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法十篇

时间:2023-03-14 07:31:50

名家书法

名家书法篇1

他被三亚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前的一个月,在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会议室里,面对干部职工义正词严地说:“我从不接受贿赂,一直坚持公正执法,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行得正坐得端。”

然而,一个月以后,在今年2月22日,这个自称“从不受贿”的官员被刑事拘留时,办案人员打开他以“收藏书籍”为名存放在亲戚家的两个木箱子,里面却装着454万元人民币和6万元港币。

这个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双面人”就是中国名家书画院一级书画家、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郑通卫。

2009年6月25日上午9时许,郑通卫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在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察机关指控,郑通卫利用担任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的职务之便,在工程发包、支付工程款和处罚违章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为他人谋取私利,收受他人贿赂款277万元,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另有177万元人民币和港币6万元的财产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应当以巨额财产,追究其刑事责任。

7月6日,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郑通卫犯罪后具有自首情节和重大立功表现,以、巨额财产,判处郑通卫有期徒刑9年。

首次受贿80万

2006年,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决定兴建办公楼。三亚市某房地产公司总经理郑忠荣为了承建该项目,在2007年的一天,请时任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郑通卫在三亚“宝宏龙都酒店”吃饭。席间,郑忠荣表达了自己想承建的意愿,请郑通卫帮忙,并说事成之后重谢。郑通卫表示只要郑忠荣按“规矩”(送好处费)办,这事好说。

之后,郑忠荣找了七家工程队去报名投标,并将七家工程队的名称提前告诉了郑通卫。后来这七家公司的资格预审名单报到了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审批,郑通卫便很快同意通过。

2007年2月的一天中午,郑忠荣拿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来到郑通卫家,说“这些东西送给你”。郑通卫知道“这些东西”是钱,就说:“行。”郑忠荣走后,郑通卫打开塑料袋,看到里面有80万元。最终,在郑通卫的帮助下郑忠荣以泉州市丰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名义顺利拿到了综合执法局的办公楼建设项目。

处罚违章敛财52万

有人见过专门送钱求人罚款的事吗?有,这奇事就是郑通卫的独创。

2007年初,三亚市规划局向三亚市综合执法局通报,称汇林水苑项目违章加层,郑通卫带队到现场检查,发现该项目确实存在违章加层的问题。检查后的2007年春节前的一天,三亚市城市建筑工程公司经理林庆招提着一个纸袋来到郑通卫家说:“快过年了,来给你拜个年,汇林水苑项目存在违章加层问题,请你多多关照。”郑通卫说:“好的,等结果出来再说。”林庆招走后郑通卫急忙打开纸袋一看,里面有两盒茶叶、一个白色大信封,信封里面有2万元。

年后,三亚市规划局把汇林水苑违章加层的情况书面向综合执法局通报,郑通卫问法制科的曹望成汇林水苑违章加层案件办到什么程度了,曹望成说这个案件已经转到直属大队了。

2007年4月,综合执法局对汇林水苑违章加层问题进行立案查处,林庆招接到立案通知后的一天,又拿了个纸袋到郑通卫家,说汇林水苑这个项目已经做到了这个程度,求郑局长尽量帮忙,抓紧处理。郑通卫一看到林老板那纸袋,早已心花怒放,当即表态会尽快处理。林庆招走后郑通卫打开纸袋,见里面是一盒茶叶和一个大信封,信封里面装着5万元。郑通卫于是让法制科尽快处理。

转眼到了这年6月,这天急着要办完违章处罚手续,好将房产尽快出手的林庆招打电话问郑通卫处罚决定下来没有,郑通卫说,现在案子太多,办案人员少,我再给你催一催。

一个违章加层项目工程从4月立案查处直至9月,就是迟迟不做处罚决定,两次送给郑通卫7万元,这郑局长总是推托不办事。林庆招情急之下想起了“言轻莫劝人,礼轻莫送人”这句话,这天,他又用纸袋装了5万元来到郑通卫家,他希望郑局长帮忙尽快作出处罚,好让他办理售楼的其他手续。郑通卫说:“我知道了,等结果出来我会尽快解决的。”林庆招走后郑通卫看了纸袋,里面又有一个信封,还是装着5万元。

后来,郑通卫又催问了法制科几次,到了9月中旬,法制科对汇林水苑违章加层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处罚,仅以违章工程造价的50%罚款了事。

因为汇林水苑一期和二期工程都存在违章加层问题,林庆招为了尽快让执法局对该项目作出处罚决定,以便他办理其他相关手续,尽快把房产卖出去,所以他只能把钱送给郑通卫。

据案卷材料显示,除了汇林水苑,还有山水雅居、半岛龙湾等项目也有同样问题,郑通卫统统予以关照,先后收下52万元的贿款。

一个拆迁项目受贿95万

拆迁项目也有利可图?局外人对此是一无所知,而郑通卫则凭借手中的权力,也不忘捞一把。

据案卷记载,2007年下半年,三亚市政府决定将污染严重的天涯水泥厂拆迁项目交由综合执法局负责。8月的一天,三亚市湘亚拆迁有限公司经理刘小生闻听此事,顿感赚钱的好事来了,几天后他约郑通卫在珠江花园酒店喝茶时,恳求郑通卫把这个拆迁项目给他做,并明示他会给好处费的。郑通卫说,城管的拆迁项目都是你做的,天涯水泥厂的拆迁可以交给你做。

这年9月初,在郑通卫的主持下,综合执法局与刘小生签订了《房屋拆除清运承包合同》。之后,郑通卫到拆迁现场检查工作时,刘小生与郑通卫二人躲在一旁窃窃私语了一阵。事后查明,刘小生承诺要给郑通卫95万元的好处费,分两次给,第一次先给50万元。

2007年10月,拆迁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局里拨给了刘小生第一笔工程款100万元。11月,刘小生打电话告诉郑通卫说钱到了公司账户,现在汇给您。郑通卫觉得这笔钱由刘小生直接汇不妥,郑想到朋友郑灶雄是三亚市金思达家私广场的老板,每天有大笔款项进出,还可以取出大笔现金,刘小生送的钱如果从他那里走账提现比较方便。

于是,郑通卫就打电话给郑灶雄,让他提供一个账户,同时让他在钱到账后取出现金交给他。过了几天郑灶雄就给了郑通卫三亚永兴建材商行的账号,郑通卫就把这个账号告诉刘小生,让刘小生把50万元转到这个账号。过了几天,郑灶雄打电话告诉郑通卫说钱已经到账了,让他去拿。当天下午,郑通卫来到荔枝沟金思达家私广场门口,把50万元从郑灶雄那里拿走。

转眼到了2008年1月,拆迁工程已经完工,郑通卫催促办事员把剩余的160多万元工程款全部拨给刘小生,这笔款到账后,刘小生很快告诉郑通卫,说要把剩下的45万元“好处费”给他,郑通卫说把钱转到上次那个账户就行了。几天后,郑灶雄打电话给郑通卫说,钱已经到账了,叫郑通卫去拿,郑通卫马上开车到金思达家私广场,郑灶雄把用白色塑料袋包着的45万元交给了郑通卫。

一个拆迁项目就收下95万元好处费,可见郑通卫这个综合行政执法局长的权力含金量之高,吃贿款的胃口之大,难怪三亚市从事房地产工程的老总们议论,郑通卫这个人比较野,收钱胃口大,胆子也大。

正当郑通卫沉醉在大肆收钱敛财而无所顾忌之际,一封举报信飞到了三亚市纪委领导的案头,原来,综合行政执法局建办公楼招标中,郑通卫收受80万元贿款一事被人告发了。几天后,郑通卫被“请”到纪委。打那以后,他从纪委走进了看守所,又从看守所步入监房。

郑通卫在接受审查时,主动交出了赃款454万元人民币与港币6万元,扣除被司法机关认定的受贿犯罪金额人民币277万元外,其余的人民币177万元和港币6万元,他都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办案人员介绍,郑通卫在纪委接受审查期间,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并清醒地意识到,既然已经向组织交代了两箱赃款的存放地点,就必须将两箱赃款交给组织。后来,由郑通卫带路,在他表弟家取出了两箱赃款。办案人员当即清点,两个木箱内共有454万元人民币和6万元港币。

噩梦醒来徒长叹

郑通卫,曾任海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艺术家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名家书画院一级书画家。

郑通卫还是中国近20年来第一个把个人书法和摄影、书法与根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具有较高造诣的艺术家。他是作品最具市场收藏价值的书画家之一。

平心而论,就是这样一个在书画界颇具名气的人物,只因贪婪而毁了自己的一生,实在是令人惋惜。

郑通卫从政时间较长,先后在三亚市政府担任过乡镇镇长、书记、市城管办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及执法局局长等职务。

郑通卫2007年至2008年担任执法局局长期间,大肆收受贿赂,其犯罪所得的赃款全部锁在上述两个木箱中。他一手收受贿赂,一手将贿赂款锁进木箱中,不敢花,怕被发现后无法向组织交代。为了这些不义之财,郑通卫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既怕这些钱被偷,又怕这些钱被组织上发现,经常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实属是书法界的智者,法律上的愚人。

名家书法篇2

孙汝春(晓春、汝春)斋号墨春,1957年出生于江苏。自幼练习书画艺术,文学艺术创作一级。荣获部级知名书法家称号。80年代在北京工作,曾任报社、杂志社记者、编辑部主任,副总编、社长等职。

90年代进修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就读鲁迅文学院硕士进修班,曾任多家协会主任、副秘书长、高级顾问。全国健康产业工委中医药书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兼宣传教育部副部长,天安门公安分局警风监督员,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传播中心副主任等职。

现任职和兼职:《国际日报西部专版》编辑部副主任,《写作天地》杂志社副主编,《中小学生创新》杂志社副主编,《世界艺术家》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财富》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文化部中国信息协会传媒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研究员,监石会国际地质科学研究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员、中国国情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院士、北京华夏风情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理事、中国传统文化论坛顾问、中国文联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翰鸿书画院副院长等职。

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在《人民文学》、《工人日报》、《人民日报》以及新加坡《热带文艺》、《赤道风》;台湾《大海洋》、《海风》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文章和诗、诗评论约400余万字。

已出版的长篇小说《弹痕》(上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玫瑰呤》、《魂殇》、《风月无边》、《醒域》(中国文联出版社)。《血染的记忆》(中国人民长征出版社)以及有待出版的小说近20多部。《血染的记忆》荣获全国文学评比一等奖。诗集:《金色相思》、《迷恋人生》、《情雨潇潇》(作家出版社),全国诗歌评比一等奖。《蓝色情雨》(大众文艺出版社)荣获全国文学评比特等奖以及有待出版的诗集约10多部。《将军颂》长诗填补了中国将军文化的一个空白并获全国文学评比特等奖。影视作品:《小镇》、《春丫》、《玫瑰吟》以及正在制作的四十集电视连续剧《血染的记忆》。书画作品曾多次参加部级书画大展,榜首龙、虎、剑、佛、寿等曾获部级书画评比金奖以及文化部迎奥运书画大展最高荣誉奖。部分作品由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以及国家领导人和收藏家收藏。新思维钢笔画《十二生肖》由联合国副秘书长收藏。联合国以及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河滨市政府大厅悬挂孙汝春榜书“龙”字,注解为“中国龙”。

名家书法篇3

刘颜涛,1965年5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导师,中国书法院导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安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百里杜鹃全国书法展”“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大展”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主办的“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赛”、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主办的“‘孙诒让杯’全国甲骨文书法大赛”以及上海甲骨文书法研究会主办的“全国甲骨文书法邀请展”等展赛评委。

作品参加了“汉字之美――中国书法66人展(巴黎、柏林、悉尼)”“首届全国‘三名工程(名家、名篇、名作)’五十家书法展”“向祖国汇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纪念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美术书法(71人)摄影民间艺术精品展”“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56人)书法提名展”“中国美术馆藏当代书法精品展(日本)”“第二、三、四届全国中青年书法二十家作品展”“正大气象――全国正书六家展”“首、二、三、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展”“全国第七、八、九、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等权威性展览。

作品在“翁同书法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2011中国书法年度佳作奖”“全国第九、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五届楹联书法展”“第三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展赛中获奖。

2010年和2011年度均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当代中青年书家创作档案》丛书”,出版中国书法家协会编《中国书法大典・当代杰出书法家 刘颜涛作品集》、中国美术馆编《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 刘颜涛》等十余种作品集。

名家书法篇4

在刘振英的家中,墙上挂满了他写的各种书体的作品、获奖与润格的证书,书架上满是书法篆刻、古文字方面的藏书,书柜中放着章料、刻刀。在这悠远的古文化的气氛当中,他敞开心扉向我叙说着少年时的梦想、戏校的生活、恩师的教诲、舞台上的掌声、制印路上的艰辛、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和他对当前书法篆刻界一些现象的忧虑……

圆梦少年

少年键则国家键,少年强则国家强。每个人在少年时都有自己的梦想。刘振英九岁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受两位在文学、书法、篆刻上造诣颇深的钮隽老师和江涛老师的影响,使他对书法篆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刘振英出生在北京市一个革命军人的家庭、家教甚严、兄弟姐妹五人。他天资聪颖、喜好文艺活动。三年级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常去琉璃厂,观看书法和篆刻,十二岁的他不禁怦然心动,也想学习书法篆刻。

但那时家庭困难,妈妈每周只给他五毛车票钱。为买一块钱的石料,周末戏校放假后,他步行四个多小时,从戏校一直走到丰台的家中。周日下午,他又步行十六、七公里走到琉璃厂……

没有刻刀,他就从废料中找到钉子磨成刻刀。采访时,他笑道:“中午休息时,我不是写大字就是拿刻刀。”他的钻研精神得到了老师们的鼓励,他回忆说:“正是先生们的鼓励,才使我坚持到现在。”

刘振英说:“戏曲学校的汪荣汉老师和画家马晋是朋友,曾叫我为马晋刻了个‘马’字的印章……。不久,张学浩对我讲:‘听我父亲(张君秋)说,他在马晋家看到你刻的一方印,受到马先生的夸奖’……”那年他十四岁,真是“后生可畏。”

1967年春天,刘振英和同学们来到张家口“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他们发现住地旁有很多很硬但能刻字的石头,他就发动大家磨石头为他们刻章。那时马路边上全是白茫茫的石粉,几十名同学排队等着他刻。他不分昼夜地刻,手上都磨出了茧子。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当年齐白石大师“为学篆刻,曾经将一担拙石反复磨刻的故事。”功夫不负苦心人,刘振英通过这次锻炼练出了犀利的刀法和腕力。

初生牛犊不怕虎,已是戏曲学校五年级的他,想去琉璃厂卖脸谱好买章料,他画了两张京剧脸谱,壮着胆子走进“荣宝斋”,一位负责人看了他的作品,说:“我们只收书协会员和美协会员的作品……”刘振英就从那时起,立下志愿:“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书法家,让我的作品出现在琉璃厂。”有志者,事竟成。九十年代初,他的作品果然出现在琉璃厂的商店中。

铁笔生花

书法篆刻是中国的国粹,篆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它是刻印章的通称。它把书法、美术、雕刻融为一体,被誉为“篆刻艺术”,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博大而精深。

比尔盖茨曾说过,“所谓奇迹,不过是坚持的结果。”刘振英从戏曲学校时开始,在完成京剧表演的同时,还能在书法篆刻方面取得不菲成绩,是他坚持半个世纪的结果,使两种艺术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著名书画家林凡和他是邻居,他看了刘振英的作品后说:“你要多研习古代的篆刻印章。”同时还向他推荐了很多古代“印谱”。由于林凡的指导,他的书法和篆刻水平又有了进步。

业内人都知道康殷是篆刻权威,刘振英很久以前就对他非常崇拜。八十年代初期,著名书法家孟繁禧,将他推荐给康殷先生。康殷看过他刻的印章后非常高兴。大师巨眼识人,他发觉刘振英悟性极高,对他很欣赏,让他“有问题可以随时来家中……”从此他的书法与篆刻水平更上一层、炉火纯青。

不久,康殷为其题字“刘振英制印”;“菊苑第一人,梨园有工书善画者,然未有工篆刻者,刘振英乃第一人也。”他还将自己所有的著作、编写的字帖、发表的书画作品集、不同版本的《印典》等都陆续送给他,康殷乃一代宗师。如今大师已驾鹤西去,他牢记恩师教诲,刻苦研读恩师和先贤著作,从老师的一方印、一个古文字的考证中方知何为“治学严谨”。

半个世纪,刘振英治印近万方,其中还有国家领导、国际友人、很多书画名家喜欢他的篆刻,求他治印。他们是:杨静仁、黄文欢、梁光烈、阳安江、清水正夫、山口淑子(李秀兰)、泽口靖子、钱绍武、林岫、马少波、刘大为、李桃修、李连修、程振国、杨再春、张书范、孟繁禧、黄德昌、王梦湖、白崇然、傅德威、汪荣汉……

刘振英还为《中国京剧》杂志发行100期“百美图”中“王瑶卿、侯喜瑞、袁世凯、张君秋、叶盛章、奚啸伯、李金泉等戏曲人物诗词和剧名书写篆刻了二十余副作品。

多才多艺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你在刘振英的身上,却感受到他那充沛的体力、爽直的性格、乐观的心态,他兴趣广泛、广交朋友。

2000年3月,他随中国京剧院二团去香港参加演出,和于魁志、李胜素是作为主要演员介绍的:”刘振英、国家二级演员、工丑行;青年时期多次与张云溪和李光合作演出,平时钻研书画艺术……从中增进了‘戏外之功’,曾多次随中国京剧院出访欧、美、亚洲各国……演出剧目有《锁麟囊》《凤还巢》《宇宙锋》等。”

他在京剧《无底洞》中扮演“猫神”,戏中先翻360度转体“扑虎”后,又从三张桌子上向下翻“云里翻”{向后转体、从桌前落下},难度相当高,当时在京剧界能够完成者可谓凤毛麟角。

访谈中,他说起毕业时的一个插曲:他学的是工丑行,“文武小花脸”,但在艺术档案中却写成“文武花脸”,少个“小”字。却给他增加了好多的难活儿……

在一次演《闹天宫》中,他本来演“白虎”,但当时演“哮天犬”的演员受了伤。领导叫刘振英卸下“虎形衣”装,马上换上“狗形衣”装,替演“哮天犬”,然后又演“白虎,”梨园有句话,叫“救场如救火”,他是很讲“戏德”的人,他那“刘全应”的绰号也就叫开了。

他还喜欢画脸谱,他的《京剧脸谱百寿图》,在同行们当中评价甚高。形象活泼生动、色彩绚丽夺目。在剧团工作时,同事们还都求他“勾脸”。

他制印无数,但他的画儿却不为人知,我在其书房中看到他画的“鱼乐图”,浓茂的荷叶下,有两只小鱼在水中游动……用墨不多,却很传神。

他演过电视剧,在日本电视剧《 李香兰 》中担任导演助理,还演一个日本军官;在刘晓庆主演的电影《一代妖后》中,扮大臣明善;在电视剧《秋海棠》中演班主……、

他还学习过针灸与按摩,一次在法国演出时,他用中医的手法,治愈了一位法国老人的肩周炎。

刘振英可谓多才多艺,但他更热爱的还是书法篆刻。他认为篆刻是一门高雅艰深的学问,历史久远,但我们了解的还很有限 ,远没有掌握其全貌。所以他把许多时间都放在研究篆书、篆刻方面了。

桃李满天

刘振英从十二岁时开始学习书法篆刻,因经济困难,没钱让他投师学艺。他深有感触。而他在对书法篆刻有了一定的研究之后,就急切地想把自己的知识,告诉那些求之若渴的青少年朋友。

为编写那两本篆刻的书,他在做好京剧演员工作的同时,放弃很多休息时间。1989至1993年,他的《篆刻启蒙与技法》,受到全国书法篆刻爱好者的欢迎,四次印刷,印数近八万册。

1990年,他和张永明合写了《篆书、篆刻技法》,配合中央电视台《书法技法讲座节目》,多次播出,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他的书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意境精深。

许多当年通过中央电视台学习书法篆刻的学生,很多人加入了各地的“书协”,还有的参加了中国书协。谈到此,他说起一件事。前些年,北京某公交车队的工会主席想拜他为师,有人对这位干部说:“这小子(指刘振英)可能是骗子,要真在中央电视台上讲过课,是不会到咱这儿来的……”说到这儿,刘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一次在河北高碑店的书法活动中,一位负责人客气地对他说:“您就是在中央电视台讲篆刻的刘振英老师吗?我可见到您真人了,我是在电视台上听您讲课,按您的教材学习篆刻的,现在我已经加入了中国书协……”讲述到这儿,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溢满了激动的泪水……老师啊老师,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您走到何方,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针对目前书法篆刻界的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忧虑。个别人不尊重篆刻的规律,自己拼造。他认为,中国目前有五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作为后人,每做一方印都要负责,要有根有据,不能拼凑,更不能自己“创造”。要尊重历史,古为今用,传承民族文化,让篆刻艺术绽放出更加古朴、靓丽、清新的艺术之花。他认为:继承和发扬书法篆刻艺术,远比一些少年书法篆刻的评奖活动更为重要、也更有现实意义。因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召开,这也是弘扬中华古文明、书画篆刻的极好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国灿烂的、独具魅力的古代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刘振英说:“我欣慰的是,自己写的两本篆刻的书,和我在中央电视台上的讲课。这些普及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远远胜过别人的赞美和评奖所获得的荣誉。我所做的是为年轻人搭桥,少走弯路,更快地走上正规的书法篆刻道路上来。让古老的中国书法篆刻发扬光大。”

采访结束时,我好奇地问道:“您是位出色的京剧演员,又是书法篆刻的名家。您是怎么取得这些成绩的?”刘振英说:“这些都是中国的国粹,我对它们感情至深,书法篆刻丰富了我的‘戏外功’ ;而戏剧表演,又促进了我书画方面的‘字外功’和‘刀外功’,它们彼此促进、相互交融 。”

天才在于勤奋,他创作的戏曲人物生动活泼、令人难忘,如“秋江”中的“艄公、”“无底洞”中的“猫神”……、而他的篆字写的凝重灵动,有的像行进中的舞台人物,有的又像提神的“亮相”。他的篆刻严遵古法、尚见新意、古拙质朴、大气磅礴。他,就是多才多艺、文武兼备的书法篆刻名家刘振英。

名家书法篇5

1、书圣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

2、颜真卿,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颜真卿,汉族,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

3、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岐王赵德芳之后。宋朝灭亡后,元至元二十三年,赵孟頫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受到重视,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

(来源:文章屋网 )

名家书法篇6

2、王献之,作品《中秋帖》;

3、虞世南,作品《孔子庙堂碑》;

4、颜真卿,作品《麻姑仙坛记》;

名家书法篇7

学者型名人书法有潜力

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多少有点“捡漏”的心态,最好能挖掘到“黑马”,但在书法市场不管投资者是内行还是外行,应尽量只买“白马”――“名人书法”。书法市场上是“先名人,后书法”,收藏也好,投资也罢,大家看重的是名人给书法作品带来的附加值,附加值能给人带来荣耀、满足,甚至是梦想,名人附加值往往超过书法作品本身。而书法市场大量的作品都是书法界书家的作品,书法界书家人数实在过于庞大,仅全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就达到8000多人。除了少数大师级书法家,就是业内人士也未必都听说过这些书家名号,何况外行,这些书家中的绝大部分没有任何成名的可能性,投资这些书家的作品风险很大。

名人书法投资价值又有差别,除了与知名度大小及知名度的稳定性有关外,还与名人书家类型有关。名人书家一般分学者型和非学者型两类,投资学者型名人书法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学者型书家可以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鉴定家、文学家,亦可以是有一定学识的政治家、儒商、名僧、戏剧大师等。这种主要依照职业或特长来区分他们只是大概的,有的书家身兼数长,如启功大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杰出的书法家,但他在语言文字学、古书画鉴定、绘画等方面均有建树,被称为“诗、书、画三绝”。这些学者型书家虽不能称个个都是书法高手,但多数能对书写内容有所了解,并具备一定的书写技巧,书法佳作纷呈。

投资学者型名人书法还常能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是投资与书画有关的名人。如中国古书画鉴定界两位泰斗被称为“南谢北徐”,南谢便指谢稚柳先生,谢先生出名主要缘于精通书画鉴定,谢先生一生勤奋,还创作了不少书画作品。生前这些作品除了少数藏家,亦并不特别为人所重,1997年仙逝后的几年书画作品价格也比较平稳,近年价格却急剧飙升,投资回报达到数百倍的并不罕见。虽然关注度多集中在绘画,书法作品也当有所表现。又如2006年徐悲鸿先生画作价格出现了惊人的涨幅,《愚公移山》成交价居然达到3300万元,成为当年最大的赢家,徐悲鸿书法作品用笔稍软,艺术成就逊于绘画,但也应有联动效应,只是会有滞后性。

“职务名人”作品要回避

名家书法篇8

2011年9月初,“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展”圆满落幕后,李铎先生立即行动起来,积极贯彻落实刘云山同志的指示精神,响应党中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号召,亲自策划并开展了“走基层、送文化”系列活动,并得到多位书法名家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

2011年9月28日,李铎先生专程来到奥运村,参加“书法大家进社区、进课堂”的主题活动,向社区居民和学生赠送书籍和书法作品,并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中学课堂,为中学生授课。朝阳区区长程连元以及奥运村街道辖区的社区居民、学生近千人参加活动。李铎现场挥毫写下“文明朝阳”、“盛世和谐”两幅巨幅书法作品,赠送给朝阳区政府和奥运村社区。随后,李铎一行又来到北师大朝阳附中,为该校学生作了题为《学习书法,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讲座。在现场点评中学生的书法习作后,李铎题写了“开卷有益”四个大字,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11月20日,李铎率领多位书法名家来到京郊昌平南邵镇金家坟村,参加“书法大家进农村”暨名人名家书法笔会,把书法艺术送到基层、送到农民兄弟手中。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余俊生以及金家坟村近百名村民参加活动。李铎在活动现场说,以自己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号召。来到农村,是向广大村民学习的,走基层,送文化,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不断丰富生活,提高自己,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李铎现场挥毫写下“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春华秋实”、“勤劳致富”3幅巨幅书法作品,赠送给昌平区和金家坟村。书法名家们现场纷纷泼墨挥毫,共同为农民书写100余幅书法作品。12月26日,李铎又赴京郊66410部队新兵营,参加联勤部、李铎书艺研究室、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共同举办的“书法大家进农村军营”暨名人名家书法笔会,把书法艺术送到基层、送到新兵战士手中。联勤部副部长连世秀少将主持活动并致欢迎辞,他说,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家李铎先生心系军营、心系战士,今天率领书法名家走进新兵营,向新兵战士送书法,以自己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号召,精神可嘉,是广大官兵学习的榜样。李铎现场挥毫写下“献身使命”、“崇学尚武”两幅巨幅书法作品,赠送给新兵营和战士,现场数百名官兵报以热烈掌声向这位有着60多年军龄的老军人致谢。

2012年4月10日,李铎一行来到有着93年光荣历史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一首钢总公司,把书法艺术送到基层、送到钢铁工人手中。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出席活动,首钢总公司党委常委、工会主席郑章石主持活动。首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姜兴宏在现场致辞中说,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家李铎先生心系人民群众、心系钢铁工人,今天率领书法名家走进首钢、走进车间,向工人兄弟送书法,他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号召,精神可嘉,值得学习。李铎在活动现场说,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服务百姓。从首钢新时代的工人身上,我们看到民族工业的希望!李铎现场挥毫写下“腾飞首钢”、“创新、创优、创业”两幅巨幅书法作品,赠送给首钢总公司和工人代表,现场百余名首钢职工报以热烈掌声向这位耄耋老人致敬。随后,随行的书法名家共同为首钢工人书写、赠送了近百余幅书法作品。6月12日,李铎先生率领书法创作院的11位书法名家来到北京武警总队九支队,慰问官兵,赠送作品。作为院长,李铎现场挥毫写下“英武惊天”、“崇德尚武”、“敬业乐群”三幅巨幅书法作品,勉励广大武警官兵,不辱使命,成长成才,建功立业。7月27日,李铎率书法创作院5位书法名家来到北京卫戍区警卫一师,慰问官兵,受到全师官兵的热烈欢迎。李铎现场挥毫写下“忠诚卫士”、“赤胆忠心、恪尽职守、机智果敢、甘愿奉献”两幅巨幅作品,激励广大自兵。7月31日,李铎在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文礼的陪同下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挥毫泼墨,参加河北省委宣传部、李铎书艺研究室、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共同主办的“书法大家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暨名人名家书法笔会。李铎现场挥毫写下“国祚鸿开”、“福荫千载,德泽万民”两幅巨幅书法作品,赠送给西柏坡纪念馆,现场报以热烈掌声向这位耄耋老人致敬。随后,书法名家在笔会现场创作了百余幅书法作品。

自2011年9月开始,李铎倡议并开展“走基层、送文化”活动,先后进社区、进课堂、进奥运村、进农村、进新兵营、进首钢、进武警部队、进特种部队,走近居民、农民、学生、战士、工人身边,与他们面对面交谈,送文化、谈心得,联络感情,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艺术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回报社会、奉献人民。李铎表示今后将继续走基层、送文化,并将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上文由李铎书艺研究室王白石整理;本次刊发照片由远轮摄影)

本版文字摘自《光明日报》、《法制晚报》

名家书法篇9

书作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首届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中国神剑书画作品展》、《中外草书展览》、《全国第三届神剑美术摄影展》、《中国青少年书法精英赴港书法作品展》、《当代书法精品展》、《庆祝建国五十二周年书画展》。《中国近现代书法展》、《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第二届海内外书画精品展》、《第九届国际美术大展》《中日破体书法国际展》、《中韩书法交流展》、《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中国书画家精品赴海外大展》等,在中国美术馆、北京历史博物馆、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各种展出百余次。作品被北京军事博物馆、香港收藏轩画廊、广西北海博物馆、华侨文化中心等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纪念馆、艺术团体、碑林、碑廊收藏刻碑百余件。

传略及作品应邀入编《世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东方之子》、《中国人物志》、《中华人物辞海》、《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华人篆刻家大辞典》、《二十世纪中日书画家名匠集》、《20世纪中韩书法家作品精赏》、《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精选》等各种典籍选集200余部。

书法作品发表在《中国收藏》《中国商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航空航天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收藏快报》《书法报》《书法》《青少年书法报》《中国贸易报.英文版》《美术大观》《中华儿女》《中外画刊》《鉴藏》等报刊。书法论文《创作与情感》发表在《青少年书法》杂志上。

名家书法篇10

刘佑华在长期的书法创作过程中,不但重视追求书艺的提高,而且更注重人品和学识的修养磨练。始终坚持“先做人,后学艺,人品为上,字如其人”的书道和原则。

今天,向他求索墨宝的人与日俱增,只要喜爱他作品的人,不论地位高低、普通与富有,向他求字他总是千方百计满足大家的要求,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社会和群众。他认为这是艺术家的天职,也是为增强蒙汉一家亲、加深兄弟情谊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刘佑华的书法理论研究先后在部级以及地方党报、党刊和书法专业刊物上发表种类书评,通讯、书法赏析等文章上千篇。他被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等各地20多家书画组织聘为高级艺术顾问、名誉会长、院长。在我国诸多重要旅游景点,碑林都有书作被收藏刻石。他的作品几十次参加军内、国内和国际性大展,十几次荣获金奖、银奖,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台湾、港澳等国家地区国际友人、华人华侨收藏了他的作品。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旅游文化报》、《中华财富》杂志(珍藏版)、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家地方和中央媒体专题介绍了刘佑华书法艺术成就。还被中华炎黄书画家协会等八家单位联合推荐为“2004年底中华当代书法大师”荣获书画艺术突出贡献。2005年2月世界科教文卫组织批准吸收为专家组成员,他的书法作品被收藏,2005年7月刘佑华的肖像和八幅书法作品入选“当代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工程”印制了邮票在全国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