研究工具

采用Asher等人(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量表为五级评分,从1(一直如此)到5(绝非如此),16个有效题项中,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明显。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

3.施测与统计分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聋生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完成问卷评定,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测试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

1.聋生孤独感的总体特点

研究指出,孤独感量表得分≥46,即表明存在孤独感。本调查中,聋生总体的孤独感平均得分为45.32±9.09,但存在孤独感状态的聋生有69人,占62%。可见,大多数聋生在学校或生活中仍感受到明显的孤独感。

2.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的特点

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得分,如表1所示,总体表现为五年级聋生孤独感最低,其次为七年级聋生,相对得分较高的是三年级聋生。

3.不同性别聋生孤独感的差异比较

以性别为自变量,聋生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下表所示,女生的孤独感高于男生,且达到显著水平。

四、分析与讨论

1.聋生孤独感的总体特点分析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聋生存在明显的孤独感。其原因如下:(1)聋生听觉感官障碍影响其社会交往。进入小学以后,聋生听觉能力的低下甚至丧失极大地限制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2)生活学习环境相对封闭。聋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主要还是局限在学校范围,而学校通常采取封闭式管理,从而导致孤独感体验更明显。

2.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聋生的孤独感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五年级聋生孤独感较三、七年级低,且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与聋生自身特点有关。

3.不同性别聋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从研究结果来看,聋生中女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男生。相较而言,女生由于听觉能力方面的障碍使得她们在感知外界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敏感,一旦在人际交往中达不到自身所预期的满意状态时,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则容易被积聚下来。

参考文献:

[1]李娟,张丽芳,李永在.父母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对盲童孤独感的影响.心理科学,2002(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注: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农村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寄宿制感官障碍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项目编号S1226)。

作者简介:

孤独三国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艺术;儿童孤独症;音乐治疗;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222-05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至今病因未明的、严重的、广泛性身心发展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语言、社交、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发育异常。根据DSM-IV的诊断标准,孤独症多起病于3岁以前,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智力低下的特征。自1943年Leo Kanner教授首次在John Hoopkins医院发现并报告孤独症至今,关于孤独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孤独症在我国的诊出率呈逐年增多趋势。根据2001年对全国六省市0~6岁儿童的抽样调查,在0~6岁儿童中精神残疾现患率约为0.101%,全国约有0~6岁精神残疾儿童10.4万人,其中孤独症占绝大部分。调查结果还表明,孤独症的发生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孩明显高于女孩,比例约为5:1。但临床观察发现,女性患儿的症状往往较为严重。

孤独症对人的社会化功能损害极大,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必须引起更多的关注与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孤独症儿童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在确诊的精神残疾儿童中,有50.82%的精神残疾儿童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诊疗与康复,这其中有父母不重视的因素,有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有诊断技术和治疗途径的影响。而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辅治疗,无疑是一种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的办法。

1 孤独症的病症、病因及发病机理

根据现有资料和临床观察,孤独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孤独离群。喜欢生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里,不善于也不喜欢与人交往,喜欢单独行动,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反应冷淡,甚至带有一定的恐惧或敌对情绪。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极度封闭,不考虑别人的看法与体会,我行我素,旁若无人。二是语言障碍。多数患者不善于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很少向人提问或回答问题,平时言语很少,极度严重的甚至终生不语,日常词汇有限,声音很小,常常以手势代替语言,喜欢自言自语和重复单调的话语。三是思维偏激。脑筋多“不转弯”,不少患者有异于常人的专注力,能长时间做一件常人认为比较枯燥的事情。行为非常刻板,喜欢单一的重复,对一切事物都强烈要求保持原样,如有变动则会有明显的焦虑反应。四是智力障碍。有3/4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水平低下,少数患者智力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部分患者由于专注力极强,一旦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会表现出超常的天分,呈现智力孤岛现象。针对上述特征,医学界逐步建立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并通过行为评定、诊断访谈、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等方法进行筛查和诊断。

研究表明,孤独症的发生与先天因素关系密切,而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受教育程度等后天因素无关,其先天因素表现为母体的情绪、营养、饮食习惯,以及出生时的异常情况等。通过孤独症患儿与正常儿童的比较,我们可以将儿童孤独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隐伏期(1-2岁),病症尚未显现出来,不易引人注意;第二阶段是分化初期(2-3岁),病症逐渐显露,患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低下,并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第三阶段是分化成熟期(4-6岁),孤独症特征非常明显;第四阶段是分化晚期,个体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并趋于稳定。可见,4-6岁是治疗孤独症的希望时间,而2-3岁是治疗孤独症的最佳时间。

目前,有关孤独症的病因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尚不十分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孤独症的发生可能与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而导致的功能障碍有关。许多研究发现,大部分孤独症儿童都有过器质性脑病的历史,如在胎儿期和围产期脑损伤,则后天发生孤独症的可能性较大。同时,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异常、神经生化改变、神经疾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等都与儿童孤独症有着密切关系。此外,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会起到一定作用。调查显示,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睦的双亲关系对孤独症儿童的培养教育、促进其社会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2 音乐在孤独症治疗中的作用和理论基础

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治愈孤独症,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症,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教育和训练等。从史前时代“法师”、“巫师”使用鼓、圣歌、歌舞进行魔法和宗教活动,到古埃及的长老医生将音乐作为心灵的药物,把歌曲治疗作为医学活动的一部分(Feder和Feder,1981),人类早已经意识到音乐对于思想、情绪和身体健康所具有的特殊力量。亚里斯多德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良药”。由于孤独症儿童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感知,不同程度地存在感觉过敏或感觉迟钝的问题,围绕声音刺激对孤独症儿童心理影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在临床治疗中的生理/物理、人际/社会和心理/情绪等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一系列有关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音乐作为治疗孤独症的一种干预性手段得到了医学界和音乐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相当成功。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伴随着愉悦的进行的强有力的感观刺激和多重体验,包括可以听到的声音和可以感到的声波振动。国外大量研究表明,音乐的节奏可以明显地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而选用合适的音乐可以有效地消除人的紧张情绪,促进人的身心放松,减少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长期紧张而对人体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尽管,孤独症儿童具有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但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手段比其他方式更容易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刺激孤独症患儿的听觉神经,成为改善其身心功能、协调心理健康、建立良好情绪、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手段。美国孤独症研究院院长Dr.Rimland认为,孤独症患者的音乐能力几乎是宇宙性的,尽管他们对周边的事物漠不关心,有的甚至没有语言,但对音乐通常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患者甚至会表现出超凡的音乐感和超强的辨音能力。美国音乐治疗之父Gaston指出:“音乐的力量和价值就在于它的非语言 的内涵”。这种非语言的交流特点对于临床治疗非常重要,对普遍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的孤独症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媒介,它可以在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形成有助于治疗成功的基本动力。正是由于孤独症儿童对音乐的特殊感知与反应能力,以及音乐具有舒缓心理、矫正行为、消除障碍等作用,运用音乐进行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干预训练,来恢复、保持、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增强其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成了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与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以中国传统音乐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是源于笔者狭隘的民族心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的维度,影响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它的理解、感悟和认同。虽然,孤独症儿童从小生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里,很少受到本地区和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但他们仍然可能会因人种差异和代际遗传而被打上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烙印,表现出对所处民族和地区文化的心理认同,而对孤独症成人来说,对这种音乐文化差异性的反应可能会表现得更为强烈。当然,这只是笔者一种无谓的猜测、疑虑和担心,有关孤独症儿童跨文化的音乐治疗问题有待日后另行研究和探讨。

3 个案选择与实验研究

为进一步探明中国传统音乐对我国孤独症儿童的效果和作用,笔者从2008年开始对特殊音乐教育和特殊音乐治疗进行专题研究。2009年3月,又在南京市某特殊教育学校选择了8名孤独症学生进行对比试验,前后历时5个多月,获得了第一手实验数据。

3.1 对象选择

根据南京市某特殊教育学校提供的孤独症学生档案,笔者从中选择了7男1女,共8名学生,年龄均为9岁,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名。这8名学生肢体发育正常,说话吐词不清,生活自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和与人交往能力都很差,不能进行学习和计算,并于2006年前后被南京市脑科医院诊断为孤独症。

3.2 研究思路、模式和技术

本研究尝试地运用心理学、神经生理学、教育学和音乐治疗等学科基础理论,根据孤独症儿童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演听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模仿、感知、协调、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以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的训练方法。

针对孤独症患儿语言发展、社会交往、感知反应和行为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本次实验综合采用接受法、主动法和即兴演奏法等三种技术。

(1)接受法。接受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听到和倾听两个听觉程序,改变孤独症患儿的情绪和心理,并对音乐产生积极的反应。例如,通过聆听旋律优美、轻松活泼的中国传统经典曲目,使患儿舒缓情绪,身心放松,引发和促进其与治疗教师非语言的情感交流;通过音乐听力训练,使患儿提高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的能力,改变其“充耳不闻”的毛病;通过听觉辨别,提高患儿对音乐的理解力。

(2)主动法。主动法强调的是通过听觉引导,在患儿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并激发和使他们产生健康的变化,逐渐由聆听音响发展到亲身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例如,让患儿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改善症状,促进大脑皮层的活动和调节;通过模仿性演奏、歌曲演唱和呼吸训练,增强患儿口、手、眼的协调能力,让患儿在自己熟悉的音乐情境中学习掌握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气的强弱等。

(3)即兴创作法。让孤独症患儿在潜意识和半意识的指引下,自发性地甚至创造性地进行器乐演奏或自由演唱,以帮助他们随心所欲地抒发和宣泄内心情感。患儿即兴创作的乐器一般比较简单,多为不需要经过学习便可以演奏的节奏性或旋律性打击乐器。如小鼓、摇铃、三角铁、钢片琴等。

3.3 方案设计

3.3.1 治疗目标:短期目的是减少50%的刻板、四处走动的行为,减少50%情绪干扰行为,增加50%集中注意力演奏打击乐器;减少50%的焦虑、情绪发作和躁动,增强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能力。最终目的是提高患儿的社会融合性,消退干扰行为,提高注意持续时间、学会沟通、消除爆发性的情绪干扰行为。而从显性目标来看,主要是增加患儿随老师做动作的时间和次数。据此,我们确定靶行为A:减少不当行为――攻击性情绪扔、打物品;靶行为B:增加适当行为――将攻击性情绪转移到打击乐器的演奏上。

3.3.2 时间和地点选择:本实验在特殊教育学校约30平方米的音乐治疗室内进行,室内配有摇铃、铃鼓、小鼓、响板、木鱼、打棒、沙槌、三角铁、电子琴、钢片琴、奥尔夫音块、录音机、录像机等设备。音乐治疗以个别治疗为主、集体治疗为辅。个别音乐治疗每周1、3、5分别进行1次,每人每次30分钟左右。集体治疗每周进行1次,每次45分钟左右。

3.3.3 训练安排:通过教师和家长的陈述,进一步对实验组患儿进行观察和评估,并根据每位患儿的特点制定个别化治疗计划,以听觉刺激和节奏训练为主。(1)听力训练。主要让患儿多听一些中国传统音乐曲目中活泼明快的音乐作品,舒缓他们的紧张心理,使之熟悉并发生兴趣。(2)演唱和记忆训练。选用患儿熟悉或者具有生活意味和特定情感的歌曲,让他们跟着音乐的旋律进行模唱,引发其与音乐相伴生的情感和记忆。(3)演奏训练。在治疗教师的带领和指令下,进行简单的演奏训练。(4)发音训练。伴随着音调变化,进行呼吸调节和发声练习。(5)协调性训练。跟随音乐的节奏,完成拍手、行走、舞蹈等运动。

3.3.4 音乐选择:不同的音乐会引起人的不同心理体验,使人变得或倦怠,或活跃,或胆怯,或兴奋,因此针对每一位孤独症儿童选择合适的音乐十分重要。本次实验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的多为中国传统经典曲目。开始时,主要选用每位患儿所喜爱的音乐作品。随着治疗过程不断推进,逐步选用风格多样化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以增强其适应能力。

3.4 治疗过程

在确定了治疗对象和治疗方案之后,2009年3月至6月和2009年9月,我们对实验组中的4位患儿分别进行了针对性治疗。每次治疗结束后,详尽地记录下治疗的日期、时间、训练方法、目标行为持续时间和目标行为频率等内容。5个多月的治疗过程没有固定模式和训练内容,具体实施计划常常应时而变。由于4位患儿从未接受过音乐专门的学习与训练,缺乏音乐基础,所以,治疗过程从最基础的乐器触摸、最机械的敲击训练和最简单的儿歌模唱开始,让患儿跟随老师做简单的动作,逐渐形成他们对音乐的基本印象,从而建立起患儿与治疗教师的情感联系和对音乐的第一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尝试性地采用音乐伴奏方式让孤独症儿童感知音乐的节奏;让患儿自由地即兴演奏乐器或无拘束地哼唱歌曲,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让患儿跟随着音乐的旋律,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增强他们的行为控制能力;让患儿在治疗教师的指令下完成各种音乐活动,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实现对要求的遵从和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同时,我们还通过歌曲学习 和呼吸训练,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语汇和节奏,形成对音调和节奏的正确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儿主动表达意识和能力较差,注意力很不集中,情绪波动大,有时会拒绝合作,治疗状况偶有反复。目前,针对上述患儿的音乐治疗仍在继续。

3.5 疗效测试与评估

本次实验在综合参考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丹佛智力发育筛查量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儿童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儿童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等的基础上,结合音乐治疗的自身特点,设计了一套《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测量用表》(囿于文章限制,在此不作详细介绍)。量表共分7大项、58个小项,每小项3分,总计174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动作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二是乐器演奏技能(包括儿童打击乐器、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和音乐感受能力;三是情绪控制和与人交往能力。

量表中的所有内容由学生家长和未参与实验的教师协助填写,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每个月各填写1次,由此获得了每位患儿的7份数据。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量数据分别计取算术平均值,并通过这7组数据的纵向对比,以及实验组与参照组的横向比较来验证中国传统音乐在治疗儿童孤独症方面的作用。

图1数据显示,对照组初始测量数据稍好于实验组,且前2个月两组的数据增长相差不大,有关变化可能与患儿的自然增长有关。随后的2个月里,实验组学生的测量数据大幅提高(71.75-64=7.75),而对照组学生的变化不太明显(66-64.25=1.75)。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7月和8月暑假期间,两组学生的测量数据均有所降低,相较之下实验组的数据下降得更多一些。接着在暑假之后的第1个月内,实验组的测量数据又有较大提高(73.5-70.5=3),而对照组的测量数据变化很小(65.75-65.5=0.25)。从这一连串的数据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音乐对治疗儿童孤独症的实际效果,然而这样的治疗应当长期坚持。

孤独三国篇9

其实孤独感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有,我们在移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也是有孤独感的,并不是来到这边以后,才产生的,但是,在国内时候的孤独感与移民以后的孤独感还是不同。在国内的时候,我们有父母,有亲戚朋友,有很好的同事,都可以帮助我们解除孤独感,而且,我们是生长在一个我们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国家,有国家认同和民族历史认同,因此,有些特殊的孤独感是在国内的时候没有过的,是因为移民造成的。

我们一移民过来,就会发现,我们的父母不见了,亲戚朋友也不见了,见到的都是陌生人,语言也变了,文化也变了,我们如同来到一个荒漠。而且,就具体的生活水平而言,一开始,我们的生活水平与国内的时候相比,是下降的,关于生活水平的下降,很多人都是有感受的,因为一开始,你吃的,住的,用的,可能都不如在中国。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我们来到这里为了什么?而且,在国内的时候,我们一般也不是混得很差的人,但一到这边,我们会发现,我们一下子就落到了社会的底层。这个经历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遭遇和经历过的,也许以前在国内下过乡的人有这种经验,但我们大多数的人没有。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情一般是很糟的,孤独感就更加强烈了。孤独感,无助感,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地位下降,都是我们在一霎那间,就会遭遇到的,尤其是我们一下子成为了少数族裔.在国家的政治层面我们无奈的成为了弱者。然后我们就从打工干起,有些人是上学,我们新移民很少有没有打过工的,即使是上学的人,大多数也打过工,而我们在国内的时候,是没有打工的经历的。

因此,这个时候的孤独感包括有:国家认同的孤独,社会认同的孤独,文化孤独感,语言孤独感,少数族裔的孤独,朋友父母亲戚认同的消失,家庭内部的关系的变化,与子女关系的变化。总之,我们一下子什么都变了,所谓连根拔起的感觉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在国内的时候所没有的。

很多朋友都经历过的就是,家庭关系的重组。其中包括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的重组。在中国,一般的家庭还是男人说了算,至少是男女平等,但到了这边,发现,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不仅妻子不听你的了,连孩子也不听你的了。我发现,一般来说,女人的适应能力比男人要强,孩子的适应能力也非常强。有人统计过,在美国和加拿大,一般中国新移民女人的工作就业率和收入,平均要比中国男人要高,这好像有些奇怪,但这是事实。这样,势必造成,男人在家庭地位的动摇。因此,新移民对中国男人女人孩子都有压力,大家普遍都有孤独感,但男人的孤独感要更为强烈一些,原因就是这个,男人的适应力要差一些。而男人对国家社会文化的重新认同,也要比女人要差一些和慢一些,男人经常很顽固地坚持一些什么,经常是很虚的东西,但女人一般就比较实际,因此会很快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文化,甚至国家,也包括语言。而且,外部环境也是如此,西人普遍对中国女人和孩子比较认同,但对中国成年男人就要差一些。

据我个人的体验,这个高度孤独的时期大概有三年的时间,过了这一段以后,就会好一些了,我这里也许仅仅指的是成年男人,女人和孩子可能要快很多,也许有的男人也会快一些,或年轻一些的人要快一些。当然,那些一心想成为黄色洋人的人除外。

在这头三年里,一般的人也是特别想回国的.学生会好一些,因为必须要拿到学位才能回去。那么,我们如何熬过这一段时间呢?很多人都有不同的办法,一个是靠家庭的紧密关系。到了这边,因为国内的关系都一下子失去了,家庭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中国人普遍的注重家庭的观念,一般在海外会得到加强,而如果这个时候,家庭有问题,那么新移民的生活就会比较惨一些。而在这个时候,又特别是家庭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因为国内家庭维持平衡的外部环境变了,有许多人的家庭面临重组。如果家庭比较稳固,那么抗击打能力就会提高很多。另外一个办法是重新寻找朋友,同学,同乡,同职业,学校的新朋友,或者教会的朋友等等,中国人一般靠建立新的稳固的圈子来抵抗孤独感。有很多的圈子,有些圈子还会有交叉。

我个人的经验,是靠上教会。这三年的孤独高峰期,笔者是靠上中国人的教会度过的,也就是靠神的力量才挺过来的。信仰,在这个时候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基督教的文化也是西方文化的核心,透过对基督的认识和理解基督的教导,我们就可以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之路,包括适应西方的国家,社会,文化,语言,调整家庭关系,包括调整夫妻关系,与孩子的关系等等。

据我观察,很多华人移民在登陆开始的时候,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反目,与孩子关系搞僵,很多都是因为没有去教会的缘故,是没有认识神,认识基督的缘故,也是没有按神的教导及时调整自己,调整自己与新国家,新文化,新家庭的关系。

这个非常的重要,是笔者本人的真实感受。我这里不是在进行宣教,而是谈真实的感受。比如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在国内的时候,当然是孩子要听大人的,因为大人一方面是长辈,一方面是有经验的人,也是父母辈,是有所谓“尊严”的人,孩子要无条件服从。但是,到了这边发现,这里的文化不是这样,孩子本身也是人,也是有尊严的个体,必须要尊重,不能打骂,而且,凡事要商量着来.不能搞独裁。这不是中国的传统,中国的传统有好的一面,就是父母对孩子都非常地好.但是其关系是另一种.对其好的方式也不同,打骂是可以的,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何况中国人都很重视教育,教育孩子也是天经地义的。只是,圣经中说,孩子不是你个人的,是神的,你只是孩子的管家而已,而且还要管好。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孩子与你没有所属关系,不是你的私人财产,你仅有管理权,而没有产权,产权是属于神的,神是董事长,是老板,我们父母仅仅是经理而已。而且,孩子以后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所以,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其亲密阶段,就是一段时间,非常宝贵,我们要珍惜,而孩子本身不是属于我们的,我们也不能任意而为。这些教导非常的实在,有用,对于我们父母转变观念非常有帮助。

另外就是从基督教的立场来看西方文化和历史,以及现实,会看的非常的清楚,对我们适应西方生活非常有帮助,也是我们得以对付新移民生活与孤独感的法宝。

孤独三国篇10

门诊中遇到很多像婷婷这样的小患者,有的孩子甚至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令人非常痛惜。

据最新报道,在美国,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6个孤独症及相关障碍患者。而在我国,据推测,患有孤独症及相关障碍的儿童至少有100万人,如果加上未被发现的孤独症患儿和有孤独症倾向的儿童,人数将远远超过100万。

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1943年,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次确立了“儿童孤独症”的概念。在随后的60多年里,这一儿童发育疾病被越来越多的医生了解和认识,并做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目前普遍认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和狭隘兴趣等。

我国的儿童精神医学、发育行为医学起步较晚,孤独症的知识还不普及,有很多的孤独症患儿未被早期发现。这是由于孤独症起病年龄较早,两三岁的孩子出现一些交流障碍、语言障碍等问题,往往会被忽视,一方面是因为年轻家长没有育儿经验,另一方面,家里的老人可能会认为孩子说话晚,属于“贵人语迟”。如果该病未被及时发现,会影响到之后的治疗效果。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识别

事实上,早期识别儿童孤独症并不困难,只要父母仔细地观察和比较,就会发现孤独症患儿的某些发育指标往往落后于同龄儿童。此外,他们身上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奇特的行为。

孤独症患儿有一些常见症状,如果孩子现在的情形与下表中多个以上的症状吻合,家长就应注意了,需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和其他的孩子难以相处。

喜爱转动物体。

不喜欢目光的接触。

经常莫名其妙地大笑。

喜欢单独玩耍。

对真正的危险没有恐惧。

不喜欢被拥抱。

对周围漠不关心。

对身体所受到的痛楚没有明显感觉。

对外来声音充耳不闻,好像耳聋了一样。

对玩具不感兴趣,极度迷恋自己的手。

过度活跃或过度安静。

不正常地依恋物件。

没有理由地极度忧伤。

不懂回答问题,只会重复别人的话语。

抗拒惯常的行为或动作。

不会恰当地玩玩具,拿到玩具就放嘴里咬、嗅,或拿在手里不停地转动,不停地排列所有的玩具。

开口说话的年龄晚,会说话后常常只是重复别人的话,很长一段时间都分不清你、我、他等代词。

极度喜欢电视上的广告、天气预报,却对动画片不感兴趣。

应对儿童孤独症的几个关键词

诊断

孤独症患儿通常在两三岁时,就能被诊断出来。目前,在现有的医学水平上,还不能通过血液检查、脑CT等检查来确诊该病,因此,临床上,只能由儿童发育行为方面的专科医生,从孩子的行为表现上来诊断是否患有儿童孤独症。

训练

孤独症及相关障碍是一类特殊的疾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来加以治疗,现有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特殊的教育训练。其前提是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对患儿的现状予以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科学有效地治疗这一发育行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