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十篇

时间:2024-04-01 16:41:15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篇1

[关键字]垃圾分类 现状 原因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R124.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23-1

中国垃圾分类发展已有二十余年,但是国内各地垃圾分类的成效甚微,北京市垃圾分类项目也存在很多问题;加大垃圾分类监管力度,加大垃圾分类项目投资,尽快找到垃圾分类现状之中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途径将有利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

1垃圾分类现状、问题

1.1北京市垃圾成分与处理方式

目前大部分的城市生活垃圾仍采用混合收集,如干电池、废油等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不仅增大了垃圾的运输和填埋量,而且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和难度,造成有用组分的资源损失。

1.2垃圾分类中出现的问题

(1)分类政策法规不健全。(2)居民缺乏垃圾分类意识。(3)垃圾分类缺乏强制性约束。(4)分类“动力不足”。(5)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分类收集装置设置不合理。(6)垃圾清运与垃圾分类“背道而行”。(7)垃圾分类无监管。

2垃圾分类问题之因

2.1垃圾分类不规范

第一,社区垃圾分类混乱;居民对于垃圾分类不关心,垃圾分类动力不足,尽管各大社区都设有分类垃圾桶,但是社区垃圾分类程度很低,基本没有达到垃圾分类的效果,社区没有分拣中心;第二,垃圾运输不规范;北京市的垃圾运输都是混合式运输,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被堆放在一起运输,使得本来就分类程度不够的垃圾进一步失去了分类的意义。

2.2分类政策不健全

中国的垃圾分类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我国的垃圾分类政策也并不健全,北京也同样如此。分类政策能够有效地刺激垃圾分类项目的进步,全球的一些发达国家,其国家制定的垃圾分类政策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大部分前进动力。而产业化,国民意识等因素一起推动了其国家的垃圾分类的进步。北京市政府也应该积极制定分类政策,与国际接轨,主动推动北京市垃圾分类的进步。

2.3市民素质较低

北京市垃圾分类问题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市民素质较低;首先,大部分市民对于北京市垃圾分类并不太关心,表二显示41.3%的居民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其次,大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很少;综合道德素质和常识素质而言,北京市市民素质并不高。

3国内解决办法

3.1设立社区垃圾分拣中心

我国的也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垃圾分类要从源头做起,一方面要动员、要求国民进行垃圾分类存放,另一方面要逐步推行定时回收分类垃圾,更加重要的是应该设立社区垃圾分拣中心,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在源头。我们的有关政府部门不能将垃圾分类工作仅仅指望拾荒者,要有作为。

3.2加强垃圾分类运输管理

我们应向美国学习,采用两厢一体式收运车辆,将垃圾分类运输,从车辆结构和操作人员确保分类运输类垃。这方面关政府部门也应该有所作为。

3.3重新设计、全面更新分类垃圾筒

我国应该学习德国等国家,按金属/玻璃(瓶)/塑料/纸/其它这样五格(加废旧电池回收盒)的方式重新设计、全面更新我国的分类垃圾筒及垃圾运输车。

3.4制订垃圾分拣、利用的优惠政策

政府应制订针对各层面的优惠政策,包含对居民、分拣者、资源回收部门的各层次优惠措施。

3.5对生活垃圾实行计量收费、分类计价

我国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上设定了鼓励分类的收费模式,规定按照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易于收缴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强收费管理,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3.6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需规模化

介于大多在居民社区进行,覆盖面有限,代表性、综合性不够;居民生活垃圾多半混合投放,缺少宣传与组织;缺少对易腐性有机垃圾规模化处理的设施;丢弃物循环利用、深度开发缺乏力度;即便有少数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垃圾车又将所有垃圾混在一起拖走,挫伤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政策与财力配套等。垃圾分类只有实现规模化,垃圾处理系统方可盈利,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吴宇.从制度设计入手破解'垃圾围城'--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反思与改进[J].环境保护,2012(9):1-2.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篇2

摘 要 荆州市和国内许多城市一样都面临由“垃圾围城”所引发的环境污染、财政负担及占用土地等一系列问题。这成为制约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垃圾焚烧发电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使垃圾变废为宝,促进垃圾处理走向市场化、产业化道路是大势所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垃圾处理 对策 市场化 产业化

城市垃圾已成为当前世界性公害之一,是城市环境建设的一大难题。荆州市和国内许多城市一样都面临由“垃圾围城”所引发的环境污染、财政负担及占用土地等一系列问题,这成为制约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开发先进可靠的垃圾处理技术,把城市生活垃圾从分类收集、回收利用、最终处置等各环节衔接配套,形成完整的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系统,从而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社会发展战略任务。

一、荆州市的垃圾处理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荆州市中心城区平均日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近850吨,每年6月至9月为城区产生垃圾高峰期,日产垃圾总量更高,并且逐年递增。荆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集采取主次干道及小街巷的共用道路,由环卫专业队伍清扫保洁;主次街道均设置有果皮箱,实行每日保洁;城区住户生活垃圾集中运至附近垃圾收运站;商业、宾馆等单位的垃圾,由单位自行清运至垃圾中转站。近年来,城区垃圾末端处理的主要途径是,采用对城市房屋建设中征用的零星坑塘进行简易填埋,或在城乡接合部进行坑塘填埋,暂时解决了城区垃圾的处置问题。而垃圾简易填埋场的使用时间都不长,多的不过一年左右,少的仅半个月。越来越多的垃圾已成围城之势,环卫部门只能不断给垃圾“搬家”,在有限的城区范围内,见缝插针“打游击”。由于对简易填埋场未作渗滤层处理,容易造成垃圾污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垃圾散发的恶臭和聚集的虫害、鼠患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严格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不仅占用土地较多,还要建设多层防渗漏保护措施,并要进行长期的维护①。

可喜的是,相关部门对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在荆州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得出焚烧垃圾热电联供的可行结论。目前,位于荆州区纪南镇工业园区的荆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业已启动。不久以后将有助于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局,城区市容环境将得到很大改善。

二、垃圾焚烧发电面临的问题

垃圾焚烧发电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是一种建立在政府向居民高额收费、政府大量补贴、垃圾源头严格分类、垃圾热值较高的情况下选用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制约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特别是废气处理技术的成败。

(一)垃圾分类依旧有名无实

尽管垃圾分类已经开展多年,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分类垃圾箱形同“摆设”。 在“可回收物”的桶里,废旧电池、厨余垃圾、果皮纸屑等混杂在一起。一方面,公众缺乏环保意识是导致垃圾分类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在垃圾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很多的清运车、中转站、垃圾处理厂缺乏对垃圾的分类对接渠道,整个的垃圾分类链条也因为这些渠道的缺失而从中断开了。我国城市垃圾中的含水量较高,厨余垃圾占了很大比重,因此不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产生很多问题。厨余垃圾一般水分含量达到80%,它单独难以焚烧,加入其他垃圾中会影响燃烧效果,如果温度达不到燃烧所设定的要求,二英等有害污染物就会大量增加,加重对环境的污染程度②。

(二)焚烧可回收垃圾会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

城市垃圾蕴含着大量的废纸、废塑料、木料、玻璃、废旧电器等资源,可以直接作为相关企业的生产原料。如果不加筛选地焚烧将造成可回收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这些垃圾的热值较低,往往需要添加较大比例的煤或油进行助燃,所以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不好。

(三)焚烧设备与配套设施的技术工艺要求很高

据悉,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计划使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这是公认的在燃烧复杂组分燃料时具有明显优点的新型焚烧方式,属新一代的垃圾焚烧技术。但其对入炉垃圾的粒度要求比较高,要求入炉垃圾粒度达到150毫米左右,故入炉前须对原生垃圾进行预处理,除去垃圾中的金属、瓦砾和玻璃等不燃物,入炉垃圾粒度方能达到流化床焚烧炉的要求,使入炉垃圾中的可燃物质所占比例尽可能地大,最大限度地实现燃料的均一化③。如果垃圾预处理设备的购置和厂房布置不合理,就会使垃圾给料不均匀、炉前进料热值波动大,垃圾无法完全燃烧,加重了流化床内不燃物排除的负担,使流化床焚烧炉运行不稳定,炉内温度难以保持在850℃以上,势必造成二英、汞蒸气等污染物的生成。因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等可能形成二次污染的产物也需要相应的设备和工艺进行净化处理、安全排放。

(四)卫生填埋措施仍需认真落实

垃圾焚烧发电虽然可使固体垃圾的体积减少70%~90%,但最终还有少量残渣需要填埋;再加上部分无法回收和焚烧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等仍然要靠填埋来处理。这就迫切要求有关部门建设符合国家规范的卫生填埋场,集中进行处理,严格进行管理,切莫沿袭过去简单堆放、随意填塘的老思路。

(五)投资垃圾焚烧发电的利益如何实现

垃圾焚烧发电运营成本高,是制约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问题。如果投资收益不能实现,投资者的信心和动力都会大打折扣,本来造福于民的项目可能半途而废。与粗放型的传统垃圾处理模式的低成本不同,垃圾焚烧发电等清洁处理模式在现阶段成本较高。在我市本已十分紧张的财政状况下,如何保证垃圾处理费的拨款及时到位?如果存在较大缺口,能否更有效、更科学地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等产生垃圾者计算、征收处理费?另外,鉴于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和传统发电企业在入网竞价时处于劣势,如何保证电网公司购买高价电力,政府是否进行财政补贴?

三、对目前城市垃圾处理的对策分析

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使垃圾变废为宝,促进垃圾处理走向市场化、产业化道路是大势所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素质、规范从业人员,切实保证垃圾分类收集

无论是对垃圾的回收利用,还是用堆肥、焚烧等方法对垃圾进行资源转换处理,都要建立在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分类收集是垃圾资源化的起点,做不到这一点,后面的工作会很难进行。政府应利用各种渠道大力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同时在分类垃圾箱等垃圾存储装置上尽量列举常见垃圾类型,以便于公众正确投放。环保素养必须从娃娃抓起,可通过学校内外多种形式的教育吸引儿童、青少年人群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来。另外,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以身作则,做好垃圾分类收集的衔接工作,使后续处置工作进一步专业化、细致化,促进处理效率的提高。

(二)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由大量拾荒者和废品收购者构成的废品回收市场已经较为成熟,如果政府能够制定有利于废品回收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业已存在的废品回收及利用市场加以积极引导和监督,避免其无序竞争和二次污染,则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可以得到较好解决。

(三)规范垃圾处理企业的工艺流程,保证安全生产

针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等一系列新兴垃圾处理企业,机器设备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等特点。政府有关部门必须检查评估其厂房设备设置、购置、运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确保既能保质保量地实现处理任务,又能安全稳妥地创造社会效益。特别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等可能形成二次污染的产物,进行环境检测,防止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其它有害物质继续破坏生态环境。

(四)垃圾发电,政策助燃

对于垃圾焚烧发电这种环保能源,政府应当出台长期的引导性经济政策。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帮助,要求电网公司优先以保护价格收购,并适当给予财政补贴。此外,完善垃圾处理费用征收制度也是当务之急。城市居住者和生产者是垃圾的排放者,因此,每一个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必须交纳合理的垃圾处理费用,实行谁排污谁负担的原则,保障垃圾处理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为垃圾处理企业持续盈利创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实现可持续发展④。

(五)继续深化城市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实现垃圾处理产业化

垃圾处理产业化是环卫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垃圾处理必须改变过去由政府大包大揽、垄断经营的局面,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体制企业化。要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投资主体参与垃圾处理的市场竞争,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当然,也要在政府的调控指导下健康有序地发展,确保公众利益和环境目标的实现。通过建立和完善鼓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收费、税收、投融资等经济政策体系,从而推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培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产品市场、投资市场以及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市场和经营市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向社会开放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打破垄断经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将生活垃圾的收集、分捡、回收、处理、再生利用等一体化,形成一个互动式产业链,加速其发展。同时应建立多元化的垃圾处理产业的投、融资体系,打破传统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和投资方式,实现垃圾处理产业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推进垃圾处理产业走上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⑤。

(六)循序渐进,逐步建立面向未来城市发展的垃圾处理体系

从国内外垃圾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来看,未来垃圾处理的基本流程应当是:分选堆肥焚烧填埋。首先进行分选,将垃圾中的可回收利用成分如塑料、金属、纸类等拣出作为原料出售;易降解有机物进行堆肥发酵,制成肥料出售;剩余可燃物质进行焚烧,回收热量发电;剩余少量无机残渣进行卫生填埋处置⑥。上述处理流程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实现垃圾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因此,未来城市垃圾处理体系需从长计议。应当充分考虑与垃圾分类回收、堆肥、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资源再利用、有机垃圾转化为绿色肥料、垃圾焚烧供电供热、残渣制砖或其它建筑原料、卫生填埋、已填埋垃圾再处理等全方位、多领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并从中心城区向县乡、农村辐射,惠及更多的人群。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我市“十一五”规划的五个重点能源项目之一,也是国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示范项目。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全面治理我市的污染公害,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促进绿色增长,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更加和谐的人居环境。

注释:

①胡贵玉.湖北荆州市开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国建设报.2009.11.5(第008版).

②李冰.垃圾分类为何有名无实.中国人口报.2009.10.20(第J01版).

③梁伍一,谷孟涛.垃圾焚烧电厂垃圾预处理工艺设计探讨.华东电力.2009.4.

④陈荣富.政策助燃,垃圾发电越烧越旺.中国税务报.2007.11.5(第005版).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篇3

【关键词】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日本;韩国

一、常熟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

据调查,近10 年,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度增加。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40 kg, 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生量达1.5 亿t, 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 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60 亿t,约有2/3 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

为有效解决垃圾回收问题,常熟市城管局环卫部门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垃圾分类收集率也相对有所提高。

但据相关统计, 2013年常熟三环路以内城区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足有16.9万t,这些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却与它消耗的庞大资源不成正比。市民参与度不够、分类习惯难以形成、缺乏系统性的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处理运行机制等严峻问题,也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们小组走访了常熟市环保局,并就有关问题向环保局的王主任进行了咨询,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新闻网站、问卷调查,对垃圾分类回收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从总体政策层面:相关人士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形成相应的垃圾分类配套法规。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规定了垃圾的回收处理规范、惩奖条例,设立相关部门进行主管,但至今仍存在不少问题。

(二)从城市居民层面:据调查,近八成的城市居民平日没有分类扔垃圾的意识和想法,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标识关注度不高,仅为了寻求方便,很少注意是否按分类垃圾桶扔垃圾,甚至有人认为只要投入垃圾桶,就是环保,以至于所有的分类垃圾桶内的垃圾都是混装,使得后续的分类尤为复杂,甚至无法进行。

(三)从垃圾处理站层面:垃圾最终的筛选过于粗略,处理的基础设备及资金较为匮乏。我们走访发现垃圾最终只会进行粗略的筛选,只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挑选出可直接利用或变卖的垃圾,其余垃圾会一齐焚烧供于发电,虽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垃圾利用,但还是造成了大量可利用垃圾资源的浪费。

综合而言,主要原因有三点:分类方式欠科学,可操作性差;后续分类运输和处置的硬件设施不配套;公众环保意识及分类收集相关知识缺乏。

三、日韩垃圾分类回收对比及借鉴

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日韩两国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有显著成效,他们都有着一套针对本国实际情况的分类回收方式,垃圾回收利用比率很高。对比探索韩日两个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回收方式,对我国垃圾分类回收问题有所借鉴。

(一)、韩国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韩国就设立了关于垃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废弃物管理法》1995年,韩国开始在全国内实施“垃圾手续费从量制度”。2000年,韩国又推出了“垃圾违法投放举报奖励制度”,不断提高公民对于依法投放垃圾的意识。

在韩国垃圾分类管理有着非常细致的运作方式。首先是分类收集:将家庭垃圾分为食物垃圾,普通垃圾和再利用垃圾分别搜集。其次是分类运输,对于大型的废弃垃圾首先被运输到地方政府进行临时保管,再区分可利用与不可利用;可利用的再利用,不可利用的垃圾经过破碎装置破碎后焚烧或者填埋。在这样细致的处理方式下,垃圾中可以利用成分被很大程度的利用起来,不可利用成分也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二)、日本

日本政府对于垃圾处理本着3R原则,先后制定了三层法律,一是2000年12月份公布的《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二是2001年4月开始实施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 。三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即《家用电器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等。通过这三层法律的规定,对公民平时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系统的管理。

日本的家庭垃圾是要在家中完成分类的。垃圾通常被分为四类:一般垃圾、可燃性资源垃圾、不燃性资源垃圾、可破碎处理的大件垃圾。日本很早就对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把垃圾问题纳入到小学社会课课本。

对比韩、日两个国家,对于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有着共性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点。两个国家都是以法律制度作为有利保障。两国都在唤醒民众垃圾分类的意识上花了很大的努力,对于垃圾分类回收之后的处理方式都有详尽、科学的处理方案。

四、对于常熟市垃圾分类回收的建议措施

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垃圾处理政策,实行垃圾分类奖励制度。提供给居民足够的垃圾分类设施,增加垃圾回收站、垃圾运输车辆等。同时政府应转变思路,从只重视经济发展到重视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加人性化、效率化地为人民服务。

其次,教育宣传方面,相关部门如应积极配合。如在社区、学校、公交车站台等明显的公共场所设立广告牌;另外要将垃圾分类知识带进课堂;向本市各小初高校征集垃圾回收宣传标语、举行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征文比赛等;社区积极开展相关讲座及活动。同时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再次,重视非政府(NGO)力量。特别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它们更具有专业性、组织性,能更加有效地引导人们采取更合理的措施。

最后,最重要的还是居民的力量。居民应主动去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及分类方式,培养个人素质,将垃圾分类回收形成一种行为习惯,并将这种优良的习惯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

这是一场比较漫长的改革,但这场改革的胜利者无疑是整个地球。为了我们的环境与后代,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实在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叶凯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考[J].环境卫生工程,2007,15(5):19-20.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篇4

关键词:日本;威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收稿日期:2011-05-26

作者简介:刘建华(1989―),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日语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13-03

1引言

在环境日益糟糕、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垃圾处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课题,因为垃圾是世界上惟一增长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垃圾本可以成为无穷的资源,然而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1t垃圾的费用约为200~300元人民币。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储备的增强,各种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在我国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研究和应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建立了现代化填埋场、机械化堆肥厂和焚烧厂等多种处理设施。由于每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从技术本身、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角度分析,均只适宜处理生活垃圾中的某些组分,因此这种单一处理模式不仅难以满足数量日益增长、成分日益复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要求,而且使得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差,前处理和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复杂,处理费用高。日本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垃圾处理的经验对于我国城市摆脱“垃圾围城”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日本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近年来,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的总产生量和人均垃圾产生量无明显变化,循环利用率和减量化率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最终处理量呈现出逐年减小趋势。焚烧是日本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炉排炉和流化床是最主要的焚烧处理方式,填埋处理所占比例很小。日本仍在不断改善垃圾焚烧技术,以实现高温、高效率的燃烧,降低环境污染。日本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高度重视为了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垃圾产生后,要迅速地进行无害化卫生处理。日本政府近年来加大了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立法建设,推出了更强更有效的环保政策。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生活垃圾处理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快速增长速度,大量城市生活垃圾非法堆放,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由于土地资源匮乏和能源需求加大,在日本无法建设大量垃圾最终处置场,促进了政府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行动。日本政府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在近20年来,主要推行技术改造和循环利用政策。

2.1垃圾分类

(1)可燃垃圾。主要有鱼、蔬菜等厨房的加工废料、纸、衣类、生理用品、烟头等。

(2)不可燃垃圾。不适合燃烧的垃圾。塑料类、金属、玻璃、陶瓷器、橡胶、皮毛类、刀类、针、电灯泡、荧光灯等,没有危险的东西则放入可以看到里面、透明度高的塑胶袋后丢弃。

(3)粗大垃圾。家具、电器制品、自行车等,大东西的回收是要收费,要申请的。可致电清扫事务所申请收集。

2.2因地区丢垃圾的时间不同

分类的垃圾要丢的时间及场所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可燃垃圾是1星期收集2到3次,不燃垃圾是1星期回收1次。

2.3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焚烧是日本最主要的生活垃圾中间处理方式。随着垃圾产生量及其成分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日本政府对垃圾焚烧后污染物排放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指导。

2.4对生活垃圾进行最终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经过中间处理(如焚烧处理)后,其固体产物(残余物)要进行最终处理。一般,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送到最终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送到危废处理场专门处理。

3威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威海地级市成立20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第一个“部级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等桂冠,2003年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联合国人居奖”,在国内外成功叫响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品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威海得到了有效推广,逐步实施了建设打造精品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的目标。

3.1威海市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2003年9月,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威海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意见》,对威海市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确立了基本原则和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全面规范单位和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行为,大力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产业化,不断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威海市环卫处立足实际,致力于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研究与推广,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大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并于2004年5月在长征小学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联合区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在学校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利用废弃的清洁站成立了12作废品回收站,建立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络,利用回收废物研制生产了新型环保系列产品,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垃圾分类收集已逐见雏形。

3.2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

威海市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已经近5个年头,分类收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垃圾分类收集规划措施落实不到位。威海市虽然于出台了威海市环境卫生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垃圾分类收集等都提出了详细的管理意见,但是由于缺乏管理部门组织对该项规划进行落实,致使这项工作没有得到扎实有效开展,成为影响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2)重视程度与资金支持不够,要使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顺利开展,资金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特别是经费的扶持,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最终必然会流于形式。

(3)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没有想过这项工作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作用,更看不到垃圾分类收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4)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前期分类投放、中期分类收集运输、后期分类处理利用”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体系。

(5)垃圾分类回收效益成本低。垃圾终处理分拣设施建设是巨额投资的大项目,小项目达不到规模,毫无效益可言。

(6)垃圾分类收集的形式单一。主要是将传统的垃圾收集点的一个垃圾桶转变为2~3个分类桶。

3.3日本与威海的对比分析

(1)日本有一套较成熟稳重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系统,有全面的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机构,而威海市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类垃圾回收系统。

(2)日本政府的环保管制和宣传工作较彻底,而我国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宣传工作。

(3)日本人有着很强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而威海市民环保意识不够,环保知识欠缺,大部分居民不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环保。

(4)就资源垃圾而言,从回收到再利用,变废为宝还有着十分细致的工作,而威海市对于资源回收处理的投入还不充足。

(5)日本有较发达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技术,而威海市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还是十分不成熟,效率和范围具有局限性。

3.4对于威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启示

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我国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与普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总结全国8个试点城市第一阶段经验就是:政府倡导、公众参与、企业运作、科技支撑”,按照这个原则,结合威海的实际,要想顺利推进分类收集工作,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

(1)健全法律法规、政策引导、政府调控。政府在整个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分类收集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要继续巩固完善中小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在此基础上,居民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2)成立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机构。威海市应针对垃圾分类收集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和教育;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监督和管理;协调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工作等。

(3)做好上中下游的配套工作。对于上游,应加强分类收集方案制定,加强宣传教育;对于中游,应设置合适的分类收集设施,尤其是要配套专业的分类收运车辆;对于下游,应建设分类回收物质的临时储存场所,并确定分类后的各种物质的消纳途径或处理场所。

(4)努力营造社会互动氛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工程,发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垃圾分类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5)建立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作,必须建立专业部门、社会机构、市民共同参与的评估机制,对生活垃圾分类实际推进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6)利用科技支撑作为基础。分类收集和资源循环利用设备、设施以及管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混合收集,都需要科技作支撑。

4结语

垃圾分类是以有利于垃圾处理和资源有效利用为目的的,对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垃圾是没有被利用的资源,我们应该将它回收再利用,把它为变废为宝,让它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 威海市人民政府.威海市《关于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意见》[R].威海:威海市人民政府,2009.

[2] 张益,陶华.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篇5

垃圾填埋难以为继

卫生填埋,长期以来被我国大多数城市作为处理垃圾的首选方式。但是随着城市扩容,城市人口剧增,“这一路线,越来越难以为继”,环卫工程专家徐海云表示。

以寸土寸金的北京为例,目前常住人口已超过2000万,有人曾开玩笑说,眼下北京除了有“住房难”,还有“倒垃圾难”。本来土地资源就紧缺,然而90%的生活垃圾仍依靠填埋解决,每年约占用500亩土地。

在广州,用填埋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占比高达90%。早在2011年2月,广州市城管委就消息称,新增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经用尽1.8亿立方米。广州最大的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实际进场垃圾量高达每日6970 吨,几乎为设计处理能力的3.5倍,这个填埋场设计使用寿命到2024年,按目前的形势,预计2014年就会因填满而封场。

新疆乌鲁木齐大浦沟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有14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投入使用10年来已经“吸纳”了600多万吨的城市垃圾。“按照这个速度递增,填埋年限会大大缩短,如果垃圾不焚烧,十年内生活垃圾将无处可填。”填埋场负责人坦言,而且生活垃圾要几十年到上百年才能完全降解,在降解过程中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在长沙,走进黑麋峰垃圾填埋场,人们惊讶地发现,深深的山谷在短短几年间已经被垃圾填平,鱼贯而来的中转车,在此倾倒各种垃圾。

…………

显然,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垃圾产生量大的城市地区,填埋方式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陈家珑就说:“未来10到20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加速,实在不能再简单地填埋,因为很快将没有地方可埋了。”

垃圾焚烧举步维艰

在传统的垃圾填埋遭遇环境污染、土地紧张、分解难等众多因素限制的情况下,垃圾焚烧成为了众多城市选择的垃圾处理方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垃圾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先焚烧然后再填埋,这样会大大减少填埋量,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同时垃圾焚烧进行发电也能够“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官方资料统计,2013年1~6月全国垃圾焚烧项目招标数量为8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倍。有机构称,我国今明两年将有逾700亿元的垃圾焚烧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大部分今年下半年集中上马。但现实的困境是,公众普遍担心垃圾焚烧带来大气污染,焚烧场周边的居民抵触情绪很大,近年来许多地方就因为垃圾焚烧厂项目的选址、开工而引发了大规模。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10月20日,国内垃圾处理引发的经中外华文媒体报道的总共有23件。其中大部分发生在2009年以后,共19件,占总数的82.6%。而从地域上看,发生在广东省内的最多,接近总数的50%。特别是2009年广州番禺业主反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兴建的风波,吸引了包括《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众多本地媒体和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中外媒体的跟踪报道,其影响之巨大,受关注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为什么专家眼中的科学处置方式,在公众眼里却成了洪水猛兽?因为在公众看来,垃圾焚烧不可避免会产生二恶英,而这是一种致癌物质。

但实际上,我国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垃圾燃烧后每立方米空气二恶英的含量不超过0.1纳克,符合欧盟的环保标准。不过,有学者就指出,技术成熟并不代表处理效果良好,垃圾焚烧厂能否控制二恶英的排放,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是否公开才是垃圾焚烧厂能否被公众接受的关键因素。

环保组织“民间-垃圾焚烧小组”在2012年12月向全国23省/直辖市(港、澳、台除外)的76个市/区级环保局申请122家在运行垃圾焚烧厂“在2010、2011年度运行过程中环保局对其气体排放、飞灰、炉渣、垃圾渗滤液的监测数据和处理报告”。在提交的122份信息申请中,仅80家给予回复,30家回复中包含所需数据,5家给予二恶英数据。

信息的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及时,加剧了公众对垃圾焚烧的恐慌。“公众参与是最好的监管,如果老百姓随时都可以看到焚烧厂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随时可以进场参观焚烧项目的运行情况,他们对垃圾焚烧厂的顾虑可能会小很多。”自然大学校长冯永峰如是说。冯永峰也指出,目前一些垃圾焚烧厂运行期间的环境信息公开做的并不是很到位。比如公众最为关心的二恶英排放,个别焚烧厂一年只能做到监测一至两次。

此外,研究表明,二恶英等物质在850℃以上高温条件下停留超过两秒可以分解。虽然目前垃圾焚烧项目的环评报告表示能够控制炉膛温度在850℃,但国内部分地区焚烧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监管方面暴露出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人们对垃圾焚烧的实际效果普遍存在担忧。

技术成熟不代表处理效果良好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的垃圾中含水量较高,特别是厨余垃圾含量高,和国外的垃圾成分并不相同。“国外的垃圾厨余部分相对很少,含水、含油量都比较小,与中国50%甚至更高的含水量不同。国内生活垃圾焚烧不加辅助燃料很难把炉温控制在850℃以上。技术是国外先进技术,但是垃圾成分和国外不一样,那处理效果能一样吗?”不少人都存在类似的疑惑。

虽然对垃圾焚烧的争议还会存在,但国内垃圾焚烧发电的比例却是逐年上升。今后3年,我国还将建设150余座900吨级垃圾焚烧厂。然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是业界的哪种观点,对垃圾焚烧普遍一致的看法就是要求先进行垃圾分类。专家表示,“如果垃圾不进行分类,其中含有的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一起放到焚烧炉里面,还是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垃圾分类的艰难探索

2000年6月,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由于种种原因,8个试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大部分都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不久前,央视对北京上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专题报道时称,两城市“13年来原地踏步”。

公开数据显示,以2011年为例,北京市在1200个小区、1200个村庄开展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市财政投入4亿元。2012年,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数量更是翻了一番。但是从处理的成果来看,垃圾分类、综合处理并不理想。2011年,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北京市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率达到平均50%的水平。但同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等一份实地调研显示,仅有4.4%的社区做到了按分类标准投放。

2010年,湖南首条垃圾分拣线在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试运行。18个月后,该分拣线却宣告“技改”停工。有消息称,该条垃圾分拣线或将有望近期复工。运行――停工――复工的轨迹折射出长沙垃圾分类之路步履蹒跚;同样在当年,岳麓区咸嘉新村率先推出首个四色环保垃圾桶,曾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如今这一环保新举措也逐渐被市民淡忘。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201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垃圾分类之所以很难推行,受访者眼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难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63.0%)。其他原因还有:政府不重视(62.1%);政府投入不够(61.4%);分类标准复杂,很难掌握(54.3%)等。

不过,在各地纷纷陷入困境之时,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却进行得如火如荼,而且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颇有成效。根据公开报道,得益于近两年大力推行的垃圾分类,2012年广州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首次下降,全年减排4%,拐点已经显现。

今年上半年,广州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总量为269.7万吨,日均处理量为1.4万吨。其中焚烧填埋处理总量为193.3万吨,老六区较去年同比下降1.13%;全市餐厨垃圾分类收集量为4.4万吨,同比增长136.38%;资源回收量为71.9万吨(未含居民有偿交售量),同比增长75.06%;有害垃圾分类清运量为65吨,同比增长153.81%。

另外,广州已着手出台《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计量收费管理办法》,今年有望实施按量收费,2014年开始还将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行为正式进行处罚。虽然分类意识淡薄、处理能力有限还是困扰着广州,但是广州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取得的成效,无疑为国内其它城市提供了某种借鉴。根据计划,广州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率将达到50%,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率达到9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我们期待着广州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更希望广州能在分类意识培养、处理能力提升上取得突破。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篇6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期;建筑垃圾;处置技术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waste classification, discusses highway construction waste disposal connotation, forms the key technology through the building garbage processing of the construction waste dispos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site classification collection technology, recycle technology, end landfill management technology these four aspects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eriod, hoping to inspir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is thought for the waste dispos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in the future period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

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stage; construction garbage; disposa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建筑垃圾是指构建物(所有类型的建筑物和市政基础设施)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高速公路施工建筑垃圾属于广义的建筑垃圾的一个分支,广义的建筑垃圾内涵如图1:

图1 广义的建筑垃圾内涵图

2、高速公路施工建筑垃圾的分类

为了便于高速公路施工建筑垃圾的处置,应对高速公路建筑垃圾进行分类:

a.按照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价值分类

根据建筑垃圾的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将建筑垃圾分为可直接利用建筑垃圾、可作为材料再生建筑垃圾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建筑垃圾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建筑垃圾。

b.根据建筑垃圾的物理性质分类

从方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方面考虑,将建筑垃圾按其物理性质分类,其具体分类标准为:先将建筑垃圾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同时按能否燃烧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剔除金属类和可燃物后的建筑垃圾再按强度分类:标号大于C10的混凝土或石块等建筑垃圾为Ⅰ类建筑垃圾;标号小于C10的废砖块等建筑垃圾命名为Ⅱ类建筑垃圾。此外,也可进一步将Ⅰ类建筑垃圾细分为ⅠA类(〉C20)和ⅠB类(C10~C20),将Ⅱ类细分ⅡA类(C5~C10)和ⅡB类(〈C5)。

c.根据建筑垃圾的化学性质分类

可将建筑垃圾按其化学性质分为惰性组分和非惰性组分。

3、高速公路建筑垃圾处置的内涵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延伸生产者责任理论方面来看,建筑垃圾处置的内涵有主要是指建筑垃圾的处置采用资源化的处置方式,即从建筑垃圾中回收有用物质和能源,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方式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回收,即从建筑垃圾中回收二次物质。二是物质转换,即利用建筑垃圾制取新形态物质。三是能量转换,即从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生产热能或电能。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使建筑垃圾从传统简单的末端填埋处置向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形成再生原料方向转变。本文就重点研究高速公路建设阶段的建筑垃圾处置技术。

4、高速公路建设阶段垃圾处置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垃圾的原始状态就是各种建筑材料,由于各类原因造成的建材浪费、损耗便形成大量的建筑施工垃圾,这些原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材的现场系列管理方法不当如表1所示。

表1 高速公路因建材管理不当造成的建材原因分析表

原因类型 具体原因

材料采购 订购错误(错订、多订等),发货、运货错误

材料运输与储存 运输损坏(工地内外),储存方法不当造成材料损坏

建筑材料剩余 用过程产生材料加工剩余物,由于要求不明确造成的材料过剩

另一方面是现场施工的协调与沟通不足,施工技术水平低下。目前,我国现场施工管理比较粗放,责任边界不明,各专业承包商之间缺乏必要沟通与协调,各自为政、频繁返工现象颇为多见。在此情况下,建材浪费、损耗现象在所难免。

4.1高速公路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技术

基于上述分析,根据工业生产管理理论,如清洁生产管理理论、5S管理理论等,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施工管理来实现建筑施工垃圾的减量化。

4.1.1加强施工组织,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化

为了促进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内部对建筑垃圾实施有效管理,建议在施工企业内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目标责任体系,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建筑垃圾管理的目标责任体系结构图

体现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从有序的施工进度安排、科学而合理的施工方案、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及其处置设备等方面加以考虑。有序的施工进度安排可以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合理利用建筑资源,减少建材损耗与浪费;施工方案的制定可以和建筑垃圾处置计划一同考虑,即在施工方案中认真分析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情况,并因地制宜地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方案或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设计方案,尽量减少建筑垃圾外运量,如选择填挖平衡的施工设计方案等;另外,根据建筑施工垃圾现场再循环利用的方法和施工单位的企业实力。

4.1.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

图纸会审时,施工企业技术人员应该就图纸中易导致建筑施工垃圾增加的部位或做法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自己的可行意见或方案,减少建筑垃圾产生的机率。各专业分包、承包商也要在图纸会审时作好沟通与交流工作,使前后的专业施工衔接流畅,预留孔位、预埋件等安放合理,避免发生返工重做的情况。施工图纸设计单位参与施工图技术交底时必须使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和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尽可能杜绝因交底不明造成工程质量不符要求所导致的返工或补救。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篇7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路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段时期以来,“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垃圾堵路”等新闻不时见诸各类媒介,让人不禁唏嘘。要知道,人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同时人人又都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垃圾的受害者。在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目下,快速增长的生活垃圾带来的危害亦是十分显见:挤占土地,土壤渣土化,影响景观,污染水体与空气,火灾隐患,有害生物的巢穴等。因此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便势在必行且十分必要。而要实现生活垃圾的“三化”,从而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三者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品质,必然要求用循环经济模式取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体现在个体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变革方面,则要求对我们生活垃圾的处理实行分类回收处理。

一、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毫无疑问,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是个世界性难题。长期以来,我国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即未经任何处理就地堆放在各城市周围的垃圾场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生活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累加,于是“垃圾围城”成为学界和具象意义上的所在与刺痛。几年前在大陆的各大中城市陆续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本世纪初,又进一步在北上广深等8个城市进行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十多年过去了,虽有成效但差强人意。为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窘境,目前我国处理垃圾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4种形式。

(一)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1。

(二)垃圾填埋的最大优势是处理成本较低,但占用土地资源较多,同时,垃圾填埋处理也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恶臭、排放甲烷气和剧毒的物质及垃圾渗滤液等,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且垃圾中的塑料、橡胶、电池里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需要80~150年才可能被降解2,环境遗患祸及子孙,也极易造成填埋场的选址困难。

(三)垃圾填埋场地和使用年限的有限性,垃圾焚烧也成为处理生活垃圾的出路之选;但焚烧垃圾所产生的剧毒致癌物二恶英严重污染环境,公众对此十分抵触。如2005年,北京海淀区政府宣布计划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南侧投资约10亿元,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并计划在2007年3月动工。消息传出后,填埋场周边众多居民反应强烈,呼吁有关政府部门慎重考虑选址问题。最终于2009年3月环境保护部表明未经核准,该项目不得开工建设3。

(四)生活垃圾垃圾堆肥可以返回大自然,作为一种资源在农业和园林方面使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堆肥处理法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石块、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事实上,堆肥法的客观实际显示,混合垃圾堆肥要求的技术复杂、成本高、产品质量差致使产品销路不畅。就是说,没有垃圾分类,堆肥处理也是没有出路的。

二、生活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但所有垃圾综合利用的前提就是垃圾必须是按类分别收集,混杂在一起的垃圾无法利用,或者利用成本很高。因此,有上述而知: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是实现垃圾“三化”提高人们生活环境品质之前提。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具有如下显见之优点:

(一)减少占地,节省土地资源: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二)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活环境品质: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四)天无弃物,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4—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好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4,变废为宝,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三、提高生活垃圾分类之路径与措施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与搜狐新闻中心,曾经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5%的人支持生活垃圾分类,其中58.4%的人表示“非常支持”5。

然而,高达九成人支持,超过半数的人非常支持的垃圾分类,包括试点城市十多年的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落实到实际行动,怎么就如此难呢?调查显示,受访者眼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难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63.0%)。其他原因还有:政府不重视(62.1%);政府投入不够(61.4%);分类标准复杂,很难掌握(54.3%)。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教授说,“居民从小就缺失环保价值观教育,所以生活垃圾分类难以内化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足为奇。6”

(一)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明确易记的分类标准,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尽快使居民个体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生活习惯。

居民环保意识的差异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环保意识与垃圾分类习惯又紧密相连。垃圾分类推行最大的困难就是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弱,尤其是让居民缺乏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上海一位曾经旅居瑞士的女士在网上发帖认为,在很多欧洲国家,热衷环保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各类致力于城市环境改善的民间组织大量存在,这就促成了当地居民很强的环保意识,而这样的民间环保组织在国内才刚刚起步7。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教授指出,由于宣传不够,现在大部分老百姓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还停留在“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这种粗略的划分上,很少有人能完全掌握通行的四类划分法。一般而言,生活垃圾大致可被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它们分别对应的垃圾桶颜色依次为蓝、绿、红、黄8。笔者自以为作为环保意识不算低之一份子,虽有心实际践行垃圾分类,尚对垃圾分类标准所知了了,可想其他人。因此,窃以为,首要职务是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明确易记的分类标准。吸取国外及港台地区经验,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养成良好垃圾分类生活习惯。如“利用海报、宣传画、电视、广播等手段宣传垃圾分类,编写一份实用的《垃圾手册》,通俗地向每个居民讲述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及原则,使垃圾分类深入每个居民的生活中。” 9或者通过设立垃圾公园、垃圾博物馆、垃圾墙等形式,引起人们对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注意,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乱扔垃圾,应分类投放,分类收集10。

(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具体实施途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全面铺开。

众所周知,“80后”“90后”,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极快,落实到实际行动也快,对周围对家庭成员的影响较大,也是未来社会的基础。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这一阵地,做好“80后”“90后”的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垃圾分类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的带头示范工作,这是第一步点的问题;而后通过各种方式,扶持渗透到大学生环保志愿者、下乡小分队、基层支教等场域之中,影响到线,即第二步问题;最后由“80后”“90后”回到家庭、走上岗位,带动影响家庭、社区、单位等面的问题。从细微处入口,从接受程度高的人着手。利用高校主阵地,如开设课程、编入教材、进行讲座、通过讲座和喜闻乐见、乐参的各种形式的竞赛,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其他民众的观念与习惯,循序渐进,相信不久的将来,垃圾分类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品质会有预期之效。

当然,有学者指出,针对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如宣传薄弱,全民动员不足;政策法规亟待完善,执法力度不够;回收利用技术落后;垃圾管理目标主次不当;缺乏完善的社会回收系统11等,从政府、科技、基层组织等的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但,从个体践行和最终落实的意义上,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提升我们生活的环境品质,每个个体(居民)都难以也不能置身事外。我们不是心安理得的看客,每个居民都是剧中的角色,因此,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让我做起。每家每户、每个个体的垃圾在进入分类垃圾桶前就要进行归类,将有益的部分回收再利用后继续造福社会、造福我们自己。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利用,环保靠大家。

引文与参考资料:

1.

8.同5

9. 《环境卫生工程》: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卢英方,孙向军.2002年3月第10卷第1期

10. 《河北工业科技》: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与对策.高晓霞,谷树杰.2003年总第79期第20卷第3期第67页

11.《韩山师范学院学报》:我国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分析.林萤慧,2005年6月第26卷第3期。

(1)《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我国和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比较分析.应俊辉.2003年I0月第25卷第5期。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篇8

众所周知,垃圾的分类对垃圾的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好做到环境保护、垃圾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全面展开,但回收效果非常差,效率不高,给后续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上海作为一座国际一流城市,其垃圾分离与处理能力和国际上同等城市有着很大差距,市政府现将垃圾分类回收作为重点开展项目,力争三年内全市所有区县完成垃圾分类及预处理工作。目前,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令人堪忧,要想完成市政府的预期目标将会是一场攻坚战。其实,通过居民调查不难发现,并不是说大家不愿去做,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配套设施、相应环节都没有跟上。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对垃圾分类回收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从新闻和各类宣传活动中知道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相关信息,在学校的科学类课程中,也学习过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在小区垃圾站和公共场所的垃圾桶上,也可能见到过垃圾分类标志。但是学生并不清楚的知道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准,也不了解垃圾回收之后的用途。

我们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活动,就是让学生明确垃圾的分类标准,认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人们,投身到各社区目前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同时利用垃圾分类调查为载体能探究考察校园内的垃圾分类现状,让学生学会访谈调查:制定访谈计划表、能在班内模拟调查,学会记录。然后通过调查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并用口头形式交流调查结果,初步具有探究调查能力。

研究的目标:(目标要明确,落实 2~3个目标即可)

1.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和分类活动,知道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认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义。

2.      通过访谈计划制定,学生能够体会访谈对象选择的重要性,能够例举访谈对象选择的一些方法,学生能参与问卷调查计划制定、访谈设计、发放、回收、数据整理,最后能通过分析、总结,发现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培养探究考察能力。

研究的主要内容:(内容要具体,有研究重点和难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可伴随着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的大量浪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充分利用资源,可是大多数人都是有心无力,自己在家做好垃圾分类,到了小区门口,又统一扔到了一起;亦或者是看着五花八门的垃圾桶不知道该怎样去进行分类等等。现今上海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市政府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垃圾的分类标准,并在街头、社区、公共场所设置相应合理的垃圾桶。

那如何让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呢?除了来自家庭教育更多的是来自学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访谈探究活动,认识垃圾分类。

所以本研究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和分类活动,知道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认识垃圾分类的意义,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学生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这就表明学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本研究借助垃圾分类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考察能力,发现问题(校园垃圾分类现状)、确定调查目的(校园垃圾分类问题)、调查对象(同学、老师、后勤、保洁人员)、调查方法(访谈法)、确定调查内容(是否知道垃圾分类标准、是否平常垃圾分类投放……),及数据的收集,汇总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初步学会探究考察和团队合作。

所以本研究的难点是:学生能尝试访谈计划制定,体会访谈对象选择的重要性,能够例举访谈对象选择的一些调查方法,学生并能参与访谈设计、发放、回收、数据整理,最后能通过分析、总结,发现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初步形成探究调查能力。

 

 

研究的主要对象:(具体到年级、班级、学科以及何种类型的学生)

三(2)班、三(5)班、三(7)班、三(6)班、五(2)班、五(6)班。

自然、探究

善于观察、善于言谈、敢于提问,社会交往能力突出

 

研究的方法:(即将用“什么研究方法(策略)”、采取“什么研究行动”解决问题)

访谈法

问卷法

实验法

预期研究成果:即经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后,开发出可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包括形成:课程方案设计、课例、学生的成果与作品、经验总结(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方式、学习评价、教学策略、课程资源开发等角度任选2个方面写,其中必须要有学习方式或者学习评价(评价维度、观察点、方式))

 

活动设计(第1课时)

活动目标1.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和分类活动,知道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2.      通过活动调查,学会根据活动目的确立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制定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地点、调查对象、注意事项、问题、分工”的简单调查计划。3.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在在家庭、学校、社区范围内实施调查活动,能运用文字在记录单内记录的简要内容;能够结合团队成员的优势,推荐合适人选,进行组内分工。活动准备:调查计划表(访谈、问卷、实地考察)、调查记录表学生: 调查计划表、调查记录表教师: 自制ppt活动环节师生行为说明&建议引入1、 引入:交流课前调查(1)   每天产生了哪些垃圾?(2)   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活动一2、 视频:垃圾围城思考:每天产生大量的垃圾会造成哪些后果?3、 讨论: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你知道哪些垃圾处理的方法?(垃圾可以被填埋和焚烧)进一步思考:所有的垃圾都可以被填埋或焚烧么?(在垃圾填埋和焚烧之前一定要分类,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焚烧一些有害垃圾,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填埋垃圾,会有有害物质渗漏到地底,污染土质)4、 讨论:我们该怎样来处理垃圾?(垃圾要分类来处理——把有用的垃圾分出来再利用;把有害的垃圾分出来做特殊处理)5、 讨论:你知道垃圾分类的标准么?(学生回答)6、 阅读资料:垃圾分类现行标准(我国在这次的第19次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就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颁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我国的垃圾分类标准。上海市也颁布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7、 交流:垃圾的分类标准以及每一类中包含的垃圾种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衣物、报纸等有害垃圾:药物、电池等干垃圾:纸巾、灰土等湿垃圾:粪便、果皮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大量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需要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处理垃圾。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垃圾的处理方法,认识到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边看边思考:垃圾分几类?分别包含哪些垃圾呢?划下关键词。活动2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有做到吗?生活中你的生活环境的垃圾分类现状。生:结合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现状问题。引出调查目的: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学生总结:个人:不清楚垃圾分类标准同学:没有设置相应的垃圾分类垃圾桶保洁员:垃圾分类在运输过程中直接被混为一起。工厂、建筑工地、餐厅:相应垃圾乱处理政府相关部分:分工不明确、相关法律方案不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现象,从自身出发。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从社会各个方面了解学校垃圾分类现状。 活动3思考:通过什么方法得知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引出:通过调查,确定调查目的:学校的垃圾分类现状。思考:调查对象的确立同学、教师、保洁员、后勤人员。思考:调查方法的确立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思考:问卷设计、访谈表设计、实地考察记录表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点多方面,明确问题调查的调查对象活动4出示一张完整的问卷调查表,思考:问卷调查表上该有哪些内容调查目的、敬语、调查说明、调查对象(年龄、性别)、问卷问题、感谢词出示较为粗略的问卷调查表,对调查表进行修改和填写,设计出问卷调查表。设计:小组之间的相互更正和填写,确定问卷内容,及分工。实施:组织学生完善表头后,结合班级互调查,进行填写。交流:若干张学生试填后的“访谈记录表”,对填写方法与技巧进行总结。交流分享:问卷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更正。问题从易至难的编写,问题通俗易懂,问题的长度控制。修改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引导学生调查方法的确立、知道如何去完成调查引导学生问卷表问题从易至难的编写,问题通俗易懂,问题的长度控制。 活动5对本节课完成的计划与记录表设计进行简单总结要求各组完善计划后交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可以依据分工在课外进行问卷调查计划通过审核后才能实施,意图强调计划的重要性与指导性。活动的个体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将依据计划中的个人分工开展。课后一周时间,学生依据分工,完成访谈任务临近一周结束,可安排各组组长了解组员任务完成情况,加以督促。 

 

问卷样表:

上海垃圾分类现状大调查敬爱的同学/老师/保洁员:您好!为了全面了解学校的垃圾分类情况,我们将对您进行调查(垃圾分类现状)。我们将非常感谢您参加此次调查活动,请您热心提供您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本问卷为单选题(答题要求)。可在选项中画√(答题方法)本调查是不记名方式,能倾听您的想法,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谢谢!  

 1. 题目1 [单选题] * 选项1  选项2  选项3 2.题目2 [多选题] * 选项4  选项5  选项6 3. 题目3 [单选题] * 选项1  选项2  选项3 4.题目4 [多选题] * 选项4  选项5  选项6  

 

 

问卷简案

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大调查调查目的:学校垃圾分类现状调查对象:问题:             

 

 

分工合作表班级:       组号:                

 

 

 

 

 

 

活动设计(第2课时)

活动目标1.  通过汇总问卷调查,学生能够结合问卷所得调查结果,将问卷根据调查对象分类,整合信息。2.  通过结合数据,整合信息,分析学校垃圾分类的出现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活动准备学生:各小组问卷记录汇总表(每组1套);2、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每组1份)教师: 自制ppt活动环节师生行为说明&建议课程回顾交流分享:学生对课外问卷的经过、发现问题、解决方法进行交流。学生针对访谈存在的问题,思考计划制定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并作班内交流。引导学生针对问卷调查存在的问题,计划制定的完善方面可能有:调查对象的选择;问题设计;人员分工;地点选择等。活动1分享:各自分享的问卷调查结果思考:如何解决调查结果过于杂乱,难以分析引出:对问卷进行整理:按调查对象分类:将问卷依据调查对象进行分类汇总数据:同学、老师:生活中垃圾分类的情况,对垃圾分类标准了解情况,在班级设置的垃圾桶垃圾投放情况班级、校园公共场所:分类垃圾桶的设置情况、垃圾桶垃圾处理时垃圾的分类投放情况、垃圾桶旁是否贴有垃圾分类标准及宣传海报。保洁员:是否知道垃圾分类的标准,日常在垃圾运输过程中垃圾的放置,日常在回收垃圾时垃圾的分类情况。后勤部门:是否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监察工作,是否会对垃圾分类进行鼓励,垃圾分类的惩罚力度。 引导使用有效的问卷调查、注意是否存在重复数据,或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指一行数据中有数据项缺失)活动2学生初步对组内数据进行统计,主要统计项为“知道垃圾分类标准、能否做到垃圾分类、垃圾桶的正确投放、垃圾的正确处理与运输”的人数,并给出大致的倾向性数据。  活动3思考:整合问卷信息,总结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各个环节所产生的问题。归纳:垃圾源头——同学的垃圾投放情况(知道垃圾分类标准、养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餐厅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知道垃圾分类标准、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设置——学校、班级等公共场所垃圾桶的设置。(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放垃圾筒)垃圾的运输——保洁员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知道垃圾分类标准、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垃圾分类的相关机制——学校的宣传、监察、奖惩制度 总结:做不好垃圾分类,各个人群对象都有责任,垃圾处理环节每一步多很重要,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都将前功尽弃。引导学生通过问卷数据汇总,从数据发现上海市垃圾分类的现状问题。多角度出发。思考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问卷记录汇总表

班级         组号_   _

一、选择统计

研究对象问卷问题人数同学知道垃圾分类标准 养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老师知道垃圾分类标准 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 教室垃圾桶的设置垃圾桶按照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标准投放 保洁阿姨知道垃圾分类标准 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后勤部门垃圾分类标准的宣传力度 垃圾分类监察 垃圾分类的奖惩         

 

数据分析

l       根据统计在          (类型)中,选择          (知道/不知道)垃圾分类标准的较多。

l       其中         选择          (会/不会)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放的较多。

l       其中         选择          (会/不会)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对垃圾桶投放的较多。

l       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出现的问题与                       有关。

 

 

 

 

 

 

 

 

主导学科

探究

涉及的相关学科

自然

时间安排

主要任务

预期成果

责任人

 2018学年

第一学期

垃圾的分类标准

认识垃圾分类标准

2018学年第二学期

 

校园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经过调查,数据汇总,总结发现各类人员垃圾分类问题

2019学年第一学期

校园垃圾分类宣传

认识垃圾分类,实施一定办法

2019学年第二学期

正确垃圾分类实施

各个环节人员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

2020学年第一学期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篇9

关键词:社区;垃圾分类;对策

中图分类号:R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2

引言

人类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随着城市人口日益增加,社区垃圾分类工作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我国从2004年城市垃圾产量就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且以每年10%的速度继续增长。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管理、环境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目前,垃圾处理手段主要有直接堆放、填埋、焚烧和分类回收。因此,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垃圾分类处理更是成为从源头破解垃圾围城和污染的治本之策。当前,把垃圾源头分类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垃圾分类的概念及进行社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1.垃圾分类的概念

垃圾分类就是将垃圾分别投放,并通过分类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大致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2.进行社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超过1.5亿吨,并且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生活垃圾采用传统的直接堆放、填埋、焚烧等方式,这种粗放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垃圾中的有用成分,而且增加了垃圾处理困难,破坏环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实行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有利于推动城市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湖州市吴兴区社区垃圾分类现状

1.社区垃圾的主要成分

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得知,社区垃圾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残渣,约占31%,其次是包装袋以及包装盒等干垃圾,占23%左右,最少的是废旧电池和电子产品垃圾,占7%。厨房垃圾占生活垃圾的比例最大。

2.湖州市吴兴区社区实施垃圾分类的办法

早在前几年,湖州市就开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逐步用分类垃圾箱代替传统垃圾箱。2010年,围绕打造“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创建目标,湖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在市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直运、处置。试点工作于2010年10月起开始启动,选择市区莲花庄小区、金色地中海等14个环境良好、条件较成熟、物业服务较好的小区,共10000余户,约3万人。同时,在市行政中心和建设、环保、卫生、教育4个系统机关部门和下属企事业单位,分别组织开展部门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参加试点的单位共66个。

本着“简便易行、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指导原则,在学习借鉴日本、美国、台湾、杭州等国内外垃圾分类经验后,按照《湖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及直运规划》,我市制定了“大类粗分、通俗易懂、环保节能”的分类原则,把生活垃圾分成了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湖州市吴兴区社区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垃圾袋和垃圾桶的发放:由社区工作人员向试点社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专用的环保型垃圾袋和桶。第二,家庭分拣:由居民自行在家对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之后将其分别投入到家中的标有垃圾分类解释图的小垃圾桶内。第三,分类投放:居民对家中分类完毕的垃圾用塑料袋封口后,投放到社区有标识分类的大垃圾桶中。第四,分类收运:社区保洁员在规定时间把大垃圾桶拖到集中点,环卫部门在8:30后进入小区在垃圾桶的集中点,分别收运厨房垃圾和其它垃圾,待垃圾收运完毕,由小区保洁员对垃圾桶进行清洗干净后复位。

三、湖州市吴兴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

通过对湖州市吴兴区几个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和普通社区走访了解,笔者得知,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仍不够规范。

1.试点社区中垃圾分类的情况

这些社区中不少市民已经具备一些垃圾分类知识,也有了自觉分类的意识。但是其分类投放的准确性不够。在当前环保垃圾袋免费且每月保证使用量的情况下,不少居民仍在大量使用从超市购物、菜场买菜取得的其它非环保型塑料袋。

2.普通社区中垃圾分类的情况

在对未进行社区垃圾分类的社区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社区有的仅将社区中的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垃圾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有的只用一个垃圾桶混装社区的各种生活垃圾。居民大多将可回收的垃圾卖给社区附近的废品回收人员,社区的垃圾桶中仍然混装着各种生活垃圾。

四、研究湖州市吴兴区社区垃圾分类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1.垃圾分类注重规章制度层面,缺乏可操作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垃圾分类作为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文体现。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分类和减量方面的专用法规,只有一些指导性的条文,且均缺乏对垃圾如何分类、如何收集和处置等实施细则的规定。分类责任主体模糊,垃圾分类缺乏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总体可操作性较差。

2.垃圾分类标准制定不够详细,居民各自对垃圾分类的标准有待统一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居民对“可回收垃圾”中的“回收”二字的理解仅仅是凭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使得居民的投放垃圾选择不一样,从而达不到垃圾分类的效果。

3.部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在各个家庭中,进行家务活动的大多为老人、中年人,此类人群往往文化素质不够高,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在他们看来,社区免费发放垃圾筒、垃圾袋仅仅是为自己省去购买垃圾袋的费用,其中不少家庭仍会使用从各大超市、菜场采购回来后的普通垃圾袋。

4.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愿较强,但正确率不高

当然,也有不少居民大力支持配合垃圾分类工作。他们在家中会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投放的正确率却不能保证。尽管社区会通过自制宣传海报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普及,但自制的宣传海报常有疏漏。比如厨余垃圾是指厨房做菜或日常饮食剩下的垃圾,但例如装豆腐的豆腐盒就不属于厨余垃圾。加之中国市面上的产品目前不标明其属于何种垃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居民正确投放垃圾的难度。

5.宣传方式单一、力度小

垃圾分类的宣传主要在社区进行,这样的宣传方式较为单一,影响力有限。政府缺乏监督,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在社会上引起重视。同时,大众媒体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垃圾分类在深度、广度、频繁度上急需加强。

五、针对湖州市吴兴区社区垃圾分类的现状提出管理对策

1.深化法规操作性,加强配套制度政策研究

应结合湖州市的自身情况,具体制订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据报道,广州有望在2010年8月前出台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对分时段收运、处罚等都有较细致规定阁;北京将在目前l8个区县600个小区试点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立法来深化垃圾分类。因此湖州可在借鉴国内外特别是广州、北京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拟定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来提升垃圾分类的法律地位,并辅之以配套的政策研究,明确责任主体。

2.统一完善垃圾分类标准

抽象的分类概念不利于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具体操作实施。因此在垃圾分类工作尚未成熟的阶段,分类类别应以方便公众理解和投放为主。对社区的垃圾分类划分标准应符合社区实际情况。如对废报纸、塑料瓶等便于积攒和堆积、回收价值较高的垃圾,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分类收集设施。但对碎玻璃、碎纸张、塑料薄膜等回收难度较大、回收价值较低的废弃物,应配备标志明确的专用器具或定期上门回收,方便居民分类投放,促进公众对分类的积极性。

3.加强多渠道宣传教育,公众参与

目前除垃圾处置场周边居民外,一般公众对垃圾末端处置场所的环境难以有切身感受。因此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逐步对公众开放处置设施,如组织周边的小区居民、学校等参观考察,让公众切身参与直接了解垃圾处置的相关信息,增加透明度,这将会提高公众的配合度和支持度。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不应局限在社区内部,政府应当出台垃圾分类的宣传手册,增大垃圾分类的普及面。大众媒体也应广泛宣传垃圾分类教育工作。学校、各单位也应进行大力宣传。在分类初期,真正能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公众极少,加上垃圾袋装化等客观因素,分类实行难度较大,操作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当群体中大部分做不到分类,就会由于“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进一步增加分类实施的难度。因此在开展分类初期,必须通过设置专项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或志愿者来辅助。

4.建立垃圾分类专用垃圾袋编号体系

社区可以在每月发放给居民的垃圾袋上进行编号,使每户人家的垃圾袋都有特定编号,有利于追踪工作。开展判断垃圾分类正确与否的社区活动。通过政府补贴,对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给予奖励,对无视垃圾分类的居民予以告诫。荣辱之心人皆有之,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让那些无视垃圾分类的居民在舆论的监督下进行垃圾分类。

六、结束语

垃圾分类是一个社会问题,应举权社会之力,由政府、社会、家庭共同来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涉及诸多因素,而居民的参与意愿、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影响到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成败。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管理的行为既受到经济人理性、环保意识不强等内在因素影响,也受到政府责任意识缺失等外在因素影响。激发公民参与热情、提高政策执行效果要积极发挥舆论宣传、非政府组织和法律制度规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瓶颈及对策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24-28.

[2]陈全,瞿志龙.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研究现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12):25-29.

[3]邓俊,徐琬莹,周传斌.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2013(1):395-400.

[4]胡倩雨,陈超,黄盈盈,和增辉.上海市城市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2012(3):164-167.

[5]刘国卿,刘德全,李志刚,罗奇,金玲玉.深圳市垃圾分类现状和对策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2(4):43-44,48.

[6]刘妍,殷洁.南京市垃圾分类体系试行现状与改善建议[J].山西建筑,2013(31):224-226.

[7]鲁先锋.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外压机制与诱导机制[J].城市问题,2013(1):86-91.

[8]沈颖青.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建议[J].北方环境2011(8):13-14.

[9]吴叔超,李新辉.国内外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卫生工程2010(5):36-38.

[10]赵静,鲁先锋.城市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管理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10):62-64.

[11]岳金柱.从社区破解垃圾分类处理之困[J].社区,2010(16):10-13.

[12]杨婧恂,韩霞,张金龙.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及原因分析――兼谈与日本相关制度的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132-133.

[13]杨春柳.以政府为主导从专业管理到专业监督――房山区垃圾分类管理探索[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13):71-73.

[14]熊辉,林柏伟,程晓懿,李佑智,檀炎,杨海燕.中小型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11(2):35-37,40.

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篇10

关键词:蒙城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急剧增加。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688座城市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中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250亿元至300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采用传统的“集中混合收集一集中运输一集中处理”的模式,这种粗放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垃圾中的有用成分,而且增加了垃圾的处理量和处理难度,造成了巨大的物质、人力、土地资源的浪费。而国外城市垃圾资源化已进入综合利用阶段,其资源化利用率已在60%以上,而我国差距甚远,实施高效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已是刻不容缓。

1.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

1.1垃圾回收设施分类过于简单。大体分为三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不管是怎样的分类,普遍存在着分类指导图例不明确或缺失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垃圾成分趋于复杂,可回收的垃圾种类也趋于复杂。一般而言,城市垃圾中可回收物主要有: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织物等。如果分类过于简单,垃圾桶上仅有一个可回收的标识,很难引导人们去完全分清垃圾可回收的种类,垃圾分类带来麻烦。

1.2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不健全。国家先后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但是大部分涉及生活垃圾管理的规定偏重于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及相关管理方面,而极少涉及垃圾的分类回收。国家也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两者都是从垃圾处理方式角度考虑的,用于给地方各级市政、环保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但没有上升到法规上的层次,不能给予垃圾分类行为以法律约束。

1_3垃圾回收处理尚未实现全面产业化。垃圾处理不能永远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目前只有城市环卫部门在管理垃圾,他们主要负责将垃圾从社区运送到垃圾处理站。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垃圾的资源化,垃圾分类回收的程度并不高。另外,现在一些中小城市存在很多靠捡垃圾或收购废品为生的人群,在某种程度上为垃圾资源化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些只是分散在各个角落,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其贡献能力有限。

1.4管理体制滞后,公众分类意思差。我国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缺少群众的参与,很难实现大范围的统一行动,也制约了垃圾产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垃圾分投放需要两方面的因素配合,一方面需要有完善而细致的垃圾回收设施,另一方面需要居民有全面的分类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一一对应,真正实现垃圾完全分类回收。

2.垃圾分类回收的对策建议

2.1完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垃圾分类有关法律法规,只是鼓励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并未强制执行。因此逐步完善细化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一些不配合垃圾分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加大惩治力度,用法律来约束行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执法,这样才能切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2.2建立垃圾分类机构,健全垃圾分类体系。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办公室,抽调团委、教育局、工商局、公安局、执法局、供销系统、环卫、固废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督促、监管、奖惩、配套设施、法规制定等工作,健全符合市情的垃圾分类体系,制定短、中、长期分类规划。形成以分类办公室为主导,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宣传、引导),住宅小区收集管理员(负责初始人户分类收集有用和有害垃圾)、环卫处(负责中间运输有用和有害垃圾外的其它垃圾)、固废中心(负责终端处理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共同参与的多位一体的垃圾分类体系。

2.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参与意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众行动”的原则,加强公众宣传和舆论引导,使分类成为可能,加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建设,使分类成为可行。充分利用广播、电报、报刊、网络、宣传栏、宣传单、标语等载体,立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基层一线,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使垃圾分类的操作办法家喻户晓,逐步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增强群众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尤其是对下一代,在学校的基础教育中增设环保课程,让他们从小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