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4-02-07 18:07:47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1

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参与孩子的研究。——题记

通过自学,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这本书集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

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正如著名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所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品。其次,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所谓开放,是指课程的开发要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共同参与;课程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趋向完善;课程的设计要为孩子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民主,就是课程决策、课程编制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孩子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孩子世界、适应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感。

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参与孩子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孩子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孩子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孩子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孩子,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孩子充分思考,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总之,在学校的教学改革中,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孩子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2

通过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发展观摩交流展示,我聆听了不同类型的讲课,每一节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老师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

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增强今后的自信心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3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

纲要指出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优先发展,这是增强国力,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育人为本,我感到我们要培养一个除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外,还需要有极强个性、极强独立创造性的人才,这是我们国家最后走向强大,挤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必要条件。我国自古就有一句话:“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教育的进步,正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

教师也因此而同样如此,必须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而制度的改革创新,则重点放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上,提高质量应该把培养有极强个性、极强独立创造性的人才防在首位。学校既是培养人的地方,又是一个有着极深文化底蕴的地方。虽然现在提倡所谓的素质教育,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才艺培养,如学钢琴、学围棋、学唱歌跳舞等等,层出不穷,只是他们更多的关注孩子技术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个性的培养。为什么在大家的眼里,中国人的形象从鲁迅笔下的麻木不仁,到了今天仍是缺乏素质修养?择校问题,不仅仅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家长们挤破脑袋,砸锅卖铁也要为孩子选择一所升学率高的学校,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一张考卷上。教师的名利就在这张纸上,学生的前途也在这张纸上。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4

音乐是抒发心灵之声,自古就是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最好工具。音乐的力量是无限的,心灵之声是美好的东西。因此,音乐对人的情感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音乐的目的是认识世界,音乐可以传递感情,具有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等作用。在音乐教学上,更应该把情感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去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情感。我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应当把学生放在音乐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去创造去感受音乐,使得音乐教学的形式多姿多彩,并让学生通过音乐来了解世界。

一、音乐的课堂情感教学环节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先音准节奏,后情感表达,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音准和节奏之后,才在音乐中加入情感表达。可以看到在大多数的音乐教学中,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教师都会先引导学生唱简谱,打节奏,再加入歌词演唱,等到学生在熟悉了歌词节奏以后,才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我认为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应当是一个自觉的审美过程,我们所教授的中学生,他们不是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对他们的培养不是以成为音乐家为目的在培养。音乐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让他们学会发现美,感受美,认识世界的一门学科,音乐教育的魅力,也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对音乐情感的发现与感知。我们在音乐的教学中,不是培养学生成为音乐方面的人才,而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发现美,感受美的人。

把传统的音乐教学环节发展为以情感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去感受音乐,教师作为课堂节奏的掌控者,而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每个学生对音乐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他们的感受应当是从自己内心深处迸发的灵感,而不是教师所给出的某个标准答案。

二、学生是音乐教学的主体

1.自主感受音乐

在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引导,比如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缓慢的还是快速的;这首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激动的还是平和的;这首音乐的节奏是怎样的,抒情的还是欢快的。教师给学生引导,具体的情感体验要由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学会处理歌曲的情绪,掌握歌曲的情感。在歌曲学唱的时候,不应该一味的教唱,而是让学生跟琴学唱,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音乐教学的理念应当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重视音乐实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注意提高与其他学科结合。我们在学习一首新的歌曲的时候,可以启发学生们去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如歌曲《走进》,通过聆听录音,结合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涵,启发学生想象歌曲所描绘出的场景。学生们很快就在脑中勾勒出了一幅的美景图,茫茫的草原,高高的雪山,漂浮于蓝天的白云,如天堂一般的画面。这时候可以请学生们画出这幅美景,也可以让学生们用文字去渲染这幅美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发展学生们的想象力。音乐的想象力是自由的,但不能脱离作品,在体验歌曲情感中,增强感受、理解和发现音乐作品艺术形象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注重学生实践活动

高中学生是充满激情的,这正是他们内心情感最真实直接的流露。我们无法把学生固定在某个地方让他们静静的去体验音乐,何不让学生们动起来。学生们喜爱游戏与活动,我们就把音乐带到游戏和活动中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们积极的参加到活动中来,让他们的思想沉入音乐的主题中。实践活动对于课堂纪律的维持是一大挑战,但如果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真正的让情感与音乐交融,与音乐互动,那即便课堂气氛再活泼,也不会脱离主题,失去控制,让实践活动起到最好的效果。

三、教师能力的重要

1.课堂控制

教师在上一堂课之前,应当保证这堂课能够打动自己,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学生,才能够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陶醉在音乐当中。教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把这些专业知识和情感表达相结合,用不同的方法使得这一节课更生动,更形象,更饱满,让学生加深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2.多媒体与教具的灵活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多种教具的使用。在此,以多媒体为例,精美的课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结合图片,影片等其他艺术形式,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音乐。遇到需要板书又较为复杂的内容,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在课前制作好,在课堂上只需要出示图片板书即可,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更快捷的为学生们补充一些音乐相关的知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3.重视对学生的鼓励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5

(一)素质教育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

教育改革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其在教育改善中的地位是无法比拟的,教育改革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得到更全面顺利的发展,教育部门力求为社会输送更多社会人才的教育改革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应与社会实际相适应,若出现背离,教育就无法满足学生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教育制度等各方面就必须实行改革。我们可以说,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思想及教育理念等都只是为实现这一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实行教育改革措施,首先要明确学生发展才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事实,避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争执。从这几年的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人认为教育改革就是调整和改变教育体制、方式、思想以及教育理念等,做好了这些也就算实现了教育改革目标,所谓的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也就基本落实,这是片面的,很多地方教育部门正是在这样无法明确教育目标的错误改革指导方式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徘徊不前甚至是倒退。其次,要充分认识学生与素质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实践中,要将以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全面体现出来,将其作为鉴定和评价教育改革是否正确和有效的重要标准,很明显,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改革就是成功的,而让学生处于发展困境甚至是倒退的改革就是失败的。因此,必须明确学生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确立教育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二)素质教育改革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首次提出。杜威极力不提倡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反对那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倡导解放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做中学”。尽管杜威的倡导的这一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但其教学理论对当今教育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模式都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此外,学生因素是制定教育改革政策及方针的重要考虑因素。教育改革要完成的好,就必须以学生为导向来研究和采取决策。无数的教育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改革,其改革政策与方向才是科学的。教育改革要以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底线,一切有损于学生自身利益的教育改革都不值得推广,改革不能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进行。这主要是由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核心思想所决定的,以学生为牺牲品的教育改革,没有存在和推行下去的必要。

(三)素质教育改革措施立足于学生,并通过学生来体现

正确的素质教育改革必须遵循学生发展基本规律,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满足学生更高的发展需求。这主要是由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一目标所决定的。同时,素质教育改革的措施也要通过学生来体现,事实上也只有学生才知道自己缺少哪方面的知识、哪种教学方式更适合自己学习、对什么课程比较感兴趣等,总的来说,教育改革措施如何选择,成功与否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只有学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可以获得什么。倘若教育改革的措施解决不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的话,就算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的再完美,素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本质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这样的素质教育改革措施也无法获得学生的高额满意度,总体来说,即使开展了也必将以失败告终。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发展及其利益,通过其在学生身上的体现,来科学评价改革措施的优良性,钻研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正确的改革举措,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四)素质教育改革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

素质教育改革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必须要两者有效结合及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改革目的。首先,学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素质教育改革当作是一个整体,教育改革与学生是都是这一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改革要有效开展的话,离开其中哪个部分,其结局都是无效的。其次,教育改革所采用的措施必须作用于学生,能够推动学生未来发展,这样的素质教育改革才称得上是有效的。再者,学生的广泛参与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改革,注定是失败的。目前我国有不少地方的教育改革忽略了作为其主体的学生因素,教育部门对学生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了解不透彻。在很多学校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根本都不会有参与的机会,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调查就凭主观去制定改革措施,忽略学生的意见,很多改革措施的执行得不到学生的及时反馈等,教育改革中应该有学生参与的地方都没有让其参与。这就导致教育改革和学生相对分离,教育改革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改革纯粹是为了改革自身,与学生脱离干系。无数实践表明,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行的,这样的改革举措也必将以失败告终。

二、结语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西方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改革阻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各国相继认识到教育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它们相继多次进行基础教育改革。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阻抗力量不可避免地随之而出现,如何消解这些阻抗保障的改革顺利进行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问题。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1]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2]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3] 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4]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 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3.消解价值阻抗之策略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两方面,应利用“群体动力学”原则来推动组织的改革,也就是说,利用群体来改变个体或群体本身的行为,这是消除改革阻力的一种可行的办法。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群体越具备凝聚力,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越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要努力使小群体的目标与改革方向达成一致,做好小群体的工作,发挥小群体的凝聚力,使因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得到消解;要对有关教职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改变观念,提高素质,使他们有信心、有能力适应改革的新要求,以此来消解价值因素所带来的阻抗。

4.消解社会阻抗之策略

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社会阻抗涉及许多方面,社会背景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可能产生阻抗作用。为了消解这些社会阻抗,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基础教育改革涉及的公平和社会凝聚力,考虑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的学校和社区,加大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等,并尽可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为其提供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的思想、观念,让社会了解目前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宣传教育改革的目标、措施、方法等,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明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从而消除社会大环境所产生的社会阻抗因素。

三、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启示

基础教育改革并不能使人人都能够受益或同等程度地受益,有些人甚至会受到损失或暂时受到损失。正因为如此,那些受到损失或没有受益或受益较少的人就会这样那样、或多或少地具有抵制或反对改革的动机,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借鉴各国学者对阻抗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更有效地推进。

1.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是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

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阻抗是任何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基础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抗,而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解阻抗的过程。阻抗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其目标的实现。但我们不能只看到改革阻抗的消极作用,也应该看到改革阻抗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积极的价值,它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来帮助改革者选择好改革的策略,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并接受改革阻力存在的客观性。

2.教育改革阻抗的形式与性质不同,其消解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在西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阻抗。从中可以得出对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社会阻抗等不同的改革阻抗,消解策略是不同的。而这些改革阻抗产生的原因不同,其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以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可借鉴西方的经验,针对不同的阻抗因素,根据其原因、性质、特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消解基础教育改革阻抗。

3.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阻抗因素并努力克服之

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非常重要并且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克服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阻抗,那么改革最终的目的就很难达到。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正确认识它们的性质,分析不同的阻抗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个别的阻抗提炼出一般阻抗之因素,从中概括出共性,审慎地理性地对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阻抗,从而更好地解决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出现的各种阻抗问题。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参考文献:

[1][4]周兴国,朱家存,李宜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55-66.

[2]周小虎,孙启林.试析利益集团对美国教育政策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19-22,39.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7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中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3.消解价值阻抗之策略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两方面,应利用“群体动力学”原则来推动组织的改革,也就是说,利用群体来改变个体或群体本身的行为,这是消除改革阻力的一种可行的办法。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群体越具备凝聚力,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越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要努力使小群体的目标与改革方向达成一致,做好小群体的工作,发挥小群体的凝聚力,使因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得到消解;要对有关教职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改变观念,提高素质,使他们有信心、有能力适应改革的新要求,以此来消解价值因素所带来的阻抗。

4.消解社会阻抗之策略

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社会阻抗涉及许多方面,社会背景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可能产生阻抗作用。为了消解这些社会阻抗,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基础教育改革涉及的公平和社会凝聚力,考虑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的学校和社区,加大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等,并尽可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为其提供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的思想、观念,让社会了解目前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宣传教育改革的目标、措施、方法等,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明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从而消除社会大环境所产生的社会阻抗因素。

三、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启示

基础教育改革并不能使人人都能够受益或同等程度地受益,有些人甚至会受到损失或暂时受到损失。正因为如此,那些受到损失或没有受益或受益较少的人就会这样那样、或多或少地具有抵制或反对改革的动机,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借鉴各国学者对阻抗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更有效地推进。

1.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是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

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阻抗是任何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基础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抗,而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解阻抗的过程。阻抗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其目标的实现。但我们不能只看到改革阻抗的消极作用,也应该看到改革阻抗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积极的价值,它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来帮助改革者选择好改革的策略,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并接受改革阻力存在的客观性。

2.教育改革阻抗的形式与性质不同,其消解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在西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阻抗。从中可以得出对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社会阻抗等不同的改革阻抗,消解策略是不同的。而这些改革阻抗产生的原因不同,其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以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可借鉴西方的经验,针对不同的阻抗因素,根据其原因、性质、特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消解基础教育改革阻抗。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8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不仅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渗透,社会对高校人才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要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应具备较为强健的体魄和较高的心理素质。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教育培养中都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在走出校园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必须要重视起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二、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因素分析

我国大学生的整体体能素质一直都处于较差层面,这不仅是学生个人意识淡薄导致的,也是整个社会对体育教育的忽视造成的。通过全面、深入地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得知其主要影响因素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方面。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虽说素质教育全民化理念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但大部分教师与家长,还有一些学生心中,仍受着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束缚。因此要想真正落实好各项体育教学改革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要及时更新当前落后的教学指导理念,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以及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从体育内部着重,建立完善的教学机制[1]。

2.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方面。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而其教师的素质结构也是教学能力的核心因素。但是,就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来讲,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其课程相关活动的开展只是为了带领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传授一些基本常识,但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来讲,必须要为学生呈现出为人师表的样子,不能让学生被自己不好的一面所影响。因此,在高校?w育改革创新过程中,应重视其体育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也只有为学生配备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设计更加新颖、丰富的体育学习内容与锻炼活动,学生才能够对体育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当下体育课程改革[2]。

3.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方面。高校体育课程经历了竞技、素质、快乐教育等发展阶段,虽然也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就体育教学实践方面来看,却一直都未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也未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目标也没有制定出清晰的评价标准。虽然,很多体育教师都认识到了教学改革的各项要求,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不符,从而难以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目标。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策探究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体育学习平台,也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放松身心、强身健体,并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1.应明确体育改革后的全新教育理念。一直以来,我国体育教学都比较重视技能传授为主,身体锻炼相辅的教育理念。虽然在近几年,高校教育改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在不断改革、创新发展中,各高校也积累了更多的改革经验,只是在实践落实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当前各高校应准确把握教学改革后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并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紧紧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来设计、组织各项教学以及锻炼活动。而且也只有不断加大新理念的推广力度,推行全新的教育模式,才能够为引导高校体育教学进入全新的局面[3]。

2.整合新颖、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活动训练的关键动力。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其已经摆脱了青少年时期的幼稚、盲目思想,其行为通常都是由自身的思想所控制的。因此,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与运动项目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运动需求。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与运动项目,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课程发现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体育项目,也能够真正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为此,体育教学改革中,其关键就是要在原有体育教学内容前提下,增添一些较为新颖、多样化的体育内容与项目,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和运动范围,全面适应大学生不断变化的认知需求和运动需求,从而确保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得到高效、有序的落实。

3.强化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整体性研究。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不论在理论研究上获得了多大的成果,若无法将其付诸教学实践当中,也是徒劳。因此,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正确认知、掌握体育理论与教学重要性的前提下,还应积极督促相关教师注重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科学整合,并在实践探索当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再将其融入到理论研究当中,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得到进一步优化。另外,广大高校体育教师也应该高效、有序的将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到实践当中。[4]

4.建立完善的教育改革制度,优化体育评测标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来讲,只有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才能够对学生在校园中产生的各种行为做出有效约束。而对于体育教学制度的更新、完善来讲,应着重从教育内部入手,在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为了对学生在该学科上的表现给予客观、全面的评判,就必须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体育评价体系。在该体系中,不仅要对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给予着重体现,还要注重多种评价形式的有机整合,从而培养学生之间形成开放性的思维。此外,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讲,只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整合,才能够将其教学改革理念向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渗透[5]。

5.促进当前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改革。应试教育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根基,并且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和教育,这种影响通过改革无法消除,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可以看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应试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我国的教育改革纲要重中之处,当前的应试教育需要尽可能的向素质教育的模式改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学生的体育素质是重要的一部分。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期末考核的体育项目,还需要关注学生全面体育素质的提升。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9

一、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标准。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场所,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要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师会出现若干困惑和问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分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足成为了课程改革实施和落实的最大障碍,课程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改革后的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障碍。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是落实好新课程的关键。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改革的核心目标。然而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阵地,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践行者是这一系统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按照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实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与技能得来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学目标设计时还应注意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也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他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自己的发展。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要学会独自思考,即认真地反思及总结,独立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如何将理念转成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要深思的事情。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深入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例如教师要备一节课,首先应该是自己先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基础,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来。这样的过程,凭的全都是教师自我的积累,发挥的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家长参与;具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40—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课程改革会给基础教育的利益相关群体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过程特性所决定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重组、协调与变革,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改革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风格的转变,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似乎淡化了教育系统以外与改革活动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而家长群体便是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中的角色缺失已经给我们的改革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这种消极影响日益显性化。

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家长角色缺失问题,笔者提出了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具体路径。

一、家长角色缺失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自上而下的执行性特点。家长作为学生的直接监护人以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间接联系的利益相关群体,他们并未充分地享有对改革相关问题的知情权。他们通常只是在与教师及孩子的教育沟通过程中零散地、间接地感知由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由于教育信息的不对称性,家长在与孩子及教师的沟通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我们不难发现如下一些现象:当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欠佳”时,教师不但会以“管教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严厉的批评与惩罚,甚至会将学生的家长“传唤”过来,“赐予”连声数落,诸如“你是怎么做家长的”、“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是教育常识”等。再来看看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家长们完全丧失了评价权与发言权,并成为教师教诲与管教的对象。当我们把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诉诸理论研究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些做法是如此的不合理,甚至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

由于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及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又常常与孩子产生“沟通障碍”,从而使教育改革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家长角色的缺失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形成了“双轨制”

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形态,或对某一具体事件的价值取向、功效及社会影响力等在观念和态度上给予肯定与赞同。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是指该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价值取向(目标、价值预期)及效能缺乏必要的信任感,不能给予必要的价值认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倡导回归儿童的生命本真,主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与自由。课程改革的价值预期是要实现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造,使基础教育不再成为应试教育的基石,而是要成为促进孩子个性充分发展的摇篮。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这是教育功能的原点所在,但这一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群体则往往会跳过其中的过程与时间,而只关注教育的结果。由于缺乏对改革相关问题的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都会被家长视为改革的后果,以至于很多家长会对改革持抵触甚至否定的态度。

笔者在一项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家长心理及行为反映的调查中发现,有58.7%的家长对新课改持抵触心理。在这个群体当中有高达86.8%的家长对新课改的一些基本理念与基本问题认识不清。为数众多的家长对新课改赋予孩子的“自由”持抱怨态度。究其原因,家长们把孩子考试分数的波动归咎于新课改。有80.5%的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在课后完成家长所规定的学习任务。更有甚者,孩子白天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继续接受由家长安排的应试教育。在此种教育情形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不但无法得到发挥,相反,学生对教师的威信及学校的权威也会产生怀疑,在家长与学校教育之间产生认知性冲突。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认同感的缺失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教育“双轨制”的形成都与家长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角色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1)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改革的设计者与倡导者往往没有向家长群体清晰地阐明改革的目标、方式、路径等。因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很可能引发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混淆与认识偏差。2)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因改革的实施者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家长群体对改革缺乏参与意识。3)由于教育改革资源具有稀缺性,导致了改革过程中对家长群体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培训,因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缺乏基础。

2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认识误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偏差

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某种倾向性的议论。社会舆论的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其本质是社会公众对社会上的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态度……社会舆论带有公众的主体性,反映出一定群体的特殊利益、立场和情感。同时社会舆论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感染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冲击力,从而对教育改革起到制约或促进的促用。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都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性质不一的评价。家长群体对新课改在认识上存在的模糊性,极易把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简单地定位为课程改革的终极弊端。因家长的教育预期与新课改的表象问题之间形成了落差,家长群体便对新课改产生了怀疑或持有否定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会形成以家庭为辐射源的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改革活动认识模糊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新课改忽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长期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将面临教育质量下滑的危险,将对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2)新课改盲目地追求国际化、西方化,以至于要摒弃传统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而对西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全部接纳,直接把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移植于素质教育之中,用这种方式反省和批判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是一种过于偏激的文化拯救心态,长此以往,我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将会丧失;3)新课改搞的是形式主义,我们的传统基础教育坚不可摧,无懈可击,应该继续保持下去,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将找不到生长点,只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上述种种论断是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模糊认识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问题之源则在于新课改没有清晰地向人们呈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改革路径等。

3,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缺乏教育支持,导致教师压力加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会使教师群体产生严重的压力感。与家长群体进行沟通与交流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排斥心理,由此给教师群体带来的压力主要包括:1)家长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涉教师的教学改革,增加了教师实施教育改革的难度,从而加剧了教师的压力感。2)家长过高的教育期望值与教师有限的教育控制能力之间的矛盾也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当家长必须接受新课改的现实时,他们就会把既定的教育价值预期转移到教师身上,希望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环境下处理好学生应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并会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砝码。当教师尚未寻找到适应新课程的“处方”时,可能已经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弄得筋疲力尽了。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家长没有对教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没有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成长空间,使教师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压力感,导致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抵触心理,从而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此外,家长参与不足还会造成课程改革潜在教育资源的流失与非充分利用。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点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家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教育资源,只有得到充分地开发与利用,才能发挥出其功能。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该项资源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使其发挥出正向的教育功能,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该群体已经构成制约新课改的一股不可小觑的阻力。

二、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1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参与

课程目标的重新制定是新课程改革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们了解这项改革活动的认识起点。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教育改革者应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如原有课程的弊端以及这些弊端对学生发展将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即将实施的新课程的优越性、此次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通过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缘由以及该群体在此次活动当中所承担的角色,使该群体成为改革意向的真实了解者,进而使其成为改革信息的直接传播者。2)教育改革者应让家长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多因素性与复杂性,使家长对改革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从而更加坚定该群体的改革信念。3)教育改革者在制定课程改革目标之前,应全面了解家长群体的教育改革意愿,汲取其中的科学与合理的成分,在既定改革目标与家长教育预期之间达成最大限度的一致,使家长树立参与改革的意识。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应然角色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形成的重要知情者,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也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的坚定拥护者。

2 家长对于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转向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效能的关键环节。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如下:1)家长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是新课程的生命力得以释放的场所,家长周期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增强他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并加深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的,了解,为实施理性的家庭教育提供依据。2)家长应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积极建构者。家长群体应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引导下,把自身的职业知识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从而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校特色化课程的建构者,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现实素材。3)家长应成为学生适应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环境创设者与协调者。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活动应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应由学校延伸到家庭。这就要求家长在课后辅导方面要与教师积极配合,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4)家长应成为新课程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的主动探索者与学习者。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与孩子共同学习,完成自身知识结构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主旋律合拍。家长参与的过程应体现出系统性、连贯性与平等性。

3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过程的参与