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推广十篇

时间:2024-04-01 17:32:37

农产品电商推广

农产品电商推广篇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经营机制的创新,为农业机械化搭建了越发广阔的发展平台,农业机械行业迅速发展。农机品牌建设推广既是是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品牌计划的重要建设内容。

一、农机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自2004年11月1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以来,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截止到2013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高性能、专业化、大功率的田间作业动力机械与相关配套机具总量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全国小麦播种管理收割等生产程序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其他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甜菜等生产机械化也同步快速推进,机械化推广普及在畜牧业、林业、渔业、果木业、农产品储备、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我国农机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辛过程,具不完全统计,我国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现已达到2000多家,科研创新、产品研发、技术推广与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机械的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蓬勃发展,我国现已发展成为世界农业机械生产出口大国。

随着农业机械化需求的进一步深入,农机行业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整个农机行业存在着集群程度不足,自主研发技术落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农机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与电商推广观念,产品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不足、销售、维修渠道不健全、售后服务跟进滞后等问题,制约了整个农机行业的创新和规模化发展。

二、农机品牌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1.电子商务成为农机品牌发展必然趋势

科技的进步发展为农机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网络的迅速普及与电子商务的也?榕?企业经营模式与品牌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整个农机行业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网络化、集群化、一体化过程,目前我国农机行业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利用网络技术,借鉴其他行业电商发展经验,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与电商运营模式,利用互联网降低了宣传成本,扩大了经营范围,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机行业发展与农机品牌建设的必然趋势。

2.农机行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创建一个新平台

产业集群一直是专业市场特别是农机行业重要的客户和服务对象,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农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农机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来建立一个合作交流共赢的平台,进行资源的整合与信息的共享,创新了营销模式、合作模式、管理模式与交易模式,变革了传统生产链与流通链。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机产业集群与农机专业市场之间构建了新的桥梁,促进了农机行业产业集群增加了对专业市场转移的新空间。

3.对品牌化信息化的迫切需求

农业机械各参与者包括生产者、经营者等对农机品牌化和信息化需求日益迫切,希望通过信息化服务门户实现行业规范、产业升级、各方受益,可帮助农机生产厂商扩大影响和销售、帮助农机户更好使用和维护,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率,增加收入、帮助农户实现增产增收,从而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农机化的有机融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三、农机品牌电商推广模式探究

根据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现状,凭借我国先进的互联网建设以及便捷的物流体系,借助多形式、多渠道电商平台来开展农机品牌电子商务模式推广,无疑是加强我国农机品牌建设的必由之路,基于农机行业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模式不仅可以为农业机械的销售推广以及品牌运营拓宽渠道,同时为农机相关配件的销售、维修、生产运营等提供全新的经营模式与销售路径,也为消费对象在电商平台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查询、性能对比、筛选购买、售后服务、维修咨询、产品评价平台。极大节约了企业的宣传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的经营模式与销售模式,带动了整个农机行业发展,同时对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也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1.品牌行商城

针对农机品牌开发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农机品牌互联网营销平台,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平台支持B2C、C2C运营,涉及内容包含品牌营销传播、市场发展、销售渠道的拓宽、商业合作、客户关系等一整条营销链条,吸引农机厂商以及配件厂商加盟进入,商家进入需要经过资料审核、门槛进入、品牌认证,每一件农机产品都要与专门的条形码认证,以便查询真伪、产品追溯。用户可通过产品溯源系统查询产品详细信息,以保障产品的真实性,品牌行商城的业务主要包含以下三类:

整机销售:提供整机产品信息查询,对加盟农机厂商的农机产品进行销售;

配件供应:提供相关配件信息,对加盟配件厂商的配件产品进行供应销售;

辅材供应:相关辅助材料的销售。

2.农机电子商务园

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平台,农机电子商务园区负责线下对接与销售,线下的8S旗舰店、8S普通店与农机信息服务站负责农机产品的实物展示、产品咨询、性能测试、现场交易,商业园的设置要经过电子商务平台的认证与农机品牌企业的认可,与线上品牌行商城进行同步化管理、一体化管理,线上线下同时负责产品的售后、维修等业务,线下同时作为线上销售的储备库,负责产品的物流派送,维修保养,是O2O农机品牌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3.视频展销

视频展销是农机品牌电商推广的主要宣传方式,视频展销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线上在电商平台网站进行播放,线下通过电子屏或在品牌企业会议上进行宣传展示,视频内容包括新产品推广、农机企业品牌宣传,销售数据展示,技术革新,售后跟踪等等,同时支持销售直播会议。

4.产品溯源

通过基于物联网的产品追溯系统和国际编码机构认证的基于物联网的一物一码编码系统,将农机产品的生产、检测、包装、销售等各环节以及农机产品使用的原材料、生产企业等信息进行采集收录,通过信息采集完成产品流程的全过程追溯,通过编码来获取产品的信息,鉴别产品的真伪、同时用于平台对产品质量深层次跟踪和考评。

5.消费点评与投诉

电商平台设置专门消费者点评功能,消费者在确认收货之后,可以对农机品牌产品的性能、物流配送、服务态度、售后维修进行评价,提出意见,电商平台可通过大量评价数据分析用户的偏好和使用感受,以指导厂家生产和改善;投诉平台负责接待消费者的投诉业务并及时解决,塑造维护电商平台与农机品牌企业的良好信誉,通过消费者建立良好口碑并起到品牌宣传作用。

农产品电商推广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网络农产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

1限制广东省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的主要问题

1.1农村电商人才匮乏,对电商认识亟待提高

农民长久以来对于当面交易和实体店购买模式的习惯性依赖,对电子商务模式认知不足,且近期农村“空心化”发展日趋严重,两极分化的年龄层是农村地区难以普及电商模式的主要阻碍。此外,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电商促进“三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大多涉农企业缺乏电商人才和知识,参与积极性不高,尚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整体氛围。

1.2公共服务尚不完善,电商平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各级政府对农村电商提供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平台建设,在特色产品、资本要素、人才资源、技术服务等方面尚未形成较强的推动力。而现有的电商平台中,“广货网上行”等省级电商平台服务能力尚有待开发,地方政府建立的电商平台数量众多但缺乏整合,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且部分平台管理能力差,效果并不明显。

1.3物流支撑体系薄弱,尚未能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需要

一是农村地区物流配送系统弱化。村级快递网点少。地广而散居是农村的地域特点,针对这一特点的散点式物流网络规模力度不足,难以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冷链物流虽有,其发展却远远滞后于需求,且价格偏高,冷链网络不能及时将生鲜农产品配送全国,导致其网络销售难以有效进行。

1.4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不够,制约农村电商做大做强

一是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电商特色产品的生产普遍存在“小而散”的特点,且缺乏大型农产品集散地和深加工,难以进行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组货难、产品同质化、品类单一、品牌不强、缺乏竞争力等问题,造成发展后继乏力。二是农村电商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目前,适应电商的农产品质量等级划分、农产品外包装需求、冷链保鲜配送物流、行业规范等标准化体系仍然空白,不利于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

1.5融资渠道不畅,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除部分地区金融机构对农村电商的平台建设和培训提供支持、部分商业银行為“村淘”项目开通具有特色的便捷支付服务外,尚未形成以农村电商为导向的投融资机制,针对农村的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建立,农村电商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

2广东省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促进农村电商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电子政务、农村电商及农村综合服务站结合发展的创新思路,在统筹规划、示范带动、模式创新、资源整合、人才支撑等方面取得突破,在电商标准体系、电商服务体系上创新应用和推广。

2.1培养一批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

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提升其电子商务应用及其开创能力。将开发农产品电子商务化与农村扶贫项目融合,电商培训落实到农村尤其是贫困人员,农村扶贫精准化。支持社会各方展开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增加其宣传力度,将对农村电商化推广到全国,着重培养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化创新带头人,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任村官、农村创业,督促涉农创业青年协会组织成员和个体经营户参与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化发展创业。

坚决扶持农村电商企业,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扩大广东省农村电商博览会规模和社会效应,运用各种方式方法鼓励电商企业加强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业务;提倡各方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全面对接各方电商平台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农村电商企业持续发展、创新模式,重点培育和支持发展农村电商龙头企业。

2.2健全法规形成完善配套环境体系

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法规完善配套,规范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操作。工信部、商务部和发改委等几十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相比,此次《意见》加大了对社会资本的开放程度,不但支持全部资本形态共同投入农村电子商务的推进,还更加清晰地指出“支持电商、外贸、金融、快递、邮政和物流等所有相关社会资本强强联合”。

持续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在产业规则制定、环境优化、监管、统计等各方面,形成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形成环境保障。同时发展产业配套体系,在支付、安全、物流、信息、金融等多个环节加强投入,形成完善的配套环境体系,为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2.3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推广溯源体系应用

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的标准化体系。一方面,整合农村当地特色的农产品系列资源,供销社、合作社、合作联社和企业强强联合、互助合作,发展农业产品的“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一体化”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支持相关企业创新开展一系列标准化工作,比如:制订农产品电商模式化标准、建设标准化电商项目等,由政府或者相关权威机构认证,并加强其推广应用。

大力推广组织机构代码与商品条码在农村电商的应用,逐步建立农产品电商溯源体系,推进农村电商诚信建设。加强交易市场监管,强化安全和质量要求,规范网络交易行为,严格执法,切实保障相关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评价,营造健康良好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

2.4农村地区全面健全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冷链运输网络体系

持续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开展健全以县、乡、村三级为物流节点的农村地区大范围物流网络体系,加速物流网点延伸至村级;组建城乡物流仓储一体化平台;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充分应用大数据,推动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在农村发展,打通农村双向流通“最后一公里”。同时推进农产品仓储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探索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对于生鲜农产品,通过建成一批农产品网络直销基地,借助冷链供应链的已有条件或渠道,鼓励发展生鲜农产品“网订店取”业务。

2.5将扶持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纳入农村扶贫体系

“鼓励自下而上的、全覆盖的网状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广东省政协常委、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林勇建议,其一,努力营造良性经济政策环境,广泛宣传、鼓励和督促“自下而上”的“原生态”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政府支持农民解决电子商务化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和困境;其二,联合已具规模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与草根的雏形的农村电子商务“小作坊”探索新的发展形态和模式。

将支持农村发展电商模式纳入广东农村“减贫扶贫”的主流工作任务体系中。广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稳定,农村减贫扶贫任务仍然艰巨,在“互联网+”的大时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可以纳入农村减贫扶贫主流工作体系中并作为一个有效的内容来对待,对于提升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广东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瑾

    [参考文献] 

[1] 陈锋,杨锐.浅析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J].科技视界,2012(05). 

农产品电商推广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 农业电子商务 F2B

一、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现状

早在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农村网民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无疑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刺激作用。我们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农业平台中参与竞争。根据中国农业部的调查显示,2009年这个市场的占有率大约为10%,并且该市场在未来几年需要新的企业模式诞生才会有更高的占有率。

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个市场已经处于发展阶段。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探讨》商场现代化[J],2009,3:124~125吴卫南研究结果显示,到2015年,该市场将会发展到5000万元。我们认为在此期间市场中的竞争局面应是维持发展。影响这种变革的主要力量来自计算机成本下降,农村信息化普及,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必然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在这个电子商务领域中,发展前景最广泛的是B2C领域。在企业个人电子商务步入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电子商务既有空白,又是机遇。

吴卫南教授在他的研究报告中说道,现如今电子商务领域对于企业模式开发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由于现今中国农村市场的电子信息化的还相对落后,并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将来面向农村市场的电子商务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鉴于如此广阔的市场,必须要有合理的商业模式去应用,而F2B农业电子商务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开发的全新商业模式。F2B(Farmer To Business)农业电子商务是指,立足于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借助政府的力量,将农民与企业直接连接,缩短产品的供应链,以实现双赢的目的,同时作为第三方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广告等盈利方式获益,最终实现三赢的模式。

由于电子商务企业所处位置得天独厚,最有能力使大型的农产品收购商与电子商务平台相互合作共同打入现有的农业行业中。由于交易量的大量增加和需服务覆盖面的扩大,这种合作具有快捷性,即时性和使农民利益最大化的绝对优势。目前,在该领域的其他网站也面对着挑战,比如资金短缺,信息量匮乏和推广困难等。

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要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即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电子商务信息流,使供需双方的市场信息得到无缝链接。我们立足于三位一起的发展战略,将政府、社会和企业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农民本身的资源,利用信息站,农村信息员,志愿者等一系列资源,做到无缝链接的信息流,以此做到信息畅通。

三、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策略分析

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需要特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去运营和管理,作为创新模式下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正确处理与政府、农民的关系,真正实现各方的多赢。

(一)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服务

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需要至少提供以下7种服务:1农产品供求信息,2科技信息,3农业新闻,4政府农业政策,5专家在线咨询,6农村信息查询,7在线实时洽谈。

各服务相关职能:

1、农产品供求信息:在厂商与农户之间建立连接,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农户提供农产品与厂商的需求相对应,信息一体化,为他们提供更方便直接的途径。

2、科技信息:与农产品方面的相关专家以及前沿领域的研究专家密切联系,为农户提供创新方面的科技信息,使他们的农产品达到品质、产量等各方面的全新突破。

3、农业新闻:与农业、农产品相关的高新会、洽谈会,及时高效的提供给农户,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信息、农业新闻。

4、政府农业政策:与政府直接联系,得到政府的帮助与支持,政府新型的农业政策,企业可直接告知农户并使他们清楚的知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5、专家在线咨询:聘请农业前沿领域专家直接服务农户,给他们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咨询及扶持。

6、农村信息查询:农户对网络、电子商务的使用不甚了解,本公司将在各个村子下设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查询全方位的农村信息。

7、在线实时洽谈:帮助农户掌握全面的技术信息,让农户与厂商通过我们的电子商务网络在线进行交流、商谈,使双方都能够达到满意的交易。

(二)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服务流程:

1、确定初期服务示范地并具体实施。搜集西安市长安区各乡镇的农村信息,包括名称、具置、相关政策、信息化普及情况、主要农产品以及交通运输状况。

2、对当前收集到的农产品进行分类统计,并对农产品的种类、价格等各方面进行完备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3、采购厂商信息,与厂商进行各方面洽谈与协商,搜集厂商求购产品信息等各方面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为他们提供与他们需求相吻合的农产品。

4、锁定一个乡镇作为重点试验镇,取得镇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向各村传达我们搜集到的商务信息。

5、将农户的供给信息与厂商的需求信息进行联接,厂商从中得到自己所需的农产品,厂商亦可以为农户扩展销售渠道,为农户提供更广泛的销售扶持。

6、农户与厂商进行在线实时洽谈,最终达成交易。

四、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市场与销售分析

1.市场计划

厂商(采购者)和农户(供应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相联系,企业通过政府政策协助,社会因素导向和志愿者开发团队实现模式的运转。

2.服务的市场总计划的基础因素

综合考虑社会、政府、商家在此模式中的地位与发挥作用去全方位的促进与发展F2B服务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企业应致力于农村信息化的普及和广大基层农民和的切身利益建设。投资于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发展与推广,提供全面、快捷、本土化的信息化服务。积极响应政府政策,集机遇和挑战与一身,以建立农户与农产品采购商之间的诚信度。这样的本土化服务将能竭力为基层农户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农产品销路,同时在促进农村信息化普及的同时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厂商和农户的利益损失问题。企业可以借助来自学校、社会爱心人士等的志愿者团队,积极协助农村的信息化普及,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五、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市场推广分析

前期主要推广渠道:

1.随政府科技下乡宣传推广:

随着村村通等一系列方便农村的惠农政策下,科技信息正在农村逐步推广。鉴于此,积极与政府下乡相关机构部门沟通合作。让志愿者帮助政府宣传科技同时宣传电子商务的实际好处。让农民切身享受到电子商务信息交流平台他们带来的实惠。

2.志愿者下乡宣传:

定期的组织志愿者去农村,发放科技信息,并通过他们让农民知道电子商务平台的相关知识。实现从开始的口头、免费传达供求信息,让农民取得实惠,让后期网站平台成熟后的厂家广告收费及交易收费制。

3.农村信息员培训:

鉴于全国正在大力普及农村信息化的背景下,如此良好的政策,政府和公司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的发展战略。农村信息员的招收无疑我们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新的途径。前期企业可对农村信息员进行免费的培训,首先让他们真正了解到我们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农民战略,将他们纳入宣传推广团队。等信息员回到农村后,可以起到名人效应的效果,通过信息员的讲解宣传和献身说法班的榜样作用,该企业一定可以很快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

4.农产品采购商及提供商代表团:

由于农产品采购商与供应商代表着我们服务中的最重要得两个参与方,所以我认为他们将是企业最真诚的服务代言人,只要他们真正从提供的服务中获益,那么企业服务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推广。

当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须开拓市场联络和公共关系。重点联系下列各部门:主要贸易刊物的编辑部门,商务和农产品供给需求商.除此以外,企业应继续扩展志愿者团队,以建立更强大的公司后备军。

六、F2B―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新趋势

目前国内的农业电子商务正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并未适应现在的市场,如金农网、中国农业电子商务网等网站主要提供科技信息、农业新闻、政府农业政策等服务,仅仅为信息网站,没有在现实中帮助农民解决现实问题。

而通过F2B构建的平台,农民可以直接与大的农产品收购商联系并进行交易。一方面由于交易链条的缩短,可以扩大农民的收益,使他们的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以健全农业市场的秩序,维护市场公平,从而健全我国的农业市场。企业可以发现F2B带来的服务能够实现他们的切身利益,通过深入的推广,农民可以真正了解到实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获取利润。另外,市场推广深入有效,原因是拥有庞大的志愿者团队支持,既为社会进了社会责任,又降低了公司的成本。

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立足于政府、企业和农民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合理利用各方资源,真正让电子商务走进农村,为农民谋福利,为企业创利润,为政府分忧愁。也因此必将成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周艳榕,邹勇.我国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业网络信息,2007(10)

[2]朱君璇.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M].农业经济,2008(11)

[3]谢恩宏,石宇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和趋势[M].电子商务,2010(10)

农产品电商推广篇4

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一)农产品流通信息的共享率低且传递不畅近年来,虽然农业部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全国的大中型商业企业基本上完成了联网或者搭建了企业网站平台,但是经过调查却发现,重复建设、信息分散、信息滞后、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内容质量低下、信息查询及获取不便等问题依旧存在。这就会造成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批发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进而致使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只是被动接受市场自发性的调节。

(二)给予农民的信息服务力度不够目前,虽然涉农机构都搭建了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但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信息网络平台在乡、村一级出现了断层,加之农村的信息化团队尚未切实建立健全,还不能对农产品市场的交易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统计、综合分析和及时等工作,造成所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严重滞后且质量较低,不能切实有效地起到市场信息应有的指导和服务功能,造成广大农民获得信息的难度和成本升高而实际效果却下降。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掌握信息较少、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经常难以很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对信息的综合分析和筛选能力不足。因此,无论是所做的决策还是农产品的流通都有很大的盲从性,盲目跟风的现象还是时常发生。

(三)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不足且农产品流通渠道有限原本应该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在现实中却难以切实承担起市场主体的角色。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生产,统一组织程度低,而分散、细小的生产模式也限制了农产品的交易方式。另外,农民的观念素质、经营理念和经济实力也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所需“成熟市场主体”的要求,因此,农民_般很难与产品销售区域构建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进而获得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另外,农民在准确获取市场信息、有效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标准并得到相应指导等方面也都存在一系列的难题,这导致了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信息阻断现象的产生。不成熟的市场主体以及有限的产品销售渠道很难承担和消化无限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这就使农产品的销售陷进“因规模小而销售难,因销售难而无法增加规模”的恶性循环中。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电子广告模式电子广告模式是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初级模式,是一种为农产品企业进行网络宣传,强化其广告效应,为农产品实物交易提供服务而不进行实际交易的模式。该模式具有覆盖面广、广告时效性长、实现方式灵活、互动性强、制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但这种模式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进行网站的建设和曰常管理、维护,因此,对参与者有很大的限制,只有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产品企业才能参与,并不适合我国农产品市场参与者的主体普通农户,另外,这种模式受到百度、谷歌等大量搜索引擎的挤压,自身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发展前景很不乐观。

(二)网络直销模式优点是能给买卖的双方都带来较好的收益。卖方的收益主要体现在推销和广告投入的费用下降,在维护好传统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有效打通网上销售渠道,以较低的成本打开新的市场。买方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可以获得详细的商品信息、实惠的价格、便捷的购物、多样的选择等方面。这种模式下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一是该模式一般为卖方驱动,对买方来讲,交易的安全性、便捷性以及购物过程中产品的可选择性等都是由卖方来控制,这就使得该模式下不能有效代表交易双方的利益;二是宏观的网络环境和网络用户对网购的偏好情况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流通模式的发展。因此,综上而言,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模式的投入成本较高,对于广大的普通农户来说,一般很难负担的起,另外这一模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进而产生规模效应后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优势,而目前我国分散性大、规模较小的普通农户根本不具备这一条件,只能依靠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才能很好地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再者,仓储物流、网络支付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也是普通农户无法解决的。因此,这种模式目前并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不适合广大农户参与。

(三)网络信息平台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专业化媒介的身份为平台用户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政策和客户等方面的信息。优点是有效降低了农产品企业捜集相关信息的成本,且因参与用户众多,客观上分担、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种模式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中得到了一些市场参与者认可和使用。这种模式只是为了实现农产品的网上交易提供信息服务,并不进行具体的农产品销售,实际的交易都是在线下开展的。但这种模式也有不足,它仅仅实现了信息流的高效传递和畅通,而缺失了与之配套的物流和资金流,未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效统一起来形成“三流合一”,这使普通农户在使用该平台时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寻找物流和资金流,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模式的便捷性,发展前景不好。

(四)电子交易市场模式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市场模式是指由农产品中介机构搭建电子交易市场平台,只负责平台的运营管理和曰常维护,并为农产品企业和农户提供各种电子交易或增值服务,而自身却不参与网上交易的模式。这种模式涉及到农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交易主体可以是农产品的供应商、生产加工企业,也可以是农产品的批发、零售企业,同时也可以是农产品的消费者。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市场模式中一个完整的交易流程包括:商流一物流一资金流一物流。该模式是整个价值链优化的内在要求,主要运用网络专业化的分工来得以实现。该模式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行业性,主要体现在作为行业供应系统聚集平台,价值链条上的各方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易,这不仅能有效拓宽流通渠道,对于价值链条上的所有相关企业而言,也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供货方(或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另外,由于该模式既可是卖方驱动型,也可以是买方拉动型,因此,其服务客户类型的基本不受限制,相关农产品企业可充分利用该模式节省捜索和交易的成本,同时在平台上可接触更多的供应商和采购商;而农产品供应商也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得到更多的客户群,从而拓宽销售渠道。这种模式市场规模很大,发展前景广阔,但进入的门槛却很低,普通的参与者既不用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不需要过多的投入,操作流程和管理维护简洁易懂。综上而言,这种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利于推动中小农业企业和农户的积极参与。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建立和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充分发挥其积极导向作用将电子商务环境充分应用于农产品的流通过程,需要依托一定的信息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它也需要诸如信息网络、市场经济和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多种繁杂的社会资源的支持。要做到这些,仅依靠农户和企业的力量明显是不足的,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整体规划和引导全局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要制定并施行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搭建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尽量减少甚至消除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障碍、明确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策略和必要的政策支持、提供良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环境。要想让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具有一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特色,只能在政府部门的支持、推动下,大力推进相应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工作进程,进而制定更加科学、规范的电子商务品牌发展和产品营销策略,使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小规模、大群体”是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普遍特征,具体体现为参与主体的种类繁多、分散性强、层级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等。因此,应积极构建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的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的流通网络,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将原本比较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机连接起来。这些农业合作组织一般都比较了解农村市场和农户的需求,当前应以此为依托,逐渐将其转变为农村最大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利用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平台收集和推送各种农产品实时供求信息,并综合运用多种网络资源平台,形成一个由上而下并全面覆盖农村的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促进农产品市场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参与者实现广泛的信息交流,最终推动农产品交易流通模式的根本变革。

(三)加大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力度农户的积极参与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但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其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低,难以很好地运用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因此,我国当前应当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方案,积极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掌握必须的理论技术知识、熟悉网络营销策略的新型农民。经过培养的新型农民应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理论和网络信息技术,熟悉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操作使用,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资源,并能在相关的农产品网络流通平台上进行相应的农产品交易。政府部门应积极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制定并施行相关的优惠政策,并大力引导大学生下乡,有效开展电子商务的示范和推广活动,进而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农产品电商推广篇5

关键词:“互联网+”;困境;转型策略;湛江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8月8日

一、引言

农业与互联网从表面上看彼此分割互相独立,但实际上二者的组合却能释放农业前所未有的活力。农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亟须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释放农业的活力和潜力。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对农作物的生产环境进行评估,然后依据评估结果确定最终种植方案,省时省力。此外,农业信息化直接将农业生产与市场相连接,农民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取得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生产种植,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掌握最新的农产品定价趋势,从而安排种植品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起的农业电商将颠覆农产品陈旧的生产销售模式,利用农业电商交易平台最大限度地削减农产品交易流程,直产直销,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减少农民成本。

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热带亚热带农作物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糖蔗(湛江市全国四大糖蔗基地之一)、水果、蔬菜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桉树、剑麻、红树林等热带林木种植基地,湛江现有桉树林面积约33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按树苗木生产基地;红树林面积约20万亩,占全国的33%,广东省的79%;湛江还是著名的菠萝、香蕉、芒果、红橙之乡;据统计,全球每7条养殖虾中,就有1条来自湛江;中国每3个菠萝中,就有1个产自湛江,中国每10颗珍珠中,就有3颗是湛江出品。湛江农业大县徐闻县获得“中国菠萝产业龙头县”、“中国冬季蔬菜龙头县”、“中国香蕉第一县”等荣誉称号。

二、“互联网+”背景下湛江农业发展困境

如上所述,湛江虽然拥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农业资源,但是其农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并没有将要素禀赋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主要是受困于以下几点:

(一)农业信息化水平低

1、涉农管理部门多而杂,资源整合较为困难。湛江的农业生产受到多个部门交叉管理,农业、林业、农工部、农科院、农垦等部门,对农业信息资源重复收集和建设,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信息建设效率低下。

2、封闭思维以及低风险承受力阻碍了农民接纳新信息、新技术的积极性。湛江地处粤西南,三面环海,远离广东经济中心珠三角地区,偏僻的区位以及低效的传播渠道导致新信息、新技术无法及时传播到这里,造成本地农民思维相对比较闭塞。农业生产大都使用传统品种、靠传统经验来进行,且农业收成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来源单一,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反过来也阻止了本地农民解放思想吸收新的事物。

3、农业信息传播渠道单一。据调查显示,湛江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农资门市店,而政府农业部门网站、科研机构最新农业成果、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农业信息传播渠道,还没能被农民有效地加以掌握和利用。信息不对称,农民不能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农业生产,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

(二)农产品保鲜储存、加工技术有待提高。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产品的种类大体相似,传统的大宗农产品季节性强,这就要求农产品必须进行深层次加工,延长农产品的生命周期,打破农产品的季节限制,这样才能形成湛江农产品不可忽视的附加价值;保质期极短的农产品,如蔬菜、热带亚热带水果等,产期集中,极易腐坏,时令性强,保鲜难度大,经常出现果贱伤农,农产品大量堆积的情况。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的落后,确实是湛江农业发展的一大掣肘。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据2015年湛江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湛江农民中文盲占到湛江总人口数的25.7%,小学程度者占54.6%,初中以上文化教育者占19.4%,湛江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现代农业要发展,需要农民不仅要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相关常识,并且还要求对农产品本身和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掌握,很显然湛江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还不能满足该需求。

三、“互联网+”背景下湛江农业发展转型策略

在互联网的大潮下,湛江农业发展要想把握时机改变当前局面、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转型:

(一)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深度及广度,已不再单纯地依靠传统农业资源投入量,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程度。在新兴农业发展历程中,农业信息化不管是在核心决定、互联网普及程度,还是在农业机械选择、物流流通中转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向前的关键动力。

湛江市已经着手深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及推广,全力支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互联网+”农业打好硬件设施基础。宽带网络已经完全覆盖全市各个乡镇所有行政村;农村宽带网用户超过3万户,无线通信覆盖全市,手机家庭普及率超过60%;建设信息化体验站1,503个;建设100个“惠农信息社”,“渔业安全生产通信指挥系统”和“湛江糖业电子商务平台”等互联网项目均有不错的社会反响,特别是廉江市“荔枝网”、“茶叶网”、“红橙网”等农产品专门网站成交量较大。全市先后建成湛江市农业信息网、湛江市农业信息港、湛江农业网、湛江养殖网、湛江种植网、湛江林业网等六大农业信息网站,积极推进湛江农业传播渠道建设。

(二)以龙头企业为指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建设,形成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要发挥龙头企业的枢纽作用,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积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农业一体化。应该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湛江农业产业一体化建设。

湛江晨鸣纸浆有限公司(2009年11月份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8月底竣工投料试生产)是国家推进林浆纸一体化的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晨鸣、冠豪等大型纸浆企业和规模以上的家具市场需求调查,选择针对性地培育苗木品种,真正做到“林纸结合”、“按需种植”;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运作范本,为客户提供绿色、无污染、营养全面的农产品,并增加产品附加值,着重于提高客户生活品质。恒兴集团历经数十载的成长,已经连接了上下游产业,形成了目前我国水产业最完善的“种苗繁育―饲料生产―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国内外贸易”产业链。积极推广“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民”模式,通过网络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如播种、施肥、灌溉、采摘、销售等)进行实时掌握,通过此种模式将分散生产的农民团结起来,形成颇具规模的农业产业经济,湛江农业产业链也顺势形成。

(三)打造农业品牌,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工作。湛江的红江橙、菠萝、香蕉、芒果、对虾、珍珠、鲍鱼、三黄鸡质优味美,但其声名仅局限于小范围内,并没有走向全国甚至迈向世界市场。反思其原因,一是没有树立过硬的农业品牌;二是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湛江政府及农民已经意识到了该问题,进而逐步开始打造有一定影响的农业品牌,如广东湛江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湛江欢乐家食品有限公司、广东茗皇茶叶有限公司等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品牌企业,全市绿色食品和农业类名牌产品数量连续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有了品牌,再利用互联网高效的传播途径占领市场份额,假以时日,湛江质优价美的农产品一定会为全国人民所认可。

(四)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围绕农业生产和管理,完善农产品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物流配置一体化的全新农业生产模式,其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减少相关农业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企业和农户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农业信息;其次,电子商务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企业通过网络展示产品、接受客户预订单、根据客户要求安排生产、处理售后问题,在网络上完成整个商品的生命周期;最后,农业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地域限制,农产品可以在网络世界市场畅通无阻。

农业要想获得本质性的突破,必须依靠农业电商平台,对本地农产品进行大力推广。湛江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开始试水“互联网”,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推销。如湛江市著名茶叶企业茗皇茶业已经入驻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城,湛江土特产金泉腊味、金辉煌腊味、博茂海蜇等也逐步铺上电商平台。越来越多的湛江企业开始尝试在互联网平台上推广自己的优势产品,以期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增加产品销售额。

农业特色县镇也在政府的牵头带动下开始寻求与农业电商的合作。2015年遂溪县展开湛江首个农村淘宝运营项目,发展到目前,遍布遂溪的农村淘宝服务站有近45个网点,覆盖全县14个乡镇,45个村委会,触角之深实属罕见。预计到2016年下半年,生鲜农产品、花卉苗木也会逐步开始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农业电商平台将为更多的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廉江市知名电子商务平台“橙乡味道”将与京东商城展开合作,以互联网为跳板将廉江名片红橙、海鸭蛋推向海内外;2015年11月,湛江市政府与京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京东电商平台上推广本土农海产品,建立“湛江特色馆”,推动湛江涉农企业在“互联网+”大潮下的转型升级。

虽然农业电商平台在湛江才起步铺开,面临着规模较小、流量不够、知名度不高等诸多问题,但农业电子商务作为地方农业谋求发展的利刃,打造“互联网+农业”的全新模式,会带领湛江农民发家致富、企业创收增收、湛江农业步上新台阶。

(五)对农民开展互联网知识培训。当前我国信息化的短板在农业、农村、农民,而农民是发展“互联网+农业”的主力军,对农民开展互联网知识培训,让其在互联网意识的指导下开展农业生产。只有农民切实意识到了互联网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深切体会到了互联网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互联网+”才能常驻农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意识。对农民开展互联网知识培训,需要发挥政府的牵头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定期开设互联网知识培训班,讲解农民能听懂的、感兴趣的、对他们有应用价值的互联网知识,让他们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四、结语

虽然湛江农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限制,诸如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保鲜加工技术有待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互联网人才较为缺乏等,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经济增长引擎,为新机遇下湛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互联网+”农业,为湛江农业的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无限希望。所以,上至政府部门,下至企业农民,必须时时刻刻以“互联网+”的思维意识指导工作生产,努力打造农业信息化的环境和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湛江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主要参考文献:

[1]罗婷婷.湛江市农业信息化现状和对策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2.6.

[2]孙诚志.湛江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0.8.

[3]周玲,王明宇.“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电子商务,2015.5.

农产品电商推广篇6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云南省;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依旧迟缓。而云南省内的贫困农村,农业是贫困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的主要来源和根本保障,农产品流通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农业将为互联网孕育巨大的市场机会。因此,利用电子商务高效率和超越地理界线的优势,发展电子商务,搭建农产品信息应用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实施农产品的交易来解决云南省农业的传统矛盾,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对接,增加农民收入是近年来云南省探索现代信息服务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优势互补、互惠互赢,具有地方特色、适应云南省农村发展的电商扶贫新路,使人们提高电商扶贫的认识,让电商助力云南省扶贫的条件更加成熟。本文将根据云南省最近几年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的积极探索、创新和实践,针对云南省农村农产品的自身特点,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借鉴国内其他省份的经验,探究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和发展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

一、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和发展的现状

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中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是以一种商品交换为中心,建立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物流服务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它以传统的商务模式比较具有高效、便捷、开放、广泛等特点,利用电子商务扶贫有利于扶贫模式的创新及扶贫效果的提高。

1.电子商务扶贫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电子商务主流的到来,农村多元化的信息消费需求日益扩大。近几年来,我国各相关部门积极适应新时期新任务发展需要,坚持把农业农村信息化摆在重要位置,围绕服务“三农”开展工作,着力推进农业、农村和农产品信息化,通过“数字乡村”工程、金农工程、农业网站群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实施,统一规划,建成了省、州(市)、县区三级农业网站群,形成了统一管理、分级的网站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农业信息网站群和数字乡村网站群为龙头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平台。建成了农业信息网,数字乡村网站、数字乡村网页,同时,还建起了行业专业网站、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等。农业部门还和移动、电信、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紧密合作,开通了 “12316”农业公益服务热线、三农信息无缝覆盖系统、“农信通”、“农业新时空”等服务平台,农村信息化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农村信息工作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服务功能得到增强,云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切实服务的信息平台。

2.电子商务扶贫发展潜力大

我国2009年起逐步完成了覆盖州、市、县、乡、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从1994年12月提出的“金农工程”,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开通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和网络的建设、落实,为农村电子商务奠定了重要的网络基础条件;其二,七彩高原网和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农业网站等地方特色相关网站的相继建设和运营以及农产品展示中心的成立;其三,农产品种类增多、生态安全、质量有保障且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的需求加强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其四,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农产品电商扶贫储备了人才,加大了电商扶贫的政策、资金支持,积极与各高校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推广和销售农产品;最后,农业网站使互联网和农业紧密结合,充分整合和挖掘、农业信息资源;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和农业信息渠道。云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也为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商务模式向农村中推广,促进农产品交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二、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依然存在以下几种原因需要克服。

1.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宏观政策的指导有待加强

各地方政府虽然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各项措施及意见,但依然存在着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不够,对农村电子商务活动重视有待加强的问题。

2.电子商务发展基础不牢固,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贫困地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网络的普及率和应用率低于国内发达地区;其次,农村贫困地区大多地形地貌复杂,很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建设比较困难,网络也不稳定,安全和保障条件比较薄弱

3.涉农网站少,行业发展不平衡,物流体系不健全

许多网站都是涉及企业,以农业信息为主或以农产品信息有关的网站少之又少,所占的比很低。因此农副产品业很少涉及电子商务。另外,云南的地势决定了云南的交通。海拔高,地势崎岖是云南的交通发展的障碍,也是物流发展的障碍。

4.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缺乏产品标准化

农产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它的生产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不能统一加工、销售,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形成规模生产和销售。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等使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能顺利进行,达不到电商扶贫的效果。

5.缺乏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

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电商扶贫的推动都需要农业电商网络人才。但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民对电商的观念、意识落后,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对电商缺乏信任、缺乏网络知识和使用。目前农村正缺乏实际操作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及农村领导者、指挥者和创业人员,而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和营销战略的,他们更多的选择在城市立足和发展,这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和农村农产品的销售。

三、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发展的对策

通过政策支持、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提供服务等形式,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有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政府扶持

(1)政府积极举办和参与有关电子商务扶贫各项活动,提高贫困农民的信息获取、接收能力和利用能力;其次,完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扶贫环境和氛围。规范电子商务网站信息的采集,调动农民对农产品电商的兴趣;最后,制定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政策,让农民减少上网费用贵,上网难等问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有品质、有品牌的农产品网络体系。

(2)加强电子商务中介体系建设,政府应大力扶持涉及电商扶贫的快递业、交通运输、金融等企业及部门,实现全程全网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和各类支付工具,解决农村交通不便,物流进村等问题。

(3)鼓励企业加快市场改革,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设备,加强与冷链物流设施相对发达的农业园区合作,重点发展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入村开店。鼓励、支持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积极争取申请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支持,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和涉农及管理销售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和农产品销售提供人才支持和队伍保障。

(4)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扶贫试验区,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

政府应该起带头示范作用,使用电子商务,依照地区实际情况,可以首先确定某些行业作为电子商务扶贫的试验区,或者部分发展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公司作为试点单位。鼓励试验区和试点单位的公司和其他投资商大力投资,发展和研究电子商务,对试验区给予优惠政策。

2.加大资金投入

在依社会物流体系的同时,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物流体系,同时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满足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需要。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宣传服务、设备更新换代、维修、添置等都需要大笔的资金花费,这些需要很大的资金来源,因此加大资金投入是很有必要的。

3.强化组织建设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主要针对的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农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物流企业合作,为农村电子商务扶贫营造良好的环境。

电子商务扶贫的发展要以政府的理论政策为指导,以农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为基础,通过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和产业生态群带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扶贫活动,推动农村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发展农产品电商行业,打造农产品特色品质品牌,完善农产品规模建设,实施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和信息主管部门要统一制定信息采集标准,并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规范,各机关单位和乡镇设立专职信息人员负责采集本单位的信息资源到信息中心,同时依靠村组织干部和农村经纪人,把贫困地区农产品供求信息及时和推广,把市场需求的信息及时传送到农民的手里。同时政府或涉农企业应加快执行国家的有关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重量等级标准、产品包装规格和商标化等标准体系,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实现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奠定基础。

4.整合各项资源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主流化趋势日益凸显,国家扶贫界理应将电商扶贫纳入自己的政策体系,加大力度推进电商扶贫的实践。全力推进电商扶贫坚攻,实施精准扶贫。它的推进需要政策的指导、法律的约束和规范、技术的应用、人才的培养、资金的投入等。这就需要政府、企业、民间组织、消费者等积极参与和推动。

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还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措施,保证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储备。

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是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和各高校的交流沟通,建立专家咨询系统,为农民提供具体指导;最后,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和高级人才到基层农村为广大农民提高农村电子商务运用指导,培养新一代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主力军。

5.加快人才培养

人才是经济时代最大的财富,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过程和环节都离不开人,不仅需要高新技术人员,而且还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不仅是购买计算机教会农民上网那么简单,还必须有懂得操作、维护和进行农产品网络的专门人才,而贫困农村地区开展电商扶贫活动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农民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缺乏,因此注重和加快人才培养,普及电子商务知识,让更多的农民认识计算机、认识网络并学会如何操作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洁,起建凌.云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农业信息网络,2014(9).

农产品电商推广篇7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网络体系初步形成。通过多年发展,如皋市农业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农技推广架构不断完善。依托如皋农业信息网,下联各镇(区、街道)、村(社区)的农业信息快速传播通道基本建立,培育科技示范户1600个,建成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示范服务站10个,获批省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涉农时效服务不断增强。通过农林短信群发平台及时向社会农业信息、科普农业技术。截至目前,网站总访问量已达到418957人次。建成“12316三农热线工作站”,2015年,共向全市5287多农户发送惠农短信22万条次,专家组远程帮助解决疑难杂症87个。信息宣传载体不断丰富。与南京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如皋农业智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最先一公里”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难题与信息及时有效进村入户难题。目前,已有8台触摸屏智能终端在金阳、禾盛等规模农业园区安装使用。

“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水平逐步提升。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感知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精准农业。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与如皋市共建“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如皋试验示范基地”,通过web技术、GIS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的融合,自动监测并调节生产环境。智能农业。如皋市裕康肉鸡标准化示范场采用自助研发专利“鸡舍远程环境调控系统”,对鸡舍温度、湿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决策,远程控制灯光、通风、温度等,用工成本下降35%、肉鸡环境应急反应下降95%、经济效益提升18%。品牌农业。开发农业投入品监管系统,确保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数据化、购销实名化、监管实时化、服务网络化”。建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管理系统,实现“定点收集、集中处理、保险支持、资源利用”的无害化处理新机制。构建起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的质量可溯源体系。

“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营销推广效应凸显。发挥电子商务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和促进,将“如皋花木盆景”、“长寿食品”、“红木雕刻”、“工艺丝毯”等地方传统品牌推向全国。目前,拥有电子商务企业1400余家,从业人员56000多人,大型电子商务服务企业15家,成为南通市唯一获得“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县”的县。建成中国长寿密码网、花木大世界网、农宝网3家新型电子商务平台;江苏长寿集团、如皋永兴肠衣有限公司、如皋玉兔集团等企业在淘宝网等第三方平台开设了直营店;寿都密码在微信开通服务号,具有完整的微信客服、微信支付功能。花木大世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年网销6000万元,位居南通市农产品电商20强第6位,长寿大红门食品有限公司年网销2000万元,位居南通市农产品电商20强第12位,寿都密码农产品有限公司年网销1000万元,位居南通市农产品电商20强第19位,如皋市年网销超千万元农产品电商数位居南通市第3位。

“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目前,如皋市已有45家互联网企业,其中服务企业15家、本地平台8家、应用企业22家。江苏欧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慧聪网联手,专注于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及软件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商务解决方案。“花木大世界”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具有B2B、B2C、C2C信息和交易功能,还拥有物流配送、第三方支付及担保、应用服务等功能;“中国长寿密码网”云集全国58个长寿之乡相关资讯,开设店铺200多家,同时在天猫商城、京东商城、1号店、苏宁易购四大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江苏长寿大红门食品有限公司先后开设了淘宝“寿之源公司店”、天猫“寿之源旗舰店”,并入驻“寿都密码”、1号商场,网销肉松、香肠、火腿等产品。全市共有物流企业279家,建成15万吨级码头两座,5万吨级码头15座。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速递联手构建电商现代物流中心,助推如皋市农业电子商务物流业高速发展。

制约“互联网+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观念意识待改变。农业拥抱“互联网+”首先需要各个参与主体意识和观念的逐步转变。由于农村群众受文化专业知识的局限,以及对互联网了解程度的不足,许多农民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的愿望不够强烈,有些人甚至对“互联网+”仍有怀疑和抵触心理。

从业人员偏老化。互联网行业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较快,需要文化水平高,而如皋市除龙头企业、规模园区外,从事农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高、文化偏低情况,对新技术、新知识、新模式接受程度不高,缺乏既懂传统农业、又懂互联网技术且愿意到农村服务的专业人才,这制约着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农村物流不完善。尽管如皋市正在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农村物流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并初具规模,物流主体向着多元化发展。但是如皋农村流通触角延伸不够,农村需求分散的特点导致“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尤其突出,社会化物流目前仍不能有效服务村镇。在生鲜农畜产品物流业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存在短板,尤其是冷链物流能力不够,成为如皋农畜产品踏上互联网之路的巨大障碍。

电子商务较滞后。如皋市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互联网意识普遍不强,并且因缺乏人才、技术、资金等,难以实现电商营销。加之生产产品种类少、品种单一、品牌效应低,也导致如皋企业在互联网营销中缺乏有效竞争力。

前期投入费用高。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的特点,一套物联网设备,因其核心传感器的不同,价格从一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在农业整体效益低、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情况下,很多物联网设备因价格偏高很难大面积推广。

推动“互联网+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建立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条模式。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充分融合。用互联网技术去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产品品质;对产品营销进行创新设计,将一、二、三产业环节打通,形成通畅的产业链。“互联网+农业”催生大数据搜集、信息平台建设等技术服务需求,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打开了更大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农业劳动力供求空间。

创建互联网与生产相互结合的智能农业模式。以计算机为中心,对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尝试推进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实现人力成本和物质成本的有效控制,以过程控制保障产品品质。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型预测,实现精准农业精确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创建互联网与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子商务模式。农业电子商务是以农业产业链为基础,基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电子化交易活动。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点,构架类似B2B、B2C的综合支持平台,提供从网上交易、物流配送等功能,主要从事与农产品产、供、销等环节相关的电子化商务服务。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工厂化的流程式运作,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效率。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农业产加销及农业电子政务等,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即农业大数据中心、“三农”服务产业支撑平台、种植养殖产业服务平台、加工流通产业运营平台)为核心,加快“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的有效对接,推动农业三产深度融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整合分析涉农部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价格预测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生猪无害化处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等为重点,整合完善现有功能,提升系统使用率、实用性。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等积极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种植效率,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销售。加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现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

加快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全力引进与电子商务项目、区域物流基地、仓储配送中心、数据分析中心、结算中心等项目落地和建设。发挥政策支持、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的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电子商务,建设一批要素集聚、政策创新、产业集中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典型。支持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推动有品牌、有产品的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依托三方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开展微信营销,形成多种形式的网络销售。加快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推进电商企业集聚化发展,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产”特色产业为基础,积极开展农业电子商务特色村、特色镇建设。大力扶持电子商务协会和团体组织,整合如皋优质长寿农产品、花木之乡产业资源,牵头全市农产品电商平台组织网上营销活动,形成类似“双11”的“中国长寿食品购物节”、“中国花木盆景购物节”等,集中打造如皋农产品电商名片。

农产品电商推广篇8

一、彭水县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彭水县抢抓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大力推进和支持电子商务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彭水县于2015年7月14日获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彭水县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发展。

第一,完善商务创业孵化中心、电商培训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心,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本地企业展示、培训等公共服务,目前入驻电商企业10余家。

第二,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利用“万村千乡市场”便民店、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邮政网点、供销网点等资源,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30个。

第三,建设物流分拨中心,在电商产业园建设1000多平方米的县级公共物流配送中心,有菜鸟物流、邮政物流在园区进行集中配送。全县已开通乡镇村邮政物流线路7条,覆盖了39个乡镇街道及已建有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行政村,快递进村约3万件以上。

第四,培育经营主体,引进了农村淘宝、苏宁云商、京东商城、安徽神州买卖提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在巩固服务、服务站点建设、农产品营销等方面共同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培育本地电商主体,打造爱淘生活网、好礼来网、沐晖农园微商城、购无忧等6家本地电商平台,培育返乡大学生、农村青年利用农村电商创业网商主体200余户。

第五,推动传统涉农企业触网营销,黔中道紫苏油专业合作社、郁山晶丝苕粉有限公司、彭水戴记食品加工厂等30余家涉农企业通过淘宝网、微信商城、一号店、邮乐购等触网营销,拓宽了销售渠道。同时,成立了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发展首届会员38家,发挥纽带作用,促进农村电商市场主体抱团发展。

二、彭水发展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商将逐渐成为农业山区经济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助跑器”。但从彭水实际情况来看,彭水县农村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电商意识还未普及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城市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作为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信息水平等发展相滞后。由于受只是文化水平以及传统认知的限制,我县农村电商步伐迟缓,部分业主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发展农产品电商认识不足;许多干部对电子商务也比较陌生,简单地认为在淘宝上开网店就是做电商;大部分农户对电商知识不太了解。

(二)物流服务网络有限

彭水县内大部分快递公司物流派送仅覆盖县城核心区域,还没有覆盖广大的乡镇以及农村地区。县内大部分乡镇驻地没有物流企业。由于快递服务行业还未全部延伸到镇,既给镇村许多网购群体带来不便,也使本地特色农产品“走不出去”,这就无形中滋长了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买难卖难”困境。

(三)农商产品竞争微弱

由于县内大多数农产品没有规范的产品质量标准,缺乏产业化龙头经营企业支撑推动。因此,市场化运作较为困难。加之包装运输损耗较大,物流成本高,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电子商务人才匮乏。

彭水农村电商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电商人才缺乏,特别是农村地区,电商人才存量几乎为零。导致农村电商发展势头不强,电商人才供需矛盾极为突出。

三、加快发展彭水农村电商的建议

(一)统筹项目,加大投入,搭建网络平台

县财政应加大农村电商扶持力度,加快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统筹好新农村配套建设资源,以集镇、社区和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无线宽带、光纤到户接入和4G建设及应用,加快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网络支撑。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区网络资源的建设投入,全面提高通信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二)建设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第一,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依托靛水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建立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挖掘彭水本地特色产品,建设线上线下特色产品馆,销售本地产品,开展网销产品的集采统储、互采分销、售后服务,为从事网络创业和服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管理咨询及其他增值业务等服务。

第二,建设乡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依托万村千乡网点、已建超市、邮政服务网点、基层供销社等,建设乡镇电商服务站,使其具备网络销售购物、信息采集、缴费支付、创业等生活服务功能。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定时组织培训或委派专业人员驻点指导,以植入、普及、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为核心,并延伸物流配送、电子金融、预约预定、惠民资讯等服务。

第三,建设村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依托村级服务中心、农家店、涉农企业等建立电商村级服务点,发挥销售购物(代购代销、网订店取)、农产品信息采集、农村生活服务、缴费支付等功能。

(三)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第一,狠抓农产品品牌建设与网络销售。认真梳理汇总全县农特产品,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产品分拣销售公司对农产品的标准化、QS认证、质量追溯体系等手续的完善,着力打造2~3个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电商品牌,认真解决农产品电商产品供应端的供给源问题。积极培育和引进熟悉电商营销、具备产品设计改造能力的创意企业,按照有特色、可包装、易保存以及方便快递等电商要求对农特产品进行包装营销。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报刊、电视等媒体,通过季节、热点等营销手段加强产品网络形象宣传,打造具有高识别度的区域特色产品。按照“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的要求,完善农特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等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管理。

第二,支持一批涉农企业开展网上营销。鼓励企业上网触电,组织涉农加工、流通企业包括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经销大户、农家乐等开展网上营销。充分利用淘宝、苏宁、京东等平台开设网上旗舰店,与涉农企业合作,将农特产品纳入自采渠道并上网销售。广泛开展一批农网对接活动,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参加网上购销对接会。举办彭水特产网购节、乡村体验季等一批固定性、季节性的农网促销活动,提高农特产品网上营销水平。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数据分析与指导,解决企业和农户因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卖难”问题。

(四)建设农产品营销体系

第一,加强与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合作。与淘宝、京东、苏宁、买卖提、邮政、移动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建设特色中国彭水馆,将农副土特产品组织进馆,上网销售。

第二,培育本土现有涉农电商平台。完善本地电商平台的服务功能,利用移动公司“12582”基地“田园生活汇”、邮政“邮乐购”、电信公司“天虎云商”、供销社“供销e家”等平台拓展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休闲娱乐旅游等,构建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物流仓储、快递配送等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培育2家以上知名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

第三,积极推动电商平台间合作。加强与淘宝、京东、苏宁、买卖提、邮政、移动等平台的合作,依托知名电商平台销售本土农特产品,支持本地电商企业以商、开设窗口等形式谋求共同发展,开展农网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触网营销,拓展农村电商消费市场。

(五)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第一,建设县级物流(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仓储配送中心。采取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选择有意愿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线上搭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县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信息共享。通过公共配送中心开展统一配送,提高物流车辆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县域快递物流配送能力。

第二,建设乡镇和村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站点。依托商贸流通、基层供销、快递物流等各类企业,建设与乡镇电商服务站融合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站,实现快递包裹仓储、自提、进村分拨的功能;以万村千乡商店、村级服务中心、农家店和农村电商带头人为依托,建设村级电商配送点。

第三,培育县级配送龙头企业。组建专门服务于本县域内农村电商的物流公司,物流配送车能直接抵达所有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点;支持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鼓励电商、商贸、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城乡供应链、物流链整合,优势互补。培育2~3家快递物流配送骨干企业,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网络通道,提高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

(六)抢抓机遇,搞好宣传,培育电商人才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针对农村电商人才匮乏这一现状,一要加大电商知识普及培训。依托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整合电商企业、职教中心、县电商协会、团委、妇联等培训资源,引进第三方培训机构参与电商培训,实施面向行政管理层、电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返乡大学生、农村电商带头人、电商创业群体的培训计划,培育一批具有电商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农村电商复合型人才和电商创业带头人。二要实施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工程。主要针对从事电商企业和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返乡大学生、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妇女、贫困户、残疾人实施培训。每个行政村培养1~2名以上电商带头人,实现村村都有电商带头人,重点培训网购操作、创意设计、包装、营销等技能,帮助村民网上代购,当地特色农产品网上营销,为农村培养一批实战型电子商务人才,形成拓展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培育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摒弃传统农业购销模式、思想观念的惯性,是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的有效途径。目前,彭水应当抢抓机遇,补足缺人才、缺意识、缺资金、缺能力的短板。大力推动电子上午示范县建设,为我县早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

农产品电商推广篇9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法律保护

一、互联网+时代下实施农产品电商交易法律保护机制的迫切性

一是有助于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农民群体加入到现代网络销售之中,不仅能让农民群众享受到现代科技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农民群众加入到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主要路径。农产品电商交易能够彻底改变原先农产品交易过程之中对时间与地域上的制约,能够有效地拓展农产品市场营销的范围以及时间。电子商务交易对农产品营销途径进行拓展、推广以及压缩中间成本均具有非重要的价值。为进一步确保农民群众在电商交易活动之中的正常运转,强化农产品电商交易法律保护机制建设十分紧迫。二是有助于扩大农产品销售的规模。我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生产大国,我国具备了农村地区分布广、农产品生产和需求量非常大等鲜明特征。在以前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因为农产品产地与地区上的差别、相互信息沟通不够顺畅等因素,造成了农产品销售主要是以相邻地区和固定供应商、采购商为其主体。然而,在电子商务销售增加到农产品销售之后,就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革命性之变革。农产品销售主要是依赖于电商交易所进行的,通过实施便利化的互联网销售与传播,从而让农产品对外销售的地域更为广泛、销售的规模也在拓展,农产品物流运输的方法也变得更为便利。在电商交易进入到农产品交易之后,由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规模的持续拓展,产生了新的法律问题,因而法律保护机制的完善在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三是有助于推动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速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浪之下,农产品市场营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中国农产品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乃至于我国综合国力之发展。在以前传统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中,由于宣传与推广、营销等技术均比较落后,造成销售状况还不够理想。然而,电商交易的融入,很好地推动了我国农产品在世界范围之中的销售。随后而产生的则是因为有关电商交易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而造成的市场交易缺少健全法律机制保护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农产品营销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基本建设与安全机制不够完善上。当前尽管我国农产品电商相关网站在持续地增加,电子商务能够为农产品销售加以提供的商业发展契机也吸引了非常多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人才。然而,无法否认的是我国农产品电商开发进程中尚存在着大量问题。一方面是农产品电商基本设施的建设和农产品电商发展的规模需求间还具有一定的差别,我国网络设施尽管也在持续发展之中,但是依然难以满足我国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之所需。另一方面,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信用体系健全不够完善,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还缺少完善的信用体系。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中还存在着过量使用对人体存在害处的农药、化肥以及激素等物质,在农产品对外销售中还存在着欺诈等安全方面的隐患。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电商法律保护机制还不够健全。鉴于我国电子商务事业的持续发展,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也在持续健全之中。1996年,国务院就公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领域的暂行规定;1997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又出台了互联网络域名注册领域的暂行管理办法以及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方面的安全管理办法;2000年,国务院正式出台了电信条例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4年,我国首部实质性的电子商务法律《电子签名法》正式出台;2010年,我国又开始实施网络商品交易和相关服务行为的管理暂行办法;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电子商务法》,明确了国家平等对待线上和线下各类商务活动,推动线上和线下实现融合发展。但是,还应当看到,我国农产品电商法律保护机制还不够健全,必须继续抓紧时间出台涉及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进一步助推农产品电商的法制化发展进程。

三、互联网+时代下完善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法律保护机制的对策选择

一是健全旨在保护农民群众权益的农产品电商相关法律法规。农产品电商的全面发展无法离开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然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农民群众得到收入的渠道已经变得愈来愈多元化。一旦在农产品电商生产和销售进程之中,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切实保护,其后果就是农民群众对于农产品电商生产将会失去主动性,以至于农产品电商主体的数量相当匮乏。二是完善农产品电商安全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问题即为安全问题。因为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特殊属性,造成在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具有较大的安全方面隐患。其一是在农产品电商活动中,很有可能会因为黑客们的恶意攻击而造成农产品电商交易主体之权益遭受损失;其二是农产品电商交易过程中证据是否合法的问题、电子合同是否具有效力,电子签名与电子认证是否健全完善等相关问题,以至于农产品电商交易要比传统意义上的交易方式具有更大的风险性。所以,一定要依据现实之中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不断健全农产品电商安全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上的充分保障。三是强化对现有法律体系的梳理工作。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在今后还会出现诸多新的变化,而且还会产生大量新问题。所以,我国立法机构应当准确地认识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体系,除了应当就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实施法律层面上的健全完善之外,还应当对目前的涉农产品电商法律体系加以梳理,不断提升法律法律体系的健全性,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能随着农产品电商务的发展而有所改变,避免我国法律与农产品电商业务发展间产生不匹配性。这就需要对农产品经营领域的法律加以修正。电子商务始终处在变化当中,以前的农产品电商立法对于当代农产品电商而言具备了某种陈旧性,特别是在经营领域丧失了管理限制之含义。所以,国家应当对经营领域的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对于新产生的有关问题加以解决,并且把经营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部分新内容结合到立法体系当中。同时,要注重诚信方面的指引与制约。诚信问题始终是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进程中自然也不会例外,往往会产生诚信等方面的顾虑。所以,在法律法规保护体系建设中,要不断强化对互联网环境之维护和管理,切实提升网络情境所具有的真实性,对于网络之中的违法与违规等问题加以处置,提倡农产品电商交易之中的诚信度,并且在法律层面上对诚信问题加以明文规定。当然,还应当对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争端实施有针对性的立法。交易争端会在农产品交易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目前,我国农产品实体贸易中已建立起了比较好的争端处理办法,但在互联网交易中尚缺少足够有效的体制支持。所以,大量农民群众在实施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均很难对争端加以合理解决,以至于交易双方的利益会遭受到极大的损失。所以,我国相关立法部门要全面认识到立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参照实体交易过程中的争端解决办法,对互联网环境下的交易争端实施立法,以实现调解和解决争端之目标。四是开展执法监督促进法律法规落实。当前我国所实施的法律法规中有一些法律和农产品电商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能够发挥维护农民群众权益与规范农产品电商之价值。然而,在实际生活之中,以上立法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政府部门不仅要做好立法工作,而且还应当注重法律法规的执行工作,在现实生活之中不断推动和农产品电商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工作。五是维护法律公正实施透明执法。建立法律制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全力保护公平与正义,真正维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然而,在我国一些地方,执法者在其执法过程之中却未能很好地加以执行,甚至于滥用与私用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影响到了我国司法机关的正面形象,还会造成广大民众对于司法机关不再加以信任。在调查之后可以发现,司法不公与司法腐败等问题在农产品电商领域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强化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对于存在问题的执法者实施严厉的处分,以求落实执法中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并且大力倡导司法部门更加透明公正地执法,让农民群众对于执法者形成信任感,并且在实施农产品电商交易中更加积极地遵守相关法律。

四、结束语

农产品电商推广篇10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公司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26

1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入市场,农村电商企业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己做起了电商。电子商务给农村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2013年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农产品卖家达到39万个,相当于所有“淘宝网”卖家的1/20;2014年我国农村网络消费总额1800亿元,预计2016年这一数字将攀升到4600亿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1.2可供选择的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多

电子商务离不开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国内有众多的电子商务平台,比较知名的有“1688”、“淘宝网”、“天猫网”、“京东网”、“微商城”、“美团”等等。这些平台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从产品上线到营销、支付等功能。只要有网络接入的地方,就可以开展电子商务。

1.3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市场竞争是必然的生态。农产品上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一个相同的时间点,大量农产品集中上市,必然带来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产品销售立刻形成激烈的竞争。如果产品销售不畅,往往造成产品价格的急剧降低,或者因为不能及时销售,致农产品变质腐烂,这些都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高效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模式,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机会,农民有机会通过电子商务把产品快速出售。但是农村电子商务同样面临着市场竞争,不仅有产品的竞争,还有技术上竞争、管理上的竞争。

1.4急需大量电子商务人才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缺乏人才吸引力,造成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人才缺口很大。很多农民希望开展电子商务,但不仅自身不懂如何开展电子商务,身边也缺少懂电子商务的人才。因此,农村电子商务急需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

2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2.1产品的特殊性增加电子商务实施的难度

农产品易变质,不耐储存,上市季节性强,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短时间大量上市,销售压力很大。如何让农产品快速销售,是一个难题。需要解决产品信息推送到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推广,需要解决物流和产品包装等问题。

在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物流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物流要求时间要短,要快速送达到消费者手中。而产品包装不仅要能完成产品保护,还要考虑包装成本,要尽量使包装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2.2电子商务技术与规则形成壁垒

电子商务要依靠电子商务平台。国内众多的电子商务平台分属不同的公司,分别有不同的运营模式和规则。入驻这些电子商务平台的从业者,必须要了解这些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与规则。但众多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在同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从事同一种产品的销售的时候,由于平台提供的资源有限,大家必然要竞争有限的产品展现的机会。由于资金、经验、技术等方面的不同,只能允许有优势的电子商务卖家获得更好的展现,从而有机会出售更多的产品。而对于大多数刚刚进入电子商务平台的农村电子商务业者,这些电子商务技术与平台规则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壁垒。

2.3人才缺乏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商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兴商务模式,需要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去从事电子商务活动,而农村恰恰缺乏专门的电子商务人才。我国整体上电子商务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经过专业学习的大中专电子商务人才集中在城市,农村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文化教育设施的不完备等,不足以吸引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到农村就业。当前,电子商务人才缺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4资金缺乏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长期以来农产品的价格偏低,使大量的农业从业者缺乏足够的资金积累。农村个体从事电子商务面临资金不足的难题,难以承担电子商务活动中必要营销推广成本和人员成本。

3农村电子商务实施“点面结合”策略

如果把广大农村当作一个“面”,那么其中每个农产品的供应地则当作一个个分散的“点”。每个点单独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将面临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如果能够找出一个核心的“点”,围绕这个“核心点”实施

依托专业电子商务公司,由专业电子商务公司负责实施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专业电子商务公司成为电子商务经营的“核心点”。由于专业电子商务公司在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农民只负责按计划实施生产和管理,产品营销交给专业电子商务公司负责。

专业电子商务公司可以与大量的农村从业者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一点对多点的关系。产品可以实现多样化,淡化季节性的影响,实现多种经营,如农产品再进行深加工,再进行电子商务营销。

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化、集约化,能够适应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3.2选择适当产品形成产品“吸引点”

在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由于在同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相同产品的竞争。如何将产品推广到消费者的面前,需要营销手段和方式。其中,比较有效的方式是以当前消费者最喜欢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来访问网店,有计划地引导消费者浏览网店网页,在浏览页面过程中逐步向消费者推广所有的产品,从而带动整体的营销。这就是产品“吸引点”。

产品“吸引点”在电子商务实务中非常重要,它能够为电子商务网站带来流量,最终提升产品购买量。

3.3点面结合,形成持续“赢利点”

依托专业电子商务公司这个“核心点”,合理选择产品“吸引点”,带动全体产品的营销,达到“面”营销的效果,这样自然就形成了“点面结合”。

由于产品众多,在不同的销售时刻,都能有合适的产品供应市场,从电子商务技术的角度,能够不断地形成转化,维持好客户资源,源源不断地带来销售效益,最终形成持续的“赢利点”。

4结语

农村发展电子商务需要专业电子商务公司技术、人才、资金的支持,小而散的电子商务模式不适合农村电商做大做强,专业化、集约化是适应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杜立峰,王艳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变革效应[J].当代经济,2015,(32):3639.

[2]张欣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5,(08):140142.

[3]涂小云.浅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