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古诗十篇

时间:2023-04-12 03:22:16

立夏的古诗

立夏的古诗篇1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立夏少半月》宋朝·滕岑

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梅子酸着齿,麦穗长半腰。

天运不暂停,又将转斗杓。无复冬裘御,重取夏扇摇。

3、《立夏》宋朝·释居简

弦改南薰曲自调,萦回小篆水沉消。

立夏的古诗篇2

小暑刚过,接踵而来的又是大暑。农谚有“小暑交大暑,热的无处躲”的说法,到了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这个时期的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炎炎盛夏,难耐的燥热萦绕在身旁,连空气里似乎也弥漫着惶恐不安,让人有窒息的感觉。酷热的盛夏,确实在磨练人的意志。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当我蜗居独处时,把如火的骄阳关在门外,饮一杯壶中的凉茶,读一读桌上的唐宋诗词,一首首泛起微微凉意的古诗,让心灵渐渐褪去了原来的燥热,顿时拥有了一片清爽。在这细细品味中,方知夏天有夏天的味道,读诗品茶似乎也是其乐无穷,不难体会到唐代诗人李昂所说:“人皆苦炎夏,我爱夏日长”。的确在这炎炎夏日里,摒弃了浮躁的心情,静下心时凉爽也会慢慢浸润自己的心田。

一首首解暑的古诗,令人难忘。最喜欢唐朝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绿叶茂盛,树阴清凉,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的清香弥漫在整个庭院中,沁人心脾。如今细细吟诵这首诗,心里好一派清凉。虽然时下已经没有滿架蔷薇一院香的去处,但在小城的古桥边樟树下,除了烈日当空的正午,早晚这里都聚集着无数乘凉的老人,在大樟树的浓阴里细数着漫漫夏日,从百荷园吹来阵阵清凉荷风沁人心脾。从古桥下流过的河水带去炎炎酷热,这里是老年人夏天一个別有天地的乖凉去处,这里飘逸着诗意的凉爽。

夏日,在微风中纳凉,别有一番滋味。古代文人也是这般惬意,“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携杖出户寻觅纳凉胜地,看到画桥南畔,绿柳成行,在这月明之夜,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池中盛开的莲花,在微风中幽香散溢,而杨万里也禁不住这诱人的凉风,在《夏夜追凉》中感叹道:“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小城多少追凉的人,迎着平天湖畔的晚风,在竹深树密处匆匆而行,追逐那份恬静,寻找那缕清凉,湖光山色,清风灯影,是炎炎盛夏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清凉之地。因为在湖畔晚风里有如诗般意境。

当然夏天终归是炎热的,当你静下心来,抛下烦躁的困扰,读几行清凉夏日的古诗,是否顿感一丝凉风舞袖回旋,让你倍感清凉呢?大暑过后又是立秋处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凉风习习的秋天就要到来,炎夏毕竟是短暂的。

立夏的古诗篇3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立夏的古诗篇4

关键词:夏目漱石;草枕;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41-02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有着“国民大作家”的美誉。作为明治维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身上有着东西文化碰撞融合的鲜明时代特色。但从他的个人经历和著作来看,无论是作品元素还是思想,与英国文学相比,中国文学对他的创作影响更大一些,甚至可以说是基础性的,《草枕》就是其中的一部典型代表作。

在《草枕》这部带有桃花源影子的非人情小说中,夏目通过引用、化用、临摹等多种方式娴熟地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典籍,不仅强化了艺术表现效果,还反映出了夏目与中国文化相通的情感和思想。夏目漱石能如此大量娴熟地引述中国文学典籍,这与他钟情于汉籍无不相关。

夏目自幼喜欢读汉学,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他在《木屑录》中说:“余儿时诵读唐宋数千言,喜作为文章,或极意雕琢经旬而始成,或咄嗟冲口而发,自觉淡然有朴气,窃谓古作者岂难臻哉!”在《文学论》的序中这样写到:“余少时曾嗜读汉籍,虽修读时间甚短,于‘左国史汉’中,余冥冥里得出文学之定义。”可见,夏目漱石的汉学基础始于青少年时期,对汉籍十分喜爱并从中得到了对文学的感悟。夏目22岁时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木屑集》的署名为漱石顽夫,这正是他正式笔名夏目漱石的来源。“漱石”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来自汉语“漱石枕流”这一典故。后夏目漱石到东京帝国大学学习英文,在明治25年他所写的毕业论文是《老子的哲学》,虽然此文观点不当,但对老庄思想的熟悉是令人吃惊的。夏目虽大学学习英文又去英国留学,认为自己英语方面的造诣不劣于汉学,两者学力所差无几,但他也承认对二者的好恶之岐却很是悬殊,对汉学的喜爱远大于西学。

夏目漱石对中国文学如此喜爱,且又造诣颇深,他的小说融合了大量的中国文学元素就不足为奇了。他的非人情小说《草枕》就是在这深厚的汉学修养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对他作品中的中国文学元素进行考察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小说以及他与中国文化的不解之缘。

夏目漱石的《草枕》不仅大量地引用、化用、临摹中国文学典籍,还带有不少陶渊明的影子。夏目借用这些中国文学元素或为阐述自己的思想倾向,或为营造小说的氛围,中日文学巧妙融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我们也可以从其中看出夏目的非人情思想与中国的道家、禅宗思想的融合。

(一)引用

《草枕》中有不少直接引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成分,多是诗词文赋佛语,并且其引用的含义也与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含义相仿。例如:

うれしい事に東洋の詩歌(しいか)はそこを解脱(げだつ)したのがある。採菊(きくをとる)東籬下(とうりのもと)、悠然(ゆうぜんとして)見南山(なんざんをみる)。ただそれぎりの裏(うち)に暑苦しい世の中をまるで忘れた光景が出てくる。

译文:且喜东洋诗歌中有解脱尘世的作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在这两句中,就出现浑忘浊世的光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取自东晋陶渊明的诗作《饮酒》(其五),夏目对陶渊明十分喜爱,处世上也有些许陶渊明的影子。他也曾因不满大城市工作环境的世俗而辞职到小城市任职,这一经历与陶潜的归隐颇像。并且《草枕》这部非人情小说的设置情节就是主人公为暂时地逃离喧嚣的都市而来到了偏远的人烟稀少的古井温泉,摆脱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纷争和利害关系。夏目在文章的开头借陶渊明的这两句诗既是恰当的又同时表达了主人公带有的道家意味的超功利超社会的心境。小说中有多次提及陶渊明并引述陶渊明诗句,也大多表此意。陶渊明本身带有道家思想的特征,夏目对陶渊明十分推崇,这也与他对中国道教学说的接受不无关系。

又如夏目对王维禅诗《竹里馆》的引用:

独(ひとり)坐幽篁裏(ゆうこうのうちにざし)、 弾琴(きんをだんじて)復長嘯(またちょうしょうす)、深林(しんりん)人不知(ひとしらず)、明月来(めいげつきたりて)相照(あいてらす)。

《草枕》中的主人公认为“非人情”的典范之作是王维的《竹里馆》。对于王维,国内众多学者均认为王维的诗歌以善于展示佛意和禅宗见长,习惯用“空”字描述自然景物借以表达禅宗的万事皆“空”的思想。如果最能体现主人公所说的“俗念を放棄して、塵界と人情を離れた”(放弃俗念,远离尘世和人情)也就是非人情的是王维诗中所体现的禅境的话,那夏目思想与中国禅宗思想相通或者说受中国禅宗思想影响也就不言自明了。小说中也有主人公与寺庙僧侣交流的故事情节,并且围绕“竹影(ちくえい)払階(かいをはらって)塵不動(ちりうごかず)”这一块带有禅意的牌匾有一段故事情节,可见这篇非人情的小说中流露出不少禅宗思想,而诗句和牌匾题字的引用皆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夏目对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更好地表达了他的思想,还流露出了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禅宗思想的喜爱和接受以及吸收。

除了对诗词的引用外,文中也有不少文赋的引用,例如:

少時(しょうじ)、晁補之(ちょうほし)と云う人の記行文を読んで、いまだに暗誦(あんしょう)している句がある。「時に九月天高く露清く、山空(むな)しく、月明(あきら)かに、仰いで星斗(せいと)を視(み)れば皆(みな)光大(ひかりだい)、たまたま人の上にあるがごとし、窓間(そうかん)の竹(たけ)数十竿(かん)、相摩戞(まかつ)して声切々(せつせつ)やまず。竹間(ちくかん)の梅棕(ばいそう)森然(しんぜん)として鬼魅(きび)の離立笑(りりつしょうひん)の状(じょう)のごとし。二三子相顧(あいかえり)み、魄(はく)動いて寝(いぬ)るを得ず。遅明(ちめい)皆去る

译文:我幼时曾读过晁补之的游记,现在还背得出几句,“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这段引文出自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新城游北山记》。这里,夏目借晁补之的游记来描写寺院的环境。对于儿时诵读的文章信手拈来,可见夏目诵读唐宋数千言的功夫还是很扎实的。

(二)化用

除了引用外,夏目的《草枕》中还有不少化用中国典籍之笔。例如:

雲煙飛動の趣(おもむき)も眼に入(い)らぬ。落花啼鳥(らっかていちょう)の情けも心に浮ばぬ。

译文:不懂云烟飞动之趣味。不解落花啼鸟之情。

“云烟飞动”来自杜甫《饮中八仙歌》里的“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这三句诗是用来形容草圣张旭醉后书字自由挥洒、行云流水的笔法,带有超凡脱俗的气质。“落花啼鸟”来自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落花啼鸟,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意味。夏目在这个非人情的世界里化用这两句诗,大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的意味,表达出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洒脱的平和心境。

又如:

天下の羣小(ぐんしょう)を麾(さしまね)いで、いたずらにタイモンの憤(いきどお)りを招くよりは、蘭(らん)を九に滋(ま)き、を百畦(けい)に樹(う)えて、独(ひと)りその裏(うち)に起臥(きが)する方が遥かに得策である。

译文:与其跟随无聊的世人起舞,无端招来如泰门般的愤怒,还不如在九畹滋兰、百亩树蕙中生活。

“九畹滋兰、百亩树蕙”出自《楚辞·离骚》之“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意为我已经种下了九顷地的春兰,我又曾栽就了百亩园的秋蕙。现在用来多指放远目光,培养人才之意。夏目化用这两句诗意在表达了长远地坚守发展自我的思想。

(三)临摹

《草枕》中除了大量地引用、化用中国文学典籍外,还有不少模仿之笔,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汉诗。例如:

春日静坐

青春二三月,愁随芳草長。

閑花落空庭,素琴横虚堂。

蟏蛸掛不動,篆煙繞竹梁。

独坐無隻語,方寸認微光。

人間徒多事,此境孰可忘。

会得一日静,正知百年忙。

遐懐寄何処,緬邈白雲郷。

这是《草枕》中的一首汉诗原文,可以看出全诗是都用汉文书写。夏目漱石汉诗写作几乎贯穿一生,根据日本学者和田利男对夏目漱石汉诗的研究,从最初写汉诗(有据可查者)的23岁至50岁的长达27年时间里,共写有汉诗195首左右。谈及夏目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系自然会考虑到受中国诗人的直接影响,夏目对中国诗人的借鉴并不拘一格一人,但最得夏目之心者当属陶渊明、王维等人,这在《草枕》中对二人频繁的引用和提及中就可以看出。这首汉诗在《草枕》中出现之前,作者先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并刻画了主人公空寂的心态。小说中的主人公当时是静坐在房间里的,诗中的意象大多都是他的想象,并非实景。比如“芳草”、“闲花”、“空庭”、“素琴” “白云”等词语,是中国古诗中表示清闲、幽寂时常用的意象。其中“素琴”“白云”就是王维极其喜欢的意象。夏目对中国诗词中的意象的娴熟运用,运用汉文进行汉诗创作,可见他对汉文化的喜爱及受汉诗影响之深。

从上面对《草枕》中的中国文学元素运用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出,夏目漱石对中国文化熟谙并且有着深厚的汉文学修养,同时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道家佛家思想有着不少的渊源。夏目汉学造诣的雄厚、对汉籍的偏爱以及日本文学乃至文化深受中国影响这三个原因是他文学作品频现中国文学元素的基础,同时,结合当时大量西方文明涌入日本以及日本文坛盛行模仿西方文流的现象,我们或许可以揣测,夏目的《草枕》中如此大量地使用中国文学元素,也许可以看做是夏目漱石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抵抗,对保护东洋文化、回归东洋文化的一种呼唤!

参考文献:

[1]孟庆枢.夏目漱石与中国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杂志,1997(2).

[2]刘晓曦.夏目漱石的“非人情”艺术主张及其中国文化思想渊源[J].日本研究,2003(1).

[3]王艳红.浅谈夏目漱石的“非人情”[J].安徽文学文艺理论版,2008(9).

[4]陈雪.由《草枕》解读夏目漱石的非人情美学[J].滁州学院学报,2009(1).

立夏的古诗篇5

【关键词】古诗词;审美教学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大多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蕴涵着无限的自然人生与艺术道德之美,它们既是文学艺术上的一块瑰宝,又是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审美教学的活水之源。所以,古诗词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而在当今的课堂上,存在着把古诗词上成了文言串讲课,只注重诗义静态演绎或是把诗词的整体赏析变成单调的古诗句局部分析等倾向,从而破坏了古诗词本身所蕴涵的美。存在这些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正因如此,如何搞好中学古诗词审美教学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古诗词审美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前提。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活动,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1.注重导语设计的艺术性

在教学古诗词之前,对学生科学的引导对于培植学生的审美心境,激发他们的审美欲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时,可以设计如下一段导语:“同学们,你们是否有在夏天的夜晚在院中乘凉或出外散步的经历呢?在那星辰满天的仲夏之夜,有明月与清风相伴,树上的知了与田里的青蛙竞相奏乐,静谧的乡村弥漫着阵阵稻花的清香,那香味在人们的鼻尖浮动,似有若无,不绝如缕,这也许就是我们曾经历过的某个美丽的夏夜,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看看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笔下的夏夜又有着怎样独特的景致呢?”这样的导语为学生描述了一幅美丽的仲夏夜之图,学生的情绪很快就会被调动起来,从而顺利地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

2.恰当运用教辅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像资料,恰当利用这些资料必定能使学生的感官得到有效的刺激,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审美欲望。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前,可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组优美清新的山水画,同时播放一曲抒情的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山中秋景的的幽静和空灵之美。这样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学生提供直接而鲜明的形象,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情绪,营造出相应的课堂气氛。

(二)反复吟咏,感受诗词音乐美

我国古典诗词在声律上大都具有抑扬顿挫的特点,它们形式固定、格律严格、节奏感强,是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在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应针对古诗词的这一特点,精心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吟读背诵,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在指导学生朗诵时,教师要注意两点。

首先在学生朗诵前要介绍一些有关吟诵的基本常识,如一句中应该在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声音拖长、什么地方重读以及语速、语调等等。

其次,在朗诵前要指导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做初步的了解,诗的节奏与诗人的内在情绪是和谐一致的。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教师首先要提醒学生注意要停顿的地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凄凉落寞的情绪色彩。指导学生以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出作品中所蕴涵的孤独苍凉的情感和意境。

(三)点拨揣摩,品味诗词遣词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大都具有概括凝练、含蓄生动的特点。所谓凝练,就是要求诗人用尽量少的字句表达深邃的道理、复杂的内容和丰富的感情。古人为把诗的语句炼得更加精炼传神、形象生动,不惜绞尽脑汁、呕心沥血,如传世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正是诗人用语凝练、生动的典范。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揣摩作品的语言,认真体会古典诗词的遣词之美。

(四)深入挖掘,体验诗词情感美

诗词在本质上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某种客观的自然或社会现象震荡了诗人的心灵,激发了诗人的情感,才使他感到非陈诗不足以展其义,非长歌不足以骋其情。诗人用诗这一特定的形式来作为内心情感的载体,从而一吐为快。“诗言志”(《尚书·尧典》),“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诗,缘情而绮靡”(晋·陆机《文赋》),这些论述都精当地阐明了诗歌的本质就是抒发感情。感情是诗人创作最主要的动力,没有感情就没有诗。

立夏的古诗篇6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章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背诵积累优秀的诗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古诗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从而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阅读,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优秀作品的阅读量越大,人的视野越开阔,精神境界越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培养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文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理解,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如背诵《望庐山瀑布》时,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除了规论文联盟范背诵语气外,还要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得当的语气和体态语加快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如含有“美丽芬芳”意思的,学生会背起有关“花”的诗来,一时间桃花、杏花、荷花、、石榴、海棠、梅花五彩缤纷,争芳斗艳,有《惠崇春江晚景》、《题》、《海棠》等;含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意思的,学生会背起“言志”的诗:《石灰吟》、《无题》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根据时令进行分类背诵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记忆深刻。如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从《江南春》、《春江花月夜》、《春夜喜雨》到《夏日》、《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从《秋浦歌》、《秋思》、《枫桥夜泊》到《冬景》、《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大量地背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背诵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

转贴于论文联盟

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形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立夏的古诗篇7

论文摘要:以诗传史、以诗证史的“诗史”观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传统,其发展到宋代日趋成熟,宋夏战事诗正是宋人“诗史”观念的产物,它融铸着文人士大夫深沉的忧患意识与浓郁的爱国情怀。宋夏战事诗具有鲜明的“诗史”性质,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发于危难,记录史实;2.有史有情,忠愤沉郁;3.律切精深,意在言外。通过对宋夏战事诗“诗史”性质的考察,可以帮助我进一步去深入认识历史、反思历史,并从中积累民族的生存智慧。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其《重刻西域人华化考序》中说:“有清一代经学号称极盛,而史学则远不逮宋人。”这是宋代史学发达,文人史学意识强烈的最好说明。记录百余年宋夏战争状况的宋夏战事诗,正是宋人“诗史”观念下的产物。宋代是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代,其以文治国的政治方略,造就了有宋一代灿烂的思想文化,但同时也导致了军事力量的薄弱,因而在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过程中,宋廷基本上都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况之中。面对国家命运受到严重威胁,北宋文人内心的爱国热情及忧患意识顿然勃发,他们不仅走上战场,亲历战争,同时用诗歌记录了他们在国家危亡时期的所闻、所见、所感,共创作了近干余首与宋夏战事相关的诗歌。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真切,既具有纪实性,同时又不乏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和独具特色的艺术个性,体现出鲜明的“诗史”性质。鉴于前人对“诗史”内涵的莫衷一是,本文先就其概念作简要辨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宋夏战事诗的“诗史”性质。

一、“诗史”观辨正

从记述史实、考见得失、褒善贬恶的角度出发,中国传统的“诗史”观念当肇始于孔子所整理的《春秋》,它以鲁史为主线,记述了当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具有以文传史的性质。此后,孔子创立的“春秋笔法”逐渐渗透到诗歌创作领域中,诗、史互证的观念也开始得到加强。

到了唐代,“诗史”概念被明确提出。唐人孟柴在其《本事诗》中云:“杜(甫)逢(安)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_2j(孟綮认为杜甫诗歌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期间的社会现状,具有以诗传史的意义,因之称其为“诗史”。自此之后,“诗史”遂成为杜诗特质的经典概括。

到了宋代,由于其军事力量的孱弱,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不时对宋代边境及朝廷进行武力威胁,这使得宋朝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为了激发和鼓舞世人的爱国思想及忧患意识,北宋文人开始进一步彰显杜甫以诗记史的创作观念,“诗史说也随之在宋代被进一步彰显与完善。如北宋诗论家黄彻在其《蛩溪诗话》卷1中云:“子美世号‘诗史’,观《北征》诗云……史笔森严,未易及也。”蔡居厚在《蔡宽夫夫诗话》中云:“子美诗善叙事,故号诗史。”史绳祖《学斋占毕》卷4云:“惟其字字有证据,故以史名。”以上诸家提到的“史笔森严”、“诗善叙事”、“字字有证据”等概念,都是对杜诗以诗传史性质的确认。黄庭坚更是以“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来概括杜诗“诗史”的内涵。南宋的潘淳在其《潘子真诗话》中对此作了进一步阐释:“老杜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切,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发而然。”其立足于杜诗以史笔陈时事,抒发忠义之情来揭示其“诗史”内涵,而对杜诗“句律精切”的强调,又迎合了宋人作诗的理念,由此赋予杜诗“诗史”观以全新的内涵。然而,这一时代观念的融入,在某种程度上又冲淡了“忠义”之情的抒发。因此,明清时期的理论批评家在赋予“诗史”说以时代特征的同时,对宋人的“诗史”观念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明人杨慎认为:“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在杨慎看来,宋人只看到了杜甫诗歌的纪实性,而忽视了其所包涵的内在情韵。他认为“诗史”说的要义不仅是铺陈时事,同时还要意在言外,富有情韵。前七子中的何景明更是从“诗本性情之发”的观念出发,批评杜诗“博涉世故,出于夫妇者常少;致兼雅颂,而风人之义或缺。”此语意在指出杜诗一味描写对社会现实的所见所感,而忽视自我内心的个性化情感,这明显脱离了诗歌的抒情本质。此后,李贽提出“童心”说,公安派倡导“性灵”说,这都是对诗歌应张扬个性、舒张情感的强调。受其影响,明代的诗文理论家亦以“情本论”来评价杜诗。明末清初的吴伟业在“诗与史通”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史外传心之史”的崭新命题;钱谦益在推举杜诗纪实性与爱国思想的同时,亦赋予其以“心”传“史”的内涵。二者所谓之“传心”,实际上就是抒发特定时境下的内心情感,目的均是为了明晰诗与史的界限,从而将“以诗传史”的传统“诗史”内涵向诗歌的抒情本质回归,宋人重道德情感的“诗史”观因之受到空前挑战。可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与文化背景下,“诗史”观始终都被敷染着一层主观色彩,从而造成了内涵上的不确定性。那么究竟以何标准去看待“诗史”观念呢?在笔者看来,欲解答以上问题,我们还是有必要再回到唐代孟綮对“诗史”内涵的最早说明。盂柴在定义“诗史”观念时,明确指出杜诗之所以被当时号为“诗史”,其原因是“杜(甫)逢(安)禄山之难”,而且将社会动荡流离之现实“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这其中的“毕陈于诗”、“殆无遗事”都是针对杜诗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而言,而以“隐”来加强“毕陈于诗”与“殆无遗事”之间的联系,实则是对“诗史”隐时世而显性情之抒情方式的强调。因而“推见至隐”正是针对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而言,即以自我的主观情感体验去反映现实、感悟世事,而不仅仅是记述史实,以此来凸显以诗传史的特殊性。正如现代学者们所说的那样:“像杜诗这样刻画如此众多‘乱离人’的群相,这样广泛地反映他们的生活,这样真实而深刻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确实是前无古人的。这是杜诗之所以堪称一代诗史的重要原因”;“史实只提供事件,而杜诗则提供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通过古人的评述与现代学者的阐释可见,记述历史史实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双重结合才是“诗史”的核心内容。当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诗史”作品所反映之“情”的内涵不尽相同。这也就是后世在论及“诗史”内涵时,总是会敷染上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特征,并对“诗史”观有不同理解的原因之所在。

由以上辨析可见,被称为“诗史”的作品不仅能够反映某一时期重大社会事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而且创作主体还应以时代价值观念对历史事件作出情感评价,并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使其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

从此意义上讲,杜甫虽然是最早享有“诗史”盛誉的诗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杜诗才能被称为“诗史”。“诗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每当国家处在“患难”、“颠沛”之时,总会有文人将他们的笔触伸向广阔的社会历史,全面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寄寓自我的主观情感,表现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感,这样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诗史”性质。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能够客观真切地反映某一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记实与抒情并重,同时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具有连续性、完整性,这是成为“诗史”作品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认为:记录百年宋夏战争情况的宋夏战事诗是对历史史实的真实记述,不仅具有以诗传史、以诗补史的意义,同时亦将记实叙事与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融合了宋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创作观念,体现着宋代的历史文化特征,从而具有鲜明的“诗史”性质。

二、宋夏战事诗的“诗史”性质

民族战争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如匈奴与秦汉之间,突厥与唐之问,契丹、女真、党项与宋之间,蒙古与宋、明之间,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然而不论是就历时时间、空间跨度还是战争规模而言,北宋与西夏之间历时百余年的民族战争无疑是其中较为显著的,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采取以文官治国的政治策略,北宋的许多文人都亲历了这场战争,并用诗、文、词等不同艺术方式将战争情况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了规模浩大的宋夏战事文学。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透显出浓厚的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从“诗史”观韵一般内涵出发,笔者认为宋夏之战具有鲜明的“诗史”性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发于危难。记录史实

诗歌具有传史的功能,但必须是记录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的作品才能被称为是“诗史”。为数近千首的宋夏战事诗虽然并不是出自一人之笔,视角亦各有不同,但诗人们的关注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用艺术化的方式,真切记录了宋夏战争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状况。比如张定千的《诗一首》,这是最早涉及描写宋夏关系的作品,其中“只怕河湟陷夷狄”,已经显现出对西夏入侵北宋的担忧;苏舜钦在《庆州败》中,以“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一句,进一步点明西夏攻宋是一种不义行为,并导致“羞辱中国堪伤悲”的结果,这代表着宋初文人对宋夏战争性质的认识。此外,苏舜钦的《庆州败》、梅尧臣的《故原战》、刘颁的《闻西戎乞降》等作品,均对战争发展情况进行了连续性描写,比较清晰地展现出宋夏战争的进展脉络,从而与历史的发展线索相映衬,具有以诗记史的意义,所反映的社会内容也相当广泛。其中既有对严酷战争场面的实录,如“战死动万计,募人填卒伍”、“肌肤存空骨,性命半鬼篆”、“白骨似沙沙似雪,凭君莫上望乡台”、“马跃践胡肠,士渴饮胡血”等;又有对士人忧国忧民之心的真切展露,如“草檄朝慵腕劳脱,论兵夜苦舌疮痍”、“奋舌说利害,以救民膏肓”、“报君自说心如石,忧国人言鬓如丝”等。这些内容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北征》等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出一辙,共同体现着“不隐恶,不潜善”的史家精神。如果说,杜甫因生活在一个“兵连祸结,天下鼎沸的时代”,从而将自己所身受的、所观察到的,一一捉入他的苦吟的诗篇里去,并因此被誉为“诗史”的话,那么宋夏战事诗的作者们又何尝不是生活在一个被战争所困扰的时代,他们也同样将战争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入作品当中,只不过他们是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分层次、多样化地去展现战争生活的各个侧面,最终由个人化的局部的描写汇合成集体性的全面展现,从而深刻地反映了宋夏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可以说,与宋夏战争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宋夏战事诗中都有所反映,不论是亲历战争现场、记录实战情况,还是根据耳闻抒发对战争的感受,都体现出了北宋文人对宋夏战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密切关注,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有史有情。忠愤沉郁

尽管以诗记史、以诗传史是“诗史”作品的重要功能,但这并不能掩盖其抒发情感的审美本质。宋初诗人杨亿在其《读史白体》一诗中云:“史笔是非空白许,世情真伪复谁知。”其强调诗歌创作要展现“世情”,而不是一味去写实,这实际上是对诗家有史而无情之创作倾向的批判。此后的韩宗愈亦以“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来定义杜诗“诗史”的情感特征。由此可见,宋人将“诗史”作品的纪史与言情功能视为同等重要。受此影响,宋夏战事诗同样是以记述客观史实为依托,以此展现北宋士人在国家遭受战祸时期的心理感受,蕴涵着浓厚的主观情感色彩,而这一主观情感则集中体现在“忠义”二字上,即如黄庭坚所谓的“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此处的“忠义”实则是宋人报国热情与必胜信念的深切体现。不论是杨亿“予生虽儒家,气欲吞逆羯”(《郑工部陕西随军转运》)的威武势气,还是梅尧臣“勇脱区区簿书内,壮心应欲请长缨”(《送李泾州审言》)的慷慨情怀,无不是宋人“忠义”之精神的深刻体现,其深远的济世之志与浓郁的爱国热情均包涵于其中。

有“忠”必有“愤”,这似乎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在入世过程中的必然心理过程。在强大的王统和道统面前,士人们只有绝对服从的权利。因而,当面对国家危亡而又无法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时,由“忠”而“愤”的情感便会油然产生。由于军事力量的孱弱,北宋在抗击西夏的过程中连连挫败。面对朝廷用人不济、赏罚不明而造成的战败局面,文人们对此痛心疾首,并通过诗歌将满心的忠愤之情展现出来。如陶弼的《兵器》一诗,就以“朝廷急郡县,郡县急官吏。官吏无他术,下责蚩蚩悲”来揭示朝廷面对西夏的强大攻势而举手无措的难堪境遇。此外,诸如“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顿兵闲空细柳”、“西边用兵地,黯惨无人耕”、“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箭何所施”、“纵横尸暴积,万殒少全生”等对边地战事惨痛局面的揭示,其情感之痛切沉郁,与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方面是“报君自说心如石,忧国人言鬓如丝”的炙热之情,另一方面则是“谋夫愤愤壮士忧,屡献忠言曾苦口”的难言隐衷,当忧国之情与愤然之心碰撞到一起时,北宋文人也难免产生“只期名随扁舟去,掉臂江湖掷锦袍”的退避心态,以及“倚锄西北望,涕泪沾空襟”的无奈喟叹。由此可见,宋夏战事诗在以纪实笔法抒写社会现实的同时,亦倾注了浓郁的主观情感,最终达到了以“史”传“心”的目的,让后人感受到北宋文人在面对国家危亡时的复杂心态与艰难处境。

(三)律切精深。意在言外

记史与传情是“诗史”的核心内涵所在,这必然需相应的艺术形式去加以表现,宋人对此极为重视。如欧阳修就以“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年不少衰”来定义“诗史”的内涵,其所谓的“律切精深”正是对“诗史”作品外在艺术形式的强调。就连以阐发性理思想而名著一时的理学家邵雍,在《诗史吟》一诗中亦认为:“诗史善记事,长于造其真。真胜则华去,非如目纷纷。”其所谓的“真”和“华”其实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他在肯定“诗史”作品真实记述社会现实的同时,亦强调形式上的美观。不论是“律切精深”,还是形式之“华”,它们都是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之总体艺术特征的具体体现。

立夏的古诗篇8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诗词大赛开场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大赛开场白1男:今天,这里将成为诗歌的海洋,那么,就让这快乐响彻云宵吧。

女:陈捷,你知道吗?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像,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感情。

女:我当然知道,就如《出塞一样》,作者以诗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对战争的仇恨和失去家人的痛苦。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由劳获、陈捷、朱朗晴、李煜涛、冯朗荣、周钧信等同学带来的朗诵《出塞》,希望你们能从中体会到边防战士们远离家乡,失去亲人的情感。

男:让我闪一直来感受吧。

男:人未还。战争是多么残酷,诗人用真切的情感写下了这首悲壮的诗,体现了自己对战争的痛恨,诗是如此裸露地展现了自己。

女:的确,接下来,陈麒名、林文静、黄子谦、戴健锋一组同学将描写春夏秋冬的四首诗结合在了一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次来自四季的感受吧。有请--

女:多美的意境啊!四季真美好!我们知道,描写四季的不仅有古诗,还有现代诗。

古诗词大赛开场白2女: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女:有这样一种书,被代代相传,人们称之为“经典”。古诗文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

女:经典古诗文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经典古诗文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男: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女: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女)让我们读着诗唱起来;让我们唱着诗舞起来。

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老师共六位,他们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判这次比赛,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评委老师的光临表示欢迎。

接下来有请戚校长就古诗文唱诵比赛活动发表讲话。大家欢迎。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现在,我宣布:兴谷小学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古诗词大赛开场白3尊敬的各位领导、广大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伴随着火热夏天的热情步伐,第二届古诗文朗诵大赛如期而至。大会第一项:有请张校长为本次大赛致开幕词。

一、张校长致开幕词。

感谢张校长的一席话,它让我们更加真切的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古诗词的璀璨耀眼。下面进行大赛的第二项:有请教师代表李老师发言。

二、教师代表李老师发言。

听了李老师对古诗词的独到理解和精彩诠释后,让我们再来聆听一下学生的心声。第三项:

三、学生代表发言。

在选手的摩拳擦掌中,在观众的认真聆听下,第二届古诗文大赛拉开了序幕——

古诗词大赛开场白4望千古故乡明月,唱一阙历史弦歌。古往今来,每年当夜,文人骚客面对良辰美景,小饼嚼月,评古今、论兴亡,引诗情、上碧宵,看那大漠长河,边塞雄关,春花秋月,雨雪风霜。

在这竹舍青青,月上西楼的美丽夜晚,让这似曾相识的古远意境,唤醒我们心中渺远迷蒙的情思,能够照耀尘世的,不只是诗仙邀约的明月,更有那万世流芳的日月山河一卷诗。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文学大师的精神世界,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1.《古诗联颂》

你可曾见过江南水乡莲叶何田田的醉人风光,你可曾听过婉转动人的春鸟啼鸣,你可曾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遇到采药的隐者,你可曾珍惜过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你可曾感慨西楚霸王徒留千古壮烈英名?今晚,一群特殊的吟诵者将再现这些诗情画卷,开启我们的精神之旅。

2.《春江花月夜》

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附小的小学生和留学生朋友一起表演的古诗联诵,接下来请欣赏兰霞老师朗诵《春江花月夜》。

在《全唐诗》浩瀚的星空中,被闻一多先生称为“孤篇压全唐”的作品,正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海上明月、花木流霜,如梦似幻的小夜曲潺潺流动,这哀而不伤的盛唐之音伴随着江潮明月缭绕千年。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春江花月夜》的美好境界吧。

3.《钗头凤》

沈园孤鹤轩前的残垣断壁上,记载着陆游与唐婉的凄婉爱情。八百年间,那深挚无告的缱绻真情被诗情和画意渲染着,被时间和记忆洇润着。“错错错”、“莫莫莫”,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诗人陆游被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他一生都放不下的,除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就只有这位“咽泪装欢”的女子了。

古诗词大赛开场白5甲:敬爱的各位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甲:大家好!

乙:我们四年级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

甲: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乙: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诵中华经典,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乙: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甲: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立夏的古诗篇9

【物质消暑法】

【生活用品】

——扇子——扇子起源于中国,已有 3000 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 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 ,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 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 来取凉,它有“篾疑秋翼蝉,团取望舒景”之趣,“能使凄兮似秋,隆暑斯却”,所 以古人称它为“摇风”“凉友”或“快哉风” 、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云: “以扇 逐暑” 。扇子作为祛暑清热的功能,虽不及电风扇乃至空调,但是它作为一种文 化现象,却颇耐人寻味。 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云: “炎火凿池,披裘而扇,不能救也” 。东汉班固的 《竹扇》云: “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团方。来风堪避暑,静夜致清凉” 。自此有关 扇子的诗词也脱框而出。名篇中有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开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明代诗人瞿佑有咏扇诗 云: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之舒卷岂寻常。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自凉” 。 前者生动地描绘出少女们持扇追萤的活泼姿态和欢乐情绪, 呈现出一幅清爽的纳 凉情景;后者记录了一家大小同在花前月下,围在一起消祛暑热的场景。 《千家 诗》中有: “宫纱蜂赶梅,宝扇鸾开翅;数折聚清风,一捻生秋意。 ”仿佛看见宫 中王公贵妃用手摇着扇子,而后面两句则使得读者凉意顿生。

扇子的发明人是谁?目前已无法考证,不过这种办法原始社会就有人掌握了,只是他们手里拿的很可能是一片大大的树叶,摇破了再爬树摘一片,很费事。后来,扇子变结实了,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还有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凉友”。

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比较省力气,也比较有“档次”。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既可消暑,又添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天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到了汉代,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腾空出世,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满堂寒颤”这四个字很令人震撼,不过又肯定要害得那“一人运之”的“一人”满身臭汗。

——凉屋——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屋子里自然会凉快起来。这个方法比“人工风扇”和“叶轮拨风”效果好得多,不论从科技角度看,还是从人文角度看,都是一种进步。有资料显示,明代人已知道在消暑时巧妙利用地理优势,掘井纳凉,天然环保,不乏科学道理。

——瓷枕——除了上述方法,古人还有别的消夏高招。中国自古被称为“瓷器王国”,古人除了会用瓷器做碗、做花瓶外,还发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层釉,冰冰凉凉的,夏天枕于其上,睡起觉来当然凉快。所谓“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恐怕就是古人对瓷枕的热情讴歌。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 始烧于隋代, 流行于唐代以后。 据说开始时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后来才成为一种盛行的寝具。因为瓷枕性清凉, 是夏季消暑的凉物。再有就是瓷枕上有字,比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 ”又如: “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这些提醒的话写在枕 头上,就是给人提醒。 瓷枕的枕面上有一层瓷釉,夏天枕于其上冰冰凉凉的,睡起觉来当然凉快。 所谓“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 ,恐怕就是古人对瓷枕的厚爱了。据说,乾隆 皇帝就非常钟爱孩儿枕,有一次得到了一件孩儿枕后,诗兴大发,题了一首诗: “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曾经流行一时。

【食品】

——沉本浮瓜——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具有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用,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在清朝宫廷中,消暑冷饮中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料制成,冰镇后吃起来绝对爽口,真是“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本浮瓜冰雪凉”。

其实,饮食避暑从汉代就开始了。据《荆楚风时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消恶”。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避恶就是指消暑。“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却能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热能。所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暑方法。现在人们也可以吃一些热气腾腾的面出身汗来消暑,但是要因人而异,只适合不爱出汗的人。另外,夏天一定要多吃各种瓜果,去火降暑。俗话说:“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另外,比如苦瓜清热毒,黄瓜解口渴、退干热,丝瓜化痰止咳、凉血清热,香瓜去火止渴等等,总之,想舒服过夏,要让自己“离不开”瓜。

——品茗——《本草纲目》称: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 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 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 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认为茶有清火去疾的功能。 现代科学证实,茶,特别是绿茶,含有氨基酸、胡萝卜及维生素 C 、 E 、 P , 叶酸、钾、钠、磷、氟、锌等营养素和茶碱、茶多酚、咖啡因、挥发油等活性成 分,除能供给人体丰富的营养外,还有提神醒脑、除烦解渴、去腻消食和清热解 毒等功能。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饮茶尤当其时。 “烹之浪碧霜之华,啜之味甘露之液”“茶圣”陆羽对茶的研究可谓是登峰 。 造极,他在《茶经》中还说: “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修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 痛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唐人编撰的《新 编本草》也说: “茶味甘寒,饮茶之后,可拓肾脏血管,而利小便,去疾热,止 渴” 。而被誉为茶之“亚圣”的卢仝(音 tóng ) ,对茶的嗜好和研究也是颇有造 谐,他的《七碗茶诗》 :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可谓是妙手着文章,传吟千百年,对后人影响很大;他在茶诗中就说茶有“发轻 汗”“肌骨清”“两腋习习清风生”的解暑去热之功效。 苏轼十分嗜茶。茶,助诗思,战睡魔,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元丰元年 苏轼任徐州太守。这年春旱,入夏得喜雨,苏轼去城东 20 里的石潭谢神降雨, 作为《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五首纪行。词云:“酒困路长睢欲睡,日高人 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记述了他讨茶解渴的情景。他夜晚办事要 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创作诗文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 二首》;睡前睡起也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 宝觉圆通二长老》 “春浓睡足午窗明, 想见新茶如泼乳”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更有一首《水调歌头》 ,记咏了采茶、制茶、点茶、品茶,绘声绘色,情趣盎然。 词云: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 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 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 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而元代蔡松年《西江月》词曰:“古殿苍松偃寒,孤云丈室情深,茶声破睡 午风阴。不用流泉石枕。枯木人忘独坐,白莲意可相寻。归时团月印天心,更作 逃禅小饮”。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饮茶给人带来凉爽。

——冷饮——扇子也罢,“凉屋”也好,身上凉快了,嘴巴却享受不到,所以,冷饮也早早出现了。

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西周时期,“凌人”更上升为朝廷中的一个职位,从职者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这足以说明当时冷饮之珍贵。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有“挫糟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古代甚至还有“冰厨”——《吴越春秋》中就记载越王勾践出游时食宿于冰厨,在当时,它堪称空调房间,可想而知耗用人力和冰量一定相当大。

唐代开始出现“冰商 ”,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幸福地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它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扇子也罢,其它方法也好,身上凉快了,嘴巴却享受不到。都说“民以食为 天” ,大夏天的,要是不吃点喝点冰凉之物哄哄嘴巴,怎么会舒服?所以,冷饮 也早早出现了。 屈原《楚辞》中就有“挫糟冻饮耐清凉兮”的诗句。杜甫《携妓纳凉晚际遇 雨》中的“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惟妙惟肖地描绘了达人显贵之家吃冷饮 的情景。宋人杨万里对“冰酪”情有独钟: “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 底碎,雪向日冰消” 。诗人食“冰酪”那种清凉感尽在诗中。 唐代开始出现“冰商” ,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 有“冰商”卖冰只认钱不认人,高估了人们的“渴望” ,反而弄巧成拙。据《唐 摭言》载,有人盛夏在街头卖冰,过路人热不可耐,都想一食为快。卖冰者自以 为奇货可居,故意把冰价抬高,路人一气之下都忍热走开了。不一会儿,冰都融 化了,卖冰人赔了本。晚唐时,商人为了招徕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顾客。 唐朝显贵杨国忠还造冰山来避暑,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开元天宝遗事》 卷上记载: “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 酒酣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 ”天然藏冰,在唐代属希有之物, 《云 仙杂记》说: “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 。而杨氏一族,竟能以融化巨大冰 块的方式来降温避暑,足见其富贵骄奢。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冷饮“价等金壁” , 当然只是一种奢望。 而饮食避暑最早于汉代。但汉代的饮食避暑只是“烹羊炮羔,斗酒自劳” , 是一种劳动之余的“斗酒会” ,主要目的是消除疲劳。南北朝伏日以饮食避暑, 有进一步发展。据《荆楚岁时记》载: “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 。古人习惯称暑 气为恶气,这里所谓“避恶” ,实际指的是避暑。 “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 面食。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却能出一身大 汗,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热能,所以说,古人盛夏吃汤饼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方 法。 时至宋代,伏日清热防暑食物就更多了。诸如瓜、李、荷叶、绿豆汤、鳝羹、 银苗菜、新莲、避暑汤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说:京都开封人最重三伏避暑。 六月中往往避暑于“风亭水榭,峻宇高楼”等场所。吃则是“雪槛冰盘,浮瓜沉 李……包新荷”《膳夫录》也记载: 。 “汴中节食,伏日绿荷包子” 。 毫无疑问,夏季热盛伤津,食西瓜功效最佳。宋代诗人方回《秋熟》诗有: “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描述西瓜,又名寒瓜。中医学认为西瓜性味甘寒, 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用。 《本草纲目》也指出西瓜能“疗喉痹, 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绿荷”与“新荷”都是指荷叶。荷叶为 。 睡莲科植物莲的叶,是很好的祛暑食物,其性味苦、涩平。具有清暑利湿、生津 止渴等作用。 《饮食指南》认为,荷叶能“升清消暑,化热宽中,散淤,主治暑 热、水肿、淤血症” 。宋代开封市民伏日,以“浮瓜沉李……包?新花”为避暑 饮食,说明我国至少在北宋时期,人们就注意到盛夏如何利用清凉饮食防暑了。 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 “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 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 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据《帝京岁时记胜》载: “六月盛暑,食 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 宜干用。《清稗类钞》也说: ” “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宴 客。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 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夏日饮莲子 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 在清朝, 伏天里选择中草药避暑是当时北京地区一大特点, 《京都风俗志》 据 中记载: “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 。或以此日起,有合 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 。这里“苏叶” , 即紫苏叶,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日 华子本草》称其: “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中老年和儿童夏日饮苏叶汤,则有 健脾补中,脾土健旺的功效。 “甘草” ,亦称甜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 学上以根状基入药,性平、味甘,功能缓中补虚、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生用可 治咽痛、痈疽肿毒。 “藿” ,草名,即藿香。中医学上以其茎、叶入药,性微温,味辛甘,功能 解暑、化湿、和胃、止呕。主治感冒暑热、头痛胸闷、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本 草图经》谓其“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医余录》说: ” “藿香,恒散暑气, 避暑气。 ”足以可见,苏叶、藿叶、甘草汤是盛夏食疗佳品。

【精神消暑法】

——赏景祛暑——暑夏三伏天,烈日当空灼。在“火轮杲杲(gǎogǎo)悬中天,下铄大地生青烟” 的环境中,若能临水亭榭,荷花池畔,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呢?绿树葱茏,万 木荫蓊的山中俨然天然空调世界。 唐诗人姚合的五绝写出了身居林木掩映的高楼赏景消暑的妙趣: “避暑高楼 上,平湖望不穷。鸟穿山色去,人歇树阴中。 而高骈在《山亭夏日》诗中云: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 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描绘出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 风俗画。 元代释英的《山中景》诗云: “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 面火花飞。 ”城镇人口稠密,赤日如烤。而山中树木青翠,阴凉风爽,两相比较, 恍若凉热两世界。 晚清书法家何绍基在《慈仁寺荷花池》中则这样写道:“坐看倒影漫天河, 风过栏杆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都能让读者很容易从中 感受到徐徐轻风带给盛夏夜中人的无限快乐。 暑夏的山洞阴凉宜人,实属消暑佳境。广西阳朔有个碧莲洞,洞内有水,水 动生风,吸引古今无数游客来到这清凉世界消夏。有个文人留下独具一格的回文 诗: “香莲碧水洞风凉,水洞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洞水,凉风洞水碧莲香。 ” 这首诗顺读倒读都是消暑降温的意境,品读之余顿生几分凉意。山中树茂林密, 成了古人纳凉的好去处。 喜欢在水亭之中纳凉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吟咏出: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 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 ”岸上是青竹,池中是红莲;喧 闹的市声远去了,烦恼的心事散去了;举目环望,清风徐来,水波微兴,顿觉心 旷神怡,似乎就要羽化成仙了。有如此的胜景,诗人刘禹锡哪能不诗兴大发呢? 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所写的也是水边纳凉的情景: “山光忽西落,池月 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近水亭台,不 仅“先得月” ,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 “散发”不梳,靠窗 而卧。 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喜欢在池边乘凉,他在《暑热游荷花池上》写道: “细草 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细草微风, 莲花遮面, 幽深而宁静, 不禁使人联想到流连于池畔绿荫中那种逸趣盎然的情景。 宋代梅尧臣喜欢在古寺中纳凉,并写下《中伏日妙觉寺避暑》“高树秋声早,长 : 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写禅房花木葱笼,长廊曲径幽深,品茗 纳凉,堪称纳凉诗佳作。 诗人真山民喜欢避暑山亭里,他的《山亭避暑》写道: “怕碍清风入,丁宁 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 取未伤廉。 ”身处有风吹有景赏的山亭,确是远离暑热烦躁的好所在。 北宋葛元怀避暑时喜欢欣赏景物,借景抒情,寻求乐趣,他的《夏日》诗写 道: “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蝉移惊鹊近,鹭起 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 ”诗人在暑夏中一边闲看鸣蝉惊飞,喜鹊栖 枝,鹭鸟掠水,鱼儿扑腾,一边乘凉消夏,乐在其中。 南宋诗人陆游喜在水畔桥边纳凉,他在《桥南纳凉》诗中写道: “携杖来追 柳处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暑夏月夜,诗 人拄杖追凉到桥南,徜徉于碧波荡漾的莲池小径,月明风清,星河半落,清风拂 面,荷香沁脾,笛声悠扬,这种纳凉方式充满诗情画意,实在令人赞慕。 南宋另外一位诗人杨万里在《暑热游荷花池》一诗中写道: “细草摇头忽报依, 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诗人邀友执伞遮阳,漫 步荷花池边,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惬意写得栩栩如生。 徐玑在《夏日闲坐》里说“无数山蝉噪夕阳,高峰影里坐阴凉。石边偶看清 泉滴,风过微闻松叶香。 ”他倒也是个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从自家的庭院楼阁到 附近的水榭凉亭,一边避暑,一边品味着一草一木中的情韵,偶尔遇到“一川佳 景疏帘外,四面凉风曲槛头”的情形,就更怡然了。

——宁心化暑——每当盛夏来临,一些人常常睡觉不酣,吃饭不香,精神委靡不振。情绪烦躁 不安,变着法子消夏取凉却仍然是燥热难耐。其实,面对滚滚热浪和各种各样的 降温措施,首要的还是来自自身的“心理降温” “心理避暑” ,即宁心化暑,心静 自然凉。 中医认为:人体由神与形合而为一,保健养生,须善于调援精神,讲究心理 卫生,以增进健康。所以,古人非常看重通过心理减负来达到消暑纳凉之目的。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只要静下心来,在空气清新的院中、书房或卧室,安上一张 竹床,或摆一木凳,或置一躺椅,或坐,或倚,或卧,意及碧空、疏星、朗月或 极地冰川、雪域草原,自会从胸中溢出清气,心底漾出凉意,惬意至极。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消暑诗》曰: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 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诗人独坐 院中,修心养性,迎着临窗的徐风凉风而怡然自得。白居易还有诗为证: “人人 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看来, “心 静自然凉”确实是一剂消暑良方! 北宋诗人苏武也曾写过类似的诗: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放了群功, 空故纳万景。 ”这种超然脱俗的心态,正应了那句名言“烦夏不如赏夏” 。南宋诗 人陆游则有《夏日》“竹梢露滴惊残梦,荷盖风翻送早凉。暑用酒逃犹有待,热 : 凭静胜更无方。 ” 这一切,用宋代另一诗人温革《琐碎录》所引诗来总结,就是: “避暑有 妙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 ” 其实, “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 ”古人认为,清心静气才是避 暑的最高境界。王维在《苦热行》中继续写道: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长 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 面对暑热的煎熬怎么办呢?他竟然幻想着飞身离开地球到云天之外, 遨游在有长 风万里的寥廓太空之中。 但幻想代替不了现实, “忽入甘露门, 最后 宛然清凉乐” 。 “诗佛”要靠修心养性,从心理上入佛家甘露门,才得清凉之乐。王维的中心思 想是在世俗社会中挣扎, 宛若夏天的酷热天气里煎熬一般, 只有放弃所有的欲望, 遁入空门,才是解脱苦热的唯一妙方——心静自然凉。

——吹自然风——“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中所描绘的度夏景致。“开轩”而可 “卧闲敞”,可见古人爱吹自然风,不仅是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而是自然风确实能带来真正的凉爽。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空调器的时代,办公室、居室、汽车里等全都有空调。然而空调器是以自然界排放热量为代价,为某个局部空间输送凉爽的。结果便是,虽然我们有空调,但我们依然很燥热。而电风扇的风始终来源于室内,不会带来较新鲜的空气,故不及天然风令人舒服。吹一段时间,人的汗液吹干了,但感觉不到凉爽,更不用说阻碍人体正常汗液排出的空调了。所以夏天尽量少开空调,打开窗户,让风【蟹】流动起来,该出汗就出汗,在最自然地风中获得最舒适的状态。

——垂钓抑暑——夏天的早晨或午后,撑竿垂钓于白杨遮盖、绿柳垂波的河湖岸畔,呼吸着水 边的新鲜空气, 欣赏着水中的百态游鱼, 既消除了炎热暑气, 又增添了生活乐趣; 既宁神静气,又健脑强身,其兴颇浓,其益无穷。难怪唐朝储光羲会作诗曰: “垂 钓绿弯春,春深古花乱;云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真可谓:风平,水清,心 宁,垂钓之乐不在鱼,在于清凉世界也。 明代李时珍指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 。暑天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烦闷、 焦躁,容易“上火” ,所以夏天钓钓鱼是不错的选择。古人云: “湖边一站病邪除, 养心养性胜药补” 。钓鱼的修身养性作用乃不可小视也。 垂钓,现在很多老人仍保持着这一爱好。钓鱼不仅在于获鱼,更在于怡养性 情,增益身心。夏天,每当你来到水库、池塘边,在繁茂的树阴下,寻得舒悦和 宁静,多么惬意!垂钓是用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而成的。垂钓之际, 眼、脑、神专注于浮标的动静,不声不响,意在丹田,形静实动,它对提高人的 视觉和头脑灵敏的反应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专注欢乐的同时,环绕身边 的还怕没有凉爽吗?

——弈棋忘暑——有一首古诗曰: “对奕林荫下,存亡楚汉争;茗甘何晓味,烟灼哪知疼?人 静无蝉噪,沉思任鸟鸣,相拼忘万事,忽见满天星” 。随着棋局的变化,那夏日 的热焰早消失得无影无踪。

——享受夏趣——

明代李明珍指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暑天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烦闷、焦躁,容易“上火”,所以夏天钓钓鱼是不错的选择。古人云:“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钓鱼的修身养性作用乃不可小视也。

立夏的古诗篇10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