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感觉十篇

时间:2023-04-10 17:16:59

自然感觉

自然感觉篇1

在刚回到奶奶家的下午,爸爸便拖着我和堂妹去竹林外面的田野。在奶奶家的右方有一大片竹林,枝繁叶茂、非常茂密。我们一边欣赏着青翠可滴的竹林,一边散步到那传说中的田野。

走着走着,我透过茂密的竹叶,看到了一排整整齐齐的篱笆,好奇心使我加快了脚步。哇!一到篱笆那儿,我不禁目瞪口呆。好原生态的田野啊!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的流淌着,大麦与各种蔬菜争先恐后地生长着,好似在说:“快点把我采走吧!”在小河的另一端,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坪。我先愣了一会儿,然后与堂妹疯狂的跑向田野里的小河。

我和堂妹在小河边嬉戏,爸爸则躺在草坪上仰望天空,他们不知,在别人眼里,这已经被勾勒成一幅唯美的的风景。我和堂妹玩累了,和爸爸一起在草坪上休息。我们侧耳倾听着青蛙、小河、树叶、虫子给我们带来的“大自然之歌”。我听着听着便睡着了,再次睁眼时,已是黄昏,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自然之家。

回到奶奶家,正好是吃晚饭的时候,我与我最亲的家人一起吃了饭,我刚吃一小口菜就感到轻风向我微微吹来。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魔法吧。

自然感觉篇2

关键词:感觉意识;现代设计;驱动力;趋势

0 引言

感觉是人作为生物最本能的反应,是人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让原始人类脱离蒙昧阶段,以主观能动性改变着周边的生活环境。自十八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科技革命、信息革命,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在变,人类也在变。在这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技术成为发展的驱动力的时代,伴随的是人的感观的退化、异化,而有“感觉”的情感化设计将会成为现代设计发展的新方向。

1 感觉意识

“感觉”是指动物及人体接受外界传来的及发自体内组织和器官刺激的特性,包括内在的感官知觉,和对外界的感应察觉。人的基本感官功能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意识引导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发明工具,改造着周边的生活环境。当人类第一次把石头握在手心,感受它的硬度,就注定了它要成为人类最早的使用工具。原始社会的人类地面对大自然,所有的感官都是开放的,感觉、感知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媒介,保护自我的手段。

在《感味回归》中,艾伦・姜索写到,“我们会对某地害上‘乡思’,会不经意地想起它,想起它的声音,它的味道,它的景色,它令我们着魔,而我们也会以它来衡量自己的现在。”这里描述的就是人对感觉的依赖。

2 感觉体验在不同时代的变化

2.1 感觉作为人认识外界的媒介

中国先民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硬的石头可以用来做工具;火可以让身体在寒冷中感到温暖,火煮过的食物也更美味、易消化;木头的易燃性让人造火变得更加方便;木头和泥土的可塑造性让它们成为建造房舍、制作日用品的重要原料;在大江河岸,孔夫子曾望着川流不息的河水而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水的持续的流动性的带来的感受。那个时代没有钟表,人只能对自然物――太阳、星辰、植物、水等的变化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先民们置身于未开化的环境中,能够察觉一年的节气,什么时候适合播种,知道月亮每晚什么时候出现,因为他们的感官和大自然的节奏协调了。

2.2 现代社会中的“感觉”

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后,伴随的是人的感觉体验的变化。现在,各种人造的复合材料改变着我们生活环境的面貌,那种来自自然环境的原材料越来越少了,随处可见塑料、玻璃、人造木,常闻到装修材料的刺鼻味,有些现代材料给感官带来不愉快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麻木着人最本能的感官意识。

2.3 技术的进步与感官的退化、异化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在变,人类的感觉体验也在变,自十八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依赖科技,电子产品“奴役”着大多数人,在这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技术成为发展的驱动力的时代,伴随的是人的感观的退化、异化。

“宅”成为大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缺少与自然、周边环境的接触,人的感官也必然会退化。爆炸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耳目;网络上全球各地的劲爆新闻事件刺激着我们情感的承受能力;传统的审美疲劳转而趋向审丑;网络术语流行“错别字”等,感觉体验开始异化。

3 “感性化”的设计与“理性化”的设计

现代设计伴随着工业化的经济发展而产生,展开了半个多世纪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较量,设计师们探索过主流的发展方向,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到现代设计运动、后现代设计运动,在欧美及日本上演,形成以英、法为代表的追求感性化的传统主义和以德、荷兰、瑞士为代表的理性化的现代主义两大设计艺术阵营。

3.1 “感性化”的设计

现代设计萌芽阶段,不少西方艺术家排斥大工业化生产,尝试在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现代设计,吸收各国的艺术特点,从自然界寻找灵感,由此产生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它们诞生在工业化时期,想与现代主义的产品抗衡,以有着悠久的艺术文化历史的英、法为代表,法国的现代设计要追溯到“新艺术”运动,这是一场装饰与现代的妥协的产物,包括后来的“装饰艺术”运动都是以装饰为主题的,这个浪漫的国家一直无法舍弃对华贵优雅的形式美的向往,不热衷于追逐快节奏、高效益的发展模式,情愿沉淀在传统美的生活方式。

3.2 “理性化”的设计

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冷静、缺少人情味,现代设计诞生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背景下,以大众为需求对象,是大势所趋。这种设计意识最早在德国萌芽,可以说当英法排斥工业化大生产,对装饰艺术恋恋不舍的时候,德国似乎预见了现代设计发展的方向,所以成立“德意志工业同盟”,并办立包豪斯设计学院,开始在全国探索现代主义的设计实践。然而现代主义的设计过渡强调功能和极简形式,忽略了人对产品的情感需求,从而导致20世纪六十年代的反设计运动的爆发,引来一股怀旧风,然而怀旧的风格终究是不合时宜了,并不能再次成为时代主宰。

4 感觉的回归

不论是偏理性化的设计,还是偏感性化的设计,都是现代设计发展过程追求的形态。理性化的设计注重功能和实用性,感性的设计较多考虑产品的艺术美感,可以成为情感的依托,然而这两种设计都是极端的设计,过度理性的设计造成人的情感需求缺失,不是长久之计;艺术化的感性设计需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是少数乌托邦分子的追求方向,在现代社会也不是权宜之计,这个时候需要有一种新的设计意识来弥补这两者的不足,来唤醒现代人在物质社会中沉睡的人的主观感觉。

4.1 感觉驱动力

感觉是人作为生物的最本能的生物反应,而人的感知力在这个技术驱动的年代已经在退化、异化,用什么来刺激在身体内沉睡的感觉,让它成为设计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将会成为一大课题。原研哉说过,“以我们的感觉为基础重新审视世界,这对技术也是合理而有意义的。”

4.2 有“感觉”的设计

原研哉提出了“感觉”的概念,他把感觉指代能激发我们感觉认知的熟悉的东西,在二零零四年的“触觉展”中,展示了一系列以“感觉的设计”为主题的设计作品,涵盖了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作品,都给人以全新的视觉体验,每件设计作品都能触动身体的某种感觉。有些设计师以水果的形态和肌理制作果汁的容器造型,使果汁的味道与水果的印象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木屐鞋底采用人造的自然形态的材料――木屑、青苔、沙石等,唤醒脚底对大地的感知能力;用毛发做灯罩,营造一种诡异的气氛。

5 总结

在人类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感觉作为一种抽象的姿态,它的体验方式也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变化。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的意识形态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化是大势所趋,然而作为有感觉意识的人类依然对艺术化的美感依依不舍,一种突破这两种特质的设计方向将会成为时代潮流――那就是回归到人自身,唤醒沉睡的意识,借助现代化材料和技术,设计生产现代而富有“感觉”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克莱尔・沃克・莱斯利.笔记大自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自然感觉篇3

著名心理学家。在《早教的秘密》一书中,他倡导了一种回归自然的育儿方式,提出父母如果能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唤起孩子对大自然浓厚的兴趣,孩子内心积存的信息和能量就会饱满起来,孩子会更具灵性,生命也更具活力。

生命是大自然的产物,生命本体蕴含着巨大的自然信息,唤醒这些能力需要孩子到大自然中接受自然的信息刺激。

小宝宝从妈妈身体里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本应该是大自然的日月、山水、青草与花香的气息,阳光与轻风的抚慰。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打开五感,拥有明亮的眼睛、灵敏的感觉呢?

触觉:婴儿最初发展的知觉

婴儿最先成熟的是触觉,抚触可以刺激婴儿皮肤知觉的发展,也带动大脑功能、智力情绪的发展。人的皮肤对外部的知觉是最丰富的,1平方厘米的皮肤下大概分布了近千个神经突触。新生儿的皮肤特别薄,皮下的神经丛更是相对敏感。

因此婴儿最好使用棉质的衣服,不要有太多的颜色,因为很多颜色是化工染料,不是自然物质萃取的。只要是皮肤接触的东西,自然生成物最好。新生儿的皮肤对自然生成的东西相对熟悉,也易于接纳。婴儿床最好是纯木质的,不要用油漆来漆,最好带有木质天然的味道。如果条件许可,婴儿的房间最好使用木质地板,墙上贴墙布,窗外要有植物或草地的气息。

让新生儿的皮肤接触干净自然的空气也是重要的,其实对人来说,参与呼吸的不仅是肺,皮肤也会呼吸与吸收空气中的成分,自然的空气里蕴含着大量的自然气息,这些气息就是激发婴儿触觉成长的营养。

让一抹阳光照在他的皮肤上会唤起婴儿生命的美好感,让柔风轻抚他的脸庞,或者小脚丫浸在自然流动的溪水里,神奇的自然信息就会在婴儿体内形成。

嗅觉:孩子探索环境最重要的手段

除了妈妈的抚触拥抱以外,环境中自然的各种气息对婴儿皮肤的刺激也很重要。嗅觉是出生后最先开始迅猛发展的。

早期刺激嗅觉的时候不要太苛刻,简单的做法就是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不刻意地做什么,孩子能接触到什么就是什么。考虑到自然的芬芳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可适当地增加一些青草、植物的茎叶、淡雅的花瓣、一些沙石、小木块、干草……但是,半岁前的孩子极易鼻子过敏,这些东西不能放在婴儿的房间内。最好的做法是在阳台上设置一个花圃,有自然的空气流动,每天抱着孩子在那里流连一两次,吹吹小风,晒晒太阳,沐浴一下月亮与星光。

间断地给予刺激,让刺激达到一定的阈值,这个味道的识别就被终身保留了。神经细胞的活动会相互勾连、同步反应,神经科学称之为神经反射丛。这种反射丛一旦形成就不再瓦解。婴儿在早期接受的气味刺激种类越多,发射丛的类别也多,每一个或几个神经丛共享一个信息,协同反应,有条不紊,这就是人的所有知觉反应的共通模式。

味觉: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美食家

一个婴儿在3个月左右,味觉能力就开始活跃了,先是在舌的两侧形成味蕾,然后是舌的中间形成味觉反应。1岁的时候,婴儿的味觉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很多味觉被孩子识别被记忆在身体的体验中,大脑的味区也慢慢饱满。孩子天生都是美食家,只要你在合适的时间给予他足够的味觉刺激,成年后他会对很多食物津津有味。如果孩子在2岁前只接受过母乳、甜、咸几种味道刺激,缺乏味觉享受,结果就会是吃什么大脑都不兴奋,每顿饭对母亲的心理都是煎熬,孩子很难下咽。

婴儿味觉的发展贯穿人一生对事物的享受,因此在合适的时候添加辅食,让孩子尝到不同的味道是可行的。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味觉与食欲,可以逐步地给孩子一些味觉刺激。苦的、甜的、酸的、咸的,刺激都是同等的,他都接受,不会排斥。不过不要是辛辣的,辛辣的味道比较霸道,对婴儿的味蕾会产生不利影响。

现代生物学倾向于相信人类的皮肤是有记忆的,身体也是有记忆的。婴儿品尝过的东西身体里就有了记忆,胃肠道也有记忆,再次品尝时会有一些神经细胞活跃,多次体验后这个味道就根植在身体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固有知觉。

听觉:让听觉细胞在自然中获得饱满刺激

儿童的听觉能力发展要晚一些。但由于听神经末梢缺少髓鞘包裹,所以听觉反应非常敏感。儿童早期如果受到饱满的音律刺激,成年后对音律的敏感性也很高。但很多父母都认为给婴儿放音乐可以刺激儿童的音乐乐感。其实人类的音乐是很苍白的,比起大自然中丰富的音素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未被大自然的音素刺激过的孩子,耳朵里一直充斥着人类音乐、城市噪音,尤其是音质不好、劣质的玩具里放出来的音乐,对孩子的听敏感力是最大的损伤。任何信息的简单重复,也都会给人的身心带来一种压力,对儿童更是这样。

建议半岁以前要让孩子多到自然中去唤起复杂的音感,让孩子的听感细胞获得饱满的刺激。小的时候儿童接受了自然存在的一切声音,他的听觉会将这些音素认同为自己的一部分。

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有不少听到风声、大雨声、雷电声会害怕,他们也喜欢鸟鸣、溪流声,可缺乏内心强烈的感受。但从小到自然浸染的孩子,与自然间是一种融为一体的感受,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自己的一部分,能够体验生命的喜悦。

视觉: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被唤醒

孩子的视觉发展跟听力基本是同步的,视觉是人类进化最完美的部分,婴儿的色感细胞远比成人敏感,这跟神经细胞纤维没有髓鞘包裹有关,婴儿的辨色能力甚至可以跟计算机媲美。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用眼睛视物,而是用脑视物,图形生成是内部提取的。这也就是说,人的眼睛具有一种解读功能,跟自己的内心有关,这叫作内在视觉能力。那么,在视觉发展初期,一个婴儿到底能接触多少视觉刺激,是可以影响他的内在视觉发展能力的。大自然的形态与色彩是丰富多彩的,假定生命是自然的,那么大自然的多种视觉模型孩子先天就有,关键是在视觉发展的初期是否接触,是否被唤醒。

自然感觉篇4

之后之前的话妈妈她也是有说过说到时候自己去那个宿舍嘛,然后就是说多多少少就是要解释一点,就是希望自己在外面生活的时候可以体谅一下他们,创新的不容易这个意思吧,但是就是说在吃喝这一方面就不要去节制,就是像那些呃不三不四的东西,像奶茶这样子的话,那就可以去解释一些个解决一些,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吧。然后这一周其实当时最终终于会有一些小小的不耐烦,我就觉得完全就没有必要说去解释嘛,就觉得应该也是够用的,再加上自己也会去赚取零花钱什么的,但是呢就现在的话自己也是觉得确实是需要去体谅一下了,就是说有很多事情其实真的不是你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的,有很多方面的开销之类的,然后很多方面的开销就是就需要节制一些人还是大家一起承担的这些东西。

现在给自己的感觉就是感觉,其实有一些东西是不需要的嘛,然后他们就想要买的话,那也是会让你请宿舍里面一起住进去一种,毕竟是宿舍又不是这样子的,然后就会让我们共同承担,然后其实就是让我开始有一点感觉,觉得他们毫无接触的这一种感觉了,所以说可能就是因为这个陈村这个问题,然后就一直呢就是会有一些小小的不满意了,然后现在这么一个范围内的就意思上说这一回去的话还是会觉得没什么的,就自己说完之后还是会觉得就这样子而已,毕竟大家需要的话那也是这样子的,再加上那时候课比较少,可能那种打扮啊之类的,这种就会相对来说比较多一些了,所以可能真的就是迟早都得去买一个的这种感觉吧,然后又觉得我们已经是家人了,就应该相互体谅一下,相互承担一下这种感觉。

就当时妈妈她就是说到时候去那个宿舍嘛,然后要是弄到了一个有钱的,而且他现在倒是没有钱的,就是其他三个都会不自觉的,就跟着那个有钱人的生活节奏的,然后就希望说自己不要去和别人攀比了,但自己现在确实就是有这种感觉,我就觉得其实另外两个女孩子的话,她们相对来说在小妹这方面就没有什么捷径,虽然说她们上次说了之后,家里人给的是1200和1500,但是就我自己觉得他们肯定是还有其他的零花钱的,要不然不会花的这么猛的,就那么一会叫外卖呀,然后吃泡面,再加上还有那个奶茶,都是基本上都隔一天讲一次这样子奶茶其实还是挺贵的,就16块钱这样子就觉得啊,总感觉他们两块钱是两三千这种感觉,这也是缺少一个节制吧,然后自己如果真的去换位思考一下,就会觉得可能是自己太不懂得享受生活了吧。

自然感觉篇5

就中午那一个饭盒嘛,其实自己也是看着也是感觉挺好的,然后自己有发给那个爸爸妈妈,他们就是给要发给家里人,他们看自己中午吃的是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就因为自己爸爸妈妈他们等的是因为自己要回家吃的嘛,但是自己就不回去吃了,所以就在有跟他们说自己要在这边吃,然后就喝了个照片给他妈妈,就让他们看一下自己吃的是什么,就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是挺好的,就在外面不会受那种累吧,就其实自己的邻居就是自己的舅妈,他就一直担心说自己的儿子在外面没有照顾好自己,说有没有受凉了啊,感冒了呀,或者说有没有吃饱啊,就他的妈妈就一直很担心,但是对于自己来说的话就觉得其实都是成年人了,肯定会照顾好自己的人,肯定是忍受不了饥饿吃饭的,所以呢,如果饿了肯定就会去吃。

现在是课间的休息时间,所以坐下来1楼吹一吹风扇,然后说想要在这里说一下,说给他们就记录一下自己的今天吧,就其实自己还是有很多想要去记录的,就那些学生啊,给自己也有很多的感想,但是真的到1楼下来发的话,自己又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就感觉还是想到就说什么吧,就本来那一种领导,就那些学生在和那些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给自己的感觉说自己有瞬间的有很多话想要说的,但是呢,就现在的话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话,就没有什么主题,没有什么故事可以去说,但在说的这个过程中还是可以想到一些的,然后呢,就中午的话,弟弟他也有被自己的饭盒给羡慕到,然后他就发个语音说想要给自己把自己吃剩下的都给他,就是因为自己其实也就是开玩笑的了,因为自己的话就是自己并没有说吃完就只吃了一半而已,就是。

其实一开始自己吃着也是感觉挺好吃的,就没有那种饱腹感,就没有那种感觉,自己饱了的那一种感觉,但是就他们也在说呢,那些菜呀什么肉的都是挺多的,然后饭也挺多的,说吃不完什么的,因为自己吃了一半嘛,然后那个郭老师他就叫我自己,他说老师自己的一点作风给你可以吗?然后自己就说不要了不要了,自己就也没有说不要,就是发出那种语气就是说不要的那种意思,然后他的老公就说要是问他的话,那他肯定要,然后他就给他的老公了,然后他们就开始在议论说那些肉啊什么的吃不完,确实对于自身来说就觉得,嗯,本来自己没有感觉说那些肉多的,虽然说一开始看到的时候会觉得很多,但是后来吃着就感觉还行吧,就吃着好吃嘛,所以就静静的也就吃着,也没有说那种称道的感觉,但是听到他们这么说,就觉得好像不可以吃的太多吧,就好像自己确实是吃了挺多的。结束了。

自然感觉篇6

其实自己更多的时候是那一种,就是很喜欢野马,就是喜欢那种去追逐他人的感觉,然后这一次这一个自己在关注男孩子自己还没有追逐,然后他就给予了自己相对来说比较确定的答案的时候,自己就觉得是有被幸福到吧,就突然进去的,好像自己也没有说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糟糕,毕竟和亲一个对象分手之后,自己就一直怀疑自己究竟还有没有没有被爱的能力,但是其实相处下来的话可以感受到他确实是一个超级好的人,就是一个比较明确吧,要是做他的对象的话也是会很幸福的,虽然说好像有的时候他也没有那么注重细节,因为有些细节的话,它确实没有去关注他,但是有一些套路他还是知道的,就比如说出去旅游的时候记得给对方带一瓶水啊这一种他还是知道的,之前的话其实我们在一起就没有感觉到很有安全感,但是自从和他说。有嘛,然后回来之后再和他一起相处,就挺有安全感的。

因为之前和大家一起就一起出去上班啊什么的,下班回家,然后会去远的地方吃饭啊,然后在路上要是有遇到什么小障碍的话,他其实不会说回头去看一下我,但是我的话就会下意识的说去关心一下他有没有跟上来,或者说就关心一下他有没有碰到什么小坎坷什么的,就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然后自己就会比较担心,但是他好像就没有这种担心,只不过就出去旅游之后嘛,他就开始也会担心自己这一些了,就在某一些小细节他会也会回过头来看一下我有没有跟上,然后在遇到一些小坎坷的时候,他也会就是让自己小心一点,就这样子就觉得是有感受到他的变化吧,其实也就是感受到他的在乎了,之前的话可能是没有那么在乎,就之前的话,那一个高中很要好的闺蜜,他就是跟自己说,如果他没有表现出这一些细节的话,可能就是还不够爱吧,因为那个时候就是要他等我一起去上班嘛,就一起去面试。但是他就我先走了,就让自己觉得很失望,然后那个小朋友他也有跟我说,可能是因为不够爱,因为不够爱才会让他就是想要赶紧的先走的那一种吧。

但是现在的话其实多少也是会有一点家人的感觉,其实真的更多的就是那种很亲切的感觉,他也有给我很亲切的感觉,虽然说这一个评价是他提给我的,就是说自己让他觉得很亲切嘛,但是现在的话他也有给我这种很亲切的感觉就挺想要一起生活的那一种人吧,但是谈恋爱的话,其实异地恋真的跟他也是会挺难受的,就自己觉得没有必要,真的没有必要就这样子,然后就委屈,因为自己现在真的也不是那种非你不可的那一种感情了,就觉得能够遇到有缘分可以好好相处的话,那就处着,然后没有办法的话那就先等一等吧,毕竟你自己觉得他也是一个跑不掉的人,所以说以后他真的遇到了一个让他非常想要去关心的人吧。

自然感觉篇7

关键词:直觉 情感 形式

直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能力,是人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直觉虽然是透过外部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但直觉不是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借助于抽象的概念去把握,而是舍去了通常的理性思维过程(即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直接由感知去认识事物。在感性的直观过程中,对事物的本质做出直接的洞察、迅速的理解和瞬间的判断。因此,直觉的认识始终伴随着感性的形象,它是对形象之中所蕴含的精神性特质的理解与感悟。

绘画因其创造视觉形象的目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直觉的认识活动,绘画的直觉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直觉。所谓艺术直觉,实际上就是主体借助于特定的艺术符号对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的直接判断。与普通的直觉相比较,艺术直觉更为复杂,其特殊之处在于直觉方式的不同。艺术直觉“不是那种从一个基本直觉进入另一个基本直觉,逐渐构成某种较为复杂直觉的过程,它是对每一个有表现力的形式的直觉把握或顿悟”。[1]就绘画而言,形式乃是其生命之所在,绘画的意义就在于形式的创造,一切主观的思想、观念与情感都要从形式之中见出,这就要求画家必须具有对各种形式的特征、关系、意味的直觉把握能力。因为在绘画中是直觉在左右着画家去选择和创造形式,艺术直觉实际上就是对形式的直觉。以下笔者就直觉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谈谈个人的认识与理解。

所谓艺术的直觉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感性的直观能力,二是理性的悟解能力。一个以视觉形象表达内在精神的画家,首先必须具有从外部世界中感知到形式的能力。因为,心灵的一切精神性因素都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人在感知对象的过程中,一方面在改变着自然,另一方面也在塑造着自身,正如歌德所说:“人的自我意识只能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才能达到,正如人只有通过自我才能发现世界一样,对自我内在世界的发现是在对外在世界的发现中实现的。人每发现一个新的事物,就意味着在自我中诞生了一个新的器官。”[2]从绘画的角度讲,所谓感知能力并不是简单地指对客观对象的自然属性(如对象的形状、明暗、色彩、质地等物质因素)的把握,虽然这种能力是画家必须具备的,有助于对物象的再现,但更为重要的是从客观对象中感知出与内在心灵相同构的表现性因素。

绘画中,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视知觉。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人的视觉感知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接收活动,而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视知觉的这种特点决定了主体在观照对象时,并不是如同照相机一样忠实地记录下事物的一切细节,而是从整体上直观地把握事物的特征。正如阿恩海姆所讲:“视知觉不可能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活动过程,相反,视知觉一开始把握的材料,就是事物的粗略的结构特征。”[3]对事物粗略的结构特征的把握说明了视知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能力,它通过舍弃一部分无关紧要的细节获得了一个新的形象,从而与对象本身产生了偏移,体现了心灵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绘画的角度看,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其实就是对外部形式所具有的表现性因素的感知。当然,表现性并不是由客观事物所固有的性质决定的,而是指客观事物的外在形式结构与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之间的契合。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够从对象中感知到表现性,是因为外部事物的形式结构中存在着与人的生命活动相同构的“力”的传递,而视知觉作为人的生命活动本身,自然更倾向于关注外部事物中那些与自身生命力具有相同结构性质的知觉式样。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有经验的画家通常都十分重视对客观事物的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指画家在面对物象的短暂一瞥中所感知到的事物最突出、鲜活、生动的形式特征,同时也包含着对其中所显现出的表现性因素的感知。它是主体对客体近似本能的、整体的、直观的视觉感知,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画家在作画过程中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捕捉视觉感知的“第一印象”。因为对事物表现性的感知不仅是画家表达内在精神的主要媒介,也是画家对自身审美心理体验的理解与确认以及对所要创造的作品的形式进行选择与确定的来源。

当然,直觉的感知力虽只关系到对事物外表呈现的判断,但直觉又并非是单纯的感知,而是主体的情感、想象、感知相互交融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有机体。它既有直观、生动的形式,又包含着主观的心理内容,是主体通过形式对自身内在精神的把握。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如果说一个对象是美的,以此来证明我有鉴赏力,关键是系于我自己心里从这个表象里看出什么来,而不是系于这个事物本身。”[4]在西方近现代的美学中,许多美学家都对直觉这一特殊的感知方式作了很多论述,其中以柏格森、克罗齐最为突出。柏格森就认为:直觉是与上帝合而为一的境界,是一种同实践相异、同经验和思维相对立的“生命冲动”,是从来就不可认识的。而克罗齐则将精神的自我发展看成是唯一的、真正的现实。他把人类的认识分为直觉认识和理性认识,直觉认识在前并与理性认识相对立,是表象以下“毫不带理智的关系”“也还未成为理性的概念”的一种完善的、无所不包的认识形式。应该说柏格森和克罗齐从主观唯心主义的角度,充分强调了直觉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其片面性在于将直觉局限于纯粹主观的感性范畴,割裂了与理性认识、社会实践及历史发展的联系,最终必然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从而无法正确地解释直觉的本源。

我们知道,人自从脱离了动物性的那一刻起,对事物的感知就不再是纯自然的、本能的,而是社会性的,其中已经融入了各种意识与观念。感知中所包含的精神性因素,并不是来自于所谓的“神的启示”或与生俱来的“天赋”,它是主体通过自己的实践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经过理性思维的加工,形成了对事物本质的概念并积淀于人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构成了主体的内在心理结构,左右着视觉对客观对象的感知与判断,使人的视知觉具有了直观的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5]因此,视觉之所以能够从客观事物中感知到表现性,并不是事物本身就具有这种表现性,而是由视觉感知中主体积淀的经验所决定的。这种经验是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形成的,它渗透着主体的理性精神,是理性认识的外化。这些经验的积累越丰富,感知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准确性就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讲,直觉是一种基本的理性活动。它虽然是以非常自然的、看似本能一样的状态对客观对象迅速地做出判断,而不像理性认识那样以严谨的分析、推理、论证、演绎、综合、抽象等严格的逻辑思维方式反映客观对象,但其中同样具有理性思维的因素,是感性的直观能力与理性的悟解能力的融合。

在具体的绘画实践过程中,直觉的感悟力在画家获取创作材料、体验情感、凝聚形式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知道,画家的创作冲动来自于对象的外部形式在自己的内心所激起的审美情感,而这种审美情感的产生是由直觉的认识特点所决定的。画家在面对现实材料时,他的视觉首先感知到的并不是一些理智推断的结果,而是对象最直接、最原始、最鲜活、最具感染力的表现性因素。当这些外在的因素与内在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时,就会在主体的内心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起画家的创作激情。因此,画家对材料的选择与把握只能相信、顺应自身的直觉,而不能借助于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由于直觉是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倾向,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偏好,这就决定了画家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实材料时,自然会选择那些有所经历、有所体验、有所认识,与自身审美情感相契合的事物作为创作的素材,并从中凝练出创作的主题。

画家从现实中获取材料的目的在于内化意象,意象的生成过程也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而情感体验只有通过直觉才能见出。正如柏格森所说:“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内部,以便于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6]所以,情感体验即是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融。按照“移情说”的观点,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感知中,以往的情感经验从内心被唤出,这种情感经验一经触动,就立即移入到对象之中,从而使主体与客体由对立的关系变成统一的关系。这种主客体共融的情形,就是人与对象打成一片,活在对象里,亲身体验到情感在对象里的活动。而直觉则不同,它不是依靠主体经验、通过联想的作用而获得情感的体验,而是直观地从对材料的感知中,体验出自身所认识到的情感。直觉之所以能够把握情感,是因为绘画中的直觉始终伴随着主体的情感与想象活动的参与。克罗齐就认为艺术即直觉,亦即抒情的表现。这即是说直觉所感悟到的就是主体的内在情感,直觉就是情感的表现,绘画是直觉所创造的情感意象。

无论是利用直觉去选择材料,还是体验情感、内化意象,艺术的最终目的都在于给直觉赋予形式。绘画形象因其具体可感的、直观的视觉性特征,使得从某种角度看,其形式就是以感性直觉为基础的构成形态。绘画中的形式是客观自然形式与主体心理形式的融合,本质上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它包含着画家对某种意蕴的感知和悟解。在绘画创作中直觉就是对形式外观的判别,是画家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媒介去提炼、升华、表现自己的内心直觉。如果一个画家不能替自己的情感体验寻找到内在形式,并把它物化为具体可感的表现形式,那么,在他的内心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直觉。按照克罗齐的观点,有了直觉就应该同时有了表现与形式,真正的直觉是那种已经赋予了形式的直觉。为此他总结道:“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7]“审美的因子是形式,而且只是形式。”[8]在具体的绘画创作实践中,一旦离开了直觉,作品的形式就只能停留于对客观现象的描摹,即便具有再多的绘画形式语言知识,其形式也只是靠着理性分析的消极呈示,不可能有内在的感染力。此外,为什么多数画家穷其一生都未能发现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除了自身天赋的差异、经验积累的厚薄、文化修养的高低这些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绘画的认识过于理性,不相信自己的直觉,不注重自身直觉能力的培养,始终活在大师的直觉阴影之中。因此,一个画家只有依靠、相信自己的直觉,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直觉,才能够凝聚和创造形式,从而形成个人独特的绘画风格。在绘画发展的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凡优秀的画家,其绘画形式都独具个性与特色。然而,他们作品的成功之处并不仅仅在于给观众以心灵的净化和陶冶,更重要的是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知世界的视觉方式。

参考文献:

[1][8]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6,14.

[2]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68.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3.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52-153.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

[6]余秋雨.艺术创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8-119.

自然感觉篇8

关键词:书籍设计 肌理 艺术 视触觉 意味 空间

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肌理感是艺术体验表现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肌理已然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肌理的身影亦闪耀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将肌理作为艺术语言在书籍设计中应用,能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这与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所倡导的“五感”设计相契合。设计师通过肌理能很好地表现书籍的主题思想,展示作品内在的审美潜能,赋予作品更多样的内涵及生命力。无穷的变化、丰富的律动是肌理具有的特质,给观赏者带来富含人文情怀的视觉感受和多样的视觉品味,提供了无限自由的想象空间,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一、肌理的类型

肌理指自然物质材料的肌体形态和表面纹理,反映了材料表面的形象特征,使质感体现得更加具体、形象。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视觉肌理主要指物体表面和表层色彩纹理,包括光被肌理折射后对人的视觉的不同刺激,是通过视觉而唤醒触觉联想所致:电视机的显像管是玻璃制成的,其中影像却能让人感觉到种种质感;纸张是平面的材料,一旦在上面印刷上图形后,人们便能感觉到材质视觉上的肌理。触觉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光滑或粗糙、坚硬或柔软,以及其能触摸到的纹理。其表现是较为直接,只要触摸它,盲人也能感觉得出来,而一旦被拍成照片后,便失去了用触摸认知的直接性。[1]现在很多的书籍设计采用不同的材料组合就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其表面肌肤的触觉乐趣。各种高低起伏、纵横交错、平滑粗糙、色彩绚烂的纹理变化,以及材料表面自然形成的层次、节奏、条理所产生的形式美感,被设计师利用后可以创造出奇幻、和谐、新颖的审美形态。

二、肌理的艺术语言

众所周知,梵高的绘画有着极具个性的表现语言,他大胆突破古典薄画法的模式,将颜料的肌理质感夸张强化处理,给人以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今天的油画创作中,油画颜料强烈的肌理塑造本身就成为艺术美感表现的内容之一。肌理有着天然的、变化莫测的形式,亦可以通过造型活动来创造出异于形态表面的崭新的组织结构和不同于原材质的感官效果。限于个体形态的比例、大小、尺度,有的肌理在视觉上只能看到点或线的效果,因而其形态往往被忽略,而更多地被关注其组织结构。材料肌理在艺术创作中是感性的微观的形式,它和色彩、线条、图像一样,也是一种语言,具有自身的艺术冲击力和感召力,它通过人的感觉印象唤起特定的联想,这种联想是共通的,但对不同性格、不同修养、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也有区别。不管怎样,视知觉印象的冲击却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不论是自然材料的肌理,还是人造的肌理,每一种材料的肌理都有一定的意味,代表着一种物象特点,如果把它们恰当地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就会形成一种语言,一种向人们表述一定概念并激发人们审美情趣的艺术语言。现代书籍设计作品中常能看到绳织物、金属、皮革、木质材料的身影,它们或独立或组合,显现出不同材质丰富的质感,通过肌理表现强化物质的生命力,把材料的视觉、触觉以及心理完美地表达出来,达到一种令人惊叹的境界。对材料肌理美的张扬,符合现代社会对个性设计的需求。

三、书籍设计中肌理的表现

1. 彰显材料自身的肌理。材料是书籍设计师传达内容信息的物化载体,根据所表达的书籍内容,所采用的材料不同。纸是传统书籍的主要用材,有着特殊的弹性,用手指触摸、翻阅纸本书籍时,纸的肌理会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心理感觉。用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话来说,纸是感件,直接作用于感觉它不只是充当一种书写和印刷的材料,更是激发人类感觉智力的永久媒介。[3]不同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使得纸张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肌理形态,如玻璃纸的透明、皮纹纸的粗糙、铜版纸的细腻、瓦楞纸的硬朗、牛皮纸的质朴。不同的纸材具有不同的质地,其本身特有的质感和纹理,能使人在视、触、听、嗅觉上直接产生相应的美感和情感。现代的书籍设计师亦热衷于将不同的材料应用到设计作品之中,通过彰显物质材料自身的特性,给受众以愉悦的精神体验。“质感各其有独自的秩序,这种体验是不能被其他东西代替的,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需直接用肌肤接触或用眼睛观看,才能有生理的直接的感觉。”[4]在书籍设计中充分发挥材料肌理的艺术表情,可使书籍的艺术表现力大大增强。材料的丰富性及材料丰富的肌理形态会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实现书籍设计的审美创造,设计的艺术意味亦得以无限延展。

现代书籍设计中,利用材质自身具有的肌理来进行创作成为一种常用的设计手法。小马哥和橙子设计的《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是一本与深圳相关的书,荣获2011年“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其外观平淡无奇,却采用了8种以上不同的纸材。封面采用手写体和贴纸形式表现书名;翻开扉页后,出现多种不同质地和尺寸的纸张叠加在一起的效果;文章中穿插着各建筑项目设计师的手绘草图,用不同的纸张印制不同类型的图片,大小不同纸张的穿插追求变化,利用纸张的交错展示建筑的构成感、分量感;小说则统一为一种纸张和开度,朴实、严谨与开放、自由相对应,形成了富有节奏和层次的视觉感受。该书采用线装的装订方式,的棉线与光洁透明的纸张形成鲜明的对比,简洁明快,同时富有诗意和时尚感。(图1、2)

2. 创造有意味的人工肌理。人类的触感是直接的,而视觉质感是间接的,具有知觉性、遥测性和经验性等特点,所以也就具有相对的虚假性。[5]根据这一视觉特点,书籍设计师可在材料上施以各种加工工艺,利用视错觉原理,形成近乎乱真的视觉质感达到触觉质感的错觉。设计师根据创意需求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材料表层进行艺术化和技术化的处理, 促使其产生新的形式美感。通过工艺创造出新的肌理,这种人为的质感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书籍的制作技术可以说是无奇不有,不断地推陈出新。除各种印刷手段外,起凸、压凹、烫电化铝、过UV、激光雕刻等工艺手段各具特色,为不同的书籍塑造出各具表现力的个性形象。设计师借助这些造型手段,在二维空间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突出设计情感,以可感知的肌理形式体现书籍的本体意蕴。

在书籍设计中使用合适的制作工艺能够增加读者的实体印象,在真实的质感触觉中唤醒读者的潜意识,引发他们的情感反应。吕敬人在设计《北京民间生活百图》时就采用了压印工艺,在纸质表面形成了浅浮雕的凹凸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书的信息。该书是一部清代北京民间艺人百行百业图谱,人物赋色用笔生动,神态栩栩如生,其外函套设计为全脸起鼓效果,深压出图中百人百行身影,内置护函丝带装,打开函盒,翻开封面和筒子页内文的设计,一种层层进入传统书籍形态程序表演的阅读再现,使读者从视觉、触觉及翻阅中得到强烈新奇的感受。(图3)透过书籍外在的形态,书的功能与艺术之美完美地呈现出来。拼贴、切凿、压印、打孔这些并不复杂的造型工艺在书籍肌理的塑造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它们能够在书籍的表面形成阴阳互补的形态,增加空间层次,强化读者的触觉感受,从而构成无限的审美意韵。

四、肌理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

1. 强化视知觉感受。当人们翻阅书本时,书的形状、尺度、大小等视觉表现形式会将承载的信息传递出来,这一过程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完成的。在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中,视知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肌理被广泛应用到现代书籍设计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具有强化视知觉感受的效用。传统的纸本书籍以物化的形态凝聚知识和信息,材料所具有物质特性成为书籍设计的重要语言。书籍设计师在设计中不应只局限于形而上的意境追求,还应注重工艺纸品的形而下可触摸翻阅的表现力,材质的选择和质感的处理演绎着无穷的可能,这使书籍设计具有了现代精神。织物、木材、皮革、PVC、纸张等材料的应用丰富了书籍材质对比的肌理效果,特别是不同质感的自然肌理纸的使用,从视觉效果的视感,到手的质地触觉,还有表现效果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知觉感受。如木纹、石纹、布纹或是笔墨、水痕、凿痕等人工肌理,充分利用这些设计语汇来表现不同的创意思想,将大大扩展书籍设计的空间。材质的组合和搭配使用会彰显其性格语言和独特意韵,如使用金属材料会让读者产生坚硬、阳刚感,使用木质材料让读者产生自然亲和的感觉,光洁与粗糙、曲散与平整、松散与紧挺,不同的质感体现出不同的肌理韵味。书籍设计中肌理的应用强化人们的触觉感,将人们的形象思维进行理性的扩张,激发他们的情感和联想,这样可以填补或者超越文字本身的表现力,从而产生增值效应,人与书之间产生了互动关系。

2. 增加艺术美。书籍是信息的雕塑,功能与审美的结合塑造了图书鲜明的个性。纸本书籍是实实在在的物化物,其材料本身不仅制约着设计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尺度大小,还体现出材料本身的审美属性。书籍所体现的自然之美,通过其肌理、触感到承载印刷工艺装帧品质传达出来,并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时代变迁、审美观念转变,读者对书籍审美的评判亦不再停留于静态、平面的视觉感知,而是扩展到动态、立体、多维度空间的视触感受。因此,利用和挖掘材料所具有的潜质,用其拥有的质地、肌理来表现创意,创作出书籍的艺术美,调动读者的视知觉感官,诱导读者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成为现代书籍设计努力的方向。

天然材料凝聚了大自然的恩惠,其蕴涵着许多让人难以预料的神秘美,人工材料凭借科技之力显现出有条理的秩序之美。因此,不管是天然肌理还是人工肌理,在设计中都应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深入了解其表情、性格,通过恰如其分的艺术手段来彰显其原有魅力,展现出或粗放、或细腻、或外露、或内敛的肌理之美和情感色彩,表现出书籍独特的文化韵味。通过读者主体的参与,实现愉悦的阅读,促成现实世界到精神世界的自觉转换,达到设计艺术化目的。

结 语

物质材料所具有的肌理成为现代书籍设计中的重要语汇,因其能够增加读者的知觉感受,调动他们的情感,增强文本的视觉魅力,所以,无论是视觉肌理还是触觉肌理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肌理有天然的,也可人工创造,现代的书籍设计要根据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断利用、挖掘和创造新的肌理形态和表现形式,展现物质材料的艺术美感,设计出更多、更好、更符合现代读者审美观念的书籍。让读者在眼视、手触、心读中接受信息内容,体会书籍的诗性意蕴,品味书籍设计的艺术之美。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西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重点学科研究基金资助(ZD0908-09-1)

参考文献:

[1] 王丽梅.材料的视觉品位[J].文艺研究,2009(10).

[2] 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成雪敏.书籍形态设计中的凹凸艺术[J].装饰,2011(05).

自然感觉篇9

祝铮鸣:我是浙江人,家乡的环境有山有水,然后每年的暑假都会在杭州度过,在那边上学习班。那时候我们住在玉皇山脚下,经常听到附近寺院的钟声,看到很年轻的僧人。但是我那个时候对宗教没什么感觉,因为还小。事实上一直到去年之前,我都不觉得自己的绘画跟宗教有太大的关系,我也很奇怪为什么画面会给人家宗教感。其实我刚开始画的那些头像,也不光是佛教,僧侣的形象,刚开始也有修女的形象,所以我其实并没有刻意要找佛教这个点,但是画着画着慢慢地就好象越来越往东方靠近了。也许跟我这两年的心境有关,因为我突然间觉得自己成长了。绘画帮助了我,包括阅读,当然我对印度和日本的文化也很感兴趣,慢慢的就进行取舍,把西方对我的影响稍微减弱,东方的东西稍微地加强。

罗玛:你说的这个“西方影响”具体是指什么呢?

祝铮鸣:我本科学的是国画专业,研究生上的是央美壁画专业,这种转换对我的冲击其实挺大的,我突然就感觉西方的绘画,特别是意大利的绘画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包括我很喜欢米开朗基罗,还有弗朗西斯卡。研究生读完之后第二年我就去了意大利和法国,看见他们的原作时确实是挺被感动的,也很喜欢他们绘画当中细腻的东西。我觉得跟以前中国卷轴画相比较来看,西方中世纪的绘画跟同一时期的中国绘画有一些地方是相似的,也有线的运用,颜色也不是一下子就画出来的,也是有“染”。所以那种很雅致的、有线条感的、甚至剥落感的东西,慢慢的就运用到我的绘画当中来。

罗玛:也就是说,你画面当中那些“开片”的效果是从壁画里面来的?

祝铮鸣:我不太记得第一张画的感觉是从哪儿来的,好象还是从瓷器当中来的,我很喜欢瓷器的那种感觉。但是我只能把开片的感觉画出来,而瓷器表面的光感、手感是画不出来的,所以我觉得也是有一点遗憾。

罗玛:这种瓷器开片的效果,是不是有点把肉身给物质化的感觉?

祝铮鸣:对,是的。

罗玛:关于这个你有过刻意的考虑吗?

祝铮鸣:没有,我只是希望我画的这个人不是某一个时间段的人,而是具有一种永恒的面貌。所以我觉得我画的人应该是比较安静的,虽然内心有一些活动,但是外表上给人感觉是一种凝固的。

罗玛:刚才谈到宗教题材在你的绘画中并没有刻意运用,但其中有一些形式、取材确实会给人宗教的联想。比如说你有一幅作品叫《罗刹》,我比较好奇你为什么会画它并起这样一个名字?

祝铮鸣:那张画的名字好象是边画边想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名字。因为画的是一个背影,一个行走当中的人。我取名叫罗刹,起因好像是当时我在看的一本小书,有关轮回的,里面有罗刹的描写,是一个比较恶的形象。但是我觉得有一些时候,一个恶的内象并不一定就不可以用比较美的外象来取代,像《聊斋志异》里妖怪也有美好的形象。我比较喜欢有文学性的名字。

罗玛:你先学的是国画,然后学的是壁画,在东西方的绘画传统之间,你如何平衡这两种经验的所得呢?

祝铮鸣:在国画系读了四年的本科,学到的是手头的一些技巧,对材料的一种熟悉,就是可以用技巧去控制画面。然后到了研究生期间,我觉得就是一个“洗脑”,突然给你的脑子打开一扇窗户,让你看见了更多的东西。之前所学到的以及所理解的创作就是画一个人,要画得造型很准确,染色要好,体现很充分,这就是一张创作。但是到了读研究生的时候发现绘画的重点在于表达,在于营造一个别人没见过的世界。所以我觉得技巧是国画专业教给我的,观念是研究生期间形成的。

罗玛:你的画面更多是一种静态的表达,我想知道你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对应什么样的情绪或思考?

祝铮鸣:好象也没有刻意地说要画得很静态,我一直想画动态的、奔跑的人,或许是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动态。我的画面其实是有一些情绪的,也可能看单张的画大家会觉得很安静,但是其实我觉得每一个时期还是有一些内在的波动的。我其实自己也是很情绪化的一个人,比如说在画画的时候遇到不顺就会很焦灼,很难过。我的老师(武艺)就跟我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你的画面更平和。我觉得这方面是我欠缺的,也是他比较擅长的。他的画总是给人感觉很轻松、很平和。我也一直在思索,希望我的绘画有一种情怀在里面,是对整个生命和自然的关注,而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个情绪表达。

罗玛:那么到目前为止,你的绘画里面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祝铮鸣:我觉得还是一种孤独感。我觉得,人为什么是高级动物?就是因为他有孤独感,孤独会让你觉得和朋友相聚的时候开心,会让你在获得别人的肯定或是某种慰籍的时候也会感到开心。孤独感也造就了

艺术。

罗玛:你的“百年孤独系列”是不是因此而来呢?

祝铮鸣:就是。

罗玛:这个系列你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祝铮鸣:会。我想有可能画100多张吧。但是我每年不会画很多,每年就画几张,画上十几年,差不多就画完了。“百年孤独”为什么要做一个系列,是因为我在15岁的时候看过那本《百年孤独》,那个小说给我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很荒诞的世界,那种感觉很奇异的,一直影响我。它对我整个绘画以及人生思考都是一个启蒙。

罗玛: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是不是也投射了自我的

影子?

祝铮鸣:刚开始前十张还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有一些画的是我的朋友,是看着照片画的,一直还没有找到感觉。第30张的时候,开始参照自己的一些面部结构,但是五官完全是我主观想要的,必须要改到我看着满意、顺眼才行。画着画着别人就说‘不管你画谁感觉都有你的气质神情在里面’。我觉得可能真的跟那个画合二为一了。

罗玛:在绘画的语言上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

祝铮鸣:我很享受在绢上画画,因为正反两面都可以进行,可以特别细腻,我喜欢把肉的感觉画出来。我一直在寻求突破,因为画到第30多张的时候,别人给的反馈就是很好,很成熟。其实我自己很不满意,我觉得还可以再画的更好,我不想仅仅持续这种状态,所以比较难。现在越画越觉得画画是很难的事情。

罗玛:画面中的元素,比如蝴蝶的意象是怎么来

的呢?

祝铮鸣:基本上还是从传统当中来的,因为我平时喜欢看一些画册,比如山人、陈老莲,有的时候古画看多了自然而然就想向大师靠近,蝴蝶是他们经常会用到的。我从十几岁开始临摹他们的画,自然会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一下。后来又在画面当中出现鹿,也是因为那段时间我在美术馆看到了画的鹿,特别震撼,特别喜欢。这可能就是望梅止渴吧,也有一种跟他隔着时空对话、切磋的感觉。

罗玛:我注意到你的画面中有一些烧烫的痕迹。

祝铮鸣:刚开始我想在画面当中出现一块云彩,但是又觉得如果画一个具像的云很没意思,就想到用香去烫出一朵云出来。再后来考虑如果是传世之作的话,那它其实是对绢的一种损坏,所以后来就没再用这种手法。

罗玛:在当代艺术领域里,女性艺术家似乎特别容易消失,有些甚至一开始横空出世,但过了几年却因为种种情况比如结婚、生子而隐退了。在你的艺术经历中,有过这样的抉择吗?

祝铮鸣:其实对我而言,直到生孩子之前我画画都是被动的,是处于敷衍的状态。一直到生完孩子之后,我二十六七岁的时候才主动地去画画。

罗玛:为什么?

祝铮鸣:因为他们是喜欢画画,喜欢艺术,所以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把热情献给艺术了,完了结婚,人到中年就开始后退了。而我喜欢玩,养过狗,打麻将,打台球,昏天黑地的,除了画画不喜欢,其他都喜欢。生完孩子之后,糟了,发现自己除了画画什么都不会,突然感觉等孩子大了之后问妈妈你会什么呀?我什么都不会。就有了一种使命感,想要去证明自己,想怎么样把自己训练了那么多年的东西发挥出来。后来就很自觉地去画画,刚开始两年也没有找到感觉,因为上学的时候实在是太不用功了,一直到2009年开始进入状态,好在进入状态挺快的。

罗玛:你找到感觉之后最初画的是什么呢,就是“百年孤独”吗?

祝铮鸣:最初还是画我在本科时候画过的一些题材,也是挺魔幻的。到了2009年的时候我开始慢慢的进行取舍,然后开始专注于人,画人,头像,有一点点超现实的感觉。

罗玛:一个新生命对你有如此大的激发!

祝铮鸣:当妈妈之后我开始觉得,我居然能够创造出一个生命来!然后就觉得,有很多大自然给你的东西,真的你自己都不知道,人原来有那么大的潜力,就感觉看这个世界真的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我很多朋友也说你生完孩子眼神都变了,以前就是一个小孩,什么都不知道,很懵懂,生完孩子之后好象对世界懂了一大半。

罗玛:这些感悟在你的作品里是否有一些具体的体

现呢?

祝铮鸣:我的作品一直跟现实有距离,我自己的个人生活不会影响我的画面,不会像一些画家,生完孩子马上画一堆母与子。现实感受是人人都有的,我想创造别人没有的。

罗玛:也就是说,现实景观不会进入到你的画面,你更多表现的还是一种内心的幻象?

祝铮鸣:是的,有些时候我总是感觉自己想要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做一个烧瓷的工人,在那儿上釉。或者我是一个木匠,在那儿做木家具。我虽然画画很当代,但对当代这个社会不是很喜欢,我喜欢想象未来,去火星上住。现代生活节奏感特别快,人很急躁,也很物质。我觉得我的画面之所以给人感觉很安静,是因为我向往这些东西,我觉得所有的画家画的都是你向往的生活,你通过画面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精神世界。我向往那种比较魔幻的,又有点田园的、清新的、自由自在的感觉。

罗玛:事实上也意味着对现实的一种回避。

祝铮鸣:对。比如说我每天画画五个小时,在画室里面闷着画,但是如果一直画也没有意思,画完了出去又买菜又逛超市,就感觉这样很舒服,在画室里面的时候感觉在另外一个时空,出来之后很世俗,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当代的状况就是你画你的画,但是你还得再过世俗的日子,这跟陶渊明那时候不一样。

罗玛:如果说能够回到古代,你愿意回到哪一个朝代?

祝铮鸣:唐代太胖了,我想一想,我觉得明代挺

好,明代我想做一个木匠,或是烧瓷的都行。我想做男的,不要做女的。

罗玛:若是在唐代做一个女的很舒服。

祝铮鸣:太胖了。

罗玛:那时候的胖就跟现在追求瘦一样,很享受的。

祝铮鸣:会有高血压。

罗玛:唐代又有官做,又可以吃尽所有的美食,不用担心发胖。

祝铮鸣:我喜欢当李白那样的人,到处玩那种。

罗玛:宋代的生活相对的更加的精致化。如果说“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提倡恰恰意味相反的东西,那么当时的社会风气一定也是挺开放的。

祝铮鸣:但是宋代的人总感觉挺忧伤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李清照给人感觉就比较忧伤,唐代给人的感觉很自信,很快活。

罗玛:宋代的伤感可能还是因为词,词总给人伤感的印象。

祝铮鸣:都喜欢,每个都穿越一下。

罗玛:回到当代,所谓当代性里面就包含了批判性和观念性。具体到创作,你是否有意识地介入到当代语境进行人文或社会性的反思?

祝铮鸣:没有,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画要干什么。我从来不会考虑我的画别人怎么评论的,因为我只能画成这样。我前两年看得还多一些,现在展览都不怎么看了,看的展览也都是古代的书画展,或者是西方某个什么大师的展,现在中国的展览我都很少看了,我觉得中国画再怎么画也画不过古人,中国油画再怎么画也画不过西方大师,我是这样觉得的,所以看的也少。

罗玛:面对古人的成就,你内心的压力大吗?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什么方面?

祝铮鸣:我觉得压力是来自于数量,我崇拜他们的数量。比如说近现代的齐白石,吴昌硕,张大千,我觉得他们数量太多了,而且这个数量不是说粗制滥造的,他每张都很好,都是精品,然后画得那么多,我会觉得有压力。至于画面本身,我觉得没有压力,因为毕竟不是一个朝代的,他们的高度也已经过去了,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比如说笔墨的感觉、基本功现代人达不到这个高度。但是就观念的表达这一块,我觉得当代的年轻画家一点都不会差。所以我觉得压力来自于数量,他们太用功,他们状态太好了,不会被一些杂事所干扰,因为他们就是一种很清闲,在家画画那种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也希望能够画多一点。

罗玛:“百年孤独”之外,你人体系列里面《绿隐》那件我很喜欢,人物有一种佛造像的感觉。这件作品你试图表达什么呢?

祝铮鸣:是的,从佛造像当中来的,表达一种冥想的状态,在两棵松树上冥想。这是高人。其实这张画我还是表达人跟大自然的亲近,还有人的一种很平和很安静很舒展的状态。

罗玛:你刚才说,别人觉得你画面有宗教感,但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是不是我可以这样理解,你并没有刻意选择宗教题材,但是对应于你目前的这种心态,除此之外没有更恰当的表达?

祝铮鸣:是的。其实我从小接触到的,比如敦煌壁画就是佛教,你每天看,能不受影响吗?比如说我出去旅游,去泰国或者去印度或者去日本,你到处接触到的庙宇和佛像;比如说我回杭州,接触到的都是佛教文化,因为你是一个中国人,所以很难说,我的东西要非得跟它脱开关系。比如说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我上大学包括研究生那么多年下来,你接触到的东西大都是佛教美术,在这种土壤当中培养出来的人,他画画怎么可能不跟这个产生关系?加上我自己又喜欢古玩,包括很精致的小佛像,别人送给我小玉佩,上面也是一个小佛。你每天跟这种东西打交道,自然而然就会带到画面当中去,我自己没有刻意那样做。

罗玛:你喜欢北京还是杭州?为什么?

祝铮鸣:我觉得杭州没有梦想。我喜欢北京,虽说它浮躁,空气不好,但是我还是喜欢它。

自然感觉篇10

一、协调共鸣腔体,掌握良好的发声状态

1,用“笑”感受共鸣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先回忆笑时口腔、鼻腔、胸腔、眉心、两颊等的感觉,并做出示范,让学生从自身以及视觉上感受笑对歌唱中调节共鸣腔体的重要性,并通过练声或者演唱歌曲练习。练声可用母音“伊”“哈”“啊”练习发声。歌曲练习可选用《小鸟小鸟》。歌唱时,学生通过“笑”体会眉心向上扬、鼻腔扩张的感觉,并夸张地做出“笑”的动作,感受大自然的美,仿佛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语、感受到了山清水秀……如果是初级的学生,可先不唱歌词,引导他们用笑找到歌唱的状态;有一定能力的学生也尽量不要整段或者整首地去练习。抓住适合的一两句练习即可。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强调笑的动作,用语言提示“扬眉、略提面颊”“微笑”“闻花香般陶醉并打开鼻腔”等。

2,用“哭”感受共鸣

其实哭和笑一样是有助于协调共鸣腔体的打开的。如我们在哭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提起上颌,抽泣时鼻腔也会很自然地随着一开一合。可先让学生用母音“嗯”来练习,选取的歌曲要比较伤感,如《念故乡》。提示学生用哭的感觉歌唱,用吸鼻子的动作把每个字的声音尽量吸到鼻子甚至更上的位置,达到高位置的要求,教师还要尽可能夸张地示范,甚至于皱眉头、吸鼻子……以便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并从身体上乐于接受和模仿。然后循序渐进地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一句到整首作品,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协调气息,放松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