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4-02-21 17:58:19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 工贸企业 安全生产 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以及省市安监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要求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10年,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1年6月,国家安监总局出台了《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湖北省安监局于2011年制定了《湖北省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2012年,荆州市安监局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荆安监文〔2012〕85号)。

笔者参与了湖北荆州市小微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本文从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四个方面介绍小微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小微工贸企业生产条件及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一)小微工贸企业生产条件。

小微工贸企业生产条件一般具有如下特点: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设备设施比较简陋;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建立或完善。

(二)小微工贸企业危险有害因素。

以纺织企业为例,工贸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火灾、机械伤害、触电(雷击)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容器爆炸、粉尘危害、噪声和振动危害、高温及低温等。其中以火灾和粉尘危害尤为突出。

二、安全标准化创建流程及评定标准

根据荆安监文〔2012〕85号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流程包括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教育培训、现状梳理、管理文件制修订、实施运行及整改、企业自评、评审申请、外部评审等八个阶段。

小微工贸企业首先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并根据目标来制定推进方案,分解落实达标建设责任。其次,聘请相关专家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进行指导,排查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第三,企业对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就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进行教育培训,实现全员参与。第四,企业依据评定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自评工作,并着手准备安全标准化评审申请材料,以便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安全标准化外部评审。

根据湖北省安监局《全省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考核评价工作采用资料核对、抽查考核和现场查证的方法进行。安全标准化企业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部级)考核得分不少于900分;二级(省级)考核得分不少于800分;三级(市级)考核得分不少于700分。设备设施安全考评各空项分之和超过400分的,不得评为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超过200分的,不得评为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企业当年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和存在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不得参加考评。

湖北省未出台评定标准的行业,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开展小微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申请、外部评审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

三、小微工贸企业基础管理标准化创建

在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基础管理标准化的创建是小微工贸企业极易忽略也是其非常薄弱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一)建章立制。

1、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应针对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或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厂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科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车间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2、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或修订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劳保用品发放及使用管理制度、用电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消防器材管理制度等。

3、制定或修订各岗位操作规程。

企业对缺失的制度进行制定,对不完善或陈旧的制度进行修改或更新,并将各种规章制度文件化。

(二)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专家进行安全讲座或培训,组织职工外出参观学习,编写安全教育宣传手册,全员参与学习,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及技能考核,鼓励员工主动学习,使安全教育培训深入人心。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应有记录并进行归档。

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形式有:

1、每天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

2、安全活动日;

3、安全生产会议;

4、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

5、事故现场会;

6、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及标志;

7、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

(三)引进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采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如5S安全管理方法、安全检查表管理法等。

1、“5S”安全管理方法。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五个项目。

整理即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整顿即必需品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有序,明确标示。清扫即清除现场内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将工作场所的污垢去除,可使危险发生源更容易发现,清洁即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素养即人人按章操作、依规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每个人都成为有安全素养的人。

5S管理方法非常适合小微工贸企业的管理,其实施成本低,技术难度不高,但安全成效和经济收益高,也易为小微工贸企业所接受。

2、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主要包括四个操作步骤:收集评价对象的有关数据资料;选择或编制安全检查表;现场检查评价;编写评价结果分析。

安全检查表法简单易懂,操作性强,但编制安全检查表的工作量及难度较大,检查表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编制者的知识水平及经验积累,也会影响到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四、小微工贸企业设备设施安全标准化创建

设备设施安全标准化创建是标准化创建中的重要的硬件环节,小微工贸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基础管理比较薄弱,设备设施比较陈旧。以纺织厂为例,在设备设施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应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1、消防器材不得超过年检有效期,应及时更新;

2、登高梯台底部应有自锁装置,直梯应有安全护笼和防滑装置;

3、车间照明等应用防爆电器,接地装置应有年检报告;

4、旋转导轨应有自锁装置;

5、仓库不得过量或杂乱堆放,应防止自燃;

6、配电房应有防止动物进入的设施;

7、变压器应有绝缘年检报告;

8、高空作业应有护栏和审批报告;完善企业临时电线审批制度;

9、完善标识标牌;

10、厂内车辆应及时检验,驾驶员不得无证上岗;

11、电器不应使用临时电源;

12、电源应设置护栏;

13、其它。

五、小微工贸企业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标准化创建

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保障创建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及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安全标准化创建中的重要环节。在创建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完善安全通道的布置,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2、作业人员应依工种佩戴标准且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尘口罩、安全帽、绝缘手套等;

3、应完善防尘防毒设施,如防泄漏、防二次扬尘措施;

4、应有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报告,应有员工体检报告,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等;

5、其它。

六、小微工贸企业安全文化标准化创建

安全文化是安全标准化创建中的重要部分,它代表了企业的软实力,体现了企业的精神面貌,并能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有序地进行,保障企业持续和谐地发展。

小微工贸企业的安全文化依据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进行建设。大至安全承诺、安全理念,小至安全教育活动、行为激励、安全事务参与等,都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基于小微工贸企业规模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特点,可采取如下措施:

1、人手一本简单易懂的《安全标准化通用手册》;

2、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月活动和亲情教育活动;

3、制作标语、宣传栏、创办微型内部刊物等;

4、以讲课、会议、座谈、演练、参观展览、看录像、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员工的安全素养等。

七、结语

小微工贸企业总体呈现数量多且不规范的特点,因此小微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创建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需要安监部门的监督和推进,更需要小微工贸企业提升安全意识并积极地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

本文针对小微工贸企业的特点,分析了小微工贸企业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根据国家、湖北省的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从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实效性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既考虑到了小微工贸企业的实际条件,又能确实提升小微工贸企业的安全标准化水平,且易为小微工贸企业接受并进行整改落实,从而使小微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胡章地,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窦宇雄,董强,胡文军,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胡雅文,湖北虎渡河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马西员. 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中国钨业, 2003, (3).

[2]赵景华. 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初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 (9).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通知》要求,努力推进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创建使企业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操作过程标准化,建立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强企业防范事故能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5年左右时间,逐步推进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到2020年全面实现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全面提升小微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三、工作分工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将按企业所属由各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具体分工如下:

(一)市安监局负责全市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审核、公告、发证等工作。

(二)市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负责本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申报指导和材料初审等工作。

(三)各镇政府,马家店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负责辖区内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申报指导和材料初审等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部署动员、调查摸底阶段(2016年1-3月)。召开全市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会议,印发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培训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创建工作专班人员。迅速摸清本地本行业小微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数量、规模、从业人员、生产工艺和安全管理现状等。请各单位在3月31日前将市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摸底调查表(见附件1)上报市安监局综合科。

(二)组织培训、明确任务阶段(2016年3-4月)。各镇(街道)、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分别组织开展小微企业相关人员培训,熟悉掌握考核标准和考评程序(见附件2)。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部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各项工作制度。明确每年不低于小微企业总数20%的年度创建工作目标,拟定2016年的创建达标企业名单。

(三)典型推动、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4-12月)。各地、各部门要树立1-2家典型企业,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对已经拟定为2016年达标创建企业,开展服务和指导。各企业要迅速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明确创建工作专班,落实经费和人员,严格按照《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开展自评。对于在自评中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要限期整改到位。市安监局根据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申请情况,安排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按照考评办法和标准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评审。

(四)检查总结、持续推进阶段(2016年12月-2020年)。各地、各部门要对照目标任务开展全面总结。通过企业达标创建,进一步了解掌握辖区内企业数量、基本安全条件、生产工艺特点以及安全管理水平,并建立安全管理台账,为今后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依据。做好小微达标企业的典型宣传,落实相关激励政策。安排部署下一年度小微企业达标创建工作,直至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企业在达标后,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形成自评报告。企业根据自评结果,针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做到持续改进。市安监局对达标到期的企业开展复评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认识达标工作重要性,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协调联动,周密安排,科学实施。

(二)典型推动,强化指导。创建典型示范企业,总结工作经验,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各地小微企业全面达标。要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技术操作和防范技能,杜绝“三违”行为;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专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现场作业条件。

(三)加强宣贯,稳步推进。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是2016年以及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各镇(街道)要在辖区内展开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做好《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的宣贯工作,使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稳步推进工贸行业小微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篇3

××区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是煤矿、非煤矿山、水泥建材、工商贸、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和领域,其中,石膏矿山是全市乃至全省安全监管的重点;与此同时,工商贸行业企业量大面广,从业人员较多,一直是全区安全监管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关键。近几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明确一个目标(确保安全形势的稳定),抓住两个关键(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突出三个重点(隐患整治、执法监察、机制创新),完善四个体系(责任落实体系、机构网络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推进五化监管(执法检查制度化、安全复查层级化、隐患监管台帐化、标准要求明细化、跟踪督查动态化)”的总体工作思路,创新机制,强化实践,切实抓好“隐患治理年”各项措施的落实,继续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并在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今天,全市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现场会议在这里召开,对于我们进一步拓宽思路,探索和寻求开展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必将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把××区工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和安全标准化工作相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今年以来工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我区现有工商贸企业257家,其中147家分布在全区7处镇(街道),110家位于××经济开发区,涉及机械、电子、造纸、制刷、纺织、服装、玩具、陶瓷等十几个门类。在安全监管实践上,基本经历了由行业监管到综合监管、由粗放监管到专业监管、由静态监管到动态监管、由常规监管到长效监管的“四个转变”,并基本形成了执法检查制度化、安全复查层级化、隐患监管台帐化、标准要求明细化、跟踪督查动态化的“五化”安全监管模式。特别是今年以来,为全面掌握全区工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状况,发现和纠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和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推动全区工商贸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提高,我们根据上级安监部门以及区委、区政府指示要求和区安监局《关于开展全区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峄安监发〔2008〕24号)、《关于对××经济开发区工商贸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峄安监发〔2008〕35号)精神,于3月14日至5月上旬,分调查摸底、自查自纠、执法检查、复查督查四个阶段,组织开展了“拉网式”安全检查和执法监察工作。这次检查,我们印制了《一般工商贸企业安全检查方法》(即“11项必查内容”和“12项必查资料”),遵循严、细、实的原则,按照“一个不漏、一企一策”的要求,以服务企业为前提,自觉履行职责;以治理隐患为中心,严格执法监察,进一步摸清了全区工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状况,促进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落实。通过区、镇(街道)两级安监部门的监管,共检查企业240家,因停产、职工放假、基建改造等原因未检查企业17家。整个检查活动,共下达各类执法文书214份,查出各类安全问题916处,查阅企业资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各类资料1125份,抽查电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操作证共87份,询问职工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及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安全设施、设备使用达270人次,填写工商贸行业安全状况调查表96份。我们在总结全区工商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主要特点的同时,也发现工商贸行业存在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不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基础性安全环节薄弱、企业可持续安全发展观念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安全检查和执法监察的实效性,积极创新检查复查体制机制。在执法体制上,将一般隐患企业的复查,参照abcd分类监管模式,交由镇(街道)组织实施;对企业安全隐患较大、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执法监察难度较大的企业,由区、镇(街道)两级实施重点复查,并依法予以处罚。在执法机制上,主要是结合“隐患治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安全隐患治理。针对这次“拉网式”检查发现的问题,集中进行归纳分类,明确整改工作的目标要求,形成“隐患监管台帐化”模式,实行责任制督促整改和“销号式”、“动态化”跟踪督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适时开展安全隐患治理“回头看”。

二、关于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来,特别是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6〕152号)精神的贯彻以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体目标的明确,区政府结合具体工作,提出了以煤炭企业为基本标准、以规模企业为试点单位、以企业实际为优先考虑的安全标准化工作推进要求,同时提出,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需要有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物资基础和实践基础。根据区政府提出“三项基本要求”和“四个基础条件”的推进意见,结合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我们基本形成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加大投入、创新实践”的安全标准化工作步骤。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设立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商贸、烟花爆竹等四个协调推进机构,衔接承办和接续服务具体目标任务,落实各自责任。目前,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工商贸等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正有计划、按步骤、分重点实施。在重点推进上,我们结合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实际,以××丰源中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并突出××丰源中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安全发展观念强、组织机构建设好、生产建设任务重、安全整体投入大、隐患治理措施硬、安全文化氛围浓的特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目前,××丰源中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是我区和全市工商贸行业系统的第一家三级安全标准化企业。以此为带动,我们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建议市安监局将通达电力公司和天龙针织公司纳入下一步安全标准化考核认定企业范围。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企业和即将组织的梯次推进企业中,在责任落实、安全投入、科技兴安、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创新实践上,我们结合标准化创建工作,积极推动工商贸行业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亦即“小标准化建设”。以古邵镇为试点,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主要是按照运行、设备、人员、环境、管理“五项本质安全要求”和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三化质量标准”,针对本企业的产品、原料、生产过程、人员管理、装置、设备等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全过程的检查监控,同时对监控的内容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实行档案管理,确保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落到实处。我们认为,规范化建设对于标准化建设的长期性、战略性、根本性等特点来讲,具有前瞻性、目标性、基础性意义。对于此项工作,我们计划在这次会议之后随即召开现场会议积极推开,以期为全区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打好基础。

三、关于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推进措施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 :工贸企业标准化安全管理

根据国家安委〔2011〕4号文件精神,全国各地统一部署并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其中非煤矿山和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在2013年底前,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下企业要在2015年前实现达标。安全生产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笔者在从事企业安全标准化咨询评审中发现,不少企业,甚至从事相关咨询指导和评审的中介机构对安全标准化工作都存在一些误区,未将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与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紧密结合,以致该项工作存在走过场的可能。本文仅从安全标准化实施结合企业安全管理的角度,对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概述

工贸企业在传统的安全管理分类中不属于高危行业,因此工贸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对工贸企业而言,实施安全标准化是新的要求,由于人员缺、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影响,企业对标准化理解、落实都存在困难,各级政府的安全主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1.成立安全标准化咨询机构指导安全标准化建设

工贸企业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并确保其正常运转,需要有专业队伍对安全标准化的深入领会并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安监部门明确要求各安全标准化咨询机构应配

备专业的安全标准化咨询评审人员,如评审组长应有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资质,评审员应有工程或安全类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等,通过安全专业技术人才指导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2.落实安全标准化实施程序规范标准化工作

安全标准化通过动员、咨询、评审等过程按程序实施,咨询工作深入企业,通过安全专业人员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专业辅导、隐患检查、现场整改等程序

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评审工作通过企业标准化评审申请、评审组织单位审查、评审单位现场评审、申请企业完成整改、评审单位依据整改情况复核、形成评审报告、向评审组织单位提交评审报告等程序规范标准化工作。

3.设置安全标准化评审环节促进安全管理的提升

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地方安全监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安全标准化辅导与评审机构相分享,政府推动与企业自愿相结合,安全达标与企业诚信考核相挂勾等,安全标准化评审后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及中介机构的评审质量进行审核,通过安全标准化评审环节确保安全管理落在实处。

二、工贸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分析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

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检查,有力地配合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企业找到了安全管理的问题和隐患整改重点。

1.安全标准化企业人员管理是关健

工贸企业未明确安全人员的专业要求,仅要求负责人和安管员持证上岗,安全管理中没有进行安全知识检查;一些工贸企业行政、财务人员兼职安全管理,一些企业存在锅炉工、桁车工、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人员未持证上岗;一些企业新员工安全培训未到位,四新教育流于形式,未对厂区内实习人员、参观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进行培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问题成为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瓶颈。

2.安全标准化隐患排查是基础

大部分工贸企业未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未配置专职安全人员,一些企业安全投入不足,未做到专款专用,企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如危化品库房内无应急预案、相关防火防爆未改造到位;砂轮机等转动设备防护设施不完整,防护罩拆下后未装上;生产车间、仓库缺禁火、劳动防护等警示标志,然而,企业安全检查不全面、不彻底,安全意识淡薄认为无死亡事故就是安全的,安全标准化引入安全专业人员对企业实施安全隐患排查,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提出整改方案。

3.特种设备是标准化管理的重点

工贸企业有压力容器及锅炉、厂内机动车、电梯或货梯、行车等,个别企业购入二手的特种设备,缺出厂的合格证等基础资料, 压力容器及其附件压力表、安全阀未检测合格且未贴检验合格标志;.特种设备日常运行无自查记录;.生产现场气瓶无防倒装置等。个别企业存在的特种设备管理不到位隐患应是安全标准化实施的整改重点。

4.电气设施改造是安全标准提升的难点

一些工贸企业配电房防护网破损;配电箱、固定线路接线不规范,设备使用临时线路不审批,随意拉线;大型设备缺接地线或接地线定期未检测;电气设施改造投入大,整改影响生产,要企业下大决心,评审严格要求,政府加强监管才有可能达到标准规范。

5.消防设施是防范重大事故的保障

一些工贸企业存在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如危化品库房设置不规范,生产现场喷漆房防爆设施不完善,应急消防通道占用,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未进行检查等,通过安全标准化完善企业防范火灾爆炸事故的设施。

6.安全档案等管理是标准化的必然要求

安全标准化实施与运行是通过设备档案、检测数据、运行记录等来体现的,如有害、粉尘、噪声岗位的危害识别、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资料、安全生产健康及教育档案、违章记录及安全奖惩档案、隐患及整改档案等,标准化要求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三、工贸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促进了安全管理体系的落实

国发〔2010〕23号文指出企业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执行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各行各业的标准化标准及评定标准,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标准化达标过程就要以安全管理体系的落实为基础。

1.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标准化实施的落脚点

标准化实施是一个过程,通过制定、实施国家、行业等标准,来规范各种生产行为,以获得最佳生产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标准化活动的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但部分企业标准化推动还存在难度,标准化工作流于形式。通过建立标准、落实标准、完善标准并实施标准,在日常安全管理中按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安全工作达到和保持规定的标准,做到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

2.安全监管联动机制是标准化实施的推动力

企业做标准化过程中也存在种种对隐患整改不重视问题,如特种设备未备案、未检测;特种作业、安全员未经培训上岗;人员职业危害等部分企业认为扣分算了,企业安全标准化中硬件设施、软件文件、人员管理整改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三合一企业整改难,为解决标准化达标过程中企业安全的难点问题,消防、质监、环保、安监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联合运作机制,在标准化实施中不断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安全评审与安全监管相结合是标准化实施的长效措施

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评审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是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确认,是对社会、政府、企业负责的行政行为,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标准化评审的监管机制,如实施安全标准化通过企业的日常检查和临时抽查,考核标准化实施的质量,通过标准化的质量考核体系的设置使企业标准化从仅为评审转向日常安全管理要求,真正实现安全标准化建立和保持实现了“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和安全管理的提升。

四、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持续推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具体化,是守法行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企业本身就应该做好的事情。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建设对安全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如强化了班组的安全工作、细化了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了人员安全教育等;政府通过行政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进展顺利,目前还继续细化行业、专业及规范评定标准,如制定小微企业安全标准规范达标要求,强化微小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标准化咨询评审中介机构通过政府、企业考核和实战,提升了人员素质,工作质量。安全标准化在企业认同、政府推动、机构评审的相互促进中提升了工贸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凯,吕淑然. 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9:190~193.

[2] 岑元刚,吕先昌. 安全标准化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7:62~63.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篇5

一、工作目标

(一)加强工贸行业安全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积极推进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全县规模以上工贸企业一年内必须达到三级及以上安全标准化标准。

(三)着力提高工贸企业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推进工贸行业管理工作

1、促进工贸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

2、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要求,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时发现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坚决打击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淘汰和取缔落后和不安全地生产和工艺技术,促使本质安全。

(二)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和隐患治理力度

3、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严肃查处各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

4、建立完善企业自查、专家检查和政府督查相结合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促进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督促指导企业落实安全隐患治理主体责任,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对重大隐患及风险要向职工公告。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基础建设工作

5、抓实安全“三同时”制度宣传;进一步宣传《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使管理部门、工贸企业掌握国家政策要求,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6、加强安全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工贸企业安全科技装备、信息化建设及技术改造,淘汰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设备和工艺,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7、巩固完善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达标等级。积极推进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四)进一步抓好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工作

8、石油天然气::以防管道损坏、破裂、泄漏、油气燃烧爆炸等为重点,认真开展油气输送管道安全专项整治,以防井喷失控和防硫化氢中毒为重点,抓好钻井、完井、修井、试油(气)、采油(气)等作业现场安全监管,高含硫气井要落实放喷点火现场决策人和点火程序。

9、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以防煤气中毒、防高温灼烫和防炉体烧穿等为重点,认真开展焦炉、高炉和转炉炉体安全、煤气、高温物料起重、运输等安全专项整治;以防火灾、爆炸、坠落等为重点,抓好动火、受限空间、设备检维修等危险性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管。

(五)进一步做好汛期安全管理工作

10、以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为重点,督促企业在煤气区域、交叉检修、受限空间、高温液态金属吊运浇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等较大安全风险作业场所,加强对防排洪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严防汛期因强降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矿山事故。

(六)进一步加大安全督导检查力度

11、推动安全大检查“四不两直”制度化、常态化,以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为重点,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暗查抽查。

12、加大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安全现场执法检查频次。

(七)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库存管理 风险控制 贸易企业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库存管理的范畴,除对仓库内存放的货物进行管理以外,还应包括从交货人完成交货义务开始,直至贸易企业完成货权转移之间的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即既包括货物“库存”状态下的管理,又包括货物“在途”状态下的管理。只有将整个库存流程的所有关键节点把控好,才能保证货物安全,达到库存管理的目的。

下面,对仓储外包型贸易企业库存管理的各风险节点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总结出该类型企业对商品库存风险的管理策略。

1 设置独立的库管岗位

岗位设置是库存管理的根基。如果业务人员的岗位职责贯通整个贸易流程,将不利于企业对业务员私自收发货物等问题进行监管,可能会造成不能及时认定库存风险,甚至根本无法发现库存风险。所以,岗位设置对库存管理起到根基作用。

从整个贸易业务流程来看,库存管理应是独立于采购和销售的业务环节;从岗位设置来看,库存管理应单独设置“”岗位,区别于前台的采购和销售岗位以及后台的结算岗位,规模较大的企业可单独设立物流管理部门;从人员来看,应对库存管理人员与采购和销售人员采取严格的分离制度。

库存管理岗位的职责范畴可由企业自行规定,但原则上应包括货物到港至货物发出之间的整个过程。设立了物流管理部门的国际贸易企业,其职责还应包括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仓储地点的选择与管理,收发货流程的执行,货物保险与货物安全的管理。

实行库存管理岗位独立制度,可使企业的采购和销售岗位与仓库管理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的作用,使库存管理的其他内容在制度上存有实施的保证。

2 签订要素完整的仓储协议

与仓库产权单位签订仓储协议,是规避库存风险的保障,也是维护企业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签署仓储协议这样一件看似在库存管理中显而易见需要关注的事情,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其实经常会出现瑕疵。例如,有些企业在签订协议时未规定合约的有效期;未规定仲裁的地点和机构;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清稀,或对违约行为未规定承担后果的方式;合同规定“签字盖章生效”的,只在合同上体现其一;合同期满后未及时续约或移库,造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空档期。

对于仓储协议的签订,除需注意避免以上提到的一些问题以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审查合同缔约方(乙方)是否为法人单位。在签订合约之前,应严格审核对方的企业资质,如对方为某公司分支机构的(即非法人单位),则需其出具其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上级单位的签约授权书。

(2)认真审查合同要素是否完整。除合同普遍需要包含的要素外,仓储协议中还应规定仓储货物名称、仓库服务项目、对应收费标准、特殊存放条件等,大宗散货仓储合同还应写明损耗比率;合同附件应包括企业发货通知书样本、发货通知书发货人及审核人的签名预留印鉴、预留传真号及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

3 规范收发货文件和手续

在货物入库和出库环节,贸易企业应与仓库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在入库环节,货物入库后,应规定仓库向贸易企业提供准确的入库通知单或入库磅单,作为入库数量的依据;发货时,应规定仓库只接受双方约定样式的发货通知单及预留发货人和审核人签字作为通知发货的唯一凭证,在货物发出后,应向贸易企业反馈实际发货数量。以上二者可作为货物出库的依据。

规范好收发货文件和手续对库存管理十分重要。把好入库和出库两个关键节点的操作流程,对贸易企业避免人为造成的存货损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 做好仓储地点的考察工作

对拟作为企业货物仓储地点的仓库,应进行详尽的考察。这是贸易企业把控存货风险的第一道关卡。除考虑仓储成本外,在仓储安全方面,贸易企业应仔细进行考察,只有产权清晰、货物保险有所覆盖、仓储设施完备、管理制度严谨、周边环境安全的仓库,才能有效保障货物安全。

对仓储企业的考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考察仓库资质是否完备。贸易企业应考察仓库产权单位是否具有货物仓储的经营资格,其注册资本是否雄厚。如果是货代公司为贸易企业提供仓储服务的,应审查其与仓库产权单位的仓储协议是否有效。

(2)应考察仓库是否购买货物保险。一般情况下,仓储单位都会对仓库设施进行投保,但贸易企业应着重考察其是否购买货物保险,具体保额是多少,是否能覆盖贸易企业存放货物的货值。签订仓储协议、审查仓库注册资本,都是法律意义上的保障。但另一方面,法律判决执行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所以购买货物保险是把控企业经济损失的最有效的手段。如果仓库未对存储货物进行投保,贸易企业应自行考虑购买货物保险。

(3)仓库的消防和安全措施是否完备。应考察仓库设施的主体结构是否易燃,电路是否设计规范,照明设施是否防爆,仓库内存放的其他货物是否为可燃或易燃物品,仓库烟火探测设施和喷淋设施是否完备,仓库管理制度是否规定每天定期进行巡查,仓库防盗措施是否完备,仓库报警设施是否有效等等。

(4)考察仓库周边环境是否安全。贸易企业应调查了解仓库周边是否存在影响存货安全的因素;仓库内是否存在混放货物的现象,如有,则需考察混放货物是否有异味或可易使本企业货物毁坏变质的特性;仓库设施本身是否利于存储货物的性状保持稳定。

(5)仓库管理制度是否严格。贸易企业选择存放货物的仓库应在入库、码放、出库等环节执行严格的操作流程,以保证货物的数量准确,避免混发、错发货物。

5 关键操作节点派人员赴现场监管

在入库及发货环节,贸易企业应派业务人员赴现场进行监管,保证入库及时、入库数量准确、发货数量不违背发货通知单的规定、发送散装货物时的货物挑选过程符合正常业务惯例。

如果贸易企业收发货频繁,且没有能力派业务人员赴现场监管的,应在货物入库环节和大宗发货环节委托第三方监管机构代为监管。

6 建立库存台账核对制度

贸易企业的库存管理人员应建立库存管理台账,并定期与仓库核对库存明细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库存数量的异常情况,核查差异原因,避免库存数量方面出现更大的漏洞,及时控制库存损失规模。

7 做好对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管理

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指为贸易企业提供报关报检、货物运输和仓储等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在贸易企业的业务操作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报关物流服务行业费用标准不统一、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商品各有侧重,且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在报关环节的差错将直接影响贸易企业的海关信用评级。所以,须对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核,保证货物通关顺利、货物码头卸载高效、运输和仓储安全,对贸易企业库存管理起到保障作用。

审核保管物流服务供应商,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有实力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可以保证在货物出现问题的时候,对贸易企业具有一定的赔付能力,减少贸易企业的经济损失。

(2)选择擅长所需商品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贸易企业应了解各货代公司的业务侧重点,区分货物种类、运输方式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对于需要办理退税申请和法定商检的商品,则更需要委托具有足够相关经验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合作。

(3)避免选择经营同类商品贸易业务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如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实际经营与贸易企业相关的同类商品贸易业务,则可能存在货物被私自转卖的风险,应予以避免。

(4)注意对运输环节货物保险的覆盖。在运输环节,货物容易产生各类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货物灭失和变质的风险。贸易企业应在库存管理过程中,注意在途状态环节的货物安全把控工作,如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未对相关环节状态下的货物进行投保,则贸易企业应考虑自行购买保险。

(5)警惕业务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业务过程中所处的角色。进口业务过程中,委托方经常会像贸易企业推荐报关报检和仓储环节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这时,要警惕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与委托方勾结的情况,最好采取先收货款、再放单据的模式,以保证贸易企业对货权的把控。

8 建立定期库存盘点制度

贸易企业应通过非业务和仓储的第三方内部人员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加强库存管理考核。贸易企业的库存盘点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对库存账目的核对工作。在库存盘点过程中,应将业务库存台账分别与仓库业务台账和财务账面库存情况进行核对,找出差异原因。

(2)进行实地盘点工作。对仓库内的货物情况进行清点,核对库存台账与实际库存数量是否一致。在进行实地盘点时,应保证盘点比例不低于库存总额的70%,以达到足够的抽样水平。

(3)对库存管理情况进行考察。在库存盘点过程中,应对仓库设施情况、仓库管理情况、公司库存管理人员与仓储单位之间的收发货流程执行情况、货物保险覆盖情况、仓储协议情况等内容进行核查,判断公司库存管理是否达到制度要求。

通过库存盘点工作,不仅可以使公司更加了解存货的实际状态,更能督促仓储企业做好对公司库存商品安全的保护工作,监督库存管理人员的制度执行情况,对公司的库存管理起到定期体检的作用。

通过以上各个库存管理风险点的把控,可使公司库存管理工作做到细致、可靠、合理。总结来说,仓储外包型的贸易公司在库存管理中应做到“把握好三条主线,控制好一个关键”,即对文件单据线、流程执行线和监督机制线的把握,确保管理渗入每个关键节点,达到闭环管理的效果;控制好的关键,就是确保制度有效执行,强化相关岗位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相关岗位人员的责任心,使库存管理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陈芳.企业库存管理及策略分析[J].魅力中国,2009(9).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篇7

一、AEO制度的提出及主要发达国家的实践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愈趋明显,各国普遍意识到现行全球贸易体制易受走私及的非法利用,西方发达国家海关开始为此努力探索海关新职能作用。由欧盟及世界海关组织(以下简称WCO)发起的AEO(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认证制度,是在2005年6月召开的WCO第105/106次理事会年会通过的《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而确定的。其定义为:以任何一种方式参与货物国际流通的一方,包括生产商、进口商、出口商、报关行、承运商、理货人、中间商、口岸和机场、货站经营者、综合经营者、仓储业经营者和分销商,需要被海关当局认定符合世界海关组织供应链安全和便利的标准。2006年WCO进一步批准通过了《AEO实施指南》,细化完善了一整套关于申报AEO资格、安全措施、评估认证、相互承认等标准,以便与《框架》同步推进实施。

AEO认证往往是全球各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中最高信用管理等级,享受最便利优惠措施。其互认程序:首先由各国(或地区,下同)海关对本地企业进行认证,企业须取得AEO资格;其次进行国际合作,即一国海关与另一国海关对AEO及其相关政策的相互磋商、相互认可;第三进行互认安排,即相互签署AEO互认协议;最后就是通过互认安排实施,即签约国家的海关相互对(对方AEO企业出口到本国或地区)进口货物实施便利通关待遇,一般是以公告为准。2008年颁布的作为WCO全球战略发展蓝图的《21世纪海关》文件进一步明确:21世纪的海关应与值得信任的经营者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当前任期内WCO新当选的理事会主席DEEN和秘书长MIKURIYA都在积极推动《框架》及AEO认证守法便利制度的实施,并努力促进各国间的执法互认。

欧盟海关于2005年最先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了AEO制度,当时其采用修改欧共体海关法的方式,强调了实施统一风险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并明令要求从2008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既方便了海关自身管理又有效防范了执法管理风险,从国家的高度把AEO计划作为了“安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把AEO认证区分为贸易简化证书和贸易安全证书两种证书。截至2015年初,欧盟10000多家经营者被授予AEO认证,其中德国和荷兰等国家获得AEO认证的企业数量居前几位。企业申请单一贸易简化证书,及同时申请便利与安全双证证书居多,单单申请贸易安全一个证书的企业占比较少。此外,欧盟海关还积极推进AEO的国际互认,其与中国海关合作的“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也是其推进AEO国际互认、便利区域企业贸易往来发展的关键步骤。

美国由于受9.11事件影响,政府把反恐和维护本土安全作为政府职能的重中之重,早在2001年11月就开始启动“海关与商界反恐伙伴计划(C-TPAT)”项目。在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截止2014年6月底,其已完成对10747家企业的验证,其中进口商4331家,海外生产商1418家,承运人3125家,报关企业859家,货代或第三方物流954家;共开展验证25351次,其中首次验证12511次,复验证12840次。美国海关这一项目制度理念、作业流程及后期成果,与同期WCO及欧盟海关实施的AEO制度基本吻合,所以,后来这一项目逐渐被包括美国本土在内的全球各国及国际组织认可为“美国AEO制度”。当前,美国已与新西兰、加拿大、约旦、日本、韩国、欧盟、中国台湾和以色列等8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AEO互认安排(即美国海关C-TPAT项目与对方海关AEO项目的互认);与中国、新加坡、墨西哥和瑞士等国家正在互认磋商中。

在我国所处的亚太地区,日本已有220家出口商、74家进口商、63家仓储企业和13家报关企业具有AEO资格,整个日本暂无运输企业获得AEO资格。韩国海关开发了专门的“AEO标志”,其设立的专门组织机构包括:AEO中心9人,AEO稽查组10人,负责对企业的验证稽查51人。我国海关在开展对外交往中一直积极倡导“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简称3M)的合作理念,希望通过海关与海关、海关与商界、海关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积极营造透明、公正和充满活力的贸易环境,大力推进了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尤其在与港澳台等重要贸易伙伴的合作成效最为显著:以2014年内港海关AEO互认工作为例,自2014年9月内港海关在海运、空运、陆运全领域实施互认安排以来至2014年12月,共有约1400家内地AEO企业的208783票货物在香港受惠,仅有1960票货物被查验,查验率为0.94%,远低于普通货物查验率,有效服务内地企业对港贸易便利。企业普遍反映,AEO企业守法制度的实施非常有利于我国国家诚信体系建设,极大地便利了进出口贸易。

二、我国海关实施AEO制度的面临的问题

(一)AEO制度尚且缺乏统一认证标准

在WCO的有力推动下,尽管世界各国AEO制度实施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具体作业实施方面,AEO认证至今没有全球统一标准,全球各国都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对新颁布的《AEO实施指南》规则有所改动。尽管我国高度关注贸易安全与便利,通过承办WCO亚太地区培训中心、举办全球海关学术(PICARD)大会等途径,为本地区成员海关乃至WCO的能力建设和AEO制度推动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又出台了《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专门增设了AEO认证条款,进一步精细化了认证条件和认证程序,但现阶段全面推行AEO制度仍面临比较突出的认证标准实施不统一问题。例如,“三查合一”机制实施后,当我国负责AEO认证制度管理的海关稽查部门对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进行下厂实地盘库核查,其核查结果一般会被AEO认证工作纳入互认,即使存在料件缺少,也不认为属于违法行为;而没有实行联网监管的手册管理企业,一般会面临海关AEO认证的盘库抽查,如果出现保税货物的无正当理由短少情形,则通常被认定为涉嫌违法行为,根据海关总署规定,该企业将面临不予通过AEO认证的情形。

(二)口岸管理不够协调统一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海关的发展战略均强调口岸的协调管理或口岸管理职能的集约化。美国在9・11事件以后实行口岸管理体制大改革,组建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实现边境管理的统一化,使海关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核心部门之一。其他国家海关近年来也逐步完成了由传统意义上强调口岸各部门各司其职、配合协作,向国家口岸规划、部门职能整体设计、资源整合、追求集成管理效能最大化的过渡。我国自2006年由中央批准海关总署口岸规划办公室更名为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海关系统具备了综合协调地方口岸工作等职责。但近十年来,口岸各执法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并未被彻底打破,AEO企业在办理进出口时常常面临同一单证重复申报的现象,且目前海关、边检、国检、海事、边防等口岸部门尚未实现系统联网,广大进出口相关AEO认证企业无法全面得到本应该享有的便捷通关服务,各种资源浪费、数据冗余、审批繁琐及候时较长等问题依旧普遍存在。这种相对落后的体制,可能会使我国在AEO国际国内守法认证方面无法从根本上有所突破。

(三)海关服务优惠政策不足

近年来,全国海关牢固树立了“关企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型服务理念,已经基本在现行法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了便利措施,比如,武汉海关的客户协调员制度、南京海关的守法便利通关改革措施,让我国AEO企业和没有AEO资格的部分企业同样享有了这些最大优惠。在初级加工商品、钢铁及其他大宗货物进出口等相关行业,由于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甚至出现企业对AEO制度抱可有可无的不配合态度。全国海关五万余名关员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尚未从传统的“政治把关、从严管理”理念中解放出来。为了促进企业守法自律,全国海关系统在各个地方海关都设立了专门的企业管理处室,但由于工作理念和要求尺度的差异,部分海关企业管理部门仍习惯于把查发问题作为工作成绩,导致在提供企业守法状况信息、甚至授予AEO企业资格等方面不尽科学。

(四)验证稽查效能有待提高

验证稽查作业模式源于《海关稽查条例》确立的稽查手段和基本程式,因应AEO制度在我国的实施需要而创设,使我国的AA类企业具备了在AEO制度框架下,与国际贸易中的供应链安全标准相对接的重要基础,并通过海关国际互认合作,从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带动我国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型。据海关统计,截至2014年底,海关共有AEO企业4000多家,报关单数量占全国总量(下同)的两成左右,进出口值占三成左右,纳税额占四成左右。但长期以来,海关稽查人员受传统的绩效考核指标所影响,工作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轻规范管理”的现象,有的稽查人员着重检查账簿单证建立的完整性、真实性,对报关单证及其涉及的业务流程仅进行抽样审查和穿行测试;有的稽查人员则会侧重各类进出口业务的开展情况,如审查关联关系对征税进口货物价格的影响、测算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短溢平衡情况,这就导致验证稽查范围扩大或缩小的弹性太大,从而导致企业AA管理类别准入尺度的不统一。比如,据海关总署调研了解,对存在特许权费漏报情形企业的处置全国海关执法尺度不一,有的海关做补征一年处理,有的海关做单独追征三年处理;对于追征三年情形,有的认为没有产生行政处罚,不属于影响申请AA类管理类别的否决情形,有的认为只要存在追征,就已经构成违规,应该不予通过,等等。以上,都对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和推行AEO制度有效实施带来了一些挑战。

三、进一步实现AEO制度在我国推广实施的路径选择

(一)把反走私、反恐等国家安全事务作为海关首要职责任务

海关负责监督管理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能否将影响国家的非安全因素有效防御在国门之外,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值得信赖的重要防线,这既是中国海关全面履行把关服务职责、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国门卫士的神圣职责,也为中国海关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我国海关必须对企业提出更高的安全要求,以维护国际贸易的便利与安全,这是AEO互认实现的重要要求。我国应当加紧完善我海关贸易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在反恐和维护地区安全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适应AEO制度相关理念安全要求,在海关系统长期推进实施的风险管理核心战略工作中,加入安全因素的参数,加大开展海关深化对于供应链管理安全的研究和宣传,形成与我国国情、海关管理相适应的、包含供应链管理安全内容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改革作业方案。

(二)加快推进中美、中欧及我国与周边国家AEO互认

AEO国际互认合作的背后,实际上是不同国家海关之间就AEO认证标准和程序的对接与统一问题。由于不同国家在法律制度、商业利益、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会存在差异,相关的认证标准和程序往往是各方谈判较量的焦点。对此,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外交层面,建议扩大主动制定海关及其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政府机构之间合作安排,以实现国际贸易数据的无缝传输、国内国际间风险情报的交换,推动海关、检疫、港务等部门流程作业甚至机构设置的整合,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海关系统自身层面,建议在运用开放网络的国际大环境下,从战略高度加强重视,加快中美、中欧AEO互认和互认后正式施行的准备工作,关注国际时局变化和中央政策,及时作出快速反应,围绕国家对外整体工作布局,以推进贸易便利化及营造有序、高效通关环境为主要目标,不断扩大我国AEO企业在外国海关的认可范围,扩大海关在中美、中欧互信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方面的影响力,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

(三)优化海关与商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平台建设

海关与商界合作伙伴关系是以实现可预见的、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环境作为海关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以企业为监管重点,以守法便利为基本原则,加强海关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积极引导企业守法经营的同时,海关能以最小的投入对企业实行有效的监控,企业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AEO制度恰恰着眼于保护全球贸易供应链的安全与效益,其“经营者”概念涵盖了贸易供应链的全体,包括涉及货物国际物流的各相关方。建议以实现海关管理由简单处置向和谐共赢转变为宗旨,不断变革海关监管力量集中在通关环节一个点的传统管理模式,逐步把海关监管力量合理分布在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加快建设、完善目前的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海关各部门、各业务环节的企业信息,建立海关与工商、税务、商检等单位的企业信息交换机制,全方位收集企业信息,综合评估企业信用,动态调整企业分类类别。对AEO企业实施“客户协调员制度”,由海关为其配备专管员,帮助AEO企业解决通关疑难问题,实现“客户导向式”服务,创新管理理念,融入时展。

(四)加强对企业自主性的引导,推动企业的获益向AEO标准靠拢

我国海关在今后的分类企业管理中,应明晰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建立健全企业信息保护制度,加加强在WTO贸易便利化协定(ATF)之下AEO制度的研究和落实,充分发挥AEO制度在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与国内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AEO与其他项目的互认。与此同时,拉大AEO企业和非AEO企业的政策落差,对非AEO守法企业,开展诚信企业培育工作,发现企业存在可能引起管理类别降级的情况,以“企业管理建议书”的形式及时给予提醒;对违法企业,督促其深入分析、归类整理企业发生走私违规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从海关管理角度提出改进和预防的建议,采取措施加大培育、引导和扶持更多企业加入AEO制度。

(五)研究设立中国海关AEO机构,培养AEO国际合作专家队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海关在全球海关的地位将日趋重要,各国海关与中国海关开展AEO国际合作的需求日益旺盛。目前,包括美国、欧盟、韩国、新加坡、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外海关都设立了专门的AEO机构,并有专业人员从事AEO相关工作,而我海关无论在AEO机构设置还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都相对滞后。为确保近期刚刚颁布的《中国海关AEO互认工作规划》顺利施行,树立我国AEO工作的权威性,提升国际形象,建议开展在海关总署以及部分海关设立AEO中心和分中心的可行性研究,同时,通过实地观摩、专业培训等方式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中国海关AEO认证专家队伍。

(六)引导促进企业建立“主动纠错”机制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篇8

一、加强领导,把 “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我们认真制定了《市贸易局实施“四五”普法教育意见》及年度普法计划,统筹安排,研究部署全市商贸企业的法制教育工作,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贯彻落实,在“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教育活动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对普法教育工作的领导。市贸易局成立了“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行业管理科、稽查大队工作人员为联络员,明确职责,建立了机关学法、用法制度。各企业都建立领导小组,领导亲自挂帅,把普法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配备专(兼)职普法教育干部,落实职责。全局系统建立了一支以商贸服务企业为主体,以商业总会为依托,以商业职工学校为培训基地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同时,加强与司法部门的联系,在当地专职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参加市管干部“四五”普法学习考核;由于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普法领导班子,进一步促进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局机关和各企业充分发挥临安商贸网、《临安商贸》(简报)、《临安商贸经济》(会刊)、企业广播、知识竞赛、黑板报、宣传橱窗、图板、法制宣传园地及专题文艺节目等宣传阵地的作用,经常更新内容,加强法制宣传。根据商贸服务行业的宣传重点,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及时宣传报道依法治理情况,营造舆论氛围,使局机关工作人员和广大商贸服务从业人员都能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树立了“诚实待人,信用至上,优质服务,一诺千金”的良好风尚,形成了“依法治理,依法经商,以法兴商”的理念。

三是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一方面在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利用图板展览、发放资料、法律咨询等方式,在人民广场、锦城新天地、衣锦街市府公园前等地开展“放心肉”管理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宣传活动,在节日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做到宣传与整治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几年来,平均每年发放宣传资料 3000余份,接待咨询500余人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法律知识教育,采取“通读法律、法规原文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参与法律知识考试、竞赛、演讲比赛,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氛围。同时还做到普法教育与企业单位劳动纪律常规教育相结合,与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相结合,2006年开展“诚实立身、信誉兴业”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2006年主题是“放心消费·享受临安”,2007年主题是“亲近临安·享受消费”,2006年主题是“闻鸡起舞迎新年·促进消费旺市场”系列活动,一年一个普法与营销相结合的主题,做到与企业安全生产教育相结合,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相结合,与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提高了普法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抓住重点,努力提高“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近年来,我们注重“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年来累计组织举办肉商、屠宰技工、职业技能与普法等各类培训90余期,50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广大商贸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商贸干部和广大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水平。几年来,局系统无一人有重大违法违纪事件,为我市商贸服务业健康、快速、协调

共3页,当前第1页1 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努力提高商贸机关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期间,我们抓住商贸机关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这一普法的重点对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政法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结合行业实际选择培训内容,重点围绕《宪法》、《行政许可法》、WTO相关法律知识、《行政诉讼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工会法》、《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和广大商贸经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参加全市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竞赛等。通过学习,机关干部和广大商贸经营管理人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有所提高,商贸工作逐步走向法治化的轨道,机关干部由过去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并重的方向转变,为加快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努力增强广大商贸服务业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开展“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教育以来,各商贸企业认真组织本企业员工参加学习《价格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工会法》、《计划生育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员工参加统一普法考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商贸服务企业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同时增强了广大商贸从业人员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岗位法律培训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违纪违法案件明显下降,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企业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有法不依、违法经营的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形成 “ 外讲信用,依法经营,内讲制度,依法管理 ” 的法制氛围。

三、 明确职责,规范行为, 大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

“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期间,我局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成立普法领导小组,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有效地增强了责任意识,提高了执法水平,强化了执法监督。 一是严格执法。严格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在案件办理中,我们遵循严格依法办事,严格处罚认定,严格案件审批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理,手续完备。在管理上,坚持日常巡查和起早稽查相结合,并分阶段大力开展整治,取得显著成绩,仅2007年,就组织开展巡、稽查171次,取缔私屠窝点9个,屠宰违法案件立案47件,已结案34件,移交法院强制执行案件3件,累计查获违法屠宰生猪产品6200公斤、注水牛肉350公斤,销毁病害生猪46头、病害生猪产品340公斤。严厉打击了屠宰违法活动,有效保证了放心肉市场的平稳有序,无一例行政诉讼案件。几年来,在杭州市“三绿办”组织的“放心肉”工作年度考核中连续四年获得先进,居杭州五县(市)第一名。  

二是强化监督。为促进行政人员恪尽职守、公正执法,依法行使职权,确保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我局机关致力完善制度,大力开展内部整顿,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结合工作实际,适时推出了政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工作例会制、行政执法岗位考评制、绩效考评制等,切实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以此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减少和杜绝执法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防止滥用职权。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有效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三是规范把关。为加强商贸服务行业的普法工作与行业规范紧密结合,我局在商贸服务行业中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五十佳”评选活动,积极主动地与质监、公安、消防、工商、药监、卫生等相关执法职能部门取得联系,确保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没有违纪违规行为,从而使商贸企业进一步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四、创建平安商贸,把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随着商贸企业改制的深化,原物资、商业总公司下属的20多家国有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管理不善,严重资不抵债等原因实施了破产。企业破产大批职工下岗失业,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凸现。由于一些企业在95年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时,对有关政策宣传不够,职工对《劳动法》学习领会不够,企业制订的全员劳动合同实施细则,在个别条款上出现与《劳动法》和后来出台的杭劳法(95)244号文件规定不符的情况。职工个体、集体上访及重复上访次数增多,给综治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针对这些情况,我局在明确“一把手”负总责的同时,班子内部又进行了分工,并把有关具体工作落实到

共3页,当前第2页2科室,力求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一起搞调查分析,一起参与协调,一起做说服解释工作。为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我们加班加点把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深学透,并研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的解决办法,积极变“上访”为“下访”,和相关公司商讨解决办法,认真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工作,尽可能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二是把握重点,切实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锦城新天地、临安商城等商业特色街区和专业市场的建设,为临安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品位和档次。同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局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开展调研,研究对策,及时引导,使多次开发商、业主、经营户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三是在做好信访工作的同时,局党委、纪委高度重视禁赌专项活动。认真学习领会临委办《关于开展禁赌专项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率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的危害性,成立了贸易局禁赌专项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配齐配强力量。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贸易局开展禁赌专项活动具体实施办法,做到动员有力,部署得当,落实到位,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全社会抵制行为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平安商贸,为创建“平安临安”作出积极的贡献。

贸易局组建以来,班子人员始终发扬“吃苦、敬业、创新”的商贸精神,带领机关全体成员,服务商贸,振兴商贸,为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连续三年被杭州市贸易局评为工作成绩显著单位;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执法)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县(市),2007年度“放心肉”目标管理考核总分名列杭州地区五县(市)第一;连续两年获得“森博会”优秀组织奖;年终工作业绩考核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2007年局机关被评为“学习型机关”、就业再就业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达标单位,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创满意单位排序2007年位置大幅前移。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安全壁垒绿色竞争力

“安全壁垒”是指进口国根据自身与其他国的具体贸易状况而设置的,以保护环境、维护生产和消费安全以及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今年第一季度就有11个国家对中国产品提出22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涉案数量之多出乎意料,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摩擦中最受伤的国家。业内人士分析,国内企业出口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国际反倾销、反补贴,而是越来越多的国际环保、安全壁垒。其合法性、隐蔽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发达国家逐渐将“安全壁垒”作为保护本国市场的有效屏障。

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即将结束,关税壁垒逐步消失,浙江商品占有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市场份额。国外制造商以及利益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益丧失了原先的市场占有率,面对生存危机,他们在浙江的优势行业如农产品业、纺织业、家电业等设置越来越多的“安全壁垒”,使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出口遭受严重影响。

一、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出口屡屡受阻于“安全壁垒”

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即将结束,各成员国原来针对我国产品出口的歧视性规定已经取消,市场进一步对我国开放。为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一些国家设置了以技术法规、卫生检疫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壁垒”,并想方设法提高门槛,使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出口屡屡受阻。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受阻产品的品种多

从蜂蜜到冻鸡,进而延伸到整个畜产品和水产品、电器、玩具类;受阻产品大到单声道收录机、厨用食物处理机,小到打火机及婴儿喂食瓶;从欧盟针对电子电气产品的“两指令”,到中国木制品遭遇“砷环保”壁垒以及中国出口五金工具PAHs超标事件,“安全壁垒”俨然已成为中国企业继反倾销之后的又一大“出口阻力”。

(二)实施“安全壁垒”的国家从发达成员扩展到发展中成员

2002年1月欧盟以中国出口的小龙虾所含氯霉素超标为由,宣布全面禁止中国动物源产品进口;2003年5月,立陶宛以中国发生非典为理由暂停进口中国的动物制品;日本厚生省从我国冷冻菠菜中查处毒死蜱含量超标而禁止进口中国冷冻菠菜。

(三)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检验项目增多,检验加强

如欧盟对中国茶叶的检验项目已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的检验增加到62种;日本厚生省计划在3年内制定临时标准,该标准的实施将目前现行制度中所涉及的130种农作物、229种农药、9000个农残标准扩展到135种农作物、涉及724种农药19000个农残标准,几乎覆盖了我国现在种植的所有农作物。去年6月欧盟82号通报,拟将玩具中禁止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一种软化剂,常用于塑制品)扩大到所有儿童保育品中;欧盟新版《玩具安全指令》要求,玩具符合欧盟新的化学品政策REACH,该政策改变了原来由管理机构确认的规定,要求生产者自己提出无害的证据;俄罗斯提高了进口中国玩具产品的关税;日本、加拿大等也对进口玩具提高了安全要求。

(四)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安全壁垒”高

如欧盟对中国水、海产品中氯霉素的检出标准由过去的5ppb提高到0.1ppb,浙江某地出产的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商家退货,并要求索赔。原因是欧洲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有业内人士认为,10亿分之0.2克的含量已经细微到极至了,不一定会影响人体。笔者认为,这10亿分之0.2表面上是一次经常贸易上的正常失误,其实却隐含着深层次原因―――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安全壁垒”高。

二、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出口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现代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要求提高

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对健康、生活质量和环境重视程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更高于发展中国家。同时,发达国家频频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引起社会性恐慌,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甚至引发政治危机。比如,众所周知的疯牛病危机源于英国,口蹄疫危机也始发于英国。疯牛病的肆虐在欧盟内部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英国的畜牧业几乎崩溃。这种情况下,设置“安全壁垒”逐步被人们接受。

(二)我国产品标准体系、环境标志与质量认证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产品标准体系、环境标志与质量认证体系尚不健全。在很多行业甚至没有相应的绿色标准体系和完善的法规,没有形成无公害管理体系,环境保护往往处于“不设防”状态。如我国有104种农药,在45种食品中规定了最高残留量,共291个指标,而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最高残留标准;欧共体规定的进出口纺织品禁用的118种染料有104种正为浙江的许多印染厂使用。这些与国际脱轨的情况使浙江民营企业出口损失巨大。

(三)行业协会作用缺失

浙江许多行业协会自制乏力,存在着先天发育不全、缺乏实权、职能定位不清、行业自律乏力、对企业不具备约束力等缺陷,协调和服务作用缺失,使一些企业出口行为不规范,给国外制造贸易摩擦提供了借口;同时,行业协会对应对贸易摩擦缺乏经验、能力不够,更成为国外对浙江民营企业频繁制造贸易壁垒的重要动因。

(四)企业自身素质所限

1.缺乏源头管理。很多 出口企业按传统的产品生产安全控制流程,靠收购原料加工出口,缺乏源头管理;通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产品加工、靠直觉去预测潜在的产品安全问题。这种非预防的方式,不仅在最终产品的检验上代价高昂,而且难以获得有代表性的信息,使产品不能获得国际质量认证。

2.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不容乐观。例如,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的浙江民营企业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保证标准执行的能力较差,个别企业甚至无标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已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不按制度开展日常的质量管理活动,只有少数企业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指导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产品质量受影响;大多数出口产品以低价作为竞争优势争夺海外市场,而企业低价倾销的背后往往是靠偷工减料或用一些替代品生产来平衡低价带来的成本缺口,从而引发质量危机,也成为进口国实施“安全壁垒”的重要原因。

3.疏忽细节管理。浙江某地出产的冻虾仁因欧洲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被欧洲一些商家退货并要求索赔的事件,事实上暴露了浙江民营企业管理上一个很大的缺点―――疏忽细节管理。企业管理最忌讳的是大而化之,没有加强细节管理,员工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产品质量得不到不断改进。

三、多层面跨越“安全壁垒”的对策

目前,浙江民营企业要想跨越“安全壁垒”,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决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这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层面的促进对策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产品技术标准化法制法规。借鉴国际标准化机构和法国、日本等国产品标准制定与管理的经验,以3C认证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以环境、安全标准为主导的产品销售、进口和出口商品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化管理的法制法规建设和标准检测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完善以产品环保技术、安全技术标准为主的市场监管体系、质量安全法规体系和监管执法体系,以及规范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2.制定鼓励和优惠生产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购置环保技术设备的政策,为企业清洁生产出口产品和技术标准为由的安全壁垒提供技术支持。为了帮助企业应对欧盟RoHS指令,浙江宁波检验检疫部门承担了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任务。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与日本NEFE公司签约筹建宁波国际分析中心,打造机电环保类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为出口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二)协会层面的服务对策

通过行业协会负责国外使馆、贸易机构、媒体等各种渠道广泛收集贸易对象国和地区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和环保要求,及时提供给相关企业,以便他们研究对策,尽快适应,提高跨越壁垒的能力。可以以国外有华人参加的进口商协会为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在第一时间获得国外企业的动态;密切注视所在国法律或商务等方面的信息,防止国外企业利用现有国际公约及多边贸易体系环境规范的不合理性制造“安全壁垒”,以帮助相关提案。帮助企业解决因“安全壁垒”引起的贸易争端,调查争端发起的理由缺陷,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三)企业层面的自强对策

1.加强产品源头管理,把好原料关。国际上要求食品、农产品、动植物产品注重原料、所用肥料、生长环境的检验检测。企业在收购原料时,要特别注重考察生产环境及安全管理,严格按照HACCP计划要求进行原料收购和加工。

2.建立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建立环境会计核算制度必然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从长远看,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的安排,更是企业适应WTO贸易与环境新要求的必然选择,使环境治理和稀有资源补偿的成本与产品出口的真实成本相一致。

3.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绿色人才。由于安全壁垒所具有的技术性、灵活性和隐蔽性,仅仅一般了解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国际型的专门人才,进行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交叉结合研究,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包括贸易伙伴国的法规技术标准和WTO有关技术壁垒协议的研究,及时扫描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提供政策和技术改进建议。

4.实施多元化战略,进行多元化生产、多层次加工、多渠道出口。一是企业要注意国际发展趋势,指导和组织多元化生产。如浙江禽畜出口以生鲜活产品为主,国际上的检疫措施较严格,若进行深加工,制造合成食品、美容食品、保健产品等,不仅使产品升级、产品系列化、增加产品附加值,而且可以避开苛刻的检疫限制,抢占国外市场;二是通过劳务输出、境外投资、技术输出等方式,在消费国就地生产、加工产品,发展国际化经营规模;三是积极拓展新市场,像俄罗斯、菲律宾、新加坡等市场。通过调转市场,使出口量不受局部地区的影响与限制。

[参考文献]

[1]吴苏燕.食品安全问题与国际贸易[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4).

[2]潘伟光.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3.(7).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篇10

在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外贸企业在发展中积极完善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践中的外贸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缺乏防范企业重大风险的机制。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外贸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风险存在于进口和出口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外贸企业经营风险逐渐增加,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外贸风险等表现比较突出。主要的原因来自外贸企业对风险缺乏防范。

(二)外贸企业的主要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认识存在偏差,没有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于内部控制没有全面的构建以及实行。通常情况下,外贸企业主要管理者都觉得自己能够使财产得到安全的保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行内部控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涉管理人员的主要权利。外贸企业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时出现企业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架空管理权限以及管理职能的情况,最为严重的现象则是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以及财务人员没有真实的反映资金情况。由于企业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造成了财务以及资金上存在较多的问题,部分工作人员还会出现违反相关法律的现象,导致外贸企业在经济上受到了较大的损失。

(三)出口退税的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我国很多外贸企业在对企业的出口退税内部控制中,内容趋向于原则性,而缺少实际操作性,造成了退税风险的产生。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的过程,其退税单证涉及到外汇管理局、海关、供货厂、银行、出口退税机关单位,而其中任一环节都不容忽视,否则就会导致退税风险的产生。例如我国的外贸企业单证部经常出现对出口退税的单证衔接考虑不周或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对出口退税的内部控制国家出口退税的管理要求,不利于外贸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外贸企业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外贸企业要想全方位实施内部控制,则要对企业现今不同类型的规章制定进行健全。目前,外贸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问题是没有公开且具体的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企业出现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不够的情况,因为外贸企业没有完善的构建内部控制制度,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失效的情况。

二、针对外贸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所做出的措施

(一)加强对出口成本的控制。外贸企业的出口成本是指出口商品的人民币成本除以外汇销售收入,通俗的来说就是出口一美元的商品需要多少人民币成本。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时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判断一个企业最终成果的一个标准。出口商品成本控制是外贸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以及每个职工工作的成效都将在成本指标上得到反映。出口商品的质量、收购价格都影响出口商品的成本。成本管理在外贸企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对外贸商品成本的重视。出口成本的降低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出口量,而且可以增强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外贸企业内部也要加强管理,细分部门,明确每个部门在企业中的职责。建立成本控制机制,减少商品生产时某一环节出现的问题,内部管理的加强也能使工作人员相互监督。在这种严格的内部管理下,有利于外贸企业正常运行,减少企业亏损的现象。

(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意识,重视企业内部控制。为了推进外贸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外贸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企业应该加强认识并重视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企业领导者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并强化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从而共同促进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提高其管理意识,并加强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监督实施,使企业全体人员都具备高度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对贸易风险的防范控制。在上述问题分析中,了解到外贸企业较一般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外贸企业应该在可防范的风险中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性。外贸企业应当加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风险控制。首先,在事前控制上,外贸企业要搜集客户资料,建立客户档案,依据客户的资信状况采取不同的收汇及贸易方式。其次,在事中控制上,主要是强化对业务处理的控制。在事后控制中,即落实对业务成果的核算控制,外贸企业应该按合同期限确定贸易合同按时收汇的期限,并督促业务部门催讨收汇。企业要及时领取核销单,安排货物出运并办理出口退税,支付佣金,最终落实合同核算工作。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