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3:15:46

苔丝范文篇1

《苔丝》被称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出版于十九世纪末,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托马斯。哈代。

《苔丝》写的是社会把一个纯洁、质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走投无路,终于杀人而被判绞刑的故事。这是一个悲剧,它无情地批判了社会现实,也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英国上流社会的腐朽堕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苔丝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但作为女人,她拥有迷人的外表。漂亮的脸蛋,和恰到好处的身材。哈代给这个人物以重墨描绘,那就是着重写了她的外在形象。这个形象年轻美貌,天真活泼。给我映象最深的是她性感的嘴唇,和她唇上的曲线。粉嫩娇艳,如花沾露的唇,再加之细致分明,乖巧柔美的线条,在顾盼流转间,不动人也难。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美丽质朴的姑娘,她善良纯真的天性却被狠毒自私的上流社会的一位青年贵族亚力克利用欺骗,始终不能摆脱亚力克的阴影,而走向黑暗的深渊。她无力摆脱这种悲惨命运,只能用极端扭曲的方式对加在她身上的压迫进行反抗。可是这反抗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瞬间就会消失,被人们所遗忘,完全不可能动摇整个冷酷残忍的社会。所以说,只靠个人力量的反抗,根本不起作用。这也是人性乃至社会的悲哀。

当她好不容易逃离亚力克的魔掌,随后去农场工作,并遇见了自己今后所爱的人——克莱尔,克莱尔欣赏苔丝的纯真可爱,在工作中交流频繁,感情不断升温,最后坠入爱河并义无反顾地结婚了。就在幸福快要来临时,因为苔丝的对过去不堪往事的吐露,导致两人从幸福的高空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谷底。克莱尔因为接受不了这一事实,毅然离开苔丝,远走他乡,无情地抛弃了可怜的苔丝。就是这样一位遭到命运戏弄的可怜人儿,想要与爱的人在一起幸福生活,就连这样一个简单平凡的愿望也没法实现,最终走投无路,惶惶不可终日,再加上亚力克的骚扰,她万念俱灰,对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而动了杀念,杀死了侮辱她的,一直让她痛不欲生的亚力克。在杀死了亚力克之后,苔丝并没有为此后悔难过,而是一下次轻松了,因为死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她终于自由了。她以死来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诚,来成全自己和克莱尔纯洁美好的爱情而没有遗憾。亚力克也为当初抛弃苔丝而感到后悔,带着巨大的悲痛与歉疚归来,并与即将被处死的苔丝度过了她生命最后五天快乐的时光。但是他失去了一个深爱她的人,一个把他当做生命一部分的人,一个可以为了他去死的人。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的自私和所谓的虚伪道德的约束,而使苔丝陷入悲惨的境地。对于苔丝来讲,克莱尔是她的希望,是她一切快乐的源泉,她为认识他而感到幸福,可是克莱尔把她最后一点希望也给抹灭了,即使后来克莱尔请求苔丝的原谅,以及在苔丝死后怀念追忆她,也无济于事。可以说,克莱尔也间接促成苔丝的死亡,但是直接促使她走向死亡的还是这个社会,是社会的悲剧。其实社会中像苔丝这样的可怜人很多,他们虽然身份卑微,但他们作为独立的人格,不应该被社会歧视抛弃,而是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这样才不会出现如此多的悲剧。

如果说卡门的美在于野性叛逆,简爱的美在于倔强顽强,那么苔丝的美一定在于纯净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虽然小说女主人公身份低贱,遭受了无耻之徒的玩弄和侮辱,历经重重磨难,最后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但我们依然赞美苔丝不屈服于命运,敢于和不公平命运做斗争以及为爱奉献的精神,她单纯善良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苔丝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苔丝哈代宗教思想悲剧

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侵人英国农村,小农经济解体,个体农民逐渐走向贫困和破产。哈代对当时现实极为不满,用批判现实主义的眼光来审视观察社会,并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苔丝》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女主人公苔丝的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法律、道德等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一、关于苔丝

苔丝聪明漂亮,善良勤劳,是一位有性格有思想的女性。她生活在一个新旧更替时代,出生在一个没落小贵族世家的农民家庭。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她一生似乎从她懂事开始,命运就一次次地捉弄她,灾难一个个地接踵而来。直到生命的结束。许多痴情的读者为她的悲惨命运深深惋惜,有的甚至愤债不平。埋怨哈代不该对苔丝如此”残忍”、”狠心“。然而,处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哈代,尽管他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的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中清楚地看到了在”维多利亚盛世”的维幕掩盖下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纵使他有天大的才能。却也无法解决当时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他能够真实生动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而作为思想家他不能全面深刻地了解人间苦难产生的社会根源,也找不到社会的出路。他认为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人是很渺小的,人在同现实环境的冲突中,显得非常的软弱无力。人摆脱不了命运的支配。因而他把苔丝的不幸解释为一种神秘力量作弄的结果,似乎与生俱来,不可逃脱。

苔丝的悲惨结局,小说一开始就有某种预示。当苔丝带着弟弟亚伯罕替代酒醉了的父亲去赶集时,弟弟满怀希望对她说:”咱们那个财主本家能帮着你让你嫁给一贵人”。这话并没有使苔丝高兴,却让她感到很不耐烦。甚至”好像看见了那个上等人对她做嘴脸,笑话她家穷”。赶集途中,她家唯一的生活靠山一那匹拉货的老马被邮车撞死。这便为苔丝的不幸命运拉开了序幕。作家也在苔丝和亚雷初次相交时指出。当苔丝天真烂漫地低头看胸前的那些亚雷送给她的玫瑰花的时候,”一点儿也没料想到。那一片弥漫帐棚。有麻醉性的青烟的后面,正伏着她一生的戏剧里那段’悲剧性的灾害,一一条要在她的绮年妙龄的灿烂光色中变作血红的光线”。这些不祥的兆头和预言很快就得到了印证。苔丝在亚雷家干活期间,遭到了亚雷的奸污,回家后生下了一个男孩,不久,孩子病逝。她为了逃避人们的非议来到无人知晓她的塔布篱干上了挤奶女工的活儿。此时她希望平静地生活,可是又遇上了牧师的儿子安现·克莱,并且两人深深相爱。克莱一次又一次诚恳地向她求婚。但以往不幸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使她蝎力地克制自己情感,一再拒绝克莱的求婚。最终她还是抵制不住爱情的进攻,答应嫁给克莱。”让自己做他的人,管他叫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亲人一然后,假如必要的话,死去一”。作者在这两处用了破折号,为什么呢?我想,此时的苔丝对未来幸福的懂憬以及心里老不踏实甚至一种不祥的预感老是搅和在一起。大概作者也觉得自己无法用词语准确恰当地把它们表现出来,或者是知道了不忍把它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因而留下空白,让读者们自个去想象揣摩。苦命的苔丝,仿佛知道”穷欢乐极必有凶终恶果”。她是逃避不了恶运的。就像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安排好了似的。果然新婚之夜苔丝绕恕了丈夫以往风流韵事的同时却未能得到丈夫的原谅并被其遗弃。后来,陷人困境的苔丝,又遇上亚雷·德伯。真可谓无巧不成书。面对重重灾难和窘迫,万般无奈的苔丝接受了亚雷的保护,与他同居了。假如故事到此结束。我们也不会埋怨作家,因为他已经写了一个如此令人心酸的悲剧。再说十九世纪末英国农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们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是普遍现象。像苔丝这般的弱女又有什么法子和出路呢。可是作者还不罢休。他认为上天对苔丝的捉弄还未完,紧接着克莱在巴西经营失败,被朋友劝说后突然归来并找到了苔丝,要求同她和好。当他了解苔丝的状况后怅然离去。此刻悔恨交加彻底绝望的苔丝被亚雷的嘲讽、挖苦所激怒,失去了理智用餐刀刺死了亚雷后冲出家门,追赶上克莱和他一起逃进森林中度过了五天幸福甜蜜的生活,第六天清晨被送上了纹刑架。至此,”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物种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

从苔丝的悲惨结局,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哈代一方面认为苔丝是社会的牺牲品,因而他痛恨那个社会,揭露那个社会,同情女主人公的命运;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苔丝是命运的牺牲品,她的悲惨命运是上天注定的,进行反抗也是枉然。哈代在小说中还时时发出悲天悯人的慨叹,流露出一种对人类永远无法摆脱悲剧命运的无可奈何的悲哀,这些他的悲观宿命论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致使作品的批判性有所减弱

二、(苔丝》中作者的宗教思想

哈代在《苔丝》中塑造了基督式的形象。《苔丝》里的老克莱先生是一位旧派牧师,他坚定不移地为他的信仰而奋斗。他正直善良,有着祟高的思想和一颗真正仁爱宽容的心,是个近乎完美的基督圣徒,从他身上仿佛可以看到哈代年轻时敬慕过的摩尔牧师的影子。小说中的女主角苔丝也是一个坚强、善良、忍让、宽容、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女性,”她就是那耶稣的门徒所教的那种爱的化身,又回到这种自私自利的现代世界里来了。

《苔丝》是哈代反叛基督教的虚伪道德的一部力作。村姑苔丝不幸遭到浪荡青年亚雷的诱奸,当她面临着社会的歧视、家庭的极度贫困以及丈夫的遗弃时,她默默地忍受并进行了奋力抗争。但是,一连申偶然的事件与预兆仍然一步步把她逼向毁灭的深渊。这时,哈代嘲讽地问道:”哪儿是保护苔丝的天使?她一心信仰、庇护世人的上帝在哪?,[:、说最终以苔丝被处死作为结局。因此,”埃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3J小说中11众神的主宰”喻指上帝,表达了作家对不仁慈、不公正的上帝的讥讽与不满。此外,在维多利亚时代,维护传统观念的人认为,哈代在小说中把苔丝这样一个”失身堕落.,的女人作为主角进行描写,是不合道德的,也是与基督教的传统道德观念背道而驰的。然而,哈代却这样为她辩护:”她的灵魂,是一个纯洁贞坚的妇人的,虽然有过近一两年来的那样纷扰骚乱的经验,却完全没腐化堕落。’(’]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对地当时封建传统的旧道德观的强烈不满与控诉。

苔丝的丈夫安现·克莱在某些方面代表了哈代本人的思想。他”对于宗教,生来就是完全趋向改造那一方面的”。[sJ他借《圣经》语言对他父亲坚持的某些基督教旧教条予以反驳:”凡是创造出来的东西,都要把它们震动;那些不堪震动的都要娜开,那些不怕震动的才能存留。’〔司他的宗教思想反映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变化与进步。然而,安矶绝非彻底挣脱了基督教传统思想的限制与束缚。在结婚当晚,当苔丝坦述了自己的遭遇并希望得到他的宽恕时,他断然拒绝并无情抛弃了她。他”不知不觉地还是信从小的时候所受的训教,还是陈见习俗的奴隶.,。(}l他头脑里装的仍然是基督教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僵死教条。哈代在此不仅指出了安现思想上的局限性,而且表达了他对基督教陈旧道德观念的讽刺。哈代的双重心理与矛盾意识在《苔丝》中也有体现。在这部小说里,他对于苔丝的”失身”与”堕落‘,倾注了满腔的同情,并坚决为她作了强烈的辩护,对于苔丝的忍让、虔诚、宽容、奉献等诸多品质也予以充分的赞扬。我们不难从中窥见其宗教思想的一面,即对仁爱、顺从、牺牲等基督精神的赞同。

三、悲剧作家的哈代

我们认为哈代是悲剧作家,但不是悲观主义者。哈代的悲剧小说表现了真、善、美等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用哈代的话来说,”最高级的悲剧也就是有价值的事物被不可避免的事物所扼杀的悲剧”。Ie7哈代的悲剧小说通过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使人们洞穴生活的本质。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对”纯洁的女人”苔丝在邪恶的环境下同命运抗争和毁灭的描写,使人们对摧残苔丝身上的真、善、美表示赞叹,对她的悲惨命运寄以同情。因此,哈代的悲剧小说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而在悲观主义那里,人生中痛苦无所不在,人生被抽象为苦海,要得到解脱。就必须否定生存意志。达到绝对的忘我。寻求真、善、美”是对世界本身性质的误解二。由此看来,悲观主义强

调的不是该肯定什么,该否定什么,而是由原罪而产生的生存的痛苦。[9]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哈代的悲剧小说是悲剧性的而不是悲观主义的。

哈代的悲剧主人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探索会以毁灭或死亡为代价,但他们面对邪恶的环境,并没有沉沦,屈从于环境,而是试图通过奋力抗争去超越环境,保持自己的人格不受环境的污染。

在哈代的悲剧思想中,神是不存在的。人的命运不是由神主宰的而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即哈代所说的”宇宙中固有的事物或人类设置的事物。.,所决定的。在哈代看来,悲剧就是环境。所以,他把他的悲剧小说统统归于11人物与环境的小说}o命运只不过是哈代探索生活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对生活的探索中,哈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和人的愿望不能实现这一残酷的事实,感受到人的心灵的痛苦。哈代认为,悲剧的产生并不取决于掌握宇宙的神秘力量,而是取决于制约人们的环境,而是取决于制约人们的环境,尤其是”人类设置的事物”。苔丝的悲剧是由旧的习俗道德和残酷的法律造成的。因此,苔丝的悲剧与其说是命运悲剧倒不如说是社会悲剧。

哈代历来反对称他为悲观主义者。他自称是社会向善论者。他曾经多次申明11作为向善论者,(而是不像他们所说的悲观主义者)我对世界抱有信心。”他的向善论立足于他对社会与人的关系的探索。在哈代看来,社会不应限制人性的正常发展,而应给人们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

然而,观察敏锐的哈代痛苦地发现,现代杜会压抑人性,人与社会对立,人与人不能沟通思想感情。在这个”有毛病的”物质世界里,人们没有自由选择自己感情生活和理性生活的权利。人们正常的感情和合理的追求受到社会的限制的责难,人们必须按照社会的意愿进行循规蹈矩的生活。作为正直的艺术家,哈代不愿放弃真实和坦诚,去取悦维多利来中产阶级读者。他决意把社会中人们的心扉打开,把他们的欲望公诸于世,让读者感受到在人的欲望背景下的惆怅和叹息、悲愤和绝望,让读者看到”有毛病的”世界里人的价值不可避免的毁灭。他要以令人不快的、以真实为基础的”悲观主义”给虚伪的、盲目的乐观主义以迎头痛击,让读者对世界,对人生有清醒的认识,作深刻的思考。

苔丝范文篇3

[关键词]简爱苔丝宗教思想悲观情绪

简爱和苔丝是英国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女主人公。一位是夏洛蒂布朗特笔下的女家庭教师,在饱尝童年的苦难,经历了艰难跋涉之后终于找到了幸福的爱情归宿;另一位是托马斯哈代塑造的乡间农场挤奶女工,她短暂的一生赤脚走在布满荆棘的路途上,饱受命运的捉弄,最终走上绞架,成了祭坛上的牺牲品。两位主人公均为极富个性的女子,她们寻求自尊,独立、大胆追求幸福,勇敢与命运抗争,然而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结局。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一生追求、抗争的两位女性如此天堂和地狱样的不同命运呢?本文试从作者的不同时代背景及思想意识,小说的情节及主人公性格的发展等方面来加以说明。

布朗特和哈代均属英国文学史上维多利亚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因为他们的作品和同时代大多数其它作品一样,反映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和思想意识.比如《简爱》中对孤儿们在寄宿学校里悲惨的生活反映及扼杀人性的残酷的教育制度的批判,《苔丝》中个体农民贫困的生活描写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法律和道德诸方面的观察与审视等等。然而,英国历史上的维多利亚时期(1832-1901),短短的七十年时间却是个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工业繁荣与信仰矛盾危机同时并存,初、晚期作家在文学中的思想如此不同,似乎成了来自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经历反映。一方面,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人们生活中起很大作用,宗教信仰仍然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另一方面,到了后期,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贫富分化的加剧,加之进化论、实用主义等现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动摇,怀疑、迷惘、悲观情绪进人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这种变化在文学领域中得到反映。像狄更斯、布朗特一些早期代表作家,在展示、批判现实的同时,思想仍倾向于传统的宗教信仰,并从中寻求改善社会、拯救个人灵魂的希望。而在哈代、王尔德为代表德一类后晚期作家作品中,信仰动摇、困惑和悲观成了小说的基调,这种情绪和基调成为后来以乔伊斯、爱略特等为首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过渡和序幕。

小说《简爱》的创作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宗教为基础的,因为主人公性格发展(成人以后)的关键几步最终得益于基督的引导。

简爱与罗切斯特在教堂举行婚礼可谓故事的高潮之一。婚礼被阻止,心中装满幸福憧憬的新娘顷刻间被冰冷绝望的洪水淹没。在这极端痛苦的时刻,尽管罗切斯特一再真心执意挽留,简爱还是要“果断、立即、完全地离开他”。她说:“我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我将遵守上帝的规定及世人认可的法律”。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理智的。否则,如果简屈服了自己的感情,留下来以情人的身份与他相处,她的内心是无法安宁的。

简面临的第二次选择是牧师圣。约翰的求婚。约翰不仅使简免于饥饿而死,并且给了她一个家,帮她找到一份职业。简的内心感激自不必说,可是.要做这样一位在她看来“不知道慈悲,也不知同情”的,认为简“不是为爱,而是为劳动而生”,准备把她“做为整个祭品供奉给上帝的”人的妻子.却实在有悖于简的爱情幸福观。她讨厌约翰的这种想法。然而,面对约翰的反复恳求甚至命令,以及他对宗教职责的极度真诚(尽管常常违背基督信仰),简几乎做了让步:“假如我相信嫁给你是上帝的意旨,那我现在就发誓嫁给你,不管以后怎么样。”“指给我路吧,指给我吧!”简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上帝身上。就在这决定的一刹那,她听到了“简!简!简!”罗切斯特在远处的呼唤。这是神的召唤,使她毅然决心去寻找罗切斯特。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不顾性命拯救妻子的举动却更赢得了简的尊重,他也为自己以前的欺骗做了真诚的忏悔。现在,做为一个思想自由经济独立的女性,简与所爱的人结了婚,找到了幸福的归宿。

总之,小说中一系列事件表明,尽管简地位低下,但却努力保持一个“自由的人,独立的意志”,追求和接受以尊重和真爱为基础的爱情,虽然这样做使她遇到重重波折。而且,在每一个关键时候,是简自己的意志以及她心中虔信的上帝的引导使她选择了通往幸福的路。可以说,“天助自助者”在简的身上得到了恰当的体现,简在宗教中得到了启示而做出行动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和整个小说的结局。与颇有浪漫主义风格和宗教情感意味的《简爱》不同,在小说《苔丝》中,“哈代表现了操纵人类命运的外界和内在力量……人既受外界事物的控制,又受自我本性的驱使。”在苔丝的生活中,每一个人大的变动以及她的悲惨结局似乎都是秘不可知的命运早已安排和捉弄的结果。

从小说的开头苔丝不得不去攀亲,到被阿历克奸污;从认识并与克莱儿相爱,到新婚之夜被爱人离弃;从被生活所逼与阿历克同居到杀死阿历克而遭被捕,作品无处不在暗示,这发生的一切总是命运的安排。事实上,哈代善于利用外部环境的映衬反映任务的内心。他总能制造一种氛围,让读者早早地预感着又一个悲剧的即将来临。小说中苔丝和克莱儿赶着奶车走在“艾格登荒原那灰色、黝黑、凹凸不平的山坡上”的描述;在接到玛丽安的信前往一个高地农庄的路上那谧静的树林里.“羽毛上有斑斑血迹”,“在痛苦里挣扎折腾”的小鸟的描述;苔丝试穿婚衣时突然想起妈妈关于婚袍的歌谣,以及关于杜伯维尔家族的马车的插叙,等等许多地方,都给作品增添了神秘悲观的基调。

苔丝范文篇4

关键词:悲剧;外在原因;牺牲品

1宗教的根源

在维多利亚时代,对于宗教的信仰虽然已经不是活生生的事情,但宗教的影响仍然是巨大而广泛的,尤其在苔丝居住的偏僻乡村角落,宗教崇拜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

正是受周围环境和父母的影响,苔丝如其她乡村姑娘一样,从本质上是一个纯粹的宿命论者。由于她父母的愚昧和她自己幼稚,她被亚历克·德伯维尔诱骗而失贞,她不知道贞节对女性至关重要性——少女的贞节一旦失去便永远失去。出于自尊及对未来美好的希望,苔丝没象其她女性遇到这种事情那样嫁给亚历克而是果断地离开了他。可根据教义信条,少女失去贞节是件可憎的事情,尤其那人不是丈夫,这都恰恰发生在苔丝身上。周围人们嘲笑她,把她看成有罪的,她的父母也责备她。苔丝第一次感到害怕和人情的冷淡,出于根深蒂固的宗教意识,她也把自己看成侵入“清白”世界的“罪恶”之人。就这样苔丝养成了听天由命的理念。

苔丝怀孕了,她认为孩子是无辜的、清白的,而且她非常爱他。可是不幸的是孩子没过多久便夭折了,这在医疗不发达的时代本是正常的。苔丝的宗教意识却认为正是由于自己的“罪过”使得“苦恼”成为无视社会规范的无耻“造化”送来的私生子而且得不到洗礼,最终死亡。

她越来越看重自己的“罪”,由此形成了长期逆来顺受的心态,这种心态带有自我牺牲的特点。

当苔丝又遇到了安琪儿,爱的渴望如一汪清泉涌出。虽然她原有的“罪恶”感让她不能毫无内疚地跟任何人结婚,可那种不可阻挡、普遍适用、自然而然追求美好事物的趋势渗透于一切生命之中,加上安琪儿不懈的追求,苔丝在经过痛苦而剧烈的思想挣扎之后,终于答应嫁给安琪儿。出于善良与忠诚,在新婚之夜,苔丝不顾母亲的忠告,把自己的过去犯的“罪”告诉了安琪儿并请求安琪儿原谅。谁知安琪儿不能原谅她,变得愤恨并遗弃了她。这次打击和之后越来越重的身心之痛使她确信那“一次被害,永远被害,这是法则”的信条。她为了逃避,到处颠沛流离。没有安琪儿的爱与物质帮助和不断的救济父母,就这样她的生活渐渐滑入了困境,对安琪儿的情感也从渐渐由爱变怨恨,有时还产生亚历克无论从宗教上还是肉体上才是她丈夫的念头。宗教的潜意识让她再一次相信这又是上帝对她“罪过”的惩罚。为了赎罪和拯救家庭,她又信了亚历克的谎言并委身于他,背叛了安琪儿。当安琪儿原谅她并找到她时,她感到自己已无一点做人尊严,愤怒、绝望之下,她杀了亚历克——害她一生的元凶,也使自己走上了绞刑之路。2世俗成见的因素

在维多利亚时代,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不同。由于经济不能独立,那时的女性必须嫁一个男人并依附于他,正是“男人的地位就是女人的地位,男人成为什么女人就成为什么,所以女性必须在思想上和外貌上忠于丈夫”(page.571)。因此,那时贞节对于少女至关重要。苔丝是相当天真的,她不知道贞节对她的真正价值。由于她父母的贪婪和愚昧,而使她处于危险的境地。就这样,她被亚历克诱奸了。苔丝并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委身于亚历克,而是离开了他,因为她鄙视厌恶他。这种行为严重地违反了当时的世俗成见。村里的人笑话她愚蠢,认为她不道德。她的父母也如此。她母亲首先想到的是,失去了很多好处。苔丝怀孕了,她认为这个孩子是无辜的,所以她生下了孩子,并且非常爱他。未婚而生子,严重地违反了当时的世俗成见,而孩子不行夭折,使她的心灵再次受到很大的打击。在孩子快死的时候,她冲出屋子,想去找牧师。只是因为父亲拦住了她,认为苔丝所作的事情,已经给他们家族“高贵的血统”,增加了污点,他需要掩盖这种耻辱。孩子死后,牧师拒绝给孩子一个基督徒似的葬礼,只因为他是一个私生子,不为这个世界所接受。而这个孩子,只能和那些要下地狱的人一起埋在一个墓地偏僻荒凉的角落。由于冷漠,没有同情及帮助,这种挫折太巨大了,苔丝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几乎一下子苔丝从一个纯洁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思想复杂的妇女。她也懂得了社会成见的强大力量。当安琪儿再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安琪儿——是她第一个也是她最青睐的男人。通过相互了解,这两个年轻人相爱了。一开始,苔丝想逃避,因为她感觉自己是丑陋和罪恶的。这种强烈的宗教意识使她不想跟任何男人结婚,通过自己痛苦的思想挣扎和安琪儿不懈的努力,苔丝答应了安琪儿的求婚。她母亲知道世俗成见可怕的力量,劝告苔丝不要把自己的过去告诉安琪儿,但是苔丝认为既然安琪儿是如此的爱她,她也原谅了安琪儿曾经的不忠行为。安琪儿同样也会原谅她过去的污点的。毕竟,那是亚历克犯的罪。于是,她不顾母亲的忠告,忘记了世俗成见的力量,告诉了安琪儿自己的过去。

但安琪儿遗弃了苔丝,并在很长时间内不与苔丝联系。苔丝再次被世俗成见所摧残,这次伤的更重,她感觉自己不能被社会所包容。从此她过上了一种颠沛流离逃避的生活,收入微薄还得不断资助她的家庭。她一步步陷入了绝望的痛苦之中。为了拯救家庭,苔丝再一次委身于亚历克。这样一来,出于安琪儿的声誉考虑,苔丝就再也不能回到安琪儿身边了。当安琪儿原谅了她,再次找到她的时候,苔丝出于对安琪儿深深的爱和自己的尊严,悔恨交加的苔丝,便杀死了亚历克。正是世俗成见这个看不见的魔掌,把苔丝推进了死亡的深渊。

3家庭的因素

家庭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态度,很大一部分都是继承于他们的父母。苔丝的家庭属于一个特殊的乡村团体——小商贩,与传统的农业劳动者生活在一起,他们比传统劳动者的地位略高些。他们更有见识,本来是旧日乡村生活的中间力量,是乡村传统风俗的储藏所。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接受了许多新观念,过着一种有目的的、职业比较稳定的生活。相对较为独立。他们住在农村里,却不从事农业劳动,所以农民劳动者们都不喜欢他们。苔丝家里孩子众多,她的父母本应该辛勤的劳动,以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任。但事实正好相反,这个痛苦不堪的家庭父母的生活态度是什么呢?他们不肯下苦功夫、埋头苦干来提高一点点社会地位。他们却依赖于直接的琐碎成就。她的父亲,甚至她的母亲经常喝的醉醺醺的。他们思想深处就很相信运气,因此这个家庭非常贫穷。一年又一年地被村民瞧不起,而且经常受到欺负。

苔丝范文篇5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沈从文;苔丝;翠翠;生态女性主义

托马斯·哈代,擅长描写新旧文明交替之时的人世百态,他表现出了对威塞克斯纯朴民风的怀恋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威塞克斯为背景创作了多部小说,后被称为“威塞克斯小说”,而《德伯家的苔丝》无疑是这之中十分成功的一部,苔丝的形象早已在世界各地的读者心灵中留下了印记。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中十分经典的作品,《边城》同样赢得了海内外读者的喜爱与认可,其热度经久不衰。沈从文用含蓄隽永的文字描写了湘西茶峒的风土人情,在叙说翠翠、傩送、天保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的过程中,隐含了其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其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的崇尚与生命的敬仰,使得这部作品中描绘的“边城”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地域概念,而是上升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栖居的乐园。两部作品对于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进行了反思,都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融入了大量对于女性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

一、生态女性主义简述

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由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提出,主张将自然概念与女性命运相联系,认为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肆意破坏,人类对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呼吁破除因父权制所形成的旧世界观,以生态学原则与女性主义原则构建一个新的更加和谐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将人类看作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大自然互依互存。只有与大自然联系密切的女性摆脱被压迫的地位,才能实现两性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平等对话。生态女性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多元格局,出现了例如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生态女性主义等分支。总之,生态女性主义“把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Gender)范畴作为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范式,重视女性的地位、价值、体验和利益,以性别视角透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妇女伦理等……从女性与自然关系的视角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生态存在,重视并致力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强调万物和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郑湘萍,2005)。生态女性主十分注重环境哲学与女性主义的综合考虑,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工具理性,在当今全球化以及全球生态日益恶化的背景下,生态女性主义对环境问题、妇女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人物与环境

马克思·舍勒认为,回归于自然是人类在精神上的自我超越。“人类必须再一次把握那种伟大的、无形的、共同的、存在于生活中的人性的一致性,存在于永恒精神领域的中的一切精神的同契性,以及这个第一推动力和世界进程的同契性。”(马克思·舍勒,1997)哈代和沈从文在塑造形象时都有意识地将人物形象置于具体的环境中去展现。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名伟大的作家,哈代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有一定的了解,斯宾塞的《生物学原理》、赫青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也影响了他的诗学观。他呼吁将人类置于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的之中,反对将人类作为一切的中心。他认为,自然界是个有机的整体,小说中有大量篇幅描写自然景色、呼唤人类的自然天性、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两性关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大自然毫无雕饰的静谧、美丽似乎都融入了苔丝的形象之中。阳光、水及空气等基本的自然因素都在苔丝的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自然界一丁点细微的变化都能在苔丝身上留下印记,这也恰恰符合了强调任何生命的存在与消失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生命的生态美学观念。哈代曾这样描写苔丝:“苔丝的眼睫毛上,都挂满了由雾气变成的细小钻石,头发上也挂满了像小珍珠一样的水珠儿。过了一会儿,日光变得强烈而普遍,这些露珠就都消逝了,苔丝那种奇异飘渺的美丽,也就不见了;她的牙齿、嘴唇、眼睛,又在日光中闪烁。”(托马斯·哈代,1984)作者将自然界最巧夺天工的珠宝恰到好处地镶嵌在苔丝身上,晨雾中的苔丝神秘而美丽,仿佛是自然界的精灵。随着日光更盛雾气消散,苔丝也随之褪下朦胧的面纱。苔丝的命运也随着四季的变幻而改变,冬季伴随着苔丝的艰难坎坷,春季伴随着苔丝的希望盎然。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美景色彩丰富又不失淡雅。“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边的,无不朗然人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沈从文,1983)在这个世界里,自然似乎有了生命,不论是山水、云朵还是水车、碾坊都被赋予了灵性。这里的人家依山傍水,隐藏在桃红深翠之中,居民随着四季轮回、日月交替展开生产生活,人类的建筑恰到好处地融入进了周围的环境,人造建筑与自然不论是色彩还是位置都是同自然调和的。在谈到为何创作《边城》之时,沈从文这样说道:“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座小庙供奉的是‘人性’。”(金介甫,2010)而作者在表现人性之时突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女性形象——翠翠。“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沈从文,2011)翠翠对与大自然是依恋的,就如同依恋自己的母亲一般热爱着大自然,当她遇到陌生的事物时,就像一只受惊的山中小鹿,首先想到的保护自己的方式便是藏入深林、投入自然母亲的怀抱。茶峒的山水地形庇护着这里的居民,人们的生活生产离不开茶峒的给予。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风光图中,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十分和谐,小说中的爷爷正直淳朴、生活清贫,而顺顺出生于富有的家庭,但顺顺与爷爷两人互相都能够以诚相待。这也体现出作者构建诗意的物质及精神家园的生态意识。

三、女性的反抗与隐忍

人类中心主义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初见苗头。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自然、生态一直都处于一种边缘地位。当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的时候,与女性联系密切的自然也受到了同样的对待。随着农业文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工业文明迅速崛起,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对自然的破坏、征服与索取为代价,自然与女性一样同样处于弱势。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女性面临的困境被浓缩到苔丝与亚雷的冲突中。工业革命的冲击使得19世纪的英国农村里大量以小农经济为生的手工业者面临破产危机,大城市人群密集、浓烟滚滚,而乡村十分凋敝。苔丝被迫进入劳动市场参与高强度工作,当她为了改善家庭经济而听从父母的安排来到富有的远亲家工作后,她所谓的表哥亚雷却居心不良。在苔丝与亚雷的关系之中,亚雷一直处于有利地位,一方面亚雷是苔丝的管理者;另一方面,他美其名曰是苔丝的表哥,却始终觊觎苔丝,将之视为自己的猎物。他将苔丝视为言听计从的女仆,而前期的苔丝也的确如同一只软弱温顺的羔羊。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道:“男人在塑造世界的面貌,制造新的工具,他发明,铸造未来。他因此掌握着未来进步与文明的钥匙,他获得无上的荣誉和地位,确立了自己作为统治者的地位。而女人则被束缚在原地,她的存在只是重复男人的生命,协助他取得成功,并在这一成功中确认自己存在的意义。”(波伏娃,2015)经济地位的转变导致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地位的削弱,从而产生人类社会中一种以性属来区分弱者与强者的强权政治,因这种社会存在而产生的男强女弱的思想又进一步巩固了这种强权政治,致使一种有关性别的“本质主义”思想——男强女弱,女子需依附且服从于男子的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被这种思想观念所浸淫,在西方的表现有妇女无权参政、妻子是丈夫的财产等,在中国的表现有为三纲五常中的“夫为妻纲”等。苔丝最后的反抗是对“男强女弱”的挑战,她选择刺死亚雷以反抗此前的“强者”,同过去被压迫的自己诀别,以一种绝望而惨烈方式向世界宣告自己并不是玩物,自己将不再充当“弱者”。《边城》中的翠翠是一个被束缚的、隐忍的形象。翠翠每每提及心中所爱之时的态度都是含蓄隐晦的,爷爷也就阴差阳错地弄错了孙女翠翠的心思,她的内敛含蓄也使得傩宋很难明确她真正的心意。翠翠从小受到的教育与茶峒的男性是截然不同的,团总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学习武术、贸易、应酬,掌握生存的各种本领。但是茶峒的女孩子却只被要求美丽温柔、照顾好丈夫与家庭,翠翠的爷爷也同其他女孩的父母一样期望女孩可以找到一户好人家,似乎成为一名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是女性实现生命价值的唯一途径。

四、平和美与激情美

哈代选择了抨击与批判,反抗不合理的一切;而沈从文的选择更倾向于一种类似于古代文人的隐世,希望借桃花源来消解现实冲突。苔丝与翠翠有着较为相似的结局,她们都无法与自己真心相爱之人相伴相依。苔丝如同一朵带刺玫瑰,生活艰难却决意独自抚养私生子,在孩子病危之际不顾一切地请求神父为孩子洗礼,被拒绝之后,痛斥了教会陈腐的教条,倔强地在家中自行举办洗礼仪式。在明知杀死亚雷会招致残酷的刑决的情况下,苔丝丝毫不惧,依旧选择杀死亚雷与克莱私奔,肉体的毁灭不足为惧,因为她不惜一切代价捍卫的幸福都在死亡前的激情之中得到了复归。俗世给予翠翠哀愁,但她报之以纯真与美的希望,翠翠在经历了三重打击之后,没有哭天抢地的控诉,也没有像苔丝一样用接近自毁的方式去寻求自由与幸福。苔丝与翠翠结局的差异也体现了东西方艺术追求的差异,相对于西方在艺术上追求激扬奔放,东方更加追求温柔敦厚。在面临新旧文明冲突危机时,沈从文将希望寄托在茶峒这个桃花源上,选择等待,而不是离开茶峒主动寻找心上人,这一结尾也反映了翠翠性格之中隐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庸平和之道。相较于翠翠表现出的自始至终的平和之美,苔丝更能代表一种勇于追求不惧牺牲的激情美。

五、结语

《德伯家的苔丝》与《边城》两部作品对于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进行了反思,并且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苔丝是“大自然的女儿”,天真美丽,在爱情上富有激情,前期的压抑与被迫害导致了最后的爆发。翠翠是“茶峒的精灵”,但也是一个被束缚的、隐忍的形象,一直处于一种女性讳言情爱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两部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命运都沉浮于新旧文明的交替之中,湘西世界面临着都市文明的冲击,翠翠的命运落入无尽的等待;威塞克斯的小农经济面临着工业文明的冲击,苔丝也不得不被裹挟其中,成为农场女工。在塑造人物之时,哈代为其角色选择了抨击、批判、反抗不合理的一切的态度。而沈从文的选择更倾向于一种类似于中国古代文人的隐世态度,希望借桃花源消解现实冲突。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3]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沈从文.边城:汉英对照[M].杨宪益,戴乃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李小娟.沈从文湘西少女类型的塑造及其文学史意义[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8.

[7]金介甫.永远的“希腊小庙”——英译《边城》序[J].安刚强,译.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8]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版),2005(6).

[9]周毅军,欧阳友珍.《边城》的生态美学意蕴及其跨文化传播[J].江西社会科学,2017(10).

[10]罗婷,谢鹏.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J].求索,2004(4).

苔丝范文篇6

〔关键词〕苔丝托马斯哈代人生观道德观

《德伯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末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代表作之一。哈代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到九十年代后期转而写诗歌。这时期的英国,正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制度是“不能改变”,把这个时期的社会制度理想化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哈代的作品,恰恰与之针锋相对,反映了前一世纪末英国经济由于工业资本侵入农村而发生的巨大社会变化,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英国社会的虚伪,戳穿了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对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示无限的同情。因而小说一出版1891年在英国社会上就引起了一场风暴,一些“正人君子”之流的批评家和“高雅读者”激烈地反对这部作品,对哈代大肆攻击,认为“这个作家想要借这些书揭起反抗一切社会礼法的旗帜,掀起推翻一切神圣道德的风潮。”此后,逼得哈代不再写小说,而把晚年贡献给写诗了。可见当时英国社会对哈代的攻击到了何等恶毒的地步,同时也可看出哈代的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书里,作者描写了一个美丽、善良、纯朴的农家女孩子的悲惨遭遇。他把她完美的道德品质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堕落作风对比,他对封建宗法制家长统治的英国农民所受的痛苦深表同情,他深深地相信,那些朴素、平凡、默默无闻的劳动人民,有高尚的品质,纯洁的道德。这是哈代人生观的特点。当他人生观发展到深刻了解家长统治的农村理想为幻想时,他悲惨地发现了那种理想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对于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提出抗议和反对,但同时,又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

苔丝是哈代女性画廊中最美丽、善良、纯洁、高尚的形象,她的父母是贫苦农民,从早到晚,辛勤劳动,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七个孩子的温饱。为了摆脱贫困境遇,母亲异想天开,打发女儿和冒牌贵族攀亲,结果使她遭到有钱有势的贵族少爷亚雷·德伯的蹂躏,从此,苔丝永远陷入痛苦的深渊。

后来,苔丝到牛奶厂做工,在那里遇上另一少爷安玑·克莱。单纯的苔丝终于战胜内心的重重矛盾,答应了多情、体贴的克莱的求婚。新婚晚上,为了忠实于丈夫,苔丝将自己的悲惨经历无保留地向克莱吐露,“在他的脚旁跪下”请求他饶恕,但克莱却冷酷无情地向苔丝宣布:“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并不是你”,“而是另一个模样儿跟你一样的女人。”他把苔丝看成了外表纯洁,内里淫荡的女人,而把她遗弃了。

被遗弃后的苔丝所遭受的打击和困苦是太沉重了。如果说不暗世事的苔丝被亚雷玷污可看作是一次偶然事件,因为任何社会都存在象亚雷这样的坏人,任何社会下都会发生这样的不幸;那么,安玑因此抛弃了苔丝,则具备了巨大的社会的悲剧性,因为安玑的态度和行为,涵纳了当时社会在这种事情上的基本道德内容,代表了当时社会对失身女人的基本评价。此外,由于私生子的事,宗教和社会偏见对苔丝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使她做不成人。苔丝离开安玑,回到娘家,为了等待克莱,她受尽欺凌,受尽剥削,受尽折磨和痛苦。最后,为了家庭,为了母亲和弟妹,她牺牲了自己,第二次又被德伯“弄回去了”,对她来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然而,她对亚雷一直是恨之入骨的,暂时的屈从,引起了她更大的反抗。克莱再次出现后,复仇的火焰终于燃烧起来了,她手持菜刀亲手杀死了那个摧毁她一生的德伯,由此,小说对社会的谴责和批判是显而易见的。

苔丝的祖先虽是武士,但传到她父亲这代早已没落了,她父亲只是普通的小保产农民,自食其力,只靠一匹老马来维持全家九口人的生活。苔丝姑娘心地善良,勤劳刻苦,品德高尚,热爱生活。她能忍受一切困难,为了全家生计,不惜牺牲自己。她为自己的一时疏忽损失了老马感到无限的痛苦,她不忍看到全家受饿,不得不红着脸到她所瞧不起的冒牌本家——亚雷·德伯家去工作。由于年轻,缺乏社会经验,纯洁的苔丝成了“失了身的女人”。在牛奶厂,克莱三番五次的求婚,又使她陷入内心矛盾的痛苦深渊,一方面,她为克莱表面好的一面所打动,另一方面又认为“我配不上你,我没有作你太太的资格”,以此回绝克莱。她无限崇拜克莱,“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认为“他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觉得凡是哲人、导师、朋友所有的学问知识,他没有一样不完备”,而另一方面“无论怎么样,她绝不肯冒然嫁人,免得叫丈夫娶了她以后,又后悔自己瞎了眼睛”;一方面是异常快乐,“她爱他爱得非常地热烈,她把他看得象天神一般”,另一方面,又是十分的痛苦,因为她“自己十二分地明白”不应该嫁给克莱,她“挣扎着,咬着牙要过严肃独立生活”。至于被遗弃之后的痛苦,更是一言难尽了。后来,为了家庭,又一次牺牲自己,以至于最后走上断头台,这些无疑是很值得同情的。

哈代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家乡——英国南部多塞特郡,他的大部分小说,包括《苔丝》,都选材于他生活的时代,它们的地理背景,则全部没有脱离过多切斯特及其周围毗邻的郡、市,这一带是农牧区,所以他对英国农村的生活,风俗习惯,生产斗争等情况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他亲眼看到了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营方式如何逐步浸入农村,新式的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又如何使个体农民逐步走向贫困破产,富民对雇农的残酷的剥削,——这些都是哈代所描写的事实。小说里面所描写的塔布篱的克里克老板的大牛奶厂和棱窟槐的富农葛露卑的农场就是这时期这种生产方式的真实写照。而苔丝和她的伙伴们,就是农村中雇佣劳动者的代表,她们为了谋生,到处飘荡,这里作零活,那里打短工,没个停息,一到秋收完结就得被解雇,他她们受尽了剥削和压迫。苔丝经常从事繁重的劳动,干的与男工同样的工作,一个人承担往机器里传递麦捆的工作,简直是和机器竞赛,皮肤被划破了,流出了血,甚至晕倒在地,也得不到怜悯。苔丝和她全家的痛苦遭遇,也正是当时英国成千上万个个体(小保产)农民走向贫困、破产的真实写照。作者对这个不幸的家庭寄以深厚的同情,正是由于社会的不公使她受穷、受辱、绝望,使她成为一个犯罪的人,最后还剥夺了她的生命。

哈代选择苔丝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让女主角还没正式开始活动,就先经历了一番事故,同时又给小说加了个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作者以深挚的爱,来描写这个美丽的农家姑娘忍受的悲惨命运,她毫无怨言地走着艰苦惨痛的生命之路,她是纯洁无辜的,她只是当时社会礼法的牺牲品。哈代看到了围绕着她的种种残酷的罪恶和不公平的现象,所以这本书里充满了悲观思想,充满了失望和绝望的呼声,同时也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社会道德的一个大胆抗议。

哈代还把苔丝对克莱的一往情深和亚雷玩弄女性的卑鄙罪行作了鲜明的对比,在苔丝受到亚雷的玷污之后,哈代悲愤地大声疾呼,“哪儿是保护苔丝的天使呢?哪儿是她一心信仰护庇世人的上帝呢?”接着又痛心地发了一连串疑问,“??为什么往往在这种情况下,绝难匹配的男人却把女人据为己有,或者绝难匹配的女人却把男人据为己有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哈代对苔丝的不幸寄予多么深厚的同情,对于迫害苔丝的社会道德给以多么强烈的抨击。在小说结束,他又写道:“‘典刑’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就是这句话给哈代招来了不少麻烦,被当时的英国作者认为是“给不朽的神所加的不敬的字样”。

安玑·克莱是个多少具有开明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恋爱问题上,他虽然不象亚雷·德伯那样卑鄙下流,却缺乏苔丝那种无私和真挚的感情。克莱爱苔丝只是因为她美丽,因为她会劳动,将来可以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也正是由于克莱对苔丝的感情掺杂着这种自私成分,因此他对苔丝的爱情也就经不起考验。虽然他自己也有过放荡行为,且得到苔丝的原谅,但当苔丝向他讲述了自己被污辱的惨痛经过,并且请求他宽恕之时,他的虚伪、自私的本质就显露出来了。旧的道德观念占了上风,不肯饶恕苔丝。虽然他也曾反抗过旧的道德,可是实际上他自己身上深深地镌刻着资产阶级道德的烙印,因此他冷酷地对苔丝说:“不要说啦,苔丝,不要辩啦,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就不同,哪能一概而论呢?”由此,也可看出,资产阶级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虚伪性。亚雷与安玑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既可以仗势欺人,又可虚伪玩弄,作者把苔丝的完美道德和资产阶级的堕落作风进行强烈的对比,并加以无情的揭露与控诉。

小说的控诉力量是巨大的,揭露和批判现实生活也是深刻的。但由于作家是站在封建家长制的立场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那种宗法制农村田园生活,那种家长统治关系下的世外的、幽静的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虽然,后来他也清楚地认识到旧的家长统治方式之必然灭亡,但情感是悲哀的。尽管作家也看到了资产阶级所带来的,并且要把大家都带到死亡的路上去的所谓“进步”的罪恶,但由于作者立场所限,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进步,更无法看到资本主义“进步”到死亡会有新的曙光。因此,悲观、绝望是在所难免。小说中弥漫着悲观的宿命论的观点,苔丝对自己的不幸,往往也觉得这是命中注定的。这与其说是她的缺陷,倒不如说是哈代世界观的局限性的反映。

走投无路的人只好认命。哈代热爱朴实勤劳的人民,同情他们的苦难,也看到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邪恶,可是他对这罪恶的根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找不到解决矛盾的办法,只好把一切归结于命运,这也是他小说的缺点,是消极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苔丝范文篇7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三农问题;研究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曾被卡尔•韦伯称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他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共创作了15部长篇小说、4个短篇小说集、8卷诗、2部诗剧。哈代一生在农村生活并热爱农村生活,对农村的自然环境、农民的精神生态有着难以言表的独特情感。身处社会转型期,他敏锐地观察到了工业革命给19世纪末的英国农村社会带来的旧经济秩序的解体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他的作品描绘了农村自然景色的纯净、清新,同样,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扩张使英国农村在社会政治、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给农民带来了无法回避的苦难。哈代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社会转型期农业、农村、农民命运的独特关怀,以及对宗法制农村社会价值观的瓦解和重建的思考。在英国文学史上,他开创了农村题材的创作领域,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和研究社会转型期英国的“三农问题”。

一、哈代作品中的英国农业概况

在英国,直到17世纪末,还有80%的英国人务农。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在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双重作用下,英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和转移。大量的农村居民被夺去土地,许多人不得不到村镇和城市里去寻找栖身之地。1851年,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因此到了19世纪,通过圈地运动,与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相结合的租佃农场经营制度最终占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英国农业中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英国农村劳动力真正的大批转移,实际是社会总劳动在农业、工业和城市之间重新分配、配置的过程。哈下的威塞克斯是一个虚构的地名,但在其一部部作品中,它成为了一个既拥有独特田园风格又深藏着深厚文化传统的美丽乡村。哈代着重描绘了威塞克斯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又用略带忧伤的笔调,深深叹息它正一步步被现代工业文明所侵蚀。然而,威塞克斯也是一个经济结构落后、社会秩序保守的典型乡村群体。在19世纪初,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器陆续出现。同时,化肥在农业中开始应用。19世纪40年代,玉米法被废除,农业机器(如脱粒机)进入农村。资本主义农场主为了赢利,在田间工作中使用妇女和儿童劳动力(如苔丝和裘德),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生产方式、贸易形式等发生很大改变。在哈代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英国农业革命使得劳动力、粮食、市场、资金等资源配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领域中独立的自耕农不复存在,旧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

二、哈代作品中的英国农村变迁

哈代出生于英国西南部沿海的多塞特郡的博克汉普屯,这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古老朴实的美丽村落,它远离现代工业城市,古老、恬静、优美、寂寥。以多塞特郡的真实乡村为背景,哈代虚构了威塞克斯这个名字,描述了其祖辈好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繁衍生息的地方,并将它的艺术视野凝聚在这里,创作出了著名的“威塞克斯小说”。他的小说除了《无名的裘德》外,都是以多塞特郡为背景的。(一)早期的英国农村。哈代时期的多赛特郡保留了中世纪宗法制的古老传统,以自耕农居多,人们自给自足,很难找到工业文明的痕迹。哈代的第一位妻子爱玛•拉范尼亚•吉福特在回忆录中,曾经对当时的农村有过这样的描写:圣•朱利叶教区的确是北康沃尔的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地点。它离那时的车站十六英里。在那个地区,现存习俗中巫术的信仰在原始居民中风行。那些与世隔绝的本地居民所热衷的共同话题,都是传说和奇怪的闲话。这地方,报纸很少提及它,地方新闻也很少注意它,书籍和外来的游人也很少光顾这里。贫瘠土地上的辛勤劳作,造成了一个精神沉闷、常常性情古怪的劳动阶级,但是他们保留着某些优秀的特点和美好的习俗。[1]这是哈代所生活的古老朴实的农村,也是小说中威塞克斯农村真实的面貌。因此,在哈代早期的作品中,从1871年发表的《枉费心机》到1876年发表的《贝妲的婚姻》,其笔下的英国农村充满了牧歌情调,诗情画意。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小说描述了没有遭受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的英国农村美丽的田园生活,歌颂了宗法制社会的自然文明和农村的古朴传统,赞扬了农民们的勤劳、质朴、正直、自得其乐的传统生活。此时,哈下的英国农村虽然也受到一些外部世界的影响,但是所有的破坏和冲突最终还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如在早期小说《绿荫下》中,哈代带着田园牧歌情调,大量描述了农村的风光和社会习俗,反映了他的田园理想。(二)工业文明入侵下的英国农村。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逐渐深入,工业文明逐渐向英国的农村扩张。因此,哈代的中后期作品更多地描写了都市商业文明对牧歌式的田园乡村的污染,指出商业社会的不良习气破坏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使人走向堕落,使人性腐化变质。如在《卡斯特桥市长》中,哈代所描写的卡斯特桥市,作为整个威塞克斯社会的经济政治中心,虽然只是一个较大的村子,却是英国西南部农村地区多切斯特的一个缩影,是英国农村被工业文明侵入残留下来的一个荒岛。小说写道:这座古老的城市———卡斯特桥市———最令人瞩目的特点的确就是方方正正,它虽然还是不久前刚刚修建的,但是却丝毫没有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它像一盒多米诺骨牌似的排得紧紧凑凑。它并没有一般所说的那种郊区,农村和城市几乎谈不到一线之隔,而是紧密相连。[2]在之后的描述中哈代提到,严格说来,卡斯特桥不是一座真正的城市,只是集中在一起的村庄的中心地区,我们看到的是农村生活的特点。如:在同现代商店完全两样的橱窗里,摆着镰刀、钩镰、剪羊毛的剪刀、铲子等诸如此类农村用于耕种和畜牧的商品。感受到的只是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而另一方面,小说中提到铁路的支线已经伸延到了离卡斯特桥市只几里路的地方。这一切都说明,卡斯特桥集中了工业文明入侵后英国乡村的全部特征,也体现了英国农村同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无名的裘德》中,城市背景代替了古老的农村背景,哈代也不再浓墨重彩书写威塞克斯农村的田园风光,但事实上,故事依然发生在农村社会。主人公裘德出生在玛丽格伦和阿尔夫锐屯,这些都代表着传统的威塞克斯农村。随着工业文明的侵入,这里的农村不再是古朴宁静,农民们随时面临着生存的危机。随着裘德最终的理想破灭,哈代完成了威塞克斯农村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入侵下逐渐毁灭的史诗性主题。

三、哈代作品中的英国农民问题

英国工业革命所点燃的农村革命,让机器化生产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迅速发展起来。农村古老的生活方式逐渐瓦解,机器进入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带来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无数农民破产,变成无业流民,他们背井离乡,大量涌入城市和矿区去当雇佣工人。哈代从不同角度,在小说中艺术地再现了一幅幅破产农民被迫不断迁徙、背井离乡的情景,并带着悲观主义色彩的笔调,描写了这些善良人们的悲惨结局。“以优秀的艺术形象记叙19世纪英国南部农村社会毁灭的历史,反映农民阶级破产和衰亡的命运。”[3](一)传统生存环境逐渐恶化。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入侵农村,农业开始采用科学技术和机器化生产。然而,哈下的农民对普遍使用机器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到不解甚至恐惧,绝大多数农民仍保持着以前陈旧和低下的生产方式。《还乡》是哈代第一次在小说中明确地提出了威塞克斯农民和社会的命运问题。爱敦荒原上的农民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他们并不耕种,而是以割荆棘、挖草皮、编扫帚为生,收入极低,但农民却似乎很满足。即使终日在荒原上餐风露宿的“红土贩子”,因终日干活,他们全身都被染成红色,像个魔鬼一样,也从不抱怨。接受了外部新思想的克林怀着理想回到荒原,立志通过教育来改变家乡贫困落后和愚昧的面貌。他的理想和计划超越了爱敦荒原这一环境,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抵触,以悲剧收场。卡斯特桥市的农民穷得连睡觉都不必闩房门,“因为里面住的人没有什么东西怕人偷的了”。而卡斯特桥市作为乡镇,拥有着农民羡慕的“好房子”,那么附近农村中农民的住所条件更是可想而知。随着工业文明在农村的进一步扩张,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只能依靠打工来养活家人和自己。苔丝靠在农场用打麦机打麦来养活家人,打麦机像“红色的暴君”,一旦开工就使得工人们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麦垛边的人全部腰酸背痛,喘着气”,而苔丝“那细细胳膊抖得多么厉害,简直跟放了血的牛犊一样”。现代机器的使用,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反而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困苦。同时,沦为雇工的农民由于身份低下,很多人的精神受到了侮辱。亚伯惠特被逼着脱光下半身干活,人格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和摧残,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二)固有思想观念受到重创。《卡斯特桥市长》中打草人亨察尔是一个典型的威塞克斯农民形象,他全面地代表传统的品质,是宗法制社会家长式的典型。他非常重视父权、财产和法律契约,并将其作为对待一切事物的依据。这体现了宗法制社会中传统的农村经济关系。作为卡斯特桥市的市长,也是该市的大家长,在同用现代科学武装起来的农业家伐尔伏雷的较量中,无论在政治还是商业领域都遭到了失败。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不断侵入的农村,亨察尔依然紧紧维护着宗法制的传统,遵从旧的制度和秩序。对于播种机他冷嘲热讽,坚持认为古老的播种筐要优于新式机器。在商业经营中,他完全依靠记忆力和权威,买进卖出不建立账本,全凭自己的一句话。评论家丁帕森说:“他的显赫威风、他的骄傲、他的热情、他的野心刚好成了他垮台的毁灭的条件。”[4]亨察尔作为旧农民的代表,他的思想作风、经营方式、管理才能都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无法满足正在转变中的卡斯特桥市。相较而言,伐尔伏雷聪慧、具有科学性,是一个真正适应卡斯特桥转变的人。亨察尔集中体现了社会巨大变革时期,希望维护旧的意识、思想、习惯、道德的传统农民形象,他无法脱离固有的思想观念进入资产阶级社会,因此他的失败和毁灭也是必然的。(三)女性境遇更加悲惨在工业文明扩张导致的阶级和社会的急剧变动中,宗法制农村社会逐渐瓦解,农村经济面临破产,很多女性逐渐变成了依靠出卖劳动力挣钱的农业工人。在外面她们辛苦地工作,在家里是男性发泄怒火的对象,经常遭到打骂,甚至被作为私有财产当作货物一样处置。亨察尔卖妻时说过:“随便什么地方都有人干这种事————为什么这里干不得呢?”邱克索姆太太说:“邱克索死了,也就没有人来揍我啦。”在众多女性形象中,《德伯家的苔丝》中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苔丝的毁灭,无疑让很多读者扼腕叹息。哈下的苔丝是美的象征和化身,她天生丽质、自然纯朴、包容并勇于自我牺牲。然而,苔丝的命运也代表了威塞克斯破产农民中很多女性的命运。《苔丝》背景下的农村,主要由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两大阶级构成,农场主掌握了木匠、铁匠、小商贩等的命运,可以剥夺他们的房屋居住权,也可以让他们无地可种。苔丝的父亲有心脏病,这就意味着父亲一旦去世,她们一家人将无处容身。苔丝的家人根本不关心她的幸福,只希望她能够趁着年轻美貌嫁一个有钱人,使全家摆脱穷困。所以当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老马死掉时,苔丝只能勉强同意去认亲,母亲露出一副谄媚的嘴脸兴奋地说:“这就对了!这么漂亮的姑娘,多好的机会呀!”资产者亚雷利用苔丝的穷困和缺乏社会经验诱奸了她。苔丝受辱回家后,也没有人关心她、安慰她,却和其他村民一样质疑她、指责她的死脑筋。苔丝只得再次离家,到处打零工补贴家用。而象征着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克莱,似乎蔑视宗教、无视一切社会习俗和礼节、不看重地位和财富、能平等地对待普通劳动者,却最终无法接受苔丝的过去,冷酷地将她抛弃。苔丝的悲惨命运,诠释了威塞克斯破产农民中的女性在农民阶级破产消亡的过程中比男性更加凄惨的命运。苔丝的遭遇描绘了资产阶级农场取代地主庄园的过程,描写了威塞克农场中农民尤其是女性向农业工人转化以及在农场中谋求出路的遭遇。

四、结语

托马斯•哈代所处的英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社会的思想、政治、文化领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全面的挑战。哈代选择他所钟爱的英国乡村作为切入点,敏锐地从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变迁中,发现了发生在英国农业、农村、农民身上的巨变和对人们价值观所带来的冲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当代中国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哈代.卡斯特桥市长[M].张玲,张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2.

[2]聂珍钊.外国文学史(第三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41.

[3]魏艳辉.反田园牧歌的乡土叙事———重论哈代小说《还乡》与《德伯家的苔丝》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6).

苔丝范文篇8

《苔丝》向传统的贞操观念提出了挑战,否定了男性中心的绝对化贞操观,揭露了它的不公平和造成的危害。《裘德》表现了主人公为实现对事业和对爱情的追求,与当时社会制度和风习进行的坚韧不拔的抗争。哈代虽然因不被同代人理解而遭到不少非议,但在百年后的今天,却以这两部奇书立下了不朽的名声。

【关键词】人性社会习俗抗争

ResistanceoftheHumanNatureagainsttheSocialConventionsandCustoms

ThomasHardyandHisNovelsTessoftheD’UrbervillesandJudetheObscure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小说家、诗人,是跨世纪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势力深入农村经济生活后,英国宗法制农村的巨大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乡镇人民的悲惨命运。所写作品对人民贫穷不幸生活充满同情,对资产阶级文明,道德,宗教等观念作了深刻的揭露,具有不可否认的社会意义。他的小说往往遭到当时资产阶级评论界的攻击。

他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不被同代人理解而招来不少非议,但被公认为是哈代最突出的两部小说。近年来西方出现了一股哈代热,他的这两部小说一再出版。特别是在发表百年后的时候,在伦敦和哈代的家乡多塞特郡举行了很多关于哈代及其作品的座谈会、文学沙龙和庆祝活动。当然这不是老调重谈,总有某种新意。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哈代的作品中蕴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还大有研究的余地;二是人们的思维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前进。托马斯·哈代可能是本世纪英国最富有观察力、造诣最深的小说家之一。他的著名杰作《苔丝》和《裘德》表现了人性同社会习俗的抗争。

对于这样一位在英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这篇论文不能够论及他的所有作品。因此本文的论述集中于哈代的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评述他的思想、婚姻观、宗教观以及写作的艺术风格。这两部小说通过优美的的自然风景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性和空虚、丑恶的本质。

哈代善于细致深入地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人物形象丰满,风格多样化,自然景物描写富有诗意,语言机智诙谐,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位艺术造诣较高的作家。

哈代在创作《苔丝》时正置盛年,在英国文坛已颇有名气。但数年中在期刊上发表连载小说时为了俯就出版商和中产阶级的要求,他不得不长期压抑自己的创作灵感、违心地做出艺术上的妥协,他因此感到痛苦。“他只想把一连串真正互相联贯的想法用艺术形式整理出来而发表问世。”(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若谷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页)1888年秋,他开始写作《苔丝》。1891年11月,几经周折才得以发表。

《苔丝》讲述的是一个失身女子愤然杀死诱奸者,替自己报仇雪恨的故事。这类故事在英国文学漫长的历史中被讲无数次了。而哈代在重叙这个老故事的时候,巧妙地注入了他个人的天才和维多利亚时代特有的涵义,使这部作品成为一幅生动真实的十九世纪英国农村的画卷,成为一部维多利亚时代没落的历史。读者在为女主人公的个人悲剧感叹时,可以深切地意识到映衬其后的整整一个时代的悲剧:乡村逐步随工业革命的侵蚀毁灭;飞速发展的科学击碎了基督教千余年来的精神统治,却没给流离失所的人性提供一个新的精神家园;而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则继续冷漠无情地酿造人间惨事。哈代以现实的文笔,写下了这场悲剧,揭示出苔丝的不幸命运的操纵者不只是弄人的造化,更是她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和阶级地位,还有当时虚伪的社会道德,尤其是顽固的妇女贞操观念。苔丝的命运,事实上也是“英国农民阶层的灭亡”。“一个纯洁的女人”,在贞操观念很重的华夏古国,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不是毫无意义的。“纯洁”,哈代用这个词,向传统的贞操观念提出了挑战,否定了男性中心的绝对化贞操观,揭露了它的不公平和造成的危害。

哈代虽因《苔丝》受挫而沮丧,却没放弃以真实坦率的态度来反映人生的信念。相反,他言犹未尽,1895年又出版了另一部惊人骇世的反陈规陋习之作《无名的裘德》,将犀利的笔锋直指一些传统的社会观念,结果引起未曾预见的攻击。这场狂风暴雨终于使小说家哈代偃旗息鼓,退出了小说创作的战场。《裘德》中男女角色的对换既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男尊女卑旧礼教的严重挑战,也是对西方文学传统的一大变更。西方文学传统中的妇女形象似乎就定型为男性的牺牲品。哈代在《苔丝》的创作中也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虽因仗义为弱女子直抒不平而颇受微词,到底还是被勉强接受下来。但《裘德》中的男主人公却是一个被欺凌被侮辱的弱者;而无论就精神还是就肉体而言,那两个女子倒成了地地道道的强者。《裘德》中对传统婚姻观的质疑也招致了维多利亚时代评论家的谴责。《裘德》备受攻击,还因为它揭露了宗教的虚妄残酷,鞭挞了维多利亚时代陈腐的教育体制。《裘德》表现了主人公为实现对事业和对爱情的追求,与当时社会制度和风习进行的坚韧不拔的抗争。裘德最终对学院和宗教的彻底失望正是哈代对这个社会最有力的批判。

苔丝范文篇9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文化差异赏析人物刻画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许多语言学习和应用上的障碍。因此,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经典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鉴于此,笔者在介绍西方英美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的特点、灵魂,并进一步对如何进行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学习研究中重视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者或者文学研究者,只有阅读原著,才能捕捉西方文学阅读的经验,为日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英美经典文学的阅读赏析,不仅可以了解英美经典文学的基本架构,而且可以熟知欣赏、评价西方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文字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是源于文本自身的,这就要求必须从文本出发,来品味,来体会。此外,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文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加以琢磨,在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对西方文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英美经典文学的特点

西方英美经典文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一,善于利用社会生活实际来展现广阔的文化背景,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二,擅长将现实主义的刻画与浪漫主义的氛围巧妙融合;其三,作者常常将情感寓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描述之中,自然表达。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许多经典对白,就体现了上述特点。经典对白展现出众多唯美的文化蕴涵,细细品味,也许其中的一个词语的巧妙运用都使得整个句子意味深远,进而展现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个性所在。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名著《简·爱》,自1847年问世以来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也曾被多次改编为影视和音频作品,成为文学评论界的宠儿。当前,《简·爱》的影视、音频作品还被应用于教学活动,受到普遍欢迎,既可以让学习者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还能够体会到英美文学的经典浪漫。作品中,男主角罗切斯特要去爱尔兰,女主角简与他告别时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主动向罗切斯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虽然语言平淡无奇,但是作者却生动地展现了女主角内心火一样的热情,更加不乏赤诚。简的爱情观、追求自由平等的内心情感以及坚强的个性,统统展现在读者眼前。此外,作品中铿锵有力的语言,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一个女性强有力的内心。事实证明,《简·爱》是一部永不褪色的经典作品,它以自己独特的美感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眼。夏洛蒂在《简·爱》的写作风格上简洁传神,质朴生动;第一人称的称谓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主角的所思所想。同时,作品也不乏欧洲浪漫主义的特征,显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英美经典文学的灵魂所在

英美经典文学的灵魂是指写作手法的精炼,通过语言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情感态度,辛辣讽刺抑或俏皮幽默等。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总以性格的丰富、复杂而取胜,而这些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的丰富多彩、清新隽秀,既含哲思,又体诗意。加之修辞手法的运用,作品显得更具韵味,有力地推动作者和读者达成共鸣。例如,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就是其独特之处,很多处都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比喻在语义层次上往往偏离常规,却都达到形象化、易于理解的目的,比较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更好地传达作品的美感。这是因为“规范化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现实世界,但往往滤去了感觉的变异味道,容不得原初经验的古怪,也因此摒弃了鲜活。”

四、提升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水平的对策建议

1强化主动进行文学赏析的意识

通常,提到英美经典文学赏析,许多人都以为去图书馆查找一部经典著作回来慢慢品味。其实,只要具备文学赏析的意识,我们随时可以进行文学赏析。例如,对通常所接触到的文学性、思想性比较强的文章,就可以从文学赏析的角度来体会,还可达到丰富自我语言修养和鉴赏能力的目标。诚然,文学赏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强化文学赏析的意识,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做起,透过语言材料去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从而产生智慧的启迪和性情的陶冶,则我们的文学赏析水平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积极拓展自己的文学知识面

对经典文学赏析不是凭空的读或者想,它是以一定的文学知识为基础和前提的。虽然平时我们接触到的许多文章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是它们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涉及到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所以,以此为线索,可借机去多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例如,文章“PublicAttitudesTowardsScience”中涉及到了英国作家玛丽·雪莱所著的《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物肯斯坦。那么,我们就可以去了解与此相关的更多文学知识: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主要描述了科技、道德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人性的矛盾以及善恶转化,贯穿其中的“科学发展失控会毁灭人类自身的担忧”对以后的科幻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此种担忧已经成为科幻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也是西方经典科幻电影的主题。

3注重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作家只有通过语言的运筹才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才能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才能勾勒出婉转的故事情节,所以,无语言何谈文学。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分析可以有多种角度:

第一,从修辞的角度。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段有明喻、暗喻、引喻、讽喻、拟人、反语、夸张、对比等,相当丰富。在阅读时,有意识地认知这些修辞手段,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生动形象、含蓄幽默以及新颖多彩之处,进而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例如,文章“TheTrueHEight”中就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比如其标题就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表达迈克尔所梦想的飞翔与他在比赛时的飞翔的明喻。时常分析这些语言修辞手法,能够做到虚实的结合,进一步赏析文章美的意境。

第二,分析人物语言的角度。众所周知,人物语言是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人物语言都因人而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例如,文章“TheWateryPlace”中,作者采用了两种迥异的人物语言风格,即卡默伦与外星人所分别代表的两类群体,前者的语言大量地以口语来表达,句式简短,语言表达方式随意,有很多的缩略句,从而也就描绘出此人随意、不修边幅的人物特征;后者的人物语言则与前者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外星人所采用的语言较为正式,多以长而且复杂的句式来表达,还用较多的被动语态和If句式来展示他们对此次访问的重视。通过分析卡默伦与外星人的人物语言风格去揣摩这两类人物,可以更好地理解双方的身份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4注重总结类似主题文学作品的赏析技巧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按不同的主题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比如说爱情的、亲情的、友谊的、科幻的等等。其实,每一主题的作品都有其普遍之处,所以在平时进行赏析时要有意地解构文学作品,注重总结一类主题的文学作品的特征,同时,发现不同作品的个性。

以爱情类文学作品为例。爱情是文学的不灭的主题,英美许多优秀的爱情文学作品以歌颂真诚、美好,抨击虚伪、丑恶为主线,深刻地反映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导致此类现象的社会根源,成为我们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在赏析这类作品时,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文中的爱情描写,在思想上接受爱情美的熏陶;其次,要把握好赏析爱情文学发展的线索:

(1)爱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可以说,爱情也是照亮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灯塔之一。若以起初的爱情文学来诠释,主要有以下几部标志性作品,14-15世纪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9世纪霍桑的《红字》、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爱情是透视社会文化、本质的窗口。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著的经典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表面上讲的是小说主人翁的爱情悲剧,实则是为了抨击资本主义虚伪的婚姻、法制、宗教以及道德。小说中,因为亚雷有资本做后台,所以他才敢放肆地侮辱苔丝,而为资本家服务的资本主义法律当然不会保护贫穷的苔丝,当苔丝杀了亚雷这个两次破坏自己爱情、婚姻的仇人时,法律的行动又是那么地“高效”;另一个决定苔丝命运的男人克莱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双重道德标准,他视苔丝为己物,不容她失去纯洁,但自己却可以风流成性,不受任何道德底线的约束。所以,克莱是害死苔丝的一个间接的隐形杀手。这部小说正是19世纪资本主义生活基本特点的真实写照。

(3)爱情是阶级关系的特殊印证。爱情作为人类活动,肯定带有时代的印记。例如,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描述的就是特别诡异的爱情故事。由于无法脱离维多利亚时代阶级关系的束缚,女主角凯瑟琳以为林顿年轻、富有,嫁给他将成为当地最高贵的妇女,而与希斯克利夫一个弃儿结婚则会降低身份,尽管她的心却属于希斯克利夫。他们之间纯洁的爱情被建立在财富上的阶级偏见所玷污了,她的背叛导致了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及对后代的爱情折磨。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是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压迫与被压迫者之间人性关系的忠实记录。

(4)主义公性格与精神在爱情上的反映,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进步性与价值观。《简·爱》表达了英国妇女对平等的强烈要求。没有美貌、没有金钱的孤儿——简·爱在一乡绅家做家庭教师,以其人格魅力征服了男主人罗切斯特。当得知他还有妻子时,她不想沦为情人,为了尊严,放弃了富裕生活,毅然离开了罗切斯特,纵然简在一直爱着他。当简凭着心灵感应再去找罗切斯特时,他已失去了财富,并双目失明,但却得到了简的爱情。离开罗切斯特,简是为了保护自己,寻求平等;回到他身边后,简获得了平等的真爱。真正的爱情就是两个灵魂平等、真诚地结合,而不附带任何的物质条件。在英国文学中,这是一部倡导男女平等的小说。

苔丝范文篇10

关键词:文学形象;翻译;叙事学;语用学

一、引言

文学形象的艺术表现,包括外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环境与人物、人物与事件的关系的描写,等等。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既要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要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既注意原作信息的正确传递,又注意原作者美学意图的充分体现。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曾文雄,2005,p.62-67)。在翻译领域,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而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等现象不时出现。本文尝试将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基于对人物刻画的多视角、多方位的考察,着重从微观层次,即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探讨这两种理论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作用,以求拓宽翻译的研究领域。

二、人物动作语言翻译

人物描写方式属于正面描写,人物描写的方式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采用人物描写方式,能以形传神,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揭示人物心理和性格,表明人物的思想品质。人物的动作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武松、林冲、李逵、鲁智深、张飞、诸葛亮等典型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人物的行动描写。一提起武松,妇幼皆知他景阳冈的打虎行动;一说到关羽,人们总忘不了他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因为打虎这一行动成了武松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而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则充分揭示了关羽勇猛善战的英雄豪气。也就是说,行动是人的精神状态的表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精神面貌,主要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来揭示的。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通过一个人的行动,可以窥见其思想和心理活动。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们知道,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转换、表达三个部分,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既是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的交际,又是译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交际。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交际者、语言使用者、原文的接受者、译文的创造者等。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的理解与表达,不容忽视。叙事学理论可以帮助译者透彻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叙事学(narratology)是关于叙事、叙事结构及这两者如何影响我们的知觉(perception)的理论及研究(蔡之国,2005,p.31-32)。所谓“叙事”,就是对一个或多个真实或虚构的事件的叙述,它既离不开事件,也离不开叙述。叙事中人物描写可以由叙述者或人物来完成;可以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可以自我描写或由他人描写;可以在公开场合描写或在私下描写。但每种描写的可靠程度并不等同。此外,叙述者作为作者虚构的主体之一,在叙事中的特征颇为重要,尤其是叙述者的可靠性和叙事意识。可靠的叙述者让读者相信并接受他对事件的报道、理解和评价,不可靠的叙述者则因知识匮乏、对事件参与不足或价值判断系统有问题,难以避免读者对其报道、理解和评价的怀疑。

例如,在文学作品《儒林外史》汉译英中,作者吴敬梓对范进岳父胡屠户的描写用了一系列身势符号动词,译作恰如其分地传递了它们所包含的信息。

例(1)语境:作者在“范进中举”一段文字里对其岳父胡屠户的描写:(范进)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原文: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向老爹讨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译文:ButcherHugrippedthesilvertight,butthrustouthisclenchedfist,saying,"Youkeepthis.Igaveyouthatmoneytocongratulateyou,socanItakeithack?"

“Ihavesomemoresilverhere,”saidFanJin,“Whenitisspent,Iwillaskyouformore.”

ButcherHuimmediatelydrewhackhisfist,stuffedthesilverintohispocket(杨宪益,戴乃迭译)

在叙事性作品当中,事件和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就是人物,但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原文中的“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几处动作语言是伴随言语活动出现的,胡屠户嘴里说着要把银子送给范进,但实际行动是一听范进说不要,他就立刻把刚刚伸出去的紧握着的拳头缩了回来,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不想让范进把银子拿去。可是真正的意图是掩盖着的。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在构成悲剧的各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罗念生,2004,p.58-63)。译文中用了pippedthesilvertight,thrustouthiaclenchedfist,drewbackhisfist和stuffedthesilverintohispocket几个动宾结构,勾勒出胡屠户原本不想把钱送给范进,而又要假装出送给的那个样子及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和他的性格。grip,thrustout,clench,drawback,stuff几个动词用得非常贴切。仅仅运用一些动作语言就把胡屠户的内心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人物关系也变得非常清晰。译者保留了与原作者的相同叙述手法,不让内心活动在字面上有任何显露,而是留下空白和空缺给译文读者去想象。其方法是依靠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的帮助与实证,根据原语作者的意图和期待选择词汇:充分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仔细揣摩原作的语用用意,认真研究原文文本的暗含用意,从原语作者隐含意图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深层含义,再把深层含义传递给译语读者,即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译语读者,译语读者再结合语境假设来理解译语,力求使译文真实表达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情节、事件通常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位于第一。人物之所以在叙事作品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是因为社会历史本由人的活动所构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叙事文学中的地位,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写人。从文学的本质,即文学的审美性上说,因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去反映人,揭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因为如此,叙事作品的各种题材,均将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三、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翻译

人的行动必然伴随着心理活动,铺之以语言。文学作品只有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人物的灵魂,这个人物才能站起来。因为人与社会及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一个人的自身矛盾,都无不在人物的心理上反映出来。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受思想支配,为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等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感情变化,如喜、怒、哀、乐、犹豫、惊恐、嫉恨等。因此,心理描写极为重要。通过对话和行动可揭示人物的心理,真实、传神、感染力强,能让读者很直观地看到人物的心理。而作品中微妙心理的刻画使读者看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所谓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作家们不仅展示人物外在风采,同时也触及人物内心世界。文学作品中人物在特定氛围中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作意图,进而把握原作精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展开联想,在自己思想感情中寻找适当的印证。

翻译是把原语转换成母语的活动,其语用目的是使译文对读者产生预期的作用和影响。翻译人们交际时的话语不能只拘泥于其字面的意思。发话人(speaker)怎样设法表达其“言外之意”,受话人(receiver)又如何去理解发话人的“弦外之音”?从叙事学角度来看,叙事研究不应只注重形式,还应该注重叙事形式与叙事阐释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叙述者与事件的位置推断、叙述者的可靠性推断、哪些主题在故事中处于优先地位的推断、哪些叙事结构可能引起不同性别的特殊反应,以及读者如何回应叙事技巧再现出的价值观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依靠规则的描述,而是依靠对作者、叙述者、文本、读者之间的语境关系的分析和判断。这样一来,衔接和连贯均可实现。这种连贯性其实就是读者尽力使文本中的内容连贯的一种文本重构活动,这种重构行为又涉及读者本人的知识、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等。语用学理论同样能说明这一问题。

汉语语用学理论中的“智力干涉(theinterventionbintelligence)是指听话人运用最基本的事理逻辑,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与记忆及人际关系,推测出说话人词语里的隐含意义的推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寻找并抓住合适感觉的过程”(钱冠连,2002,p.131-134)。根据智力干涉原理,译者应关注原文所使用的环境、参与交际者的身份、原文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等,以把握话语的特殊含意和所蕴含的意图。并设法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从而获得语用等值,使译文读者更真实地了解人物性格和人物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从下面对李白《静夜思》译文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智力干涉对动态对等翻译的解释力。

例(3)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1)NightThoughts

Iwake,andmoonbeamsplayaroundmybed,

Glitteringlikehoar-frosttomywanderingeyes;

UptowardsthegloriousmoonIraisemyhead,

Thenlaymedown-andthoughtsofmyhomearise.(HerbertA.Giles译)

译文2)TheMoonShinesEverywhere

SeeingtheMoonbeforemycouchsobright,

Ithoughthoarfrosthadfallenfromthenight;

OnherclearfaceIgazewithliftedeyes,

ThenhidethemfullofYouth''''ssweetmemories.(W.J.B.Fletcber译)

译文3)IntheStilloftheNight

Idescrybrightmoonlightinfrontofmybed.

Isuspectittobehoaryfrostonthefloor.

Iwatchthebrightmoon,asItiltbackmyhead.

Iyearn,whilestooping,formyhomelandmore.(徐忠杰译,1990,p.86)

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没有雕琢华美的辞藻,然而其意蕴却深长,令人神往。诗的前二句描写了孤身远客在月明如霜的深夜不能熟眠的情景和迷离恍惚的情绪。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意流畅,不加雕琢,直抒胸臆,借明月寄托了诗人无法排遣的浓浓乡愁,道出了游子望月的万千思绪。它写了月,月总令人思乡思亲;它说到霜,显得凄凉;它写了抬头看月,低头思乡,显然是孤寂的。此情此景最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译文1)保留其隐含义“thoughtsofmyhome”,留给读者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淡淡的离愁或温暖的回忆,表达了天涯孤客在明净的月光下的旅思情怀,也符合英诗的表达习惯,易于接受。

译文2)中,以“Youth''''ssweetmemories”形式出现。将隐含变为明示,结果使诗中意境转淡。

译文3)中,先后用了descry,suspect,watch,yearn四个动词,分别统领每行诗句的含义,语句简洁明了。其中descry是个正式用语,意思是noticesomethingalongwayoff,watch与descry的相同之处是侧重于动态的描写。这里的意思是keepone''''seyesfixedonsomeoneorsomething,两个动词共同译出诗句中“望”的寓意。Suspect的意思是believetoexistortobctrue,yearn含有haveastrong,loving,orsaddesireforsomeoneorsomething的意思。两者都常用于静态描写,这四个词译出了原诗蕴涵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译出了借助月光这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委婉曲折,韵味悠长。译文3)凭借着浅显的文字却清晰地刻画出诗人客居他乡的思乡情怀,译出了常年寓居他乡之人的真切感受,达到了译诗与原诗的近似,再现出原诗的风格,令人读后沉思良久,感慨万千。

此例的译者是位外国译者,对诗人及其文化背景信息和语境特征等方面的了解难以达到国内译者的程度,推导出话语隐含意义的能力也逊色得多,就不容易完全达到语用等值。可见,译者既要具有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对原语和目的语社会、文化背景全面了解,又要兼顾译文不同的读者群体,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熊学亮,1999,p.122)。动态对等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该以原作者的意图的正确传达和译语接受者的正确理解为准。原文是作者交际目的和意图的体现,它面对的是原文读者,而译文面对的是译文读者。语用翻译不仅强调对原文意义的真实,以便做到真正的等效,还要使译文读者把注意力转到对话语隐含意义的推导。

例(4)语境: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的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Tessofthed''''UrberviUes)中的女主人公苔丝从野外过节的欢乐场面回到自己家。

原文:Fromtheholidaygaietiesofthefield-thewhitegowns,thenosegays,thewillow-wands,thewhirlingmovementsonthegreen,theflashofgentlesentimen!towardsthestranger-totheyellowmelancholyofthisone-candledsnectac]e,whatasten!

(TXhomasHardy:Tessofthed''''Urbervilles)

译文:从刚才野外过节那种欢乐的气氛里——白色的长衫,丛丛的花束,柳树的柔条,青草地上翩翩的旋舞,青年过客一时引起的柔情,一来到这蜡烛一只、光线昏黄的惨淡景象中,真是天上人间了!

(张谷若译)

场景就是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活动的场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天上来客,他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同时也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因此,任何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有了场景,人物才有活动的空间,故事才得以向前发展。一部作品若只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无场景,最终将失去深刻的艺术魅力。

场景是由情节中的一些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但场景不一定非要表现重大的必然性事件,也可用来描写琐碎的偶然的事件;也不一定非要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演示,也可能出现在很不起眼的地方。本例的例子就是如此。当苔丝从野外过节欢乐的场面回到自己家中,家里仅有一支光线暗淡的蜡烛,女主人公觉得一切都变了,但她的心仍牵挂着外面让人愉悦的节日气氛。原文运用了混合式手法,将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景物描写等描写方法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或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原文在描写苔丝的心理活动时,就把景物描写“thenosegays,thewillow-wands”等细节描写,如thewhitegowns和感情活动描写whatastep紧紧地结合起来,把苔丝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这样,使苔丝所见的景物、人物等都笼罩上了感情色彩,协调一致地反映出她的心理状态。

作家常常就是这样突破语言的常规,在特殊的语境中赋予语词新的涵义。翻译文学作品时,只有经过细致的玩味,才能透过字面发现隐藏在它背后的东西。译者运用智力干涉原理,推测出描写词语里的隐含意义,把握其特殊含意和所蕴含的意图,将“whatastep”译成“真是天上人间了”,显得自然、具体。这一夸张手法抓住在特定环境下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进行翻译,真实可信,恰如其分地译出了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把她的心理活动、内心世界体现在译文中。如果将其译成“真跨出了一大步啊”,既不能渲染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性格,也不能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主题,更无法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因为人物的真情实感未能表达出来,心理活动没得到体现,人物形象也就逊色得多。所以,译者应根据文学语言的特点,借助于语境,灵活地选词择句,寻求最佳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在原文语境所允许的范围内充分显示译者的再创作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