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活动十篇

时间:2023-03-15 13:45:57

全国科普日活动

全国科普日活动篇1

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一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努力提高我镇广大干部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根据区科协统一部署,镇科协决定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201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名称

井口镇201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二、活动宗旨

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结合我镇实际,利用我镇教育、卫生、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公众素质,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

三、活动主题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四、时间安排

2010年9月18日——24日(各村、社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适当超前或滞后安排)

五、活动方式

组织动员全区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村、社区、学校、幼儿园等,面向广大群众,运用讲座、报告、展示、咨询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井口通讯、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有关宣传活动。

六、活动地点

镇涌泉广场、主要公共场所、辖区学校等。

七、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内容:全国科普活动开幕日

活动时间:9月18日 8:30-11:30

活动地点:涌泉广场

主办:井口镇科协

2、活动内容:井口镇第一届蕊泽杯运动会

活动时间:7月30日——11月1日

活动地点:涌泉广场

主办单位:井口镇人民政府

3、活动内容:世博知识抢答

活动时间:8月13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科协、镇文化服务中心、镇团委

4、活动内容:安全知识讲座

活动时间:9月20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文化服务中心、镇安稳办

5、活动内容:应急疏散演练

活动时间:9月21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科协、镇文化服务中心、镇民政办

6、活动内容:科普志愿者义务科普服务活动

活动时间:9月23日

活动地点:涌泉广场

主办单位:镇科协

7、活动内容:健康知识讲座

活动时间:9月24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科协、镇机关党支部

8、活动内容:科普画册巡展,发放科普宣传材料

活动时间:活动日期间

活动地点:各村、社区

主办单位:井口镇科协、各村、社区

八、注意事项

1、参与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整合资源,精心策划组织实施,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2、各村、社区分别负责所在辖区的活动实施组织与落实。

3、各村、社区活动结束后,认真把本次活动进行书面总结,于9月28日以前一并上报有关声像资料和总结至镇科协。

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科普法》,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根据泰兴市科协《关于开展泰兴市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将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安排

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时间为9月15-21日。根据市、区科协要求和我镇实际情况,经镇政府同意,镇科协将有关活动相对集中安排在9月16日前后。

二、活动的主题

围绕“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的主题,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大力倡导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普及健康知识,进一步促进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意识和预防疾病意识的提高;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倡导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识。

三、活动的内容

科普日期间将动员和组织宣传、教育、科技、农林、团委、妇联、文化、计生、卫生、司法、以及相关产业化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运用专题讲座、食品安全专题检查和专项整治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开展专题讲座。9月15日科普日当天,在镇四楼会议室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健身讲座”和“设施农业安全用药知识讲座”,届时将邀请张桥卫生院和农技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讲解;

2、组织食品安全大检查。9月17 -19日将组织人员对全镇所有超市、食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食品成产加工和销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食品安全大检查;

3、组织对各企事业单位的食堂的食用油和肉制品进行专项整治。9月20-21日将组织人员对全镇各个食堂的食用油和肉制品等进行专项整治,对于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要严格依法上报、要求整改。

四、活动要求

(一) 加强领导,精心策划,注重实效。

为了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宣传活动,镇政府成立科普日活动领导组:

组 长:吴 慧(副镇长、分管负责人),

副组长:杨建中(科技助理),

成 员:翁 宁(纪委副书记兼团委书记)

朱 军(宣传委员)

孙玉芳(妇联主席)

杨玉富(工业三产助理)

王洪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

朱金海(司法科长)

辛纪元(农技服务中心主任)

焦振宇(文化站站长)

孙佳新(科教文卫体科副科长)

朱国际(张桥初中校长)

王爱国(焦荡实验学校校长)

匡 斌(张桥小学校长)

周玉文(张桥卫生院院长)

印永富(焦荡卫生院院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科教文卫体办公室,杨建中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科普日活动的重要意义,落实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各有关单位可在主要公共场所,宣传张贴和悬挂活动宣传招贴画和其他宣传品,努力在9月16日前后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宣传高潮。

(三)精心策划,认真总结。活动结束后,要对活动的组织实施、活动成效、典型事例等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形成总结材料上报泰兴市科协科普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三

20xx年是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第xx年。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科普知识,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根据中国科协、教育部、环保部和省州科协、教育、环保部门关于举办201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巴东县科协、教育局、环保局将联合举办2013年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将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和主题

20xx年巴东县“全国科普日•恩施科普月”活动于9月举行。主题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巴东”。

二、主办单位:

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巴东县教育局、巴东县环境保护局。

三、重点行动

(一)全国科普日•恩施科普月巴东县启动式暨主场活动。

9月14日,巴东县科协、巴东县教育局、巴东县环保局、信陵镇西壤坡社区、京信友谊中学“建设美丽巴东—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2013年全国科普日恩施科普月巴东县启动式暨主场活动,全面普及生态环境相关知识,提高全县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美丽巴东建设,并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全县科普日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全县科普日联合大行动。

科普日期间,全县各级科协组织、各学会(协会)、乡镇环保站、各中小学等开展科普日联合大行动,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等开展广覆盖、多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向公众全面普及生态环境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维护环保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科普教育基地开放日行动。

各类与科普日活动主题相关的科普教育基地,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灾试验场、环境监测站、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各部门实验检测监测站所室,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要积极开展免费或者优惠等环保科普开放日活动,要积极推出与生态环境主题相关的科普展览或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科普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

(四)社区科普益民行动。

组织动员各级科普示范文明社区创建单位,特别是获得国家“社区科普益民计划”表彰奖补的西壤坡社区带头,围绕科普日主题,结合社区实际,带头开展贴近居民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环保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建设美丽家园。

(五)农村科普惠农行动。

组织科普志愿者深入农村和偏远山区开展环保科普活动,普及环保和科学生活知识,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宣传教育活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和科普工作队,特别是国家“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省科普助力新农村”计划表彰奖补对象,要带头围绕科普日主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农业新技术讲座、新品种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等生态技术相关科普活动。

(六)“万名学生环保科普大行动”

各职业学校、各中小学校要积极组织“万名学生环保科普大行动”,发动在校学生开展回收可再生垃圾、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爱护绿化花草树木、保护古树名木、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的环保行动,并通过学生的环保行动,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环保意识,宣传环保思想和科普知识。

(七)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

组织各中小学辅导员,开展青少年学生科技教育活动、校园科技节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专题辅导培训,提高各中小学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提高。

(八)环保科普“随手拍”

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主办单位将与新闻单位合作,组织各科普志愿者、摄影摄像爱好者、环保志士,开展环保科普“随手拍”活动,题材以反映环保城镇、乡村、企业特征面貌以及热心环保人的感动瞬间,记录各类科普活动,体裁为照片和短片,只求内容精彩,格式不限,大小不限,专业余不限。“随手拍”活动图片、DV短片等作品由县科协统一收集,请于9月30日前,将作品电子文档发至县科协普及部,邮箱bdkxsym212@163.com,QQ379380184。活动期间优秀作品选送县新闻媒体刊登播出,活动结束后,由巴东县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办单位组织评选20副优秀摄影作品,5部优秀短片,进行表彰。省科协将对参加全省“环保科普随手拍”优秀作品进行评选,参加省随手拍评选作品请于8月20日前将其电子版发省科技馆,邮箱:248703121@qq.com。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巴东县301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由活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导、督办,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县科协、教育、环保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分管领导、相关部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县主场活动邀请县委政府领导与公众一起参与,各乡镇、部门、学校科普日活动邀请相关党政领导参与。各学会协会、乡镇科协,各中小学,乡镇环保站要根据活动总体要求认真谋划、制定本地本部门的科普日活动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科普日活动。要在活动时间内,围绕活动主题,加强科普日活动的管理,着力提高科普日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公众参与科普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贴近公众,务求实效。

各学会(协会)、乡镇科协、中小学、乡镇环保站要结合实际,可以围绕上述七项重点行动,统一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相应的科普活动。也可以围绕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和公众需求,创造性地开展科普日活动。在组织开展科普日活动中,要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力戒形式主义,着力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县主办单位与县各新闻媒体将全面合作,广泛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和活动典型报道,乡镇要利用本地广播电视中心开展合作宣传,并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的传播作用,加大对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全国科普日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活动的受益面,进一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五、其他事项。

 

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2016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

2.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

3.2016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

4.关于社区科普活动方案

全国科普日活动篇2

市委常委彭涉晗(2012年9月14日)

尊敬的龚绍林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季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2年江西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此,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市委、**市人民政府对江西省"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顺利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市民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对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科普事业发展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推进科学发展、奋力进位赶超为主题,以振兴中央苏区为契机,以"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为重点战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标,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要保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加强经济社会建设和新时期党的建设,弘扬"**、正气、开放、图强"的**城市精神,努力建设一个开放繁荣秀美幸福的新**。这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全市科协组织紧紧围绕中心,创新工作载体,更新工作理念,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优势,在学术交流、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服务、学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全国科普日"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大规模群众性科普活动,也是我市开展科普活动的一个重要渠道。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主题是"关注食品安全,共建和谐家园,享受健康生活"。食品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当前全社会都普遍关注的大问题。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食品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科学普及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希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充分认识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向城乡群众,积极主动地开展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科普咨询等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拒绝迷信、反对伪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科学普及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要认真贯彻《科普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努力践行**城市精神,为提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全国科普日活动篇3

根据《州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要求开展好州科普日活动的通知》(迪科协发〔〕10号)文件精神要求,充分发挥科协工作职能作用,拓宽工作思路,构建科普平台,联合广大科技部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科普效应,进一步形成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任务明确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科协办发〔〕7号和迪科协发〔〕10号文件精神,县科协及时制定活动草案并及时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及时作了指示,分管科协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秀萍同志于8月17日组织召开了协调会,对要求参会的15个部门要按照县科协草拟的活动方案,联合、协同举办好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同时,要求牵头部门要认真做好科普日活动工作总结。宣传部门要做好宣传报道,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和了解全国科普日活动。

二、主题鲜明,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9月20日上午,县念萨街广场呈现了一派欢乐的景象。“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共建和谐”为主题。“全国科普日活动”二大条横幅,以及来自县科协、科技局、林业局、卫生局、水务局、文体局、气象局、环保局、司法局、自然保护局、盐政等十五个部门的30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身背“全国科普日活动宣传红绶带”,在一条长龙似的咨询服务台一字摆开,形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广大市民。特别是15个部门按照科普日活动主题编制的科普宣传资料:“携手共保美好家园”、“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环保科普知识”、“云南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消除典缺乏危害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云南科技报专刊”等5000多份科普资料和100多份宣传挂图,以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简明易懂的特点易于群众接受。30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向过往市民分发宣传中,积极为群众咨询解答,让群众满意,感受到科普就在你我身边。

三、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一)围绕主题,营造了氛围

我县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参加单位多,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30多人;参加活动的农民、学生、机关干部和城市居民达500多人次。同时,宣传标语、宣传资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不局限在念萨街广场,还延伸到农贸市场及副街,营造了科普日活动氛围。

(二)搭建科普平台,整合了科普资源

今年的科普日活动充分体现了大科普的氛围。县科协虽然人少,但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发挥协调职能,是能整合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形成科普大舞台,实现科普工作双赢、多赢的局面,拓展了科普活动范围。

全国科普日活动篇4

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日如期而至。自2004年以来,全国科普日活动连续12年成功举办,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重要贡献,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性科普活动之一。2016全国科普日活动以“创新放飞梦想 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于9月17~23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共同组织开展,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创新创造创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促进全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人才基础。

7天,9000多项科普“福利”

据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是今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科普活动,全国范围内各级科协及所属学会(协会)、社区、农技协、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3000多个单位7天内组织开展9000余项重点科普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7亿人次。

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日如期而至。自2004年以来,全国科普日活动连续12年成功举办,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重要贡献,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性科普活动之一。2016全国科普日活动以“创新放飞梦想 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于9月17~23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共同组织开展,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创新创造创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促进全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人才基础。

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点开展了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科普中国”在线系列活动和全国科普日系列联合行动等主要活动。

北京主场活动以北京属地活动为基础,突出航天科技重点,集成中国科协和有关主办单位重点活动,延续A区+B区的模式。

A区位于国家体育场(鸟巢)与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之间的广场区域,包括科学嘉年华、炫彩科普中国两大板块,突出科学性、知识性、创新性、互动性、趣味性和国际性。在这里,10个国家的55家机构带来近300项科学互动体验项目,公众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与创客们近距离接触,感受创新带来的喜悦,体验智慧生活所蕴含的无限魅力与快乐。

B区活动位于中国科学技术馆,场地面积约48000平方米。这里的活动以“前沿科技和民生发展”为主线,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60周年为契机,通过主题展览、现场体验、专家宣讲等方式,宣传我国60年来航天科技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航天科技最前沿创新和民用成果,弘扬航天精神,增强民族实力,改善人民福祉,满足公众需求。

此外,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科学表演秀场……一大波科普“福利”同时席卷全国。

科学性+互动性

科学性与互动性有机结合,是全国科普日一直以来的传承。

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等现代技术,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现场互动的多样方式,向公众展现海洋、医学、工业、航空、城市交通、微观生物等领域前沿科技。

“健康伴我行”活动更是借助科普信息化资源和平台优势,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组织发动网民在线浏览“科普中国”各频道健康科普内容,同时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充分满足公众对健康科普的需求,推动公众健康生活水平提升,倡导科学健康生活。

北京科学嘉年华所有中外参展项目同样兼具科学性、互动性。围绕科普日主题,开展科普游园、科普论坛、科普游戏等多元化、互动性强、公众参与度高的广场式活动,突出科学与艺术、人文的结合,开展创客交流与互动,展示青少年创新创造成果,将科普活动融入公众生活,让孩子们徜徉在科学的海洋里。

展出的智能电表、电动汽车等智能用电实景展示与模拟互动系统,运用互动体验手段展示“科学用电、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的妙处;绿色能源电动车创新实验室,让孩子们在1000平米的场地内驾驶自己设计、组装的汽车自由驾驶……

这里一切的一切让孩子们真正动了起来、玩了起来、秀了起来、笑了起来,在欢声笑语中体验科技,在身心愉悦中感受科技的无穷魅力。

线上线下 炫彩科普

2016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炫彩科普中国场馆同样精彩不断。

在这里,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百度网、光明网、中国科学普及出版社、《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报、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等10家科普信息化成员单位,最新的交互方式,提供最为新鲜有趣的科普活动,带领公众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

在光明网军事科技前沿展区,除了丰富多彩的科普节目之外,海陆空火箭军主战武器装备模型、VR战机飞行体验等活动备受关注;在百度网展区,公众踊跃参观“科学大观园”,体验“秒懂百科”等视频产品;在腾讯网展区,其与“科普中国”合作开发的系列科普产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到不了主会场怎么办?可以参加线上科普活动。

为扩大科普日活动的覆盖面,科普日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发挥科普信息化资源和平台优势,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渠道,广泛宣传、组织发动网民参与线上科普活动。

科普中国首页开设“天天科普”专题,以“让科技知识在网上流行”为主线,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展现“科普中国”品牌,组织开展探秘科普中国服务云、走进科普中国e站、体验科普中国频道等系列科普活动,展示科普信息化建设成就。

其中,“今年科普日去哪儿”活动,通过丰富的线上活动内容,增强时效性和互动性,为公众提供了第一时间了解和参与科普日活动的信息平台;科普日在线联合应用活动利用和借助科普中国现有各渠道,集中展示科普信息化工程建设成果在社区、学校、农村等的落地应用。

“请留下你的科普足迹”活动,充分利用“科普中国――科学大观园”等有关专题频道内容,在科普日期间组织举办“请留下你的科普足迹”互动活动,通过在线竞赛、转发传递等方式发动公众上传自己参与的科普活动信息,以及到过的科普场馆、经历的科普故事等内容。

科普中国在线科幻节,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依托“科普中国――科普影视厅”等专题频道,广泛集成科幻影视资源,让公众饱览线上科幻电影节。

青少年在线科学体验活动,组织开展了青少年在线航天知识竞赛、北斗导航卫星青少年应用体验活动、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和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等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

在专题设置上,新华网承担“史上今日”和“每日一咖”栏目;百度承担“每日百科”栏目;科普中国网承担“每日一问”和“健康伴我行”栏目,以图文、视频、H5等形式展现各地区有关方面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盛况。

科普中国两微一端还同时进行同步推送,全方位、多视角展示科普日盛况。

科学的无国界交流

2016年科普日同时搭建“世界科技园”,邀请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波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南非在内的10个国家的55家机构的科技工作者,为科普日带来近300项科学互动体验项目、精彩的科技展品,有趣的科学实验……

在这里,公众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迷们进行交流,思想碰撞,捕捉前沿科技资讯,开拓眼界,激发创新灵感。

德国科学日组委会在国际科学节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这次是他们第六次参加科普日活动。“如何进入大气层?”“宇宙飞船为什么能在外太空飞行?”“宇航员为什么不会冻死?”……一系列趣味性十足的话题,不少参观者为此驻足。

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也是连续三年来到北京,他们带来了神奇的气球、音乐棒等科学性极强的项目。

全国科普日活动篇5

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有关要求,胶南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制定了《胶南市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科普日活动以“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主题,根据城区、农村不同特点,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各学会、企业科协和街道科协面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活动精彩纷呈,亮点突出。

为认真组织开展好“全国科普日”活动,胶南市科协于今年7月份认真制定了《胶南市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协调会议,组织筹备科普日宣传系列活动。各有关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围绕活动主题,认真准备科普大舞台节目,精心制作科普展牌,印刷科普资料。疾病控制中心、药学会和各街道(区)科协共13个单位的120多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以大规模的阵容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参加了全市集中宣传活动。各镇科协也在驻地农贸市场开展了不同形式的 科普日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各单位围绕活动的主题,按照面向基层、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集中性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与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工作相结合。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直接面向公众,运用展示、咨询、传授、体验、展播、培训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市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各有关单位、学会根据《胶南市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制作科普展牌,印制宣传资料。其中,市药学会制作的“卫生与健康”展牌;市卫生系统的“预防疾病、健康生活”卫生健康科普展牌;珠山办事处的“节约能源资源”展牌;滨海办事处的“食品安全公众健康”等展牌,吸引大量群众驻足观看。开发区、珠海科协印刷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折页;市预防医学会制作的“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折页;市科协编印的《生活常识》、《胶南科普》等科普科普书籍宣传资料,深受群众欢迎,争相索取。

胶南市2012年'全国科普日'科普大舞台活动现场,演出了全体科协机关干部参加的《科普之歌》小合唱,旋律催人奋进,唱腔铿锵有情,展现出科协人意气风发、团结奋进、永远向前的风采;还表演了群众自编自演的反映农村科普惠农、社区科普益民的《蓝莓情缘》、《社区赞》、《我们的幸福生活》、《健身剑》等科普小品、歌剧、舞蹈、戏曲节目10余个,让广大社区居民在娱乐中受到了科普、文明知识教育。市科协、各学会、各街道科协等10余个单位100多名科普志愿者分发、赠送科普图书资料,在科普展区布置了反映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节能环保、防灾减灾、公众健康以及蓝色经济、特色产业等方面知识的科普展牌,过往群众纷纷观看。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佟海燕、市常务副市长李红兵、市人大副主任于惠娟、市政协副主席赵炜参加了集中宣传活动,并观看了“全国科普日”科普大舞台文艺演出。

全国科普日活动篇6

科技一直在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在这个节日,讲话稿应该如何书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国科普日国旗下讲话稿,仅供参考。

全国科普日国旗下讲话稿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提到科技,许多同学都会感到神秘,都会认为那是科学家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科技就在我们身边,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一、电脑让我们的世界变小了

计算机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世界上的奇迹,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的外型日趋完美,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从最初简单的计算功能到今天集图像、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功能设备,电脑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改变了以书信为主的交流沟通的方式,今天的人们不会有想见而不能见的愁思。孤独寂寞,想念亲人之时,你只需打开电脑,通过视频便可以见到远在另一边的亲朋好友,不仅如此,发邮件,语音对讲都可以上我们联系到日思夜想的亲人,不管对方身处在何地。如今人们形象地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称之为“地球村”,这便是电脑这项高科技带给我们的改变,电脑让人们不再有距离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跨越了国界,跨越了种族,世界变小了。

二、空调让我们的世界清凉了

夏天常听爸爸妈妈们描述这样一幅画面:炎炎烈日的夏天,在一棵大梧桐树下,一群乘凉的人们在谈天说地,每人手中还会握着一把扇子,即使这样,有的人还是会汗流浃背。但如今,我们成了在科技大变革时代里的幸运儿。空调这项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清凉了。我们无需出门便能享受着“嗖嗖”的冷气带给我们的凉爽。它使我们焦躁的心逐渐平静。卧室、餐厅、教室,无处不在的空调驱走了炎炎夏日的烦躁,清凉的空气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给人们带来享受,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充满乐趣。

三、武器让我们的世界更安全了

科技被运用于最多的领域莫过于新式武器的研究。武器,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引发战乱的罪魁祸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它恰恰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定。美国使用原子弹结束了日本的屠杀,加快了二战的结束进程,维护了世界的和平稳定。战后各国纷纷致力于先进武器的研究,这样做一方面增强了本国的军事力量,对本国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各国均有先进的武器,这样这些国家客观上制约了其他的国家,各国不敢轻易发生战争。所以说科技有无穷的力量,贪婪,侵略,剥夺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会逐渐遭到遏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世界会更加安全,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今天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一年一度的科技节从今天开始了,我们又能在自己的校园里就尽情的感受科技的魅力了。在今年的科技节里我们会进行吸管接力、魔力泡泡两项大型团体赛,还有直升机比赛、滑翔机比赛、建模比赛等等一系列个人赛,老师们还会为大家精心准备一场魅力无限的科普游园会。科技的魅力等着大家去感受、科学的知识等着大家去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科技节。

全国科普日国旗下讲话稿2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广大市民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们迎来了第七个全国科普日。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本次我市全国科普日的开幕致以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科普工作第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我市科普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科普法》颁布实施七年来,我市的科普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科普工作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科普组织网络逐步加强和完善,科普氛围日趋浓厚,形成了社会各界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大科普氛围。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提高。

科普事业主要任务是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全民族的大事业。全市各级一定要充分认识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科普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把科普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科普日活动是推动《科普法》和《全民素质计划纲要》深入实施的大型活动。本次活动以的主题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在活动中,要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节能降耗、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积极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科协组织更要充分发挥科普主力军的作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面向社会、深入群众,不断创新科普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推动新时期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广大科普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做好科普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围绕主题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营造浓郁的科普氛围,掀起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新高潮。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

最后预祝我市本次“全国科普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以此向国庆和庆祝建市20周年献礼!

谢谢大家。

全国科普日国旗下讲话稿3

各位来宾、同志们,老师、同学们: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沙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年三明市暨沙县全国科普日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三明市人民政府向活动的顺利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向踊跃参与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欢迎!对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科普事业发展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国科普日活动”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大规模群众性科普活动,也是我市开展科普活动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作为展示科技魅力、推动科学普及的.重要平台,自20--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2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贴近社会公众实际需求和日常生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荟萃、科普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精彩纷呈、富有成效的科普活动,已经成为一项公众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科普品牌,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今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并召开,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工作主题,深化改革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做大产业龙头,加强民生保障,推进依法治市,进一步加快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三明和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国科普日活动篇7

哈尔滨:科普月活动助力创建文明城

为进一步发挥好科普画廊在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科普月和“创城”活动期间,哈尔滨市科协召开科普画廊建设管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科普画廊的修缮和更新工作。哈尔滨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邢其运作了动员部署,明确要求各区、县(市)科协采取积极措施,切实抓好科普画廊的修缮工作。同时,协调落实了修缮经费。各区、县(市)科协迅速行动起来,制定方案,对本地科普画廊进行了维护和油饰。

哈尔滨市科协制作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主题的科普挂图600套,日前已全部发放到8区7县(市),全市科普画廊全部得到了修缮和内容更换,现在已焕然一新,再现新貌,充分发挥了科普画廊在“创城”工作中的重要宣传作用。

佳木斯:在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中寻找百姓笑脸

2012年佳木斯市科协围绕“共建诚信家园,在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中寻找百姓笑脸”的主题,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科学知识。在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宣读了佳木斯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关于聘请食品安全信息监督员的决定并向信息监督员代表颁发证书。佳木斯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负责人在知识讲座上介绍了食品安全有关知识。

佳木斯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佳木斯市委常委贾君在讲话中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佳木斯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主题,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参与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促进公众树立健康饮食理念,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大政治惩处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安全食品。

大庆:开展校园食品节现场活动

9月16日,大庆市科协和八一农垦大学联合在八一农大举办了大庆市2012年全国科普日暨八一农大校园食品节现场活动。大庆市科协副主席宋精一出席主会场活动。

本次活动以“保障安全健康、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切入点,开展了大学生科普文艺演出、师生自制食品展示、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巡展、机器人表演、食品健康科普知识有奖问答、发放科普及食品健康有关宣传资料、3D科普电影进校园及图版展出、学生专业技能大赛,食品营养及健康科普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

主会场展出《科学发展观》等科普展板5类80块,《健康饮食科学生活》等科普挂图20张,发放营养健康、节能环保等4类调查问卷共计5000余份,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万份,受益人数达4万人。龙凤区、让胡路区、萨尔图区分会场也相继开展了特色科普日活动。

大兴安岭地区:举办食品安全及营养知识普及讲座

2012年“全国科普日”、“大兴安岭地区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讲座于8月31日在加格达奇会展中心主会议厅举行。地委副书记赵梅出席会议并讲话,地区科协、地直机关工委、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地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及地直机关公务员等共4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和讲座。讲座由地区科协、地直机关工委和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

大兴安岭地区全国科普日、全区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大兴安岭地区科普宣传月活动将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坏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举办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讲座、全国科普日广场宣传、食品安全“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商店、进农村)、送科技到生产一线、科普短信息宣传、组织参加全国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及编制食品安全宣传读物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崇尚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黑河北安市:开展以“谨慎使用抗生素”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黑河北安市在科普月活动期间开展了以“谨慎使用抗生素”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全国科普日活动篇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将科普工作视为一项国家事业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几十年来,我国的科普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功不可没,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章通过清理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脉络,试图概括其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对科学普及的认识过程,并作简要评述。

2-1组织建设时期(1949—1958)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国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43条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曾一度设立了科学普及局,中国化学史专家袁翰青教授任局长。该局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科普工作,提出了“科学普及工作也必须做到明确而深入地为当前的生产建设服务”的要求。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写入向广大劳动人民普及科学知识的条文,并在中央政府部门设立科普机构,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1950年8月18日至24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简称科代会)在北京清华大学礼堂召开。吴玉章在开幕词中指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努力参加巩固胜利和建设新国家的工作。在我们人民民主的国家里,科学工作不再依靠私人的提倡或所谓‘慈善’性的援助,而是明确地成为国家的事务。”科学界“当人民自己掌握政权以后,进入和平建设的时候,要紧的便是怎样做好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普及的工作。”科代会明确了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实行理论联系实际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在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上,应当遵循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原则。为此,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或者“科普协会”)两个组织。前者以团结号召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为宗旨;后者以宣传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宗旨。此后不久,1951年10月原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的建制转入中央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因而科普协会就成了我国科普工作的实际推动者和组织管理者。

科普协会以“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科学技术水平”为宗旨,规定了自身的任务是:“组织会员通过讲演、展览、出版及其他方法,进行自然科学的宣传,以期达到下列目的:

(1)使劳动人民确实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促使生产方法科学化,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力量。

(2)以正确的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与科学技术的成就,肃清迷信思想。

(3)宣扬我国劳动人民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借以在人民中培养新爱国主义精神。

(4)普及医药卫生知识,以保卫人民的健康。”

可见,科普协会一方面重视为经济建设服务,使我国劳动人民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促使生产方法科学化,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用科学的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与科学技术成就,肃清封建迷信思想,宣扬我国劳动人民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建国伊始,百废待新,百业待举。科普协会提出“一面筹建组织,一面开展宣传工作”的方针,首先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分会筹备机构,同时结合全国性运动开展科学技术的普及宣传活动。至1955年底,全国科普协会会员已有38000多人,会员工作组有874个,并在110个县、市建立了支会。此时,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1956年,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空前高涨,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科普协会的组织建设工作也大大加快了步伐。这一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了科普协会分会筹委会,至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台湾除外),均建立了科普协会的组织机构。到1958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省一级科普协会组织27个,市、县建立科普协会组织近2000个,许多地区在厂矿和农村建立了协会的基层组织。根据1958年6月我国11个省、市的统计,共建立基层组织4.6万多个,会员、宣传员102.7万多人,初步形成了一支浩荡的科普大军。同时,科普协会配合当时国家的中心任务,如抗美援朝运动、爱国卫生运动、工业化建设、向科学进军等展开了广泛的、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从1950年8月科普协会成立到1958年9月,8年间科普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共开展科学技术普及讲演7200万次,举办大小型科普展览17万次,放映电影、幻灯片13万次,参加人数总计达到10亿8千万人次。

在这一段时期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也迈出了新的步伐。1950年4月,中央文化部科普局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以广大工农兵为对象,配合国家建设事业开展科普工作的新的人民科学馆(国家自然博物馆前身),将其作为全国的示范点,以期指导全国各地人民科学馆事业的发展。建馆筹备处成立后,当年就先后筹办了“大众机械”、“动物的进化”、“可爱的祖国”、“苏联的科学技术”等5个展览。科普局撤消后,该馆几经变迁,最终演化成为北京自然博物馆。1957年9月北京天文馆举行了开馆典礼,从此中国诞生了第一座天文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修建的一座大型科普活动专用场所,北京天文馆对普及天文知识和宣传我国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的科普出版事业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兴办的。最初是编辑出版中央科学讲座的讲演稿,印成科普小册子。1954年,原由上海民本出版公司创办,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科学大众》杂志移交科普协会接管,至此科普协会有了自己的科普刊物。1956年夏,全国科普协会建立了科学普及出版社,许多地方科普协会也纷纷建立了编辑出版机构。到1958年6月底,共有6种发行量较大的全国性科普期刊出版,即《科学大众》、《科学画报》、《知识就是力量》、《学科学》、《科学普及资料汇编》和《天好者》,另有地方性通俗科学报刊32种。全会共出版了文字资料29.9万种,发行6300多万份,还编制了大量的形象资料,如科普箱、挂图、幻灯片等。

在建国初期的9年间,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的科普事业已经初具规模,科学技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这一时期科普工作的特点是:第一,围绕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并强调为政治和对敌斗争服务,以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如在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中,科普协会会员在3个月当中就组织了6000多次演讲;第二,呈现出全民办科普的局面,科普组织遍地开花,蓬勃发展,为以后的深入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第三,科普工作的重点是在我国大中城市,以工人和干部为主要普及对象。总之,作为起始阶段中国科普工作以科普宣传、组织建设为主,更深入广泛地科普实践活动还有待于下一阶段的具体实施。

2-2广泛实施时期(1958—1966)

1958年9月18日至25日,科普协会与全国科联联合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并宣布科普协会与全国科联合并,从此我国的科普工作归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2-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建立

1958年2月,全国科联向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并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召开科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请示报告》。一个月后,科普协会也提交了《科普党组关于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给的请示报告》,提出根据各地跃进形势,总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总结经验,加强领导。因而有必要“召开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动员广大会员迎接即将到来的技术革命的新任务,健全协会的领导机构,制定协会会章和五年工作发展纲要,推动协会工作的,使协会更有效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同意全国科联、科普协会召开代表大会,委员会主任聂荣臻向中共中央作了《关于科联、科普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请示报告》。中共中央批准在1958年8月下旬召开。

在进行会议的准备工作过程中,全国科联和科普协会都意识到在当时的形势下,科联组织已向工农群众敞开了大门并开展了一些科普工作,同时科普组织也在大搞群众性的科学研究,因而在实践工作中两个组织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汇合。各地也普遍要求把两个团体合并,两个组织的干部和科技工作者以及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茅以升等也提出把全国科联、科普协会进行合并,共同组织成一个统一的科学技术团体,以适应当时的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全国科联主席李四光、科普协会主席梁希分别表示同意这种意见。因而在会议召开前夕,中共全国科联党组和科普协会党组联合向聂荣臻副总理并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建议科联、科普合并的报告》。经中央批准后,1958年9月18日至25日,全国科联和科普协会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了联合全国代表大会。

9月23日,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决议》,正式宣布全国科联和科普协会两个团体进行合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科学技术团体,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该决议规定:“中国科协的基本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密切结合生产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运动。”其具体任务有6项,分别是:

“(1)积极协助有关单位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革的工作;

(2)总结交流和推广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先进经验;

(3)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4)采取各种业余教育的方法,积极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5)经常开展学术讨论和学术批判,出版学术刊物,继续进行知识分子的团结和改造工作;

(6)加强与国际科学技术界的联系,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科学界保卫和平的斗争。”

中国科协副主席范长江在作大会总结报告时,结合科协是科学技术群众团体的特点,提出科协工作的总精神是:“坚决依靠党的领导,密切结合生产,放手发动群众,迅速壮大科学队伍,把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我国的科普工作从此由原来的科普协会转入中国科协。

2-2-2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

中国科协的成立,将科学家所进行的大量科普工作同原科普协会的专职科普队伍及广大群众的科学普及和试验活动更加协调一致地结合起来了。

《1959年全国科协工作规划要点(草案)》指出,科协工作“应当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工农业生产,以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总结交流并推广生产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发明创造和先进经验为中心,”要求各学会配合有关部门为技术革命群众运动贡献力量。科协的工作因而既带有科研攻关的内容,更多的则是技术推广的工作。在“”的时代背景下,自1959年初,一些省市科协通过学会协同科研、生产、教学部门的科学技术人员开展了以送技术到工厂、农村的技术上门活动。技术上门活动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总结群众生产中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如农作物的技术管理,机械制造、使用和维修等;二是组织先进技术推广队、服务队、讲师团等,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生产经验,如农作物丰产经验、畜牧业的机械化、自动车床等;三是组织攻坚队、医疗队、突击队等进行技术会诊以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关键问题,如怎样防止小麦倒伏、如何保证煤气发生炉的安全等。技术上门活动规模有大有小,活动时间可长可短,长的一至两个月,短的仅几天。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技术上门活动对解决当地生产技术问题,促进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实际运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因而很快在许多地区广泛开展起来。据河北、江苏等九省市的不完全统计,到1960年4月,省、市科协及部分专、市、县科协共组织进行了技术上门活动11800次。

在广大农村,1958年以后,群众性的试验研究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了,农村科学实验活动的广泛开展成为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普及的主要形式。1961年4月,在全国科协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几点意见(草案)》,要求“科协组织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在农村的基层工作,特别是加强各种群众性科学技术研究小组和专业组的工作,把广大农村的科学技术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加以培养提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逐步形成一支有力的群众性的科学技术队伍;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专门学会,与各业务部门配合,把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力量适当调动起来,开展各种服务农业的学术活动。”在这一时期,农村的科学实验活动发展很快,各级科协开展了大量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农村科学实验小组1964年全国发展到40多万个,1965年增加到100多万个,参加人数约有700万。仅上海科协在郊县就成立群众性实验小组6200个,有4.6万多人参加活动。

在科普读物出版方面,从1961年起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共8册),收入科学小品1000多篇,至1964年就印了580万册,“”后仍有再版,成为中国科普出版史上一套具有深远影响的科普丛书。科教电影的创作与发行工作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使用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科学家之家”称号的北京科学会堂也于1964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

从1958年到1966年的8年间,尽管中间经历了“”和三年自然灾害的波折,但我国的科普事业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科普工作的重点从大中城市转向了广大农村,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技术上门活动、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得到了广泛深入地开展,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主要形式。

2-3衰落停滞时期(1966—1976)

中国科协成立之后,我国科普工作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大好势头由于1966年至1976年的“”而遭到衰落和停滞。

在“”中,科技工作者及科技团体的各级组织均遭到了空前的破坏。科技团体被迫中断活动达十年之久,极个别学会冒着风险、顶住压力进行了一些有限的科普活动,如广州市航海学会顶住了“”的干扰和压制,坚持开展以普及科学知识为重点的群众性科技活动。1973年,为了适应华南地区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广州市航海学会恢复了组织,围绕急需解决的航海技术问题,编写了各种科技资料近30万份。从1973年到1977年4年间,该学会共举办了200多次报告会、讨论会,参加活动人数达10万人次,还编写拍摄了《船舶避碰》、《船舶救生》等科教影片和幻灯片,编绘了关于帆船防御台风的科学知识的连环画册,并组织宣传队前往全省沿海和沿江各港口,向广大船员、渔民进行宣传普及。“”当中,一些科学家也竭其所能艰难地开展科技活动,被称作“没有学会的学会活动”。河南省农学会著名玉米育种专家吴绍揆教授被下放到商丘县劳动期间,帮助农民办起了科学试验站,向农民传授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员,使贫穷落后的五里扬大队变成了一个高产稳产的生产队,该试验站1979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先进单位。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面对国家科普工作的一片凄凉萧瑟的衰败情景,更是心急如焚,大声疾呼,在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向作政府报告的总理呼吁:科学普及工作现在无人过问,工农兵群众迫切要求科学知识的武装,请对科学普及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

在10年“”的严酷岁月里,我国科普事业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各类科普活动基本上停滞下来。科普出版社机构被撤消,人员被遗散,大批科普刊物被迫停办。1970年,全国总共出版了《科学实验》和《科学普及资料》等两、三种科普杂志。各地科学小报在“”当中亦被统统砍掉,使科技报刊事业遭受严重摧残。1972年后,情况才稍有好转,有少数地区由当地科技局主持复刊,并改名为“某地科技报”。

2-4恢复发展时期(1976—1990)

10年浩劫结束后,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协得到恢复,科普事业重新焕发了生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977年8月25日至27日,中国科协举办了“科学家、劳动模范同首都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大型谈话会”活动,由此拉开了中国新一轮科学普及高潮的序幕。活动期间,黄子卿、杨乐、张广厚、闵恩泽、林兰英、胡传锦、蒋明谦等著名科学家和劳动模范参加了座谈会,鼓励广大中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打好数理化基础。这是一次推动青少年科普的大型活动。谈话会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国科协、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参加谈话会的科学家们相继收到了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学生、知识青年和一些教师、家长的1000多封来信。这期间,新华书店有关数理化的参考书、自学丛书,几天之内便销售一空。该谈话会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此后相继有9个省市举办了类似的谈话会,初步掀起了我国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高潮。

1978年3月28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周培源以中国科协代主席的身份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就科协和学会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其中第三点为“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作出贡献,”要求“科协和各专门学会要运用一切手段,密切结合工农业生产实际,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第四点讲到要“推动广大青少年向科学进军”,要求“大力开展青少年的科学技术活动,”“积极为青少年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方便,……组织青少年进行力所能及的科学实验活动。”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潮和科学技术浪潮的到来,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同一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国工作重心的全面战略转移对科普工作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在这一项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任务面前,”中国科协“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距1958年第一次科协全国代表大会整整22年后,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种背景下终于在北京召开了。大会确定了今后科普工作的发展方针和基本任务,指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应当围绕四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面向生产,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普及的内容要从生产建设的需要出发,从群众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既要注意普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也要注意有针对性地普及先进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知识,以及有关计划生育、保障人民健康和破除迷信等方面的知识。”这一规定从理论上明确和肯定了我国科普要从四化建设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为发展振兴经济服务,从而为以后一个时期我国的科普工作奠定了发展方向。在1986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这一方针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在今后五年这一关键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中国科协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奋斗,为实现‘七五’计划贡献才智。”“大力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和技术服务工作,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在农村,“要努力适应广大农村对科学技术不断增长的新要求,配合‘星火计划’,抓好科技培训和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培养农民技术员和农民企业家,“帮助贫困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在城市,“进一步加强科技咨询服务工作,五年内争取帮助1万个城市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依靠技术进步,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繁荣科普创作,评选优秀科普作品,组织力量编辑出版向工人、农民传授技艺的科普教材,继续开展破除迷信、卫生保健和其他日常生活化的宣传普及活动。”经济主战场的确定,使得我国“科普工作和经济建设结合日趋紧密,”而且“各地实践表明,这种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赋予了科学技术的普及以强大的内在动力。”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高潮的来临,我国的科普工作,尤其是农村科普工作进入了一个兴旺发达的时期。在科协三大召开之际,全国已组织成立了4.1万多个乡镇科普协会,6万多个专业技术研究会。“他们在各级科协和学会的支持指导下,从技术承包入手,通过科普宣传、技术服务、技术示范和技术培训等群众欢迎的形式,由技术能手牵头,普及适用技术,带动广大农民科学务农,开辟新的生产门路,脱贫致富,”这一时期,中国科协共创办乡镇农民技术学校13000多所,参加生产技能培训的农民达到8000多万人次。至此,随着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的大量建立和发展,全国完整地建立起了以县科协为枢纽,以乡镇科协(科普协会)、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为基础的农村科普网络体系,各种各样的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科技扶贫、技术服务等项活动得到了深入广泛地开展。科普的手段、形式也日趋多样化。8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的科普宣传车发展极为迅速,这种科普宣传车装备有电影、广播、展览等设施,专门运送科技人员携带科普资料下乡开展科普工作,到1987年一度增至638辆。日益增多的科普车奔驰在全国农村各地,对“老、少、边、穷”地区产生的效果尤为显著,很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同时,大量的科普配套服务机构也纷纷建立起来,科普服务事业得到很快发展。

这一时期,科普的研究、创作、出版事业也恢复了勃勃生机。中国科普创作协会、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科普研究所的前身)相继成立。1978年,科普出版社重建,在此后10多年里科普出版社共出版科普图书2000多种,累计发行2亿多册,先后创办、恢复和出版了科普期刊7种,即《现代化》、《知识就是力量》、《科普创作》、《科学大观园》、《大自然》、《中国科技史料》、《气象知识》等。同时,全国各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科普读物,有的发行量高达几百万册,并且科教电影、电视片也纷纷问世。仅1979年和1980年两年出版的科学小品集、科学电影剧本、科学童话、科学幻想小说等就远远超过了“”前十几年里的总和。全国科协和学会系统主办的科普期刊达到76种,科技小报42种,加上其它部门和单位所办的科普报刊、科学副刊、专栏等总数不下几百种之多。1984年,我国十大畅销书中就有两种是科普图书,一本是《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发行142万册,一本是《养鸡500天》,发行123万册。

在这段时期里,随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复苏和蓬勃发展,对科普的理论认识和探讨也提上了议事日程。1978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上,会议代表发出了建立科普学的呼吁:“科学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我们已经有了二十八年科普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大胆地把这些经验上升为理论,提出‘科普学’这一名称?”1979年,在成都市科普创作协会学术年会上,周孟璞、曾启治宣读了论文“科普学初探”,初步探讨了我国科普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以及科普学与科学学、教育学等其它学科的关系,并建议从理论科普学和应用科普学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在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曾二人再次提出了创立和开展研究科普学的问题,得到了一些参会代表的赞同。这样,建立科普学的问题就在我国公开提出来了。

科普学的提出引发和促进了对我国科普工作的理论总结和探讨。同时,我国一批久负盛名的科普作家、科学家的科普作品选集、文集相继出版,对我国科普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践和理论问题,如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科普工作的内涵、科普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等等也纷纷发表见解。钱学森认为,“学”就是要找出一点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科普学实际上是科学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性质上也是社会科学,是科学社会教育学。袁清林则通过把传播学上著名的R•布雷多克模式的7个问题(即谁,说了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进行,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转化成为科普学体系结构的7个要素,从而从传播学的角度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自谐的科普理论体系框架。我国的传统科普观也因而在这一时期得以逐步形成。在我国,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与推广”的简称,也就是说科普“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而且要普及应用技术。”因而,“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使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就成了我国“传统科普的概念。”纵观我国科普事业,可以看出我国科普工作大致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进行科学技术的宣传;第二,通过学校教育传授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第三,围绕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职业培训,传授推广生产中的实用技术,即科普宣传、科技教育和科技服务。相应地,我国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广大农村群众。在传统上,我国的科普事业主要是配合政府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其中大部分时期里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普及推广实用生产技术达到增加产量、发展经济的目的。

2-5反思探索时期(1990—1998)

1990年9月,中国科协管理中心首次在我国进行了全国性的公众科学素质的试调查,由此开了对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进行调查并进行国际比较的先河。1992年中国科协和国家科委有关部门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首次收入《中国科技指标》(中国科学技术黄皮书)。此后,每隔两年,即1994年、1996年中国科协均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进行抽样调查,其结果以及与世界多国公众科学素质的对比情况受到国内、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公众科学素质的低下水平日益引起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注意和忧虑,加之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上掀起一阵阵封建迷信、反科学、伪科学的浪潮,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潜在的隐患。迷信、愚昧、反科学、伪科学活动的日趋泛滥、频频发生,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这些与现代文明相悖的现象,日益侵蚀人们的思想,愚弄广大群众,腐蚀青少年一代,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科普工作,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与国外相比我国公众在科学素质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国内面临的严峻社会现实状况促使人们把更多希望的、同时还有审视的目光投到了科普工作上。我国的科普工作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思索、学习、再发展的新时期。

1991年5月23日至27日召开的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结合各项学术、科普活动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观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驱除愚昧、迷信和落后的观念。”同年9月,首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安徽黄山市召开,会上对我国传统科普工作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科普作为社会教育,其最根本目的是解脱愚昧,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提高劳动者素质过程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科普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出我国“科普工作要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和完善运行机制,重点是做好提高人的科学素质的工作。”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当前科普工作发出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1996年9月,、原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就落实94年文件精神再次发出了《关于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这两篇指导性的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指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关系到我国21世纪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在普及内容方面,“要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普及三个方面推进科普工作”,在继续做好以往的科学知识和适用技术普及推广的同时,要把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方法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普宣传既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这一时期在将科普工作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的同时,科普工作在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也被充分认识到了。

1996年2月,建国以来首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一批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个人受到表彰。大会总结指出,科普工作的任务仍然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同时强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更好地发挥科普工作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我国科普工作将逐步纳入政府部门的职能工作计划,显示出中国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同年5月,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为己任,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科普工作水平的要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普工作以及科普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1996年岁末,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确定了第一批对公众开放的科普教育试点基地,共5个,分别是中科院物理所、化学所、植物所、古脊椎动物所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计算机网络中心。1997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领域里的最高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首次为科普图书颁奖,两部科普著作(《高技术知识丛书》和《简明科学技术史话》)获得了该项奖励的三等奖。中国科技界更是对我国科普事业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1995年和1996年连续两年里,在中国两院院士评出的当年十大科技新闻(重大科技事件)中均有有关我国科普工作方面的事件。同时,许多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身体力行地积极投入到科学的普及宣传和反对伪科学的活动之中。

国际上,国家政府对提高本国国民科学素质的日益重视和加强参与以及发达国家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普遍高涨对我国政府及学术界均产生了一定影响。1995年10月中国科协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公众理解科学国际会议。在这前后,国外科普工作的成功经验、科普方式以及对科普的认识、观点被大量介绍进来。在介绍、评价国外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同时,国内也对我国传统科普工作的内涵和目的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较为广泛的讨论。

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开逊研究员做了“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报告,表达了中国科学家对现代科普的新认识。张开逊认为,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第二个层次是促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本身的特点、发展规律、局限性以及科学技术和人类其它活动的相互关系;第三个层次是使公众理解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理解自己是科学的主人,从而参与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中来。作为发明家的张开逊认为,公众理解科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公众参与到科学研究事业的探索、创造、发现和发明之中。

既是天文学家也是科普作家的卞毓麟深刻认识到了科学普及对于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1992年针对我国的现实发出了“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的呼吁。卞毓麟要求作为科学传播链中“第一发球员”的科学家们承担起科学普及的主体责任。关于我国科普的对象,卞毓麟认为应当是全方位的社会公众,尤其应注意到新时期市场经济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群体──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在科普的内容上,卞毓麟提出三个方面: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意义(功能),这一点与国际上测定科学素质的三个层次是非常吻合的。

随着“科普”一词日益频繁地见诸报端,对我国传统科普的概念也出现了新的认识。侯青云认为,我国传统的“普及科学技术”过于从科学的功利主义出发,实际强调和重视的是实用技术在经济生活中的转化和应用,其内涵是十分狭窄的。他建议用“普及科学文化”来代替“普及科学技术”,从而将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纳入其中,更明确地引导人们理解和认识科学的目的和本质,培养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新和更深入的要求,我国传统科普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预示着新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科普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科普的目的是什么?科普究竟应当向公众普及些什么?科普的主体、对象应如何确定?科普的方式有什么新的变化?新时期我国应当建立怎样的科普工作运行机制?科普工作与我国一些传统相关领域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直至今天,这些问题仍在不断促使人们对我国的科普工作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与此同时,传统和现代的交织、中国与世界的汇合仍在继续推动着我国的科普事业向前生机勃勃地演进下去。

注释文献

蔡元培,《科学界的伟人》序,高平叔主编,蔡元培文集(科学技术),台北锦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399页。

顾毓琇,“中国科学化”的意义,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5年夏季号(第2卷,第2期),第422页。

叶永烈主编,中国科学小品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页。

转引自艾华,“我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知识就是力量,1979年第1期,第5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沈其益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第263页。

转引自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史,1988年,第8页。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暂行组织方案要点──1950年8月22日科代会议第四次大会修正通过,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480—481页。

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史,1988年,第32页。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文集,第5卷,第345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史,1988年,第39页。

同上,第38页。

丁西林,关于科普会务的报告,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618页。

科普党组关于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给的请示报告(1958年3月4日),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723页。

关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决议,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743--744页。

中国科协副主席范长江总结报告,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746--749页。

1959年全国科协工作规划要点(草案),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779页。

关于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几点意见(草案),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874页。

沈其益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第78页。

周培源,科学技术协会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摘要)(1978年3月30日),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984、985页。

裴丽生,大力开展群众化社会化的科普活动,把科学技术及时送到八亿农民手里──在“农业(包括多种经营)技术承包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1077页。

周培源,同心同德,鼓足干劲,为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而奋斗──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1980年3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9页。

周培源,团结奋斗,为实现“七五”计划贡献才智──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1986年6月23日),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1272、1273页。

同上,第1273—1274页。

王顺同,在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协会(科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1984年3月8日),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1197页。

周培源,团结奋斗,为实现“七五”计划贡献才智──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1986年6月23日),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1269—1270页。

沈其益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第357页。

参袁清林,科普学引论,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年,第23页。

全国科普座谈会简报第14期,这里转引自中国科普作协,成都科普学研究小组,科普学文汇,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7页。

涂元季,“我是赞成科普学的”──钱学森谈科学普及,中国科学报(科普周刊),1997年5月16日,第3版;另参见涂元季,钱学森的科普观(下),科技日报,1996年11月3日,第2版。

参袁清林,科普学引论,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年。

章道义,陶世龙,郭正谊,科普创作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页。

科普已进入建立科学文化的阶段──首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会议纪要,科普研究,1991年第6期,第1页。

1992年对中国公众科学素质的调查数据见: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科学技术黄皮书,第1号,1992年),科学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12月5日),科技日报,1994年12月14日,第1版。

钱学森,90年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工作报告(1991年5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3—24,27页。

科普已进入建立科学文化的阶段──首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会议纪要,科普研究,1991年第6期,第1-2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12月5日),科技日报,1994年12月14日,第1,2版;中共中央、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中国科协报,1996年9月5日。

,在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等领导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6年2月。

朱光亚,团结拼搏,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奋斗──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1996年5月27日),中国科协报,1996年6月9日,第二版。

科普著作首次入选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技日报,1997年11月17日,第1版。

参见“两院院士评选‘96中国重大科技事件”,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年第2期,第115页;以及“两院院士评出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科技新闻,1996年第1期,第46页。

张开逊,公众理解科学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7--128页。

卞毓麟,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科学,1993年第2期,第4页。

全国科普日活动篇9

在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看来,民生话题受瞩目、关注重点人群、科学家勇担科学传播重任等则成为本次评选的亮点。

———— 民生话题备受瞩目 ———— 科普工作者应竭尽全力

“PM2.5被写入‘国标’,大气环境质量广受瞩目”“《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力促科普工作开展”“北京暴雨险情和悲剧震撼社会,应急科普教育成焦点话题”“‘黄金大米’事件引发科研伦理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关注”……

十大科普事件中这些牵动百姓神经的热点事件,同样是欧阳自远和任福君关注的焦点。这些事件体现了针对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开展科学传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如何通过积极的措施和有效应对,避免这些负面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并以此为契机促进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发展。

“和民生息息相关的科普事件,应该成为科普传播的重点。”欧阳自远直言,在这些亟需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领域,科普工作者当竭尽全力。

“白酒塑化剂”“速成鸡”“垃圾菜”“新型地沟油”……去年初以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持续引发公众关注和焦虑,食品安全科普更受政府重视。2012年6月16日,中国科协与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共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明确了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的基本知识点和宣传内容范围,全国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启动,掀起了新一轮全国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热潮。同年9月15日,同志在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时强调指出,要广泛普及食品与健康相关知识,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坚决遏制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消费安全感和满意度。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雨,城区和近郊出现内涝灾情。据统计,数十人遇难身亡,损失超百亿元。“政府应该大力解决民生问题,科普机构更要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民生问题有组织地主动出击。”欧阳自远坦率地说,“现在很多科普机构对此不敏感,做的还不够。”科学团体和科研机构完全有能力抓住社会热点进行科普传播,比如举行科普报告,出科普文章,与媒体联动等。

————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 关注青少年和农村科普建设

“关注重点人群尤其是未成年人和针对农村的科普设施建设,成为本次评选的一大亮点。”任福君说,比如“高校科学营”试点活动和“农村中学科技馆”大型公益项目的相继启动。

2012年7月,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2012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试点活动启动。各地暑期“高校科学营”活动陆续开展,全国大约5000名高中学生聆听院士、专家的科普报告,参观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参加主题科技实践活动,与在校大学生开展面对面的科技交流。这是一次以大联合、大协作方式支持高校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科学普及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方面的社会服务职能,对于促进高校与普通高中合作,创新科普活动形式,促进青年科技后备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012年8月26日,“农村中学科技馆”大型公益项目捐赠签约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计划在2015年“十二五”时期末,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建设1000所农村中学科技馆,以此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科学素质,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农村中学科技馆必将同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一道,进一步丰富我国科普设施资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发挥重要作用。”任福君如是评价。

———— 科普写入国家文件 ———— 中央高度重视科普工作

PM2.5被写入“国标”,《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首次纳入国家科技发展指标……

“这3个事件入围十大科普事件,表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以PM2.5为例,任福君说,2011年10月北京出现重度污染现象,PM2.5这个加重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就开始进入中国公众的视线,环境质量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2012年2月2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空气质量范畴。同年3月5日,PM2.5概念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

2012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同年11月8日至14日,党的十在京召开,十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明确提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及其发展目标被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有利调动了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任福君看来,全社会已形成共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不仅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相关,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乃至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 科学普及任重道远 ———— 期待更多科学家的声音

10年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先后举办了近千场报告活动,开拓了高级专家服务社会的新渠道和新形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科学与中国”活动十年辉煌,科学家勇担科学传播重任入选十大科普事件。

“这证明了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的成效显著,社会也召唤更多科学家能积极投身科普。”任福君坦言,“科学与中国”开辟了院士做科普的工作格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顶尖科学家和院士踊跃参加科普活动,积极承担科普责任。

平均每年要做50次科普报告,把科普当成科学任务之外的使命和责任,欧阳自远觉得并未占用自己很多时间。此次评选中,欧阳自远对“‘世界末日’谣言不攻自破,弘扬科学精神任重道远”这一事件最感兴趣。

2012年12月上旬,四川多地出现市民在超市疯狂抢购蜡烛和火柴,造成这两种商品相继脱销。此事缘于民间疯传的一则流言:2012年12月21日,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对此,天文专家迅速澄清,称从科学常识判断,地球不可能出现多日连续黑夜的情况。12月22日,太阳照常升起,天没有“崩”,地没有“裂”,洪水没有“滔天”,在世界范围内传扬已久的“2012世界末日”谣言不攻自破。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两年前,针对甚嚣尘上的“玛雅人预言太阳纪结束地球毁灭”等谣言,国内外许多权威科学机构都已多次辟谣、反复说明。一些人之所以仍对“末日预言”深信不疑,体现了他们还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和起码的理性判断。

“我研究过‘末日论’且有着充分的科学依据证明其荒谬,去年就‘世界末日’做了十五六场报告,今年又针对‘俄罗斯陨石’做了五六场报告,用我了解的知识告诉人们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欧阳自远直言,对于一些伪科学,人们往往抱着“宁可信其有”“有备无患”的心态,这使得弘扬科学精神依然任重道远。

全国科普日活动篇10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

Feng Yalei;Zhang Lijian

(重庆大学科学传播中心,重庆 400044)

(Center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

摘要: 一个国家、地区科普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目的与针对性,其开展的过程、进行的深度与广度是与这个时期的科普政策密切有关。科普政策的制定,规定了科普活动的方向与主要任务。本研究通过梳理自解放以来四川省、重庆市(直辖后)在国家宏观科普政策下所开展和推动的地方性科普活动,旨在深刻分析地方性科普政策的演变规律,为国家未来制定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科普政策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Abstract: A national, regional popular science activities have a certain purpose and relevance, and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its conducting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opular science policy in this period. The popular science policy-making stipulates the direction and main task of science activities. This study, through reviewing the local popular science activities carried out and promoted by Sichuan and Chongqing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 under the national macro popular science policy, i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law of local popular science policy deeply, so as to provide oper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formul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argeted popular science policy in the future.

关键词: 科普 科普政策 演化规律

Key words: popular science;popular science policy;evolution Law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324-02

1“科普”及“科普政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科普的理解不同,因而在制定相应的科普政策、开展科普活动的定位上也有所不同。我们既要尊重当时的历史资料的事实(社会与境:context)来客观分析与梳理其演变的特点;同时,我们也要站在今天的科普立场上来对历史上出现过的科普活动进行反思。综合各方面,我们主要依据2002年6月29日《科普法》中提出的科普定义作为权威参考,即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科普政策是国家科技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有计划地制定并实施的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方针及实现这一方针的行为准则、规范、行动体系等。科普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科普政策,营造有利于科学传播的社会环境,来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手段和途径,是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

2我国解放以来地方科普工作发展的演进

2.1 传统科普发展阶段(1952年一1977年)

2.1.1 组织建设时期(1952年―1958年)

这一阶段科普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一方面,结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科学启发教育和破除封建迷信的宣传活动。以四川省为例,1958年11月,四川省科联和四川省科普协会合并成立四川省科协。围绕中心工作,普及宣传科学、卫生知识,以演讲、展览、资料、幻灯等形式,迅速普遍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和破除封建迷信的宣传活动。另一方面,筹建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工作。1956年8月,正式成立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协会成立以来,建立了重庆市、自贡市、南充市等7个支会,还成立了农业生物、医学、水利等学组。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方针,各级科普协会广泛地进行科技交流和科学普及活动。

2.1.2 广泛实施时期(1959年―1965年)

这一阶段的地方科普活动总体上来说跌宕起伏。如1958年11月,正式成立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1958年以后,国家进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再加上1959年的反右倾政治运动,国家经济和群众生活都面临极大的困难,科普工作进入“艰难期”。1961年4月,中国科协召开的全国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农村科学实验运动经验总结和试验研究活动。1962年春,总理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时,明确科协的任务仍然是“一手抓学术活动,一手抓科学普及”。这些举措有力促进了四川省科普工作稳步、广泛地发展。

2.1.3 衰落停滞时期(1966年―976年)

在“”期间,全国科普事业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四川省科协的组织被撤销,人员被遗散,科普活动被戴上“修正主义”的帽子。四川省科协的活动被迫中断十年之久。在如此严峻形势下,一些科普活动只能在城市及农村艰难地进行,如1973年1月26日,中共四川省成立“成都市电镀技术协作组”,大力普及推广激光等技术;成都、重庆等地成立“科技交流站”,基本上继承了科协的工作。研究的数据反映全国各地均有类似的科普活动状态。

2.2 1978年至20世纪末的科普活动

2.2.1 恢复发展时期(1978年―1988年)

1978年,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地方科普工作取得了恢复、发展、前进、提升的阶段。主要表现为:

①这一时期,青少年科技活动受到格外关注。1978年3月28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周培源以中国科协代主席的身份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其中,第四点讲到要“推动广大青少年向科学进军”,要求 “大力开展青少年的科学技术活动”。[1]

②农村科普工作进入兴旺发达的时期,科普工作的重点转向了农村,乡镇科普协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③实用技术实现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工作迅速开展。继青少年科普工作的蓬勃发展,紧接着就是科普创作的繁荣,科普报刊和影视作品也异军突起。

2.2.2 反思、探索时期(1989年――1998年)

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从社会层面上讲,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完整,以及在这个变革中,出现的许多不足,造成一段时间‘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出国潮、下海潮、炒股潮,一浪高过一浪。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2]地方科普工作再次进入低谷期。与此同时,迷信、伪科学、伪气功在这段时期的盛行给当时社会造成极大恶劣影响,影响了地方科普活动的正常开展,使科普活动停滞不前、举步维艰,也为下步科普政策与工作的开展设定了新的任务与目标,引发了“科普的目的是什么”的思考。

90年代初期,科普工作渐趋规范化和法制化。为了遏制伪科学、反科学,教育广大群众,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1994〕11号),各个地方出台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或条例,标志地方科普活动有了全面论述科普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地方指导条例,促进了地方科普工作渐趋走向法制化。

2.3 新时期的地方科普工作的演进情况

地方科普工作的全面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90年代末期,以“”为首组织迷惑大众,对科普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影响着社会稳定。1999年7―8月,《四川日报》刊载多篇文章帮助大众认清事实;同时,宣传与呼吁“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各个地方结合各省实际情况,纷纷通过并颁布了各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这些“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各省的科普工作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保障下,从此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也使各省地方的科普工作步入法制的轨道。

随后一个时期,国家层面的科普政策纷纷出台,为地方科普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也带动着地方科普活动的开展与响应,进一步促进了地方科普工作法制化和体系化的开展。如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5年对我国未来15年科普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规划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2月6日,由国务院颁布的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的科普工作开始进入全面发展时期。首先科普环境明显改善。各个地方在贯彻党和国家的科普方针下,特别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工作,一方面,制定并实施地方性的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地方性的科普工作规划纲要、地方性的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完善科普工作的相关政策制度,营造有利于科普工作的政策法制环境;二是科普能力明显增强。组织健全,队伍壮大,已形成科普工作五大体系;三是科普宣传扎实有效,已形成网络、电视、报纸等多位一体的宣传渠道。例如重庆市的《电脑报》连续多年成为全国发行量第一的计算机报,期发行量已近70万份;《课堂内外》期发行量60万份。举办的 “电脑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每次均吸引广大市民踊跃参与。

3地方性科普政策的演化规律探析

3.1 科普政策是科技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地方科普政策60多年的演化看,科普政策在各个时期都大体上反映了全国科技政策的总体取向。地方性科普政策的总体特征就是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或者军事目的,具有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例如以四川省、重庆市为例,开展的“以路线为纲、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科技兴川”、“科技兴渝”、“提高四川省和重庆市公民科学文化素质”这样的口号表明,科普是为地方建设服务的,科普的重心随着地方建设在每个时期的目标不同而有所变化。从演进情况来看体现出:从解放以来把科普理解为一种生产力,强调为经济服务,到以经济服务与提高科学素养并重,再到以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为主的新科普演进路线。[3]

3.2 上行下效,具有区域性地方科普政策大都是在国家或者国家各部门制定相应科普政策后,地方再制定与之对应的科普法规或者是地方直接贯彻执行上层指示。地方科普活动的开展与国家的政策和社会形势有着紧密联系。如重庆市在贯彻党和国家的科普方针下,特别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工作,制定并实施《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庆市2006―2010年科普工作规划纲要》。

3.3 科普政策的渐进性和继承性以四川和重庆市为例:1995年四川省《关于加强我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前,两地没有正式的地方科普文件,大都散见于上级领导和地方领导的相关指示或讲话中;《意见》之后,在继承以前科普文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科普法规。如:《意见》之后,在此基础上,199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四川省科普条例》,2008年,重庆市在上述基础上,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出台具有大科普性质的《重庆市科普条例》,可以说,地方的科普政策是一个渐趋规范化和不断完善以前政策的继承性的过程。

3.4 与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一方面,地方科普政策针对本地区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科普发展的各项法规政策。如“重庆市农业、文化、科技、卫生、移民等有关部门、单位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科技下乡和进村入户活动,引导城市科普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库区、边远贫困地区服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科普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科普工作发展的措施。如两地区“九五”、“十五”、“十一五”等规划都与科普结合起来,作为两地阶段性目标去实现。[4]

3.5 两次高峰,两次消退地方性科普政策的发展存在两个高峰期,一是1962年;二是1978年。同时在高峰后又历经了两次严重的消退。两次科普高峰的消退,都与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偏差有直接关系。中,“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批判自然科学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排斥科学技术的思想认识,1990年前后因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期出现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拜金主义等价值观混乱,使科学技术处于倍受冷遇的尴尬境地。当科学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时,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工作状态和人生价值就会受到影响,科普就陷入低迷。

3.6 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参与主体多元化从影响范围看,地方性科普政策的效应一般先从城市开始,广泛推进与宣传,再逐步辐射到城镇及农村,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从参与主体看,传统的科普政策,主要是靠政府实施,广大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被动接受。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旧有的群体结构逐渐消解,新的群体组织涌现,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呈现出来,比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下岗问题、老龄化问题等。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牵涉到科普的任务。[5]不仅政府需要运用科普手段来解决此类问题,广大公众本身也体现出开展科普活动的主动积极性。政府、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共同参与到科普事业中来。

4地方性科普政策制定的合理化建议

综上所述,梳理地方性科普工作开展的进程,探析地方性科普政策演化规律,对未来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科普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制定地方性科普政策时,不仅要注重与国家的长期科技规划结合,注重科普政策的系统性,也要注重政策法规的可实施性,注重制定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普政策法规。同时,也要注重媒体在科普活动中的作用。另外,尝试让公众和谐参与制定科普政策,扩大公民参与科普政策制定的渠道,使立法进一步走向民主化。

参考文献:

[1]周培源,同心同德,鼓足干劲,为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而奋斗──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1980年3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9页.

[2]章道义.“中国科普:一个世纪的简要回顾”,《科技日报》,2001,8,3.

[3]朱效民.30年来的中国科普政策与科普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12).

[4]《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四川日报》1996年7月11日.

[5]孟丽娜.论当代中国科普主体与受体的演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