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十篇

时间:2024-03-19 17:41:19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篇1

关键词:经济学;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

基金项目:湖南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度开放基金项目“企业环境教育模式及绩效测评研究”;衡阳师范学院教学教改项目“渗透式环境教育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YKT201402)”;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区域经济学”资助

在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环境教育对于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和环境道德知识,促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国经济学专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经济管理类人才,这些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在各行各业担负着领导和决策职能,然而在决策过程中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的理念和行为模式却加重了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式。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经济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环境缺陷,并借鉴国外经济学专业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最后提出了适合生态文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视环境价值性

经济学起源于古希腊的家政管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才呈现在高等学府。我国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导向,各大知名高校纷纷开设经济学专业,传授经济学理论与知识,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经济管理人才。从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经济学专业经历了缓慢发展、快速发展、稳定发展三个阶段,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要求,各高校开始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总体来讲,经济学学科发展呈现出精、尖、深的发展趋势,与数理学科融合明显的同时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分离的趋势并存。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度也逐步展现出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绝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为代价发展经济,然而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无视环境价值性更是加剧了环境承载负担,越来越背离“美丽中国梦”的实现轨道。

(一)培养目标价值取向单一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综合反映,关涉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好坏。从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均突出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操型人才为目标。然而遵循这一价值取向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坚持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实践管理工作中大多倾向于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目光短浅,行为短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决定经济发展的质量。面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现状,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单一价值取向已完全不能适应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二)课程设置不全面

课程设置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教司的调查中,我国经济管理类学生应具备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社会责任感五方面能力,然而从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要满足这五方面能力还远远不够。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经济学专业均开设《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主干课程,而这些课程都过分强调理性经济人假设,物质利益最大化,无视环境的价值性,带有明显的环境缺陷,专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为考虑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融合,无法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

(三)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关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塑造。我国自开设经济学专业后一直沿用西方经济学思想理论体系,而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强调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数量模型设计与推导,不注重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补偿,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未能引导学生把经济学放大到整个自然环境系统中去思索,无论是经济人假设、还是生产函数、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以及我们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的GDP都不考虑环境成本,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相脱节。这些不考虑环境成本、环境代价的经济学知识一旦被运用到实践,各级管理者就会想方设法追逐利益最大化,置生态环境于不顾,这样,所培养出的经济管理人才自然无法担负起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二、国外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借鉴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一系列世界公害事件的出现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除了法律、行政等强制约束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渗透式环境教育是将环境知识分散于文、理、工等学科教学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教育,使学习者在各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以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升学生环境保护自觉性。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主张环境教育应渗透到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并在环境教育的内容、特点、方式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在经济学的发展中引入环境和生态科学的内容,形成“环境经济学”这一学科分支,为人类克服经济发展与环境危机的矛盾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尤为强调经济系统的环境分析,注重吸收最新的环境资源性、有价性和稀缺性理论,逐步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伦理观。

(一)环境价值观深入每个教育管理者心中

教育管理者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环境价值观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学管理者。在国外,很多教育管理者本身就是环境保护组织的成员,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日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自身已经确立了深厚的环境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已经成为每个教学管理者的自觉活动。

(二)课程设置规范、全面

国外经济学为适应时展自身也在不断完善中。西方经济学吸收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内容,形成环境经济学学科分支,为经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由此,国外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把有关环境教育、环境经济学等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课程体系更加全面和系统,引导学生把原有孤立的经济系统放大到整个生态系统中,让学生学会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考量环境价值。

(三)重视各教学环节的渗透式环境教育

在国外,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践教学都非常重视渗透式环境教育。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将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观介绍给学生;通过辩论讨论的形式将西方经济学推崇的生产消费观转变为适度消费绿色消费观。此外,国外充分利用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例如,在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中,深入企业了解整个供应链管理流程,产品制作过程的清洁工艺,三废循环处理技术及企业环保投入等内容,并自主虚拟设计企业生产营运系统,从而通过实践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提升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对未来环境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将产生重要影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我国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探索出一条渗透式环境教育有效模式成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做好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从宏观上来讲就是要求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立足十“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培养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从微观上来讲,各大高校应致力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现所培养的经济管理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经济理论功底和实操能力,而且更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学生在实际管理工作岗位上才能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处事思维,才能实现决策的真正理性化。

(二)优化课程设计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必须在课程设计上进行优化。首先是更新课程观念。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门类齐全,体系完备,但整个经济学体系中却忽视了环境这一重要资源的价值性,使得学习与社会生活脱离,因此,必须通过渗透式环境教育来弥补传统经济学这一缺陷。其次,课程设置综合化。当代科学发展呈现出分化与综合双向拓展的态势,为适应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经济学专业课程内容应在学科间进行横向综合。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除开设《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主干课程外,应吸收国际先进科研成果,开设《环境伦理学》、《资源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等基础必修课程。第三,课程安排合理化。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时间为四年,在大一入校开设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通识课,大二开设《环境经济学》等基础专业课,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大三开设实践课,使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三)改革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内容是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还未将有关环境教育、环境伦理课程列为必修课程的情况下,需要一些专家学者根据我国国情自编经济学教材,并在各章节安排有关环境知识、环境资源、环境成本等内容;同时,对经济学专任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吸收先进的环境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自编讲义,将经济学知识点与现实环境保护联结起来,在介绍经济学流派或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时,应拓展对其思想渊源的伦理基础和经济思想的价值判别,对经济学所提出的政策主张应立足国情给予道德分析等,启迪学生的环境思维,引导学生形成经济学环境价值思维。

(四)改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对专任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过去“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多学科渗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借助案例分析、辩论等形式,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解环境保护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其次借助现有经济学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与见习、实习、模拟实训等方式,深入企业实际,了解整个企业的生产营运过程,循环技术、清洁技术等环保技术,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何永秀,张娜,张晓春.中美经济学专业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6)

[2]刘辉煌,李峰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6)

[3]袁红辉.中国传统经济学教育与环境问题[J].鸡西大学学报,2013(6)

[4]刘灿等.经济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现状调研报告[R].21世纪中国经济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2006(8)

[5]丁浩.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人力资源,2008(10)

作者简介:

吴月(1982- ),女,湖北荆门人,汉族,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生态经济;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篇2

 

环境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类在经济发展中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研究如何利用经济手段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具有超过百年历史的经济学科相比,它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高校开设环境经济学课程。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管理环境中命令-控制型政策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不断显现,以及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学术界和管理界逐渐认识到该学科对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作用,环境经济学对环境政策制定的影响随之迅速扩大,它逐渐成为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学习者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 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 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 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 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形成的边缘性学科,它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探讨环境与资源问题,在资源与环境政策制定中起重要作用。无论从环境科学/环境管理专业办学定位或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本课程都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其定位应该是为完善环科科学/管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总体轮廓和最主要的内容,掌握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能力;针对本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以包括5大模块:导论、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环境政策、资源管理;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要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篇3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区域分布 专业定位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b)-0024-01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3~4]。

1 专业存在问题

1.1 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4]。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 专业办学建议

2.1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2]。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

2.3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1]。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为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 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

[2] 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1~82.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篇4

一、环境正义的概念

环境正义是环境伦理学中的前沿问题,它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也推动着环境伦理学的转向。环境正义的观念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美国现代民权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所谓环境正义,一般是指所有人,不分世代、国籍、民族、种族、性别、教育、区域、地位、贫富等,都平等享有秩序、整洁及可持续性环境的自由以及免受环境破坏的危害之权利。环境正义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人们平等的环境权利,并尽量减少人们之间因不平等关系而导致的不平等环境影响,从而维护人们的价值与尊严。

环境正义的实质是环境责任和生态利益的合理分担和分配,由此能够清晰地看到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以及解决生态危机所应采取的正确应对方略。环境正义的实现对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环境正义的基本类型

有学者将环境正义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划分。从性质上分,涉及程序意义上的环境正义(强调各种国际、国内环境法规的制订、执行、标准是普遍适用的)、地理意义上的环境正义(强调容纳废物的地方应从产生废物地方获得补偿)、社会意义上的环境正义(强调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群体承受环境风险比例相当);从时空上看,涉及种际正义(人与自然之间)、代际正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代内正义(其中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正义、后发民族与先发民族之间的族际正义、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域际正义、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的群际正义)。这些正义问题是基于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对等性而提出的。其中,代内正义是前二者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代内正义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代内正义优先将有利于为解决其他环境正义问题创造财富和生态环境等物质条件,创造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种制度条件。

三、专业存在的问题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四、专业办学建议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着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篇5

传统的毕业实习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高职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是从事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的,企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需要大学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些能力往往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所欠缺的。对于学生而言在没有工作之前,到哪里去积累经验是对学校和学生都是个难点。对学生毕业实习的安排,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非常手的工作。

第一:实习内容与学生期望的差异。同学们对实习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不少同学习上在实习期间大显身手,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实习单位的日常工作,因为涉及到公司的利益,决不能有半点差错。当同学们满腔热情来到实习单位,发现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只是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直接降低了实习的效果。

第二:实习与找工作矛盾。由于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绝大部分同学都要在这段时间寻找工作单位,面试的机会多,请假多;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学生还要应单位要求转到工作单位去实习。这些都容易造成实习单位的误解,长此以往,实习单位不愿意安排比较重要的岗位给实习生,甚至拒绝接受实习生。

第三:实习与撰写毕业论文的矛盾。根据安排,学生实习与撰写毕业论文一般同时进行。学生出去实习,论文专业进度容易脱节。由于学生在外实习,无法随时和指导老师保持联系,遇到专业上的问题没有良好的环境进行讨论,无法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等有效资源。实习时间和撰写毕业论文时间上的冲突,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有较大的阻碍。

第四:实习费用的处理。学生出去实习,需要一定的费用,主要是车费、餐费和付给对方公司的实习费用。这些对于部分学生是一笔较大的开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习效果。

但是无论是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还是从就业方面考虑,专业实习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构建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景和依托实验中心开展毕业实习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毕业实习新模式。通过这个模拟实习平台,把企业真正“搬进”高校的实验中心,让学生在实验中心完成模拟毕业实习,掌握企业运作规律,熟悉企业运作流程,体会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高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效地提升经济管理各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经管类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的构建探索

让学生在学院内以模拟的方式进行专业实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和探索。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设计的原则

第一、仿真性原则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运用现代信息化方法和手段去实践经济管理活动过程,认识和把握经济管理活动规律的,因此,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从业务流程安排、工作岗位设置到企业情景设计都要尽可能地贴近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实际,突出模拟实习的高度仿真性。环境的设计要使学生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实际环境中的感觉,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不同于课堂上课的状态。环境模拟的越真实,实验的效果就越好。环境模拟不仅包括一个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还包括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如外部企业、税务部门、银行、海关和用户等。在仿真企业环境中,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在各个企业内部要设置各种主要业务工作岗位,并建立起各个业务岗位的管理工作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完成的工作,体会到企业基于流程的运作模式。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设计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工作岗位,让学生通过轮换单位和轮换岗位实验,了解和掌握各个岗位的业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岗位之间、单位之间业务联系的途径和方式,从而达到树立全局观念、增强业务工作能力的目的。

第二、系统性原则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不同于单项课程实训软件,它是在整合经济管理专业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全过程的系统,是将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进行的全面集成。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的设计,应根据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方法和手段,营造一个模拟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平台,突出系统的总体功能。毕业模拟实习平台是由各个单项模拟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各个单项模拟实训综合实训系统中的子系统,通过有效整合,充分发挥系统整体功能。毕业实习综合实验平台是通过模拟企业的业务流程将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既具有各个单项实训功能,又具有总体功能。

第三、互动性原则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模拟实习不是单个学生进行的实训,而是一个团队协同进行的实训,是一个动态的实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要求做到在实验过程中将学生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根据已有的基础资料资源进行操作。每个岗位的操作结果都会对其他岗位产生影响,即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其他环节的结果,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实训的效果,因此,需要大家各在其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以实现经济管理目标。这种模式不仅具有高度的仿真性,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了体现外部环境变化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影响,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既要设定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又要设置众多的变动因素,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

一个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的建设

该实训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第一、计算机与网络系统

第二、经济管理专业“影子工厂”是整个模拟实习平台的核心构件。

“影子工厂”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一个虚拟的工厂;其二,它是信息层面企业的模拟,其数据及活动描述均来源于真实企业。影子工厂实训教学系统应该全面模拟企业ERP实例的教学软件,结合教学的特点及实训过程组织的需要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实训教学平台。

“影子工厂”实习教学平台基本能实现仿真企业平台和仿真教学,基本体现了前述模拟实习平台设计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仿真企业环境。提供真实仿真企业的业务处理环境的功能。对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训流程的设计都必须使实验者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不同于课堂上课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规划自己的实训过程和实训步骤,主动加入群体活动中去完成实训。环境模拟的越真实,实验教学的效果就越高。环境模拟不仅包括一个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还包括改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第二:模拟职能岗位。模拟实训中,一种设计思路是每个学生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由实验者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目的是熟悉系统的功能,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为了全面提高实验者的综合实践能力,真实模拟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运行过程,由不同的学员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第三:仿真企业流程。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其业务流程,对“影子工厂”实验教学平台也是如此。在仿真企业环境中,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将系统性地经济业务理论与实践全面结合,使每个实验者深刻地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完成的工作,体会到企业基于流程的运作模式。②其他重要的组成平台包括: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模拟实验平台、witness生产系统建模与流程优化实验平台、统计专业软件操作与实践模拟实验平台、市场营销与竞争模拟平台、国际贸易实验平台、电子商务实验平台、证券分析与模拟教学平台。整个模拟实习平台不仅需要搭建软件模拟平台,还需要一定量的实体实训设备和装置,如必须的模拟生产线、人因工程和物流工程的实训所需的耗材。

三、经管类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平台应用的效果分析

该模拟实习平台基本上能让学生了解企业运营全过程,学习企业运营决策方法,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既能对企业的某一个专业职能和流程进行仿真,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提供模拟教学环境,又能体现其跨学科、跨专业性。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及相关环境的完整模拟,可以使毕业生对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整体的系统的认识。来源于企业ERP实例的影子工厂实训教学系统,将管理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充分结合,克服理论教学抽象、空洞、难以联系实际的不足,有效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组织下厂实习的困难。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技术、物资、生产、财务等各管理环节,理解企业的各项管理职能、过程和活动。

四、结论

经管专业毕业生如何开展模拟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全面提高实习效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模拟实习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实现毕业生模拟实习实践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目前在这方面还有待于完善,提出合理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体制,加强反馈控制,切实保障模拟实习质量。(作者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篇6

步入21世纪以来,职业技术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在这一教育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都开设了经济类管理专业。目前,教育界在理论上对理工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多,对经济类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因其专业特色,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多流于形式,容易使得该专业培养毕业生偏离教育的目标。

一、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毕业论文高职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国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文科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往往办成了本科压缩型。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其培养目标仍存在偏差。

二、校企合作是解决教学与职业环境相脱离的最佳途径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偿互享,硕士论文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最好选择。

1.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前瞻性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种类、结构、以及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变化,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以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更加适用的人才。

2.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短缺,具体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少,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等。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他们可以为企业职业教育所用,而且通常不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学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将学校的科研理论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生产优势、管理实践优势相互结合,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缓解学校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的矛盾,又能为企业及时输送适用性人才。

3.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而参与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是学生实训、实习的最好机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具体岗位,这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等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培养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民族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

三、经济管理类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理论界已被普遍认同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开发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1.建立契约式实训基地。校企双方通过契约的方式约定,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医学论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由企业定期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设施和机会,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这种形式由于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一部分实习成果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时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2.采取员工培训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与学校联合的一般为大企业,校企双方通过签定联合办学的契约,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是一种校企双方之间较深层次的合作,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中专、大专、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或高层次的专项管理培训等。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篇7

一、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

虽说我国开展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育已经有较长的时期,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作用,我国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也显示出其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殊性。

1、与现实经济发展紧密关联

由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和现实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所以,这两个专业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必然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教育产品(学生)和科研产品(论文、研究报告)都必须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相应支持。

2,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关联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各行各业都加强了对外联系,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大趋势,我国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大量经济管理方面人才

二、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由于国外教育培养水平的先进,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就成为必然选择。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要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环境中,社会对于既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又通晓专业性外语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就更是迫在眉睫。

1、紧跟国外同专业前沿

由于国外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专业研究也处于学科前沿,其教学更是如此。作为国内同专业,通过引进外国最新版本教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同时他们掌握的学科知识在一段时期内不会陈旧。

2、掌握专业外语

以前大多数高校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但效果并不好,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仅仅将这门课程当作英语课程的辅助课程来学习,死记硬背某些英文单词,过后不久就忘记了。通过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一局面,将外语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外语词汇,一举两得。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兴趣。据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反映,学生对双语课程的学习热情远远高于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双语教学使学生处在新的起点上,如果成功会使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随着双语教学课程的增加,甚至到将来某个时候可以完全取消专业外语课程,而学生并不会因此缺乏专业词汇的培养。

3、适应社会需要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历来是高校教育的推动力量。正因为如此,随着社会对“英语+经济管理”类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作为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提供足够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仅仅依靠英语课程甚至专业英语课程并不能够彻底解决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脱钩问题,只有通过双语教学,在学习专业课程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专业外语词汇,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自如运用,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目前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在国内很多高等院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双语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2005年长沙理工大学对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过一次双语教学的调查,调查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有多位老师进行双语教学,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综合来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与教师的素质

学生英语水平、专业知识、教师英语素质都对双语教学存在重要影响。由于双语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特别是外语要求较高,这使得很多英语水平较差学生上课无法听懂,甚至教师授课中也存在语言错误等问题,这直接导致学生无法领会课堂教学内容,进而影响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吸收。

对于双语教学来说,双语师资问题是几乎所有推广双语教学的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我国缺乏外语社会环境,双语教师短缺现象显得尤其突出,可以说已经成为阻碍当前我国双语教学目标实现的瓶颈问题。我国教师基本上都是单科型的:外语教师只能讲授英语课程,几乎没有其他科目的知识背景;学科教师专业基础比较扎实,但是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偏低。正是因为如此,聘请外语教师讲授双语课程会以牺牲学科知识为代价,而聘请不能用外语授课的专业教师则会以牺牲双语教学为代价。

要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对双语教师的长期需求,单靠对在职教师加强培训只是权益之计,应该从学生的英语教学入手。有些学校虽然要求学生学习两年基础英语,但是进入三年级和四年级之后根本没有专业英语的学习要求。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无论在听、说还是在专业英语方面都有很大缺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适应双语教学的环境的。

2、先进教学技术和方法的结合

当前在高校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使用并不广泛。对于双语教学这一新事物,多媒体、优秀教学方法应当结合到双语教学当中,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逐步采用英语,结合专业知识对现实进行思考,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

用双语授课,特别是在用英语授课时,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由于没有语言环境,陌生的语言无法激活学生的反应能力,在使用中文时,教师有时仅仅是使用了抑扬顿挫的语调就使学生加深了印象,强调了重点,而使用英语则不能简单地在语音语速上作文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应运用到双语教学当中,配合图表手势以及其他的肢体语言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图式,能达到事倍功半之效,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是一大挑战。

3、创建良好的双语环境

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良好双语环境的支持,双语环境不仅包括学校环境而且包括社会环境。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双语教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和他们的社会大环境分不开的。例如在新加坡工作语言是英语。新加坡的街道、商店、广告牌等公共设施标志都是用英语和汉语或马来语标记的。在这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双语教学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在我国,双语教学缺乏课堂以外的现实环境,学生感受不到外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因而没有感到不得不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压力,缺乏学习外语的动力和热情。在整个社会缺少英语环境和文化的背景下,积极改进我国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对于双语教学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学校要主动创建双语环境。学校应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建设,通过设计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通过设置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和教师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和听到英语,逐步使英语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工具。学校还要主动加强同国际学校的友好关系,通过将部分师生送出国门或者邀请外国学校师生来校访问等途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这对于学生开放性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也十分有益。

4.双语教学的效果问题

双语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其效果,一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二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前者是主要的,但二者又相辅相成,要达到两个目标─这正是双语教学的目的所在,但在现实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几位已经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所做的调查发现,在教学效果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进度问题,使用双语教学的进度普遍比非双语教学的课程进度较慢,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知识的掌握,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的要求。其次,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常常受到鼓励,自信心增强,有成就感,往往越学越有劲,而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干脆放弃,因为上课听不懂,自己看书又有较大的困难,教师也不能再放慢速度迁就这类学生,因此造成这样一种结果:一半热一半冷,热的是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冷的是英语水平差的学生,两极分化严重。要迅速提高这类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实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那末要他们使用英语来学专业知识就更加难以办到了,对于这类学生以及学其他语种的学生(如日语、俄语、法语等)在双语教学中该如何处理成为一件棘手的问题。

对于这一类学生 授课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笔者认为可以引入“愉快教学法”,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师生之间可以平等交流,教师的角色是和学生探讨问题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要做到这一步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人民教师的传统形象会被打破。

参考文献:

[1]肖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双语教学的应对策略》*河南科技,2005年第七期。

[2]李争鸣:《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山西高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

[3]王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北方经贸,2005年第五期。

[4]杨四耕 戴云:《我国双语教学研究新进展》摘自《学校双语课程》,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课题组《愉快双语教学实验研究》徐汇教育信息网,2003年底月1日。

[6]王学良:《双语大家谈》百度论坛,2004年6月18日。

[7]张正东:《论双语教学》百度论坛,2004年6月8日。

[8]袁平 愈理明:《高校双语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研究》*中国外语,2005年第一期。

[9]袁平 高捷:《上海交通大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2月(大会专题报告)。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环境工程;管理;对策

为了使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两不耽误,我国实行环境工程势在必行。环境工程包含的内容涉及到多个层面和领域,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废气、污染颗粒、废水、噪音、光污染等等,环境工程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安排处理。当前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势不可挡,所以相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虽然环境工程可以解决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关系,但是我国的环境工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环境检测系统的完善问题,我国目前专业的环境检测系统检测维修人员相对缺乏,并且全国上下的环保意识并不强。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出发,结合目前我国的环境工程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由此可以对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提高环境工程的管理效率,维持生态环境健康,并且将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切实落实。

1市场经济下环境工程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有许许多多的方面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并且我国各级城市的商业发展越来越明显,所以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污染,建筑垃圾、工业垃圾、未经有效处理的矿业废弃物排放,这些污染都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城市化、商业化的飞速发展在短时间内创造了表面的繁荣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严重地对周围的土地资源造成了破坏。虽然各地方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或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但是许多工程都是形象工程、保护工程,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更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不仅影响了环境工程的效益,还懈怠了生态环境的治理。

1.1环境监测缺失系统化

环境工程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为了有效提高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成效,并且可以切实将环境管理工作落实,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对权威的环境监测体系尚且不存在,并且各领域的环境保护检测由多个部门负责:农业生态环境有农业部门负责;森林生态环境有林业部门负责;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有国土部门负责,所以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负责单位,并且这种多个部门负责的情况会出现许多的问题: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各部门之间彼此互补、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等等,这些负面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的难度。

1.2缺少专业人才

环境工程不是一件容易的小事,有效的环境工程往往需要专业的环境工程人士来完成。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专业的环境工程人士并不多见,尽管我国许多高校开设有环境工程专业,但是由于环境工程方面的就业问题,使得许多科班出身的人都流向了其他的专业,这样一来,我国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还损失了大批专业的环境工程人才。专业的环境工程人才的缺失给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1.3环保意识差

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政府和群众都仅仅重视经济的发展,认为经济发展起来了国家就强盛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几乎是得不到重视。直到近几年,环境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环境问题这才得到高度的重视。相对从前而言,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讲还是人民层面讲,环境保护的意识却是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国的总体环境保护意识达到了高度的层面,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的总体环境保护意识水平还是偏低的,主要体现于我国人民与政府的环境保护意识无法有效对接,人民愿意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但是却又不知道从何入手,使得一些环保政策落实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市场经济下环境工程管理对策

2.1加强对环境工程保护的宣传力度

我国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也仅仅是从近些年才开始的,多年的环境污染已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各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的领袖,要起到带头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公告等形式向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政府可以采取下达环保指标的形式,强迫这些企业做到低污染、零排放。政府通过对环境工程保护的宣传,使居民和企业深刻意识到环境问题给自己的生活、利益带来了哪些威胁,鼓励群众积极响应。

2.2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尽管现在我国居民普遍响应了政府的环保号召,但是群众的响应全凭自觉,普遍来看没有受到正规的环境保护教育。这也正是我国目前所缺少的,对群众的环境教育工作很不充分。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环境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环境监测系统的不健全,而我国在进行大局观的环境保护问题策划时,需要所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部门介入,无论是林业、城市还是农业,所有部门参与进来才能将问题细化处理,将政策和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2.3健全环境工程管理规定

想要真正做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凭政府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的,政府在落实环保工作的过程中起到的是领路人的作用,至于落实实际的工作还需要全社会广泛地参与。政府作为领路人,首先要制定健全的环境工程管理规定,以便于全社会有规可依。除此之外,有了健全的规定使政府在指导工作和处理问题时也有更明确的方向。在制定环境工程管理规定时还会涉及到许多的因素,所以政府在制定该规定时不能“拍脑门”,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实际问题,并且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制定出健全的、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规定。一份健全环境的工程管理规定实行以后,还要引进先进的环境管理技术,结合先进的信息化工程,对环境保护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监测,达到对环境综合管理的效果。

2.4科学制定目标,信息交流共享

环境保护在我国实行的时间毕竟有限,而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目标不明确的情况。环境工程水平低、治理目标不明确、信息共享不通畅,这些负面问题综合在一起严重阻碍了我国治理生态环境的工作效果。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大致分为林业、农业、城市,而这三块领域分别由林业部门、农业部门、国土部门来管理。各部门之间并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所以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我国,许多地方是多领域的重合地区,也就是说在这些地方使农业、林业、城市三态共存的。对于这类地方的环境治理,如果各部门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那么就会出现一地多治的现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不同的部门对同一个地方的治理会有不同的方案,当各部门的方案落实时,治理现场就会出现指挥混乱,更严重的是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现象,本来是治理环境,但是由于不同方案的叠加,变相地造成了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所以说,各部门之间应该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制定统一的目标,避免出现漫无目的、治理混乱、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3加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率

环境工程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领域的知识,所以环境工程对于专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才的操作。但是我国目前在环境工程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有限,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环境工程的专业人士就业面窄,也就是说我国环境工作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市场实际需求所呈现出的是微弱的适应性。由于待遇、工作环境、就业门槛等许多因素,许多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都流向了其他的行业,造成了极大地教育资源浪费和人才流失,这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损失。极度缺少专业的环境工程人士,会导致环境出现了问题却无处咨询,并且在治理的过程中很不专业。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许多高校每年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如果都运用到实际的环境工程工作中去,单从数量上讲是完全足够的,但是这些人才之所以出现大量的流失是许多因素造成的。政府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挽留这些环境工程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专业的录取考试来录取一部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在这些专业人士入职后,通过给予足够的福利、薪资待遇来挽留这些人才不跳槽,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充分重视这部分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让环境工程的专业人士体会到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工作出色,所在单位要予以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增强环境工程专业人士的信心,并且对其地位进一步予以了肯定。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篇9

经济责任审计既是审计监督,又是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审计对象涵盖面广、级别层次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涵盖了地方党委政府、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重大经济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事项,贯穿了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结果是人事、组织部门选拔、奖惩、任免领导人的重要参考依据;经济责任审计要综合运用审计监督、经济监督、经济分析和鉴证方法等多种方法手段;经济责任审计由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来进行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因而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具备必需的专业胜任能力,应该是能胜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素养。

(一)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1、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财税、金融等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财经法规

2、宏观经济管理知识,包括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民生政策、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国家及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公共投资与行政管理、经济决策战略管理、公共管理、项目管理、人事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调等知识

3、经济商务、合同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物资管理、土地管理、工程技术及工程造价、招投标等方面的经济管理知识及相关经济法、商法等法律法规。

4、环境保护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5、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计划、公司治理、企业经营活动及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6、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各种统计分析软件、定量方法和统计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业绩计量与报告知识等专门知识。

7、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知识。

(二)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审计查账能力。审计的基本特征是经济监督,查账能力至关重要。经济责任审计人员

应能熟练运用审计技术方法、计算机技术方法、审计职业判断、适用的经济法律法规,获取审计证据,识别和发现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对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查深查透。

2、对经济活动与经济决策的审计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综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领导干部重大经济决策、重要经济政策的执行、重大项目投资、重大资金使用等经济活动的决策过程及执行结果进行审计,并对其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作出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

3、绩效审计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运用绩效审计的专门方法和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政府或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经营发展战略及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政府举借债务、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科技创新、重大资金的使用等经济事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和生态效益进行绩效审计,作出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

4、宏观意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具备战略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具有敏感性和预见性。综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从宏观、全局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突出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

5、电子信息化审计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掌握现代最新科技手段,运用信息化审计技术,实行联网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数字化审计方式,做好审计数据资源的开发运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6、良好的表达与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及领导干部沟通并听取其意见,争取其理解、支持和配合。还要认真听取经济责任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意见,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三)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工作经验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不仅应当有从事会计、审计的工作经验,还应该懂经济,了解熟悉经济运行、经济管理的方式和规律。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在审计组内,还应有在一定级别的党委、政府领导岗位上的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有在企业高级管理层岗位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或有在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土地管理、资源环境等专门经济领域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或专家,合理配备审计组成员,使审计组团队具备与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相适应的整体胜任能力。

(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恪守审计职业道德。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

2、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廉洁自律,无私无畏,保持审计的独立性。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往往关系网错综复杂,审计人员受到诱惑的机会和承受的压力相对来说也较大,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不为金钱和利益所动。

3、文明审计,严谨细致,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和职业谨慎,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沉着冷静心态,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

4、学习与创新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创新思维能力。

二、适应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对策和途径

(一)改进审计人员准入制度,构建多元化结构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队伍必须包括高层次、高素质、多门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在选调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时,要引进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信息化技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注重吸收既有审计专业能力,又有经济工作领导、经济管理等岗位的实际工作经验、懂经济、懂管理的知识能力复合型人才,扩大有实际经济工作经验的人员的比例,建立一支以复合创新型人才为主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二)加大经济责任审计队伍的交流锻炼力度,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能力一是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与经济管理部门人员交流任职的方式,将经济责任审计专业技术骨干分期分批的到地方党委政府、财政、金融、发展计划、经济贸易、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经济部门挂职锻炼或交流任职,在经济工作中学习经济,增长才干。二是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多岗位锻炼和轮岗交流制度,加大上下级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内外干部的交流力度,拓宽审计人员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宏观思维和大局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建立相关经济领域专家库,聘请专家参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评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统计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经济领域、建立专家库,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具有与经济责任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参加审计业务或者提供技术支持、专业咨询和专业鉴定,有效利用外部的人力资源,缓解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确保审计组从整体上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四)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优化组合审计资源。

在计划安排、审计重点和审计力量调配等方面,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平台,将财政财务手术审计、绩效审计、内控制度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工程投资项目审计等专业审计相互结合和衔接,探索一次进点、协同审计、成果共用、分别报告等组织方式项目同步安排、协同实施、共享成果。加大对各专业业务领域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优化组合审计资源。

(五)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务培训和审计技能经验交流

实践出真知。一是以审带训,在实施重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时,由上下级审计部门、或同级不同专业部门联合审计,以优秀的审计专业人员为审计组骨干,在审计项目的实施中有重点的带领和培训经验不足的审计人员。二是审计实务案例培训。在审计实务培训中对各类型的优秀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和典型案例进行交流和点评,对多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审计经验和方法技巧,分门别类进行示范、总结和提炼,积极推广应用。三是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培训。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程序、审计的内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体系及技术方法。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六)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轮训、培训制度

把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学习培训作为提升审计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一是建立完善分层分类培训体系,积极运用网络、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等方式,有计划的组织各个层次的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学习最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技术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训,提升职业素养。三是定期选派素质较高的审计人员到大专院校短期进修。进修内容可以适当宽泛,兼顾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

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农业资源;高校环境专业;发展思路

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农业资源问题及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正常发展,不但如此,还影响整个经济的持久性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为解决和环节农业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我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目的在于实现“美丽中国”,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并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优美、健康的生存环境,使我国农业能够持久性的发展下去,同时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体现了党已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辅相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一,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的农业经营模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二,不合理用水,导致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水体被严重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第三,因现代城市的不断建立,使原有的森林遭到了严重破坏,导致森林覆盖率低、乱砍滥伐严重等不良现象。第四,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交通干线的全面覆盖及旅游业的不断开发与发展,使水土、能源结构、生物种类等问题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草地面积扩大且产量低;水土流失严重且土地沙化速度加快;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大气污染严重且酸化面积不断扩大;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且生物多样性下降;工业三废排量剧增且生物入侵现象增加。使我国超过19.98%的耕地受到污染,粮食减产超过1199万吨,经济损失超过220亿元,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率剧增。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但通过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知识,可以有效区分巨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了解农业资源与环境是必要的。第二,農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不但能够为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还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土壤管理好,更有利于农业信息化的形成、使农业的发展得到了有效保障,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第三,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第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就业问题已经成为衡量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的指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发展思路

(一)调整课程结构

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开设应与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够使农业健康发展得到有效保障。这要求高校要根据当资源破坏、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实际情况,设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相关课程。

例如,“农业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实践、农业生产技能”等课程的开设。

(二)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农业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不断涌出,使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践性越来越高,诊断要求高校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力求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农业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及农业生产实践能力,设置大量与环境监测、环境改良、农业工程技术等相关的课程是加强实践教学力度的关键措施。

例如,高校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资源的使用现状及环境污染现状(如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然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破坏明显、土地荒漠化严重等地区,观察被污染后的农业生产情况及发展情况,让学生深刻了解到合理使用和调配农业资源,对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环境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增加相关的选修课程

因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实践性较高,使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压抑,同时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使相关教学要求提高,增加了老师与学生的教学压力,所以为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相关课程的高效教学,高校除了要开设相关必修课程外,还应增设相关的选修课程,以此缓解老师与学生在该专业教学中的压抑感和压力,同时扩展学生书本以外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有利于农业持久性发展的实现。

例如,“绿色食品工程、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工程与技术、环境与遥感技术”等选修课程的增设,这些课程的设置都反映不同专业教学特色,有效扩展了学生知识视野。

四、结语

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设置的目的在于满足农业生产与农业发展对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就业率的提高。随着高校扩招,使环境生态类人才培养丧失了恰当“接口”,加之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机构人才需求不高,导致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市场出现“疲软”现象,使这一类人才就业率极低,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持久发展。因此,要积极寻找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发展思路,以此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就业率,同时也推进我国农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秀娟,张莉,张喜焕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发展思路[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24-26.

[2]王艳玲,徐江兵,周晓冬.协同创新环境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32:375-377.

[3]李灿,王思砚.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特色与改革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5,06:87-90.

[4]何慧丽,程晓蕊,宗世法.当代新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总结及反思——以开封10年经验为例[J].开放时代,2014,04:14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