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经典诗歌十篇

时间:2023-05-30 16:10:02

名家经典诗歌

名家经典诗歌篇1

关键词:李白;杜甫;人物典故;对比分析

诗歌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发展。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对于唐代诗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两位诗人诗歌中所渗透的思想也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今,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仍旧广泛被人们学习和传唱,对我国现代诗歌文化发展影响较大。人物典故的运用能够丰富诗歌内涵,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这是在诗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法,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中也不例外。

一、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的相同点

在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中,经常引用的人物典故有诸葛亮、屈原、司马相如、孔子、陶渊明、严光等,这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李白的《南都行》中,“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诗人以诸葛亮自比;在杜甫的《昔游》中,“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诗人表现出了对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的羡慕。无论是李白还是杜甫,在其青年时期都希望能够得到朝廷重视,以自己的满腹才华报效国家。但天不遂人愿,李白与杜甫的经历也表现得极为相似。屈原,司马相如,这些诗人都是功绩卓越的文学家,但其坎坷经历与李白、杜甫的坎坷经历又不谋而合,李杜二人对于这些文人的遭遇唏嘘不已。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但也有着生不逢时的遭遇。在李白和杜甫青年时期的诗歌中,也大多引用孔子的经历来表明自己的坎坷遭遇。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后,两位诗人仍旧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无法为国家出力,这时两人的思想开始倾向于“隐”,像陶渊明、严光一样过着田园日子、快活时光。通过不同时期诗歌引用人物典故的对比可知,两位诗人一生都不得志,希望寄托于山水,隐于山林,却也无法实现愿望。

二、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的不同点

1.侠客

研究李白诗歌的学者都知道,李白在青年时期做过一段时间的侠客。在此阶段,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蜀道难》,将高耸巍峨的蜀山描述得淋漓尽致。作为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欣赏荆轲、鲁仲连等人物,因此,在自己的诗歌中如《侠客行》《古风五十九首》等,都流露出了李白希望自己成为侠客的思想。

在杜甫的诗歌中,对于侠客的描述是非常少的。杜甫出生时,唐朝开始由盛转衰,其幼年时期生活富裕。作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大多数诗作都与忧国忧民有关,如“三吏”“三别”等不朽著作。杜甫的诗歌更加务实,与现实接近,而李白的诗歌则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及对抱负实现的渴望。

2.神仙

在李白的诗歌中,除了大量引用侠客,同时还引用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王母、黄帝等。如在《对酒行》中,“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赤松子和安期生都是传说中的神仙,面对坎坷的仕途,李白无处发泄自己的痛苦,只能用酒来麻痹自己,希望能够一睹这些神仙的真颜,宁愿舍弃红尘,化成神仙。但现实是残酷的,李白的诗歌充分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了对权贵的蔑视,及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但其始终无法摆脱世俗的阴影,初进长安时踌躇满志,最终被玄宗赐金还乡,最后颠沛流离,重病而逝。

在杜甫的诗歌中,几乎从未出现类似于神仙的人物典故,现实主义诗人更多的是考虑国计民生大事。面对盛唐繁华的衰败,战乱流离的苦楚,杜甫更多的是用诗歌向世人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以从中获取安慰。杜甫晚年生活凄凉,但始终以忧国忧民为己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国家动荡、百姓贫苦的局面,但直到最后,唐朝逐渐没落,世人的理想也未能实现。

3.名人志士

李白和杜甫都喜欢引用陶渊明、谢灵运等著名诗人,其中,李白更倾向于引用谢灵运、王徽之的典故。这些诗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风流倜傥,与李白自身的浪漫主义思想不谋而合,如《劳劳亭歌》中,“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而杜甫则倾向于引用阮籍、嵇康的人物典故,在这些诗人的诗歌中,主要是表达自身仕途坎坷、际遇不佳的情况,抒发了诗人陷入困境时的痛苦。杜甫在《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中提到:“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泣。”在年老困穷之际,想起阮籍逢绝路而哭泣的情境,心中不免更加戚戚。嵇康在面临困境时,选择了疏懒的作风,并力求避世,这种生活态度与杜甫贫困流离的心境非常符合。李白在诗中主要表现自己潇洒的一面,对于仕途失意则较少表现,而杜甫对于人物典故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表达自身的失意,两者的差别较大。

三、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的评析

引用人物典故进行诗歌创作,能够使人们更清楚地感受到诗人的理想抱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中,对于人物典故的引用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有一定的不同性,但两位诗人的思想情感都给后世诗歌发展带来了巨大、深厚的影响,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于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学习,应当客观遵守诗人的情怀,并根据人物典故的引用来判断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更深刻地掌握诗人诗歌中的文化内涵。

对于李白和杜甫诗歌的学习,不仅要把握诗人的生平及理想抱负,同时还要掌握诗歌中的人物典故引用,认真分析人物典故,就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刻研究,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诗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炳宇.从李白的干谒之途看其仕途失意的原因[J].社科纵横,2007(12).

[2]陈昌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儒家政治理念解读[J].杜甫研究学刊,2012(3).

[3]霍志军.耻干谒和事干谒――试论杜甫人格的复杂性[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名家经典诗歌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译介动机;译介内容;译介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载体之一,随着十八世纪西方传教士的到来而受到关注并开始被译介到西方国家。根据钱林森的研究,法国神父马若瑟最早将《诗经》中的《天作》、《皇矣》等八首诗选译成法语并于1736年将其刊发,法语世界由此开始接触这一中国文学的精髓。虽然中法两国在思想、语言、逻辑方式及审美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法国学者仍敏锐地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高度的文学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三个世纪以来从未间断过对其进行译介和研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语译介达到高峰,在法国和中国都出现了杰出的译家和译作。译者的译介视角更加多元,译介内容日益丰富,伴随着译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译文质量更高,在法语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试分析如下。 

一、 译介动机多元化 

二十世纪以前,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法语译介的生力军是法国人,主要是传教士和汉学家。开先河者马若瑟神父选译《诗经》后,杜郝德神父将其刊登在他主编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中。作为一个传教士,主编出版这样一套全面反映中国各方面情况的书籍,这本身可以证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在主观上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以便实现其宗教扩张[1]50-56。但客观上,传教士的行为确实起到了向法国引荐中国文化的作用,法国汉学家由此开始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对不少法国学者来说,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是出于对其东方学的分支——汉学的研究的需要,如同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汉学家德理文侯爵在其法译《唐诗》序言中所说:“当人民在历史研究中,想方设法探明某一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风俗习惯、社会生活以及文明发展的程度时,一般很难在充斥着大大小小战争纪实的正史里,找到构成这一时期民俗画面的特征。反之,人们从神话传奇、故事、诗歌、民谣的研究中倒能得益多多。”[2]1可见,其译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了解当时来说遥远的、少为人知的中国。 

二十世纪以前的译者几乎全是法国人,二十世纪以后,这一队伍中出现了中国译者,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开始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语翻译。首先是二十世纪早期到法国留学的中国学人。其中的杰出代表有:梁宗岱,1930年出版《陶潜诗选》;徐仲年,1933年出版《中国诗文选》;何如,1935年出版《唐诗百首》;罗大冈,1947年出版《唐人绝句百首》,等等。以上作品皆为法文译作,在法国出版。 

为什么这些优秀的中国留法学者到法国后,都不约而同地、甚至是急迫地选择将中国古典诗歌译成法语呢?我们从梁宗岱给友人让·普雷沃的一封信中可以找到原因,信中说道:“亲爱的朋友:这些诗其中一部分翻译好后,在抽屉里躺了很久。我对我们诗歌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翻译很反感,生怕轮到自己糟蹋杰作,所以从不敢示以相识......”[3]5,他信中的原文“écoeuré”,意为“恶心”,还不仅仅是“反感”之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译者认为在他法国看到的已有译本并不能全部让人满意,有些是“乱七八糟”的。因此,他和他的同学们应该是出于神圣的使命感,抱着审慎、严肃的态度来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其动机在于把中国的文学瑰宝以本来面目介绍给法国读者,不使宝珠蒙尘。 

在法国,二十世纪中后期是汉学界译介和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结出丰硕成果的时期,在这一领域出现了戴密微、桀溺、程抱一、帕特里克.卡雷等杰出人物,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纯学术范围的研究和译介,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达到了研究的巅峰,其目的是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 

经过二十世纪中期的几十年沉寂之后,中国译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译在二十世纪后期开始再次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许渊冲1999年在中国出版法译《中国古诗词三百首》,谢百魁2011年出版《英法双译唐诗100首》。以许渊冲为代表的当代杰出翻译家,其视野更加高远,他们从事翻译的目的在于促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如同国际翻译家联盟在2014年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 “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颁给许渊冲时的颁奖词中所说的那样,许渊冲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致力于为使用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人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而谢百魁在其译著的前言中说:“鉴于某些国家, 特别是非洲国家,有的使用英语,有的使用法语,有的二者兼用……因此出版此《英法双译唐诗100首》。”[4]1,我们看到译者将眼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法语世界。由此可见,当今中国译者的译介动机,在于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输出。 

二、 译介内容趋于丰富 

由于传教士的译介,中国文学作品与法语世界的接触始于《诗经》。此后在十八及十九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法国学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译介和研究都围绕着《诗经》进行,著名的有G. 鲍吉耶所译的《诗经》第一部法文译本,顾赛芬所译的法文、拉丁文和中文对照《诗经》全译本等。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研究者德理文侯爵等人将眼光投向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诗,并以严谨的态度将其译成忠实于原文的散文诗。 

名家经典诗歌篇3

一、巧用时间,精选内容,诵读经典

落实课时诵经典,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诗文。我一般利用每周两次的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上诵读指导课,指导学生读得准确,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还有每周两次的午间小课,也是我可以利用的时间,抑或是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背一句《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还利用家校平台,发动家长积极支持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人人拥有经典读本(我把诵读的内容上传到家校平台上,家长配合下载),保证学生每天诵读经典20分钟。内容可以是《论语》《三字经》,抑或《弟子规》《千字文》,或是唐诗宋词和四大名著中的经典片段……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一个片段,贵在坚持。我觉得诵读经典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让孩子们在润物无声中与名作为伍,与经典同行,让经典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二、引导巧背,循序渐进,诵读经典

厚积而薄发,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巧背,实现量的积累。如将诗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言志诗等。引导学生根据意思背,更能促使他们分类清楚,背得更多。在指导学生背诵《论语》《三字经》等时,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经典的含义,结合讲解其中一些经典的故事,播放一些视频。在学生背诵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创设一种吟诵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背诵。比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时,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在教学生朗诵时,一定要专心熟读,不要急求背诵。一遍又一遍,全身心投入地读,有滋有味地读,在读中享受,在读中深化,慢慢达到背诵的效果。

三、开展活动,激发兴趣,诵读经典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是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经典诗文诵读训练的关键是动之以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开展活动,为学生学习经典诗文注入强有力的动力,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其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1)诗歌擂台。在班上定期举行多种形式的背诵比赛活动,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赛、师生赛,还可以限时背、轮换背、接龙背等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2)诗歌欣赏。利用班上的投影等教学设备,播放配乐、配画的诗歌音像片子,让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传情的乐声中,想象、体味、感受古诗文的艺术魅力。(3)诗歌朗诵。在班上开展每天“课前一诵”的活动,让学生按学号轮流上讲台背诵一首诗并讲讲自己的理解赏析等,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4)诗歌健体。精选一些短小精辟、节奏感强的诗词,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让学生在跳绳、踢毽子的同时,拍手击掌吟诵,如“……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等。学生乐此不疲,激发诵诗的兴趣。(5)诗歌活用。让学生学有所用,在愉快的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在学生、家长、老师中开展“见面送首诗”的活动,每天早起晚睡送家长一首诗,上学放学送老师一首诗,课间送同学一首诗。这种送诗活动,可以起到加强学生对所学古诗的理解、记忆作用。还有在作文、说话中鼓励学生多引用诗词警句,让自己的表达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让学生更加热爱经典诵读。

名家经典诗歌篇4

那么,应该怎么教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拉近他们与古典诗词的距离呢?

一、每日一诗,见多不陌生

古典诗词的教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才能对诗词有那么一点点的感觉。

比如,我在课堂上坚持每节课介绍一首古诗词,可从名句名篇开始,“寂寞沙洲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学生去找出这些篇章,自己去理解诗词的意思,并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也可以让学生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或者一句诗,讲清楚诗歌的意思即可,以此增加学生对诗词的了解,让学生对古典诗词不再陌生,也让学生觉得古典诗词不一定都是那么晦涩难懂,并逐步产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比如,有学生制作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词的PPT来和大家一起分享,配上背景音乐安文演唱的《月满西楼》,古香古色,在讲解完诗词之后,学生又重点讲解了对最喜欢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的理解。又比如,有学生制作了关于陆游的《钗头凤》一词,并顺便介绍了背景——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还介绍了另一首唐婉的《钗头凤》,还有学生介绍唐寅的《桃花庵歌》,重点向大家介绍历史上真实的唐寅,与大家通过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所认识的唐寅是完全不同的。还有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元好问的《雁丘词》,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只有广泛地涉猎,增加对古典诗词的了解,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第二学期,我增加了难度,学生幻灯片的内容只能显示他要讲解的诗歌,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为大家解读这首诗,按照题目—作者—背景—诗歌大意—情感—表现手法的顺序来为大家解读。增加了对学生自我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的训练。在学生解读完之后,教师再适当点拨、提醒,或者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回答。

通过这样的每课一首诗,学生见识了许多古典诗词,并且也在古典诗词的解读过程中,慢慢了解了诗歌的许多特征,比如,理解诗歌大意时要注意语序的调整,诗歌中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如借代、比喻、用典、借景抒情等等,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等,长期的耳濡目染之后,在高三的诗歌专题复习中学生或许就不会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感到陌生了。

二、增加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除了广泛地涉猎,增加了解之外,应该让学生有适当的积累,这要通过背诵。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诗词,课外的一些学生喜欢的、觉得好的诗词,也应该背下来,或者单纯背名句,意思不了解也没关系,先背,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且诗歌本来就是情感性的东西,靠的更多的是心灵的意会,特别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然,积累得多了,接触多了,学生就会经常运用到古典诗词,并不自觉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三、诗词歌曲,交相辉映

可通过研究性学习或者选修课等活动让学生自行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运用。在现代流行歌曲特别是中国风的歌曲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古典诗词,比如,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一句,运用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比如,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许嵩的《如果当时》“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化用了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四、学以致用,厚积才能薄发

现在,很多高考优秀作文中常有古典诗词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一点,当然,前提是对诗歌本意的透彻了解,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乱用、滥用。

作文中如果能运用上一两句恰到好处的诗词是可以加分不少的。比如,“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无私的情怀,是何等纯洁的品质,有如此胸怀的人,能不走向生命之满的那一刻吗?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何等分明的爱憎观,是何等伟大崇高的人格?有如此胸怀的人,能不走向生命之满的那一刻吗?生命之满,在于你人格的伟大,在于你执著的追求,在于你艰苦的奋斗,在于你无私的奉献。”能在文章中恰当运用一两句诗词,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诗意,也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名家经典诗歌篇5

一、制度引领 保障实施

学校成立了中华经典诗文吟唱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中华经典诗文歌吟实施方案》、《中华经典诗文歌吟考核方案》,并将实施、考核方案传到学校网站上。通过学校周工作安排、国旗下讲话、班会等形式让全体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还将此项活动列入教学常规,活动结果计入常规检查。经典诗文吟唱活动在我校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二、科学规划 目标贴切

学校把《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中华经典诗文歌吟》纳入学校课程,按照教研室的教学内容安排,将《百首歌吟》中的使用目标分别细化到低、中、高三个年级。各年级每学期必须完成教研室制定的目标,参与面100%,达标率95%。学校还要求各班语文、音乐老师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各阶段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制定经典诗文吟唱方案,对吟唱时间的安排、方法、汇报表演的形式等,制定出详细的计划。

课时安排上,确定低年级从学校课程中抽出一节课,中高年级从语文阅读课时中抽出一节,用于诵读经典诗文,由语文老师负责;各班每周抽出一节音乐课,学唱旋律,由音乐老师负责。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让学生将本周所吟诵的经典诗文全面复习,借助配发的光盘吟唱,主要由语文老师负责。

三、集思广益 精彩纷呈

1.创新方式,吟唱结合。音乐老师和语文老师结合。语文老师负责经典诗文的诵读,对诗文内涵进行感悟解读,音乐老师负责教唱旋律,指导吟唱。按照学期规定的必会吟唱经典诗文数量,各班把教研室配发的歌吟光盘复制到班班通上。吟唱课上,语文、音乐老师随时播放,用于辅导。

1.1经典诵读。低年级主要采用故事激趣、游戏引趣、竞赛添趣等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诵读愿望。一年级杨庆科老师把要诵读的古诗打印下来,贴在教室四周墙上。除吟诵课外,学生每天早上到校后、中午预备铃前随时诵读。当你走进一年级教室,你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教室四周站满了摇头晃脑、入情入境背诗的“小诗人”。

中高年级则主要通过学生调查、研究、诵读、板报、主题活动等形式诵读经典,由读到写,读写并举。四年级的杨五喜老师让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再贯穿一些仿写诗句、语段或整篇的练习,将经典诗文吟诵活动推向更高层次。

1.2经典吟唱。诗文吟唱课上,音乐老师赵丽静大显身手,弹琴、伴奏、教唱,规范学生的吟唱,忙得不亦乐乎。不仅是音乐老师,语文老师也不甘落后,纷纷拜“师”学艺。我校朱圣兰、杨五喜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拜光盘为师,不厌其烦地学唱,一有时间就带着学生唱。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吟唱经典的兴趣更加浓厚。

2.校内外结合。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和家长会,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将“百首歌吟进校园”活动由校内引向校外。家长会上,学校向家长介绍了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并请家长配合督促指导,各班分别介绍了具体做法,展示了成果,得到家长的好评。

3.经典诗文吟唱与评优争先结合。学校在学期末进行评比活动,综合考量班级经典诗文吟唱活动的情况,结合读书活动,对成绩突出的个人和班集体进行奖励,分别授予 “书香班级”称号。上学期,结合读书活动,四年级、三年级获得一等奖,分别被评为“书香班级”。 活动中赵丽静、杨庆科老师表现突出,在年度考核中直接定为“优秀”。

四、特色活动彰显:品味诗韵 萌发新芽

1.课前一诵。我们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结合我校开展的“课前三分钟 精彩你我他”活动,利用每天早晨上课前三分钟时间,学生展示自己吟诵经典情况,并记录在《经典诗文吟诵记录卡》中,一周一汇总。

2.操前一吟。每天课间操,我们抽2名优秀学生在校园广播中诵唱经典,以点带面,浓厚了吟唱氛围。

3.活动前一歌。下午阳光体育活动前5分钟,学校按时播放光盘,优美的歌吟旋律在校园里回荡。这一刻,学生静静地聆听,默默地跟唱,享受到了经典神韵之

4.诗吟赛。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歌吟》中的《吟诵展示》《活动乐园》《诗词常识》,各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诗文知识竞赛、诵读音乐会、诗文情景剧等。上学期末,我校举行了诗文吟唱比赛,并在全镇举行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五、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学校墙壁、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都开辟了经典吟诵专栏,学生随时随处欣赏、吟诵,感受经典气息。

办公室内每位老师的电脑上,都复制了歌吟光盘。课间活动,听到的是优美的歌吟旋律,看到的是老师们哼唱歌吟的镜头。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让我们随便摄取几个镜头,感受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场面:每日,迎着清新的空气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是学生诵读经典的琅琅书声,看到的是游戏时边唱边吟的身影。学生的一张张诗词小报,一幅幅诗配画作品,展示的是孩子诵读经典的每一份收获。现在,学校已形成“人人吟唱,遍地诗声”的局面。更可喜的是歌吟也由学校进入家庭,步入社会。孩子们将经典诗文吟唱给家长听,引起了家长对经典诗文吟唱活动的关注。

名家经典诗歌篇6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韵律节奏

中国是诗歌起源最早、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从《诗经》时代开始,中国古典诗歌不断得以发展、繁荣,在韵律、内容及艺术手法上,取得了超高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形式整齐、韵律严格、内容凝炼等特点,其中的思想感情、意境形象、音韵节奏和风格神韵等要素给诗歌的翻译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中外翻译理论家对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也众说纷纭,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极其玄妙、精微,具有汉语特有的含蓄且灵动的意向,有着诸多中国特有文化背景下的特色典故,以及极具音乐美的严格韵律,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典诗歌禁不起翻译。尽管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给众多译者带来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为了传播中国古典诗歌之美,使其能够在异国语言的滋养下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能通晓其美之所在,译者仍然迎难而上本着任何词语皆有可译性的原则,借助多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中国古典诗歌译作更贴近诗人的原意。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概述

韵律主要包括平声和仄声的协调,对偶的运用,押韵的使用。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韵律,对平仄、押韵都有相关的规定,《尚书・尧典》中有言:“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正是其严格的韵律的运用,使得我国古典诗歌表现出特有的音乐美,吟之能使读者感受到诗人那跌宕起伏的情感,体会出诗歌神奇之妙处。情感轻松明快的诗歌多用平声韵,而情感压抑的诗歌则多用仄韵。平仄及韵脚的巧妙运用,赋予中国古典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和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要很好地体现出这些妙处并非易事,由于英语对韵脚的使用较少,许多译作往往译出了原诗的意思,却无法体现出其韵律之美,很难再现原诗的押韵效果,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是否可译之争又引起了翻译界的争议。我国现代杰出的翻译家郑振铎先生曾指出:“如果译者的艺术高,则不惟诗的本质能充分表现,就连诗的艺术美――除了韵律外――也是能够重新再现于译文中的。”由此可知,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也是具有可译性的。本文试从节奏,押韵和诗行三个方面来研究诗歌韵律的可译性。

二、中国古典诗歌节奏的可译性

郭沫若曾说过,节奏是诗歌的外形及生命,鲜明的节奏能彰显语言的顿挫,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具备韵律美。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诗源于歌,歌则离不开乐,因此诗歌天生具备了音乐的节奏。英汉诗歌在节奏的表达上有所不同,英语的节奏较为明显且固定,由轻、重读的交替出现而形成,只要通过语句中单词声调的抑扬顿挫而构成语流的跌荡起伏,其中重读和非重读的抑扬顿挫构成几个音步:抑扬格(iambus) ,抑扬格(trochee),抑抑扬格(anapaest),扬抑抑格(dactyl),在英语诗歌的格律中不但规定了以上格,还规定了每一诗行的音步数,有单音步、双音步、三音步、四音步、五音步、六音步、七音步和八音步。这些格和音步数构成不同的搭配。其中抑扬格五音步是英诗中最常用的格式,著名的“十四行诗”即是以这种句式写就的。而汉语这门语言是有声调之分的,汉字的读音不仅有“韵”与“声”上的差异,同时还有“调”的区别,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是用四声调阴、阳、上、去来表达的。将不同的声调有规律地运用于诗歌中,能显示出古典诗歌有力的节奏,基于中英语音的不同特性,汉语诗歌的格律为“平仄律”,英语诗歌的格律为“轻重律”。中国古典诗歌中多是平仄交错地加以运用,一般来说,在同句中是交替使用的,在对句中是对立使用的,平仄规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交错运用,产生了抑扬顿挫之感,构成了古典诗歌的音韵美。例如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依照《平水韵》中对古四声的划分,这首诗歌的声调依次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该诗平仄工整相对,其词性也与声调相对,韵律和谐,节奏极其鲜明,能彰显出一种好高骛远的气势。有众多译者翻译了这首诗,其中较为著名的译文有许渊冲译本、王大濂译本和吴钧陶译本。

三、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的可译性

音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具备音韵之美的诗歌能使诗歌读起来韵味无穷,中国古典诗歌主要通过押韵的方式来实现声韵的和谐,增强诗歌语言的音韵美。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律诗、绝句等,对押韵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使用的是平声韵,偶句句末必须用韵,此乃韵脚,奇句句末不用韵,首句可以选择性入韵,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转韵出韵。不论是中文诗歌,还是英文诗歌,都特别注重尾韵。尾韵在中外诗歌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尾韵能使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韵脚有规律地重复,有助于加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同时起到一定的联想与组织作用。因此将中国古典诗歌进行英译时,首先需要对其尾韵作出英译,继而翻译出整首诗歌的音韵美,传达出诗歌的音韵效果。例如,有柳河东之美誉的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五言山水诗《江雪》,全诗只有区区二十个字,却极为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幽静寒冷、情调凄寂、飞鸟绝迹、人踪湮没、万籁无声的江乡雪景图。这首诗歌平仄相间。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押ie的尾韵,备受历代文人称赞。许渊冲先生及美国著名诗人Gary Snyder都对这首诗进行了英译。其中Gary Snyder的译本虽然没有很规律的押韵格式,但仍然进行了音韵上的处理。

四、中国古典诗歌诗行的可译性

中国古典诗歌的诗行主要依照意群划分,对仗工整,字数相同,每一行均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而英文诗歌的诗行较为随意,常常为了照顾字数将一句话分成许多行,每一行不一定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时两行甚至许多行才构成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其长度也不甚工整,有一音步到五音步不等,诗歌的基本音步类型及其诗行的音步数目通过构成了英诗的格律。将中国古典诗歌进行英译的译者一般采用英诗中对应的形式译,以求诗行与原诗相近,较为典型的是对原诗进行亦步亦趋,不仅要保持译文忠实于原文,且保持原诗的思想本质与意象、情趣,更要在形式上遵循原诗的章法、句法、字法、风格、节奏、音韵等。上文中提到的几个例子,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许渊冲译本、王大濂译本和吴钧陶译本以及柳宗元山水诗《江雪》的许渊冲译本、Gary Snyder译本,均保留了原诗的四句诗行,译作为英语对应的四节行。此外,中国古典诗歌还有一种诗行极其奇特的回文诗,字词依照一定的法则排列成文,其词序的使用是回环往复的,不仅能顺读倒读,还能上下颠倒读、斜读、交叉读,形式变化无穷,活泼有趣味。即使是这样复杂的回文诗,同样是可译的,英语中也有类似的回文表述,例如,亚当在伊甸园里碰上夏娃说的第一句话是:“Madam,I'm Adam.”这不是一句普通的自我介绍,其实暗含玄机,因为该句不论正读还是倒读,都是一样的,这类句式在英文里叫Palindrome。翻译家刘重德先生就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尤其是其诗行上的英译持有乐观的态度,他认为没有完全不可译的诗,即便是形式较为特别的回文诗,或许无法完全保留其形式,但其意义仍然是可译的。刘重德先生对南齐王融的《春游回文诗》进行了翻译,分别将原诗的正读与倒读诗行加以翻译,虽然英译后不能再现原文那种回文的诗行,但是这种处理更能让英语读者领略到回文诗的妙处。

五、结语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及文学意蕴,对其进行翻译实属不易,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彰显出其特有的音乐美,传达出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历来表现出由于中英语言语音上的差异而难译的特点,然而,众多翻译者在格律音韵翻译中不断努力,孜孜以求,找寻中国古典诗歌韵律翻译的各种方法并加以归纳,在诗歌翻译中表现出惊人的创作力。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学者教授将诗词的声音分为字面声音和字内声音,还有字外声音并介绍了完美再现声音美的方法,如音译法、对译法、增译法、自创拟声词、拟人化。许渊冲先生在其译作中坚持韵体的使用,以传达出原诗的音美。在众多译者的努力与创造下,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是可译的,不但能使译文为译出语使用者所接受,译入语读者理解,达到诗歌翻译的目的,还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推敲,斟酌,再现古典诗歌的音韵美,实现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最高标准:“形神兼备”。语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4.

[2]鞠玉梅.英汉古典诗格律对比研究.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

名家经典诗歌篇7

【摘要】“诗教”是教苑奇葩,它的操作很讲究艺术性,我们可采用这样几个策略来进行:背诵、赠送、讲析、悬挂、教唱、学写。但愿所有的语文老师,回归“诗教”的家园,将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进行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性的诵读,真正让学生栖居在绵延不绝的经典长廊里。

关键词 诗教;操作;艺术

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以诗教化为“诗教”。“诗教”是教苑奇葩,它的操作很讲究艺术性,我们可采用这样几个策略来进行。

背诵诗歌。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认为:学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杨振宁博士曾谈起他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就教他背诵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懂,有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种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才逐渐领悟到一些名句的真正含义。鲁迅先生也说过,年轻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后来社会阅历丰富了,他终于懂了。由此可见,背诵诗歌是“诗教”的基础工程。

赠送诗歌。赠送诗歌,有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教化效果。

相传三国时曹丕即位,想杀死胞弟曹植。一日于殿上,令植:“汝行七步吟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绝不姑息!”曹植急中生“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恰如其分的比拟,令曹丕潸然泪下。他打消了谋害弟弟的念头,于是一首“七步诗”救了一条人命。

再比如说,解放初期,柳亚子先生曾一度心情苦闷,精神不振。毛泽东同志提笔送诗:“牢骚太胜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柳亚子读后,眼前阴云散尽,心情豁然开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

据说郭沫若4岁就开蒙了,而且学习的积极性特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母亲送了一首诗给他:“翩翩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里有文章。

近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就是一个擅长赠送诗句进行诗教的“高手”;这种做法,老师们在实践中也可一试;像精心设计评语,以评语育人,就是这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讲析诗歌。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好多经典的古诗词。语文老师如能引导学生走进诗的王国,赏析诗的意境,定能收到春风化雨、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中的珍品,描绘了一幅绿色草原广阔无边、遥远天空云淡天高、羊群牛群相映成趣的动人画面。教学这首诗时,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悟敕勒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欣赏黯然销魂的别离之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引导学生体悟气概豪迈的爱国豪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引导学生感受瑟瑟秋景中的浓浓思乡情……

著名诗人叶嘉莹先生,虽不以老师为职业,但近60年来,叶先生一直尽其所能,为人们讲授诗词。她在台湾讲,在内地讲,在海外讲,为大学教师讲,为大学生讲,为幼稚园的孩子讲。她说,她要通过毕生的努力,背负起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使命。叶先生是一个虔诚而优秀的“诗教”实践者。

悬挂诗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用“悬挂诗歌”的方式创设育人的环境,也是“诗教”领域中精妙的一笔。

董必武生前于1959年8月为《中学生》杂志题诗: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曰: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这首诗语意深长,深深鼓舞了一代人勤奋好学、奋发向上。如果能将它制成条幅悬挂于教室,对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曹操有名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千百年来此诗曾倾倒过多少英雄豪杰,如果将之制成学生的座右铭,整天与学生相依为伴,定能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助推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青少年中产生一种讲究吃穿、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这时。我们可将古诗“除禾日当午,旱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挂到学校食堂的大厅,让学生时时鞭策自己,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教唱诗歌。古典诗词原本都是可以唱的。由于古曲的散逸,现代人又将许多经典诗词谱成曲。如南唐李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等等,在诗教的过程中,如能穿插“教唱”的做法,既能激趣,又能让学生牢牢记住诗词句子。

学写诗歌。我这里主要说的是古典诗歌。一般地,人们都不主张写古典诗词。但作为育人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尝试。复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就曾作过试验,效果也不错。

1996年以来,黄老师就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了诗歌教学,与学生一起读诗、背诗、写诗。每年还搞一些全校性的诗歌创作活动。2001年,黄老师带学生到安吉山区学农,要求每人至少写一首诗,结果同学们诗性大发,有的写了十几首。如:“逍遥山中日月长,恹然晨起懒梳妆。遥望风去复云涌,坐拥霞气隐霄光。”再如:“落叶萧萧下,秋风阵阵来。翩翩黄蝶舞,为有晚花开。”虽然不讲究格律,但都有些诗味。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

但愿所有的语文老师,回归“诗教”的家园,将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进行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性的诵读,真正让学生栖居在绵延不绝的经典长廊里。

参考文献

[1]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钱梦龙等.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语文学习.2006.3

【作者简介】

名家经典诗歌篇8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高;经典诵读;有效性

通过诵读活动,让中华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逐步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爱家爱国、自强不息、助人为乐、诚信为人等良好品质,有助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经典诵读,提高经典诵读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诵读兴趣是提高经典诵读有效性的关键。一切的学习都应当以兴趣为前提,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诵读经典的活动中,老师必须做好前期的工作,那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浓厚兴趣。

一、书香氛围激趣

营造“书声琅琅,文墨溢香”的校园氛围。在校园走廊、橱窗上张贴古代名人画像,经典诗文书法作品;在校园主要通道,教室门外悬挂名言警句、经典诗句;在校园的一些墙壁上镶嵌(或直接书写)以经典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以这些随处可见的经典名句,营造轻松的诗意氛围,浸润学生心灵。

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诗意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墙上开设读书专栏,如“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和经典牵手,与圣贤对话”“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张贴学生作品。黑板的两侧张贴古诗文名句,正中书写每日一诗,让学生在抬头见诗,在浓浓的古诗文气氛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走近经典。

二、故事激趣

讲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道理,学生容易听进去,学得轻松。《弟子规》和《三字经》中有许多典故,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借此编一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明白一个道理,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三、歌唱古诗词激趣

古诗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让他们记得更快、更牢,我们可以开展歌唱古诗文的活动。如:在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让他们学唱《明月几时有》,在学会唱这首歌后,诵读这篇诗词会更加熟练,并且充满了音律美。另外,苏轼的《大江东去》,李商隐的《别亦难》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四、情境表演激趣

小学生喜欢表演,喜欢展示自己。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学生情境表演朗读的时间,让学生摇头晃脑,闭眼陶醉地诵读古诗文。如《三字经》的学习,可做如下设计:从谷建芬的古诗新唱里下载歌曲,并配上动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唱诵。先让学生品读,然后播放谷建芬古诗新唱《三字经》唱诵视频,让学生跟着一边唱一边做动作。接着,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来表演。第一个场景:妈妈每次买回来的学习用品,小明总是让哥哥先挑。第二个场景:放学后,小明和哥哥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摆着一盘梨,小明一个箭步跑上前,挑了一个最大的就往嘴里吃。然后让学生交流:以上两个场景,你喜欢哪种做法?为什么?通过品读诗歌,吟诵经典,合作交流,让“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的做人之道熏染孩子的心灵。

五、古诗配图激趣

古诗文经典比较难记,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简易图画,可以使古诗文经典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有助于记忆。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引导他们背诵一些难以理解的古诗文经典时,如果能利用简笔画将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图像,并配上动作,不但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诵读柳宗元《江雪》时,鼓励学生给古诗配图。通过笔墨的勾勒,使一位在雪野江畔独自垂钓,天寒又地冻,一片肃杀、冷清的孤寂的景象跃然纸上,我们更能体会到老渔翁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通过配画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内蕴的理解。

名家经典诗歌篇9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英译 简史

人类文化由全世界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虽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但它们并非老死不相往来。即使在交通手段极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也要越过大漠瀚海、崇山峻岭,彼此交流、接触、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最终促进人类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一、《诗经》英译简史

中国最早的诗歌由孔子收录于《诗经》,后来,《诗经》又收录于《五经》。明天启六年(1626年),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将《五经》译成拉丁文,在杭州刊印,成为汉语诗歌最早刊印的西文译本。

《诗经》英译本的初稿完成于19世纪60年代,但直到1871年才以《中国经典》第四卷出版。1891年,英国又出现了两种《诗经》译本。传教士詹宁斯所译的《诗经》在汇成大集前曾陆续刊登在香港的《中国评论》上。

二、其他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简史

1.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在英国

18世纪的英国仍停留在“前汉学”阶段,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介绍都是从间接翻译开始的。比如《诗经》的翻译,就是英国汉学家从德语、法语版本翻译过来的。

在英国,《楚辞》的翻译始于帕尔克。1879年,香港出版的英文杂志《中国评论》第二卷发表了帕尔克译的《离骚》,英文标题是《别离之忧》。其后,翟理思、理雅各等人也分别翻译了部分《楚辞》诗篇。

从1909年到1973年,在英国出版、收有英译唐诗的诗选集还有很多,现列举如下:

(1)英国著名汉学家克兰默·宾1909年于伦敦出版的《翠玉琵琶:中国古诗选》。

(2)马瑟斯译著的《清水园》,1920年于牛津出版。

(3)巴德译著的《古今诗选》,1922年于伦敦出版。

(4)日本著名翻译家小熏良的英译本《李白诗集》,1922年在纽约出版,1923年重印。

(5)哈特译著的《牡丹园》,1938年于伦敦出版。

(6)特里维廉编著的《中国诗选》1945年在伦敦出版。

(7)康拉德·波特·艾肯译著的《李白的一封信及诗》,1955年于伦敦出版。

(8)威廉·阿克译著的《道,隐士》,1952年出版于伦敦。

(9)谢利·布莱克译著的《李白、杜甫及〈浮生六记〉》,1960年于伦敦出版。

(10)沃森译著的《寒山诗百首》,1970年于伦敦出版。

另外,在宋诗翻译方面,有罗纳德·伊甘译著的《欧阳修文学作品选》,格劳特·布雷德译著的《范成大的黄金时代》,英国汉学家、翻译家李昌洁的《坡诗集》。

2.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在美国

美国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第一部结集是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华夏集》,1915年4月首版于伦敦,收录诗歌14首,1916年9月以《袚除》为题重印,并增添了4首。庞德在出版《华夏集》之后,便开始系统地学习中文,并把包斯芒的法文版《大学》译成英文,而后于1955年,他又翻译出版了英文版《诗经》。

继庞德之后,美国女诗人艾米·洛威尔于1921年出版了英译中国诗集《松花笺》;斯特布勒于1922年出版转译了葡萄牙文的《中国诗选》的《李太白诗选》;惠特尔转译了法文版的《玉书》的《中国抒情诗选》,于1923年在纽约出版。

3.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汉学家邓安佑于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远东地区作战时开始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到牛津大学攻读中国古代语言、历史和哲学。1983年,他的著作《中国的王子——诗人曹植》由我国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此书共分五章:(1)乱世中的一位少年才子;(2)长于描写城市和军旅生活;(3)宫廷中争夺继承权的斗争;(4)命运的转折——离京与失势;(5)挫折与玄想。书中还收有曹植的多首英译诗歌,几乎囊括了他所有最精华的诗篇,如《洛神赋》、《白马篇》、《箜篌引》、《赠白马王彪》等。

4.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在新西兰

新西兰诗人、作家、翻译家路易·艾黎于1927年来到中国,在中国普通劳动人民中生活了11年。他翻译的中国古诗和现代诗共11部。赵朴初曾为艾黎英译的《李白诗选》作序,他说:“完全摆脱了许多译者对中国诗歌体裁与英国诗歌格调的拘泥,例如,绝句必须列为四行,律诗必须列为八行,杂言句法参差错落之处也要设法进行相应的凑合等。艾黎先生干脆丢开这些,直接按照自己的特殊风格,用普通自然的口语,忠实地、委婉地,必要时可曲折地把原诗的意思表示出来。这样,不仅避免了许多劳而无功的勉强牵合,并且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现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色”。

5.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在加拿大

1939年加拿大圣公会教士怀履光在多伦多出版了一本题为《中国竹画:关于1785年的一套竹墨画的研究》的书,里面收有他翻译的李白的诗篇。然而,西方以译词而著称的学者当推加拿大汉学家布吕昂特。1982年,于温哥华与伦敦两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译著《南唐抒情诗人:冯延巳与李煜》。

三、结语

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因种种原因在过去的研究中一直被人们忽视,而随着对自身之所以弱势的反思,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到如今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古典诗歌因译者功底和理论素养的种种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还有着不断提升的空间。为此,我们应更注意把中国的古典诗歌译介到国外,弘扬与传播中国的文化,注重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2]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M].齐鲁书社,2005.

[3]邓安佑.曹植[M].新世纪出版社,1999.

[4]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名家经典诗歌篇10

    中国是诗的国度,阿拉伯被誉为“人人都是诗人”的民族,在历史行进到七至九世纪时,勃发于二者不同文化土壤之上的抒情诗歌和诗歌理论都达到其发展的巅峰。

    唐朝是中国诗歌继《诗经》、楚辞、西汉诗赋之后集大成的发展期,也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其间五七言近体诗(律诗和绝句)的创造、七言古体诗的完善、诗歌创作从文人抒怀、科举应试到民间吟咏的无比繁荣,为唐代诗歌理论的极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唐一代,讨论诗歌创作方法的诗格类作品大量出现,其对律诗诗格与诗法的探讨可谓繁富细致之极,同时唐诗论对抒情诗歌诗境、意境美的探寻开拓理出诗歌理论的新的方向和领域。

    自公元622年伊斯兰教确立之后的伊斯兰教时期、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发展初期是阿拉伯国家形成、发展和扩张的时期,也是阿拉伯诗歌发展、成熟并走向巅峰的时期。这一吐期的阿拉伯诗歌以其多样的题材、丰富的情感表达、优美的言辞为世界诗歌殿堂添上了一抹绮丽的色彩。同期发展的诗歌创作理论以诗歌语言修辞规律的探寻为其主要特色,诗选家选诗标准透显出其诗歌评论的科学态度。

    尽管发端与历史有较大差异,中古阿拉伯与中国却都以抒情诗歌作为其文学表达的最初的和最主要的形式。相应地,古代中国与阿拉伯诗学体系都是在抒情诗歌创作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诗歌理论是其诗学发展的肇源,也是其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同时,唐代诗论与中古阿拉伯诗论又都产生于两个民族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其古代文论的精华。

    考察世界不同文化的诗学体系,可以发现,除了西方诗学和较为复杂的印度文化外,其它文化体系中产生的诗学都是通过对抒情作品的分析而产生的。当代俨然居于世界文学理论霸主地位的西方诗学体系是从戏剧中产生出来的唯一例子。基于美国理论家厄尔·迈纳在其着作《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记》中得出的这样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与西方诗学体系的比较中,来观照中古唐诗论与阿拉伯诗论的一些共性与差异。

    西方诗学体系的源头是古希腊诗学,代表着作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建立在戏剧文类的发展之上,其理论核心是摹仿论和再现说。西方以摹仿和再现自然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诗学体系潜藏着对语言措辞的轻视: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戏剧的六要素时把“情节”(mythos)誉为悲剧的灵魂,人物性格次之,第三才提到言词。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之一锡德尼将诗歌的措词比作“妓女的乔装打扮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批评家都曾加入到反对贺拉斯将措词提到过高的位置的讨论中。西方后现代戏剧家贝克特十分关注戏剧的语言表现,故而其戏剧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抒情性,并被认为是对西方诗学摹仿论传统的反叛:“贝克特通过把情节、人物和思想降级。代之以语言为中心的抒情性,并以此来反对摹仿论。”由此可见,西方以摹仿论为主流的文学理论中再现与措词这两种不相容因素间的冲突是其诗学体系内部固有的矛盾,而对语言形式技巧的分析在这种美学斗争中一直处于弱势。

    东方的情况大不相同,阿拉伯诗歌对华美诗藻的追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作品辞藻、声韵的严格要求标示出是世界文学理论发展的另一重要的维度。就世界文学的整体发展来看,西方诗学确实只是作为特殊的一例,因为在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抒情诗才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艺术。现今发现的一些材料证明,人类初始阶段发出的乃是一些无意义的声音,这些声音不断地被重复,然后形成格律形式,继而诗歌诞生。早期古希腊抒情诗没有被古希腊文论家充分重视,亚里士多德《诗学》是在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而除印度外所有的东方国家,如古代中国,阿拉值的诗学都是在抒情诗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抒情诗因其强烈的情感抒发的需要,其创作对语言的要求就十分讲究,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学批评理论对言词的修饰和声音搭配非常重视。《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表述就从言、声、律、音。即辞藻和韵律方面对诗乐舞一体的抒情艺术之形式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同样,行文注意措词和音韵美是阿拉伯语言的重要特征,阿拉伯宗教经典《古兰经》多次出现“真主创造了人并教人修辞”的句子。中古中国与阿拉伯诗论在诗歌语言形式美方面的追求是就在这种抒情文学之根上蓬勃发展的理论奇葩。两者对诗歌语言表现规律的探寻与总结中古文学理论中是独有的。

    二、客观性诉求:诗歌语言形式技巧分析

    唐诗论主要包括史学家、诗选家、诗人的诗论和大量的诗格类作品。其中有诗技、诗法的讲求、诗艺诗境的探索,有儒家风雅论的复兴,也有佛道诗歌美学的深入探索。同期阿拉伯诗论主要诗选家和评论家的诗歌理论,贾希兹的《修辞与阐释》和伊本·穆阿泰兹的《贝蒂阿》主要从修辞方面探讨诗歌如何更好地表达意义;伊本·萨拉姆的《名诗人的品级》通过对着名诗人的品评定级来展示自己的诗歌理论;伊本·古泰白的《诗与诗人们》力图客观公正地分析诗歌,颇具科学精神。这两种在完全异质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诗歌历史中发展,面对迥然不同的民族语言的诗歌理论。都对抒情诗歌语言表现进行了大量客观的技术分析。

    诗格是指中国古代以“诗格”、“诗式”、“诗法”命名的文学批评类着作,其创作主旨在于明确诗的法度和规则,主要内容是讨论诗的声韵、病犯、对偶以及句法。这类理论着作是在初盛唐出现的,晚唐五代进一步繁荣。唐代诗格的规律相当可观,参与这类理论着作写作的有着名文人、学士、亦有大量僧人,其受众多为学诗之徒和应举之士。所以这类书大抵可相当于如今的作文指导与应试指南,当时创作之盛也是可想而见的。

    但唐代诗格在后世多散佚不见,或不为人重视,古人甚至“以之为‘俗书’、‘陋书’,尤其是清人,往往目之为‘三家村’俗陋之言而弃之不用。”今人在论及进行中国古代文论时也大多视其为低层次的教法之书,对其置之不理或一带而过。这其中有诗格类书籍内容较为琐屑的原因,更有中国古代儒家文论重内容轻形式、道家求超脱意境而蔑视创作技巧的美学意趣的影响。

    比照世界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摹仿论诗学求再现自然之客观性和其批评理论对文学措词的轻视、当代俄苏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对文学形式及创作技巧的细致分析和东方阿拉伯诗论中对语言精确传达意义的追求,由此反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就可以看到唐诗格的语言形式技巧探讨在古代中国和世界诗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追求诗性表达的艺术形式,其创作并非天马行空,完全不可捉摸,作为种语言的艺术,其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技巧性。但长期以来,相对于形而上的文学的美学特征,文学语言层面的创作技巧显得很不为人重视。世界各国文学理论中都存在内容与形式(文与质)、审美超越与文本分析两种不同倾向的斗争。

    唐人诗格对中繁复周密的诗法要求。诗歌评论中对语言辞藻和声律等形式技巧的推崇。反映了唐代文学批评中极强的形式主义倾向。中唐后盛行“苦吟”,这一文学风气,自杜甫发端,以贾岛、盂郊、姚合等为代表的苦吟诗派注重诗歌的苦心经营、推敲锻炼、磨炼字句。对诗歌语言普遍持有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客观上“推动了晚唐五代时期诗格的兴盛”。这一倾向上承汉魏六朝对文学形式美的肯定,在永明声律论的基础上蓬勃发展,以律诗的兴盛,诗格和诗论的成熟而达至高潮。唐代诗歌语言形式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对诗歌语言所做的极其细致的、技术层面的分析,其完备与繁富程度决不亚于当时俄苏形式主义的形式理论和英美新批评所做的文本分析,是世界文学界理论中文学语言形式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古阿拉伯诗歌理论的科学性诉求

    中古阿拉伯诗歌理论受其语言风格。伊斯兰教经典的指导、古希腊哲学和诗学的影响三个方面的原因而追求批评的客观性。这种在抒情诗歌传统基础上发展出的对诗歌语言理性的分析是其批评理论的主潮,反映出中古阿拉伯诗论的理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