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如何发展十篇

时间:2023-07-18 17:36:15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 困境 对策

近几年来,重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据《福布斯》的中国大陆最发达旅游城市排名,重庆排名第三,世界旅游城市景气指数排名第16名。2015年重庆全年接待游客达到3.9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50亿元。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必须强、农民必须富、农村必须美”,同时指出:“要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应如何规划、如何建设、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旅游中面临着哪些实践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乡村旅游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1)能够促进乡村农业的成功转型和农民的增收致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将“三农”资源进行集中打造,突出乡村文化、自然景观、清新空气、绿色菜肴等城市居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特色产物,能够推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向农村转移,能够进一步协助农村外出打工“本土化”,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

(2)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能够带动城市居民的“周末游”,为其提供休闲旅游消费的空间,提升黄金周或“周末游”在发展旅游中的收入比,进一步拉动内需消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能够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改善生态文明。2016年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的标准建设美丽乡村。但,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单方面的,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乡村旅游作为全民参与中的一个发展路径,更多的能够实现“大工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促使乡村更加重视生态文明质量,这样一方面能够保护大量的原生态景观不被破坏,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乡村生态进行修复,促进青山绿水的生态平衡。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实践困境

(1)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当前某些地方政府为了突出旅游资源或者追求政绩,对市场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相互模仿,追求短期效益,导致发展模式化,内容同质化严重的现象。

(2)季节性旅游明显。依据地方特色打造的“后文化旅游”,较多的集中在以赏花为主的春季和以采果为主的夏季,秋冬季节则无花可赏、无果可摘、无景可去,季节性短板凸显。

(3)粗放式经营突出。当前我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乡村旅游产品模式单一,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存在着思想准备不充分、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系列问题,难以留住游客。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干道等级低,存在不少断头路,未形成循环交通网络。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未配套到位,绿化、美化、亮化较差,标示标牌未统一到位。

(5)滥挖乱采严重。景区矿山开采企业近20家,存在无序开采、违规开采、越界开采,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质灾害隐患凸显。

三、新常态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抓落实,形成齐抓共建“大合唱”。一是按照区委区政府“城区、园区两篇文章”的总体安排,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人大、区政协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镇街为成员的黄瓜山乡村旅游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给予政策扶持、项目倾斜、资金保障,举全区之力加快黄瓜山乡村旅游发展。二是加强镇街部门协作,认真组织区域内联席会议和项目会审,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整体联动、整体推进,重点解决区域内项目相关证照和手续办理,化解项目建设中各类矛盾纠纷,引导业主加快建设、品质发展。

(2)抓统筹,打造加快发展“助推器”。乡村旅游的规划,应充分调研分析当地的资源条件,优化配置,整合区域内文化、自然景观、村落、观光园区、特色农产品等乡村资源,加速构建农旅商结合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强化资金整合,积极争取农林、水利、交通、文体等涉农、支农资金集中打捆投放,重点倾斜园区特色产业项目,加快道路交通、环境卫生、文化氛围的上档升级,创建重庆市级乡村旅游目的地。统筹推进新村居民点建设,改善居民生活和出行环境,为乡村旅游发展腾出更多土地利用空间。

(3)抓规划,精心设计好发展“大蓝图”。区旅游局牵头,相关镇街、部门参与,系统、科学编制立足乡村,服务城市,明晰重点,制定保障措施,最终达到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的新型产业,让规划更具前瞻性、特色性、操作性和时序性,避免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调。具体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特色产业,打破旅游季节性限制,坚持差异化定位、错位式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杜绝粗放型产业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把好项目入驻关,引导业主在创意、特色和品质上下功夫。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篇2

发展合作经济迎接WTO挑战 禤燕庆

入世后的农业必须加大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 杜彦坤

2000年国定贫困县贫困监测报告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农地制度安排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问题研究 葛颖培

耕地抛荒的现象与本质——安徽省农村耕地抛荒调查 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

"入世"后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 新疆自治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

营造环境加强监管——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意向调查 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利用绿箱政策加大扶贫力度 侯锐

粮改如何深入进行下去?——对深化吉林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 李添,刘忠民,郭作北

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刘长翠

东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状况的比较 王琳,张维群

扬长避短寻求突破——湖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调查与思考 李劲夫

调查研究中要善于运用信息方法 蒋在哲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政府统计工作 刘顺国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 贾天增

农村合作经济: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夏英

软环境建设:中国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高保周

农村经济结构变革过程中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高强,赵贞

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放在首位 佟屏亚

对我国融资体制变革的思考 臧日宏

湖北农户收入与消费结构分析 丁士军,舒振斌,陈传波

消赤减债刻不容缓——对乡村负债的调查与思考 邱运斌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必须再创新——对湖北省七十三个村农户家庭经营情况的调查 查金祥,曾令香,许家林

入世后的农业:外国公司比外国产品的冲击更大 郭玮

安徽农业结构调整为何没有使农民受益? 孟昭杰

我国农民旅游消费成效与隐忧并存 邹荣桂,邬爱其

昔日"红宝"能否重振雄风——对宁夏枸杞资源现状的思考 拜发奎

农村村干部职务犯罪透视 纪小平,于志明

种植什么谁说了算? 杨帆

乡村啊,你的路在何方? 李季春

小辣椒唱大戏——贵州省遵义县发展特色经济调研 贾德昌,贾春秀

围绕发展主题狠抓配套改革——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统计改革实践 郑世成,冯志中

2000年全国分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2000年全国分地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实施石油替代战略发展替代石油农业 路明

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义务教育 程贻举

正确处理确保稳定大局 王大明

2000年末农户人均存粮493公斤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消除补贴误解加快入世进程——我国入世谈判的农业补贴僵局分析 卢锋

试论我国中央粮食储备制度的进一步变革(上) 鲁晓东

信贷扶贫能帮助穷人吗? 汪三贵

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生活综述 唐平,左颖

种粮大户需要扶持和保护——粮食购销市场化对种粮大户的影响及对策 粮食购销市场化调查组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在基层——河南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李永仁,韩爱桃,刘露霞

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对美国农业的观察与思考 丁力

农业利用外资需要机制创新 邬爱其

移民迁村:新世纪贫困山区扶贫开发的必然选择 董玉舒,刘建业,赵天胜

农民贷款难在何处?——对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对称的调查与分析 张建港,聂劲松

美国西部经济是如何崛起的? 车秀文,区新宇

调研要有好思路、好提纲 陈方柱

构筑土地流转制度的稳健平台 任丽君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 刘丽敏,李秉龙

浙江农民能否从入世中获益——加入WTO对浙江农民增收和扩大就业的影响分析 张兴华,张芙桦,许勇军

走出去转移农村劳动力势在必行 刘光平

区别对待共同发展——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刘鸿儒,王安仁,张新权

从宁夏农民收入变化看新阶段农民增收问题 黄自荣,权淑霞

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研究 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

听农民呼声谋百姓利益——对42个县126个村1050户农民问卷调查的评析 河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关注民生善待农民——关于上海市郊区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的调查 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朱明芬,李一平

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的角色定位与体制创新 王志本

中国彩电业的市场机会 郭怀宇

根治污染避免灾害——江苏省"热点"展示的环境污染与纠纷 张玉林,朱守祥

苏南乡镇企业的"凤凰涅槃"——以"江阴现象"为例 芮黎明

长白山区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董亚珍,刘忠民

调查研究要注意"八戒" 李荣东

积极探索新型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

坚持实施大企业战略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中共张家港市委员会

蓬勃发展的现代工业港口城市——江阴 江阴市人民政府

坚持外向带动加速产业集聚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中共昆山市委,昆山市人民政府

全力增创区域特色加快实现『两个率先 常熟市人民政府

加快战略转型提升发展水平打造实力萧山、活力萧山、魅力萧山 王建满

发挥"两沿"优势加快经济发展 陈启元

紧紧抓住第一要务谋求更快更好发展 徐纪平

加快民营经济与国际经济对接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陈长兴

发挥口岸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实力 中共绥芬河市委,绥芬河市人民政府

发挥后发优势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中共延吉市委,延吉市人民政府

地方特色经济的形式途径与经验 中共阿克塞县委,阿克塞县人民政府

直面教育产业化——对四川省农村教育调查的数据解读和思考 张迎宪,谢以纲

实现优势聚集做强江西农业 邓盛平,周劢

山西省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 董玉舒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初始产权形式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陈铭恩

江苏『三资开发农业的现状与问题 周虎城,邱素芳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篇3

【关键词】: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新农村建设是进行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等因素,决定我国农村差异性很大,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漓江是独一无二的,漓风景区的农村建设是敏感的,但意义也非同寻常。

1.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更多更好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

1.1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新农村,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力量。纵观全世界,在农村建设成就显著的国家都是物质基础雄厚、生产力发达。鉴于我国现在的国情。为此,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以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很难持续。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漓江风景区农村要抓住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市场大背景的双重契机,努力承接乡村旅游的需求,发展相关旅游产品,打造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农家乐、民俗观光旅游和农业体验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1.2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漓江风景区村民教育水平低下,懂经营乡村旅游事业的很少,一些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也很匮乏。这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

1.3加快规划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第一,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规划指导,促进农村事业的有序建设和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促进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针对漓江风景区农村具体情况,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突出前瞻性,既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趋势,又要从现实条件和可能出发。城乡统筹和区域覆盖的原则,制订基本社会事业设施配置标准,村民住房标准、村卫生所、农村小学等社会事业基层机构。建立社会化的绩效评估制度,实行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健全监督和问责机制。第二,加大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与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应科学调整分配格局和投资结构,把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形成农村社会事业设施建设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强社会事业领域涉农投资整合以及涉农投资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计划衔接和信息沟通,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第三,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事业能够满足农民需求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国家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1.4恢复景区生态环境

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漓江生态系统的退化是长期演变而成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其生态系统良好的阶段,为人类造福。为此,必须做到扼制人类无度的开发活动,把对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因此,漓江生态系统的调控既要治水,更要全流域综合治理。多年来,漓江的生态保护问题,受到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2年1月1日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漓江生态景区。条例明确规定了水资源保护、植被保护、自然景观保护、开发利用及法律责任。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将严格按照这个保护条例进行规划。

1.5严格保护漓江水体

漓江不仅是中国的漓江,更是人类的漓江。保护漓江水体,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漓江景区村民的必然要求。各界人士要高度重视对漓江水体的保护,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采取必要措施,在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是,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大力推广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扶持发展节水型产业。景区的生产生活污水要统一收集,送进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漓江。加强景区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对景区农村和游客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合理规划餐饮业项目的布局,严禁对危害漓江水体的项目审批。加强风景区自助烧烤和野炊等自助游活动。风景区的任何决策都要首先考虑是否对漓江水体产生影响。外来游客的到来对漓江水体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在这方面要加强宣传,在一些显眼的地方要告知游客,对于从事旅游产业人员要进行培训,合格上岗,旅游从业人员再对广大游客进行宣传,在景区要养成良好的保护漓江水体氛围。

1.6变无序为有序的控制规划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度”的限制,“度”的调控能力,是使事物发展达到预期目标的要素。而这种要素通常需要“控制”作为约束手段为其保驾护航。

长期以来,漓江风景区农村一直是处于放任自流的发展状态,导致了今天发展的无序性格局,这种无序性导致了农村建设分散凌乱,耕地、林地等资源被大量侵占,如果再放任这样的建设方式在农村继续横行,景区的生态环境和山水空间格局将遭到难以挽回的破坏,所以必须加以控制和规划,建设一种以密度和质量集约型规划,与山水空间格局相和谐的规划。

1.7空间生态格局保护规划

有学者把天然的山水、森林等称为第一自然,把农业的果园田野等称为第二自然,把园林称为第三自然,而把后工业的、城市废弃地上的自然景观称为第四自然【2】。说明田园绿化要比人工绿化更为接近自然原生态。我们将城市里的人工景观移入农村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中知道的,漓江风景区农村大部分坐落在山脚下,滨临漓江,这些农村点缀在这山水格局之间,形成了独特的漓江风景区村落景观。

漓江风景区农村位于漓江沿岸,坐落于山脚下,自古以来形成的格局就是“漓江――村庄――山”,村庄普遍偏小,周围基本被农地包围,漓江和山处于主导地位,农村的自由散乱和缓慢对这种格局影响变化不大。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兴起,科技的发达,交通工具的增多,这种山水主导格局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农村周边的土地开始慢慢被侵占蚕食,交通量的增加以及村庄的活动对山水的格局正在产生变化,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山水与村落之间的和谐关系。独特的漓江风景区村落景观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新农村建设时要继承和保护好这种山水空间生态格局,耦合农村与山水,形成良好的生态格局。鉴于种种因素,漓江风景区农村建设模式创造性的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景观建设结合起来,将农村绿地田园化、果园化,将菜园、果园作为农村产业发展,不仅耦合了山水生态自然格局,也为农村增加了田园风情更重要的是保护好了“三带”式生态格局,规划成“漓江――果蔬园――山”生态格局。

3.结语

乡村旅游已不是新鲜话题,全国早已有先例,如何在千万个乡村中脱颖而出,特色是唯一的选择。漓江沿岸的村庄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那就是这张漓江名片。如何突出漓江风景区新农村旅游特色,如何避免“灯下黑”【3】(漓江名声太大,其乡村旅游难以突出出来)的残酷现实,是下步工作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刘朔.中国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篇4

关键词: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国家推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惠农政策,即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家庭供孩子上学的经济压力,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就读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山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可是在我国农村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受交通、地形、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长期以来都无法得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一直得不到提升。因此,对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深入探讨便十分必要。

1.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

(1)小学教育设施条件差,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农村偏远山区发展缓慢,信息闭塞,村民对教育不重视,再加上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行业,导致小学教育只是勉强地停留在保证教室、黑板和粉笔的阶段,对现阶段素质教育所需的硬件设备基本是空白状态,如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多媒体教学的存在,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1]

(2)无法保证偏远山区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农村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信息交流不畅,致使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去这些地方教书。另外,因为农村偏远山区人口非常少,适龄上学的孩子更少,就出现了目前农村偏远山区小学学校缺乏生源,教师编制配备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我国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质量长期无法提高的局面。

(3)教师教育水平有限,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偏远山区大多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离城中心较远,教师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不多,再加之农村偏远山区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有限,教师无法经常性地参加教育教学的培训,对教学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及时,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一套教案,教育方式僵硬。[2]

2.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1)强化农村山区教师的培训。从事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因为各种外部因素的限制,无法定期得到相关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的培训,导致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教学技能滞后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培训的条件和机会,与城市小学教育教师交流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偏远山区的教学质量。

(2)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我国农村偏远山区,由于生活条件落后,教师资源有限,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现有的教师教学任务相当繁重。因此,要规范山区小学教育的教学过程,合理利用教师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大学生去山区支教,帮助教师做一些辅助工作,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备课,为山区的教学注入新的力量,给他们带去新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此外,还要保证教师的生活条件,减轻他们生活上的负担,专注教学,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3]

(3)全面培养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农村偏远山区的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关爱学生,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育山区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强化教师的道德模范教育,用崇高的教育事业责任心和热情吸引更多教师,建设一支具备高尚教育思想和崇高道德品质的教师队伍。另外,尽可能地给山区教学提供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可以在政策中实行一些奖励措施或补偿,激发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4)保证基础的教学硬件设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对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不可或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山区教学质量,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提高落后的办学条件,改善山区小学教学缺乏基础教学设备的局面。可以借助一些公益活动和城市小学进行合作,保证能够及时地给山区小学提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陈旧的教学硬件得到更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改善农村偏远山区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国推出的九年义务教育惠农政策,针对所有的适龄孩子。对农村偏远山区孩子普及教育是教师应该要尽的义务,教师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促进山区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只有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和改善,为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卓玛才让.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38―39.

[2]龙腾飞.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J].飞(素质教育版),2013(09):196.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篇5

关键词:土地流转;产权明晰;产业

一、志村土地流转的条件分析

志村位于榆次区乌金山镇,紧邻省会太原,距离榆次市市中心7.8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庄南北长,东西窄,呈正边形,地貌规则,土地平整。全村人口为641人,户数为232户。劳动力约353人,男女从业人员比例均等。外出打工总人数较少,其中妇女占比较大,一般从事打扫卫生等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左右,流动性缓慢,外来人口少。集体所有耕地达144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582.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72.18元。全村主要考务农和外出打工为收入主要来源。志村土地资源丰富,村域面积约2700亩。志村村属于半丘陵地带,立地条件较好,多为大块梯田,水资源比较充足,村庄耕地基本为水浇地,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和种植大宗粮食作物。全村村域总面积2700多亩,现有耕地1880亩,人均耕地4亩。乌金山镇志村位于山西省建设的省级高校新校区山西大学城,大学城一期规划占地9900亩地,总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预计有15万师生入住,将成为山西省内最大的高校聚集区。大学城目前已入驻山西中医院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能源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校。志村的1700亩耕地已被征用,剩余的700亩耕地主要种植果树和枣树,还种植有少量的核桃树和葡萄。养殖业发展养肉鸡,村内成立有1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文水的大象公司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效益良好,现因大学教育园区占地的原因,合作社已搬迁到西沙沟村。[3]由于山西大学城工程项目需要占用志村土地,志村村民获得了大量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偿款,户均存款达18万元,60%的村民有上百万的资产。得到补偿款后,多数村民选择盖房、买车。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849.06元。志村人均消费水平6000元左右,按照该消费水平来看,志村村民属于中上等生活水平。当然,根据调查显示,村民由于获得了大量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偿款,部分村民用该款项购买超出原有生活需求的物品,例如汽车、名贵首饰等,甚至出现了不理性的炫耀攀比现象。

二、志村建设中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志村建设的相关资料分析,志村土地建设中有关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以下问题:1、转让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明晰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属于集体所有权,是一定范围内的农民土地的所有权形式。这种土地所有权形式是独立的集体所有权形式,不属于集体成员中的任何一个人所有也不可行使土地支配权。[1]土地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非排性的准公共物品,产权不明晰造成了志村部分不法分子公为私用。还有志村的农民由于素质的局限性,对法律知识的欠缺,之前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写的流转内容也缺乏法律效力。2.缺乏建设新农村的资金志村集体经济薄弱,因为大学教育园区所占土地基本上是农田用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应全部补给失地农民,所以村庄集体组织在这次征地补偿中并未得到收入。而接下来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融资困难必将限制全村的整体发展。志村虽然通过土地流转给大学城村民获得了一些补偿款,但是挥霍之风有待遏制。3.高年龄段失地农民就业难解决部分失地农民年老体弱、受教育时间短、缺乏社会所需要的工作能力,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政府如何帮助这类群体再就业将是一个难题。与以往土地流转后作为农业发展基地与农业发展园区不同,农业园区与发展基地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而且需要的人数也比较多,大学城建立以后需要的人工较少,而且对从业人员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对失业农民再就业造成困难。与此同时土地流转之后,如何发展新的产业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对策1.加强对被征地村的支持

国家不但要对被征地农民给予相应补偿款项,在资金上支持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还要支持被征地村的全面发展,通过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通过科技下乡等专业技术培训,扶持被征地村的经济发展,促进被征地村的集体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使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可以更好的服务农民,为有条件的农民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真正做到农民失地不失业,经济收入比过去有所提高,生活更加美好。2.为失地农民建立健全多元保障机制政府在做好拆迁、安置,促进集体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快为志村失地农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保障机制。要合理规划和建设社区、养老、活动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让农民体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乐,从物质上提升保障。同时,还要因地制宜的完善安置社区的配套服务和管理体系,建立心理辅导和文化宣传站点,定期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日常生活,使农民心灵上得到保障。3.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就业指导部门要根据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就业政策和就业方案,帮助失地农业早日实现就业。首先要做好失地农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利用讲座、发传单等形式,为农民讲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就业法规和就业形势,让农民能够甩掉包袱敢于就业,逐步转变农民的就业观念。[4]其次是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要与征地同步,根据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按照年龄、文化程度等不同类别精准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3]做好土地流转后失去土地农民的发展工作,使土地流转顺利完成。

作者: 单位:山西省农业宣传中心

参考文献:

[1]秦晖.切实保障人地二权是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探索与争鸣,2014(2):11-13

[2]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一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38一47

[3]杨启智,井微.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心理契约影响研究农村经济,2014(8):31-35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与成效;困难及问题;对策与措施

当前,“三农”问题事关全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解决好“三农”,最紧迫的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一、基本情况

龙山镇地处龙陵县城,为龙川江环抱,国道320线穿镇而过,内接保山,外连德宏,属滇缅交通的要冲,是全县对外开放的窗口。解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龙山镇山多坝少,山区与坝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在奔小康的进程中,如何从解决群众的温饱、贫困问题入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是摆在龙山镇当前的第一要务。我在龙山镇从事农经工作13年有余,对全镇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结合学习“十七大”精神,现对龙山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经历与成效

龙山镇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谓一波三折。早在1995年就由政府下令种植烤烟,烟叶质量不错,但是收购价格太低,从1999年起又在沿江5个村全面种植烤烟和香料烟,建成多座烤房,修建了烟区公路,间接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烟农略有收益,但紧接着烤烟实行双控,于是取消了两烟的种植。2004年在全镇推广种植魔芋,因不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大片魔芋在地上就腐烂死亡,由于加工企业破产,交售的魔芋至今未能兑款到农户。以上列举的是龙山镇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的一些失败例子,正是由于这些教训,使龙山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分析全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1.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粮经作物比例渐趋合理近年来,全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快发展,粮食种植面积逐年缩减,经济作物面积逐年扩大,农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2.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优质高效品种比重逐步提高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中,各级、各部门把稻、麦、林、牧、渔各业的品种结构优化作为突破口,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了全镇传统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特种畜禽、优质水果、反季蔬菜的良种覆盖率也取得了显著提高。3.区域特色经济更加明显,基本实现一村一品的格局全镇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地方特色有区域性生产基地,如:尹兆场、核桃坪、河头等村的233亩石斛种植基地;新寨、董华村的1950亩优质草果生产基地;香柏河、龙山社区的1700亩高产茶叶生产基地;横山村的600多亩反季蔬菜基地。4.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从业人员不断增多通过企业不断改革创新,2007年,全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3000多人,实现总收入4156万元,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412万元,增长了9.9%,乡镇企业及个私经济的发展,转移了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使本地资源得以开发利用,促进了龙山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商饮业及服务业的发展。5.产业化经营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农业、规模农业、效益农业越来越被广大农民所认识,投资创办畜禽场、林果场、水产养殖场的人越来越多。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龙山镇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上说是好的,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并继续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群众发动难

受传统农业模式的影响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广大农民一时还无法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小而全、温饱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充斥了整个种植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本身就是为农村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新途径,但多数群众仍然认为是政府的事情,这种观念在短时期内还很难转变。

2.获取信息难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信息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处于偏僻边远的乡下,获取一条可靠的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困难,虽然一些刊物上随时登有各种信息,但可靠程度有多大,群众怀疑,连我们干部也怀疑。

3.寻找市场难

产后服务主要是寻找市场,解决难卖的问题,如何寻找市场,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多数人都是陌生的。一是催种、催收、计划生育等各种服务性工作多,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有时间到外地跑、找、闯。二是长期在基层工作,外面的情况了解少,市场知识懂得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多数人是聋子、瞎子。

4.资金筹措难

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在现时条件下,镇财力不足,只能维持正常人员经费,推广科技要经费,种各种新作物品种要补贴,要从什么地方才能筹措到资金,就成了问题。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措施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篇7

关键词:农机化;山区推广;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103304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城镇化里程进一步加快,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农民生活状况改善,整体上基本步入了小康水平。但从全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来看,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山区,传统的农耕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山区农机化发展难以推广的原因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机械使用率和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很多机具都存在半年闲的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农户还在使用传统的生产资料和简单的生产工具,生产力没有得到根本的解放。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很低,主要就是适合在山区作业的农业机械很少,且利用率很低,使山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就是发展,而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大幅度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作为生产手段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所说的农业机械化作为生产手段不是狭义上的拖拉机、收获机等,而是广义上的农村电气化、水利化、农业运输、农产品加工,农、林、牧、副、渔等各行各业的整个农业的现代化,而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自然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同时,要加大农业机械开发研究的投入力度,调研山地实际情况,研发适合山地使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的适用率,激发农民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劳作的热情。

2加强山区农机化建设的措施

2.1充分认识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资装备。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农业的机械化大幅提高了劳动的生产率,解放了劳动力,使一部分农民充实到第3产业以及其他产业当中,缩小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了共同富裕。促进农业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突出的表现在:劳动力的节约,生产资料的节约,耕地、能源、种子、化肥、农药等的精细使用,提高了利用率精播、精耕、滴灌、微灌、化肥深施、秸秆还田等精准作业,实现了能源的节省,促进了新型农业的发展。

2.2紧密结合山区特点,开展农机化工作

结合我们的山区农机化的实际,要抓好农机化建设,必须以抓人员素质和组织建设入手,加强有力的手段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农业劳动的生产率的因素有2个: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先进的工具的使用。这2者都离不开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新型科技教育的培训工作。因此,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在农机生产中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作用,以及农机化发展进程的加建作用和农民心目当中的教育作用。通过大量新农具的使用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教导农民掌握更多的生产技术和技能,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农业机械的制度管理,将农机执法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农民和政府的理解,赢得他们对执法工作的支持,改善执法队伍的装备和执法环境,提高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执法业务能力。根据山区特点,积极引进适合山区作业的小型多功能的农业机械并加以推广,通过现场会、推介会等方式,鼓励农民购买新机具,推广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2.3积极推动农机合作组织建设

所谓农机合作组织是指将农机户与作业市场连接起来,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机的利用率,根据分工与合作理论,建设农机合作组织有利于形成农机户与农业户的互利共赢,农机合作组织是近年来发展的促进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方式之一,效果比较明显,通过学习外部先进管理经验,几年来,共建成3个村级农机合作组织,引进机械15台套。

总之,经过不懈的努力,抚松县农机化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也为其他相似地形地区发展类似农业机械化提供可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刘泉煌.如何推进永春县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建设[J].河南科技,2013.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篇8

“有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就好像有了身份证一样。老百姓就更有希望去做这个事,农民也会因此大幅增收。”茅山后梨产销协会会长李柱说道。

百年历史,重焕生机

茅山后村是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村子不大,仅有70多户人家。100多年前,这里出产着一种由慈禧赐名的皇家贡梨――佛见喜梨。

佛见喜梨是一种独特的梨品种,只分布在平谷东部地区,其表面红润,个大口脆、果型端正,甜而不腻。据说这种梨原来叫红笑梨,有人进贡给慈禧,慈禧品后大悦,因忌讳“梨”字谐音“离”,慈禧便将其改名为“佛见喜”。

得益于慈禧赐名,佛见喜梨曾红极一时,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各种原因,佛见喜梨一度陷入濒临灭绝的窘境。

2009年,茅山后村委会做出决定,免费为村民提供优质佛见喜梨树苗及接穗,村民嫁接一个接穗补贴3元,栽一棵佛见喜梨树补贴10元。这一项措施,使得茅山后村新栽近10000棵小树。自2014年,茅山后村以佛见喜梨为主要产业,进行了土地流转,逐渐建起将近400亩的佛见喜梨种植基地。

如今,“茅山后佛见喜梨”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了平谷区继平谷大桃之后,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至此,有着百年历史的“茅山后佛见喜梨”,几经沉浮,重新焕发了生机。

申请地标,成为富民产业

2014年,大学毕业留在邻村担任村官的李柱,头一次听说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个概念,于是,他心中便萌生了为佛见喜梨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的念头。为此,他牵头成立了北京平谷区茅山后佛见喜梨产销协会,随后请来了相关专家,对茅山后村的土壤、地理、气候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检测。检测发现,茅山后村土壤独特,大部分为红黏土加火石子,富含钾元素,使得佛见喜梨口感极佳。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经过现场核查、品质鉴评、评审答辩、公示公告等环节,“茅山后佛见喜梨”是目前平谷区第一个经农业部认定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有三点要求:一看是否有特殊品质,比如农产品有没有独特的人文历史内涵;二看地域是否明确,即农产品跟当地地理环境的关联度如何,是否只在这个特定的区域生产;三看登记主体是否明确,是否有相关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罗斌主任介绍说,“从这几年调查情况看,农产品进行地理标志登记前登记后,价格差别最起码在20%以上。”

以前,茅山后村曾种过核桃、栗子等,但都收益平平,直到大规模种植佛见喜梨之后,村集体收益大幅提升。2015年,茅山后村,仅由佛见喜梨带来的果品收入就达到了150万元,人均2万多元。佛见喜梨已经成为茅山后村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用心经营,品牌建设与保护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对一个区域名特优农产品优良品质的认可,但有了这个标志之后,绝不能怀有“一劳永逸”的心态,放松对产品质量的把关,从而损伤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与信誉。

“在生产管理上,建立起严格的管控体系,监督农民使用专用肥和农家肥,不打除草剂,从源头上把住质量这一关。如果有果农偷偷施化肥或打除草剂,被发现了,我们就会取消他这一年在村里的年终奖金。”茅山后村党支部书记李宝江说,“同时在销售上,我们制定了以渠道为先导性的营销策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产品分类、分机、统一包装,比如说小于250克,超过300克的梨,我们就不收了。”

农产品只要具有了相应的条件,获得地理标志认证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难的在于,如何长久保持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如何有效开展品牌的后续建设。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篇9

工业反哺农业是农村现代化的牵引车

自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的40多年间,日韩两国虽然面临着不同的国情及国际形势,分别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但推进农业及农村现代化的决心和规划始终未变。从韩国的“新村运动”到“汉江奇迹”,从日本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到目前推行的各项农政改革,日韩两国政府都付诸巨大精力和财力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牵引车。以国民经济的强劲增长和雄厚的财力为后盾,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护农业,是工业化国家扶持农业的通常做法。日本与韩国也不例外,在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日本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保护程度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高的。若再加上地方政府预算支出,日本财政支农资金超过农业GDP总额。2003年日本用于农业的预算23667亿日元,约折人民币1690.5亿元,比我国2001年农业预算1457亿元高16%。而当年日本耕地面积为476万公顷,农户298万户,若将此预算折摊到耕地和农户,则每亩达2368元,每户达56728元。日本农业政策本身的含金量高,国家每推行一项政策必然配备一定量的资金,这也是农业政策兑现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日韩推行的以工哺农政策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引发了我们一系列思考,深切感到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的城乡统筹战略、“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十分英明,意义深远。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这些重要论断和战略,适时调整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仅是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普遍做法,也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是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在日本和韩国,把农户连起来的组织就是农业协同组织(简称“农协”)。农协是日韩农业经营体制的一大特色和骨干力量,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农村及农民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韩农协制度有以下五个突出特点:一是法律引路;二是政府扶持;三是组织严密;四是功能齐全;五是实力雄厚。

通过中日韩三国对比,我们深深感到,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我国与日韩两国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虽然我国已确立了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合理体制,但我国农户户均经营规模还不及日韩的1/3,如此超小规模的经营,如何进一步发挥组织保障体制和机制作用,至今仍未破题。实践证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基层政府不能替代,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也难以取代。虽然我国相继建立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目前还远远不成气候。农业经营体制长期未能理顺,已成为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必须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步伐。这也是日韩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经验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日韩经验给我们的思考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日韩两国在几十年农村建设过程中积累的许多有益经验给我们带来了思考。

要切实为农民解决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必须让他们充分参与,见到利益,得到实惠,切忌把长官意志强加给农民,日韩两国在建设农村中最成功的经验是政府适时推行优惠政策,将工业引入农村,为农民提供兼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建设。日韩两国十分重视城乡互动和交流,城里不少的企业、机关、学校等都与农村建立了合作关系。韩国继“新农村运动”后,又于2004年开始推行“一厂一村”运动,即城里的公司企业自愿与乡村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对其进行“一帮一”支援,正在迅速扩展成为全社会参与的支农运动。这项运动得到了卢武铉总统的首肯,并由农林部列为2005年的重点方针,现已列入五年规划。目前,“一厂一社”逐步由人员交流向资金物资援助为主转变,并计划将“一厂一村”逐步扩大为“一校一村”、“一小区一村”、“一店一村”、“一机关一村”,更大范围加大反哺农村的力度。我国辽宁省大连市正在开展的“厂村结合”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要建设具有田园特色的新农村。日韩两国在推进农村建设中,尤其注意如何将农村的优良传统与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我国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然将对旧村进行重新规划,而在制定规划时,必须力戒将城市规划原封不动地进行复制,要充分吸取小城镇建设中的教训,力求使新农村保持现代田园景色。

要尽快培养新农村的管理人才。农村建设既包括诸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硬件建设,又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管理等软件建设。日韩农村建设中除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外,还十分注意对村级干部的培训,以提高其管理水平。日本通过政府及农协两个途径培养大量农村管理干部,从而使农村管理井然有序。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篇10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留守老人;养老模式

一、前沿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人口养老的隐性问题逐渐显性化。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国内对留守老人的研究起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后产生的“出国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使得流出地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反贫困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武陵山片区作为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养老问题更加严重和紧迫,而该地区留守老人作为养老人群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他们的养老问题需要更加关切的目光。

二、研究背景

武陵山民族地区是我国西部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交界区域。千山万岭,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小,杂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因此,这是一个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典型“老少边山穷”地区。随着2011年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吹响了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号角,在这个新形势下,武陵山片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需要更加合理化和较强的针对性。

三、武陵山片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现状

目前,武陵山片区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暂时不能得到合理满足,养老模式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现状不容乐观。

第一是武陵山片区留守老人消费需求不足,生活基本处于维持生计层面,人均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够均衡,消费仍旧主要用于基本生活需求,用于文教娱乐和服务方面的支出较少。

第二,基本服务保障存在缺位。老年人一般体弱多病,而且地处西南山区,气候潮湿多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自然而然就会增加。但现在的基本服务难以完全满足这些医疗保健服务需求较大的人群。

第三,而且由于儿女外出务工,享受家庭欢乐和亲人生活照顾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多农村老年人由于缺乏友情和亲情而较为孤独。而部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将自己年幼子女托付于留守老人照顾,虽然可以缓解老人孤独之意,却也同时给年老体弱的老人带来了照顾小孩的生活负担。凡此种种,该地区的的农村留守老年农民暂时还达不到安度晚年的程度,其养老模式仍旧值得商榷。

四、武陵山片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家庭小型化,土地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使我国西南山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适合新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笔者将以武陵山片区为例,探讨相关方面问题。

按照农村养老保障的最初设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储蓄保障四位一体共同构筑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在武陵山片区这样的民族贫困地区,贫困使得储蓄保障可能性很低,因此,目前,仍以前三种养老模式为主。当然,现在还有一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的新型的社区养老模式。

俗语说的好:“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虽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在逐步成熟化,但是受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而且家庭在提供伺候照顾和精神慰藉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较为方便和成本较低,家庭养老的普遍性和受欢迎度一直走在养老模式前列。

然而,如今的家庭养老保障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现代社会,随着“四二一”家庭结构的普及和新鲜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道德规范对子女养老的约束显得越发脆弱,许多务工青年将进城挣钱放在颐养父母之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更多的家庭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在下一代的身上,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会相对地减少。二,大批农村青年进城务工,造成空间上子女与父母之间距离的拉大,部分进城青年具有较父辈一代更高的文化水平和眼界见识,使得他们与父母在观念上产生更大的差异,与父母之间缺乏有效和经常的交流,令留守老人深感冷落和孤寂。三,在武陵山片区,由于经济不发达,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囿于高学历和高技能的欠缺,收入普遍不高,这些农民工能够给予留守老人的金钱不多,而且回家路途遥远,旅费昂贵,年轻人回家照顾父母的时间很少。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留守老人最稳定、最后一道养老保障安全网。但是武陵山区耕地面积小少,质量较差,分布较散,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农业生产工具比东部经济条件发达地区低,土地贫瘠,经济收益不高。年迈的老人在这样的土地上劳动十分辛苦而且收入较少。而且随着城市化加快,还有部分农民被征收土地,对于一直靠种地为生,没有其他技能的农民,他们的养老问题更为迫切。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农民,采用让渡土地的方法来解决养老问题是不甚实际的。而且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农民只能让渡其所拥有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微薄土地租金使得老年假如仅凭土地收益是无法获得足够的养老保障的。据统计,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大约40%来自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1/4 左右来自劳动收入。由此可见,来自土地的农业收入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此养老更是奢望。

五、结语

当前我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让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生活状况如何,是衡量社会发展和谐程度的重要参数。传统的养老方式不足以全面解决留守老人的养老难题,必须适时发展新型的因地制宜的武陵山片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作者单位:湖南吉首大学)

参考文献:

[1]郭士征.社会保障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