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篇十篇

时间:2023-03-29 03:09:48

名家名篇篇1

洪升:清代剧作家,代表作为传奇剧本《长生殿》;孔尚任:清代剧作家,代表作为传奇剧本《桃花扇》;蒲松龄: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为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该书由许多彼此独立的故事勾联而成;曹雪芹、高鹗: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红楼梦》,该书共一百二十回,又叫《石头记》、《金玉缘》。前八十回为清朝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多认为由高鹗续成;李宝嘉:清末著名小说家,代表作为长篇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该书共六十回;吴沃尧:清末著名小说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该书共一百零八回;刘鹗:清末著名小说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老残游记》,该书共二十回;曾朴: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孽海花》,该书共三十回。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名家名篇篇2

关键词:秦律 汉律 律名 九章律 初创 开放

前辈高学集所学而成汉律诸考。研读有日后,深感前辈求学之严谨态度,及大师的博学多识之风采,并为之所深深触动。又喜闻《张家山汉简》之注释得以面世,故依简椟对前辈先学说作以小证,并斗胆提出小异,希能得以良责,并万望师长、同仁斧正。

“《史记》言‘王者制事立法一禀于六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盖六律之密必无毫厘圭撮黍累之差,立法者皆应如是,故亦以律名”。[1]又有“律以正罪名”。[2]从沈家本所考可知“律”之概略,汉律承秦制,秦律又乃商鞅携《法经》,而修“律”而成。现就汉律之律名稍作探析。

一、汉三章

《史记·高祖本纪》,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集解》应劭曰:“抵,至也,又当也。除秦酷政,但至于罪也。”《索隐》韦昭云:“抵,当也。谓使各当其罪。”今按:秦法有三族之刑,汉但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使之抵罪,余并不论其辜以言省刑也。则抵训为至,杀人以外,唯伤人及盗使至罪名耳。[3]

由沈家本之所考,可知汉初兴之时,以应便时,立法三章当为极简之式,并无律条。其论罪之依据,当为其时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所用之秦律,只是去除了酷及残的。正如文中所述“余悉除去秦法”,再由《云梦秦简》出土所述之秦律部分内容。有关伤人、盗的条文散见于不同律名的条文中。能否推出汉初所谓“三章”乃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并未专指三种律。而是指三个方面的有关秦律之适用状况。

二、汉律九章(九章律)

“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4]上的“汉律九章”当源于此。至晋时,则演变为:“汉承秦制,萧何定律,除三夷连然之罪,增部主见知之条,益事律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5]至此乃形成汉律中的“九章律”之说。即“九章律”为沿习秦律之源《法经》之构架,外加萧何所定兴,厩,户三篇而成。

然萧何定九章律古已有疑之,如“案今九章象刑,非肉刑也,文帝在萧何后,知时肉刑也?萧何所造,反具有肉刑也?而云九章萧何所造乎?”[6]。当然其疑已经为众多历代考实之家所不认同,现在需要提出新的疑问:“九章律”就只有“盗、贼、囚、捎、杂、具、兴、厩、产”九篇,还是另有别论?由历史典籍之出处,我们可知,“汉律九章”之说始于《汉书》,而详定其九篇目,则是在《晋书·刑法志》中了。故而可以推知后人为前人所做之事立名,然后才又以所名传于世,那必然有其所推加之词。现从出土的秦简及汉简中可查寻出一些。

1)从《云梦秦简》可知秦律在商鞅变法之后,经过几世,已历经变迁,内容广杂,具体篇目已非原《法经》之构架。况且在先秦所形成的法律实用状况,也使得当时立法强调具体之,而非化。这从秦简中法律问答可略知一二。如秦律关于“共同犯罪”、“集团犯罪”、“消除犯罪后果减免刑罚”及连坐制度都在《秦简》中有述。简举一例。“盗及诸它罪,同居所然当,何谓同居?产为同居。”[7]。汉承秦制,为可信之事实。从秦简中《秦律十八种》及《秦律杂抄》可知秦律不仅仅是为所言之“九篇”,何以萧何定律时成九篇?没有一定的理论化过程,萧何又怎复改详细的秦律为汉九章律?汉律是经过律学之盛,各个大家解律之后,于曹魏时整理而成篇名体例。

2)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又可知,汉律在吕后二年时期至少有简文中所述律名二十七种。且与《秦简》中同名之律有田律、金布律、徭律、置吏律、效律、传令律、傅律等。[8]这些不但实证了汉承秦制,而且还彰显出一个问题:《秦简》之中律名在《吕后二年律令》中有显,而萧何修律当在两者时间段之中间,而史记中又述曹参任相,用萧何所定之法而不改。那么萧何所定之律必然被传承沿袭。那么,二年律令之律名,使所传述的“萧何作律九章”怎么解释?

在对上述的思索后,然后再参阅,就会逐渐得出一个汉律的新轮廓。“何乃给泗水卒史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成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而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9]”司马迁《史记》所载当为可信之史实,由上文可知萧何原本秦朝职官,对秦之法必有所通,而随刘邦而起反秦,后入咸阳尽得秦之图书。而秦之律书在焚书后亦藏于丞相府,萧何就拥有大量的秦律之藏籍。所以就萧何定汉律之框架来说,应该有很充实的资料基础,和实践能力。就如太史公所言:“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10]及在曹相国世家中所述“平阳候曹叁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11]吕后元年,当是惠帝于七年崩之后,此时相为王陵,吕后夺王陵相权,而二年律令当为吕后削刘氏子弟权力之时,故律条因政之多变而不会多变,而且多以吕后之令而出。如“元年,号令一出太后”。[12]由此也可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应多为萧何之所次之律令。

通过以上综述,文章得出这样一个思考,汉律无疑是萧何在秦律之基础上依当时之政需而厘定,但很难确定如班固《汉书》中所言“作律九章”,更难以《晋书·刑法志》所言“合为九篇”为定论。萧何次令,应非仅盗、贼、囚、捎、杂、具、兴、厩、户”九篇,而应还包括其他律名。就如《二年律令》所述二十七种律名,应至少有一部分乃为萧何所次之律令。故对班固之“九章律”之说当有所重思。

三、傍章、越宫律朝律

叔孙通益律所不及,傍章十八篇,张汤《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朝律》六篇,[13]因文章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考据之史料,故对张汤《越宫律》及赵禹之《朝律》难作考证。仅能证叔孙通之傍章非正律,乃为律之补充。且有太史公言“叔孙通定礼仪”当可理解傍章与礼仪通。就如程树德所言:“按司马迁传,叔孙通定礼仪,梅福传叔孙通遁秦归汉,制作仪品。……论衡高祖诏叔孙通制作仪品十六算。是通所著为汉仪。……后考礼乐志云今叔孙通所撰。礼仪与律令同录藏于理官,而后得其说,尽与律令同录,故谓之傍章。……应劭传删定律令为汉仪,建安元年奏之,是可证通之傍章,即汉仪也。”[14]

四、具体律名细证。(以程树德《九朝律考》中的具体律名为对象来述)

1)盗律 “取非其物谓之盗。……悝以为王者之政,莫急於盗贼,故其律始於盗贼”[15]李悝首制法经,有盗法贼法,以为法之篇目。自秦汉逮至后魏,皆名贼律盗律北齐合为贼盗律,后用有劫盗律,复有贼叛律,隋开皇合为贼盗律。[16]

2)贼律 无变斩出谓之贼。[17]由于后世贼盗同律,故将其列入同考。二年律令对于贼、盗律有所述且条文较多。故汉律文考中所述贼、盗律当为不虚,且有实证。

3)囚律 断狱律之名,起自於魏。魏分李悝囚法而出此篇。[18]二年律令中无囚律之项。而且依《唐律疏议》之述,囚律篇名乃魏分李悝囚法乃成。而非沿汉律。

4)捕律 李悝法经六篇,捕法第四,至后魏名捕之律北齐名捕新律,后周名逃捕律,隋复名捕之律。[19]二年律令有捕律名,且有条文九条,故可知《唐律疏议》之述非全真,当有所疑,应对秦汉时的律名有所陈述。

5)杂律 李悝首制法经,而有杂法之目,递相祖习,多历年所,然至后周更名杂犯律,隋又去犯,还为杂律。[20]二年律令中亦有杂律篇目,且律文十四条,与捕律之结论同。

6)具律 魏新律序略云,旧律因秦法经,就增三篇,而具律不移,固在第六,罪条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21]二年律令中有具律篇目,且有律文二十四条。证实上述所表。

7)户律、兴律、厩律 汉相萧何承秦六篇律,秦世旧有厩三篇,迄於后用,皆名户律。[22]魏新律序略,秦世旧有厩置秉传副车食府,汉初秉秦不改,后以费广稍省,故后汉但设骑置,而无车马律,犹著其文,则为虚设,故除厩律。[23]二年律令中有户律、兴律篇名,且户律,二十二条,兴律九条,但无厩律之篇目,所以对古的记载应慎思。

8)钱律、田律 五年,除盗铸钱令。[24]六年,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25]野田有律。疏谓举汉法以况之。[26]二年律令中有田律,钱律篇日,且田律十三条、钱律八条。

9)尉律、酎金律,上计律,左官律、大乐律,田租兑律,尚方律。这些律目依程树德先生所考皆在吕后执政以后,甚至有律目乃武帝、宣帝时所载,故二年律令不宜为证,只能佐证,二年律令所载不存上述各律目。

10)二年律令所载而《九朝律考》未考到之律目

告律、亡律、收律、置吏律、均输律、传食律、赐律、市律、行书律、复律、效律、置后律、爵律、徭律、金布律、秩律、史律,共十八种。

律名考至此略书,试想如程树德前辈能一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将必有大成。今后学慎书此论,希能从他处得以教益。

五、结束语:

从上面考实是否可衍生这样的陈述,在早期的初创年代,不可能在上未达到一个提升的过程之前就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而构成某种固定架构。而是由于为解决具体而逐渐递加的形成一种粗致的框架。汉代法律当属此状况,汉三章,汉律九章,是后世对汉律理论归结,而汉实际的律名状况,应如秦时,依其实际状况的变化,向己有的架构中归类或者创造出新的律名。即汉律名应是开放性,而非反限于固定的“三章”“九章”,依据其所调节具体对象而命名,还未成体系化。

文献:

[1] 《历代刑法考》

沈家本 撰

[2] 《太平御览·杜预《律序》》 转自《历代刑法考》

[3] 《历代刑法考》 沈家本 撰

[4] 《汉书·刑法志》

班固·班昭著

转自《历代刑法考》

[5] 《晋书·刑法志》

转自《九朝律考》

程树德 著

[6] 《论衡谢短》

转自《九朝律考》

[7] 《睡虎地秦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

[8]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9] 《史记·萧相国世家》

司马迁 撰

[10]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 撰

[11] 《史记·曹相国世家》 司马迁 撰

[12] 《史记·吕太后本纪》 司马迁 撰

[13] 《晋书·刑法志》

转自《历代刑法考》

[14] 《九朝律考》 程树德 著

[15] 《晋书·刑法志》

转自《九朝律考》

[16] 《唐律疏议》

刘俊文点校

法律出版社

[17] 《晋书·刑法志》

转自《九朝律考》

[18] 《唐律疏议》 刘俊文点校

法律出版社

[19] 《唐律疏议》 刘俊文点校

法律出版社

[20] 《唐律疏议》 刘俊文点校

法律出版社

[21] 《晋书·刑法志》

转自《九朝律考》唐律疏议

[22] 《唐律疏议》 刘俊文点校

法律出版社

[23] 《晋书·刑法志》

转自《九朝律考》

[24] 《史记·文帝纪》 司马迁 撰

[25] 《史记·景帝纪》 司马迁 撰

名家名篇篇3

论文摘要: 汉律承秦制,而秦律又是商鞅携《法经》变法为律后,历经多载发展而成。后世文献记载汉初律为“汉三章”、“九章律”等。作者试图依据出土文献对汉初的律名作以考证,探讨汉代法律初创时期的状况,以尝试用当世的实况来说明汉律在初创时期是开放的架构。论文关键词:秦律 汉律 律名 九章律 初创 开放 前辈高学集所学而成汉律诸考。研读有日后,深感前辈求学之严谨态度,及大师的博学多识之风采,并为之所深深触动。又喜闻《张家山汉简》之注释得以面世,故依简椟对前辈先学说作以小证,并斗胆提出小异,希能得以良责,并万望师长、同仁斧正。“《史记》言‘王者制事立法一禀于六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盖六律之密必无毫厘圭撮黍累之差,立法者皆应如是,故亦以律名”。又有“律以正罪名”。从沈家本所考可知“律”之概略,汉律承秦制,秦律又乃商鞅携《法经》,而修“律”而成。现就汉律之律名稍作探析。一、汉三章《史记·高祖本纪》,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集解》应劭曰:“抵,至也,又当也。除秦酷政,但至于罪也。”《索隐》韦昭云:“抵,当也。谓使各当其罪。”今按:秦法有三族之刑,汉但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使之抵罪,余并不论其辜以言省刑也。则抵训为至,杀人以外,唯伤人及盗使至罪名耳。由沈家本之所考,可知汉初兴之时,以应便时,立法三章当为极简之式,并无律条。其论罪之依据,当为其时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所用之秦律,只是去除了酷及残的内容。正如文中所述“余悉除去秦法”,再由《云梦秦简》出土所述之秦律部分内容。有关伤人、盗的条文散见于不同律名的条文中。能否推出汉初所谓“三章”乃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并未专指三种律。而是指三个方面的有关秦律之适用状况。二、汉律九章(九章律)“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历史上的“汉律九章”当源于此。至晋时,则演变为:“汉承秦制,萧何定律,除三夷连然之罪,增部主见知之条,益事律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至此乃形成汉律中的“九章律”之说。即“九章律”为沿习秦律之源《法经》之构架,外加萧何所定兴,厩,户三篇而成。然萧何定九章律古已有疑之,如“案今九章象刑,非肉刑也,文帝在萧何后,知时肉刑也?萧何所造,反具有肉刑也?而云九章萧何所造乎?”。当然其疑已经为众多历代考实之家所不认同,现在需要提出新的疑问:“九章律”就只有“盗、贼、囚、捎、杂、具、兴、厩、产”九篇,还是另有别论?由历史典籍之出处,我们可知,“汉律九章”之说始于《汉书》,而详定其九篇目,则是在《晋书·刑法志》中了。故而可以推知后人为前人所做之事立名,然后才又以所名传于世,那必然有其所推加之词。现从出土的秦简及汉简中可查寻出一些问题。1)从《云梦秦简》可知秦律在商鞅变法之后,经过几世,已历经变迁,内容广杂,具体篇目已非原《法经》之构架。况且在先秦时代所形成的法律实用状况,也使得当时立法强调具体之应用,而非理论化。这从秦简中法律问答可略知一二。如秦律关于“共同犯罪”、“集团犯罪”、“消除犯罪后果减免刑罚”及连坐制度都在《秦简》中有述。简举一例。“盗及诸它罪,同居所然当,何谓同居?产为同居。”。汉承秦制,为可信之事实。从秦简中《秦律十八种》及《秦律杂抄》可知秦律不仅仅是为所言之“九篇”,何以萧何定律时成九篇?没有一定的理论化过程,萧何又怎复改详细的秦律为汉九章律?汉律是经过律学之盛,各个大家解律之后,于曹魏时整理而成篇名体例。2)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又可知,汉律在吕后二年时期至少有简文中所述律名二十七种。且与《秦简》中同名之律有田律、金布律、徭律、置吏律、效律、传令律、傅律等。这些不但实证了汉承秦制,而且还彰显出一个问题:《秦简》之中律名在《吕后二年律令》中有显,而萧何修律当在两者时间段之中间,而史记中又述曹参任相,用萧何所定之法而不改。那么萧何所定之律必然被传承沿袭。那么,二年律令之律名,使所传述的“萧何作律九章”怎么解释?在对上述问题的思索后,然后再参阅文献,就会逐渐得出一个汉律发展的新轮廓。“何乃给泗水卒史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成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而塞 ,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司马迁《史记》所载当为可信之史实,由上文可知萧何原本秦朝职官,对秦之法必有所通,而随刘邦而起反秦,后入咸阳尽得秦之图书。而秦之律书在焚书后亦藏于丞相府,自然萧何就拥有大量的秦律之藏籍。所以就萧何定汉律之框架来说,应该有很充实的资料基础,和实践能力。就如太史公所言:“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及在曹相国世家中所述“平阳候曹叁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吕后元年,当是惠帝于七年崩之后,此时相为王陵,吕后夺王陵相权,而二年律令当为吕后削刘氏子弟权力之时,故律条因政之多变而不会多变,而且多以吕后之令而出。如“元年,号令一出太后”。[12]由此也可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应多为萧何之所次之律令。通过以上综述,文章得出这样一个思考,汉律无疑是萧何在秦律之基础上依当时之政需而厘定,但很难确定如班固《汉书》中所言“作律九章”,更难以《晋书·刑法志》所言“合为九篇”为定论。萧何次令,应非仅盗、贼、囚、捎、杂、具、兴、厩、户”九篇,而应还包括其他律名。就如《二年律令》所述二十七种律名,应至少有一部分乃为萧何所次之律令。故对班固之“九章律”之说当有所重思。三、傍章、越宫律朝律叔孙通益律所不及,傍章十八篇,张汤《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朝律》六篇,[13]因文章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考据之史料,故对张汤《越宫律》及赵禹之《朝律》难作考证。仅能证叔孙通之傍章非正律,乃为律之补充。且有太史公言“叔孙通定礼仪”当可理解傍章与礼仪通。就如程树德所言:“按司马迁传,叔孙通定礼仪,梅福传叔孙通遁秦归汉,制作仪品。……论衡高祖诏叔孙通制作仪品十六算。是通所著为汉仪。……后考礼乐志云今叔孙通所撰。礼仪与律令同录藏于理官,而后得其说,尽与律令同录,故谓之傍章。……应劭传删定律令为汉仪,建安元年奏之,是可证通之傍章,即汉仪也。”[14]四、具体律名细证。(以程树德《九朝律考》中的具体律名为对象来述)1)盗律 “取非其物谓之盗。……悝以为王者之政,莫急於盗贼,故其律始於盗贼”[15]李悝首制法经,有盗法贼法,以为法之篇目。自秦汉逮至后魏,皆名贼律盗律北齐合为贼盗律,后用有劫盗律,复有贼叛律,隋开皇合为贼盗律。[16]2)贼律 无变斩出谓之贼。[17]由于后世贼盗同律,故将其列入同考。二年律令对于贼、盗律有所述且条文较多。故汉律文考中所述贼、盗律当为不虚,且有实证。3)囚律 断狱律之名,起自於魏。魏分李悝囚法而出此篇。[18]二年律令中无囚律之项。而且依《唐律疏议》之述,囚律篇名乃魏分李悝囚法乃成。而非沿汉律。4)捕律 李悝法经六篇,捕法第四,至后魏名捕之律北齐名捕新律,后周名逃捕律,隋复名捕之律。[19]二年律令有捕律名,且有条文九条,故可知《唐律疏议》之述非全真,当有所疑,应对秦汉时的律名有所陈述。5)杂律 李悝首制法经,而有杂法之目,递相祖习,多历年所,然至后周更名杂犯律,隋又去犯,还为杂律。[20]二年律令中亦有杂律篇目,且律文十四条,与捕律之结论同。6)具律 魏新律序略云,旧律因秦法经,就增三篇,而具律不移,固在第六,罪条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21]二年律令中有具律篇目,且有律文二十四条。证实上述所表。7)户律、兴律、厩律 汉相萧何承秦六篇律,秦世旧有厩三篇,迄於后用,皆名户律。[22]魏新律序略,秦世旧有厩置秉传副车食府,汉初秉秦不改,后以费广稍省,故后汉但设骑置,而无车马律,犹著其文,则为虚设,故除厩律。[23]二年律令中有户律、兴律篇名,且户律,二十二条,兴律九条,但无厩律之篇目,所以对古文献的记载应慎思。8)钱律、田律 五年,除盗铸钱令。[24]六年,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25]野田有律。疏谓举汉法以况之。[26]二年律令中有田律,钱律篇日,且田律十三条、钱律八条。9)尉律、酎金律,上计律,左官律、大乐律,田租兑律,尚方律。这些律目依程树德先生所考皆在吕后执政以后,甚至有律目乃武帝、宣帝时所载,故二年律令不宜为证,只能佐证,二年律令所载不存上述各律目。10)二年律令所载而《九朝律考》未考到之律目告律、亡律、收律、置吏律、均输律、传食律、赐律、市律、行书律、复律、效 律、置后律、爵律、徭律、金布律、秩律、史律,共十八种。律名考至此略书,试想如程树德前辈能一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将必有大成。今后学慎书此论,希能从他处得以教益。五、结束语:从上面考实是否可衍生这样的陈述,法律在早期的初创年代,不可能在理论上未达到一个提升的过程之前就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而构成某种固定架构。而是由于为解决具体问题而逐渐递加的形成一种粗致的框架。汉代法律当属此状况,汉三章,汉律九章,是后世对汉律理论归结,而汉实际的律名状况,应如秦时,依其社会实际状况的变化,向己有的架构中归类或者创造出新的律名。即汉律名应是开放性,而非反限于固定的“三章”“九章”,依据其所调节具体对象而命名,还未成体系化。

名家名篇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武汉市幼儿园课程纲要(试行)》精神,进一步围绕《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幼儿园科学领域(数学研究方向)及艺术领域"教学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参评对象

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及教学研究人员.

参评时间

20__年4月—6月.

评比要求

1.教学

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特点,体现正确的儿童观,知识观和课程观.

2.教学的内容选择必须围绕《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相关主题.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因素,让幼儿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探索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并能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3.教学的撰写应目标明确,准备充分,过程清晰,方法灵活,操作性强,反思具有针对性.

4.教学的写作格式为:活动名称(标明适用于年龄段),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包括知识经验准备,物质材料准备等),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字数在2500字左右为宜.

四.评选程序,名额及有关要求

1.参加市级评比的教学须由所在园,片,区逐级评审后,根据分配名额(见附件一)于4月26日前,报市教科院学前教育研究室.各区(大单位)集中报送时,请交一份电子版区级参评教学目录(见附件二).联系电话:85640376

2.每篇教学统一用A4文稿打印(一式6份),作者单位,姓名和电话不写教学上,另行记录.并附电子稿一份(将作者单位,姓名和电话写在教学上).

3.每名参评教师交参评培训费50元.

4.市教科院将组织专家对教学进行评审,按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__年3月20日

附件一:各区,大单位参评教师名额分配表

区域

名额

区域

名额

江岸

20篇

东西湖

7篇

江汉

16篇

汉南

7篇

桥口

16篇

蔡甸

7篇

汉阳

14篇

江夏

5篇

武昌

20篇

新洲

5篇

青山

9篇

黄陂

5篇

洪山

14篇

沌口开发区

4篇

一冶

4篇

东湖开发区

2篇

武钢

7篇

市教育局直属

3篇

附件二:各区,大单位参评教学目录

序号

活动名称

单位

名家名篇篇5

关键词: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85-02

重视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而教训是家庭教育的形式之一。西晋时期的颜之推一部本意为“整齐门内,提撕子孙”的《颜氏家训》,注重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教育子孙,备受历代士大夫推崇,一直佳评如潮,长盛不衰,可见其垂训之力。书中所提出的治家之方、教子之道、处世之学,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虽有不少消极过时的内容,但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都颇有现实意义。

一、家庭教育观

1.主张从胎教入手。《教子篇》引用“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提出胎教的教育思想。

2.重视早期教育。教育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性。《勉学篇》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叫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教子篇》引用俗谚:“教妇初来,教儿婴提”。“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孩子在小时候可塑性很强,是教育的良好时机,当珍惜光阴,不容错过。《序致篇》说“习若自然,卒难洗荡”,意思是一旦形成了坏习惯,成年之后便很难改变。

3.主张宽严相济,爱教结合。《教子篇》提出“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尔。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灸救之哉?”“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反对“无教而有爱”。提出了教育孩子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注意方法,严格要求,宽严相济,爱子与教子相结合,反对溺爱,这对现在家庭独身子女居多的现象尤为值得借鉴。

二、德行教育观

1.主张加强自身修养,遵循礼仪规范。《风操篇》有言“及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强调对孩子的养成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通过行为规范养成习惯,习惯内化为德性,再外化为德行,这也是现代学校所要求的礼仪文化的学习。

2.主张勤俭节用,乐善好施。《治家篇》提出“可俭而不可吝也。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教育孩子恭谦俭朴不失礼数,肯施舍而不吝啬,这对当下官二代、富二代及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都有学习思考的意义。

3.强调交友必慎。慕贤篇引用孔子的观点:“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一方面强调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同时教育孩子把握交友必慎的原则,多交益友、诤友,不交损友。

4.主张诚信。强调为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名实篇“巧伪不如拙诚”,讥讽“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立名者,修身慎行,窃名者,厚貌深奸”,充分论证了“名”与“实”的关系,强调崇实求名,反对乖巧虚假,教育孩子老实做事,诚信做人。

5.主张少欲知足。《止足篇》引用《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教育子孙居官、积财必须有过限度,减少欲望,知道满足,学会谦虚冲损,在当今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三、学习目的观

1.注重学以致用。提出学以致用,深刻批评空疏学风。《勉学篇》“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主张弥补自己不足和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反对“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实务,殆无一可”的空疏学风。《勉学篇》“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讽刺迂腐的学习。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的开心明目、修身利行、行道利世的学习目的观。

2.强调自立自强。坚决反对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的陋习,《勉学篇》对那些“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全忘修学”的贵族子弟不学无术、养尊处优的劣行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告诫儿孙“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教育子孙勤奋好学,积极上进,自立自强,才能安身立命,立足于社会。引用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啃老族”不断增多,这是很好的教育材料。

四、职业教育观

1.重视实践技能。《勉学篇》引用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强调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勉学篇》提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强调既要有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学习,突出实用性,这正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观点。

2.强调专业要精。《勉学篇》提出“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就是对“渊博”的诠释,要求学习做到博览和专精两全其美,也是当今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知识面要广博,专业要精深。引用古人“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鼠五能,不成伎术。”强调要把专业学精,不可涉猎过广,与其样样都学,不如专心一门,达到精妙的程度。对现代职业教育而言,就是强调专业性,专业性的精深程度决定其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决定其价值的大小。

五、教育方法论

1.以身作则的示范教育。《治家篇》提出“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的身教示范观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提出要充分利用长辈与儿孙的关系,重视身教示范,更易收到良好的效果。《治家篇》提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教育要以身作则,这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很强的借鉴性。

2.教育要一视同仁。《教子篇》提出“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玩鲁者亦当矜怜,有偏爱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主张教育孩子、教育学生当有博爱之心,要一视同仁,也论证了偏爱与祸患的关系。在当前学校教育中有的老师偏爱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尤为值得思考。

3.实施必要的惩戒教育。《治家篇》“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尤国也”。治家如同治国,不能没有章法,而且应宽适度,赏罚分明。恰当的惩戒教育对学生对孩子是不可缺少的,小时候的惩戒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法纪观念。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勉学篇》反对“闭门读书,师心自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观点,重视相互切磋讨论,向各行业广泛求教等学习方法,反对死读书的机械学习和读死书的无用论。同时《文章篇》引用沈约的观点强调“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诵读”和“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的实用性,反对穿凿补缀的浮艳文风,倡导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名家名篇篇6

积累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积累的方法很多,在这里,就如何指导学生巧妙积累名言警句谈一点我的做法和认识。

一、示范

每天上课前,我改变以往全体学生起立向老师问好的“老师好”为齐声诵读经典名言警句(预先由教师板书在小黑板上或教室黑板的一侧),读后要求学生抄写在日记本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示范引路,告诉学生要注意书写的工整性和名言警句来源的准确性(要求注明名言警句的出处、作者)。

二、实习

在这个阶段,我采取“名言警句值日”的方法,开展名言警句接龙――由语文科代表首先“值日”,将自己当天积累的名言警句认真誊写在“名言警句火炬簿”上后传递给下家。就这样,轮回接力,一轮下来,正好是期中,每学期可以接龙两个回合。一般来讲,每学期可积累一百则名言警句。在接龙过程中,如果有谁失职,科代表有权处罚他重新“值日”。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三、整理

在一个学年结束之前,即“名言警句值日”达到四个回合时,我指导学生将平时积累起来的名言警句进行分类,用专门的笔记本整理出来进行展览,让同学们大饱“眼福”,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名言警句共分十个类别――爱心篇、立志篇、真理篇、理想篇、青春篇、修养篇、勤奋篇、毅力篇、事业篇、友谊篇。这样的分类整理,一方面可强化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为学生作文提供充足的营养,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仿写

所谓仿写,即以名言警句的结构特点或是修辞手法等作为借鉴,运用联想、想象,写出一句具有新意的“名言警句”。仿写同样由语文科代表按前面的要求首先“值日”,先写出名言警句,再写出仿句。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仿句:“勿虚度,废了黄金时,只哀叹。”

五、评比

名家名篇篇7

关键词:ESI;儿科学;高被引论文;儿童肥胖;糖尿病

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于2001年基于WebofScience(WoS)数据库建立的深度分析型研究工具,可以对科学研究绩效和科学发展趋势进行定量分析。ESI高被引论文是指在约11年的跨度范围内,每年各学科领域(目前涵盖22个学科领域)中被引频次排在前1%的论文。高被引论文对提升国家、机构、学者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期刊的学术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该学科领域高水平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1]。目前我国学者已经发表了一些关于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包括临床医学、妇产科学等领域,为我国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学术期刊的办刊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2,3]。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儿童,儿童健康关乎未来,儿童疾病防治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儿科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医学学科,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但目前系统评价儿科学国际高被引论文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ESI数据库中儿科学2014~2018年的高被引论文进行计量分析,通过了解近5年来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合作、国家、机构分布以及研究热点,为我国儿科学者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WoS核心数据库(http://isiknowledge.com)。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文献研究内容必须和儿童或青少年健康与卫生相关。排除标准:信息不全的文献及发表于仅分类为妇产科学期刊关于胎儿研究的文献。

1.3检索方法检索日期为2019年3月24日。在WoS高级检索中输入检索模式“SU=Pediatrics”,时间跨度选择2014~2018年,ESI数据覆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检索结果界面中选择“领域中的高被引论文”[4]进行精炼。在ESI高被引论文模块中以“clinicalmedicine”为检索词,检索2014~2018年间发表的所有临床医学高被引论文,共14008篇。将这些数据下载,进一步检索标题、摘要、或主题词中含有新生儿(neonatalorinfant)、儿童(childorchildren)、儿科学(pediatrics)或青少年(adolescent)相关字段的论文。再逐篇阅读摘要,确定论文为儿科学的研究范畴。将上述两个检索结果合并,去除重复的论文,最终纳入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07分析文献的期刊、国家和机构分布以及合作情况。采用CiteSpace[5]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得出该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

2结果

2.1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2014~2018年,ESI数据库中共收录儿科学高被引论文885篇,被引频次5~3770次,共涉及189种期刊,总被引频次95405次。高被引论文篇数排名前10位的期刊见表1。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靠前的包括临床医学四大顶级期刊中的3种——NEnglJMed、Lancet和JAMA,这3种期刊上刊登的高被引论文量占所有论文总数的24.86%,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40.60%。前10位的期刊还包括3种儿科学期刊(Pediatrics,JAMAPediatr和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和4种临床医学权威性的专业期刊,分别属于公共卫生学科、血液学科、呼吸学科和心血管学科。

2.2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885篇论文中,18篇为团体作者。将非团体论文的作者、机构、国家和基金数量分为5个区间进行分析(0、1、2~4、5~9和≥10),拥有≥10个作者和机构的论文数均排在第1。仅1位作者的文章只有14篇,占1.58%,作者的合作率达到98.42%;而署名≥10位作者的論文所占比最大(53.63%)。仅有1个机构署名的论文为42篇,机构合作率为95.16%;署名≥10位机构的论文占37.25%。只有1个国家署名的论文占46.02%,国家合作率为53.98%;标注≥10个国家的论文占8.42%。在基金数量统计中,有2~4项基金资助占比最高,占29.53%;无基金资助论文154篇,占17.76%,见表2。

2.3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国别发文量位居前10的国家依次是美国(449.0篇)、英国(102.5篇)、加拿大(38.5篇)、澳大利亚(32.5篇)、德国(28.5篇)、意大利(23.5篇)、法国(22.5篇)、荷兰(18.0篇)、巴西(19.0篇)和中国(17.5篇)。中国位居第10位,在亚洲国家中处于首位,其中8.5篇为国际合作论文,4.5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署名两个国家。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发表2篇和3.5篇第一作者论文,见表3。

2.4高被引论文的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的关键词分析功能,绘制出论文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1)。children、adolescent和infant出现频次较高,代表儿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riskfactor、prevalence、mortality、bodymassindex等词也因出现次数较多而成为图谱中较为明显的节点。进一步根据关键词聚类结果和论文的内容解读,得出10个内容较为集中的儿科学研究热点主题:肥胖、糖尿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电子烟、孤独症谱系障碍、新生儿、寨卡病毒、预防接种、肠道微生物菌群和二代测序技术。

2.5高被引论文机构分布885篇高被引论文共涉及3053个机构,数排名前10位的机构为:哈佛大学(148篇)、伦敦大学(138篇)、美国加州大学系统(129篇)、费城大学(109篇)、波士顿医疗保健系统(104篇)、多伦多大学(94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85篇)、费城儿童医院(76篇)、多伦多病童医院(74篇)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70篇)。我国的研究机构中,发表儿科学高被引论文最多

3讨论

目前对ESI數据库分类的22个学科进行高被引论文分析有部分报道,但是对于二级、三级学科以及亚专业的分析还较少[3,6]。本文基于ESI数据库分析了2014~2018年儿科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这些论文除了包括WoS数据库根据期刊所分类的儿科学论文,也包括了在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和其他专业医学期刊发表的儿科临床医学论文,较为全面的反映了近5年来儿科学高被引论文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文量前10的期刊刊登儿科学高被引论文402篇,占所有高被引论文的45.42%,而剩余的483篇论文则分散在179种期刊上,符合文献分散规律。高被引儿科学论文首选影响因子高的综合性期刊,其次是各个学科高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可见优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对优质稿源有较大的吸引力,而这些优质稿源同时也为这些期刊贡献了高被引频次,保证期刊的影响力。虽然我国在儿科学领域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名家名篇篇8

[/ROOT]

来源: 2009-5-26 18:14:42

--------------------------------------------------------------------------------

2009年5月,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方方应邀为小荷白云飘飘网题字:“热爱写作,丰富心灵!”这是对荷友的热情勉励。

方方简介

方方,本名汪芳。女。汉族。1955年5月生于南京。1974年高中毕业,1975年元月在武汉运输公司当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始发小说及诗歌。1982年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曾做过电视剧编剧、电视专题片撰稿人。1989年调入湖北作家协会。

其1987年所发中篇小说《风景》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并因此而成为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它代表作如《祖父在父亲心中》、《白雾》、《桃花灿烂》、《落日》、《奔跑的火光》、《万箭穿心》等部中篇小说,亦拥有大量的读者。多部小说被译为英、法、日、韩、意、泰、葡萄牙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已出版小说、散文集60余部。主要著作有五卷本中短篇小说《方方文集》、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文化随笔《汉口的沧桑往事》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湖北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

相关动态:

名家名篇篇9

另外几部辞书引文篇名的不同,则牵涉到版本的问题,这也是辞书编纂者应该了解而读者也需要注意的。苏轼的诗文集在其生前就广为流传,即陈振孙等称的杭本、蜀本及麻沙本。明清亦有刊刻,同中有异。从其刻本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分集编辑本,如明成化四年(1468)程刻本及明嘉靖十三年(1534)江西布政司重印刻本的《东坡七集》。另一类为分类合编本,如南宋郎晔编《经进东坡先生文集事略》六十卷,明万历年间茅维编《苏文忠公全集》七十五卷,清初蔡世英刊刻本《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四库全书》即据蔡本著录,此外还有《东坡志林》;苏轼与他人的合集则有《三苏文粹》,明唐顺之撰《文编》、茅坤编《唐宋家文钞》,清代沈德潜编《唐宋家文》,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等。因为版本不同,篇目名称亦略有出入,而多数辞书未注意到这点,没有标明出处,这就会使读者感到困惑。以苏轼《六国论》为例,《东坡七集》、沈德潜《唐宋家文》篇名为《论养士》;郎晔《经进东坡先生文集事略》篇名作《六国论》,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古代汉语词典》及《王力古汉语字典》引用了该版本,但均未注明出处,只有《辞源》注明来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十四;《三苏文粹》(内府藏本)、明唐顺之《文编》篇名为《战国任侠》;茅坤《唐宋家文钞》篇名作《战国任侠论》,旧《辞海》采用该版本,但未注明出处;明代赵开美刊本《东坡志林》篇名又为《游士失职之祸》。辞书编纂者除了需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有对读者负责的精神,认真核对原著。如《古代汉语字典》“伺”字条下义项②引苏洵《六国论》:“秦人得伺其隙。”苏洵《六国论》中实无此句,应是苏辙《六国论》中的句子。原文是:“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此处以模糊方式处理,笔者认为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如《学生古汉语常用词词典》(2004)“椎鲁”条下引文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六国论》)”连作者都没有了,读者要查找都无从下手。笔者认为辞书引文应详细注明出处,以便读者查证。

我国文献典籍汉牛充栋,加上地广人众,各地刊刻风行,故同书异名者亦在所难免。如上文提到的《东坡志林》,宋时又称《东坡手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东坡手泽》三卷”下注说:“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谓《志林》者也。”明成化七年(1471)江西布政司刊本《东坡七集》亦称《东坡全集》。又如东汉班固《白虎通》又称《白虎议奏》、《白虎通义》;虞世南撰《北堂书钞》亦称《大唐类要》;叶梦得《石林诗话》又名《叶先生诗话》;娄机撰《班马字类》亦名《史汉字类》;谢榛撰《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白蛇传》又名《义妖全传》;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又名《历代君臣事迹》;王实甫《西厢记》又名《六才子》;郭象《庄子注》又名《南华真经》;关汉卿《拜月亭记》又名《幽闺怨》;冯梦龙《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又名《纪晓岚先生笔记》等等。有的甚至一书多名,如周宅仁编《西域记》又名《西域总志》、《西域闻见录》、《西域琐谈》、《异域琐谈》、《暇域琐谈》等。笔者认为,如遇一书两名或多名者,可适当说明。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2.《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

名家名篇篇10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解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

此外,还有叶圣陶的《倪焕之》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沉沦》,都是名家名篇。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其代表作为诗集《女神》。后双写了剧本《屈原》、《虎符》、《高渐离》等。

曹禺的《雷雨》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还写《北京人》《日出》《王昭君》等名篇。

此外还有夏衍的《包身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桔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都是名家名作。

当代文学常识(1949-2005)

1、当代小说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孙犁《白洋淀纪事》《荷花淀》

杨沫的《青春之歌》

柳青《创业史》

古华的《芙蓉镇》都是名家名作。

当代崛起的小说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王蒙、路遥、柯云路、张杭杭、王安忆、贾平凹等。

2、当代诗歌散文戏剧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柯岩的《周总理,我在哪里?》

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

吴伯萧的《北极星》

杨朔的《茶花赋》

秦牧的《花城》

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碧野的《阳光灿烂照天山》

舒婷的《橡树》

外国文学常识

(一)史前神话

1、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2、古希伯莱神话:《圣经》(新旧约翰全书)

3、亚洲有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

(二)、希腊罗马时代

1、散文

《理想国》(柏拉图)《诗学》(亚里士多德)

2、戏剧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

3、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