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8:21:02

名家范文篇1

关键词:名家;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未来发展

中国古谚云“:三岁看老。”西方人亦以为一个人后来的发展情况多半可以找到童年的前效应。任何人所接受的小学教育无疑都对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从这时候开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并最终日大其肆。钱穆与何炳棣可谓中国现代史家中的荦荦大者,前者一生为故国招魂,以温情对待古人。后者跻身西洋一流史家,不以汉学自限。二人经历虽殊,背景相异,但从二人晚年回忆录中可以发现许多童年教育的共同点,许多日后的治学态度与倾向在童年时候就已经有所反映了。故而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与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不独为文史研究者提供了考史的资料,也为我们从事小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仔细阅读两本书中所介绍的二人的童年经历,可以从中归纳出三个要点:学习过程中的鼓励与戒骄需要并行;读书需注重多与活;发现自己的性之所近,并早立志向。以下结合具体材料来分别说明。

一、鼓励与戒骄

鼓励是小学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小孩子心性好动,不像立定目标,脚踏实地的成年人。让小孩子能够专心向学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引导他们在现有的学科中感受到快乐,这一方面有赖教师讲课的艺术,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不断鼓励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只有有信心有兴趣,一个孩子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一门课的学习。正因为孩子未来的世界一切未定,所以我们鼓励的内容很可能成为其前进的目标。钱穆先生小学时候的作文曾经被老师表扬,认为能学欧阳修,同学们便起哄揶揄他。此时,顾师庄语曰:汝等莫轻作戏谑,此生他日有进,当能学韩愈。余骤闻震撼,自此遂心存韩愈其人。顾师可谓擅长鼓励孩子,他不但不让打击孩子自信的事情发生,还对受到表扬的孩子寄以更高的期待。这怎么能不让年幼的钱穆受宠若惊。何炳棣也是在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下培养了良好的自信心的:因童稚在家不时听父亲讲古代故事,所以时常能答老师所问历史上的问题。记得一天刘老师讲《论语季氏》,提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时大声问全班“:谁是友多闻?”使何炳棣大吃一惊的是全班小孩子高声喊出“:何炳棣!”当时何炳棣既感到自豪又觉得很难为情,那时和事后感受最深的是同班同学那样纯真宽厚,内心里没有一粒尘垢。除了言语的鼓励外,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可取的。钱穆老师倩朔师赠其春冰室主人所撰的《太平天国野史》一部两册,华山老师赠其蒋百里所翻译的日人著作《修学篇》。而何炳棣的老师,晚清举人赵元礼先生则给其最好的试卷亲写评语加盖印章以示奖励。赠书不但能够激励孩子的信心,本身作为礼物的书本也会成为孩子深化课堂知识、拓展视野的另一个途径。作为礼物的书更能给得奖的孩子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与喜悦,因此孩子阅读的兴趣也往往更大。鼓励孩子之外,有一点往往被现今的老师和家长所忽视。我们往往会对小孩子取得的成绩、表现出的聪慧赞赏有加,但是却忽视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多付出的努力,我想对于孩子的鼓励更多的不应该是表扬他聪明,而应该表扬他的努力。聪明是先天的,过分夸大其作用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依赖自己的聪明,而忘记了勤奋才是成功的法则。勤奋是后天的努力,在这个点上给予孩子鼓励可以让其更加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也就会越来越刻苦。另外,光有鼓励和表扬也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家长推崇表扬的机制,但很少有老师或者家长会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泼一泼冷水。我们总会觉得孩子在小小年纪就能如此,多么的了不起。但其实我们往往会用长辈的心情去体会他们而不大以评价同辈人的标准去苛责他们。另外,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绝不能小看孩子的能力,不能觉得他们达到这个标准就已经很棒了,应该对有能力的孩子给予更高的期待。当然,苛责总是不必的,但我们有必要知道他们将来也需要融入社会,参与竞争。如果不能适时地泼冷水,聪慧的孩子也会沉浸在自己的扬扬得意中,不知道自己小学外还有别的小学,还有别的城市,总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关于被泼冷水,钱穆与何炳棣的童年都经历过。一客忽言“:闻汝能背诵《三国演义》,信否?”余点首。又一客言“:今夕可一试否?”余又点首。又一客言“:当由我命题。”因令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夕,余以背诵兼表演,为诸葛亮,立一处:为张昭诸人,另立他处。背诵既毕,诸客竟向先父赞余,先父唯唯不答一辞。翌日之夕,杨四宝又挈余去,先父亦不禁。路过一桥先父问“:识桥字否?”余点头曰“:识。”问:“桥字何旁?”答曰“:木字旁。”问“:以木字易马字为旁,识否?”余答曰“:识,乃骄字。”先父又问“:骄字何义,知否?”余又点首曰:“知。”先父因挽余臂,轻声问曰“:汝昨夜有近此骄字否?”余闻言如闻震雷,俯首默不语。至馆中,诸客见余,言今夜当易新题,一客言:“今夕由我命题,试背诵诸葛亮骂死王朗。”诸客见余态伍泥不安,大异前夕,遂不相强。第三件事有关我一生的治学与立志。由于外祖母格外的宠爱和同乡长辈过分的夸奖,童年的我有时真会翘起尾巴,大概就在这种情况下,父亲用粗豪而犀利的语气对我大加教训“:狗洞里做天王算得了什么,有本事到外边大的世界去做天王,先叫人家看看你是老几。”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对早岁父亲骂我的话曾作过多度的反思。这两件事对于两位大家的成长无疑及时起到了刹车的作用,让他们对于自我的评估更加的理性,也为二人在未来的工作中戒绝自满不断取得学术的新成果奠定了基础。对于现在的部分孩子来说,有时候自己提前掌握了一些知识,就会在课堂上开小差,就觉得自己全都学会了,不需要听课了。还有一些孩子对于自己的评价和家长老师对他的评价有很大的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给他泼一泼冷水。我们可以了解,戒骄和鼓励并不是矛盾的,孔子教育学生尚且有因才而论,我们在对待学生的时候,也应该平时多多鼓励,关键时刻及时刹车。

二、读书的多与活

父亲督教我初中毕业为止,前后为时最多七八年。他从不系统地自四书五经入手。他大都是先以最能引起幼童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出发,相当自然地也就涉及相关的典章制度方面较专门的问题。这种似乎任意性粗浅的“经”“史”之间频繁的“穿梭”读书办法,有其利亦有其弊。某一时期,先父令先兄读《国朝先正事略》诸书,讲湘军平洪杨事。某夜,值曾国荃军队攻破金陵,李成典、萧孚泗等先入城有功。先父因言,此处语中有隐讳。既为先兄讲述,因曰“:读书当知言外意。写一字,或有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三句未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余枕上窃听,喜而不寐。钱穆与何炳棣童年的阅读以传统的经、史为主,这虽与当代小学教育不同,但我们从其叙述中可以看出当年小学内容之繁、水准之高。阅读之广在任何时候都很有必要。现今的许多老师和家长会认为某些书对于某些年纪的孩子来说太深了,等大了一点再看吧。其实并不一定要如此,并没有任何专家能够给出充分的理由说什么年纪的孩子只能看什么样的书,而且每个孩子的兴趣不同,对于书本的需求也各异,我们不应该用太狭隘的标准来限定目前的年龄段只能读什么书。就从前辈的经验看,童年时候孩子的记忆力是最佳的时候,大量诵读“难度较大”的书,能够锻炼孩子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记忆力,并且也能很早地打下相对扎实的国文基础。读书多而难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会灵活地读书,钱穆先生和何炳棣先生未来能够做扎实的文史考订,写出论证严密的考史论文,都和童年就注重思考问题、灵活地读书有关。何先生自述父亲童年的教育“:并且无形之中就初步引导我走向‘分析’和‘联系’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思维道路。”而钱先生父亲也教育子女要会举一反三,读出字外之意。对于如今的学生来说,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都关注到了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阅读也成为了孩子的必备“功课”,这是一种好现象,我们应当加以弘扬。当然在总结名家的经验基础之上,我们也要发现现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在注重阅读数量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阅读的质量和灵活运用。

三、认识自我,早立志向

爷爷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说过他的志向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钱穆先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在史学上的天赋。何炳棣先生也是在童年时候,其父亲就和他谈及立志的重要。我们发现,我们所了解的这些名家,他们的童年并不是过得平平淡淡的,读到他们童年的故事的时候,我们都会感慨原来他们早在年少时就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地方。所以,及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及早立志的孩子往往比没有目标、随性而为的孩子更有规划,做事也更加果决,因此也更容易成功。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我曾经在班级中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的理想,很多孩子会说自己本学期的目标或者长大以后的期望的职业,甚至不少孩子说出来的理想是非常天马行空的。虽然作为成年人可能会觉得他们的理想比较可爱,比较不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这样目标明确的孩子,我们更应该保护他们的梦想,做他们的护梦人。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没有办法长久地陪伴孩子,也没法让孩子在近阶段实现他们的梦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小学阶段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打好基础,让他们朝着自己的目标进一步、更进一步。童年时有目标的孩子通常会将这个目标时时放在心中,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自己的这个理想,他们做起事情来也就更有动力,事情就更容易做成。而没有目标的孩子做事找不到动力,不知道做这件事到底为了什么,所以他们做事更加散漫、懒惰,也听不见成年人的建议。在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更希望孩子在小学时期就能尽可能地明确目标,树立志向。

四、结束语

总之,我们发现这两位成长在旧时代的史学大家的小学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纯粹依赖新式学堂的教育,父亲为主导的家庭教育在其教育经历中占有了很大的比重,并且父教往往对于二人未来的立身处世确立了准则。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也不能仅仅注重孩子在学校的时光。教育的成功永远不能只依靠单面的学校教育,因为现今的学校教育是模式化的,还无法做到针对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去量身打造一种独特的培养方式,这不但我们国家做不到,单纯的校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也无法做到培养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大家在同一个课堂学习生活,回家后还有赖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也能尽心尽力。这不但是老师的期望,也应该成为每位家长的责任。

作者:沈琴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泽环.以小生命融入文化和自然的大生命———钱穆“人生论”初探[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

[2]赵敏俊.钱穆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

名家范文篇2

1.人文教育内容不明确。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写道:“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但国家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缺乏明确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内容,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内容在教学中一直处于模糊状态,语文教师们很难找到具体抓手来对学生进行人文底蕴的培养,无法进行具体可行的教育教学实践。2.课堂上的人文教育形同虚设。尽管中国从上到下都在痛心疾首地斥责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应试教育的主导地位还是坚如磐石。在学校,为了让学生考个好的分数,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考点进行死记硬背的灌输,层层肢解剥皮的分析,大都忽视借助教材的人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课堂上的“少、慢、差、费”现象非常严重。3.学生阅读品位不高。笔者去年通过《对初中生阅读名家名篇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我校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初中生还是喜欢课外阅读的,但阅读的书籍质量普遍不高,尤其不太关注名人传记和经典名著。由于市场上的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没有人在选择书籍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系统的引领。这样的阅读现状意味着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是不容乐观的。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开发人文教育教学课程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这样写道:“语文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多读书,读好书。”基于此认识,笔者逐渐摸索出以“语文教材名家名篇选修课”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途径。由于初中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语文教材是他们最主要的课堂学习资料,所以充分开发语文教材的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实施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语文教材名家名篇选修课”,定会调动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极大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享有极高声誉的名家传记作品和具有极强影响力的经典名著,对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品位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都具有极强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语文教材名家名篇选修课”实施方案

1.选定课程内容,制定课程计划。课题组全体教师在每学期寒暑假前就开始深入研读自己下学期将要教学的语文教材,精心梳理并选择教材涉及的一些名家传记和经典名著,结合学校的选修课安排情况,初步制定出下学期选修课课程计划。对名家传记、经典名著的选择,主要由各年级的课题组教师共同研讨选定。但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去选择他们喜欢的名家传记、经典名著,并推荐给课题组老师参考。寒暑假里师生分别通过文献研究、网络搜索、图书馆查阅等方式搜集本册教材涉及的名家传记梗概、经典名著简介等资料,经济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购买自己感兴趣的名人传记、经典名著来阅读,课题组老师更要尽最大可能地把选修课程计划中涉及的名人传记和经典名著读完。2.利用选修课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每学期开学后,按照制定好的选修课程计划,以专题形式开展每周一节名家名篇选修课,其中既有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设计、微课视频、阅读心得等,还有学生根据课程计划在假期里查阅的资料补充、经典片段鉴赏、阅读心得交流等。开发教材名家名篇的人文选修课,目的重在将教材涉及的一些古今中外极有影响力的名人传记、经典名著向学生推介,调动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但是,如果每节选修课的内容都是课题组教师一手包办,就等于重现了教师“满堂灌”的被动局面。教师要充分利用选修课这个平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名家名篇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搜集、筛选整理相关名人传记、经典名著资料,自主开发微课视频,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作用,将他们自主学习的成果在选修课上展示出来。3.保证阅读书籍和阅读时间。此课题最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读”的训练。学生一定要扎扎实实去阅读选修课上师生共同推荐的名人传记和经典名著。而书籍和时间是阅读品质得以保证的关键。按照每学期初制定的选修课程计划,每个年级每一学期,教师推荐和学生自荐的名人传记和经典名著在10本左右,要让每个学生都买齐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学生每人至少买2本,每个学习小组尽量买齐这10本书,然后要求学生之间流动借阅。每学期初,课题组老师对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时间要有整体的了解,力争做到三分之一时间用在学生阅读上。对每周一节的“教材名家名篇选修课”,课题组教师要充分利用,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后的展示,使学生了解相关名人传记、经典名著的梗概,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周末、节假日的时间,要求学生对选修课上推荐的名人传记、经典名著进行整体阅读。课题组教师要因人而异地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但在阅读量上要有硬性的指标,不能让阅读流于形式。4.加强“写、听、说”的训练。名家名篇选修课要与每周三篇的读书笔记相结合,以写促读,以写检读。再通过设立读书沙龙、名家名篇鉴赏、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在展示学生读、写、思成果的同时,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此选修课实践的人文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崇拜名人,逐步做到思想的自觉,灵魂的醒悟,从而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进行写作训练。美国著名作家威廉•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中写道:“写作过程能帮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思想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各年级的写作训练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毕竟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三个年级都是充分利用每周三篇的读书笔记来完成此训练。低年级的学生侧重摘抄、写故事梗概;中、高年级的学生侧重于写读后感、人物评析、写作手法鉴赏等,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有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评价,而不是“唯别人的观点是从”。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听、说能力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初中生进行听、说的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5.尝试进行跨学科渗透。课题组老师和同年级的历史、音乐老师就选修课中学科交叉的教材内容进行集体备课,选修课、历史课、音乐课进行跨学科相互渗透,通过专题介绍、视觉欣赏、品评表演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底蕴,发掘学生在艺术审美方面的特长和潜质。历史老师在历史课上对选修课涉及到的历史名人可侧重进行专题介绍,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赏与选修课教材名家名篇相关联的经典影视作品片段,建议学生节假日观赏完整影视作品。在视觉审美的基础上,语文老师再要求学生通过写观后感来对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进行品味、评价,更深入地诠释自己对名人传记、经典名著改编后的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在学校开展的艺术节或联欢晚会上,还可以发掘一些有艺术表演潜质的学生,对相关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经典片段进行有选择性地“临摹表演”或“创意表演”。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对选修课的浓厚兴趣。

三、“语文教材名家名篇选修课”实践效果

名家范文篇3

关键词:名家评论; 内容 ;作用

语文教学资源是指语文教师用来教学的一切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以“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这三种呈现方式中列出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为开展语文活动提供一定的资源。其中名家评论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涉及对时代背景、文本主题主旨、人物形象、鉴赏手法的介绍和评述等,在教学中妥善运用,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名家评论内容

(一)介绍写作背景。以前写作背景的介绍一直是由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补充,一般不直接呈现。但是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写作背景呈现渐渐弱化政治标准的趋势,力图呈现多角度的写作背景。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边城》一课“活动体验”第三题: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要素。小说的环境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阅读下列三则学习材料,研读《边城(节选)》,鉴赏作品的环境美(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名家评论分别出自: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其中凌宇是湖南籍学者,是湘文化研究的首席专家。金介甫是美国的汉学家,美国纽约圣若望大学历史系教授,是国外研究沈从文第一人。名家评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材料的选择上,编者可谓非常用心,将本土的沈从文研究与西方文化对沈从文作品的认识共同呈现,试图营造一种对比;在对比中开发出文本的多重价值,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探讨文本主题宗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常在课后练习中引入一些名家对作品主旨的论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作品的体验感受也不同。教材将富有代表性的观点呈现在学生眼前。如必修二《荷塘月色》和《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活动体验”第三题:文学作品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荷塘月色》就是这样的作品。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再次研读作品,谈谈你对作品新的感悟。四则材料分别出自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吴周文《谈荷塘月色》。钱理群认为“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那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认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对现实政治的无所适从。而孙绍振则认为朱自清这篇文章的宗旨“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二人对《荷塘月色》主旨的看法截然不同。可以组织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三)分析人物形象。教材在一些作品的课后练习中介绍了一些有关人物的名家评论。如必修四《雷雨》课后“问题探讨”第二题: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还是假,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结合下列种种观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周朴园对侍萍是真情还是假意,一直有不同的观点。钱谷融认为以假为主,曹禺认为完全是真实的,李计谋认为既有真也有假,钱理群则认为是人性的真实表现。由于资源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搜集很多有关这一问题的资料,但是可根据这些名家评论给学生提供一定讨论的空间,学生在名家评论的引导下,经过讨论形成不同的观点,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阅读这些经典的评论,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四)介绍鉴赏理论。鉴赏是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教材中的名家评论有一部分介绍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评点方法。1.表现手法。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朱自清在《论诗学的门径》一文中写道:“诗是特种的语言,它因音数的限制,便有了特种的表现手法。”认为诗歌的表现手法是特种的。许多文学理论家对诗歌表现手法都非常重视。萧涤非先生曾说:“《关雎》序一篇,不但当必读,且当先读,因为如果不知道赋、比、兴为何事,便将不知道诗歌为何物。”赋、比、兴是诗歌常见的写作技法和表现手法。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赋、比、兴、烘托、衬托、渲染、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苏教版教材必修四“诗从肺腑出”这一主题中有《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四首唐诗。课后“文本研习”中第一题:明代诗学家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曾引用三句话来评价《蜀道难》,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语次崛奇”。列举诗句,对以上三句话加以说明。教材必修四“词别是一家”这一版块下有《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等四首宋词课后的“文本研习”练习第三题: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再找一找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高棅对《蜀道难》的这几句评价涉及语言风格、结构章法、构思立意三个方面。刘熙载评述柳词,认为柳永在创作中善用“点染”手法,“点染”二字本指书画家挥笔作画,继而文艺理论家引用此词来概括词的表现手法。古典诗词中运用“点染”的手法较为常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继承了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表现手法也有许多,了解这些手法,为学生理解诗的意境打开了大门。2.评点方法。苏教版教材不仅引入现当代作家、专家学者对作品人物的评点。在此基础上,还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我国古代的评点方法,如批注法、涵咏法等。使学生对古人的读书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是对我国传统读书方法的一种继承。如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课后“活动体验”第一题:清人脂砚斋对《红楼梦》中几个人物的出场做过评点,现代作家王蒙对这部作品的人物性格也作了评点。你同意他们的见解吗?请说说你的理由。教材课后展示了脂砚斋如何评点人物,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传统的读书方法。古人认为“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时要对文章的词句进行批注。批注既可以加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又可以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批注,还可以增强自己的感悟能力;中学生尝试写写批注,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古人在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点的过程中,也是逼自己认真学习、深入理解的过程,现在中学生阅读条件好、功课多,不可能像古人那样对作品进行“圈点勾画”“批注”“摘录”等,但是对精彩作品进行把玩鉴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

二、名家评论的作用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许多基本理念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对教材功能的认识,就经历了教本到学本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恰当的突破口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课文后的名家评论,作为助学系统的一部分,承载了学习指导功能;深度挖掘名家评论,将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最终将有效地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为了找一个精当而巧妙的文章切入点而“拈断数茎须”,而名家评论往往精辟短小,抓住文章中的突出特点。如教材必修四“词别是一家”这一版块课后的“文本研习”练习第四题: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结合这段评价,讨论《声声慢》中叠字所包孕的情感内涵及其递进层次,并联系你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使用“叠词”是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中较突出的艺术特色,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将女词人那种空虚、凄清、伤感、愁惨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即使学生不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语言体会到词人那种孤寂的情感,进而引发好奇心,诗人经历了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齐读该词,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很多学生都注意到了开头十四字的叠词,然后和学生一起学习课后名家评论,学生很快找到了自己与专家的共鸣之处,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感受,同时也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良好的思维品质、真正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我注意到课后名家评论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切入点,让学生有话可说,并能从专家的评论中找到精彩点。(二)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在处理教材时,要善于抓住精彩点,对文本进行有效多元解读。名家评论为学生的多元解读提供了平台。因为作品存在着不确定性,教师可以利用名家评论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在上《雷雨》一课时,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周朴园的性格,大多数学生在没看课后评论时都一致认为周朴园是一个极端自私、虚伪的人,但当大家学习了课后的几则名家评论时,就产生了不同意见。有同学说她觉得周朴园年轻时与家中丫鬟相爱,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抗争,后来变得自私自利,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改变自己,所以他本性是善良的,自己也是受害者。我问她为什么不当时提出不同意见,她说自己看到同学们这么说她也对自己持怀疑态度,只好随波逐流。后来看到曹禺、钱理群等专家的说法,她觉得自己找到了支持者,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姑且不论这位同学的意见是否精当,但是通过学习名家评论,学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通过学习文本,感受、品味、鉴赏文本,提高了自己的鉴赏水平,但是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的有些灵感是不合理的。比如,有学生认为林黛玉体态瘦弱,不符合健康标准;崔莺莺只想着与张生长相厮守,不顾及家中父母,表现自私。对学生的这些想法,教师都要善意引导,既尊重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感受、呵护学生阅读时燃起的智慧火花,又让鉴赏活动张弛有度,而课后的名家评论集中了近几年的文坛重要观点,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教师可在教学中参考利用。(三)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必须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具有质疑精神,名家评论为学生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围绕名家评论,学生可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提出比较简洁、明确的问题,另外文学作品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也会有许多鲜明的特征,所以名家评论在一定范围内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鉴赏的着力点和思维的共鸣点,在实践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讨论不可避免,甚至对其中有些问题的讨论将起到深化课文主题的作用。比如学生在学习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中“原始民性与封建宗法关系”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在组织课堂讨论之前,补充相关资料。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也许会比较精彩。同时教师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提出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讨论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中心,对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形成有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得到完整的知识。比如研读《荷塘月色》课后的“活动体验”部分,我组织学生围绕“《荷塘月色》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一问题进行讨论,钱理群在《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的论述中认为朱自清的不平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系,而另一则学习材料则引用了孙绍振在《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中的看法:“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则学习材料都是名家论述,但是钱理群与孙绍振对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内心不平静的原因的看法却大相径庭。学生对此进行讨论,有的赞成钱理群的看法,有的赞成孙绍振的说法,有的同学说从文本中并不能看出朱自清对现实政治的无所适从,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朱自清的情感变化的线索恰好可以体现出朱自清的无所适从,内心的确充满了愁苦。为了深度挖掘这个问题,有的同学还主动去学校图书馆查阅补充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纷纷陈述自己的理由,整节课充满了热烈的氛围,使散文——这类学生不太感兴趣的文章,也变得丰富多彩。(四)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但是每次考试,诗歌鉴赏得分总是不尽如人意,让我们的同学“为伊消得人憔悴”。其实在浩如烟海的诗歌海洋中,总有那么一些船桨可以助我们驻足观赏,那就是抓特征,掌握规律。在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给读者,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这就需要读者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等。在教学中逐步渗透这些常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提高鉴赏能力。有些名家评论就向学生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滕王阁序》《秋声赋》“文本研习”版块后设置的练习题第一题:清代文学批评家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将《滕王阁序》定为华丽风格的典范。文中写景怀古铺陈开阖,言志抒情抑扬顿挫,字句排偶对仗,并大量地运用典故,修饰词藻,请自选其中一两段文字,谈谈华丽风格在本文中的具体表现。第二题: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请谈谈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秋声无形,很抽象。直接说,我们很难有具体的印象,但是这里通过几个比喻将无形的秋声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化虚为实,还渲染气氛,写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迅猛。第三题:赋、比、兴是后人从《诗经》中总结出的三种艺术手法,并被古代文学家们借鉴发挥。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兴则是触物兴词。《滕王阁序》和《秋声赋》都是赋体,也兼用比兴。请从“兴”的角度分析外在事物是如何触发了作者的情感,成为文章的发端,而作者又是如何抒发、排遣自己的情感的。李扶九关于华丽散文风格的论述,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对《秋声赋》的评价以及赋体的特征都在课后的名家评论中有介绍。学生学习这些古代文学理论,一方面拓宽了知识面;另一方面古人云:“授人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人以鱼,足食终生之渔。”学生通过课后的名家评论接触到了一些与古典诗文鉴赏相关的词语,如起伏、才思、点染、叠字等,并通过学习具体的文学作品充分理解这些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可以灵活地加以运用。比如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风格就比较模糊,但是通过学习有关散文风格的古代文艺理论,就会有一定的理解。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记得学生在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就觉得归有光这篇散文的风格显然和《滕王阁序》不同,感觉质朴归真。以前学生在学习文本时,根本不会在作品上面圈圈点点,有时只是被动地记录一些教师的现成答案,而在学习了脂砚斋如何评点《红楼梦》中的人物后,我发现有些学生也会在平时的作文互改中加以运用,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写得好的句和段进行圈点,并写上自己的理解,这种“批注式阅读法”对阅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仅如此,一段时间过后,班里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些都得益于对名家评论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课后练习中的名家评论是文本学习的一部分,是教师不可忽视的课程教学资源。有诗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面对内容丰富的名家评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其价值,在教学时巧妙运用,将成就精彩课堂、活力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素明.诗教与诗意[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9).

名家范文篇4

本国的工艺品市面正同国度经济一样,面临前所未部散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人参和工艺品的收躲和投资。在目前的工艺品市面上,现代花鸟画的作品成交非常活泼,成交量也观察大,如何让您的投资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我认为应做到下面几点。

一、把握总体价值层次

首先,花鸟画题材的价值总体上来讲要低于风景画和人物画的价值,以齐白石为例,他是一位以花鸟画著称的绘画巨匠,尤精于贝叶草虫,但是,在齐白石的作品中仍以风景画价值最高,人物次之,花鸟第三,其市面价值条理相等明白。

其次,这些画家的作品价值并不是一概的,他们的作品价值有层次的区分,如第一层次的画家重要是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在花鸟画的前十位价值拍卖排行榜中,大多被他们占据,他们的作品竟然都是市面上的抢手货,将来这一层面的画家将进行变化拍卖场上的有名人物。处于第二层次的画家有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于非厂、谢稚柳、李苦禅、唐云、陈佩秋等,他们的大幅精品和专人作一般在10万元以上,他们作品的走势很值得我们往关注。处于第三层次的画家有张大壮、江冷汀、陆抑非、王雪涛、吴青霞、田世光等,这部分画家的大幅精品专人作,一般在数万元,部分突然也能超过10万元,一般作品在数千元。不过,从市面发展的立场来看,这一层面的画家最具威力。内中,王雪涛、张大壮的作品有特定的市面房基,被人看好,作为宽大收躲和投资者来说,应力点关注这一层面的画家,他们的作品有观察大的增益时间。

二、留心画家作品价值的巩固性

每个画家的作品是有特定的市面行市的,如齐白石的虾,在国内拍卖市面刚刚新生时,卖到一万元一只,而在2002产我国嘉德春拍会上,一只虾拍到3万元,他们的作品价值一般是稳中有升,有观察固定的行市。而有些画家作品却没有形成固定的价值,如王林旭的《和平万年》,只管以1500港元把持花鸟画排行榜的第三,但这个价值并不具有专人性,归于人造炒作,在各大拍卖行,他的作品并没有形成固定的价值,因为,投资这类作品需警惕仔细,否则,容易血本无回。

三、努力希望名家专人作

从某种立场来讲,作品的价值和画家的名看位置是成正比例的,名头越大,市面位置也越高,这例如众人进城买衣服,名牌服装总比杂牌贵的多。象齐白石等大家的画,他们的作品象样说是市面上的硬通货,虽然除非一平方尺或者是并不专人他们水平面器的应酬之作也动辄数万元,至于他们的专人作,那更是数十万甚至上上万,但是,假如你收躲到这些作品,一般事情下,它们都是永久保值甚至是增益的,决不会随着时间的转变而贬值,由于它们禁得起时间的考验。

四、收躲一些吉祥、文雅、稀有题材的作品

在拍卖场上,我们往往能看到这样一种景象:一些作品的大小,品相差未几,但拍出的价值却相等悬殊,由于名家吉祥、稀有题材的作品往往会受到买家的青睐。如京派画家程璋作品一般每幅在万元内外,但是他的《三阳开泰》在2002年上海崇源首拍会上以3.08万元拍出,取得这样的佳绩重要取决这幅作品题材吉祥。又如1997产我国嘉德拍卖会上推出的齐白石《苍蝇图》,只管画面除非一张名帖大小,但这只苍蝇在齐白石笔下却画得栩栩如生,十分可爱。原因被拍至19.8万元,轰动国内外,如按平方尺打算,这恐怕是最昂贵的一张国画了。不少业内人物认为,引起《苍蝇图》创天价,恐怕和稀有题材是分不开的。

五、收躲有名家序跋或者出版表达过的作品

名家范文篇5

第一章前言

一、要发展才有进步

要发展才有进步,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说2003年增城市首届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是一个起点,一次尝试,那2004年的第二届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应该一次新的发展。要想办法将今年的月饼展销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更全面,更成功,做成增城市继荔枝节、牛仔节之后的又一大节日,一个利用节日氛围拓展市场需求,刺激食品消费的月饼展销节日。

二、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也是假日经济

1、假日经济是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假日经济的出现对于中国长期疲软的消费市场产生无可比拟的拉动作用。

2、在以往的假日经济的构成当中,假日旅游是假日经济的主角,假日旅游对假日经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假日经济不等于旅游经济。假日经济是由各种需求、供给和资源配置所引起的经济行为,其消费条件是既要有钱,又要有闲,还要有文化。消费层次越高,其文化特征越浓,文化含量越大,其消费外延越广。

3、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中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近年来国民眼中的中秋节,已经从古代祭月拜月活动演变成家人团聚、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而吃月饼的习俗延续至今,已从单纯的食用功能衍生为现代交际的一种礼俗,月饼的制作也越来越考究。

4、中秋节所蕴涵的民俗与文化,已经足以构成从节日文化向假日经济的演化。本次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力求将此打造成假日经济的细分项目及延续伸展项目,成为假日经济的一大亮点,成为增城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舞台。

三、打造中秋月饼销售一条街

综合以上分析及2003年增城市首届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的基础,将延续首届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文化,举办第二届中秋名家月饼展会,打造一条具有浓郁的传统中秋文化色彩且品牌汇瘁的中秋月饼销售一条街。

第二章主题

一、让文化促进月饼销售,在月饼销售中感受文化;

让月饼销售带动文化,在月饼销售中传播文化。

二、将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塑造为增城食品展销的一大舞台;

将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塑造成可延续性发展的一大品牌。

三、时间:9月21——9月28日

四、地点:城丰路

五、主办单位:

1、增城市卫生管理局(负责卫生、防预工作)

2、增城日报社(负责广告投放及推广)

3、城监大队(管理,维持秩序)

4、鸿基礼仪、广告策划公司(策划方案及场地布置)

5、招外商(东莞、广州等)

6、参与商:增城市各月饼生产商及销售商(约50家)

六、摊位规格:3mx6m/个

第三章在全市范围内征求中秋

名家月饼展销会的logo创意

一、为将增城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塑造成一地方性假日经济,同时为了展销会的广告效应及前期造势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征求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的logo创意大赛。

二、目标参赛对象:增城市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学生及广告公司平面设计人员。

三、赛事介绍

1、赛事名称:增城市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logo创意大赛

2、赛事日期:2004年7月20日至年8月10日,时间跨度20天

3、赛事评选揭晓及颁奖典礼:8月15日

4、评委组成:大赛将由政府领导、增城市文化名人、当地享有盛名的资深广告专业人士、设计专家及文化部门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委团针对选手所参赛作品,最终甄选出最终大奖1名、优胜奖10名,并与《增城日报》颁布大赛结果及刊登相关作品。

5、奖金设定:

最终大奖1名,奖金1000元,其作品将作为增城市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固定沿用logo,并颁发获奖证书。

优胜奖10名,奖金300元,其作品将在《增城日报》上刊出并颁发获奖证书

6、活动资金来源:企业赞助

四、赛事评选期间媒体报道事项

1、增城电视台对赛事的全程跟踪报道

作为宏扬增城市精神文明工作与时事新闻的地方性新闻媒体,作为增城市建国以来首次名家月饼展销会logo征求大赛的横空出世,最为打造增城市“中秋”假日经济及地方名牌的传播与促进,增城电视台将对本次大赛表致辞:9:35——9:40

6.参与商介绍:9:40——9:50

7、主办单位、参与单位领导人合影留念9:50——9:55

8.礼炮鸣放;9:50

9.宫装月饼秀:9:55——10:30

10.歌舞表演:10:30——11:00

11.礼毕

四、媒体报道:

1.11:10——11:30安排记者现场摄制,并在当晚的《增城新闻》后报道当天的盛况;

2.11:10——11:30安排记者采访,并在次日的《增城日报》上宣传报道有关情况;

的各个环节进行透彻的追踪报道和广泛的传播,以丰富的形式吸引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

2、活动主办单位增城日报社对赛事的全程跟踪报道

增城日报,作为增城市唯一的权威性报刊媒体,将通过其独特的挖掘角度,灵活的报道方式再一次为大赛制作出横空出世、轰动全城的爆炸性新闻,合作企业形象立体呈现。

五、赛事社会效应、广告效应分析

1、赛事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及市民素质提升,将极大的吸引各界关注

2、赛事围绕新闻热点,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评论,有利广告的及企业的形象塑造及品牌传播。

3、时间跨度长,广告播出率密集,效果强大而有效率高

赛事举办时间长(跨度20天),赛前通知将在增城电视台、《增城报社》各播出10次,赛事揭晓必将成为增城市民极度关注之事,同时在《增城日报》每次将将刊登赞助单位名称及相关介绍。

六、赛事全程赞助企业回报方案

费用:____万元

回报方案:

1、全程赞助企业的专题报道在增城日报出现1次。

2、全程赞助企业名称伴随赛事广告通知在增城日报出现10次。

3、全程赞助企业名称伴随赛事广告通知在增城电视台出现10次

4、在本届增城市名家月饼展销会logo创意征求赛事期间,所有赛事进程、公共关系、新闻宣传等活动及dm宣传画页,所有涉及本次评选赛事的内容时,均出现“本赛事由××企业全程赞助”字样及企业logo。

第四章电视广告、报纸广告通知

一、提前5天,也就是于9月16日开始,连续在《增城日报》、增城电视台上连续播报月饼节开幕式的有关广告20次,力争更大范围广告效应及造势。

二、可与相关月饼厂家广告捆绑,由厂商支付相关广告费用。

如:祝贺增城市20004年中秋名家月饼节于9月21日隆重开幕

祝贺单位:增城皇上皇酒家

三、也可将此费用摊入铺位租赁费用中去。

第五章现场布置及礼仪所需

一、提前3天完成现场彩旗布置与街道横幅布置

1.彩旗200面。插放地址:现场附近花基

内容:热烈庆祝第二届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隆重举行

2.街道横幅布置(不包申请)

数量:8条。规格:10×0.75

内容:热烈庆祝第二届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于9月21日隆重开幕

张挂位置:市内各主要街道路口

二、现场布置

1.汽标8个。悬挂位置:城丰路月饼街现场

内容:热烈庆祝第二届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隆重举行(3个)

每逢佳节倍思亲,名家月饼更放心(3个)

2.拱门:12m。设立位置:展区入口及销售区,共计三条。

标语:热烈庆祝第二届中秋名家月饼展销会隆重举行

3.舞台布置

规格:长__m×宽__m×高__m(包括:红地毯1张)

舞台背景:

音箱演讲设备两套。摆放位置:台上台下各一套

灯光。摆放位置:

三、摊位布置

月饼销售区分布在公路两旁,以竹棚或帐蓬为主;每一个销售点以各商家的背景画为标记。

四、高档、新款月饼展示(精华展示区)

主要向市民展示今年出炉的新潮、高档及有纪念价值的月饼,以观赏性为主,便于凝聚人流。

地点:精华展示区

精华展示区以仿古木亭为主,周边用宣传画衬托、月饼包装要精美、形状新颖。月饼包装盒与红酒、字画、器皿、鲜花搭配,并标明此月饼的特征、生产商、观赏价值等。

第六章开幕式流程

一、时间:2004年9月21日早上8:00

二、地点:增城市城丰路

三、流程:

1.威风锣鼓:8:00——8:30

2.醒狮朝贺:8:30——9:00

3.醒狮采青:9:00——9:30

名家范文篇6

一年来,协会稳抓组织建设,稳固工作根基这一工作目标,加强吸收新生力量,不断壮大协会队伍。自今年四月份美协换届之后,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我们先后共召开四次理事会议,强调履行工作职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理事会成员各尽其职、发挥才干、献计献策、共谋发展,确保协会工作的有力领导和持续发展。

二、工作开展

1、继续利用校讯通和协会QQ群这一重要交流平台,进行信息传达、活动宣传、创作交流等工作,从而促进协会工作的高效有力地进行。

2、通过采风和外出写生活动,整体提升协会成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水平。一月份,组织会员赴绍兴柯桥进行两天的采风活动;四月份组织会员参加县教委举办的赴丽水大港头为期四天的写生活动;五月份,理事会成员赴金乡牛卧龙进行写生基地考察。

3、组织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县各级各类美展,有会员美术作品参加《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全国首届“艺术凤凰”当代青年美术作品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最前线”浙江省美术作品大展》、《浙江省青年美展》、《福建“蕉雨声声”书画名家邀请展》、《市美术作品大展》、《县建县30周年暨第27个教师节县教师书画作品展》、《2011浙闽边贸文化节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龙港镇书画、摄影三联展》等展览,成绩喜人。

4、组织会员与兄弟协会开展文化帮促和书画交流活动。一月份,在镇文联领导的带领下,组织骨干会员赴湖前写送春联活动;5月19日在潜龙学校开展“以笔会友”书画创作笔会;8月30日在龙港书画院开展书画笔会活动;9月14日在舥艚参加开渔节“百米长卷”现场书画创作等一系列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三、参观、学习

为了丰富活动形式,增强会员凝聚力,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2011年7月组织会员赴展览馆参观“庆祝中国共产的成立90周年暨美术作品大展”;8月30日邀请画家尤有中老先生在龙港书画院现场为我们授课活动;9月6日组织会员参观庆祝建县30周年暨27个教师节县教师美术作品大展;10月3日组织理事会成员赴福建参观“蕉雨声声”书画名家邀请展;11月19日组织会员参观2011浙闽边贸文化节名家书画邀请展。

四、艺术成果

1、李崇君的油画作品《下岗的猎枪》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

2、李崇君的油画《光与影》入选全国首届“艺术凤凰”当代青年美术作品展。

3、杨德孝的油画《欧南飞虹》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最前线”浙江省美术作品大展。

4、杨德孝的油画《帐篷前的舞蹈》入选浙江省青年美展。

5、陈志溢的油画《打铁匠》、杨德孝的油画《欧南飞虹》、付绍贤的国画《农城成教大事录》、李崇君的油画《从军行》入选市美术作品大展。

6、谢德仁的国画作品参加福建“蕉雨声声”书画名家邀请展

7、王峰的国画《幽香》、陈志溢的油画《寒江雪》、杨德孝的国画《紫云藏香》、王诚的国画《春雨》、谢德仁的国画《幽人深处何相伴》、李崇君的油画《三个瓶子》参加2011浙闽边贸文化节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

8、陈遗记的国画《听雨》、黄环的油画《秋景》、陈艳珍的国画《秋色图》、上官素素的油画《四月的山村》等23位会员参加县建县30周年暨第27个教师节县教师书画作品展

名家范文篇7

关键词:中国画市场;赝品;作伪手段;市场管理

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画市场的拍声迭起,文化企业、大小画廊也如鱼得水般地活跃起来,就连书画报刊也蜂拥而起,民间的流通更是热闹异常。尤其近三四年,中国画收藏热几乎达到了“全民皆画”的地步,每年的中国画展也成了市场的先锋亮点,大小名家精英被一批批先后地推出,因此,繁荣的中国画市场着实让爱好收藏者个个满面春风。但是近几年,由于名家多于名画,洋务创新多于民族出新,不少中国画藏品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这在多数收藏者眼里较为模糊,随之而来的风险不知不觉地在市场与藏品中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随着中国画市场行情的不断升温,同时伴随着的许多问题也相继出现,但是中国画投资中最大的风险——赝品的困扰已越来越成为了有关人士关注的焦点。赝品的大量出现,无论是对作画本人还是文化市场秩序的规范都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当今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合理规范的市场秩序尤为重要。

一、中国画市场中赝品问题的现状和危害

自古以来,由于中国画收藏界普遍地崇尚名家,行内承认名家,中国画交易市场只认名家,因此名家作品一向价格坚挺且高昂,从而致使市场上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市场上的供不应求且价格甚高,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包括名家中国画在内的任何伪品出现的基本条件之一,而现今中国画作伪售伪之风,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和极其泛滥地程度。

(一)目前中国画市场中赝品问题的现状

近一个时期以来的中国画市场可以说是表面繁荣,其实危机四伏。本来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我们更多的是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然而,目前在一些拍卖行出现大量赝品,甚至拍卖画册封面和主打拍品中都掺杂着赝品的现实,却使我们无法回避负面的评论和资讯。赝品的大量泛滥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破坏力和伤害是巨大的,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在目前我们国家馆藏真迹的研究和展出还不能跟上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情况下,首先是造成了人们对真迹认知上的困扰。有的拍卖过程中出现在相近价位条件下伪作成交、真迹流拍的现象,就是个很好的说明。更有一些拍卖行主管人员利用自己企业所拥有的知名度,内外勾结,造假贩假,组织基,垄断市场,以中饱私囊,甚至造成“真迹进门难,伪作卖的欢”的怪现象。[1]

1.无处不在的中国画赝品泛滥现象

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中,尤其是在名家书画创作和交易的重镇,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天津和成都等地,你如果想要买到一幅既货真质优,又价格合适的当地大名头书画家的书画作品,恐怕并非易事。反之,如想要买到几幅甚至几十幅当地大名头书画家的赝品,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之事。[2]

在上述地区的收藏品交易市场、书画展销会、画廊,甚至在大型书画拍卖会或国营文物商店里,假冒的名家书画屡见不鲜。例如,在京城的一个颇具规模及在海内外极其著名的收藏品交易市场,就可以很容易找到仿造地惟妙惟肖的“启功”、“溥杰”、“吴作人”、“范曾”和“刘炳森”等名人中国画赝品;再如,数年前有人在南京的江苏省文物商店以4500元的购买了一幅发票上写着“程十发人物立轴”的画作,后来经过几位专家的鉴定,证明此画为赝品(商店后来也承认此画为赝品),要求退货却遭到商店以“售出文物概不退换”为由拒绝,最后只能落到诉讼法庭去解决的境地。

2.作伪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地域性流派

在我国古代的中国画作伪高潮时期,形成过众多的伪造名家的“流派”如“广东造”,“开封货”,“长沙造”,“后门造”(北京),“苏州片”(苏州)和“皮匠刀”(扬州)。而今,自上世纪90开始至今愈演愈烈的书画作伪热中,由于造伪者大量地利用了现在可以临仿的名家书画真迹甚多,及发达的高科技手段,其作伪的规模、数量和品种都要远远地超出了古代,同时也形成了颇具鲜明地域性的“伪活”,如多产于北京的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黄胄、范曾等人伪作的“北京活”,多产于天津的陈少梅、刘奎龄、刘继卣等人伪作的“天津活”,多产于杭州的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人伪作的“杭州活”,多产于上海的吴湖帆、朱屺瞻、程十发等人伪作的“上海活”,多产于南京的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和魏紫熙等人伪作的“南京活”。据此可见,作伪的地域性流派,即是各地造伪者均以伪造曾经在当地生活或者进行过书画创作多年,且在全国有着极大影响力和卓越成就的书画大家们的伪作为特点的。

3.大、中、小书画名家的作品均被仿冒

名家书画作伪之风气盛行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不仅许多已故多年的近现代大师级书画家如傅抱石、齐白石、李可染、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徐悲鸿、陆俨少、钱松岩和林散之等人的伪作在各地画廊和拍卖会均屡见不鲜,就是当代还健在的或刚过世不久的大画家如朱屺瞻、亚明、宋文治、唐云、关山月、黎雄才、程十发、陈大羽和傅小石等人的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被仿冒造假现象,甚至在国内有了一定知名度的一些优秀的中青年画家们的书画赝品也层出不穷。例如,数年前在南京的一场“迎新春书画精品无底价拍卖会”预展上,在308幅预拍书画作品中,赝品所占的比例就高达一半以上!且其中大多数仿造的都是目前在南京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书画家们的作品,并由此随后发生了“14位画家集体当场辨假案”的事件。总之,当前被伪造画家的名头和数量之是前所未有的,即只要是画坛上稍有点名气的画家,当其作品一旦在书画市场上能够一定的价位后,随后而来的就是中国画市场上便会出现其画作的赝品了。[31]

4.赝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化

与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伪品一般仅在制造者当地销售的情形大相径庭的是,目前中国画赝品已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于临近地区甚至远在上千公里以外的异地中国画市场上登台了。笔者就亲眼目睹了新金陵画派诸位大家如傅抱石、钱松岩、林散之、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人的中国画赝品,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和哈尔滨等地的市场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售伪者利用了中国画投资收藏者,甚至普通的中国画鉴定家,仅仅是对本地中国画家们的作品熟识,而对外地画家们的作品特别是其赝品的特征不了解的特点,以及中国画投资收藏者往往误认为外地画家们的作品,在当地的售价要远高于异地,故可以利用地区间的差价进行投机,至使其误购了外地画家们的赝品而上了圈套。[4]

5.中国画的作伪历史由来已久

中国画的作伪由来已久,早在宋人米芾的《画史》中,便有大量这方面的记载。这其中最为著名者是李成的画“伪者见三百本,真者止二本”,故米芾欲作“无李论”,可见当时已经赝鼎泛滥,造假成风了。唐宋时代,绘画商品化现象虽已滥觞,但远不像明清时代和现在这样普遍和繁盛。时序进入明代,尤其是明代中期以降,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来寄情山水,以画自娱的观念开始动摇,而以鬻艺为生,追求功利性目的的职业画家队伍迅速扩大,作为这种在商品经济的催化鼓荡之下所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念的负面效应之一,便是艺术品消费市场上“伪逸品”的疯狂肆虐和名家赝作的极度猖獗。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书画艺术品的价值被长期严重低估的现象逐步得到了改变,其本身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价值认同和理性提升的空间。20多年来,经过发育初期的画家、画商“走穴”,到后来的画家、画商同进艺术品拍卖市场“操作”,再到现今的画廊和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中国画市场自2003年“非典”后,完成了能量的累积过程,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连续3年实现了非理性的快速发展——拍卖价格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地上翻;纪录不断地被创造和刷新;中国画市场本身固有的上升能量被超前、过度地释放;连业内人士也连喊“看不懂”了。[5]

(二)中国画市场中赝品问题的危害

当今国内中国画赝品泛滥的现象,可以说是不仅使中国画收藏爱好者和中国画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打击,使画家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同时也严重危害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在国际上也影响到了中国画的声誉和价格,因此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应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赝品使中国画收藏投资者受到“双重夹击”

例如1997年在南京发生的一位市民在省文物商店以45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幅发票上写着“程十发人物立轴”的画,后经过多次鉴定证明此画为赝品(商店也承认此画为赝品),要求退货却遭到商店以“售出文物概不退换”为由而拒绝,该市民由于难服心中不平之气而诉讼法庭,但是在区级法院的审理过程中,因为被告方忽然提出了所退之画非原售赝品而败诉。其后他再次上诉至市中级法院,又遭遇到了久审不判的状况。而在此两年间,他和他的家人为此所付的精力和财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他曾十分伤心地说,从此后再也不敢投资名家书画了。[6]

2.影响了中国画在国际上的声誉和价格

伪劣的中国画不仅对艺术市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也是对中国艺术家的声誉、对整个中国书画界的声誉的损害。因为在国际艺术品市场的拍卖行情中,中国画的价格与西方艺术品的价格一直相差甚大,这当中既有经济实力和东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等原因,但不可否认也有少数国人不自爱造成的因素,假画充斥市场,扰乱了书画艺术品的正常价格,甚至“假作真时真亦假”,无奈地让某些真正优秀的中国画艺术品的价格下降,从而使得市场失去了稳定的价格标准,最终影响到了中国画在国际上的声誉、地位和交易价格。[7]

3.导致真品不为人认知而被市场湮没

大量赝品当道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真品不为人认知而被市场,甚至以假当真、以真为伪,而且对中国艺术品在国际上的信誉也带来负面影响。有时拍卖行会根据市场动态引导性的推出概念化的新产品种类。[8]这样无疑会使赝品的销售更加泛滥和的大胆,许多收藏者对真品和赝品的区分更加困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真品的湮没。

4.造成中国画市场的混乱

中国画市场的有序进行不仅依靠于文化部门的有效监管,同样赝品的出现给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真假作品难辩,不仅给买方和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使他们的信心下降。中国画市场的正常秩序被赝品在无形中打乱,给买卖双方和管理部门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9]

二、目前中国画市场中赝品问题的原因

据考证,中国画作伪现象在我国由来已久,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人临摹前辈名家的作品,不过那时只是为了广为流传,供学习、欣赏和传代之用。可是,自宋代和明国时期作伪高潮以后,现今愈演愈烈的中国画作伪之风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其目的则与先人的初衷大相径庭,纯粹是为了欺世骗人,谋取不义之财。现今假画频频的出现存在着多种原因。同时赝品的出现,所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针对高仿技术,缺乏高新防伪和鉴定手段

当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作伪手段呈现出多样化。中国历代中国画作伪的手段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完全的作伪,其手段是摹、临、仿、造;二是部分的作伪,其手段有挖款、添款、改款、挪移题跋、拼凑画心和长卷割裂分段等方法。另外,现代作伪者还可充分地利用当今社会非常发达的资讯,如利用名家的个人传记,来了解其主要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创作历程;还可以通过观看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览会上公开陈列的中国画真迹,面对原迹来揣摹名家极具个性的笔性墨韵,用以提高赝品的仿真程度。[10]

现代中国画作伪的手段除了具备上述方法以外又有了另一个大的特点,这就是充分地利用高科技产品去做“高仿”,即对原作去做逼真的临摹。如用宣纸珂罗版印刷,用激光照排技术仿制印章。再者就是与古代摹临是先用透明隔水纸覆在真本上,然后又覆一宣纸勾描或对原画直接临写的方法不同的是,现代作伪者可以利用高聚焦幻灯机或高倍实物投影仪,去投射用照相机拍摄原作后得到的反转片,或者投影印刷品以及原作的相片,并且可以任意改变原作的大小尺寸,再由作伪者按照投射的影像去勾临;还有一种类似的方法,即采用灯箱映出书画真迹的原尺寸透明正片(胶片),然后再用宣纸蒙上去,仔细勾描而成。上述手段,不仅使得伪作在构图上可与真迹完全一样,而且还使得作伪者的笔墨较为流畅,常令局外人无从置喙、难辨真假。[11]

假画的泛滥成灾,存在着多种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缺乏防伪和鉴定手段来统一裁定艺术市场上书画售品的真伪性有关,这也是使得制假售假者有隙可乘的因素之一。

(二)相应管理机制的缺失

现今,中国画赝品的销售者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他们采取了各种前所未有的五花八门和千奇百怪的卑鄙手法,妄图将“老母鸡变成鸭子”。因此,中国画收藏爱好者了解一些他们的各种销售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就列举现今中国画赝品销售的几种常用手段:第一,在一些仿制的大名家的书画作品上,伪造这位大名家赠友的题词,即故意题上双款,其中不乏题上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书画收藏家的名字,妄图增加赝品的仿真程度。第二,售伪者对某些不同寻常的大师级的仿制品,常常会编出一些传奇性的收藏故事,如上述曾提及的“蓝田山房”主人收藏的伪制“傅抱石金岗坡时期”作品的事件。第三,一般而言,经过出版发表过的名家书画作品的可信度较高,进而它在艺术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也通常要高出50%以上。因此,那些高级的名家书画仿冒品,往往是先通过在著名的艺术刊物上出版后,再在大型的书画拍卖会上以参拍方式进行售伪。[12]

出现上述销售渠道的繁多和泛滥现象,无疑与当前相应的管理机制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相对于各种的违法销售渠道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对违法的行为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就会使那些售假者提高警惕,打击他们售假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规范市场的合法化。

(三)现有的法律法规跟不上市场的变化

实在是因为市场情况太复杂,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及管理机制上还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比如,文物法规定,一切出土文物属国家所有,个人和团体不得买卖和占有。但在市场上交易的文物,哪些是出土文物,哪些是传世品,有时就不易界定,管理上自然也就难以到位。又比如,文物艺术品拍卖,只要拍卖公司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就可以免责,不负担保责任。再比如,政府的文物鉴定机构,一般都是专为出入境文物的把关而设,基本不受理私人鉴定,更不受理交易纠纷中真假文物的裁定,除非当事人把事情闹到法庭上。[13]

(四)部分画家诚信、道德缺失

实对作品真伪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画家本人,但他们在打假活动中却屡屡受挫,如史国良的打假,非但没有奏效,还遭到北京轲尔多拍卖公司的“杀”。对于画家涉足鉴定的行为,也有人说,画家本人出于种种原因有时也会把真画说成假画,其鉴定结果也并非完全可信,这就与画家本人的诚信问题有关。对于不少被仿冒的画家来说,他们在发现了自己的作品被伪造之后,虽然也想去追查案源,讨回公道,但是又生怕陪不起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就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对策,不去出面指证,也不去欲予追究了。

再有一些画家往往出于所谓的“好心”,对于门生古旧、亲朋好友仿售自己造画赝品的行为,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违心地将伪作认可为真迹。更有甚者,还有极个别画家往往为了某些原因,繁于应酬而授意别人作画,但是又落上其本人的真印款,给鉴定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使得对其作品的辨假、定假进而打假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了。[14]

(五)鉴定缺乏权威性

目前,各地有一些活跃在社会上的所谓“中国画鉴定家”,他们对中国画鉴定的理论和实践并没有下过大的工夫去钻研,却凭借着种种缘由,不懂装懂,仅以自己对中国画艺术一知半解的水准去对书画作品随意地说长道短,胡乱鉴定。[15]

还有一些过去在博物院工作多年的老年书画鉴定家,由于过去把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了对古代书画作品的鉴定上,而对目前社会上伪造假画的现象、手段和水准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在对当代中国画作品的鉴定时,误假为真的情况时有发生。

再者,另有部分学有专长的专业中国画鉴定家,在现代社会功利氛围甚浓的状况下,在鉴定时也会因为受到著名书画鉴定家启功先生在其“书画鉴定三议”一文中,总结的那八类“世故人情”的干扰,而“屈心”做出不实的结论。例如“挟贵”,即指对某些领导、某些社会名流、某些财大气粗的企业家,就不便说上使他们“扫兴”的话;“挟长”、“尊贤”,就是说对书画鉴定权威或前辈、甚至对著名老一辈书画家的意见不能轻易否定;“护短”,意思是书画鉴定家误鉴后的面子问题;而“远害”,则为书画家说真话,得罪了制贩假画者并与他们结仇受到报复,只得对请他鉴定的人敷衍了事,“环顾左右而言它”了。[16]

(六)部分投资收藏者的心态不正确

应该说,许多艺术品收藏者都是有相应鉴赏知识和操作技巧的,但时常仍有人会误买赝品,这也许是造假者的高明,但笔者认为与收藏者的心态也有关。有些收藏者痴迷于某类题材的艺术品,只要一见到该类藏品就会操之过急,唯恐失之交臂。即使心有疑虑,也经不起卖主的诱导,或误信其来源之显赫、流传之有序;或误信藏品的难得与未来的发展空间。有些收藏者对某类艺术品一知半解,但却自恃高明。每看到某件藏品有某些传神之处或与真品有相吻合处便断为真品。有些收藏者迷信于“捡漏”或迷惑于低价而轻易上当。有些收藏者则误把收藏视同股市,总是追涨杀跌,某类行俏货行情走涨时,就不顾自身是否对该类藏品有所了解或具有相应鉴赏知识而倾资抢购,殊不知越是行俏货就越多赝品。[17]

三、赝品泛滥问题的对策

针对中国画市场的混乱,许多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艺术家,连续几年在全国政协会议签署提案,呼吁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就此完善法律,组建执法部门和监管机构,保障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但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提案都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艺术市场仍然是“一锅粥”的状态。笔者通过调查和查阅各种资料,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解决办法,来对中国画市场的有序进行加以借鉴,有效杜绝赝品问题。

(一)提高防伪和鉴定手段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达,当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作伪手段呈现出多样化,中国画的制假和售假技术的提高,但是相应的防伪和鉴定手段也应当有所提高。那么,提高鉴定的水平,政府有关部门就应当加大相应的投资力度,引进国外更加先进的技术,完善鉴定的设施,加强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有关鉴定人员的素质。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来防止赝品在市场中更加肆虐的流通。也只有跟上当前的发展趋势,鉴定的技术要先进于防伪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抑制赝品的流通,对制假和售假者起到防范作用。

(二)建立法制化的信用管理机制

管理部门要加强中国画市场法制化信用体系建设,有人建议建立原创作品的自愿登记制和交易强制登记制,艺术品来源的保障可以通过登记制来实现。笔者表示赞同。建立对艺术品的创作者、经营者和经营价格进行登记的数据库,是监控艺术市场、抑制假画、遏制恶意炒作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采取此种方法,便于对原创作品进行跟踪,有利于遏制目前猖撅的造假活动。在提高效能的要求下,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网上登记,从而达到逐步净化艺术市场。不妨借鉴国外的做法,为艺术品建立相应的档案。当画家卖出一幅作品时,就把作品的尺寸,画框、买卖时间、地点、价格、买卖双方的签名制成表格,加上作品照片,一份交与收藏家,画家自己留下一份。当这幅作品再次转让时,再相应增添内容。这样,不管作品如何流通,都能跟踪追溯到源头。同时,对艺术品经营企业也可以实行信用管理,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建立艺术品交易信用记录数据库,从而形成良性的艺术品市场信用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应当加强行业监督管理,遏制艺术品拍卖业的违规行为等不良现象。并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打击对古近现代中国画的造假行为,以保护国家和民族及世界文明所共有的文化财富。[18]

(三)加强法制建设来完善法律体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为了规范市场,加强监管,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艺术品市场的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如《拍卖法》、《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等,但从法规本身或配套执行情况来说,还远远不够。近几年,由艺术品交易引发的官司越来越多,通过法律手段来控制因赝品的泛滥显得相当重要。中国的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国情,若制定的相关法律可操作性不强,就有可能形同虚设。在完善中国画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增强从业者的法制意识,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19]

1997年的《拍卖法》除文物等特殊商品外,并没有对文化艺术品拍卖做出规定,2003年国务院第二批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中,取消了文化部门对艺术品拍卖企业和艺术品拍卖活动的审批职能,文化部实际上丧失了艺术品拍卖的管理职能。文化部曾与商务、工商部门多次协商,一再强调艺术品的特殊性,希望将艺术品拍卖作为特殊商品,制定关于艺术品拍卖管理的细则,但一直未成达成一致意见。[20]

建立中国画拍卖信息披露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拍卖公司与委托人或竞买人之所以能够恶意炒作,虚假成交,主要原因是暗箱操作,企业经营行为不透明,造成拍卖记录不公开,拍卖佣金收取的实际情况都作为企业的商业秘密尔无法得知,这就给认为操作留下了空间。如果建立拍卖公司必须定期向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披露经营信息制度,至少拍卖公司有义务向政府主管部门和拍卖协会披露经营信息,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暗箱操作。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也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共享制度,通过信息披露不仅可以监督拍卖公司诚信经营,也可使拍卖公司共享各种影响行业发展的信息,如无诚信买家或多次毁约赖帐的无诚信者,就可以全行业限期拒绝入内,对拍卖公司减少损失,规避风险都是有益的。

(四)提高画家和鉴定家的职业道德修养

信为立地之本,诚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画家和鉴定家的职业道德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画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拍卖市场中,有许多的造假和售假现象都和画家本人有关。他们为了自己自身利益和面子问题,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企业要建立诚信品牌,一方面必须建立规范的市场操作秩序;另一方面必须建立一批眼力极佳的鉴定队伍。公正、科学的艺术品评估鉴定是建立诚信品牌的保障。这支鉴定队伍不仅能够识别出市场中的假货,将其拒之门外,还要能够挖掘出那些极具市场潜力的艺术。那么,这就需要画家和鉴定家能够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只有树立自己的形象,信誉,品牌,为合理的市场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1]

(五)建立专业鉴定机构

国内各地的中国画艺术市场至今缺乏一个权威性的鉴定机构。如今文物鉴定在我国已成为一门专业,专职从事这一行的人大都集中在各地政府所设的文物鉴定机构里,他们有些人过去在国家开办的文物商店工作,有古玩经营经验,一般又都经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培训考核,具备责任鉴定员资质。有些地方的政府鉴定机构不同,多数文物考古鉴定所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为市民提供鉴定咨询服务。有些收藏爱好者可能不了解,有些文物鉴定的整体实力还是比较强的。[22]

专业人士建议有藏品要鉴定,最好不要找个人,也不要到那些以牟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什么“鉴宝大会”上去鉴定,还是找政府的专业机构最可靠。因为专业机构是代政府行事,与藏家不存在利益关系,鉴定上是负责任的,也更容易做到客观准确。

同时,国家有关权威机构也应当适当介入艺术品拍卖的鉴定和审查,起码对高价拍品进行核查,同时完善监督机制,防范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产生。

(六)投资收藏者应树立健康心态

作为管理部门,扶持民间收藏活动的最好方式,就是正面引导,做好服务,如向收藏爱好者提供文物鉴定咨询服务,经常举办一些文物讲座、鉴定培训活动等,以提高他们识别真伪的能力。同时新闻媒体可对重点高价拍卖的中国画应当跟踪报道,深度监督。对天价成交的艺术品,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出问题的旁观者位置上,必须深度报道,专题跟踪,给社会公众一个公开透明的答案。这样对投资收藏者对市场的行情就会更加的了解。艺术品收藏除了投资增值外,更主要的还是陶冶性情,所以良好的心态十分关键。提高收藏者本身的素养也可降低狭义赝品的危害。有时对拿捏不准的藏品慎重一点,或许会错过一些藏品,但却避免了惨重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红娟.把握书画收藏市场的风向标[J].拍卖场,2005(4).

[2]王伯敏.包装、搭台及其他——书画市场一角掠影[J].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07(4).

[3]李娅娜.市场经济中艺术品供求特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11).

[4]OlafurEliasson.OlafurEliasson’sStudioinBerlin[J].ArtProduction,2008(5).

[5]Kathrin.ABriefDisussoinofArtModernity[J].ForeignLiterature,2008(3).

[6]王再承.中国书画市场的信任危机[J].热点透视,2008(5).

[7]唐辉.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漫谈[J].艺术产业窗,2007(8).

[8]王永林.书画艺术与收藏市场杂谈[J].收藏物语,2007(2).

[9]王晓梅.论中国艺术品市场阶段性发展及其价值价格形成机制[J].现代财经,2007(9).

[10]王志安.面对市场谈书画[J].市场与收藏,2003(4).

[11]王忠义.关于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市场的现状的几点思考[J].拍卖场,2005(6).

[12]郭浩满.浅谈中国画投资与中国艺术市场[J].致富之道,2008(4).

[13]郭岩.关于中国画市场的思考[J].财贸研究,2008(4).

[14]吕厚龙.港澳深书画收藏投资策略[J].港澳台视藏,2008(6).

[15]罗帮秦.书画市场“打假毁劣”问题的思考[J].美术观察,2008(4).

[16]罗帮秦.书画、艺术品的价格因素和升值可能[J].市场与鉴藏,2008(5).

[17]聂鑫.书画艺术投资与鉴赏[J].艺术市场,2008(3).

[18]韦蔚.专家指点中国近现代书画的市场及收藏[J].评析,2007(4).

[19]徐爽.浅析06-07年书画市场价格回落现象[J].广西艺术学报,2007(10).

[20]朱浩云.投资艺术品应树立三大理念[J].东方艺术——财经,2008(4).

名家范文篇8

瓷板画发轫于唐代,最初是以墓志的形式出现的,如曾出土有唐代越窑青瓷墓志瓷板。但在漫长的古代制瓷史中,瓷板的发展极为缓慢,这是因为,在古代制瓷技术下,瓷板的烧制是很困难的事,而在中国传统“经世致用”造物观的影响下,瓷板的实用功能很弱,以致无论官窑还是民窑均不愿意烧制。至明代中晚期时,瓷板的烧制数量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各类明式家具的兴起。明代中晚期是家具制作的顶峰期,特别是江南士人出于追求生活质量的需要而大量制作家具并热衷于对家具进行装饰,而瓷板成为镶嵌于屏风、床、桌等各类家具中的装饰物,这就使得瓷板的制作量有所增加并由墓志而进入家居生活当中。明代瓷板以青花瓷板为最多,也有五彩、斗彩及色釉等其他形式,瓷板画即从此期兴起,并且,瓷板画从家具逐渐步入建筑物,在一些建筑物中亦出现一些瓷板画装饰。清代时,无论是家具还是建筑物中的瓷板画均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清末时,在一批文人的倡导下,完全脱离依附体的纯瓷板画形式大量出现,并达到极为兴盛的程度。清末时期,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瓷画名家为首的新一代瓷画家,以浅绛彩装饰为主,创作了大量瓷板画,其以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纯文人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引起达官贵人与士人阶层的热捧。民国初年后,浅绛彩瓷板画陷入衰败以致销声匿迹,而新粉彩瓷板画则崛起。新粉彩瓷画家秉承清末文人传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瓷板画精品力作,其名家众多,最著名的当属“珠山八友”,瓷板画成为当时引领瓷艺潮流的主流产品,也使陶瓷艺术进入纯艺术的殿堂。当代瓷板画在“珠山八友”等瓷板画名家前辈已取得的卓越成就上继续壮大发展,方兴未艾。当代瓷板画风格非常多样,既有传统形式者,亦见大量创新力作,早已突破旧式文人瓷板画壁垒而形成多元发展格局。

2.当代瓷板画艺术风格解析

当代瓷板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呈现出风格流派日益多样化发展的特色。首先,传统瓷板画仍占据主流地位。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名家树立了文人瓷板画典范,成为后世竞相效仿的楷模。“珠山八友”等名家之后辈传人在当代从事瓷板画创作者仍为数众多,出类拔萃者不乏其人,如王锡良、汪桂英、刘雨岑、王怀俊等等。这批以继承传统风格为特色的名家在当代背景下形成新文人瓷板画,在继承基础上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影响巨大,仿效者甚众,形成蔚为壮观的新文人瓷板画创作群体,仍以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外在形式结合当代审美趣味进行创作,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其次,在当代瓷板画创作中,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在近几年呈快速发展的趋势,这得益于一大批高校陶瓷艺术专业学生进入瓷板画创作市场。这批瓷板画创作者以中青年高校毕业生为主体,接受了系统的现代美术教育与训练,但并没有因此而抛弃传统,而是互相取舍,尽量扬长避短,将传统与现代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既具传统艺术意韵,又具当代审美倾向的作品。这类风格正日益取代传统风格而有占据主流之趋势,不少新文人画派瓷板画家亦尝试其中,创作了不少具有现代综合装饰特色的优秀瓷板画,转型趋势日渐显著。最后,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即有一批高校生受西方现代陶艺的影响,高举突破创新大旗,以激进的方式反传统陶艺,形成中国首批现代陶艺派瓷板画家,其广泛吸收纯西方式的现代派或后现代派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由极不成熟逐渐趋向于理智与成熟,多数现代陶艺派经过理智思索,已改变了纯西方式表现手法,而大量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转变为现代与传统流派。

3.当代瓷板画的鉴赏

名家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情境;榜样作用

小学美术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强化小学美术教学可陶冶学生情操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小学美学教学中,有效发挥育人价值,可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育人价值

新课标中对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教师需积极培养学生绘画、审美及想象能力,利用美术教学来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有效发挥小学美术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育人价值具体体现在:实事求是、思辨创新、笃行价值。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绘画创作中,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需明辨事理,在提升辨识能力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小学生创新能力[1]。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需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陶冶情操、创新思维、培养想象力等。

二、小学美术教学优化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需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研究及创新,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全面优化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思维。美术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图片、多媒体、视频、学具等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增加教学趣味性。教师可将道德素养、人格品性等内容有效融入绘画主题安排及优秀绘画作品赏析,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美”。(二)优化情境设计。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情境设计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比如,教师可在进行科幻画教学时指定太空遨游主题,引导学生深入、大胆探索,发挥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及视频等手段。激发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可根据绘画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在绘画中还原创新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三)重视问题探究。相比其他基础学科,小学美术教学灵活性更高、新奇内容更多、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及途径,利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全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探究期间,教师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对学生提出的新奇观点进行了解及引导,有效激发并拓宽学生的想象范围并培养其想象力,让学生的最终作品具有新颖性及奇特性。(四)挖掘实际生活中的美术场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育人价值的关键点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2]。对于教师来说,需在生活中积极挖掘与美术相关资源、场景,并将其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促使学生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举办“写生”活动,带领学生接触大自然、观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户外写生期间,由于不同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绘画时,关注点存在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培养友好协作精神,和而不同,促使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五)充分发挥美术名家的榜样作用。国内外有诸多美术名家,例如,齐白石先生酷爱绘画,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成一代绘画名家;毕加索善用绘画“减法”,仅用寥寥数笔,即可绘画牛的精髓。这样的励志故事充分说明了绘画需要坚持不懈、减少顾虑的精神。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需时常提醒学生坚持到底,不要因为挫折或其他客观因素而轻言放弃,以此来锻炼学生品格。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美术名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发展史及美术名家成名史、成名作品,发挥榜样作用,拓展学生美术视野,不但能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还能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升。

三、结语

基础教育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小学美术对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认真分析,充分认知,将教学重点定位于育人,而不仅仅是教书,从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绘画、审美、创新能力等,还需要有效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需对美术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发挥榜样力量,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创造能力,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并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彪.中小学美术的育人价值与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J].新课程导学,2017(6):11.

名家范文篇10

1、数学精神

数学精神是众多数学名家和数学教育名家共同关注的核心。人们在数学活动中的意向性心理集中表征和不断概括和内化数学知识、经验等的产物即数学精神。数学精神作为无法看见的数学,不单是集中体现出人类理性精神,在学科发展进化中更具极强的科学性价值,因此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较高社会性价值。理解认识数学精神有助于人们更新数学教育观念;弘扬研究数学精神能为数学教育注入活力,帮助学生真正驾驭理解数学;而数学教育未来发展新方向则是数学精神水平上的数学教育。

2、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包括集合、符号化、极限等思想。所谓集合思想就是指将集合一组对象将其视为讨论范围,包括子集、交集等思想。例:几何图形间关系教学时,教材便利用图形间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集合间关系,如下图主要是一个无限集合子母集的表示,图片中锐角、钝角和直角△形象的表示出其皆为三角形真子集。小学数学教材中子集思想渗透较多,如按要求把数分别填入合数圈、素数圈之类的两个圈内,各种几何图形的概念中,子集思想都有渗透。

3、数学的美

数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数学美属于崇高的理性美,领会数学美在于每个人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和数学素养。数学美体现在各方各面,如数学符号化语言能以最简洁形式反映数学深刻的客观规律,以当今世人共识的最简洁文字10个阿拉伯数字来看数学简洁美,其令人惊叹的是它能够记录无限多的数。又如数学概念用简洁的一句话,便能表述出最近属和属差,例“平行四边形即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其既表述出平行四边形是平面有四条边的图形,又表述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共有两组对边,“对边平行”指两组分别平行的对边。如此简单的几个字便清楚表述出定义的属差和最近属,正是数学美最简洁的体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价值

1、数学背景知识的充分利用

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在数学内容中穿插相关历史故事或知识背景等,能激发并引起学生思维和探究欲望。例如:数学活动“数学游戏中取胜策略”中第一个问题范例《田忌赛马》,可用我国古代对策思想解决让学生认识到:采取有效策略能够转变事物发展结果。再设置相应的悬念:“那么,通过学习同学们能从中受到启示,找出只赢不输的游戏策略吗?”这时,学生求知欲已被充分调动起来。只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数学游戏,比如轮流报数、拿卡片等,在游戏中部分学生输少赢多,部分学生却屡败屡战。但同学们在强烈好胜心的驱使下,努力寻找关于取胜的策略,课堂氛围既紧张又活跃,教师在这种环境下成为活动组织者。而学生则在动态中总结规律,积极的参与体验学会如何去思考。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动机被最大限度调动,感悟到数学中深沉的文化力量,并找到超越数学本身知识更丰富动人的内涵。

2、数学家故事的收集

阿基米德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有一句闻名于世界的名言:“只要给我立足之地,我就能移动地球。”他毕生都致力于体积和浮力问题的研究,在这其中发生过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当时某位国王命令金匠打造了一顶纯金皇冠,国王因为怀疑皇冠被掺假,便请阿基米德鉴定皇冠,阿基米德为想出鉴定方法费劲了脑力,直到他走进浴室准备洗澡看到浴缸中溢出去水时,终于明白体积的原理,他兴奋的大叫:“我找到了”就跑出浴室却忘记自己还光着身体。同学们一直对阿基米德的故事津津乐道,而且通过课堂上数学名家故事的交流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更让学生获得更多精神动力,在不断收集数学名家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既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又领会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