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十篇

时间:2023-07-28 17:48:21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篇1

1、前言

我国是矿业开发大国,由于我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个体非法、违规采矿现象依然存在,造成的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十分严重,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威胁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重大地质灾害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地质灾害在我国是多发的,其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的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因此,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勘查技术,准确地预测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性及其严重程度,就成为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按成灾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但最常见的是以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分类:

2.1岩土体变形灾害

⑴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矿山采空区,若保留矿柱不足,或因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如煤矿),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矿体埋藏相对较深的地下开采矿山,如果不能及时回填和崩落采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大面积塌陷。此外,在岩溶分布区,还会因矿山排水疏干而导致溶洞上方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不仅破坏可耕地资源、建筑物,毁坏道路、水库,还可直接导致矿山某些地下巷道的塌毁,或使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塌陷裂缝灌入坑内,造成淹井事故,直至停工停产。

⑵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

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这种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建材矿山。

⑶坑内岩爆

坑内岩爆又称矿山冲击,这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强大的地壳应力作用而被强烈压缩,一旦因采掘挖空出现自由面,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地应力的骤然释放,导致岩石大量破裂成碎块,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给矿山带来危害和灾难。

⑷采矿诱发地震

因采矿活动而诱发的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小震级的地震即可导致井下和地表的严重破坏。

2.2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

⑴矿坑突水涌水

这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本文由收集整理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严重。生产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打穿老窿,贯穿透水断层,骤遇蓄水溶洞或暗河,导致地下水或地面水大量涌入,造成井巷被淹.人员伤亡灾难。

⑵坑内溃沙涌泥

这是常与矿坑突水相伴而生的灾害。当采掘过程中骤遇蓄水溶洞,常见溶洞中充填的泥沙和岩屑伴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地裂缝也常会使浅部第四纪沉积物随下漏的地表径流涌入坑内。其结果是使坑道被泥沙阻塞,机器.人员被泥沙所埋,严重时甚至会使矿山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2.3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⑴瓦斯爆炸和矿坑火灾

这种灾害最常见于煤矿。由于通风不良,使瓦斯积聚发生爆炸,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矿井被毁;矿坑火灾除见于煤矿外,也见于一些硫化矿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热,在热量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自燃,引发矿山火灾。矿山火灾的危害极大,而且还严重损耗地下矿产资源,如有的煤矿在地下已燃烧上百年,其资源损耗量十分巨大,使当地气候发生改变,农作物和树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严重恶化。

⑵地热

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地热危害不断加剧。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下,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又大,地温非常高。矿山地热灾害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有关矿山的正常生产。

3、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灾害由于时空特点与产生条件不同,随着矿山地质勘查的手段逐步应用,我们应针对上述分类和勘查手段,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才能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有些矿山地质灾害我们能从主观上加以预防,有些地质灾害由自然诱因引起,我们不可能有效预防,因此我们制定具体的防治手段应包括以下措施:

⑴建立和完善矿山开采前的风险评估与环境评估,并制定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体系。做到开采前严格评估,开采中积极防范,开采后积极恢复,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土地复垦纳入法规,强制推行。

⑵加强宣传,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矿山开采人员素质,增强其对地质灾害的危机感与警觉性。提高矿山生产过程中全员防灾、减灾技能与手段,强化矿山地质灾害的防险、避险、抢险培训。

⑶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井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冒顶片帮、深部岩爆、井下突涌水等。井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主要是运用一些探测仪器将矿坑前方和侧壁的地质情况反映出来,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这些预报方法目前在隧道开挖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中运用广泛。

⑷控制爆破。矿山开采往往要借助火药对矿体进行破碎,目前矿山控制爆破方法主要为光面爆破。控制爆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破碎程度,破坏范围,坍塌方向,控制爆破的危害。光面爆破可以减少对围岩扰动,减少爆震裂隙,危石较少,能基本保持围岩的稳定性,避免坍塌、冒顶、掉块等地质灾害现象,同时有利于坑道的有效支护。

⑸环境岩土工程治理技术。主要是运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进行环境保护的技术,主要侧重于一些具体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目前岩爆主要针对岩爆的发生机理方面进行防治,对岩爆可能发生部位的地应力进行判定,分析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岩爆的发生等级,在治理方面主要防止应力集中,目前很多矿山企业引入有限元方法分析采场的应力分布,从而对应力集中的部位采取释放措施。对于采空区塌陷目前主要是减少沉降的高度,对地表沉陷区内的建筑物、设施、人员等进行搬迁,减少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目前主要有充填法:边采边充填、集中充填,对于井下突水灾害,除了上述运用物理探测方法外,主要有注浆封堵、帷幕注浆截流等措施,目前预测方法主要有统计学方法、突变论方法和现场试验等。

⑹在矿山开采区应严格禁止私采乱挖和越界开采,减少人为扰动,做好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推行地质环境恢复方案及措施为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和景观。监督与制止不加处理就将开采弃渣胡乱堆弃的现象,强制其必须统一堆放到开采境界线以外的矿山弃渣场内。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篇2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侧重于对我国的自然灾害进行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包括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从试题呈现形式上看,该类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征的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设问特点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一问,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两问。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继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判断问题的技能。从考查形式上看,该类试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答出两点即可)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篇3

1 矿业开发与地质灾害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消耗,这也为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然而由于迅猛发展的中小型矿山疏于管理,加之小型矿山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大多无环保措施,加剧破坏矿区环境。开采环境明显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潜在的致灾隐患不断增多,且随时可能发展成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设施损毁甚至矿井关闭、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根据不同矿山的地质条件和地形特点及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及灾点的分布特点划分不同层次的防治区,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般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2.1 一般防治区防治措施。区内无主要建筑物和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可能因地表岩体的破碎而造成水土流失。应严禁越界开采,减少人为扰动,做好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

2.2 次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在进场公路、矿山生活区建设中,会形成大量的边坡和一定数量的弃渣,可能形成边坡失稳,造成滑坡和塌方;沿途不合理的弃渣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可能形成坡面泥石流, 可能有滚石和飞石危害. 科学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并进行合理支护和加固,边坡上方应设置排水沟,做好地表挡排水措施。 加强工地管理,合理堆放弃渣,严禁随意弃渣;在险要地段建设拦挡滚石和飞石的设施,开采结束后,将弃渣场扒平覆土,植树还林,恢复植被。

2.3 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加强边坡监测,建议作挡墙稳固边坡,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建议做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原有的灾害点,做好边坡加固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因矿山开采而诱发灾害复发的隐患。 渣场弃渣严格作好方量及边坡坡度的设计,作好挡墙设计,设置拦渣坝,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并充分、合理利用渣场,严禁随意弃渣(特别在公路沿线) 。 对于坑道开采,在坑道内一定要作好支护,做到边开采边支护,防止因矿顶坍塌、冒顶等而产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户处要预防引起上部地面开裂。 作好坑道的排水设计,以防因矿坑涌水造成危害。

3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按成灾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但最常见的是以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分类。

3.1 岩土体变形灾害。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矿山采空区,若保留矿柱不足,或因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如煤矿),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矿体埋藏相对较深的地下开采矿山,如果不能及时回填和崩落采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大面积塌陷。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这种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建材矿山。坑内岩爆:坑内岩爆又称矿山冲击,这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强大的地壳应力作用而被强烈压缩,一旦因采掘挖空出现自由面,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地应力的骤然释放,导致岩石大量破裂成碎块,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给矿山带来危害和灾难。采矿诱发地震:因采矿活动而诱发的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小震级的地震即可导致井下和地表的严重破环。场库失稳: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溃决崩塌继而形成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尾矿坝崩坝事故常给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

3.2 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瓦斯爆炸和矿坑火灾:这种灾害最常见于煤矿。由于通风不良,使瓦斯积聚发生爆炸,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矿井被毁;矿坑火灾除见于煤矿外,也见于一些硫化矿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热,在热量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自燃,引发矿山火灾。矿山火灾的危害极大,而且还严重损耗地下矿产资源,如有的煤矿在地下已燃烧上百年,其资源损耗量十分巨大,使当地气候发生改变,农作物和树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严重恶化。地热: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地热危害不断加剧。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下,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又大,地温非常高。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篇4

关键词:地质灾害 影响因素 学科一、引言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地质过程始终贯穿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之中,而且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事件又恰恰是地球演化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地貌形态,空气和水,岩石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沙尘暴,山洪等地质灾害,这些作用也为形成土壤做好了很好的准备。然而这些地质作用在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严重短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威胁下,已经成为了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

按照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可以将灾害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灾害,一种是人为灾害。自然灾害由于其形成过程也不同,其空间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的不同。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资源等方便造成的损害事件。某些自然灾害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来势凶猛,瞬间释放大量能量,例如火山爆发,或者陨石撞击地球等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且有些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极短,而起发生前没有任何征兆,例如汶川地震。而有些自然灾害发生时间则有十分缓慢,例如地面沉降可以持续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都是有可能的。

按照地质环境的变化的速率可以划分为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和渐进性地质灾害两大类,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斜坡地质灾害等,渐进性地质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地面变形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等。

三、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构造运动活跃,所以灾情严重,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大量的工程建设也可能会诱发很多地质灾害,因此研究中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地质灾害的宏观类别,结合各地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气候及人类活动等环境因素。中国地质灾害可以划分为四大区域:

(1)在山海关以南,太行山,武当山,大娄山一线以东,包括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地区这个地区主要以平原、丘陵地面沉降与塌陷为主。这个地区地处华北断块东南部,华南断块,台湾断块的主体部位;地貌上位于中国大地貌区划分的第三级地势阶梯,是我国海拔最低的一级阶梯。这个地区新构造活动强烈有著名的郯城-庐江大断裂以及南海,黄海以北向东的构造带,台湾、福建沿海及华北有地震活动外,其他区域较弱;由于区内矿产资源较丰富,采矿业发达,人类工程活动规模较大,诱发的严重的地面沉降矿山地面塌陷,岩溶崩塌等灾害。而在丘陵山区等人类活动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总之,该区是由于人类活动为主而形成的地质灾害组合类型区。

(2)这个区包括长白山南段,阴山东段,长城以南,阿尼玛卿山,横断上北段一线以东,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中部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北部地区。这个区包括我国新兴工业区,人类密度大,资源开发和农牧活动等经济活动活跃,由于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使地质环境日益恶化,导致本区泥石流,滑坡,崩塌,水土流失等山地地质灾害频发。在本区内,地质灾害主要由内动力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主要是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叠加而形成的山地地质灾害。

(3)该区处于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新疆断块并横跨华北断块以及东北断块区,位于中国大地貌区属于第二阶梯部位。该区西部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强烈,其余相对较弱,内陆高原,荒漠地区气候条件不好,沙漠化日趋严重,天山、昆仑山山地主要有雪崩、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总之中国北部地区是以自然地质营力为主并入叠加人为地质作用形成的复合型地质灾害大区。

(4)该区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大地构造上属于青藏断块和东北部段块区。青藏高原为中国大地貌划分第一级地势阶梯上,属于我国的高海拔区。在青藏高原和大小兴安岭区发育有连续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岛状冻土区由于气候季节条件变化和日温差变化,沙丘冻胀、融沉,融冻泥流,冰湖溃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

三、几种常见地质灾害分析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改造,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引发各种许多种地质灾害,其中以斜坡地质灾害和地面变形灾害为主。尤其我国西北地区近年来频发以崩滑流为主的斜坡地质灾害,其典型代表就是位于陕西省的白鹿原上斜坡地质灾害尤其发育。斜坡地质灾害的主要以崩滑流为主,崩塌是其发育在陡峭的山地上岩土体突然地垂直下落运动。而泥石流其实质是岩土与水的混合物向坡下的流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斜坡地质灾害时地质、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笔者查阅大量资料结合大量实例发现影响斜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有:重力、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特性、新构造活动、地下水等条件、大气降水及人工爆破、坡脚开挖和地下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等。

部分地区虽然没有发现以崩滑流为主的斜坡地质灾害,但却出现了严重的地面变形地质灾害例如西安市则发育了13条地裂缝,而沿海城市天津则发生严重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定义;地面变形地质灾害是指因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而发生变形破坏,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现象和过程。由于地面变形地质灾害具有成因复杂、破坏程度高、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我们根据现有资料可以将地面变形可以分为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渗透变形和特殊岩土肿胀变形。

四、结论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地质过程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种。我国东部发生的地质灾害除部分地区有地震灾害以外其余主要是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为主,而在我国中部发生地地质灾害主要以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为主,中国北部则是一个复合型地质灾害区,在青藏高原中北部及大小兴安岭主要以冰湖溃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

参考文献:

[1]马杏垣,吴正文, 谭应佳,郝春荣.华北地台基底构造[J]地质学报,1979.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篇5

1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孕灾环境分析

农业灾害的孕育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气象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各类环境因子中,低层大气处于最活跃和多变的状态,绝大多数农业灾害的发生和演变都与大气的运动有关。水环境与大气、地面环境紧密相关,水的多少和污染程度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影响[4]。同时,农业灾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受自然条件控制,人的活动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1.1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貌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包括5.8%的圩区),丘陵占29.5%,山区占31.2%,湖泊洼地占8.0%。境内地形复杂,平原、丘陵、山地相间分布,断裂带发育众多,河湖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显着。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内横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北部平原由淮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淮河河床平缓,支流众多,南北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北岸支流较长,河床淤浅;南岸支流多发源于大别山区,短、陡而湍急;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南部,同样支流众多,湖泊密布;故而,易发洪水,泛滥成灾。江淮丘陵自东而西拱曲上升,与皖西山区构筑成江淮分水岭,地势略高,干旱少雨;皖西丘陵山高坡陡,皖南丘陵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成中山、低山、台地与平原的层状地貌,易受洪水及冰冻灾害[5-6]。

1.2气象环境

安徽地区四季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在西北风带控制下,与之相应,在地面来自西北利亚和蒙古西北风带的控制,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冬季气旋最高发生区,四季分明,特点突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流经常在江淮流域交汇,极易引发种种气象灾害。淮河以北地区春夏之交经常出现连阴雨、霜冻、干热风等灾害;长江、淮河沿岸和皖南山区梅雨季节,暴雨时常发生,从而引发山洪、泥石流及内涝灾害;江淮之间入伏后,多为晴热少雨天气,易,!造成大面积干旱,有时形成伏旱连秋旱;大风、冰雹、龙卷风从初夏到秋末,不分地地域,屡见不鲜。大涝和特大涝高度集中在梅雨季节,梅雨期及雨季降水的多少是造成安徽旱涝的主要因素[7-8]。

1.3生物环境

由于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自然植被多样,物种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前,安徽农业基本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自给型农业,自然植被保存完好;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并大兴围垦造田、毁林开荒,自然生态逐渐被破坏,病虫害日益猖獗。基于以下原因生物灾害有加剧趋势:一是全球气候变暖,越冬季节病菌和害虫的死亡率降低;二是缺少土壤冬翻,冬休田为害虫提供了安全越冬场所;三是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天敌,农田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四是人为过量捕杀有益生物(如鸟类、蛙类、蛇类等);五是分散经营,综防统治难以实现,造成防治效果差,害虫耐药性增强;六是科学监测水平的不足,外来有害生物随着国际贸易往来而侵入,带来了新的生物灾害[8]。

1.4人为及社会因素

自然灾害是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孪生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的增长和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剧,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催生了新的农业灾害,并加大了灾害频率和受害强度[6-7,9-10]。人为及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带来农业灾难,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核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功能,能够抵御和减轻台风、干热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但20世纪60、70年代的乱砍滥伐,开垦荒山等违规发展生产,导致植被严重破坏,据统计,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已由1949年的70%下降到现在的36%;研究还表明[1]:安徽地质灾害主要是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复合作用的结果,如人为侵蚀、搬运、挖掘、塑造地形等经济活动,破坏了地质环境在天然地质作用下的平衡,造成灾害性天气时极易发生江湖崩岸、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性灾害,导致延伸性灾害的发生,损失更加严重[10-11]。

2当前农业科技应对农业灾害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是最易遭受自然灾害侵袭并造成重大灾情,几乎所有的灾害发生后都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一旦灾情发生后能做的,就只有紧急抗灾减灾,如何谋划着降低灾后损失了。安徽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灾害预警、灾情响应、恢复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从农业科技应灾的角度出发,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主要有:一是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的观念不强,重视不够,对重大生产活动没有农业灾害防控论证意识;二是缺少农业科技防灾减灾专门研究机构,也没有 综合性专业化的应灾技术研究团队;三是在农业灾害的预防上,没有防灾减灾农业科技研究长、短期应对与发展规划;四是面对众多的农业灾害,防灾和应灾针对性强且有效的技术十分欠缺,防灾研究工作不能常态化。

3农业科技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应急机制与对策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不仅仅是因为农业生产的效益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更确切点说,农业生产是一个风险十分突出的产业,它处于一个自然开放的系统,自然界各类因素都可直接对其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农业灾害威胁下,农业生产显得异常脆弱。农业科技如何应对重大农业灾害,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答案只有一个:提升农业科技应对灾害的能力,发展抗灾减灾农业。努力做到:预防为主,抗灾、减灾和救灾相结合,灾前加强抗灾技术研究与储备、灾时科学分析辩证灾情、灾后搜集技术紧急补救[12-14]。

3.1建立农业科技应灾机构和技术队伍

农业科技应灾是一项针对性强且十分有效的手段,应从其长远性工作任务出发,设立综合性的防灾减灾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或挂靠省农科院),聚集并形成一支专业性的研究人才队伍。针对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灾后农业紧急处置,应制定农业科技应灾的短期研究计划与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形成一套农业科技应灾的工作及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应灾全局性和专业性的常态化研究,特别是要对一些长远性的农事活动或重大农业工程,加强其致灾因素防控论证,保证应对各类农业灾害做到:灾前有预案、灾时有技术、灾后有措施[15]。

3.2强化应灾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应灾能力

要避免和减少灾后损失,只有重视并加强灾前投入,建议国家及省财政设立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研究专项资金,变“应急救灾科研”为“稳定预灾科研”[16]。一是针对多发性农业灾害,加强抗灾农作物新品种、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及疫病研究,储备救灾减灾新品种、新技术。如:以生物技术为突破口,发展抗逆农业,针对多发的内涝与冰冻灾害,加强抗耐淹和抗冻(耐寒)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及作物抗寒剂研究;二是指导灾害多发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防灾能力。如:安徽省北部是易旱、易涝且多为盐碱的地区,高粱因具有抗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最为适宜的防灾救灾作物,加强诸如高粱等抗灾减灾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保护与种质创新工作,以便储备灾后减灾应急替代品种;三是针对常发性灾害如风灾、雪灾、霜(冷)冻灾害等,加强防灾生态系统与灾变地形地理研究,指导农民特别是在发展规模生产时要提高生态及地形防灾意识,合理布局,着眼“眼前”,又兼顾“长远”,从源头防范,减轻灾害损失[17]。

3.3建立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机制

农业灾害发生后,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和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把灾害损失减到最小限度,必须要有多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18-19]。农业科技应急救灾同样具有深入现场查灾、诊断、寻求技术支持、灾后响应、实施减灾技术等程序化过程,必须设立常态化的安徽省农业科技防灾救灾领导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抗灾减灾应急反应机制,有利于及时制定救灾减灾预案,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救灾响应能力,第一时间面向灾区、面向社会提供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技术信息和技术支持,指导救灾和恢复生产。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篇6

关键词:常见地质灾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物的需求与消耗,这也为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然而由于迅猛发展的中小型矿山疏于管理,加之小型矿山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大多无环保措施,加剧破坏矿区环境。开采环境明显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潜在的致灾隐患不断增多,且随时可能发展成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设施损毁甚至矿井关闭、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发生地质灾害较多、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存在着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具有灾种多、群发性、高隐蔽性、高突发性和时间上的集中性等特点。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本文对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进行简要介绍,并着重探讨一下防治措施。

1 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

1.1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

由于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与湘、云、贵岩溶地区的人口、工业、采矿业迅猛发展,超量开采地下水等原因,在矿区和大中城市产生了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我国因超量抽水而引起地面沉降的有上海、天津、常州、无锡等36个城市,上海、天津最大沉降幅度已超过2米。天津市因地面沉降而造成污水倒灌、积水淹没工厂、交通阻塞、海河泄洪能力降低、多次加高塘沽新港海堤,损失巨大,仅盐场坨地码头每年就需填土10万立方米,耗资达50万元。我国的桂、黔、湘等18个省区已发现岩溶地面塌陷点800多处,有塌陷坑30000多个,使大批的房屋倒塌,农田、水库、山塘毁坏,河流改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十几亿元。

1.2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山区,即祁连山、川西高原一线东部,太行山、鄂西山地、武陵山一线西北、长城以南地区。这些地区因人口和工农业迅速发展,山区资源大量开发,森林和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造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灾害。我国近百年死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已达万人,仅1949年以后就在5500人以上,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可达40~50亿元。我国西南各铁路沿线受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有近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长近20%,致使铁路运输中断1000~2000小时,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整治费用1.5亿元。近年来,我国部分山区铁路整治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费用已超过10亿元。

2 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2.1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综合研究

建立城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为动力减灾提供综合灾害信息,组织各部门与学科开展灾害的系统科学研究,协作攻关,解决地质灾害的共同难点,要借鉴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航天技术,以便科学地制订减灾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在改造利用过程中化害为利,尽可能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良性环境转化。

2.2 建立健全有关减灾法规

我国目前已颁布有关减少和制止人们不当行为作用于自然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同时也取得明显的效果。目前仍没有一个有关减灾法律,一部分人还没有对灾害的危害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重视法规的学习,以提高以法制灾,以法保城的意识,保护人民的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3 加大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

加强防灾工程建设,开展包括城市绿化、水土流失治理、防滑、防泥石流和入海口防潮工程,病库、危坝的加固工程,防洪、防震等城市防灾工程,以及小流域治理。同时还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治理“三废”污染,推行垃圾无公害处理,加大垃圾袋装推广的力度,加快完善排水网络,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城市煤气化和供热、改造道路交通建设垃圾变废为宝(如发电、炼油、加工有机肥等)处理装置,不断提高城市防灾保护能力。

2.4 采取多种手段宣传

利用电视、电台、出版物等手段,普及减灾知识。要总结减灾教育经验,弥补工作中不足之地,发挥优势,减灾部门要与教育部门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将减灾纳入教育总体规划,适应减灾事业发展之需。扩大招收大中专生规模,培养减灾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调整现有专业结构;结合大学基础教育开设减灾课和专业,有计划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有针对性派出有关人员到国外培训,学习国外减灾的先进经验。

2.5 推动减灾工作的社会化

社会化减灾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因为社会既是承灾体,也是减灾体。社会活动因80%的人为因素干扰而成为重要的致灾因素,因此减灾需要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把城市减灾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尽快建立减灾基金,除国家财政一部分投入外,还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减灾工作要大力发展保险事业,国家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同时对商业性保险经营灾害保险业务的采取自愿政策,并给予应有补贴,根据中国的财力情况,采取联合共保办法,共同发展灾害保险,国家应以整体、经济利益发展,在财政上优先照顾灾害保险的发展,灾害的防治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要优先考虑减灾保险的财政支持要求,同时,在税收、政策方面扶持灾害保险的发展,推动防治灾害走向社会化,将减灾纳入各行各业的行动计划,把减灾责任分解和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3 结束语

地质灾害不仅包括土地资源学、地貌学、城市环境工程学、结构工程学、生态学、林学、土壤学、大气学、海洋学、资源环境学、系统工程学等,而且包括社会制度、政策法令、国土开发、城市布局、历史状况、社会治安、公民素质、救灾队伍等社会科学。我们应奠定有关地质灾害综合体系的理论基础,用以指导有关实践活动,在统一规模原则下,制定防灾的综合规划,让防灾减灾系统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李江,刘晓维.山洪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探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11.

[2]陈玉桥.浅谈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2,22.

[3]巴岱,李涛,李辉,马长慧.新疆巴楚县工业园区地面塌陷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治理[J].西部探矿工程,2011,(07).

[4]门妮,余学鹏,李平,于晓辉.重庆市城区地质灾害分级评价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04).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 地质灾害 预防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工程开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改变区域的地形地貌。受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工程建设大都只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地质灾害不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给环境的整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疏于管理的工程建设活动对整体发展环境稳定造成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为了保障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我们必须做好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要积极采取措施费各类地质灾害问题进行科学防治,从而实现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2地质灾害的分类

我国地质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属于自然地质灾害;二,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属于人为灾害。

3我国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由于我国地质结构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承灾能力弱,所以形成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等。这些灾害还在显逐年增长的趋势。所以必须积极有效的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3.2泥石流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 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3.3地面塌陷

由于受到地震活动、降雨、地下采矿及大量抽排地下水等因素,土体和表岩在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向下方塌陷,并会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一种地质现象被称为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按形成原因大致可分为:一,自然塌陷,如暴雨塌陷、洪水塌陷、地震塌陷、重力塌陷等;二,人为塌陷,如坑道排水突水塌陷、采空区塌陷、抽汲岩溶地下水塌陷、水库蓄水或引水塌陷、振动或加载塌陷、地表水或污水下渗塌陷、多种成因复合塌陷等。

3.4崩塌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者称山崩。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3.5地裂缝

“地裂缝” 地面裂缝的简称。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有时地裂缝活动同地震活动有关,或为地震前兆现象之一,或为地震在地面的残留变形。后者又称地震裂缝。地裂缝常常直接影响城乡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

3.6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有自然的地面沉降和人为的地面沉降。自然的地面沉降一种是在地表松散或半松散的沉积层在重力的作用;人为的地表沉降主要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地基软弱夹层没有查清,软基处理不当或设计不合理所致。

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4.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常见的地质灾害的工程防治措施大致有:地下排水、刷方减重、支挡工程、滑带土质改良、遮挡、拦截、护墙护坡、削坡、畜引水工程、储淤工程、排导工程、清除填堵法、跨越法、强夯法、灌注法等。

4.2避让措施

(1)雨天避让措施。在暴雨天气采取临时避让措施。对于那些变形山坡比较多,容易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区,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下雨前做好搬迁准备,以便及时躲避,减少损失。

(2)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且相对治理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已经做出过防治措施仍多次受到损害或者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应采用搬迁避让措施,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地,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

4.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4.4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人类各种生产开采活动。据统计,人类活动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影响远大于正常自然灾害的影响。人为原因导致的地质灾害具有速度快、危害大且危害面积广的特征。因此,需提高人们对地质灾害严重性的认识,使人们具有强烈的预防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不要胡乱开采矿藏、大量抽取地下水、对坡脚进行切割,坚决杜绝对森林资源进行滥砍滥伐。

参考文献:

[1] 王宁涛,彭轲,黎清华,赵信文,黎义勇,何军.基于RS和GIS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定量评价: 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J]. 地学前缘.

[2] 易静,徐永进,杨世琦,刘灿.区县级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研究与应用[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3] 蔡军.灰色新陈代谢模型在滑坡动态监测中应用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孟庆华,孙炜锋,王涛.陕西凤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3(02)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篇8

    ,并建议性的提出防治措施。

    1.地质灾害产生因素

    1.1 疏于排水

    采矿时对地下水必须进行疏干排水,甚至要深降强排.由此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首先是矿井突水事故不断发生。许多煤矿的上覆和下伏地层为含水丰富的石灰岩,特别是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不仅煤系内部有含水性强的地层,其下伏为巨厚的奥陶纪灰岩。这些矿床随着开采的延伸,地下水经深降强排,产生了巨大的水头差,在一些构造破碎带和隔水薄层的地段,煤层承受到来自下部灰岩地下水的高水压,威胁着矿井和职工生命的安全。其次是由于疏干排水,使许多岩溶充水矿区引起地面塌陷,严重影响地面建筑、交通运输以及农田耕作与灌溉。各矿区附近均有地面塌陷现象,水位下降很多,使厂矿、工业和生活供水原有系统发生吊泵,形成无法供水的局面。再次是某些矿山由于排水,疏干了附近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长期得不到补充恢复,影响植物生长;有的矿区甚至形成土地石化和沙化、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2 其他因素

    矿山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很多,有些是开采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如开采深度的增加,使得地应力相应增大引起冒顶、片帮、脱盘甚至岩爆的严重地压灾害;有的是开采中忽视预防或开采不规范、管理不科学导致的,如采空区不及时充填、废渣废水随意排放、水文地质及构造不了解、巷道偏离、盲目指挥、违章作业、私挖乱采等,非稳定因素积聚到一定限度引发各种灾害;有的矿山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或为摆脱一时的经营危机,摒弃常规如采富弃贫、求近避远,结果为后期发展埋下灾害隐患;曾一度泛滥的民采风潮掠夺式的开采活动也对部分国有大中型矿山造成严重干扰和资源、环境破坏。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按成灾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但最常见的是以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分类。   

    2.1 岩土体变形灾害

    2.1.1 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矿山采空区,若保留矿柱不足,或因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如煤矿),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矿体埋藏相对较深的地下开采矿山,如果不能及时回填和崩落采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大面积塌陷。此外,在岩溶分布区,还会因矿山排水疏干而导致溶洞上方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不仅破坏可耕地资源、建筑物,毁坏道路、水库,还可直接导致矿山某些地下巷道的塌毁,或使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塌陷裂缝灌入坑内,造成淹井事故,直至停工停产。   

    2.1.2 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 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这种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建材矿山。   

    2.1.3 坑内岩爆 坑内岩爆又称矿山冲击,这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强大的地壳应力作用而被强烈压缩,一旦因采掘挖空出现自由面,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地应力的骤然释放,导致岩石大量破裂成碎块,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给矿山带来危害和灾难。     

    2.1.4 采矿诱发地震 因采矿活动而诱发的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小震级的地震即可导致井下和地表的严重破环。   

    2.1.5 场库失稳 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溃决崩塌继而形成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尾矿坝崩坝事故常给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   

    2.2 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   

    2.2.1 矿坑突水涌水 这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严重。生产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打穿老窿,贯穿透水断层,骤遇蓄水溶洞或暗河,导致地下水或地面水大量涌入,造成井巷被淹、人员伤亡灾难。   

    2.2.2 坑内溃沙涌泥 这是常与矿坑突水相伴而生的灾害。当采掘过程中骤遇蓄水溶洞,常见溶洞中充填的泥沙和岩屑伴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地裂缝也常会使浅部第四纪沉积物随下漏的地表径流涌入坑内。其结果是使坑道被泥沙阻塞,机器、人员被泥沙所埋,严重时甚至会使矿山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2.2.3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矿山灾害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因采矿、选矿产生的“三废”物质,由于未经有效处理就被排放到江河湖海

    中,造成环境污染公害事件。采矿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盐渍化、地下水断流等。   

    2.3 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2.3.1 瓦斯爆炸和矿坑火灾 这种灾害最常见于煤矿。由于通风不良,使瓦斯积聚发生爆炸,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矿井被毁;矿坑火灾除见于煤矿外,也见于一些硫化矿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热,在热量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自燃,引发矿山火灾。矿山火灾的危害极大,而且还严重损耗地下矿产资源,如有的煤矿在地下已燃烧上百年,其资源损耗量十分巨大,使当地气候发生改变,农作物和树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严重恶化。   

    2.3.2 地热 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地热危害不断加剧。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下,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又大,地温非常高。矿山地热灾害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有关矿山的正常生产。

    3.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加强边坡监测,建议作挡墙稳固边坡,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建议做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原有的灾害点,做好边坡加固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因矿山开采而诱发灾害复发的隐患。渣场弃渣严格作好方量及边坡坡度的设计,作好挡墙设计,设置拦渣坝,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并充分、合理利用渣场,严禁随意弃渣(特别在公路沿线)。对于坑道开采,在坑道内一定要作好支护,做到边开采边支护,防止因矿顶坍塌、冒顶等而产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户处要预防引起上部地面开裂。作好坑道的排水设计,以防因矿坑涌水造成危害。设置监测点,作好监测记录与分析工作,确保在易于发生灾害地段防患于未然。开采结束后,对矿区进行统一规划,计划进行矿山复垦工作,恢复矿山生态功能。

    (2)次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在进场公路、矿山生活区建设中,会形成大量的边坡和一定数量的弃渣,可能形成边坡失稳,造成滑坡和塌方;沿途不合理的弃渣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可能形成坡面泥石流,可能有滚石和飞石危害。科学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并进行合理支护和加固,边坡上方应设置排水沟,做好地表挡排水措施。加强工地管理,合理堆放弃渣,严禁随意弃渣;在险要地段建设拦挡滚石和飞石的设施:开采结束后,将弃渣场扒平覆土,植树还林,恢复植被。

    (3)一般防治区防治措施。区内无主要建筑物和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可能因地表岩体的破碎而造成水土流失。应严禁越界开采,减少人为扰动,做好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

    (4)地质环境恢复方案及措施。为防止水土流失和恢复植被和景观,矿山须规划进行矿山复垦工作,以恢复矿山生态功能。开采弃渣切勿胡乱堆放,必须统一堆放到开采境界线以外的矿山弃渣场内,在开采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弃渣回填到采空区。弃渣场经处理后再敷表土、植草种树。

    4.结束语

    经分析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大都是由于采用不科学的采矿方法造成的,当人们注意到了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正确解决资源需求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矛盾时,科学的采矿方法将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因为现有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避免矿山开采引发的不良地质灾害的产生。在矿山开采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矿山环境的管理。只有解决好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促进中国采矿业的持续发展。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篇9

关键词 锦屏 “8.30”地质灾害 灾害类型 发育特征 影响分析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锦屏一、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和木里县境内,锦屏一级水电站是雅砻江干流下游河段的控制性水库梯级电站,其下游梯级依次为锦屏二级、官地、二滩和铜子林水电站。

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工程规模巨大,开发河段内河谷深切、滩多流急、不通航,沿江人烟稀少、耕地分散,无重要城镇和工矿企业,工程的开发任务主要是发电,结合汛期蓄水兼有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负担的作用。电站装机容量360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66.2亿kW・h。水库正常蓄水位1880.00m,死水位1800.00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77.6亿m3,属年调节水库,对下游梯级电站的补偿效益显著。

2012年8月30日凌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木里和冕宁三县交界的锦屏山地区因持续强降雨影响诱发群发性地质灾害(简称“8.30”地质灾害)。本次地质灾害主要为以木落脚3#营地为中心,木落脚沟-印把子沟一带为轴线,形成以群发性坡面泥石流及群发性小冲沟泥石流为主要灾种的自然灾害。正在该地区施工建设的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受到严重影响,“8.30”地质灾害导致施工区道路、隧洞、桥梁受到严重破坏,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部分营地供水中断,个别部位坡面泥石流造成人员伤亡。

本文主要以锦屏山地区 “8.30”地质灾害为例,详细介绍了类似锦屏山地区的高山峡谷地区因暴雨造成的各种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为该类地质灾害的研究及治理提供相应的参考。

2“8.30”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2.1“8.30”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现场地质灾害调查 ,“8.30”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类:

(1)坡面泥石流。坡面泥石流是一种发生在有碎屑堆积物的陡坡上,由降雨引发的高浓度碎屑与水的混合物沿坡面运动的现象。坡面泥石流形成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土体吸水强度衰减阶段、土体蠕动变形阶段、局部滑动阶段、流动阶段和沉积阶段。坡面泥石流为本次“8.30”地质灾害中最多、最常见的类型,分布于整个地质灾害区域。

(2)沟槽泥石流。该类泥石流又可细分为两个亚类,一是地形上成槽谷状的负地形,二是部分小冲沟。这类泥石流物源不仅谷底松散物质被冲出,而且有部分坡面物质参与,其规模和危害性明显强于坡面泥石流。

(3)土体塌滑。主要发育在地形较陡部位,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由于饱水增重,加之地表水下渗软化作用,导致局部土体发生剪切破坏。土体塌滑规模一般较小,多堆积于坡脚,一般危害性不大。

(4)水石流。由水与粗砂、石块及巨砾组成的特殊流体。其黏粒含量少于泥石流和泥流。水石流是本次“8.30”地质灾害中3#营地遭受的最主要灾害,其成因及表现形式为持续局地特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沟床大量固体径流物质向下游搬运,造成水流改道,南北沟排洪渠进口、木落脚沟跨公路涵洞堵塞;山洪沿场内公路进入营地,在空旷场地扩散开,水流速度减缓,固体径流物质停积,导致营地过水部位留下30~100cm(局部可达200cm)厚的沙土夹少量块碎石和树木。

2.2“8.30”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2.1坡面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8.30”地质灾害中坡面泥石流在锦屏一级施工区最为发育、最为常见,总体上看,区内坡面泥石流发育具有面广、点多、集中群发或成片群发的特征。

坡面泥石流的成因及表现形式为中陡岸坡表部零星分布的松散堆积物,在持续暴雨冲刷及雨水下渗作用下,稳定性逐渐下降直至失稳,呈条带状挟裹边坡表面植被、树根及少量块碎石从高出江面100~350m的坡面顺势而下,堆积于公路、隧洞进出口等场地,泥石流发生后坡面多显露出基岩面。一般一处坡面泥石流的方量大约300~1000m3。

“8.30”地质灾害在施工区共形成28个坡面泥石流灾害点,见图1。其中,在大坝下游约5.6km左岸锦屏二级施工便桥~景峰桥1#隧洞进口段辅助路后坡发生多处坡面泥石流,发育高程高于公路数百米,坡体表部残坡积层在暴雨激发下形成坡面泥石流,同时还夹杂有少量块石,最大粒径可达3m。泥石流具有高差大、势能高及危害大的特点。在“8.30”地质灾害中一次冲出量1万多m3,堆积于公路内侧长约300m范围内;另外35KV变电站与葛洲坝大奔流砂石系统项目自建营地后坡,发育2处坡面泥石流,规模较大,造成的危害较大。营地及变电站位于约1950.00m高程小缓坡平台地带,其后坡出现2处深2~4m的凹陷,间距约50m,坡表局部基岩,多有薄层坡残积覆盖层,植被覆盖良好。两小凹槽处于营地后坡约200m高位置垮塌顶部,单处垮塌宽15~20m、厚0.3~1.5m,单处堆积量初估1000-1500m3,坡面泥石流在场地所处小缓坡地带堆积,其前缘堆积至葛洲坝自建营地,对葛洲坝自建营地局部建筑物产生直接冲击破坏及漫流影响,造成人员伤亡。

2.2.2沟槽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施工区在“8.30”地质灾害中沟槽泥石流较为发育,主要在小冲沟和沟槽状负地形部位。沟长一般不长,切割不深,谷底纵坡降陡,一般400~800‰ 。在长期外动力地质作用下,谷底多分布有块碎石。在暴雨条件下沟槽快速汇水,谷底及部分坡面的松散堆积物饱水后沿沟槽被冲出。总体上看,这类泥石流不仅谷底松散物质被冲出,且大多有部分坡面物质参与,其规模和危害性明显强于坡面泥石流,除淤埋阻断公路外,还对路基造成冲刷淘蚀。

锦屏一级水电站施工区在“8.30”地质灾害后的排查成果显示,整个施工区在“8.30”地质灾害中发生了泥石流灾害的沟槽有18条。其中规模较大或危害性较大的有右岸棉沙沟泥石流,沟内冲出固体物质总量近1万m3(危害到1#、3#、5#公路,棉沙沟110KV变电站、低线砼生产系统、骨料运输皮带机转运站);右岸1#路辅助洞进口上游沟槽泥石流(危害到1#公路,对外专用公路A洞出口,见照片1);左岸牛吃水沟泥石流(危害到大沱1#营地到锦屏西桥的辅助路)。

2.2.3土体塌滑发育特征

施工区在“8.30”地质灾害中部分地带滑塌灾害发育,但总体上看呈零星分布。区内覆盖层滑塌主要发育在地形较陡部位,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由于饱水增重,加之地表水下渗软化作用,导致局部土体剪切破坏,塌滑规模一般较小,多堆积于坡脚,一般危害性不大,影响范围小。

2.2.4水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锦屏一级水电站3#营地位于雅砻江右岸木落脚沟流域2200.00m高程以下相对宽缓的两级山间台地上(俗称三坪子和二坪子),距坝址区约5.5km,营地周围三面环山。木落脚沟总体流向近东西,在2100m高程分为两个支沟,又称北沟、南沟。本文仅将南北沟汇合口以下称为木落脚沟。

在“8.30”地质灾害降雨过程中3#营地东侧的南、北沟一带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且有多次降水过程;两岸岸坡基岩,地形陡峻,降雨汇流速度快;沟床纵坡降大,洪水形成后产生强烈冲蚀作用,沟底分布的漂卵砾石砂随洪水向下游搬运,是导致本次南、北沟水石流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巨大的水石流强烈下蚀、侧蚀沟床,造成排洪渠进口堵塞,导致水流改道,洪水挟带大量沟床固体径流物质沿公路进入3#营地三坪生活区,在楼间空旷地带和进水房间留下30~100cm厚的沙土夹少量块碎石和树木。洪水从三坪子楼间空地和路面汇入排洪渠,再经木落脚沟天然沟床下泄,由于洪水强烈淘蚀沟床,再次造成三坪子至二坪子之间的排水涵洞堵塞,沟床向右侧改道沿公路冲入二坪子生活区,同样造成二坪子生活区部分房屋一楼进水,楼间空旷地带泥沙淤积。总体看,本次水石流仅不同程度造成营地房屋底层、场内道路与生产生活设施漫流淤埋,靠近沟口部位停放在路边的车辆被洪水冲走。

3“8.30”地质灾害对工程影响分析

3.1坡面泥石流对工程的影响

施工区自然岸坡坡度一般较陡,自然坡度约 40~50埃卤矶喾植加斜〔闼缮⑵禄槭敛悖脖幌∈瑁诒旯た鱿峦撂灞ニ籽鼗矣敫哺遣憬缑嫦禄纬善旅婺嗍鳌!?.30”地质灾害中集中群发或连片群发多处坡面泥石流或滑塌,在坡表已垮塌部位周围仍有大量未滑塌、厚度不一的坡积碎石土分布,在持续强降雨等条件下,仍有小规模局部滑塌,并发展成为坡面泥石流的可能,对沿线公路及隧洞出入口仍潜存一定威胁。坡面泥石流危害主要表现为淤埋、阻断公路,个别部位对坡脚建筑物及人员造成冲击淤埋,安全危害大。

3.2沟槽泥石流对工程的影响

施工区多条冲沟在“8.30”地质灾害中暴发一定模泥石流,造成涵洞堵塞,冲毁道路及外侧防护栏。在冲沟内及其两侧还分布有少量松散堆积物,在持续强降雨、地震等特殊工况下,可能诱发一定规模的泥石流(水石流),威胁公路通行安全。特别是棉纱沟需要重点关注,沟内松散固体物质较多,棉纱沟一旦发生泥石流,势必会对出口部位的胶带机运输系统4#转载站、5S2隧洞进口~5S1隧洞出口及锦屏一级棉纱沟拌合系统等工程设施及人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沟槽泥石流规模和危害性明显强于坡面泥石流。

3.3土体塌滑对工程的影响

施工区自然岸坡受“8.30”地质灾害影响局部已形垮塌,坡表已垮塌周围仍然有大量未滑塌、厚度不一的坡积碎石土层分布,在持续强降雨、地震等特殊工况下继续发生小规模、乃至较大规模的局部垮塌的可能性较大。土体塌滑危害性不大,影响范围小,主要是滑塌堆积物堵塞交通及威胁下部建筑物、人员安全。

3.4水石流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在“8.30”地质灾害中水石流主要发生在3#营地,南、北沟沟床内的大量松散固体物质被洪水冲出,现今沟床堆积物以漂块石为主,稳定性相对较好;沟坡两岸基岩,松散堆积物少。3#营地短期内遭受南、北沟大规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较小,但遭受南、北沟水石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较大,对三坪子和二坪子生活区潜在危害性大。水石流危险性大,危害范围广。主要表现为沟床改道、沟口形成洪积扇淤埋道路厂房、冲走车辆及房屋进水淤沙等。

4“8.30”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锦屏一级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中游锦屏大河湾之西侧,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之斜坡地带。地貌上多属侵蚀山地,地形上表现为高山峡谷,其间分布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山间盆地和构造洼地,地势总体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逐渐降低,由海拔5000~4000m降至约2000m。沿河两岸山势巍峨,层峦叠嶂,高差悬殊,呈典型高山峡谷地貌景观。

锦屏一级水电站施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由中上三叠统的大理岩、变质砂岩、板岩及绿片岩组成。第四系冲洪积、崩坡积松散堆积物零星分布于河谷、支沟的山间谷地内。

锦屏一级水电站施工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松潘-甘孜造山带南部的木里弧形构造带内。区域地质构造相当复杂,地层普遍变质,褶皱强烈,断裂发育。施工区附近规模最大的断层为坝址东侧2km的锦屏山-小金河断裂。该断裂延伸长100余公里,锦屏山断裂北段走向N25~35E,倾NW,倾角60~90埃隙涡〗鸷佣狭殉氏蚰隙蛊鸬幕⌒握共肌F扑榇硎祝诒4娴牟梁壑甘靖枚狭言泄嗥诨疃诨疃圆⒉磺浚囟狭盐拗星空鸹疃辔奕人疃O蟆?

锦屏山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沟谷深切,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地形陡峻、山高坡陡。加之山体植被单薄、岩土,在暴雨情况下具备地质灾害高发易发的自然地质条件。

根据洼里(三滩)站1953年6月~2000年5月流量系列统计,多年平均流量为1220 m3/s。据 “8.30”实测降雨资料分析,与木落脚3#营地暴雨中心相对较近的锦屏雨量站6h降雨量为44mm;24h降雨量为94mm。根据锦屏雨量站1959~2012年实测24h最大降雨量分析,“8.30”暴雨重现期为30~50年一遇。据现场调查,大家一致认为:3#营地北沟的雨量应比锦屏雨量站的雨量大。综合分析认为,北沟“8.30”暴雨重现期约为50年一遇,相应的洪峰流量约为98.4m3/s。

综上所述,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下,持续局地暴雨引发了大面积群发性自然地质灾害。

5结论及建议

(1)锦屏山地区地形陡峻,沟谷纵横,地形相对高差1000~2000m,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加之山体植被单薄、岩土,具备地质灾害高发易发的自然地质条件;“8.30”期间持续多次局部暴雨是本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

(2)“8.30”锦屏山地区自然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影响范围大,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以坡面泥石流和沟槽泥石流为主,局部造成建筑物受损及人员伤亡。

(3)锦屏一级施工区自然岸坡坡表、冲沟内及其两侧还分布有少量松散物堆积物,在持续强降雨、地震等特殊工况下,可能诱发小规模的泥石流(水石流),威胁公路通行安全;在“8.30”地质灾害中已发生垮塌周围还有发生小规模、乃至较大规模的局部垮塌的可能,对沿线公路及隧洞出入口部位的车辆及人员通行构成一定威胁;3#营地短期内遭受南、北沟大规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较小,但遭受南、北沟水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较大,对三坪子和二坪子生活区潜在危害性大,需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4)建议在高山峡谷地区进行场地选择、道路布线时,坚持按照“先避让、后布置、再处理”的原则,尽量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彪山,郑志军,周伟.四川成都龙泉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02).

[2] 郑春明,张映辉,韩玉玲,李旭杭.山区滑坡、崩塌、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浙江水利科技,2000(02).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篇10

关键词:规划 设计 地质 灾害 规避 风险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hedging strateg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ountain town i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hedging strategies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planning design geological disaster at risk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地质灾害作为山地城镇建设中突出的地质现象,对城镇建设发展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在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中,内因是自然地质因素,外因则是不当的人为建设因素,因此,在城镇规划设计中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合理地规避与防治,就显得十分重要。

1.地质灾害的概念

所谓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人、物、设施)相遭遇的结果。没有致灾的作用,灾害无法发生;而若作用遇不到有价值的受灾对象,造不成损失,也不能称为灾害。致灾作用是主导因素,受灾对象是被动客体。地质灾害的类型常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其它特点进行划分,而灾害的大小则以受灾对象的损失大小(规模、价值)加以评估。

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进程,有的是逐渐完成的,有的则具有很强的突然性。据此,又可将地质灾害概分为渐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等;后者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下工程灾害等。渐变性地质灾害常有明显前兆,对其防治有较从容的时间,可有预见地进行,其成灾后果一般只造成经济损失,不会出现人员伤亡。突发性地质灾害突然,可预见性差,其防治工作常是被动式的应急进行。其成灾后果,不光是经济损失,也常造成人员伤亡。故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对象。

2、某山区地质灾害概况

(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概况

长阳县城位于清江两岸,沿岸为河谷地貌,城区沿清江南、北两面狭长地带分布。特定的地理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导致滑坡、陡崖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影响了长阳县的经济建设并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威胁和损失,因此,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长阳县地质构造复杂,高山险峻,危岩耸峙,沟壑纵横,断层裂隙发育程度高,地质环境相当脆弱,加之地处亚热带大陆性潮湿区,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特别是近几年来,川气东输、宜万铁路、沪蓉高速等国家重点工程穿越长阳县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其原有地貌特征,打破了原有地质构造平衡,可能诱使地质灾害进一步加剧。长阳县城规划区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危岩崩塌等,主要分布在清江沿岸、北部花坪山一带、公路沿线和其它由于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而引发的地区。其中滑坡、崩塌60余处,总方量4亿余立方米,其中不稳定滑坡59处。一直处于监测中的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体、白岩危岩体、杨家槽滑坡,近年来有明显活动的迹象。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期基本与洪水期一致,5―6月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随降雨量的增高而增高;二是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大型工程建设密切相关,大规模人为建设诱发了多处地质灾害。

(二)防治原则

在长阳县城镇规划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宜昌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法规,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的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和“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对治理难度过大、治理效果不理想的灾害点,城镇建设应采取主动避让的原则。

3、城镇规划中对地质灾害的对策

(一)规划布局结构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

长阳县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县域地形、地貌复杂,陡坡地多,城镇建设难度增大。县城用地按建筑适宜性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以指导城镇建设的实施,保障城镇建设的安全。长阳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考虑到了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在整体结构布局中采用了县城结合原有城镇山水格局,以清江为主线进行布局,形成清江城中穿越、山水会聚,绿水青山环抱,六大组团有机疏散的带状组团式城镇结构。县城中心区规划结构可概括为:“双轴、环水、重山”的组团式布局。双轴:沿清江滨水景观轴和沿清江路城镇高层建筑景观轴,自然山水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环水:规划结合环城北路和环城东路的截洪沟培育生态绿地,从而与清江形成环水生态景观轴;重山:自然山体的天际线与规划清江路高层建筑的天际线形成自然与人工的双重天际线,在清江路两侧形成高层建筑组群,提高了土地的高效集约性,同时注意立面高度的设计,以尽量不破坏山体天际线为原则,形成良好的视觉感受,提出一种新的山地城镇建设模式。截洪沟与生态绿地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改善环境。以城镇现状基础设施及用地条件、坡度、高程分析为依据,考虑城镇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城镇建设用地原则上坡度应在不大于25度的范围以内,同时城镇用地发展要强调生态补偿和美化城镇环境,使建设过程与总体环境改善过程相辅相成,共同进行。城区内清江两侧各设置30米的生态防护绿地,结合城镇不可建设用地和部分公园绿地作为组团隔离用地。

(二)道路交通线路的对策

道路工程的实施会对山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山地环境的恶化也必将加大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为此,在道路选线和修建过程中应重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加大水土保持的工作力度,加强植被保护,改善局部的生态环境,使其向良性发展。本着环境保护和利于生态平衡的原则,长阳县城镇交通以城镇主次干道为骨架,依托G318国道和清江两条大动脉,沪蓉高速、宜万铁路、西气东输国家“三大通道”构成一个完善的交通系统。结合城镇自然生态格局,规划建设环形城镇干路网。道路横断面宽度为25―30米,未来结合城镇主环线,与城镇内环共同构成城镇交通网络。公路、高压线和城镇主干道两侧,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设置相应不同宽度的防护绿带。

(三)科学合理的竖向规划

在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工程建设中尽量以规划区内的地形地貌情况作为开发建设的依据,从山地及城区的地质、地形出发,根据不同地质的承受能力和地形的陡、缓选择合适的用地布局形式,尽量减少高填方、边切坡等严重破坏地质环境的工程措施,并且对可能失稳的高切坡和自然边坡采取合理有效的支挡或锚固措施,从而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在滑坡边界修建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坡面处选择修筑排水沟。地质灾害点和现状边坡点等则严格按照宜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规定的防治方案及措施进行治理。

(四)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塑造良好城镇景观

长阳县地质条件差,有多处滑坡、危岩,城镇在向外拓展建设中挖山、开路,建设成本过高,对城镇生态破坏严重。环城北路花坪山片区、永和坪片区的平地都是以破坏山体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城镇景观缺乏特色,沿江大部分建筑形式和空间与其他城镇雷同,布局较为混乱,不能体现山水城镇环境特点。在长阳县城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强化原有山水城镇格局,保护城区水体两岸山体不受开发破坏;沿清江两岸建设生态景观轴,两侧各留出50米和30米宽的生态绿廊,结合清江防洪堤建设滨江广场,组织活动项目,形成既有整体感,又有节奏感的城镇滨河生态景观轴。

(五)地质灾害的技术支撑

在规划中利用了现代技术,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并根据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来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和土地使用性质。GIS工作系统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城镇规划和环境评价等学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对现状复杂的城镇地区进行数字地面模型构件和空间分析以及相关扩展模块的分析功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对地质灾害的评估能够起到更加科学有效的作用。

结束语

城镇集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于一体,是人们生产生活重要的载体。对于处于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城镇,人们生命财产经常受到灾害的危胁。同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极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城镇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在城镇规划与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城镇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通过对灾害的规避与防治,从最大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带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镇建设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黄光宇.山地城镇规划建设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黄光宇.山地城市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