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风俗十篇

时间:2023-03-16 07:43:17

立夏的风俗

立夏的风俗篇1

立夏有吃鸡蛋的风俗。立夏吃鸡蛋一般在南方比较盛行,在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茶叶蛋”。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立夏以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主要习俗有迎夏仪式、尝新活动、斗蛋游戏、立夏秤人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立夏的风俗篇2

一、结构完整、内容详实

宋著共分十一章,分别探讨夏商时代的居住习俗、饮食、服饰、交通行旅、农业生产俗尚、婚姻礼俗、人生俗尚(医疗、卫生、尚武等)、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甲骨占卜、语言文辞风习。囊括了有关社会生产、生活及思想信仰等各方面风俗的研究,堪称完备。

各章所述事类不同、史料有多有寡,但无论篇幅长短,皆内容详实,绝少浮言。读后,不仅使人认识了夏商时代之国土、城邑、宫室、器用、食物、服饰、道路、舟车等静态事物,如睹其形状;又让人了解到人一生中生、老、婚、病、死各阶段之礼仪,及营建、农业生产、占卜、祭神等种种活动,如临其境。

此外,夏商时代礼俗交融、等级森严、宗族强盛等时代特征,宋著在叙述中亦不断申明。导言中即提出“夏商时代……风俗与所谓‘礼’相交会,彼此难分,相辅相成,形成所谓礼俗。”“以礼对风俗进行调节与规范,辅之以刑法,‘上以为政,下以为俗’……可发挥礼教刑法难能发挥的功能,因此每每被中国古代统治者据以为社会政治制度层面的重要补充”。出于这种认识,宋著对夏商风俗的研究不浮于表象,而能阐明其时代特征及社会功能。如揭示“食以体政”、服饰等级制度、贵族政治婚姻、族墓地、上帝神性的形成、商王朝祭祀体系对地方神的纳入等等,皆能引导读者深入夏商社会风俗之中,领会其本质,真正走进当时的日常生活,而非同观光客那样走马观花,作浮泛之游。又,宋著用一定篇幅追溯了史前风俗,使人明晰了夏商风俗的源头,看到流动的历史情境。

二、资料丰赡、论述透彻

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今天,我们虽见到了孔子未曾梦见过的甲骨文、金文和众多的考古遗物、遗迹,但仍有与他类似的感叹。尤其是夏代尚无地下出土文字可徵,以至国外学者多不相信。又,出土文献与考古遗物、遗迹虽透露出夏商时代风俗的种种信息,却如同碎金,需历史家用其独到的眼光搜集、排比与解释。故资料为研究夏商风俗史之一首要难题。

然读宋著,却感到书中资料异常丰富。(一)作者收集之史料,无论古文字、考古遗物遗迹,还是文献,都称赡实。商代史料以考古发现之实物与遗迹、甲骨金文为主,夏代史料以考古发现为主,又皆辅以文献与之相互发明。无地下可靠资料据以立说之处,则众采传世文献中可照见夏商史影之材料,以备参考。至于地下材料之取与,亦不局限于王朝中心区,如二里头、殷墟等地,而尽可能将收集范围扩充到全国各地,给读者提供一开阔的历史空间。(二)作者遴选史料,分类排比,做了精加工和充分解释,特别是以可靠文献为参照,遂使原先较为零散单调的古文字、考古资料中蕴含的风俗史的内容凸现出来,故各章节中称引论述时,显得立论有据。以下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如书中第95至105页,综合《尚书·盘庚》、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商代诸侯臣属宅落北院房址、殷墟乙组基址、甲骨文等多种资料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晚商王朝建筑仪礼包括相地之宜、卜宅、择令工官、正位、奠基、置础、安宅(安门)、落成、迁宅等内容,并可反映出社会财富的聚敛与王权政治的强化。

第125至144页“商时期的食粮”一部分,先分别考察了《尚书·盘庚》、《酒诰》、《史记》、《说文》等文献,河北邢台曹演庄、藁城台西村、殷墟后岗圆形祭祀坑、郑州白家庄商人遗址,陕西长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发现商人粮食有粟、黍、稻、麦,而四土方国如周人的粮食不限于此,或有高粱。接着又依据《周礼》等书提出的“五谷”、“六谷”、“九谷”等概念,规范了甲骨文中的谷类粮食作物。并提出粟最为普遍,为贱者之食;黍、粱、白粱贵重之说。

以上二例,都可说明宋著综合利用古文字、考古资料与传统文献,互相发明的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又,第424至429页细绎甲骨文资料勾勒出商代用舟制度。第237至261页收集随葬青铜觚、爵的商代墓葬148例,列表比较其墓室面积、殉人、礼器等随葬器物,据墓主享有的觚、爵套数,揭示出商代社会金字塔自商王之下,共可分出九大等列。第685至689页将夏时期考古出土占卜甲骨材料列表作深入分析并指出东方地区占卜文化较中原地区高。这都是深入透彻地分析史料,获得创见的例子。

在无地下史料时,宋著也非简单地排斥文献中对古史的记载,而是在辨析其可信程度之后,最大程度地加以利用,力图通过论证把古史传说中的史影沉淀为史实。如第575页引《韩诗外传》“上古医茅父”的材料说明巫医交合。第438至450页从五个方面对比《尚书·尧典》与甲骨文材料后,认为前者保留夏代的史影,推知当时人已有与农业经济相关的年岁知识。第560至561根据《山海经》病患定名与分类较甲骨文材料所揭原始,提出《山海经》的医史材料包括有夏商时代以前的病患知识。

宋著资料详赡及论证细密处尚还不少,这里就不烦徵引了。读者在阅读中可自己去发现与体会。

三、采用前说、辨析严谨

学术研究工作要大量借鉴前人的成果。一部学术专著称引前人成果的多寡,以及引用哪些成果等等,既可反映该书作者对学术动态在广、深、新等几个方面的了解程度,又可反映作者是否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因此是衡量该书学术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宋镇豪研究员精研甲骨学与殷商史多年,著有《夏商社会生活史》,主编有《甲骨学论著目》,熟悉国内外甲骨学、殷商史、先秦史与考古学者的研究成果,故能在其新著中称引或辨析。值得说明的是,宋著对国外学者,如日本的林巳奈夫、冈村秀典等人的学术观点,亦多次提及。

立夏的风俗篇3

[关键词]临夏;穆斯林风情;旅游开发;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111-02

一、临夏穆斯林民俗风情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者只有通过民俗旅游活动,才能亲自体验和触摸旅游地民众的民俗生活事项,了解和感悟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体会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自然而然地达到“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最高境界。临夏州发展旅游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要想充分发挥临夏州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提高临夏旅游业的竞争力,离不开全面开发临夏独具特色的穆斯林民俗旅游资源。

(二)旅游开发对民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使之脱贫致富,并产生“联动效应”,带动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因此,在开发中应加强对穆斯林民俗文化的保护。

1.穆斯林群众在民俗文化保护中的作用

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如果只局限于政府部门或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而得不到基层文化创造者或主人公的支持,该民族传统文化一旦面对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其衰落是必然的。保护穆斯林民俗文化应该依赖于穆斯林群众的自觉意识和内在因素,而不完全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来保护。受穆斯林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及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穆斯林群众受到大量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逐渐淡化。因此,提高穆斯林群众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是发挥穆斯林群众在民俗文化保护中的作用的前提。

2.增加穆斯林群众收入,提高其保护文化的积极性

在旅游开发初期,村民对旅游表现出抵触态度,但随着旅游的发展,他们的传统观念便逐渐开始改变。旅游的增收使村民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他们一方面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将穆斯林饮食、服饰、工艺、习俗等展示给游客,进而保护了穆斯林民俗文化,同时大大提高了他们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加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和自觉意识。

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开发过度就会枯竭乃至消失。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确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范围,正确评估民俗文化环境的现状,规划旅游接待量,确定民俗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制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协调起来。

4.注重培养穆斯林民俗文化人才

临夏被誉为“中国的小麦加”,在国际穆斯林国家中也有一定的穆斯林文化认同感,去圣城麦加朝觐是穆斯林五大主命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朝觐旅游加深了与各个穆斯林国家人民的彼此了解。因此,在政府引导下以民间交往为主的穆斯林跨国际交流有利于提高临夏在穆斯林国家中的知名度,政府应该借助这一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学习阿拉伯世界开发穆斯林风情旅游的成功经验,吸引国际客源市场。

二、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一)基础设施老化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增长和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加,临夏原有各项基础设施均呈现老化现象,道路破损尤显严重,更多的景区基础设施受财力限制,投资后劲不足,部分景区景点在不良经济运行中恶性循环。

(二)投、融资方式单一

分析临夏旅游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均在于回收率高、快的项目上,投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是致命的弱点,究其原因是原始资本积累不够、融资方式单一。全州近几年投资发展起来的茶园、度假村虽然数量很多,但规模小、档次低,尚未形成大气侯、大规模。而规模比较大、档次比较高的景点、景区,筹措资金除了依靠有限的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外,没有其他融资渠道,这不但加重了旅游企业的债务负担,而且形成了大量的逾期贷款和拖欠贷款,使经营更加困难,资金流动、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更新等方面严重受阻,资本积累和再投资更是无从谈起。

三、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开发措施

(一)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开发原则

1.可持续开发原则

开发穆斯林民俗旅游,一方面,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让他们懂得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穆斯林文化传统。

2.经济效益原则

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

(二)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1.本原式

动态开发穆斯林饮食、歌舞、体育、耕作活动,使游客参与到村民的生活、劳作和娱乐中,亲身感受当地的穆斯林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自然地极尽游兴。穆斯林许多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民俗活动,如各种节庆活动、竞技体育活动、花儿会都可开发成参与性很强的动态产品。

2.节会式

节会凝聚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民俗风情精华,是该地区或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旅游者参与其中,不仅能便捷地了解和考察异域他乡的民俗文化,而且能在大众性狂欢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获得情感共鸣、身心愉悦。节会期间不但会吸引大量的本民族旅游者,而且会吸引大量的外民族游客,可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

3.“政府+学者”双驱动力下的社区整体营造模式

在临夏穆斯林传统文化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政府+学者”双驱动力的持续作用。作用力以价值理性为基础,以旅游业发展中民族社区的整体营造为内涵。具体包括: 其一,科学规划与开发当地政府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始终以学者的智力支持为依托,在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坚持规划先行,将独特的临夏穆斯林文化作为景区的灵魂,进行民族社区的整体营造。 其二,整体营造的理念和方法。基本理念是“有形空间+心灵”营造,以“内在”营造为主导。

(三)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开发对策

1.高品位开发,防止庸俗化

临夏穆斯林民俗文化底蕴丰厚,只有高品位开发,才能使民俗旅游走上康庄大道,在激烈的旅游业竞争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临夏民俗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一定要做到高品位开发,防止开发中的低品位和庸俗化,要提倡和尽量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注意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2.加大宣传和推介、促销力度

只有透明研究客源市场的民俗心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的放矢、供需对口。紧密结合游客有了解穆斯林历史的心态及伊斯兰国家游客有进行交流学习的心态,针对不同游客的不同民俗心态开展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

3.加强区域合作

在突出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产品特色和优势的同时,要以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眼光,积极主动地实行跨区域的旅游合作:一是以兰州市为客源中心市场,重点推出“西蜂窝寺—药水峡—松鸣岩—临夏市”山水生态民俗二日游和临夏市“农家乐”一日游;二是主动加强与九寨沟方面的联系,争取把临夏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游商品等旅游信息直接纳入九寨沟管理局推出的“兰州—临夏—甘南—郎木寺—九寨沟”线路的宣传推介内容;三是督促各县市在兰朗公路临夏段沿线醒目位置设立旅游交通和景区指示牌;四是明确要求各重点景区和星级饭店设立专门的旅游商品购物点,以集中展示、销售临夏葫芦、砖雕、保安腰刀等旅游商品。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申请旅游厕所项目,协调所有加油站的厕所尽快对游客开放,并制定统一的厕所标识,初步解决游客沿途入厕难的问题。加大旅游投融资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融资结构,在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主要旅游景区(点)、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

5.加强旅游市场的规范

切实加强旅游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加强景区(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整顿和规范沿途马路市场秩序和交通卫生环境,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交通畅顺、整洁美观的旅游环境。集中力量做好出租车行业的旅游服务培训,提升出租车行业素质,发挥好其在旅游方面的“窗口”宣传作用。力使临夏州发展旅游特色产业的基础更加坚实,切实为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平.甘宁青“穆斯林民族走廊”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马明良. 伊斯兰教与西部大开发[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赵国军,马桂芬.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穆斯林民间刊物的现状与特点[J]. 回族研究,2003,(2).

立夏的风俗篇4

2、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饺子,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饺子是一种非常受人欢迎的食物,立秋吃饺子叫做“抢秋膘”,你抢我一个饺子,我抢你一个饺子,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健壮。

4、食小赤豆,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5、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6、吃“渣”,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7、吃“福圆”,立秋时节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8、吃茄子,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立夏的风俗篇5

芒种:有芒之种谷可稼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就是说芒种时节正是夏季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是农民朋友最为繁忙的时候。

芒种节气谚语

芒种是农事很忙的节气。陕西,甘肃、宁夏有“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江西有“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江苏有“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有“芒种芒种,样样都种”,四川、陕西有“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从以上农事谚语可以看出,到了芒种时节,我国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芒种节气与天气的相关性较好,所以芒种的气象谚语有很多,如“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赣)、“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湘)、“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苏、冀)、“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湘)等。

芒种的习俗

祭“花神”

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零,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从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安苗

安苗的传统农事习俗始于明初。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具有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于是,古人就发明了各种煮梅的方法。

芒种的养生

我国江西有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短短几句话,反应了夏天人们的通病――懒散。其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顺畅地发散出来,则易感暑湿,使人四肢困倦、萎靡不振。所以,芒种时节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中午可以小憩,以助消散疲劳、恢复体力。

芒种过后,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人更要常洗澡。但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因为“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夏至: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是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夏至的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我们很熟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关于冬至的九九歌,其实,夏至也有九九歌,如宋人周遵道的《豹隐纪谈》中就载有一首《夏至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这首歌描述了从夏至开始一共81天由热转凉的天气变化。

夏至节气谚语

夏至正处梅雨期间,雨量大,雨日多,常造成较大的洪涝,各地谚语有不同的说法:“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浙)、“夏至下雨十八河” (湘、贵)、“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湘)。如果夏至天气炎热,预示后期天气既旱且热:“夏至无雨三伏热” (川)、“夏至无雨干断河 ”(贵)、“夏至不雨天要旱“ (皖)。夏至是否打雷,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夏至无响雷,大水十几回” (湘)、“夏至鸣雷旱三伏“ (桂)、”夏至雷响,打破梅娘“ (浙)、“夏至雷响天多晴” (鲁)。夏至时的冷热程度与未来天气也有一定的关联:“夏至不热,冬至不冷” (陕、赣)、“夏至未到莫道热,冬至未到莫道寒” (赣、川、鄂、冀)。还有预示未来年景夏的民谚:“夏至端午近,麦子满仓囤;夏至端午远,年景必有闪” (鲁)、“五月夏至头,担水救禾苗;五月夏至中,多雨又多风;五月夏至末,大水溢塘坡” (赣)。

夏至的习俗

夏至节

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我国古代将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代已有夏至的祭神仪式,认为可以消除疫疠、荒年与饥饿。在清代以前,夏至日都是作为节日放假的。

麦粽与夏至饼

按照我国江南食俗,夏至不仅食麦粽,而且还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做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腊肉等,俗谓夏至饼,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

冬至饺子夏至面

我国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吃面是江南一带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老北京人在夏至这天也讲究吃面,而且花样很多。面条煮熟后用凉水一过,调上炸好的酱,拌上黄瓜丝、水萝卜丝、黄豆芽,再就两瓣蒜,这就是老北京炸酱面,或者用芝麻酱、花椒油、老陈醋那么一拌,就是麻酱拌面,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夏至的养生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空气潮湿,阴雨连绵。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容易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要注意预防湿疹、皮炎等皮肤病的发生。

立夏的风俗篇6

然而,无论就其性质、内容还是主题来说,古代端午节与今人观念中的端午节都是大相径庭的。古代端午节的民俗事象远不只上述几项,而是具有繁复多样的内容;其纪念、娱乐和社会交往的意义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在后代不断衍生出来或者附丽上去的。通过系统清理各类文献的相关记载,我们发现:在端午风俗不断传播和流变的历史过程中,一些原本与之并无关联的民俗事象被添加了进去,另一些事象则被筛选掉,或被重新诠释和改造;在不同时代、地域和民族,端午风俗具有不同的事象聚合和内涵意蕴,差异相当显著。不过,各地端午风俗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并且两千年一贯的(至少在汉民族区域是如此),这就是避邪祟、止恶气、驱毒虫、防疫病的企图和祈求健康长生的意愿,这些方面到了现代逐渐为人们所淡忘。如此说来,端午节与其说是一种纪念性节日,不如说是一种以健康长生为目标的“卫生防疫节”。

虽然龙舟和粽子很早就是端午节的重要物事,但最初的端午节并不像今天洋溢着娱乐、喜庆的气氛,相反,却充满了忧惧。古人之所以在农历五月造出一个“卫生防疫节”,乃是基于视五月为“恶月”的观念,这种观念自上古以后一直普遍流传。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而《风俗通》则曰,“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恶月”之名,最早见于魏晋文献。《太平御览》中引董勋《问礼俗》曰:“五月俗称恶月,俗多持斋放生。”其后,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亦称:“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但以五月为恶月的观念在战国时代可能就已出现。《礼记》“仲夏之月”云:“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虽未明指五月为“恶月”,但已视之为阴阳争锋、生死攸关的一个特殊月份,要求清静节欲,饮食声色、坐卧起居和行事理政均需谨慎;人们进一步认为五月是“阴气萌作”、恶气盛行的时节,于是有了各种助阳止恶、驱邪防疫的风俗,见于文献记载的主要有讳举五月(特别五月五日)所生子女,食枭羹,在门户上悬挂饰物以止恶气,采药、合药以及用五彩丝系于手臂以避凶邪、防疾病,等等。

视五月为“恶月”的观念,在古代一直相沿不替,直到清代仍是如此。因是月虫毒并作,疫病易行,故又称“毒月”;因人们心怀畏惧,禁忌多端,故又称“忌月”。清人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称:“白香山诗:‘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北齐书》称:‘五月不可入官,犯之,不终于其位。’殆以五月为恶月也。今吴俗讳恶月为‘善月’,僧道先期印送文疏于檀越,填注姓字,至五月朔日焚化庙庭,谓之‘修善月斋’。其实不修斋也。是月俗称毒月,百事多禁忌,不迁居,不婚嫁。”可见这个观念流传久远。

何以古人对五月长期怀有如此强烈而普遍的恐惧心理以至于处处戒慎、禁忌百端?这应从中国生态环境特别是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寻求解释。

众所周知,中国东部尤其是长江、黄河流域位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寒暑变化显著,决定了这些区域生态环境的诸多特征,对当地人民的生理、心理、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律,都有着莫大的影响。仲夏五月,南方梅霖正盛,暑气蒸郁,黄河流域亦进入酷热季节,人们经历着一年之中最严峻的生命考验。这个季节又正值农事繁忙,人民户外田间活动多,深罹骄阳烤炙之苦和暑湿蒸渥之烦,身体赢弱之人不免中暑而亡。对生命的威胁不仅来自于骄阳酷暑,还来自于有害生物的侵袭。仲夏气候湿热,正是毒虫繁育、病菌孳生之际,蛇蝎当道,蚊蝇猖獗,瘴霾弥漫,疫病极易流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祛暑降温条件落后、医药防疫水平低下的时代,这些都不能不令人深感畏惧!古人视五月为“恶月”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面对这个时节充满凶险的生存环境,古人根据周围生态与文化条件发明和采用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与方法,不外采取两方面的行动:一是在物质上不断寻求医药,摸索防治方法。吃大蒜,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鱼、黄桃、雄黄,或喝雄黄酒;穿五毒衣,带香囊,取夜露或捉癞蛤蟆作 为药物治病;用黄烟爆竹熏居住环境等,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再就是在精神上寻求支持和保护。通过龙舟竞渡以禳灾驱疫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行动。

立夏的风俗篇7

千年以来的端午节俗,虽然在中国各地不尽相同,但汉族居处的多地端午节俗都以吃粽子及赛龙舟为主要活动,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中心内容。早在晚唐,诗僧文秀就歌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可是,端午节俗源远流长。其起源本与屈原无关,其传承或历千余年才与屈原逐渐相关,其为屈原而形成的节俗活动则是近千年来的事情。如此说来,端午为屈原是时令节俗传承演变、丰富发展的结果。

传统节日习俗是历史上在民间长期形成的节俗,是历史上由民众长期传承的节俗。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当然是历史造就的,是民众抉择的。

历史造就和民众抉择的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文化意义。

关于端午的起源,说法不下十种,诸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勾践、夏至节、祭龙等等。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发表以来,学者也纷纷就此深入探讨,各抒己见。不少学者赞同闻一多的看法,即本“就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言之,一个龙的节日”。不过,较为合理而可信的说法,是端午节源自先秦的夏至节。

夏至,是先秦古人最早确定的四大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而夜晚最短,同昼短夜长的冬至日和昼夜半分的春分、秋分一样,易于被古人确定。因其在划分时节、表明物候并据以进行农事活动上十分重要,故被古人看重。时迄夏至,古代中国北方所种菽黍和南方所播稻谷,都进入了夏季茁长期,古人经过繁忙的春种而可稍得喘息:加之气温骤升,杂草恶木、病虫害鸟、瘟疫瘴疠也猖狂蔓延而危害农作物及人的生命,古人以为阳气于此日至极、阴气于此日始兴而“阴阳争,死生分”,乃企望能于此日助阳抗阴、得生避死、除害获福、去凶化吉;大概如此,古人便于夏至时举行一些活动来祈求丰收和安康、禳除灾害和病瘟。相沿成习,夏至也成了民俗活动日渐丰富的传统夏至节。夏至节的日期,一般在三代古历中切合农事的夏历五月即仲夏之月的五日前后。或许随着阴阳五行说盛行,战国时人以阴阳消长来说明时节变化,以五行配四时、五方而尚“五”,既尤为重视阴阳消长最为急剧的夏至,又因为尚“五”而将节日固定在五月五日。

五月五日,又称为“端五”或“端午”。《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五“五月五日”条:

俗重五日,与夏至同。仲夏端午,菹龟角黍。(明人陈禹谟补注:“《风土记》云:‘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是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以菰叶裹粘米、栗、枣,以灰汁煮,令熟。节日又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h、蓼,名曰菹龟,节日啖之。粘米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包裹之象也。龟甲表肉裹阳外阴内之形,所以赞时也。’”)

《艺文类聚》卷四也引录周处《风土记》云:

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叶裹粘米煮熟,谓之角黍。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又载: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按:《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踏百草即今人有斗百草之戏也。

唐李匡V《资暇录》则说:

端午,端五者。按: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今人多书“午”字,其义无取。

据此说来,“端午”或“端五”,是汉代以后方有的节名,“端”者初也,“五”“午”为同音字。可是,《说文解字》云:

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

午,牾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也。

由此释义,则“端五”或“端午”,实已有阳气于此日至极、阴气于此日始兴而“阴阳争,死生分”的蕴义,恐怕应是先秦就已有了的夏至节别名。“五为阳数”,“端午”或因此而又称为“端阳”。至于五月五日还有的“重五”和“重午”之称,当为汉代以后衍生的名称。

据先秦和汉代的文献记载,当时人们将仲夏五月视为阴阳相争、死生分判的恶月,将五月五日视为阴气萌作、“感阴气成者死”(《礼记・月令》疏)的凶日,故在五月五日恐怕物生不茂、人命不长而主要举行各种禁忌和祈禳活动。《艺文类聚》卷四引录《夏小正》曰:“此日蓄采众药,以蠲毒狻!焙撼乃将五月五日的祈禳活动,定为国家仪典。《后汉书・礼仪志》记载:

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其礼:以朱索连荤菜……汉兼用之(指夏、商、周三代的祈禳方式),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傩)止恶气。

杜佑《通典》卷五十五:“汉制,厉殃,祀天地、日月、星辰、四时、阴阳之神,以师旷配之。其坛常祀以禳灾,兼用三代苇茭、桃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傩止恶气。”夏至日若连端午日,夏至与端午的祈禳活动也就合为一体。举行祈禳活动的夏至及端午,因为朝廷确认为仪典而使端午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

大概汉人将五月五日视为阴气萌、人易死的凶日,也将此日看作逝者的忌日,进而在此日纪念一些受到敬重的人物,如割股啖君而不求荣华的介子推、忠贞贤能却遭弃迫死的伍子胥、沿江寻求父尸未得而投水溺亡的孝女曹娥、勤政爱民而政绩卓著的苍梧太守陈临等,并且传说他们都死于此日或别离此日。

关于介子推、伍子胥和曹娥于端午受到纪念的最早记载,均见于东汉文献。陈临于端午受到纪念,也始于东汉时代。

介子推于端午受到纪念的最早记载,见于蔡邕《琴操・龙蛇歌》:

《龙蛇歌》者,介子绥所作也。晋文公重耳,与子绥俱亡,子绥割其腕股,以啖重耳。重耳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歌》以感之,遂遁入山。其章曰:“有龙矫矫,遭天谴怒。耘沤羌祝来遁于下。志愿不与,蛇得同伍,龙蛇俱行,身辨山墅。龙得升天,安厥房户,蛇独抑摧,沉滞泥土。仰天怨望,绸缪悲苦,非乐龙伍,床豁砉恕!蔽墓惊悟,即遣求得于绵山之下。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火。

据此记述,五月五日即寒食日,端午节也即寒食节。古今寒食节都定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史籍也未明载介子推死于何日,但晋国故地民间传说介子推于五月五日被焚亡。晋人陆P《邺中记》云:“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饷食,非也!北方五月五日自作饮食祀神,及作五色新盘相问遗,不为介子推也。”宗懔《荆楚岁时记》辩驳:“周举移书及魏武《明罚令》、陆P《邺中记》并云,寒食断火起于子推。《琴操》所云子绥即推也,又云五月五日,与今有异,皆因流俗所传。据《左传》及《史记》,并无介推被焚之事。《周礼・司@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看来,端午纪念介子推仅为汉晋并州、今山西部分地区的民间习俗,在北方中原并不流行。

伍子胥于端午受到纪念的最早记载,见于邯郸淳《曹娥碑》:

(曹)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五日,迎伍君。

伍君即指伍子胥。传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后,又被夫差装入皮囊中沉入钱塘江,化为波神。曹盱是东汉会稽上虞(今属绍兴)的巫师,当地每年端午祭祀伍子胥,都由其乘船于江中载歌载舞迎接波神。

曹娥于端午受到纪念的最早记载,也见于《曹娥碑》:

(曹盱)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岁,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设祭诔之……

据《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上虞县令度尚为了表彰孝烈,迁葬曹娥遗骸并为之立碑。碑文作者,是度尚弟子邯郸淳。自度尚为曹娥立碑设祭,会稽一带便形成了端午纪念曹娥的传统。

陈临于端午受到纪念的最早记载,见于《初学记》第四卷《岁时》引录谢承《后汉书》:

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悌。临征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

汉代苍梧郡的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境内。陈临在世就于端午被祠祭,或是东汉两广地区的习俗。

爱国爱民而投江以殉国难的屈原,也于东汉时在端午受到纪念。《艺文类聚》卷四引录《风俗通》: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

五月五日m命缕,俗说以益人命。

《风俗通》即《风俗通义》,为东汉末年学者应劭所作,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和传闻为主要内容。应劭是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曾任泰山太守,卒于邺(城邑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应劭记载的东汉端午纪念屈原的习俗,显然不限于屈原生卒地――今两湖地区的端午节俗。

据文献记载来看,上述在东汉时已于端午受到纪念的五位人物中,就其于端午受到纪念的时间而言,最早是介子推,其次是伍子胥,再次是屈原,曹娥与陈临皆晚;就其于端午受到纪念的地域范围而言,最广是屈原,其次是介子推,再次是伍子胥,曹娥与陈临皆狭。《风俗通义》成书虽然晚于《曹娥碑》成文,但其所记端午“亦因屈原”的习俗流行当不会晚于上虞县令度尚为曹娥立碑设祭。介子推受到纪念的地区,主要是春秋晋国故地的今山西部分地区。伍子胥受到纪念的地区,主要是今苏南浙北。曹娥与陈临受到纪念的地区,分别局狭于今绍兴或梧州一地。唯有屈原,在东汉已经成为当时中国许多地区于端午纪念的人物。

东汉时的端午习俗,仍以禳灾祛害、祈祝平安的活动为主,但许多地区“亦因屈原”而在端午纪念屈原了。

屈原早在东汉已经成为当时中国腹心的许多地区端午节纪念的人物,无疑是因为屈原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影响要比其他在端午受到纪念的人物大得多,因为屈原受到广大民众的尊崇和怀念要比其他在端午受到纪念的人物重得多。

身为楚国贵族的屈原,在约两千年前信息传播极不发达的条件下,怎么会形成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怎么会被广大民众知晓、尊崇、怀念并在端午祭祀呢?究其缘由,主要有三。

其一,是屈原的被疏见放的经历,使得他在疏远至汉北、放逐于江南的生活中,已经为民众有所了解,民间也经久传扬屈原的事迹。

《九章・抽思》歌云:“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好佳丽兮,独处此异域。”诗句即屈原被楚怀王黜置汉北的记述。今汉水以北的南阳西峡一带,依旧流传着屈原的故事并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

自壮年被放逐江南后,屈原在江南生活长达二十余年,行踪遍及沅湘流域诸地,悲叹“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至死未能回归国都,最终在秦军掠江南之际,赍志殉国,高葆贞节,自投汨罗,抱石沉江,传说即死于端午。沅湘流域民间于屈原流放之际就受其影响而祭祀保有爱国晚节的楚怀王,或许也最早于端午祭祀屈原。

汉初,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南行至沅湘间,即“仄闻屈原兮,自湛(通“沉”)汨罗”而“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其“仄闻”屈原事迹,或许是在其故乡洛阳、汉都长安,也可能是所至江南沅湘间。

民众年复一年地传扬屈原的事迹、民间年复一年地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屈原的社会影响自然会日渐广远深巨。

立夏的风俗篇8

一、复仇与盟誓

党项兴起之初,是以部落形式聚族而居,部落内部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在党项部落内部,凡有所得,虽覃食豆羹不以自私,必召其朋友,朋友之间有无相共,有余即以与人,无即以取诸人,亦不少以属意。百解之栗、数千百绪之钱,可一语而致具也。岁时往来,以相劳问,少长相坐,以齿不以爵,献寿拜舞,上下之情怡然相欢。是为党项原始部落遗风,其俗传愈久则俗愈定。但是党项部落对外族却不愿来往,如遇冲突,极重复仇。《旧唐书党项传》党项尤重复仇,若仇人未得,必蓬头垢面,跳足蔬食,要斩仇人而后复常。辽史西夏夕也记载,西夏习俗喜报仇,力小不能复仇者,集壮妇,烹以牛羊,具酒食,趋仇家,焚其庐舍。俗曰敌女兵不祥,辄避去。这种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对抗形式,称之为血亲复当时又称之为酬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四十四记载:羌人俗重酬报。《西事》卷八记载:夏俗以不报仇为耻,德明与回鹊世仇,愤其兵数败,遣张浦将精兵骑二万攻甘表现了党项民族强烈的复仇心理。党项人一般不杀俘虏,军士碱耳鼻随还者百人。但是多杀羌人的宋将捕获之后,则探其心肝而食之,曰:此人(指宋将高永年)夺我国,使吾漂落无处所,不可不杀也。或漆其头颅为饮酒器,党项人将仇人的头颅镯骸为饮酒器经常用于盟誓会上。《金史西夏传》记载:党项人风气广莫,民俗强梗尚气,重宾敢战斗,极重报仇,血亲复仇以及与外族的争战不息。

党项人尚武好战,喜复仇,以不报仇为耻,而且在复仇中有敌女兵不祥的记载,曾巩平集卷二十《赵保吉传》也记载,西夏俗喜复仇,然有凶丧者,未复,负甲叶以为记,不能壕集邻族妇人,烹牛羊,具酒食,而趋仇家,纵火焚之,其经女兵者,家不昌,故深恶焉夏女兵曾巩《隆平集西夏传》注释为麻魁,乃西夏语的音译,妇女参加血亲复仇,甚加对外战争,这也反映出党项民族全民皆兵、尚武好斗的特点。

在党项族内部解决血亲复仇的方法称作和断,是为党项族内部约定俗成的民族习惯法,本俗法又称蕃法、羌法。和断就是使双方和好解仇,和解的条件双方协商,争斗中伤对受害方赔偿,偿命金分为以钱偿命或以羊马赎死罪两种,宋称之为骨价。《辽史西夏》记载:杀人者,纳命价钱百二十千。记载:昔,羌杀中国人,如羌羊马赎死罪。当时宋朝汉人杀死羌人,也要依蕃俗进行赔偿,宋绍熙五年(1194年),宋兵杀死羌人闷笆,宋方害怕生事,故赔骨价三千三百绪。当一方向另一方进行经济赔偿,则双方禾解仇后,双方举行盟誓。仇解,用鸡猪犬血和酒,贮于镯骸中饮之,乃誓曰:若复报仇,谷麦3男女秃癫,六畜死,蛇人帐。诸酋共饮之。

盟誓在质直而上义、强梗尚气、重然诺的党项人中也尤为盛行。党项人将盟誓用于仇解、联盟、议和,甚至将誓言写人国书誓表、誓诏。《隋书党项传》记载党项人三年一聚会,杀牛羊以祭天。党项人的盟誓有赌咒发誓、部落联盟、国家之间的誓表、誓诏等类型。在无法令,各为生业的党项氏族社会,赌咒发誓成为人们相互约束其行为的最有效手段,结怨双方和解后,便要举行盟誓仪式,并要互表忠诚,信誓旦旦,献血为盟。党项各部落之间的联盟,也主要通过盟会实行,党项拓拔部常常处于盟主地位。元昊每举兵,必率部长与猎,有获,则下马环坐饮,割鲜而食,各问所长,择取所长。这种军事会盟环坐饮是部落会盟的雏形,并且要举行盟誓仪式,如元昊谋攻延,悉会诸族豪酋于贺兰山坡与之盟,各刺臂血和酒,置镯骸中共饮之。西夏政权也利用盟誓确保与周边强国的和平局势。西夏立国后,对宋、辽、金采取俯首称臣的策略,表和诏是君臣两国之间的国书,西夏常常向宋、辽、金进誓表,以示臣服,宋、辽、金也下誓诏承认西夏的藩属地位。

盟誓是党项社会原始遗风的保留和发展,即使在西夏法制逐渐健全的时期,也需要以精神上的约束力制约人们的行为,因此,盟誓作为约束人们思想、道德、行为的规范仍然起着作用。从西夏中后期已结腹心同乳水,彼此发誓比命贵的谚语可见,在党项人的心目中,发誓是人们生活中最为神圣的事。

二、大人与和断官

西夏立国后,加速了立法进程,西夏法律在大量吸收唐宋律的前提下,又保留了许多民族习惯法的内容,这也成为西夏法典在接受唐宋律时有所创新和改变的原因。党项早期氏族部落社会时期,无法令赋役,发生争端时,诉诸于和断官,以断曲直,杀人者只需纳命价,蕃族有和断官,择气直舌辩者为之,以听讼之曲直。杀人者纳命价百二十千和断官与陪命价体现出民族习惯法在西夏党项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及西夏语汉语双解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中出现的大人则具有和断官的身份。这个大人的身份,据聂鸿音先生考证是党项族继承阿尔泰文化中的大而来的,也说明党项族与周边其他民族之间的接触与融合。

西夏语、汉语双解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有大人指挥、大人噎怒等文字,而这一独立使用的大西夏语读若魁,在西夏文献中用作统称政府机构的正副长官,《天盛律令》卷十记载:诸司大人、承旨、监军、习判等高低,当依所定派遣,不许超遣。大人最初曾经是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组织的核心,首见于匈奴。《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48年),八部大人共议立比为呼韩邪单于,此处大人为部落酋长,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乌桓、鲜卑也有同样性质的首领。此后,氏族大人制度在中国北方的阿尔泰系民族中存续了上千年。古代北方民族乌桓部落大人同样具有原始社会遗风的特点:大人由选举产生,被选的条件是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无世业相继。大人的主要职责是,平时管理氏族部落成员间的纠纷,若相贼杀者,令部落自相报(报复),不止,诣大人告之,听出马牛羊以赎死。战时则率领氏族部落的骑兵,组织和指挥战斗。这些特点在西夏时代仍然有不同程度的保留,聂鸿音研究员分析认为,党项是从同时代的阿尔泰系民族契丹人处学习到大人这个词。

党项在使用大这一词时,各层统治者始终保留着原始部落酋长的某些成分。西夏大人最重要的日常职责之一是处理氏族部落成员间的纠纷,《番汉合时掌中珠》关于大人的文字正是关于告状和断案的记载。如《番汉合时掌中珠》中记载的一则典型案例,有一个西夏人,恃强凌弱,打伤了人,被官府抓捕,关进大牢,在人证物证面前,拒不认罪,甚至严刑拷打也不招供。后来,审判官(大人)向他讲解《孝经》的道理,大人指挥:愚蒙小人,听我之言。孝经中说,父母发身,不敢毁伤也。如此打拷,心不思惟,可谓孝乎?之后,案犯领受了《孝经》的道理,说道:我乃愚人,不晓世事,心下思惟,我闻此言,罪在我身。谋智清人,此后不为。于是案犯伏罪人状,立便断止。

在西夏国家法典《天盛律令》中规定作为政府最高权力机构的中书设有六个大智足、业全、以观、习能、副、同,枢密也设有六个大南柱、北座、西摄、东拒、副、名人,以下诸司所设的大为二至四个不等。这说明到西夏法典颁布的12世纪中叶,西夏国家的封建化已经基本完成,但在当时政府组织中仍然保留着原始氏族制度的某些遗迹。

三、西夏法典中关于和解与赔命价的规定

立夏的风俗篇9

【2016与立秋节气相关的谚语汇总】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棉田再旱,不能漫灌。

大背开沟,细水慢流。

追肥日期到下限,再向后拖不沾贤(指棉)。

氮肥追得多,贪青晚熟光发棵。

杈耳继续抹,边心统统掐。

边心所有捋,四门落上锁。

立秋管葱,快把土壅。

立秋播种,处暑移栽,白露晒盘,秋分拢帮,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

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软枣。

七月七,生瓜梨枣都中吃。

立了秋,苹果梨子陆续揪。

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

立秋温度高,果子着色好。

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立秋之日凉风至。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秋不凉,籽不黄

立秋十天遍地黄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立秋由来】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的主要习俗有:立秋节、摸秋、秋忙会、贴秋膘等。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摸秋,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立夏的风俗篇10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地处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这里拥有着古朴的民风民俗、特有的民族节日和未经雕琢的民族民间艺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教材。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优势,规范开发和实施学校课程,彰显学校特色,本校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把“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为了确保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本校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了学校课程课题组,各课题组按照学期大计划制订年级计划。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使教师在共同实践研究过程中提升课程开发的意识,发展课程实施的能力,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水平和教学实践水平,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能;优化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关注社会发展要求和多方面因素,进行动态课程开发;建立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化课程资源库。由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科任教师;主管副校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科任教师双线四个层面组成,负责制定开发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各层面各司其职,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为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了充分的准备。

确立工作目标

在省、市(州)教科所(教研室)的指导下,本校采用专家引领、外出参观、交流研讨、自学思考等方式,提高对学校课程的认识。临夏市第二中学的学校课程开发是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办学特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多次召开学校课程研讨会,认真修订了《学校课程开发方案》,形成了认识到位、行动到位、措施到位和独具民族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具体目标要求是:了解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体育活动、了解民族节日习俗、风土人情;学会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的手工制作、音乐舞蹈和体育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学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开发学校课程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本校深刻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国家的长远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基础。为了使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各族青少年争做民族团结的有力践行者,争做民族团结的忠诚传播者,争做民族团结的坚决捍卫者。学校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为目标,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在认真研究临夏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伊斯兰文化特色、色香味俱佳的各类传统小吃、民族民间文艺珍奇瑰宝河州“花儿”的基础上,把多元化的学校课程开发方式贯穿在课程建设中,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民族的视角知民族、爱民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丰富教学内容

在民族工艺学校课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指导下,经过勾描、图画、上色,制作出精美的葫芦;在民族音乐校本课上,漫步在学校内会听到悠扬动听的临夏花儿,会看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回族舞蹈;在民族体育学校课程中,教师将传统民族色彩的体育游艺活动,如东乡族拔棍、保安族夺腰刀、回族打木球等引入课堂。

学校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了“看、听、写、做、会、动”的 “六字”活动法。“看”就是组织引导学生去东公馆、蝴蝶楼、临夏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民族的民居特点、民族服饰、民俗节日等,“听”就是组织学生聆听与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历代民族英雄事迹报告会等;“写”就是通过写游记、说明文、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和开展各种主题征文活动、书信交流活动,把参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尽情地表达出来,从而加深印象;“做”就是围绕民族大团结的主题,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标本、泥塑、粘贴、造型、书画创作比赛等,让学生深入领会民族文化的内涵;“会”就是组织学生演唱民族歌曲、演奏民族乐器、表演民族舞蹈、创作民族书画、参与民族运动;“动”就是利用假期和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与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书信交流活动、结对互助活动、联谊联欢活动等,让学生的“心”动起来,“情”动起来和“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