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使用十篇

时间:2023-04-04 15:53:02

电梯使用

电梯使用篇1

【关键词】电梯;电子板;门机板;运行故障

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频发电梯安全事故,由此对社会和谐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例如2012年9月13日13时,武汉市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重大电梯安全事故,一台施工电梯上升至100m后突然坠落,此次事故共造成29名施工人员丧生。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事故主要由电梯多处故障及超期超载所致。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电梯的日常检修与故障维修。电梯电子板故障是引起电梯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本文以电梯电子板的维修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些常见性电梯电子板故障的维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电梯门机板故障的维修做重点讨论。

1 电梯使用电子板

电梯使用电子板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显示板、外召通讯板、主控板、I/O板、编码板、门机板等。电梯使用电子板通常由电源模块、核心处理模块、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串行通讯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监控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整流电路;核心处理模块包括看门狗电路、复位电路、振荡电路、地址信号译码电路、RAM、EEPROM、CPU;信号输入模块包括缓冲锁存电路、信号隔离电路、降压电路;信号输出模块包括功率放大电路、信号隔离电路、缓冲锁存电路;串行通讯模块包括CAN或RS485总线(内部通信所用)、RS232(电脑、调试器连接所用)。大量实践表明,电梯使用电子板的核心元件不易受损,即电梯使用电子板故障主要分布在电源部分、I/O接口部分,其中包括光耦的限流电阻、可控硅与驱动电路、电压偏低等。由此可见,电梯使用电子板的维修必须做到全面、细致、有重点,尤其要事先掌握清除电子板故障的具体现象。为了规避电子板故障的恶化,不得盲目短接信号。

2 电梯使用电子板的维修

由前文可知,电梯使用电子板主要由五大模块组成,其中电源部分与I/O接口部分最容易发生故障。基于此,本章节主要对电梯使用电子板的常用维修方法进行分析。

2.1 电子板初始化操作的检查

电梯使用电子板初始化操作的检查可采用以下方法:对输出继电器的吸合及LED的显示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查看是否发出报错声响,若字符或数字显示、报警声响皆存在,那么核心处理模块正常。若上述方面的反映皆不正常,那么首先应该对主板外部输入电压与电流进行检查。若电源正常,应继续对CPU的电压(5V)、复位电路、振动电路进行检查。电子板初始化操作故障多由复位电路保护故障所致,其中复位电路保护故障是指核心电压偏低致使看门狗电路保持动作或间歇性动作,而核心电压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看门狗电路电压通常应≥5V;CPU电路电压应≥4.6V。

2.2 输入信号后无反应的维修

若输入信号以后没有任何反应,那么首先应对电源及CPU的工作情况进行确认检查,具体操作包括:依次对输入电路接口部分、限流电阻与保护二极管(击穿与否)、光耦与隔离变压器(正常与否)进行检查。若电路有光耦,那么锁存电路可确定为完好,此时可参照光耦合器把故障明确到光耦的前或后端。输入信号后无反应的具体维修方法包括:把相应的电压从光耦输入端直接输入,由此实现光耦动作对电子板的反应进行检查,若有反应,便可判定光耦前端出现故障;若无反应把5V电压(1个)与470Ω电阻(1个)连接好后直接输入光耦输出端对电子板的反应进行检查。

2.3 无输出信号与通信不正常的维修

理论角度认为,若某个通信节点存在故障,其必定对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实际应用角度认为,若程序设计与硬件设计存在问题,其必然导致通信节点出错,进而对整个通信网络造成影响,具体表现包括呼梯、显示或开关门等不正常动作。此外,若电子板没有输出信号,那么首先应对电源与CPU的工作情况进行确认,同时对对应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查。待上述操作步骤皆完成以后,再对输出接口的功率、功率元件对电路的驱动、信号隔离电路、信号锁存电路依次进行检查。

3 电梯门机板的维修

前文主要对电梯使用电子板常见故障的检查与维修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电梯使用电子板故障的维修必须做到全面、细致、有重点。本章节主要对电梯门机板故障的维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展开论述。

3.1 案例分析

某46层建筑电梯的开关门动作不正常,手动启闭开关门发现门电动机没有动作。但电梯轿厢门与厅门关闭完好后,电梯运行速度正常。该电梯门系统主要采用交-直-交控制方式,系统的逆变部分设有6个小功率的晶闸管。该电梯关门过程因多次被杂物挡住,最终致使开关门无法正常工作。下文主要对该电梯故障的维修进行分析。

3.2 电梯门板机的维修

结合该电梯门机板故障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提出该故障的具体处理办法如下:启动电梯关门指令,使用万用表对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端电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无电压;电梯轿厢门与厅门关闭完好后电梯运行正常,该现象表明电梯的主板与门机板之间通信正常;对门电动机的检查结果表明,门电动机绕组绝缘完好,无任何受损现象,因此断定此电梯故障可能由门机板的门控制电路受损所致;把门机板更换以后,电梯开关门及运行完全正常。

综上所述,该电梯开关门故障的维修结果表明,电梯关门过程因受到杂物的阻碍作用,电动机出现堵转现象,进而出现过电流,由此损坏门机板的门控制电路。此外,对该门机板门控制电路的检测结果显示,逆变部分的某一晶闸管受损。但更换门机板以后,电梯恢复正常。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及高层建筑建设数量的增加,电梯的使用频率与使用数量必然急剧增加,而对电梯运行安全的管理也变得至关重要,尤其要加强对电梯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检修。电梯使用电子板故障是电梯故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维修必须做到全面、认真、有重点,由此提高我国电梯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基于双ATmega128的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2]周海丹.基于目的层预约的电梯群控系统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

[3]王凯华,康露,陈小平等.基于CAN通信的电梯门禁控制器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2(21).

电梯使用篇2

【关键词】电梯;问题;电梯使用管理;电梯维护保养;建议

电梯是否能够安全运行使用除了电梯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电梯的使用管理单位及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在其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与《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简称《使用维保规则》)的明确规定:电梯安装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之后,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电梯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本人从事电梯检验工作多年,通过多年的亲身经历及对全国电梯普遍共性的了解,发现恰恰是上述两个环节成为了电梯安全运行使用的软肋。本文通过对在用电梯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

1 检验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1 使用管理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配备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电梯投入运行之后,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日常巡视检查,电梯三角钥匙随意放置,领用没有登记记录,电梯轿厢显著位置没有张贴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电梯发生故障后乘客找不到相关救援说明,报警电话无人接听,电梯相关技术档案文件严重缺失。

(2)没有完整的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相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操作的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等。

(3)没有进行电梯的日常使用检查。大部分的使用单位都没有对电梯进行过日常检查,即使检查也是马虎了事,这就为电梯小毛病养成大病埋下安全隐患。

(4)电梯发生故障没有进行有效记录。大部分的使用单位没有及时记录电梯故障问题,这就为检验机构了解电梯长期运行故障状况造成困难。

(5)电梯没有专业维修保养单位维护。极少数电梯的使用单位为了节省资金,不聘请专业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定期维修保养,这就为电梯带病运行埋下隐患。

(6)部分电梯使用单位对于电梯的专业维修保养工作没有进行有效监督,没有一个定期检验计划,致使电梯超期未检违规使用的现象普遍发生。

1.2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存在的问题

(1)维护保养的项目不齐全。大部分电梯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的电梯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对底坑,轿厢,机房,轿顶等设施进行外观检查,现场空载运行,没有按照国家规程的项目要求进行科学系统的检查,修理,和清洁维护,而由于没有标准砝码,对于砝码称重超载试验很多维保单位往往忽视。

(2)维护保养的时间次数不达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电梯维保应该每个月至少2次,且每次间隔时间不超过15天,现实中维保单位由于人员配备的不足或者使用单位路途较远,对其维保的电梯只能不定期的进行检查,部分维保人员甚至快到年检了才匆匆进行检查,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维保次数。

(3)维保单位人员人数严重不足。由于近年电梯安装增长飞快,维保单位安装人员严重短缺,导致电梯维护保养人员人数不足,进而导致其电梯维保次数和维保质量下降。

(4)野马挂靠维保人员增多。相当部分维保人员同时在多家电梯公司兼职,违反国家相关规定。

(5)项目维修保养质量水平较差。从事维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较低,对于电梯存在的缺陷,维保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调整,不能保证电梯故障的彻底解决,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导致维保质量严重下降。

(6)电梯事故应急处理不及时。现今大多数城市在用电梯的维保单位距离使用单位较远,电梯发生故障后往往不能及时到达现场,造成电梯事故影响扩大,这个现象在县城乡镇尤其明显严重。

2 问题产生的原因

(1)使用单位对于其担当的电梯安全的主体责任意识差。《使用维保规则》规定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包括: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使用维保规则》明确了使用单位履行以下职责: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制度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惊险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电梯发生事故时,安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相关管理部门;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对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等。此外,《使用维保规则》规定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建立齐全的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建立电梯年检制度;规范管理乘客正确使用电梯等等。上述规定全面,具体,清晰,严格执行能够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但可惜的是大部分电梯使用单位对此不甚了解,对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也是不闻不问或者习以为常,安全意识极差。说到底还是态度问题,没有好的态度,相关责任义务就不能落实到位。

(2)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日常维修保养责任不明,缺乏维保责任心.《使用维保规则》规定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主要责任有:维保单位应当根据电梯维保的基本项目内容,维保的时间规定,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维保计划和方案,确保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能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要求30分钟必须到达,一般不得超过1个小时);建立每部电梯的维保记录:包括电梯基本技术参数和电梯基本情况,维保的项目,进行的维保工作,达到的要求,发生调整更换易损件等工作的详细记载,维保记录还应当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目前电梯维保市场较为混乱,无序竞争恶意压价现象十分严重。电梯使用单位单纯从价格考虑选择维保单位,对其维保质量不闻不问。而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往往也是片面注重电梯的使用状况,至于维保单位工作是否到位,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要求则缺乏有效监管。电梯维保工作较为艰苦,维保人员严重短缺,很多单位维保人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而相当部分维保人员又缺乏责任心,这些都导致了多数电梯的维保形同虚设,维保工作也只是走走过场,走马观花。与《使用维保规则》规定的维修保养要求相去甚远,所维保的电梯安全性能可想而知,很难得到根本保障。

(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管工作中由于诸多原因没有监管到位,对于电梯维保单位的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也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

3 几点建议

3.1构建联合共管模式

一是质检,安监,消防,公安等部门协同共管,共同制定管理办法,制度。可以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排除事故隐患。对电梯安全管理不到位且不能按时整改的单位要采取必要行之有效的治理办法。二是要切实落实电梯使用单位自主管理责任制度,必要时运用报纸电视等媒体手段,建立监督机制,对于不达标的单位要予以曝光。三是要提升社会公众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知识。监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组织专题活动,广泛宣传电梯安全使用常识。四是组织专门机构对于使用15年以上“老龄化”电梯及没有物业管理的电梯进行安全评估,预测潜在危险隐患,建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安全评价体系,为老龄电梯的维修,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当地有条件的政府部门每年应该安排一笔专项维修基金,有计划的对纳入社区“老龄化”电梯进行维修,改造。五是政府有计划的实施电梯联网监管机制。电梯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与消防安全一样,纳入政府安全监管与应急保障系统统一管理。可以建立类似“电梯110”应急救援系统。六是应对消防部门进行专业电梯救援培训,避免破门爆拆等野蛮救援行径。

电梯使用篇3

关键词:曳引轮;钢丝绳;电梯门;缓冲器;电梯行业;建筑设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2-005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2.031

1 曳引轮

1.1 存在问题

由于曳引轮要承受轿厢与对重相加的动静载荷,曳引轮必须具备强度大、韧性好、耐冲击的特性。为了减小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磨损,除了要求钢丝绳槽要有合理的粗糙度与硬度,选择合适的绳槽也是很重要的。曳引轮的绳槽常见的有V形槽、半圆槽和凹形槽。曳引轮的直径要大于钢丝绳直径的40倍。在实际中,一般都取45~55倍。钢丝绳的缠绕方式有半绕式和全绕式,其中半绕式的包角不大于180°。

1.2 改进措施

应调整各曳引绳的张紧力,使其相互的差值在5%范围内。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检查发现绳槽磨损超差时,必须更换或重新加工电梯曳引轮,调整各钢丝绳的张紧力使其基本一致。

曳引轮上的各个钢丝绳槽磨损程度不一致时,需要在磨损较为严重的绳槽上增加衬垫。衬垫一般使用聚氨酯材料,其具有耐磨且用料便宜的特点。衬垫必须配合绳槽的形状与尺寸,以嵌入的方式固定在绳槽中。衬垫上适当地加工斜向的纹路,增加与钢丝绳间的摩擦力。使用衬垫能有效地提高曳引轮与钢丝绳之前的寿命。

2 钢丝绳

钢丝绳连接着电梯的轿厢与对重,承受着电梯的全部重量,因此钢丝绳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梯运行与试验时的安全。在电梯正常行驶过程中,钢丝绳绕导向轮、反绳轮以及曳引轮做单向或交变弯曲。另外,钢丝绳也承受着来自绳槽中较高的压紧力。因为电梯钢丝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突然断裂的现象并不常见,其损坏一般是局部的损伤,包括在长期运行中的弯曲疲劳、锈蚀以及磨损,所以要特别注意锈蚀、磨损的检查。断股断丝是最常见的情况,包括钢丝绳表面、股与股之间、丝与丝之间的钢丝绳磨损。

当钢丝绳达到以下条件时,应当报废与更换:(1)钢丝绳在一个捻节距内断丝数达钢丝绳总丝数的10%;(2)钢丝表面虽未受任何损伤,但断丝根数达到对应数字者应报废;(3)整条绳股断裂应报废;(4)当钢丝绳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7%或更多时,即使未发现断丝,该钢丝绳也应报废;(5)麻芯外露应报废;(6)表面磨损百分数已达到,而对应的断丝数未达到者不报废;(7)局部外层钢丝伸长呈笼型状态应报废;(8)电梯钢线绳出现断股时应报废;(9)电梯钢丝绳直径减少10%应报废;(10)电梯钢线绳为同向捻绕时,其容许的电梯钢丝断裂根数为要求数值的

一半。

3 电梯门

电梯中,轿门与层门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乘客在非平层区进出轿门或层门,以免发生坠井与剪切事故。门系统一般由门头、滑轮、门扇、导向滑块、地坎等部件组成。门常见的有中开与旁开两种形式,中开的多采用钢丝绳联动,旁开的多采用连杆联动。层门门扇的背面会加上加强筋,使门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性。同时,为了减小轿厢运动中传来的噪声与门运动中产生的噪声,门板背面会涂贴防振与降噪的材料。

门头上的滑轮与导轨相连,门扇顺着导轨横向移动。门扇的下部装有导向滑块,滑块插入地坎的槽中,滑块只起导向作用,无实际受力。使用时,常因门扇受外力,导致滑块变形受损,影响门扇横向的运动。轿门在非平层区时,层门的强迫关门装置必须起作用,保证门的闭合。强迫关门装置一般利用弹簧的弹力或重块的重力。在轿门离开平层位置后,轿门刀不再作用于层门的滚轮上,门扇在强迫关门装置的力作用下关闭层门,乘客无法在层门外推开层门。只有当轿厢到达某一层站的平层位置时,门刀才会推开层门滚轮,层门才会打开,否则,在电梯厅外无法将门打开。所以电梯的层门上都安装有三角钥匙锁,供专业的维修人员救援或者维修时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碰撞或者磨损,门扇之间、门扇与立柱之间、门楣与地坎之间的间隙会变大。如果乘客不小心将手指插入超标的间隙中,将容易造成剪切和挤压。水平滑动门的顶部和底部都应设有导向装置,使用中,层门或轿门的导向装置容易出现脱轨、机械卡阻或者在行程终端时错位。最极端的情况,当导向装置出现锈蚀时,层门受到冲击后,层门会出现脱轨的情况,此时电梯层门就不具备阻挡人员坠落井道的能力。

门锁作为安全部件之一,体积虽小,但在电梯中用量却是最大,安全系数也是最高的。层门与轿门机械锁一般采用触点与锁钩分别装在门框与门扇上的形式,锁钩啮合时,锁钩上的垫片联通触点,门锁回路接通。在电梯运行时,所有层门与轿门都应关上,锁钩啮合深度达到7mm以上,除了使用三角钥匙外,无法打开层门。只有轿厢停在相应楼层,层门锁钩才会被门刀带起,触电与垫片分开,门锁回路断开,电梯不能运行。使用过程中,门锁回路的电气线路容易出现老化脱皮的现象。门锁上检测电气安全装置的电线脱皮后,直接与门头或门框的金属接触,造成短接。在此情况下,层门或者轿门的闭合不能通过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在维护保养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电梯门的导向装置是否存在缺失与锈蚀,同时观察电气线路是否有老化的现象。

4 缓冲器

缓冲器是固定在底坑的最后的安全保护装置,也是安全保护系统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电梯发生意外,制动器失效时,轿厢或对重会沿着导轨自由落体。考虑最极端的情况,限速器-安全钳联动失效或未及时动作,这时就会发生蹲底的意外。轿厢缓冲器跟对重缓冲器能有效地吸收轿厢跟对重超速下降的动能,使轿厢或者对重减速,最终停止下行,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缓冲器分为两种类型,即蓄能型缓冲器与耗能型缓冲器。弹簧式缓冲器与聚氨酯缓冲器属于蓄能型部件。当受到轿厢或对重的高速撞击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反弹,故仅适用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米/秒的低速电梯。液压式缓冲器属于耗能型部件。当受到轿厢或对重的高速撞击时通过液压油将大部分动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大大减小了撞击冲击力,故适用于任何速度规格的电梯。

在使用过程中,弹簧缓冲器一般使用寿命较长,不容易损毁,保养维护只需进行表面除锈。而同为蓄能型缓冲器的聚氨酯缓冲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裂纹、塑性变形、剥落、破损等现象。为此,必须在发现以上现象时更换缓冲器才能保证安全。动作液压缓冲器时,由于液压油要将大部分动能转化成热能,在使用过程中,液压油会有损耗。保养过程中要观察液压缓冲器的液位,在液压油不够时要及时补给。

5 结语

电梯使用篇4

1、一般来讲电梯不需要你专门去打开,你只需要在电梯外呼板上选择是上行还是下行即可,就是外呼板上的上下箭头按钮,上楼摁上,下楼摁下,然后等待,电梯运行到你所在的楼层会自动开门,各个楼层都是一样的操作方式。

2、电梯开门后,进入电梯,去几楼你就直接摁内部控制面板上的相应层号即可,无需等待什么,若有你要去的楼层已经有人按下(按钮时点亮的),则不需重复摁键。

3、若你进入后,还有人要进电梯,那你就按住内部控制板上的开门按钮(就是双向朝外的箭头按钮)即可,若大家都进来了,电梯门若未自动关闭的话,可以摁关门按钮(双向朝内的箭头按钮)来控制电梯关闭厢门。

(来源:文章屋网 )

电梯使用篇5

速度特性 电梯的速度特性是用振动限度来表示的,主要有:(1)加速度最大值:就是电梯加速运行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的定值,我国规定值为1.5m/s。(2)减速度最大值:就是电梯在减速运行过程中的最大减速度(负的加速度)。电梯运行时不应超过规定值,我国规定值为1.5m/s。(3)启动振动:是指电梯在启动时,由于加速度的作用而引起的最大振动加速度。它不应大于规定的加速度最大值。(4)制动振动:电梯在别动时的瞬时减速度不应该大于规定值。对于交流双速梯,允许略大于电梯的减速度最大值,对交流调速及直流梯,均应小于减速度最大值。(5)加、减速时的垂直振动:电梯在加、减速运行过程中,发生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大振动加速度,它不应超过规定值。(6)运行中的垂直振动:是指电梯在稳定运行过程中,发生在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运行时它的值不应超过规定数值。(7)运行中的水平振动:电梯在稳定运行过程中,发生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振动加速度。

工作噪声 电梯在运行时机房、轿厢内的噪声,以及电梯门在开关时的噪声,称工作噪声。(1)机房噪声限值 我国规定:噪声计在机房中离地面1.5m高选测5点,其平均值应小于或等于80db.(2)轿厢内噪声限值 我国规定:噪声计安放在轿厢内部中央,离地1.5m,其测量值应小于或等于55dB。(3)门的噪声限值 我国规定:噪声计放在层楼面离地1.55m处到24m处,其测量值应小于或等于65dB

平层准确度 载货电梯分别以空载和满载作上、下正常运行,停靠同一层站的最大误差值,即是平层误差。我国对于平层准确度的规定如下:0.25-0.5m/s的交流电梯,小于等于±15mm ;0.75-1m/s的交流电梯,小于等于±30mm;交流、直流快速电梯,小于等于±15mm;直流高速电梯,小于等于±5mm。奥的斯机电以安全为第一准则,制定了远高于国标的安全标准并不断提升,遵循严苛的电扶梯设计标准,应用航天航空领域成熟的鲁棒性设计的工具和方法,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设计满足制造、安装、服务全过程的品质要求。故而基于以上标准来进行选择的话,奥的斯机电是完全让人安心放心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电梯使用篇6

第一条为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生产(含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日常维护保养,下同)、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电梯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电梯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电梯安全全面负责。

第四条市和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是本市负责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区(县)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电梯的安全监督管理。

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区(县)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第五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支持区(县)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学校、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开展电梯安全知识和电梯安全法律的宣传、普及工作,倡导文明乘梯,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条本市鼓励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电梯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强电梯生产、使用单位防范事故的能力。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电梯安全违法行为和电梯事故隐患。

第二章电梯的生产

第九条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随机文件,并保证制造电梯的配件供应。

第十条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将拟进行的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所在地区(县)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施工时,应当执行*市《电梯安装维修作业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执行*市《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和维护保养自检规则》,做好自检记录。

第十一条电梯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在监督检验合格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电梯的安全技术档案。

第十二条从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单位应当做好下列工作:

(一)按照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提出的保养项目、方法和周期要求,制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案,确保其维护保养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

(二)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三)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四)设立24小时日常维护保养值班电话,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

(五)接到电梯乘客被困故障报告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实施救援;

(六)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时,执行*市《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则》,并做好记录;

(七)协助电梯使用单位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第十三条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并记录教育和培训情况。

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记录,至少保存2年。

第十四条从事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作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其中,从事电梯安装、改造作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电梯安装项目资格;从事电梯维修、日常维护保养作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电梯维修项目资格。未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作业人员作业时应当持证。

第三章电梯的使用

第十五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做到:

(一)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二)建立并严格执行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三)保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有效应答紧急呼救;

(四)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五)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六)发生电梯乘客被困故障时,迅速采取措施对被困人员进行抚慰和组织救援。

第十六条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电梯使用单位应当组织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不得购置未取得电梯制造许可的单位制造的电梯;应当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实施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活动。

第十八条电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向电梯所在地的区(县)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在用电梯停用拟超过15日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自停用之日起10日内书面告知原登记部门;重新启用前,应当书面告知原登记部门。

电梯报废时,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自报废之日起30日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注销。

第十九条电梯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过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的监督检验。

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电梯,电梯使用单位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条在用电梯应当进行定期检验,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第二十一条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做好电梯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

(二)妥善保管电梯层门钥匙、机房钥匙和电源钥匙;

(三)监督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定期检修、保养电梯;

(四)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五)遇有火灾、地震等影响电梯运行和电梯乘客人身安全的突发性事件时,应当迅速采取措施,停止电梯运行。

第二十二条电梯乘客应当按照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正确使用电梯,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使用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

(二)强行扒撬电梯层门、轿门;

(三)在电梯内蹦跳、打闹;

(四)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危险化学品搭乘电梯;

(五)拆除、毁坏电梯的部件或者标志、标识;

(六)运载超过电梯额定载荷的货物;

(七)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的行为。

乘坐的电梯发生故障时,电梯乘客应当通过报警装置与电梯管理人员取得联系,服从指挥。

第二十三条电梯进行更新、改造、维修或者日常维护保养所需费用,由电梯的所有权人承担。

电梯的所有权人将电梯交付他人使用管理的,应当与使用管理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责任和电梯更新、改造、维修或者日常维护保养的出资义务。

居民住宅电梯的更新、改造和维修所需资金的管理,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检验检测

第二十四条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开展电梯检验检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和便民原则,为电梯生产、使用单位提供可靠、便捷的检验检测服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涉及的被检验检测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十五条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确保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具有国家规定的资格,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对检验检测的结果负责。

第二十六条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接到检验检测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安排检验检测。检验检测完毕后,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电梯检验检测报告;经检验检测合格的,还应当一并发放《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第二十七条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检验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电梯检验检测报告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15日内向电梯使用单位作出书面答复。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逾期未答复或者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书面答复仍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答复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复验。受理复验申请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30日内作出复验结论。

第二十八条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在实施检验检测活动中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书面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时,还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九条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不得从事电梯的生产、销售活动,不得以其名义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电梯。

第三十条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利用检验检测工作故意刁难电梯生产、使用单位的,电梯生产、使用单位有权向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经调查属实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另行指定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承担该单位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重要会议或者重大活动场所的电梯实施重点安全监察。

第三十二条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电梯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时,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三条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电梯的生产、使用单位或者检验检测机构有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或者在用电梯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

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报告同级人民政府;需要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的,还应当通知其他有关部门。

第三十四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辖区内电梯生产、使用单位存在电梯安全事故隐患或者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转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将转交情况告知报告单位。

第三十五条电梯发生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电梯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布电梯安全状况,并将全市在用电梯的数量、分布情况以及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未执行本市《电梯安装维修作业安全规范》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由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或者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未执行本市《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和维护保养自检规则》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由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000元以下罚款。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或者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由于上述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电梯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依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三十八条从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单位有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由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或者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未对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由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或者日常维护保养作业人员未持证进行作业的,由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相关的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或者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电梯使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分别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其中,对违反第(三)、(四)、(六)项规定的,由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按照下列数额罚款:

(一)违反第(三)项规定,电梯紧急报警装置不能有效应答紧急呼救的,处2000元罚款;

(二)违反第(四)项规定,未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处500元罚款;

(三)违反第(六)项规定,发生电梯乘客被困故障时,未及时采取措施对被困人员进行抚慰和组织救援的,处5000元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委托未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实施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或者日常维护保养活动的,由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对相关电梯使用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电梯使用单位使用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电梯的,由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电梯使用篇7

【关键词】 监管改革 投诉 困人 故障 管理意识 缺位 《方案》“使用权者”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追求物质文化的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群众对电梯的安全意识也随之提高,因而对电梯问题的投诉案例也急速增多,这也正是社会进步的反映。无论是通过12365投诉热线还是民生热线,从群众反映电梯问题有增无减。

群众投诉和反映的电梯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十种:(1)电梯困人;(2)电梯经常故障;(3)电梯异响(即噪音);(4)电梯楼层显示;(5)候梯困难(即很久才能坐上电梯,极其常见);(6)层门老夹人;(7)电梯突然下坠;(8)无张贴检验标志或过期的;(9)电梯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高差太大;(10)无法到达指定的楼层。笔者通过一起典型的投诉案例来分析这些电梯问题。

在顺德地区某小区有45台电梯,23台电梯为2010年11月安装和22台电梯为2011年3月安装,通过了验收已投入使用。业主委员会投诉意见:自从启用电梯后,电梯就一直没正常运行过,三、五天就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经常困人或死梯,使用2年来一直如此,实在没法让业主安心乘坐电梯,因而怀疑这些电梯是不安全或存在缺陷的产品。经认真检查发现,电梯存在或这或那的问题如:轿厢地板严重破损、层门和轿门开关门卡阻、外呼按钮异常、对重补偿链过长导致拖拉底坑地面、消防开关玻璃罩损坏、三方通话(对讲系统)失效、缓冲器开关失效、盘车手轮上电气开关不起作用、噪音、层门门槽(包括井道、轿厢、层门、机房控制柜)到处是灰尘和泥沙等。

业主几经向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这里是地产开发商旗下的物业管理公司)反映问题,均未能解决问题,这里反映涉及的问题占上述十大问题的一半。问题原因:

(1)电梯由于大楼住户房屋装修时,装潢人员使用电梯来搬运泥沙和各种物件以及各楼层上的装潢均存在无人监管,导致楼上楼下到处是泥沙,层门和轿门开关门卡阻以及电梯各电气安全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电梯频繁出现故障死机导致困人。(2)业主们大面积断断续续的装潢,而且装修人员野蛮地使用电梯,导致轿厢地板严重破损、外呼按钮异常等致使电梯频繁出现问题。(3)维护保养人员无法对电梯进行正常的日常保养,整天围着这些电梯解救被困人员和处理电梯故障。(4)使用管理单位对电梯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对电梯监管责任不到位,未能做好电梯日常检查记录、电梯故障记录以及楼宇的管理,因而电梯的监管出现真空,整栋楼宇管理混乱,导致电梯频频出现故障。

从上述案例不难发现,电梯频繁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使用管理缺位,对电梯安全运行未能承担责任,对群众反映或投诉的电梯问题漠不关心,总以为电梯签了保养合同,电梯的一切事情就应该由电梯的维保公司来负责。

2012年在广东省进行的在用电梯安全监督抽查中,电梯“使用管理”项的抽查结果见表1:

从数据表明,电梯的使用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正因此导致电梯故障频繁,群众对电梯问题投诉意见多也就不可避免。广东省正在进行的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根据电梯改革的宗旨应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广东省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部署,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改革的指示精神,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以电梯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广泛调研和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广东省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的目的是:着力解决制约电梯安全监管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理顺电梯制造、安装、使用、管理等各环节权责关系,以电梯维保和检验工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建立电梯事故责任险制度,完善电梯维修资金制度,构建起权责清晰、职责明确的电梯安全运行责任链条,形成以电梯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为核心,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人员安全意识增强,社会救助及时,各方监督有力的运行机制。

《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理顺电梯的权责关系,明确将“使用权者”,往往就是物业管理公司确定为第一责任“人”。“使用权者”(多数是物业管理公司)必须承担首负责任,即乘客,由于电梯故障或者事故导致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向电梯“使用权者”提出赔偿要求的,电梯使用权者应当赔偿,不得拒绝。通过这些规定,从而促使物业管理公司真正重视电梯安全管理,履行职责。

上述投诉案例中正是由于物业管理公司对电梯的法规意识淡薄,对电梯的管理不重视。目前还大量存在类似于“交钥匙工程”,把电梯的安全运行管理一脚踢给电梯维保单位,电梯遇到任何问题全推卸给电梯维保单位,没有履行电梯第一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导致电梯出现严重的管理缺位,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好电梯实质问题。

电梯使用篇8

关键词:电梯维保行业;现存问题;应对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168

1 前言

在当前高层建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电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便捷性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然而,在电梯安装、维护、使用等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性,就需要更加重视电梯维保工作,并遵循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常见问题,提出可靠性的解决措施,让电梯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2 电梯维保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的一种大型机电一体化设备,需要对分散组件进行安装、调试、检验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其结构相对特殊,因此,电梯的运行安全性,与组件质量、整体设计、安装工艺、维护保养等均有着较大的联系。从当前电梯维保行业现状看,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一,由于电梯市场维保人员流动性较强,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相对缺乏,导致电梯维保行业较不稳定。加之电梯的频繁使用,使得故障频发,而由于电梯维保人员不能熟练掌握电梯维修保养相关业务,导致其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低下,不能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其二,在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之下,电梯应用率越来越高,而由于电梯维保行业缺乏一个完善、规范的市场竞争机制,导致维修保养费用出现恶性竞争现象,不利于提高维保工作效率[1]。同时也使得部分未取得维修保养许可证的企业进入到电梯维保行业中来,无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效解决电梯维保技术难题,也延误了电梯维修时间,造成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其三,很多电梯维保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导致电梯构件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也不能对电梯运行状况进行有效检查,从而致使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解决电梯维保问题的措施分析

3.1 健全信息监督体系

为了有效避免电梯在安装、运行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来对电梯安全信息的监管体系予以完善,对电梯运行产生的个数据进行高效分析,以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性。通过信息监督体系,可以对电梯投入使用前的质量标准进行监督,同时,也可以为电梯维修与保养提供一个更为详尽的数据信息,以便维保人员实际工作的高效开展,进而解决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同时,完善并健全信息监管体系,还有利于加大电梯使用监管力度,让电梯使用单位、检测机构、行政管理部门间等实现资源的共享,进而更好的对电梯进行维修与保养。

3.2 规范维修保养机制

为了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高效的安全管理,就需要对相关的安全制度有所了解,包括国家对电梯的使用规范以及电梯维修单位申报制度等。在国家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规范方面,应该以电梯使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准则,保证电梯年检的正常进行[2]。同时,在电梯安装、运行、维护保养中,相关技术档案、作业人员工资格、材料规范等都应该齐全。同时,在电梯维修保养的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对仪表设备进行规范要求,严禁避免出现无证作业、违规作业现象的发生。另外,还需要对维保单位资质以及维保人员、维修设备状况等予以登记,以便日后对抽查使用。与此同时,电梯使用单位还要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对电梯的运行状况予以精细化管理。

3.3 强化工作人员技能培训

要确保电梯维保工作质量,还需要对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人员进行技能的培训,通过提高其专业技术,以保证电梯维保工作的高效开展。在提高电梯维保人员工作技能、专业知识水平过程中,电梯维保企业首先要制定出一个相对科学的培训计划,通过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电梯维保知识竞赛等,来有效提高电梯维保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使其能够胜任各项实际工作。同时,电梯维保企业还要注意完善业务考评机制、奖惩机制,以提高维保人员的工作激情,使其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确保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电梯维保企业还可以利用电梯技术档案,来督促管理者提高对电梯安装、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以免电梯出现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3.4 增强安全使用意识

在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过程中,绝大多数电梯安全事故,均是由于电梯维保人员技术疏失所导致。所以,要通过专设电梯安全监管部门,来对电梯维保行业实际工作状况进行监督,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以提高维保人员的安全意识。而电梯安全使用监管部门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对电梯运行安全状况进行检查;依据电梯使用规章制度,对电梯维保工作进行管理,并设置应急预案、24h举报电话等进行,进而确保电梯维保工作质量[3-4]。而为了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在维修保养过程中,维保人员首先要放置警示牌,避免在维修时使用电梯。同时,在电梯轿顶、底坑的维修保养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并佩戴安全帽,检查门锁短路线合规状况。

4 结束语

当前,电梯俨然已经成为了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捷。而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除了要提高电梯生产质量、安装技能,还需要定期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进而降低电梯安全事故,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便捷。

参考文献:

[1]李显冬,王梦茹.论电梯维保领域强制保险制度的推行[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6,26(01):80-84.

[2]这些维保单位所维保的电梯检验合格率较低[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6(06):41-43.

电梯使用篇9

关键词:消防电梯;疏散;数学模型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elevator in the evacuation of the research situation. Based on the elevator the evacu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in set up based on building vertical evacuation system building model and mathematical mode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building types, using the model calculation evacuation time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o tell if a building is it necessary to use the elevator evacuated.

Keywords: fire elevator; Evacu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火灾情况下,由于“火警时禁用电梯”的规定,电梯虽然在正常状态下是高层建筑最为主要的、快捷的、高效的垂直交通工具,某些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高速电梯,在几分钟就可以将人们送上几百米高的楼层,在应急状态下却被弃置不用,成了摆设。为什么电梯不能按照防烟楼梯间的安全等级标准来设防,为什么不能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使电梯在火灾等紧急事件发生后安全运行呢?如果把应急状态下弃之不用的电梯也作为有效的逃生工具大量采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后,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必将会大大减少。

1电梯参与疏散的可行性

由于火灾等应急状态下使用电梯疏散存在供电、防烟、防水等技术难点与众多的人为不确定因素,其用于疏散的预案制定相对复杂,管理起来也非常困难,电梯管理部门一直禁止使用电梯疏散。然而,随着电梯制造与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进,高层建筑管理者对于应急状态下人员疏散的重视,以及高层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升,电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使得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应急状态下可靠的疏散交通工具成为可能。从现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看,通过提供必要的建筑结构保护、采取必要的防水、防火、防烟措施,增强电梯自身的安全可靠程度,提高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水平等手段保证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安全、高效地使用电梯是完全可行的。

2垂直疏散系统数学模型的构建

2.1楼梯疏散子模型

根据Melinek和Booth经验公式,把高层建筑作为一个简易模型来对待,忽略人群在建筑中水平疏散阶段,假设建筑物中所有等待疏散的人员都在建筑的楼梯口处等待疏散,同时还假设离开地面层的人并不会降低从高处楼层下来人流的速率。

公式中的安全疏散时间包含人流等候时间和通行时间两部分,其中人流等候时间指的是疏散人群在疏散过程中的排队等候时间,而通行时间则表示的是疏散人群通过楼梯的时间。完整的经验公式如下示:

公式中,N代表疏散总人数,r代表疏散人员需要通行的建筑楼层数,ωr表示楼梯的净宽度。通过楼梯疏散自模型的经验公式,可以计算得出应急状态下楼梯疏散所需的时间。

2.2电梯疏散子模型

根据美国学者Klote1993年提出的电梯疏散时间公式:

其中tr,j表示疏散用电梯第j次区间往返运行的时间;m表示电梯往返运行的次数;J表示电梯应急状态下可以使用的电梯总数;η表示电梯的效率系数(电梯运行过程中人数达不到满载要求或者电梯在没有疏散任务的楼层停靠等情况);ta表示电梯运行开始时间,也就是电梯从正常地运行状态转入应急运行状态的时间;t0是指人员到达首层电梯厅后,安全疏散到室内外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时间。

3电梯疏散必要性

3.1问题的提出

现实中,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建筑物可能是办公、旅馆、住宅、商场、图书馆等等任意一种使用功能,还可能是多用途、多功能的综合建筑。每栋建筑的楼层数以及每层人员的分布情况,各楼层使用面积和使用功能都不尽相同。假设给定一栋建筑,该建筑中是否需要配置专门用于疏散的电梯,或者是否需要利用建筑中已经配置的电梯在应急状态下疏散人员,这是研究电梯疏散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判断某个建筑是否有必要使用电梯进行人员疏散。

3.2现状分析

目前建筑的电梯配置主要是是依据相应的建筑专业规范来确定,例如住宅、商店、办公建筑等往往是根据规范和用户需求进行估算,另外一些建筑,如中小学校建筑、教学楼等对于是否设置电梯和设置要求无明确规定。对于按照规范规定设置了电梯的建筑,火灾时利用电梯疏散是否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对于未设置电梯的建筑,是否需要设置电梯辅助疏散,下面通过实际的工程算例来计算确定。

3.3算例建立与描述

高层建筑中疏散难度最大、疏散时间最长的楼层是建筑的最高楼层,在应急状态下如果最高楼层的人员全部安全疏散,一般情况下建筑其余楼层人员也能够安全疏散。对于拟使用电梯进行疏散的建筑,在楼梯不发生拥挤与排队的能安全疏散,如果最高楼层使用电梯疏散的疏散时间大于使用楼梯疏散的时间,那么建筑使用电梯疏散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判断一栋建筑是否需要使用电梯疏散,只需要比较其最高楼层人员的电梯疏散时间与楼梯疏散时间就可以确定。

对于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其每层的疏散总人数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数的变化对于电梯与楼梯疏散时间是否有影响,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确定的使用人数来计算确定,人数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根据表4.2.4所示,平均分布人数,模拟的人数近似取为50人、75人、100人、125人、150人、175人、200人。

3.4数据分析

图1

图表4.2.1分别绘出了最高楼层人数取不同值时,电梯疏散时间(te)和楼梯疏散时间(ts)的楼层(n)-时间(t)的变化趋势图。此疏散过程中电梯是否能够成为有效的疏散工具取决于使用楼梯疏散完毕所需时间和使用电梯疏散完毕所需时间的比较,理论上讲那种疏散方式的疏散时间短则决定其疏散方式有效。根据不同人数下te与ts数据线相交点处为有效楼层的转折点,由图1得出交点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人数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有效楼层 4 5 6 7 10 12 19

当人数为50人时,电梯疏散4层全部人员的时间比楼梯的疏散时间要快,当人数为200人时,电梯疏散19层全部人员的时间比楼梯的疏散时间越快,也就是说人数越多,引入电梯疏散的楼层越高。或者说在人数一定的前提下,使用电梯疏散是否有效,往往取决于建筑的高度,建筑达到一定高度时电梯疏散才更为有效。

疏散过程中使用电梯疏散完毕所需时间与使用楼梯疏散完毕所需时间相比较,二者的差值变化如图2所示。

图2(时间差值为te-ts)

从图2可以看出,当建筑物的层数确定后,最高层的人数越少,电梯疏散的时间与楼梯疏散时间的差值越大,电梯疏散的效率要高于楼梯的疏散效率,也就是说电梯在快速疏散少数人群更具优势。从图表中还可以看出,当需要疏散的总人数确定后,建筑物的层数越高,电梯疏散时间与楼梯疏散时间的差值越大,电梯疏散的效率要高于楼梯疏散效率,也就是说电梯在快速疏散较高楼层人群时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胡传平,杨昀.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利用电梯疏散的案例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7,8:97~102

电梯使用篇10

关键词:电梯;维修保养;问题;措施

电梯是现代城市建筑物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上下楼,运输物品的重要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由于相关单位对电梯维护保养工作不够重视,使得每年的电梯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也逐渐增多,不仅对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同时也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也带来的恶劣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能够确保电梯功能性的稳定发挥,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电梯乘坐环境,加强对电梯维护保养常见问题的深刻分析,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1电梯事故救援及时性差

目前,国内的电梯维修公司杂乱繁多,各个电梯维修公司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公司在处理电梯事故方面应急能力差,多数时候都是电梯事故发生好久后才到达现场,措施救援时机,造成电梯事故的进一步恶化。此外,部分的电梯维修公司未事前制定系统科学的应急方案,往往是事故发生后才安排维修人员匆忙赶赴现场,缺乏完善的应急方案势必会影响电梯事故发生后的救援进度及效率。

1.2电梯维修市场混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相应地城市建筑对电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城市建筑对电梯需求量的增大很好地带动了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发展。然而电梯保养维修单位在服务水平和质量方面差异性较大,多数的电梯保养维修公司在专业性保养维修人员方面比较欠缺,电梯设备保养维修体系未建立健全,甚至部分的电梯保养维护公司为了争取更多的业务,往往会通过降低保养维修报价的方式来赢得更多的客源,然而在电梯保养维护过程中常常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了电梯保养维护效果。

1.3电梯维修队伍素质不高

随着电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许许多多的电梯保养维修公司也犹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电梯保养维修市场竞争也呈现出白热化,部分的电梯保养维修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断地扩大电梯维修队伍规模,然而在电梯维修队伍中存在一大部分刚从学校毕业或者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人员,专业技能差,难以满足电梯保养维修要求。

1.4电梯使用单位缺乏维修保养意识

我国相关条例明确规定,建筑电梯在使用过程中每隔半月要进行一次保养和检修工作,并对电梯具体的保养内容和检修内容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而部分的小区物业部门却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规定定期对电梯进行养护维修。甚至是一个月或者半年都未对电梯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维修。多数的小区物业部门有时候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工作,在保养维修电梯时也是应付了事,流于形式。

2.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建立电梯安全信息监管系统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健全电梯安全信息监管系统,使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资料都能快速、准确地传输至电梯安全使用部门,一旦发现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电梯安全运行管理部门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立健全电梯安全信息监管系统,也实现了使用单位、检测机构以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间的资源共享,通过三方间的密切合作,确保电梯维保质量全面提升。

2.2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市场

电梯安检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制定的相关条例加强对电梯保养维修市场检查和监督。对于那些已经获得施工许可证的电梯保养维修单位应加强对其规范化管理,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制定的相关条例规范性操作施工;对于那些未获得施工许可证的电梯保养维修单位应加强监管力度,无施工许可证不得进入电梯保养维修市场。一旦发现无证上岗,无证从业单位或者个人应严肃查处。

2.3加强对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

电梯保养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关系电梯保养维修质量。所以作为电梯保养维护单位应加强对电梯保养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从而全面提升电梯保养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具体方法有:第一,制定科学全面的培训计划,定期对电梯保养维修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同薪资挂钩。第二,定期组织单位电梯保养维修人员开展专业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对整个电梯保养维修队伍的素质水平进行摸底掌握;第三,建立考核奖励制度,凡是在日常工作中能力突出,表现突出的员工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发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

2.4提高人们安全使用电梯的意识

通过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对电梯安全使用单位进行监管,加大对电梯安全使用方法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树立电梯安全使用意识,避免使用单位应电梯使用操作失错误影响电梯安全运行。加强对电梯运行安全检查和养护,定期或不定期对电梯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做到事前控制,防范电梯事故的发生。

3.结语

总之,随着电梯在城市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能够给广大的电梯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电梯使用环境,必须要加强对电梯的保养和维修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电梯保养维修监管机制,规范电梯保养维修市场,提高电梯保养维修人员素质水平以及提高电梯使用单位或个人的电梯安全使用意识来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