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演变十篇

时间:2023-03-31 09:28:43

文字的演变

文字的演变篇1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迟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体系完整的甲骨文,说明甲骨文只是汉字的流而不是源,汉字的起源还应上推一个历史时期。汉字起源的准确时间无从得知,具体过程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结绳契画说,有八卦易符,有仓颉造字说,但不论怎么说,汉字都是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汉字的发明可以堪称是史上一件非常伟大的史实。

汉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这与汉字的构字规则或俗称造字法有关。关于造字法,也有很多学说。如“六书”、“三书”、“四体二用”等,现有的学者还把“六书”细分为十种造字法,可谓见仁见智。不过这些观点都始终没有摆脱“六书”的影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给“六书”下定义的:“……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扌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一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释似乎不是按六书出现次序排列。最早出现的应是象形字,不但汉字如此,其他民族的古文字如苏美尔的稧形文字,埃及的纸草文字,最初也都是象形字。这是人类先民对自然界的共同反应。但能够画成象的文字毕竟有限,后来就出现了指示和会意。这大大扩大了汉字的范围,也使汉字从图形化向符号化迈进了一步。从理论上讲,这三种造字法能造出一切汉字,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扩大,造字速度远跟不上思维和语言的发展。于是依声托事出现了假借字。假借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极具挑战的关键。其他古文字在假借字大量涌现后,纷纷转向了拼音文字,惟独汉字英雄不改本色,从此汉字走向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解决假借字带来的困扰就是后来的转注字和形声字。因为假借字是借用已有的汉字表达新事物,所以一个汉字就会有数个几乎毫不相关的意项,这很容易造成混乱,转注字就往这些身兼数职的假借字上填加不同的义符把它们区别开来。到后来造字干脆就择取义符和声符拼起来便成为形声字。形声字的出现,使汉字最终定形,使汉字几乎不可能向表音文字发展了。从象形字到形声字,这是汉字构字的特殊思维方式,所谓文字,就是“盍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与此同时,汉字的字体也历经数次变化,一般认为是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隶书以前是古文字阶段,其字体非常繁杂,也颇有争议,从隶书起是今文字阶段,意见较为统一。汉字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一步,它对后世的影响和作用几乎可与仓颉造字相媲美。隶书从秦代开始逐渐形成。秦始皇“六王毕,四海一”,但他最大的贡献应是“书同文”。因为文字的统一,使后世中国基本上处于团结统一的大局面。当然秦国最初统一的是小篆,但小篆的统一直接推动了隶变。隶书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为减弱,却大大增强了汉字的符号性,也使汉字更加整齐统一,更加简化,便于辨认和书写,为汉字的推广和运用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对汉字进行了简化,这是继秦始皇后第二次运用行政手段对汉字的整理。简化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八种:保留轮廓;部分代整体;更换形声字部件;形声字与非形声字互变;同音代替;借用古体;草书楷化;记号代替。这些方法都是“古已有之”,并不是随意简化的。简化字的作用是明显的,至少在扫除文盲方面有积极意义。不过繁体字在现代仍有很大的市场。秦始皇的“书同文”被历史证明是伟大进步,简化字的意义也将有待于历史的检验。

纵观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从繁到简,从图画性到符号性。简化的结果是普及,使汉字从统治阶级的特权中解脱为大众使用的工具。符号化的结果丰富,使汉字能表达记录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但不论怎么发展变化,汉字的内在精神是没变的,那就是汉字的表意性。无论是秦汉的隶变,还是当代的简化字,都还保留了表意性质,表意性是汉字与其他文字相区别的本质特点。汉字之美,汉字之神,几乎一切汉字现象都可以从它一脉相传,从未间断的表意去寻根究底。

二、汉字演变中遭遇的种种现实挑战

在古代,中国人虽没有狂热的,但绝对信奉自己的文字,几千年来几乎没人怀疑过汉字。然而到了近代,随着国力衰退,列强侵凌,汉字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倔强的汉字毕竟经受了这严峻的挑战,古老而又焕发新意的汉字依然屹立于东方大地。

汉字所遇的第一次挑战是拼音文字。当晚清被迫卷入世界,大量洋文随着洋货涌入中国时,因汉字是表意文字,在读音方面不如拼音文字那么直观,加之难写难认,汉字一时显得那么手无足措,孤独无援。为了图强救国,不少学者提出全盘西化,包括汉字拼音化。连鲁迅也不可置信地说过“汉字不灭,国家必亡”。汉字拼音化的争论持续了很久,乃至建国后还有拼音化的言论。可是汉字没灭,中国也没有亡。但这场争论确实促进了中国对汉字注音的反思。汉字的单音节虽然和谐,但我们长期缺乏为汉字注音的好方法。所以汉字音韵有受外来语滋乳的传统,东汉魏晋时印度佛教梵文的传入促进了反切的形成和发展,这次西方文字的输入则促进了汉字音韵的更大发展。

当时,受西方拼音文字的影响,曾出现很多种注音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一套“注音字母”,这套注音系统,除了书写不同外,其他都很接近汉语拼音方案,而且与汉字有直接联系,故当时很受欢迎,现在的字典也同时用“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为汉字注音。1958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取代了“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有力地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从此不难看出,汉字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拼音只是辅助认读的手段,我们成功地处理好了汉字读音的问题。

不久,另一个更具威胁的挑战接踵而来,那就是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不能用计算机来处理汉字信息,那就注定要被现代化的浪潮所淘汰。对汉字来说,这几乎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计算机是为英文输入设计的,制约汉字编码的瓶颈是汉字字数繁多,字型复杂,相似字又很多。可是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汉字总量不断增多,但常用字基本保持不变。上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国家语委公布了常用字2500个,覆盖率为97.97%,次常用字1000个,两者共覆盖99.48%,其中最常用的42个字就达25%的覆盖率。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汉字是躺在字书里休闲的,这对汉字编码很重要。经过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汉字编码问题很快解决了。不但解决了,汉字输入还有诸多特点,从创新的角度再次表明古老的汉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总之,所谓传统,“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有个发展的过程”。汉字更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汉字有着博大的胸怀,一方面它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又勇于吸纳其他文字的长处。我们当然不希望看到,汉字仅仅作为艺术品存在于博物馆里的某些真迹或伪迹中,也不希望看到,汉字仅仅作为外国汉学家和中国汉学家研究的对象。正如一位外国人士所说:“世界上有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字,都是一首优美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论文关键词:汉字发展演变现实挑战

论文摘要: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纵观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从繁到简,从图画性到符号性。但不论怎么发展变化,汉字的内在精神并没有变,始终被一脉相承地继承与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到了近代,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大幅接轨,汉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严峻的现实挑战下,倔强的汉字正以自己博大的胸怀,一方面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又勇于吸纳其他文字的长处,从而使汉字作为古老而又焕发新意的文字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大地上。

参考文献:

[1]许嘉璐.古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董琨.中国汉字源流[M].商务印书馆,1998.

[3]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文字的演变篇2

关键词:中国;字形;演变

语言文字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规律,并在长时间的变迁中逐渐正规化,通用化。而中国的汉字正是在这种发展中逐渐正统化,衍生出了当代的汉字造型。总体而言,中国汉字的形成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阶段:商代之前一直属于文字的起源阶段,当时还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的文字字体,通常是人们约定俗成下的文字造型,殷商甲骨文为成熟期。就此以后,汉字就开始了其漫长的衍化历程,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的发展就真正脱离了古文字阶段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在宋朝出版的相关书籍中汉字被重新称之为宋体字,并逐渐形成了当今人们广泛使用的仿宋体,也为当前中国的汉字造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汉字作为当前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其的发展过程不仅推动了中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最早的甲骨文还是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宋体,虽然在写法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汉字真正的内涵却从未发生改变,仍然将表意作为主要特点,而这也是中华文字的独特之处所在。笔者希望通过对于当前中国汉字字形演变的研究,对当前中国文字字形进行简单的梳理,不仅有利于加深笔者对此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当前中华文化的传播。本文将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进行树立。

1 古文字阶段

古文字阶段包括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直至秦代的小篆这一历史时期。其间流行的主要书体包括甲古文、金文和篆书。这一阶段的文字主要仍然以图画的方式进行字意的表达,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字体中的笔画,因而在这一阶段的汉字上呈现出显著的图案美特点。

1、甲骨文

甲骨文顾名思义,是古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也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出现的文字,其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所以又称甲骨文为“殷墟文字”。这些文字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效用,并不是为了便利人民的生活而被创造,主要是为了满足殷商王朝的宗教祭祀和占卜的需求,因而主要出现在用于占卜的龟壳上。甲骨文大部分为契刻,也有少量墨书;有直接契刻的,也有先书后刻的。因大多是契刻的,故又称“契文”。甲骨文大部分为殷商遗物,其的出现标识着中国开始出现了记录的工具,中国的文字发展从此开始。

2、金文

金文,主要是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通常专指商、周、秦、汉时期的铭文。因钟和鼎是古代的重器,言钟鼎可以概括其余的铜器,所以又称为“钟鼎文”。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发现,金文的出现时间晚于甲骨文,并承担了从甲骨文到篆书的过渡作用。但是,金文并未像甲骨文一样被广为发掘,从当前发现的数量来看,仍然较少,其主要在商周时代被广泛使用,而周代之后的铭文,字体逐渐过渡到篆书。

3、篆书

“篆书”又称“篆文”,在传统意义上,被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先于“小篆”而存在,主要是指秦统一文字之前在秦国通行的字体。就当今来说,我们能从《说文解字》和各种钟鼎彝器上看到大篆的踪迹。

而“小篆”是在“史籀大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目的仍然在于通过文字的统一促进政治统一的实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割据的时代,开始了中国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大一统,要求文字的统一,于是,小篆便从这一时候孕育而出,成为了当时全国上下通用的文字,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小篆相比于大篆来说,通过对于字形的简化能够更加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汉字的数量,促进了语言的准确表达。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古文字时期的变革在中国汉字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2 今文字阶段

4、隶书

隶书发端于周末,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字形的变革,纵然当时的篆书实现了人们日常使用文字的规范,但是由于写作的复杂性,因而也带有无法避免的复杂性,隶书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简化,具有简省盘曲、笔道改圆为方的显著特点。且字形不像篆书那样长方形,而呈扁方形。这种从隶书到篆书的巨大转变,不仅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发展的需要。而从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字形本身已然有了笔画的构成,字形开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关于隶书的形成,历史上宗说纷纭,当前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隶书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文字已然开始呈现出隶书的形态,而同时篆书的复杂化也对文字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趋捷趋简是文字书写的大趋势。而隶书本身的创造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广大汉字使用者造就了隶书这一书体,并在随后的生活实践中被广泛使用。而就当前的隶书来说,以《云梦睡虎地泰简》为代表,我们已然可以看出从篆书到隶书的显要转变,从字形上可以发现,它已经摆脱了篆书用笔均匀圆转的特点,变成了横直的笔势,而这也进一步促进了篆书到隶书的成功过渡。到了汉代,隶书代替篆书而成为标准书体,字形扁平就成为隶书的显著特点。从隶书开始,形体从线条转为笔画,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跨入了“今文字”阶段。

5、楷书

隶书对篆书来讲,已然实现了字形上的成功转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大飞跃,也对现今文字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隶书在字形上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简化,但是“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要求也仍然并不适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记录和书写。许慎《说文・叙》中所说“汉兴有草书”,就是在隶书基础上实现的字体的另一种衍化,因其草率而就,故称为“草书”。草书虽书写快捷,但书写草率,并且由于个体的差异无法形成y一的标准,甚至在辨认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仅仅具有观赏性,在这种情况下,楷书应运而生。所谓“楷书”,意思就是可以作为典范楷模的书体。

楷书萌芽于东汉末期,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成熟。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仍然可以体现出半隶半楷的特征,如三国吴凤凰元年(公元272年)的《谷朗碑》等,都能够看出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阶段。而到了隋唐,楷书正式脱离了隶书,形成了一种正式的字体。楷书形体方正,极具观赏性的同时也颇具实用性色彩。这种横平竖直的方块形结构,也被当今的中国字形所继承,成为了中国汉字最为显著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畅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2]李梵.汉字的故事[M].畅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文字的演变篇3

1.1 汉字的简化和整理

日本对汉字的简化,其方法和我国的大同小异,大致可分为同音代替、同义代替、草书楷化、采用古体、更换、简省偏旁、记号代替、保留轮廓等。

(1)同音代替:在不引起意义混淆或误解的前提下,用一个笔画少的字,或用一个笔画多而常用的字,代替一个或几个同音或音近的字。例如:“稀”作“希”,这是以笔画少代替笔画多的字。下面的“昏”作“混”,则是以笔画多的字代替笔画少的字,不过,前者占绝大多数,后者则是占极小部分而已。日本采取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汉字的数量,达到了限制汉字使用的目的。

(2)同义代替:以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字。例如“必?”改为“必要”,“元旦”改为“元日”,“?辰”改为“?生”。同义代替和同音代替一样,被代替的字,尽量淘汰不用,它的字义已经由代替字担任,所以代替字的意义就会扩大,这也是精简汉字、限制汉字数量的有效手段。

(3) 草书楷化:中国草书创于汉朝,不但笔画勾连,字间勾连,而且形式极度简化。它一般保持了原字的轮廓,所以一般草体子不难辨认。那些被大家所熟知的草体字,把它的连写笔画分开,叫做“草书楷化字”。

(4) 更换、简省偏旁:和我国的简体字一样,日本的这一类字多属于形声字,要更换的偏旁大多数都是声符,用一个笔画相对较少的字来更换原字中笔画较多的形符和声符。例如:知(疑):痴(?)。另外,还有一种省略字的一边或者一角的简化方法。

1.2 国字的产生和变迁

日本古代并没有文字,与中国交往之后才引进汉字,并作为本国文字使用。但是用汉字记录日语时,并不能完全表达日语的实际要求,特别是日本独有事物、概念,无法用合适的汉字来表示。而古代日本人又极其推崇汉字,所以日本人根据日语表达的需要,利用汉字的造字法,创造出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国字。国字从奈良时期就开始使用,在平安初期《新撰字镜》中,就已经收录了400多个国字。另外,《古事记》中被发现有至今仍在使用的日本国字。因此,可以说日本的国字产生于7世纪。

那么国字又有哪些显著的特征呢?首先,国字是和制汉字,是日本人创造出来的汉字;其次,国字主要是用《六书》中的会意法创造出来的;最后,国字主要用训读,极少数才会使用音读。

二、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曲折发展

2.1 古代(奈良、平安时代)

把汉字带入日本的,并不是正宗的中国人,所以在以训读为前提的标音方法下,逐渐脱离了汉语的语序,产生了日语独有的语序。到了《万叶集》时,汉字的使用已经相当熟练。为了使表意汉字和表音汉字在形态上实现区别,除了像诏书那样根据文字大小来区分之外,就只有改变字体了。于是就出现了草体化合省略化两种方法。草体化是把真假名的草体尽量简化;省略化就是截取真假名的一部分作为整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平假名的由来。从使用汉字记录语音到创造假名是日语标记的一个重大发展,具有历史意义。汉字作为平假名产生的基础,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内部原因是汉字本身就存在简体和草书,外部原因是日本人精通汉字书法和汉语言文学的写作,这些都促成了平假名的形成。

2.2 近代(明治时期)

德川幕府末期开通港口之后,西洋文化逐渐传入了日本。外语翻译的各国名著也不断出现在日本社会中,还出版了日英、英日辞典等。但是汉文在日本依旧占权威地位,实用大量汉语直译的直译体也很流行。但是想要限制、废除汉语,把文章翻译的更加通俗易懂的学者却依旧大量使用日语固有词汇和俗语。福泽谕吉就是最早提出限制汉字论的,他在《西洋旅行指南》中,把“会社”翻译成“组合”,把“保险”译成“请和”。但是像这种源于俗语和古语的译法并未获得普遍认可,翻译的时候主要还是要依赖简介严密的汉语。到了后来就不依照汉字字典,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了,于是造出了许多生硬的汉语词,并开始用汉字来标记外来语。但是随着西洋的学问逐渐代替汉字和汉语,再加上汉字的字体复杂,同音异义语的增多,日本开始废弃汉字,直接用外语的发音来标记外来语。

2.3 现代(二战以后)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日本社会的价值观也随之改变,旧事物逐渐被淘汰,人们迫切渴望接触新事物。在这样的风潮中,1945年11月27日召开了战后第一次国语审查大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对《标准汉字表》的再讨论。《当用汉字表》和《现代假名的用法》被称为现代日语标记的出发点。1946年11月16日内阁颁布了《当用汉字表》,包括1850个汉字,并称它们为“表内字”。还明确了使用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当不能用《当用汉字表》内汉字书写时,用一下的方法进行标记:改换为同音字;汉字假名混写;全部换成假名;改为表示相同含义的其他说法。

三、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语的外来语原本应该用片假名来书写,汉语词汇对于日本人来说也是外来语,但是至今仍然使用汉字来书写,这样的情况在任何其他语言中都是不可想象的。此外,日本人还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创造了假名及“和制汉字”。汉字就是日本文字的基础。回顾日本的文化史,所有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都是用汉字或者汉字与假名共同记载的。我们可以说,汉字就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并已经深深的深入到每个日本人的血液之中。语言和文字就是现代人与过去的人们乃至未来的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废除汉字这一举动就等于割断历史,隔绝未来。而且,语言文字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血肉相连的,它是千百年的历史沉淀的产物,并不是政府或者天皇一道条令就能立即消失的。前文的文字改革结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四、结论

日语和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汉语同日语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汉字传入日本以来,汉字在日本文化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字在日本的各个时期有各自发展的特点。日本人为了使汉字更加深入日本人的生活,更符合日语的书写习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不但简化了汉字,制定了“当用汉字表”,更发明了日本人独有的国字和二战后使用的新字体。

如今的日本人早已经将汉字视为日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日本人所具有的“敏感性吸取新事物”与“忠实的保留旧事物”这两种对立的特性在对待汉字的问题上实现了共存,并达成了巧妙的统一。

文字的演变篇4

钱币是商品、特别是商品经济交换发展的产物,如果把国家看作人体,它则像血液一样,流通于四面八方,维持着整个肌体的活力。

贝壳是最早的钱币之一。古人从海边捡到比较精美的贝壳,以为是无价之宝,用它制成装饰品,随身携带。在原始的物质交换中,使用它作为交换商品的媒介,这也是“宝贝”--词的由来。但随着商品交换数量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宝贝”显然已无法满足需要,延至春秋战国时期,大量不同形状的钱币开始出现。如齐国的刀形币、赵国的铲形币、楚国的蚁鼻钱,此外布币、裤币、鬼脸钱等都在市场上流通。有的钱币除了作为商品交换的凭据,还有另外的一些用处。像刀币.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割肉、小绳之类的东西。

多数朝代除了通宝,市场上还流通着“金银锭”。汉唐时多为长方形条状或板状,元以后多称“锭”,小锭无固定形状,锭上注有金银匠的姓名。大锭多元宝,一般重约50两,上面注有铸成日期和地点。清中叶后,元宝须经公价局批明成色、重量方可流通。此外形如砖状的黄金(标金)也在市场流通,标金有上海标金、天津标金、北平标金三种,成色重量也不一样,故有九、八、七标金之称。但元宝、标金以及金、银筷子、金条多用于收藏或大宗货款的买卖。1933年废“两”为“元”后,政府造币厂专门铸了一种条银,称“厂条”,成色为99.9%,专供银行做“压底钱”。

文字的演变篇5

“冰”字是个象形字,即“^”。①是甲骨文字形。两个折起的线表示突出或有纹理的冰块。②是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同形同义。③是小篆的字形。为表示冰是由水冻结而成的,又在旁边加上了一个“水”。④是楷书的字形。“^”和“冫”都是“冰”的象形字。《说文》:“冫,冻也。象水凝之形。”其实“冫”为“水”的初义。《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引申为冻结。“冫”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冫”组成的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如“冷”,“冻”、“凉”、“冽”等字。

“冶”是个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字形。左上部的二短横表示金属块,下部为“火”,右边的“刀”表示用“火”熔化金属块铸造刀具之意。②是小篆的字形。原来左边的二横讹变成了“冰”(可能是意指在火的烘烧下金属块和冰块都会熔化,所以相互替代),同时,原来的“刀”讹变为“台”。③是楷书的字形。《说文》:“冶,销也。”销是指铄金。可见“冶”字的本义就是熔炼金属。由“冶炼”可以引申为“铸造”,又可引申为“造就”。“历”字很象形。①是甲骨文的字形。上部是两棵“禾”,用以表示是一行行的庄稼,下部是脚(止),脚趾朝卜,表示前进的方向,意思是走一・行一行的庄稼并从巾穿过。②是金文的字形。在甲骨文字形之上有加卜了一个“厂”字,表示在山崖前种有一行行的庄稼。③是小篆的字形。将甲骨文和金文进行了整合,字形复杂但表意更清晰,表示人徒步从山崖前的庄稼地中走过。④是楷书繁体字形。⑤是楷书简化字形,下部全部变了,仅有一个“力”字,变成了一个外形(厂)内声(力)的新形声字了。

“历”字的本义是经过。由这个本义可以引申为“逐个地”,“一件一件地”,再可引申为叠声词“历历”。杜甫有《历历》一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成语“历历在目”即由此而来。

“历”字在古代有很多写法,如“”、“”。其中的“”字,是古人专指历法,历书,日历的“历”字。古人把历字原在下部的“止”改成了“日”,以“日”代“止”很有道理。“”和“”的关系,是古今字的关系,但不管那种写法,现在都简化为“历”字了。

“原”字是个象形字,是“源”字的本中。①是金文的字形。表示在山崖间有清泉涓涓不断地流出。②是小篆的字形。把一个意思已经讲得很清楚的字搞得更复杂了,一下子由原来的一股泉水加成了三股泉水,这更强调了源源不断的指意。③是楷书的字形。

“原”字的本义是“源泉”。“木水之有本原”这句话讲的是木有本,水有源,所以从这个本义义引申为开始,起源。因“源”字又含有“水流平缓”之义,又可引中为将平坦之地称为“平原”。

文字的演变篇6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研究古文字对人类了解其历史足迹具有重要意义,而古文字在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多种形体的演变,研究形体特点对于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在介绍了古文字考释与形体特点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古文字;形体特点;考释;重要性

1 古文字考释与形体特点

1.1 古文字考释

通俗来讲,古文字考释就是识字,而构成一个字的三要素为形、音、义,因此,古文字考释也应该从这三要素入手,通过不断积累有用信息,逐渐认识需要考释之字的字形、字音与字义。关于字形线索,可以从古文字资料中,或者是字书中相同或相近的字和偏旁中寻找,也可以根据古文字形体变化规律来研究;关于字音线索,可以通过形声字声符、表意字上用于追加或改造而形成的注音符号来探究,也可通过古书、古文字资料中的通假性质的异文来研究;关于字义的线索,可以借助表意字的构造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辞例的比较、相关文献及古文字资料进行比较对照研究。

1.2 形体特点

关于文字形体特点,主要包含字形与字体特点两方面的内容,本文在研究中侧重于字形特点。简单来讲,古文字形体特点主要是指古文字在形体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具体古文字形体变化采用的方式,也就是说通过增省变化,或者是笔画变化的方式变化古文字形体;二是具体古文字形体变化的程度,也就是说在形体方面轻微或者是剧烈的变化。形体特点与形体演变规律不同,后者主要是研究形体变化的规律性上的差异,而前者是以具体文字为出发点,主要研究古文字形体变化及其变化程度。

2 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

2.1 重要性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将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作用总结为如下四点:

第一,通过古文字的形体特点,可以为我们研究同一个字的不同形体搭建一座桥梁,并以此为依据来研究异写字与区别字字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的字,从而为帮助我们研究具体的古文字考释。

总体来讲,古文字在形体上的变化时循序渐进的,是可以追寻其变化踪迹的。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就不难将大多数的古汉字变化情况进行描述,但是,在古文字渐变的过程中也会有突变的情况,或者是在长期的渐变积累下导致突变,那么此时若在研究中无法找到其演变的中间环节,就不容易将形体不同的同一个字联系在一起。另外,古文字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演变的,若一个字在演变的过程中只采用了不多于两种的演变方式,那么就不难认识这个字,但是若这个字在演变过程中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或者是同时进行演变的,那么这个字不同写法的形体差别就会比较大,这时就很难将其与其他的字联系在一起,进而很难认识这个字。古文字的形体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字从古到今由于受到各种形体变化方式的作用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形体,但是人们至今保留下来的也不过只有一两种,而很多人就习惯性的认为这就是古汉字演变的整个过程,忽视了除了这一两种形体之外的其他形体变化,这也为古文字的考释增加了难度。因此,研究者在熟悉古文字形体特点的基础上,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合理运用形体特点为古文字考释提供线索。

第二,古文字考释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历史比较法,而形体特点能够有效的推动历史比较法的深入发展。在古文字考释过程中采取历史比较法,实际上就是在古文字形体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来认识差别较大的异写字之间的不同形体,因此古文字形体特点在考释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对古文字形体特点的熟练掌握,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古文字的形体变化过程,在不断的研究与总结中还可以发现古文字形体变化的新特点与变化规律,历史比较法在古文字考释中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让我们能够合理的认识字形差距较大的异写字之间的形体变化。

第三,通过对形体特点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树立科学的古文字形体观与古文字考考释观。在古文字考释过程中,通常会利用字形与辞例,二者同为古文字考释在不同角度的依据,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是不排除二者之间也存在矛盾的一面,如某个字从字形上来看是甲字,而从辞例上来看又是乙字,那么此时究竟是以形体为主,还是以辞例为主就成了研究者开始争论的话题。在早期坚持采用以形体为主进行考释的研究中,通常会将这个字释为甲字,从而否定从辞例上将其释为乙字的看法,而很少有人将其先释为乙字,再来解释为什么她会与甲字很相近,这种观念是不完全正确的。从辞例的角度进行古文字考释,实际上就是通过文义推勘法和文献对照法等方法来研究古文字,并在考释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文义推勘与辞例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形体差别较大的异写字,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尽管是形体相近或相同却并不是同一个字,而这种难以通过直观方式来认识的古文字是很难让人们接受的,有时加之文字资料的缺乏或者是不够精密,还很可能造成判断错误,但是不能因为这种失误,就否定以辞例为主进行研究,这是一种片面的唯心主义观,从文义推勘法与辞例的角度来判断字形上存在较大差异的两个字为同一个字是一回事,而对他们的形体演变过程进行解释又是一回事,不能因为后者影响前者的判断,因此,研究者应多加重视文字的形体特点,从而更好的解决形体差别较大的异写字之间的演变,以此为依据便可以合理的认为形体差别较大的两个字或者几个字为同一个字。如此看来,在熟练掌握古文字形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文义推勘法与辞例来考释古文字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形体与辞例两个角度进行古文字考释并不存在冲突,二者应当是相互融合的,应当树立正确的树立科学的古文字形体观与古文字考考释观。

2.2 研究中的注意事项

笔者认为在认识到通过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在确认某个字的形体特点时,需要具备文义、字音或者是异文等关键性证据,谨记不能无凭无据随意推测;

第二,古文字的形体演变是十分复杂的,因此不能孤立的看问题,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联系;

第三,努力寻找相关形体的字形演变关系,不得单纯运用通假等方式简单推测。

3 结论

总之,古文字形体变化是非常复杂的,而形体特点又对古文字考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者在考释古文字的过程中,应当将形体特点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并全面、完整的认识古文字形体的演变,切忌运用惯性思维简单的推测研究。

【参考文献】

[1]世、惠:《古文字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04。

[2]洪赐.《古文字考通假研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09

[3]德 .《古文字考方法》,《文物研究》第六,山帅社,1990-10

[4]高明.《中古文字通》,北京大 出版社,1996-06

文字的演变篇7

刘畅,本名刘永泉,河北保定人。儿童文学作家、著名儿歌作家和诗人。系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

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画报》《中国校园文学》《娃娃画报》《幼儿文学》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以儿歌为主的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理论辅导和点评文章千余篇(首)。曾获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童谣奖、 河北新童谣奖、湖北省优秀童谣奖、2010年十大网络民谣奖、2010年十大精彩民谣奖等奖项。

其童话《汉字历险记》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文章”一等奖,点评文章《吹毛求疵》荣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阅读、写作指导征文”一等奖。儿歌《小蚂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播放。出版有《汉字历险记》《快乐诵儿歌》《巧学汉字》《巧学成语》等专集多部。

[内容简介]

这套《汉字历险记》的形式活波、风趣幽默。作者用独特的视角,抓住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字形、字义和读音的区别及特点,用心刻画,细腻描写,还运用了孩子们熟悉而又喜欢的形象和语言,寓汉字的知识和变化于故事之中。

孩子们阅读此书,在开心的同时,还能熟悉汉字之间的变化,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也能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精华分享]

同学们,你们看过汉字魔术队的表演吗?魔术队的全体演职员工,个个身怀绝技、武艺超群。有的身强体壮,力大如牛;有的个头矮小,灵巧敏捷。不信的话,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们神奇的表演吧!

神奇的“二”

一阵欢快的音乐响过之后,文字剧场大舞台上的大幕徐徐拉开,汉字魔术队上半场的表演开始了。

首先上台表演的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又经常用到的——“二”。

“二”字站在舞台上。它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道:“我是二百五的‘二’,若站在‘一’的下面,我就成了‘三’。”说着,它用手比划着,在自己的头顶扎起两个“羊角辫”,此刻的“三”字马上就变成了兰花的“兰”。

大家正为“二”字的精彩表演而喝彩,只见它又在“兰”字的中间竖起了一根竹竿,这时,兰字立刻变成了山羊的“羊”……

接下来的表演更加精彩。“羊”字从台下叫来了“讠”“木”和“氵”,让它们当它的“助演”。同学们,你们能猜出“羊”字是想变成哪几个字吗?

“口”字的表演

观众的掌声还没有落,“口”字就急匆匆地跑上了舞台。它自告奋勇地自我介绍道:“我是人口的‘口’,现在由我为大家表演节目。”说着,它双手往上一推,把“十”字高高地举过头顶,又说:“这样,‘口’字就变成了古老的‘古’。”紧接着它把从身后摸出来的一顶鸭舌帽随手戴在了“十”字头上,笑呵呵地说:“这样,古老的古就变成了舌头的‘舌’。”这时,它猛一转身躲到了三点水的后面,冲着大家说:“现在,舌头的舌就变成了灵活的‘活’。”

剧场里的观众都被“活”字的表演惊呆了。只见“活”字又从后台推来一扇门,它自己悄悄地钻到门里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念啥吗?”

“人”字的风采

大家正在有说有笑地议论着“活”字留下的问题,“人”字迫不及待地跳上了舞台,大声说:“别看我只有两画,可是我的本领也不差。”说完,它把扁担往肩上一横,笑着说:“肩上横条竹扁担,小小人字变成‘大’。”接着,它又把另一根扁担往头上一顶,做了个鬼脸,说:“大字还能变成天空的‘天’。”这时,“天”字把从山羊公公那儿借来的一对犄角戴在头上,天空的天字马上变成了关心的“关”。

“关”字搬来一只很大的耳朵摆放在舞台中间,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台下的观众说:“同学们,请认真想一想,站在耳朵旁边的我变成了哪个字呢?”

“木”字展才艺

“木和口,小哥俩,整天都在一起耍……”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快板声,“木”字拉着一个很大的“口”字走上舞台。木字先把口字放到舞台中央,自己“噌”地一下蹿到“口”字的上面,“口”和“木”马上组成了杏花的“杏”。它刚从“口”字上下来,两手一抓把口字高高地举过了头顶,眼前的“口”和“木”就变成了发呆的“呆”。大家看得正起劲,只见“木”字的身子一弯,又钻到了“口”字的里面,发呆的“呆”立刻又变成了一个困难的“困”……

大家都看得入了迷,心想,看你还能怎么变。这时,“木”字猛地扭动了一下身子,上肢和脚都露了出来,原来的“口”字扁扁地,像一条漂亮的腰带套在“木”字的腰间。此时,“困”字又变成了装束的“束”。

一“点”了不起

木和口的表演刚结束,报幕员大声说:“中国汉字不简单,多加一点就会变,如果大家不相信,请看下面的表演。”

报幕员话音刚落,“点”和“几”“九”“大” 一起上场。“点”先在“几”上加了一点,说:“几加一点念凡。”它又在“九”上加了一点,说:“九加一点念丸。”接着,它又在“大”字的右肩和两腿中间各加一点,说:“大加一点变俩字,一个是太,一个是犬。”

第一组表演完毕,“木”“免”“王”携手走上台来。“点”先在“木”字上加了一点,说:“木加一点念术。”接着,它又在“免”上加了一点,说:“免加一点变成兔。”观众看了,热情地鼓掌。“点”又在“王”字的上面和底下一横的右面各加了一点,说:“王加一点变俩字,一个是主,一个是玉。”

第二组表演完毕,“厂”“万”“丘”急匆匆地走上台来。

文字的演变篇8

关键词 粳 语音 演变 规律

粳,《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中标注的读音均为j"nng。对此,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教授对这个字的读音提出了质疑,认为“粳”不读j"nng,而应该读g"^ng,并联合了多名水稻专家呼吁恢复“粳”字g"^ng的读音,声称“绵延几千年的g"^ng不应逝于一代”(《楚天都市报》)。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粳”字的正确读音到底是什么,g"^ng和j"nng,这两个音究竟谁是谁非呢?有些人认为是将g"^ng错读成了j"nng,这就很让人疑惑。按说这两个读音的声、韵、调全都不同,差别很大,如果真是误读读错了,那未免也错得太离谱了吧。也有些人认为《新华字典》没有错,g"^ng是“粳”字的古音,而j"nng是“粳”字的现代读音。张院士不否认语言的变化,但认为变成g"^ng才是合理的,变成j"nng则是“没有合理根据”的。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对“粳”字的读音作深入的分析。

大徐本《说文解字》中说:“p,稻属。从禾亢声。古行切。也写作粳,p或从更声。”《广韵》中说:“p,p稻。同,俗作粳。古行切。”在《广韵》中,和粳完全同音的字还有赓、坑、更(更是多音字,有平去两读)、庚、实取@钍闭湓谄渚拗《本草纲目》中说:“粳,音庚。”这至少证明明代粳和庚仍然是同音字。根据前两本书中给出的反切――古行切,我们可以知道“粳”字在当时是一个见母庚韵的开口二等平声字,用拼音来标注则相当于g"Dng(本文国际音标采用的是王力先生的构拟音)。仅从平声字这一点上来讲,张院士所谓的消逝于一代的“绵延了几千年的g"^ng”这一说法就是站不住脚的 。

如果说g"Dng才是“粳”字的古音,j"nng是今音,那么为什么古今音之间有这么大的变化?为什么在许多方言又被读作 g"^ng呢?g"Dng、g"^ng、j"nng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关系呢?下面我们从声韵调三个方面作进一步地探讨。

一、“粳”字语音的演变

(一)粳字声调的演变

“粳”字在中古时期是个平声字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许多字书和书籍中均有记载。

“平分阴阳”是中古声调发展到现代普通话声调的规律之一。中古时期的平声字今天基本上仍为平声,中古时期的平声字基本上根据其声母清浊的不同分化成了阴平字和阳平字,“粳”字今读j"nng 从声调上来讲是完全符合语音的变化规律的。

在方言中,粳字的声调有读平声的,例如江苏苏州;有读上声的,例如江苏南京;还有读去声的,例如上海。关于该字在方言中声调的形成本文不作深入探讨。

(二)粳字韵母的演变

粳字韵母的变化是导致该字语音发生变化的最大的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原因,也可以说是该字语音变化的决定性原因,因为它的改变不仅仅使粳字的韵母发生了变化,也导致了其声母的变化,这一点在声母的演变中再讲。中古时期粳字韵母的主要元音是,普通话中的韵母是,前者是一个舌面央次低元音,后者是一个舌面前高元音,从发音部位来看,两者相距甚远。元音高化是语音演变中“最常见的事实”,元音前化也是语音变化的规律之一,但是从发声学的角度来讲,“一切音变都是向邻近的发音部位转移”,最终才导致了语音的本质性变化。所以粳的主要元音从演变成不可能是“越级跳跃”的突变现象,必定是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逐渐高化前化的演变过程。粳字韵母的变化现象不是个例,《广韵》中韵母由庚韵(包含平上去)演变为的字很多,如盯、景、硬等等。

(三)粳字声母的演变

中古时期汉语里还没有声母,它们是清代后期才出现的,是从见系声母中分化出来的。见系开合口字仍读,齐撮口字则变为。在汉语语音的变化中,声母的变化会对韵母的变化产生影响,同样,韵母的变化也会对声母的变化产生影响。当粳字的韵母演变为ing这个齐齿呼时,它的声母也随之发生改变。因为见母不易与该韵母中的拼合,这样就迫使它的声母的发音部位由本身的舌根向舌面前音前移,向粳字的韵母的发声部位靠拢,也就毫无悬念地变成了。粳字韵母的高化前化导致了其声母的“腭化”。如果粳字的韵母没有变化成齐齿呼,那它的声母也就不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同一条件下,甲方言变了,乙方言可以不变。”普通话中粳字的读音为,而在方言中,粳字除了读作(北京、山东济南、河北昌黎),也有读作(湖北武汉、江苏南京)、(湖南娄底)或(上海)的。现行普通话中声母在方言中读作的比比皆是,比如普通话中的街、去、鞋,它们的声母在武汉话中就分别读作。

因此,粳字今天普通话中的读音j"nng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有规律的变化结果,其变化过程并非“不合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语音演变现象。

二、与“粳”同声符的字的语音演变

粳字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更”是它的声符。《说文解字注》:“古谐声必同部。”段玉裁关于古韵部的这个论断是对的,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语音从来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从它产生发展到今天,“历时三四千年,其中不知经过多少次变化。”段玉裁的这个论断的对象是古韵部,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那就可能出错。上古同声符读音相同的字到中古不一定就相同,再发展到近代,读音差距就可能更大,这是语音发展演变的结果。《广韵》庚部中和粳同声符的字有15个,其中平声的字有4个:粳剩簧仙字9个:梗哽Q埂i;去声字2个:硬。《广韵》中没有以“更”为声符的入声字。这十五个字中“埂”字比较特别,它不仅是个上声字,也作为“粳”字的同音字出现在平声字之列,但它的意义读上声时完全不同,《广韵》:“埂,秦人谓坑也。”徐铉不区分意义,认为它就是个上声字,所以《说文》该字的反切为古杏切。除王力《古汉语字典》列出两种读音外,其它字典基本上都采用了徐铉的观点,认为“埂”是个单纯的上声字,只出现在上声字中,不见于平声字之列。本文亦把它列入上声字里。另一个比较特殊的字是“”,在《汉语大字典》中有三个读音,分别是①yng,同“硬”;②g"^ng,通“”;③bi"Dn,同“鞭”。《广韵》中该字隶属去声字,其意思为“坚牢。同‘硬’。五争切。”据此,本文将其列为去声字。

本文以《广韵》中这十五个字的反切为参照,将古今音进行对比,以此来探寻与“粳”字同声符的这十五个字的语音的发展分化情况。列表如下(表1):

表中这些字都是以“更”作为声符,但早在《广韵》中,它们的声韵调就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到现在,它们的差距则更大了。如果我们还是墨守成规,认字念半边,以“更”作为它们的共同读音,那就可能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了。而且声符“更”字除了读gng外,在作某些词素时也读作j"nng,如某些方言中“打更”、“更夫”、“三更半夜”的“更”就读作j"nng( 比如北京、重庆、湖北黄州等方言)。从表中我们发现,以“更”为声符的上声字最多,占到同声符字的一大半,它们的语音演化呈现出非常齐整的系统性,并且更多地保留了古音的成分,这应该也是g"^ng成为强势语音的原因之一。同一语音经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就能有不同的变化。即便是同一条件下,各地的方言也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变化。“粳”字在北京、济南话中读作j"nng,但在其它方言中就未必都读此音。事实证实的确如此。水稻多在南方,水稻专家多为南方人,而南方许多地方“粳”读g"^ng,故水稻专家主张读g"^ng。

“粳”字在北京话中的读音是j"nng。《国语辞典》中p(、粳)有两读,其一音g"^ng,其二音j"nng。在第二种读音下特别注明该音是北京音。《国语辞典》编成于1936年,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北京音里“粳”已读为j"nng。直到今天,北京人仍读“粳”作j"nng。普通话本身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从韵母上讲,《广韵》中的二等开口喉牙音的主要元音在北京话里有一部分发展成了齐齿呼。除粳、、p外,还有杏、幸、茎、行等xi。从声母上讲,北京话精见两系齐撮字的声母都变成了。那么现行的普通话中“粳”字读作j"nng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由此可见,“粳”字今读j"nng,是有规律的语音演变现象。

顺便说点题外话。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粳”字其实并不是个常用字,很多人第一眼见到时并不能准确知道它的读音,更不用说理解它的意思。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如语及米,则竟曰米,不可别粳糯。”对于“粳”字,大多数人是既不会认,基本上也不会去写它,除了一些工作与水稻相关的人员,这个字在生活中的使用率是相当低的。陈刚先生的《北京方言词典》里没有收录该字,这大概也是原因之一吧。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陈彭年.宋本广韵[Z].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许慎.说文解字大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万献初.音韵学要略[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6]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Z].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中国大辞典编篡处.国语辞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8]高艾军、傅民.北京话词典 [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

文字的演变篇9

关键词 :东莞粤语 元音 链移 高化

元音是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元音的演变历来备受专家学者的重视,从元音大转移之说,到现代汉语方言主元音的连锁演变,人们对汉语方言中元音的演变逐渐关注起来,如陈立中的《论湘语、吴语及周边方言蟹假果遇摄字主要元音的连锁变化现象》(2005)、朱晓农的《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2005)、刘镇发的《温州方言在过去一世纪的元音推移》(2006)、彭建国的《吴语、湘语主元音链变类型比较》(2009)等。在讨论元音的链变推移时,涉及的方言主要有湘语、吴语、湘南土话、粤北土话、北部平话、徽语、东北部闽语、闽西客家话、沅陵乡话等,较少论及粤方言,其实链移演变在粤方言中也是常见的。鉴于此,我们拟以东莞的粤方言为考察对象,探讨蟹摄、止摄元音之间的链移演变现象。

东莞粤语以i为韵尾的韵摄主要涉及蟹摄和止摄。在粤语中蟹摄一般呈开口一等、二等、三四等、合口一等的状态,如广州话的蟹摄开口一等、二等、三四等、合口一等保持着i-、ai-、i-、ui(y)的区别;而东莞粤语则稍有不同,蟹摄开口一等字普遍高化为ui或oi(与合口一等合流),三四等字普遍后高化为i(或e)。止摄支脂之微各韵部的字在现代粤语中已经合流,各韵部的字因为声母的不同,韵母也有所分化,如广州话止摄开口帮、见、晓组(及部分舌齿音字)与舌齿音、影组呈现出ei-、i之别,合口见组、晓组则与蟹摄三四等字合流为(u)i,合口舌齿音字则与蟹摄合口一等合流为y;而东莞绝大部分方言止摄中的ei韵母主元音化,变为i,止摄合口见、晓组字也与蟹摄三四等一样继续后高化为i。联系蟹摄和止摄的演变,我们发现ei-、i-、i-、oi(ui)之间存在一种链移演变关系。下文拟从蟹摄主元音的高化和止摄主元音的化来阐述整个链移演变的过程及原理。

一、蟹摄主元音的高化与止摄主元音的化

(一)蟹摄主元音的演变

1.蟹摄一等主元音的高化演变

东莞大多数粤方言蟹摄开口一等咍泰韵与合口一等灰韵合流,合流之后主要为ui、oi两种读音形式。稍有不同的是莞城和万江粤语见、晓、影组字读为ui或i,非见、晓、影组字则多变读为;望牛墩话有少数字读为i,其他方言点蟹摄一等的韵母基本上不会因声母的变化而有所分化。例如:

从上表可以看出,东莞的蟹摄一等字相对于广州话来说主元音舌位更高,而各镇区oi、ui之间的语音差异显示了一种主元音高化的演变过程。

王力认为在隋唐时期咍泰韵已经合流,且将它们归为咍部,开口字拟音为*ɑi,合口字拟音为*uɑi。我们从现实的语音平面认为东莞粤语蟹摄一等经历了以下高化演变过程:

蟹开一 *ɑi>i>oi>ui (>)

蟹合一 *uɑi>ui>uoi>ui (>)

蟹摄一等主元音的高化演变不仅在东莞如此,在其周边的广州江村、钟落潭、黄埔等地也存在同样的i>oi>ui的高化现象,具体可参看李新魁的《广东的方言》(1994)、陈卫强《广州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2011)。

2.蟹摄三、四等主元音的后化演变

在东莞各粤方言中蟹摄三、四等读音有i(e)、i(ui)、ai、u、i等几种形式,而以读i最为常见,例如:

蟹摄三、四等字在唐代已经合流,王力将其合为齐稽韵,拟音为﹡i。这时蟹摄三、四等可能的演变途径有高化、低化或后化,但在音系格局中蟹二这时已经占据了ai的位置,蟹摄三、四等主元音往后走的发展空间更大,在东莞粤语中,蟹摄三、四等也主要表现为i、i等读音形式,与蟹摄一等、二等有别;只有极少数方言选择了低化为ai,与蟹摄二等合流,如虎门话;谢岗选择了高化为i。我们结合东莞粤语地理平面的读音类型,可推出莞城等大多数东莞方言蟹摄三、四等的演变过程为:

蟹摄三、四等 *i>i>i

(二)止摄开口主元音的化

止摄同样是以i为韵尾的韵摄,所以在演变上似乎总与蟹摄有着某种关联。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止摄的语音演变情况。

在东莞粤语中,止摄不同的声母所辖的字读音有别。止摄开口字读音一分为二:帮组、泥来母、精庄组、见组一般读为一类音,其语音形式有i、i、ei、e几种形式,以i为主;知章组、疑、影、喻母字为一类音,均读为i,如莞城:纸ti35、迟ti21、移i21、二i332等。止摄合口字三分:非组为一类,读音形式有i、i、ei、e几种形式,以i为主;舌齿声母字为一类,读音与蟹摄一等合流,读为ui、oi、等几种形式,牙喉声母字为一类,带有合口u介音,与蟹摄三四等合口合流,一般读为ui或ui。在这里主要讨论止摄开口三等帮组、精庄组、泥来母、见组、合口三等非组的演变及与蟹摄之间的关系。帮组(合口非组)、精庄组、泥来母、见组读为i、i、ei、e的现象,举例如下:

隋唐时期止摄支脂之韵已经合为一部,且开口韵与合口韵在反切中可以互用,在唐诗中也可以通押,王力(《汉语语音史》,2008)将其合为脂部,拟音为*i,他认为隋中唐的脂微两部,到晚唐合并为一部,拟音仍为*i。从东莞各个粤方言点止摄知章组、疑、影、喻母字均读为i的现象可以看出,i是一种早期语音形式,而i、i、ei、e等语音形式均是后起的。从以莞城为代表的大多数粤方言点止摄现时平面的语音类型,我们可以推出在大多数东莞粤方言点中这部分字的裂变演化过程如下:

止开三 *i>ei>i>i

二、蟹一、蟹三四、止开(牙喉音除外)之间的链移演变

根据上文的阐释,我们把蟹摄一等主元音的高化、蟹摄三四等主元音的后化和止摄开口三等主元音的化演变过程综合到一起,如下所示:

蟹摄一等:*ɑi(uɑi)>i(ui)>oi(uoi)>ui

蟹摄开口三、四等:*i>i>i

止摄开口三等:*i>ei>i>i

综合以上演变轨迹,我们可以看出蟹摄一等字、蟹摄开口三四等字和止摄开口三等字在莞城、温塘、石龙、望牛墩、高埗、厚街、大岭山、横沥、茶山、中堂潢涌等大多数东莞粤语中形成了ei>i>i>oi(ui)的推移演变。蟹摄一等高化为oi(ui),留下空位,吸引蟹摄三四等演变;蟹摄三四等后化为i,留下空位,吸引止摄裂变之后再低化。

这一演变过程应该很早就已经开始了。The Tung-kwundialect(《东莞方言》,1890)记载当时的东莞石龙话蟹摄开口一等和合口一等字已经合流为uí[ui],蟹摄开口三四等字记录为oí[i],止摄则比较复杂,除了声母为知庄章影等组字韵母读为i之外,韵尾为i的韵母记有两种,大体是:精组读为aí[i],帮非见泥来组为éí[ei](“披”等个别字的韵母也记为aí[i]),这说明当时的石龙话蟹摄一等已经完成uí[ui]的高化,蟹摄三四等已经完成oí[i]的后化,而éí[ei]>aí[i]的演变还在进行中。而据我们2009年调查的石龙话,止摄开口三等帮非见泥来组字与精组同,都已经由ei演变为i。如:

由石龙话的历时语料与现时语料比较,我们认为ei>i>i>oi(ui)之间的推移演变应该是一种拉链作用,由蟹一的高化而启动,从而吸引蟹摄三、四等后化和止摄三等的i化。陈立中(2004)认为汉语元音的主要演变方式是逆时针方向,这又是一个例证。

(本文为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教育厅育苗工程)“东莞粤方言语音地理类型及历史演变轨迹研究”[项目编号:wym1111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青年项目“深莞惠粤方言语音地理类型研究”[项目编号:GD12YZW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立中.论湘语、吴语及周边方言蟹假果遇摄字主要元音的连锁变化现象[J].方言,2005,(1).

[2]陈卫强.广州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晓锦.东莞方言说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4]陈忠敏.音变研究的回顾和前瞻[J].民族语文,2008,(1).

[5]李新魁.广东的方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6]刘镇发.温州方言在过去一世纪的元音推移[J].语言研究,2006,(2).

[7]彭建国.吴语、湘语主元音链变类型比较[J].中国语文,2009,(5).

[8]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朱晓农.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J].民族语文,2005,(1).

[10]Ball,J.Dyer.The Tung~kwun(东莞)dialect.China Review,1890,(18):284~299.

文字的演变篇10

近年来,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本体能够比较好地解决知识表达、知识存储和知识检索等知识管理的基础性问题。但是,通过传统本体建模建立的数字档案本体库往往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传统本体库在知识管理方面对于静态知识和绝对知识比较有优势,但是对于动态知识和相对知识没有直接的知识管理机制。而且传统本体库的知识管理粒度比较小,不能够提供多粒度的知识管理模式。

为了解决本体应用于数字档案知识管理所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数字档案本体分子论”。通过本体建模和本体分子建立的数字档案本体知识不只是静态的,还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对象;不仅数量增加,格式也会发生变化。由于档案数据存储的时间跨度较长,数字档案知识管理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随着不同环境和时间的转移其知识的含义也可能不同,这就是知识的演化。数字档案本体分子论就是实现本体演化的途径,本体演化是本体分子动态变化的结果。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档案局承担的国家档案局资助项目“知识管理技术方法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就是数字档案本体分子论的一项具体应用,其基本研究思路是:首先将相关的档案文献组成新型的数字档案结构,在此基础上创建档案文献的知识组织结构;然后通过软件工具自动建立相关档案之间的关联,构成档案及档案间的语义,形成数字档案本体分子库;最后为用户提供一个档案关系查阅系统,使得用户能够便捷快速地查询与某个问题相关的档案,并能够直接查阅档案之间的关系。

数字档案本体分子论

一、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问题

本体应用于数字档案知识管理,主要存在动态知识和相对知识、多粒度知识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更好的完善和健全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数字档案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动态知识问题。动态知识指的是知识在思维空间以概念的矛盾运动形式运动时的知识,或者说这个阶段的知识。由于RDF/OWL本体对这种矛盾运动形式的表现十分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对知识问题。相对知识指的是在一定时空之下产生的知识。由于这种知识受到时空的限制,它是相对的。

Oleksiy Khriyenko和VaganTerziyan总结了相对知识的三种主要情况:

内部相对知识(InternalContext):上下文语义背景

外部相对知识(ExternalContext):知识的出处、作者、时间、所属领域等

处理相对知识(HandlingContext):相对知识处理的标识符等

基于RDF/OWL的本体框架并不提供这些支持,原因在于它基于描述逻辑的“开放世界假设”。

多粒度知识问题。知识管理的粒度指的是知识组织和检索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单元的范围的大小以及描述程度的粗细。在知识粒度划分方面,本体知识管理如果以本体实例和兰元组这些本体基本元素作为知识单元,显得粒度太细,会产生语义缺失等问题。如果以本体库或者本体文档作为知识单元,又显得粒度太粗,缺乏对知识揭示、演化、管理与利用的灵活性。从本体推理的角度讲,也需要相对粗粒度的推理机制。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数字档案本体分子论,通过本体分子解决档案中动态知识和相对知识的知识组织问题,研究数字档案本体分子论在知识管理中的本体演化的动态变化过程,解决动态知识的管理和控制。

二、档案本体分子论基础理论

我们这里借用了物理分子的概念。在解决动态知识管理和控制问题时,我们发现本体属性的变化类似于物理分子的特性,即属性有不变和可变的特征,不变的部分正如分子的原子核,核变了其物质特性就变了,同样地,本体的根本属性变了,原来的本体就不存在了。

本体分子的定义和特征。所谓本体分子是指,在本体基本元素(本体实例、三元组)基础之上,用唯一标识符标注的,根据语义或者语用划分的、无缺失的、最小冗余的本体知识单元。

它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本体分子是遵循RDF/OWL本体库的扩展。第二本体分子划分的依据是语义或者语用。第三本体分子知识划分的目标是既保证语义无缺失,又使得知识冗余最小化。第四本体分子标识符是对知识操作的句柄或标识。

本体分子的形式化描述。在W3C联盟对RDF本体理论模型的形式描述中,指出U定义为本体库中所有的URI本体结点(URIreferences)的集合,B定义为本体库中所有匿名本体结点(RDF blanknodes)的集合,L定义为本体库中所有RDF文本(RDF Hterals)的集合。

U、B、L三者两两不相交。

定义V为U、B、L的并集:

V=UUBUL

定义三元组集合T为U、V的笛卡儿乘积:T=V×U×V

定义RDF图集合G为T的幂集合

根据上述描述和对本体分子的定义,本体分子形式描述如下:

本体分子核子c为c=func_c(id_c,g_c),id_c∈U,g_c∈G

其中id_c为本体分子核子c的唯一标识符,g_c表示本体分子核子的范围,func_c是id_c和g_c的映射函数。

根据本体分子核子的定义,getId_c(c)=id_c,getGraph_c(id_c)=g_c分别表示本体分子核子标识符与本体分子核子范围的映射函数。

定义中c为本体分子核子集合C的解释,任何一个本体分子核子c∈c,getId_c(c)都应该在解释I_c的词表中,而且满足:I_c(getld_c(c))=c

同理:

本体分子中一个离子o为:o=func_o(idd_o,go),id oEU,g_oEG

其中id o为本体分子一个离子0的唯一标识符,g_o表示本体分子一个离子的范围,func_o是id o和g_o的映射函数。

根据本体分子一个离子的定义,getId_o(0)=id_o,getGraph_o(id_o)=g_o分别表示本体分子一个离子标识符与本体分子一个离子范围的映射函数。

定义中o为本体分子离子集合O的解释,任何一个本体分子离子o∈0,getId_o(o)都应该在解释I_o的词表中,而且满足:I_o(getld_o(0))=o

故:

本体分子m为:m-func_n(id_m,{c,O}),id_m∈U,c∈c,o∈O

本体分子演化对动态知识变化过程的形式描述。由于本体库结构的局限

性,无法描述动态知识变化的过程,将本体分子概念引入后,本体库扩展部分可以存放不同时间点上的知识,将时间连接起来作x轴,将变化的知识作Y轴,于是,构造了一个时间与知识的二维平面空间,即构成了本题分子的演化。其本体分子演化(evolution)的形式描述如下:

me=runc_me[id_a,t),id_a∈At∈T

其中id_a为该本体分子中变化的关键属性在时间t的值

通过本体分子演化对动态知识变化过程的形式描述,可以看到,任何动态知识的演变都可用X、Y轴构成的二维空间来描述。大量信息构成的二维空间,所描述的曲线就是该动态知识变化的规律,若其核变了且曲线也变了,说明原来的知识已演变成另外全新的知识,或是和其他知识交叉的新知识。

本体分子的结构。研究本体分子结构就要解决本体分子的基本模型,这个基本模型是进行本体分子划分和本体演化的依据。

一个本体分子由两个部分组成:核子和离子。本体分子通过核子来描述不变部分,通过离子来描述可变部分,这种描述较好地展现了领域中的动态知识的演化过程和演化结果。一个本体分子可以没有离子,但是必须且仅有一个核子。

数字档案本体分子知识组织

一、本体分子库结构

本体库指的是按照W3C语义网标准规范,使用RDF/OWL本体描述语言建立起来的知识库。本体分子是建立在本体基础之上的,所以本体分子库是本体库的扩展。这种扩展主要体现在动态知识上,因此,本体分子库中包含本体库中所有关于静态三元组的内容,本体库中无法表示的动态知识,这些动态知识主要是:动态三元组、三元组标识符、三元组维度。(如图l,本体分子库结构示意图。)

二、本体分子建库工具

本体库的构建有一批IDE212具支持,如Prot6g e,NeOn,KAON2、AltovaSemanticWorks等等。这些工具大大减轻了手工本体建库的工作难度,使得本体建库成为一般领域专家能够胜任的工作。Prot 6 g 6、NeOn等是免费开源的工具。这些开源工具有的还提供plugin机制,可以针对具体功能需要进行扩展。

根据本体分子库的结构,我们开发了一个本体分子建库的工具――OMProtegePlugin。这个工具本质上是_个Prot e g 6插件,它通过扩展ProtegeOWLPlugin的方式来提供本体分子建库的功能。

数字档案动态知识的演化

随着不同环境和时间的转移其知识的含义不同的知识的演化,是实现知识管理动态参与性的前提,而本体演化的局限性(如原始本体被已改变的本体版本所代替时,产生该本体的数据或应用系统不兼容)为知识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本体分子是多粒度知识组织的一种模式,而本体演化是本体分子知识动态组织结果的表现形式。本体演化可追踪本体分子这个粒度上知识的变化过程和变化结果。

以电子政务文件流转为例,有关政策文件的相关内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可能会有所改变。数字档案馆的职能只是为定期的政务公文提供用户服务,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文件流转中的文件需要及时存档并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还要将文件的变化提供政府抉择者参考,目前的档案管理是无法解决的。引入数字档案本体分子论以后,此类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例如:如图2是描述关于“再就业”问题图,中央以及湖北省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定,并颁发了一系列的电子政务文件。

*2003-05 12:中央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对湖北省来说是一个上级文件,是不能修改的,是数字档案本体分子论中的核子。

2003-11 18:湖北省贯彻中央制定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时,结合本地特殊情况制定了《省工商局关于执行再就业扶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下级针对上级政策补充的一个新文件,他是数字档案本体分子论中的离子,补充了一些地方特色的条文。它与中央制定的文件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本体分子。

2004-04 09:湖北省又由于某些原因,制定了《省工商局关于执行再就业扶持政策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对上一个文件进行了补充。这个时候中央文件(分子核子)仍然不变,而离子包括两个部分:2003年11月份的特色条文部分和2004年4月补充的条文部分。注意,这补充并不是对中央文件的补充,而是针对省级地方文件内容的补充。

另外,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湖北省也许在未来对于上述出台的文件又要进行修改。这个时候离子是三个部分综合的结果:N2003年11月份的特色条文部分、2004年4月补充的条文部分以及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修改部分。(如图2)

对于“再就业”问题,中央以及湖北省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定,并颁发了一系列的电子政务文件。这些文件根据性质的不同被划分到本体分子的核子和离子中,最终形成了四个本体分子,并且对于“再就业”问题描述了一个动态知识的演化过程,它也包括四个演化阶段。

传统的档案查找是基于关键词匹配的,它往往提供的一些孤立的文档元数据,很难提供这种文档演化过程和结果的检索服务。从这四个阶段演化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孤立地看问题都会导致片面与偏激。只有充分分析和比较这四个演化阶段中央和湖北省关于“再就业”问题的政策变化过程,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并服务于科学决策等实际应用。把握本体分子对于动态知识演化控制最关键的是:控制本体分子中不变的知识属性。也就是在领域知识建模的过程中,分清楚哪些是不变知识,哪些是可变知识。这也是档案本体分子演化控制的难点之一。

数字档案动态知识检索

湖北省档案局动态知识演化检索系统,提供了两种特殊的检索服务:

一、政务公文动态演化检索

政务公文的演化指的是政务公文所涉及的问题在各个不同的时间阶段所处状态的变化过程以及结果。

如图3描述了“再就业”问题相关政务公文的动态演化过程。用户通过点击单选按钮选择时间阶段,查找出关于“再就业”问题各个不同时间阶段电子文档的演化情况。

图3所示的是该演化过程中第二个阶段的内容,包括两个本体分子,一个橙色聚集和一个褐色聚集。对于褐色本体分子,它的“核子”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这个文件,因为这个文件是中央制定的,对于湖北省来说是不变的。而它的“离子”是《省工商局关于执行再就业扶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可变部分。(如图3)

二、数字档案馆政务公文条目动态演变检索

针对政务公文的根据时间的变化,系统提供了“全局演变”检索功能。整个过程运用线条颜色代表保留、继承、修改、删除等文件的多种关系,它阐述了一个文件形成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文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的文件相关联的。如图4所示。

在这里,所演示的是湖北省关于外商华侨台港澳同胞投资企业的规定的演化图,图中,绿色代表的是文件的最初始条目,即完全没有修改过的,黄色代表的是经过修改后的条目,蓝色代表是添加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