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材料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9:29:08

初中材料作文

初中材料作文篇1

材料作文在初中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材料作文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提升材料作文写作质量,提高材料作文教学效率,成为初中作文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初中语文材料作文教学现状入手,对提高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材料作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材料作文 高效教学 策略

材料作文,即给出指定材料,要求学生依据材料进行立意作文。材料作文的写作既要紧密围绕材料,也要体现学生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这对许多学生都造成了困扰。因此,提高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教学效率势在必行。

1.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教学现状

1.1学生兴趣不高。

由于材料作文对审题与立意的要求较高,学生普遍认为材料作文的写作十分困难。面对教师布置的材料作文,通常生搬硬套,应付了事,造成作文质量低下,内容缺乏逻辑性。

1.2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固定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采取固定的模式进行写作,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使雷同作文大量出现。

1.3学生审题失误频发。

很多学生对于所给材料没有仔细分析,而是大致浏览后草草下笔,这就导致了文章跑题现象突出。

1.4立意缺乏深刻性。

初中学生的作文应当具备一定的深刻性,但是当前许多学生在材料作文写作时,并没有深挖材料立意,如此,作文内容就显得十分空泛。

2.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高效教学策略

2.1正确审题,合理立意

材料作文写作的第一步就是仔细审题,通过合理的审题,领会所给材料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进而保证材料作文的文章质量。因此,提升学生的材料作文写作水平,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剖析所给材料,深刻理解材料的深层含义。在审题过程中,应当用笔勾画出所给材料的关键词语并进行重点分析。针对材料中的暗示意思,学生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大胆的猜测,仔细揣摩命题人想要表达的意图。在材料的使用上,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将其灵活的运用在文章中,同时,避免无关描写的出现。

例如,有这样一段作文材料:巴西著名球员贝利在足坛初露锋芒时,有位记者这样问他:“您觉得您哪一个球踢的最好?”他这样回答:“下一个。”当贝利在足坛名声显赫时,又有记者问他:“您觉得您哪一个球踢的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所给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材料中“下一个”的真实内涵展开讨论,明确“下一个”代表了什么。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正确审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准确的理解所给材料的深刻内涵。

正确审题的最终目的是确定作文的立意,创作出符合材料内涵的作文。在审题之后,学生通常对所给材料拥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此时,就可以进行立意训练。材料作文的题目中,有些材料具有深刻的寓意,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学生“由物及人”,针对材料内容,对自己的身边现象等进行联想,或者对人生哲理进行联想,将材料与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

例如,有这样一段材料:在一座城市,猫被当做宠物饲养,它们有了足够的食物,因此不再靠捕鼠为生。但同时,猫也无法从老鼠的身体内获得维持视力所必须的牛磺酸,最终丧失了视力,甚至老鼠在有些时候都能够咬死猫了。针对这段材料进行分析,学生可以进行这样的立意。在现代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父母的溺爱以及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学生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丧失了独立生活健康成长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当适当放手,让孩子在风雨中拼搏成长,锻炼孩子们的生存能力。这样深远的立意能够让学生作文的内容更加具有现实责任感,立意更加深刻。

2.2留心生活,积累素材

材料作文的写作与其他类型的作文写作一样,也需要积累丰富的基础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优秀的初中作文。第一,要让学生进行生字生词的积累,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词语乱用的情况,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错别字的产生。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进行积累,增加作文的语言表达效果。

作文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只有丰富充实的生活才能够写出丰富充实的作文。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物,将自己的小想法与小感悟记录在笔记本上,在平常读书时,并做好读书笔记,避免作文写作时“无米下炊”。

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合理有序地布置作文结构,做到详略得当,要积极开展读报写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投稿。除此之外,还应当指导学生增大课外阅读量,学会查阅工具书,并在读书的过程中勤于思考,能够提出问题,得出结论,这对于材料作文的写作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

2.3学会借鉴,举一反三

材料作文的写作也可以采取借鉴名家名作的策略,对于名家的优秀作品进行适当的模仿,将名家成功的写法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之中。例如,有这样一段作文材料:他们是我们成长的保护伞,儿时牵着我的手教我学会走路,现在我们长大了,却忽略了那双保护我们的双手已经长满了厚茧。在你的生活之中,有哪些事情特别打动你,请写出事情的经过,不少于500字。在完成这篇作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朱自清的《背影》进行借鉴,模仿其写作手法,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总 结】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是学生作文写作的一个重难点,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能力,加强日常作文素材积累,才能够消除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恐惧,激发学生材料作文写作的热情。教师要结合日常教学实际,积极改进教学策略,从而使材料作文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闫继平.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高效写作方式探究【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3)

初中材料作文篇2

创建文明学校,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对照《荆门市2020年文明校园动态管理考评细则》(修订稿)规定的各项要求,我校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把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作为提高学校整体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契机,积极创建荆门市文明校园,并为此做了一些工作。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深入开展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有落实方案,做到有目标、有要求、有措施、有保障、有评价。学校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形势异常严峻下,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染途经、症状体征以及预防方法。制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方案并认真落实。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师生对新冠肺炎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利用校门旁电子显示屏、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和校内专栏向广大师生员工进行宣传教育。结合“创文”活动,学校开展了“践行价值观,文明伴我行”的主题教育。

二、领导班子建设

1、学校领导班子把创建文明校园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学校建立了在党支部领导下,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体系,成立了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文本军同志为组长,分管此项工作副书记、副校长刘宏兵为副组长,其他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创建文明校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由刘宏兵、李昌艳、熊然、丁昌挺、周先雄、王官兵和各班班主任组成工作专班,大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激励全校教师,增强凝聚力。各处室职责分明,分工不分家。

2、制定规划,认真落实。根据学校实际,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文明校园规划方案,创建工作制度健全,工作经费有保障。由工作专班负责落实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其他教职员工协助工作专班完成创建工作。

3、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师生了解、接受、参与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疫情期间各班利用QQ群、微信群也进行了广泛地宣传,认真落实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4、学校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推进按章程实施管理学校,大力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教代会、家长委员会作用,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每学期期中后的第二周,学校举行校园开放周活动,学校向家长开放,促进家校互相了解,互相交流,力争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学校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使学校的各项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三、教师队伍建设

1.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我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四有”的教师队伍。学校根据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性文件要求,认真制订师德考核实施方案,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师德建设要求。学校的每位教师都签订师德承诺书,每年都严格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让教师都能严守师德红线,用良知教书育人。

2.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依托“三通二平台”,支持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促进专业发展。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更新知识,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使其更能适应岗位的需要。

3.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和奖励实施办法,与师德考核实施方案一起,作为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使教师能切实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树立良好形象,全心全意教书育人。

四、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校内涵发展。双河一中以“励志、博雅、和谐”为校风,督促管理者带头贯彻幸福教育;以“乐教、勤教、善教”为教风,督促教师自觉实施幸福教育;以“乐学、勤学、善学”为学风,督促学生体验幸福教育。以“厚德博学 敏行于礼”为校训,统领校风、教风、学风的落实,从而保障“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学校办学理念完备,办学目标明确,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得到学校师生认同。

2.学校依托“三通二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学校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学校“三风”优良,得到家长和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3. 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积极,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掌握了技能,丰富了知识。学校以幸福教育为主题,不断夯实校园文化内容,形成了长廊文化、楼道文化、班级文化、办公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制度文化等。让整个校园呈现出“一山一石能说话,一墙一壁皆育人,一草一木都含情”的文化魅力。

五、校园环境建设

1.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不断提高“三园化”建设水平。学校在净化、绿化和美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努力体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谐统一。校园环境卫生干净,就餐就寝卫生保洁及消毒防疫措施落到实处。

2.学校重视安全工作,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完善安全工作制度,有校园平面图和安全疏散图,校内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到位,无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学校实现校园封闭管理,保安配备、 一键报警及视频监控配备联网“三个百分之百”。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安排“护学岗”,秩序井然有序。

3.构建校园安全责任体系,疫情防控相关制度、措施健全。学校每天对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厕所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进行消毒,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日对在校九年级学生进行晨午晚检和教职工开展晨午检活动。每周对学校门把手、楼梯扶手、课桌、餐桌、办公桌等物体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定期对校园各个角落进行消毒。各班除线上线下召开“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题班会外,还要求班主任利用晨会、午会等时间,让学生了解病状,向家人和邻居宣传病毒防控措施,并做好预防。同时告戒家长尽量不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保证一天一小时锻炼时间,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4.学校加强与公安派出所合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校园周边的良好秩序,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有警校联动机制和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

六、活动阵地建设

1.学校能充分利用教室走廊、黑板报、宣传栏、微信等阵地和载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冠肺炎防控有关知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举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防控新冠肺炎有关知识为主题的班队会,举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防控新冠肺炎有关知识的手抄报比赛等,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深入学生心中,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校加强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设施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机构的职能,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学雷锋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3.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学校成立的“小志愿者服务队”经常走进社区开展环保行动,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都当环保小卫士。学校教育学生厉行节约,使学生明白节约是一个人的美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自觉关紧水龙头,自觉关好电灯风扇。

初中材料作文篇3

一、引导学生树立累积写作材料的意识

让初中学生认识到累积写作材料的重要性,调动起累积写作材料的积极性对于其累积写作材料的效率提升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起累积写作材料的意识,清晰详细的给学生解释累积写作材料的目的与重要性,让学生集聚累积写作材料的动力。初中生当获得了学习动机的时候才会主动的配合教师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科学写作素材累积计划,让学生在写作素材累积过程中有着明确的目标前行。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累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指导,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付出予以充分的肯定与赞扬。

二、写作素材的积累

1.以生活为来源累积素材

与学生最近的写作素材就是生活。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擦亮自己的眼睛,对生活环境与生活细节进行仔细的观察,从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写作素材。例如,在进行风景描写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公园实地游览,走进大自然,学生在公园游览,呼吸新鲜空间的同时仔细的观察大自然,亲身感受写作素材的存在。生活是写作的源源不断的源泉,只有热爱生活、留意生活的学生才能够把作文写好。

2.以教材为范例累积素材

教材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对象之一。教材包括了很多优秀的文章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少年闰土》中,鲁迅对闰土有如下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银项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深刻的记忆到“紫色圆脸”“小毡帽”以及“银项圈”。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果要描述周围的人可以用什么的词汇与语句呢?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仿写、续写等,还应该选择合适的课文让学生写作读后感,或者对课文进行改写等。教师在课文的教材过程中让学生们做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才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仔细领悟,进而准确的获得读写结合的契合点,进而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不断累积丰富的写作素材。

3.以朗读为习惯累积素材

听读教学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其还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读,是写作之源。只有当学生读的多了,记得多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再开展写作就会有一种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的感觉。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朗读教材中的优美句子。不论是对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的描写都可以从朗读中累积。针对学生接触面不广的情况,教师可以在每次开展课堂教学前让学生选择最喜爱的作文进行朗读。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还能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作品中的重要词汇与语句进行记忆,推动给学生对优秀素材的积累。

三、写作素材的应用

学生在细心观察与累积素材后,如何正确的运用素材成为了写作的关键。作文的创作阶段就是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等通过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展现出来。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在保证语言组合紧密正确的基础上来突出作文的亮点与中心,使得作文能够蕴含一定的深刻寓意,成为有文化内涵的佳作。

1.引用名人名言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累积大量古今中外的诗词或名人名言。例如,专门累积某个名人的名言能够对该名人进行去那面的认识,可以凭借着一人的素材来应对任何类型作文的写作。也可以分门别类的对名人名言进行累积。灵活的运用这些素材不仅仅能够更加凸显作文的中心思想与主旨,起到升华作品内涵的作用,还能够更加充分的展现作者的文学底蕴与修养,赋予作文一种深刻而有哲理的风格。

2.融入实例写作

初中材料作文篇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纵观初中思想品德七至九年级的教材的内容,其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其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能力。

2、授予学生道德规范与交往常识,从而增强其交往与合作技能。

3、授予学生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和各种制度规章,增强其法律法规意识,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4、明确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但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1教材中的插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既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乏味,也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综合等方面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却忽视了它的这些功能,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带领学生浏览。

1.2正文与辅助材料在教学中没能得到高效整合。教材中的辅助材料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是用于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的教学辅助材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或让正文失去了其中心地位,把握不了重点,主次不分;或抛弃辅助材料,只让正文孤立存在,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利于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1.3教材内外资源缺乏有机结合。教材中资源的包括正文、插图、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思考练习等;教材之外的资源是指教师自己收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时政热点及相关练习题。教材中的资源固然重要,在教学中不容忽视;而教材之外资源更能结合实际、联系时政,也值得重视。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学校,信息相对溃泛,学生手中的课外资料不多,及时获取时事政治热点的途径也不多,教师更应该多加收集,在教学中多将其联系到相关知识点当中来。然而在教学中,政治老师们或只顾教材中的事例和练习,不贴近学生实际,不联系实际生活;或偏离教材,只谈教材之外的事例,安排教材之外的练习,本末倒置;有些甚至连教材中的资源都没有充分运用,更不谈自己收集的教学资源,本末皆未顾及。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面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成因作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2.1教师没有认真分析教材中的图与文、文与文之间的联系,没有将它们之间有机结合起来,而是分不清主次,弄不清它们的内在联系,以致顾此失彼。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每一课、每一框题的编排一般都包括课题、小标题、正文、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相关链接材料、思想练习等几个部分。这种编排的意图就是要使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补说明及拓展延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真正理解教材的这一编排意图,没有深入分析教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直接根据教材中罗列的知识点提出观点,说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材料、案例分析问题,也不注重通过说明加以说明延申知识。

2.2教师不重视收集生活实例、时政事例,缺乏课堂内外事例、课堂内外练习的有效结合。政治学科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生活生存能力,也是一门紧跟形式,要求学生时时把握时事动态的的学科,培养爱国热情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联系到天天在发生变化的时事动态当中。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照本宣科地对教材内容泛泛而谈,置生活实际于不顾,对时事动态也不加以关注,不注重将教材知识与其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策略

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鉴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学科呢?对此,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粗浅之见。即,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并重”。

3.1图文并重育人思相。在诸多说明方法中,图像图片说明生动、形象且直观地说明问题、突出观点。新版本的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图片加以说明文中的观点、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运用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总结出它们所反映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人教版)“循环利用资源”时,在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态农业图”之前,学生一头雾水,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态农业图”,后,学生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既循环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酒糟本是废物,却变成鱼的好饲料;鱼塘中的塘泥本也是废物,却变成葡萄树的好肥料;葡萄又可以酿酒。这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用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再者,中学生对图画图片的浓厚兴趣亦不减小学时代,充分利用插图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插图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它们共同筑成易于学生掌握的新知。

4.课内外练习并重

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新知识和答题思维的训练;课后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二者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都不可忽视。然而,一些教师往往将思想品德课堂视为其单独演讲的台,教材中的思考问题大多自问自答,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造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当他们面对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时,便不知从何思考,无从作答;当他们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更是不知所措。

初中材料作文篇5

关键词:教学资料 理论联系实际 时效性 真实性 典型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147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普遍理论性强,学生较难理解和接受。假如不借助一些辅助的教学资料进行分析和理解,只会变成教条式的讲解和生搬硬套,学生学起来无味,对知识不能很好地把握,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料的收集显得尤其重要,它可以为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就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料收集的技巧,笔者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

1 教学资料收集的相关要求

1.1 明确教学资料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资料指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外的,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有关,并对教师教学起重要辅助作用的各种事实、文字、视听软件等的总称。按资料的载体形式,可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料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诸如文字的教学参考资料,包括各种典故、寓言、史实、故事、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的规划纲要,以及当代真人真事、典型社会现象等;二是诸如图画的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挂图、图片、图表等;三是现代化教学的软件部分,包括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片断、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

1.2 明确教学资料使用的意义

不同的材料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为教师讲解概念原理提供实例佐证,引导学生通过感性材料进行形象思维以领会概念原理;能使教学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转换、过渡、衔接更自然;能启发学生学以致用,提供典型材料让学生分析说明,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教学资料对教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实行启发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都要重视教学资料的收集。

有的教师觉得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已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实例资料,没必要再寻找、收集新资料。这种想法有失偏颇。教材的确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实例资料,但并没有也不可能达到“不能添一例,不能减一字”的境界。第一,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实例资料,大多是几年前发生的,最近几年的国内外新鲜资料基本没有涉及,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恰恰要求选用时效性强的鲜活资料。如九年级教材1.2的材料分析“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是1992―2006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变化表,又如九年级教材3.3的从数据看问题“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差距”是2008年8月份的数据,都是时间较早,缺乏时效性;第二,教材中有些实例资料较适合阅读,却不太适合讲述。如七年级下册“交友要讲原则”中“乐交诤友”,举了欧阳修帮助好友宋祁改正爱用冷僻字词、毛病的例子,又如九年级教材4.3的“阅读与感悟”中的“在自己的国土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无比的幸福”均属此类。第三,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实例资料,学生课前大都通过浏览已有印象,如老师在课堂上尽举书中实例,完全不举新鲜实例,则会影响学生听课兴趣。所以,教材中实例不可不举,不可尽举。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积极主动地收集教学资料以备教学选用是完全必要的。

1.3 注重平时点滴积累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和社会工作往往比较繁重,不可能有集中的时间来专门收集资料。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摘记有用的资料,进行点滴积累。为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做到耳勤、眼勤、手勤、笔勤。

1.4 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典型性

在收集资料中,注意对资料进行识别、筛选,把那些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资料记录下来。凡未经核实的“小道消息”、“马路新闻”之类,不能收集。所谓典型,指同类事物中最具代表性、最集中体现事物普遍性的事物。对以前收集整理好的资料,还应逐年进行“检阅”,逐步剔除那些陈年过时的资料,多补充真实准确、富有时代感和新鲜度的资料。

2 教学资料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2.1 从书、报、刊摘取教学资料

初中思想品德课文字教学资料大多取自各种书籍、报纸、杂志,特别是史书、人物传记、人文社科杂志、各级党政机关报、青少年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多看书看报看杂志,从中寻觅有价值的教学资料,并进行摘抄或复印。如系自费订阅的报刊,还可考虑按专题进行剪报。如当看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等观点可以摘抄或复印下来,然后结合九年级教材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中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容对先进文化的含义、指导思想、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怎样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知识进行认真的分析。

2.2 从广播电视收集教学资料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也是收集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料的一条重要途径。广播电视摘取教学资料的具体方法有二:一是经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及时将有价值的信息记下来,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关注等电视栏目中一些有教学参考价值的内容,电视剧、曲艺戏剧中的优美唱词、台词,都可以当场记录下来,然后再作进一步整理;如在讲授九年级教材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中的“实践中的一国两制”时将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引入课堂教学中,加强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二是进行录音、录像,对某些有教学参考价值的广播内容进行录音,对某些有教学参考价值的精彩电视节目进行转录,制成录像带,这些录音、录像带都可作为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料。如在讲授七年级教材“珍爱生命,认识自我”、“法不可为”及九年级教材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中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时将小悦悦的事件的相关视频和图片(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引入课堂,深入掌握相关知识,特别是更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2.3 直接向社会生活收集教学资料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本身蕴藏着金矿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料。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走出校门,深入生活,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留意身边事物,及时将有教学资料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从社会生活直接收集来的信息是第一手资料,原汁原味,非常宝贵。如通过调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和一般工人的收入情况了解收入分配问题,理解在当地和我国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的重要性。又如通过了解当地河流、大气、噪音等污染的情况,进一步掌握当地和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措施。

2.4 注意对教学资料的分类整理与保存

为了日后查阅使用方便,可以按初一心理品德、初二法律常识、初三国情常识的类别来收集收录、整理、保存有关教学资料。各年级的资料,再以课为单位进行归类、整理、保存,这样,教师的资料库与教材各课内容一一对应,可以大大提高所收集资料的利用率。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料的收集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阅读量、课堂上突破重难点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料的收集途径和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材料作文篇6

关键词:花生壳 玉米芯 小麦杆 吸附 亚甲基蓝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037-04

Abstract:Peanut hull, corn cob and wheat straw were used to adsorb methylene blue from water solution. More than 95% of methylene bluewas removed by peanut hull when its initial concentration was below 300 mg/L,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of corn cob and wheat straw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peanut hull. The adsorption data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Langmuire equation. And the absorption kinetics was well fitted with pseudo-second order kinetic equation. The removal rate of methylene blue increased with the amount of absorbents used and 2 g/L peanut hull was used to gain removal rate of above 90% for methylene bluesolution. The removal rate of methylene blue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initial pH of the solution.

Key Words:Peanut hull;Corn cob;Wheat straw;Adsorption;Methylene blue

在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中,农作物秸秆(如稻壳、麦壳、花生壳、玉米芯等)占有较大比例。然而,真正形成工业规模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不多。在我国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尤其部分秸秆材料被通过焚烧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还给大气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其解决的根本在于给秸秆找到合理的出路。当前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寻求高效、环保且成本低廉的水处理剂一直是水处理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1]。秸秆的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类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表面含有羟基等活性基团。研究表明,秸秆及其产品对无机阴离子[2-3]、重金属离子[4]、染料[5-7]等均具有吸附作用,如Arami M等[8]将大豆壳用于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的去除,Saeed A等[9]将柚子皮由于结晶紫的吸附,刘利娥等[10]将芝麻叶用于亚甲基蓝的吸附。因此,将秸秆材料通过适当的处理,应用于废水治理,一方面为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找到新的出路,同时也可以为废水污染处理剂的研制提供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的原料,无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将花生壳、玉米芯、小麦杆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作为吸附剂用于水中亚甲基蓝染料的去除,研究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吸附剂用量以及体系初始pH等因素的影响,为高效、环保且成本低廉的水处理剂的研究及秸秆的合理资源化途径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实验材料

秸秆材料收集自江苏省本地,将其用剪刀剪至2~3 cm的小段,置于500 ml烧杯中,用去离子水清洗2~3遍后,转移至烘箱55 ℃下干燥12 h。将烘干后的秸秆材料粉碎,过80目筛。取一定量过筛后的秸秆颗粒,加入洗净的250 ml的锥形瓶中,按固液比为1∶10的比例加入15%的NaOH溶液。在室温,功率为100 W的自动搅拌器下搅拌72 h。将反应完毕后的秸秆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转移至烘箱55 ℃下干燥12 h,得到碱处理后的秸秆材料。图1为3种碱处理后的秸秆材料的红外谱图。图中3 390 cm-1附近有强的O-H(醇类、酚类和羧酸)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 920 cm-1附近为C-H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640 cm-1、1 420 cm-1附近有离子化羧基(-CO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510 cm-1附近为芳香环的骨架C=C振动吸收峰;1 060 cm-1附近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中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1]。

1.2 亚甲基蓝吸附试验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称取秸秆材料0.100 g置于50 mL塑料离心管,加入25 mg/L、5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500 mg/L、700 mg/L、1 000 mg/L亚甲基蓝溶液各40 mL,室温旋转振荡3 h,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去离子水稀释,在664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实验重复两次。

反应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称取秸秆材料0.100 g置于50 mL塑料离心管,加入40 mL 30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室温旋转振荡2 min,4 min,6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40 min,60 min,90 min,120 min,180 min,240 min,300 min,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去离子水稀释,在664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实验重复两次。

秸秆投加量的影响。称取秸秆材料0.040 g、0.050 g、0.080 g、0.1 00 g、0.200 g、0.400 g置于50 ml塑料离心管,加入40 mL300 mg/L亚甲基蓝溶液室温旋转振荡3 h,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去离子水稀释,在664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实验重复2次。

溶液初始pH的影响。称取秸秆材料0.100 g置于50 mL塑料离心管,加入pH分别为1.00、3.00、4.00、7.00、9.00、11.00的30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40 mL,室温旋转振荡3 h。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去离子水稀释,在664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实验重复两次。

2 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

2.1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图2显示了不同初始浓度下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情况。由图可知,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玉米芯和小麦杆。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均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整个实验浓度范围内,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从99.6%降至40.5%,玉米芯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从98.7%降至18.5%,而小麦杆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从97.2%降至16.0%。对于花生壳而言,在亚甲基蓝浓度≤300 mg/L时,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随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较缓,且均大于95.0%;对于而玉米芯和小麦杆而言,在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分别达到150 mg/L和100 mg/L时其吸附去除率就小于90%。尽管吸附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吸附量的呈上升趋势。花生壳的吸附实验中,当亚甲基蓝初始浓度达到500 mg/L之后,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趋于平稳;而玉米芯和小麦杆的吸附试验中,在较低亚甲基蓝初始浓度(300 mg/L)之后,两者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没有明显增加。钱程等[12]采用小麦杆(K2CO3处理)在用量2 g/L、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100 mg/L的情况下去除率接近85%。该实验中,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100 mg/L时(吸附剂用量2.5 g/L),小麦杆对其去除率为87.4%,吸附效果接近。对吸附数据采用Langmuire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Langmuire方程能更好地拟合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其R2均大于0.99(图2,表1)。

2.2 反应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图3显示了不同反应时间下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在初始的30 min之内,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迅速增加,30 min后增加趋于平缓。60 min之后,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保持在92.6%~95.3%之间,玉米芯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保持在44.6%~61.9%之间,而小麦杆的吸附去除率保持在48.8%~55.9%之间。120 min之后,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变化很小。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表2)。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假设吸附速率由吸附剂表面未被占有的吸附空位数目的平方值决定,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研究表明秸秆材料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等含氧基团,可以与离子作用而使之发生吸附。因此,化学吸附过程可能是亚甲基蓝在3种材料表面吸附的主要机制。

2.3 秸秆投加量的影响

图4显示了3种材料的用量对去除率的影响。随着吸附材料使用量的增加,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不断增加。对于花生壳材料而言,其用量在1~2 g/L之间时,随吸附材料用量的增加,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迅速上升;使用量大于2 g/L之后,亚甲基蓝吸附去除率增加缓慢,但已达到90%以上。玉米芯材料和小麦杆材料的使用量在小于5 g/L时,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随吸附材料用量的增加迅速上升;大于5 g/L后,增加减缓。在用量小于2.5 g/L时,花生壳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远高于玉米芯材料和小麦杆材料;当使用量大于5 g/L之后,玉米芯材料和小麦杆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与花生壳材料的吸附去除率相差越来越小;当使用量达到10 g/L时,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均大于90%。

2.4 pH的影响

图5显示了不同pH条件下3种材料的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的影响。花生壳材料、玉米芯材料、小麦杆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均随溶液pH的上升而上升,在pH为11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分别达到92.3%、66.1%和60.1%。因此,较高pH有利于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3 结论(Results)

该实验将花生壳、玉米芯和小麦杆粉碎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并烘干,用于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如下所述。

(1)3种材料对溶液中的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随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的上升而下降。但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的变化对3种材料的吸附去除率影响的程度明显不同。对花生壳而言,在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在小于等于300 mg/L时,其吸附去除率均能保持95%以上;而玉米芯和小麦杆在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分别达到150 mg/L和100 mg/L时其吸附去除率就小于90%。

(2)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在初始的30 min之内迅速增加,到120 min之后,吸附变化很小。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

(3)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花生壳在较小用量下(2 g/L)就能达到90%以上的去除率,而玉米芯和小麦杆分别在5 g/L和10 g/L之后才达到90%以上的去除率。

(4)pH影响3种材料的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随pH上升,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上升。

因此,花生壳作为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应用于废水中亚甲基蓝染料的去除有较大潜力;而玉米芯和小麦杆在一定的应用条件下也可以较好地去除废水中亚甲基蓝染料。

参考文献

[1] 李海江,阚晓伟,姜子闻,等.秸秆材料的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高分子通报,2011(2):21-29.

[2] 岳文文,王宇,高宝玉,等.改性麦草秸秆对水中磷酸根吸附效果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1983-1986.

[3] 王宇,高宝玉,岳文文,等.改性玉米秸秆对水溶液中硝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9):1458-1462.

[4] 于芮,胡忻,丁竹红,等.花生壳、大豆壳和柚子皮对Cr3+、Cu2+和Ni2+的吸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35(9):43-48,53.

[5] 蒋璐蔓,刘卓,邱梅,等.乙二胺基玉米秸秆对废水中偶氮染料的去除[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S1):209-214.

[6] 杨超,柯丽霞,龚仁敏,等.花生壳粉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5,22(2):45-48.

[7] 孙影芝,龚仁敏,张小平,等.苤蓝皮生物吸附去除水体中的阴离子染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80-83.

[8] Arami M,Limaee NY,Mahmoodi NM,etal. Equilibrium and kinetics studies for the adsorption of direct and acid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soy meal hull[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6,135(1-3):171-179.

[9]Saeed A,Sharif M,Iqbal M.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grapefruit peel as dye sorbent:Kinetics, equilibrium and mechanism of crystal violet adsorption[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0,179(1-3):564-572.

[10] 刘利娥,刘金盾,韩秀丽,等.芝麻叶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J].化学工程,2011,39(6):40-49.

初中材料作文篇7

关键词:“以读促写”;初中英语;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53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习观强调以知识为本、以记忆为基础,形成“重文轻语”的教学观,这对英语学习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极大地影响着英语教学。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天职,学生以学习知识为己任,以为掌握了语言就必然或自然具备交际能力,语言知识的积累会自发地转为运用能力。因此,英语学习者通常把重点放在阅读上少有学校开设专门的写作训练课,市面上也缺少专门针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的教材,学生甚至不知如何去提高写作水平。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写作对于基础阶段英语学习者来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初中生词汇量小,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相对较弱,多数学生对用英语写作有畏难情绪。另外,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写作教学被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书面写作也常被作为课外作业布置下去。

初中阅读课教学主要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以文本为中心,教师是文本意义的权威解释者。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从语言到意义都是教师个人的解读。就现行初中英语教材而言,其Reading部分被认为每个单元的重点板块,在Reading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以课文为中心,在第一课时中为学生解读阅读材料并做回答与课文有关的相应问题,而第二课时则以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点为主,长期被动地学习养成了学生只满足于理解层面上的学习习惯,忽略文中的句子、篇章结构、修辞等,没有随着阅读材料的丰富和所接触文章的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多而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产生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没有专门设计的写作课程,而是往往在教材中的Task版块,以讲解范文的形式带过,将写作的部分置于每个单元的末尾草草结束,很多时候课堂上没有时间练习,仅仅以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带回家写作,第二天课前(或自习课时间)利用少量时间做一下讲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教师课后批阅――教师上课点评――学生背诵范文”的一成不变的模式。传统的“一次性写作”不要求重写,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不太重视,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处理写作的技术性细节上(包括格式拼写和语法等方面),而学生只关心分数的高低,对教师的评语和修改的部分往往不认真阅读和反思。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忽视了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忽视了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用,因而收效甚微。

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在阅读课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几乎没有让学生动笔写过作文,阅读课中的写作训练完全被忽视了。不仅教师如此,学生也如此,许多学生把“阅读”和“写作”看作没有联系的两部分,学生经常说“我的阅读能力太差了!”或“我的作文总是得不到高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把阅读和写作融合在一起。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阅读要求学生或读者能够通过默读或朗读的方式来理解教材。而写作要求根据自己的见解以及对素材的积累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读和写的关系相当密切,互相促进。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升华。“阅读是读者的输入性语言活动,而写作是作者的输出性语言活动。”英语阅读的过程,即我们认识单词、积累句子、熟悉语法、了解文化、转变思维模式的过程。而英语写作就是使用我们掌握的单词、短语及准确的语法,在不违背英语文化与思维模式的前提下,表达我们自己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认识。因此,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融合在一起,才能互相促进、全面提高。

阅读材料选择的是否得当是英语写作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择。选择英语阅读材料应该难易适度,应选择健康的、积极的、有价值的英语阅读材料,其长度大约在100-200词之间并贴近生活。目前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中Reading部分的课文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Reading部分的对话材料和短文材料就是健康的、向上的、有趣的、而且是针对性很强的。美国作家德尔文・G・舒伯特在其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览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载的范本。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得从教科书课文内容入手,发挥阅读教材的范文作用,引导学生分析范文标题,分析课文内容、作者思路和文章结构,并仔细揣摩、反复体味文中精彩片段,使学生从中得到借鉴,掌握写作技巧。

写前阅读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阅读整个材料,这叫做“扫读(skimming)”。扫读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粗略的读完所给材料并且在读的过程中捕捉材料的中心思想。其次,细读阅读材料,也可以叫精读(careful reading)。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学生不但要找出材料的语言点而且还要分析文本的结构、组织和发展的过程。以这样的方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是如何发展和组织的。再次,要求学生再次阅读整个材料。在这一步,学生可以猜测一些不认识的词、短语的含义,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一些好的短句、句子以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养成这样的习惯和规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写前阅读为写作提供了范文、内容和范例,是吸收语言材料、写作技巧的重要手段,更是开启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

萨特称阅读和写作是“同一历史行为的两个方面,阅读是吸收(import),写作是倾吐(export),只有大量吸收才能有所倾吐。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能扩展学生视野,加强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巩固和扩大学生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使其逐步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了语言知识,储备了丰富的素材,在今后的写作中就能使行文流利。

如果说阅读是信息的摄入,那么写作就是信息的反馈。在初中阅读课的第二课时(即Reading部分),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多种形式的读后写作能力训练。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材料,引导学生遣词造句、改写句子、写出主题句、段落大意、全篇主题、摘要、拟定篇章标题;也可以对课文进行复述、改写、缩写、续写、仿写或写读后感。读后写作通常分为以下步骤:列提纲、写初稿、查错误和写终稿。列提纲时,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或模仿阅读时记录下的相关信息;写初稿时,应该在限制的时间内完成;查错误的过程是最重要的,许多学生会忽视这个步骤,这个过程是检验作文是否合格的过程,是能否得高分的所在;写终稿是写作的最后一步,是写作成果的体现。读后的写作训练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训练的渠道也应注意多样化,做到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写作训练可以促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词汇、语法等知识,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写作后的习作评讲,也是提高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写作时难免会犯语法、拼写、措辞等方面的错误,教师在学生写作后可以当堂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讲,使学生明白自己错误的原因,体会词句的应用。教师可借助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课文进行点拨,同时还可向学生征求某个句子的多种表达方式,以达到温故知新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初中材料作文篇8

一、史料概述

初中历史新课改已整整运行了五年时间,在此期间我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和课题研究来保证历史新课改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而史料是历史的组成细胞,史料是否正确和具体,直接关系着能否对历史进行准确的把握。所谓史料就是有关的历史资料。它即包括各种文字资料,也包括实物方面的资料,而且很多时事都是很好的史料来源。初中历史新课改更加强调了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即它是发现历史和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的必要依据。因为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想象力以及知识综合能力,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在归纳、分析和判断问题时的逻辑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j: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所发生的历史现象。史料在初中历史新课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将史料充分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是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情境、认识历史事实、解决历史问题、训练历史思维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的主题作用得以体现,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育学已经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史料教学很容易走向误区,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例如 :忽略教科书、不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史料的运用过程中质与量都得不到保障。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功效,应把握好以下策略。

1、转变观念,正确把握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在历史教学中,关于知识与能力关系的认识很容易出现两种偏差,有的认为只要是基础知识能够积累到位,学生的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有的认为只要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知识自然而然就会掌握。这两种错误的、片面的认识和观点都是无法真正体现出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即使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倡使用史料作为历史教学重要教学材料之处,这样的误区也是存在的,即 :重视对学生史料分析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使得史料、基础知识、能力培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晰,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概念,准确掌握历史知识,从而形成能力,为学生获取新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历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的、科学的指导学生借助史料形成历史认识,以史料为依托,始终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共同发展。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史料,把握教材内容与补充资料之间的关系。现在的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是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国初中历史教材也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对原始史料的充分运用已经成为新课改中的一大亮点。在新的教材中,精简了课文的行文部分,增加了更多的实物图片、历史图片、人物的艺术图片、原始的文献资料等内容,有的内容中还附加了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关注的历史小常识。这些内容方面的转变能够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历史教材中的史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的具有典型性的资料,参考价值很高。历史教材的重要转百年不仅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还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如果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的史料运用多为课外补充资料外,那么,新教材中的史料将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史料的挖掘解决了史料的来源问题、提高了史料的运用效果。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史料,准确把握好教材内容与补充资料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史料的运用效果。

3、尊重历史,把握史料运用中的真实、适度原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不适度运用很可能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主观判断一些历史现象的方向上,有的甚至会产生对正确知识产生怀疑、对自己的判断坚信不疑的状态中。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随着其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增长,这种偏执的怀疑会更多。因此,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定要遵循真实与适度的基本原则。由于初中生的历史认识能力存在局限性,很多史料对于他们而言难以理解,为了让史料能够既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又能与教学内容密切相连,那么,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提前对史料进行精心的、特别的处理。特别是对古文字的处理和史料的编辑。例如 :古文字的含义与今天的文字含义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自己要先弄清楚这些材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真正含义。将古文字资料全译成白话文,或者是对重点的词汇加以解释,尽量减少学生在阅读史料时存在的文字困难。另外,将适量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并不是将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中都增加史料说明。因此,史料的选择与运用一定要注意适度性的原则。

初中材料作文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一、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当代初中生所接触到的文物图片、历史地图、小说、诗歌等都属于史料范畴,是我们今天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素材。但是,初中生的史料学习现状令人担忧,史料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一)难易选择不当,目标不明确

史料在历史沉淀中涵盖了大量的内容,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包括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而现在有的教师为了将课上得“花哨”,就对这些史料不进行删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如教学《灿烂的青铜文明》这一课,有的教师喜欢展示夏商周大量的青铜器,而不进行分类或仔细的讲解,结果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一饱眼福,但是对这个时期青铜器的特征、作用没有任何了解,没有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再者,现在有的教师在运用史料时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这门学科,教师应该多运用一些直观的史料,主要以促进学生认知史料为主。如《开元盛世》这一课面向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有的教师引用了大段的文字材料来表达开元年间的繁荣景象,而我认为杜甫的一首《亿昔》足以让学生想象出当时的盛世情形了。

(二)运用错误的史料,失去真实性和准确性

教师在史料教学中往往会增添一些教材中没有的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学习,教师运用的这些史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现存的一个漏洞。由于精力有限,很多教师会直接将百度上的资料或者其他教师教学设计中的史料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而不对史料本身的真实性加以核实确认。由于网络的发达,很多史料经过多人之手转发很容易断章取义。另外,很多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经常引用电影和电视剧的片段,而现在很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都是编剧瞎编的,绝不能在历史课堂中成为学习历史知识的史料。去伪存真,即选择最准确的史料,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历史教育。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往往会涉及很多不同的史料。例如,在英国蜡像馆中出现的林则徐及其夫人的蜡像来看英国人对林则徐或者禁烟运动的看法,曾经就出现过两个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英国人是敬重林则徐的傲骨,才摆放他和他夫人的蜡像的,如果不加以探究的话,把这个史料运用于《虎门销烟》这一课好像合情合理,但是深究下来,不难发现英国人认为林则徐是导致侵华战争的始作俑者。那么,将这则材料运用于这节课来讲就属于错误的史料了。因此,在史料的运用中需要仔细辨别,弄清历史真相,避免误导学生,失去史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及有效教学

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史料是学习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史料,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的策略如下:

(一)合理选择史料,遵循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遵循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史料。不管是教材中的史料,还是课外收集来的相关史料,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根据教学重难点,对史料进行取舍和侧重,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得到了收获和进步,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多样化地选择史料,增加课堂活力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教师应多样化地选择史料,增加课堂活力。在课堂中使用单一的文字材料或者单一的历史材料,时间越久越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疲劳,使初中历史课堂失去活力,甚至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老师”都没有了,就谈不上有效教学了。

(三)引导学生学习史料,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学生不是生来就会分析史料的,很多教师会发现自己展示史料后没有学生能够解决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在不经过教师的引导下,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这里举一个例子,漫画是历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材料,甚至在中考中也屡次出现,学生喜欢看漫画,但是怎么分析一幅漫画呢?是不是直接展示就让学生回答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对于漫画有漫画的分析方法,一般采取以下步骤:1.漫画中有无人物?如果有,他(们)是什么人?2.漫画中有无象征性符号?如果有,其含义是什么?3.漫画涉及什么事(件)?画中人物充当了什么角色?4.漫画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其观点是如何表现的呢?通过这样几个由表及里的设问,学生很容易分析出漫画中的中心思想,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自然也会逐步提升。

初中材料作文篇10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材料价格上涨;调价

中图分类号:F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调价范围

全省2007年以后在建或新开工的公路项目,若合同文件已明确调价,则执行合同;若合同规定不调价,则可以调价,具体由项目管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定。2007年通车的公路项目一般不调价,但特殊情况由项目管理单位酌情处理,需报省厅同意。国内经济组织以BOT或总价承包形式建设的项目,不在调价范围。

二、调价内容

钢材、水泥、沥青、柴油的价格调整;生石灰、碎石、中(粗)砂、片石、砂砾(路面)等地材的运费调整。

三、调价原则

1.调价材料的价差确定。(1)调价材料的初期基准价为投标截止期前28天所在月份厅定额站的材料市场指导价格。调价材料的末期基准价为材料形成实物工程量(以计量支付资料为准)的前两个月厅定额站的材料市场指导价格。初期基准价和末期基准价严格按照《陕西公路造价》的材料各期市场指导价执行。(2)末期与初期基准价的价差幅度在10%及以内的,不予调整;超出10%部分,项目管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按90%的比例对施工单位予以补偿。(3)调价中的材料的价差按照3.24%的税率计取税金。

2.砂石等地材的运费补偿。对实物工程量中消耗的碎石、中(粗)砂、片石、生石灰,按每吨・公里对运费差价予以补偿。

3.调价材料的数量确定。根据各合同段每期计量支付报表的钢材、混凝土、砌筑等实体数量,确定调整单价或运费的材料数量。其原则为:(1)对于构成工程实体,并在工程量清单中以工程细目出现的材料,如钢筋、钢绞线、型钢的数量以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数量为准。(2)对于构成工程实体,不以工程细目出现的材料,如水泥、碎石、中(粗)砂、片石、生石灰等,其数量按定额消耗量方法计算。(3)路基、隧道土石方施工作业机械消耗的柴油数量,按定额消耗量方法计算。(4)对于设计变更中无合同单价套用的新增细目,若根据当时现场材料单价编制预算单价,不予调差。

4.材料价差补偿计算。(1)根据厅定额站材料市场指导价格,钢材、水泥、柴油的末期与初期基准价的价差幅度超出10%部分,按计量支付报表每期进行价差补偿费用计算。(2)厅定额站的价格信息中未列型钢市场指导价格,采用I、II级钢筋的基准价平均值对型钢进行调价。

5.地材运费补偿标准为0.15元/吨・公里。

四、调价依据

1.陕西省交通厅《陕西省交通厅关于全省公路建设项目材料价格上涨有关问题的调整指导意见(陕交发[2008]106号);

2.《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交公路发[1996]612号);

3.《陕西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补充规定》(陕交发[2004]475号);

4.《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交工发[1992]62号);

5.《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交公路发[1996]610号);

6.《陕西省公路工程补充预算定额》;

7.高速公路路基、桥隧工程施工图、招标、投标文件及合同文件;

8.高速公路路基、桥隧工程施工图计量支付报表;

9.《陕西公路造价》。

五、调价步骤

1.计算各期支付外购材料调差金额

第一步先从工程量清单月支付报表中摘出各期需要调价的Ⅰ级钢筋、Ⅱ级钢筋、钢绞线、钢管、钢板、型钢、水泥、钢模板和沥青用量。第二步确定初期基准价。第三步确定末期基准价。第四步判断末期和初期基准价价差,如价差幅度超出10%,则调差金额=各期支付报表数量×(末期基准价-初期基准价×10%);如价差幅度超出-10%,则调差金额=各期支付报表数量×(末期基准价×10%-初期基准价);如价差幅度在10%以内则不调价。第五步价差幅度超出10%调差金额计取税金;价差幅度超出-10%扣回调差金额的不计取税金;第六步最终调价金额=调差金额+税金。重复计算每一期的价差,最后把各期调差金额汇总形成本标段各期支付外购材料调差金额。

2.砂石等地材的运费补偿金额计算

第一步先从工程量清单月支付报表中摘出含构成工程实体但不以工程细目出现的材料的工程细目及工程数量;第二步给上述工程细目套定额,查看工程定额中单位数量所含水泥、碎石、中(粗)砂、片石、生石灰等的用量;第三步用细目支付量×工程定额中单位用量即为本标段需补偿运费的地材数量;第四步地材补偿金额=地材数量×地材运距×地材运费价差(0.15元/km.T);第五步计取税金;第六步最终调价金额=地材补偿金额+税金。

3.混凝土工程消耗柴油调差金额计算

第一步先从工程量清单月支付报表中摘出路基工程和隧道工程中有施工作业机械消耗的工程细目和工程数量;第二步对每一个工程细目套定额确定定额单位中各种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数量和台班柴油消耗量,最后再确定定额单位班柴油消耗总量;第三步用工程细目中数量×定额单位班柴油消耗总量即为工程细目柴油消耗数量;第四步确定柴油初期基准价;第五步确定柴油末期基准价;第六步判断末期和初期基准价的价差,如价差幅度超出10%,则调差金额=各期支付报表数量×(末期基准价-初期基准价×10%);如价差幅度超出-10%,则调差金额=各期支付报表数量×(末期基准价×10%-初期基准价);如价差幅度在10%以内则不调价。第七步价差幅度超出10%调差金额计取税金,价差幅度超出-10%扣回调差金额的不计取税金;第八步最终调价金额=调差金额+税金。重复计算每一期的价差,最后把各期(混凝土工程)柴油调差金额汇总形成本标段混凝土工程消耗柴油调差金额。

4.调差金额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