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描述十篇

时间:2023-03-31 13:32:45

人物性格描述

人物性格描述篇1

[关键词]概念格领域本体本体描述本体推理

[分类号]G350

领域本体描述是一切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工程活动的前提,提高领域本体描述的形式化与规范化程度、语义表达能力和本体知识推理能力就成为领域本体描述所一直追求的目标。形式概念分析(FCA)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建立在概念和概念层次的数学化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知识描述手段和数据分析工具,运用形式概念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构造和展示由属性和对象构成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FCA和领域本体是两种形式化的知识表示方法,文献指出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本体的目的是对人能感觉到的现实世界建立共享的概念模型,提供一种共识以支持知识密集型应用。FCA不是为现实建模,而是为人工世界建模,目的是支持用户在给定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领域分析和建模。FCA中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同样重要的两方面,而本体则强调概念的内涵部分。

FCA已被尝试用于领域本体的描述,代表性的文献有[4-6]等,这为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理论的产生提供新的契机。利用FCA可以完善领域概念的属性集和对象集,提高领域本体的语义完备性和形式化程度,自动分析领域的隐藏概念,并对领域概念进行聚类,从而为本体分类关系提供参考,帮助建立领域本体原型。另外,概念格可以帮助完善用描述逻辑进行本体推理的实际情境,为本体推理的公理和规则的编写提供便利。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运用概念格协助完成领域本体描述的基本原理,并提出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模型,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启发。

1

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原理

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基本原理可简述如下:领域本体的描述,必须自始至终贯彻工程化的指导思想、标准化的表达方式和规范化的工作步骤。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预处理过程,将领域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领域核心术语集(即核心词汇集),进而将领域核心词汇集依据“对象一属性”的二元关系转换为形式背景,用形式背景来表达领域背景知识。形式背景形成后,在对其优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造格过程,将形式背景转换成概念格,并用相关工具将概念格显化,接着根据实际需求对概念格进行规范化的编辑操作,得出满足领域本体使用需求的合理概念格,此时,可视化的概念格可以良好地展现出概念层次模型,概念层次清晰地体现了概念间的分类关系。在上述过程的基础上,将概念格通过相关操作转换成领域本体原模型,并在领域专家的参与下对领域本体原模型进行属性、实例、关系和公理规则等多方面的充实,最终通过领域本体的形式化过程,用本体描述语言将领域本体表达出来。最后用领域本体推理过程,对领域本体进行检测,并推理出相关隐性知识。

2

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模型

根据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原理,本文将运用FCA描述领域本体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描述阶段和推理阶段。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来看,上述四个阶段每阶段都包涵着许多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要素和内容,这给理解和掌握基于FCA对领域本体进行描述这一过程的本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采用模型化的思路,抓住这四个阶段中的主要要素并摒弃次要要素,进而深入研究各主要要素间的关系,对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过程进行抽象,构建了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模型,如图1所示:

各模块的主要任务概述如下:

2.1 准备模块

该模块主要解决领域本体描述的前期准备问题。在知识工程专家、领域专家和领域本体用户三方面对所要建设的领域本体进行深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搜集领域数据,并将其分为三类: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随后使用相关技术(映射技术、NLP技术等)从各类数据中抽取出领域核心术语集,并将术语集的格式统一为“对象一属性”集,文献[7]阐述了具体的方法:①对结构化数据(一般为关系数据库表),利用逆向工程或映射技术将关系模型转换为E―R图,用数据库表的元组作为对象,而数据库表的属性作为属性,E―R模型的关系表述概念间的关系;②对非结构化数据(一般是领域纯文本)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是通过自然语言的解析器,将领域文本中的每一个句子转换成一棵语法树,由语法树来分析,将词汇关系分为动宾关系、并列关系、偏正关系、主谓关系等,进而将这些关系转换成“对象一属性”关系;③半结构化数据一般是大量的XML格式的网页以及它们遵循的文档类型定义(XML Schema或DTD)等具有隐含结构的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具有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特征,从半结构化数据中抽取需要运用映射技术和自然语言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来获取领域中的“对象一属性”关系。

2.2 分析模块

该模块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主要完成四项任务:

・将准备模块得出的结果(即领域核心术语的“对象一属性”二元关系)纳入统一的形式背景下,并判断所形成的形式背景是否为标准形式背景,若不是,则分析原因(如多值背景、非净化背景等),并采取对应措施(如多值形式背景单值化,背景净化),将形式背景标准化。

・通过造格算法,将标准形式背景转换成概念格,并将所得概念格通过Hasse图的形式显化出来,由领域专家和知识工程专家在可视化基础上判断概念格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概念格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对象、属性编辑,循环操作,直至出现较为满意完备的概念格为止。对概念格的编辑处理的基本操作包括:添加或移除对象;添加或移除属性;当两个对象有相同的属性时,要么合并成一个对象,要么给对象添加属性,以区别对象。概念格可以产生新的对象,它们不在概念表中,可以增加这些对象;整个过程不断循环重复,直到合理完善为止。

・将编辑后的完备概念格进行转换,主要包括节点转换(命名顶端节点,标示中间节点,删除底端节点)和节点关系转换(转换为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两部分,转换的结果是得出领域本体原模型。

・在领域专家的参与下,将领域本体原模型进行属性扩充、实例扩充、公理扩充及关系扩充,对领域本体原型进行完善,最终形成扩充后的领域本体原型。其中,属性扩充和实例扩充分别用于完善本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两个方面,关系扩充的目的在于完善领域本体概念除分类关系外的其余关系,而对公理和推理规则的扩充可以帮助实现本体推理。

2.3 描述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本体描述工具和本体描述语言,对扩充后的领域本体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即完成本体的编码过程,最终得到领域本体。本

体描述包括对领域概念、概念间关系、属性、实例、公理和推理规则等各个方面的描述。

本体描述的过程相当复杂,为方便和简化领域本体描述的具体过程,相关研究机构开发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本体描述工具:JOE、OILed、OntoEdit、Prot6g6、WebOnto等。这些工具在描述领域本体的能力上各有特点和优势,因此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本体描述语言近年来也呈现出多样化(如OWL、DAML、RDF等)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本体描述语言的选择就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的观点是,本体描述语言的选择并非是唯一的,而是需要与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与选择的本体描述工具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做出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OWL描述语言对本体进行描述。

2.4 推理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本体描述语言,选择相应的本体推理机来实现本体推理。描述逻辑是本体推理的基础,本模型将本体知识推理建立在具有数学理论支撑的概念格之上,利用概念格有效帮助知识工程师完成对领域知识的逻辑描述。本文将在后文3,5节中结合实例阐明如何运用概念格协助确立领域本体概念的逻辑关系。

本模型中,本体推理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检测冲突,优化表达,本体建立者要想建立正确、一致的本体就需要借助推理;二是由给定的知识(即显性知识)推理获得隐含知识,也就是把隐含在显式定义和声明中的知识通过一种处理机制提取出来。本体推理一般由推理机来完成,文献[12]对当前主要本体推理工具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总结了三个典型的推理机系统(Pellet,Racer,FaCT++)的优劣,为如何选择推理机提供了参考。

3

一个实例:基于FCA的脊椎动物领域本体描述

3.1 脊椎动物领域简述

实例的目的旨在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理论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应用领域的选择问题上,不必过于复杂化,以能阐明理论的正确性、可用性和易用性为准。基于此,本文拟选择一个简单且领域知识争议小的领域来阐述问题,在领域本体描述的具体应用中,也只取一个领域片段,进行领域本体描述。综合考虑后,本文选择百度百科中的“脊椎动物”这一词条作为领域非结构化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脊椎动物领域本体描述。如图2所示:

3.2 步骤一:准备阶段

将“脊椎动物”词条中的文本进行整理,为避免形式背景过大不宜进行文字表示的弊端,对上述文本做适当简化,得到领域非结构化数据(文本)如下:

鱼类:用腮呼吸,生活在水中,卵生;

两栖类:能生活在陆地或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在水中水中用皮肤呼吸。卵生。常见动物:蛙等;

爬行类: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陆地生活。常见动物:陆龟等;

鸟类:体表有羽毛,卵生动物,用肺呼吸,有翼能飞翔。常见动物:鸽等;

哺乳动物类:胎生,哺乳,用肺呼吸。

从上述文本中析出领域核心术语集,包括属性集和对象集,原则上这一过程是由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完成的,但限于本文的实验条件有限,故采用人工析出的方式。脊椎动物领域的属性集为:{B.用腮呼吸;c.用肺呼吸;D.生活在水中;E.生活在陆上;F.卵生;G.胎生;H.甲或角质鳞片;I.有羽毛;J.有翼能飞翔;K.哺乳;L.水中用皮肤呼吸;M.有脊椎的}.脊椎动物领域的对象集为:{蛙,陆龟,鸽子}。

3.3 步骤二:分析阶段

在领域专家的指导下,由知识工程师将上述属性集和对象集纳入到形式背景中,确立背景中所有存在的“属性一对象”对应关系,最终形成如图3所示的初始形式背景。

由于此时形式背景不完善,属性B与属性K没有对象与之对应,且整个形式背景不是净化背景,因此,在领域专家的指导下对形式背景进行完善,添加对象老虎、草鱼,得出一个完善的形式背景,如图4所示:

利用造格工具concept Explorer,将上述形式背景转换成概念格,如图5所示:

在概念格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自动聚类产生的领域概念,此时,若领域专家认为该概念格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述领域知识,则需要在知识工程师的协助下对概念格按照相关规则进行编辑,本例略过此步。图5中的概念格总共产生了11个节点。

得到完备的概念格后,就需要对概念格进行节点和节点关系两方面的转换,以得到领域本体原模型。节点转换的要点是进行节点标示,一是在领域专家的帮助下对节点命名,即取概念名;二是标示节点的所有属性(包括从上层节点继承的属性)和实例,即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随后,节点关系可自动转换成相应概念间的关系。以下是3个有代表性的节点:

节点1:脊椎动物({草鱼,蛙,陆龟,鸽子,老虎},{有脊椎的})),该节点包含领域中所有的实例和所有实例共有的属性。

节点7:两栖动物({蛙},{有脊椎的,用肺呼吸,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陆上,卵生,水中用皮肤呼吸})。

节点Il:({},{用腮呼吸,用肺呼吸,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陆上,卵生,胎生,甲或角质鳞片,有羽毛,有翼能飞翔,哺乳,水中用皮肤呼吸,有脊椎的}),该节点是空概念,不存在,需删除。

完成概念格的转换后,可以得出如图6所示的领域本体原模型:

领域本体原模型中所表达的属性、实例、公理等内容可能出现不完善的情况,因此,需要在领域专家和知识工程师的合作下对领域本体原模型进行属性扩充、实例扩充及公理扩充等。

以概念7两栖动物为例进行领域本体原模型扩充:两栖动物({蛙},{有脊椎的,用肺呼吸,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陆上,卵生,水中用皮肤呼吸}),添加公理{两栖类(水中用皮肤呼吸,卵生动物)V(用肺呼吸,卵生动物)V(生活在陆地,卵生动物)V(生活在水中,卵生动物)}。

3.4 步骤三:描述阶段

选择Protege为本体描述工具,OwL领域本体描述语言,对扩充后的领域本体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用Protege3.1.1描述后的脊椎动物领域本体概念及概念关系如图7所示:

本文构建的领域本体共包含领域概念15个,概念的属性17个,基本阐明了脊椎动物领域的概念和概念关系、概念的属性及实例。用Protege工具可自动将领域本体用OWL本体描述语言描述,得出脊椎动物领域本体的代码。

3.5 步骤四:推理阶段

本体推理是领域本体描述的最后一个阶段。本文是在Protege工具的基础上结合RacerPro推理机实现本体推理过程的。描述逻辑是本体推理的基础,因此,如何从领域本体原模型(或概念格)准确得出领域本体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图6,本文总结了运用概念格完善描述逻辑的实际情境,如表1所示:

人物性格描述篇2

一、《悲惨世界》的心理描写

雨果在《论司各特――关于,》中说司各特创作成功的有一条奥妙是“他在嬉戏之间向读者揭示心灵中最隐秘的皱纹,犹如揭示大自然中最神秘的现象、掀开历史发展中最秘密的篇章”,在《光影集?序》中又指出“自我也许是一个思想家能够创造的最广阔、最普遍、最包罗万象的作品”。因此在《悲惨世界》这部作品中,雨果将人心作为着力描绘的对象,着重描写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及心理变化。

(一)《悲惨世界》心理描写的精彩运用

“‘听其自然,接受慈悲上帝的安排’,纯粹是丑恶可耻的。让那天定的和人为的谬误进行到底,而不加以阻止,闭口不言,毫无表示,等于积极参与了一切谬误的活动,那是最卑鄙、丧失人格的伪善行为!是卑污、怯懦、阴险、无耻、丑恶的罪行!八年来,那个不幸的人初次尝到一种坏思想和坏行为的苦味。他心中作恶,一口吐了出来。”

这一段话是冉阿让当时的内心活动,他最开始对自己说“何必要那样去想呢,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和安排”,后来他又马上否认自己,说:“‘听其自然,接受慈悲上帝的安排’,这纯粹是丑恶可耻的。”他在自首与不自首之间斗争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去自首,解救商马第。书中说:“他觉得他接近了自己良心和命运的另一次具有决定性的时刻;主教标志着他新生命的第一阶段,商马第标志着它的第二阶段。”通过这种内心的搏斗,冉阿让终于分清了善恶,同时也找到了方向,努力克制现世中人固有的全部弱点。这些内在冲突将人物内心的反复无常,复杂善变的描写得充分到位。正是这种对复杂多变的心理现象的剖析,使得雨果成功的实现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二)《悲惨世界》心理描写的特征

1.强烈的主观特征

在《悲惨世界》中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大多都是由他转述,内心独白的成分较少。作者以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来洞察人物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在“脑海中的风暴”中,冉阿让的心理都是用第三人称“他”来进行叙述和评判正误的,这样让?x者觉得更加的贴切和真实。

2.心理描写的篇幅较长且集中,激情满怀

雨果的心理描写通常都是大段大段的比较集中,这与以司汤达为代表现实主义小说有着明显的差距,现实主义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自由,随时随地都可以安排,同时篇幅较短小,而雨果则是一开始便停不下来,气势滔滔一泻千里,让读者对任务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

3.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

雨果小说中的心理描写虽然篇幅长,段落多,但是逻辑清晰明了,不显凌乱。这与其他意识流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存在着不同,雨果既强调感觉和激情,但也注重理性和逻辑。

二、《简?爱》的心理描写

《简?爱》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自传体小说,书中的很多情节都是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如小说中描述的罗沃德学校里的场景,正是在追述她们姊妹被送到哈沃斯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读书的经历。在《简?爱》中,作家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这样的叙述方式对孤儿简?爱遭受摧残的心理状态的反映显得更为细腻、真实和动人。《简?爱》的女主人公是一个相貌平平的人,她矮小、贫穷又孤独,而作者通过心理描写的手法描写她心灵深处真实而又独特的情感。使这样的人物变得生动起来。

(一)心理描写的具体表现

“我在想,罗切斯特先生现在还丑陋不堪吗?……不管是什么样的哀伤,我为他的哀伤而哀伤,并且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减轻它。”

简.爱的这段心理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以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赞扬了简?爱所追求的以精神上的独立平等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体现了简?爱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认识、对自己的价值和情感有着独立判断、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精神。

“但是,我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却认为我应该这样做,而且告诉我必须这么做。……还发誓要用铁臂把她推入无底的痛苦深渊。”

这是简爱在与罗切斯特先生结婚那天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一个疯子妻子后的心理活动。将简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是留下还是离开?还表达了简对婚礼上发生的事的绝望以及对罗切斯特先生深深的爱,说明了简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突出了简要求平等和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出简的反抗性格。

(二)心理描写的特征:

1、《简?爱》往往是通过人物激烈的心里矛盾来冲突来展现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如简在第一次与罗切斯特结婚时得知他有一个妻子,通过描写她当时内心里对于走还是留下的巨大矛盾,刻画出她微妙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具体。

2、夏洛蒂?勃朗特的心理描写还善于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或者同一人物对同一事件在不同阶段的态度,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简?爱》不仅通过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任务的内心情绪,还通过外部事物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也就是间接心理描写。《简?爱》中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心境。

三、雨果与夏洛蒂?勃朗特心理描写的对比分析

雨果和夏洛蒂?勃朗特虽是不同派别的作家,但他们的小说中都不可避免的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中的矛盾冲突,更有利于塑造出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但是在具体运用方式上,两人又存在着不同之处。

人物性格描述篇3

    一、闰土形象的直接形容

    直接形容是以简洁笔法塑造明确清晰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有一种直观影响。《故乡》中对于闰土形象的塑造,鲁迅先生也多次应用直观形容,具体表现为少年闰土以及成年闰土的详细刻画上。少年闰土的刻画中,作者在描写“闰土”这一名字的缘由时,就直接叙述说由于他是闰月生人,五行缺土,因而取名为闰土。描写闰土性格时,说闰土心中藏有许多我们这些生活在四角天空内的孩子所不知道的稀奇事情,作者在听闰土讲述新奇经历后,将自己的童年生活与闰土生活进行比较,刻画出少年闰土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品性也善良友好。而在成年闰土的描述中,作者回乡后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儿时伙伴,此时的闰土脸上刻着皱纹,全然不动,仿若一尊石像,儿时的活泼、勇敢、羞涩已经全然消失,只剩下一脸的麻木。作者描述时运用了“石像”一词,对成年闰土呆滞木然的精神状态给予了生动刻画。随后,作者说明闰土这种精神状态的原因,饥荒、多子、兵匪、苛税等等,都压得他如同木偶人一般,这一解释进一步将“木偶人”的闰土形象鲜明的刻画出,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的残酷黑暗,底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艰难。无论是少年闰土的腼腆善良,还是成年闰土的麻木呆滞,鲁迅先生在刻画时均是采用了这种直接形容的手法。因闰土形象的刻画均是出自“我”的描述,所以此种刻画可信度较高。直接形容虽然可让读者清晰直观的感受人物性格特点,但是此种手法也易使读者感觉人物形象是静止或呆板的,对阅读的自主性有一定的封闭或限制,因此,间接表现的叙述手法逐渐兴起[2]。

    二、闰土形象的间接形容

    间接表现是指人物性格特点不直接指出,而是通过各种手法并结合实例展示特点,同直接形容相比,间接表现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更为突出,而且,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间接表现采用的方法多样,展现的人物形象也更加向多元化发展。间接表现一般分为四种方式,分别为环境、语言、外貌与行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着重对环境与行动作出详细描写。首先,闰土形象刻画中的“行动”方式。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一般“行动”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一次性,而另一种则为习惯性。前者主要对动态中的人物性格在侧面给予揭示,常作为文章叙述的转折点。而后者则比较倾向于人物静态性格的侧面烘托,通常具有讽刺效果或者戏剧效果。《故乡》中,作者塑造闰土形象主要运用了“见面”行动,也就是一次性的行动,以此将少年闰土与成年闰土的巨大变化刻画出来。少年时代,“我”与闰土的每一次见面都始终感到一种喜悦,而且整个见面过程非常愉快。例如每次见面前,“我”总是日夜盼望着新年的到来,因为新年到就代表者闰土到了,终于熬到年末,母亲告知我说闰土来了,文章中“我”的表现是飞快的跑着去看。作者通过描写这种“日日盼望”,表达出自己与闰土见面的急切渴望和见面时的喜悦。到真正见面时,作者描写闰土害羞,但是只不怕我,没有旁人在时便与我说话,短短不到半日时间两人就成为朋友。而且在后来见面的描写中,闰土向“我”讲了许多“新鲜事”,雪天捕鸟、海边捡贝壳、西瓜地看瓜等事件的描述说明闰土少年时期的快乐多彩、丰富有趣。分别时“我”与闰土两人都大哭,通过描写两人的“哭”描述了“我”与闰土两人甚深的感情[3]。

    长达近三十年的分别,因为母亲的偶然提起,“我”儿时记忆全面苏醒过来,由于儿时回忆的美好,让 “我”感觉原本凄凉清冷的故乡一刹那美丽温暖起来,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闰土对“我”的记忆之深。但是闰土已经长大了,经过再次见面,作者心中的这种美好记忆也逐渐随之消失。见面前,“我”正在坐着喝茶,感觉有人来了就起身去看,这一看让我感觉非常出惊,慌忙起身向前迎去。此时的再见面,我的感情已然从“日日盼望”转变为“出惊”、“慌忙”,动作也由“飞跑”变为“走”。再次见面“我”感到很“兴奋”,而闰土也是非常“欢喜”,但是这种激动的情绪毕竟短暂,闰土的态度开始变得“恭敬”,一声“老爷”隔开了两人的距离,也使一切回忆变得粉碎。作者描写“我”好像是打了寒噤,我们之间已经隔了厚障壁了,而且“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儿时那个虽然“怕羞”但却与“我”熟识、友好善良的闰土再也不见了,因为等级观念我们之间已经被墙壁隔开。此时见面由于等级观念钳制,“我”与闰土已不复儿时欢乐、平等与自由,当时的“角鸡”、“贝壳”等回忆也变为一种沉重悲哀的负担,最终被两人避而不谈。此时见面的描写中,“摇头”是闰土最常做的动作,成年后的闰土变得辛苦麻木,“悲哀”而且“惘然”。

    其次,通过“环境”方式对闰土形象的刻画。周围环境的变化通常作为一种转喻形式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发生变化,闰土形象的塑造中,鲁迅先生也采用了此种环境描法。从物理环境来说,少年闰土的刻画中,作者通过回忆描述出一幅安详宁静、美丽朴实的自然景观,少年闰土置身其中。此种静美和谐的自然环境,暗示出少年闰土具有友善的性格、快乐的童年。成年闰土的刻画中,作者首先对故乡当时的天气环境进行叙述,说午后天气很冷,人物尚未出场就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冷峻氛围。而与闰土再次见面分别后,作者在离开故乡的路上描写周边环境运用了“深黛色”,但对于儿时自然环境的描写运用的是“金黄”、“深蓝”、“碧绿”,静美的自然景观变为风景“模糊”。实际上,这并不单纯只是描写自然景观,而是象征了闰土形象的变化[4]。就像文章最终所述,儿时闰土那个带着银项圈的影像原本我是记得十分清楚的,但是现在却蓦然模糊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悲哀。

人物性格描述篇4

一、人物刻画要有度

1.不要事无巨细什么都写,而要择其一二浓墨重彩地写。当然这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择,决不能无的放矢。

2.一定要让人物的言行、心理、个性特征等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不要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说60岁老人才说的话,也不要让一个没文化的老太太说些大道理等。无视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程度等而乱写一通,是不能写好人物的,更谈不上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二、精心描摹人物与众不同之处

共性的、人人都有的东西,写得再多也不会吸引人。只有有特色的、独具个性魅力的东西,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人拍案叫绝。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一是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等;二是侧面描写。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来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所以肖像描写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描写,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因此,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语言描写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二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三要性格化,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的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四可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忌八股调、学生腔。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同样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所以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动作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常有以下几种方式: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心理概述。

5.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面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6.侧面描写。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收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收到的艺术效果。

人物性格描述篇5

一、小说的要求:

1. 2010年高考考纲(课标版)规定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小说位次提到第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辽宁卷江西卷、浙江卷、安徽卷、山东卷、江苏卷都考到了小说。

二、小说的考点

1.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 (1) 找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2)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形貌、神态、心理等,显示其性格品质,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3)综合背景与社会条件等,认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答题模式:(1)身份、地位 (2)人物表现+性格特征(或情感)(3)总结性语言(或典型意义)

2.品味环境描写。

解题思路:(1) 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 (2) 分析与人物以及上下文的关系。 (3) 考虑与故事情节以及主旨的关系。

答题模式:景物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人物形象(心境、性格等) (2)渲染故事气氛(用描述性形容词如凄清等) (3)推动情节发展(叙述故事情节) (4)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暗示背景或暗示社会环境(考虑世态风情与社会历史画面等) (5)深化作品主题

[注意]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文章的主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

景物描写的方法: A.从感官、顺序、角度、色彩等方面着笔。B.从渲染烘托、白描、细描、动静、虚实、抑扬、叠词等手法入手。

3.鉴赏写作技巧

解题思路: (1)考虑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2)考虑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 (3)考虑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正衬、反衬)、对比、铺垫、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借物喻人、对比烘托、情景交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等。(4)考虑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5)考虑结构特点:线索、铺垫、呼应、悬念、照应、详略、过渡等。(6)考虑选材特点:典型、真实、新颖、详略。(7)考虑描写方法。 A.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肖像描写(外貌),以形传神;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行为描写,直接反映人物性格;神态描写:暗示人物心理变化;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B.描写角度:直接(正面)描写,真切具体。 间接(侧面)描写,烘托陪衬。 白描,简洁传神。 细描,细腻生动。

答题模式: (1)写出手法。 (2)分析作用效果。(3)结合人物、主旨等

4. 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解题思路:(1).考虑语言特点: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句式整齐,长短句错落有致);通俗易懂、清新平淡、淡雅、华丽、明快、含蓄凝练、 委婉、含而不露等;

(2).考虑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地方色彩、生活气息、古典气息、诗情画意。(3).考虑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4).考虑句式、用词。

答题模式:(1)特点、风格 (2)用词、句式+修辞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要透过语言看到潜在的内容,具体到某句话去作细致的分析。)

5.叙述人称

解题思路: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6. 品味标题的妙处:

解题思路:考虑风格:准确鲜明,新颖巧妙,简洁凝练,含蓄隽永; 考虑特点:修辞; 考虑作用:吸引读者,归纳主旨(蕴含思想感情),文章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答题模式:标题的风格+标题的特点+作用

7.情节作用类:

解题思路: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答题模式:(1)从情节上分析,如为下文……情节作铺垫、设悬念,推动了……情节发展,把……情节推向高温,使……情节发生了转折。

(2)对塑造人物形象及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8.个性化阅读的探究题

方法与模式:(1)提出自己看法 (2)结合原文,举例分析 (3)结合现实,论证自己的观点

人物性格描述篇6

现当代心灵哲学中,还原物理主义认为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物理的,既不存在不同于物质实体的精神实体,也不存在不能还原为物理属性的心理属性。既然不存在非物理的属性、过程和实在,那么是不是完善的物理科学就足以完整地解释包括我们自身在内的物理世界呢?换句话说就是,物理世界还需要心理语言吗?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我们可以将哲学家分为两个不同的阵营:取消主义和反取消主义。取消主义立场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方面,由于不存在与心理语言相对应的精神实体、心理属性和状态,心理语言实际上是没有指称的空概念,因此它们将像“以太”和“燃素”一样面临着被取消的命运;另一方面,完备的物理理论及这种理论所使用的客观语言——物理语言将会对这个世界作出完整的解释,作为主观语言的心理语言毋需存在。反取消主义者们则旗帜鲜明地主张,心理语言是物理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被取消掉。哲学家们在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进行辩护时采用了三条不同的路线:一是丹尼特基于心理语言在解释和预测上的有效性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进行辩护;二是费格尔、蒯因通过为心理语言的存在寻求本体论来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进行辩护;三是豪厄尔的主观物理主义所倡导的认识论辩护路线。本文主要侧重于后两者进行探讨。

一、费格尔的双重语言论

如果哲学家们像取消主义那样主张心灵主义术语是没有指称的空概念的话,就会认为心身问题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假问题。在费格尔看来,心身问题并不是一个假问题,它需要哲学家和科学家分工协作、共同努力。他认为,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为心理状态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事件和过程之间的相关性提供经验的说明,科学已经能够得出“心理状态和神经生理的过程模式之间是一一(或至少是一多)对应关系。沃尔夫冈·柯勒、阿德里安、彭菲尔德、赫布、麦克洛奇等人的研究强有力地证明了现象领域的心理状态和大脑中的中枢神经过程的对应关系。”① 而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彻底澄清“主观”和“客观”、“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意向性”、“目的性”等等这样一些传统的哲学术语,特别是要批判性地反思术语“心理的”和“物理的”的各种意义②。

在综合科学和哲学成果的基础上,费格尔提出了关于心身关系的新主张——双重语言论。双重语言论包含三个基本主张:

第一,只存在一种实在,这就是物理实在,但我们可以用两种语言来描述。“这种实在出现在了两种不同的概念系统的描述中,一种是物理学的概念系统,另一种是现象学心理学的概念系统(在我看来,这种概念系统仅仅适合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相当小的一部分)”③。

第二,心理语言不能被取消,心理术语并不是没有指称的空概念,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拥有共同的指称。费格尔认为,虽然不存在与物理实在相异的心理实在与心理术语相对应,但是这并不等于心灵主义术语应该被取消掉,因为这些心灵主义术语实际上指称的就是物理实在。因为某些高级动物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同一于神经过程,“某些神经生理学术语所指的(指向的)东西和某些现象学术语所指的(指向的)东西是完全相同的事件”④,即“心理”状态或事件是内省语言中现象学术语的指称,同时也是某些神经生理语言术语的指称。如果一个生理学家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并配备了优良的仪器和设备,他就能够检测到大脑中的过程并完整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研究”(项目编号:08CZX014)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唯物主义与二元论在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当展”(项目编号:OGJA720011)的阶段性成果。

地描述它们,然后,他就能够用神经生理学的语言来清楚地阐述他的发现,他甚至能够提供利用原子和亚原子概念所作出的完整的微观物理的陈述 ⑤。

第三,心理语言不能转译或还原为物理语言,因为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在描述同一神经过程时具有不同的意义。既然心理描述和物理描述是指称同一的,都是对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过程和状态的描述,便很容易顺理成章地得出心理描述可以还原或转译为物理描述的结论。然而在费格尔看来并非如此。“利用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指称的区分,神经生理学术语和相应的现象学术语尽管它们具有相同的指称,但在意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⑥描述神经过程的概念比相应的心理概念意义要丰富得多。神经生理学概念指的是结构复杂的神经元放电模式,而心理学术语仅仅指的是现象界里那些简单的质或关系。

简言之,费格尔的双重语言论主张:我们不仅需要用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世界,还需要用心理语言来描述。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是有本体论上的根据的,即心理语言是有指称的,它和物理语言拥有共同的指称,都指称的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过程和状态,从而将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在指称上统一起来;不仅如此,他还借鉴弗雷格的意义理论,认为心理语言虽然和物理语言在指称上是同一的,但是在意义上却是对立的,并藉此为心理语言的非还原性提供了辩护。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费格尔首倡的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和非还原性寻求本体论根据的辩护路线得到了蒯因的积极响应。

二、蒯因的概念二元论

针对心理语言、物理语言与实在的关系问题,蒯因继承了双重语言论的实体一元论、语言二元论和语言共同指称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上溯性和下延性拓展,发展出了概念二元论。

我们先来看看蒯因的上溯性工作,即对心理语言何以能够与物理语言指称同一的论证。蒯因通过分析我们习得心灵主义术语的过程,来揭示心灵主义术语何以指称的就是物理主义术语指称的对象——大脑内部的神经过程和状态。在蒯因看来,习得语言是一种社会技能,个体是通过社会的反复灌输学会使用一个词的⑦。蒯因把心灵主义术语习得的方法称为实指法(ostension)。通过实指法学习就是学会将听到的词语和同时被观察到的对象或状态联系起来。这种学习不依赖于在先的语言学习。我们又是怎样学习到心灵主义的术语的呢?“所有关于某人心理生活的谈论都预先假定了外部指称,当我们将会有心理状态时我们内省一下这些状态,我们是怎样知道我们将它们称为什么的?我们怎样学会将我们的焦虑称为焦虑、将我们的隐隐的痛称为隐隐的痛、将我们的高兴称为高兴、将我们的意识称为意识的?我们怎样知道我们正在谈论的是什么?显然,答案就是,这些术语的运用是基于公开的可观察的症状:身体状态的完全的身体症状,心灵也是如此。某人观察到我的高兴或焦虑表情,或许是观察到了使人高兴的或使人受到威胁的情形本身,或者是听到我谈论它,然后使用词语‘高兴’或者是‘焦虑’。经过类似的几次训练之后,我发现我自己能将这些词汇运用到我的某些后继的没有外部标志的状态上,除了我自己对这些状态的报告之外。如果一开始没有这些外在的标志的话,心灵主义的术语根本就不可能被学会。将这些心灵主义的术语运用到身体的状态只是将它们放回到它们一开始就属于的地方。”⑧ 换言之,在我们所处的物理世界中,将心灵主义术语的指称定位到神经过程只不过是让心灵主义术语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人们在习得心理概念的时候,心理概念本身指称的就是身体的状态,因此,心灵主义术语和物理主义术语指称就是同一的,简言之,心即是脑。因此,蒯因通过对心灵主义术语起源的追踪,为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具有共同的指称提供了辩护。

我们再来看蒯因的下延性工作,即对心理语言的非还原性的原因分析的拓展。蒯因虽然认为意识就是身体的状态,但并不认为心灵主义术语是可以被还原为物理主义术语甚至是可以被取消的。在“心即是脑”的实体一元论图景之下,我们仍将会继续使用心灵主义术语,只不过我们将它们解释为“是指称那些身体状态的。我们甚至继续将这种状态说成是心理状态。唯一的变化是,我们认为心理状态就是身体的状态,不是另外的实体——心灵的状态”⑨。但即便我们了解了神经机制的所有细节,我们也不能将心灵主义术语翻译为神经学的解剖学或生物化学术语。心灵主义术语不能转译为物理主义术语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心灵主义术语与物理主义术语对事件进行的分类并非一一对应。根据蒯因的观点,心理状态就是身体的一种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神经状态,某人关于维也纳的想法中的每一个个别事件——比如说“想到维也纳”——都是神经事件。目前公众的一般看法是,只要我们对这个个别事件的发生机制有足够充分的了解,我们就可以用严格的神经学词汇来描述这个事件,这里的“严格的神经学词汇”指的是不包含任何心灵主义术语的物理主义词汇。蒯因认为,即便是我们能用严格的神经学术语来描述这样一个个别事件,我们也并不能将“想到维也纳”这样一个心灵主义的术语翻译为神经学词汇,尽管心理事件在本体论上是物理的,但是心理语言对事件进行分类的方式与生理学术语(或者是神经学术语)对事件进行分类的方式并非一一对应。

第二,物理主义术语的习得和掌握取决于心灵主义术语的掌握,两者之间无法互相转译。蒯因认为,习得观察句是我们掌握语言的起点,而对观察句的习得却依赖于我们对心灵主义术语的掌握。所谓观察句,指的是对外在事件或情况的报告,有些观察句是物理主义的句子,比如“下雨了”;有些观察句则是心灵主义的句子,如“汤姆感到天下雨了”。在蒯因看来,我们跟着别人学习物理主义的观察句时就特别依赖于别人的猜测能力,在我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这些教我们的人要不断猜测我们正在获得与我们要学习的观察句相匹配的感知。因此,语言的学习就是通过不断运用‘x感到p’(这里‘p’代表一个观察句)这样一个心灵主义习语的观察句来完成。以汤姆跟玛莎学习“下雨了”这个句子为例,玛莎要教会汤姆“天下雨”这样一个物理主义的观察句的话,她必须在感觉到汤姆观察到与这个句子相匹配的现象时鼓励汤姆说出这个句子,而在感觉到他观察的现象与这个句子不相匹配时不鼓励他说出这个句子。即“汤姆对‘下雨了’这个物理学意义上的句子的掌握取决于玛莎对‘汤姆感到下雨了’这个心灵主义的句子的掌握”⑩。而人们对这种心灵主义语汇的掌握和语言一样悠久。

第三,心灵主义术语在指称神经过程时,只是一种偶然的对应关系。仍以汤姆对下雨的感知为例,蒯因认为汤姆每次对下雨的感知都是一个短暂的神经事件,而且汤姆每次对下雨的感知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事件,这种不同不仅仅是表现在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而且有可能对应着的是不同的神经。汤姆对下雨的感知构成了一个事件类,这个事件类也许是由成分完全不同的要素构成的,即便是我们对这些相关事实有了足够清楚的了解,我们也不能用神经学的术语从神经活动方面来描述“汤姆感觉到下雨”这样一个心理事件 {11}。

在蒯因看来,我们不仅不能将心灵主义术语转译为物理主义术语,更不能取消它们。因为在还不知道神经机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心灵主义术语将一个状态从另外一个状态中区分出来。心灵主义术语不仅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补充自然科学,而且对于社会科学和我们日常交往都必不可少 {12}。

蒯因在费格尔辩护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上溯与下延,拓展了费格尔关于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共指称的论证和心理语言非还原的原因分析,使得这种由费格尔开创的本体论辩护思路更趋完整。

三、豪厄尔的主观物理主义

对于回答物理世界为何需要心理语言这个问题来说,费格尔的双重语言论和蒯因的概念二元论是从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寻求本体论上的根据着手,而豪厄尔提出的主观物理主义则试图从认识论角度为心理语言的存在提供辩护。

在豪厄尔看来,心身问题之所以产生是源于这样两个表面看来似乎相互冲突的直觉:一方面,多姿多彩的有意识心理将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其他部分区分开来;另一方面,物理规律却告诉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基本物理粒子构成的,有意识心理并不“特殊”,它的构成和其他所有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这又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像我们这样的生物并不理所当然地在世界的本体论框架中占据令人骄傲的位置{13}。对于有意识生物来说,第一个直觉好像是不可否认的,如果要否认第二个直觉即否认世界的物理统一性的话,则又违背了自然主义的精神,而随着科学的进步自然主义精神似乎日益无从反驳。这样,我们就很难将我们和我们之外的世界在构造上的连续性和由于意识的出现所带来的令人吃惊的不连续性协调起来 {14}。

由此看来,有意识心理的出现让我们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我们承认有意识心理也是物理状态的话,就不能彰显有意识心理的特殊性,不利于我们确信自己在世界中的独尊地位;可假如我们否认有意识心理是物理状态的话,则会破坏世界的物理统一性原则,导致世界的本体论出现裂隙。豪厄尔认为,这种两难局面的出现,是因为混淆了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所致。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的混淆常常会促使我们犯下两种常见的错误:一是当我们使用现象学术语来描述世界的时候,往往会假定非物理的属性、状态和实体的存在,实体二元论和属性二元论就是犯了这类错误;二是我们通常会根据物理理论在解释上的不完备性推导出物理世界的不完备性,而事实上物理理论在解释上的不完备性并不蕴涵物理世界的不完备性,内格尔的“成为蝙蝠可能会像什么”和杰克逊的“知识论证”就是犯了这类错误,他们都试图通过论证物理知识的不完备性来论证存在着非物理的东西。

而要摆脱这样一种两难困境,则需要在形而上学问题和认识论问题之间作出严格的区分。豪厄尔倡导的主观物理主义就是这种努力的尝试,他的主观物理主义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从本体论上来说,物理世界是完备的,不存在非物理的属性、状态、过程和实体;但有些物理状态是主观的,我们就是这类具有主观状态的生物,而具有主观状态的生物并不是由非物理的东西构成的,仍然是由物理的东西构成的 {15}。

第二,从认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用客观的、科学的物理理论来描述物理世界,不存在不能用物理语言描述的属性、状态或过程;但是物理理论在解释上具有不完备性,没有客观理论能够完整地或彻底地描述这个世界,即便是完备的物理学理论也不能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因为对于主观的物理状态,如果不凭借有意识经验和客观的物理描述对它们进行主观地理解,它们就不可能被完全理解。这里的“主观”意思是必须要经由主体亲历,这种状态只有在主体具有这些状态时才能被主体完全理解,然后以客观语言和现象学的语言加以描述,对这种主观物理状态的理解和描述才算是完备的 {16}。

第三,有意识心理在本体论层面属于物理状态,那些被冠以有意识经验之名的属性(比如感受性质等)都是物理的,但这种物理状态又是主观的,不能仅仅按照我们通常理解物理状态的那些方式来理解它们,因为,物理语言对这种状态的描述是不完备的。这种状态只有经由主体经验,用主观的、现象学的心理语言并结合客观语言加以描述,才能获得对这种物理状态的完备的把握,它们不同于完备物理学中提及的任何属性 {17}。

豪厄尔的主观物理主义的可理解性依赖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区分,“物理主义”是本体论上的要求,“主观”则是认识论上的要求。在主观物理主义的语境之下,上述两个直觉就不再是互相矛盾的了:根据主观物理主义,我们的世界完全是物理的,有意识心理也是物理状态,这就坚持了世界的物理统一性原则;但这种状态又具有主观性,即只有主体亲历这种状态,才能获得对这种状态的完备的理解,才能用现象学语言和物理语言对这种状态加以完备的描述,这种状态也就具有了物理世界其余部分所不具有的属性,保持了意识心理的独特性。

豪厄尔的主观物理主义要求在心身问题的解决当中要求区分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在维护世界的物理统一性原则的前提下,对有意识心理的主观性的强调,在客观上论证了物理世界中心理语言的不可或缺性,因为即便是完备的物理学也无法完整地理解和描述这样一种主观的物理状态,对这类主观的物理状态的理解或描述都离不开心理语言,从而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提供了辩护。不过他的辩护与费格尔和蒯因的不同之处在于:费格尔和蒯因的辩护路线是从为心理语言寻找指称着手,目的在于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寻求本体论上的根据;而豪厄尔的辩护路线则是从认识论层面为心理语言的存在提供辩护。分别由费格尔、蒯因和豪厄尔倡导的本体论辩护路线和认识论辩护路线一道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辩护方案。

注释:

①②③④⑥ 参阅Herbert Feigl: The Mind-Body Problem: Not a Pseude-Problem, in Sidney Hook : Dimensions of Mind: A Symposiu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60, p.27, p.30, p.33, p.30, p.30.

⑤ Herbert Feigl: The "Mental"and the "Physical":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2, 1958, pp.370-479.

⑦ 参阅蒯因《语词和对象》,载于《蒯因著作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⑧⑨ Willard Van Orman Quine: States of Min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82, No.1, Jan. 1985, pp.5-6, p.5.

⑩{11}{12} 蒯因:《真之追求》,载于《蒯因著作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1、511、519页。

人物性格描述篇7

(1)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的处理要详略得当,即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2)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种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人物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来突出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作者通过人物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人物的思想观点;为保持人物基本思想的整体性,作者从各方面多角度展现出人物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人物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人物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人物无关,但却对刻画人物有着重要的作用。

(3)引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作者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人物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2.探究题的答题方法

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题目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

(1)答题思路:

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观点:明确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小结要分条陈述:①要点须全面;②陈述要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2)具体步骤:

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人物性格描述篇8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在第一轮复习时,同学们应以高考题为线索,组织小专题训练,逐个进行复习。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小说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小说知识1情节

(一)一般情节的作用:

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

(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小说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和小说中的中心点。

(6)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叙事策略,既表现生活本身的逻辑,同时又使情节曲折生姿,跌宕起伏,高潮或结尾平中见奇。

(五)情节结构具体题型设置及技巧点拨

1.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具体说,其作用有: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以此来烘托水生嫂的美好心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2.小说的结局及作用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愚昧的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她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高中语文小说知识2鉴赏形象

1.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①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

作用:细腻真实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间接地表现其它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④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

⑤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使形象栩栩如生,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的烘托,直接刻画。侧面描写借助于对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2.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

3.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2)揭示或凸显主旨;(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4.物象的作用

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

身份(思想)B.社会背景(活动舞台)C.情节(活动过程)

D.言行(心理)E.创作意图F.比较

高中语文小说知识3赏析环境描写

1.分析环境描写的技法

环境分类及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A渲染故事气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B烘托人物形象。自然环境往往是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设置的,从而显露其性格。

C推动情节发展。

D暗示社会环境。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夫社会历史图画。

E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答题模式: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四级循环答题法)

2.具体环境描写作用

A、小说开头,作用一般为定下感情或叙述基调,是的叙述更舒缓自然,顺理成章。

B、营造特定意境氛围,感染读者或主人公。

C、场景在人物出场前,功能为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某个情节,功能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

D、如果场景置于人物描写之中,功能可能是揭示人物性格。

E、如果某场景作为小说主背景,其作用可能是一种象征。

高中语文小说知识4归纳主题

概括小说主题的技法

(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

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3)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高中语文小说知识5品味语言特色

1.品味语言特色的技法

(1)体会、琢磨和分析该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是讽刺还是幽默、诙谐还是庄重、含蓄或深沉的风格,将这种语言风格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2)要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从遣词造句(如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周作人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鲁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去鉴赏。

(4)熟知各种修辞格及其修辞功能,在鉴赏中能灵活运用。

2.解题技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分析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②举例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有哪些特色。

人物性格描述篇9

关键词:描述性评价;框架建构;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1-0037-04

在工具理性主义占上风的现代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下,学生犹如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被我们用统一的标尺去衡量,最终变成一个个标准化的“三无”产品:无个性、无生气、无思想。这种过于强调理性的教育评价,抑制了人的非理性和非认知因素。但人终究不是“木偶”,有着不受他人控制的自主意识。即是说,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都是完整独立的个体。那么,对一个人的评价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与他人区分优劣?用来衡量学校的质量?成为对教师进行奖惩的依据?多尔在《课程愿景》中提到,1960年代末,美国维多利亚州中等教育处就提出“中学里不应该有竞争性评价……任何评价都应该作为学校和学生、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机制”[1]。对一个学生进行评价,不是为了将他放入一个用各种标准规定好的模具中,看他是否符合这个模型,然后给他贴上“合格”或“不合格”的标签,而是为了使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发展这个学生。

因此,我们提倡一种描述性的评价。

一、描述性评价的内涵

描述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主要借鉴了美国“田野教育家”帕特丽夏・卡利尼的“儿童描述性评论”思想。这种思想通过在日常活动中“持续地观察、记录和描述在课堂里以及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2],把学生理解为一个特殊的思考者和学习者,发现其优势所在,以便学校能够顺应和加强学生的这些特质。该思想来自于现象学,主张我们不只是要接受这个世界,而且要参与这个世界,在与世界的积极际遇中产生出意义来。参与世界意味着需要观察世界,并通过描述来解释这个世界。

现象学提供了描述性探究的基本原则:“在可能根据逻辑原则抽出和分理出现象的要素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进行一项探究,这项探究带我们更靠近现象――如果你愿意,就进入到现象――的所有的复杂性。”[3]因此,现象学的描述总是一种阐释,而且没有一种人类经验的阐释可以排除对之进行另一种补充,甚至更为丰富深刻的描述的可能性。[4]范梅南认为,现象学不可能提供给我们解释或控制世界的有效理论,而是提供给我们可能的洞察力,以使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直接。[5]因此,对学生进行描述不是为了给学生下定义,以便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学生;相反,通过描述学生,发现学生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行为,并找到合适的途径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描述集倾听、观察、体验、会话、揭示和探究于一身。在我们进行描述之前,需要放弃一切预言和判断,在最全面的意义表达的基础上逐步理解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创作的作品,或者一项教学实践。描述时需要我们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即关注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消除对孩子先前的判断,恢复孩子的自由和个性。

二、描述性评价框架的建构

合作学习在许多研究中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因此,我们提倡教师合作进行描述性评价,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多角度地看待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基本的描述性评价框架大致如下:

(一)组建教师合作团队及选取观察描述的对象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班主任带头和各学科教师组成描述性评价团队。大家各自选择描述对象。描述对象不宜过多,一般要求每人在一段时间内选择1-2个,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观察描述对象。在选取描述对象方面,教师常常会关注那些特别“出格”的学生――或由于成绩优异而受到教师的瞩目,或是由于调皮捣蛋而经常被教师关注;相反,那些本本分分,成绩不怎么突出,也不吵不闹的学生存在于教师视线的盲区,很少被教师注意到。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除了对平常容易关注到的学生进行观察之外,还需留心这些不活跃的学生群体,努力在他们身上发现个性的东西。

(二)教师合作进行描述性评价

1.个别教师进行日常观察并作描述性评价

每个教师选择各自的描述对象之后,在接下来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开始着手观察这些学生。原则上,教师应该每天都对被观察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每个月教师合作团队进行一次聚会,集中对某些学生进行描述性评价。在评价时,先由个别教师对他观察的对象进行一次描述性评价。主要从被描述学生的身体状态、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兴趣爱好和思维模式等五个方面展开观察并进行描述。需要指出的是,这五个维度的描述指向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首先从描述学生的身体状态开始。我们可以关注他的身高体型、服饰搭配,也可以抓住其他特征,比如声音语调、特有的说话方式、眼神或动作等,观察他在什么情况下身体状态最放松,在什么情况下身体状态最紧张,紧张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等等。

当我们关注学生的身体状态时,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其性格特征的观察。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由于性格不存在具体的实体形式,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于外显的身体状态来把握学生的性格特征: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温和,有些则比较偏激;有些比较外向,有些则比较内向。

不同的性格特征将影响学生与其他人的关系。因此,要把握学生的性格,教师需要观察他在与同伴或成人相处时偏好的方式。例如,该生倾向于与人合作学习还是更喜欢独自完成任务?倾向于和同一个人合作还是从一个转移到另一个?等等。

另外,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了解其思维模式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瞥见该生是如何开始理解这个世界和他自己的经历。在范梅南看来,“很难想象一个孩子对事物丧失了所有的兴趣会是什么样子。我在海滩边看到一个孩子完全被退潮后岩石间沙砾中留下的宝贝所吸引。如果孩子也像某些成年人一样对所有这些‘宝贝’完全厌倦的话,那么那个孩子还是孩子吗?孩子就是生活在兴趣中。兴趣的积极术语是‘惊奇’,与枯燥、无聊、厌倦和想当然正相反。一个机智的教育工作者会保持和加强惊奇的活力,因为正是这种惊奇激发了孩子们的各种活动”[6]。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就可以顺藤摸瓜地观察他独具特色的思维模式。或者说,教师通过关注那些使这个学生着迷的事物,能意识到那些有强烈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例如,从关注游戏――作为这个孩子自己制造的一种思考空间――可以洞见作为知识创造者的儿童。[7]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个别教师对某个学生进行以上五个方面的描述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尊重和爱护学生,尽量避免谈论学生家庭中的敏感问题,不暴露一些不必要的隐私和细节。

(2)永远不要概括。因为概括化倾向会阻碍我们发展继续关注人类体验的独特性的理解力。[8]用描述性语言陈述被描述的对象,避免用判断性的语言或者华丽的辞藻来美化教师的叙述。

(3)明确描述性评价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当成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是从学生的能力和力量出发去发展他。

2.合作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当陈述教师陈述完毕之后,其他教师结合在课堂上观察到的或者在平时生活和教学中对这个学生观察和了解到的,对陈述教师的陈述做出回应。描述性评价中,教师的相互了解或理解要建立一个共同的背景,而基于讲故事的、连续的、结构性的对话则是建立这种背景的一种较好的做法。陈述教师与其他教师围坐在一起进行对话,使彼此有丰富的机会去倾听和诉说:作为参与教师,倾听陈述教师的描述,并补充其他信息;而陈述教师则设法揭示在一个事件中产生的东西,设法生成精确的语言和引起兴趣的语言,来帮助我们理解和重新回顾或想象这个事件。由此,教师始终站在描述性的立场上,贴近、关心和注意鲜活经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同时,形成对被描述学生的综合性评价需要每位教师的合作,需要这种持续性的评价来理解并分析被观察学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发现其闪光点和发展的可能性。描述性评价始终是描述性的和过程性的,而不是判断性和终结性的。

(三)教师进行反思

教师在对学生做出的判断和评价中表现出他们对学生的责任,教师有权对学生及其发展做出具体合理的判断,因而就有责任建构和发展出进行判断的理解框架,进而有责任构建和发展进行判断的反思与行动改进的框架。有效评价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描述、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以及解释、反思意义与改进的行为,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利益。描述性评价提倡“把学生经历的事情说出来,把教师讨论的东西记下来,把教师想到的办法做出来”。这是一种描述、理解与分析的叙事研究和反思与改进的行动研究。因此,描述性评价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反思并提出改进孩子某方面的建议,提倡互相咨询而共同改进与提高,发现孩子未被我们所知的方面。

教师带着反思去重新观察和描述学生,如此一来,观察―描述―反思―再观察―再描述―再反思……如此循环往复,使教师形成对学生螺旋式上升的理解。

三、描述性评价的意义

首先,对学生进行描述性评价能够改变我们以往对学生的看法,有助于尽可能全面地理解学生。分数不再是“王道”,教师不再按照成绩高低或平时的活跃程度来选择性地重视一部分学生,而对另一部分学生视而不见。教师能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不论其性别、外貌、性格、家庭如何。描述性评价从学生的能力和力量出发去发展他,在这种描述中,他不是被理解为一些不变的品质,而是理解为是处在过程中的、发展中的,是主动开放的,每时每刻都在生活当中,是一个缺点与优点、优势与弱势组成的复杂的混合体。[9]

其次,采用描述性评价方法有利于缓和当前过度关注结果评价的局面,使评价这一行为回归于评价本身。评价学生不是将学生一个个拿来进行互相比较,而是欣赏学生,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那些不可测量之物的价值。描述性评价追求“创造性等待”。“创造性等待”一词源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即给个体生命的成长“留有时间”,并在这一时间中不断地给生命提供有效能量,而不能无条件地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能以确定性的态度对待生命的成长。[10]这种等待不是消极的不作为,而是有责任的“在场”,抱有耐心和信心,充满期待和从容,关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迷茫、挫折和困惑,改变原来评价急功近利的习惯,在师生之间营造出开放、自由和温润的氛围,给学生留有挑战自己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的多元性格和多样观点得以展现和丰富。[11]

最后,对学生进行描述性评价有助于教师提升其专业水平。教学即研究,这意味着教师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身的研究型教师。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决定了教师如何去研究学生。在范梅南看来,“研究是一种关注的行为……关注就是关心我们所爱的人,与之分享我们的一切,我们渴望真正了解我们所爱的人”[12]。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是在研究学生。在没有研究的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存在,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每日做着单一重复的工作,这样不仅不能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对学生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纷繁复杂的教学情境产生的教学困惑和冲突需要教师时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判断,反思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描述、写作即研究。范梅南将写作作为一种实践,使他在生活中的实践富有洞察力。[13]一个习惯写作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在写作中,教师能获得对学生、对一些教育关系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E.多尔.课程愿景[M].张文军,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

[2][3][7][9][美]马格丽特・赫姆莉,帕特丽夏 F・卡利尼.从另一个视角看:儿童的力量和学校标准[M].仲建维,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31.62.65.

[4][5][8][12][13][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9.11.27.7.171.

[6][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7-258.

人物性格描述篇10

    论文摘 要: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即对原来文本意义的准确理解和用新文本作准确再现。然而,文本的意义受作者、文化系统、读者等多方面的制约,具有自身的语义不确定性和理解上的多重含义性。本文以人物形象,包括动作、对话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几方面的具体实例探讨了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如何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作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必须对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进行分析,确定有关成分的意义。并以不同的视角对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准确恰当地译成目标语,达到与原文的动态等效。

    一、引言

    文学形象的艺术表现,包括外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环境与人物、人物与事件的关系的描写,等等。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既要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要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既注意原作信息的正确传递,又注意原作者美学意图的充分体现。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曾文雄,2005,p.62-67)。在翻译领域,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而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等现象不时出现。本文尝试将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基于对人物刻画的多视角、多方位的考察,着重从微观层次,即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探讨这两种理论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作用,以求拓宽翻译的研究领域。

    二、人物动作语言翻译

    人物描写方式属于正面描写,人物描写的方式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采用人物描写方式,能以形传神,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揭示人物心理和性格,表明人物的思想品质。人物的动作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武松、林冲、李逵、鲁智深、张飞、诸葛亮等典型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人物的行动描写。一提起武松,妇幼皆知他景阳冈的打虎行动;一说到关羽,人们总忘不了他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因为打虎这一行动成了武松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而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则充分揭示了关羽勇猛善战的英雄豪气。也就是说,行动是人的精神状态的表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精神面貌,主要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来揭示的。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通过一个人的行动,可以窥见其思想和心理活动。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们知道,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转换、表达三个部分,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既是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的交际,又是译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交际。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交际者、语言使用者、原文的接受者、译文的创造者等。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的理解与表达,不容忽视。叙事学理论可以帮助译者透彻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叙事学(narratology)是关于叙事、叙事结构及这两者如何影响我们的知觉(perception)的理论及研究(蔡之国,2005,p.31-32)。所谓“叙事”,就是对一个或多个真实或虚构的事件的叙述,它既离不开事件,也离不开叙述。叙事中人物描写可以由叙述者或人物来完成;可以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可以自我描写或由他人描写;可以在公开场合描写或在私下描写。但每种描写的可靠程度并不等同。此外,叙述者作为作者虚构的主体之一,在叙事中的特征颇为重要,尤其是叙述者的可靠性和叙事意识。可靠的叙述者让读者相信并接受他对事件的报道、理解和评价,不可靠的叙述者则因知识匮乏、对事件参与不足或价值判断系统有问题,难以避免读者对其报道、理解和评价的怀疑。

    例如,在文学作品《儒林外史》汉译英中,作者吴敬梓对范进岳父胡屠户的描写用了一系列身势符号动词,译作恰如其分地传递了它们所包含的信息。

    例(1)语境:作者在“范进中举”一段文字里对其岳父胡屠户的描写:(范进)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原文: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向老爹讨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译文:Butcher Hu gripped the silver tight, but thrustout his clenched fist, saying, "You keep this. I gave youthat money to congratulate you, so can I take it hack?"

    “I have some more silver here,” said Fan Jin,“Whenit is spent, I will ask you for more.”

    Butcher Hu immediately drew hack his fist, stuffed thesilver into his pocket(杨宪益,戴乃迭译)

    在叙事性作品当中,事件和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就是人物,但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原文中的“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几处动作语言是伴随言语活动出现的,胡屠户嘴里说着要把银子送给范进,但实际行动是一听范进说不要,他就立刻把刚刚伸出去的紧握着的拳头缩了回来,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不想让范进把银子拿去。可是真正的意图是掩盖着的。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在构成悲剧的各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罗念生,2004,p.58-63)。译文中用了pipped the silver tight,thrust out hia clenched fist,drew backhis fist和stuffed the silver into his pocket几个动宾结构,勾勒出胡屠户原本不想把钱送给范进,而又要假装出送给的那个样子及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和他的性格。grip,thrust out,clench,draw back,stuff几个动词用得非常贴切。仅仅运用一些动作语言就把胡屠户的内心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人物关系也变得非常清晰。译者保留了与原作者的相同叙述手法,不让内心活动在字面上有任何显露,而是留下空白和空缺给译文读者去想象。其方法是依靠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的帮助与实证,根据原语作者的意图和期待选择词汇:充分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仔细揣摩原作的语用用意,认真研究原文文本的暗含用意,从原语作者隐含意图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深层含义,再把深层含义传递给译语读者,即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译语读者,译语读者再结合语境假设来理解译语,力求使译文真实表达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情节、事件通常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位于第一。人物之所以在叙事作品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是因为社会历史本由人的活动所构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叙事文学中的地位,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写人。从文学的本质,即文学的审美性上说,因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去反映人,揭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因为如此,叙事作品的各种题材,均将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三、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翻译

    人的行动必然伴随着心理活动,铺之以语言。文学作品只有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人物的灵魂,这个人物才能站起来。因为人与社会及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一个人的自身矛盾,都无不在人物的心理上反映出来。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受思想支配,为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等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感情变化,如喜、怒、哀、乐、犹豫、惊恐、嫉恨等。因此,心理描写极为重要。通过对话和行动可揭示人物的心理,真实、传神、感染力强,能让读者很直观地看到人物的心理。而作品中微妙心理的刻画使读者看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所谓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作家们不仅展示人物外在风采,同时也触及人物内心世界。文学作品中人物在特定氛围中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作意图,进而把握原作精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展开联想,在自己思想感情中寻找适当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