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女孩十篇

时间:2023-03-29 12:04:02

个性女孩

个性女孩篇1

谢桥小学银杏花文学社 赵梦婷

杨素娇,是我以前的同班同学,大家都认为她又丑又傻。而我,透过她那丑丑的外貌和一件件傻傻的小事,却看到了一位个性飞扬的女孩。

——“个性长相,我喜欢,管你们说什么!”

说起她的长相,其实也丑不到哪儿去。一头齐耳的短发只是有些杂乱;一双挺大的眼睛只是有两个浅浅的眼圈,眼神中常常流露出几分好奇;一个并不大的嘴巴只是说话总是粗声粗气的。其实这样的长相只要稍加修饰就会丑小鸭变天鹅,可杨素娇似乎从没想过,依旧我行我素。也许别人的评价对她而言没有那么重要吧,只要自己喜欢,管你们说什么!

——“爱美人人有,我涂指甲油”

毕竟是个女孩子吧,平时一向不注意打扮的杨素娇竟也涂起了指甲油。有人说,这是母猪戴耳环——丑,有人说,这是哗众取宠——烦。而杨素娇呢,还是那么开开心心,潇潇洒洒。排队吃午饭时,她也不忘对自己的手指多瞅上几眼,那模样真像是在欣赏一件珍奇的艺术品。哼!别人的非议算个啥?爱美人人有,我涂指甲油!

——“我就是我,做个真正的自己!”

杨素娇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嘴又馋,火气还挺大,班里没人喜欢她。但是,看不到她有丝毫的自卑,有丝毫的孤独。你若不理我,我就主动跟你搭讪;你若惹我,我就先给你一拳再说;你故意弄脏我的本子,咱也不含糊,以牙还牙回敬你个“大花脸”……谁要是在她桌子里放上一条毛毛虫,她准会一把抓起它,一组一组调查:“谁放的?”“谁放的?”“是不是你放的? ”虽然傻了点,但也证明了自己:虫子,我才不怕呢!

个性女孩篇2

80后美女作家:兰心

80后美女作家兰心,是节目主持人、翻译,更是被誉为“中国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后现代美女作家”。

兰心的文字以清新、自然、纯美、感人、励志而影响着无数读者。文字之外,兰心爱美、爱时尚,喜欢用镜头捕捉自己的美丽瞬间。她清新亮丽,眼神中又不失

种感性和坚强。兰心说,她参加我们的风采大赛,就是要告诉所有女孩,“无论你长相如何,都要用心地将自己装扮得尽可能地漂亮,见什么人,都要漂亮,并非为了取悦谁,而是你的心情也漂亮起来。”

醋感美女:斯思

听名字,她是柔情似水,甜进骨头的那种柔弱女孩,可是斯思偏不。剪短长发,换上男装,斯思永远是一副酷感十足。可是有些东西是外表所无法阻挡的,一身中性打扮,却让斯思身上独特的性感女人昧无限扩大。

演艺新星:王艺睿

90后女子,表演达人。10岁练的芭蕾舞、热爱瑜伽,现在早已经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不过去年王艺睿刚刚踏入演艺圈,就和吴孟达起拍摄电影,担当女号,还参加了第七届金鸡百花奖。同时,王艺春还是众多杂志封面的常客,此次参加我们的“封面女孩大赛”,信心满满,也给了其他参赛选手不小的压力。

乐活宅女:九九

集甜美、妖娆一身的九九是个乐活一族。她性格大方,善于沟通,周围的朋友都容易被她的快乐和简单而感染。九九周末喜欢宅在家早DIY手工,打理花花草草,有时候出门溜她的宝贝泰迪犬“至尊宝”,享受着积极乐观的低碳生活。时而活泼热情,时而性感神秘,有九九在的地方总是能感觉清新扑鼻。

大眼豆苗:苗苗

个性女孩篇3

关键词: 小说《第五个孩子》 女性主义 母性 父权 女性主体性

一、前言

多丽丝・莱辛于1988年发表的小说《第五个孩子》(The Fifth Child)是其在创作太空系列小说之后回归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部力作,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因第五个孩子本的出生而分崩离析的“恐怖”故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动荡的英国,年轻的中产阶级夫妇戴维和哈丽特经济宽裕,连续生了四个孩子,生活过得充实幸福,但是第五个孩子本的出生却破坏了家庭原有的快乐。本在娘胎里就极不安分,拳打脚踢,让母亲吃尽苦头。出生后的本身材庞大,是一个类似“妖怪”的畸形儿。他性情粗暴又难以控制,搅得家里不得安宁,除了哈丽特,没有一个人敢亲近他。逐渐的,整个家庭因为本而分崩离析,只有哈丽特仍然留在本身边照顾他,挣扎于母亲的角色之中。在故事的结尾,本结识了一帮恶少并逐渐成为了一个少年犯罪者。

莱辛否认这个小说含有任何寓意,称它只是一个“经典的恐怖故事”[1],然而在多次采访中,她又承认小说表达了对“差异”的思考。诚然,《第五个孩子》远远超越了莱辛的“经典的恐怖故事”的简单解释。简・皮克林认为它是二十世纪人类生存状况的记录[2]。而本作为差异“他者”也一再地被拿来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进行比较。克劳迪娅・皮尔庞特认为小说是一部现代的关于母性的噩梦[3]。的确,从母亲哈丽特的角度出发,这正是一部关于母性的小说,因为它描述了一位母亲异样而又痛苦的怀孕、生产和养育经历。虽然小说名为“第五个孩子”,它实则聚焦于家人,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反应,孩子实则是审视母性主题的跳板。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小说中的母性经历,以及莱辛对这一主题的严肃思考。一方面,莱辛笔下的母性体验颠覆了传统的母性神话,挑战了父权体制下为母之道的意识建构,为母亲实现主体性开辟了途径。另一方面,作者又通过小说结尾处母亲的迷惘暗示了女性主体性的建构不能局限于母亲的价值这一观点。

二、母亲身份和女性主体

没有什么要比一位充满爱心的母亲更“自然”的了,这个形象可谓是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但是女性主义批评早就指出母性并非天生,也不存在本质的及永恒的母亲身份,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的:“根本不存在母性的本能……母亲的态度,取决于她的整个处境,以及她对此的反应。”[4]在任何一个文化中,主流意识往往将主流群体的母性经历自然化及普遍化,使这一制度化的母亲角色成为理想化的母性模范,安德丽亚・里奇称这种意识建构为“为母之道”(Motherhood),并将它与作为主体的“母亲体验”(Mothering)区分开来。里奇认为,母性指女性作为母亲主体的真实体验,而为母之道则是父权制下的母亲角色规范,是由男性定义及控制的,被制度化的母亲角色与女性作为母亲的真实体验之间永远都有着差距[5]。

事实上,女性主义批评始于对“为母之道”的解构和批评并伴随着对母亲角色的不断认识而发展。女性主义批评指出,为母之道被父权社会确定为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道路,这种母亲的规范一方面确定了父权族谱的延续,另一方面则归训了女性的行为,加强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因此它不但缩小了女性气质的定义范围,更否定了女性的主体性。在对母亲角色进行解构和反思的同时,女性主义学者也逐渐认识到压迫性并非母亲角色的本质,因此他们对母亲身份的认识从第二次浪潮女性主义对母亲身份的决然抗拒走向了新的方向。一方面,他们继续批评父权对母性的制约性及单一的定义,解构主流的性别、种族或阶级意识构建的“为母之道”,以及其带给女性的压迫。另一方面,他们努力建构起一种更宽广、更具多样性的,强调女性主体性的母性话语,以及以女性为中心的母性体验。正如克里斯托娃所说的,女性解放“并不能通过声讨生育”来实现,女性主义者急需做的是建构母性的新话语,因此她将女性主体构建与母性联系起来,认为母亲作为异质他者,构成了与“父亲之法则”相抗衡的“异质的爱的伦理体系”[6]。母亲的角色得到了正面的肯定,以女性为中心的母性体验甚至被视为赋予女性权力的一种标志,用安德丽亚・奥赖利的话来说,母性是“赋权的”,具有带给女性力量的潜能[7]。

三、“为母之道”的建构与“母性体验”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小说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父权对母亲角色的建构。大卫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建筑设计师,行为老派而保守,他的家庭观念也非常传统,认为家庭生活的全部中心就是母亲。因此,他娶了跟他一样保守的哈丽特以实现其家庭梦想。婚后不久他们就买下了一栋维多利亚风格的大房子,开始生儿育女,建立传统的大家庭,努力建造属于自己的“小王国”。作为一家之首的大卫以父权社会的价值观决定女性的价值,认为女性的一切就在于其母亲角色,“他的妻子必须跟他的观点一致,她应该知道幸福在哪里,以及怎么保持它”[8]①。而在他眼里,理想母亲的标准是自我牺牲并能“生很多孩子”,他对母亲角色的设想总是美好而幸福的。卡普兰指出,这实则是男性理想对母亲角色的投射,这种对母亲角色规范的强大的文化意识推广,对理想的“家庭天使”般的母亲的文化话语构建起到了操纵女性以维持父权秩序的作用[9]。

根据大卫的标准,哈丽特的确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她是一个有着母性本能的传统女性,她认为家庭幸福就是建立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分工之上的。哈丽特婚后立即辞去了工作,而那个“是否要成为职业女性”的问题从来没有困扰过她,因为她理所当然地认为“家庭生活才是幸福人生的基础”P7。 她欣然地接受了父权体系赋予她的角色并如此沉醉于这一传统模式以至于她完全从母亲的功能来决定自我价值。从头至尾,哈丽特的生活都是围绕着怀孕、生产和养育孩子。

在故事的开头,莱辛用高度简练的语言记述了他们甜蜜的婚姻生活的开始,以及前四个孩子的养育。 他们建立起一个以理想的母亲角色为基础的王国,一个由父权价值统治的地方,但是这样一个社会秩序却被第五个孩子本的到来而打乱,他的出现证明了对母性理想的文化建构根本上是虚幻。本的身份通过差异而定义。他的出现可谓粉碎了洛瓦特夫妇所持的母性理想,他所代表的断裂也展现了母性体验中令人不快的甚至是恐怖的一面。

当本还在娘胎的时候,他已经极不安分,让哈丽特饱受痛苦,坐立不安,终日在重复“她一再的、痛苦的长时间地来回、上下走动”P47。本出生以后,更是让母亲日夜难眠,吃尽苦头。本的出生场面可以说集中体现了母亲体验中的痛苦,跟前几次分娩的描写渲染的祥和幸福的气氛不一样的是,本的出生可谓让母亲痛苦至极:“当她到了医院的时候,她就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她知道这比以往几次都要利害。”P48不像他的兄姐般有“缕缕金黄头发、蓝眼睛和粉红脸蛋”P20,刚出生的本肩膀厚重并且驼背,前额斜削,头发狂乱。周围的气氛一点都不像在庆祝生命的诞生,而是凝聚着紧张和恐惧。而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证明了养育本要比分娩更加痛苦。本从一出生就拳打脚踢,力大无穷,并且食量惊人,他总是把母亲的咬得又青又紫。不但如此,照顾本还占用了哈丽特的绝大部分时间,“跟本待一天后,我感觉世界上除了他就没有其他东西存在了”P65。作者通过描写这一进退两难的窘境来强调为人母的困难:由于照顾本占据了哈丽特的所有时间和精力,她无法照顾关心其他孩子,第四个孩子保罗甚至因此变得孤僻怪异。这是从母亲哈丽特的视角出发的关于母亲体验的描述,是一幅充满紧张、疲惫和孤独的图景,这一真实的画面跟大卫刚开始想象的美好图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颠覆了男权文化对母亲形象的文化想象,将被精神化和崇高化的母亲的生育体验还原成充满身体疼痛的女性个体生命体验,强调了母亲的主观感受和思考,打破常规,还母亲形象一个真实的面貌,这种对母亲多样性的挖掘和个体情感的书写使母亲形象更趋于完整。

四、赋权的母性和女性身份

父权的独裁统治正是通过对待本这个异样的孩子中体现出来,本实际上是被主流社会疏离的受害者。因为他的异常的能量和行为,他被视为“动物的”、“原始的”和“不文明的”,是对他们“正常生活的入侵”P58。因为他的差异,他甚至被剥夺了作为人的身份,周围的人用各种名词称呼他:“外星人”、“怪物”、“妖怪”、“尼安德特人”、“返祖现象”等,父亲大卫甚至逃避他作为父亲的责任并且不承认本是自己的孩子,他直言他的责任只能是对着那几个“真正的孩子”身上。最后,整个家庭决定将本送到一个收容所。

本周围的人都无法容忍他,但是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青年却乐于与他交往。这个对比引发了一个问题:本属于非正常人,还是主流社会无法忍受差异?他是真的不正常抑或他是在主流文化的疏离下变成的陌生人?在故事中,这个由父亲建立的小小王国代表着主流社会,而父亲作为这一机构的权力控制者,决定什么是“正常的”和“可以被接受的”。而本,因为他异常的能量和行为,则被视为动物的、本能的、不文明的。他代表的是无法与家人相处的外来者,是与“正常人”不一样的差异他者。因为他的“他者性”威胁到父亲秩序并使之不稳定,所以他遭到了排挤和疏离;而恰恰通过排除“他者”,父权统治维持了它的秩序。

对本的处理方式也揭露出父权统治对母亲的限制和控制。为了劝服哈丽特将本送到收容所,最初大卫和他的父母只是试着说服她放弃本,后来他干脆使用了威胁:“不是他就是我。”P74当整个家庭达成一致要把本送去精神病院的时候,“除了哈丽特,所有人都笑了”P74。把本送走的那天,大卫留下来“对付”她,“用他一贯的目无表情的脸,用双手拦着他”P76。这一武力威迫更多地象征着母亲与父权的力量对比,母亲代表着弱者、无权,以及主体性的丧失。将本送到收容所后不久这个家庭又回归了正常,听到丈夫和孩子的笑声,哈丽特逐渐说服自己放弃本是一个正确的决定。通过放弃这个差异的孩子,她重新获得了“好母亲”的头衔,又重新回到正统的母亲角色规范之下,这可以视为她消极地参与父权统治。

哈丽特的觉醒是随着她对自己和本的关系,以及对母亲身份的思考而开始的。事实上,现有的父权社会结构已经扭曲了他们的母子关系,母亲认同了主流社会价值观,因此她觉得放弃本是一种解脱。但是同时她又无法将本从脑海中挥去,愧疚和责任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她并最终促使她将本从收容所接回来。她这一决定强调了母子之间的自然联系。这一自然的联系在克里斯托娃的“异质伦理学”里有着重要的作用,她认为这一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自然联系是对父亲的法则的超越[6]。通过拯救本,母亲超越了父权限制,拒绝了传统的母亲规范并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

哈丽特将本接回家中,在她的努力下,本逐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她还坚持维护本作为“他者”的生存权利并尝试让他在家里获得一席之地,但是她却无能为力。随着本的回归,其他孩子纷纷离开家庭,大卫跟她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夫妻间形同陌路,最后,这个家庭彻底地崩溃了。她的失败,正如莱辛暗示的那样,正是这个社会所导致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她事实上摧毁了这个以母性理想为基础的家庭。主流社会企图通过排斥他者来达到自身的稳定,但是母亲的力量却形成了一股抵抗并最终导致了家庭秩序的崩溃。当哈丽特勇敢地承担起照顾本的责任,她找回了其作为主体的位置,她这时的母亲角色超越了父权范围并且成为了一种赋权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本就代表了同样会被父权文化排斥的母亲的自我,又或者说,这时的哈丽特正是本这一差异他者的同盟。母亲因为自身的性别差异构成了父权社会的“异见分子”,也代表了不可吸收的他者,他们遭主流社会排斥,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抗衡。在小说结尾处,哈丽特和本占据了那栋本属于大卫夫妇和其他孩子的房子,这也暗示了他者的胜利。

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描绘一幅幸福的画面,哈丽特无力维系原来的家庭,而她想要将本抚养长大的愿望也落空了。对于作者莱辛而言,母亲找回主体性并不代表就能通往一个女性理想国,相反,它导致了家庭的崩溃和母亲的迷惘。本上学后成了问题少年,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而她对本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无能为力。此外,她还遭到亲友的责怪,意识到自己成为了替罪羊,她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从本出生以来我就一直被责备。我感觉自己就像个罪人,我总是被感觉是个罪人”。在小说的结尾,哈丽特因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而迷惘无助,她不但心力交瘁,而且面容衰老,以至于很少有人能认出她。这里,莱辛揭示了女性主体通过母亲这一角色来寻求自我的局限,哈丽特的迷惘似乎暗示了过度依赖母亲角色并不利于建立女性身份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只有当女性不再利用生育的身体并找到母亲之外的角色时,才能建构起一个真正的身份[10]。

五、结语

在小说的结局,作者从哈丽特的视角出发详细描述了父权社会对其母亲经历一般化导致的哈丽特的挫折和愤怒。每次哈丽特带本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都会认为她只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焦虑的母亲,是一个不能应付自己的孩子的母亲。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对母亲体验的事实毫不理解的社会,哈丽特呼喊社会对自己的困难处境的承认并渴望有共同的感受:“我要它被说出来,我要它被承认。”P106随着洛瓦特家庭的完全崩溃,作者似乎暗示一个事实,即如果一个社会不承认多元文化,它注定要毁灭。确实,一个新的母性话语的成功建立,提供宽度和广度,需要强调母亲主体性的母性展示也需要社会对此的肯定。

注释:

①小说引文均由作者本人翻译,以下只注明页码.

参考文献:

[1]Rothstein,Mervyn.The Painful Nurturing of Doris Lessing’s Fifth Child.New York Times.New York:June 14th,1988,21.

[2]Pickering,Jean.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990:191-196.

[3]Pierpont,Claudia R.Passionate Minds: Women Rewriting the World.New York: Alfred A.Knopf,2001:248.

[4]波伏娃・西蒙娜著.陶铁柱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579.

[5]Rich,Adrienne.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1986:13.

[6]McAfee,Noelle.Julia Kristeva: Routledge Critical Thinkers.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04:75-90.

[7]O’Reilly,Andrea.ed.Mother Outlaw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Empowered Mothering.Toronto: Women’s Press,2004,5.

[8]Lessing,Doris,The Fifth Child.New York: Vintage,1989.8.

个性女孩篇4

近来,妈妈发现木木变得越来越文静、羞涩,十足的娘娘腔,性格也变得孤僻、胆小了。妈妈这才意识到必须及早纠正木木的反常现象。

木木的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性角色畸形”。

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别角色。大约到3岁时,儿童的性别角色已形成。如果小男孩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与周围女孩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为女性化男孩。反之,如果小女孩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与周围男孩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男性,即成为男性化女孩,上述两种情况均称为性角色畸形。儿童性角色畸形容易对孩子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女性化男孩和男性化女孩在年龄稍大时,容易受到来自旁人的压力,使他们企图隐藏自己的异,但常常又办不到,导致内心十分痛苦。同时他们经常无形中被其他孩子"隔离"开来,因而产生内向、胆小及忧郁的性格特点。

儿童性角色畸形的筛查与诊断

凡男孩穿女装,说话娘娘腔,举止娇嗲嗲,喜欢女娃娃,做游戏常扮女人,喜与女孩结伴玩者;凡女孩穿男装,举止粗野,喜欢玩汽车、手枪,做游戏中常扮男人,喜与男孩结伴玩者,可作为筛查对象。

心理测验

1.玩具人选择试验:给儿童一组具有性别特征的逼真玩具,包括爸爸、妈妈、男娃娃、女娃娃。要求儿童在4个玩具中选择一个,然后引导儿童手持玩具编一个故事,手持10分钟以上者记录下来。

2.画人试验:要求儿童画一个人,不要画机器人,然后让他(她)们说出所画的是男人还是女人。

诊断:凡女性化男孩选女性玩具或画女性者,凡男性化女孩选男性玩具或画男性者,均可诊断为性角色畸形。

儿童性角色畸形的发病原因

1.父母无视孩子的性别特征

这些父母常无视孩子的性别特征,按自己的心愿来抚养孩子。如有一个母亲在孩子出生前想生一个女孩,结果生了一个男孩,这个母亲就给她的男孩穿裙子、染指甲,并把孩子异装打扮拍成照片挂在墙上,以向亲朋好友炫耀。这样很容易助长这个孩子性心理偏差的发生。

2.缺乏父母性"角色"榜样

性心理学家认为,男孩在3~4岁以后应多接触父亲等男性榜样,否则,性心理发育会受到挫折,导致性别认同混乱。如在有些女性化男孩的家庭中,常常是母亲作主、父亲惧内,这些孩子自幼崇拜女性,处处以母亲为榜样,潜移默化中导致发生性别认同混乱。

儿童性角色畸形的矫治

1.强化孩子的性角色意识。家长应培养儿童从小对自己性别进行正确辨认的意识。男孩应着男装,玩男孩玩的玩具,从小与男孩一起玩。女孩反之亦然。父母千万不要出于自己的心愿无视孩子的生理性别,人为地为孩子选择性别。父母应按孩子的生理性别来教育和培养孩子。对于男孩子来说,父母要明确告诉他长大后是男人;对于女孩来说,告诉她长大后是女人。

个性女孩篇5

“穷养男,富养女”,是一条古训。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古训却再次吹热了已进入21世纪的年轻父母的耳朵,一时间成了坊间的热门话题。

什么是“穷养男孩富养女孩”?

关于这个概念,在两本畅销书中可以找到详细的解释。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作者安君杨,提出“穷养男,不仅是一种教育投资,更是对男孩一生的投资。富养女,其实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教育的富足是对女孩性情的陶冶和品质的培养。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女孩身娇肉贵,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疼还来不及,怎么舍得她受苦受难?男孩是父亲生命的延续,寄予了多少希望与重托。”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作者李轶君,对“穷”和“富”以及为什么对男孩要“穷”、女孩要“富”做了直截了当的阐释:“穷养男孩,‘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的男孩才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而担当大任! ‘富养女孩’,并非惯养女孩,而是要物质上开阔其视野,精神上丰富其思想,这样的女孩才能独立自主、见多识广、高雅睿智、一生幸福!”

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并著有多部教育类书籍的专家或专业人士,他们的书对这个概念和说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述,使之似乎更加言之成理,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使“穷养男孩富养女孩”的说法更加流行和普及。

观点对决:赞同vs反对

在我们的采访中,一些家长对这个观念表示赞同。

采访一:商人,育有一儿(5岁)一女(7岁)

我觉得对男孩来说,长大后进入社会将面临跟女性不一样的挑战。虽然现在社会变化很大,阴盛阳衰,但是,作为一个女性,在遭遇同样困境的情况下,仍然较男性更能得到帮助和支持,男性则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遭遇更多的磨难才能成就事业。男人需要更多独立性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毅力。

从生理上来说,男孩女孩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跟男性相关的这些概念,比如独立性、毅力等等,并非是男孩生来就有的,否则社会上就不会有这么多所谓娘娘腔的男人了。这些男性品质的养成,跟后天成长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有关。

如何帮助男孩养成这些品质?一个过分宠爱呵护的环境无疑是不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接受磨砺的机会的。而根据我的观察,直接经验对人的智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些人被认为是天才,其实仔细观察一下,你会注意到,他们可能很早就接触到这些领域,他们可能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从事这方面的活动。联系到性格的磨砺来说,如果孩子从小缺乏磨砺,那么他长大后面对困难和挫折,就更容易轻易让步和退缩。

我没有刻意给孩子苦难的环境进行性格的磨砺,因为担心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但因为心里有这样的意识,我会尽量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姐姐摔倒了,我们会立刻跑过去关切地问她是否受伤,但弟弟摔倒了,我们会淡淡地说,没事儿,摔倒了爬起来就是了。

关于富养女孩,我觉得如果一个女孩子在“穷”的环境下长大,那么她可能更独立,这对她的气质和性格会有影响。积累起来,她可能不是那样楚楚可怜,惹人怜爱,唤起男性保护她照顾她的愿望,从而获得较少的得到男性喜爱的机会。

同时,从小富足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会影响女性成年后组成的家庭的品质。富足环境下长大的女孩,择偶时可能不会刻意去根据物质条件进行选择,但从小的教养会成为她择偶的“默认条件”,自然而然地选择相当的对象,从而过上可能不会轰轰烈烈但却富足优裕的生活,更容易得到人生的幸福。

也有一些家长在采访之初认为“穷养男孩富养女孩”是有道理的,但随着采访的深入,谈到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际操作上,却站到了这个命题的反面:穷养女孩。

采访二:自由职业者,育有一女(8岁)

我是一个爱旅行的人。我的愿望是在女儿18岁之前带着她游遍中国,我因此特地做了一个博客,叫做“带女儿游遍中国”。

女儿1岁多的时候我就开始带着她旅行了。女儿4岁之前,我带着她主要是去一些大城市,稍微舒适一点,因为孩子尚小,健康需要考虑。之后,我们就开始做大规模的旅行了。5岁那年,我们一起去了贵州、昆明、大理、泸沽湖等。最近我们刚从黔西南回来,看了那里的客家土楼。

别人问我这样颠簸折腾,孩子受得了吗,尤其还是个小女孩。从我的观察来看,孩子小的时候,男女能力上的差别并不大,各种运动上,有时女孩还更厉害。我家姑娘经常旅行,已经养成很好的习惯,上车困了就睡觉,醒来后高高兴兴地玩。我发现,其实如果大人不一个劲儿地说好辛苦,孩子是不知道累的。

我赞成女孩富养,但这个富养应该更多是精神的,而非用钱堆出来的。我是想让女儿“富”在看到过更多的东西,走过更多的地方,接触过更多的人上。我的女儿因为经常旅行,接触的人多了,很善于和人沟通,很讨人喜欢,自己也就很有自信。她在学校成绩不错,是大队长。

我觉得对女孩子管教上要更严格一些,因为养育女孩,责任其实更大。女儿爱美,喜欢梳个什么发型之类的,她妈妈就会给她弄,平时我们也尽量地给她买她喜欢的衣服什么的。但不鼓励她追求名牌,我们本身也是很普通的家庭。

我觉得要培养女孩子内心丰富,但仍然纯洁。有些不该知道和打听的事情就不要让孩子去关心。比如,妈妈的化妆品不要年纪小小就去玩弄尝试,一些不该追问的大人话题就不让她去问,大人也不要回答。我希望孩子成熟,但不希望她世故。我想尽量延长她的童真岁月。

我觉得女孩子也一样应该从小学会吃苦,因为人生谁不吃苦?

一些家长和专家则对这个命题持反对意见,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剖析其实质。

采访三:海归外企雇员,育有一女(3岁)

这是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名堂。因为中国人总觉得儿子要做大事业,要光宗耀祖,所以要从小磨砺,保证他有出息,而女孩子以后反正是要嫁人的,养得娇滴滴一点也没关系。

最近看耶鲁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一书,其中提到传统中国家庭其实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利益交换单位,养儿育女的根本目的,在于防老。孝道等诸多传统道德,实质是在一个没有契约传统的社会文化里,需要以某种形式来制约和保证老有所靠的实现。父母因此格外希望孩子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即所谓光宗耀祖,这样尽起孝来更方便、更有基础和保证。国外没有这样意义上的“孝”的概念,因为社会保障体系很完善,让人老了亦无后顾之忧,不介意孩子是否孝顺。

富养女孩这个命题恰恰在中国没有意义。因为在国外,女孩子比较普遍的出路是嫁人后,留在家中生儿育女做主妇。中国女性嫁人生育之后,大部分都还需要继续跟男人一样工作。能够嫁入豪门做太太的女性是极少数,娇养富养在这个层面上都没有什么实际效应了。

同时,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个孩子,谁舍得穷养?即使是男孩子,也会给他尽量多的关爱和机会吧,你作为家长不给,帮你照顾孩子的阿姨或老人也会。所以,“穷养男孩富养女孩”这个说法没有实际意义。

采访四:晏红,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幼教专家

“穷养男孩富养女孩”这个说法流传很广,反映了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我们一个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习惯,也就是男孩将来要当家作主,因此要劳其筋骨,从小磨炼,女孩子则要养尊处优一点。我最近收到一个手机短信,就说女孩子不要被一块蛋糕就给哄走了。“富养女孩”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说女孩子如果从小富养,在物质不缺乏的情况下成长,那么长大后不太容易被蝇头小利蒙蔽,做母亲的大概也希望女儿眼界高了,找对象时会看中条件更好一点的。这本质上是一种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认为女性容易被物质所吸引和诱惑。

我理解富养女孩,也是希望女孩子因此可以养成宽广的心胸,不斤斤计较。但富养女孩,有的女孩子可能确实养得高雅美好,但也有的女孩可能养得娇蛮无礼。

这句话跟“有其父必有其子”之类的民间谚语一样,都是广为流传并有一定道理的,但并不一定就是大家都要遵从的真理。有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有人说“穷山恶水出刁民”,由此可以看到,很多说法其实都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和阐释。穷或富其实跟孩子是否成才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现在流行这个说法,说明我们社会其实仍然脱离不了对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和责任的传统看法和分工。

本刊提倡:男孩不穷养 女孩不富养

理由1:这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

这个理论真正开始流行并被追捧其实还是在近期的事。当对金钱和权势的追求成为全社会一个普遍趋势的时候,女性的独立性和尊严受到挑战,嫁黄世仁也变得无可厚非了,这种情况之下,将女孩“富养”以图将来嫁个好丈夫,在一定的人群中达成了共识。

有人因此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个说法的问题在于女孩子的成功出嫁并不保证其一生的幸福。婚姻其实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动态最不能预测的关系。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结婚后除了一句“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不再交代其他细节了,估计也是出于这个原因。维持一个幸福的婚姻和人生,照样需要女人的能力,需要一个理性的心态和健全的心智。“学得好”的女性其优势在于,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她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能把自己的命运最大限度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理由2:我们希望男孩女孩拥有平等的机会和发展的可能。

男孩女孩是有区别的,针对他们的特点,在培养中区别对待无疑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但这种区别对待不应该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他们不公平的性别角色的期待,我们在培养男人、女人,更是在培养一个完整、丰富、心智健全的人。女人要嫁好老公,男人也需要有能力找到好妻子;男人需要打拼事业,女人也一样能在事业的成就中感受到愉悦。我们不能预料未来社会对男人女人有什么样的要求和指望,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只有根据孩子的性别和个体特质,扬长助短,使他们今后面临挑战时,有能力去为自己和家庭获得幸福。

“男儿有泪不轻弹”是“穷养男孩”理论的一个标志性要求,即在情感上男孩应该更坚强一些,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其实,这直接导致成年后的男人沟通和表达存在问题。如果有在压抑痛苦的时候跟身边的人交流和咨询的习惯,很多心理疾病大概都不会存在或至少不会那么严重;同时婚姻生活中的两性关系也会因此而健康许多。

男女有别教养方案

男孩女孩生理机能不一样,区别是一定有的,一些常常被人提到的区别主要有:

听觉

女孩自出生就比男孩有更强的听觉能力,跟听觉有关的神经发展较男孩更快,同时对有效音频的识别更敏锐。结果是女孩较男孩而言,除了在学习通过声音传达的知识和能力时更迅捷有效之外,在行为上也更“听话”,跟男孩子要重复三遍都好像耳旁风的命令,在女孩子身上可能一遍就足够了。

冲动性

因为男性睾丸激素的分泌,男孩比女孩更具冲动性,有时体现为破坏性和冒险性。有人认为在美国之所以有超出女孩四倍的男孩被诊断为多动症,不是因为女孩患多动症的绝对人数真的远低于男孩,而是因为男孩更具破坏性和攻击性,因此格外招人注目,更容易被送诊。

语言及非

相比男孩,女孩一般具有更强的语言优势,她们更趋向于以语言而非拳头

语言表达

解决问题。男孩则更多动用武力。同时,女孩据说更善于“察言观色”,留意人的面部表情,对非语言的姿态和表情更为敏感,善于做出合适的反应,显得更为乖巧懂事。

如何扬长助短

1.帮助男孩发展语言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你不必跟孩子絮絮叨叨,但一定要让他感受到他说的话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你愿意聆听。你不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个伶牙俐齿的儿子,但一定要让他在需要帮助或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有足够的词汇和勇气去说出来。长期定时的亲子阅读,共同讨论日间发生的事情、见到的人,都是促进男孩语言发展的办法。

个性女孩篇6

谁说女孩不能像男生一样大声唱,不能在大街上连跑带跳?

谁说女孩不能骑着单车满街狂飙?

……

Me要说:‘做个女孩,真好ヘ”

女孩能想哭就哭,能想笑就笑ο爱哭的女孩被称为’感情丰富”,不爱哭的女孩被誉为‘坚强自信”;爱笑的女孩活泼可爱,不爱笑的女孩沉稳冷艳;女孩的笑声被比作’银铃”,女孩的泪珠被比作‘珍珠”;爱哭的女孩好比’梨花一支春带雨”,欢笑的女孩宛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ο笑是女孩的特长,哭更是女孩的专利ヘ——总之,女孩是水做的οㄑ/p>

男孩呢?‘男儿有泪不轻弹,’“打落牙往肚里咽”的传统教育使每个男孩都不敢轻易‘动容”ο稍稍有不慎,感情细腻,丰富了一点,’软弱不能”,‘娘娘腔”的帽子便会扣来,为同性所排斥,为异性所轻视ο笑呢?也不能太多,要一脸深沉,目光冷漠才够’酷”ο不然‘嬉皮笑脸”,’脸上笑嘻嘻,不是好东西”的评价是逃不掉的οㄑ/p>

女孩像男孩那样讲话利索,爽快ο男孩像女孩那样细声细语会令人毛骨悚然,汗毛林立;女孩走路像男孩般风风火火是英姿飒爽,男骇像女孩那样‘体态轻盈,腰肢摇摆”会被戏称为’第XX大美女”;女孩穿男式的衣服,剪板刷头是‘有个性”,可男孩穿女式的衣服,长发披肩可就不伦不类,不阴不阳了;女孩驰骋于足球场,篮球场被称为’运动型女孩”,可男孩若踢毽子,跳橡皮筋就会被称作‘异性化男生了”οㄑ/p>

相比男孩,女孩可以把

个性女孩篇7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生育意愿

一、前言

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普遍实行“少生少育,优生优育”的独生政策,政策实行以来我国平均生育水平逐渐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中国2010到2014年的生育率分别为1.18、1.04、1.26、1.24、1.28,平均生育率仅1.2。《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5。独生政策极大的减小了中国的人口压力,并促进人口结构的迅速转变,但同时也加快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中国逐渐接近人口转变理论中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加”阶段,劳动力资源逐渐萎缩。

2013年底,中国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开始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允许夫妻中其中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二孩,以促进人口的增长。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13年8月在全国大陆除新疆之外的29个省(市)对63000多名20-44岁已婚者进行了生育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城乡居民的理想孩子数量为1.93个,现有一孩的单独家庭的平均理想孩子数量为1.81。调查做出推断,全国符合条件生育的单独家庭有1100万对,预计五年内每年应该有200万左右的单独二孩出生。截至12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仅有100万对①。比例仅占符合生育条件的单独夫妇的9%,不到预计出生年的200万的二分之一,与原先预测相差甚远(马小红,顾宝昌,2015)。为进一步缓解人口、社会问题,党的十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当前全面二孩政策下,探讨影响适龄妇女生育意愿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适龄生育女性作为样本来探究影响适龄女性生育意愿的因素。

在本文研究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中,家庭收入影响较大,当家庭收入越高时,对于抚养多个孩子的压力就会越小,适龄妇女更愿意去生育二孩,国家可以针对此现象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适当的福利经济补助,鼓励收入低的家庭生育二孩。同时,女性的教育程度对于二孩意愿也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程度与二孩生育意愿成反比,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越趋向于只生一个孩子或者不生育,她们更愿意将有限的精力放在追求职位上的晋升和学业上的深造,对于这类女性,国家应提高生育孩子的福利政策,制定相应的制度使这类女性能够在生育孩子的同时不影响学业和工作上的发展。除此之外,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家庭和“传宗接代”思想影响较为严重的家庭也更愿意生育二孩,此时国家应该宣传男女平等和二子多福的观念,鼓励人们生育二孩。同时文章还考虑了年龄、就业身份等诸多变量,从中探讨适龄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

关于现代人们的生育意愿观,风笑天(2015)认为目前这一代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已经不再和30多年前的上一代育龄人口相同。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与目前低生育水平相对应的低生育文化。许多学者已经探究过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研究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

(1)从经济因素分析,韩雷和田龙鹏(2016)得出56.3%家庭不想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其中成本包括教育成本,饮食成本,医疗成本等。郑真真等(2009)发现,从满足精神需求的角度考虑,生育第一个孩子是十分必要的,而生育二孩时夫妻则会慎重考虑孩子的抚养成本及自身的经济条件。靳永爱等(2016)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收入是促进生育的一个因素,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可能有生育二孩的计划,满足二孩偏好,但也更有可能导致实际生育计划数量大于生育偏好数量。

(2)从社会因素分析,李英(2008)提出,城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弱化了男孩与养老的联系,但男孩与传宗接代的联系则较少受到触动,城市居民男孩偏好明显减少但仍存在。因此,有男孩偏好者更多认为两个孩子更理想。茅倬彦和罗昊(2013)指出存在 “儿女双全偏好”会成为实现生育意愿的推动力。父母在家庭的生育选择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牛亚冬等(2015)通过对数据回归分析得出父母的支持度越大,二孩生育的可能性就越大。陶涛等(2016)研究得出,与子女关系好、身体健康、有配偶等因素会显著提高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支持概率,而养老观念开放、受教育程度高和空巢时间长等因素则会显著降低支持概率。

(3)从个人因素分析,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结论是理想子女数随现代化进程而减少,受教育年数越长、越重视自我发展,就越倾向于不生和少生。Graff(1979)认为由于现代化社会孩子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上升而效用降低,人们对其他消费品的偏好要超过对孩子的偏好,而教育程度的提高则使孩子对个体的吸引力降低,受过较多教育者更容易接受强调自我人生价值的现代化观念,容易找到其他价值目标替代孩子的价值。吕江洪等(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女性的健康状态与生育意愿显著相关,相对于健康状况好的妇女,健康状况差的妇女生育一个孩子的意愿更强烈。并且女性的文化程度对一孩与二孩家庭的意愿生育性别有显著影响,对于文盲女性而言,两类家庭的妇女学历越高,越偏向于生男孩。

在梳理文献后,本文认为女性二孩生育意愿是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这与以往学者的研究思路不相同,因此本文在前人的研究上综合女性个人特征,就业状况及其他相关因素,检验这些因素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

三、实证结果

本文首先将全部相关变量进行回归,然后逐步剔除一些不显著相关变量。再利用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回归,得出关于女性的个人特征对其选择生育二孩是否产生影响的回归结果。

在影响选择生育二孩的变量里,女性年龄与生育二孩成正比例关系,正向比例增长幅度随着年龄越大逐渐降低。此结果是合理且符合预期的。随着女性的年龄增长,经济等各方面因素趋于成熟,工作家庭也趋于稳定,此时女性会考虑生育第二个孩子。但当女性到达一定岁数,生育能力开始下降,怀孕几率降低且生育风险大大提高,所以即便生育政策放开,年龄较长的女性通常也都会放弃生育二孩。从女性工作状态来看,每周工作时长对生育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这与我国特殊的社会现象有着紧密联系,我国多数父母都帮忙照顾孩子,女性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照看子女上,压在职业女性身上的压力便有所减轻,所以工作时长并不是女性考虑生育二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女性工作身份这一方面,就业身份为雇主时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将就业单位性质剔除后,就业身份为雇员的变量从不显著变为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以自营劳动者为标准做替换回归,发现相比自营劳动者,雇员和雇主不选择生育二孩的几率更大,结果与本文的理论预期一致。自营劳动者相较于有合同的雇员和雇主,其所受到的工作的束缚较小,比如自营劳动者不会考虑生育孩子会不会影响到职位的晋升和工资的变化,当这种压力变小甚至没有的时候,考虑生育二孩的就不会受到抑制,生育二孩的几率便会增加。

就女性个体特征而言,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将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作为参照组,相较于教育程度较低的育龄妇女来说,教育程度较高的育龄妇女与生育二孩有着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对于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影响较小,女性在选择生育二孩时更多的考虑客观因素。比如当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时,会越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她们会将更多的精力用来追求学业的进步或事业的成功,这一时期往往需要持续几年,而这一时期也正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因此会出现因错过最佳生育年龄而选择不要二孩的女性,这解释了部分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生育二孩的倾向较低。;且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更易受现代思想观念影响,比如部分人选择晚婚晚育或是丁克,所以未对二孩生育政策表现出响应的态度。

从女性劳动状态来看,工资性收入与生育二孩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月收入高的女性意味着有更丰厚的物质资本来抚养孩子,不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首先收入高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比如有能力去购买更好的学区房、将孩子送去国际学校或者是有能力支持孩子出国接受国际化教育,解决了养育孩子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教育问题;其次,收入高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保证孩子的衣食无忧,能够基于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最后,家庭收入高意味着家庭可以雇佣帮工、保姆等来帮忙女性照顾孩子,分担了女性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兼顾工作的负担,减轻女性的压力,所以更倾向于选择生育二孩。

从女性婚姻生育状况来看,头胎是女孩的变量与生育二孩在1%的水平上正相关,传宗接代的观念中,选择“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作为对照,认为“儿子女儿都能传宗接代”和“不存在传宗接代”的变量与生育二孩为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当用第一个孩子的性别变量和传宗接代观念变量相乘并与亲生子女数量做回归时,结果并不显著。也就是说,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女性更愿意生第二个孩子的倾向的原因大部分不在于传宗接代这个观念,如吕江洪等(2013)的研究发现一样,学历越高的女性比学历低的女性男孩偏好更大,这暗示了妇女生育的“偏男”倾向不一定仅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传统文化思想对接受过教育的妇女的影响肯定是在减弱的,在基本现代化进程中应当还有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抵消了这种减弱的作用。现代社会中男性在许多方面要强于女性,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更容易获得成功,本文认为正是这种现状的存在,许多女性考虑到以后孩子的成才发展时是更偏向于男孩的,所以产生“男孩偏好”的现象。不可否认的是存在传宗接代这个观念女性在受到自身观念和父母和周围人们的传统观念影响,特别是在第一个孩子为女孩时,会倾向于生育第二个孩子。其他认为不存在传宗接代的以及儿子女儿都可以的女性选择生育二孩的几率更小,仅仅拥有这个观念或此观念比较浅的女性或者家庭不会太在意头胎是男孩还是女孩,也不会存在头胎是女孩就打算要二孩的情况。

四、结论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单独二孩政策的“遇冷”,探究影响女性生育因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通过对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统计回归得出以下结论:

(1)女性教育程度越高,越不倾向于选择生育二孩。当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时,会越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她们会将更多的精力用来追求学业的进步或事业的成功而放弃生育二孩;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相τ谑芙逃程度较低的人更能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不受周围人观念的影响,也容易接受一些新兴观念,比如丁克观念,这些都会导致生育二孩的女性比例下降;

(2)收入越高的家庭将会有更丰厚的财力和物力去抚养孩子,养育孩子的负担会相应的减少,女性更倾向于选择生育二孩;首先,收入高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解决了养育孩子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教育问题;其次,收入高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能够给予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最后,家庭收入高意味着家庭可以雇佣帮工、保姆等来帮忙女性照顾孩子,减轻女性的照看孩子的压力。因此,家庭收入更高的女性更愿意生育二孩。

(3)当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时女性会更偏向于生育第二个孩子。原因在于现代女性对于男孩的寄托要大于对女孩的寄托。当女性有“传宗接代”这一传统观念时,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机率会大大增加。这类女性在受自身和父母或周围的传统观念影响,会更倾向于生育二孩,特别是当她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时,为了“传宗接代”,会选择生育二孩。

就上述的影响因素来说,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因为女性生产的特殊原因而遭到公司的不公待遇的现象,使许多女性为了能在事业有所发展或者仅仅是为了不被解除合同而放弃生育二孩。在此方面,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保障育龄妇女在劳动市场的合法权益,并严格打击这类公司的作风,保障女性不在劳动力市场中由于生育孩子这一特殊原因而遭到不公平的歧视,减少女性在这一方面受到的负面影响,使其能更好地平衡家庭和工作两方面。同时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如延长女性的产假天数,在产假期间可以保留相应的职位和工资,并给予公司一定的补贴,减少公司的损失,解决公司因女职员生育而损失利润的问题。

(2)政府应当相应的为生育二孩的家庭提供相应的福利措施,比如在医疗上给予孕妇和儿童更多的保障,完善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对婴幼儿的医疗费用给予适当的补贴,减轻育儿医护方面的经济负担,并且完善妇幼保健的相关政策,确保相应福利能够普惠人民。此外政府可以加大投入教育基金力度,大力发展教育行业,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并优化托管所的相关托管模式,在托管方面给予相应的福利,减少女性对孩子上学问题和由于自己需要工作而无人看管孩子的烦恼。

(3)政府应该多宣扬“二子多福”“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念,并让此观念渗透到教育中去,随着教育的普及影响更多的人。同时,政府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讲座来普及相关观念,让这些思想渗透到每个家庭中去,从思想的根源来改变人们对生育二孩的看法,并以此来代替以前对人们生育观念造成深远影响的“少生优生”“孩子只生一个好”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马小红,顾宝昌.单独二孩申请遇冷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20-26.

[2]L笑天.生育政策潜在人口的结构及其二孩生育意愿――对两项大规模调查结果的分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06):54-61.

[3]韩雷,田龙鹏. “全面二孩”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基于2014年湘潭市调研数据的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51-56.

[4]郑真真,李玉柱,廖少宏.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成本收益研究――来自江苏省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9,(2):93-112.

[5]靳永爱,宋健,陈卫.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中国城市女性的生育偏好与生育计划[J].人口研究. 2016,(6):22-37

[6]李英.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差异分析[J].决策与信息.2008,(5):152-153.

[7]茅倬彦和罗昊.符合二孩政策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J].人口研究.2013,(1):84-93.

[8]牛亚冬,张文斌,张栋,贾艳婷,陈丽萍,张治国. 单独家庭生育二孩意愿的分析――基于武汉市1093户单独家庭的调查数据[J]. 人口与发展,2015,(03):13-18.

[9]陶涛,杨凡,张现苓.“全面两孩”政策下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态度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J].人口研究. 2016 (5):P90-100.

[10]Graff.H.J. Literacy, Education, and Fertility, Past and Present:A Critical Review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79(1):105-140.

个性女孩篇8

女孩比男孩更能忍受疼痛。国外有人曾做过试验,用适当电流通过手指时,男孩立即叫喊,而女孩则若无其事。女孩学会说话也比男孩大约早2~4个月,说话的情感性和流畅性都比男孩强,这种言语优势,一般保持到青春发育前期。

女孩的动作比男孩要敏捷和精确,这个情况人们在上一世纪末期就已经在女打字员和女电报员工作时发现。女孩能很快地领会种种复杂要求,有准确的手部动作,比男孩更早学会穿衣服。

女孩的情感也比男孩丰富,情绪色彩浓厚,个性倾向性定向于人,喜欢与人交际。

而男孩的方位知觉则比女孩强,更容易辨别空间位置。男孩对自己的能力也比女孩更有信心,常喜欢不加思索地去从事自己未必胜任的活动,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探索性。男孩的好奇心也超过女孩,常常会把新买来的玩具搞得面目全非,以洞察其中的奥秘,而且对事物往往喜欢刨根问底,企图弄个水落石出。男孩的情绪也比女孩稳定,从一种情绪急速转变到另一种情绪的速度要比女孩缓慢。男孩的意志力和反抗性也比女孩强,个性倾向性定向于物,思维较为敏捷灵活,喜欢与物体打交道等。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不要考虑这些性别差异呢?回答是肯定的。

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广大父母足够的重视。为了使自己唯一的孩子能更健康更完善地发展,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考虑这些性别差异,以使孩子的性别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使心理机能的某些薄弱环节以较好地弥补。为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必要的教育措施。

例如,加强儿童心理机能的早期训练。一般地讲,学龄前阶段,是各种心理机能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男女儿童心理机能的性别差异已经有所显露了,但还不十分明显。如果抓住这个心理机能发生、发展的大好时期,就有可能使男女儿童的心理机能都得到更为完善的发展。

如男孩的感知觉能力一般不及女孩,就可以让他们多听听音乐,多品尝各种香味俱佳的菜肴,多触摸各种新奇的物体,多观察各种饶有趣味的景色,并让他们多从事一些需要精细动作才能完成的活动,如挑细棒游戏、折叠各种纸玩具等,以加强他们的感知觉能力和提高动作水平。男孩的言语能力较差,通过多与他们交谈,让他们给父母讲看到、听到的事情,来提高他们的言语能力。

女孩的依赖性较强,则可以尽量鼓励她们独立地去完成各种活动,成功后予以肯定和赞许。女孩的探究性不如男孩,则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新奇情景培养她们的好奇心,如让她们看新奇的儿童电视节目,买一些动作变化多端的活动玩具等。这样,不仅男女儿童的心理机能水平会迅速提高,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遗传因素的不利影响。如果错过这个时期,等到男女各具特色的心理机能一旦定型和成熟,那就为时太晚了。

又如,创设男女儿童进行交往活动的机会。如果父母一味把孩子关在家里,那么,就是男女儿童各自有可能发挥出来的心理优势,也会受到抑制。为了能使儿童在活动中全面发展心理机能,一定要想办法积极创造儿童交往的环境,尤其要提供男女儿童交往的机会。如让男女儿童一起玩“过家家”游戏,让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奔跑,让他们一起识字、算数等。这样,他们彼此的心理不仅会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而且通过相互肯定,相豆鼓励,相互模仿,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心理机能的薄弱部分得以补偿,从而使各自的机能更加完善。

个性女孩篇9

安妮和安德鲁的实例

在得知自己怀的是龙凤胎之后,吉莲就决心去对抗社会上对性别典型的要求,要让孩子在一个没有性别压力的环境里成长。她打算一视同仁地对待两个孩子,不讲究什么女孩穿粉红色衣服、男孩穿蓝色衣服。

她的决心很快就动摇了,两个孩子出生时前后只隔3分钟,但他们的不同会让你觉得他们来自不同的星球。

“安德鲁不肯睡觉,怎么哄都没有用,安妮却是一放到小床上就能入睡,但一点点声响就能把她惊醒。”我在他们的床上各挂了一个风铃,我知道刺激对他们是很重要的。安德鲁很喜欢风铃,可以躺在床上长时间地盯着看,在换尿片时也是这样。安妮就不一样了,她喜欢跟人沟通,每次我走进她的房间,她就咿咿呀呀地叫着,似乎想跟我说话……

在刚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女婴就比男婴对触觉敏感。在手和手指的触觉敏感度测试上,男女两性的差别之大,足以让你咋舌,彼此的得分竟然没有重合的部分,也就是说,触觉最敏感的男孩还比不上触觉最不敏感的女孩。一位研究者认为,同一个声音在女性听来要比男性听到的响亮两倍。对于噪音、痛觉和不舒适感,女婴比男婴更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的感觉。

女婴容易被温柔的声音和催眠曲抚慰,甚至早在她听得懂语言之前,女婴就似乎比男婴善于察觉说话声音中的情绪成分。

女婴呱呱坠地,就对与人交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有人对2到4天大的婴儿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女婴看一个不说话的大人的时间几乎是男婴的2倍,大人说话时,女婴看的时间也比男婴的长。男婴注视这个大人的时间是一样长的,不管他说不说话,这表明他倾向于注意看见了什么,而不是听到了什么。从躺在摇篮里起,女婴就喜欢对人发出咯咯的声音,大多数男婴也喜欢对人咿咿呀呀,但他也同样喜欢玩摇篮里的玩具,喜欢看抽象的几何图形。男婴比女婴好动,睡的时间也要少,这是男性大脑比较活跃的缘故。

女婴这种喜欢与人交流的倾向还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在4个月大时,大多数女婴就可以分辨出她所认得的人和陌生的人照片,男婴通常就做不到。1周大的女婴可以分辨出婴儿的哭声与音量相近的背景噪音的不同,男婴不行。

这些可以测量的行为差异远在外界因素起作用前就已经存在了。它们反映了新生婴儿的大脑有一种基本的差别,我们知道,这就是男性的空间能力好,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强。

学步期

我们很替安德鲁担心,除非你整天看着他,否则他就会在厨柜里爬进爬出的,乱动炊具上的开关……他还不会说话,但是安妮已经可以跟人聊天了。我们担心他可能有点发育迟缓……

孩子在慢慢长大,而大脑中的倾向不但继续存在着而且在随之增强。孩子们是用大脑这个特殊的滤光镜去看世界的,而且用得非常轻松自然。例如,不妨做个试验来验证一下女孩子偏好人际关系的大脑倾向。用一个类似双目望远镜的仪器来给一群孩子做一个观看测试,仪器可以同时使左眼、右眼看到不同的东西,一边是物体,一边是人。男孩子和女孩子所能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是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时,大家的回答并不相同,男孩子看到的是物体多于人,而女孩子则相反。

女孩子学会说话比较早,是因为她们的语言大脑组织比较有效。这一组织位于左半脑前区,而男孩子的分布在左半脑的前区和后区,所以有效性要差一些。由于女孩子有一个专门的语言中心,所以她说话比男孩子早,词汇量的增加比比较快。对2到4岁的孩子的研究发现,女孩子似乎比男孩子更容易掌握相当微妙复杂的语法规则,比如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区别,以及被动式的用法。

3岁大的女孩子说的话99%可以听得懂,而男孩子一般要到4岁才能达到同样的程度。(爱因斯坦5岁才学会说话。)女孩子可以说出长而且复杂的句子,很少会犯语法错误,叫她讲出以字母表中的某一个字母打头的单词时,她讲的比男孩子多。

出生几个月后,孩子能够站立起来走路了。在这个时候,男孩子比女孩子更有兴趣去探索他们的小世界的角角落落。他们的肌肉有力量帮助他们到处走动,走到比较远的地方去,而且很少会走回头路去看看妈妈是否还在房间。科学家曾经设计了一个测试,在游戏室里设置一个障碍物把妈妈与孩子分隔开。结果发现,女孩子会站在障碍物前哭,而男孩子会走到障碍物的两端去看看是否可以从这里绕过去。

小孩子会按照他们的大脑所预先安排的方式,运用他们的智力去探索世界,而这些行为又会进一步强化原来的倾向。正如老鼠的好奇天性会促使它去探索,而探索会提高它的智力。大部分孩子在心理上都会符合他们的性别典型,但不是社会所规定的典型。实际上,他们听从的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声音,以及大脑的判别轻重缓急的指令。他们一再地以自己偏好的方式顺乎自然地去接触世界,而这又会反过来强化大脑的倾向。

男孩子自然而然地去体验那些可以磨砺他的空间技能的东西,而女孩子自然而然地去体验那些可以提高她的人际交往技能的东西。

男孩子喜欢去探索新奇的地方,去接触新奇的东西,他们的大脑倾向促使他们去关注环境的这些方面。女孩子喜欢说话,喜欢听别人说话,这同样是她们的大脑设定使然。

学龄前儿童

有一阵子我认为让安德鲁进幼儿游戏组是不安全的。他太有破坏性了,这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是不公平的。有时候我也很伤心,他似乎根本没有时间跟我在一起,而我是他的妈妈。我敢发誓有过好几次这样的时候,拿我去换一辆玩具卡车回来,他也不会不高兴。

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差别在玩游戏上显现出来。英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女孩子站在学校门口跟妈妈道别的时间平均是92.5秒,而男孩子只有36秒,一说完“再见”就掉头往操场上跑。在学校里,男孩子玩活动量大的游戏,占用的游戏空间也比女孩子的大。在学校的游戏室里,男孩子更喜欢玩积木,玩各种各样的玩具车,玩各种可以发生什么的东西,不管是门把手还是电灯开关。而女孩子喜欢玩活动量小的游戏,假如她们玩积木,所搭的房子大多是长方形的、低矮的,不会像男孩子那样一层层往上搭。

到4岁的时候,男孩子和女孩子通常不会再在一块儿玩,形成了孩童的性别隔离。男孩子通常不在乎小团体的某个成员是否讨自己喜欢,只要他有用,就可以加入进来成为一分子,但是女孩子会因为“她不好”而拒绝新成员加入。女孩子允许比她小的孩子加入她的团体,而男孩子通常想去加入比他大的孩子的团体。女孩子知道也记得玩伴的名字,而男孩子往往是既不记得也不知道。

男孩子喜欢编造充满打打杀杀、枪响炮鸣和恶毒行径的故事,女孩子编的故事以家庭、友谊和情感为中心。男孩子喜欢讲大盗的故事,而同样的故事在女孩子讲来主要是受害者多么多么的可怜。

男孩子玩的游戏比较粗野又不大讲秩序,有肢体接触,动作连串出现,有冲突对抗,游戏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游戏玩得好不好是以主动干扰别的玩伴为标准,游戏结果有明确的规定,谁输谁赢一目了然,绝不含糊。女孩子的游戏比较有秩序,该谁上该谁下有明确的规则可循,游戏步骤也有完整的规定,一般不带有竞争性。跳房子是女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对男孩子胃口的是捉迷藏游戏。

曼迪的实例

曼迪6岁了,是个漂亮的小女孩。但她始终都觉得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很快就厌倦子跳房子游戏,跑去跟男孩子玩踢足球。男孩子勉强让她加入了,叫她负责计分,因为她的计算能力不错,但是曼迪想干的不是计分而是上场踢球。

曼迪的实例是一个肾上腺分泌过多症候的实例。曼迪的肾脏发育不正常,会分泌一种非常类似男性荷尔蒙的化学物质。由于曼迪的大脑在发育时期的某个特定时刻接触到了这种荷尔蒙,所以它具有比较典型的男孩子大脑倾向。

女孩子特别爱玩自己做妈妈照料洋娃娃的游戏,而洋娃娃一到男孩子手里,就摇身变成了俯冲轰炸机或超级英雄。对于一个新玩具,男孩子可以找到很多种有创意的玩法,对他们来说,玩具的关键之处在于“可以用来做什么”。男孩子感兴趣的是东西的用途,以及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如果他搞不明白它的作用规律,他就会恼怒地把它拆得七零八落,想弄清楚究竟。

男孩子喜欢新玩具,不喜欢新玩伴。在最早的性别差异探索者中,有人说过:“男孩子最感兴趣的是物体或事物和活动,而女孩子对人感兴趣。”这一结论有大量的观察结果支持。有一个研究发现,托儿所的很多男孩子会把玩具拆散,但女孩子不会这么做。这种技能并不只意味着“破坏”,在拼图和组装其他三维物体上,男孩子的速度比女孩子快2倍,犯的错误比女孩子少一半。

在以色列的集体农场里,尽管人们特意竭力减少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的差异,主张性别角色相互更换,但性别差异还是继续存在着。在所有的年龄组中,女孩子合作、共享、友爱,而男孩子则有不少对抗行为,比如抢夺别人的玩具。除了一个年龄组以外,所有其他的男孩子都有很多攻击性行为,例如不听话、动手打人、开口骂人。在男孩子看来,世界就是一个需要去探测、探索和挑战的东西。

对男孩子来说,学校的纪律太违背他们的本性了……

学校

安德鲁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阅读。或许我们早就应该注意到这个迹象,无论如何,感谢上帝,我们现在知道了他学习上的困难。我真希望他就自觉一点,注意力集中一点,专心一点。假如我们的孩子是反性革命的,性革命又有什么用呢?……

女孩子学会阅读比男孩子早,但大家又公认男孩子的视觉比较敏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阅读主要就是辨认视觉符号。但是,经过许多教育先驱者的努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学习阅读主要在“听”而不是“看”。

在学习说话上,女孩子的大脑结构使她有优势。说话的机理在左半脑,而女孩子在那里有先天的优势,她们把“听”作为“认知策略偏好”,“听”是她们得天独厚的心智能力。

性别差异研究指出,女性天生有较强的倾向去发展与阅读有重要关系的听觉和动作技能。

听力测试显示出一种有趣的性别差异。男孩子比女孩子善于分辨动物叫声,这或许是男性几百万年专职狩猎的进化结果。男孩子其实跟女孩子一样健谈,但他们喜欢模仿动物或汽车的声音,而女孩子喜欢语言、社交和与人交流。你只要看看操场上就明白了:男孩子张开双臂,嘴里发出鸣鸣声,扮飞机在云层里飞行,而女孩子坐在角落里谈天,说不定正在说男孩子有多傻呢。

有一个研究说,5个男孩子里面,有4个有诵读困难之类的阅读障碍。这与男孩子比女孩子相对晚熟无关,也不能说是他们智力差的结果。在过去,人们以为男孩子学习阅读比较慢是因为他们比较迟纯和懒惰,其实是错误的。这不过因为女孩子用对了工具――“听”,而男孩子擅长的是“看”。而“看”并不是学习阅读的好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黛安娜・麦吉尼斯如是说:

现在已经很清楚了,“看”与阅读没有很大关系,事实上,过分依赖视觉模式反而有碍于提高阅读能力。

在其他测试上,男孩子比女孩子强。给他们一段文章,叫他们把其中用某种形状书写的字母挑选出来,比如S形字母,他们就要胜过女孩子。因为这属于视觉作业,而男孩子的大脑有偏向视觉的倾向。如果是朗读一系列单词这样的测试,男孩子就不如女孩子,因为这是听觉作业,比较适合女孩子大脑的设定。像这种现象,你很难从社会学上进行解释。

只要教育方式还是以“我讲,你听”为主,它就记者有利于女孩子而不利于男孩子。学生问问题,老师讲解答案这种师生互动的教育方式,也是对小女孩有利的,因为这还是以语言为主来灌输知识。而小男孩,就像天性好奇的小公鼠喜欢跑迷宫一样,开发、利用的是他们在“看”和“连接”上的优势。他们对与老师互动不感兴趣,就像他们一出生时就对人不感兴趣一样,他们的大脑倾向使他们更愿意自己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女婴牙牙学语时的优势后来发展为优秀的语言能力,使她们在学校的语言测验上拿高分。女孩子发现自己在语言能力上有优势,就会去开发并强化它,而男孩子还沉浸在他的机械物世界中,感兴趣的是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男孩子以后会利用空间能力――比如,改变物体形状,选择正确路径――这种男性最显著的优势,即所有哺乳类雄性动物都有的这种优势,来弥补他们在语言能力上的劣势。在6―19岁这个年龄段上,不管是年龄多大的,男孩子都比女孩子更能准确地移动光点,射中移动目标。对9―10岁的孩子研究发现,在用脚在地板上踩出给定图形上,男孩子比女孩子熟练。美国做过一项部件组装测试,要求男孩子、女孩子把不同的火花塞和瓶塞分别插到对应的内燃机、瓶子上,结果男孩子的成绩远远超过女孩子。任何父母都会注意到,早在还是个很小的婴儿时,儿子就对机械类东西充满了好奇心。

现在让我们离开操场,去看看快10岁大的孩子情况如何。男孩子、女孩子是越来越不同了,因为,他们那早在出生前6个月就被赋予了的独特性向,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女孩子常常聚到一块说悄悄话,煞有介事地和朋友相互交换秘密。一旦发生了争吵――当然要比男孩子少得多,她们就用辩论的方式来解决争端,而不会推推搡搡。其中也许有某个女孩子比较专横,但也只是专横而已,谈不上欺侮,但是,在同样的情境下,一个霸道的男孩子可能就要挥舞拳头以强凌弱了。女孩子玩的游戏,绝大多数是合作性的,很少带有竞争色彩。玩完游戏回家后,她们会把所发生的事情,她自己的,她朋友的,详详细细、原原本本地写进日记里。女孩子,是在她们熟悉的人际关系和人际往来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

男孩子到处跑来跑去,片刻不得安静,荷尔蒙所带来的攻击性在他们身上化成动作性游戏、竞争性和支配欲。男孩子比较独立,对于他所置身其中的空间以及这一空间的东西,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想去触摸东西,想把东西拆开。手,是他的另一双眼睛,在右半脑的襄助下,它帮助他去发现事物的奥秘。早在男孩子6岁之时,这种右半脑主控现象就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在触摸、感知物体的形状上,左手比右手敏锐、准确,而左手是由右半脑控制的。在建造茅屋、城堡和空间站上,他是行家里手。回家后,如果他有写日记这一习惯的话,他就会言简意赅地写上寥寥几个字:今天掉了一把削铅笔的小刀,赢了一场比赛,得分若干。但他更可能不是写这些玩意儿,而是去玩电脑游戏,在饱受了整整一天的不如意――在学校里,拼字、书写都不如别人――后。他简直等不及用他的心智能力去打下火星人的太空船了。

他的世界是一个动作的世界,充满了探索和立体物体。但是,学校要他端端正正地坐着,安安静静地听讲,不许坐立不安思想走神,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大脑和身体叫他不要做的事情。刚才我们已经含蓄地指出过了,教育系统是如何的歧视男生,偏心女生。老师讲解、学生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以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考试方式都对女生有利。即便是写字这种手工活,也对女生有利,因为她们的动作比较细致。按照黛安娜・麦吉尼斯的说法,教育简直就是专门与男生的天资和倾向作对的阴谋诡计:

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孩子们主要学习读和写,基本上是对女生有利。结果,阅读补习班上坐满了男生。因不会拼读而被贴上诵读困难或学习障碍标签的学生,男生往往是女生的4倍之多。要是贴标签古已有之的话,我想法拉第、爱迪生和爱因斯坦都难以例外。

被诊断为活动过度的孩子,男孩子占95%以上。根据我们对性别差异以及教育状况的了解,这个统计数字如此之大,丝毫不足为奇。黛安娜・麦吉尼斯博士说,长期以来,这一直是教育家们倍感心虚内疚的秘密:

明明知道不同性别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却不予以考虑,结果我们的教育是利少弊多。与女孩子比,许多男孩子学习阅读比较慢,这是正常的,但我们的教育却因此而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痛苦。更糟糕的是,某个男孩子实际上一点毛病也没有,却判定他有“病”,智力不正常,乱贴标签,让他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男孩子最终总会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赶上女孩子,尽管他可能永远不会像女孩子那样流利。到了这个时候,他的语言能力也就不会比他那得到了充分发展的视觉和空间能力逊色了。语言能力赶上了,数学能力本来就好,现在,他更有力量去把握各种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

在这个时候,女孩子又怎么样了呢?她的视觉空间能力并不出色,也就不去指望它能帮点什么忙了。数学不再只是四则运算,必须学习、运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了,而她们又没有男同学的那种天资,于是只好甘拜下风。现在,她们发现,在语言能力方面自己并不比男同学占优势,但自己的抽象思辨能力,却像在黑暗中长大的猫咪的视力一样,似乎已经退化了。

所以,开首歧视男生的教育制度现在反过来歧视女生。这足以让教育制度的设计者们灰心丧气,尽管其中有很多人可能会不愿意接受这些证据,要去搜罗别种现由来敷衍。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种行为模式,该怎样去改变。从理论上说,采用控制胎儿的荷尔蒙的方法是可以彻底改变它的。只要有适当的注射器,我们就尽可以让小男孩的行为像小女孩,反之亦然。在这个问题上,有了20世纪后期的生物化学技术,天下就无难事了。

在某种程度上,改革现行的教育方法可以补救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别。改革适当的话,就可以造就更多的女建筑师和男社会工作者。但是,这必须以承认性别差异为前提,但大多数教育家却拒不接受性别差异的存在,它还得涉及实实在在的性别歧视,而性别歧视本身又是和哲学问题、政治问题纠缠在一块的。教育改革之难,由此也就可想而知了。

个性女孩篇10

4岁的男孩东东,对飘逸的轻纱裙子、蝴蝶头花、布娃娃等女孩子的东西情有独钟。平日在家里,他经常拿着妈妈的口红、胭脂,对着镜子偷偷地打扮自己的小脸蛋。每次妈妈带他到表妹家玩,他总要把表妹的花衣服、水晶亮片的鞋子穿在身上,以此满足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孩”瘾。看着镜子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自己,东东开心得简直合不拢嘴巴。

镜头2.

3岁的女孩茵茵,怎么也不愿意穿妈妈买给她的亮丽衣服和裙子,偏偏喜欢男孩子穿的那种短袖短裤。平时也不肯扎小辫子,还一直嚷着要剪一个像邻居波波那样的“平头”发型。她还特别好胜和顽皮,老拿着大刀、长枪等玩具与邻居的男孩们打斗。更可气的是,她平时还学男孩子那样站着撒尿,裤子常常被搞得湿漉漉的。

解读“性别错乱症”

类似以上的现象和行为,专家称之为“儿童性别身份障碍”,医学上又称之为“性别错乱症”。

男、女婴出生时,在生理结构(特别是生殖系统)上各有不同,但并不意味着一个男婴以后必定会长成一名真正的男人,或者一个女婴必定会长成一名真正的女人。

在生理性别的基础上,要长大成为符合他(她)所处社会文化体系中认可的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行为的标准,必须经过一段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即“性角色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1.家庭与社会因素

家庭的传统观念、家庭中男女的地位、社会对男女两种性别的态度等等,都会影响婴幼儿性别角色的最终确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家庭或社会观念,会让女孩自卑,造成女孩不喜欢自己的性别,于是她就会刻意地把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男性化。而有的父母喜欢的是与自己孩子相反的性别,从孩子出生起就在给孩子起名字、穿衣服、打扮、玩玩具等方面出现误导,孩子也就慢慢接受了异性的气质、动作和习惯,渐渐地认同和学习异性,努力去否定自己生理的性别,最终导致他对自己性别产生困惑,造成孩子性别发展偏差。

2.儿童心理因素

如果儿童生活在冷漠、争吵、相互谩骂、打斗的家庭气氛或单亲的家庭中,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父爱或母爱,也容易在性的身心发育方面遇到种种问题,对某一性别产生敌视或厌恶的态度,从而下意识地的向着自己认可的性别方向发展;而这个认可的性别有可能是与他本身的生理性别相反的性别,这样就出现了“ 女子气”和“假小子”等性别角色错乱的孩子。

3.学习环境因素

在我国的幼儿园和小学校园里,普遍存在 “阴盛阳衰”现象,男孩子在女教师的“小乖乖”(文静听话的女孩子得到赞许;淘气好动的男孩子受到批评惩罚)的教育模式下,有可能对女性产生性别上的认同,就出现性身份障碍的问题。

对孩子性格或行为上的异性化的倾向,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孩子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有的就有可能产生“异”或成为“同性恋”。婴幼儿期是接受性健康教育的最佳起始时期,也是孩子对自身性别身份认识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及早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按照社会认可的男女性的标准行为和原则来规范、培养孩子。

“性别角色”培育

由于性别是天生的,而性别角色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完全可以靠引导改善孩子的“性别错乱”。

1.为孩子提供有利于性别角色发育的家庭性别环境和正确的性别观念、性角色的规范教育。

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就应不断地把关于男、女性的品质特点灌输给孩子。比如教育男孩子要勇敢坚强,教育女孩应文静、温柔等,引导孩子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识和确定。在父母的言语、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会逐渐开始认识自己的性别,开始其性角色的塑造,逐渐适应社会认可的性别标准。

2.给予孩子与其生理性别相一致的抚养态度和抚养方式。

男孩,就当男孩来养,是女孩就当女孩来养,让他们进入各自的角色天地,容不得半点扭曲和造作。

――按性别选择游戏

要让男孩慢慢从对女性(母亲或女教师等)的依恋和认同中解脱出来。父亲就要尽量抽空和他相处,做摔跤、比武、打斗等比较激烈的游戏,以便形成孩子的男性气质。

而引导女孩学妈妈那样,形成温柔、贤淑的女性气质,可以玩一些温和、安静,培养耐心和细心的游戏。

――按性别选择名字、衣服、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