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教师十篇

时间:2023-03-21 08:04:24

山区教师

山区教师篇1

越过门前起伏的山峦,我们嗅到了秋天扑鼻的果香,这是____年____月10日,教师们喜庆的日子。我坐下来,打开那些或明或暗的记忆,为扎根山区村小教育3____年的父亲写下一些浅薄的文字……

父亲,如火的八月你不畏酷暑,衣衫整作精神抖擞,兴奋得像个孩子,去参加神圣的同学聚会。我恍如大悟,哦,____师范64级,毕业距今整50年了!50年,相对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犹如白驹过隙,不足挂齿,但对于一个教育人的一生而言,50年心底都铭刻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誓言。蹉跎的岁月里承载了多少梦想和追求,经历了多少坎坷和艰辛,收获了多少酸甜苦辣,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信念、爱心、奉献、责任……

父亲,岁月如歌,一转眼您70多岁,儿女们都40多了。心静时,我常常想起过去,想起您给我们讲的那些故事,常常想起您那些苦涩的童年。你出生在____山区,7岁死了父亲,在奶奶无奈的泪水里,背煤炭上学,你通红的手脚和被生活压弯的腰时常以画面的形式在我面前呈现。在与逆境的抗争中磨炼了你的坚强、勤学,你以优异的综合成绩进入了____师范校64级,开启了你的教育梦。毕业如期到来,你像一颗飞蓬,被风一吹,飘飘扬扬飞到了清平(现在____南部山区嘉平)这个天涯,开始实践你的教育人生。

父亲,你不高大也不健壮。在清平的大山深处,我们是最清贫的那一家,儿女们的童年当然比你幸运,至少还有高粱、土豆、发霉的薯片,以及一家六口贫弱又幸福的相依为命。如今快要垮塌的千疮百孔的老屋,是我们那时的巢,为我们遮挡风雨。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我们家住在高山顶上,从家到街中心集市上是____里坡坎,你用双脚和汗水丈量那些沟沟壑壑,那是我记忆中最长最高的绳子,连着贫穷扼住命运的咽喉,送走家里的生猪、鸡蛋和瓜果,去换来杂货和生活必需品以及生产的肥料,山高路远,肩挑背磨,那是怎样的一种艰辛啊!父亲,其实您才是那只坚守坚持的翅膀,给我们安全、温暖和呵护,一点一点把我们养大,然后离开你,带着你永远的牵挂。如今,儿女们都像出笼的鸟,衔枝、筑巢、哺育小鸟,耕耘我们的事业,品尝生活的悲欢。艰苦的岁月里,是您用微薄的工资、坚强的双臂、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健康的心理养活我们一家六口人,延续着一家不灭的火种,传承者一家优良的家风:尊老爱幼、善待他人、吃苦耐劳、顽强奋发……

父亲,也许您很傻。你把一生的才华和青春都耗在了清平高山上的一个村小,你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员,可您总觉得自己像主教一样崇高,民富村强的担子似乎全都在你的身上,你常说振兴一方经济会富一方乡农,振兴一方教育会强一方素质。你清瘦和蔼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包括对任何一个家长和任何一个学生,热情、开朗、平等、掏心窝子的交流让淳朴的乡亲们都把您当作亲人一样对待。岁月不会忘记你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敬业:向课堂要质量、给贫苦孩子送温暖、对年轻同事的关爱、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差生的呵护、对山里孩子自信力的培养和自尊心的保护……扎根山区村小的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____年,昔日的你生龙活虎、朝气阳光,如今的你两鬓斑白、白发苍苍。是粉笔的纷飞染白了您乌黑的头发,是清脆的铃声送走了您宝贵的年华。3____年的辛勤耕耘换来的是儿女们读书欠下的债务和您两袖间自由穿行的清风以及四季晴雨中的由青到绿,由绿到黄,同时也换来了三千里桃李芬芳和紫荆山上回荡的口碑。他们都说是您没有让大山里孩子们的才华和理想在贫穷里跌个粉粹,是您的多才多艺激发了山里孩子原始的潜在力和天赋,带领了一群群孩子去追逐远方的梦想。父亲,我为您自豪!

山区教师篇2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年度已经结束了。在这一年中,我时时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好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安心山区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为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先将本人在这一年来的思想工作表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上

一年来,我积极服从学校领导的分配,主动挑起最苦最累的管理学校伙食的工作,及工会与少先队工作,除此之外,还担任了五年级的班务和语文教学工作。从不因任务重,太辛苦为由向领导诉一声苦,叫一声累。教学及班务工作上,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把微笑带进课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耐心的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开好每一次班会。经过努力,我所带的班级整体风貌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成绩也有所提高。在搞好工作的同时,不忘与同志们搞好团结,尊敬领导及同事,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同志。

二、思想上

一年来,我时时处处不忘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关心国际时局,关注国家大事,民意民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于xx年年元月5日被正式批准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自被批准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后,我更是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志们的表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年来,我从不因故请假,迟到,旷工。不怕苦,不怕累,总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以一名党员和教师的双重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们及学生们的好评。但是,检查起来,所存在的缺点毛病也是不少的,还需今后努力改正。主要缺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欠缺,还存在有懒惰思想;二是工作虽然很努力,可是个人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成绩进步太慢。今后,我一定在校领导及全体同志们的帮助下,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都能更上一个台阶!

山区教师篇3

关键词:山区教育 教师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07-01

1 山区学校继续教育现状

1.1 继续教育经费缺乏

广东仍有部分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县,经济效益低下,且省财政统一转移支付用于继续教育的费用不多,分配到山区学校的金额更为少,难以满足山区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此外,由于山区学校额外创收经费缺乏,不但难以支付继续教育所需经费,而且有的学校难于承担上级组织的免费培训所需的路费、住宿费、餐费等基本费用,无形中影响教师的培训积极性。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但很多农村地区难以落实,校长、教师们普遍反映政府投入缺口很大,培训经费得不到保障。由于教师继续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交费当然是天经地义的。随着继续教育培训力度的加大,尤其是新课改培训的普遍实施,需要投资到继续教育工程中的经费数量越来越大。

不少学校的领导认识还不到位,未能以长远眼光来认识教师的继续教育,不能很好地组织相关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继续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没有真正明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要求。有的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培训学习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或“杯水车薪”;有的认为花钱、费时搞培训不划算,干脆“以干代训”等。

1.3 受训教师对继续教育积极性低

多数受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分而学,为过关而战”,只看重证书和学分,而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把继续教育看成上级的硬性规定,碍于评职称和提升工资水平的需要不得不参加学习。少部分则没有明确参加培训的目的,满足于学历已经达标,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培训,有的认为在师范院校学过的知识完全能应付目前的常规教学,无须再学。

1.4 培训师资参差不齐

许多山区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不重视,导致选聘继续教育师资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有针对性的考核措施,出现教学内容陈旧,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且培训过程中缺乏交流沟通,培训后缺少跟踪、反馈,影响培训效果,造成受训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思想素质较差的情况。

1.5 教师压力有待减缓

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均有了明显提高,但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山区教师而言,他们的工作、生活处境仍然很艰辛,面临的压力也很大。

一是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除工资外,几乎没有其他福利待遇可言。很多教师面对养家糊口、孩子的教育费用等大笔的支出,仅靠那点工资很困难维持,多数出自“热爱教师职业”而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中小学教师逐渐开始厌倦这个职业。

二是农村学校的工作量较大,生活环境较差,导致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任教,造成一些农村教师紧缺。

三是基层学校大都以考试来排学生名次、教师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绩效考评,造成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2 解决山区学校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2.1 加大山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轨道,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个人投入出资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各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在学校所属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协调下,教师本人、所在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按照一定的比例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学校也可通过校办产业、教育融资、集资办学等途径开拓继续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

2.2 牢固树立可持续和终身教育的观念

广大山区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争取更多的紫金扶持和继续教育机会,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陈旧的教学手段。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是对个人、教育和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石。

在当今社会科学迅猛发展形势下,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必然的。如果教师不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就很难跟得上时代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应与终身教育体系相配套,晚上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明确教师参与培训的权力和责任,逐步将教师培训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使教学培训成为教师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2.3 优化继续教育模式

针对部分培训者的业务和思想素质不高的现象,对一些培训者应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在培训者之间应建立一种竞争上岗的制度,对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教师禁止参与对学员的培训活动。受训学员对其意见较大的培训者应立即停止教学活动,由更加优秀的教师来兼任。其次就是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现代远程教育为依托,课程改革为核心,学分制管理为手段,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相沟通,实行任职学校、培训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管理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

其次,根据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经费紧缺、交通不便、工学矛盾突出等实际情况,开展继续教育可采用:选派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进行短期脱产培训,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把培训班办到乡镇,送教上门等方式,既可以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可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受影响,还可以节省费用,多样兼顾,事半功倍。

2.4 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核定编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保证农村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减缓他们“一师多职”的压力,让他们尽可能在专业上有所发挥。有条件的县区、乡镇可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或农村中心集镇兴建教师公寓或教师住宅小区,改善办学条件和任教环境,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城镇化,使他们安居乐教,让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在农村得到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关于中小学继续教育的思考[J].教育评论,1998(5):28.

[2] 李凤英.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难点及解决办法[J].中国成人教育,1997(8):25.

[3] 杨昆,于杰.当前基层继续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继续工程教育,2000(5):11-13.

[4] 吴民祥.略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新课程资源网.

山区教师篇4

山区的交通、生活环境差,教育观念落后,教师待遇较低,个人发展机会少,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从教积极性和扎根山区的信念。从选择做一个山区教师时,就要对此有充足的心里准备,在心里迈过这道无形的坎。许多城里的教师可以到去山区支教一二年,但是十几二十年的坚守,又有几人能做到?让我们对那些一辈子扎根山区的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吧!这不是对我这个仅仅只做了几年的山区教师的自夸,因为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迈过心里的这道坎,还要像山一样稳住自己的心,唯有如此,才能给学生一个稳定的学习源泉,稳稳托起山里孩子的希望和梦想。

心理上的接受还要辅以生活上的习惯,才能真正充当起山区教师的角色。把所有刚熟悉的时尚生活、疯狂的唱K、街头的朋友小聚等等统统留在记忆的脑海中,选择山区的一刻,就要慢慢学会适应山里单调的休闲娱乐和宁静的孤独,习惯于蛙鸣鸟叫的新奇和蟑螂老鼠的肆无忌惮,坦然面对停水停电后那接近于原始、自然的生活。选择做一个山区教师,更要学会包容山里的孩子,看到他们破旧的衣服和脏乱的面容,不要有丝毫的责备和厌恶,或许他们那稚嫩的肩膀已开始尝试担起家庭的责任。感受着他们散漫粗俗的行为举止,不要以为是对你的无礼,慢慢了解就会发现,也许他们那年迈的阿公阿婆照顾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后,便无力对他们的言行进行引导。

最难熬就是刚开始的两年,适应山区艰苦生活的同时,还要慢慢熟悉、组织好课堂教学,时不时的克服外界的诱惑,扑灭心中不安分的火焰,又怕长此以往消磨了心中的斗志和追求。不安于现状,要实现自我成长,还要学会明辨,坚守信念。刚开始,总有个别长者向你传授所谓心得,听得多了,也要懂得“察言观色”, 明辨曲直是非,辨别出真正对自己有利的意见和建议。备课时,经常会有年长的教师走到面前,审视一番后说道:“上课还用写什么教案啊!我从来都不写教案。”微微一笑作为应答,我如果也有二十多年的教龄,也许可以不用写教案。闲聊的时候,偶尔会听到有些教师劝道:“教好教差都一样,何苦要多做那么多功夫呢?”事实确实如此,也许有人确实如此做,我更愿相信这只是他们一时的牢骚或者职业倦怠的一种借口或者托词,当不得真。要知道,我们的选择不仅仅决定着我们自身,更影响着山区的孩子。我们的一份努力,就是他们走出大山的一点力量;我们的坚守,就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我们的信念,就是他们心中播下的梦想的种子。

两三年的适应期过后,慢慢进入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拐点。这时候已经熟悉教学工作要求,摸索总结出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手段更丰富,可以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但是山区教师的视野窄,缺乏与外界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不能很好的了解、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和最新教学方式,容易形成固化的教学模式。由于缺乏优秀教师的指导,此时往往也会成为许多山区教师成长的瓶颈。又由于山区教师成长上升的空间小,许多教师便懒于进行教学探究和尝试。此外,山区学校还有许多独有的问题,例如留守儿童多,更多贫困家庭学生还要承担过多的家务,山洪暴雨时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辍学问题等,这些教育教学之外的问题也需要教师去关注,所以山区教师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之外的事情上,这也成了阻碍山区教师进步成长的一道屏障。

在山区教育的特殊情况下,如何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形成专业素养?

成长:是一个过程。所有的成长都是一个慢慢积累、聚集的过程。前几天偶然翻看自己入职培训时的笔记本,才发现当时所记录的字字珠玑。许多一线优秀教师的建言,正是自己现在正在践行的策略,他们当时提出的问题,正是我现在正在思考的问题。暗暗懊悔这些良言被自己草草埋于箱底,却又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成长的过程吗?从刚从教时慢慢了解、熟悉、到管理和组织好教学,以及现在深刻思考教育教学中遇到更深层次的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把其他教师的好做法一下拿来全部运用。就如学生的成长,只要坚守信心,保持耐心,总会看到希望

反思:自我成长的关键。自我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促进自我成长;通过反思才能更多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经常会听到有教师抱怨:这些学生真懒,不做作业上课又睡觉;××没希望了,不但不认真听讲,还破坏课堂纪律,提醒过许多次也没有用;这些内容我都讲过许多遍了,学生还是不会。相信类似的抱怨在广大教师的耳边不时响起。如果我们认真反思一下,也许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懒的原因是他们不喜欢,如果做他们喜欢的事,相信是不怕吃苦的。他们不喜欢恐怕不是不喜欢某一科目而是不喜欢教师的教授方式,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方式太死板或是一点也不生动没有激情。为什么我们讲过多次的内容学生不能掌握呢?我们问过自己吗?我们对学生讲明白了吗?他们听懂了吗?即使听懂了能掌握吗?掌握了会运用吗?收起牢骚,想想我们自己上学时老师讲过的内容都能掌握吗?经过细细反思,追根溯源,也许我们慢慢会发现问题的所在。对过去经验的反思,是作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必然会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如果缺乏对自身的反思追问,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自然很难实现自我超越。

尝试改变:展现全新的自我。虽然我们要学会适应,但不要惧怕创新,更不是要求我们满足于现状。也许时间久了许多教师会安于山区的闲适生活,教育教学方式也随着生活的步调慢慢的固化,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着昨天的自我,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教育方式的同时也重复着对生活的态度。又由于缺少外界新鲜因素的刺激,反而偏执的将自己习以为常的落后方式认为是唯一正确的存在。在众人皆甘于平凡的氛围中要想做到独树一帜很难。但尝试改变,是一种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是一种对生命不息的信念。有改变,才有进步的可能。如果我们一直平庸,如果我们一直毫无进展和突破,为什么不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呢?改变对生命的态度,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自己的心境,改变那习以为常且乏味的生活方式。看着昏昏欲睡的整个教室的学生,我们怎能毫无感触的坚持到下课,更有甚者一个学期都如此呢?面对学生厌烦了的教学方法,我们怎可无动于衷呢?看着学生勤奋但低效的学习方式,我们能保持心灵的宁静吗?面对这一切,我们没想到要做出一点改变吗?如果让我们年复一年的处于这样的情景中是一样多么可怕的事,何况是身心发育还未成熟的学生!也许有时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可是生活会介意多一份精彩吗?如果用一种别样的方式引领学生前行,又何尝不是一种惬意。一天两天的改变也许没有那么明显,当表现出自己的不同时,我们自己,我们的学生已经昂首阔步在前面领跑了。

闲暇时间的利用:成功与否的关键。有些教师在工作之余喜欢搓搓麻将打打牌,或者去钓钓鱼搞个活动,娱乐身心,这本无可厚非。如果闲暇之余一点教学之外的书也不看,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不去了解,作为一个教师,就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曾亲耳听到个别教师说过自己看书就头痛,不想看,也有教了十几年的语文教师居然说没有读过《红楼梦》,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当自己不想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时候,却指责学生不爱学习,这时你的可信度又有几何呢?我在要求学生之前总是尝试着自己首先能够做到,我要求学生课外多看书或复习的时候,我必然自己闲暇的时刻也在努力。我努力做到每一周至少读一本人文社科或者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并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我想以身示范的效果比语言的要求要好得多。我们在要求学生进步的同时首先自己要不断前进,不提高自己的高度,何以提高学生。闲暇时多一份努力,必然多一份收获。

山区教师篇5

我叫李崇,女,40岁,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都坚守在最边远的山区承担小学教育教学。23年的教育实践,让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身为一名教师,本人坚定自己的思想政治方向,定期学习党的各种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自身思想觉悟。本人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认真有效地完成学校及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表现出极好的组织纪律性。

我从事偏远山区教育工作23年来,担任过12年的班主任,18年的少先队辅导员,2年的教导,现任自强辅导区副校长。在教育工作,我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弱,点点滴滴,教师们都得操心。近些年来,孩子们的家长有进城务工的、父母离异的,对于学校的这些“留守孩子”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的父母半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就可以了,而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不良的改变。为此,我给学生分组,利用本人QQ,微信等形式,让学生每星期一、三、五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和家长联系,进行交流,汇报他们在校的情况;平时利用体育课给他们一起玩游戏,和他们分享开心的事,诉说生活中的不快乐,怎样克服困难;每个月给班上的孩子每人买一份礼物,并找到激励他们的理由。使每个孩子都感到老师的关心是无比的温暖。我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在我教书育人的时光里,我不但取得了家长的放心,也让学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我所带的班级都是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

2017年本人还在产假期间,因为学校个别老师考调、加上学校面临两基均衡验收、学校修建等多方面工作,本人不计个人得失,提前一个月上班。2018年春期,由于偏远山区教师缺编 ,我又主动申请到我辅导区最偏远的村小任教。

在教学工作23年中,曾8年获得辅导区同年级第一名;3年获得辅导区同年级第二名;获得过4 次优秀辅导员称号;获得过4次学生指导奖;参加过乡级青优课竞赛,荣获三等奖;参加过泸州市市级村小教师培训,获得优秀个人称号;参加过市级心理健康培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在本乡镇曾多次获得政府表彰的先进个人。在这些荣誉里,不管是所教的学科还是兼任的各项工作,我都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去完成,尽可能去争取做得更好。也很多次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赞同。

虽然是这样,我也不会妥协,教学工作路还漫长,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改善不足,发扬优点,生活在山区,扎根在山区,为山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山区教师篇6

偏远山区班主任教师演讲稿

我是柳林乡马庄小学的一名女教师,现年五十岁。自一九七四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在偏远贫困的山沟里耕耘了三十个春秋。从走上讲台那天起,我就开始担任班主任,就开始把从事教育事业当作终身职业。三十年风霜雨雪,三十载苦辣酸甜,从没动摇我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没有减少我对学生的挚爱,没有削弱我对知识的渴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我的职责,为发展山村的教育事业贡献我的力量。一、当教师无怨无悔马庄小学是一所地处偏僻的山村小学,学生都是该村和附近的农民子女。学校教师很少,每天的教学任务很重,工作很多,很是辛苦,但我感到很满足、很充实。初为教师的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很少,特别是面对那一群群天真无邪的小学生,所以我自学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同时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为适应教改和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我自费订了十多种教育刊物,写下了六万多字的笔记,20xx年中函毕业。我曾说过这样的话,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要一心一意地干好,无论条件好还是差,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教师都是教书育人的,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际上我也是这样做的。20xx年,我的右小臂因医疗事故造成软组织坏死,无法从事正常教学,医生建议住院治疗,我一想到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又一次地于心不忍,坚持给学生上课。因为经常用右手板书,坏死部位逐渐扩大,必须要进行手术才能取出坏死组织,我只好利用放寒假的机会住进医院,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高高兴兴吃年夜饭的时候,我还躺在医院里治疗;为了不误学生开学上课,我只好提前出院。开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天天利用课外时间到医院挂吊针消炎,从未因病迟到、早退,更没有缺过一节课,因为在我的心中,能够给学生上课就是我的快乐,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就是我的满足。我对工作的不懈努力,令学生家长很满意,家长们对我说:“简老师这样的老师难找呀,把孩子交给你,我们一百个放心。”二、爱学生全心全意在马庄,适龄儿童入学率百分之百,没有一个因生活困难而辍学的孩子。四年级学生谢鑫的家里特别困难,交不起学费和书费,甚至买不起笔和本,我不能目睹着这些而无动于衷,于是,我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点钱替谢鑫交了学费和书费。类似的情况很多,我每学期至少要为此花去一百多元,因为我是教师,我是班主任,我不能让这群可爱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当班主任以来,每到冬季取暖时,我总是早早起来,步行三四里路到教室生好炉火,学生到校,教室里热乎乎的。雨雪天气我把最小的学生护送到家。因为右手小臂的手术,我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嘱咐,将右手缠上绷带,打上石膏,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学会了用左手板书。20xx至20xx年中,对我来说是有忧有喜,有得有失的三年,忧的是我右手臂的病痛为我换来了近万元的债务,喜的是送走的三个班,学生的成绩在全乡位居榜首。三、抓教学兢兢业业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的办起了工厂,有的在政府机关工作,有的成为柳林乡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的工作着。确切地说,这些人能有如此的成就,是与小学的基础有关系的,因为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教师怎样引导和培养,他们就怎样学习和成长。教师工作包括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打好学生思想品德基础是我三十年来一贯坚持的做法。我把爱祖国、爱家乡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线、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学雷锋活动,带领学生到柳林河边的耿合群烈士墓扫墓,使学生从小就接受英雄事迹教育;组织学生拔河、赏秋、踏春等,启发他们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打好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是我三十年来致力追求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不欠帐,努力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动静合理搭配得井然有序。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根据农村学生要负担家务劳动的特点,只留学生少量的作业。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由于我的努力和学生们的刻苦,教学成绩年年都是优秀,997年,我所教的五年级学生成绩在升学考试中居全乡第一;20xx年我所指导的学生甘承浩在同年级语文单科成绩中位居全乡第一,朱小芳在全区中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所带的五年级,28名考生,进初中实验班达10人。在打好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基础上我从不放松。农村孩子均能从事一些劳动,但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我组织学生参加建校劳动、植树种花、修理桌椅、拣粮、拣板栗、打茶叶、挖山菜,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增强了学生参加劳动的积极性。三十年来,我在偏远的山村小学从事平凡的教学工作,赢得了党和政府的信任和肯定。1997年我被评为县优秀教师,从七八年到现在,被乡党委、政府、乡中心学校(原教管站)评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诸多的荣誉记载的是我的过去,而今,我已是五十岁的人了,然而我对自己未来的教育之路充满信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 光辉最神圣的职业,这一职业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默默辛勤耕耘的敬业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这一特定的内涵,决定了它终生都要象燃烧的蜡烛向世人承诺着光明与奉献的坦荡胸怀,一旦投入其中,奉献精神将成为其生命驿站的主旋律。三十年前当我刚刚踏上教师这个岗位时,就深深地爱上这一崇高的职业,为了山村的孩子们,我立志将来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10多年的风雨磨砺,使我由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农村骨干教师、县(区)、乡优秀教师和柳林乡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的火热情怀与赤诚的爱心,为了山村的孩子能够摆脱泥巴腿,走出山沟沟,我还要继续奉献下去。

山区教师篇7

【关键词】山区 幼师 工艺课

工艺课教学是幼师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图案和手工两个部分,两者既可独立又相互联系。工艺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眼明手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整洁有序的学习习惯。几年来,我结合学生实际,勤于实践,努力探索开展山区美术工艺课教学的新路子。做法如下:

一、转变陈旧观念,树立全新意识

过去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上工艺课既要花钱买材料,又要带各种各样的工具,实在太麻烦了,显得很不情愿。尤其是学生听到要购买材料准备上美术工艺课,虽不敢“怒”,但闻钱已“色”变了。要他们掏腰包去买美术材料上工艺课,学生也确实艰难,因为他们是消费者,既无积蓄,又难以启齿向家长申手。往往到了上课时有材料的学生了了无几,真成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师生要切实转变这种陈旧的观念,树立新意识,做到结合实际,变废为宝,就地取材,让学生“有材可施”。

1、“变废为宝”,创建“百宝箱”。山区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或是来自下岗工人家庭,他们的经济比较薄弱,按照美术课本课程一成不变上工艺课,要他们购买各式各样的工具材料上课,许多家长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结合山区情况,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发动学生从收集身边的生活废品做起,鼓励学生从生活垃圾中收藏各式各样的材料,如矿泉水瓶、易拉罐、旧挂历、糖纸、包装盒、泡沫塑料、布头布碎等等归类存放,以作为学生以后上工艺课的材料。这样引导学生“变废为宝”,创建“百宝箱”,使学生在课前就能从生活“百宝箱”中找出老师布置要带的材料了,上课时便能充满信心“因材施工”了。如在上《面具制作》一课,我就让学生找旧的挂历纸作面具的主体模型,那学生就不用花钱买卡纸了。这样,既发扬环保精神,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既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又减轻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

2、就地取材,发掘工艺素材。山区里的学生总是羡慕大城市里的学生有无穷无尽的高科技美术材料,但实际上作为山区的孩子也可以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发掘很多很好的工艺制作素材,如2010年在组织学生参加省“亲亲大自然”书画大赛中我就辅导学生用泥巴做泥塑、用石头雕篆刻、用树叶做拓印画、用沙子做粘贴画材料辅导学生进行工艺制作,其中学生制作的《瓶花》(铅笔削)、《沙子画》、粘贴画《搬家》、用树叶做拓印画《猫、海底城市》、用石头雕篆刻《海底美容师》均获得奖励;让学生体会到“山鸡”也会变凤凰。

二、活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布鲁纳也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的确,学生一旦对所学的材料发生了兴趣,就会很自然地从内心深处萌发出一种为满足自我需要而自觉求索的强烈欲望。工艺课要真正赢得学生的喜爱,就必须从“趣”入手,以“趣”的方法和内容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这些充满“情趣”的活动内容产生积极的、自主探究的心理倾向,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

1、渗透游戏,诱发兴趣。游戏是普遍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它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诱发他们学习的潜在动能。如在上《环保服装设计》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和使学生容易理解童装的特点,就请几位学生配上音乐来个环保服装SHOW的游戏导入。学生们不但兴趣浓郁还从中领悟到环保服装色彩、图案、款式等风采,自然就为学生的环保服装设计添上成功的一笔。如上《树叶拓印画》,因为每个学生所带回来的树叶的形象、种类都不同为了更能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我就让学生任意组合成若干组进行树叶的拓印小组比赛,在课堂里,学生可以来去自由,自由讨论,完全进入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结果每一小组的树叶拓印成果都令我出乎意料之外,既生动活泼,又趣意盎然。

2、直观示范,引活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以激活学生的兴趣。如“三边共进法”。即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做技法动作的示范,一边让学生在自备材料上学着制作。教学时,做到讲解、示范、练习同步。描绘的技法技巧,学生全部掌握后,再次自练就不难了。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都不同,我就运用课前准备好的制作步骤图象分解慢动作一样,一步一步示范,根据重点难点还有必要让学生一步一步跟着折叠制作。这样有老师扶着学生“过河”,学生自然就不怕“水深”了。如上《纸制手提袋》,课前有部分学生尝试自己跟着书本的图例完成制作,但设计的纸袋既不整洁又装不了东西。而在上课时,学生跟着示范制作,他们就不由大叹一口气:“原来如此”!最终,学生们制作出了既美观大方又实用的手提袋。达到的效果是“似难而易”,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3、作品展评,增添兴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内心有一种希望被认同,被重视的心理需求,处于青少年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样有着这种需求,作为教育者应适时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让这种需求与求知欲望相结合,充分得到满足。诸如让学生参加美展,展示学生作品,组织作品讨论,设计校园信息海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体验成就感,这些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工艺的强烈兴趣。因此,每一节工艺制作课我都展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美术工艺作品给学生相互观摩学习,相互评议优劣,相互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又促使学生相互竞争,不断激发学生共同进步。使学生增加制作的信心和热情,为下一次作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心里很自然有一份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添对美术工艺课的兴趣。

三、张扬工艺个性,推动自主创新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本身就是一个天才的创造者,一张纸、一块布、一堆沙、一根木头、几粒石子,都能成为他们的创造材料,引发他们自主创新的欲望。而作为富有艺术个性的美术工艺课更应张显其独特的个性品质,用其特有的魅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创新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更多的工艺品种,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1、诱发好奇之心,激发创新热情。“好奇”是大部分人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对新奇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而美术工艺课正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创新热情。如上《剪纸》,我把一张有色的普通纸反复折叠,然后,就用了学生最喜欢的动物、植物、小人物的图案作二方连续的基本单位,剪了数幅作品欣赏导入新课,学生看到一个个重复相同的图案显刻在一张普通的纸上,充满了好奇,每欣赏一幅作品都睁大双眼——“哗!怎样剪的?”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萌发动手创作的热情。

山区教师篇8

关健词: 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调查研究

1.问题的提出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相配合,构成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完整内容。学校体育在现代社会中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出好人才、多出人才的重大使命。篮球运动自传入中国以来,逐步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是比较普及的一项体育项目,在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新的教育思潮的兴起,文山地区学校体育在经费和场地设施器材方面都得到了逐步增加和改善,但是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状况如何,尚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地方学校篮球水平发展的关键是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因为他们不仅是学校篮球体育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学校篮球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地方学校篮球体育工作要发展必须有一支热爱地方篮球体育工作事业的篮球专项体育师资队伍。

3.1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学历现状与分析

学历是衡量一个人知识结构的标准之一,代表了一个人所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程度,这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训练和科研发展潜力。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规划的意见》规定:“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合格学历的要求为:小学最低中等师范毕业,初中最低专科毕业,高中要求大学本科毕业。”由此可以看出,从事篮球教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状况直接影响着篮球教学工作开展的水平和质量。

据表1所示,在被调查的54位文山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当中,大专学历的人数为3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4.8%,居第一位;本科学历的人数为1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8%,居第二位;中专学历的人数为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3.53%,居第三位;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为零。从总体上看,文山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学历主要以大专和本科为主,其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教育部门加强了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以及对边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部分边疆学校体育教师通过在职函授、培训等形式,在学历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3.2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职称现状与分析

职称是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也是教师的工作得到承认和认可的标志,它体现了一个教师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水平的高低。

据表2所示,在被调查的54位文山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当中,具有(中)小学一级职称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2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3.7%,居第一位,具有(中)小学二级职称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1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8%,居第二位;具有(中)小学高级职称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1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5%,居第三位;具有(中)小学特级职称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零。笔者在调查访谈中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边疆地区各类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没有得到和其它学科一样的重视,在职称的评定上很难与其它学科的教师相提并论。此外,由于各边疆地区学校的职称评定名额有限,在进行职称评定时,学校往往会先考虑其它学科的教师,特别是一些所谓主科科目的教师,从而影响了篮球专项体育教师正常的职称评定工作。

3.3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年龄现状与分析

年龄不仅是一个人生理机能的标志,而且是一个人知识积累多少,智力发挥高低的标志,是师资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表3所示,在被调查的54位文山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当中,年龄在31―40岁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2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6.3%,居第一位;年龄在30岁以下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2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0.7%,居第二位;年龄在41―50岁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1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居第三位;年龄在50岁以上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零。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文山边疆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中,青年体育教师所占比例偏多,富有教学经验的中、老年体育教师偏少,同时也表明,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他们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正在经受实践的洗礼,正是创业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文山边疆地区将来从事学校篮球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3.4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教龄现状与分析

教师的教龄是一个教师教学经验积累的具体反映,也是一个教师经受过多少实践洗礼的具体标志。

据表4所示,在被调查的54位文山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当中,教龄在1―10年的篮球专项体育教师人数为3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7.4%,居第一位;教龄在11―20年的篮球专项体育教师人数为1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5.2%,居第二位;教龄在21―30年的篮球专项体育教师人数为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4%,居第三位;教龄在30年以上的人数为零。这一调查结果说明:近几年来文山边疆地区学校青年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数量有所增加,但篮球专项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差,经常处在补充新教师的组合中,同时也表明文山边疆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流失较多。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缺乏高学历的教师。

4.1.2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职称主要是(中)小学一级和(中)小学二级居多,没有高职称的教师。

4.1.3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年龄偏低,有经验的老教师人数较少。

4.1.4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教龄20年以内的居多,教师的稳定性不强。

4.2建议

4.2.1加强《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的宣传与贯彻执行力度,确保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能按国家教育部门有关文件正常进行。

4.2.2重视对体育教师各方面的培养,多为青年体育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让他们能不断更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业务能力。

4.2.3改善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教龄结构等,形成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梯队。

4.2.4各级部门要加大对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的投入,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条件,促进边疆地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芦平生,李玉民.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22-27.

[2]谭华,安国华,陈鹏.湖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1,(4):124-127.

[3]周登篙,刘海元.重构体育教学原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

[4]解长福.体育院校篮球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3).

山区教师篇9

 

 

重庆市璧山区公开招聘教师报名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证件照

籍贯

政治面貌

    

学位

本科毕业学校

专业及毕业时间

研究生毕业学校

 

专业及毕业时间

教师资格       种类

从教年限

报考岗位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家庭主要成员

称谓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本人简历

(从高中填起,无间断至今)

获奖情况

诚信签名

本人保证以上信息均为真实信息。如因信息虚假造成的一切后果皆由本人自负。

 

山区教师篇10

一、教师压力的原因分析

国内外教育界普遍认为,导致教师压力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社会因素中,社会提供的教师待遇与地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态度、教育系统的改革和变化等造成教师的职业压力;学校因素中,学校的管理和条件、对教师的评定和要求、学生的品行与学习情况、学校的人际关系都对教师造成职业压力;教师个人因素中,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能力素质和感受力是引起教师职业压力的内部因素。[1]

1.从社会层面分析教师压力

(1)恶劣的生态环境与边缘的教师。农村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村落分散,山大箐深,教学点分散,交通不便,这给教学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高山、峡谷、河流把村寨分隔成了一个个封闭的小世界,彼此间“说话听得见,走路要半天”。贫困制约了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能力,而缺少教育使人们继续着落后的生活方式,继续着封闭的思想。这种落后的生活方式、封闭的思想又阻碍了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贫困农村学校教师面临的特殊困境,规定了其发展道路既不可能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一种新的思想和观念,以一种务实而又不乏创新的精神,探索农村贫困山区学校教育综合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但是这些山区教师本身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制约了其探索创新精神的发挥[2],使这些山区教师面临着更多的压力。

(2)社会期望与无奈的教师。多年来,我们在教师队伍管理方面,存在着用理想代替现实、用道德代替法制的倾向。强调教师社会责任较多,对教师自身的社会需求重视不够。而这种不正常的“红烛”文化在世俗世界里自然而然地把教师“塑造”成一种只有付出不求回报、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形象,这种形象促使教师承担着一些超出自身职责的社会责任,这给教师以极大的社会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家庭“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多,农村教师被赋予除教学任务外更多的社会教养责任,甚至是监护人角色。调查时发现,“不少教师都骄傲地告诉我们,说他和村长一起走路,很多碰面的老乡都首先和他而不是和村长打招呼”[3]。对于许多农村家长来说,教师是改变孩子甚至是整个农村家庭命运的全部依赖。但是,农村教师对自己的一份投入期盼着一份回报,对自己的劳动收入一样充满企盼,为可能节省的每一分钱不得不斤斤计较。社会对农村教师崇高的职业期望与教师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反差,让农村教师生活处境尴尬。

2.从学校层面分析教师压力

(1)师资培训模式和无助的教师。就终身学习的意义而言,从教师专业化角度来看,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不断地接受在职培训。大量研究表明,新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经验造成的,实地经历和在经验中学习对新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新教师所要求的是分享专业教师的经验,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和校外专家持续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职培训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实践、防止新教师的流失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实际上,贫困农村山区的教师培训模式尤其是新教师培训模式忽视了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培训模式陈旧,培训方式单一,而且多是学科培训,这些很难适应新教师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在效果上难尽人意。大多数学校由于公用经费不足,根本无力考虑教师培训进修与知识更新,再加上农村教师工资偏低,甚至长期被拖欠,教师本人无力承担在职培训和学习的费用,导致农村山区教师培训基本上处于无计划状态。农村山区教师所处学校普遍严重缺乏学习资源,又长期得不到进修学习的机会,难以随着形势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导致他们产生压力感。

(2)评定方式和焦虑的教师。在贫困山区学校,有些教学管理已经具体规定到一周内必须考试多少次,批改作业多少次,备课必须写满几张纸,等等。管理者认为量化管理越彻底、越全面越好,认为这种管理简便易行,可以轻而易举达到管理教师的目的。学校评定带有明显的功利化、机械化色彩。但教师评定也应关涉教师的精神成长、生命与情感体验,对于教师个性化特质的评价是无法用数字加以量化的。不合理的评定方式给教师的人格、尊严、自我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超负荷的工作又僵化了教师的心灵,教师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焦虑。

3.从教师自身层面分析教师压力

(1)权威失落与受控的教师。教师权威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角色与权威密切相连,教师权威只有在被学生承认和接受时才能有效地运用。在强调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背景下,教育面临着“同一性”丧失的危机。一方面,社会在扩大自由的同时又带来了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意义的感受,它导致了生存的孤立。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永远处于制度框架和具体的人际关系之中。意识和“此在”的冲突与崩溃,使教师在面对权威失落时越发觉得教学的无奈。

(2)职业多重化与僵化的教师。教师职业具有独立性、示范性和工作时空的相对无限性。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接受各种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作业、早晚自习辅导、教案的详略、听课笔记等都是学校领导要检查的内容。据调查,云南农村贫困山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超过八个小时,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一般都要超过十个小时。一些寄宿制学校的农村教师白天上课,晚上还得充当保安,一天24小时几乎都用在了工作上。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工作一直是在被检查着、驱赶着、规范着进行的。这样一种缺乏亲和力与尊重感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难免使教师产生压抑感。

二、教师压力的缓解策略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缓教师的压力和不适,我们要具体针对教育教学的实际,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共同作出努力。

1.从社会层面缓解教师压力

(1)为教师提供建设性的支持环境。建设性的支持环境不但有利于减少教师的顾虑,而且有助于增强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这对于缓解教师的压力,推进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大有裨益。通过访谈发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一直对学生将来的升学心存顾虑。他们害怕在升学制度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一味强调新教材、新方法的使用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升学。这与国外学者切尔尼斯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切尔尼斯研究了因自己的学生没有取得成绩而产生沮丧感和无效感的教师,最终得出结论: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一定要有成效;如果没有成效,教师与其他专业群体相比,会表现出更大程度的压力。可见,尽快使升学考试评价体系与教育改革评价标准相吻合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2)对教师提出恰当合理的要求,减少教师的消极情绪。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具体的教学实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谙熟了原有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教师而言确实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部分教师会感到自己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受到威胁,自然会产生消极情绪。要吸收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把改革的要求内化为教师改善教学的内在需要。教育改革的推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的要求也应当是不断调整和转变的。

2.从学校层面缓解教师压力

(1)把师资培训落到实处,防止教师产生专业不胜任感。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构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体系,并使之制度化,是提高农村教师教育素质与教学能力,增强农村教师队伍自身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为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加强对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的宏观规划和要求,统筹管理和督导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教师培训。除切实推进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研修制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当地学校的校本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当地高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各方面专家深入农村学校,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农村教师培训计划与内容设置上,要立足于农村教师的教育实践,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共同的问题与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方法为主要内容,规划、设计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与内容,切实帮助农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素质。

(2)改革考试与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对于减轻教师压力、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王斌华教授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面向未来,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它没有将教师评价制度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机制。其目的是,在没有奖励和惩罚的条件下,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4]它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不同起点和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体发展需求,制订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为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它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认为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通过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广大教师能够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思想水平,有利于基层教育工作者加强对教育改革的理解,使他们切实成为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者和积极建设者。

3.从教师自身层面缓解其压力

(1)教师具备自我叙述能力。教师批判性反思的形成有很多方式,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教师的“自我叙述”来实现的。“自我叙述是凭借个体和他人所关心的故事,而对自我认同达成反思性理解。”一旦教师陈述出来他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他对教育的理解、他自己的成长经历甚至他的喜恶,就可以成为增进自我理解的资料;而自我理解的更新,又是教师改进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基础。促进教师发展和成长最强烈的动机作用,就是教师对于自身实践的“省察”与“反思”。要让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到有过大的压力,除了通常所说的责任感外,还要让教师体会到自我认同及批判性反思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能够从同事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通过听课进行教学交流,教师能够开阔自己的思路;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促进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比如,开展示范课,交流在阅读中或参加会议中获得的知识,组织某项专题的讨论小组或书籍研究小组,参加专业机构的会议,担当实习教师指导员或小组长,加入某一团体等。教师经常参加团体活动,经常与同事交流思想,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又能体验到友谊,使交往需要得到满足,彼此产生相应的肯定性情感体验。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课余时间讨论一些诸如焦虑、压力的问题,能够从处于同样情境中的同事那里得到有用的建议或者得到解决压力的启示,这有助于教师积极消除不良的情绪。

参考文献:

[1]鲁小彬.在自由、正义与体制、物欲间的挣扎――对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调查与分析.[EB/OL]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版网,2006-2-18.

[2]王凌,罗黎辉等.以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来自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的研究报告.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5.

[3]项贤明.中国西部农村教师社会责任的功能性扩展[J].教育研究,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